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中華教育論文范文

2023-09-16

中華教育論文范文第1篇

“揚中華美德 做時代新人”

一、指導思想:

以中華禮儀教育為切入點,以培育學生優秀的民族品質、民族精神、民族氣節、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禮儀為內容,以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為重點,全方位,立體化對學生進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我校決定進一步推進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工作。

二、實施原則:

1、堅持針對性、實效性原則。對學生進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是站在學生終身發展的高度,站在對人的生命負責的高度,不是枯燥乏味的說教,不是應付形式的走過場,而是感悟一場場波瀾壯闊的生命歷程,傳承一部部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過程,因此必須堅持針對性,實效性的原則。

2、堅持貼近社會實際、貼近現實生活、貼近高校學生的原則,為了使中華傳統美德教育落到實處,收到實效,在活動中應盡量貼近學生實際,貼近學生生活,賦予傳統美德以時代氣息,體現時代

3、堅持知與行相統一的原則。我們對學生進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不能僅僅只停留在感知的階段,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學生的社會外顯行為,要將這種認識化為一種自覺的行為,因此在教育過程中應堅持知與行的統一。

三、工作目標:

1、總目標:以典型的重大節日為切入點,通過經典誦讀活動,讓學生了解、掌握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知識,增強區別真善美與假惡丑的道德判斷能力,不斷學美德、行美德、創美德;提高學校德育的整體水平,推進德育內容系統化、科學化、特色化的建設。

2、培養目標

以“感恩節”為主題,培養學生孝敬父母、尊重長輩、懂禮貌、精神 講文明。

以“法制教育”為主題,培養學生誠實守信、遵守諾言、知禮明禮。

以“愛祖國、愛家鄉”為主題,培養學生忠心愛國、無私奉獻、懂禮行禮。

四、活動的內容與形式

(一)加強領導和理論學習,形成共識

1、成立中華傳統美德教育領導小組。

組 長: 段守強

副組長:任剛 各班班主任

2、加強傳統美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教師在弘揚、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中起著骨干、主導和示范作用,是傳統美德教育重要的保障機制。全體教師和輔導員都應參與其中來共同開發研究這一宏大的工程。

(二)立足主陣地找準突破口,扎實開展傳統美德教育。

對學生進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必須找準切入點,形成以點帶面,以面成體的全方位、立體化的教育動態鏈。根據學校實際,我們對學生進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突破口,從學生實際出發,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出發,循序漸進地去達到我們制定的培養目標。

1、學校是學生接受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是學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因此,組長應組織全組教師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傳統美德素材,將傳統美德教育滲透到各科教學之中,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做到緊扣教材、自然進行、點滴滲透、細雨潤物、潛移默化。

2、將中華傳統美德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開發少先隊文化建設,采取多種形式以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為主題,利用班會時間集體討論學習。

3、開展有效實施活動。每學期舉行一次美德征文比賽。

4、通過經典誦讀活動,感受中華傳統美德,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學生的自身修養;在學生心靈中不斷地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漸漸地陶冶其性情,開啟其智慧,讓經典誦讀為學生的一生提供營養。

5、各班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點開展富有特色的美德教育活。

(三)聯系社會生活實際,深化傳統美德教育。

對學生進行傳統美德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學校、課堂,更應走出去,貼近生活,貴在踐行,難在持久。

1、每學期深入德育基地開展活動。

2、號召全體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如愛心捐助活動、安全教育日到街道發放交通常規宣傳單等,培養學生奉獻精神和禮儀常識。

梨豐鄉中心學校

“揚中華美德 做時代新人”

——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實施方案

中華教育論文范文第2篇

一、中華傳統禮儀的內涵

中國歷史悠久,素有“禮儀之邦”之稱,中國人也以其彬彬有禮的風貌而著稱于世。禮儀文明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起了廣泛深遠的影響,其內容十分豐富。禮儀所涉及的范圍十分廣泛,幾乎滲透于古代社會的各個方面。

時至今日,傳統禮儀對今天有著積極向上的意義,如尊老敬賢、儀尚適宜、禮貌待人、容儀有整等,人們應加以改進和傳承。“一言以喪邦,一言以興邦”可見禮儀對于修養良好個人素質,協調和諧的人際關系,塑造文明的社會風氣,進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現代價值。歷代的思想家、教育家都十分重視禮儀教育。荀子就曾說過,“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孔子也強調到,“不學禮,無以立”。由此可見,禮儀教育對國家具有重要意義,對個人而言,它也是立足于社會、成就事業的重要保證。

二、提高對傳統禮儀教育的認識

禮儀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禮儀是人類社會為維系社會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循的最簡單最基本的道德行為規范,它屬于道德體系中社會公德的內容。在廣大的在校學生中進行禮儀教育,對國民素質的提高,優化社會風氣必將起到推動作用。

禮儀教育是落實德育必須放在學校工作的首位的需要。禮儀教育雖然不是德育教育的唯一內容,但卻是德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內容。德育教育的內容很多,諸如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勞動觀點,法制教育等等;但各項內容都體現著共同的本質。我們教育培養的目標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都得到發展,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這些年來,我們的德育工作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也不能不看到德育工作中某些方面說教式教育多,實效性稍差。我們深知德育工作只有體現為具體行為時,才能看到德育教育的成果。換句話講,德育工作不僅是道德的原則,規范人的行為條文,而是體現某種道德的行為。對學生的禮儀教育與訓練是一種習慣養成的教育。糾正違背禮儀規范的言談舉止、施行禮儀規范的養成教育,使現有的行為轉變成應有的行為,是將德育教育落在實處的一項十分重要而又具體的工作。

三、傳統禮儀教育實施途徑和方法

在國外一些大中小學都很重視傳統文化,但是在中國由于種種歷史和教育體制的原因,傳統禮儀的教育很薄弱,應該從多方面入手,讓大家對傳統禮儀有一個清晰認識的過程。傳統禮儀教育必須通過學校教育為重點,家庭熏陶和社會融入相結合的方法來提高,才不至于出現傳統禮儀的衰微。

(一)在學校中的開展禮儀教育

要使禮儀教育取得成效,就必須把禮儀教育當做一門學科來對待,而不能將其看成短期行為。要有教材,專職教師,還要有課時按排及教學計劃,并輔助于考查的手段。教師一方面要講授禮儀教育的本質,即“真、善、美”的教育,同時也要進行禮儀行為的模似訓練,即感性的,直接的,藝術的教育。學生通過學習仿效,使“知”與“行”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渾然難分的整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糾正那種認為禮儀只是外形的摹仿的膚淺認識,使學生體會到禮儀的實質是內容的表達。通過禮儀課的學習,不僅能豐富同學們禮儀規范方面的認識,同時良好的行為習慣從中得以養成,不良的行為習慣得以糾正。

(二)家庭中的禮儀教育

家庭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最理想的港灣,它即是遮風擋雨的寓所,也是孕育希望和放飛理想的基地。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說家庭禮儀教育最重要目的是培養孩子的禮儀習慣,家長可以從這兩方面入手:

1.突出家長的表率模范作用,以“禮”授禮

家庭禮儀教育的實施,最重要的是要加強教育者也就是父母自身的禮儀修養,父母是對孩子影響最先、最深的人,許多孩子的行為都喜歡模仿父母或者與父母對照,那么為人父母就應該切實提高自己的修養,認真負責做好孩子人生道路的引路人,女里踐行規范的文明禮儀,讓孩子自覺的接受影響、教育及付諸實踐。

2.營造家庭文化氣氛,熏陶孩子禮儀意識

環境的熏陶和良好的心里環境影響人的生長。家庭禮儀教育應該營造一定的氛圍,制定一定的行為規范,以情感的變化促進禮儀活動的開展。生活環境是孩子品德最好的教師,對孩子的禮儀教育言傳不如身教,遺傳不如環境熏陶。

(三)通過各種形式和活動將傳統禮儀融入社會中,形成和諧的氣氛

禮儀教育有利于增強人們文明行為,提高文明素質;禮儀教育是人們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需要;禮儀教育有利于促進人們的社會化,提高社會心理承受力。要通過各種媒介形式,將禮儀文化融入社會活動之中,形成良好的氛圍。加強禮儀教育必須發揮人們的自我教育、自我修養、自我完善的優勢,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禮儀活動,營造良好的民族氛圍。例如多開展“明禮誠信”活動,制定修身計劃,發揮禮儀的自律作用,發動全社會成員尋找社會中不文明的現象,進行辯論、演講、小品表演、禮儀講座等一系列活動,弘揚文明禮貌之風,使禮儀之花遍地開放;還可以通過廣播、電視、宣傳欄、網絡等媒體工具,介紹名人處世修身的軼事,推動社會的文明建設。積極開展禮儀實踐活動,讓民眾在社會活動交際中親自體驗到擁有禮儀知識、技能的成功感受,提高自身禮儀修養。

傳統禮儀對我們社會的發展影響是巨大的,禮儀文化是連接真知與人的橋梁,是把真知變為現實的最好方式,認識歷史是為了開拓未來。了解傳統禮儀文化是為了開創新的文明,傳統禮儀在現如今的社會生活領域還能否繼續擁有現實生命力,這是需要我們傳承和發揚。應使禮儀教育貫徹到學校教育中,融入到家庭教育和社會生活中。

中華教育論文范文第3篇

2018年12月6日,第十二屆中國(南寧)國際園林博覽會在南寧開幕(以下簡稱“園博會”),共有44個國內城市、東盟國家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19個城市參展,展會從2018年12月持續至2019年5月。園博會結束后,園博園將作為城市公園永久保留,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的公共文化設施。

中國國際園林博覽會是我國園林綠化行業層次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盛會,是展示城市園林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重要平臺。本屆園博會以“生態宜居園林圓夢”為主題,創下“六個第一”:第一次在少數民族首府城市舉辦,第一次在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舉辦,第一次在園博會設城市建設發展主題展,第一次面向東盟國家舉辦,第一次在冬季建成開放,第一次與少數民族自治區成立周年大慶同期舉辦。

園林,是人們用雙手創造風景的一門藝術,由于各民族、各地區的人們對風景的不同理解和偏愛,也就出現了不同風格的園林。世界上的園林大致可分為3個系統——歐洲園林、西亞園林和中國園林。

中國園林有著悠久的歷史,它那“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原則,那熔傳統建筑、文學、書畫、雕刻和工藝等藝術于一爐的綜合特性,在世界園林史上獨樹一幟,享有很高的地位。

聽,歷史的聲音

中國園林,是古人在時光的飛逝中,不斷在一個空間內加入文明的因子和歷史的印記,最終成為一個有形的物質的園和無形的精神的場。中國園林里寫滿了中國人有形與無形的心靈密碼,凝聚提純成中國藝術、中國文化的結晶。

中國園林的起源大約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當時的國勢強大,經濟發展較快,帝王、奴隸主盛行狩獵游樂,并在甲骨文中出現了園、囿、圃等字?!妒酚洝分杏杏涊d,銀洲王“益廣沙丘苑臺,多取野獸蠻鳥置其中……樂戲于沙丘”。

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思想領域的“百家爭鳴”局面,繪畫藝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人們思想領域的開拓,使得神話內容不斷加以豐富,園林的藝術性獲得了較大的提升,模擬東海仙境成為后世帝王苑囿的主要內容。

但此時,中國園林也只是處于萌芽階段,并未形成后世的鮮明風格。至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建立了中央集權的秦王朝封建帝國,開始以空前的規模興建離宮別苑。這些宮室營建活動中也有園林建設,如《阿房宮賦》中描述的阿房宮“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長橋臥渡,未云何龍,復道形空,不霽何虹”。

漢代則在此基礎上發展出新的園林形式——苑,其中分布著官室建筑。苑中養百獸,供帝王狩獵取樂,保存了囿的傳統。苑中有觀、有宮,成為建筑組群為主體的建筑宮苑。

直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園林才進入發展和轉折期。園林形式從粗略的模仿真山真水轉到用寫實手法再現山水;園林植物由欣賞奇花異木轉到種草栽樹,追求野致;園林建筑不再徘徊連屬,而是結合山水,列于上下,點綴成景。

中國園林在隋、唐時期達到成熟,這個時期的園林主要有隋代山水建筑官苑、唐代宮苑和游樂地、唐代自然園林式別業山居和唐宋寫意山水園、北宋山水宮苑。

到了元、明、清時期,園林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出現了許多著名園林,如三代都建都北京,完成了西苑三海(北海、中海、南海)、圓明園、清漪園(今頤和園)、靜宜園(香山)、靜明園(玉泉山),達到園林建設的高潮。

至此,中國園林逐漸形成了地方風格特色,如北方以北京為中心的皇家園林,南方蘇州、揚州、南京、杭州等地的私家園林,如蘇州拙政園。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非常重視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事業,把它視為現代文明城市的標志之一。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出現了一批優秀園林作品。如北京的雙秀園、雕塑公園、陶然亭公園中的華夏名亭園、紫竹院公園中的筠石園,上海的大觀園,南京的藥物園,洛陽的牡丹園等,都取得了很大成功。

毫無疑問,中國園林從古至今都聞名世界。它的美,凝結了中華民族的智慧與藝術成就,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在講述著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璀璨文化和源遠流長的深厚歷史。

中國園林在國外

中國園林的美不僅征服了中國文人墨客,同樣也被其他國家所贊譽。公元13世紀,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就把杭州西湖的園林稱譽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從而使杭州的園林藝術名揚海外。今天,它更是世界旅游者心中向往的游覽勝地。

事實上,早在唐、宋時期,中國的造園技術就傳入了日本、朝鮮等國,并對這些國家的園林建造理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例如明末的造園理論專著——《園冶》(抄本題名為《奪天工》)流入日本后,至今日本許多園林建筑的題名都還在沿用古典漢語。

17世紀至18世紀,歐洲也曾刮起一陣“中國熱”的旋風,當時在歐洲建造了許多中國風格的園林和建筑,它深刻地影響了歐洲的造園藝術,使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1730年在倫敦郊外所建的植物園(即今天的英國皇家植物園),其設計意境除模仿中國園林的自然式布局外,還大量采用了中國式的寶塔和橋等園林建筑的藝術形式。清初英國傳教士李明所著的《中國現勢新志》一書,對我國園林藝術也有所介紹。后來英國人錢伯斯到廣州,看了我國的園林藝術,回英國后著了《東方園林論述》。在法國不僅出現了“英華園庭”一詞,而且僅巴黎一地,就建有中國式風景園林約20處。從此以后,中國的園林藝術在歐洲廣為傳播。

1980年5月,以蘇州網師園中的“殿春”為藍本設計的“明軒”在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建成。這是蘇州園林走出國門的第一項成果,而此次海外造園也是中國第一次出口園林工程。此后的30多年中,中國在世界各地修建的具備一定規模的中式園林達68個。

愛爾蘭首都都柏林鳳凰公園是歐洲最大的城市公園之一,揚州古典園林“誼園”位于其中;2006年的世界園藝展覽會在泰國清邁舉辦,揚州承建的“中國唐園”是國內唯一應邀參展作品,園藝展覽會結束后“中國唐園”被評為一等獎;德國“多景園”為2001年在德國曼海姆市建造的古典江南園林群,園內設計了牌樓、小橋、水榭、水臺、戲臺、花廳、假山等,總建筑面積為1000多平方米;德國“清音園”于1993年德國斯圖加特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時建設,建筑面積約2000平方米,以揚州“靜香書屋”為藍本,融和揚州園林的山水花木元素精巧打造,榮獲該次園博會“金杯獎”……

中國園林在海外的佳作不勝枚舉,蘇州園林設計院院長賀風春認為,“在海外造園是一種很好的宣傳方式,容易讓人身臨其境地理解中華文化的內涵,了解中國人對世界、對自然的看法。我們講究人和自然和諧相處,還有中國人熱愛和平、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實際行動,都體現在園林中。”

“從表面上看,我們只是做了個造園過程,卻引發了關于中國園林和中國文化的研究熱潮,這種研究熱潮再通過新建的園林反饋出來后,永久地留在美國當地,成為一個永久的中國文化宣傳的前沿陣地。”賀風春說。

傳播的使者

中國園林“崇尚自然,師法自然”,以“乘物以游心”的方式,追求一種“天人合一”的意境。它將建筑、山水、詩歌、繪畫、雕刻等多種表現形式融為一體,以其悠遠的意境,使人的心靈與自然相忘相化。它融合了時間空間因素,讓人“咫尺之內,覺萬里之遙”。這種獨特的創作風格,蘊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與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

在美國洛杉磯圣瑪利諾市亨廷頓藝術博物館、圖書館及植物園內,有一個名為“流芳園”的中式花園,它以蘇州園林為藍本建設,是亨廷頓莊園內15座不同國籍和風格的花園中面積最大的一座。2003年,蘇州園林設計院正式接受了設計“流芳園”的委托。這座北美最大的中式公園于2008年2月23日正式向游客敞開大門。

如今,江蘇幾乎每年都會在“流芳園”舉辦文化交流、招商引資等活動,“流芳園”已經成為一個經濟文化宣傳基地,并贏得“長駐文化使者”的美名。

“我們在海外造園的過程中,會結合外國人的生活習慣和文化需求等,加入可以作為婚慶禮堂、研究室、茶聚場所、企業年會舉辦地、音樂演出場地的空間。這就突破了原來蘇州園林只是私家宅園的功能,展開了又一次深刻的造園活動。像‘蘭蘇園’‘流芳園’這樣新建的蘇州園林,已經融入了當地人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發揮著中華文化傳播和教育的功能。”賀風春認為,這種推動中外文化交流持續深入進行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從國家層面來說,要重視中國傳統園林的海外建設,把它納入文化傳播戰略,做好規劃,建立國家促進機制。”賀風春建議,依托我國駐外機構、中資企業,還有與我國友好合作機構和世界各地的中餐館等,爭取在海外建更多的中國園林,讓中國園林精湛的造園藝術、優美的園林形象為全世界人民服務,讓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廣泛傳播。“通過制定3年、5年、10年乃至更長期的量化目標,讓中國園林落戶到我們的友好城市,落戶世界百城,真正使經濟和文化得以雙發展。”賀風春說。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園林在海外建成落地,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中華文化傳播使者出現。隨著中國綜合實力的上升,傳統文化的復興顯得越來越重要,中國的園林藝術必將大放異彩。

中華教育論文范文第4篇

恭城民族中學以“嚴謹勤奮,博學善思,團結進取,求實創新”為校訓,緊密聯系瑤族山區實際,認真執行黨的民族政策,遵循現代化教育規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突出安全教育、養成教育、感恩教育、文明禮貌教育,在堅持誠實、善良、勤奮的瑤族傳統的基礎上,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把學校建設成為一所可持續發展的文明校園。

恭城民族中學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校訓融入教育全過程,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文化為依托,開展國旗下的講話、經典誦讀、習字養性、文明餐飲、愛國主義等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恭城民族中學注重立德樹人、文化育人,突出學生行為習慣、感恩意識、文明禮儀等養成教育。學校把瑤族長鼓舞、竹竿舞、拋繡球、多人板鞋等民族體育活動引入課堂,積極開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打造“書香校園”“墨香校園”。學校編輯出版了國學教材《國學古韻》《國學養正》《國學智慧》,師生人手一冊,對學生進行禮、義、廉、恥、忠、孝、悌、信的傳統教育及本民族特色教育,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力。并有每日一讀(讀國學經典)、每日一練(練毛筆書法)、每日一思(寫行思錄)等活動,每學期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現場軟筆書法大賽等。一系列活動的開展,既構建了高雅的校園文化,展示了學生才藝,弘揚了中華美德,又讓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了健康向上、文明禮貌的人格,夯實了中華文化認同的根基。

恭城民族中學自建校以來,在教育教學方面均取得顯著成績,學校因務實的校風、嚴謹的學風、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

2019年,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民族中學喜獲國家民委授予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單位)”榮譽稱號。

中華教育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醫學職業精神培育 傳統美德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在此期間,全國各地醫護工作者展現出“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崇高職業精神與精湛的專業技能,為全國人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筑起了堅實的堡壘。醫學生作為醫務人員的后備人才,培養崇高的醫學職業精神十分重要。隨著醫療教育改革不斷推進,醫療服務的寬度更加廣泛,對醫學生的培養除了重視臨床專業知識與技能外,還需要重視職業精神的培育。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鎮建設指導綱要》,強調培養醫學生“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醫者精神,與中華傳統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愛思想具有高度的同一性,將中華傳統文化融入當代醫學生的職業精神培育,更有利于培養出“仁心仁術,尚德尚醫”的合格醫務工作者。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醫學生職業精神培育的意義

1.醫學生職業精神的內涵。

現代醫學已經進入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1)(479-480),醫生的職業精神與專業知識與技能同樣重要,醫務工作者必須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在醫務工作者人文素養培養過程中,本科基礎階段的醫學生是醫學職價值觀形成的初始時期。因此,對本科基礎階段的醫學生,尤其是處在臨床實習階段的本科醫學生的職業精神培育顯得尤為重要。醫學生的職業精神具體來說指未來從事的職業活動應具備的醫學科學精神和醫學人文情懷相統一的情感(2)(88-90)。

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醫學生職業精神培育的價值分析。

(1)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育人價值

在幾千年歷史變遷中,每一個時代都為中華民族留下極為豐富的文化財富,這些財富沉淀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厚內容。新時代將中華傳統文化融入育人工作中,可使大學文化融匯古今。思想政治教育是文化的延伸,推動著文化的發展;文化是思想教育的不竭源泉,為思想教育的開展提供全方位支撐(3)(14-15)。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都是培養大學生的愛國情懷,陶冶道德情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實現文化育人的重要武器,兩者相輔相成。

(2)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對醫學職業精神培養的借鑒意義

在中華文明史中,扁鵲、孫思邈、華佗、李時珍等許多名醫提出了許多醫者精神,扁鵲有六不治原則,李時珍曾提出“醫之為道,君子用之以衛生,而推之以濟世,故稱仁術”,孫思邈始終堅守“縱綺羅滿目,勿左右顧眄,絲竹湊耳,無得似有所娛,珍饈迭薦,食如無味,醽醁兼陳,看有若無”。明朝醫學家裴一中在《言醫·序》中說:“學不貫今古,識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寧耕田織布取衣食耳,斷不可作醫以誤世!醫,故神圣之業,非后世讀書未成,生計未就,擇術而居之具也。是必慧有夙因,念有專習,窮致天人之理,精思竭慮于古今之書,而后可言醫。”我國“外科之父”裘法祖將其概括為“才不近仙者不可為醫,德不近佛者不可為醫”。以上這些優秀的職業精神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民為邦本”“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的價值內涵延伸。

我國醫師學會所公布的《中國醫師宣言》,強調醫師執業的核心精神是“平等仁愛、患者至上、真誠守信、精進審慎、廉潔公正、終生學習”。醫學生作為我國醫療行業的儲備人才,他們的職業道德素養對我國醫療事業的建設與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在2020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我們看到各個行業的工作者身上體現出“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蘊含的內容,證實了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尤其醫學生職業精神培育中的重要意義。但是,大學生越來越不滿足于用刻板古老的方法去學習、去理解,需要我們合理創新中華傳統文化并與醫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結合。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活動中,探索出易于“95后”“00后”新時代醫學生接受的新方式,可使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展現出新的生機(4)(20-22)。

二、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醫學職業精神培育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醫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認識不足,接受渠道有限。

隨著全球一體化的深入,東西方文化碰撞愈演愈烈,年輕大學生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仍停留在個別范圍,缺乏整體認識(5)(11-15)。同時,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快速發展,大學生容易受一些網絡不實言論的影響,學到不完整甚至錯誤的傳統文化信息,影響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與認同,限制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在職業精神培育過程中的內化。

對于醫學生來說,傳統文化中的醫學職業精神存在一定的理想主義色彩,與當今社會醫療技術、經濟水平、理論認知快速發展的實際有一定的現實差距,一些醫學生認為傳統文化的時代性不強,只是一種可望不可即的精神追求,限制了醫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全面、深刻的認識。

2.醫學生對職業精神培育認識不足,醫學院校對醫學生職業精神培育缺乏。

醫學生思想上較為重視專業水平,就業壓力較大,相對其他專業就業形式較為單一,很多醫療單位對學歷的基本要求已經為碩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使得部分醫學生始終將專業知識學習放在第一位。在職業精神養成的本科基礎階段,很多同學的目標是繼續升學。在職業精神培育過程中存在主動性不夠、針對性不強、載體單一等問題。

一些醫學院校簡單地把職業精神內容設置為考研保研經驗交流、就業經驗與技傳授,并沒有讓醫學生深入了理解醫務工作者在醫療工作中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其次,職業精神培養對授課教師的要求較高,要求教師既有一定的社會經驗、求職經歷,又充分掌握專業醫療知識,對醫學院校的職業精神培育課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195-199)。一些醫學院校的職業精神培育課程由行政人員或者輔導員兼任,或者由行政人員轉崗,專業化水平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

三、探索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醫學生職業精神培育的新途徑

1.搭建新媒體平臺,加深醫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

對于當代大學生群體來說,接觸新媒體最頻繁,最容易接受。在新時代背景下,以“互聯網+”為抓手,牢牢把握新媒體陣地,通過新媒體平臺、自媒體或微信公共號,以抖音視頻、快手視頻、西瓜視頻等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用新穎、有趣的短視頻講解古代名醫如何精業濟群,借助新媒體技術消除傳統文化與大學生之間的時代鴻溝。

例如,抖音短視頻平臺爆火“戳戳樂”,受到大學生的熱烈追捧。但其實,“戳戳樂”是傳統羊毛氈工藝。羊毛氈主要采用羊毛制成,距今至少八千年的歷史,屬于非編制而成的織物形式,在古代是取暖的重要織物品類。說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其實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利用新媒體,一定可以促進大學生群體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和接受,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醫學職業精神培育。

2.加強就業指導工作者及輔導員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學習,豐富職業精神的培養內涵。

醫學院校建立專門的教師團隊至關重要。院校應招聘專業人才,建立教師團隊,使醫學生更加清楚地認識到醫務人員在社會中承擔的責任,幫助醫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不斷完善職業精神課程教學。組織開展就業指導工作者及輔導員傳統文化培訓班、技能大賽等素質能力提升活動,不斷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加強研究和認同。通過優秀傳統文化工作室、傳統文化課題研究等形式,引導就業工作者及書院輔導員了解傳統文化、傳承傳統文化,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醫學生職業教育的實踐教學。還可以專門配備人文社科學專業的醫學人文教師,在輔導員的聘任中,兼顧人文學科和醫學學科的交叉,鼓勵協作研究醫學人文的相關問題,增強教學效果。輔導員教師應具備一定的醫學經驗,在對醫學生職業精神培育的過程中,深入了解學生職業精神培育中欠缺的問題,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精神主題教育活動或者主題黨日、團日活動,使學生把個體的道德體驗內化為自覺追求(7)(1464-1468)。

職業精神的培育可通過多途徑進行,對缺乏系統性、多樣性及持續性的職業精神培育內容進行改革與完善。把握醫學院校的專業特殊性,在高年級本科生在醫院臨床實習階段,在基礎醫學教育專業知識教育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培養醫學生的職業精神和醫學人文精神,幫助本科基礎階段的醫學生在本科實習階段樹立“為人民服務”的職業理想及“患者至上”的職業理念(8)(371-374)。

3.專業知識教學與就業工作交叉,引導學生在專業課程學習中理解優秀傳統文化、培育職業精神。

醫務人員對患者的救治不僅包括對疾病進行治療,使患者達到健康狀態,還要通過言語、態度及行為表達對患者的尊重??梢愿鶕總€臨床專業特點,與專業課程同時設置不同的人文精神及職業道德培養課程。同時,在人文素養培育過程中,建立抗擊疫情醫護人員及科研人員先進事跡案例庫,并將這些內容融入優秀傳統文化,組織醫學生學習醫護人員為醫學獻身的精神。其次,在醫學生的選修課學習中,增加醫學倫理學、中華醫學史、社會醫學及美育等人文歷史選修課,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的同時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和人文歷史,開闊視野,升華對醫學的認知,提高職業修養(9)(954-958)。

四、結語

醫學生擔負著促進國家醫療衛生事業持續發展的重要歷史使命,其職業精神狀況直接影響我國醫學事業的發展前景。隨著現代醫療體系和社會環境的發展與變化,我國醫學院校職業精神培育過程中重視程度不夠,但是,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地醫生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醫者仁心”“懸壺濟世”救死扶傷的醫學職業精神,證實了中華傳統文化對于醫學生職業精神培育的重要意義。探索中華傳統文化與醫學生的職業素養結合的新方法,將使醫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更加具有時代性,培養醫學生的職業精神。

參考文獻:

[1]郎景和.人文關懷是醫學的本源[J].協和醫學雜志,2018(5).

[2]唐煥韶.醫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應重視醫學職業精神培養[J].教育與職業,2010(29).

[3]宋偉,張德祥.堅定文化自信傳承優秀傳統文化[J].中國高等教育,2017(7).

[4]張姝,亓光.中華傳統文化視角下醫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路徑[J].藥學教育,2017(2).

[5]歐陽軍喜,崔春雪.中國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J].山東社會科學,2013(3).

[6]王家源,鄭京晶.醫學生職業精神全學程培養的情況調查及思考[J].醫學教育管理,2019(2).

[7]曹鵬,李艷波,孔令杉等.德育視角下醫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8,31(11).

[8]葉玉梅,許蓉,王磊.生命教育視域下醫學生職業精神的培養[J].醫學教育管理,2017,3(5).

[9]呂曄,劉慧,尹曉然等.新冠肺炎流行期間醫學生職業認同現狀調查分析[J].中國醫學倫理學,2020,33(08).

基金:1.西安交通大學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科研項目(探索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醫學生職業精神培育的新途徑SK2020071)2. 2018年度陜西省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項目“醫學情懷與職業能力導論”。

中華教育論文范文第6篇

四年四班

教學目的:

1、讓學生了解父母之愛,感受父母之情,體驗親情的無私和偉大,即讓學生懂得為什么要孝敬父母。

2、讓學生學會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體諒關心父母,與父母和諧相處,從現在做起從點滴以實際的行動孝敬父母,即讓學生懂得怎樣去孝敬父母。教學過程:

一、 聽閻維文的歌曲《母親》創設情境導入主題 :

主持人:為什么不管你多富有,無論你官多大,到什么時候也不能忘?引出主題:孝敬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要孝敬父母,感恩父母。

A、初步感受

1、讓學生看圖片,認識兩個人:父親,母親。教師明確:母親永遠給我們擋風雨,父親一直牽著我們的手;父母的愛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黑暗里的一束光明。父母的愛是崇高的、無私的和偉大的!

B、深入認識

1、老師講有關父母關心愛護兒女的真實故事。

①六旬老父捐腎救子: 2003年2月,湖北60歲的農民父親胡介甫將自己的腎臟移植給了患“尿毒癥”的兒子,固執的父親不容拒絕地告訴兒子胡立新:“沒什么比你的命更重要?我寧可自己沒命,也不能看著你死!

②年輕母親舍身救兒: 2004年8月27日下午,沈陽市五里河公園5歲的男孩童童掉進鯊魚池。35歲的母親劉燕當時也顧不上將手上的相機和肩上的背包放下,直接跳入鯊魚池中將兒子救出。劉燕在接受采訪時只說了一句話:“兒子就是媽媽的全部。”

提問學生:從上面的故事里你看到了什么?

2、學生講自己和父母的故事:父母為我們做了很多很多,請講:①父母令你最感動或者最難忘的一件事②父母令你最高興的一件事

3、播放歌曲《天下父母心》送給家長及在場所有人的父母。

4、心靈表白

同學們現在你們有話對爸爸媽媽說嗎?現在你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一句是什么?

二、 如何孝敬父母?(學會做人)

就像前面歌曲里的歌詞所說:①父母為我們吃了多少苦 受了多少累,那么我們該怎么孝敬父母?

1、孝敬父母是中國的傳統美德。教師講一個古代兒子孝敬老母親的感人故事:《挨杖傷老》:漢朝時,大梁有個叫韓伯愈的人,他的母親對他管教很嚴格,稍微有點過失,就舉杖揮打。無論母親打多重,他都沒有怨言不掉眼淚??墒?,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時,竟然哭得很傷心。母親覺得奇怪,問道:“往常打你時,你都能接受,今天為什么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時我覺得疼痛,知道母親還有力氣,身體健康,但是今天感覺不到疼痛,知道母親身體不如以前,體力微弱。所以傷心禁不住流下了淚水。并不是疼痛不能忍受。”

2、 請每個學生寫幾句簡短的話概括:談一談怎樣孝敬父母?

讓同學讀一讀自己寫下的話,請家長點評,談關于孝敬的看法

3、父母很希望聽到兒女祝福的話語,如果要寫一句祝福的話在父母生日時送給父母,應該怎么寫? 比一比誰寫得好

3、下面都是孝敬父母的表現,哪些是同學們做得最好的?請講一講讓同學們學一學

①了解父母各個方面(如:爸爸媽媽的工作是什么?辛苦嗎?爸爸媽媽最喜歡吃的食物是什么、你了解爸爸媽媽的身體健康狀況嗎?你爸爸媽媽的生日是哪一天)

②尊敬父母,對父母有禮貌,聽從父母的正確教導,不當面頂撞父母,不和父母發脾氣

③生活節儉,無浪費現象,不亂花錢,不向父母提過高要求 ④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減輕父母負擔。 ⑤有心事主動和父母說,經常與父母聊天(多和父母溝通)

⑥碰到一些比較重大的事情,要和父母商量,征求和認真考慮父母的意見.。 ⑦外出時,在征得父母同意后,應把去向和時間告知父母(未成年人保護法) ⑧努力學好各門功課,經常主動向父母匯報自己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不讓父母操心

⑨父母親有做得不對的地方要誠懇的指出(實話實說) 教師總結發言:

上一篇:證券監管論文范文下一篇:互聯網教學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