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本科院校教學成本會計論文范文

2024-03-16

本科院校教學成本會計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近幾年,高等職業院校的發展規模不斷壯大,與之而來的是在日益繁雜管理工作中,由于成本管理的缺失已經嚴重制約了高職院校的辦學資金使用效率。本文主要從管理會計入手,將企業成本管理思想引入院校,從不同角度分析院校成本,對加強院校成本管理、降低辦學成本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管理會計 成本 高職院校

近幾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高職院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張,目前我國高等職業院校已達千所,年招生規模超過310萬人,在校生達900多萬人,高職院校資金需求缺求的不斷加大,政府財政性教育經費撥款數有限,而銀行貸款的緊縮,致使目前許多高職院校經費緊張。由于公辦高職院校采用事業單位會計核算,而忽視成本的重要性,致使資金缺口不斷加大。高職院??梢韵衿髽I一樣加強成本管理,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支出,合理配置學校資源,本文主要將企業成本管理思想引入院校,對提高辦學經濟效益,為進行高職院校成本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議。

1 高職院校成本的認識

從管理會計角度理解,成本是為了實現一定目的而付出的(或可能付出的)用貨幣測定的價值犧牲。所以高職院校成本可以看做是為了培養社會需要的學生而付出的(或可能付出的)用貨幣測定的價值犧牲,包括提供教育服務所耗費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價值。

2 基于管理會計高職院校成本的分類

院校成本管理需要不一樣,可以選擇不同的標準將高校成本分為不同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分類方法:

2.1 成本按習性分類

成本按習性的分類是指根據各項成本是否會隨著產量的變動而變動,可以將成本劃分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和混合成本三類,對成本的該種劃分方法有利于學校會計人員進行本—量—利分析,便于做出管理決策。

2.2 成本按其與決策的關系分類

高職院校所發生的成本很多是與院校領導者決策相關的,而有些是無關的。我們可以將成本分為相關成本和無關成本。對成本的這種劃分方法有助于學校掌握成本的相關性,提高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對于學校正確的進行經營決策具有重要的作用。

3 高職院校成本的管理

3.1 從成本習性視角管理

高職院校進行成本習性分析,其中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的在校學生人數范圍內和一定的教學時期內,學校成本的總額與學生人數增減變化沒有直接聯系的費用。固定成本一般可按照領導者決策行為影響劃分為約束性固定成本與酌量性固定成本。

約束性固定成本屬于教學能力成本,它與整個學校的教學能力及其正常維護直接相聯系,高職院校的管理者短期決策行為很難控制并改變其數額的成本。這類成本與維持高職院校正常運轉相關,例如院校的教學樓、實驗實訓設備、行政管理人員工資、保險費等。這類成本的數額一旦確定,在短期內是不能隨意改變的,因此具有很強的約束力。因此,在不改變高職學院發展政策,要控制約束性固定成本,必須合理地利用高職學院自身條件,增加招生規模,提高教學質量,降低單位成本。

酌量性固定成本是在日常的活動當中,院校的管理者根據院校發展的情況確定的,其行為可以控制或改變的固定成本,比如院校的廣告費、教職工培訓費、課程開發費用等,這部分成本的發生可以因領導的決策而做出適當的調整,發生額的多少代表著學校的競爭實力,因此要控制此項成本,必須要從學院的實際情況出發,精打細算,厲行節約,在不影響高職學院發展的前提下,降低其絕對支出額。

變動成本,是指在一定教學時期和一定的學生人數范圍內,其成本總額隨著學生人數的增減成正比例增減。例如:教學實訓指導人員工資,學生獎貸助學金,實驗實訓費用等費用。高職院校對于變動成本的發生隨著學生越多,成本也會越高,所以可以通過降低單位變動成本的方式,來實現成本的控制。

混和成本指同時具有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種不同性質的成本。該成本隨著學生人數的變動而呈現不規則變動。在高校成本中,屬于混合成本的項目主要有教學科研業務費、儀器設備購置費、儀器設備維修保養費等,這些費用除了受到在學生使用次數影響之外,還會受到其它一些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如設備的質量、性能等。為了加強高校成本的管理,可以選取適當的方法對混臺成本進行分解,將混合成本分解成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所以院校里面發生的所有成本也同樣區分這兩類,管理者可以根據成本的習性來加強成本的管理,減少不必要的開支,使成本發揮最大的功效。

3.2 從決策視角管理

決策的意思就是為了到達一定目標,采用一定的科學方法和手段,從兩個以上的方案中選擇一個滿意方案的分析判斷過程。那么決策過程中會發生很多和決策有關聯的相關成本,也會有一些成本的發生和決策沒有關系。

相關成本是指與特定決策方案相聯系的、能對決策產生重大影響的、在短期經營決策中必須予以充分考慮的成本。如機會成本、差量成本、專屬成本等。高職院校管理者在進行決策時,經常碰到機會成本,機會成本是指在決策分析過程中,從各個備選方案中選擇某個最優方案而放棄次優方案所喪失的潛在利益。例如,學校資金有限,購買學生實驗設備,買A設備,就不能買B設備,買了A設備就放棄買B設備的機會。所以院校管理者在做決策時要考慮到資源的稀缺性,考慮了某種用途,就失去了其他被使用而創造價值的機會,在所有這些可能被利用的機會中,把能獲取最大價值作為方案使用這種資源的成本。

在決策過程中還經常會碰到兩個方案的選擇,通常情況下不把方案本身的預算或項目經費算作決策成本,而是將兩個方案之間的預算差額即差量成本就是決策成本之一。差量成本的本質是多付的預算,相當于“東西買貴了”。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時間的緊迫性及決策者認知的有限性,往往很難設計或判斷出最節約的方案,因此實際選擇的方案常常不是成本最小的,它和最節約方案之間存在著成本差額,這個差量成本與領導者決策密切相關,應當算作決策成本。

無關成本是指無論方案采用與否注定要發生或已經發生的成本。由于無關成本對方案的取舍部存在影響,所以管理者可以不用考慮,否則可能會導致決策失誤。如沉沒成本、共同成本等。

為了降低教育決策的成本,高職院校有必要建立一整套集體決策和個人決斷相結合的教育決策機制。高職院校在進行決策時,從管理會計角度,分析成本的發生特點,要組織好集體決策,通過多種形式廣泛集中民智,使決策真正建立在科學、民主的基礎之上,這樣可以發掘出大量的個人決策所不能考慮到的潛在教育投資或者決策機會,為院??茖W決策和降低決策成本奠定了必要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熊飛.本量利分析方法在高校成本核算中的應用 [J].會計之友,2008.12(上):43-44.

[2]任婷,石芬芳.高校成本管理研究綜述 [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42:29-30.

[3]萬楚軍.高校成本性態分析與管理 [J].荊州師范學院學報,2001.4:48-49.

[4]李玉周,聶巧明.基于成本視角對管理會計框架的構建 [J].會計研究,2005.8:82-83.

[5]陳祥有.成本管理會計理論體系的構建 [J].管理觀察,2009.6:99-100.

[6]江其玟.跨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領域的成本計量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2005.9:32-33.

[7]賈潔萍.領導決策成本的界定[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8.10:80-81.

[8]鄭益樂.教育機會成本探析[J].中國高等教育評估,2009.4:80-81.

本科院校教學成本會計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在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轉型發展的背景下,文章對成本會計課程教學的難點和實踐教學中積累的經驗進行了闡述,在此基礎上,對成本會計未來的教學改革方向進行了深入思考,以求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合格應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培養 成本會計 實踐教學 教學改革

2014年6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技術類型高等學校轉型,重點舉辦本科職業教育。2015年10月,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發布了《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轉型發展高校要將辦學思路定位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點在于應用能力的培養。

會計學是經濟管理專業中操作性和應用性很強的一個專業,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和高級會計是會計專業中銜接緊密的主干課程。我國是制造業大國,因此成本會計在企業的發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成本會計在實務中將成本計算和會計記賬融為一體,為管理提供成本數據資料,同時發揮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職能。但是成本會計課程內容繁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度較大。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學會成本計算和記賬過程,在企業中能夠正確運用成本會計的理論和方法,是我們教學的重點。

一、成本會計教學難點

成本會計是會計專業的核心專業課,是學生掌握會計知識體系的重要環節,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以下幾個的難點:

(一)成本會計課程內容繁雜,而學生缺乏企業實踐經驗

成本會計主要是研究制造業企業產品的成本核算、分析和考核,涉及到了企業供、產、銷環節。制造業企業生產的產品種類繁多,消耗的費用千差萬別,同時企業之間的生產類型和生產工藝也不盡相同,這就導致了費用核算的方法和分配標準很多,需要根據不同的生產情況選擇恰當的核算方法。但是,學生缺乏實踐經驗,對制造業企業生產過程不熟悉,因此覺得成本會計很難學,結果為了考試死記硬背了很多理論和方法,卻不知道該如何具體靈活運用,不利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二)成本會計工作崗位不多,學生實訓條件有限

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校企合作,因此學生在大學期間最后一學期會進入企業進行實習。但是,成本會計對于制造業企業是重要的且專業性極強的會計崗位,對會計人員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要求很高,而且成本數據往往是一個企業的保密資料,因此企業可能不愿意接納實習生到成本會計崗位上進行實習,另一方面,學生在學校掌握的知識還遠遠達不到企業的要求,因此,學生進入企業實習往往接觸不到企業會計的核心業務,更多地是承擔一些簡單機械的工作,這樣學生無法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和企業實踐有效的進行銜接,實訓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大多數學校還是在校內組織開展成本會計實訓。

(三)成本會計實訓注重成本計算,會計記賬過程相對弱化

為了讓學生熟悉成本核算流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都增加了實訓環節。但是在實訓過程中往往過多的關注成本核算的職能,而忽視成本會計記賬職能。制造業企業成本會計最基本的任務是計算產品成本,在計算過程中會涉及到各項費用的歸集和分配,這些過程是以會計記賬為基礎的。而且,會計記賬的過程中涉及到了賬戶的設置、賬頁的選擇、賬頁結構的設置和各類憑證的填制等,這些基礎做賬過程往往被忽略,因此導致學生往往會核算成本,但是涉及到了做賬過程卻無從下手。只有將成本核算和會計記賬相結合,讓記賬流程輔助成本計算過程,學生才能更為全面地掌握成本會計的理論和方法。

二、成本會計教學方法探討

為了化解上述難點,筆者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角度出發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改革和探索。

(一)介紹制造業企業的實際工作流程

為了讓學生了解制造業企業的實際生產工作流程,課前教師可以搜集一些典型的或者學生熟悉的制造業企業資料,建立制造業企業模型向學生介紹制造業企業供、產、銷各環節的任務以及資金和實物的運動過程,并結合《財務會計》課程熟悉各環節的會計賬務程序,增強學生對成本會計的感性認識,讓學生明確成本會計著重對企業的生產環節進行核算。另外,成本核算程序一環扣一環,將前期建立的制造業企業模型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各環節的核算要求。

(二)優化整合教學內容,授課過程明確“四個一”

1.明確“一個目標”,成本會計最基本的任務是正確核算每一種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為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等環節提供依據。

2.掌握“一張地圖”,成本會計這門課程的操作性和邏輯性很強,成本核算是一個完整的體系,環節較多,只有正確地按照成本核算程序一步步進行,最后才能快速、準確地計算出產品成本。同時,成本核算程序也是教材各章節內容安排的主要依據,在授課前應先讓學生建立課程的整體學習脈絡,為后續學習打好基礎,否則學生在后續繁雜的費用分配中會“迷路”,對這門課失去學習的興趣。

成本核算程序可以歸納為兩個階段:準備工作和核算程序。成本核算的準備工作需要確定三個問題:確定成本計算對象;確定成本項目;確定成本計算期。在成本核算程序可歸納為五個步驟:按地點和用途歸集和分配發生的各項要素費用;根據受益部門分配輔助生產費用;根據產品受益多少分配制造費用;歸集和分配發生的廢品損失和停工損失;將歸集的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確定并結轉完工產品成本。

三項準備工作讓學生了解企業成本會計工作的起點,五個步驟的核算程序幫助學生理清核算的具體思路,從而系統掌握成本會計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方法。

3.把握“一個指南針”,教材的內容側重于理論介紹和計算過程,為了讓學生在掌握理論的同時了解成本會計的實務過程,在授課時可以打破教材內容的順序,按照“原始憑證——費用分配表——記賬憑證——賬簿——報表”的順序展開教學。學生在學習了《基礎會計實訓》課程后,已經對這個賬務處理流程非常熟悉,按照這個思路上課更貼近成本會計實際工作流程,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將理論和實務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不僅會計算產品成本,同時學會賬務處理。

4.學會“一個工具”,產品生產過程中涉及的費用種類繁多,費用經常需要進行分配,所以要學會運用“費用分配三部曲”這個工具。分配前先確定“分配誰,分給誰”的問題,接下來首先確定分配標準,其次計算費用分配率,最后計算各分配對象各自應承擔的費用。

教學過程的“四個一”不是獨立的,它們之間聯系密切,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成本核算的整體框架,既能讓學生明白怎么做,同時也清楚為什么這么做,將來走上工作崗位,能快速將學到的理論運用到實際工作中。

(三)將實訓過程嵌入理論教學環節

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既要讓學生掌握理論,同時讓學生學會應用理論,因此,實訓是學生必不可少的環節??紤]到實訓條件的限制,可以將理論講授和實踐操作環節在課堂教學中有機結合,每講完一個模塊后及時配合進行針對性實訓。但是要求教師要提供給學生質量好的實訓資料。選擇成本會計實訓教材,需要提供成本核算涉及到的各項資料,如原始憑證、記賬憑證、各類賬簿等,盡可能全真地模擬企業的生產環節和會計賬務處理流程,這樣可以讓學生練習每種費用的歸集和分配方法,通過實訓資料中的憑證、賬簿等素材增加實踐體驗,縮短學生從理論到實踐的距離。

另外,實訓過程將單項實訓和綜合實訓相結合。單項實訓主要練習各項要素費用的歸集和分配,在這個過程中重點練習各個分配方法的應用、費用分配表的編制、憑證的填制、賬簿的設置和登記等基本技能,使學生對整個成本核算流程和賬證表之間的對應關系有一個完整、清晰的理解和掌握。綜合實訓側重于在不同的企業背景下,各項費用分配方法的選擇,練習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的應用,可以使學生將成本會計理論和核算方法融會貫通,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對成本會計教學的進一步思考

為適應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成本會計課程教學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改革還在繼續,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進行相應的調整。

(一)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多樣化

成本會計課程內容包含了大量的公式和計算,對于學生來說內容繁雜而且比較枯燥。目前大多數學校仍采用傳統教學方法,老師課堂講授為主,學生實訓輔助的教學手段。長時間的講授和實訓,單一的教學模式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所以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需要向多樣化發展。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微課”、“空間課堂”、“翻轉課堂”等一系列新型教學模式蓬勃發展,在這些模式下課堂教學資源更豐富、教學過程更生動形象,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成本會計未來的教學可以結合學校資源和學生情況,適當融入新型教學模式。

(二)轉換思路,強化校企合作

校外實訓基地的會計崗位需求有限,一般無法安排全部學生對口實習,但是可以轉換實習思路。一方面,學校聘請專業學者或有經驗的企業成本會計人員為學生做專題報告,讓學生了解成本會計的最前沿研究成果和企業實際工作中積累的成本計算的技巧,拓展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成本會計專任老師可以走入企業,向不同類型的企業學習了解其生產工藝流程、產品特點和企業管理要求,積累一手的資料,將行業新技術、新方法和新的成本計算工具,融入課堂教學。全面提升學生職業能力,實現學生、學校和企業多方共贏。

(三)借助職業技能大賽平臺,強化教學效果

目前,各高校為了提高學生應用實踐能力,通常會在校內定期舉辦職業技能大賽。成本會計是一門實操性很強的課程,未來可以考慮在會計專業職能技能大賽中增加成本會計競賽項目,將教學內容和企業成本會計實務操作有機結合,在競賽中檢驗學生學習成果,同時培養學生思考分析和創新能力。

四、結語

高校轉型發展為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了契機,成本會計教學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不斷創新,企業會計準則的不斷更新,成本會計課程教學還需要進行更加深入改革,尋找可持續發展的改革路徑,培養合格的應用技術型人才,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

參考文獻:

[1] 羅麗萍,蔣紅蕓.成本會計課程嵌入式實訓教學模式效果探討[J].教育觀察,2017(1)

[2] 范曉娥.高校轉型改革背景下對《成本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以西南交通大學希望學院為例[J].財會學習,2017(3)

[3] 田慧文.基于翻轉課堂的《成本會計》教學模式改革探討[J].才智,2017(2)

[4] 施穎.職業教育名師空間課堂《成本會計實務》課程資源開發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2)

[5] 高苑.高職院校成本會計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創新的路徑選擇——基于“微課”和“翻轉課堂”結合[J].財會學習,2017(3)

(作者單位:山西應用科技學院 山西太原 030031)

(作者簡介:郭劍霞,山西應用科技學院財經學院教師,研究方向:財務會計與實務。)(責編:賈偉)

本科院校教學成本會計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近幾年來擁有較好條件的??圃盒I疽呀洷容^普及,發展前景良好,不僅整體提升了我國高等教育的層次,也為培養更多高層次人做出了貢獻。院校在升本以后,雖然提高了辦學能力,然而其如何能進一步在教學質量、教學水平上有所提高,已經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新課題。因此,筆者根據以往在古代文學的教學實踐就如何提升古代文學教學質量進行一些探討。

關鍵詞:高等教育;辦學能力;教學質量

高校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學生在學習中國古代文學的同時,能夠對悠久燦爛的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深入的了解,從而民族自信心、名族自豪感能夠得到加強,并且使得人生理想境界和道德修養水平能夠得到一定的提高。在這種教學目標的指引下,筆者認為在高校進行古代文學教學時,對于本課程的人文主題應該進行重點強調,對于古代文學的意義內涵進行開掘的同時,對于其感性感情方式中所蘊含的理性訴求不斷追索,詮釋民族人文精神、文化品格,以此幫助學生培養和提高其人文素質。

一、傳統的教學方式中卻存在以下問題:

1.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手段落后

現如今許多教師所使用的教學模式過于死板、老套,對于詞語的解釋過于的注重。另外,固定的教材處理方式,例如在講解、分析一個人物的生平及其時代背景以及其作品的思想內容和其藝術特色時,全部面面俱到和千篇一律,原本是要分析作品,最后卻淪為了鑒賞作品。結合口授和板書的方式仍然是這些教師上課最主要的教學手段,一直都離不開教師講、學生記、考試背的老套路。多媒體上課的這種新的教學形式雖然也有部分老師在使用,然而換湯不換藥,大多數老師就只是把上課所要講的全部內容羅列在Powerpoint上,許多學生聽課的時候都找不到任何重點。同時不斷增多的新建本科院校學生也造就了今日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就業市場,學生感到了越來越大的就業壓力,因而使得他們為此耗費大量時間在電腦、外語以及社會實踐上,加之,以文言文書寫的古代文學作品相對如今的學生來說,閱讀中會出現許多障礙是不可避免的。

2.學生起點較低,教師管理難度加大

西安醫學院是一所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而且還是專業類非常強的專業類院校,生源以理工科學生居多,學生的人文社科功底較差,而且對于文科還帶有一定的畏難情緒,并且在職教師與學生比例失調,給教學和管理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對學生進行文學教育是文學課上的重心之一。學生在進行文學鑒賞時,需要具有的一定基本素質和感悟能力,文學教育的存在就是為培養學生這種素質以及能力。在教學活動中,我們需要以過程為主,對受教育者的自我感悟加以重視。中國古代文學課的教學目標,是要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悟性、能力進行培養,讓學生在教師解讀作品的過程中,進行鑒賞作品的基本方法的相關學習,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夠在不斷的思考比較中得出結論。

3.教學容量大與教學時數少的矛盾

中國古代文學相較高校中其他類型的課程來講,具有跨時較長的特點,而學生再學習時的難度也較大。首先,由于在課程內容上,其具有涉及面廣的特點,涵蓋了語言音韻學、歷史學、文獻學、文化、美學等多種學科;其次,覆蓋面廣。從先秦到近代,可知古代文學史的跨度之大,同時,涉及了許多紛紜復雜文學現象,同樣也涉及數以萬計的作家以及作品。因而這門課程對教學者的專業素養要求很高。然而,在專業院校中,這種課程的課時數卻很少。然而,在這樣有限的學時內,學生既需要梳理、講解先秦至近代文學史,亦要分析介紹重要作家和作品。所以說在實際教學中,與教學容量大形成鮮明反差的教學時數成為了古代文學教學的一大問題。在這樣的矛盾下,壓縮作品篇數成為了許多教師唯一能想到的方法,然而,為完成形式化的教學任務,從而將經典作品的閱讀以及分析舍棄,這對于學生對作品的直覺感知能力的培養有著十分不利的影響。

二、引入地域文化充實教學內容的必要性

在中國古代文學中,聯系地域文學或者地域文化已然成為現如今研究古代文學教學的新視角。自古地域的烙印或多或少的都印刻在了古代文學作家和作品中。在各高校及其他科研單位的研究下,對各時段和不同地域文化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們所認識的地域文化概念也越來越清晰。目前,地域文化課相繼在各大高校展開,成為了研究生的專業課、專業必修課或者是全校公選課,其影響力越來越大,其重要作用也逐漸發揮出來。對于新建本科院校來說,開設并在教學中充實地域文化,對于豐富校園文化建設有著不可多得的作用,以下是其主要表現:

1.提升大學生人文素質

大學生活是美好的。學生在大學期間,不僅獲取了專業知識,也提高了其個人素質修養。同時也充實了個人的人文素質。這里所說的“人文素質”,內涵更為寬廣些,直接聯系著人文的概念。在《周易》,這一最為古老的著作中解釋“人文”時寫到:“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碑斎?,文中的“人文”與現在的人文有一定差別,但“文明以止,人文也”也很好的說明了人文相同于包羅萬千的文化文明。地域文化具有很強的知識性,同時,也是組成人文知識的一個重要部分。因此,它獨特的特性能很好的補充學生的人文素養。例如在教學中,我們選取在某一地方的在這條歷史長河中,其所擁有的較有代表性的歷史人物、歷史典故或歷史大事,對它們的來龍去脈進行講解,這樣,學生們的知識可以在上課過程中得意充實,亦能使學生開闊視野。并且,重點闡述如英雄人物的典型事例等這些較為典型的地方文化。對于德育教育的落實具有積極的意義,并且通史及文化概論中并沒有這類東西,因而,其獨特的價值和魅力是值得我們去追求的。

2.培養大學生的鄉土情結。

對地域文化本身,我想每個大學生都是懷有好感的。因此,地域文化教學正可以在傳統知識與學子的心理渴求之間建設一座橋梁。在系統性講授地域文化的同時,將本地文化鮮明的個性的突顯出來,這對于學子們的自豪感的激發,以及家鄉情結的加強都具有重要意義??傊?,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同時也孕育了豐富的地域文化,而地域文化是一個地方的根及其血脈所在。為學生們講解各個地方的地域文化,對學生的家鄉情結培育有直接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蔣波;簡談高校地域文化教學[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10-10-15

[2]馬建華;新升本科院校如何做好古代文學的教與學[J].現代交際,2011-09-23

[3]武新虹;高校古代文學教學改革的構想與思考[J].青年文學家,2009-04-23

本科院校教學成本會計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應用型本科院校成本會計實踐教學中存在一直難以解決的很多問題,如課堂實踐教學方法缺乏先進性、社會實踐過程難以實施、實踐教學的指導教師實踐能力相對較弱等;這些問題如何能進行有效的解決,一直為廣大會計專業教育工作者所關心。文章通過分析成本會計實踐教學中存在及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成本會計實踐教學的方法和措施,希望從根本上能夠促進成本會計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成本會計 實踐教學 教學方式 教學體系

文獻標識碼:A

應用技術型大學會計專業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教學過程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的同時,必須具備良好的專業實踐能力。

成本會計課程是在學生完成了會計基礎理論及實訓、財務會計理論與實務等課程的學習之后的一門對會計成本核算知識較為深入和細化的課程。本門課主要介紹企業產品成本核算相關理論以及具體的成本計算方法,通過成本核算,為企業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并通過有效的成本規劃來降低企業成本,從而最大程度地實現企業利潤的目標。所以成本會計課程不僅是財經類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也是一門理論與專業技術密切結合的專業課程。但成本會計課堂教學內容涉及到大量成本核算知識,概念、數據繁多,對于沒有社會實踐的學生來說又比較抽象,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有不少學生容易出現思路不清晰、不會分析、計算,對知識點不易把握、容易出錯等問題。另外,新建應用技術型本科院校學生素質參差不齊,自主學習能力也比較差,這都會對教學效果影響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如何提高成本會計實踐教學水平,是擺在應用技術型本科院校會計專業教師面前必須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成本會計實踐教學現狀分析

(一)課堂實踐教學方法相對落后

成本會計實踐教學雖然在所有本科、高職高專、中等職業技術類院校都開展,但具有很強的理論聯系實際的成本會計實踐教學并不多。大多數出版的成本會計實訓類教材也都停留在紙上練習的水平,與企業的成本核算工作結合度也不夠?,F階段,財經類院校的成本會計實訓形式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一是項目任務教學法。即把成本會計教學過程分為幾個項目,每一個項目下按教學需要設置幾個任務,教師在講完一個任務后布置一個作業讓學生練習并討論,教師最后進行總結并講評;二是講授與實訓并重法。即在選定教材的同時訂一本成本會計實訓題,教師每講授完一部分內容,學生再按部就班做完這一部分的練習題。有些財經類院校為了提高成本會計教學質量,還配置了相應的成本會計實訓軟件,但由于場地及實踐教學時間安排的制約,教學情景與實際成本會計崗位尚有較大距離。

(二)專業性社會實踐教學過程難以實施

會計作為一個技術性要求非常強的特殊職業,因為接收單位、學校、學生等各方面的原因,大多數學生根本不可能真正到實習單位進行實習,專業實踐難以落實到位,即便有些學生落實了實習單位,但由于所在單位成本核算及分析業務很少,會計處理方法簡單,會計業務層次低下,學生的成本會計實踐也不可能達到預期目的。

(三)成本會計教師實踐指導能力普遍較弱

成本會計課程屬于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課程,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者,不僅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而且還必須具備扎實的實際操作能力。但大多數成本會計專任教師是從學校畢業之后直接到學校從教,本身就缺乏系統的會計工作實踐經驗,對實際工作中成本會計核算的流程及方法認識不足,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相應缺乏,因此大部分教師很難出色完成成本會計實踐教學的指導任務。

總之,這些問題充分表明成本會計實訓教學環節在我國國內的各級各類院校中做得都還很不夠?,F實的會計實踐教學形式和手段并不利于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

二、成本會計實踐教學需要解決的問題

應用型本科成本會計教學在教學中,如果能夠科學合理地安排成本會計實踐教學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論聯系實踐,深刻理解書本知識,提高實踐技能,而且還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專業的嚴謹性和企業內部成本管理能力的目標。但必須要解決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突破時間界限。因學生在校時間和專業課程教學時數的限制,在實踐課程的設計上必須滿足在教學計劃規定的課時之內。因此成本會計實踐教學要符合應用技術型大學的教學要求,在有限的課時內保證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二是提高教師素質。如何培養出高素質的成本會計教師,并能調動其參與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完善實踐教學方案,做出理論聯系實際的系統的實訓項目,也是成本會計實踐教學必須滿足的條件之一。三是調動學生興趣。成本會計實訓項目的設計必須要有實際意義,有趣味性,同時與課堂教學的聯系還要密切,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完善成本會計實踐教學的手段

針對上述需要解決的問題,眾多成本會計教學工作者多年來一直在不斷探索,以求理論與實踐能夠相結合。筆者結合成本會計的多年教學實踐,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建立完善的成本會計實踐教學體系

在教學中要結合成本會計的特點,從以下四個方面完善成本會計教學體系:一是設計成本會計開放性實驗,充分發揮成本會計實踐性強的優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二是利用與企業會計實際密切聯系的案例,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動手能力;三是設計研究性強的成本會計社會實踐課題,培養學生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撰寫一些基礎性的文章;四是研究合理可行的實踐教學體系及評估體系,使實驗教學、教育見習、實習等有機結合,把成本會計教學考核分日常實踐考核和訓練成績考核,日??己酥饕己巳粘F髽I實踐的完成能力和與同學的協作能力;訓練成績考核主要考核學生上交實訓材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要把成本會計實訓作為成本會計課程學習的一個組成部分,定位實訓考核的成績所占的比例。通過有效的成本會計實踐教學體系的設計,為成本會計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基礎。

(二)注重對成本會計課程教師的培養

針對成本會計專業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可以考慮從以下三種途徑進行:一是培養現任專職教師。即將現任的成本會計專業教師派遣到企業相關部門進行社會實踐,以企業成本會計核算的工作崗位人員為師,通過擔任企業財務人員的形式增強實踐教學能力;二是聘請企業工作人員為師。即把企業相關的在職成本核算會計人員、財務主管人員等聘請為學生的實踐教學指導老師,利用他們的豐富經驗指導學生更好的運用理論知識。當然成本會計作為企業中的重要會計崗位,引進在職人員到學校擔任專職實踐教師時,要把好關口,真正把有真才實學、理論基礎深厚、實踐經驗豐富的中青年人員引進到成本會計的實踐教學隊伍中;三是引進其他學院教師。即在教學中努力打破學緣約束,通過院校財會專業教師之間的經常性的教學交流與合作,將先進的成本會計實踐教學經驗與教學組織與管理模式引入到本校的成本會計實踐教學工作中,以提高本校專業教師的成本會計實踐教學水平。

(三)編寫符合成本會計實踐教學要求的教材

應用型本科院校作為國內創新的高等教育模式,應采取積極進取的姿態,鼓勵和組織專家教授根據經濟發展形勢、成本會計制度改革以及學科發展的新成果,并結合專業建設及課程改革實踐,編寫滿足教學要求,體現培養應用型科學技術人才的教育體制的改革精神,密切結機結合企業實際,接受社會認可的成本會計實訓教材,促進成本會計教學質量的提高。特別是在綜合能力培養的實訓項目設計上要有以下三方面要求:一是實訓項目設計理念上要體現出成本會計的獨特性。以更新教學思想觀念為先導,在一系列教學改革項目的帶領下,構建結合專業特長的,以成本會計實踐為基礎,仿真企業內部成本核算涉及的原始憑證,記賬憑證,賬簿,整合各個類別,由淺入深,由單項到綜合教學體系,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突出學生專業學習的嚴謹性、內部原始憑證的設計、成本核算程序的綜合運用及創新能力的培養。二是設計的實訓項目要有科學性和完整性。每一個實訓項目設計的內容都包括實訓目標、實訓說明、實訓資料、實訓要求、實訓提示及參考答案五項。實訓目標是讓學生明確本次實訓所要達到的目的;實訓說明是闡述清楚本項實訓應掌握的知識點和應注意的問題;實訓資料用來提示本實訓項目的具體業務內容以及原始憑證、賬簿等資料;實訓要求說明本次實訓應該完成的具體任務;提示及參考答案是針對在實訓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難點問題給出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提示及最終參考答案。三是要適當設計研究性實踐項目,提高學生的知識綜合能力,以調動學生對成本會計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四)改進成本會計教學手段

在課堂教學中,為了提升學生學習成本會計的積極性,增加其對成本會計教學的參與程度,應適當改進教學手段。在傳統的多媒體演示教學的基礎上適當增加一些先進的情景模擬等教學手段,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同時積極參與到其模擬的情境中。例如可以通過一套相對應的企業真實情境模擬操作系統,讓學生在機房完成相應的課程練習及案例分析。這樣通過先進的教學手段與更為豐富的教學內容的有機結合,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小組探討和演示,使學生由被動學習改為主動學習,使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無形中得到提高。

(五)校內課程教學與校外實習基地相結合

應用型本科院校在改革課堂教學的同時,應注重發展校外專業實習基地,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校企對接,為學生提供一個較為便捷的實習機會。例如在成本會計學習之初,組織學生參觀一些企業,了解企業的整體生產工藝和生產管理流程,以便對相應的企業成本計算有較為真實的感知。對于校外的實習應該在學生學習完相應知識后進行對應的成本會計實踐,使理論聯系實際,加深學生對成本會計整體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總之,在成本會計教學中,通過對成本會計課內實踐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的改革和調整,校外見習和實習等方式進行輔助,科學合理安排課程教學,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2015年度山西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項目(J2015138)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劉秋平,顏曉旭.基于ERP沙盤模擬的成本會計實踐教學探討.財會通訊,2011(7)

[2] 萬俊敏,曾雁.《成本會計》教學改革實踐探析.財會審計,2013(6)

[3] 王鐵林.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財會類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中國成人教育,2010(8)

[4] 苑海風.對現代企業成本核算的幾點思考.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1(2)

(作者單位:山西應用科技學院 山西太原 030000)

(責編:賈偉)

本科院校教學成本會計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新建本科院?!鞍購U待興”,但又往往人才和資金雙雙緊缺。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如何在這樣的特殊時期取得成績是一個值得探索的問題。本文結合衢州學院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實踐,談一些具體的策略。

【關鍵詞】新建本科院校 教學發展中心 建設 策略

新建本科院校成立不久,可謂“百廢待興”,學科建設、專業建設、基地建設、人才引進、校園建設等都是擺在新建本科院校面前不得不做的大事。但是新建本科院校又往往是人才和資金雙雙緊缺。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如何在這樣的特殊時期,取得工作成效,在高校內涵發展中做出應有的貢獻是一個值得探索的問題。本文結合于2010年“升本”的浙江省衢州學院的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實踐,談一些具體的策略,和同行交流。

一 統一思想規避障礙

意識是行動的導向,只有全校上下大多數領導、老師認識到建立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必要性、迫切性,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建設才能避免一些人為的障礙。

衢州學院在以下幾個方面達成了共識,保證了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活動的順利開展。

第一,教育主管部門已將高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建設作為高校內涵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自2011年下半年開始,國務院、教育部、財政部等相繼下發有關推動高校成立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文件?!督逃?財政部關于“十二五”期間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引導高等學校建立適合本校特色的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積極開展教師培訓、教學改革、研究交流、質量評估、咨詢服務等各項工作,提高本校中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滿足教師個性化專業化發展和人才培養特色的需要?!薄督逃筷P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強調:“推動高校普遍建立教師教學發展中心?!?/p>

由此可見,教育主管部門已將高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建設提高到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地位,把它作為高校內涵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

第二,新建本科院?!靶陆ā边@一特殊歷史時期必須建好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新建本科院校一般為教學型高校,教學工作是教學型高校的中心工作,做好教學工作是教學崗位教師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師教學發展比老牌本科院校就更具迫切性。

第三,大學教師的培養體制決定了必須建好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大學教師往往來自于各大學畢業的學業優秀生,他們具備扎實的學科專業知識,但沒有系統地學習過教育教學理論,更沒有經歷過系統教育實踐的磨礪,從學生的角色轉變為教師的角色后,難免經受“茶壺里煮餃子——有貨倒不出”的尷尬。但“高水平的學科專業是高校教師專業化的一個基點,這是教師之所以為高校教師的特性所在。而教學專業也是高校教師專業化的基點,這是高校教師之所以為教師的本性所在”。大學教師不僅需要“教什么”的學科知識,也需要“如何教”的教學技能。

高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在彌補我國大學教師培養體制的不足上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二 激趣督促雙管齊下

第一,開展的活動要是教師感興趣的,是教師感覺到確實是對自己有幫助的,最好是教學中會碰到,又久久難以解決的問題。這樣的活動教師覺得能解決問題,能有收獲,他們才有參加的激情和動力。有很多教師即使花費很多經費、時間、精力也要去參加一些學術會議就是一個例證。

第二,開展的活動要有一定的新鮮感。教師教學發展中心要不斷探索、總結每次活動的經驗教訓,挖掘活動的新形式、新內容。也要多到教師中去了解、征求意見,發揮教師的集體智慧。

第三,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活動要讓教師喜聞樂見?;顒涌梢院鸵恍案@睊煦^,比如研修班包含外出交流、出國考察等內容,將活動的教育性和娛樂性相結合。

有些“福利”雖小,但能解決老師的實際問題,還是很受教師歡迎的。比方說午餐會,尤其是有針對性地選擇活動地點(比如:安排在離適宜參加本次活動的教師辦公室附近)的午餐會,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只是提供一份簡單的快餐,但許多教師都樂意參加這樣的活動。原因其實很簡單,現在的大學校園都比較大,教師的教學地點或辦公地點離食堂都有不短的距離,而且在就餐高峰時,也許還要排長長的隊伍,教師參加這樣的活動,既可以免去奔波和排隊之勞,還可以學到知識、技能,提高教學水平,何樂而不為呢?

第四,要有一定的制度做保障。除了教師教學發展中心需要提升活動的魅力吸引教師之外,也必須考慮到人都有惰性,不可排除還有一些老師會“激而不發”,對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活動充耳不聞、視而不見。所以還要雙管齊下,制定一定的制度,促進教師參加繼續教育。比如針對浙江省將教師職稱評審權下放到高校的新政策,衢州學院在職稱評審文件中,就規定專業技術人員要晉升職稱,必須每年要有36學時的繼續教育學時,而要晉升教師系列職稱,要每5年累計不少于360學時的繼續教育學時。這就在制度上督促了教師不得不參加教師教學發展培訓。

三 圣者熏陶潛移默化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全世界備受矚目,傳統文化也是博大精深??鬃邮俏覈顐ゴ蟮慕逃?,他的辦學經歷和教育思想對我國的教育事業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教師教學發展中心自然應該積極從儒家等傳統文化中吸取營養。

衢州是孔氏南宗家廟所在地,衢州學院依靠地處南孔圣地——衢州的優勢,大力挖掘南孔傳統文化促進教師教學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成果“南孔文化育人模式的構建與實踐”2014年獲浙江省政府授予的“省級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類二等獎”、成果“儒風雅韻:衢州學院南孔文化育人模式的探索和實踐”2013年獲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授予的“第七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三等獎”、成果“衢州學院南孔文化”2008年獲浙江省教育廳授予的“高校校園文化品牌”。

挖掘南孔文化促進教師教學發展從兩個方面出發:一是學習孔子教育理論。中國傳統教育文化可謂博大精深,其中孔子的教育思想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也給教師教學發展諸多啟示,比如因材施教理論、“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啟發式教學理論等都可用以指導教師教學發展活動。二是充分利用“孔洙讓爵”等南孔重視德育的潛在素材,熏陶教師甘于清貧,樂于振興教育事業。

四 賢者幫助共同發展

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是一個新鮮事物,在我國更是起步較晚,絕大多數高校的教師教學發展中心,都是在2011年教育部、財政部聯合頒布《教育部 財政部關于“十二五”期間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11〕6號)文件以后成立的,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形式及內容尚處于起步階段,組織機構的設立和教師教學發展項目的開發也還處于不斷的探索階段,對于新建本科院校來說,可以直接照搬的經驗更少。所以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一定要既“請進來”(將專家學者請到學校開展活動、傳授經驗),又“走出去”(到校外去取經,和兄弟院校聯合開展活動)。積極加入一些高校教師教學發展聯盟之類的組織。

衢州學院就加入了“兩岸四地高校教學發展網絡”,這個組織是由北京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東北師范大學、東南大學、復旦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臺灣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浙江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高校教學發展中心于2013年共同倡議發起成立,屬于民間組織?!皟砂端牡馗咝=虒W發展網絡”的宗旨及愿景就是:堅持平等合作和共同發展的原則,致力于增進高校教學發展機構、教學發展工作者以及一線教師之間的交流、分享、協作、互助,推動和促進各學校教學發展工作的開展,共同追求兩岸四地高等教育領域的教與學質量的提升。

所以,加入這樣的組織,就可以及時向兄弟院校的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學習先進經驗,同時也將本校的工作理念、方法和兄弟院校分享,借助群體的力量,謀求共同發展。

五 二級學院各顯神通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人力資源緊張,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人員配置一般都不充裕。所有的活動均由校級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組織實施,往往是行不通的。這個時候就應該充分發揮二級學院的作用,激勵二級學院各顯神通,組織開展更有針對性的教師教學發展活動。有條件的學校,最好在二級學院成立教師教學發展分中心。

其實這也是因材施教的具體體現,校級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組織的活動主要針對共性的問題,二級學院組織的教師教學發展活動,就可以針對本部門、本學科、本專業、本教研室、本課程組開展更有的放矢的活動,解決教師的問題也更有效。

衢州學院規定每學年每個二級學院都要至少開展一次向全校開放的教師教學發展活動,各二級學院開展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工作的情況作為年度部門考核的內容之一。實踐下來效果較好,這種形式也是衢州學院實現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周周有活動的有力保證。

參考文獻

[1]張楚廷.大學教學學[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付八軍、馮曉玲.高校教師專業化:何為基點[J].現代教育管理,2010(5):80~82

〔責任編輯:林勁〕

本科院校教學成本會計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知識經濟的發展使大學教育逐步從經濟的邊緣走向主導。大學教育推動經濟發展的作用進一步突顯。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學質量是所培養的應用型人才與市場、與企業實現對接的關鍵所在,是一種社會導向、市場導向的教育質量標準。本文基于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特殊性,制定和設計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質量標準的原則,深入分析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的現行教學質量標準存在的問題,對構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學質量標準進行了初步探索。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質量標準

2014年6月,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引導部分高校向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1]。應用型本科院校是近幾年產生的,其從人才培養、教學過程到教學質量保障都還沿用原有的標準,而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辦學定位、培養目標與原有的學術性院校之間的差異,決定了應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學質量標準的制定上是存在其特殊性的,必須要建立具有應用型特色的產教融通的質量保障體系,才能切實提高其人才培養質量。

一、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特點

應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養技術型高級專門人才。然而,最先建立的應用型本科院校盲目效仿綜合類大學和研究型大學,并不具備技術教育和職業教育的經驗和基礎。應用型本科院校既不同于普通的研究型本科院校,也有別于高職院校,是有其特殊性的。

(一)深化產教融合,凸顯校企合作

2015年,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三部門聯合出臺《關于引導部門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確立了應用型本科院?!皯眯偷念愋投ㄎ缓团囵B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的職責使命,確立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突破口[2]。應用型本科院校應實現校企深度融合,讓地方政府、行業、企業共同參與到學校辦學、課程設置、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績效評價等過程中來,形成合作辦學、合作治理的新機制,使教學與產業緊密結合,校企合作育人。

(二)注重培養質量,傳承技術技能

人才培養是大學的根本任務和首要職責,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是學校生存與發展的基礎,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在于提高學生的技術技能。依據應用型學校特色的辦學定位,適時調整專業結構,改革創新培養方式,注重加強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圍繞經濟發展、區域行業需求和產業結構調整,承擔技術教育、技術創新,培養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術能力的復合型、創新型人才。

二、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質量標準設計原則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學質量標準制定的過程中要在突出應用型特色的前提下,堅持特殊性與基礎性統一,堅持穩定性與發展性結合。

(一)堅持特殊性與基礎性的統一

教學質量標準作為高校評判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需要有一些基本的指標來保證教育教學方針符合國家要求,辦學基本條件達標等等,這些是宏觀的基礎要求,同時,應用型本科院校有轉型的高校,有新建的,也有升格的高職高專,其層次、類型不同,也應在質量標準上有其特殊性。主要以“應用”為中心構建人才培養體系,構建學生的知識、能力、素養結構,培養適應企業生產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

(二)堅持穩定性與發展性的結合

應用型高校屬于新生事物,一方面其質量標準設計要具有一定的穩定性,用以保障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達到國家和社會的期望水平,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經濟、環境及學校自身的發展變化,學校也要適時調整標準、指標及依據,提高教育質量,推動學校更好發展。

三、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質量標準現狀分析

由于我國2015年才開始實行普通本科向應用型本科院校轉型,其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還不完善,教學質量標準相對單一。為了更好地掌握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現行教學質量標準,筆者對吉林省部分應用型轉型高校的教務處、教學質量監控中心和教學分院的教學管理者和教師進行了訪談。從調研結果來看(見圖1),僅有16.2%的被訪者認為目前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行的教學質量標準比較合理,而認為教學質量標準非常合理的占比很低,認為其比較不合理和非常不合理的占比分別為38.4%、8.9%。如圖2所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學質量標準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應用型特色不足,教育部目前正在進行的本科教學評估、專業評估等所采用的標準及高校內部的教學質量標準多是通用的,適用于普通本科院校,應用型轉型高校在接受評估和自建自評時往往采用另一套標準,以便順利通過評估,但內部的教學質量評估標準不能衡量人才培養規格,缺乏應用型特色;二是教學質量標準不全面,實踐部分比重低,企業考核環節缺失,而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其實踐實效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背景下,企業參與教學及完善學生畢業綜合評價的質量標準尤為重要;三是評估主體、評價方式單一,大多數學校采取教學督導、學生評教,實踐教學部分的評價方式缺乏適應性、合理性,校外實踐環節的評價缺乏有效監督,反饋機制不夠完善,因而不能全面保證應用型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

四、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質量標準的基本內容

為了更好地凸顯應用型特征,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學質量標準既要具備學術性,又要具備實踐性,以學生為中心,形成自身的特色和優勢,更好地發揮評估保障作用,才能不斷地提高應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學質量,使學校在建設應用技術型大學道路上發展得更快、更好。

(一)定位與培養目標

人才培養目標是關于把人塑造成什么樣的人的一種預期和規定,體現著一系列的思想與觀念,它規定著教育活動的性質和方向,且貫穿于整個教育活動過程的始終,是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3]。應用型大學的培養目標既要符合相關的基本要求,又要遵循學校人才培養的整體定位,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其主要考核學??傮w的辦學思路和目標定位是否符合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以及每個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否清晰、具體,是否與企業、行業和社會需求相一致,進而符合社會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能反映學生在畢業5年后所具備的主要能力及其在社會與專業領域的發展。應用型本科院校要主動適應職業教育發展和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堅持以人為本、厚德強能、全面發展,積極開展應用技術研究和職業教育研究,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在培養目標上體現“應用性”,在學生的知識能力結構上體現“復合性”,在專業設置上體現“地方性”,在人才培養上體現“崗位性”,在教學環節上體現“實踐性”,切實提高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二)教學過程質量標準

教學過程質量標準是整個教學質量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構成應貫穿教學始終,具體由教學建設與改革、教學管理與運行、實習與實踐、教學效果及附加指標構成(見表1)。應用型大學教學過程質量標準要遵循應用型大學的教育教學規律,凸顯理論實踐一體化、實習實訓等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的關鍵特征,作為應用型高校,實踐教學是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基本技能和專業技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提高本科實習實踐質量,建立健全實習實踐質量標準,增加實踐教學環節過程中的現代化監控,促進實踐教育質量的提升,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驗證和鞏固理論教學的內容、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深化實踐教學改革,優化實踐教學過程,形成持續改進的實習實踐質量保障體系,進而有效促進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強化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三)師資保障質量標準

學校要通過引進教師、對教師進行資格認定、聘任與考核教師等措施建設既有豐富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的“理實一體化”師資隊伍,從而保證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質量。教師基本素養是指教師要有基本的職業道德素養,有足夠的教學能力、專業水平、實踐經驗、溝通能力、職業發展能力,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學和學生指導中,并積極參與教學研究與改革。要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實踐環節對于學生的技能水平提高尤為重要,要加大“雙師型”教師的比例,其占比至少為60%。重視校本教師專業技術和素質的發展,教師可以去企業鍛煉學習,從而提高其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教學能力。同時,可以聘請企業或行業專家作為兼職教師,保障教學環節中的實踐需求。校企互融、深度合作的多元教學團隊在共同辦學、治學、教學過程中, 能夠切實保證教學過程的技術性、職業性, 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4]。

(四)學業成就質量標準

學業成就質量標準是結果標準,主要通過學生的畢業要求來衡量。學業成就質量標準涉及通識課程、專業課程、一般能力、專業能力、道德品質、職業素養等幾個方面,具體可以由相關職能部門設定子標準,緊扣應用型本科院校實際的教學過程特征和要求。比如,在專業培養方案的實施過程中,體現對學生職業關鍵能力與素質的培養,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職業競爭力。建立應用型特色教學質量標準,逐步引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建立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理念,系統反映出以學生為中心、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核心要素,構建產教融通的現代化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加強教學監督與反饋,促進教學改革,保證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使其適應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要求,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EB/OL].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content_8901.html,2014-06.

[2]王琰.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以廣東培正學院為例[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09):100-101.

[3]潘懋元.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理論與實踐[M].廈門大學出版社,2011:43.

[4]張鵬,甄國紅,姚麗亞.多元一體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模式構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16):95.

(責任編輯:付英華)

上一篇:醫院內部控制內部審計論文范文下一篇:農村勞動力及農村經濟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