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中華傳統文化對聯

2022-08-14

第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對聯

情系傳統文化 品讀中華對聯

課題名稱

情系傳統文化

品讀中華對聯

教材分析

六副對聯內容簡單,讀起來朗朗上口,容易背誦,文下注釋較為詳細,對對聯本身的大意容易理解,但要真正理解對聯的深刻含義,需要利用百度上網搜索這些對聯創作的背景。在介紹對聯的的有關知識的時候,可以利用百度上網搜索有關對聯的逸聞趣事,加深學生對對聯的認識和理解。

學情分析

文化底蘊的薄弱,自主性的缺損,運用意識的淡薄,實踐能力的低下,是當今同學們的普遍問題,因此語文學習需要注重積累,需要想方設法喚起他們參與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漢語、運用漢語,傳承傳統文化。對聯是最具民族風格、最能體現漢語特點的文學式樣之一,它集藝術性,實用性于一體,歷史悠久,內容豐富,種類繁多,用途廣泛。學生較為喜歡對聯,但普遍所知甚少。因此積極有效的開展“品讀對聯”等綜合性學習活動,提高同學們的文化底蘊,既能引起學生探究興趣,有效促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達成,又能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激發熱愛祖國傳統文化藝術之情。 教學目標

1、了解對聯的相關知識,感知對聯的形式與內容之美。

2、初步學習欣賞對聯的方法。

3、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重點:使學生了解對聯的相關知識,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2、難點:把握對聯的特點,嘗試寫對聯。 教學時間

一課時

1 教學過程

一、 識對聯

(多媒體出示)春聯圖片

畫面上的內容大家見過吧?這是春聯,對聯的一種。

對聯,又稱楹聯或對子,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文化藝術形式。古人常把吟詩作對相提并論,以此判斷一個學生才思是否敏捷。你還了解哪些對聯知識?

對聯一般由三部分組成:上聯(出句)、下聯(對句)、橫批。

對聯既可用于贊美壯麗山河,抒發愛國情懷;也可用于寄托理想抱負,表達愛憎感情;還可祝愿事業興旺、生活美滿。對聯有的氣勢磅礴,有的婉約纖巧;有的含蓄凝練,有的曉暢明達;是我國文學花園里的奇葩。

讓我們一起走進奇妙的對聯世界,感受這一傳統文化的魅力。

二、 品對聯

1、讀一讀,思考:對聯有哪些特點? (多媒體出示) 物華天寶,人杰地靈。

山外有山都似畫,樹中生樹不知年。 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小組合作討論。(提示:可從上下聯的字句、詞性、結構、節律、平仄、表達內容等方面分析。)

師生交流總結歸納: (板書)聯律通則

字句對等、詞性對品、結構對應

2 節律對拍、平仄對立、形對意聯

你能用聯律通則檢驗一下其中一副對聯嗎?

對聯之美在于對稱、對比和對立統一。它既簡單又復雜、既純粹又豐富,既通俗又高雅,應用十分廣泛,正所謂:對地對天,天地有情皆可對;聯古聯今,古今無事不成聯。古人上至士大夫,下至普通百姓,都非常喜愛對聯,留下了許多趣聞佳話。

老師今天也準備了幾個故事跟大家分享。

2、對聯故事

(故事一)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在書法史上被尊為“書圣”。因其字好,很多人欲求一副而不可得,故常在深更半夜去揭他家春聯,相傳有一年他貼出的第一副春聯是:“春風春雨春色,新年新景新家。”此聯嵌了三個“春”字和三個“新”字,非常貼切地展現了“新春”景象。剛一貼出,即被人趁夜揭走。王羲之也不生氣,又提筆寫了一副,讓家人再貼出去。這副寫的是:“鶯啼北里千山綠,燕語南鄰萬戶歡。”此聯充滿春日的生機,對仗亦十分工整。誰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蛇@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鄰右舍家家戶戶門前都貼上了春聯,惟獨自己家門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個辦法。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筆寫了一副,寫完后,讓家人先將對聯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張貼于門上:“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夜間果然又有人來偷揭??稍谠律乱豢?,見這副對聯寫得太不吉利。盡管王羲之是書法名家,可也不能將這副充滿兇險預言的對聯取走張貼啊。來偷揭的人只好嘆口氣,又趁夜色溜走了。 初一早晨天剛亮,王羲之即親自出門將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別貼好,此時已有不少人圍觀,大家一看,對聯變成了“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眾人看了,齊聲喝彩,拍掌稱妙。

3 (故事二)同樣是過年,一戶人家卻貼出了這樣一副春聯:上聯是二三四五,下聯是六七八九,橫批南北。當時地方官是鄭板橋,他看見后趕緊派人給這戶人家送去年貨和衣物,你知道是為什么嗎?(隱字聯)

(故事三)十九世紀末,八國聯軍對我國發動了瘋狂的侵略戰爭,先后占領了天津和北京。腐敗的清政府毫無抵御能力,屈膝求和。據說,在"議和"會議開始之前,某國的一位代表,想借此侮辱中國人民。于是,他對舉政府的代表說:"對聯,是貴國特有的一種文學形式?,F在我出一聯,你們如能對上,我給你們磕五個頭,如對不上,也應如此。"在清政府的代表未置可否之時,他脫口念出了上聯: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在"琵琶琴瑟"四字上面,共有八個"王"字,用來指代"八國聯軍",同時,也用以炫耀征服者不可一世的狂妄氣焰。在場的其它帝國主義分子聽了,不約而同地發出一陣陣笑。清政府的代表中,有的呆呆地發笑;有的雖然胸有不平,但無詞可答;首席代表更是惶惑不安,頭暈眼花。這里,只見代表團中的一書記員,投筆而起,鏗鏘答對: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犯邊。"魑魅魍魎"是傳說中能害人的四種妖怪,聯語不僅對仗工穩,而且以蔑視的口吻嚴厲譴責了帝國主義像害人的"小鬼"一樣,經常侵犯我國主權的罪行。其它代表聽了,心里出了一口氣;侵略者們聽后,個個愕然肅目;那位挑釁的先生聽了,瞠目結舌,不得已向北半蹲半跪地磕了一個頭,引起哄堂大笑。

我們的漢字是表意文字,一字一音,又多為一字一義,方正整齊,聲調分明,便于組成兩兩相對、整齊優美的句子。如果是拼音文字,就難以做到了。你見過用英語寫的對聯嗎?

對聯知識有趣嗎?看似簡單的字句,蘊含了多少智慧啊,這么優秀的文化我們要不要把它傳承下去?好,接下來我們就學以致用,也來試試對對子。

三、對對聯

1、選對聯

白乳泉有兩副對聯,根據聯律通則,選出合適的下聯: 上聯是:兩岸青山臨秀水,下聯:(

)

A翠柏蔥蘢掩乳泉

B一潭白乳出名泉 C白乳泉邊品羽經

D白乳煎茶爽入懷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

)。(

) A淌

B 飛

C劉

D跑

2、改對聯

上聯:吳敬梓冷眼觀世,《儒林外史》諷丑惡

下聯:深情懷舊周樹人,《朝花夕拾》憶往昔

修改意見:

3、補充對聯。

水滸傳,傳梁山好漢,殺富濟貧,梁山聚義; 西游記,記唐僧師徒,降妖捉怪,西天取經。 活到老,學到老,老不服老; 畫亦精,字亦精,精益求精。

3、寫對聯

(1)這副對聯出自我們的課文《幼時記趣》。

耳聞夏蚊如雷

(眼觀群鶴舞空) (2)這副對聯出自我們的課文《寓言二則》。

楚子刻舟求劍,舟行丟劍;

(鄭人度足買履,度忘失履)

三、 賞對聯

5 讀一讀,品一品,你最喜歡哪一副?

1、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

——林則徐

2、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 北京潭柘寺彌勒佛聯

3、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孟姜女廟聯

4、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

——徐渭

5、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蒲松齡

6、兩舟競渡,櫓速不如帆快 ;百管爭鳴,笛清難比蕭和。

(“櫓速、帆快、笛清、蕭和”分別諧音國人物“魯肅、攀噲、狄青、蕭何”。)

7、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

8、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今夜年尾,明日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月”字六次出現,“年”字六出以對,作聯人有真功夫也。“月 圓”逢“月半”,“年尾”接“年頭”,時空雖相同,意趣各自異。)

我們的對聯知識豐富有趣,我們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祖先給我們留下了這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我們一定要代代傳承,將之發揚光大。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需要同學們的共同努力。最后,老師有一副對聯與大家共勉:

讀經讀史讀對聯讀遍天下奇書,修行修德修本領修成實驗俊才。 謝謝大家,再見!

四、集對聯

背誦對聯六副并仔細交流搜集到的對聯,體會奇妙的對聯世界。

第二篇:中華名勝對聯

中華名勝對聯·浙江(4)杭州(2)

中華名勝對聯·浙江(4)杭州(2)

到處溪山如舊識; 此間風物屬詩人。

*郭尚先題西泠橋,又名西林橋,亦稱西陵橋,是孤山到北山的必經之地,原是一個渡口,名西村。宋人詞中有“看畫船盡入西村,閑卻半湖春色”之句,即指此處

千載芳名留古跡; 六朝韻事著西泠。

*蘇小小墓,在西泠橋畔。據傳蘇是南齊時錢塘名妓,貌絕青樓,才技超群,當時莫不稱麗。古樂府有西陵蘇小小詩云:“妾乘油壁車,郎跨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唐張祜詩:“吳兒解記真娘墓,杭俗猶有蘇小墳”

花須柳眼渾無賴; 落絮游絲亦有情。 *孔惠集句題蘇小小墓

且看青冢留千古; 漫道紅顏本暫時。 *蘇小小墓

桃花流水杳然去; 油壁香車不再逢。 *徐蘭修題蘇小小墓

湖山此地曾埋玉; 花月其人可鑄金。 *曾濟集句題蘇小小墓

金粉六朝,香車何處; 才華一代,青冢猶存。 *葉赫題蘇小小墓

幾輩英雄,拜倒石榴裙下; 六朝金粉,尚留抔土壟中。 *蘇小小墓

燈火珠簾,盡有佳人居北里; 笙歌畫舫,獨教芳冢占西泠。 *王成瑞題蘇小小墓

小字偶相同,考古休憑吳地記; 香魂真有托,結鄰常伴鄂王墳。 *約齋題蘇小小墓

失意且吾豪客; 得時亦一英公。

*高爾登題武松墓,在西泠橋,鄭貞女墓左

貞心洵若孤山靜; 佳話今同處土傳。

*納拉氏題馮小青墓,在孤山林處士墓側。相傳小青為馮生姬,才貌出眾,不容于大婦,徙居孤山別墅,憂郁早卒

為我湖山留一席; 看人宦海度云帆。

*吳鴻賓題林社,在孤山之陰。林名啟,字迪臣,福建侯官人,清光緒時守杭州

教育及蠶桑,三載賢勞襄太守; 追隨有梅鶴,一龕香火共孤山。 *陸元鼎題林社

林下有宗風,終古梅花兩知己; 薛廬共明水,吾杭太守一傳人。 *楊臨題林社

官余長物,冷樹千株,勝地平分高士席; 眼底舊都,炊煙萬戶,蒼生來往我公心。 *邵章題林社

債課蠶絲,擔簦趨太守,仁風樂土,更宏衣被利; 封崇馬鬣,酻酒對西湖,明月梅花,永薦墓門馨。 *林社

風流儒雅亦吾師,好作祠堂傍修竹; 神清骨冷無由俗,一生知已是梅花。 *李恂集句題林社

樹谷一年,樹木十年,樹人百年,兩浙無兩; 處士千古,少尉千古,太守千古,孤山不孤。 *林社

一片土本屬逋家,尚友古人,繼絕世高蹤,曾為補梅寫韻; 八百年預留此席,流水今日,想入林把臂,應偕舞鶴同歸。 *程鐘瑞題林社

舊枝新干,晨夕寫梅,欲從山外青山,更長雙峰撐勁節; 詩夢酒痕,苔芩結契,爭羨閣邊高閣,永留豐壁起層巒。 *吳廷康題林社

清福幾生修,伴逋仙高隱,少尉孤忠,一嶺梅花尋冷趣; 遺風三代上,繼白傅呼賓,蘇公判事,兩堤楊柳系謳思。 *周錫蕃題林社

日似丹光出高嶺; 鶴因梅樹住前山。

*阮元題葛嶺,在杭州寶石山西,相傳晉葛洪嘗煉丹于此,有葛仙庵、抱樸廬、煉丹臺、誦芬閣、香水鄰園等建筑,初陽臺在葛嶺巔,可觀日出

德行高妙,容止可法; 咸儀齊整,器缽無聲。 *梁同書集句題葛嶺

初陽臺由此上達; 抱樸廬亦可旁通。

*陳尚禮題葛嶺。 抱樸:書名,晉葛洪著,洪自號抱樸,故為書名

魏晉詡風流,是翁抱樸傳書,棋局樗蒲忘世業; 湖山蓊云氣,此處煉丹成汞,柳堤仙島護瀛寰。

*阮元題葛嶺。 詡:大言。 樗蒲:古代的博戲。 蓊:聚集

江痕斜界東西漸; 山色都收里外湖。

*葛嶺。 江:錢塘江。 里外湖:西湖由里湖、外湖等五部分組成

臺上露擎仙掌白; 塔西雨過佛頭青。

*來惇裕題葛嶺。 臺:葛嶺上的初陽臺。 塔:保俶塔

點綴名山,有勾漏丹砂著色; 登臨絕頂,看扶桑旭日來朝。

*王家治題葛嶺。勾漏:山名,在廣西北流北,據說葛洪聽說那一帶出丹砂,就要求去做官

孤隱對邀林處士; 半閑坐論賈平章。

*來惇裕題葛嶺。 賈平章:指南宋奸相賈似道

明月倒涵魚港棹; 曉霜背聽鳳林鐘。

*來惇裕題葛嶺。 鳳林:古地名。在甘肅臨夏縣南

藍橋咫尺神仙路; 丹訣流傳道士家。

*楊家洛題葛嶺。藍橋:橋名,在陜西藍田東南藍溪之上,相傳其地有仙窟,為唐裴航遇仙女云英處。丹訣:道家所謂煉丹成仙的秘訣

有幾兩阮公當著; 作一半白傅勾留。

*朱錫榮題葛嶺。 阮公:即清代阮元,任杭州巡撫時,曾調集民工疏浚西湖,阮公墩就是他的遺跡。 白傅:即唐代白居易,在杭州做過三年巡撫,做了許多好事,白堤就是以他的姓氏命名的

曉日初升,蕩開山色湖光,試登絕頂; 仙人何處,剩有石臺丹井,來結閑緣。 *葛嶺

茂林通妙境; 修竹倚靈山。 *葛嶺

桃花流水之曲; 綠蔭芳草之間。 *葛嶺

對此好湖山,再休提世外滄桑,人間營逐; 無多新結構,且領略稚川丹訣,孤嶼清風。 *葛嶺。 稚川:道家傳說的仙都

隔岸暗香多,為愛老梅瀕水住; 前山丹井在,新成大藥望仙來。 *葛嶺

松聲雨聲鐘磬聲,聲聲自在; 山色水色煙霞色,色色皆空。 *吳忠禮集句題煉丹臺,在葛嶺

爐火著千秋,煉就真元成善果; 仙丹施一點,救回災疾起殘生。

*鑒盤題煉丹臺。 真元:指人的元氣,唐元稹詩:“時物欣出獎,真元隨內修”

到此臺須悟丹經百煉; 非吾侶那知事出三真。

*陳廷英題煉丹臺。 丹經:即丹訣。 三真:宋時有人稱富弼韓琦為真宰相,歐陽修為真內翰,張康節為真御史,合稱三真

屐跡尚堪尋,高閣登臨,此境依然圖畫里; 山靈如舊識,群峰羅列,我來相約弟昆行。 *德馨題誦芬閣,在葛嶺

到此已超諸色界; 來時權作小游仙。 *德馨題誦芬閣

嶺樹湖云沉足底; 江潮海日上眉端。 *祁世長集文忠句題誦芬閣

一卷誦清芬,溯從蠟屐游時,臺閣山林重入畫; 兩家懷祖德,行到綠筠深處,甘棠喬木竟同春。

*徐琪題誦芬閣。 清芬:比喻德行高潔。陸機文賦:“詠世德之駿烈,誦先人之清芬”。 蠟屐:以蠟涂屐。唐元稹詩:“謝公秋思眇天涯,蠟屐登高為菊花”

喜有寬閑為小隱; 粗將知足報明時。 *香水鄰園,在葛嶺

直將云影天光里; 便作柳邊花下看。 *香水鄰園

憑欄霄月近; 倚杖海云回。 *田汝成題南高峰,與北高峰對峙,登臨可一覽湖光山色

兩腳不離大道,吃緊關頭,須要認清岔路; 一樓俯瞰群山,占高地步,自然趕上前人。 *南高峰

一角夕陽藏古洞; 四周翠嵐接遙村。

*煙霞洞,在南高峰下的煙霞嶺上

倘他日蠟屐重來,須記取山中松徑; 攜一片紅云歸去,莫錯認世外桃源。 *煙霞洞

誰謂我屋,誰謂我家,本來棲息人間,難得此近山遠水; 何必學仙,何必學佛,也算優游洞府,便不是俗骨凡胎。 *煙霞洞。 優游:盡情地漫游

江湖俯看杯中瀉; 鐘磬聲從地底聞。

*鄧林題北高峰,與南高峰對峙,海拔314米,登臨眺望,群山屏列,西湖風光,歷歷在目

峙北高峰,靈隱寺巔尊帝釋; 主西藏府,銷金鍋內妙權衡。

*姚承熙題北高峰。 帝釋:佛教稱諸天之主為帝釋。 銷金鍋:指西湖。元宋無詩:“戀著銷金鍋子暖,龍沙忘了兩宮寒”

湖光塔影連三竺; 海日江潮共一樓。 *黃文中題北高峰

盛德在金,與南北峰參天并峙; 善人是富,隨東西浙流水俱長。 *北高峰

靈鷲向云中隱去; 奇峰自天外飛來。

*飛來峰,又名靈鷲峰,在杭州靈隱寺前,相傳公元326年(東晉),印度僧人慧理曾登此峰,說很象印度的靈鷲蜂,不知何時飛來,故名。飛來峰高209米,樹木蔥籠,怪石崢嶸,有青林洞、玉乳洞等著名洞壑

洞里白猿呼自出; 崖前殘石悔飛來。 *張岱題飛來峰

飛峰一動不如一靜; 念佛求人莫如求己。

*飛來峰。上句:宋孝宗游靈隱,見飛來峰,問“既是飛來,何不飛去?”僧凈輝答“一動不如一靜。”下句:孝宗見觀音像手持念珠,乃問“何用”,凈輝答“念觀世音菩薩”,問“自念則甚”,對曰“求人不如求己”

泉冷幾時?問孤松而不語; 峰來何處?輸老鶴以長棲。 *飛來峰

慧理參禪,月明長嘯,不問是黑是白,野心猿都能答應; 生公說法,雨墜天花,莫論飛去飛來,頑皮石也會點頭。 *飛來峰

南高峰,北高峰,世事盡儻來,莫問峰來何處; 在山泉,出山泉,人心先耐冷,才知泉冷幾時。 *楊叔懌題飛來峰

泉自幾時冷起; 峰從何處飛來。

*董其昌題冷泉亭,在飛來峰下,云林寺前

泉自有時冷起; 峰從無處飛來。 *俞樾題冷泉亭

泉自禹時冷起; 峰從項處飛來。

*俞樾之女俞繡孫題冷泉亭。其聯語中用“項”字,俞繡孫解釋為“項羽力能拔山,如不是項羽把山拔起,哪里還有此峰飛來?”

泉聲咽危石; 月色冷青松。 *集王維句題冷泉亭

泉自冷時冷起; 峰從飛處飛來。 *石冶棠題冷泉亭

在山本清,泉自源頭冷起; 入世皆幻,峰從天外飛來。 *左宗棠題冷泉亭

??址鍋砀? 不愁泉冷無熱時。 *黃霖題冷泉亭

春秋閱盡水長冷; 風雨到來山欲飛。 *冷泉亭

山峰且有飛來悔; 泉水偏從冷后傳。 *趙鐵山題冷泉亭

圓機風與溪相答; 妙義人同石共談。 *雍正題冷泉亭

世出世清一泉水; 住無住心半峰云。 *升泰題冷泉亭

泉在山中,自是清流甘冷落; 峰高世外,孰從飛去悟來因。 *升泰題飛來峰冷泉亭

未出山時,一寒至此; 飛來峰下,有亭翼然。 *冷泉亭

近壑定禪心,泉水出山猶自冷; 煙云空變態,峰巒何處更堪飛。 *郭昆燾題冷泉亭

泉水澹無心,冷暖惟主人翁自覺; 峰巒青未了,去來非佛弟子能言。 *金安清題冷泉亭

勝境重新,門前峰列如屏,未必飛來不飛去; 優游若昔,享畔水清可掬,漫論泉冷與泉溫。 *翟傳壿題冷泉亭

有本如是者; 知幾其神乎。 *吳芝英題冷泉亭

洗熱腸,泉是冷好; 衛凈土,峰特飛來。 *范掄選題冷泉亭

洗熱腸泉是冷; 護凈土峰故飛。 *祝慶年題冷泉亭

雷不驚人,在壑原非真霹靂; 泉能澤物,出山要有熱心腸。 *亭亭亭,在冷泉亭旁

泉水在山清,聽天籟淙淙,到此且停雙不借; 煙嵐隨地好,問塵寰擾擾,幾人來作小游仙。

*石冶棠題飛來峰春淙亭,在飛來峰路口。 天籟:自然界的聲響。呂溫《終南精舍月中聞磬聲》詩:“天籟疑難辨,霜鐘誰可分?” 雙不借:不借本指麻鞋,此指雙腳。 塵寰:猶塵世。李群玉《送隱者歸羅浮》詩:“自此塵寰音信斷,山川風月永相思”

山水多奇蹤,二澗春淙一靈鷲; 天地無交換,百頃西湖十里源。 *黃文中集句題春淙亭

飲酒橫琴消永日; 跳波赴壑如奔雷。

*壑雷亭,在飛來峰冷泉亭側

利欲紛馳,腳下安知萬丈壑; 偷心未盡,眼前聽取一雷聲。 *壑雷亭

飛瀑渟泉,跡在名山偏耐冷; 巨雷縱壑,心如止水總無驚。 *許應榮題壑雷亭

飛瀑欲凌空,遠度峰頭作霖雨; 出山能澤物,先從壑底起風雷。 *查亮采題壑雷亭

路轉峰回藏古跡; 亭高人往仰前賢。

*翠微亭,在飛來峰半山腰,韓世忠為紀念岳飛而建

萬壑松風和澗水; 千年豪杰壯山丘。 *翠微亭

山外皆山,巒岫繞成清凈界; 畫中有畫,笙歌譜就太平圖。 *李衛題圣因寺

圣德遐昌,北極恩光昭北闕; 皇仁遠被,西湖瑞靄接西天。

*李衛題圣因寺。 北闕:宮殿北門樓。唐孟浩然詩:“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莊嚴勝地,瑯環福地,東壁沐清光,洵是比金鑾侍漏; 晴雨宜時,雪月佳時,西泠談盛事,最難忘玉輦巡游。 *德馨題圣因寺。 瑯:玉石。 東壁:星名,壁宿別名,為玄武七宿之一,主文章。唐張說詩:“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 洵:通“均”。 金鑾:唐宮殿名。 玉輦:古代帝王的乘輿

江水滔滔,洗盡千秋人物,看閑云野鶴,萬念都空,說什么南宋衣冠,西湖煙柳;

天風浩浩,吹開大地塵氛,倚片石危欄,一關獨閉,更何須故人祿米,鄰舍園蔬。 *圣因寺

故宮寥落認前朝,天下為公,莫忘懷四部圖書,一園草木; 勝跡登臨容我輩,人間何世,試極目東西浙海,南北峰云。 *圣因寺。 寥落:稀疏、冷落。謝朓詩:“曉星正寥落,晨光復泱漭。” 四部圖書:指晉荀勖《中經新簿》始改圖書為甲、乙、丙、丁四部,亦即經、子、史、集四類

已溺已饑,恩周浙境; 爾熾爾壽,輝映湖山。 *圣因寺

救災希金,出水火而登衽席; 紀功勒石,立碑塔以壯湖山。

*圣因寺。 衽席:朝堂宴享時所設的席位

昊天不傭,載胥及溺; 將伯助予,永矢弗諼。 *集《詩經》句題圣因寺

樓觀滄海日; 門對浙江潮。

*乾隆集宋之問句題韜光寺,在杭州靈隱寺西北巢枸塢。始建于唐長慶年間,唐高僧韜光曾在此結庵說法,故名。“韜光觀海”為杭州一景。 宋之問:唐代詩人,曾作《靈隱寺》詩,前四句為“鷲嶺郁岧峣,龍宮鎖寂寥。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嶺樹湖云沉足底; 江湖海日上眉端。 *集林則徐句題韜光寺

鴻爪雪泥,著跡岳陽樓上; 云裝煙駕,降真靈隱山頭。

*徐紹基題韜光寺。 鴻爪雪泥:比喻往事遺留的痕跡,蘇軾《和子由澠池懷歸》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南北高峰天外筆; 東西流水屋頭琴。 *韜光寺

山街古寺穿云入; 樹隱流泉倚石聽。

*韜光寺

要待人力回天,枝枝香滿; 留得春光駐世,月月花開。 *張宗祥題韜光寺

訣授云房,涉水登山,一枕黃梁超法界; 詩題鶴觀,度人濟世,千年丹篆仰仙蹤。 *黃瀛元題韜光寺

韜海承呂姜,眈禪悅靜觀萬物; 光華躍中外,閱圣教普救群黎。 *馮極嫦題韜光寺

高亭臨極巔,無數云山供點筆; 皓日出云表,才有梅花便不同。 *堅匏上人題韜光寺

錫命在西方,斯民庇綸音樂利; 聲靈鄰北極,神圣握天下財源。

*韜光寺。 綸音:綸音、綸言、綸綍為皇帝的詔書,制令

盛德在金,與南北峰參天并峙; 善人是富,隨東西浙流水俱長。

*韜光寺

韜晦竹林深,客至徘徊,一塵不染; 光輝蓮座放,堂開迤邐,萬象皆空。

*王信孚題韜光寺,聯嵌“韜光”二字。 韜晦:收斂鋒芒,隱藏才能行跡

科第有神仙,到處云煙堪供養; 招集群季侶,滿城風雨此登臨。 *徐紹基題韜光寺

詩寫梅花月; 茶煎谷雨春。 *龍井,在西湖西面鳳凰嶺上,傳其泉脈與海通,內必有龍,故名。泉水出自巖中,四時不絕,水味甘冽,是西湖名泉之一

欣于所遇何空色; 樂在其間足古今。 *乾隆題龍井

玉毫珠頂無離即; 皓月清池得證因。 *乾隆題龍井

秀萃明湖,游目頻來過溪處; 腴含古井,怡情正及采茶時。

*乾隆題龍井。 過溪處:龍井附近舊有過溪亭

夜壑泉歸,渥洼能致千巖雨; 曉堂龍出,崖石皆為一片云。 *張岱題龍井。 渥洼:濕洼地

斟雉釀化調天醴; 擊壤歡謠洽德源。 *龍泓井。 斟雉:烹制雉羹;擊壤:古歌謠名

興來臨水敲殘月; 談罷吟風倚片云。

*孫隆題片云亭,在鳳凰嶺上,有一異石,名一片云,石后有片云亭

石澗泉喧仍定靜; 松陰路轉入清涼。

*虎跑泉,在西湖和錢塘江之間的大慈山下,號天下第三泉。相傳唐元和十四年(819年)高僧寰中居此,苦于無水,一日,有二虎刨地作穴,泉水涌出,故名。泉水和龍井為西湖雙絕

已種稚松三百本; 待移蒼竹一千根。 *馬一浮題虎跑泉

山勢北連三竺去; 泉聲西自五云來。

*張以寧題虎跑泉。 五云:五云山

古墨露垂秋,蘇長公牓留書草; 幽香風蘊夕,潞佛子石映畫蘭。 *丁丙題虎跑泉

山翠滴前楹,牓草曾留名宦跡; 泉香余片面,畫蘭爭訪勝朝碑。 *陳豪題虎跑泉

愿借吾師手中半葉蕉,煽滅若輩熱中熱; 留得此地山上一勺水,渴解眾生難上難。 *彭教仁題虎跑泉

龍咒缽中安西方,圣人現四十八臂,具大神力; 虎移泉眼自南岳,童子歷百千萬劫,留此真源。 *丁修甫題虎跑泉

水翻鴨綠; 山疊螺青。

*乾隆題玉泉,在杭州青芝塢口的清漣禪寺內,泉水晶瑩明澈,與龍井、虎跑并稱杭州三大名泉,池中養有紅鯉魚,軒上有“魚樂國”匾額,為明代書法家董其昌所書

魚有化機參活潑; 人無俗慮悟禪心。 *盛和頤題玉泉

桃花紅壓玻璃水; 萍藻深藏翡翠魚。 *董其昌題玉泉

魚樂人亦樂; 泉清心共清。 *玉泉

此即濠澗,非我非魚皆樂境; 恰來海上,在山在水有遺音。

*陶文毅題玉泉。 非我非魚:語本《莊子·秋水》

未若此間樂; 安知我非魚。

*王蘋題玉泉。 安知我非魚:語本《莊子·秋水》

休羨巨魚奪食; 聊飲清泉洗心。

*沈銘戲題玉泉。 巨魚:玉泉之魚最重者達70斤,宛若孩

知有濠梁樂; 豈無江海心。

*玉泉。 濠梁:即濠水的魚梁上?!肚f子·秋水》:莊子與惠施游于濠梁,見儵魚出游從容,因辯論魚之知樂與否,后以濠上指逍遙之所

浩浩羨無涯,身坐宮中通造化; 洋洋皆得所,眼觀池內起慈悲。

*陳小豪題玉泉《名勝聯集》(地域)浙江(4)杭州(2)

到處溪山如舊識; 此間風物屬詩人。

*郭尚先題西泠橋,又名西林橋,亦稱西陵橋,是孤山到北山的必經之地,原是一個渡口,名西村。宋人詞中有“看畫船盡入西村,閑卻半湖春色”之句,即指此處

千載芳名留古跡; 六朝韻事著西泠。

*蘇小小墓,在西泠橋畔。據傳蘇是南齊時錢塘名妓,貌絕青樓,才技超群,當時莫不稱麗。古樂府有西陵蘇小小詩云:“妾乘油壁車,郎跨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唐張祜詩:“吳兒解記真娘墓,杭俗猶有蘇小墳”

花須柳眼渾無賴; 落絮游絲亦有情。 *孔惠集句題蘇小小墓

且看青冢留千古; 漫道紅顏本暫時。 *蘇小小墓

桃花流水杳然去; 油壁香車不再逢。 *徐蘭修題蘇小小墓

湖山此地曾埋玉; 花月其人可鑄金。 *曾濟集句題蘇小小墓

金粉六朝,香車何處; 才華一代,青冢猶存。 *葉赫題蘇小小墓

幾輩英雄,拜倒石榴裙下; 六朝金粉,尚留抔土壟中。 *蘇小小墓

燈火珠簾,盡有佳人居北里; 笙歌畫舫,獨教芳冢占西泠。 *王成瑞題蘇小小墓

小字偶相同,考古休憑吳地記; 香魂真有托,結鄰常伴鄂王墳。 *約齋題蘇小小墓

失意且吾豪客; 得時亦一英公。

*高爾登題武松墓,在西泠橋,鄭貞女墓左

貞心洵若孤山靜; 佳話今同處土傳。

*納拉氏題馮小青墓,在孤山林處士墓側。相傳小青為馮生姬,才貌出眾,不容于大婦,徙居孤山別墅,憂郁早卒

為我湖山留一席; 看人宦海度云帆。

*吳鴻賓題林社,在孤山之陰。林名啟,字迪臣,福建侯官人,清光緒時守杭州

教育及蠶桑,三載賢勞襄太守; 追隨有梅鶴,一龕香火共孤山。 *陸元鼎題林社

林下有宗風,終古梅花兩知己; 薛廬共明水,吾杭太守一傳人。 *楊臨題林社

官余長物,冷樹千株,勝地平分高士席; 眼底舊都,炊煙萬戶,蒼生來往我公心。 *邵章題林社

債課蠶絲,擔簦趨太守,仁風樂土,更宏衣被利; 封崇馬鬣,酻酒對西湖,明月梅花,永薦墓門馨。 *林社

風流儒雅亦吾師,好作祠堂傍修竹; 神清骨冷無由俗,一生知已是梅花。 *李恂集句題林社

樹谷一年,樹木十年,樹人百年,兩浙無兩; 處士千古,少尉千古,太守千古,孤山不孤。 *林社

一片土本屬逋家,尚友古人,繼絕世高蹤,曾為補梅寫韻; 八百年預留此席,流水今日,想入林把臂,應偕舞鶴同歸。 *程鐘瑞題林社

舊枝新干,晨夕寫梅,欲從山外青山,更長雙峰撐勁節; 詩夢酒痕,苔芩結契,爭羨閣邊高閣,永留豐壁起層巒。 *吳廷康題林社

清福幾生修,伴逋仙高隱,少尉孤忠,一嶺梅花尋冷趣; 遺風三代上,繼白傅呼賓,蘇公判事,兩堤楊柳系謳思。 *周錫蕃題林社

日似丹光出高嶺; 鶴因梅樹住前山。 *阮元題葛嶺,在杭州寶石山西,相傳晉葛洪嘗煉丹于此,有葛仙庵、抱樸廬、煉丹臺、誦芬閣、香水鄰園等建筑,初陽臺在葛嶺巔,可觀日出

德行高妙,容止可法; 咸儀齊整,器缽無聲。 *梁同書集句題葛嶺

初陽臺由此上達; 抱樸廬亦可旁通。

*陳尚禮題葛嶺。 抱樸:書名,晉葛洪著,洪自號抱樸,故為書名

魏晉詡風流,是翁抱樸傳書,棋局樗蒲忘世業; 湖山蓊云氣,此處煉丹成汞,柳堤仙島護瀛寰。

*阮元題葛嶺。 詡:大言。 樗蒲:古代的博戲。 蓊:聚集

江痕斜界東西漸; 山色都收里外湖。

*葛嶺。 江:錢塘江。 里外湖:西湖由里湖、外湖等五部分組成

臺上露擎仙掌白; 塔西雨過佛頭青。

*來惇裕題葛嶺。 臺:葛嶺上的初陽臺。 塔:保俶塔

點綴名山,有勾漏丹砂著色; 登臨絕頂,看扶桑旭日來朝。

*王家治題葛嶺 。勾漏:山名,在廣西北流北,據說葛洪聽說那一帶出丹砂,就要求去做官

孤隱對邀林處士; 半閑坐論賈平章。

*來惇裕題葛嶺。 賈平章:指南宋奸相賈似道

明月倒涵魚港棹; 曉霜背聽鳳林鐘。

*來惇裕題葛嶺。 鳳林:古地名。在甘肅臨夏縣南

藍橋咫尺神仙路; 丹訣流傳道士家。

*楊家洛題葛嶺。 藍橋:橋名,在陜西藍田東南藍溪之上,相傳其地有仙窟,為唐裴航遇仙女云英處。 丹訣:道家所謂煉丹成仙的秘訣

有幾兩阮公當著; 作一半白傅勾留。

*朱錫榮題葛嶺。 阮公:即清代阮元,任杭州巡撫時,曾調集民工疏浚西湖,阮公墩就是他的遺跡。 白傅:即唐代白居易,在杭州做過三年巡撫,做了許多好事,白堤就是以他的姓氏命名的

曉日初升,蕩開山色湖光,試登絕頂; 仙人何處,剩有石臺丹井,來結閑緣。 *葛嶺

茂林通妙境; 修竹倚靈山。 *葛嶺

桃花流水之曲; 綠蔭芳草之間。 *葛嶺

對此好湖山,再休提世外滄桑,人間營逐; 無多新結構,且領略稚川丹訣,孤嶼清風。 *葛嶺。 稚川:道家傳說的仙都

隔岸暗香多,為愛老梅瀕水住; 前山丹井在,新成大藥望仙來。 *葛嶺

松聲雨聲鐘磬聲,聲聲自在; 山色水色煙霞色,色色皆空。 *吳忠禮集句題煉丹臺,在葛嶺

爐火著千秋,煉就真元成善果; 仙丹施一點,救回災疾起殘生。

*鑒盤題煉丹臺。 真元:指人的元氣,唐元稹詩:“時物欣出獎,真元隨內修”

到此臺須悟丹經百煉; 非吾侶那知事出三真。

*陳廷英題煉丹臺。 丹經:即丹訣。 三真:宋時有人稱富弼韓琦為真宰相,歐陽修為真內翰,張康節為真御史,合稱三真

屐跡尚堪尋,高閣登臨,此境依然圖畫里; 山靈如舊識,群峰羅列,我來相約弟昆行。 *德馨題誦芬閣,在葛嶺

到此已超諸色界; 來時權作小游仙。 *德馨題誦芬閣

嶺樹湖云沉足底; 江潮海日上眉端。 *祁世長集文忠句題誦芬閣

一卷誦清芬,溯從蠟屐游時,臺閣山林重入畫; 兩家懷祖德,行到綠筠深處,甘棠喬木竟同春。

*徐琪題誦芬閣。 清芬:比喻德行高潔。陸機文賦:“詠世德之駿烈,誦先人之清芬”。 蠟屐:以蠟涂屐。唐元稹詩:“謝公秋思眇天涯,蠟屐登高為菊花”

喜有寬閑為小隱; 粗將知足報明時。 *香水鄰園,在葛嶺

直將云影天光里; 便作柳邊花下看。 *香水鄰園

憑欄霄月近; 倚杖海云回。

*田汝成題南高峰,與北高峰對峙,登臨可一覽湖光山色

兩腳不離大道,吃緊關頭,須要認清岔路; 一樓俯瞰群山,占高地步,自然趕上前人。 *南高峰

一角夕陽藏古洞; 四周翠嵐接遙村。

*煙霞洞,在南高峰下的煙霞嶺上

倘他日蠟屐重來,須記取山中松徑; 攜一片紅云歸去,莫錯認世外桃源。 *煙霞洞

誰謂我屋,誰謂我家,本來棲息人間,難得此近山遠水; 何必學仙,何必學佛,也算優游洞府,便不是俗骨凡胎。 *煙霞洞。 優游:盡情地漫游

江湖俯看杯中瀉; 鐘磬聲從地底聞。

*鄧林題北高峰,與南高峰對峙,海拔314米,登臨眺望,群山屏列,西湖風光,歷歷在目

峙北高峰,靈隱寺巔尊帝釋; 主西藏府,銷金鍋內妙權衡。

*姚承熙題北高峰。 帝釋:佛教稱諸天之主為帝釋。 銷金鍋:指西湖。元宋無詩:“戀著銷金鍋子暖,龍沙忘了兩宮寒”

湖光塔影連三竺; 海日江潮共一樓。 *黃文中題北高峰

盛德在金,與南北峰參天并峙; 善人是富,隨東西浙流水俱長。 *北高峰

靈鷲向云中隱去; 奇峰自天外飛來。

*飛來峰,又名靈鷲峰,在杭州靈隱寺前,相傳公元326年(東晉),印度僧人慧理曾登此峰,說很象印度的靈鷲蜂,不知何時飛來,故名。飛來峰高209米,樹木蔥籠,怪石崢嶸,有青林洞、玉乳洞等著名洞壑

洞里白猿呼自出; 崖前殘石悔飛來。 *張岱題飛來峰

飛峰一動不如一靜; 念佛求人莫如求己。

*飛來峰。上句:宋孝宗游靈隱,見飛來峰,問“既是飛來,何不飛去?”僧凈輝答“一動不如一靜。”下句:孝宗見觀音像手持念珠,乃問“何用”,凈輝答“念觀世音菩薩”,問“自念則甚”,對曰“求人不如求己”

泉冷幾時?問孤松而不語; 峰來何處?輸老鶴以長棲。 *飛來峰

慧理參禪,月明長嘯,不問是黑是白,野心猿都能答應; 生公說法,雨墜天花,莫論飛去飛來,頑皮石也會點頭。 *飛來峰

南高峰,北高峰,世事盡儻來,莫問峰來何處; 在山泉,出山泉,人心先耐冷,才知泉冷幾時。 *楊叔懌題飛來峰

泉自幾時冷起; 峰從何處飛來。

*董其昌題冷泉亭,在飛來峰下,云林寺前

泉自有時冷起; 峰從無處飛來。 *俞樾題冷泉亭

泉自禹時冷起; 峰從項處飛來。

*俞樾之女俞繡孫題冷泉亭。其聯語中用“項”字,俞繡孫解釋為“項羽力能拔山,如不是項羽把山拔起,哪里還有此峰飛來?”

泉聲咽危石; 月色冷青松。 *集王維句題冷泉亭

泉自冷時冷起; 峰從飛處飛來。 *石冶棠題冷泉亭

在山本清,泉自源頭冷起; 入世皆幻,峰從天外飛來。

*左宗棠題冷泉亭

??址鍋砀? 不愁泉冷無熱時。 *黃霖題冷泉亭

春秋閱盡水長冷; 風雨到來山欲飛。 *冷泉亭

山峰且有飛來悔; 泉水偏從冷后傳。 *趙鐵山題冷泉亭

圓機風與溪相答; 妙義人同石共談。 *雍正題冷泉亭

世出世清一泉水; 住無住心半峰云。 *升泰題冷泉亭

泉在山中,自是清流甘冷落; 峰高世外,孰從飛去悟來因。 *升泰題飛來峰冷泉亭

未出山時,一寒至此; 飛來峰下,有亭翼然。 *冷泉亭

近壑定禪心,泉水出山猶自冷; 煙云空變態,峰巒何處更堪飛。 *郭昆燾題冷泉亭

泉水澹無心,冷暖惟主人翁自覺; 峰巒青未了,去來非佛弟子能言。 *金安清題冷泉亭

勝境重新,門前峰列如屏,未必飛來不飛去; 優游若昔,享畔水清可掬,漫論泉冷與泉溫。 *翟傳壿題冷泉亭

有本如是者; 知幾其神乎。 *吳芝英題冷泉亭

洗熱腸,泉是冷好; 衛凈土,峰特飛來。 *范掄選題冷泉亭

洗熱腸泉是冷; 護凈土峰故飛。 *祝慶年題冷泉亭

雷不驚人,在壑原非真霹靂; 泉能澤物,出山要有熱心腸。 *亭亭亭,在冷泉亭旁

泉水在山清,聽天籟淙淙,到此且停雙不借; 煙嵐隨地好,問塵寰擾擾,幾人來作小游仙。

*石冶棠題飛來峰春淙亭,在飛來峰路口。 天籟:自然界的聲響。呂溫《終南精舍月中聞磬聲》詩:“天籟疑難辨,霜鐘誰可分?” 雙不借:不借本指麻鞋,此指雙腳。寰:猶塵世。李群玉《送隱者歸羅浮》詩:斷,山川風月永相思”

山水多奇蹤,二澗春淙一靈鷲; 天地無交換,百頃西湖十里源。 *黃文中集句題春淙亭

飲酒橫琴消永日; 跳波赴壑如奔雷。

*壑雷亭,在飛來峰冷泉亭側

利欲紛馳,腳下安知萬丈壑; 偷心未盡,眼前聽取一雷聲。 *壑雷亭

飛瀑渟泉,跡在名山偏耐冷;

塵“自此塵寰音信巨雷縱壑,心如止水總無驚。 *許應榮題壑雷亭

飛瀑欲凌空,遠度峰頭作霖雨; 出山能澤物,先從壑底起風雷。 *查亮采題壑雷亭

路轉峰回藏古跡; 亭高人往仰前賢。

*翠微亭,在飛來峰半山腰,韓世忠為紀念岳飛而建

萬壑松風和澗水; 千年豪杰壯山丘。 *翠微亭

山外皆山,巒岫繞成清凈界; 畫中有畫,笙歌譜就太平圖。 *李衛題圣因寺

圣德遐昌,北極恩光昭北闕; 皇仁遠被,西湖瑞靄接西天。

*李衛題圣因寺。 北闕:宮殿北門樓。唐孟浩然詩:“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莊嚴勝地,瑯環福地,東壁沐清光,洵是比金鑾侍漏; 晴雨宜時,雪月佳時,西泠談盛事,最難忘玉輦巡游。 *德馨題圣因寺。 瑯:玉石。 東壁:星名,壁宿別名,為玄武七宿之一,主文章。唐張說詩:“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 洵:通“均”。 金鑾:唐宮殿名。 玉輦:古代帝王的乘輿

江水滔滔,洗盡千秋人物,看閑云野鶴,萬念都空,說什么南宋衣冠,西湖煙柳;

天風浩浩,吹開大地塵氛,倚片石危欄,一關獨閉,更何須故人祿米,鄰舍園蔬。 *圣因寺

故宮寥落認前朝,天下為公,莫忘懷四部圖書,一園草木; 勝跡登臨容我輩,人間何世,試極目東西浙海,南北峰云。 *圣因寺。 寥落:稀疏、冷落。謝朓詩:“曉星正寥落,晨光復泱漭。” 四部圖書:指晉荀勖《中經新簿》始改圖書為甲、乙、丙、丁四部,亦即經、子、史、集四類

已溺已饑,恩周浙境; 爾熾爾壽,輝映湖山。 *圣因寺

救災希金,出水火而登衽席; 紀功勒石,立碑塔以壯湖山。

*圣因寺。 衽席:朝堂宴享時所設的席位

昊天不傭,載胥及溺; 將伯助予,永矢弗諼。 *集《詩經》句題圣因寺

樓觀滄海日; 門對浙江潮。

*乾隆集宋之問句題韜光寺,在杭州靈隱寺西北巢枸塢。始建于唐長慶年間,唐高僧韜光曾在此結庵說法,故名。“韜光觀海”為杭州一景。 宋之問:唐代詩人,曾作《靈隱寺》詩,前四句為“鷲嶺郁岧峣,龍宮鎖寂寥。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嶺樹湖云沉足底; 江湖海日上眉端。 *集林則徐句題韜光寺

鴻爪雪泥,著跡岳陽樓上; 云裝煙駕,降真靈隱山頭。

*徐紹基題韜光寺。 鴻爪雪泥:比喻往事遺留的痕跡,蘇軾《和子由澠池懷歸》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南北高峰天外筆; 東西流水屋頭琴。 *韜光寺

山街古寺穿云入; 樹隱流泉倚石聽。 *韜光寺

要待人力回天,枝枝香滿; 留得春光駐世,月月花開。 *張宗祥題韜光寺

訣授云房,涉水登山,一枕黃梁超法界; 詩題鶴觀,度人濟世,千年丹篆仰仙蹤。 *黃瀛元題韜光寺

韜海承呂姜,眈禪悅靜觀萬物; 光華躍中外,閱圣教普救群黎。 *馮極嫦題韜光寺

高亭臨極巔,無數云山供點筆; 皓日出云表,才有梅花便不同。 *堅匏上人題韜光寺

錫命在西方,斯民庇綸音樂利; 聲靈鄰北極,神圣握天下財源。

*韜光寺。 綸音:綸音、綸言、綸綍為皇帝的詔書,制令

盛德在金,與南北峰參天并峙; 善人是富,隨東西浙流水俱長。 *韜光寺

韜晦竹林深,客至徘徊,一塵不染; 光輝蓮座放,堂開迤邐,萬象皆空。

*王信孚題韜光寺,聯嵌“韜光”二字。 韜晦:收斂鋒芒,隱藏才能行跡

第三篇:4.《中華對聯》第四章 對聯的句式和對仗☆☆☆

第四章 對聯的句式和對仗

對聯同其他文藝一樣,也有自身的特點,主要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段男牡颀?middot;麗辭》所謂“句句相銜”,“字字相麗”,《史通·敘事篇》所謂“編字不只,捶句皆雙,修短取均,奇偶相配”,雖然都是就詩文的對偶說的,由于對聯主要是由詩的對仗句發展而來的,因而實際上也道出了對聯的特點。

§3—1 字數與句式

一、字數

對聯的第一個特點是上下兩聯字數相等。如果不是故意空出某個位置以取得某種修辭效果,概莫能外。有人把一句話分寫在大門兩邊,字數相差兩三個,這當然不是不可以,但這只是口號而不能算對聯。

二、句式

對聯在句式上也有一些特色。

一、對聯的句式一般是長短句,這一點頗類似于詞。每聯兩句或兩句以上而每句又字數相等的對聯并不多。稍微常見一點的只是像廈門鄭成功紀念館“開辟荊榛,千秋功業;驅除荷虜,一代英雄”這樣的四字句聯。

有的對聯,同一聯中雖然每句字數相等,但節奏并不一樣??炊朊忌骄爬隙吹囊桓保?/p>

問九老 何處飛來,一片碧云 天影靜;

悟三乘 遙空望去,四山明月 佛光多。

兩聯的第一句是按三——四的節奏念,第二句卻按四——三的節奏念。

兩副對聯字數相等,中間斷句的地方并不一致的情形也很普遍。下面兩副每邊都是十七個字,斷句的差別就很大。

四川灌縣離堆公園聯:

兩千年好事,車同軌,書同文,天府百流同灌;

數萬頃良田,水有源,禾有本,中華一大有洲。

1 這副對聯是按五——三——三——六斷句的。百流,指都江堰。 四川樂山烏尤寺讀書樓聯:

江上此樓高,問坡穎而還,千載讀書人幾個?

蜀中游遍跡,看嘉峨并秀,扁舟載酒我重來。

這副對聯又是按五——五——七字斷句的。坡,東坡蘇軾。穎,穎濱遺老蘇轍。嘉,樂山。峨,峨眉。

字數相等的對聯尚且如此,不相等的,聯中句子長短紛紜的程度,就更不用說了。 其

二、喜歡用倒裝。這種倒裝,主要是為了合某一特定句式或平仄:

二十年前此讀書,記古寺夕陽,??辞鄺骷t葉臨絕頂;

一千里外更窮目,數今朝風物,只有月色灘聲似舊時。

這副對聯題于長沙岳麓山云麓宮。“??辞鄺骷t葉臨絕頂”是“常臨絕頂看青楓紅葉”的倒裝。之所以這么倒裝,是為了與下聯“只有月色灘聲似舊時”的句式相合。

舊事總驚心,階前檜賊,

感時應濺血,廟側花神。

這副對聯題于杭州岳廟。檜,本指分尸檜樹,此指秦檜。上聯是“階前檜賊,舊事總驚心”的倒裝;下聯是“廟側花神,感時應濺血”的倒裝。這么倒裝,是因為按內容,上下兩聯不能交換。若不倒裝,末句句腳就成了上平(心)下仄(血),讀起來不鏗鏘。

倒裝的結果,句子顯得變化多樣。

三、常將若干結構相同的詞語聯合起來作一個動詞或介詞的賓語:

勝地重新,在紅藕花中,綠楊陰里;

清游自昔,看長天一色,朗月當空。

這副對聯題于杭州西湖平湖秋月。“紅藕花中”和“綠楊陰里”都是偏正結構,聯合起來作介詞“在”的賓語;“長天一色”與“朗月當空”都是主謂結構,聯合起來作動詞“看”的賓語。

寶枋閱千載常新,樓閣喜重開,依舊前臺花發,清夜鐘聞,東澗水流,南山云起;

勝境數西湖第一,林泉稱極美,試看馳峴風高,鷲峰石峙,龍泓月印,猿洞苔斑。

2 這副對聯題于杭州靈隱寺。馳峴,狀似奔跑的小而高的山嶺。龍泓,龍泓洞,在飛來峰下。猿洞,呼猿洞,在飛來峰上。“依舊(是)”和“試看”后面均帶四個結構相同的詞語,這樣,不僅列述的事物較多,讀起來也有均勻而強烈的節拍感。

§3—2 對仗

對聯的第二個特點,是彼此對仗。

一、工對與寬對

工對有三個基本要求。

一是詞類必須相當。要做到詞類相當,首先就要弄清古人對詞的分類。王力先生在《詩詞格律》一書中說,“按照詩的對仗”,詞可分九類,這就是名詞、形容詞、數詞(數目字)、顏色字、方位詞、動詞、副詞、虛詞(連詞、助字之類)和代詞。古人則稱為虛字、實字、助字和半虛半實。其定義為:“無形可見為虛,有跡可指為實;體本乎靜為死,用發乎動為生;似有似無者,半虛半實。”虛字分“死”、“活”(生)兩種,“死”者為形容詞,“活”者為動詞。實字指普通名詞。助字指副詞、代詞和其他虛詞。半虛指方位詞,半實指抽象名詞。再補上數詞和顏色詞,兩種說法便可一一對應?!段溺R秘府論·論對》之所謂“一二三四,數之類也;東南西北,方之類也;青赤玄黃,色之類也;風雪霜露,氣之類也;鳥獸草木,物之類也;……”比虛字、實字、助字這種分法,又更具體一些。至于怎樣就叫詞類相當,《縹緗對類》提出“實對實,虛對虛”這個原則,強調分辨“有無虛與實,死活重兼輕”,這是不錯的。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要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詞對數詞,副詞對副詞,……。不過,也還有一些問題需要注意:詩詞中數目、顏色、方位各自成一類,“孤”、“半”等也算數目,這三類詞很少跟別的詞相對;不及物動詞常常跟形容詞相對;連綿字只能跟連綿字相對,而連綿字當中又分為名詞性的(如鴛鴦、鸚鵡)、形容詞性的(如逶迤、磅礴)和動詞性的(如躊躇、叮嚀),不同詞性的連綿詞,一般也不能相對;專名只能跟專名相對,最好是人名對人名,地名對地名。這一些于詩適用,于對聯也是適用的。此外,古代還將名詞分作若干小類,如天文、時令、地理、宮室、服飾、器用、植物、動物、人倫、人事、形體等。所謂“詞類相當”,也包括不將這些小類的一類去對另一類。

由于古今屬對的原理基本一致,所以按今天的說法去分析古人寫的對聯,也是大致吻合和可行的。下面以解縉寫的“墻上”聯為例:

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3 “墻”對“山”,“蘆葦”對“竹筍”,“頭”對“嘴”,“腳”對“皮”,“根”對“腹”,是名詞對名詞;“重”對“尖”,“輕”對“厚”,“淺”對“空”,是形容詞對形容詞;“上”對“間”,“底”對“中”,是方位詞對方位詞。不管是按古人的 要求還是從今天的標準來看,都對上了,而且對得非常好。

二是結構必須相應。所謂結構相應,就是兩聯具有相同的語法結構。拿“墻上”聯來說,上聯是個主謂結構,下聯也是個主謂結構。上聯的主語部分是個偏正結構,下聯的主語部分也是個偏正結構。上聯的謂語部分是個聯合結構,下聯的謂語部分也是個聯合結構。這兩聯的結構就是相應的?,F按層次分析法作圖如下。由于兩聯結構相同,只合作一圖:

墻 上 蘆 葦,頭 重 腳 輕 根 底 淺;

山 間 竹 筍,嘴 尖 皮 厚 腹 中 空。

└─┘ └─┘ └─┘ └─┘ └─┘ |

方位

聯合

主謂

主謂

方位

└────┘

└──┘

偏 正

主謂

└┬┘

└───┴─────┘

└───────────┘

主 謂

詞類必須相同,結構必須相應,這兩條一般都是應該遵守的。但有些對聯,有時在聯內自對,上下聯雖然詞類不完全相當,語法結構也不一致,只要自對工整,也是允許的。這個問題本書還會敘述。

三是節奏必須相同。就是說兩聯停頓的地方必須一致??聪旅鎯筛睂β摚?/p>

四季 笙歌,尚有 窮民 悲夜月;

六橋 花柳,渾無 隙地 種桑麻。

萬井 桑麻中,點綴 六橋花柳;

一城 燈火下,渾映 十里湖天。

這兩副對聯都題于杭州西湖湖心亭,也都是十個字。從大的停頓來說,前一副的節奏是四——

4 七,后一副的節奏是五——六。從小的停頓來說,前一副的節奏是二——二——二——二——三,后一副的節奏是二——三——二——四。如果把這兩副對聯的下聯彼此交換一下,先不說內容合不合,只說節奏,一聯要讀成二——二——二——二——三,另一聯要讀成二——三——二——四,那就無論如何合不上拍,自然也無法對仗了。

節奏必須相同這一點,比較短的對聯應是如此,比較長的對聯也應如此??锤V萦咳聫浝辗鸬畹囊桓保?/p>

日日 攜空布袋,少米 無鹽,卻剩得 大肚寬腸,不知 眾檀越,信心時 用 何物供養?

年年 坐冷山門,接張 待李,總見他 歡天喜地,請問 這頭陀,得意處 是 甚么來由?

這副對聯,從大的停頓來說,節奏是六——四——七——五——八,從小的停頓來說,節奏是二——四——二——二——三——四——二——三——三——一——四,也是兩聯都如此,沒有一處例外。

一副對聯,如果做到了詞類相當、結構相應、節奏相同,再加上平仄協調,那就是工對了。工對可以產生一種整齊和諧的美。

如果不能完全做到詞類相當、結構相應、節奏相同和平仄協調,就是寬對。古人把詞性相同而詞類不同的對聯,都放在寬對之列。例如: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鐵無辜鑄佞臣。

這副題于杭州西湖岳墓的對聯中,“山”、“鐵”、“骨”、“臣”都是名詞。但“山”屬地理類,“鐵”屬器用類,是地理對器用;“骨”屬形體類,“臣”屬人倫類,是形體對人倫。這就是一副寬對。但這樣的寬對,在古對聯中就很普遍,而今都應視為工對。又如,“墻上”聯中的“蘆葦”和“竹筍”,都是名詞,而且都是植物,主要之點是相同的;但“蘆葦”兩字意義無所側重,而“竹筍”意義則側重于“筍”,這樣一來,盡管“蘆葦”與“竹筍”在構思上都是聯合式,但看起來就好像前者為聯合式,后者為偏正式,同中又有異了。不過這種差異僅在一詞之內,范圍很小,一般也很難感覺出來,因此,不能說對得不工。更何況這兩個詞中的任何一個,都無法用別的詞來替換。“春在江山上,人入畫圖中”里的“春”屬時令類,“人”屬人物類,物類不同,但都是名詞,也應作工對看。

5 古今都視為寬對的,即半對半不對這一種。這類對聯很多,一般為聯藝不高者所為,無須舉例。

形式必須為內容服務,對聯也不例外。若拘泥于對仗平仄,就會損害內容,那也不妨放寬一點。對工廠農村平時所用的一般對聯,尤其不應苛求。但是,若為名園勝地,由于好的對聯可給環境增色,使人流連欣賞,觸引情思,在題寫新作時,就必須在內容和形式兩方面都力求達到上乘。

二、自對與借對

工對也有一些權變。

一是可以進行聯內自對。自對就是當句對,又叫“邊對”,即“于一句中自成對偶”。這種對法起源甚早?!度蔟S續筆》三云:“唐人詩文,或于一句中自成對偶,謂之當句對。蓋起于《楚辭》‘蕙蒸’、‘蘭藉’,‘桂酒’、‘椒漿’,‘桂棹’、‘蘭枻’,‘斫冰’、‘積雪’。自齊梁以來,江文通、庾子山諸人亦如此。如王勃《宴滕王 閣序》一篇皆然。謂若‘襟三江、帶五湖,控蠻荊、引甌越’,‘龍光、牛斗,徐孺、陳蕃’,‘騰蛟、起鳳,紫電、青霜’之辭是也。杜詩‘小院回廊春寂寂,浴鳧飛鷺晚悠悠’、‘清江錦石傷心麗,嫩蕊濃花滿目斑’之類.不可勝舉。”(詞語下的橫線與浪線皆為筆者所加,下同)。

自唐代以降,自對在對聯中也逐漸使用開來。使用方式首先可分為兩類: 有單字自對者。這種自對容易被人忽視??丛狸枠侨缦乱宦摚?/p>

杜老乾坤今曰眼,

范公憂樂古人心。

上聯“干”(名詞),與“坤”自對,下聯“憂”(動詞轉名詞)與“樂”自對。

非單字(即兩字或多字為一項)自對者,此較常見。如柳州柳侯祠聯:

山水來歸,黃蕉丹荔;

春秋報事,福我佑民。

聯中的“黃蕉”與“丹荔”是自對,“福我”與“佑民”也是自對。“黃蕉”與“丹荔”是偏正結構,“福我”與“佑民”是動賓結構。結構不相應,上下自然不對仗。但因自對的詞語彼此之間卻是詞類相同、結構相應的,因此也就工整了。

有的對聯,聯內自對以后,還可以上下聯彼此相對。如解縉“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這副對聯,上聯的“頭重”與“腳輕”相對,下聯的“嘴尖”與“皮厚”相對,都是自對。而“頭重腳輕”與“嘴尖皮厚”又上下相對。聯內自對以后又可以上下聯相對的,就顯得特別工整。能做到這一步當然再好不過,但若不能兼顧,只是聯內自對

6 也行。王力先生在《漢語詩律學》中說過:“如果上聯句中自對,則下聯也只須句中自對,上聯和下聯之間不必求工。”又說:“甚至于上聯和下聯之間完全不像對仗,只要句中自對是一種工對,全聯也可以認為工對了。”

自對有一些比較特殊的表現形式,值得注意。自對的各項有時不要求字數完全相等。如濟南大明湖鐵公祠聯: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上聯“四面菏花”與“三面柳”自對,下聯“一城山色”與“半城湖”自對,前后字數就為四和三。字數可以不等,但結構必須相應。“四面荷花”是偏正結構,“三面柳”也是偏正結構。下聯同此。不這樣就不能成對。按此,則解縉聯“頭重”不僅與“腳輕”自對,也與“根底淺”自對。下聯也一樣。這種字數不相等的自對,是為了句式的需要增減而成的。“三面柳”與“半城湖”可視為減字,“根底淺”與“腹中空”可視為增字。

有時自對可以不限于兩項。解縉聯上聯之“頭重”與“腳輕”與“根底淺”自對,自對的部分就有三項。下聯也一樣。再看如下一副:

古來幾許英雄?漢衛霍,晉石玄,唐許張,宋韓岳,威加夷狄,無非都是男兒。論女中匹馬從軍,歷黑水黃河,僅木蘭一人出塞。

此地無邊風月。南前川,北大別,東洪界,西長軒,地接江湖,正好形成襟帶。望峰頂蒼鷹犯斗,繞白云紅曰,似芙蓉萬丈橫空。

這副對聯乃李景芳作,題于湖北黃陂木蘭山。衛霍,衛青、霍去病。石玄,謝石、謝玄。許張,許遠、張巡。韓岳,韓世忠、岳飛。前川,當為山名。大別,大別山。洪界,洪界山。長嶺,長軒嶺。上聯“漢衛青”與“晉石玄”、“唐許張”、“宋韓岳”自對,都是偏正結構,而“正”的部分又是聯合結構。下聯“南前川”與“北大別”、“東洪界”、“西長軒”自對,也是偏正結構,但“正”的部分不是聯合結構。上下聯自對部分都有四項。

有時可以規律性地重字。如《對聯話》載汪文溥挽龔百煉父子聯:

一能死,一能報,合傳黨人青劍史;

有是父,有是子,同時送者白衣冠。

上聯自對,重“一能”二字。下聯自對,重“有是”二字。

一副對聯可以在不同位置上,多次使用自對:

正邪自古同冰炭,

毀譽于今辨偽真。

這副杭州岳墓聯,上聯“正”與“邪”(皆為形容詞)自對,“冰”與“炭”(皆為名詞)自對;下聯“毀”與“譽”(皆為動詞)自對,“偽”與“真”(皆為形容詞)自對。上下聯皆有兩處使用自對。

自對各項之間,有時還可以相隔。例如:

甘霖成瑞雪,

百嶺見千嬌。

此聯“甘霖”與“瑞雪”對,中間隔一“成”字;“百嶺”與“千嬌”對,中間隔一“見”字。

“**頓成死鬼,東來不見西歸”這樣的對聯,說“**”與“死鬼”對,“東來”與“西歸”對,是對的,但還應看到,其中也有通過對比而在修辭上取勝的成分。

對于自對的認識,有兩種偏向存在:不知道或者未看出是聯內自對,便認為上下聯失對,此其一。有人謂昆明大觀樓長聯中上聯首句之“空闊”(形容詞)與下聯首句之“英雄”(名詞)“不對仗”,即為一例。殊不知上聯是“空”與“闊”自對,下聯是“英”與“雄”自對。把聯內自對的范圍擴大化,此其二。也就是說,把一些本來不是自對的,也說成是自對。陸偉廉先生《對聯學知識導讀》一書,對自對的闡述,頗多精當之處,但自對擴大化這一點,也頗明顯。比如“處處春光好,家家氣象新”一聯,其中“處處”與“家家”,陸先生認為是“單字自對”,其實不過是兩字迭用而已,因為沒有自身與自身相對的道理。再如阮元賀劉文清太夫人壽聯:“帝祝期頤,卿士祝期頤,合三朝之門下,亦共祝期頤,海內九旬真壽母;夫為宰相,哲嗣為宰相,總百官之文孫,又將為宰相,江南八座太夫人。”期頤,百歲。陸先生認為上聯之“帝祝期頤”與“卿士祝期頤”、“亦共祝期頤”,下聯之“夫為宰相”與“哲嗣為宰相”、“又將為宰相”為“隔句分離自對”,其實不過是上聯重言“祝期頤”三字,下聯重言“為宰相”三字而已。若把這也視為自對,“亦共祝期頤”在結構上未免太不相應了。又如無名氏諷鄒鳴鶴游戲聯:“部院難為為掌院,桂林不守守東林。”陸先生認為上聯之“部院”與“掌院”,下聯之“桂林”與“東林”,為“雙字自對”(屬自對諸項有一字相同者)。其實不過是借鄒氏之所“為”與所“守”,均有一字相同,在修辭上取其機巧而已??傊?,上述種種,作者都不是在求“對”上做文章的,自然不當以自對論之。若把不是自對者也作自對處理,自對的質與域,界線就模糊了。

對聯用自對,一般只在部分詞語中進行。上下聯完全自對的情形也是有的,蘇州月駕軒石波艇子聯“在山泉清,出山泉濁;陸居非屋,水居非舟”與漢陽古琴臺“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一客荷樵,一客聽琴”聯,皆是如此。但這樣的對聯畢竟不多。因為兩聯完全自對,容易使人

8 覺得上下無對仗可言。一副對聯,時而自對,時而上下聯相對,交錯進行,就不會造成這種感覺。

二是可以借對。所謂借對,就是在用某個詞語的甲義(包括某種詞性和結構)的同時,又借它的乙義來與另一個詞語相對。

借對自古有之?!锻醢?ldquo;年逾艾服,任隆臺袞”之“艾服”,由《禮記·曲禮》“五十曰艾,服官政”而來,此借“服”表示衣服之義與“袞”(三公官服)對?!渡蚣s墓志》:“以彼天爵,郁為人龍。”爵,本指爵位,此借其“雀”義與“龍”對。

借對分借下和借上兩種:

借下聯的詞語以適應上聯的,叫借下。例如:

燈明月明,照得大明一統;

君樂臣樂,求彼永樂萬年。

這副題明成祖觀燈的對聯中,下聯的“永樂”就是在用其“永遠快樂”的意思的同時,借其表明成祖年號的意思來與上聯“大明”相對的。又如:

紅白相兼,醉后怎分南北;

青黃不接,貧來盡賣東西。

紅白,指兩種酒。這副對聯中,下聯的“東西”就是在用其表“物件”的意思的同時,借其表方位意思來與上聯的“南北”相對的。

借上聯的詞語以適應下聯的,叫借上。例如:

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田曰暖玉生煙。

這副對聯中的“滄”本為“寒”意,因與“蒼”同音,這里便借以表示“蒼”,再取“蒼”(深綠色)意同“藍”相對。再如:

境辟太元年,看流水桃花,洞口不生寄奴草;

地猶武陵郡,喜垂髫黃發,村中時見避秦人。

這副對聯題于湖南桃花源。傳南朝宋武帝劉裕少時,家貧,一曰于新洲砍伐荻茅,射中一巨蛇,蛇帶箭逃走。次曰劉裕復去原地,見幾個青衣童子搗藥甚勤,問其緣由,答曰:“我主被劉寄奴箭傷。”劉裕吼散童子,拾得其藥,后用于軍中治傷。寄奴,乃劉裕小名,人遂呼該藥為“寄奴草”。“寄奴”于此為草名,而其構詞方式是動賓式。“避秦”是個動賓結構,下聯在用這個詞時,就是在讓“寄奴”在上聯中繼續表名稱的條件下,借其動賓式這一點來同它相對。

9 從上文的例子看,借對尚有借義和借音之分。清以前人,借義與借音,隨遇而用,無所輕重,清人則多重借義而不重借音。這種情形,清陳其元《庸閑齋筆記》“詩文借對”一條有述。

該條云: 今時詩文喜用借對,以寓巧思,蓋古人三十四格內之假對也。如“自朱耶之狼狽,致赤子之流離”,以“赤”對“朱”,以“子”對“耶”,“狼狽”獸名,“流離”鳥名,此假對之工者,今尚學之。

又云: 若“廚人具雞黍,稚子摘楊梅”,以“雞”對“楊”,蓋取“楊”與“羊”同音,“天子居丹扆,廷臣獻六箴”……以“丹”對“六”,蓋取“六”與“綠”同音;“蒼箓”對“諸姬”,以“諸”為“朱”,“皇眷”對“紫宸”,以“皇”為“黃”之類,古人傳以為工,今則不取矣。

說以“借音”方式表示的借對“今則不取矣”,只是一種夸張的說法。事實上清代乃至清代以后,仍有人時或用之。

借對有較高的技巧性,因此是一種巧對。

三、正對、反對與串對

根據上下兩聯在意思上聯系方式的不同,對仗還有正對、反對和串對之分。正對的上下兩聯,角度不同,意思是互相補充的。如臺灣高雄鄭成功祠聯:

由秀才而封王,支持半壁舊江山,為天下讀書人頓增顏色;

驅外夷以出境,自辟千秋新事業,愿今曰有志者再鼓雄風。

這副對聯,上聯講鄭成功在江南堅持抗清事,下聯講鄭成功趕走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事。此兩事也就是鄭成功一生的主要功績。兩聯在意思上互相補充,十分明顯。

某地摩天嶺聯:

山勢巍峨,翮鳥不能越過;

崖壁峻峭,飛猿亦苦攀登。

對聯總的講摩天嶺的高峻。上聯極言其高,下聯極言其峻,兩聯的意思也是互相補充的。

反對的上下兩聯,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襯。如河南靈寶函谷關猶龍閣聯:

未許田文輕策馬,

愿聞老子再騎牛。

田文,孟嘗君。齊泯王時入秦。秦昭王先欲以他為相,后卻囚而欲殺之。孟嘗君讓從人中善狗盜者暗入秦宮,盜出狐裘獻給昭王寵姬,始得獲釋潛逃。夜半至函谷關,門尚未開而追兵將至,又賴一門客學雞叫賺開關門,才最后脫險。策馬,即指此事。說“未許”者,顯因鄙視孟嘗君

10 雞鳴狗盜的伎倆。老子,春秋時道家創始人李耳。相傳他曾騎青牛從函谷關出隱大漠,并在出關前將所著《道德經》付與關尹,該書遂得流傳。說“愿聞”者,是希望這樣的事能再次發生。兩聯的意思就相反相成。

杭州岳墓的那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對聯,上聯講棲霞嶺能埋葬岳飛是很榮幸的,下聯講白鐵無罪卻被用來鑄秦檜等人的跪像,實在倒霉,意思也相反相成。

串對,又叫流水對,意思是順連,分別獨立出來都沒有意義。如長沙岳麓山聯:

直登云麓三千丈,

來看長沙百萬家。

“登”是為了“看”,“看”是“登”的目的。這副對聯不過是一句話分成兩半說,下聯就是上聯意思順連而致。

四川德陽白馬關龐靖侯祠聯:

明知落鳳存先帝,

甘讓臥龍作老臣。

龐統,字鳳雛,死封靖侯。明知落鳳,即明知自己會死。先帝,劉備?!度龂萘x》說,劉備、龐統進軍雒城,龐統馬失前蹄,被掀翻于地,劉備便將自騎的白馬換與他。行至落鳳坡,雒城守將張任以騎白馬者為劉備,令亂箭射之。龐統死,劉備幸免。明知,頌譽之辭。臥龍,諸葛亮。這副對聯,上聯寫龐統的犧牲精神,下聯交代犧牲的動機,也是一副很好的串對。

劉勰在《文心雕龍·麗辭》中說:“麗辭(對偶)之體,……反對為優,正對為劣。”劉勰這種說法,就當時辭賦中某些駢儷情況來說,有一定的正確性。要人防止像“宣尼(孔子)悲獲麟,西狩(獲麟)泣孔丘”那樣的不必要的詞語重復,也是應當的。但籠統地講“反對為優,正對為劣”,就不免絕對化了。因為不管是駢文的對偶,還是詩詞中的對仗,還是獨立使用的對聯,正對都是多數,佳作也不少,有些內容還非得用正對來表達不可,再說,意思上是否重復,也不在于是否用了正對,而在于作者。作者若功力深,又注意了這個問題,那么就是用正對,意思也可以不重復,這已為大量的正對對聯所證明;作者若思想貧乏,無病呻吟,那么就是用反對,也不見得不重復。因此,在藝術上把正對一律視之為“劣”,顯然沒有道理。即使是與反對比較而言,也是片面的。應當說,這三種方式都是需要的。它們都各有自己的特點,也各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反對和串對,稍長一點的對聯就不好使用,這就有很大的局限性,也是它們不如正對的地方??墒?,長期以來,人們一談對仗,就把劉勰這句話奉為金科玉律,不加分析地照搬。筆者曾看到一本有關對聯方面的書,其中說:“串對痹積對好,……但又不及反 11 對為優。如果將三種對聯按藝術性排列,那就是:反對為優,串對次之,正對為下。”這種對劉勰觀點的不加分析的發揮并不妥當。

四、無情對

有一種所謂無情對,用《清稗類鈔·流水聯》中的話來說,就是“對聯僅對字面,而命意絕不相同者”,古人亦稱為“流水聯”,而與通常將一句話分成兩半說的所謂“流水對”即串對有別。這種對聯,只求上下聯的平仄與對仗相合,而不管內容上有無聯系??丛摋l舉的例子:

對聯僅對字面,而命意絕不相同者,世所謂流水聯者是也。如“木已半枯休縱斧”,對“果然一點不相干”,“干”對“斧”,以虛字作實字解矣,工絕。又有一聯曰“楊三已死無京丑。”對“李二先生是漢奸”。以“先生”對“已死”,至工。又“春眠未覺花心動”,對“夏禮能言杞足征”,“欲解牢愁須縱酒”,對“興觀群怨不離詩”,亦工。又光緒時,天津富翁某嘗自擬上聯,囑人對之,句曰:“三徑漸荒鴻印雪。”旋有人對之曰:“兩江總督鹿傳霖。”

同書“無情對”條下,除了別有新例而外,對“流水聯”條所引之聯,尚有一些補充說明。該條云:

張文襄早歲登第,名滿都門,詩酒宴會無虛日。一日,在陶然亭會飲,張創為無情對,對語甚伙,工力悉敵。

如“樹已半枯休縱斧”,張對以“果然一點不相干”,李莼客侍御慈銘對以“蕭何三策定安劉”。

又如“欲解牢愁惟縱酒”,張對以“興觀群怨不如詩”。

此聯尤工,因“解”與“觀”皆為卦名,“愁”與“怨”皆從心部,最妙者則“牢”字之下半為“牛”,而“羣”字之下半為“羊”,更覺想入非非。最后,張以“陶然亭”三字命作無情對,李芍農侍郎文田曰:“若要無情,非閣下姓名莫屬矣。”眾大笑,蓋“張之洞”也。

以“張之洞”對“陶然亭”,或謂為咸豐二年(1852)一次聯賽上的產物。所謂聯賽,恐怕就是張之洞諸人的這一次聚會。

上條有“張創為無情對”之語。創者,始也。但無情對早在唐代即已有之。以“蒼耳子”對“白頭翁”便是一例。這個無情對在“唐代:對聯的產生時期”一節,已有引述??即祟悓ψ赢a生的背景,最初當為單純練習對仗所致。就是說練習對仗時,不管內容如何,只要對上就行。

在梁章鉅的《巧對錄》中,也有這樣的例子:

避暑最宜深竹院;

傷寒莫妙小柴胡。

但是,到了張之洞們手里,無情對不僅已成為一種趣巧對聯,而且已達到了運用自如的程度。

無情對的特點,是以借對取勝。即在用某個詞語的甲義(包括某種詞性和結構)時,又借它的乙義來與另一個詞語相對。上文諸例均有這個特點。下面再析兩例:

庭前花始放;

閣下李先生。

閣下,既為一種尊稱,又指樓閣之下。李,既指李姓,又指李樹。先生,既指一種尊稱,又指首先長出。下聯三用借對,與上聯對得工而且巧。

公門桃李爭榮日;

法國荷蘭比利時。

上聯為一句唐詩,下聯為三個國名。荷蘭,又作“荷”、“蘭”兩種花名與“桃李”對,比利時,又以“比利(之)時”意與“爭榮(之)曰”對。此聯兩用借對,也對得很出色。

陸偉廉先生在《莫把“拼盤”當對聯》一文中,把這種無情對稱為“拼盤”,說它既沒有刻畫什么,也沒有記述什么。這個看法對于那些確實如此的例子來說,是有道理的。但對整個無情對來說,卻不盡然。“楊三已死無京丑,李二先生是漢奸”一聯,既是典型的無情對,又通過借對顯示了深刻的內容??梢姛o情對是否成為“拼盤”,不在無情對本身,而在于作者。只要運用得好,無情對也是可以很好地表達思想的。即使只是“拼盤”,能幫助練習對仗,也并非全然沒有用處。

有時兩聯分別出自兩個對手,是在針鋒相對的情況下題寫的。解縉傳說中的這類例子就不少。比如說有一次曹尚書想試試年幼的解縉屬對的水平究竟如何,派人把他找來,有意讓他走側門進去。解縉認為曹是有意奚落自己,堅不從命。曹因解縉是個孩子,于是譏笑說:

小犬無知嫌路窄。

解縉把頭一昂,答道:

大鵬有志恨天低。

解縉的下聯,只是對曹尚書譏笑的一種回擊。上下聯各抒其意也可以說是各行其是的。但是,因其皆有感而發,有的雙方都頗含深意,這種對聯,既同無情對不同,也不能簡單地否定其存在價值。

1.詞類必須相同,結構必須相應,這兩條一般都是應該遵守的。但有些對聯,有時在聯內自對,上下聯雖然詞類不完全相當,語法結構也不一致,只要自對工整,也是允許的。

13 2.不及物動詞常常跟形容詞相對。

3.自對的各項有時不要求字數完全相等。如: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一副對聯可以在不同位置上,多次使用自對:正邪自古同冰炭,毀譽于今辨偽真。自對各項之間,有時還可以相隔。例如:甘霖成瑞雪,百嶺見千嬌。

4.借對有較高的技巧性,因此是一種巧對。

5.根據上下兩聯在意思上聯系方式的不同,對仗還有正對、反對和串對之分。

第四篇:【對聯文化】古靈精怪的對聯

【對聯文化】古靈精怪的對聯

泥肥禾尚瘦,

晷短夜差長。

【注解】「晷」音鬼。上聯的意思是:泥土肥沃,但禾苗仍然瘦弱。下聯的意思是:太陽在天上的時間越來越短(所謂晷短,此乃夏至后發生的自然現象),日夜的時差越來越長。若以諧音讀此聯,則變成:尼肥和尚瘦,鬼短夜叉長。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須梅。

【注解】藕是荷花的地下莖,這是諧音聯:因何而得偶,有幸不需媒。

蒲樹桃樹葡萄樹,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注解】第一字跟第五字同音,第二字跟第六字同音。此外,蒲樹是草本植物,桃樹是木本植物;梅花在春天開放,桂花則在秋天開放。此乃明人解縉撰春聯,諧音巧妙。

雞饑盜稻童筒打,

鼠暑涼梁客咳驚。

【注解】孩童打雞,老鼠乘涼,皆生活瑣事。此聯重疊六組同音字,頗見巧思。

嫂掃亂柴呼叔束,

姨移破桶叫姑箍。

【注解】唐伯虎與友人對聯。掃柴,箍桶,農家瑣事,造為聯語,又嵌入同音字,別具情趣。

師姑田里挑禾上,

美女堂前抱袖裁。

【注解】上聯為祝枝山所出,下聯為沈石田所對?!负躺稀怪C音「和尚」,「袖裁」諧音「秀才」。

山童采栗用箱承,劈栗撲簏;

野老賣菱將擔倒,傾菱空籠。

【注解】此聯之妙,在于末四字既關含義,又是象聲。

賈島醉來非假倒,

劉伶飲盞不留零。

【注解】明代唐伯虎與張震飲酒整日,俱醉,遂對此聯。酒喝得一干二津,人也真個倒也倒也。賈島、劉伶,俱為善飲者。此聯好做酒店招牌。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樂;

和尚立河上,河上崩,和尚奔。

【注解】此為古對,在有些方言中“落”“樂”同音,“崩”“奔”同 音。若干年前,某報主編皆不知道古已有對,又在報上征求下聯,遂有讀者對了下面這副: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樂;

丫頭啃鴨頭,鴨頭咸,丫頭嫌。

山石巖前古木枯, 此木為柴!

長巾帳內女子好, 少女更妙!

【注解】上聯拼字巖、枯、柴,下聯拼字帳、好、妙,夠絕!

妙人兒倪家少女;

武士心志在止戈。

【注解】第一字折為第

六、七字,第

二、三字合為第四字。下同。

張長弓,騎奇馬,單戈作戰;

嫁家女,孕乃子,生男曰甥。

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

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年年年底,接年初。

【注解】第一二句皆有「月」字,全句共有六個「月」字,但意思不同。第二句皆有「年」字,全句共有八個「年」字,意思也不同。

大木森森﹐松柏梧桐楊柳;

細水淼淼﹐江河溪流湖海。

【注解】元中葉隱居不仕的南宋文人黃溍寄身浙東山中﹐日日興郁郁蔥蔥的參天古木相對﹐某日﹐以「木」為偏旁作了上聯,下聯為旁人所對。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禮義廉。

【注解】上聯打“忘八”,諧音“王八”,下聯打“無恥”。

艾葉豹;

蘆花雞。

聯中“艾”和“蘆”均屬植物,“葉”和“花”均屬植物器官,“豹”和“雞”均屬動物。“艾葉”和“蘆花”做定語,狀動物的顏色或花紋。此對聯是天衣無縫!

西門豹;

南宮牛。

用兩位古人名集成的對句,更為奇妙。“西門”與“南宮”俱是復姓,且“西”和“南”方位詞相對,“宮”與“門”同是建筑物名稱。仔細品味,妙趣橫生。

紙老虎;

木野狐。

“紙老虎”是紙牌的別稱,“木野狐”是圍棋的別稱。

獨角獸,

比目魚。

這是壽鏡吾和魯迅的對聯,大家應該很熟悉了。

唐伯虎,

李公麟。

這是副集名對,挺有意思。

虎符孔雀膽,

龍種鳳凰城。

《虎符》和《孔雀膽》為郭沫若的作品,《龍種》是賽珍珠的名著,《鳳凰城》則是吳祖光的成名作。

雪消獅子瘦,

月滿兔兒肥。

上聯的獅子指石獅子,下聯的兔兒指月宮中的玉兔。

蝶戀花,鳳求凰,蝶飛鳳舞;

燕歸梁,鴛戲鴦,燕落鴛游。

上下聯的前兩個分句都是詞牌名稱,而且平仄錯落得當;最后一個分句,分別是用前兩個分句的字頭組成的聯合詞組。這副對聯情趣、工整、自然,堪稱奇聯秒對!

1 2 3 4 5 6 7 ;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上聯是讀音樂簡譜的音:

獨覽梅花掃落雪;

下聯是浙江地區的方言:

細睨山勢舞流溪。

有人將此對聯加了數個字,成為:

吟興頻添, 1 2 3 4 5 6 7;

鄉音未絕,一二三四五六七。

林黛玉,頸掛珍珠,掃花悲吟惜春曲;

薛寶釵,衣鑲翡翠,抱琴喜唱繡鳳歌。

上聯寫林黛玉的背吟,下聯寫薛寶釵的喜唱,似乎平淡無奇。但仔細讀來,便不難發現,上聯除林黛玉外,尚有珍珠,掃花,惜春三人名;下聯除薛寶釵外,還有翡翠,抱琴,繡鳳三人名??芍^別出心裁,除薛,林外,其余六個人名一個個都恰到好處的表現了林黛玉的悲和薛寶釵的喜。而這一悲一喜,也正突出了兩人的性格特征,有畫龍點睛之妙。應該指出的是,對聯未能顧及到聲律,個別地方平仄不諧,算是微瑕吧。

北斗七星,水底連天十四點;

南樓孤雁,月中帶影一雙飛。

聯中用數詞六個,方位詞四個,融入景中倍添韻味。

橋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語;

蓮開僧舍,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清·唐

英)

此聯運用嵌典,疊字等多種手段,上聯概括了虎溪三笑的傳說,饒有風趣;下聯總說東林寺在佛教中的地位,頗具意味。全聯對仗工整,聲律和諧。

水部火焚,金司空大興土木;

南人北相,中書令什么東西!

上聯內嵌五行,下聯對以五方。

拙女出才,已是嫁于家外;

覓人不見,豈知閃入門中。

這是一副雙重析字聯,拙拆為出才,嫁拆為女家,下聯相同位置的地方,覓分為不見,閃分為人門。

書記讀書代書記代書記;

火車失火救火車救火車。

上聯意為第一書記讀書去了,由姓代的第二書記來代理第一書記;下聯意思明確,原本是胡靜怡先生出的下聯征對,上聯為其中較佳者。

秋月月月月臺上賞月;

夏天天天天井中聊天。

該連中綜合運用頂針、疊字、重字技巧。該聯讀為:

秋月 月月 月臺上賞月;

夏天 天天 天井中聊天。

省曰黔省,江曰烏江,神曰黑神,緣何地近南天,卻占了北方正色;

崖稱紅崖,水稱赤水,寨稱丹寨,只因人懷古國,就留為今代嘉名。

上聯是清代中葉禮部尚書李宗盼所作,一直被認為是有名的單聯,直到1982年嘉樂媼對出了下聯,紅赤丹對黔烏黑,南北對古今,算是相當的工整了。

【精華對聯】

一分也不多給

古代的縣學設教官一職,是掌管本縣秀才的,教官是文人,因此,和秀才們之間,又相當于師生關系。出于尊敬和禮節,有的縣里規定,每逢年節,秀才應以三分銀子作為節儀送給教官。

每年如此,每節都如此,教官就有點不高興,想讓秀才們加碼,但又礙于縣令的臉面,不好明著說錢,便想了主意。這次,又逢過節,秀才送三分銀子去,教官給他出了個對子:

竹筍出墻,一節須高一節。

用竹節來暗示節儀,暗示秀才,應該一次比一次高才行。秀才當然明白教官的意思,但他不愿多給。因為是個窮秀才,想多給也沒條件,堅持按老規矩辦。這也是不能明說的,他想起宋代魯梅坡《雪梅》中的兩句詩:“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于是用下聯做答:

梅花遜雪,三分只是三分。

教官一聽,嘆了口氣,顯出一幅無可奈何的樣子。

趙子龍一身是膽;

左丘明兩眼無珠。

這是一副揭露科舉考試作弊的諷刺妙聯??滴跷迨?公元1711年),江南鄉試,正主考左必蕃和副主考趙晉受賄,將鹽商程光奎等錄取為舉人。落第的秀才們十分氣憤,便把一尊財神像抬進文廟,又把考場大門上的“貢院”匾額涂改為“賣完”。并在考場大門兩邊貼出了上面的這副巧聯。

左丘明是《左傳》的作者,相傳他是個瞎子。趙子龍驍勇善戰,劉備曾夸他“渾身都是膽”。此聯巧用以上二典故,關合正負主考之姓氏,痛斥他倆有眼無珠,錄取不才;揭發他倆一身是膽,貪贓枉法,舞弊營私,可謂貼切精妙。

智對遼使

宋神宗時,天下太平,與遼邦交往也比較多,加之在文字上沒有多少禁忌,兩國人士交往也常常說個笑話,談點詩文,關系更為融洽。

一次,遼國派來一位頗精漢語的使臣,皇帝讓蘇東坡去陪同。使臣早知東坡的大名,便想以奇文難倒他。寒暄之后說:“我們遼國流傳一個出句:‘三光日月星’,頭一字是三,統領了三種發光物,對句不應再是三,有必須統領三個詞。因此我們國內沒有人能對的上。”

蘇東坡說:“這其實不難。我先給你對一個:‘四詩風雅頌’,本來分大雅、小雅,與風和頌合而成為四詩的。”遼使非常佩服,起身報拳,向蘇東坡致意。

這時,忽然電閃雷鳴,來了陣疾風暴雨。蘇東坡靈機一動,指指窗外,說:“對句還可以取此景,叫做‘一陣風雷雨’。”遼使十分驚奇蘇學士的敏捷才思,由原來想難倒人家,變得由衷的嘆服了。

到了吃飯時,蘇東坡還沒忘剛才的話茬兒,慢慢的又說出了對句“四德元亨利”,遼使聽了,這次有些不以為然,想起來與學士辯論一番:“古人曾把‘元亨利貞’稱為‘四德’,這個貞字跟誰也不能合并,為什麼給去掉了呢?”

蘇東坡看出了遼使的情緒變化,連忙笑盈盈的說:“請坐好!聽我仔細說明省去最后一字是有道理的。宋遼兩國習慣不同,我們這里講究避諱,皇上的名字,哪怕是同音字都不能說出來的。”

遼使突然記起,宋仁宗的名字叫趙禎,這“禎”與“貞”同音,也自然說不得了。他不但贊賞“四德元亨利”想的絕妙,而且感謝他提醒了自己:“若不是學士截住了話頭兒,我差一點說初犯忌諱的話來呀!”

蘇東坡說:“哪里哪里,各國情況不同,你就是說出那個字,我們皇上也不會怪罪,因為我們是‘兩國兄弟邦’嘛!”

遼使一拍桌子:“不得了!學士順口所說,不又是一個對子嗎?”

【副一則】

《楹聯叢話》載,鄭板橋辭官歸田后,一日在家宴客,有李嘯村者至,送來一聯,觀之出句,云:三絕詩書畫。板橋曰:“此難對。昔契丹使者以‘三才天地人’屬對,東坡對以‘四詩風雅頌’,稱為絕對。吾輩且共思之。”限對上后就食,久而未能,再啟下聯,曰:“一官歸去來。”咸嘆其妙。

唐玄肅二宗時,有詩人鄭虔,詩書畫皆工,時稱“鄭虔三絕”。上聯以鄭板橋比鄭虔者。又東晉陶潛,于彭澤令上掛冠歸隱,作《歸去來辭》,下聯又以鄭板橋比陶潛。兩比皆為暗譽,且皆確。

【對聯賞析】對聯故事

1.前思后想看左傳書往右翻,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向東拋。

相傳湖北有個叫“賊二爺”的窮書生,縣官想找碴,故意請“賊二爺”和眾鄉紳到黃鶴樓吃西瓜,縣官出了上聯,無人以對,“賊二爺”即應下聯,順手把西瓜皮朝縣官身上甩去。

2.水底月是天上月,眼中人是面前人。(宋代寇準出上句,楊大年對下句)

3.千年老樹為衣架,萬里長江作浴盆。

明朝解縉七歲時,隨父親去長江洗澡,父親脫下衣服掛在老樹上,說了上聯,解縉即答了下聯。

4.四水江第一,四時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誰是第一,誰是第二?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豈敢在前,豈敢在后!

(上聯為張之洞,下聯為梁啟超)

5.鞭打黃牛背,

棍戳黑狗牙。

一私塾先生課余閑走,脫口而念出上聯,正巧被迎面而來的討飯小孩聽見, 接口應了下聯。

6.武侯祠的楹聯

武侯祠遍及我國各地,其中最出名、至今保存最好的是南陽和成都的兩祠。兩祠中的兩幅楹聯,令人回味。

其一(南陽武侯祠):

收兩川,擺八陣,七擒六出,五丈原設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思三顧;

取西蜀,征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按金木土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這幅對聯巧妙地使用數字,對得工整,概括了諸葛亮出山后27年的戎馬政治生涯,綜合了世代傳說的種種事跡。

其二(成都武侯祠):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

不審勢,則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

這幅對聯道出諸葛亮治政治軍的經驗和他的高遠境界。他的用兵之道,以功心為上,功城為下;治蜀采用嚴刑峻法,使蜀中風化肅然。

7.三味書屋

周樹人幼年時,在私塾“三味書屋”讀書,當然那時他還未用“魯迅”這個筆名。

一天,老師壽鏡吾出了個對子讓學生們對,上聯是“獨角獸”。

學生們紛紛對下聯:“兩頭蛇”、“八腳蟲”、“九頭鳥”、“六耳猴”……又有一學生對“四眼狗”,老師越聽越氣。

這時周樹人對道:“比目魚。”

老師回嗔作喜,連說對得珠聯壁合。

8.巧用詞牌

蘇東坡有一次出上聯:

水仙子持碧玉簪,風前吹出聲聲慢。

蘇小妹對:

虞美人穿紅繡鞋,月下引來步步嬌。

9.朱元章的妙聯

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

風中綠竹,風翻綠竹竹翻風。

另對:

江上紅霞,江染紅霞霞染江。

珠落碧荷,珠滾碧荷荷滾珠。

10.英雄氣概

這是李自成作的聯:

雨過月明,頃刻呈來新境界;

天昏云暗,須臾不見舊江山。

11.梅子酸牙

有個叫伍文定的人與一個知府出游,見一家墻頭露出一張少女的臉,知府出對子說:

墻內桃花,露出一枝難入手。

伍文定對道:

園中梅子,不消幾個便酸牙。

——清·梁章鉅《巧對錄》

12.愛銅錢

吳地有個人叫馬承學,很喜歡騎馬奔馳。他的朋友錢同愛便出個對句與他開玩笑說:

馬承學,學乘馬,汲汲而來。

馬承學應道:

錢同愛,愛銅錢,孜孜為利。

對完后補充說:“這只是為了對仗工穩,并不敢譏笑老兄。”

——清·梁章鉅《巧對錄》

13.醫生對

有個醫生,自夸很善于對句。有一次,他到一個達官家里去,主人正用綢緞裁衣,便指著鍛料出句說:

一匹天青緞。

醫生對道:

六味地黃丸。

主人很高興,把醫生請進內院款待,并出“避暑最宜深竹院”七字讓他對。醫生立刻對道:“傷寒莫妙小柴胡。”

正應對之間,忽然聞到微風吹來的一陣花香,主人便出句說:

玫瑰花開,香聞七八九里。

醫生對道: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清·梁章鉅《巧對錄》

14.無錢贖當頭

舊時送到典當鋪去當的貨物叫“當頭”,如期用錢贖出來就叫“贖當頭”。又古有“萬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幾見月當頭”的對子。有個人典當了東西,換了幾個錢去賭博,進了賭場,手提著錢串說道:

萬事不如錢在手。

旁邊馬上有人應道:

一年幾見贖當頭。

——清·梁章鉅《巧對錄》

15.雙月與半風

有個人同朋友一塊回家來,正碰上妹妹在窗前捉虱子。妹妹出對子說:

阿兄門外邀雙月(朋)。

哥哥對道:

小妹窗前捉半風(“風”之繁體為“風”,“半風”隱指“虱”字)。

——清·梁章鉅《巧對錄》

16.刻意求對

有個人作了一首《百韻詩》獻給他的上司,其中有一聯寫道:“舍弟江南沒,家兄塞北亡。”

上司看了,動了惻隱之心,說:“真沒想到你家里的災禍竟到了這種地步!”這人卻回答說:“實無其事,我哥哥也沒死,弟弟也沒亡。我只是為了追求詩句對偶貼切才這樣寫罷了。”有人聽說了這件事,就戲謔他說:“你還不如寫上‘愛妾眠僧舍,嬌妻宿道房’呢。若這樣寫,還可以保全你兄弟的性命啊!”

——清·小石道人《嘻談錄》

17.不改父業

一個衙役突然成了暴發戶,就千方百計地供養他的兒子讀書,還專門為他請了教書先生,為的是將來能改換門庭,光宗耀祖。無奈他的兒子已學會了做衙役的行當本色,終究難以改變。一天,這個衙役的哥哥手持羽扇踱步走來,教書先生就趁機出了上句讓學生對下句:

大伯手中搖羽扇。

學生對出:

家君頭上戴鵝毛。

先生無奈,只得又出六字對;

讀書作文臨帖。

學生忙對:

傳呈放告排衙。

先生又出五字對:

讀書宜朗誦。

學生對道:

喝道要高聲。

先生又出四句對:

七篇古文。

學生又對:

四十大板。

先生越聽越有氣,就責罵:

打胡說。

學生以為又是讓他應對,就連忙答:

往下站。

先生更生氣了,罵道:

放屁。

學生馬上對出:

退堂。

先生見學生實在無法引導,就只得無可奈何地用鼻子“哼”了一聲,學生很機靈,當即對出下句:“喝。”

——清·小石道人《嘻談錄》

18.朱督學書聯杜后門

清代有一姓朱的督學,浙江人。一年,回浙江監考,為防同鄉來走后門,便書一聯,懸于堂上:

鐵面無私,凡涉科場,親戚年家皆諒我;

鏡心普照,但憑文字,平奇濃淡不冤渠。

19.蒲松齡落第自勉

蒲松齡少時幾次赴考都名落孫山,于是憤而放棄科舉轉而著文。為激勵自己,書一聯刻于銅鎮尺上: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20.徐廣文

明代人徐廣文,性情狂放,善調謔,機智聰敏。他年輕時,曾與侍御唐萬陽一起游歷。一天晚上,二人坐在燈下,廣文打瞌睡,萬陽將他叫醒,并出句子讓他對。上句說:

眼皮墮地,難觀孔子之書。

廣文對句說:

呵欠連天,要做周公之夢。

萬陽聽了大笑。

——明·江盈科《雪濤諧史》

21.于謙對僧人

明大臣于謙年幼時,母親把他的頭發梳成雙角。有一天他在學館玩,僧人蘭古春見到后,逗他說:

牛頭喜得生龍角。

于謙立即對出下句:

狗口何曾出象牙。

蘭古春聽了感到很驚奇。于謙回家后對母親說:“以后不梳雙髻了。”過了幾天,蘭古春又過學館,看到于謙已梳成三角發髻,又逗他說:

三角如鼓架。

于謙又對道:

一禿似擂槌。

——明·馮夢龍《古今譚概》

22.戴大賓妙對

戴大賓八歲時在學校里,老師指著廳上的椅子出對說:

虎皮褥蓋學士椅。

大賓立即對道:

兔毫筆寫狀元坊。

老師很驚奇。十三歲時,戴大賓在鄉試中得中,有個做官的來訪謁他父親,見大賓在庭院游戲,還是個稚童,以為不過是個小學生,就出對子試他說:“月圓。”大賓即對道:“風扁。”那人問:“風怎么會扁?”大賓答道:“一有縫就鉆進去,不扁怎能做到?”那人又出一個句子說:“鳳鳴。”大賓應聲答道:“牛舞。”那人問:“牛何嘗能舞?”大賓解釋道:“《尚書》上說:‘百獸率舞。’牛不在其中嗎?”

——明·馮夢龍《古今譚概》

23.云生足下

有個叫丘瓊山的人,小時候跟著老師在鄉里一官宦人家私塾讀書。他很聰明,遠近聞名,可那官宦人家的孩子卻最不喜歡讀書。

有一天,老師外出,官宦人家的孩子也偷偷跑回家,只有丘瓊山還在學堂學習。當時天下大雨,丘瓊山的座位上方正好是個瓦縫,雨漏下來,滴在丘瓊山的肩上。于是,丘瓊山就把那個官家公子的座位移到漏雨的地方,把自己的座位換過去。老師回來后,官家公子看到丘瓊山占了自己的地方,便向老師告狀。老師說:“我出對子給你們對,誰對上了,就算誰有理。”接著說出上聯:

點雨濕肩頭。

丘瓊山脫口答道:

片云生足下。

這個下聯暗含自己將來會步上青云的意思,老師十分贊賞。官家公子對不上,覺得既羞愧,又惱怒,便回家哭著把這件事告訴了他父親。他父親大怒,把丘瓊山召來,又出個對聯考他:“孰謂犬能欺得虎?”意思是:“誰說狗能欺負虎?”把自己的兒子比作虎,把丘瓊山比作狗。丘瓊山立即答道:“焉知魚不化為龍!”意思是:“怎知魚有朝一日不能變成龍?”相傳黃河鯉魚跳過龍門即化為龍,古人常以此比喻某人科舉中第,一下由平民變成高官。這位做官的聽了丘瓊山的話,很吃驚,明白他將來怕是不同凡響,便說好話安慰一番,送他回去了。

——清·褚人獲《堅瓠集》

24.訴衷情母女巧聯對

傳說:蘇小妹的女兒是個很有志氣的女孩子,在婚姻問題上她也很有主見。父親的包辦,母親的“參謀”,媒婆的牽線搭撟,都沒有起作用。后來,還是自己作主,嫁給了一個家境很不好卻十分有才氣的窮秀才。

女兒嫁出之后,蘇小妹很不放心,總擔心閨女在夫家受不了那份。有一天,風雨交加,蘇小妹忽然想起女兒住的那兩間房也不知漏雨不漏雨,便帶了丫環,撐上雨傘,頂著風雨到女兒家去了。一進女兒家小院便聽到女兒在房內與丈夫在一起的念書聲。蘇小妹未急于進屋,先打量了一下女兒的房子,只見是兩間頂上半瓦半草的房子,窗子已經因年久失修而壞了。大概是為了遮風雨吧,窗臺上一盆挨一盆地擺滿了海棠花, 海棠花的枝葉把大半個窗戶都遮住了。蘇小妹走上前去,剛到窗下, 便聽到室內的讀書聲驟然停止了。一會兒,女兒歡笑著沖出屋來,把母親讓進了屋。蘇小妹坐定之后, 環顧室內,見室內擺設雖然簡陋但卻有條不紊,她指著擺滿窗臺的海棠問女兒:

半窗紅花為防風雨?

女兒剛要點頭說“是”,一想不對,母親這不是說了半副對聯叫我對嗎?便馬上改口說:

一陣乳香便知母來。

蘇小妹一聽,想自己在上聯中故意用了“紅花”、“防風”兩位中藥名,沒想到女兒也真機靈,不但巧妙地用“乳香”、“知母”兩味中藥對上了,而且還說明了剛才讀書驟停的原因,看來女兒出嫁后才學確是長進了。

這時,女兒端上茶來,一邊請母親飲用,一邊問母親冒雨而來有何急事,蘇小妹說:“哪有什么急事,就是為了來跟你對對子的。”說罷,她又道出了一個上聯:“高陽臺上酷相思,為娘心念天仙子。”女兒聽出了母親是說因想念兒放心不下才來的,但也知道母親這上聯中用了《高陽臺》、《酷相思》、《天仙子》三個詞牌,對起來不易。”她便故意撲上去在母親懷中撒了一會兒嬌,然后又很親切地為母親梳理被風吹亂了的頭發。這樣拖了一段時間后,下聯也構思了出耿了,她這才對娘說:“滿庭芳中訴衷情,小女難得相見歡。”她在下聯中也用了三個詞牌名;《滿庭芳》、《訴衷情》、《相見歡》。

蘇小妹見女兒生活得雖然清苦,但夫妻相親相愛,志同道合,便放心了。臨走時,她還給女兒留一些錢,女兒再三推辭不過,就收下了。

25.乾隆出對點探花

一次殿試,才子劉鳳浩取中第三名探花。但他是個獨眼人。乾隆皇帝欽點他時見到劉的相貌后有些猶豫,心想再考考他,如果確才識卓著,就給他功名。乾隆帝出的上聯是:

獨眼不登龍虎榜。

劉鳳浩應電報對道:

半月依舊照乾坤。

此對含意深刻,乾隆心已嘉許,又念出一聯再試他出道:

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漢。

劉鳳浩只略一思忖,即信口答道:

春牡丹,夏芍藥,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

劉鳳浩的捷才終于使乾隆帝心悅誠服,隨即欽點他為探花,登上金榜。

【巧對對聯】

中國農業銀行出一對聯,據說三千作家束手無策。農行上聯是:

農行行行行行。

某君對的下聯是:

愛樂樂樂樂樂。

【點評】此聯對得絕工!

上聯是:農行行行行行(杭)(刑)(杭)(杭)(刑)

下聯是:愛樂樂樂樂樂(岳)(勒)(岳)(岳)(勒)

上聯出得不易,下聯要對更難。

“農行”是機關名稱,“愛樂”是團體名稱。

“行行”代表各種各樣的職業,“樂樂”則指中樂、中西樂、聲樂、器樂。

雖然,這對聯也有“毛病”,因為,中國的對聯正如詩詞一樣,講平仄。上聯末字必為仄聲,下聯末字,必為平聲,如:

爆竹一聲除舊歲(仄),

梅花幾點振新春(平)。

林則徐有一副格言式對聯: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仄),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平)。

這就算“大醇小疵”吧!

【絕聯覓偶】

古往今來,有的對聯因上聯過於奇巧,使人難以應對,於是便成了難對,有的雖已有應對,但有的至今仍是絕對,沒有下聯。

上聯:岑溪山水今奚在。

說明:廣西省有一地名「岑溪」有人拆二字成上聯。

上聯:好女子己酉生,問門口何人可配

說明:有人將「好﹐配﹐何﹐問」四字拆出如下上聯:

上聯:霜降降霜,兒女無雙雙足冷。

說明:清除某落魄文人﹐于霜落之日以“諧音”撰一上聯﹕

上聯:夏大禹,孔仲尼,姬旦,杜甫,劉錫禹。

說明:明代江南著名才子吳梅村﹐在秦淮名妓卞玉京宅中宴請諸名士。 席間有人以「諧音」出一上聯﹐舉座無人能對。諧:下大雨,恐中泥,雞蛋,豆腐,留女婿。同時,五個人名按朝代先后排列,有時間順序。

上聯:今夕何夕,兩夕已多。

說明:民國初年,有人作一“拆字”對的上聯,令人百思不得其對:

下聯:游西湖,提錫壺,錫壺落西湖,惜呼錫壺。

說明:蘇東坡主政杭州時,某日與友人攜歌女游西湖,一歌女提一把錫壺給東坡斟酒,不慎將壺掉入湖中,席間又人觸景生情,當即撰出下聯,請東坡對上聯,東坡一時語塞。

(今對)過南平,賣藍瓶,藍瓶得南平,難得藍瓶。

上聯:江氏在江亭追悼江西江縣令。

說明:清末光緒年間,江西南昌知縣江某主持正義,被洋教士所殺,全國為之憤然。北京名流江亢虎在陶然亭(亦名“江亭”)為江知縣舉行追悼會。當時曾有人作一上聯求對,可惜無人能續聯。

第五篇:傳統文化對聯精選范文

上聯:因荷(何) 而得藕(偶), 下聯:有杏(幸)不須梅(媒)。 上聯:未老思閣老; 下聯:無才做秀才。 上聯:蓮子心中苦; 下聯:梨兒腹內酸。 上聯:長長長長長長長; 下聯:長長長長長長長。 上聯: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 下聯: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 上聯:一擔重泥遇子路; 下聯:兩堤夫子笑顏回。

上聯:昨日鉆狗洞偷桃,不知是誰? 下聯:他年步蟾宮攀桂, 必定有我。 上聯:松下圍棋,松子每隨棋子落; 下聯:柳邊垂釣,柳絲常伴約絲懸。 上聯:天作棋盤星作子,日月爭光; 下聯:雷為戰鼓電為旗,風云際合。 上聯:水車車水,水隨車,車停水止; 下聯:風扇扇風,風出扇,扇動風生。 上聯:七鴨浮塘,數數數三雙一只; 下聯:尺魚躍水,量量量九寸十分。

上聯:擘破石榴,紅門中許多酸子; 下聯:咬開銀杏,白衣里一個大人。

上聯:門對千根竹; 下聯:家藏萬卷書。

上聯:門對千根竹短; 下聯:家藏萬卷書長。

上聯:門對千根竹短無; 下聯:家藏萬卷書長有。

上聯: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 下聯: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圭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上聯:三十年前,縣考無名,府考無名,道考無名,人眼不開天眼見; 下聯:八十日里,鄉試第一,京試第一,殿試第一,藍袍脫下紫袍歸。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中國著名烈士陵園下一篇:忠誠老實黨課講稿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