<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困境兒童家庭論文題目范文

2023-09-23

困境兒童家庭論文題目范文第1篇

2、社會學視野下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研究

3、國外處境不利兒童早期家庭教育支持經驗及啟示

4、家庭教育整體提升方案及服務體系建設

5、幼兒園開展3~6歲幼兒視力保健工作的策略研究

6、談基于“家校聯動”的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策

7、家園共育對學前兒童社會性發展問題的探討

8、二胎出生前后父母婚姻關系質量變化對頭胎兒童的影響

9、解讀“兒童為成人之父”思想

10、如何補齊學前教育短板

11、論家庭教育與兒童社會化

12、關于大學生短期支教與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發展影響

13、家庭教育視角下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應用與實踐研究

14、高中“雙困生”的成因分析及對策

15、小學兒童家庭背景與心理健康狀況的相關性研究

16、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研究

17、學前兒童家庭德育的有效路徑

18、低齡兒童厭學問題的實證性調查及對策分析

19、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和對策

20、品德主題式課程整合教學策略

21、流動兒童城市人角色認同與家庭社會經濟地位的關系

22、社會工作視角下單親家庭兒童社會化問題的探析

23、基于“家校聯動”的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策研究

24、陳鶴琴“活教育”理論的歷史影響與現實意義

25、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

26、淺談兒童為中心游戲療法在焦慮性情緒中的應用

27、兒童行為問題的家庭影響因素研究

28、影響兒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探析

29、家庭人際關系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

30、淺析家庭教育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

31、幼小銜接研究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32、家庭教養方式與兒童心理發展的關系分析

33、家庭抗逆力理論對我國留守兒童研究的啟示

34、失衡與重構:留守兒童抗逆力重組研究

35、我國父親參與教養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研究述評

36、談家庭結構對兒童個性形成的影響

37、兒童心理問題現狀及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對策

38、初中留守兒童學習心理障礙與校本策略

39、論家庭福利保障制度構建

40、家庭暴力下兒童社會性發展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41、家庭資本對處境不利兒童學習品質的影響:家庭心理韌性的中介

42、農村隔代留守家庭兒童生存策略研究

43、如何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

44、兒童的假期校外生活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45、家庭功能缺失與農村“留守兒童”早期社會化探討

46、貧困大學生心理問題產生原因和對策分析

47、重視兒童心理發展做到因材施教

48、社會工作介入網絡文明治理的價值與空間基于對青少年工作者的調查

49、寄養孤殘兒童的依戀與心理健康發展

困境兒童家庭論文題目范文第2篇

摘 要:智障兒童家庭教育(又稱特殊教育)在我縣教育事業中處于一個很特殊的位置。特殊教育所面對的對象非常復雜,在教育過程中,由于教育對象的特殊性會產生很多問題。我縣特殊教育起步晚,基礎差,在教育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特殊教育的整個過程不僅需要教育者的積極引導,更需要家庭乃至社會的積極配合和引導。積極找到問題,面對并解決問題。

關鍵詞:智障兒童;特殊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支持

智障兒童的智力發育水平不及普通兒童,在教育過程中,會面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有些來自于教育者,有些來自于家庭,有些來自于智障兒童自己,有些則來自于制度。目前,我國的智障兒童教育狀況并未完全實行制度化、常規化,而是在不同的地區和家庭,均有不同對待。一些非科學的教育方式會使得智障兒童的成長受到阻礙,這是當下社會中十分常見的問題。

一、智障兒童家庭教育的現狀

智障兒童的智力發展水平低下,而智障兒童的其他家庭成員往往也存在一些智力障礙者。稍微好一些的,智障兒童的家庭成員對于智障兒童的家庭教育也不甚了解。因此,雖然從理論上講,智障兒童通過教育之后是可以更好地融入社會的,可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一般的智障兒童融入社會還是有很大的阻礙的。

(一)家庭成員存在智力障礙的情況

民勤的特殊教育起步比較晚,特教家庭的情況比較復雜,在學生中,有一個名叫李某,家庭條件比較困難。其母就是一個智力障礙者,其姐姐的社交能力較差,而家中唯一一個行動力較強的成員——父親,精神也處于時而清醒時而迷糊的狀況。李某的智力障礙有一定的家庭遺傳性,語言上有溝通障礙,行為很難自控。在對于他的教育過程中,家庭基本難以進行配合,這為他的成長造成了很大的阻礙。

學生張某,家在三雷鎮的農村,家中經濟狀況較差,處于基本的生活水平線上下徘徊。他的父母均是地道的農民,平時沉默寡言,文化水平低,社交能力差,對于孩子的教育更是有心無力。張某受教育期間,家庭的幫助微乎其微。

在上述這樣的智障兒童家庭中,多半是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礙的狀況。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單方面的教育很難使學生有真正意義上的提高。一旦脫離學校的環境,家庭對于智障兒童的教育乃至生活都處于放棄或置之不理的態度,這使得智障兒童的成長也面臨極大的問題。

(二)家庭的不正當引導

在智障兒童的家庭中,也存在一些家庭狀況良好的案例。學生石某,家中因農村占地拆遷而變得經濟狀況很富裕??墒歉改肝幕捷^低,也缺乏對孩子的教育投入,在保證物質生活豐富的前提下,父母對于子女的教育便不再有更高的要求。

石某這樣的家庭也是智障兒童家庭之中非常典型的一種。父母的受教育水平低,對于孩子的智力障礙沒有正確的認識,對于孩子的所有付出都屬于溺愛的形式,甚至在特教教師提出教育意見或要求時,父母的配合度也是非常低的。這導致了學生面醒心濁,行為飛揚跋扈。長此以往,智障兒童的物質生活雖然可以保障,但是并未獲得融入社會的能力,智力障礙也不會得到任何的改善或緩解。

二、智障兒童家庭教育的解決對策

筆者是民勤特教事業中的一名普通特教教師,平時會接觸到很多來自不同家庭的真實的智障兒童。我縣2013年成立特教學校,屬農業縣城,經濟落后,社會歧視,長期照護和接送上學,導致家長身心俱疲并有很大的恥辱感,由于孩子原因導致家庭成員之間也多有摩擦。目前,當地未有行之有效的對策得以實施,這樣對于特教事業的發展是有很大阻礙的。

(一)加大對于特教事業的經濟投入

本地的特教事業發展緩慢,其根本還是教育投入資金的匱乏,民勤的特教事業起步晚,發展慢,很少得到外界經濟上的支持。這在基礎設施、人員開支上常常會陷入困境。上文提到,智障兒童的家庭中,有很多成員也是智力障礙者,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或知識水平去承擔智障兒童的家庭教育工作。而智障兒童的家庭如果不能夠對其進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多數會使得智障兒童在未來的成長中繼續處于社會的邊緣狀態。

因此,特教事業亟需外界進行經濟上的支持和投入。擁有更好的教育基礎設施,擁有更好的特殊教育資源和人才,才能幫助智障兒童家庭逐步提升對于智障兒童的家庭教育水平。

(二)進行智障兒童的家庭教育知識普及

經濟上的匱乏是智障兒童無法良好成長的原因之一,然而,知識和教育意識的缺失才是智障兒童家庭教育一直停滯不前的根本原因。

上文提到,在智障兒童的家庭中,也存在一些經濟狀況比較好的案例,可是仍然未能很好地對智障兒童進行家庭教育。究其根本,是其家庭成員未能正確地認識智力障礙這件事情。在我國,智力障礙的兒童約500萬,而很多家庭不愿意接受這樣一個事實,于是將這些智力障礙兒童送入普通日校。智障兒童在普通日校中發展緩慢,最后的結果必然是被迫退學,退學之后,其家庭中的成員就選擇讓智障兒童待在家中,僅供其衣食,放棄了對其的教育。

如果沒有智障兒童家庭教育相關知識的社會普及,那么我們的社會中仍然無法認識到智障兒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智障兒童在社會中就依然沒有希望。

困境兒童家庭論文題目范文第3篇

摘要:隨著終身學習理念的滲透,構建學習型社會的理念深入人心,需將教育與社會發展進行深度結合。社區是微觀社會結構的基本組成單元,是最基本的社會化場所之一,是終身教育的落腳點。當前,學前兒童家庭教育存在諸多問題,需加強指導。而社區作為支持家庭教育指導的新領域,對提升學前兒童家庭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當前社區支持學前兒童家庭教育指導存在的問題出發,提出了具體的問題解決建議,希望能夠充分釋放社區在學前兒童家庭教育指導中的作用。

關鍵詞:社區;學前兒童;家庭教育指導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朗分芬倫納的生態系統理論指出,個體發展的環境是一個由小到大,層層擴散的復雜的生態系統。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都存在于社區這一生態環境之中,兒童的成長也不可能脫離子社區,社區作為幼兒和家庭最為密切的外部環境,不僅是影響幼兒發展的重要的中觀系統,也是緩解家庭教育困難重要的支持系統。

一、社區支持學前兒童家庭教育指導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一)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

近年來,有關家庭教育工作的文件中無一不涉及社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如,2015年印發的《關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指出,要不斷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幫助其全面學習家庭教育知識,系統掌握家庭教育科學理念和方法,增強家庭教育本領,構建家庭教育社區支持體系,將街道、社區(村)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納入社區教育體系。2016年印發的《關于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2016-2020年)》明確了“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公共服務網絡,依托城鄉社區公共服務設施,普遍建立家長學?;蚣彝ソ逃笇Х照军c,最終建成適應城鄉發展、滿足家長和兒童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笨梢妵乙褜⒔ㄔO家庭教育指導體系作為家庭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明確了社區在建設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這在一定程度上為社區支持家庭教育指導提供了政策性保障。

(二)社區具備得天獨厚的家庭教育資源

社區具備豐富的物質資源與精神資源。社區中的物質資源主要包括社區公園、社區體育館、社區游泳館等。這些物質資源便于開展親子活動,增進父母與兒童之間情感交流,并且有助于兒童在體力、認知、情感、社會性、審美等方面的發展,對家庭教育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社區的精神資源主要是指社區的人文環境,環境對兒童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和諧融洽的鄰里關系,積極向上的精神氛圍,必然培養出有教養、講文明、懂禮貌、勇于進取的孩子。此外,社區還具備特殊的地域優勢與人際優勢,家庭作為社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決定了社區指導家庭教育的便捷性和實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家庭教育的壓力,因此,社區支持學前兒童家庭教育指導是十分必要的。

二、社區支持學前兒童家庭教育指導的現狀

(一)未能尊重幼兒家長主體地位

家長作為家庭教育指導的主體,社區不僅對每位家長的家庭教育情況不是十分了解,而且在進行家庭教育指導時還偏于單項傳授,目前社區大多采用講座的形式進行指導,指導時多以專家、教授的“教”與“講”為主,忽視了家長的“學”與“做”,這種單項支持不僅不能幫助家長解決家庭教育中所遇到的問題,反而會使家長產生消極情緒,以至于不愿再參加社區的教育指導活動,這樣一來指導便很難進一步開展。

(二)指導內容缺乏針對性

社區在指導家庭教育時,未能做到宏觀與微觀并舉,內容也不夠全面具體,指導內容大多停留在宣傳學前兒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或是普及兒童發展規律及各年齡階段的特點,缺乏對家庭教育知識、家長實踐能力的指導。面對不同家庭存在的家庭教育問題也未從根本進行指導與幫助,指導的內容缺乏針對性。

(三)指導形式過于單一

目前社區在對學前兒童家庭教育進行指導時,大多還只采取口頭宣傳與指導的形式,如:發放指導手冊、在公告欄上寫公告等,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宣傳與指導的方式往往被家長所忽視。也有部分社區采取座談會的形式進行指導,但是大多數的座談會都只是流于形式,不具有吸引力和教育價值。社區需與時俱進,組織形式新穎、切實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導活動。

(四)指導缺乏系統性

目前的社區家庭教育指導活動往往是一次性的、一過性的。教育指導活動開展的時間不固定,有時在周末,有時在家長下班后,有時甚至選在工作日,導致很多家長無法參加指導活動。此外,社區舉辦教育指導活動的頻率也很低,有時一個學期只能開展l~2次。這與家庭教育所具有的長期性、持續性特點十分不協調,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充分發揮社區在學前兒童家庭教育指導中的作用是十分困難的。

三、改善社區支持學前兒童家庭教育指導的對策及建議

(一)尊重家長主體地位,滿足家長教育需求

社區在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指導時,應與家長樹立平等的合作伙伴關系。應在尊重和了解家長的基礎上進行指導。如,通過訪談、家訪、問卷填表等多種形式,獲得家長的自身情況、幼兒情況、家庭情況、家庭教育情況,并針對不同家庭采取適宜的、有針對性的指導,從根本上滿足家長的教育需求。

(二)注重指導內容的針對性

社區應牽頭聯合社區內部各部門包括婦聯、計生委、居民科、醫院保健科,注重以家訪及日常交談了解到的家庭教育情況為準,從喂養知識,身體健康,心理輔導,學習內容等方面出發,且要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幼兒,結合其身心發展特點進行指導。如,對于新生兒的父母,主要對其喂養知識進行指導;對于進入學步年齡的幼兒,社區在指導時可側重幫助家長轉變觀念,尊重幼兒主體地位;對于對入園前和入學前的幼兒家長進行指導時,社區應注重幫助家長掌握幼兒的心理輔導以及自理自立能力等方面的知識。

(三)豐富指導形式

隨著社會網絡化、信息化的發展,“互聯網+”的時代已經到來,它具有信息量大,獲取知識便捷、效率高、速度快的特點,且幼兒家長大多年輕熟悉并喜歡網絡,因此社區可以抓住這一契機,通過創建微信群,與幼兒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并且邀請有經驗的幼兒家長定期分享育兒經驗,促進家長間的相互學習。同時,還可以開創微信公眾號,設置專欄,定期上傳線下活動的資料,便于無法參加線下活動的幼兒家長,也能享有學習教育知識的機會。此外,社區還可采取個別入戶指導的形式,深入幼兒家庭,針對不同類別的家庭,如:單親、家長行動不便等,一些社區的工作人員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幼兒家長及監護人進行家庭教育理念、親子互動等方面的個別人戶指導和交流。

(四)加強指導的系統性

社區應合理系統地安排家庭教育指導活動開展的時間、指導的具體內容,結合家長的教育需求以及幼兒的年齡特點制訂相應的指導計劃。還可為幼兒建立社區成長檔案,用來進一步跟進家庭教育指導,及時發現指導過程中的成功經驗與不足之處;從而分享成功經驗,總結指導方法,還可以根據不足之處調整指導策略,確保做到系統、科學、有效地對學前兒童家庭教育進行指導。

參考文獻:

[1]李生蘭.幼兒園與家庭、社區合作共育的研究(修訂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周雪艷.學前兒童家庭與社區教育[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

[3]萬慧穎.學前兒童家庭教育[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6.

[4]程香暉.我國社區家庭教育指導研究述評[J].江蘇教育研究,2018(12).

[5]安虹.品德培養視域下的幼兒家庭教育指導體系構建[D].曲阜師范大學,2016.

(責編 侯芳)

困境兒童家庭論文題目范文第4篇

【摘要】 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正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農村條件艱苦,為了生計,父母在城市打工、孩子交與祖輩或者親戚照看,農村留守兒童與正常的家庭教育脫軌。家庭教育的缺失使農村留守兒童在基本的生活、日常的學習、健康安全、心靈歸屬、道德品行等方面呈現或埋藏著一定的“陰暗”問題。針對農村留守兒童由于家庭教育缺失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了讓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不再犯難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 留守兒童 家庭教育 誤區 對策

家庭是社會的最基本的細胞,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是兒童生長的搖籃。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家庭教育如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壯,才能枝葉茂盛,開花結果?!痹谶@個過程中家長就是整個家庭教育的根,根系的強壯與否決定了花葉的茂密程度,也就是決定了一個孩子是否能最大限度的健康成長,努力成才。家庭對孩子的熏陶、潛移默化影響作用是社會和學校所無法代替的。目前,在廣大農村,許多年輕的家長選擇外出打工,而忽略了孩子的教育,尤其是留守兒童的教育明顯處于劣勢狀態。因此,我們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進行了認真的分析與思考。

一、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誤區

留守兒童因為家長外出打工,家里的監護人年齡偏老,教育理念落后,導致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很多。教育專家指出:身體不好是”殘品”,智力不佳是”次品”,而品德不良則是”危險品”。

誤區1:教育方法重言教,輕身教。由于父母為了維持生計在外打工,留守兒童的監護主體轉移至祖輩或者其他親戚。老年人對孫輩的教育以溺愛為主;其他親戚對留守兒童的教育以“完成任務”為主。他們一般就是誰有空就誰管孩子,不會去研究怎樣教育孩子的問題,也不能形成一致的教育規則和固定的教育方法,對孩子的教育就只停留在隨便說說,重言教,輕身教。他們對孩子教育是消極的,是脫離正軌的。沒有好的家庭氛圍,好的教育環境,教育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誤區2:投資方式重“物質投資”,輕“精神投資”。農村父母一般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教育意識淡薄、教育觀念陳舊。他們認為距離的遙遠,心靈的缺失能由金錢物質來彌補,以獲得內心的愧疚安慰。但是過分的物質補償,監護不到位下的金錢補助導致孩子的畸形發展。甚至有些農村家長認為只要成績好,孩子的任何要求都可以滿足。不知不覺讓孩子形成了唯分數論英雄。不僅如此,在外打工的父母認為將孩子送到了學校就是完成了任務,重分輕德。忽略了給孩子愛,關心和呵護。老年人會因為隔代撫養溺愛孩子,一味地慣著孩子。比如穿好點,吃好點,要什么買什么,他們會認為孩子還小,不懂得親情關愛、精神需求等。為了讓孩子更親近自己,就毫無原則的順著孩子,給孩子以豐富的物質享受,注重物質投資,輕精神投資。

誤區3:健康投資重肌體、輕心理。孩子的健康應該是身心和諧的健康。但是農村留守兒童的監護人大多是只注重孩子的身體健康,不重視或者根本意識不到心理健康。大多數監護人因為年齡偏大,文化程度不高,缺乏育兒常識,認為兒童年齡小,只要身體長得胖就是健康,只要不生病就是健康。而農村留守兒童由于缺乏父母之愛,缺失正常家庭帶給他的幸福與快樂,導致孩子性格孤僻、情緒異常等心里不健康的表現,很多監護人見慣不驚,不會引起他們的重視。

誤區4:教育內容重知識輕能力。由于留守兒童的監護人教育觀念落后,對兒童生活上的照顧可以說是無微不至,而對兒童的自理能力、交往能力、與人合作能力等方面關注不夠。在對于孩子的學習上,兩種極端:一種是過分關心孩子的分數,也不管孩子愿不愿意,一會補習數學,一會補習英語,試卷滿天舞,孩子苦不苦?這類家長望子成龍心切而拔苗助長,結果事與愿違。還有一種是將孩子送到了學校就完成了任務,一年難得和老師打個電話,對孩子的關愛溝通極度缺失。

二、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對策

農村留守兒童在家庭得不到很好的教育,中小學的5天教育被家里兩天的教育毀于一旦,出現了5+2<5的畸形狀態。因此我們要創建和諧健康的教育環境,多開展家?;顒?,形成教育合力,改善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現狀。

對策1:優選監護人,共創和諧健康的家庭環境。留守兒童監護人應該營造一個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家庭環境,讓孩子沐浴在和諧、文明、寬松的家庭氣氛中,以培養孩子活潑、開朗、勇敢、進取的性格,和良好的公民意識、社會責任感。教師要經常了解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狀況,對不和睦家庭給予引導,盡量少發生摩擦,少吵架,給孩子創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家庭環境。多給孩子持之以恒的愛,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要善于與孩子進行朋友式的討論問題,監護人不要用訓導的口吻與孩子說話,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和地點與孩子溝通,要學會聆聽孩子說話。正如二十世紀英國著名的哲學家羅素所說的:“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慈善的價值在于它比任何別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賴?!币虼?,家長要協助監護人做好對子女的教育工作,及時分享心得體會,運用滿腔的愛意與理智陪伴孩子共同成長。

對策2:家校合作,共筑微信在線交流平臺。如何支持和幫助那些既想陪伴留守子女順利成長,又要在城市中完成繁重工作的打工父母實現跨時空的家庭教育夢想,是教育界普遍關注的熱點話題。農村小學教師、監護人應與家長對接,共筑微信在線交流平臺實時了解孩子校內校外的生活學習進展,了解更多更專業的育兒知識,以便滿足孩子最基本的需求,實現既能動態陪伴留守子女順利成長,又能通過微信與孩子溝通,教育孩子怎樣學習和生活,還能在城市安心打工的多重夢想。微信在線交流平臺通過動畫片、小測驗、連環畫等形式,加強了教師、家長與孩子的互動,通過實際生活場景的模擬與孩子建立互信,最終達到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跟孩子保持良好親子關系的目的。

對策3:轉變狹隘觀念,整合教育資源,形成教育合力。在外打工的家長要轉變傳統的“讀書無用論”的狹隘思想觀念,殷實子女之愛。首先應建構科學的育兒知識體系、正確的教育觀念,并將其慢慢滲入到日常的溝通教育中,從而提高家庭教育的實效性,重視家庭教育的現實意義。其次,轉變傳統的以金錢彌補一切的狹隘思維,應端正教育態度,更多地注重與留守子女的互動,情感分享、心靈觸動,從精神上打動子女,獲得子女的信任。從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學校包打天下”的被動局面,學校要充分利用社區、家庭和家長委員會等多方面的資源,通過開辦家長學校等活動,利用現代教育觀點,全面指導代理家庭的家庭教育。家校攜手統整各方面教育資源,形成多方位教育合力。集體的凝聚力可以溫暖激勵后進生的心。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集體的寬恕,這是比教師的懲罰更加有力百倍的教育手段?!?/p>

對策4:言傳身教,以親身經歷激勵孩子健康成長

目前,社會各界將更多的視線投放在農村留守兒童缺失家庭教育的問題上,忽視了留守背后暗藏的巨大教育財富。外出打工的父母應將自己在外打工的經歷以及遠在他鄉的生活磨難以故事的形式向農村的子女敘述,讓其理解生活的不易,幫其樹立吃苦耐勞、拼搏向上的精神意識,有利于引導孩子提高意志力、樹立自信心。從此視角出發,在外打工的父母與留守農村的子女之間的遠程教育更為深刻了。因此,以父母外出打工的種種正面經歷為教育媒介,加強留守兒童與父母的溝通與交流,也可以成為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一個亮點。切忌“報喜不報憂”甚至“裝大款”,這樣容易讓孩子認為父母在外面“享受”,自己在農村“受苦”。久而久之,孩子會對父母產生怨恨,負面情緒漫延,還有什么教育效果呢?

三、結束語

家是孩子的第一課堂,也是孩子一輩子的課堂?!叭绻f一個老師不好,影響孩子的一門學科;一個學校不好,影響孩子的一個學段;那么一個家庭教育的不好,則會影響孩子一生”。一個孩子的性格、習慣的養成受到家庭潛移默化的影響,而多個孩子的家庭教育對于所有選擇生二胎的家庭來說也確實是一個難題。用孩子的心態考慮孩子的事情,而不要用成人的思維和處事法則來要求孩子,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相信很多問題產生之后家長都會學著換位思考,給予孩子們足夠的愛與關懷,要不要孩子是一個人生選擇,而怎么教育和培養孩子則是每個家長一生的必修課。

[ 參 考 文 獻 ]

[1]曹曉紅《流動兒童家庭道德教育研究》.華中師范大學,2009.

[2]虞永平《關注流動和留守幼兒的生活與教育》.學前教育研究.2010(05).

[3]黃希庭.《人生心理咨詢手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247.

[4]郭時永.淺談家庭教育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03:196-197.

[5]郭妍.論家庭教育的缺失對農村留守兒童道德發展的影響及對策[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0(6):23-24.

困境兒童家庭論文題目范文第5篇

摘 要:家庭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是整個教育的基礎和起點。而學校是教育人的專門機構,是通往成才之路的教育,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只有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進,架起家校之間教育的橋梁,才能共同完成好教育人的任務。

關鍵詞:家校協同;溝通;交流;合作;傾聽

一、家校協同教育的必要性

“教育”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的釋義是指培養新生一代準備從事社會生活的整個過程,主要是指學校對兒童、少年、青年進行培養的過程?,F代教育大體可分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學校是專門的教育機構,是專門研究教育相關問題的,同時還擔負著對家庭教育指導和配合的任務。學校教育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

家庭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是整個教育的基礎和起點,也是持續時間最長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是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家長是否有效地配合學校對子女進行教育,直接決定著學校教育的效果。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教育兒子,就意味著沒有時間做人”,可見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家庭和學校要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我們常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說明學生的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校的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聯系也同樣重要。密切學校同家庭、社會的聯系,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使三者之間相互配合、協調一致,才能達到育人機制的完整?!白硬唤谈钢^,教不嚴師之惰”,既包含了家庭教育又包含了學校教育。它強調了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我們現在常說資源共享,其實在每個家庭中都蘊涵著豐富的教育資源。因為每個家庭的環境不同、背景不同,家長的職業和工作的領域不同,他們所掌握的知識、技能、人生的閱歷、生存的本領都是可利用的資源。教師與家長的相互溝通、相互協作,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取長補短,相得益彰,使學校與家庭兩種教育環境、兩種教育形式、兩種教育資源相互整合,形成一股教育的合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學校教育而沒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無學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艱巨而復雜的任務?!笨梢娊逃且粋€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三、在協同教育中,學校和家庭要扮演好各自的角色

1.在協同教育過程中,學校和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和指導作用

學校是教育人的專門機構。學校教育目標明確、計劃合理、科學規范。因此在協同教育中學校和教師要充分地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教師要掌握與家長合作與交流的技能與技巧,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成長過程中出現的思想問題、學習問題和心理健康等問題,認真查找問題產生的根源,與家長共同努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同時對家庭進行教育上的有效指導,改進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使家長有目的、有意識地配合教師教育學生。

教師在協同教育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則:

(1)平等的原則。杜威曾說過,“要學會做人,就得通過平等的交往,發展出一種社會意識,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特的社會成員”。教育是理性的行為,與家長的溝通更需要平等和尊重、理性和智慧。

(2)主動的原則。主動與家長溝通學生的情況。尤其是有特殊情況或突發事件時更要及時通知家長。

(3)公正的原則。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家長,對他們一視同仁,和家長協同教育時要不亢不卑,不因家長的貧富、職位的高低、學生成績優劣等而區別對待。構建和諧、融洽的關系,減少矛盾和摩擦的發生。

(4)求同存異的原則。教師要尊重家長的看法并表示理解。在尊重家長人格的同時,還必須尊重家長在教育子女方面的不同的意見和建議。教師與家長都是學生的教育者,其教育地位應該是平等的,要求同存異。教師應在尊重家長的同時,根據教育科學的原則,在家庭教育上給家長以正確的指導。

(5)對特殊家庭和特殊人群的子女要更加關注和愛護。如流動人口子女群體。這些學生的家長很多人沒讀過幾年書,有的甚至是文盲,這為家校協同教育帶來許多困難。這些學生中有一些人又有很強的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這就需要學校和教師努力消除家校協同教育的障礙。教師要尊重和理解學生和家長,將關愛更多地給他們。

另外,要重視特殊家庭的家校協同教育。如對身體殘疾的學生、智障家庭、單親家庭、單親狀態家庭(夫妻中一人長期在外地)、留守孩子等,更要一視同仁平等對待,而且更要高看一眼,厚愛一層。老師們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幫助和關注這些特殊的學生和特殊家庭中的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老師們要鼓勵他們賞識他們,充分挖掘他們身上的潛能,給他們學習和生活的自信。

2.學校和教師要積極探索和拓展家校協同教育的途徑

學校和教師要通過家訪、召開家長會、家長與學校聯系手冊、電話、通信、運用網絡發電子郵件、聊天等多種形式,與家長互相溝通情況,共同商討、協調教育方法和教育步驟,建立全方位的溝通平臺。

(1)個別聯系。1)家訪。家訪是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與學生家長聯系的一種常用的方式,是加強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的重要途徑?,F在是信息時代,通訊手段先進了,但因班級學生人數太多、居住分散等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家訪工作。青少年教育專家周長根說:“現在不少學校和教師,通過電話了解情況,但這只是聲音的傳遞,代替不了面對面的感情交流,實地的踏訪?!奔以L作為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溝通的一種好的形式,我們不能拋棄。通過家訪教師可以了解家長的想法與要求,學生在家的表現,與父母的關系等情況,雙方共同探討教育的方法,從而提高教育質量,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得益彰。2)隨機個別交談或約請家長來學校。教師可與家長在短暫的相見時,抓住時機隨時進行交談。如果有特殊情況或突發事件就要約請家長到學校來共同商量解決和處理的辦法。3)書面聯系。一是建立《家校聯系簿》。為了加強和家長的溝通,利用“家校聯系簿”、“聯系卡”使家長及時了解學校的各項要求,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同時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充分地交流信息,及時與家長交換教育孩子的意見,找準教育的切入點,加強配合,努力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二是學校創辦家庭教育??蜷_辟父母專欄指導家庭教育?,F在家長一般工作都很緊張,這就需要開辦專欄,創辦簡報、??韧▓笮畔?,介紹各種教育經驗和教育方法,樹立和宣傳家教典型,指導家庭教育。

(2)集體聯系(和多位家長聯系)。1)召開家長會。學校必須定期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全面地介紹學校的情況,介紹

學生近期的思想狀況、心理狀況、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學校和教師要聽取家長意見和建議,讓家長互相交流家庭教育的經驗,有時向家長介紹一些科學的教育方法。家長會是學校與家庭互相聯系的好機會,是教師傾聽家長的關注和期望、雙方相互溝通的好方式。2)舉行學校開放日活動。學校開放日活動給家長提供了一個了解學校和信息交流的機會。家長了解了孩子在學校的成長與發展的情況,與教師互通學生教育的信息,同時學校開放日活動也展示了學校工作的整體水平和學生的發展水平,架起了家校協同教育的橋梁。3)成立家長委員會。學校家長委員會代表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利益,反映家長的愿望,傾聽家長的意見和建議。其主要職責是:審議學校工作計劃,參與學校的重大決策,聽取學校工作總結及工作匯報,提出改進意見。家長委員會是學校、教師與家長之間相互聯系的渠道,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互溝通協調的紐帶。4)舉辦家長學校。通過家長學校,可以聘請學識淵博的專家學者、教育教學中的骨干教師、教子有方的家長舉辦專題性講座和培訓,進行家庭教育方法的學習和指導,從而提高家長的教育能力,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家長應積極參加家長學?;顒?。近年來,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備受重視,家長學校在各地紛紛建立。5)通過網絡、現代通訊手段的聯系。通過電話、手機、網絡等現代化的通訊手段,電話交流、發短信、發電子郵件互通信息,密切學校與家長的聯系。還可以開通家長熱線,建立校園網,家長聊天室。家長、教師、學??梢酝ㄟ^這種系統了解到大量的教育信息、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家長還能夠通過這個平臺,與教師進行交流,獲得對孩子的成長、成才、成功有指導意義的實質性幫助。

3.在家校協同教育中家長應和學校、教師密切聯系,默契配合

首先,家長的知識、教育方法需要不斷更新。家長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新的教育理論。只有家長不斷轉變教育觀念,及時改進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才能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蘇霍姆林斯基說:“生活向學校提出的任務是如此的復雜,以致如果沒有整個社會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學素養,那么不管教師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滿的效果?!?/p>

其次,家長要善于傾聽。家長應該學會傾聽教師和學生的心聲。上帝給了我們兩只耳朵,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意大利教育家瑞吉歐說:“接過孩子拋來的球?!敝挥猩朴趦A聽孩子的聲音,才能走進孩子的世界,才能找準教育孩子的切入點。傾聽他人說話,不粗暴地打斷他人談話既是一種修養,也是一種美德。家長有善于傾聽教師的習慣,教師和家長之間就會多一分溝通,少一分隔閡;多一層理解,少一點挑剔;多一份行動,少一些抱怨,為同一教育目標從不同的教育角度,各司其職,形成強有力的教育學生的合力。

第三,家長要對自己的孩子做出正確、客觀的評價。有些家庭對學校和子女的期待過高,眼高手低,不能客觀、全面分析孩子的思想、學習狀況,因勢利導、因材施教,把考取名校作為唯一的出路,導致孩子心理負擔過重。有些家庭不能制訂具體的計劃,具體的學習目標,將其進行細節量化,從而一步一個腳印地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

第四,在協同教育中家長要充分發揮主動性。有些家長不能主動與教師溝通、交流、合作,只等教師找家長。學校是教育教學的組織者,但教育教學的成功離不開家庭與社會的配合。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兩種特點完全不同的教育,家長必須主動與學校老師溝通,按時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積極參加家長學校的講座,配合學校搞好教育。溝通多了,家長才能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真實情況,能理解學校的教育理念。

收稿日期:2006-05-15

作者簡介:夏春秋(1971-),女,黑龍江海倫人,助理研究員從事教育管理研究。

[責任編輯:楊唯真]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

困境兒童家庭論文題目范文第6篇

西方心理學者對這一問題一直都很重視, 關于這方面的研究與論述也很多。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家庭環境與教養方式對兒童人格的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在家庭生活中, 父母的每個行為的轉換, 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系, 還有就是在家庭中子女比較多的孩子之間的互動等, 一切行為都會對兒童人格方面的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他認為, 父親和母親的角色對兒童人格發展來說同等重要。阿德勒認為“一個完全不能和母親 (或代替母親地位的人) 發生聯系的嬰兒, 必定會走上滅亡之路, 這種聯系非常重要, 影響深遠, 他們的母親會關注到孩子所處的家庭環境的一些細節, 從而使他們得自遺傳的人格傾向, 都可能因為他們的母親的修正和教育而得到改變。”在談到父親角色對子女的影響時, 父親和兒童的關系并不是十分密切, 他對子女的影響也較晚發生作用, 如果母親沒有將兒童興趣擴展到父親身上, 那樣, 就會造成兒童人格缺陷, 這些兒童在社會感覺的發展上可能會受到嚴重的阻撓。父母婚姻不和諧的情境, 對兒童而言是危險的, 在這種氣氛下長大的兒童, 是不可能形成一種和諧的人格特質的。

美國心理學家鮑德溫經研究發現:采用民主的教養方式的家長, 一般文化水平較高, 兒童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能夠形成一種良好的人格品質, 而且求知欲和好奇心都比較強, 而且還很有創造性, 而不寬容和限制的家庭中的兒童則表現出相反的人格特質。弗洛伊德學派有個著名俄狄甫斯理論。是關于在家庭環境中父母對兒童人格發展的影響的, 這個理論認為, 男孩子有一種愛戀母親的傾向, 并希望和她結婚, 所以憎恨父親。這是人格發展中的一種錯誤, 如果我們了解孩子人格的這一發展規律, 并進行正確的引導, 這種錯誤就不會發生。梅蘭妮·克萊恩反對弗洛伊德學派的俄狄甫斯理論, 她認為家庭環境中母子關系非常重要, 是人格發展的中心, 因為這是其它關系的原型, 她還認為生命的最初5年內的家庭環境中各因素的影響對個體人格發展至關重要, 生命第一年的內心發展預示著兒童今后的人格??巳R恩說, 新生兒已經擁有了能夠被知覺到的焦慮的自我, 他最初面對的客體是母親, 特別是母親的乳房, 當孩子面對母親和母親的乳房時, 既有可能產生滿足感, 也有可能感到沮喪和煩擾, 他會通過控制各種矛盾心態試圖清除這種內在壓力, 這就是人格發展的中心。

1幾種常見的家庭教養方式及其對兒童人格發展的影響

1.1常見的家庭教養方式常見的家庭教養風格有溺愛型、放任型、專制型和民主型

(1) 專制型采用這種方式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表現的過于支配, 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來控制。在這種家庭中孩子對家長的命令要絕對服從, 不得有自己的主張, 父母常常會濫用權力, 對孩子嚴加管制, 強迫命令, 說一不二。 (2) 放任型采用這種方式的父母讓孩子隨心所欲, 無暇顧及子女或不想顧及子女。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持消極態度, 他們力求擺脫孩子, 對子女漠不關心, 不聞不問, 不愿在他們身上花費時間和精力, 對孩子的教育有時會達到失控狀態。 (3) 溺愛型采用這種方式的父母不知怎樣掌握愛的分寸, 父母對孩子采取“保護主義”的態度, 對子女的要求是百依百順有求必應。他們給予孩子的很多, 像在監護這塊是非常明顯, 有種將孩子每天恨不得捧在手心里面, 而且甚至要包辦孩子的一切, 包括工作, 未來的家庭生活等等, 怕他們受到外來環境造成的傷害。 (4) 民主型父母與孩子在家庭中處于一種平等和諧的氛圍中, 孩子與父母之間人格平等, 可以相互交流各自的看法和意見, 對孩子不成熟或錯誤的行為, 父母能進行及時的限制和糾正, 并向孩子做出解釋。

1.2這幾種家庭教養方式對孩子人格發展的影響

(1) 放任型的家庭教養方式在這種家庭環境中成長的孩子與父母缺少情感溝通, 父母對兒童放任自流, 兒童心理上的迷惘和疑惑得不到父母及時正確的指點, 內心的欲望和需求得不到滿足, 心理得不到慰藉, 久而久之, 會造成很多心理問題, 容易形成抑郁、敏感、多疑、任性、易怒、冷漠、孤僻、缺乏責任感和同情心等心理和人格上的缺陷。 (2) 專制型的家庭教養方式在這種家庭教育方式中充斥著命令、斥責和暴力行為, 這種教育方式會產生很多惡劣后果。 (3) 溺愛型家庭教養方式在這種家庭教育方式中, 家長對孩子過多的寵愛與保護, 會使孩子的性格變的更脆弱, 將來無法面對一些挫折, 或者會使孩子形成一種比較任性、自私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 缺少應該有的自信, 也可能會變成好逸惡勞等社會上所不能接受的性格。 (4) 民主型的家庭教養方式, 像比較民主的家庭教育方式是這樣的, 他們對孩子的教育采取的是尊重, 但是并不是去忽視放任其自生自滅, 而是去站在孩子的角度對考慮問題, 也就是理解孩子的心理, 從不去溺愛孩子, 讓孩子保持自己的個性, 獨立的思想, 這樣孩子的個性既得到了充份的發揮也能同時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與行為。

每一個家庭成員都能夠直接表達其內心的情感并且每個成員都應當具有獨立自主的意識;全體家庭成員還應當努力豐富家庭的娛樂生活, 避免家庭矛盾沖突;家庭生活不僅要有一定的計劃性和組織性, 還要有一定的靈活性和多樣性。此外, 家庭成員的成就期望應適度。

摘要:一個人成人成才, 除了學校老師、社會教育外, 家庭教育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家庭成員間不僅有自然的遺傳因素, 也有其社會的遺傳因素。這種社會遺傳因素主要表現為家庭對子女的教育作用。在一個家庭中, 父母按照自己的方式和意愿教育孩子, 使他們逐漸形成某些人格特質。不同的學派對此問題有不同的看法, 但其共同點在于他們都認為不同的家庭環境會影響兒童人格的形成, 使其形成不同的人格。在不良的家教方式下, 其子女的心理、人格發展都可能出現問題。良好的家庭環境和家庭教養方式則對其子女的心理健康、人格發展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對于這一問題的研究有利于家長合理調節自己的教育方式, 有助于兒童形成良好的人格特質。

關鍵詞:家庭環境,人格特質

參考文獻

[1] 陳艷, 時秋芳, 古桂雄.611名青少年人格特征與家庭環境關系探討[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07, 18 (5) .

[2] 胡春雁.家庭環境創造與兒童健全人格塑造[D].湖北武漢:華中師范大學, 2006.

[3] 趙紅英.論家庭對青少年人格健康發展的影響[J].教育探索, 2005 (5) .

上一篇:半命題作文寫作范文下一篇:計算機專業??普撐念}目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