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東北老工業基地演講稿范文

2023-10-11

東北老工業基地演講稿范文第1篇

2.自建國后,工業一直占據東北產業的主體地位。

回顧建國50 年來東北工業產業結構的演進歷史,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

二.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緩慢

東北地區的經濟帶著濃厚的計劃經濟色彩,隨著我國市場積極體制的不斷發展,東北地區問題日益突出,主要表現在:

三.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提出

是繼實施沿海發展戰略、西部大開發戰略后的又一重大戰略決策思想

四.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措施

1.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產業結構調整要與國有經濟布局調整相結合,堅持“有進有退”的原則,進行國有經濟布局和所有制結構的重組。

2.發揮主導產業優勢,帶動新興產業發展。產業優勢:原材料工業、裝備制造業。

3.發揮政府在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中的職能作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實施礦區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為失業職工創造在就業機會。

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以來,東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加快,經濟實力不斷提高。以國有企業改組改制為重點的體制機制創新取得重大進展,對外開放水平明顯提高。企業技術進步成效顯著,結構調整步伐加快。采煤沉陷區治理和棚戶區改造進展順利,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穩步推進?;A設施不斷完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取得積極成效。城鎮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建立,就業形勢有所好轉。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三年,是改革開放以來東北三省經濟綜合實力提高最顯著、城鄉居民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振興取得了重大進展。

五.東北地區在振興進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

一是體制性、機制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不充分,市場化程度低,發展活力不足。 二是經濟結構性矛盾仍然比較突出,高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比重較低,裝備制造業產品配套能力和系統集成能力有待提高,原材料工業精深加工度低,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

三是就業再就業和社會保障壓力仍然較大,部分群眾生活還很困難。

四是區內部分資源供給能力下降,一些流域、區域和海域環境污染相當嚴重。

五是資源型城市尤其是資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弱,接續替代產業發展緩慢,社會、生態問題突出。這些矛盾和問題,必須高度重視,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

六.根據上矛盾和問題,針對東北地區振興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采取以下重大舉措。

1加快改革開放步伐。深化體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與產權制度,推進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積極培育和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增強發展活力。 2加快結構調整與升級。著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

3加快區域合作進程。建立區域協調互動機制,打破行政壁壘,加速要素資源合理流動,加強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推動區域合作,促進協調發展。

4加快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推進建立資源開發補償機制和衰退產業援助機制,積極發展接續替代產業,增加就業崗位,完善城市功能,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 5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全面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加大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力度,促進經濟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 6加快發展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努力擴大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維護社會安定和諧,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使人民群眾在實施振興戰略中得到實惠。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經濟增長保持了年均9%以上的速度,這是我們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和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強的重要條件。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優化全國經濟發展格局,需要東北老工業基地做出更大貢獻。同時,基于全國經濟協調發展的需要,要盡快提升東北地區在全國經濟的地位。因此,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成為我國新世紀新階段的重大戰略。翻開當今的中國經濟版圖,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東部地區發展并率先實現全面小康和現代化以及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戰略,正凸現東西互動、帶動中部、協調發展的重大戰略布局。

拓展1:東北地區旅游業發展重點

冰雪旅游——建設哈爾濱、吉林等冰雪旅游基地。發展高緯度極地滑雪旅游、山地冰雪運動旅游和大眾冰雪娛樂旅游。

森林草原濕地旅游——重點發展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遼寧東部森林旅游,呼倫貝爾、錫林郭勒、科爾沁草原觀光、民俗旅游,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遼河下游平原和大興安嶺等濕地生態旅游。

火山溫泉旅游——在有效保護的前提下,積極開發吉林長白山、黑龍江五大連池、內蒙古阿爾山等地的火山巖熔地貌觀光、火山湖觀光、科考旅游,發展溫泉療養、度假旅游。

工業旅游——保護最具代表性、反映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歷程的工業文化遺產,重點在沈陽、鞍山、長春、大慶和齊齊哈爾等城市開發工業旅游項目,積極引導資源枯竭型城市發展工業旅游。

文化歷史旅游——以紅山文化遺址、高句麗遺址、渤海國遺址、遼寧“一宮三陵”等世界文化遺產和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為核心,依托地方特色文化,發展具有國際影響的文化旅游。

邊境旅游——完善丹東、琿春、綏芬河、黑河、滿洲里和二連浩特等重點邊境口岸城市旅游配套服務設施,改善通關環境,豐富邊境旅游內容。

拓展2東北地區部分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

在倡導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開發的同時,要注意對當地自然環境的保護。以下為限制開發地區和禁止開發地區。

1.限制開發區域

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森林生態功能區——禁止非保護性采伐;繼續實施天保工程;點狀開發,集聚發展;發展生態特色產業。

東北三江平原濕地生態功能區——擴大保護范圍,控制農業開發和城市建設強度,改善濕地環境;發展農業和特色產業。

呼倫貝爾草原、科爾沁、渾善達克沙漠化防治區——禁止過度開墾、不適當樵采和超載放牧;實施必要的防治措施;加強城鎮建設,集聚發展;發展特色優勢產業。

2.禁止開發區域

東北老工業基地演講稿范文第2篇

一、加快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

(一)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要深入開展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的教育和宣傳,引導老工業基地廣大干部職工牢固樹立主要靠改革開放、靠市場機制、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實現振興的思想,牢固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振奮廣大干部群眾的進取精神和創造精神,以新的思想觀念指導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實施。

(二)加快推進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要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國有企業改革,增強經濟活力,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關鍵領域和優勢產業集中。加快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積極推行投資主體多元化,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和完善東北地區產權交易市場。認真做好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的試點工作。把符合條件的企業列入全國兼并、破產企業工作計劃,適時穩妥地退出市場。加快供水、供氣等市政公用事業的改革進度。

(三)穩妥推進集體企業改革。研究提出符合集體經濟特點的改革配套政策,支持集體企業采取產權出售、公司制、合資合作、兼并重組等多種方式改革改制,發展多種形式的集體經濟。

(四)努力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創業和成長環境。督促落實已出臺的鼓勵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使非公有制企業在投融資、股票上市和發行債券等方面與其他企業享受同樣待遇。鼓勵和引導民營資本積極參與東北地區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保護非公有制企業的合法權益。

(五)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切實實行政企分開,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在繼續搞好經濟調節、加強市場監管的同時,更加注重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真正把政府經濟管理職能的著力點轉到主要為各類市場主體服務和建立健全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體制、政策、法律環境上來。

二、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

(六)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實提高東北地區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發展現代農業,鞏固東北作為全國商品糧基地的戰略地位。認真組織實施在黑龍江、吉林實行減免農業稅政策的試點工作,擴大良種補貼范圍和規模,完善補貼政策和管理辦法,確保東北為全國糧食增產多做貢獻。要加強良種繁育等支農基礎工作,增加農業基礎設施投入,實施 “沃土工程”,推進保護性耕作等技術性措施,提高黑土區耕地質量,建設優質糧食產業基地。引導農民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發展綠色食品和特色農產品,加快發展農產品深加工產業,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快農產品市場與信息體系建設,提高農產品市場化水平。實施天然草原恢復與建設項目,保護草原生態環境。

(七)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以市場為導向,引導裝備制造業等重點行業、重點骨干企業以提高國際國內競爭力為目標,在搞好企業改革的基礎上加快調整改造和技術進步,發展新型產業集群。推動鋼鐵、汽車、石化和裝備制造等重點優勢行業的戰略性重組。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快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大力推進老工業基地企業信息化,加快工業結構優化升級,增強自主開發能力。

(八)在繼續實施好重點國有林區天保工程的同時,將東北部分地區的部分重點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納入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實施范圍。合理確定東北國有林區的木材采伐量,提出減產后相應的國家扶持政策和解決辦法。研究提出國有林區和森林工業改革改制指導意見。

(九)要扭轉東北地區服務業長期滯后的局面,增加服務業在經濟結構中的比重。適應老工業基地優勢產業發展和城市功能轉換的需要,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發展服務業,增加就業崗位。在發展傳統服務業的基礎上,積極推廣電子商務、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加快發展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服務、信息服務、中介服務等現代服務業,繼續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旅游業。

(十)在繼續做好遼寧阜新市經濟轉型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在東北地區選擇不同類型的資源枯竭型城市進行試點。研究提出支持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和發展接續產業,幫助資源非枯竭型城市適度開發資源和發展資源深加工產業的政策措施。研究建立資源開發補償機制和衰退產業的援助機制,繼續抓好采煤沉陷區治理,促進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十一)要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和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工作。要做好工業企業污染防治,抓好松花江環境污染治理工作,加強飲用水源地、流域生態環境和濕地保護。要加快環?;A設施建設,切實做好工礦廢棄土地復墾和礦山生態環境治理工作。

三、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十二)加緊完善國道主干線,加強農村公路改造和建設,加快沿海港口疏港公路、鐵路建設,以及口岸公路、橋梁、場站設施建設,改善松花江航道通航條件。加大對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城鎮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和改造的支持力度。根據東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資源開發的需要,適時規劃建設區域內和東北地區通往華北、邊境口岸等其他地區的鐵路、公路、水路運輸通道。

(十三)加快東北電網電源項目的規劃和建設工作,加強東北電網與華北電網、內蒙古東部電網的聯網建設,以適應經濟發展對電力需求增長的需要。做好石油、煤炭等其他能源開發工作的研究規劃工作。

(十四) 繼續抓好東北地區大江大河治理、農業灌區建設、黑土區水土保持,以及大伙房輸水工程等在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設。在做好規劃的基礎上,加快東北地區大型水利樞紐的前期工作,條件具備后盡快開工建設,以逐步改善城市供水、農村人畜飲水條件。

四、擴大對內對外開放

(十五)研究提出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擴大對外開放水平的政策措施。繼續擴大東北地區金融、保險、商貿、旅游等服務領域的對外開放。充分發揮東北地區的地緣優勢,擴大與俄羅斯、朝鮮、韓國和日本等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合作,積極吸引外資參與老工業基地的改革改制和調整改造。加快實施 “走出去”戰略,建立海外能源、原材料基地。

(十六)徹底清理阻礙市場開放、影響生產流通的地方法規和部門規章,打破地區封鎖和市場分割,鼓勵國內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和國有大中型企業到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進行兼并和資產重組,積極吸引國內其他地區的各類生產要素進入東北市場。圍繞建立內地與香港、澳門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五、切實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

(十七)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就業再就業的方針和政策措施;進一步做好國有大中型企業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和分流安置富余人員工作;重點做好資源枯竭型城市和獨立工礦區,以及軍工、煤炭、冶金、森工等行業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工作。

(十八)在總結完善遼寧省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啟動吉林、黑龍江兩省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工作。繼續做好 “兩個確保” 和城市 “低保” 工作,做好 “三條保障線”銜接,積極幫助城市低收入群體解決基本生活問題。

六、大力發展科技教育文化事業

(十九)充分發揮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高等院校集中、科技力量雄厚的優勢,加強 “產學研”聯合,支持重點企業建設技術開發中心。加快科技進步,努力在支柱產業和重點企業培育自主開發能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和名牌產品。

(二十)調整優化高、中等專業院校學科專業結構,大力發展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繼續教育和多種形式的職業培訓,加快培養適應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復合型人才和實用型人才,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與技能。

(二十一) 在積極引進資金、技術的同時,要更加重視開發人力資源。創造讓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體制和環境,留住人才,引進國內外優秀人才,以人興企,助人創業。推進事業單位改革,鼓勵專業技術人員進入經濟建設主戰場。

七、抓緊出臺各項相關政策措施

(二十二) 發展改革委要按照投資體制改革精神,研究提出簡化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項目審批程序;研究制定鼓勵企業使用先進適用的國產裝備進行技術改造的政策措施。

(二十三) 財政部、稅務總局要按照增值稅改革的方向,研究提出對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的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允許新購進機器設備所含增值稅稅金予以抵扣的實施方案;按照所得稅改革的方向,研究提出減輕企業稅負有關政策的實施辦法;研究提出對歷史形成確實難以歸還的欠稅予以豁免,以及對資源開采衰竭期礦山和低豐度油田開發降低資源稅稅額標準的實施辦法。

(二十四) 財政部、人民銀行、銀監會要研究提出商業銀行處置東北三省銀行不良資產的指導意見,并確定減免貸款企業表外欠息的基本原則;四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和三家政策性銀行依照該原則制訂具體辦法和實施細則。

(二十五) 國資委、財政部要研究提出中央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實施辦法,以及妥善解決廠辦 “大集體”和混崗集體工問題的政策措施,并選擇部分老工業基地城市進行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試點。

(二十六) 教育部、財政部、人事部和外專局要制訂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大人才交流力度,培養和引進國內外人才。

八、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配合

(二十七) 東北三省人民政府要加強對組織實施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工作的領導,提出工作目標,明確任務和責任,狠抓貫徹和落實。要處理好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的振興與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關系,實施各項政策措施,都要服從和服務于全國經濟發展的大局。堅持高起點,走新路子,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堅決杜絕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妥善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涉及人民群眾利益的問題,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把振興老工業基地的積極性保護好、引導好、發揮好。

東北老工業基地演講稿范文第3篇

關鍵詞:東北老工業基地 東北三省 財稅政策

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是黨中央、國務院統籌區域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戰略決策。一年多來,在國家實施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推動下,東北三省經濟體制改革力度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加快,經濟增長的速度迅速,經濟效益提高明顯,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取得了良好的開端。論文百事通2004年,東北三省的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5133.9億元,同比增長12.3%,增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8個百分點,東北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完成增加值4869.6億元,比上年增長19.7%,是連續多年來增長速度最快的一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328億元,同比增長35.5%.東北三省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7231萬噸,增長了15.3%,糧食產量和肉類產量的增幅均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6個百分點,為保障全國糧食供應穩定和穩定糧價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三省農民年均純收入首次超過3100元,增長16.7%,超過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幅度,扣除價格因素外,增幅仍大大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農業基礎地位得以加強,農民收入大幅提高。2004年東北三省失業比率比2003年有所下降,同時擴大再就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在進一步完善。在擴大開放、引進外資的過程中,東北三省實際利用外資59.4億美元,同比增長83.6%.雖其絕對值仍低于沿海地區,但增幅大大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實際利用外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62百分點左右,東北三省國有投資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34.5%、41.4%和55.8%,增幅分別高于各省固定資產投資增幅7個以上百分點,招商引資成績突出,民營經濟發展迅猛。

一、目前東北老工業基地存在的突出問題

1.經濟結構不合理,國有企業缺少發展活力。在東北三省,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過大。2002年底,遼寧省國有工業企業總產值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62%,比全國平均水平大約高20個百分點,而黑龍江和吉林的國有工業企業總產值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更高,大約在80%左右。國企幾乎在各個產業都占有主體地位,對民營企業的發展具有“擠出效應”,導致東北地區民營企業發展緩慢。而且,一些國有企業缺乏自主的結構調整機制,大部分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存在辦社會職能,改組改制的負擔重,企業負債率高,自我積累與發展能力嚴重不足,極大地束縛了國有經濟自身的發展。

2.金融風險嚴重,金融形勢嚴峻。由于不良貸款居高不下,逃廢銀行債務情況十分嚴重,東北三省銀行資產呆壞賬比率比全國平均高出15個百分點,在黑龍江和吉林則高出20個百分點,構成了區域性的金融隱患。如2004年遼寧省國有企業的不良貸款約1900億元,其中由政府發紅頭文件“點貸”的就有740億元,另外還欠地方政府約700億元,數額十分巨大。從結構上看,呆滯、呆賬貸款占不良貸款總額的93.5%,風險高度集中。

3.就業再就業問題突出,社會保障覆蓋面小。隨著經濟結構調整和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東北老工業基地就業和再就業矛盾突出。如吉林每年新增勞動力30萬,再加上現存國有企業、集體下崗職工56萬人和24萬登記失業人員,每年約有110萬人需要解決就業問題?;攫B老保險等社會保障資金缺口大,一些集體所有制企業職工尚未參加養老保險,社會保障能力過弱。城市中有權享受養老、醫療、失業保障待遇的人員,只占城市總人口10%左右,90%的城市人口被排斥在社會保障覆蓋范圍之外。

4.資源型產業優勢消失,可持續發展受滯。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東北老工業基地部分重點地區的資源如煤礦、森林已完全枯竭或瀕臨枯竭,面臨著必須全面轉產的局面。部分地區資源的開采成本也大幅度上升,失去了原有的經濟優勢。如黑龍江占全國石油產量50%的大慶油田,可采儲量只剩下30%,到2020年年產量只能維持在2000萬噸左右,開采成本也大大提高;鶴崗、雞西、雙鴨山、七臺河4大煤炭生產基地已面臨煤炭資源枯竭或大量并井的局面;最大的森林工業基地伊春16個林業局中,已有12個無木可采,可采有成熟林只剩下1.7%,可采木材不足500萬立方米。同時,由于國內新的資源區產量增加,以及國外進口石油、鐵礦石等資源量加大,國內眾多品種的資源性產品由過去的短缺轉為過剩,進一步導致東北老工業基地資源性產業地位的下降,影響到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5.固定資產投資投入不足,技術創新能力薄弱。長期以來,東北老工業基地特別是裝備制造業,由于長期缺乏資金投入,技術改造欠賬很多,設備老化、技術陳舊落后。如吉林省工業企業的工藝裝備只有15%屬于20世紀90年代的水平,60%以上屬于70~80年代水平,還有15%屬于50~60年代水平。另外,東北三省技術人才流失嚴重,缺乏技術特別是核心技術的研發能力,高新技術產業規模小且比重低,缺乏對經濟增長的整體帶動作用,導致東北老工業基地增長缺乏后勁。

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財稅支持政策

20世紀美國彼德教授提出:

城市競爭力(UC)=F(經濟因素、戰略因素)。

其中:經濟因素=生產要素+基礎設施+區位優勢+經濟結構+城市環境

戰略因素=政府效率+城市戰略+公私部門合作+制度的靈活性

這個公式強調,政府有責任創造有競爭力的硬環境,創造有聚集力的軟環境,尤其是在制度、文化和管理上應大力地改革和創新。就東北老工業基地而言,從歷史原因和體制性、結構性原因分析,東北企業特別是一些老的國有企業當中,社會包袱沉重,面臨比較大的困難,需要政府的幫助走出困境;從建立新體制的角度分析,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等任務屬于政府提供公共產品的范圍;從國有企業直接所有者的角度分析,政府在國有企業轉軌過程中也應承擔特殊責任。因此在振興東北戰略實施中,政府有責任和義務適當地給予政策支持。財政和稅收政策是政府支持的重要調節工具。

促進東北地區經濟的協調發展,可以供選擇的財政政策包括:

1.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財政政策。加快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制度的改革,推進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合并立法工作,并且提高稅收立法級次,使其成為真正的稅收法律;將企業所得稅稅率降至24%,減輕東北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稅收負擔,增加企業稅后留利,吸引促進民間資本進入東北老工業地區企業;對投資東北三省的企業用于再投資的資本和利潤,實行投資免稅和再投資退稅政策,減少外資和民間資本的流出;對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與東北地區國有企業間的兼并、聯合和重組,減免企業所得稅,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發展國有、集體和非公有資本相互參股的混合所有制經濟,鼓勵和扶持民營經濟的成本和壯大。

2.解決融資問題的財稅政策。批準設立民營銀行試點,對新設民營銀行,自開始生產經營之日起,免企業所得稅三年,鼓勵民營銀行發展,解決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融資貸款難的問題;設立老工業基地結構調整基金,用于重點國有企業重大項目的資本金投入;減輕老工業基地財政上繳比例;允許地方政府變現部分國有資產和轉讓土地,多渠道籌集資金;繼續給予東北老工業基地國債資金傾斜政策,對優勢企業實行國債資金風險投資政策;降低東北老工業基地地方財政資金的配置率和地方轉貸比例;允許東北老工業基地發行地方國債。

3.推進就業的財稅政策。建立下崗工人再就業培訓制度,加強對在職員工適應新技術的培訓,對培訓單位取得的收入減免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為就業轉移創造做好準備;對安置大集體人員以及資源型城市轉型的困難職工達到法定比例的企業,按照安置失業人員的相關政策減免企業所得稅,鼓勵企業安置職工就業。

4.建設社會保障體系的財稅政策。解決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問題,推廣遼寧試點經驗,實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業保險并軌,加大養老保險轉移支付力度,做實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時機成熟之際,開征社會保障稅。

5.鼓勵可持續發展的財稅政策。對于針對資源枯竭或衰退性產業轉產而發展起來的接續產業,減免企業所得稅,并準予加速折舊,鼓勵單一資源型和原材料老工業基地發展接續產業,促進就業由資源枯竭或衰退性產業逐步向新興產業轉移;對于高耗能、高耗原材料市場的約束型產業,因能源、原材料價格上升而缺乏市場競爭力的產業向國內外的空間轉移時,減免企業所得稅,并對其技術改造項目予以財政支持,鼓勵其通過技術改造向高端產品發展。

6.支持技術改造的財稅政策。擴大企業所得稅研究開發經費加計扣除優惠政策適用范圍,不論企業是否盈虧,對于企業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其比上年實際發生額增長達到10%以上(含10%),除當年實際發生的費用除按規定據實列支外,均可再按其實際發生額的50%抵扣當年應納稅所得額,鼓勵東北老工業基地企業發揮自身優勢,加快技術改造力度,加強技術創新與業務創新,加快自主研發成果的產業化;對國家鼓勵類產業的項目,在投資總額內進口自用設備,除國家規定不予免稅的商品外,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并準予加速折舊,鼓勵企業更新創造傳統產業所需的信息技術和裝備;對于國家掌握的重大裝備國產化項目尤其是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優先在老工業基地布局,通過買方信貸、政策采購、國債資金等方式予以支持;對于光電子、計算機軟件等高新技術領域的科技轉化成果免征企業所得稅,鼓勵高新技術產業盡快發展成為帶動東北地區產業結構調整的先導產業,提升東北地區的競爭力;取消企業所得稅計稅工資稅前扣除標準的規定,支持東北老工業基地企業將個人收入與業績掛鉤,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特別是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拔尖人才,改變東北三省人才外流的局面。

參考文獻:

東北老工業基地演講稿范文第4篇

關鍵詞:東北三省,工業遺產旅游,老工業基地

0引言

工業遺產是由生產場所、生活場所、交通系統等構成的產業遺存, 包括具有歷史、技術、社會、建筑或科學價值的工業文化遺跡, 如機械、廠房、倉庫貨棧、交通運輸及其基礎設施等和工業相關的社會活動場所。工業遺產旅游是一種從工業考古、工業遺產保護而發展起來的新的旅游形式, 最早始于20世紀50年代的英國發起的工業考古運動, 而其受到眾人的關注則是源于20世紀60年代德國魯爾區的工業遺產旅游, 在魯爾區古老廢舊的鋼鐵廠建成了露天博物館;廢舊的鐵路和火車皮變成了兒童的藝術表演場地, 鋼鐵公司“擦去了臉上的煤灰”, 成為以煤鐵工業景觀為背景的大型景觀公園, 廢棄的舊貯氣罐被改造成潛水訓練池, 經過藝術再加工后, 所有倒閉廢棄的廠房和工礦掩蓋了原有的破舊, 而變的煥然一新, 吸引了眾多旅游愛好者前來觀光游覽, 它除彰顯了一種后工業時代的懷舊情節外, 還將求新、求異、求知、求樂融于一體, 成為現代旅游發展的一種新模式。

1工業遺產的價值

1.1 歷史價值

工業遺產是工業城市發展的一個縮影, 工業的發展過程中見證了城市的蛻變與升華, 城市的繁榮發展與工業遺產相生相伴, 工業遺產也記錄了城市工人的奮斗歷史, 成為人們情感寄托之物, 有著精神家園的功能。所以, 這份遺產與其他精神文化遺產相比, 毫不遜色, 同為文化遺產的有機組成部分。

1.2 科學技術價值

工業遺產是科學技術的產物, 無論是廠房設施, 還是機器設備, 無不代表了當時最為先進的科學技術水平, 是一個時期展示工業科學、技術科學、建筑科學的重要窗口之一。工業遺產中貯藏了太多的科學技術信息, 對于我們今天認識科學技術發展歷史, 啟迪科學技術發展方向等有著重要價值。

1.3 旅游休閑價值

文化是旅游的重要資源, 工業遺產屬于近代文化遺產的一個組成部分, 自然尤其旅游價值。工業遺產的旅游價值, 表現在兩方面, 一方面工業遺產本身所具有的獨特的資源性, 那高大的廠房、倉庫或管理生活用房, 那廠區內的花池路徑, 以及老舊具有時代感的生產設備, 都有著不同凡響的吸引力;另一方面, 對工業遺產所改建的購物休閑區、酒店、餐館、藝術中心等, 因其獨特的建筑氛圍而被賦予了獨特的旅游價值。

2工業遺產旅游發展優勢

2.1 工業歷史悠久

東北老工業基地潛在的工業遺產非常豐富, 是老工業基地曾經輝煌的歷史見證。自清朝末年洋務運動起, 就曾在吉林設立了機器局, 同時在奉天 (沈陽) 、漠河建立了礦業企業;日俄戰爭時期后則形成了撫順煤礦等較大型的煤礦企業;解放戰爭時期, 國民黨政府曾在沈陽成立過資源委員會東北辦事處, 并將抗日戰爭時期的一些破損企業合并為大型的工礦企業;建國以后, 東北又稱為國家大型企業的集中地和重點扶持地區, 大量的資金、技術都向東北傾斜。悠久的工業歷史賦予了老工業基地厚重的工業文化, 整合和深入挖掘得天獨厚的工業文化資源和底蘊, 打造老工業基地工業旅游的品牌形象就顯得非常必要。

2.2 雄厚的工業基礎

東北三省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 有雄厚的工業基礎, 曾為全國建設提供了大量的物資和裝備, 特別是遼寧素來被稱為新中國的“裝備部”, 重型成套設備、交通運輸設備制造 (船舶、鐵路機車、汽車) 及國防軍事裝備等裝備制造產業, 在全國仍然具有明顯優勢, 具有不可替代性。吉林省的汽車工業是吉林省的支柱產業, 從最初的1958年新中國第一輛轎車開創了中國汽車工業新的歷史, 到現今的國內最大的汽車企業集團之一, “中國一汽”已經成為了汽車行業的一個標志, 一汽紅旗文化館、曾經的廠房、建廠老家屬區都是汽車工業旅游的絕佳特色景觀。黑龍江省以石油、煤炭、木材、醫藥、機械制造而著稱, 哈藥集團、哈飛集團、大慶石油是全國赫赫有名的國有企業, 尤其是石油之城“大慶”的鐵人紀念館、松基三井、北二注水站的紀念館 , 這些老工廠、老企業、老紀念館是發展工業旅游重要的資源基礎。

2.3 便捷的交通環境

東北地處東北亞的中心區域, 東接韓日, 北連俄羅斯, 是東北亞交通大動脈的重要樞紐, 東北三省 (含內蒙古東部) 擁有全國最密集的鐵路網, 四通八達的公路, 通達世界的沿海航運及內河航運, 以及21個航空港口等多種運輸網, 成為海陸空立體交匯的交通體系, 地理區位極其優越。 便利的交通環境也為游客的出行提供了時間的保障。東北三省同時也具有產業集群優勢。遼寧省沿海經濟帶、沈陽鐵西新區、吉林省長吉經濟區、黑龍江省哈大齊工業走廊等一批產業積聚地, 也為發展工業旅游的線路設計發揮了優勢。

3工業遺產旅游發展的不足

3.1 意識觀念落后

與東南沿海城市和華南沿海城市相比, 東北三省在體制和市場經濟觀念上還相對落后, 尤其是一些資源枯竭型城市在轉型過程中, 固守原有的生產模式, 不曾尋求其他出路, 更沒有從發展的眼光看待企業的潛力, 缺少開創工業旅游的新思維, 或在工業旅游開發領域中躑躅不前, 接受工業旅游這類新事物的速度也比較慢。甚至有些企業認為主業經營才是“大事”, 不愿或不屑做工業旅游這種“小事”, 覺得投入產出收益慢, 實際付出得不到回報。

3.2 偏重“生產”游, 忽視“遺產”游

長期以來, 東北三省一直是全國重要的資源依托型老工業基地, 資源的數量有限, 很多資源型城市現在已面臨著資源枯竭的窘境, 如大慶的石油產量逐年下降, 阜新幾欲無煤可挖。對于重工業基地而言這是很嚴重的問題, 而開展工業遺產旅游則可以為這些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開辟一條前景十分廣闊的新途徑。如大慶就通過開展工業遺產游成功實現了主輔共進、資源轉換, 使面臨資源枯竭的城市找到了一條成功的再生之路。

3.3 專業人才缺乏, 規劃開發滯后

目前, 在東北三省乃至全國都普遍缺乏既懂工業又懂旅游的復合型專業人才, 這嚴重制約了老工業基地工業旅游的健康持續發展。由于至今我國尚未建立起系統的工業遺產旅游規劃體系, 全國范圍內對老工業基地工業遺產旅游規劃的研究更是鳳毛麟角, 因而對工業遺產旅游的實際運作也就缺乏指導和借鑒。工業遺產旅游規劃的理論體系也缺乏系統性和可操作性, 突出表現在大多用景區旅游規劃和城市規劃的理論和方法進行工業旅游規劃, 沒能就其產生與發展的內在規律性、空間組合模式以及開發規劃的特殊性展開系統的研究和思考, 致使老工業基地工業旅游產品缺少特色。

4老工業基地工業遺產旅游發展對策

4.1 打造區域化產業模式

工業遺產旅游的發展戰略應先從幾個大型示范企業為中心點, 重點發展、全力打造, 以示范企業帶動區域發展, 連點成線。例如, 遼寧的沈陽——營口——阜新, 吉林的長春——四平——通化, 黑龍江的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設為中心, 打造一線重點工業遺產品牌, 線上的各點橫向連結擴散, 由點至線, 由線至面, 從而帶動全省的工業遺產旅游發展。與此同時, 將城市中不同類型、各具特色的工業企業組合起來, 形成專項旅游產品, 發揮“集聚效應”, 實現省內工業遺產游的全盤搞活。

4.2 生產”游與工業“遺產”游協同發展

從旅游開發的角度來看, 工業“遺產”游具有其獨特的優勢, 由于廢棄的廠礦區遺址和建筑, 在開發利用時不必像一般工業旅游那樣擔心影響生產, 因此, 改造和創意的余地較大, 可以盡情地加以挖掘利用。伴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發展戰略的轉型, 許多工廠、礦區已退出了經營領域, 一批老的工業設備和工藝流程也被淘汰, 如果把這些曾為全省和全國工業發展做出過重要貢獻的“老古董”當作廢物隨意處理掉, 未免可惜。而這些“題材”又都是發展工業遺產游的好概念。例如對于大城市周邊的廠區建筑, 完全可以在其中注入旅游業、商業、休閑服務業、藝術、會展等概念, 突出時尚、懷舊的元素, 改造成迎合都市人群品味的游憩商業空間, 對于那些規模宏大的工業遺址, 可以改造為工業遺產主題公園, 或打造工業旅游城, 甚至可以作為獨特的人類物質文化遺產來保護和開發。例如, 遼寧的海州露天礦在廢棄后變身為全國首批礦山公園, 并將28 km2的露天采礦遺址分為世界工業遺產核心區、蒸汽機車博物館、國際礦山旅游區和國家礦山體育公園4大板塊, 集旅游觀光、商務休閑、科普實踐、工業憶舊、探險體驗于一體。 而吉林省大泉源酒業將廠內建設酒文化博物館, 用來展示“清代寶泉涌酒坊”中遺存的古井、古發酵窖池、木制酒海等文化遺存, 并免費對游客開放。通過打造工業旅游, 酒廠不僅借此宣傳了自己的企業文化, 并從中進一步提升了公司市值。

4.3 工業遺產游與常規游互促發展

工業遺產旅游不僅僅是工業和旅游的簡單疊加, 更是兩種文化的交融, 將現代工業的巨大魅力滲透到旅游的諸多要素中, 進而豐富了旅游文化的內涵。將工業遺產旅游與常規旅游 (諸如生態游、民俗游、觀光游) 緊密結合, 發揮工業旅游與常規旅游的互促作用, 不僅豐富了傳統旅游線路, 又使旅游者在陶冶身心的同時, 增長了知識。

5結語

工業遺產旅游作為一種新興的旅游形式, 深受旅游者的喜愛。東北三省具有發展工業遺產旅游得天獨厚的優勢, 在深入挖掘工業遺產資源的同時, 擴大產業發展鏈, 在提升老工業基地形象的同時, 增強東北三省在國內外旅游業影響力。

參考文獻

[1]彭新沙.試論中國工業旅游的發展現狀和推進對策[J].湖南社會科學, 2005 (1) :129-131.

[2]董藩, 陳瑛娜.從山東的實踐看遼寧工業旅游的發展問題[J].工業技術經濟, 2003 (5) :36-39.

東北老工業基地演講稿范文第5篇

一、東北老工業基地失業問題概述

隨著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革的不斷深化,失業問題集中凸顯出來。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失業問題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勞動力總量供大于求;二是供求結構性就業矛盾突出;三是隱性就業問題嚴重。要全面解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失業問題,必須認清東北老工業基地失業問題的實質。我們把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失業問題分為總量總量性失業、結構性失業和隱性失業三個方面進行研究。

1. 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總量性失業

老工業基地多年來一直是以一產和二產業為主,絕大多數的適齡勞動者聚集其中,好多企業中還出現一戶幾代人、一家幾口人在同一個企業工作的現象。隨著老工業基地企業體制轉軌、產業轉型、產品更新換代、設備改造升級等綜合因素的影響出現大批失業人員,加之城市適齡勞動人口持續增長和外來勞動力的涌入,老工業基地勞動力的供給總量長期居高不下。我們把老工業基地中某一城市或地區勞動力供給數量大于市場對勞動力的需求數量,即社會勞動力處于供過于求狀態而形成的失業稱為總量性失業。它也可以稱為“需求不足型失業”。

總量性失業在我國是最主要的失業問題,與其他地區比較而言,老工業基地的總量性失業矛盾更為突出。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過去的人口高速增長和工業化進程導致了勞動力總量的嚴重過剩。我國統計部門目前所公布的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左右,并不算太高。但為了反映我國失業全貌,在現有的失業統計基礎上至少要加入三大塊:一要加入未統計的失業;二要加入隱性失業;三要加入農村失業。在加入了這樣三大塊以后,我國失業會大大高于現在的統汁指標。中國國情研究所研究員胡鞍剛計算的結果是:勞動年齡人口7.7億,失業人口為1.55億,失業率為20.1%;國家計委社會發展所社會保障室主任楊宜勇計算的結果是:失業人口為1.8億~2.6億,失業率為23.3%~33.7%,著名經濟學家馮蘭瑞計算的結果是:失業人口1.83億,失業率為21.8%。根據權威部門預測,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失業率要普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30個百分點,因此老工業基地的總量型失業矛盾最為突出。

2. 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結構性失業

長期以來,產業結構、勞動力結構不合理的矛盾一直是制約老工業基地振興和發展的突出問題。要振興老工業基地,就必須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我們把老工業基地在市場經濟進程中,由于產業結構調整,現有勞動力的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和技能結構等不能適應這種變化,與市場需求不匹配而產生的失業稱為結構性失業。結構性失業在性質上是長期的,而且通常起源于勞動力的需求方。結構性失業是由經濟結構變化導致的,這些經濟變化引起特定市場和區域中的特定類型勞動力的需求相對低于其供給。

結構性失業是老工業基地失業的主要類型之一。從上世紀后期老工業基地的經濟發展看,已經有許多新興產業尤其是高新技術行業如電子行業和專業知識含量高的服務行業如信息業、咨詢業、金融保險業在迅速崛起,對勞動力的需求大大增加。如果失業人員在短期內能適用這些行業技能要求,將有助于降低失業率。但問題在于,目前相當一部分失業人員基礎素質和職業技能不能適應這些新的崗位要求。而要讓他們重新掌握一項勞動技能適用于新的工作崗位要有一個過程。尤其是那些從簡單的工種到一個復雜的高技術工種,這個過程所需要的條件就更多了,使他們適用新崗位的難度就更大。況且,失業人員普遍存在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健康狀況偏差、家庭負擔偏重等問題。但是,他們的勞動技能問題如果長期得不到解決,“有人沒事干、有事沒人干”、“人找事”與“事找人”的矛盾就無法消除,職位的空缺找不到適當的勞動者去補充的結構性失業將會日益嚴重。

3. 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隱性失業

老工業基地國有企業比重大,老的工業企業集中,造成了產業工人的集中。由于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主導勞動力資源配置,導致了老工業基地國有和集體企業中的冗員問題十分突出。要振興老工業基地,就必須進行體制和機制創新,與國際市場接軌。我們把老工業基地在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沒有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但處在離崗失業狀態的失業稱為隱性失業。

隱性失業是非市場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出現的特有的失業現象。20世紀后20年、尤其是后10年,原有的計劃經濟體制國家紛紛轉向市場經濟體制,其中的大部分國家還伴隨著政治體制的改變。在社會經濟體制的轉軌中,不可避免地使大量隱性失業轉變成為顯性失業。隱性失業人員,也可稱為“在職失業”、“在崗失業”或“企業冗員”,主要指用人單位中表面上有崗位、有職業,而實際的勞動時間不足或長期下崗放假的人員。目前,在老工業城市的企業、事業、機關中常見的“三個人的活五個人干”和“長期放假”的情況,就是比較典型的隱性失業。隱性失業可以分為形式上不在勞動力和形式上就業兩種,形式上就業又包括就業不足(半失業)和在職失業,其中在職失業又包括隱性在職失業和顯性在職失業(見圖1)。

二、東北老工業基地失業問題的原因分析

1. 總量過剩導致失業的分析

勞動力總量性失業作為我國特有的嚴峻就業問題,在老工業基地也表現得尤為突出。部分勞動人口(企業家、技術專家等)的極度短缺,并不等于是整體勞動人口短缺。就絕對數量而言,由于20世紀50~70年代人口生產的無政府狀態,導致東北地區的人口生產泛濫成災,直接造成當今社會勞動力市場上供給量的嚴重過剩。我國從20世紀50年代初期的4.5億人口總量,20世紀60年代末期就是“七億人民七億兵”,盡管20世紀80年代開始實行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根據2004年的《中國就業狀況和政策》白皮書,2003年底,中國總人口達到12.92億人(不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目前已超過十三億。

東北地區的勞動人口總量供給,在絕對值增長方面,基本上與全國的人口增長相適應。據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東北地區的人口總量已經達到1.048億人。按照3省官方的統計,2005年,東北地區16歲以上的勞動人口已經就業人員達4829萬人。如果把統計空白,如正在處于買斷工齡的、基層政權沒有給予登記的失業人員和已經登記的失業人員合計后,16歲以上勞動人口應該在5000萬以上。如果按照這樣的數字計算,16歲以下的“后備勞動人口”的總量還應該在4000萬人以上,也就是說,東北地區的勞動力市場或人才市場在未來的15年中,還應該陸續吸納4000萬左右的勞動人口就業。(圖2)是地處老工業基地的遼寧省和全國1999年~2005年城鎮登記失業率的比較圖。由此表不難看出,近幾年來,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失業率一直高于全國,老工業基地的總量性失業問題十分突出。

勞動人口的供給過剩,不僅表現在絕對值方面,嚴重的是經濟體制轉型造成的大批量的失業人員問題,造成了勞動人口供給出現“硬核”,突出表現在東北地區公有制經濟單位吸納勞動人口就業的如果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大量在職閑置人員顯性化,就業“硬核”可能還更大。從目前的情況看,這種就業“硬核”群體的特點,主要是年齡過大的就業競爭劣勢,特別是這些人員自身的習慣劣勢,如長期在國有單位的文化氛圍中,形成的勞動、工作、管理等職業習慣,不能被企業普遍接受而形成的就業障礙。在過去幾年中,為了化解這種就業阻力,政府部門往往采取自己投資創造就業崗位的做法,繼續接受這樣一批勞動者的就業。從長遠觀點看,這種就業模式對提高勞動力資源的利用效率并不會產生積極作用。

2. 產業結構調整與就業關系的分析

為了更具體地說明產業結構調整與就業的關系,下面,我們以東北老工業基地為例,進行一下分析。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三次產業就業結構的演變。20世紀90年代中期與20世紀80年代相比,東北三省第二產業的比重經歷了大幅度的下降,而第二產業的就業比重卻上升,這種產業比重大幅下降而就業比重卻上升的現象,導致了第二產業冗員增加。東北第二產業轉移出來的勞動力不是轉向第三產業,而是轉向第一產業。這證明東北第三產業的發展也不盡如人意。從行業就業構成上看,東北三省農林牧漁業就業比重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04年東北三省為9.9%,全國為4.1%;而以制造業為主的東北三省其就業比重并不高,2004年東北三省制造業就業比重低于全國2.5個百分點,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制造業吸納就業的能力不高;此外,東北三省從事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的三產服務各行業從業人員的比重也大都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這說明東北三省服務業發展的滯后。

以上的分析說明東北三省產業結構變化對就業增長拉動不足,就業渠道相對狹窄。東北三省第一產業仍保持較大就業比例,第二、三產業的就業與增加值相比仍較低,而第二產業中工業結構的優化降低了傳統制造業的就業需求,表明產業結構變化升級對就業增長拉動不足。

其次,我們再看一下就業總量的產業分布。下面是東北三省1990年~2000年從業人員的產業構成變化。遼寧省1990年的從業人員產業構成:第一產業650.6萬人,第二產業778.2萬人,第三產業468.5萬人;2000年第一產業685.4萬人,第二產業649.6萬人,第三產業717.0萬人。1990年~2000年的從業人員數量變化情況是:第一產業凈增34.8萬人,第二產業凈減128.6萬人,第三產業凈增230.5萬人。吉林省1990年從業人員的產業結構:第一產業564.8萬人,第二產業334.4萬人,第三產業270.2萬人;2000年第一產業584.3萬人,第二產業222.3萬人,第三產業357.4萬人。1990年~2000年的從業人員數量變化情況是:第一產業凈增19.5萬人,第二產業凈減112.1萬人,第三產業凈增87.2萬人。黑龍江省的從業人員的產業構成:1990年從業人員結構,第一產業568.7萬人,第二產業504.7萬人,第三產業362.8萬人。2000年第一產業803.7萬人,第二產業347.3萬人,第三產業449.8萬人。1990年~2000年的從業人員數量變化情況是:第一產業凈增235萬人,第二產業凈減157.4萬人,第三產業凈增87萬人。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東北地區第一產業中就業的勞動力數量仍然是最多的。而在人口繁殖增長過快與土地資源等不斷萎縮的背景下,東北的部分鄉村已經出現了大量富余勞動力。第二產業中,從業人員總量的連續下降,說明了老工業基地真的是“老”了。第三產業,在吸納勞動力就業數量方面則呈增高態勢。這是勞動力資源、人力資本配置的基本規律。但是,由于多年實行的強制限制城鄉勞動人口流動就業政策,造成我國東北地區第三產業的聚集勞動人口數量、比例還遠遠落后于工業化國家。以上這些正是導致東北老工業基地大量結構性失業人員集中出現的原因所在。

3. 隱性失業的原因分析

老工業基地隨著我國逐步進行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成為隱性失業的集中地區。隱性失業數量龐大是傳統計劃體制配置勞動力資源的典型特征。老工業基地的隱性失業主要包括三類,即企業中的隱性失業、事業單位中的隱性失業和機關中的隱性失業。其中企業中的隱性失業是數量最大和最為集中的。

長期以來,老工業基地城鎮的隱性失業人員,大量存在于公有制企業中。以東北老工業基地為例,1990年~2005年,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減員550多萬人次,集體企業減員400多萬人次,合計達950多萬人次。其中的大部分是隱性失業的顯性化結果。國有企業隱性失業人員可以包括以下幾類職工:第一類是國有企業的富余人員。目前這部分人占國有企業隱性失業人數的大部分。第二類是非個人原因被迫下崗,無收入或收入達不到所規定的基本生活水平的人員。第三類是企業因開工不足等原因造成的只能部分時間上崗。第四類是由于企業效益等方面的原因被迫提前退休、且退休金沒有被列入社會統籌的職工。

三、老工業基地失業問題的治理

老工業基地的失業問題是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進程中的重點和難點。隨著經濟結構調整深度和廣度加大,加之各種歷史遺留問題的長期積累,老工業基地的失業問題還相當突出,就業再就業壓力依然很大。因此,必須從老工業基地的實際情況出發,認真加以治理解決。

1. 大力發展區域經濟,實施四大就業發展戰略

按照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路子的要求,培育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在發展經濟進程中,要全面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城鄉統籌戰略、發展民企的“帶動就業”戰略和異地就業戰略。

(1)要實施經濟發展的“就業優先”戰略。治理好失業問題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是振興老工業基地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須把治理老工業基地的失業問題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老工業基地失業問題的有效解決。切實做到“就業工作優先研究、就業工作優先考核、就業問題優先解決、就業措施優先落實”等四個優先。因此,在制定經濟發展戰略時,需要對經濟政策的某些部分做些調整,把就業再就業工作作為優先發展的目標,努力實現有就業增加的經濟社會發展;在招商引資上項目中,要優先考慮開發就業崗位,要把吸納就業潛力大的新上項目作為扶持發展的重點;在制定高新技術產業政策時,要充分考慮到高新技術產業對就業的影響。既要注重高新技術對經濟發展的長期帶動作用,又要兼顧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企業對就業增長的影響因素,以確保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不斷增強吸納就業能力的雙重目的。

(2)要實施城鄉一體的“統籌就業”戰略。要解決老工業基地的失業問題,就必須實施城鄉一體的“統籌就業”戰略,在解決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問題的同時,解決好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促進城鄉勞動力合理流動,緩解就業壓力。首先,要通過加大農業的綜合開發力度,走農業產業化道路,發展以鄉鎮企業為核心的農村二、三產業,拓寬流動領域,發展農村市場,興建工業區和小城鎮,就地消化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使他們“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其次,要在做好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的同時,要給予農民工就業更多的關注,以城市帶動農村,讓農村促進城市,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取消農民工就業的一切歧視性規定,統籌考慮城鄉勞動力就業政策,真正使城鄉融為一體。再次,還要積極推動城市的資金、技術和人才向農村流動,實現要素互流、城鄉互動。大力推進農村城市化進程,盡快建立各市縣的農民工就業服務中心,是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有效途徑。

(3)要實施發展民企的“帶動就業”戰略。隨著老工業基地改革的不斷深入,大量民營企業應運而生。以中小企業為主的民營企業特點是數量眾多、形式靈活,能夠吸收大量的勞動力,對老工業基地地區的社會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世界上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中小企業對就業的吸納的作用十分明顯。據相關資料記載,美國2003年以來新增就業機會中的67%來自中小企業;日本近三年中小企業的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的76.5%。據估算,中小企業吸納的就業容量為大型工業企業的1.43倍。中小企業在吸納就業方面所發揮的有效作用,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已經被充分地證實。為此,我們應進一步積極鼓勵民營企業發展,尤其是要鼓勵吸納就業人數多的中小企業的發展。要充分利用街道、社區,發展私營、個體經濟,開發靈活多樣的就業崗位,吸納城鄉富余勞動力。同時,要盡快制定并不斷完善相關法規,在優惠政策、金融支持和技術支持等方面為民營企業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為解決老工業基地的失業問題發揮重要的作用。

(4)要實施輸出勞務的“異地就業”戰略。勞動力總量供大于求是老工業基地失業問題的一個主要原因。要在大力發展區域經濟,開發就業崗位,拉動本地就業的同時,實施“異地就業”戰略,緩解老工業基地的就業壓力。輸出勞務是轉移城鄉富余勞動力、增加收入的一個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因此,要在做好本地就業工作的同時,高度重視勞務輸出工作,把解決本地失業問題的眼界向域外、境外拓寬,以“異地就業”的戰略舉措,釋放就業壓力,推動廣大下崗失業人員、農村富余勞動力異地就業。要把勞務輸出作為一個大的產業來抓,圍繞市場需求,采取有效措施,形成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多方位的勞務輸出新格局。

2. 切實搞好三項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和技能

造成結構性失業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失業人員技術技能與市場需要不匹配的問題。以下是本人對東北老工業基地沈陽、鞍山、長春、吉林、哈爾濱、大慶等二十個城市就業狀況調查的數據(圖3)。

要想有效解決老工業基地結構性失業,必須逐步改善勞動者的素質和技能結構,增強勞動力的就業能力、職業轉換能力和創業能力,適應結構調整的變化,從而促進勞動者實現素質就業。

(1)加強在職培訓。治理老工業基地的結構調整性失業尤其要重視和加強用人單位內部的在職培訓。通過開展用人單位內部的在職培訓可以直接有效地提高在職人員素質,使其技能結構與崗位需求變化相適應,從而在預防和治理由于在職人員技能與崗位要求不匹配而導致的結構性失業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我國《勞動法》第八章第六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業培訓制度,按照國家規定提取和使用職業培訓經費,根據本單位實際,有計劃地對勞動者進行職業培訓。美國經濟學家加里·S·貝克爾認為,無論是有組織的還是個人自發的在職培訓,始終是大多數職業的有機組成部分,它能增加人力資本的存量,提高勞動生產率,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利潤,為國家創造更多的財富,同時受訓者也會由于生產技能和知識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其個人收入。

(2)開展定單培訓。老工業基地的結構性失業人員普遍具有年齡偏大、技能單一、再就業愿望迫切的特點,對這類失業人員的培訓必須切實增強針對性。要摸清失業人員的技能結構、培訓和就業意向,搞好培訓與就業的對接,重點是要根據勞動力市場的用工需求,開展好定單和定向培訓。一是要做好失業人員的調查。摸清失業人員的技能結構和培訓意向,這是開展定單和定向培訓的前提。二是要合理設置培訓專業。主動適應結構調整引起的勞動力市場用工需求變化,這是開展定單定向培訓取得實效的根本保證。三是要搞好與用工崗位的對接。這是開展訂單定向培訓的最終目的。

(3)實施創業培訓。創業是就業之源,通過創業可以開發新的就業崗位,可以實現就業的倍增式發展。因此,大力加強創業培訓既是職業培訓工作的一個重要領域,又是治理結構性失業的另一有效手段。一是要開展“對接式”創業培訓。創業培訓是幫助下崗失業人員獲得創業知識和技能,保證創業成功的關鍵一環。二是要實施“特區式”創業孵化。保證參加創業培訓的人員能夠真正實現成功創業,為他們創業初期搭建一個良好的創業孵化平臺是必不可少的條件。三是要提供“個性化”創業指導。為了避免下崗失業人員創業的盲目性,降低創業風險,增強創業信心,對他們及時進行有針對性的創業指導,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環節,也是下崗失業人員的迫切需要。

3. 采取三項措施,推進隱性失業顯性化

在解決好下崗職工的社會保障問題的前提下,按照《勞動法》和有關勞動制度來清理勞動關系,徹底消除國有企業隱性失業顯性化改革的障礙。

(1)要消除國有企業冗員向非國有企業流動的所有制障礙。要通過深化老工業基地的國有企業改革,壯大國有經濟,擴大國有企業的就業崗位等途徑來消化國有企業的隱性失業固然是一條理想的選擇,但隱性失業問題又不能僅僅依靠國有企業本身來解決,而必須拓寬視眼,要著眼于國民經濟全局,特別是要大大鼓勵非國有經濟的發展,以擴大其對國有企業剝離出來的冗員勞動力的吸納能力。在加快多種所有制經濟發展的今天,理應對這些解決就業可做出巨大貢獻的企業進行必要的鼓勵與支持,放棄各種各樣的歧視性政策,將其同國有企業一視同仁,為其發展與壯大提供必要的幫助。

(2)要建立顯性失業者的利益補償機制。比較切實可行的方案是,把老工業基地部分國有存量資產轉化為社會保障基金,專門用于補償經歷傳統就業體制的失業者。將國有資產劃撥一部分擴大失業保險基金的承受能力,同時允許企業釋放冗員,不僅在理論上是合理的,而且也有現實的可操作性。由于在職工領取低工資的舊體制下,企業職工的一部分勞動所創造的價值已轉化為國有資產,當國家不再保障職工終身就業的情況下,可由國家每年劃撥一部分國有資產補充失業保險基金不足的部分。

(3)要消除冗員流動的福利壁壘。這樣做不僅不會影響職工的生產積極性,相反,還通過提高其效用水平增強了激勵性。這一點我們亦可以從外資企業中的高工資、低福利(近乎零福利)政策中得到驗證—高工資低福利吸引了大量人才進入,企業運作效率提高。另外,從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來看,將“隱性福利收入”轉化為職工的名義工資后,不僅有利于制定科學合理的工資政策及通過稅收進行收入調整,而且有利于勞動力的自主流動,并促進國有企業冗員勞動力的剝離。

4. 建立失業調控和就業援助制度

(1)要建立失業預警預報體系。實行失業預警預報制度是治理老工業基地隱性失業的重要舉措之一。失業預警體系是利用信息化促進就業的重要而又基礎性的建設項目。其基本思路是以完善失業調查體系為基礎,以調整完善政策指標體系為手段,以失業監測預警模型為核心,以建立應急預案處理機制為目的,形成完善的失業狀況的預警預測體系。在整個失業預警體系當中,失業調控是一種預防性措施,通過政府與企業的共同努力,使失業率處于一個相對合理的水平。

(2)要合理控制企業改制速度與規模。把握好老工業基地改制的節奏和力度,確保在穩定的前提下,解決富余職工的分流安置問題。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國有企業的關、停、并、轉。穩步推進國有企業重組改制和關閉破產工作,嚴格審核并監督落實職工安置方案,規范企業操作行為,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切實加強對企業關閉破產過程中職工安置工作的監督指導,及時做好職工分流安置和社會保障工作,妥善處理遺留問題。對老工業基地國有大中型企業的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和分離富余人員工作,做到多分流、少失業,促進富余人員崗位轉換。

(3)對就業困難群體要實行“就業援助”制度。要解決好老工業基地困難失業群體的就業問題,應著力抓好“政府出資、社會開發、落實政策、建立機制”四個關鍵環節,進一步扎實深入地推進援助困難群體就業工作。具體來講,政府出資就是要落實政府購買公益性崗位所需資金,為就業困難群體就業提供資金保障;社會開發就是要依托街道社區大力開發公益性就業崗位、積極鼓勵用人單位提供就業崗位,安置困難群體就業;落實政策就是要通過落實國家和省已出臺的限額內減免稅費、小額擔保貸款及規定項目小額擔保貸款貼息等政策等。

參考文獻

[1]王洛林魏后凱:東北地區經濟振興戰略與政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2]蔣選:面向新世紀的我國產業結構政策.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3

[3]馮煜: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就業問題及其對策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

[4]袁樂平周浩明:失業經濟學.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

[5]厲以寧:中國城鎮就業研究.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1

[6]趙鑫:小康社會的就業模式選擇—以東北地區就業問題為個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費希爾:宏觀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8]袁志剛陸銘:隱性失業論.立信會計出版社,1998

[9]周其仁:體制轉軌、結構變化和城市就業.經濟社會體制比較,1997年第3期

東北老工業基地演講稿范文第6篇

關鍵詞:產業集群,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產業升級,研究

近些年來, 我國北部東北老工業基地受制于傳統的經濟體制, 使得經濟發展極其緩慢, 又由于地方保護主義過于強大, 阻礙產品在市場中的流通, 這就逐步拉大了東北老工業基地經濟與華東華南經濟的差距。構建東北老工業基地產業集群, 充分發揮集群企業資源共享及合作, 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是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必經之路。

1產業集群的相關概述

1.1產業集群的含義

產業集群, 即是在一定地域范圍內, 在經濟發展中具有相互關聯的企業, 這些企業包含:相關聯的企業、產品供貨商、金融服務機構、工商服務機構、相關的廠商等等集聚在一起的群體。

1.2產業集群的類型

產業集群的范圍最為主要的類型有兩大類, 第一種是相識類型的產業企業的集群, 這是一種眾多同類企業之間垂直和水平相互交叉聯系連接形成的產業集群;第二種是以某一些龍頭企業為核心的, 通過企業合并、企業收購等手段實現產業內部資源最優化重組, 形成規?;漠a業集群。

1.3產業集群的重大作用

自從改革開放以后,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 我國的區域經濟發展的很明顯, 在我國的東部和南部沿海地區, 產業集群發展的比較快, 如珠三角和長三角這些地區經濟要比我國的西部、北部等地區經濟發展的快, 而且經濟差距越來越大。所以可以預知, 未來我國在發展區域經濟, 所走的必經之路必定是產業集群, 只有充分發揮產業集群優勢, 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把產業集群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 才能振興那些落后的地區經濟。發展和推進產業集群, 也是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的必然選擇。

2東北老工業基地產業發展的現狀及制約產業集群發展的因素

2.1東北老工業基地產業發展的現狀

2.1.1東北老工業基地整體的產業基礎相對比較扎實。東北老工業基地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工業發展的重點基地, 從建國之初開始, 國家就對東北工業地區給予大量的資金、人力、物力的支持, 重建或者改造大量的工業企業, 建立完整的東北工業體系, 工業產品也日漸齊全, 包含有:機械制造、石油挖掘、化工冶煉、冶金、煤炭、建材、電力、紡織等眾多的工業產業。東北老工業基地在我國建國初期, 是我國經濟增長最為顯耀的區域, 且在當時經濟一直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2.1.2東北老工業基地絕大部分是企業集中, 而未形成產業集群。在整個大東北老工業基地上, 各類的企業是多種多樣的, 亦可以稱得上企業的門類是非常齊全的, 而且企業分割的也比較明顯, 即是同類企業在一個區域范圍進行集聚, 如石油開采加工企業、飛機制造企業、交通工具制造企業等等。

2.1.3東北老工業基地經濟觀念落后, 阻礙其經濟的發展。隨著改開開放的不斷推進, 東北老工業基地原有的經濟經營理念和管理體制, 如:地方保護主義、過度依賴于政府而忽略市場需求等等, 已經不再適應當前經濟發展的需要。東北老工業基地也因為沒有政策的支持, 內部缺乏有效的產業集聚機制, 所以整個工業基地產業集聚力度不強, 也沒有沒有充分發揮市場的運作能力, 對進行實行優化配置, 競爭力不夠, 所以也是的整個老工業基地產業集聚效益不明顯。

2.2制約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產業集群的因素

一方面, 東北老工業基地嚴重的地方保護主義, 使得外來資源及經濟很難進入到東北工業區, 而東北工業區內的企業在進行資源重組和配置時, 往往更多的是依賴于地方政府的分配政策, 這樣脫離市場進行的經濟分配, 其實是違反了市場經濟運作規律的, 不利于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整體資源配置及經濟的發展。嚴重的阻礙產業集群, 產業集群是在市場運作條件下, 有規劃有相關機制來協作運行的, 地方保護主義, 是強硬的破壞市場運作。

另一方面, 東北老工業基地過于分明的市場分割, 就是把相同類型的企業分區分塊的管理, 如鋼鐵企業分區、建材企業分區等等, 這樣看似有利益同類企業的共同發展, 但是這種過分分明的市場分割, 讓市場經濟資源流動活動變小, 不利于經濟的發展, 這就很難發展產業集群, 因為產業集群的形成, 不單單是同類企業的集聚, 而是企業與企業之間垂直和水平兩個方向之間相互作用相互聯系的, 它還保護各類的協同服務產業, 它是一個能從產供銷一體化的產業集群, 其市場的活躍率是極高的, 而且也很復雜。

3推動產業集群發展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策略建議

3.1改變傳統經濟經營里面, 樹立統一的區域經濟觀念

對于東北老工業基地經濟發展的傳統觀念如地方保護注意、分明的市場分割、依賴政府對資源支配、忽視市場調配等等這些經營理念應該要祛除, 應該建立起統一的區域市場經濟, 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集聚和調配作用。

3.2充分挖掘基地產業優勢, 培育主導優勢產業

產業集群的建立, 要建立在區域特色經濟之上, 形成區域特色產業集群。東北老工業基地最具特色的就是工業, 應該在工業體系的基礎上, 進行產業結構升級和改革, 形成新型的高新技術工業區。另外在東北工業系統中要注重培養龍頭主導產業, 讓龍頭產業帶動市場資源的重組整合, 極大限度的形成高技術高效益的產業集群。

3.3政府相關部門要出臺相關扶持政策, 完善各類機構及配套體系

在我國產業集群的形成并非完全依賴于企業自由自覺集聚, 很多時候都是需要政府牽頭來實現產業集群, 這與我國的國情有關。通過政府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 扶持東北老工業基地產業集群的形成, 建立健全相關的產業集群機制, 完善各類相關服務機構和配套體系, 促進東北老工業基地產業集群的發展。

3.4建設產業集群外部基礎設施, 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東北老工業基地傳統的配套設施, 很多都是比較落后的, 要對基建設備進行更新換代, 并且一個新的產業集群的建立, 也需要到很多的配套設施, 如金融服務機構、車庫、政務服務機構、商店、食堂、網絡等等, 只有健全的外部配套設施, 產業集群企業發展的凝聚力就越高, 產業集群優勢發揮的越充分。

結束語

總而言之,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不是一早一夕就能完成, 也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實現, 需要根據東北工業基地的具體實情來制定可行的方案。而產業集群是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必經之路, 充分的發掘東北工業基地的優勢與特色, 建立集聚特色的東北老工業基地產業集群, 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上一篇:村鎮銀行科技外包協議范文下一篇:大國崛起英國篇觀后感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