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新聞傳播學論文范文

2023-09-17

新聞傳播學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自媒體;新聞傳播;傳統新聞;傳播影響

引言

自媒體是一種個人化的新聞傳播方式,網絡時代的發展背景下,自媒體使人人都能成為新聞內容傳播者。特別是各種社交軟件的出現,使自媒體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成為了當代新聞傳播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在自媒體新聞傳播的沖擊下,傳統新聞傳播的受眾量不斷縮減,這嚴重影響了傳統新聞傳播行業的發展。對此,本人結合了個人經驗及相關資料,對如何推進自媒體與傳統新聞傳播行業的融合發展,進行了相關探析。

一、自媒體新聞傳播對傳統新聞傳播的影響

1.1影響新聞內容

相對于自媒體新聞傳播方式,我國傳統新聞傳播方式比較閉鎖,觀眾看到的新聞內容,都是由新聞工作人員經過調查與分析后,精心制作與發布的內容,新聞的真實性比較強。但劣勢在于新聞制作過程比較繁瑣,對于新聞的題材內容選取,有著較多限制性要求,只有符合傳統新聞播放要求的內容,才能面向觀眾進行播放。而自媒體新聞傳播的出現,改變了傳統新聞傳播方式的固定模式,普通民眾在發現身邊的新聞后,即可通過自媒體軟件,快速編輯與制作后,將新聞內容發布出去。加之,自媒體新聞傳播的內容比較豐富,受眾范圍比較廣,貼近于人們日常的生活,更能引起人們的關注與情感共鳴。所以,自媒體新聞傳播對傳統新聞傳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1.2影響新聞受眾

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促使各種新媒體軟件不斷涌現,而傳統新聞傳播在社交軟件的沖擊下,新聞受眾群體的角色逐漸發生改變。傳統新聞傳播十分注重于新聞的真實性,選擇的新聞題材多為國家民眾安全事件,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多,需經過深入的調查與分析,核實新聞真實性后,再對新聞進行編輯與制作,然后以電視、報紙或廣播為媒介,將新聞內容進行傳播。但自媒體新聞傳播方式,各種社交軟件的功能提供,使受眾群體不僅可以作為新聞接收者,也能是新聞發布者,這種雙向傳播方式,擴大了新聞傳播的傳播范圍,提升了新聞的影響力。

1.3影響社會輿論

傳統新聞傳播方式下,制作的新聞內容比較單一,傳播渠道比較少,觀眾在觀看新聞時,只能被迫在規定時間內觀看。且觀眾對于新聞的內容,若是存有個人的見解,無法通過新聞傳播的渠道,對新聞內容進行信息反饋,更不能與其他關注交流與互動。并且,傳統新聞傳播方式,作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宣傳國家政策理念的重要渠道,制作的新聞內容,多是符合當代主流的價值觀念,觀眾通過傳統新聞傳播方式,只能觀看此類新聞內容,不能獲取其他新聞信息。新聞分為正面新聞與反面新聞,長期傳播正面的新聞,觀眾可能會對新聞的真實性產生懷疑。但通過自媒體進行新聞傳播,觀眾可以根據個人喜歡,選擇觀看的新聞內容,并能夠通過社交平臺的方式,對新聞信息表達個人看法,或與其他觀眾進行新聞交流。另外,在眾多新聞受眾的嚴格監督下,利于提高新聞的真實性。

二、自媒體新聞傳播與傳統新聞傳播協調發展的辦法

2.1積極創新新聞內容

無論是自媒體新聞傳播方式,還是傳統新聞傳播方式,影響新聞關注量的原因,為新聞傳播的內容,而推進傳統新聞傳播方式的改革,做好新聞內容的創新十分重要。采用傳統新聞傳播方式,進行內容制作時,應當改變以往的制作特點,如長篇大論、題材相似、模式相似等,盡量精簡新聞傳播的內容。對于新聞的制作方式,可以結合當代主流文化、理念與表達方式,適當插入一些圖片、視頻,以明確新聞的主題與內容,使受眾能夠快速了解新聞信息。因當代生活節奏較快,人們對于新聞的接受時間有限,對于枯燥、相似的新聞內容,受眾更偏向于觀看具有深度的內容。所以,新聞工作人員可以結合自媒體優勢,搜集更多的新聞素材,優化新聞的整合能力,在較短的時間內,能夠完成對新聞信息額度有效傳播。

2.2敢于探索應用先進技術

自媒體作為一種符合時代發展的新聞傳播方式,傳統新聞傳播若想實現進一步的發展,應當結合自媒體的優勢,做好傳播方式與渠道的改進。對此,新聞工作人員可通過自媒體平臺,如微信公眾號、快手、抖音與微博等,創建自媒體帳號,并根據平臺的社會主流文化方式,多樣化的剪輯新聞內容,以擴大新聞受眾群體。也可以通過特色欄目的開設,劃分不同的新聞內容,以吸引更多的受眾。在利用新媒體新聞傳播的過程中,需要做好與粉絲的互動,根據粉絲反饋的信息,改進新聞的制作內容、方式,以加強新聞制作質量的同時,擴大新聞的影響力。

結語:綜上所述,自媒體新聞傳播方式的涌現,對傳統新聞傳播的發展,難免會產生較多的不利影響。面對新的自媒體新聞傳播方式帶來的挑戰,傳統新聞傳播方式若想實現長久化的發展,不斷的擴大受眾群體,應當與自媒體新聞傳播方式進行融合發展,以通過對內容、制造方式、傳播渠道的創新,實現傳統新聞傳播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從而為受眾群體提供多樣化的新聞內容。

參考文獻:

[1]魏華伊.分析自媒體新聞傳播對傳統新聞傳播的沖擊及影響[J].傳播力研究,2018,(31):16-18.

[2]余潤春.淺談自媒體對傳統新聞傳播的影響[J].傳播力研究,2018,(33):82-89.

[3]杜娟.自媒體新聞傳播對傳統新聞傳播的沖擊及影響[J].傳播論壇,2018,(19):67-68.

[4]孫洋.自媒體新聞傳播對傳統新聞傳播的沖擊及影響[J].新聞研究導刊,2017,(7):16-18.

新聞傳播學論文范文第2篇

就業市場教育理念人才培養根據麥可思研究院獨家撰寫、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3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數據,2012屆就業率較高的主要本科專業前50名中,新聞學專業排第30位,學生畢業半年后就業率為93.8%。2012屆本科畢業生社會需求量較大的職業前50位中,編輯排第27位,就業比例為0.8%。而在此前的調查中2009年新聞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為87%,在就業總體排名中是88位,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以88%的就業率,排在第75位。以上數據可見,新聞專業畢業生的實際就業率總體維持在比較高的水平。

但在新聞專業就業率提高的背后,隱現的是真正從事新聞采編工作的畢業生數量逐年下降。部分省級、地市級以上的新聞媒體招聘門檻逐年提高,從本科學歷到全日制本科學歷,目前已經發展到非“211”“985”本科院校全日制學生不考慮。一方面是由于新聞媒體的一般采編人員飽和,另一方面是新聞媒體招聘人才早已不局限于新聞專業畢業生。同時,近年來新聞行業內部以及與其他行業之間的人才流動加劇也日趨明顯。

在上述報告中還有幾個數據值得關注,如2012屆本科畢業生從事的前50位高薪職業及其對應專業排名中,第36位高薪職業是公共關系專家,新聞學竟是其主要對應專業,可預見未來新聞專業人才流向情況。而在2009屆本科畢業生三年內轉換行業中被轉入最多的行業里,媒體行業排第二,大量非新聞專業人才涌入這個行業可見一斑。雖然新聞專業畢業生就業尷尬,不排除2012年時逢中國大學畢業生“史上最難就業年”因素的影響,但教育工作者更應思考目前高校新聞學專業教育理念、教育機制如何與就業市場接軌的問題。

一、根據市場需求,確立新聞學教育體系中“學”與“術”的比重和地位

根據職友集(某職位搜索引擎)數據,截至到2013年11月22日,30天內為新聞學專業應屆畢業生的提供崗位的招聘單位有1172個,其中民營企有720個,占61.4%,所提供的職位中,網絡編輯最多,約占五成,其次是廣告文案與公關營銷,約占四成,此外還有行政管理等。事業單位只有6個,占0.5%,其中僅有兩家新聞媒體,而且只提供實習生崗位。也就是說,而民營、私營網絡公司、廣告公司、房地產公司等已經代替了傳統大眾傳媒成為新聞專業畢業生主要的就業方向。

反觀我國高校新聞專業傳統的人才培養理念和課程設置,與社會需求之距離在逐步拉大。1998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二章第十六條對本科學歷教育學業標準描述明確:“本科教育應當使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本學科、專業必需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掌握本專業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關知識,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而我國最早開設新聞傳播學專業的高校多以人文社會學科歷史悠久,積淀深厚著稱,重視學科知識和研究能力的培養,對術科技能的訓練多針對紙質媒介的需求。當時全國新聞學專業畢業生數量少,國家分配工作,人才走向多為政府機關、傳統新聞媒體,且供不應求。

上世紀末,我國新聞學專業課程設置已經形成了新聞理論、業務、歷史三足鼎立的格局。理論部分一般包括新聞學概論、傳播學概論等,業務部分包括新聞采、寫、編、評、攝等基本技能環節;歷史部分包括中外新聞史、外國新聞事業等。后續開設新聞傳播學專業的高校大多復制上述課程體系,輔以語言文學類基礎課程,形成重學輕術的專業教育體系。此后,由于我國的傳媒體制改革,刺激了傳媒經營研究,傳媒管理與經營也成為新聞專業的必修課程。新世紀,隨著廣播電視媒介的普及和網絡的發展,社會對新聞人才的媒介技術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多數院校逐步設置了音頻、視頻采集和編輯課程、網絡編輯課程等。一些理工科院校也陸續開設了新聞傳播專業,依托技術優勢,將培養學生的術科能力放在首要位置。目前,媒介融合時代的到來,又催生了幾所高校相關專業的建立。

但總體來說高校新聞傳播學專業傳統課程設置區分度不高,教材內容同質化明顯;新興課程理論積淀不足,某些技術課教材甚至是各種軟件操作教程。人才培養重學輕術的院校,畢業生往往有“上手慢,后勁較足”的特點。但企業考慮到人才使用成本和繼續培養成本,而對招聘這類新聞人才有所顧慮,尤其是非“211”“985”高校畢業生,就更難獲得企業青睞。而人才培養重術輕學的院校,畢業生操作能力強,但往往“上手快,后勁不足”,企業考慮到用人成本低,一般會給予較多就業機會,但這類人才后續發展空間有限,流動性強,企業也會為人才流失而憂慮。因此,在市場導向之下,無論是重學輕術的人才培養傾向還是重術輕學的人才培養傾向,都會阻礙學生的未來職業發展。因此,我國高校新聞傳播學專業應在市場導向之下,慎重確立“學”“術”定位,不僅要從學生個性、天賦、愛好、成長空間等角度考慮,還要從學?,F有師資、“學”“術”水平、硬件條件等方面考慮,同時還應高瞻遠矚,對就業市場準確預測,才能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又適應學生職業發展規律的人才。

二、在遵循就業市場發展規律和尊重個性基礎上,開展人生規劃指導

目前,美國是世界上信息技術最發達的國家,部分知名學府的新聞及傳媒類專業排名世界前列。其新聞傳播類專業畢業生就業五大方向是營銷廣告類傳媒、新聞類傳媒、創作表演類職業、媒體發布類職業和公關營銷類職業。從我國社會和媒介技術發展規律來看,上述五大就業方向也是我國新聞傳播專業畢業生現在和將來一段時間的主要就業目標。

我國高校在學生畢業前會進行就業指導,介紹就業政策和程序,講解基本應聘技巧。但這種就業指導課程和講座只是對畢業生的一般就業培訓,缺乏專業針對性,更多的是站在學校立場,指導學生包裝自己,像推銷商品一樣,將學生投入就業市場中。而且在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中,新聞傳播學專業類下設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傳播學、編輯出版學五種專業,每種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計劃都有區別。因此,畢業生的認知結構、專業技能、能力水平等存在差異。在此專業類別中進行無差異的就業培訓,效果可想而知。此外,學生的個性因素也應在就業指導過程中被充分尊重,學生的性格、天賦、愛好等心理和生理因素,以及個人專業水平在擇業和求職中往往起到關鍵作用。因此,學生就業既是一項宏觀系統工程,又要從細微處著眼,針對專業、針對個人。

高校應在學生入學教育之后,就公開人才培養方案,介紹專業教學計劃,同時引導學生認清就業形勢,思考未來,進行自我人生規劃。此外,讓學生認識自我,自愿參與人格測驗,可以避免盲目性,輔助學生有效展開人生規劃。

高校新生在認識自我,了解專業,掌握就業形式之后,才能從職業發展的角度規劃自己的專業學習和生活,也能迅速適應大學環境,開始目標明確、充滿熱情地投入學習中去。畢業時,學生應已經從思想政治修養、專業素養、心理生理素質等各方面完成了就業準備,而且能夠以作品、證書的形式將其各種就業優勢表現出來,打動目標招聘單位。高校讓學生入學伊始就接觸嚴峻的就業形勢,思考人生,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未雨綢繆,抓緊在校時間和學習鍛煉機會,選擇最適合自己發展方向的課程、校園活動和社會實踐,盡可能發展自身優勢,彌補不足,充分做好就業準備;另一方面,高??梢杂行Ы档徒虒W和管理成本,減少學校、師、生間矛盾和摩擦,將更多資源用在教學改革和管理創新上,進而實現一種良性循環,實現學生和校方雙贏的局面。

三、適應新媒介和融媒體要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

新媒介是指相對于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介而言的新型媒介形式,包括互聯網絡、手機、平板電腦、圖文電視等。而融媒體是指是充分使用媒介平臺,將傳統媒介如廣播、電視、報紙等與新媒介,在人力資源、信息內容等方面優勢互補,進行全面整合,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體。據CNNIC發布的《2013年第32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3年6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5.91億,手機網民達4.64億,超過使用臺式機上網人數,新媒介的規模和發展速度令人驚嘆。其實,在傳播學視閾下,互聯網絡可以看做是多媒體交互平臺。換而言之,即網絡為其他媒介形式提供了傳播的載體,而手機和平板電腦可以看做是基于互聯網絡的便攜式即時通信終端。因此,互聯網本身就是一種融媒體形式。僅從網絡和手機使用的規模,我們也不得不承認融媒體時代已經到來。

目前,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同時采集、傳輸,實時整合編輯、輸出,同時向報紙、廣播、電視等媒介提供報道和服務,適應融媒體時代需要的采編設備和系統已經生產并投入使用。先進的技術設備使信息采編更加方便快捷,大大縮短了新聞制作周期,并有效減少了人力、物力成本,其廣泛使用必然是未來新聞傳媒發展的趨勢。一方面,先進技術和設備整合五種傳播類型,為傳統媒介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也使媒介使用者實現了“媒介即訊息”和“媒介即人的延伸”;另一方面,融媒體時代也為從業者提出了更高的專業要求,除了原有的思想政治修養、專業素養、個性心理素質、駕馭更新中的采編設備的能力,還需要至少精通一種其他專業,具有迅速搜集、判斷、編輯、整合盡可能多的原始信息能力。因此,快速閱讀與快速記憶也應成為融媒體從業者的基本技術,而對信息的把關能力也必須提高。

當前,我國設置新聞傳播類專業的高校有上千所,各所高校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雖然有差異,但絕大多數不能適應融媒體時代對新聞傳播類人才的新要求,也就是說還不能培養出滿足未來就業市場需求的專業人才。因此,調整人才培養方案,使其適應融媒體時代的社會要求成為高校新聞傳播教育和管理者亟待解決的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還應先處理好我國高校教育中的幾對矛盾。如課時總量限制與急需增補大量新媒介和融媒體相關課程之間的矛盾,校教學管理規范和有限實驗實踐設備與新興課程需要更靈活的教學手段和更豐富的實驗實訓環境的矛盾。還有,多數高?,F有師資結構和水平也不能滿足新媒介和融媒體時代的需求。

此外,我國高校新聞傳播類專業建設還應結合國情,學習歐美國家經驗,進一步改進教育教學理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比如加強學科交叉、重視教學主體人格特點、尊重師生選擇權力、明確人才培養層次、強調結合社會實踐、適應市場需求以及普及化媒介素養教育等。

新聞傳播學論文范文第3篇

新聞專業主義的建立和發展充滿了波折,好不容易從政黨報刊中突圍,現在又有迷失在商業化浪潮中的跡象。涉及到國內傳播時由于種種因素的約束,基本還是有章可循的,在國際傳播過程中卻常表現出新聞專業主義的缺失。

陸曄和潘忠黨認為新聞專業主義的基本內容包含:傳媒具有社會公器的職能,新聞工作必須服務于公眾利益,而不僅限于服務政治或經濟利益集團;新聞從業者是社會的觀察者、事實的報道者,而不是某一利益集團的宣傳員;他們是信息流通的“把關人”,采納的基準是以中產階級為主體的主流社會的價值觀念,而不是政治、經濟利益沖突的參與者或鼓動者;他們以實證科學的理性標準評判事實的真偽,服從于事實這一最高權威,而不是臣服于任何政治權力或經濟勢力;他們受制于建立在上述原則之上的專業規范,接受專業社區的自律,而不接受在此之外的任何權力或權威的控制。①

而國際傳播的基本內容為:一是對本國社會制度、意識形態、文化傳統、價值觀念及關于國際事務的政策、立場、觀點、主張等的傳播;二是對其他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內政外交各個方面的傳播。國際傳播的根本目標可概括為:塑造國際形象,維護國家利益。②

將以上新聞專業主義與國際傳播的內涵作比較,即可發現兩者天然的沖突。新聞專業主義帶有理想主義色彩和強烈的道德主義傾向。它作為一種價值理念,自覺地脫離政治權力、意識形態以及經濟等因素的束縛,免于政治和市場的控制,以公正客觀為其職業道德理想,以服務公眾為其最高目標。而國際傳播由于和國際關系密切相關,和政治、經濟等因素不可能完全切割,媒體站在國家利益或是政府政黨利益層面,很有可能操縱事實,與新聞專業主義報道事實為公眾服務的目標相悖。

國際傳播偏離新聞專業主義的因素

國際傳播偏離新聞專業主義的因素有多種,有主觀故意的,也有無意或客觀因素造成的。由于政治博弈的需要,事實經常被操縱。國際傳播中,記者的成長環境、價值觀和被報道國家往往大不相同,導致文化差異,形成偏見,也會造成報道偏差。有些國家國內矛盾重重,為轉移國內視線,就會將矛頭對準中國,是中國過度的需求導致某些物品價格暴漲,是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廉價鞋帽、紡織品使得美國產品競爭力下降,崗位流失;以及日本新加坡公園里小區內健身設施丟了,也臆斷被盜賣到中國了,因為中國對鐵的需求量大。

在國際報道中容易流露情緒化傾向,偏離新聞專業主義。這常常是因為狹隘的民族主義。我們國內對跨國公司的報道常有這種傾向。

國際傳播偏離新聞專業主義的方式

進行議程設置,造成為己所用的擬態環境。人們傾向于關注大眾媒介報道的問題,并依據媒介對各種問題的重視程度而確立自己看待事物的優先順序。比如前陣美日媒體對中國食品安全的炒作,讓人覺得“中國制造”統統不行了,其實據統計中國產品出口到美國歐盟的合格率達到99%,在日本中國產品不合格比例甚至小于美國產品。但由于政治需要,中國產品的質量安全就這樣被推上“風口浪尖”,其實美國日本存在比這重要得多的議題。

國際傳播媒體慣于采用框架內報道的方式對受眾施加影響。受眾不可能親身經歷、親眼看見所有的事情,新聞媒介提供的信息就成為形成認知的主要途徑,而媒介對于信息的選取和編輯就形成了一個提供給受眾的框架,就好比攝影師的取景鏡頭,在一片風景中確定自己的角度、光線與構圖,呈現自己想要表現的內容、思想與過去。③在框架內報道,帶著有色眼鏡,凡是涉及對象國的報道都套入既有框架內。

在實踐操作中,新聞專業主義的客觀性法則也被操縱。這種操縱方式采用編輯手法,媒體記者通篇采用事實,似乎很客觀,找不到一處虛構的事實,但在寫作中巧妙組合事實就流露出記者想要表達的觀點??匆幌路ㄐ律鐚Χ韲浾甙材取げɡ锟品蛩箍▼I遇害的報道,消息開頭介紹記者遇害事實,中間為相關背景,最后說該記者由于對車臣的報道引起了俄羅斯總統普京和普京扶植的車臣政府的猜忌,波里科夫斯卡婭還是普京的反對者。結果讀者就給引導得出一個結論,普京很可能是記者遇害的幕后主使者。普京上任后,調整俄羅斯的內政外交,漸漸脫離西方的掌控。西方也不想看到一個強大的俄羅斯,這樣一份報道的出臺也可以想象。

漸漸興起的全球化傳播或可部分緩解二者之間的矛盾

國際傳播和新聞專業主義的矛盾似乎是不可調和的,但全球化傳播或者可以緩解兩者的沖突。

全球傳播是國際傳播的擴大與發展,相比較有以下特點:全球傳播更立足于全球性,而非國與國之間的“國際”性;傳統的國際傳播中,傳播主體主要是國家社會及其代表以及各種政府間國際機構,而在全球傳播當中,傳播主體出現了多元化的趨勢,包括跨國活動團體、跨國企業和眾多個人;在傳統的國際傳播中,不同國家之間的關系和多邊關系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在全球傳播中,許多全世界、全人類范圍的問題受到人們的重視。例如和平和發展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等等,都是全球傳播中的世界性議題。④

如此看來,由于全球傳播以上特點的存在,或許使得傳播更能接近于新聞專業主義。尤其是在全球傳播中,人們關心的對象與范圍已不再局限于本國和本民族,而是作為“地球村”的一員而思考和行動,這樣國際傳播或者能從維護民族國家利益的思維中跳脫出來,而以大部分民眾的利益為念。關于美越戰爭的報道就是成功的案例,媒體最終擺脫了政府立場,選擇報道真相,從而促進了戰爭的結束,成功地實現了新聞專業主義的目標。

但不可忽視的是,全球傳播同樣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是否能在國際關系和新聞專業主義之間保持較理想的平衡,仍是個疑問。

注釋:

①陸曄潘忠黨:《成名的想象: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新聞從業者的專業主義話語建構》[J],《新聞學研究》(臺灣),2002年第7期

②④劉繼南等著:《國際傳播與國家形象——國際關系的新視角》,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第2頁

③李希光 周慶安主編:《軟力量與全球傳播》,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63頁

(作者單位: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新聞傳播學論文范文第4篇

作者簡介:崔金浩,暨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新聞與傳播碩士。

摘要:新聞攝影在20世紀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數字時代,與此同時增長的,還有對于新聞攝影記者在法律和道德曾面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一個大背景下,新聞攝影到底面臨怎樣的困境,新聞攝影的未來發展之路又在何方?

關鍵詞:新聞攝影;法律;數字時代

新聞攝影與攝影術的發生發展是相伴隨的,從第一張新聞攝影圖片關于德國漢堡火災遺跡的記錄到今已有170多年的歷史,新聞攝影無論在技術還是在理論層面都用了相當的發展,從誕生之日起,新聞攝影作為一只圖像記錄的技術出現,它的本質在于還原和解讀新聞事件本身。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相比較銀鹽時代,數字時代的新聞攝影創作變得更加快速和自由,且對于專業性的要求越來越低,這也導致了新聞攝影出現了很多的困境。但是在新聞攝影作品的創作過程中經常產生失真,甚至與事實根本背離的情況,新聞攝影的地位也受到了一定的沖擊。數字時代創造了便捷快速的新聞攝影模式,而法律和道德對于新聞行業規范的作用更加顯著,受眾的道德水準和法律素養也在不斷提高,在這樣一個背大景下,本文旨在探究數字時代下新聞攝影的困局和出路。

1.新聞攝影對于新聞事件的還原作用

新聞事件是客觀的,但是在新聞事件的報道表述中或多或少地都會帶有作者的主觀色彩,文字并不能夠承載所有的事實內容,新聞圖片的重要性開始顯現。新聞圖片最初只是作為文字的作證出現,但是隨著“讀圖時代”的到來,新聞圖片已漸漸擺脫了文字的附屬品的地位,有了更為獨立的地位,其在還原新聞事件的重要作用也愈加明顯,新聞圖片里也包含了大量的事件之外的文化符號。

1.1還原新聞事件的作用

在柏拉圖的《理想國》第七卷,曾經提出了著名的洞穴之喻,我們看到的世界遠非世界的本身,也許只是客觀存在的某種投影,以新聞攝影的觀點來解讀,就是說,新聞攝影雖不能完全再現新聞事件本身,但是它是能直觀反映客觀事件的“洞壁之影”,“無圖無真相”越來越成為了一種共識。最初一個新聞事件的真實總需要新聞攝影的佐證,但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受眾對于信息的需求不斷增加,新聞攝影作品作用日益顯著??v觀新聞攝影,它根本上是基于新聞事實而存在的,但新聞攝影自身必須在一定的傳播要素,即攝影技術,倫理和法律的約束以及受眾的心理需要。

1.2.1攝影技術

攝影技術的發展是新聞攝影的基礎,新聞攝影在數字時代的革命性突破離不開攝影技術的發展,數碼時代以來,從新聞攝影作品制作到傳播各個環節來看,都發生了深刻顯著的變化。從最初的達蓋爾照相法需要半個小時的曝光,到如今可以實現快速連拍;從黑白攝影到彩色攝影,從低質量到高像素,從銀鹽膠片到感光元件。攝影技術的發展一直是推進攝影革命的基礎,在數字時代到來之后,新聞攝影告別了冗長的暗房操作,節約了拍攝的成本,最為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拍攝和報道的效率,攝影的門檻開始較低,越來越多的非專業的新聞圖片開始出現,攝影的后期技術也走出了暗房,不再神秘,如photoshop等軟件的出現,圖片的修改變得簡單化,互聯網和SNS的出現,讓新聞圖片的傳播范圍更加廣闊,復制更為方便,影響力幾何倍增式地增長。

1.2.2倫理和法律

新聞攝影要以倫理和法律為約束。上世紀五十年代,法國著名攝影師布列松提出了“決定性瞬間”理論,該理論在新聞攝影界流傳甚廣,也被諸多新聞攝影師奉為圭臬,決定性瞬間強調各種因素在一張照片上剎那得到完美的融合,有不可復制和稍縱即逝的意味,許多新聞作品為了追尋所謂決定性瞬間違背道理倫理,甚至觸犯法律遭致一些非議,如美國記者凱文卡特拍攝老鷹啄食饑餓的非洲小女孩的照片,他本人獲得了普利策獎,卻備受道德的譴責。新聞攝影要以倫理和法律為上限,不能一味追求感官刺激而放棄真實性或道德與法律。

1.2.3受眾的觀看欲

受眾的觀看欲望是攝影發展的心理動因,如果受眾沒有觀看的欲望,則新聞攝影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每個人的生活范圍都受到空間和歷史的局限,一如麥克盧漢在《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所描繪的,新聞攝影也延展了個人的視界,讓受眾看到了個人經驗所不曾看到的景象。好奇心和窺視欲這樣的心理需求產生了新聞攝影的動因的同時,也帶來了新聞攝影的問題,二十世紀,黑鏡頭大量出現,其對于痛苦的揭示往往能引發道德問題,但心理動因讓受眾渴望可到前所未見的景象,這種痛苦反而會施加給觀看者。[1]

2.數字時代新聞攝影的困境

2.1還原的失真

新聞攝影作為“洞壁之影”往往會失真。技術革命往往是雙刃劍,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其自身不容忽視的副作用??v觀攝影誕生以來的發展,技術革命讓攝影的門檻降低, 使更多的人有機會掌握原本繁瑣的攝影技術,新聞攝影中對于圖片的復雜的暗房處理技術也變成了只要在一臺個人計算機面前就可以完全駕馭的技藝,攝影的技能和后期操作都由專業化漸漸走向了平民化,數字技術也讓新聞照片傳播的各個環節都更加迅速,更具影響力,特別是互聯網對于新聞圖片的傳播,極大地拓展了其受眾范圍和影響力,然而低門檻和迅速傳播也帶來了諸多問題,歸根結底就是對于新聞事件還原的失真。在數字時代, 利用計算機和相關軟件對新聞圖片中某些新聞場景的修改、部分新聞元素的添加或刪除、移花接木進行多張圖片的合成都將變得輕而易舉, 并且在圖片效果上足以亂真。[2]

還原的失真廣泛存在,有人把新時代的攝影稱之為“魔鏡”,而不是像以往單純的作為一種“玻璃”來反映客觀事實。[3]新聞事件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新聞攝影并非事實本身,而是基于客觀事實的影像的反映,但新聞攝影并非就一定能夠傳遞客觀事實的真實信息,反映和事實之間因為客觀或者主觀因素原因,往往會呈現出一定的偏差,即還原的失真,對于事件還原的失真并非在數字攝影時代才出現的,但在數字時代,這種失真被放大和快速傳播,影響更加深遠。

照片還原的失真與否,不僅僅是考研一個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更是對于一個記者法律水平和道德素養的考驗,日益增多的新聞照片侵權事件,也正因為公眾的法律意識的覺醒和道德素質的提高而導致,也反映出了媒體熱衷于抓住眼球而無視底線,熱衷炒作,而造成了黃色新聞泛濫的后果。

2.2對新聞攝影作品編輯的底線問題

新聞攝影的失范主要體現在與法律,倫理相抵觸。新聞攝影與法律倫理相違背的問題一直是存在的,究其濫觴,多為媒體或個人為了追逐利益或者引起話題而采用了不正當的手段。其中最為普遍的便是新聞圖片的造假問題。數字技術下新聞圖片的修改更加方便,圖片造假或者不實的情況有所增加,在近些年來新聞攝影作品作品修飾的底線開始有了爭議,2013年度的荷賽獎年度照片《加沙葬禮》就被質疑照片存在對光線的修改,但主辦方卻默許了這種局部的修飾并沒有改變圖片的事實內容,這引起來關于新聞圖片修改底線的討論,而這個界線缺乏統一的規范,且自由度很大。事實上,出現越來越多的現象是對新聞事實的再創造和模擬拍攝,紀實和擺拍之間的界線太模糊也引起了爭議,我們看到越來越多優秀的新聞攝影采用在事實基礎上的在創作的方式形成的,這無疑對傳統的新聞攝影理念形成挑戰,而擺拍在新聞攝影的歷史上也不乏杰作,如《國旗插在硫磺島上》作者就承認是戰斗結束后的擺拍之作。2013年,一些政府網站紛紛爆出了官員視察的“懸浮照”,內容破綻百出,由此可見如今新聞照片修改的泛濫。如何確立新聞照片的修改底線,要以為法律和道德為準繩,而非人為來判斷;有效區別事實和虛構的界線,堅守新聞的本真,已經不言而喻成為了重要的命題。遵守新聞法律法規,維護新聞人的形象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2.3 新聞攝影造成的特定的刻板映像

新聞攝影作品不是孤立的,新聞攝影作品有其背后的新聞事件作為支撐,而大量相類似的新聞攝影作品以相似的語境的出現,會形成特有的擬態環境,新聞攝影的鏡頭不再是簡單的新聞事件的透鏡,它會和新聞事件一起會形成特有的擬態環境,而這與事實有偏差的。這樣的刻板映像會讓解讀新聞攝影作品本身就存在誤區。如從2010年到2013的荷賽獎年度圖片獎,內容幾乎全部都是關于中東、阿富汗戰等受眾潛意識中認為是戰亂地區的,而在我們通常見諸媒體的報道中,這些地方新聞報道也是充滿了血腥和暴力的色彩,新聞圖片無疑為此提供了良好的佐證。新聞作品的著眼點也往往是非常態的現象,仿佛只有這樣才有賣點。事實上新聞攝影建構的環境在媒體上已經屢見不鮮,如城管暴力執法的圖片中,小販往往被塑造成弱勢群體的一方;在一系列關于老人跌倒扶不扶的新聞中,扶人者往往都被被塑造成了被訛詐的無辜形象,甚至還有照片中極力刻畫麻木的路人,導致一種老人跌倒就是要訛錢的語境,在2013年12月2日人民網的圖片新聞《北京街頭外國小伙扶摔倒中年女子遭訛詐》中我們不難看到作者在標題中已經先入為主對事件的性質做了預判,而多數讀者也在譴責大媽的行為,但之后的事實卻顯示是老外撞人在先,于是不難看出受眾又被大量圖片的設置的語境誤導,失去了判斷力。這同樣也侵犯了拍被攝者的隱私權和名譽權。[4]同樣在災難性的新聞攝影作品中,我們看到了更多的是災難的慘狀,卻鮮有正面展示人性善良的圖片,這無疑掩蓋了事實的全貌??贪宓挠∠罂赡軙o被拍攝主體帶來權益的損失。

2.4專業新聞攝影行業與新型自媒體的困境

伴隨著新興自媒體的崛起,傳統專業新聞攝影行業出現了消亡的趨勢,或者說這種漸漸式微是隨著整個傳統媒體業的整體衰微而產生的。對于專業新聞攝影行業的沖擊來自媒體自身:近些年來,傳統媒體業務下滑,為了整合資源,節省成本,全媒體記者的觀念甚囂塵上,培養多媒體記者也成為媒體節約開支,提高效率的趨勢,采攝一體之后,專業的攝影記者是否還有存在必要就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一些傳統媒體已經開始了無奈的嘗試,如美國《芝加哥太陽時報》(Chicago Sun-Times)在2013年5月30日宣布裁掉整個攝影部,28名攝影記者全部被解雇,其中還包括普利策獎的獲得者。同年11月14日,法國《解放報》移除了報紙的全部配圖,以此來警示讀者新聞圖片在新聞報道中的重要性。

專業新聞攝影的消亡更多的是從技術層面上開始的,如今的攝影設備數字化和自動化以及普及化程度日漸發展,攝影變得不再是一項專門的技藝,人人皆可拍照、共享的時代已經來臨,特別是隨著移動終端手機的出現,拍照和互聯網共享已經成為了日益普遍的事情,很多第一手的新聞圖片往往出自非職業化的普通受眾之手,如發生在2013年4月15日的美國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新聞中,媒體引用打得大量第一手的照片都出自現場觀眾之手,這樣的例子已經屢見不鮮。

公民記者在崛起的同時,雖然為新聞攝影拓寬了渠道,但是公民記者通常專業素養和法律意識較職業記者要低一些,這無疑也降低了新聞照片的專業性和合法性?;ヂ摼W的沖擊讓傳統的新聞攝影專業顯得滯后,新聞圖片的來源廣泛和專業化要求低使受眾開始對于新聞照片的真實性有了質疑,這種質疑的衍生出了眾多的新聞圖片打假事件,受眾寧可網絡爆料的圖片也難以信服傳統媒體,傳統媒體的照片本身也往往沒有數字化的,很難像網絡圖片那樣實現快速復制和再傳播。公民記者沒有體制的規范,只能用法律來對其追責,而顯然這個界線有時候難以把握。公民記者也應該納入到新聞法律法規的規范范圍之內,需要嚴格約束其行為。

2.5視頻媒體的沖擊

視頻媒體在互聯網上大量出現,媒體大量采用視頻媒體來報道新聞,在新聞實踐中,新聞攝影的地位也在下降,甚至一些媒體索性用視頻媒體的截圖來充當新聞圖片,可見新聞攝影的表現力相比較而言遠不如視頻媒體生動、可感,一些人甚至因此斷言新聞攝影終將消亡,但這顯然為時尚早,新聞攝影有其獨特的表達和美感,靜態的表達有時候更有力量,這樣面對這樣的問題,必須努力把握新聞照片獨特的魅力。

3.新聞攝影的未來之路

新聞攝影歸根結底要以新聞事實為基礎的圖像還原,這是保證其真實性的先決條件??v使新聞攝影的表現手法是多種多樣的,但新聞事實是客觀唯一的,這是攝影無法逾越的底線,而這勢必需要道德的制約和法律的規范,也是不斷完善新聞法的應有之意。

這條底線下,新聞攝影的魅力依然存在,依然是受眾接觸信息的重要來源,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圖片打敗了文字,讀圖時代已經來臨。但同時也應該看到新聞攝影日漸去專業化和多源化,人人皆可拍攝的時代下,將來的新聞攝影記者可能不再是一種職業而變成了人人皆可以勝任的社會角色,對于新聞攝影多源性的接納和包容,才能讓新聞攝影以及新聞報道永葆活力。

新媒體的崛起沖擊了傳統媒體行業,傳統新聞攝影行業也同樣遭受沖擊,但新媒體的快速和互動性強也為新聞攝影找到了出路。新聞攝影有其獨特的不可取代的表現力,無數經典的新聞圖片不光能去閱讀者,甚至會影響歷史的進程,如越戰中的《槍斃越共》一照,極大地震撼了世界,讓世人看到了戰爭的殘酷,促成了反戰運動。

在數字時代下,新聞攝影攝影行業也必須和新媒體相結合,利用新媒體的優勢傳播,才能更好發揮其表現力,迎接一個“讀圖時代”的到來。

面臨著日益增加的對于新聞攝影記者法律和道德要求,作為攝影記者自身也要加強自我修養,政府和新聞監察機構也要不斷完善法律規范,通過多種手段來規范新聞攝影行業,讓其更為規范。(作者單位:暨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參考文獻:

[1]王歡《從“黑鏡頭”圖片看人文精神對于新聞攝影的影響》南京師范大學

[2]高立 姜欣《試論數字時代下的新聞攝影》 《新聞界》 2008.3

[3]任悅《從“玻璃”到“魔鏡”———新聞攝影的變革與后新聞攝影時代的到來》 《新聞與寫作》2011.8

[4]人民網新聞《北京街頭老外扶摔倒中年婦女遭訛詐》,http://bbs1.people.com.cn/post/11/1/2/135708613.html

新聞傳播學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分析了八卦新聞給社會帶來的不良影響及深層原因,并提出了規范八卦新聞的一些建議,如尊重個人隱私,制定有關規定和措施規范與約束八卦新聞,加強對其的監督和引導工作,同時還要加強記者的職業培訓工作,使八卦新聞沿著健康、良性的方向發展,成為真正的娛樂新聞。

【關鍵詞】八卦新聞;不良影響;深層原因;規范化

引言

八卦新聞泛指媒體為了轟動效應和滿足受眾的娛樂心理消費,對有一定知名度的公眾人物(即平時所說的“名人”,如政治人物、演藝明星、體育明星、企業名流以及某些有娛樂價值的新聞人物)的日常言行、逸聞趣事、丑聞、緋聞等隱私性信息一類新聞報道的總稱。[1]如“艷照門”事件、鄢頗“被砍門”事件等。八卦新聞最先出現于西方,和西方廉價報紙的出現及小報新聞的興起有密切的關系。八卦新聞在中國流行的原因概括起來,外在原因主要是:大眾文化的低俗面成為八卦新聞的溫床,媒介的市場化運作與消費主義的盛行,改革開放帶來的變化與新的問題。從受眾的心理角度來分析,主要是:人類的天性使然,宣泄情緒以追求心理平衡,逃避現實和享樂主義的價值觀,顯示能力并增強親切感等。[2]互聯網的出現使八卦新聞獲得了更豐沃的土壤,中國社科院曾經做過調查,指出網民在閱讀網絡新聞的類型選擇上,首先選擇娛樂新聞,其次才是國內時事、社會生活和國際時事等,一些網站甚至有獨立的八卦新聞板塊。

八卦新聞是娛樂新聞的一種,但八卦新聞和娛樂新聞有本質的區別。娛樂新聞是新聞的一種,只是它的報道范圍限定在文藝領域,屬于軟新聞,其報道在本質上是嚴肅的。如果娛樂新聞不提供事實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人物的基本情況,其獲取途徑和處理方式不符合新聞的要求,只是為了獲取利益和迎合受眾的關注度,那么娛樂新聞就會蛻變為無厘頭的八卦新聞?,F今八卦新聞的內容大多是滿足受眾窺視欲的花邊新聞、情感糾葛、世俗生活等,可以歸入奇聞逸事和個人隱私兩大類。八卦新聞給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要遠遠大于其正面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新聞當事人的精神和肉體造成傷害;

2.它違反新聞規律,淡化了新聞的社會責任感,導致新聞產品庸俗化,媒體公信力削弱;

3.導致公眾對政治冷漠,弱化社會重大問題;

4.違反傳統倫理道德,削弱社會主流價值觀。

八卦新聞產生不良影響的原因

八卦新聞的這些不良影響引起了社會上許多有識之士的關注,有人大聲疾呼“別讓娛樂新聞蛻變成‘八卦新聞’”[3],“八卦新聞要不得”[4]。人們之所以對八卦新聞有這樣的憂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利益的驅動。

首先是媒體追求利益的結果。市場競爭沖擊著社會的每個角落,新聞業也不能避免。為了追求收視率和發行量,一些報紙、雜志、網站和電視臺不得不采取不正當手段諸如“狗仔隊”的形式獵取新聞,甚至夸大其詞,或者無中生有,以制造一種“眼球經濟”,其結果是導致了新聞媒體間的惡性競爭和不良傳播。在吸引受眾的眼球方面,明星事件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他們是大眾的焦點、偶像,有關他們的愛恨情仇就成了最能吸引受眾的“焦點”。所以許多媒體拋棄社會責任、違背職業操守,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唯利是圖,以名人逸事所帶來的“眼球效益”為取舍標準,通過刊播名人隱私等方式來追求發行量、收視率、點擊率和廣告收入等。

其次是公眾人物個人追求利益的結果。一些所謂的名人為了追求關注度,會主動向媒體出賣自己的隱私。這樣做雖然會有損自己的形象,但通過自曝隱私所獲得的名聲效益和商業利益要遠遠大于對自己聲譽的負面影響。他們可以很容易地登上各大媒體的娛樂頭條,還會受到采訪,邀請演講,發行自己的唱片或者出演節目?!肮烂朗录本褪堑湫偷睦?,她在虛榮心的驅動下,在網上發布一些炫富的照片,遭到網絡圍攻和輿論譴責。但同時她也成了家喻戶曉的“名人”,還被請去在公開場合進行唱歌表演,受到一些人的追捧。郭美美從自己的丑聞中獲得了巨大利益,這種利益驅使一些明星放棄自己應有的尊嚴,主動向公眾曝丑。

(二)對八卦新聞的規范和監督力度不夠。

傳播學者劉宏曾撰文認為娛樂新聞是“無意義新聞”,不能被看做新聞,至多可稱為“娛樂信息或者消息”。[5]雖然這種觀點得到一部分人的贊同,但還是有值得商榷的地方?,F今的主流觀點還是把娛樂新聞當做新聞的一種,即相對于“硬新聞”而言的“軟新聞”。八卦新聞是娛樂新聞蛻化的結果,因此也是新聞的一種,它也是通過專業采編人員采寫把關,并在專業媒體的新聞版面上發布的。所以,新聞就應該遵守新聞的客觀性原則,要全面、準確和公正地報道新聞事實,不偏袒任何一方。而目前的有關政策和規定并沒有對八卦新聞進行嚴格的監督和約束,致使八卦新聞的庸俗面泛濫成災。

(三)媒體從業人員職業素養不高。

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新聞媒體的管理者重視有關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嚴肅新聞,對以娛樂為目的的八卦新聞不夠重視,這在某種程度上放縱了八卦新聞。而許多新聞記者是從中文專業轉來的,有關新聞的專業知識掌握不牢。在采訪工作中,不進行深入調查,只聽一家之言;對重要數據不進行認真核實,隨意引用;或者隨意在別處引用一些信息整合后就成為自己的新聞題材,缺乏應有的職業素養。

(四)對公眾人物的隱私權認識不夠。

隱私權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所以公民對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有權要求新聞媒體不報道、不利用、不收集,而媒體如果違反了這一要求,就是對公民隱私權的侵犯。一些媒體無視公眾人物的個人隱私權,尤其是在隱性采訪中,未征得當事人同意就采用各種不正當手段搜集、窺視他們的私生活,再加上生編硬造、添油加醋,對名人或公眾人物的戀愛、婚姻等方面的信息更是津津樂道,這些都可能造成對他人隱私權的侵犯。這種行為本身已經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而個別公眾人物為了自身利益自曝隱私,也是對自身所享有的隱私權的不尊重甚至褻瀆。這種隱私權的他人侵犯或者自我侵犯,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引起法律糾紛,又因為這方面的法律制度不健全,關于隱私權的界限模糊,訴訟官司往往糾纏不清,難以定性。

如何規范八卦新聞

綜合以上分析,八卦新聞存在的問題很多,亟待規范,本人認為,對八卦新聞的規范工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加強對八卦新聞的引導,倡導良性競爭。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新聞只是報紙、雜志、電視和網絡生產的商品,既然是商品就會有競爭。競爭有公平競爭和不公平競爭、有良性競爭和惡性競爭。媒體制造八卦新聞的目的是為了迎合受眾,但卻使用了不公平競爭的手段,即用所謂的“狗仔隊”窺視、獵取甚至制造事端來吸引受眾的眼球。這是一種惡性競爭,其結果是對新聞當事人及受眾的褻瀆,給新聞當事人造成精神和肉體的傷害,使受眾誤入歧途,失去根本的辨別力。只有創造一種健康的競爭環境,使新聞當事人得到應有的尊重,受眾才能在各種新聞中保持自身的辨別力。

要創造一個健康的競爭環境,最根本的是從制度入手,制定一些獎懲機制,建立一個媒介等級信用評價機制,在信用等級方面使發假新聞多的媒介降低信用。有了這種機制的制約,那些權威性強、從不發假新聞或者極少發假新聞的媒介就會凸顯出來,得到受眾的喜愛和支持,其信用等級也會相應增高。

(二)制定有關措施和規定,加強對八卦新聞的規范和監督工作。

在八卦新聞的規范方面,除了建立一定的獎懲制度,引導健康的競爭環境之外,還要加大社會對新聞媒體的監督力度,制定相應的行業條例,做好對從業人員的自律和他律。在這方面,可以考慮把娛樂新聞報道作為專門的一類,參照他國的自律和他律條文或世界上著名傳媒的自律手冊和他律規定,再加上我國的新聞實踐,提出一些實用的、可操作的自律和他律建議來。在他律方面,要加強傳媒立法,實現新聞傳播活動有法可依,違法必究。針對當前的八卦新聞盛行,要嚴格區分“滿足公眾正當合理信息要求”的新聞和“迎合低級趣味”的新聞,對后者制定相應的法律條文,嚴格規定其真實性,對一些不符合真相的八卦新聞追究責任,進行有效的約束和懲罰。

(三)加強記者的職業化培訓工作。

在加強八卦新聞的自律方面,就是要加強新聞從業人員的職業責任感和道德修養。首先,要培養新聞工作者的專業主義精神,提升他們的專業素質。在這方面,不但要提高記者的進入門檻,從“入口”上對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進行把關,在工作中,還要為從業人員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用專業的新聞理念去培養塑造他們。此外,還要開展各種培訓項目,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訓練他們的新聞報道技能等,使他們的專業能力不斷得到強化。

其次,要對他們進行職業品德教育,培養他們的職業道德責任感。八卦新聞中所出現的假新聞泛濫、內容血腥、暴力、色情現象嚴重等問題,無不和采編記者的職業道德有一定關系。八卦新聞也是新聞的一種,必須遵循新聞規律,受到新聞職業道德和職業規范的約束。雖然八卦新聞是軟新聞,相比嚴肅新聞而言,內容形式上可以活潑有趣,但不能以侵犯和誹謗他人隱私為條件。所以要對八卦新聞記者進行定期的職業品德教育,使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增強社會責任感,堅持正面的、健康的宣傳方向,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同時,新聞工作者本人也要加強自身修養,堅持實事求是的精神,讓八卦新聞轉變為健康、有趣的娛樂新聞。

(四)制定有關措施,保護和尊重公眾人物的隱私權。

在公眾人物的隱私權方面,首先是在新聞中掌握好公眾人物的隱私界限,哪些是可以曝光的,哪些只是個人隱私,不愿意讓他人知道。對那些可以公之于眾的個人事件,記者可以寫成新聞,以滿足受眾對公眾人物的關注。對純屬個人隱私的東西,就要尊重他們的隱私權,不能違反和侵犯。在區分出公眾人物的隱私界限之后,有關部門就應該制定相應措施保護公眾人物的隱私。在這方面,國家廣電總局也曾發布一些通知和規定,以保護公眾人物隱私,規范新聞真實性,如《關于嚴格規范廣播電視節目保護個人隱私的通知》、《關于重申嚴禁炒作名人丑聞、緋聞、劣跡的通知》,要求各級廣電播出機構加強對娛樂節目的管理,聲明禁止談論名人緋聞秘史、藝人隱私戀情等花邊新聞、八卦新聞的內容,一旦播出,要層層追究責任,進行嚴肅處理。這些管理制度告訴我們,八卦新聞庸俗化已經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人們也渴望有規范的媒體報道體系。但目前我們做得還不夠多,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絡受眾的人數逐日劇增,網絡新聞的影響力已經不能低估,對網絡新聞給予規范更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以上分析了八卦新聞對受眾、當事人和社會存在的不良影響,以及在規范化方面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建議,以期引起重視,更好地引導和規范八卦新聞,使之走上健康的道路方面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當然,作為一種新事物,它的出現、發展和規范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期待有這么一天,好的制度和措施會出臺,新聞記者的責任感會提高,新聞當事人的隱私權能得到保護,人們對八卦新聞的評價也會逐漸好轉。

參考文獻:

[1]劉英姿.西方視野:八卦新聞的歷史脈絡[J].新聞天地:論文版,2008(8).

[2]王靜.八卦新聞的受眾心理分析[J].新聞愛好者,2012.

[3]豐峰.別讓娛樂新聞蛻變成“八卦新聞”[J].新聞實踐,2005(6).

[4]岳平.八卦新聞要不得[J]..新聞與寫作,2007(3).

[5]劉宏.娛樂新聞是不是新聞?[EB/OL].中華傳媒網,2002.

(作者為中州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講師,碩士)

編校:張紅玲

新聞傳播學論文范文第6篇

摘要 對于新聞紙出現之后才有“名分”的新聞文學的認識,學界一直圍繞報紙及其副刊來爭論。然而,對新聞文學的關注不應僅限于“大眾傳播時代”,也應考慮“媒介短缺時代”,特別應顧及“超媒介傳播時代”。在今天媒體走向“泛化”的背景下,新聞文學不應囿于某種載體,也不應局限于先前的界定,需要從狹義和廣義兩個層面對其加以關注。在當下“新聞文學化”與“文學新聞化”風潮的雙向推動下,新聞文學正在走向嬗變。

關鍵詞:新聞文學 新聞文學化 文學新聞化 歷史嬗變

盡管新聞文學是在新聞紙出現之后才有了“名分”,卻難以遮蔽它在此之前“無名有實”的歷史。學界關于“新聞文學”的探討很大程度是在其被命名之后,而很少論及“有名分”之前的形態。應當清楚,新聞文學的發端應該追溯至新聞紙出現之前很長一段時間里,彼時新聞是隱于文學的帷幕之后并借助于文學來傳播的,也就是說,新聞與文學的“血緣關系”在報刊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了。此后進入“大眾傳播時代”,當屬于新聞文學發展之際。需要思考的是:當社會步入“超媒介傳播時代”,當傳播載體走向“泛化”之后,我們對新聞文學的認識還能僅限于報刊嗎?在數字和互聯網技術的催生下,新聞文學的構成方式是否發生了改變?值得關注的是,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新聞報道與文學創作都不同程度地發生了逆轉,即“新聞文學化”與“文學新聞化”,這兩種風潮分別將新聞與文學又一次置于對方的“轄區”,新聞中的“文學”成分與文學中的“新聞”要素在各自領域得以表征。不言而喻,在“新聞文學化”與“文學新聞化”雙向驅動下,新聞文學正在走向嬗變。

一 對“新聞文學”的認識

20世紀30年代新聞學者黃天鵬提出了“新聞文學”這一概念,自此之后,關于“新聞文學”內涵與外延的探討時斷時續的進行著。70年代,胡殷引證中外“兩棲”作家及其作品,指出新聞文學是同時從“文學”和“新聞”中脫胎而來的。90年代羅大勝指出“新聞走向散文”意味著新聞文學這個新興文體最終得以確立,同時指出“凡是以‘新近發生的’新聞事實由頭,調動文學手法進行表現的‘四不像’文體的文章,都應歸入新聞文學之列”。進入新世紀,學界對“新聞文學”也一直關注著,馮并側重于“新聞文學”的“文學”意義,把新聞文學看成報紙上的一種文學形式,指出“凡是內容或形式適應于報紙及其副刊的文學形式、文學作品都可以歸為新聞文學”。與其類似,2004年上海大學的李白堅認為新聞文學是“一種特殊的文學門類”,卻又把“通訊、特寫”兩種新聞文體納入了“中國新聞文學史”的研究范疇,可見,關于新聞文學的劃分并不十分明晰。

除了黃天鵬之外,上述關于“新聞文學”的認識不外乎兩種:其一,基于新聞寫作的視角,如胡殷和羅大勝;其二,站在文學的立場上,如馮并和李白堅。再細觀察,基于第一種視角的胡羅二人也有分歧,胡殷從新聞的廣義角度認識新聞文學,認為純粹的新聞傳播以及由新聞衍生的品類都應歸結為新聞文學的研究范圍;而羅大勝著眼于新聞的發展趨勢,認為“新聞散文化”使新聞文學得以生成。當然,持第二種觀點的馮李二人的側重點也不一致,如果說馮并所言“新聞文學”的“文學”內涵更“純粹”些,那么,李白堅所談及的“新聞文學”中的“文學”內涵還摻雜著“新聞”成分??梢?,同為對“新聞文學”的認識,由于看問題的視角不同,因而形成相異的判斷。

那么,到底如何界定新聞文學呢?筆者認為,必須將新聞文學同其所跨越的時代相結合來分析,必須將新聞文學連同各個階段的傳播條件加以考慮。要知道,新聞文學的存在并非是斷代的,它歷經了從“前新聞時代”到“大眾傳播時代”再到“超媒介傳播時代”這樣一個歷史過程。在“前新聞時代”,也就是在新聞紙出現之前的漫長歲月,由于新聞的隱性存在,決定了新聞必然依附于文學或其它文獻資料而存在,它要憑借這些載體實現自身傳播。毫無疑問,彼時的“新聞文學”是以“文學”的面貌出現的。新聞紙出現之后,新聞不再是文學的附庸,它有了自己專門的傳播載體,此時談及新聞文學時的潛在所指是在報紙或其副刊上,這樣,在談及新聞文學時有偏重于文學方面,當然也有偏重于新聞的時候。今天,新聞文學存在的空間也就不再僅限于報紙及其副刊之上,傳統媒體、新媒體以及“新新媒體”皆可成為新聞文學的棲息之所。此時,論及新聞文學需要從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對其作出澄清更為合理。筆者認為,廣義的新聞文學,其基點還是文學,只不過這種文學具有紀實性,其素材是真實存在的,是作家采用記者的方法捕捉事實,它強調文學的現實性;而狹義上的新聞文學,其基點是新聞,只不過這種新聞是借助文學方法呈現出來的,是記者借鑒作家的方法對事實進行整合并進行報道,它更強調新聞的可讀性。

二 “新聞文學化”催生狹義的新聞文學

20世紀90年代之后,報刊“擴版潮”和電視新聞“故事化”在中國新聞領域備受矚目,新聞發展因此出現了轉型,我們認為“新聞文學化”了。具體而言,在傳媒競爭與受眾需求合力作用下,一些報刊如《北京青年報》、《南方都市報》、《新京報》、《南方周末》、《中國新聞周刊》等在報道上盡可能“詳呈細節”、“探及深度”、“挖掘背景”……儼然在文學框架內植入新聞文本。就電視新聞而言,除了傳統固有的“播報”方式外,又出現了“說”、“侃”、“聊”和“講故事”等形式,從《說天下》到《傳奇故事》、《王剛講故事》、《家庭故事會》、《牛群冒號》等欄目便可窺見。新聞報道從“播”到“說”、“侃”再到“講”的呈現反映了傳播從“硬”到“軟”的轉變。當新聞被“故事化”、“情節花”、“人物化”和“戲劇化”之后,它已被推向文學的道路上。再看當下傳播載體,“無論是紙質媒體還是電子媒體,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都在承載并推動著新聞向文學靠攏這樣一種趨勢”。新聞走向文學意味著新聞與文學又回歸至“媒介短缺時代”那種融合狀態,盡管不可能達到從前的融合程度,但起碼告訴我們二者的“結晶品”——新聞文學走向了繁榮??梢?,走向文學的新聞正在“生產”狹義的新聞文學。

從“新聞文學化”與狹義新聞文學的界定上,我們不難看到二者邏輯發展的內在關聯性和重合性。對二者進一步探究,其中的相關性與差異性得以顯現,“新聞文學化”是新聞發展的一種現象,也是一種走向,是新聞“穿上文學的外衣”。從新聞的角度來看“新聞文學”,它是新聞的一種特殊文體。新聞文學化是新聞發展動態趨勢,而新聞文學是新聞變化之后的一種靜態結果。不容置疑,“新聞文學化”正在“制造”狹義上的新聞文學。從“新聞文學化”到“新聞文學”不禁讓我們想到發端于美國的“新新聞主義”。從其60年代的產生與發展、70年代初走向沉寂以及90年代的重新回歸,再到新世紀以來“文藝化新聞”的蓬勃發展都是新聞與文學的一次有機結合與呈現??梢?,新聞文體在不同國度的發展之路能夠相同絕非巧合,而是表明“新聞文學”與“新新聞”或“文藝化新聞”在人類新聞傳播的發展歷程上具有普世性。甚至可以說,新聞文學的前進之路絕非形單影孤,它有“新新聞”或“文藝化新聞”與其同行并為其吶喊和助威。

三 “文學新聞化”遞增廣義的新聞文學

新聞紙出現之后,新聞從文學的帷幕中走出來,并以獨立的姿態呈現在世人面前。正是因為新聞與文學終于得到澄清,終于有了界線,因此二者是否“越界”也就清晰顯現。不可否認,囿于新聞紙空間有限的原因,相當一部分社會問題不能僅憑借新聞的形式折射出來,即便能夠在新聞紙上被暴露出來,其反映的并不詳細、也不深刻。人們還想知道一些深層次的、未被告知的內幕或真相,更有甚者,報刊大都為權力主體所掌控,一些事件在有些時候是不允許報道的,因此,很多真相必須在文學(虛構)“掩護”下與大眾見面。于是,受眾需求的滿足任務便理所當然地由記者手中移交到作家那里。正因為如此,文學由原來的純虛構向非虛構轉化,報告文學的出現以及其在20世紀所展現的魅力即為明證。

20世紀90年代以后,市場經濟大潮與信息海量涌現使人們的閱讀情趣向現實轉移,而不是只滿足于文學的虛構性。于是,紀實類文學進入人們的閱讀視野,從新聞小說到新體驗小說,從口述實錄文學到行走文學等都可反映出來?!靶侣勑≌f”也稱“報告小說”,又可以被冠以“紀實文學”之名,甚至有學者將其解讀為“小說化的新聞,新聞化的小說”。足見新聞與小說的關聯性有多么密切!這種文體在90年代還是比較盛行的,如:周勵的《曼哈頓的中國女人》、述平的《晚報新聞》等。關于“新體驗小說”,從其命名“體驗”二字上即表明小說創作時作者的親歷性。作家在小說中不僅是一個作者,一個旁觀者,他還是故事的參與者,甚至直接在小說里擔任角色,這無疑改變了過去“居于斗室之中”單憑想象和虛構的創作方式。例如,王愈奇像真正的換房者一樣,長時間逗留在換房站,目睹換房的全過程,揭開了換房的內幕,于是才有《房主》的問世;袁一強租借了一輛三輪車,真正當了一回“板爺兒”,像“駱駝祥子”一樣,拉著三輪車,流著臭汗,硬是“拉出”了小說《“祥子”的后人》……作家們以親身體驗的形式完成了這些作品,可以直言不諱地說,他們是在“用身體寫作”。而“口述實錄文學”是記錄被采訪者親口描繪的事實,是用筆、用錄音、用攝像等新聞采訪形式書寫當下社會現實,像陳燕妮的《遭遇美國——50個中國人的美國經歷》、安頓的《絕對隱私》等。論及“行走文學”,它是訴諸“行萬里路出一部作品”的文學創作理念,此類作品有唐師曾的《我鉆進了金字塔》、柴火的《魂系羅布泊》等。

從紀實文學的上述四種表現形式來看,文學創作已經跳出原有的藩籬,純粹虛構意義的文學漸趨式微,而紀實性作品越來越受到關注。這些作家走出了封閉的一隅,走向廣闊空間去體驗和感悟生活,并盡量還原生活原貌,將這些真情實感記錄下來并以文學特有的傳播方式呈現給讀者。從某種意義上來看,紀實文學就是一種“新聞敘事”。我們有理由相信“文學新聞化”了。而文學轉向新聞正是廣義上的新聞文學所包含的內容。

新聞與文學的關系可謂貫穿于人類整個歷史進程,無論是“媒介短缺時代”那種“混沌”狀態,還是進入“大眾傳播時代”能夠“分離”以及步入“超傳播時代”走向“新融合”都詮釋著二者的運行軌跡。無論哪個階段,無論分離還是融合都對其“產兒”(新聞文學)產生了一定影響。當然,二者的“產兒”曾一度沒有名字,很長時間不被關注,盡管如此,其存在還是不容置疑的,稱其為“前新聞文學”也未嘗不可。就當下來看,新聞與文學在“新聞文學化”與“文學新聞化”風潮的推動下又一次走向融合。對比而言,前者是記者運用作家的筆法描繪新聞故事;后者是作家用記者的眼睛去掃描世界。新聞借鑒文學表現手法,文學仿照新聞對問題的關注方式,新聞借鑒的是表現方法、形式,文學借鑒的是素材、內容?!靶侣勎膶W化”與“文學新聞化”構成記者筆法與作家筆法的交融,推動新聞與文學相互“擁抱對方”。我們認為,新聞文學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正在走向嬗變。

注:本文系吉林省社科基金“馬工程”項目,編號:2011

M01。

參考文獻:

[1] 羅大勝:《報紙副刊探析》,貴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2] 馮并:《中國文藝副刊史》,華文出版社,2001年版。

[3] 李白堅:《中國新聞文學史》,上海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4] 周大勇、王秀艷:《新聞文學化:從歷史到當下傳播走向的審視》,《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

[5] 周大勇、黃也平:《“新新聞”之回歸與啟示》,《文藝爭鳴》,2012年第5期。

[6] 孔凡青:《新聞小說卷·序》(1984中國小說年鑒),中國新聞出版社,1985年版。

作者簡介:

周大勇,男,1972—,吉林長嶺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文藝學、新聞傳播學,工作單位:吉林大學文學院。

王秀艷,女,1973—,吉林德惠人,吉林大學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近代小報,工作單位:吉林省實驗中學。

上一篇:能源安全論文范文下一篇:食品安全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