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常用東北方言條范文

2022-06-15

第一篇:常用東北方言條范文

東北方言

自從趙本山、高秀敏、宋丹丹、潘長江等一大批腕級的小品明星在舞臺上講東北話發揮的淋漓盡致后,東北話一下子火了起來,并且迅速風靡大江南北,長城內外。人們茶余飯后一聽到土掉渣兒的東北話,就像他鄉遇故知,心里暖和得不得了。當然,還有人像學京劇唱腔似的,拿腔拿調地模仿幾句東北話。令在場的聽眾笑疼了肚子,還差點笑丟了大牙!由此可見,純屬東北土特產的東北方言,因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原滋原味,而倍受人們的喜愛與青睞。

其實,東北話并非經過小品明星搬到舞臺上才熱才火的。就像廣東的粵語福建的閩南話一樣由來已久,那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真實記錄,那是當地人民相互交流代代相傳的民間口語演變流程的一種結晶。如果你有機會到東北三省,也就是東北人所謂的關外,你不論是置身在遼闊的東北大平原,還是蒼茫的白山黑水之間,亦是浪花疊涌的松花江畔,或是松濤陣陣的小興安嶺密林叢中,你的身心無時不刻不被溫暖的東北話所簇擁??v使你隆冬臘月到哈爾濱旅游賞雪或滑雪,只要你聽到東北話,就會渾身舒坦,寒意頓消。這或許就是東北話神奇的魅力所在。

可以這么說,土生土長的東北人,個個都是天然渾成的語言專家和幽默大師。特別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莊稼人,將東北話運用得滾瓜爛熟,爐火純青。他們的表達能力并不比趙本山等大腕們遜色,甚至還勝一籌。聽說趙本山為了把小品演得像模像樣,有聲有色,還在鄉下蹲了幾個月拜老農為師呢!如此說來,趙之所以把東北話講得如此熨帖和到位,除了他是地道的東北人外,還沾了鄉下老農的光!那么,東北話有哪些特色呢?除了幽默、滑稽、潑辣和豪爽外,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熱。而語言的熱和氣候的冷恰好形成顯明的對比。眾所周知,東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半年以上都是寒冷的冬季,繁衍生息在如此嚴寒和惡劣的環境中,使東北人有了較為獨特的表達方式;而這種方式,恰好體現了東北人善良厚道的本性。正像東北人形象的比喻那樣:天兒賊冷賊的,不嘮幾句暖心窩子的話,恐怕舌頭都凍僵了!這可不是簡單的一句好話三冬暖,半句冷言七月寒,東北話是天人合一的結果,也是東北人長期生存在嚴酷而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磨礪而成的,所以東北話火起來是順理成章的事。因為那是植根東北黑土地溶入東北百姓血脈深處的金子一般的語言。它一經發掘,無須刻意雕飾,就會迸發出無限的光彩。

東北人生性耿直豪爽,熱情好客。關外的人說東北人說話很沖,有點逗哏,此言不虛,東北人說話喜歡直來直去,不喜歡拐彎抹角,藏著掖著,那樣太累。一根腸子通到底的東北人,喜歡用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而這種表述是詩意和獨特的。譬如,東北人管男人不叫男人,叫老爺們;管女人不叫女人,叫老娘們;為體現彼此的親密關系,不叫朋友,叫哥們或姐們;當然這些還算淺顯易懂,還有你丈二先生摸不著頭腦的東北話呢!你如聽外語一般,縱使你想破腦袋也不知所云。比如,東北人待客時,冷不丁冒出一句使勁嗆,別外道!這個嗆就是吃的意思!比如你到借壁子拿瓶酒來!這個借壁子就是鄰居的意思;再比如你到哪兒嘠達?這嘎達就是去哪里的意思,聽明白了吧!東北話是不是真的有點意思?不過,只要和東北人相處十天半個月,那點土語肯定是難不住你的。

寒冷而嚴酷的環境造就了別具一格的東北方言,也滋生了東北人懶惰的習性。因貓冬半年之久,東北人幾乎足不出戶,在家窩著,無事可做,只好盤腿打坐在熱坑上耍嘴皮子了。因此東北人又有言過其實喜歡吹牛的毛病。說到這兒就此打住,咱是東北人,可不能給東北人臉上抹黑喲!最后講一句廢話:東北話就像一瓶剛剛啟封的陳年老酒,細細品味你會唇齒留香。

第二篇:東北方言

1,老么卡哧眼兒 例:瞧你長的那樣,老么卡哧眼兒,那個能看上你,形容又老又丑的人

2,皮兒片兒 例:老王家那小子把家里造的皮兒片兒的,同皮皮片片: 亂七八糟的。

3,魂兒畫兒 =魂畫例句:你這臉上抹啥了,造的魂兒畫兒的

4,破馬張飛 例:你這是嘎哈啊,破馬張飛的,能不能消停點兒

6,舞馬張槍例:同上

7,毛愣三光 例:你能不能穩當點兒啊,別成天毛愣三光的讓人不放心

8,七吃咯嚓 例:麻利,干凈利落

9,得兒喝的 例:你別成天得兒喝的行不,正經點兒吧

10,甩(水)襠尿褲 例:你看看你兒子,整天甩襠尿褲地,你媳婦也不好好整整

11,披哩撲籠當有人經過的時候,河邊那些小青蛙全都披哩撲籠地跳進了水里.

12,遞溜蒜卦 意思是說不整潔整齊,亂七八糟的意思! 例:你看你收拾的行李,~的,怎么拿啊!?

13,暴土楊長 例:前兩天大風刮的我家前面暴土揚長的,都出不了門兒了。

14,楊了二正 例:你也別成天楊了二正的搖哪兒爛走了,趕緊找點正經事干

15,摟瓦塊兒 例:那家伙臉長的,摟瓦塊兒的 ,棵磣死了。

16,老天扒地例:我現在都老天扒地了,還結啥婚啊,一個人過吧。

17,那旮得兒[例]你說的那個東西藏在那旮得兒了

18,急了拐彎 [例]那道也成難走了,急了拐彎的

19,突魯反仗 [例]他做事突魯反仗的,把這事交給他還真讓人不放心。

20,傻了吧嘰 =虎了吧嘰[例]干啥玩意呢 傻了吧嘰的 虎??!虎了吧嘰:同二虎八嘰

21,嘶嘶哈哈 [例]這外面老冷了,凍得我嘶嘶哈哈的。

22,鼻涕拉瞎 [例]你還記得你小時侯鼻涕拉瞎的樣子,成天跟在我后面要糖吃. 23,得得瑟瑟 =得(四聲)了吧瑟 [例]就你好,那天還得得瑟瑟的跑到精神病院去做演講去了

24,埋了咕汰=埋了粑汰= 埋汰[例]你這幾個月沒洗澡了,埋了粑汰的。

25,吭吃癟肚 [例]你可別在那兒吭吃癟肚地浪費大家時間了,沒準備好的話趕緊下來吧

26,雞頭歪(掰)臉 [例]你這人咋回事的,一說話就雞頭掰臉地

27,虛頭八腦 [例]你別跟我虛頭八腦的了,要借錢就直說.

28,舞舞喳喳 [例]過度炫耀,的瑟,招人煩的意思

29,疙不溜求 [例]那天他疙不溜脆的就把幾個小流氓給收拾了。

30,犄角旮旯 [例]那天我找丟的東西,把家里的犄角旮旯都找了,還是沒找到。

31,稀里馬哈 [例]別和他做事了,他小子稀里馬哈的,別把你自己的事耽誤了:馬虎

32,吊兒郎當 [例]老李家那小子成天啥也不干,一天吊兒郎當的

33,無脊六受:百無聊賴。閑的沒啥意思抓心撓肝的感覺

34,五迷三道 [例]那幾天喝得我五迷三道的,錢包丟了都不知道。五迷三道:迷迷糊糊

35,費勁扒拉 [例]這回考試也忒難了 費勁扒拉的還不知道能不能考上

36,不項楞:不起作用。[例]你也太~了,這么點事都沒辦法明白

38,不打錛兒 :說話很流暢。[例]用什么買什么,要說花錢那真是連‘錛兒’都不打„„

39,不斷溜兒:連續不斷[例]游行的隊伍~一隊接一隊兒

40:不賴: 不錯,不壞。[例]“老胡頭說起來人也~,大伙都愛和他逗個笑話

41:別腳 :交通不便。[例]你村建的真不是個地方,太~了

42,別介:不要那樣。[例]別介,瞧你那眼瞪的我不說了還不行嗎,

43,憋屈 : 煩悶,心里不痛快。[例]他爹總沒個笑模樣,整天~著,不說話

44,八桿子撥拉不著:互不相干毫無聯系[例]好好念書,是正經,別成天弄那些~的事

45,八字沒一撇: 指事物尚無頭緒[例]別聽他瞎扯,那事~呢

46,叭叭的:說話侃快、脆生。[例]那丫頭說話~,就是做起事來糊涂

47,笆籬子: 監獄[例]韓老六告了狀,他被抓去蹲了三個月~

48,扒瞎:撒謊[例]二老歪,你尋思我~哪!

49,拔尖兒:居首位[例]他在班級里學習~了

50,拔犟眼子: 脾氣執拗;說極端的話[例]李二最能~,誰也犟不過他

51,掰扯:說話,講道理[例]楊大叔,讓我把破沙發拉回家去,~~看到底是誰跟我過不去

52,白眼狼兒:指忘記別人情份或心意狠毒的人[例]那小子是個~,你可不能理他

53,干仗:打架

54,忽悠:這個不用解釋了

55,急眼:發火

56,嘰咯:鬧別扭

57,砢磣:難看 2,丟人砢磣(寒磣):意為"丟臉","難看".

58,嘮嗑:聊天

59,末了兒:最后了

60,磨嘰: 羅嗦

61,pia-4嘰:硬紙片做的兒童游戲工具,一片放在地下,用手里的一片去扇,扇翻個就算贏

62,水了巴察:差勁

63,禿嚕:失敗,放開

64,鐵子=老鐵:哥們,好朋友

65,尋思:思考,想

66,咋整: 怎么辦

67,一整(就):總是,動不動(就)„„ 68,作死: 尋死

69,老娃子:烏鴉

70,喀啦: 什么都做不好,被人看不起

117,得(四聲)了把搜:

118,布拉吉: 裙子,女人穿的

119,滾犢子: 意為滾蛋

120,隔路:貶義, 意為"特別,與眾不同",可以理解為"特立獨行"

121,浮溜浮溜: 特別滿",形容水要溢出的樣子

122,嘮嗑: 意為聊天

123,稀罕: 意為喜歡

124,解嘎吱: 意為"過癮".例:你給我撓后背沒撓準地方,一點兒都不解嘎吱.

1,喇子: 塑料水桶

2,喂得羅: 下小上大的水桶

3,棒槌: 人參

4,苞米: 玉米

5,被垛: 幾床被垛在一起

6,哈喇: 肉和油變質稱

7,砬子: 陡峭的石頭山

8,喝咧: 唱歌

9,喇忽: 遇事疏忽

10,列巴: 面包

11,母們: 我們 12,那嘎噠: 那個地方

13,干哈: 干啥

14,稀罕: 喜歡

15,賊: 非常和特別,很

16,犢子: 混蛋

17,扯犢子: 閑扯、不干正經事

18,埋汰: 臟

19,的瑟: 不務正業或臭美

20,整個浪兒: 全部

21,隨份子: 隨禮,隨人情

22,松明子: 含松脂的木柈兒

23,水筲: 雪花鐵做的上下一樣粗的水桶

24,雙棒兒: 雙胞胎

25,甩劑子: 發脾氣

26,上外頭: 上廁所

27,上趕著: 主動

28,善茬子: 指軟柔可欺的人

29,傻得呵的: 癡呆的樣子

30,傻拉吧唧: 傻拉吧登,憨傻,癡呆

31,掃帚疙瘩 : 磨殘的掃帚

32,賽臉: 小孩不聽話,給點陽光就燦爛。越不讓干什么,就越干什么

33,隔路: 泛指人的個性強,不愿與人交流,不合群。 34,得瑟: 泛指人不穩重,做事愛出風頭。

35,胳應: 討厭

36,嘎咕: 泛指做事與與眾不同。

37,小嘎: 就是指十多歲的小孩。

38,半拉子: 未成年的勞動力,只能頂八個成年人。

39,假假咕咕:

40,圖鄙:

41,玻凌兒蓋:

42,做喔:

43,麻溜:

44,扒拉:

45,撓啃:

46,得意:

47,掰扯:

48,白唬:

49,備不?。?/p>

50,刺撓:

51,呲目乎:

52,打狼:

53,才剛:

54,哈拉子:

55,嫉葛浪: 不實在,辜負了別人的熱情。 被騙或被耍了,還不知道,有有被人賣了還幫人家數錢的意思。膝蓋 立刻 快點 用手或工具挪開物體。 撥弄 泛指很久沒有沾油水,或相關的東西。 喜歡。 理論、研究,分析,計算,說道理 就是說不著邊際的話,能說,通常指能瞎說 有可能,也許 身上癢。 眼屎。 落后,最后一名。 剛才。 比較多而且向下流的口水。 起糾紛,爭吵。 56,老鼻子了: 很多。

57,媽靈: 蜻蜓 ,種品有:大黑,大黃,紅辣椒,青茄子,

58,毛愣三光: 不穩重,做事毛草。

59,尿性: 很有男兒氣概。有骨氣,真漢子,牛X

60,念秧: 指桑罵槐。

61,欠登兒:

62,屈咕:

63,且兒:

64,老蒙咔吃眼:

65,別楞 :

66,得勁:

67,噶點啥:

68,盯把:

69,二異子:

70,吭哧癟肚:

71,爛叁:

72,打腰:

73,撒摸:

74,豁愣:

76,老報子:

77,逾作:

78,抽冷子:

泛指那里有事情那里到的人。 兩個人小聲的互相嘀咕。曲咕:小聲說 客人。 戚兒 形容人年級大了,不受別人的尊敬。 泛指叫人感覺不自在。 舒服。 賭點什么。 總是???。例:她盯把看我,鬧我一大紅臉 不男不女。 泛指做事不麻利,說話不利落。形容說話吞吞吐吐 泛指人不行為做事不利落,尤其是指婦女。 很吃香。 找、尋的意思。例:你四處撒摸啥, 四處張望。 攪和,意在其中攪事。 孵蛋的老母雞。 很舒服。 趁人不備,突然做某件事。 79,呲噠: 不是好氣的責備別人。訓斥

80,恩呢: 是,答應。嗯:是

81,果: 吸。

82,日日的: 形容速度快。

83,虎拉巴幾 : (二虎八雞)形容人IQ比較低 傻乎乎

84,鬧停: 泛指心里有事,比較鬧心。鬧聽;鬧心

85,碼人: 打電話叫人。

86,向著: 偏袒。

87,海了: 非常多、大。

88,抓瞎: 沒有依靠,毫無辦法,無法解決

89,體登: 毀了。

90,耐排: 按順序排列。

91,彪 : 性情魯莽。

92,出溜: 腳下一滑。

93,呲拉: 谷物或物品被陽光或風洗禮。

94,突魯: 泛指物品比較滑,沒有把住。

95,柴火妞: 農村的姑娘。

96,神神叨叨: 比較神經質。

97,橫扒拉豎擋著:特指某人極力阻撓某人做某種事情。

98,張斗: 比較愛出風頭。

99,胡鐵烙: 一種蝴蝶的叫法。

100,腰: 稱量物品的重量,腰稱 101,叨愣七咕: 泛指自言自語。

102,黃了: 指事情沒有辦成。

103,扭頭別棒: 本來已有矛盾,還要在一起。

104,撕吧: 打仗之前的前奏,互相撕扯對方。

105,沾包: 指做了事情有嚴重的后果,或連帶責任。

106,削你:

107,老疙瘩:

108,嫌乎不自在:

109,扒瞎:

110,扯大彪:

111,邪呼:

112,悶頭:

113,疙扔:

114,捂車:

115,鼓擁:

116,夜個兒:

117,老蒯:

118,淶旋:

119,賴大彪:

120,干打壘:

121,鼓動:

122,撩騷:

暴打。 家中排行最小的男孩。兄弟姐妹里最小的那位意身體不舒服 說謊話 漫無邊際的和別人吹噓。 特別的厲害。 厲害 青春美麗豆。 垃圾物。戈能 掩蓋或擺平。 慢慢的移動。 昨天。 老伴。 特別夸張、不著邊際的講說。 使用了大量的粗俗的語言。 一種土坯房屋的建筑形式。 等同于煽動。 泛指閑著沒事找事。

123,囊囊踹: 泛指豬肚皮,指人沒脾氣

124,大仰巴殼子: 四腳朝天。

126,偏煞子: 正房旁邊裝雜物的小房(棚子)

127,突魯反仗: 特制做人、做事反復無常不利索。

128,嘶嘶哈哈: 特指很冷。

130,魂兒畫兒:

132,草瞇:

133,打誤:

134,藏貓兒乎:

135,白呼:

136,賣呆兒:

137,鼻涕嘎:

138,耳饞:

139,包源兒:

140,扯蛋:

141,撮子:

142,打奔兒: 1

143,點兒高(背)

144,旮旯兒:

145,疙不溜丟脆:

146,嘎: 1

147,嘎拉:

特指臉部不規律的臟。 躲起來了,有指人縮頭烏龜的意思。 車陷在泥里。 捉迷藏 ,小孩玩的一種游戲 能說,能扯淡 看熱鬧 ,賣單兒,發呆 鼻屎 耳屎 全部,全包了 胡說八道 裝垃圾的容器 ,接吻 2,停頓,卡殼 (壞) 角落 十分流利地 ,小氣,吝嗇 ,2,蠻不講理3,超過,比下去貝殼 :運氣好 148,嘎拉哈: 牛羊等動物關節去筋肉后做成的玩具

149,剛剛的: 形容程度大,可以修飾一切形容詞

150,咋整: 怎么辦,例:龍泉山莊給封了,這可咋整?

151,解嘎吱: 意為"過癮".例:你給我撓后背沒撓準地方,一點兒都不解嘎吱.

152,扯哩咯兒楞 :意為"扯淡"例:你別跟我扯哩咯兒楞,說點正事兒

153,閑嘎嗒兒: 意為"閑扯",可以理解為用閑扯來消磨時光。例:沒事兒就到網上閑嘎嗒兒

154,老燈: 貶義, 意為"老頭子". 發音:正常發音. 舉例:你這個老燈,真礙事兒.

155,干不拉瞎的: 形容某種東西很干的

156,墨跡: 大家不用說都知道了吧

東北方言大全

一字部:摳(小氣)、嘎(脾氣比較怪)、黑(個性比較狠)、皮(滾刀肉)、騷(不用解釋吧)、幫、胖、民、上、整(干什么的意思)、揍(打架)、弄(同南方搞)、歪(不正)、瞞、膾、二(有點傻)、嗆 (吃)、架(讓牲畜往前走)、余(讓牲畜立正不走)、窩(讓牲畜象右轉彎)、 二字部:恩呢(是、對)、臭皮(說人壞話)、叫驢(公驢)、大供(打撲克先出去)、明個(明天)、鼓搗(弄)、噶拗(別扭)、杠唧(吭唧)、洗白(表白自己的清白)、螞蓮(一種黑色大蝴蝶)、扛旗(打撲克先出去)、夜個(晚上) 坐蠟(身陷困境)、蛐蛐(蟋蟀)、馇粥(煮粥)、喀持(用刀刮)、雙吧(雙胞胎)、太爺(曾祖父)、太奶(曾祖母)、光腚(裸體)、咕唧(象聲詞)、壓根(原來)、坐窩(原來)、余徐(叫牲口往里拐的叫法)、得兒(叫牲口快走的叫法)、放癩(訛人,糾纏)、刺頭(無賴)、打眼(顯眼)、打炮(找小姐發泄)、伺喚(伺候)、扎管(治病的意思)、魔杖(著魔似的人)、白瞎(可惜)、鼓求(干什么東西) 、噶咕(別扭)、犟咕、噓呼(比較虛)、倒嚼(反芻)、開壺(一天中成交第一筆買賣)、昨個(昨天)、出溜(怎么說呢??出溜滑)、衡八(可能,也許)、打鳴(公雞早上叫)、白呼(比較能說、北京人叫砍)、下奶(給生孩子的人禮物)、 跑圈(母豬發情)、前個(前天)、锃亮(就是很亮)、八成(可能、大概)、嘮嗑(說話)、忽悠(呵呵)、吃咂(吃奶)、騍馬(母馬)、連橋(就是姐夫和妹夫)、一碼(一樣)、八瞎(說謊)、架攏(扇風點火)、懸乎(夠嗆、沒準) 騷性(人比較好色)、羽牛(木牛)、妯們(妯娌)、鑿流(反正,終究)、橫是(可能)、圈攏(同架攏)、邪呼(嚇人)、操蛋(混蛋)、田雞(青蛙)、爬持(爬)、留需(拍馬屁)、虎弄(應該是糊弄、騙的意思)、叫叫 (口哨) 血呼(邪呼一樣的)、牛子(呵呵就是男人都有的)、羔子(豬或羊的孩子)、埋汰(臟)、回生(熟東西放時間長了又生了)、老盯(總是,經常)、歉燈(人比較煩人)、咋整(怎么辦)、打欄(母牛發情)、養漢(找男人)、當腰(中間)、夾生(不同類的東西卻混雜了)、晃常(往常) 點炮(打麻將放銃,做壞事被舉報)、咋地(怎么地)、反群(母馬發情)、連襠(公與母狗交配)、守鋪(監守崗位)、喀拉(素質很低)、盯吧(經常)、坐地(當時、馬上、原來)、白扯(不行了)、雞尖(雞屁眼、吐)、雞吧(同牛子)、噶答(母雞生蛋后的歌唱)、人家 (別人)

癟子(不飽滿)、立馬(馬上)、擱擠(手拂弄人皮膚使發笑)、扯蛋(說的不著邊)、開腚(搽屁股)、走道(走路)、糨子(即老繭)、自各(自己)、約么(大概)、墨跡(翻來掉去的說)、扣梃(打麻將上聽了)、拉屎(排大便)、屁流 (頑皮)、拉巴(撫養)、喇叭(嗩吶)、拉疤(不光滑)、發送、黃了(什么事情不行了)、破悶(哈哈猜謎語)、霸道(厲害)、拔干(大便干燥)、汆?。ǜ篂a)、尋思(思考)、反蹬(惡心)、送燈(正月士五上墳送蠟燭)、上火(心火)

上活(接活,聯系活)、上貨(進貨)、得瑟(做作,嘩眾取寵,炫耀)、顯沛(炫耀)、刺撓(癢)、詭道(精明)、漬扭(別扭)、撒鎩(撒手)、溜貨(動作敏捷)、叨登(動作快)、帶勁(比較好)、尿泡(膀胱)、夠戧(快不行了)、斃故 (死亡) 嘎巴(鍋巴)、旮旯(角落)、嚼興(矯情,難答對)、洋火(火柴)、瞎虻(牛虻)、捋管(也叫打飛機,打手槍)、糗了(米飯成團變質)、歇罕(稀罕)、順甜(很甜)、老膾(老婆子)、當街(街道上)、尿興(厲害)、撩騷( 調戲婦女,戲弄人) 絲耨(米飯變味)、吭哧(呼初氣體受阻礙引起聲帶的震動)、趿拉(不利索)、噶氣(噯氣)、皺吧(有褶皺)、掛掌(給馬的蹄子釘鐵掌))、出蓼(玉米出雄蕊)、可趁(難看)、吧唧(吃東西聲音)、咋唬(嚇唬) 三字部:立量地(利索地)、硬床的、干巴地(就是干巴)、小小子(男孩)、吧吧苦(很苦)、吱吱辣(很辣)、喉喉咸(很咸)、嘎嘎甜(很甜)、佼佼酸(很酸) 地溜圓(遠)、沙楞地(快點)、干閑嘖(沒事做)、二椅子(不男不女)、捂吧了(東西捂了)、竄紅英(玉米吐雌蕊)、麻溜地(快)、虎巴地(比較呆)、二串子(雜種)、 二百五(傻)、撂撅子(向后踢)、呆呵地(呆)、雞掙個(雞束子、雞珍)、妻管嚴(怕老婆)、出外頭(想不到吧、是上廁所)、當目間(中間)、眼目前(現在)、胳勒哈(牛、羊關節)、 大腸頭(肛門)、坐地炮(矮子)、矬把子(矮子)、鞋拔子(趙本山的臉)、掌柜的(家里的男人)、馬大哈(做事馬虎的人)、約覺著(估計)、老抱仔(抱雞蛋生小雞的母雞)、穿小鞋(條理人)、 仰目腳(躺著)、鋼鋼硬(硬)、吃傷了(什么東西一下吃多了)、刺目糊(眼屎)、搞破邪(搞破鞋、不正當男女關系)、二五眼(二百五)、燕別蝴(蝙蝠)、風刺樓(風車)、打飽嗝 (呃逆)、電風車(鼓風機)、搬不倒(頑強又難纏)、竄轅子(馬不拉車,跑了)、撓杠子(跑了)、撂稈子(跑了)、圈進去(進窩,使人受牽連)、燈籠掛(下貨,指內臟)、串煙了(飯菜過火的味道)、游蕩戶(自由不受約的人)、屢桿爬(又叫順溝溜屁呵呵) 、蔫不唧(人動作慢沒精神)、一對雙(一對雙胞胎)、神叨地(精神不正常,象是中邪了)、磕頭燎(很細小的彩色蠟燭)、草耙子(一種吸血草蜢)、大馬勺(較大的勺子)、大馬牙(很大很難看的牙齒)、腫眼泡(眼皮很厚)、紅瞎的(較多的紅色較難看的顏色)、一撇子(一巴掌)、鬧眼睛(得眼?。?、卡把襠(褲襠)、老丈人(岳父)、卡扒拉(有一定曲度的小棍子)、八瞎將、狗嗖地(不大方)、燒周年(去世一年拜祭)、狗卵子(罵人的)、老娘們(女人已婚地)、老爺們(已婚男人)、隨風倒(墻頭草)、起秧子(ML)、貓月子(做月子) 狗啃屎、當門街(外面)、黃皮子(黃鼠狼)、山貍子(一種吃雞的野生動物)、打光棍(單身漢)、光桿撩(單身漢)、老風子(精神病人)、大拇哥(拇指) 小拇妞(小拇指)、老鼻子(多)、賊流地(象賊的敏捷)、老要子(鷹)、白扯白(沒成功)、墳圈子(多墳的地方)、真咋地(是真的嗎?)、驢豁地(倔強)、洋車子 (自行車) 聽蹭了(聽錯了)、打跑腿(光棍漢)、打旁拐(牲畜不走正道)、拔繒子(布開線了)、水舀子(水瓢)、葫蘆瓢(同水舀子)、泡湯了(黃了)、打水漂(黃了)、打連連(墨跡、在身邊粘糊)

趿拉板(拖鞋)、還怨地(彌補過失作好事)、二流子(流氓) 四字部:這個那個(說許多沒用或不大有用的)、吭吭哧哧(說話不利索)、踢哩趿拉(走路不利索)、能耐哭瞎(鼻涕眼淚多)、大鼻類呆(鼻涕多)、楞的呼哧(比較楞)、呼哧帶喘(大口喘氣)

楞的忽地(比較楞,鹵莽)、哎呀媽呀(驚訝的叫)、大頭沖下(倒立)、處決橫喪(還是楞)、起誓發愿(認真有表情的說)、可了吧恥(難看)、撒謊撩屁(說謊) 抽抽吧唧(干瘦)、吭哧癟肚(說話費勁)、稀的流地(?。?、干的糊地(干)、粘咕抓地(粘)、賭氣冒煙(比較生氣)、崗尖崗尖(比較滿) 稀淌嘩漏(有裂口裝不好東西)、拉拉巴巴(不光滑)、寡婦扯業(寡婦)、毛了三光(比較楞、不穩重)、甩襠尿褲(不利索)、應時應晌(按時)、著忙慌急(應該是著急忙慌、著急) 、八犟眼子(挑準一個地方,說胡話)、捂捂喳喳(支支吾吾)、風風張張(不穩重的快)、噓頭胖腦(虛)、吊兒郎當(不認真,浪蕩的人)、蠻講話地(罵人的說,或不好聽的說)、老天扒地(費勁,人很衰老的樣子) 火赤燎地(快)、蒙天海地(撒謊沒邊的夸張)、虎了吧唧(楞,智商低下)、吱咋火燎(炫耀,驕傲的叫喊)、咋咋?;#ㄕf話聲音大,不穩重)、二虎車車(同虎了吧唧)、二六八蛋 (不誤正業的人)、皮皮溜溜(滾刀肉)、抽抽吧蛋(不光滑的樣子)、破馬張飛、五馬長槍、捂了嚎風(三者都是形容人不將道理,說話好激動)、紫了皓青(紫中帶青的難看顏色)、旮旯古氣 (比較希奇古怪的)、鼓鼓求求(擺弄)、旮旯胡同(胡同)、指牌落地(打牌不準反悔)、小腸換氣(指男子的斜疝,一種?。?、帶葫蘆子(繼子或繼女)、大氣卵子(即小腸換氣)、胎胎歪歪(不直溜,軟弱) 、血呼大漲(說話太夸張)、眼眶發青(看不順眼)、稀了吧蹬(?。?、抽抽褶子(褶皺)、大能糊瞎(鼻涕很多很臟)、菜不結籽(好接別人話的人)、粘的呼哧 (粘) 、水個靈地(很滋潤或濕潤)、干的拉地(非常多到處都是)、瞎的烘地(沒看見,眼睛不好使)、瞎目杵子(眼睛不好使的人的蔑稱)、水了吧喳(水分較多摩擦產生的響動)、不是人奏(罵人話,不是男人的兒子)、瞎目唧地(眼睛不好用的樣子)。

東北方言詞典

A āi [挨克] āi kēi 受到指責、訓斥。[例]那家伙~多少次了,也沒臉。 [挨梃] āi tìng 挨打,挨揍。[例]“李老疙瘩不~,是不會那么老實的。” [哀咕] āi gu 央告。[例]“小白鞋怎么~,他就是不答應。 ài [愛小兒] ài xiǎor 貪便宜,圖小利。[例]那個姜老板是個土鱉財主,貪財~„„

B bā

[八桿子撥拉不著] bā gān·zi bō·la bù záo 互不相干,毫無聯系。[例]“好好念書,是正經,別成天弄那些~的事情。”

[八字沒一撇] bā zì mã yī piě 指事物尚無頭緒。[例]別聽他瞎扯,那事~呢。 [叭叭的] bā bā·de 說話侃快、脆生。[例]那丫頭說話~,就是做起事來糊涂。

[巴鋦子] bā jū zi 鋦子。[例]“青磚面的鍋臺,秫秸穿的鍋蓋,打了三個~的水缸„„”(《回頭草》,載《綠野》1981年第3期) [笆籬子] bā lí·zi 監獄。[例]“大前年,他躲勞工,藏在松木林子里,韓老六告了狀,他被抓去蹲了三個月~,完了送到進壽當勞工。”(《暴風驟雨》) [扒瞎] bā xiā 撒謊。[例]“二老歪,你尋思我~哪!”(《風雨月亮泡》),載《說唱藝術》1982年第1輯) bá

[拔尖兒] bá jiānr (1)好勝,搶上。[例]二丫頭在姐們里最能~。(2)居首位。[例]他在班級里學習~了。

[拔犟眼子] bá jiàng yǎn·zi 脾氣執拗;說極端的話。[例]李二最能~,誰也犟不過他。 bǎ

[把家虎兒] bǎ jiā hǔr 過日子儉樸,不亂花錢[例]趙大嫂真能過日子,是個~。 [] bǎ·ba 屎。[例]別讓孩子到處拉~。 bāi [掰扯] bāi·che 說話,講道理。[例]“楊大叔,讓我把破沙發拉回家去,~~看到底是誰跟我過不去。”(《北方曲藝》)1983年第3期) bái [白眼狼兒] bái yǎnr láng 指忘記別人情份或心意狠毒的人。[例]那小子是個~,你可不能理他。 bǎi [擺兒擺兒的] bǎir bǎir·de 神氣的樣子。[例]看人家~,挺有派兒。 bài [敗家] bài jiā 揮霍浪費。[例]那小子,純是個~子。

[拜年嗑兒] bài nián kēr 恭維人的話。[例]那家伙真會說,滿嘴~。 bān [班兒對班兒] bānr duì bānr 指年歲和其他方面相仿的人。[例]“那張大發是多好的孩子呀,從小和桃花~一塊玩。”(《愁女難嫁》,載《春風》1983年第1期) bǎn [板板正正] bǎn bǎn zhâng zhâng (1)行動不越軌。[例]他干啥事都~。(2)衣物規整。[例]人家的衣服都是~的。

[板腳] bǎn jiǎo 因為鞋底太硬,腳在鞋子里面不舒服。[例]這雙鞋太~了。走不上二里地他腳非磨起泡不可。 bàn [半拉架] bàn lǎ jià 技術不夠熟練。[例]“孫占江鐵了心,一拍大腿說:‘沈風,我豁出這條命,跟你到外頭闖蕩,火里來,我火里去。踢開頭三腳,就有了~’。”(《馬加文集》⑤) [半拉克嘰] bàn lǎ kē jī 不完整的東西;半完成的活計。[例]那犁杖他弄個~,就不干了。 [半語子] bàn yǔ·zi 說話發音不清。[例]這孩子是個~,說話一點不真亮。 bāng [幫狗吃食] bāng gǒu chī shí 幫助別人干壞事或說話偏向別人。[例]應該堅持真理,主持正義,不要~。 bàng [棒槌] bàng chuí 人參。[例]“他挖過~,淘過砂金,也在冬天下夾子打獵。”(《伐木人傳》) bāo [包屈] bāo qū 委屈。[例]被爹爹罵一頓,二丫很~。 [苞米] bāo mǐ 玉米。[例]“他躺在~地頭,仰臉看著天上的云彩。”(《柳二爺和他的老花鏡》,載《綠野》1983年第

2、3期) bǎo [??縘 bǎo kào 有把握,可靠。[例]“‘今年苗子不好,每穴應該多插幾棵,這樣~。’老隊長擔心地說。”(《目標》,載《遼寧文藝》1973年6月) bào [爆鍋兒] bào guōr 做菜時,等油在鍋里開了,再放上蔥花兒等作料兒。[例]還沒~哪,先不要放菜。

[抱窩] bào wō 雞孵蛋,引申為婦女生小孩兒。[例]那娘們兒~了,不知是丫頭還是小子。 bēi [背包捋傘] bēi bāo luō sǎn 形容攜帶的東西很多,且不整齊。[例]“沿路上,步行的,推車的,~,攜男抱女,西的西、東的東,軋面似的,可道都是人。”(《老鐵哥》,載《吉林民間文學》1982年第2期) bâi [被垛] bâi luî 幾床被垛在一起。[例]“他看看~上的閃著紅光的大花被„„”(《洮河飛浪》) [備不住] bâi bú zhù 猜測、預料。[例]“他想:韓大棒子又玩什么花招?~煙土漲價,想加租吧?”(《暴風驟雨》) bãn [奔兒樓巴相] bãnr·lou bā xiàng 額頭大得很難看。[例]大老張難看死了,~的,一臉黑疙瘩。 bân [笨笨咔咔] bân·ben kā kā 說話不流利;手腳拙笨。[例]“兩個人說話~,一句話沒完,把脖子、臉兒都卡紅了„„”(《草帽歌》,載《綠野》1982年第1期) bí

[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 bí·zi bú shì bí·zi,liǎn bú shì liǎn 惱怒生氣的樣子。[例]他氣得~的! biāo [彪] biāo 由于理智不健全,說話辦事不著邊際。[例]“我從小就是個大膽,不知什么是害怕,人家都說我~。”(《為了幸福的明天》,載《白朗文集》)

[彪乎乎] biāo hū hū 心眼少。[例]那小子~的,啥事不敢干呢? biào [摽勁兒] biào jìnr (1)比賽,較量.[例]他倆~干了一上午,連袋煙都沒抽。(2)對著干。[例]“‘興風作浪,誰能和國家biào得起勁?’賀青不太相信地搖一搖頭。”(《洮河飛浪》) biē

[憋屈] biē·qu 煩悶,心里不痛快。[例]“他爹總沒個笑模樣,整天~著,不說話。”(《對面炕》,載《東北文藝》1951年第3期) biã

[別價] biã·jie 不要那樣。[例]“~,„„我樹不起來,人家社員背后都罵我,他們都拿我嚇唬孩子。”(《東北相聲選集》春風文藝出版社,1981年) biě

[癟茄子] biě qiã·zi 茄子因被霜打或日曬而呈現出來的蔫巴狀。引申為變得老實、蔫巴了。[例]“劉愛富這回可~了,連聲答應著,畏畏縮縮地出了院兒。”(《代理隊長》,載《遼寧文藝》1975年第6期) biâ

[別腳] biâ jiǎo 交通不便。[例]龍沼鄉是個三不管的地方,太~。 bō [玻璃葉] bō·li yâ 柞樹葉。[例]“三要有一個大個子,用千年~為人參姑娘遮太陽,不然人參姑娘會被曬病的。”(《民間故事》)1983年創刊號) [餑餑] bō·bo 用面粉制作的食物。[例]“春節,滿族家家戶戶有包餃子、蒸~的習慣。”(《同心餑餑》,載《七彩神火》) bú

[不賴] bú·lài 不錯,不壞。[例]“老胡頭說起來人也~,大伙都愛和他逗個笑話。”(《競賽中的片斷》,載《遼寧文藝》1956年第1期)

[不是物] bú shì wù (指人說)不好。[例]那小子真~,凈干壞事。 [不善] bú shàn 了不起,不尋常。[例]“你知道,劉子章這家伙~哪。拉出去一年多,就來攻城。”(駱賓基,《邊陲線上》,黑龍江出版社,1981年)

[不斷溜兒] bú duàn liùr 連續不斷。[例]“游行的隊伍~一隊接一隊兒。”(《大喜事兒》,載《遼寧文藝》1977年第1期) bǔ

[鵏鴿子] bǔ gē·zi 鴿子。[例]我家養了四只~,三只白的,一只灰的。 bù

[不著調] bù zhāo diào (1)做事不認真。[例]小胡干活~,得好好帶一帶。(2)不務正業。[例]“隔壁的二小子有些~,整天跟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一塊鬼混,早晚要出事。”(《洮河飛浪》) [不打錛兒] bù dǎ bânr 說話很流暢。[例]“再說鐵男他母親為了老兒子真攢了不少錢,背著鐵男,用什么買什么,要說花錢那真是連‘錛兒’都不打„„”(《幸福屬于誰》,載《遼寧群眾文藝》1982年第6期)~

[不得煙兒抽] bù děi yānr chōu 不得志,不受賞識。[例]不象過去,他現在~了。 [不項楞] bù dīng lâng 不起作用。[例]你也太~了,這么點事都沒辦法明白。 [不縷會兒] bù lǚ huìr 不在意。[例]老師講課的時候,你總~,所以你的學習成績就不好。 [不開面兒] bù kāi miànr 不講面子。[例]“張希才一看這姑娘一點~,忙說:‘這可是你們老隊長開的例??!’”(《竇迎春》,載《遼寧文藝》1975年第5期)

[不顯山不露水兒] bù xiǎn shān bú lîu shuǐr 悄悄地,不顯露出來。[例]“一輩子忍氣吞聲,~地過日子。”(《殷趙村疑案》,載《曲藝》1985年第9期)

[不玩兒活兒] bù wánr huïr 不干活兒。[例]他也~呀,那么點地兒還侍弄不過來。

東北方言詞典大全(按拼音排序) 東北方言詞典大全(按拼音排序) ? ?經過就是美麗 ?11位粉絲 ? 2樓

bēi [背包捋傘] bēi bāo luō sǎn 形容攜帶的東西很多,且不整齊。[例]“沿路上,步行的,推車的,~,攜男抱女,西的西、東的東,軋面似的,可道都是人。”(《老鐵哥》,載《吉林民間文學》1982年第2期) bâi [被垛] bâi luî 幾床被垛在一起。[例]“他看看~上的閃著紅光的大花被„„”(《洮河飛浪》) [備不住] bâi bú zhù 猜測、預料。[例]“他想:韓大棒子又玩什么花招?~煙土漲價,想加租吧?”(《暴風驟雨》) bãn [奔兒樓巴相] bãnr·lou bā xiàng 額頭大得很難看。[例]大老張難看死了,~的,一臉黑疙瘩。 bân [笨笨咔咔] bân·ben kā kā 說話不流利;手腳拙笨。[例]“兩個人說話~,一句話沒完,把脖子、臉兒都卡紅了„„”(《草帽歌》,載《綠野》1982年第1期) bí

[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 bí·zi bú shì bí·zi,liǎn bú shì liǎn 惱怒生氣的樣子。[例]他氣得~的! biāo [彪] biāo 由于理智不健全,說話辦事不著邊際。[例]“我從小就是個大膽,不知什么是害怕,人家都說我~。”(《為了幸福的明天》,載《白朗文集》)

[彪乎乎] biāo hū hū 心眼少。[例]那小子~的,啥事不敢干呢? biào [摽勁兒] biào jìnr (1)比賽,較量.[例]他倆~干了一上午,連袋煙都沒抽。(2)對著干。[例]“‘興風作浪,誰能和國家biào得起勁?’賀青不太相信地搖一搖頭。”(《洮河飛浪》) biē

[憋屈] biē·qu 煩悶,心里不痛快。[例]“他爹總沒個笑模樣,整天~著,不說話。”(《對面炕》,載《東北文藝》1951年第3期) biã

[別價] biã·jie 不要那樣。[例]“~,„„我樹不起來,人家社員背后都罵我,他們都拿我嚇唬孩子。”(《東北相聲選集》春風文藝出版社,1981年) biě

[癟茄子] biě qiã·zi 茄子因被霜打或日曬而呈現出來的蔫巴狀。引申為變得老實、蔫巴了。[例]“劉愛富這回可~了,連聲答應著,畏畏縮縮地出了院兒。”(《代理隊長》,載《遼寧文藝》1975年第6期) biâ

[別腳] biâ jiǎo 交通不便。[例]龍沼鄉是個三不管的地方,太~。 bō

[玻璃葉] bō·li yâ 柞樹葉。[例]“三要有一個大個子,用千年~為人參姑娘遮太陽,不然人參姑娘會被曬病的。”(《民間故事》)1983年創刊號) [餑餑] bō·bo 用面粉制作的食物。[例]“春節,滿族家家戶戶有包餃子、蒸~的習慣。”(《同心餑餑》,載《七彩神火》) bú

[不賴] bú·lài 不錯,不壞。[例]“老胡頭說起來人也~,大伙都愛和他逗個笑話。”(《競賽中的片斷》,載《遼寧文藝》1956年第1期)

[不是物] bú shì wù (指人說)不好。[例]那小子真~,凈干壞事。 [不善] bú shàn 了不起,不尋常。[例]“你知道,劉子章這家伙~哪。拉出去一年多,就來攻城。”(駱賓基,《邊陲線上》,黑龍江出版社,1981年)

[不斷溜兒] bú duàn liùr 連續不斷。[例]“游行的隊伍~一隊接一隊兒。”(《大喜事兒》,載《遼寧文藝》1977年第1期) bǔ

[鵏鴿子] bǔ gē·zi 鴿子。[例]我家養了四只~,三只白的,一只灰的。 bù [不著調] bù zhāo diào (1)做事不認真。[例]小胡干活~,得好好帶一帶。(2)不務正業。[例]“隔壁的二小子有些~,整天跟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一塊鬼混,早晚要出事。”(《洮河飛浪》) [不打錛兒] bù dǎ bânr 說話很流暢。[例]“再說鐵男他母親為了老兒子真攢了不少錢,背著鐵男,用什么買什么,要說花錢那真是連‘錛兒’都不打„„”(《幸福屬于誰》,載《遼寧群眾文藝》1982年第6期)~

[不得煙兒抽] bù děi yānr chōu 不得志,不受賞識。[例]不象過去,他現在~了。 [不項楞] bù dīng lâng 不起作用。[例]你也太~了,這么點事都沒辦法明白。 [不縷會兒] bù lǚ huìr 不在意。[例]老師講課的時候,你總~,所以你的學習成績就不好。

?2007-11-24 18:59 ?回復

? ?經過就是美麗 ?11位粉絲 ? 3樓

[不開面兒] bù kāi miànr 不講面子。[例]“張希才一看這姑娘一點~,忙說:‘這可是你們老隊長開的例??!’”(《竇迎春》,載《遼寧文藝》1975年第5期)

[不顯山不露水兒] bù xiǎn shān bú lîu shuǐr 悄悄地,不顯露出來。[例]“一輩子忍氣吞聲,~地過日子。”(《殷趙村疑案》,載《曲藝》1985年第9期)

[不玩兒活兒] bù wánr huïr 不干活兒。[例]他也~呀,那么點地兒還侍弄不過來。 C cāi [猜謎兒] cāi mâir 猜謎語;琢磨難題。[例]他象~似的憋了一天,也沒想明白。 cái [才剛兒] cái gāngr 方才。[例]“老財迷聽到聲,忙一睜眼,供堂里靜靜的,心很后悔,~打個盹,神仙怪罪啦„„”(《財神姑爺》,載《七彩神火》) cǎi [踩人肩膀頭] cǎi rãn jiān bàng tïu 為了自己的升遷而作踐別人。[例]那小子沒別個能耐,就會~進步。 cǎi [菜餑餑] cài bō·bo 包著菜餡的食物。[例]“好容易盼到七月初一,小老板兒帶了幾個~,就順原道找干哥去。” cǎo [草棵子] cǎo kē·zi 草叢。[例]“佛爾赫在石縫子和~里鉆來鉆去„„”(《佛爾赫》,載《七彩神火》)

[草爬子] cǎo pá·zi 一種光吃不拉的吸血昆蟲。[例]打草的時候,我最怕~。 chā

[插伙] chā·huǒ 合到一起搞營生。[例]咱們~賣瓜,你同意不? chǎ [岔劈] chǎ·pi 差錯。[例]“我可是娶姑爺,你可千萬跟男方說好,要不,到時候弄~了,麻煩事。”(《“二八月”傳聞》)

[差老成色了] chà lǎo chãng shǎi·le 相差得很多。[例]“往年和今年一比那可~,家家的底墊也覺得厚實了。”(《生活散記·兩件大事》,載《遼寧文藝》1995年第6期) chān [摻攉] chān·huo (1)把不同的東西混在一起。[例]淘米水喂豬太稀,里面~點糠就行了。(2)參預他人的事情。[例]“甲:你~什么呀!乙:替你高興呀!”(《黑龍江藝術》1983年第7期) cháng [長脖老等] cháng bï lǎo děng 一種水鳥,脖長腿長。[例]“~從河沿飛起,向高空翔去,轉一個圈又轉回來,停在河沿。”(《暴風驟雨》)

[長蟲] cháng chong 蛇。[例]張山這家伙就跟驚蟄后的~一樣,越來越惶惶起來。 chǎng [敞開兒] chǎng kāir 盡量,隨便。[例]今天的酒有的是,大伙~喝,誰要留量不是漢子。 [吵兒巴火] chāo·er bā huǒ 大聲嚷嚷。[例]“他~地推著石祥走進屋里。”(《親仇》) [吵吵] chāo·chao 吵嚷。[例]別~不行嗎,有啥話慢慢說。 [朝面兒] cháo miànr 露面。[例]我找他多少天了,他也不~。 [潮得乎的] cho·de hū·de (1)發傻。[例]“讓你去蹲市場你偏上收購部,真有點陰天晾柴禾(火)——~。”(《專業人家》)(2)潮濕。[例]這屋~,千萬別澆水啦。 chē

[車轱轆話] chē gú·lu huà 重復、絮叨的話。[例]“老頭繼續絮叨著:‘爺們,我這人性子急,脾氣躁,不愛說~。’”(《山神》,載《鴨綠江》1983年第7期) [車腳錢] chē jiǎo qián 運費。[例]“他用空前的軟軟腔調說:‘那就答應他吧,不過咱們花~„„’”

[車老板子] chē lǎo bǎn·zi 趕大車的人。[例]“„„只好把~這個差事交給女兒去干。”(《送糧》,載《鴨綠江》1963年第1期) chě [扯] chě 閑談。[例]“你小子少~這套哩哏兒棱。”(《擂鼓戰金山》,載《曲藝》1985年第3期)

[扯閑白兒] chě xián báir 沒事閑扯。[例]“大酒壺:這是啥節骨眼兒呀,你們還有心~!”(《龍王廟風波》,載《戲劇創作》1982年增刊)

[扯老婆舌] chě lǎo pï shã 背后傳瞎話,搬弄是非。[例]“大伙都說我愛~,可肚子里有話不能不說。”(《兩張分家單》,載《黑龍江藝術》1981年第1期) [扯大彪] chě dà biāo 說一些帶野味的話。[例]“婦女們到一塊兒,除了愛說愛笑~,揀土豆也凈愛挑大個的。”(《收獲》,載《哈爾濱文藝》1979年第7期)

?2007-11-24 18:59 ?回復

? ?經過就是美麗 ?11位粉絲 ? 4樓

[扯哩哏兒棱] chě lí·genr lēng 瞎扯。[例]我這么大歲數啥不明白,你少跟我~。 [扯淡] chě dàn 沒有目的地談論[例] ~的時候,他比誰都能耐。 châ

[撤嘴巴子] châ zuǐ bà zi 打耳刮子。[例]好扯老婆舌的人,~也不多。 chēn [抻頭] chēn·tïu (1)遇事不慌。[例]他倒挺有~,什么事也不著急。(2)領頭,帶頭。[例]“這隊長,我早就一百個不讓你當,你就不聽。窮隊亂事多,抻這個頭有啥勁。” chī

[吃咂] chī zā 吃奶。[例]“„„媳婦一枝花,三個小姨子算是白搭,炕頭上還躺著一個,光會~„„”(《嚴重問題》,載《長春》1982年第2期)

[吃不了兜著走] chī bù liǎo dōu·zhe zǒu 對事情后果負有責任。[例]“你說說,回家去她要和我一算帳,這不得~嗎?”(《查帳》,載《遼寧戲劇》1979年第3期)

[吃獨食兒] chī dú shír 自私,好東西自己獨吞。[例]這些東西大伙分,我可不是~的人。 [吃不住勁] chī bú zhù jìn 承受不住了。[例]老隊長把我好頓訓,我真~了。 chōng [沖著] chōng·zhao 迷信人認為人有病是鬼神作祟。[例]這孩子鬧八成是~什么了,要不能這么哭嗎? chîng [沖] chîng (1)蠻橫。[例]“哼,原來是一個吃生蔥生蒜的人,說話這么~。„„”(《小白玫》,載《鴨綠江》1963年第10期)(2)好。[例]這孩子學習真~,回回考試都打滿分。 chōu [抽冷子] chōu lěng·zi 冷不防,突然。[例]“逼她跪在地當央,又把一盆新從灶坑扒來的紅火炭,~揚到他身上,長長的頭發,粉嫩的臉,都燒焦啦。”(《蠶姑姑》),載《七彩神火》) [抽巴] chōu·bā 可疊成“抽抽巴巴”。收縮。[例1]陽光太強,花葉曬~了。[例2]“現在一瞅她好象是抽抽巴巴的大地瓜。”(《花好月圓》) chîu [臭油子] chîu yïu·zi 瀝清。[例] ~蹭到衣服上,沒個洗。

[臭棋簍子] chîu qí lǒu·zi 棋藝不高。[例]就你那~,我實在不想跟你玩。 chū

[出門子] chū mãn·zi 姑娘出嫁。[例]“„„這還是她~時,老馬德親手做了給她的。(《雙喜臨門》,載《遼寧文藝》1977年第10期)

[出息個暴] chū xī·ge bào (1)很有出息。[例]那小子真~,小時候鼻涕拉瞎的,誰能想到他考上大學。(2)出息過火(貶義)。[例]這回你~,學會偷家里的錢了。 [出菜] chū cài 出力。[例]“白毛:‘你是首席辯論,大家都等你~呢!’”(《市委書記》,載《遼寧戲劇》1979年第1期)

[出血] chū xiě 付出代價。[例]“我看對他不‘~’是不行啦!給他幾個錢,領領路„„”(《開出去的列車》,載《東北文藝》1952年第4期) chǔ

[杵] chǔ (1)傻了眼,沒主意。[例]“„„沒出事都有章程,等出了事都~了!”(《事故》,載《東北文藝》1952年第6期)(2)呆站。[例]“丁占元~在過道里,木然地想著,心中好不煩悶。”(《拜早年》,載《江城》1983年第1期) [杵子] chǔ·zi拳頭。[例]“躺在旁邊的老伴惡聲惡氣地罵了一句,又狠狠地照著老振太的肩膀頭兒給了一~。”(《金子,在這里閃光》,載《光安文學》1983年第1期) [觸桿] chǔ gǎn 顯得難堪。[例]“這一答老財東和歪脖管帳先生都~了,氣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棒槌赴宴》) chuā

[欻咕] chuā·gu 議論,談論。[例]這事大家伙~~,別總是我個人說。 chuān [穿小鞋] chuān xiǎo xiã 故意給人出難題,使人難堪。[例]我提意見的時候,就沒怕別人給~。 chuán [傳閑話] chuán xián huà 把一方的話傳給另一方,并且添枝加葉。[例]那婆娘最能~,你可千萬不要相信。 chuǎn [喘] chuǎn 招架。[例]這一回,就夠他~的啦。 chuī

[吹胡子瞪眼] chuī hú·zi dâng yǎn 形容耍威風。[例]“藍海鷹再瞅瞅~的宋長召,心里在隱隱作痛。”(張笑天,《雁鳴湖畔》,吉林人民出版社會,1976年)

?2007-11-24 18:59 ?回復

? ?經過就是美麗 ?11位粉絲 ? 5樓

[吹著嘮] chuī·zhe lào 說大話。[例]別聽他~,他根本就沒那兩下子。 [吹燈拔蠟] chuī dēng bá là 喻事情到此結束。[例]“這女人蠻不講理打了我倆嘴巴,~離婚分了家。”(《慈母心》,載《曲藝》1983年第9期) chuǒ

[戳尿窩窩] chuǒ niào wō·wo 背后鼓搗。[例]有話你就當面兒說,干嗎背后~。 [戳咕] chuǒ·gu 挑唆。[例]“我明白了,準是你~那混小子打媳婦啦。”(《八出戲》,載《遼寧文藝》1978年第5期) cī [呲溜] cī liū 腳下滑動。[例]“孫二雷腿一軟,又~坐那了。”(《八出戲》,載《遼寧文藝》1978年第6期)

[刺毛撅腚] cī máo juē dīng 翹尾巴,驕傲。[例]剛念幾天書呀,就~的,誰也不在話下。 cì

[刺撓] cì·nao 癢。[例]這孩子身上準是有虱子,要不能那么~嗎。 cîu [湊合事兒] cîu·he shìr 亦稱“湊乎”。將就;對付。[例]“咱們全局的公路就修了那么一小段,不都是~?”(《伐木人傳》) cuān [躥稀] cuān xī 腹瀉。[例]這豬吃什么東西啦,直勁~。 cùn [寸] cùn 湊巧。[例]“你說怎么那么巧,怎么那么~,就在這些人當中,有個檢修廠的女團干部„„”(《幸福屬于誰》,載《遼寧群眾文藝》1982年第6期) [寸勁兒] cùn jìnr 巧勁兒。[例]“大酒壺:噢,這個~,趕上了。”(《龍王廟風波》,載《戲劇創作》1982年增刊) cuō [搓踐] cuō·jian (1)揉搓。這柿子讓他~的,都快熟湯了。(2)折騰。[例]他被~苦啦,四十歲臉上就出現了褶子。 cuî

[錯個主兒] cuî·ge zhǔr 換別人。[例]“„„王麻子雖然好耍奸頭,但一想~還有誰呢?”(《墓地》,載《黑龍江文藝》1955年第15期) D dā

[搭碴兒] dā chár 接別人的話碴兒說話。[例]“李衛兵咧咧了一陣,見張明垂著眼皮打瞌睡,顧雷又不~,自覺沒趣,告辭了。”(《死案》,載《綠野》1981年第

1、2期)

[搭把手] dā bǎ shǒu 協助一下。[例]“他讓張立言出面,自己不出頭,有了事,他就在后面~。”(《伐木人傳》) dá

[答對] dá·dui (1)應付,打發。[例]“„„去年,你上東北大學,一時繳不起學費,從大德堂那里借了六十元高利貸,才勉強~你上了學。”(《馬加文集》 dǎ [打耙] dǎ pá 定下來的事又推翻了。[例]“柳啟江:„„今天,瓜籽拿來了,他又要~,這哪還有一點兒貧下中農的樣子。”(《西瓜今日甜》,載《戲劇創作》1983年第6期) [打攏] dǎ lǒng 同意或接受對方的意見、想法。[例]我說了半天,他也沒~。

[打戀戀] dǎ liān·lian 常有接觸。[例]“支書,這件工作我可是裝不了,原先我接近他,那是因為不了解張金龍是什么貨,現在是小蔥拌豆腐,已經一清二白了,還叫我跟他~!”(《洮河飛浪》)

[打哈哈湊趣兒] dǎ hā·ha cîu qùr 湊熱鬧。[例]“在最前頭走的是老韓德祥,他專好~,哪兒落后往哪兒站。”(《洮河飛浪》)

[打下手兒] dǎ xià shǒur 協助他人做一些輔助性的事情[例1]“從小跟老沙金把式~,煞腰做活計。”(《馬蹄金搬家》,載《吉林民間文學》1983年第2期)[例2]“李大嫂給他~,兩個人忙得滿頭大汗。”(《伐木人傳》) [打賴] dǎ lài放賴。[例]“東家放心吧,誰也不帶~的。”(《黑龍江民間文學》1983年第3輯)

[打溜須] dǎ liū xū 巴結,討好。[例]“這本是將心換心知情知意,怎能算請客送禮~?”(《妯娌會》) [打啞巴纏] dǎ yǎ·ba chán 故裝不懂,一再糾纏。[例]“真夠嗆!啥節骨眼上還敢跟咱~!”(《深巷錘聲》,載《遼寧文藝》1973年第12期)

[打小兒] dǎ xiǎor 從小。[例]他~就知道尊敬父母。 dà

[大扯] dà·che 越發厲害了。[例1]“柳啟江:„„象王顯富這樣的戶,有了一萬奔兩萬,越干越~。„„”(《西瓜今日甜》,載《戲劇創作》1983年第6期)[例2]“這個包可就粘~了。”(《伐木人傳》)

?2007-11-24 18:59 ?回復

? ?經過就是美麗 ?11位粉絲 ? 6樓

[大概齊] dà gài qí 大概,差不多。[例]“徐占河:不過經過了解嘛,這廟是誰修的,我也摸出個~了。”(《龍王廟風波》,載《戲劇創作》1982年增刊) [大乎乎] dà hūhu 亦作“大大乎乎”。毫不在意,隨隨便便。[例]“坐在炕梢的何石頭,梗起又粗又紅的脖子,~地說:‘我就不贊成這一套,干部吃點貧下中農的東西,有什么了不起的!’”(《親仇》)

[大估景] dà gū jǐng 大約。[例]準日子我不知道,~他是五月份結婚。

[大鼻子] dà bí·zi 舊稱俄國人。[例]“四十年前,閨女,你沒攤上那個世道,城里盡~、小鬼子打腰啊。”(《北方曲藝》)1983年第3期) [大家賊] dà jiā zãi 麻雀。[例]“畫眉、百靈就在畫布上繡,再繡上~直勁抖摟毛。”(《北曲史料》第1輯) dāi [呆呵呵] dāi hē hē 癡迷,傻氣。[例]“朱旺老頭子一直把故事講到頭,聽的人都~的,有點被故事迷住了。”(《渾河的風暴》) dāng [當家的] dāng jiā·de (1)主持家務的人。[例]老爺子是~,啥事兒他都說了算。(2)丈夫。[例]天都這么黑了,你~還沒回來呀? dāo [叨叨] dāo·dao 嘮叨。[例]裴南垂手站立,聽那個女人~,他不理解,也不反駁。“(《人民文學》1980年第5期) dáo [叨咕] dáo·gu 咒。[例]“他是誰?你說老白?你不~他,他腦瓜子就不痛了。”(《暴風驟雨》

[叨扯] dáo·che 說。[例]別扯他挺老實,還真能~幾句呢! dào [倒糞] dào fân 指說話重復。[例]說話要干凈利落,別~。 dē

[嘚嘚] dē·de 說話絮叨。[例]“人一老,嘴就好~。”(《外姓人》) [嘚咕] dē·gu 說。(含貶義)[例]那小子賊他媽煩人,一天到晚總到領導那去~。 dâ [嘚嗦] dâ·suo亦稱“嘚嗖”、“嘚瑟”。(1)顯白,抖摟。[例]那么大歲數的人,還好~。(2)為討好他人而奔走效勞。[例]“白儒群:„„就為這頓飯,他就得~瘦了。”(《高粱紅了》,載(《李杰劇作選》) [嘚嘚嗦嗦] dâ·de sōu sōu 形容人的舉止輕浮,不穩重。[例]“誰象你~,躥躥達達„„”(《新村佳話》,載《曲藝》1985年第9期) děi [得勁兒] děi jìnr 暢快,如意,舒適。[例]這么大熱的天兒,洗個冷水澡能挺~。 [得煙兒抽] děi yānr chōu 吃香,得勢。[例]自從那回出事兒后,他在單位就~了。 dī

[嘀溜蒜掛] dī·liu suàn guà 形容散亂,不規整。[例]“迎風一找,尋到一棵爬蔓的青瓜秧,上面~地結著一串項心甜瓜。”(《炸海干石》) dì

[地蹦子] dì bâng·zi (1)東北地區秧歌的舊稱。[例]~和高蹺,扭得都挺歡。(2)鄉間對手扶拖拉機的俗稱。[例]“眼見不很寬綽的道,樁坑又開出了許多,使得這道越窄巴,只容得下一只~了。(《黑閻五軼事》,載《生活從這里開始》)

[地喇蛄] dì lǎ·gu 一種昆蟲。[例]“磕頭蟲兒捻壽釘,~就把框子盜。”(《佳人奇文》) diàn [電匣子] diàn xiá·zi 亦稱“戲匣子”、“匣子”。收音機。[例]“名牌掛鐘丁當響,新式~帶唱片。”

[電驢子] diàn lǘ·zi 摩托。[例]新農村有了新變化,滿地跑~。 diào [吊膀子] diào bǎng·zi (1)習武的一種操練方式。[例]滿族男人從小都練~。(2)調情。[例]“三年前他和一個婦人~,那婦人背棄了他,還帶走了他半生所積下的那點錢財,因此一下而成了個半瘋。”(《呼蘭河傳》)

[吊小臉子] dio xiǎo liǎn·zi 鬧意氣,給人顏色看。[例]她沒長性,好~。 dōng [東扯葫蘆西扯瓢] dōng chě hú·lu xī chě piǎo 毫無邊際的瞎扯。[例]“親家母看出他是來掃聽兒子的底細的,她偏仿~地嘮家常„„”(《私訪》,載《鴨綠江》1964年第9期) [東一榔頭西一棒子] dōng yì láng·tou xī yī bàng·zi 比喻說話抓不住中心。[例]“你不是讓我談正事嗎?那也不能~的。”(《祝你成功》,載《遼寧群眾文藝》1982年第2期)

?2007-11-24 18:59 ?回復

? ?經過就是美麗 ?11位粉絲 ? 7樓

dū [嘟嚕] dū·lu (1)成堆成串的東西。[例]“我沖姜大嬸說,我那淑華姐姐,饞黃花菜牙都快饞掉了,把你們房檐底下吊的那~給一點吧。”(《雁鳴湖畔》)(2)陰沉著臉,繃著臉。[例]“翻譯官~著黃白鏡子臉,翻楞著眼問:‘什么時候過去的?有多少人?’”(《火堆》,吉林人民出版社會,1963年) duǐ [碓咕] duǐ·gu (1)觸動。[例]“老太太連推帶搡地~,二雷由后院跳出去,走了。”(《八出戲》,載《遼寧文藝》1978年第6期)(2)比喻用話項撞人。[例]幾句話就把他~回去了。 duì

[對撇子] duì piě·zi 合得來,對勁兒。[例1]盡管這樣,他倆在鄉下時你幫我助挺~。[例2]“這新來的書記如果~,當然沒什么說的。”(《伐木人傳》) dūn [蹲坑兒] dūn kēngr 待在一個地方監視某人(多指壞人)的活動。[例]我在供銷社~,待了一個多月。

[蹲笆籬子] dūn bā lí·zi 蹲監獄。[例]干犯法的事,早晚得~。 E âr [二五眼] âr wǔ yǎn (1)(人)能力差,(物)質量差。[例1]辦事情,要勇敢,別叫人說你~。[例2] ~東西咱不買,要買不買好的。(2)能力差的人。[例]啥事也弄不明白,你純是個~。

[二把刀] âr bǎ dāo 技藝差,一知半解的人。[例]他就嘴上能耐,做起來是~。 F fā

[發苶] fā niã 精神不振。[例]大熱的天兒,人有點~。 fǎn [反盆] fǎn pãn 顛倒。[例]“都怨我少見多怪把事弄~。”(《三難心上人兒》,載《創作劇目選》1980年第6輯) fáng [房山頭] fáng shān tïu 房子左右兩面的墻。[例]“~那坐著幾個娘兒們,有的納鞋底,有的縫衣服,„„”(《房山頭那塊陰涼地》) fàng [放杵] fàng chǔ 發呆,沒辦法。[例]“難題解決不了,他~了。 fú

[服伏在地] fú·fu zài dì 極其佩服。[例]“程二嬸對老頭子領導生產的本領是~的。”(《斷案》,載《遼寧群眾文藝》1981年第11期) G gā

[嘎巴溜丟脆] gā bā liū diū cuì 亦作“嘎巴溜脆”。言談舉止利落爽快,不拖泥帶水。[例1]“有話就~直說吧,你到底同意不同意?”(《征途》)[例2]“你聽他那黑胡茬圍著嘴,不緊不慢蹦出的每一個字,都是那么嘎巴溜脆。”(《鄉下人演戲》,載《綠野》1981年第3期) [嘎嘎新] gā gā xīn 亦稱“嘎巴新”、“嘎巴嘎巴新”。很新,特別新。[例]“那老頭打開錢包,嗬!兩沓子~的十元一張的錢票子。”(《黑龍江藝術》)1983年第7期) [疙瘩鬏兒] gāda jiūr 發髻。[例]“早晨的黃燦燦的太陽,透過院子東邊一排柳樹的茂盛的枝葉,照著她微微有些蓬亂的黑黑的~上的銀著飾,閃閃地發亮。”(《暴風驟雨》)

[疙瘩湯] gāda tāng 一種面湯,湯中含有小面疙瘩。[例1]“這一天老頭生病炕上躺,一心想吃~。”(《佳人奇文》)[例2]“他強挺著喝了一碗~,咽下兩片鎮痛藥。”(《黑龍江藝術》1982年第11期) gǎ

[玍古] gǎ·gu (1)(人的脾氣、東西的質量、事情的結局)不好。[例]“王志興這個胎里紅秧子多半輩子都在養尊處優,平常在家,~的東西不吃,危險的地方不去,就是上般過橋,也怕沾了泥。”(《馬加文集》⑤)(2)壞的花樣多。[例]“這老東西鬼招太多,是一個殺窮人不見血,吃窮人不吐骨頭的~地主。”(《征途》)

[玍古話] gǎ·gu huà 幽默俏皮的語言。[例]他聽到一句半句俏皮嗑~,就趕緊找人打聽是什么意思,順手就用筆記下來。 [嗄拉哈] gǎ·la hà 牲畜膝蓋骨的一部分,可作玩具。[例1]“這玩意兒叫~,小號的是羊~,中號的是豬~,一顆大的是?!?。”(《李兆麟將軍遇害記》,載《黑龍江文藝》1981年第1期)[例2]“小喜鵲說:‘你們敢跟我玩~嗎?看誰贏?看誰輸?’”(《白喜鵲》,載《七彩神火》)

[嗄腋窩兒] gǎ yâ wōr 亦作“夾肢窩”、“胳肢窩”。即腋窩。[例]“他為什么不用手呢?因為此時他雙手滿是肥皂沫,而且正忙著搓~。”

?2007-11-24 18:59 ?回復

? ?經過就是美麗 ?11位粉絲 ? 8樓

[嗄巴] gà·ba 嘴不住張合。[例]“大個子兵一看,直~嘴,說不出話。”(《巧奪槍》) [嗄搖] gà·yao 亦作“嘎悠”。(1)慢騰騰地走。[例]“啊哈,你們剛~到這呀,我們餃子都快吃完了。”(《征途》)(2)來回晃動。[例]水舀子和水缸蓋凍在一起了?!税胩?,才撼動。

[嗄嗒牙] gà·ga yá 吃零食。[例]“躺在大隊炕上,我吃著苞米花~。”(《鄉村筆記》)(2)閑扯。[例]“黃掌柜看苗三絮絮叨叨地說個沒完,不滿意地說:‘有事你就痛快說得了,別在這閑~,耽誤我們做生意。’”(吉林民間文學)1979年第5輯) gāi [街里] gāi lǐ 城里。[例]三丫頭上~了,啥時回來不好說。 gài [蓋簾兒] gài liánr 一種炊具,用高粱稈編制而成。[例]“那些年,咱農村的政策就像~似的,翻過來是‘道兒’,調過來還是‘道兒’,„„”(《田野又是青紗帳》,載《劇本》1985年第2期) gān [干巴拉瞎] gān·ba lā xiā (1)指食物干巴。[例]“你在這吃呀?„„光吃這麻花~的哪行呢。”(《夜幕下的哈爾濱》,春風文藝出版社1983年)(2)(人或動物)瘦弱,干癟。[例]你那~的樣吧,這么重的麻袋能扛起來?

[干打壘] gān dǎ liě 用土壘起的沒有柱腳的房子。[例]“話說公元一千九百七十三年,在大慶油田的一棟~里,住著一對夫妻。”(《黑龍江藝術》1983年第9期) [干拉兒] gān lár 指沒有菜喝酒。[例]整兩棵大蔥喝酒也行,要不就得~。 [干] gān qíng 沒有附加條件地接受。[例]老頭子一死,那點家產他就~了。 [干打雷不下雨] gān dǎ lãi bú xià yǔ 形容哭聲很大不掉眼淚。(多指小孩)[例]他就是那么哭,~的,誰也哄不好。 gāng [剛] gāng 用反話相激。[例]“常言說十個大將九個怕~,我~她幾句。”(《三請梨花》),載《遼寧群眾文藝》1981年第12期) gǎo [搞破鞋] gǎo pî xiã 建立不正當的男女關系。[例]他~那事誰不知道,只是沒人說。 gē

[圪撓] gē·nao 亦兒“格蕘”、“紇膿”。碎柴;垃級。[例1]“一車豆子全‘體登’了,豆粒子蹦了一地,豆秸快成~了。”(《長工智斗賈半夜》,載《吉林民間文學叢刊》1965年第2期)[例2]趙大叔真勤快,一早起來就把院子的圪膿掃得一干二凈,連個草刺也沒有。 gã

[格路] gã lù 亦作“隔路”。個別,與眾不同。[例]“王忠這個人脾氣~,腦袋里除了科學種田沒別的,一點兒搞戀愛的基本常識也沒有。”(《心里美》)

[個人] gã·ren 自己,一個人。[例]“你上代銷店買一袋味粗去,我~抓吧。”(《相門戶》) gâ [咯眼] gâ yǎn 亦作“隔眼”。不順眼;與眾不同。[例]“怎么不真!李大鵬看上去~,可他有志氣!„„”(《天職》) [咯應] gâ·ying 亦作“咯應”。(1)煩惡。[例]“我不嫌唬你,你倒~(起)我來了。”(《暴風驟雨》)(2)犯忌諱。[例]“李惠君最~別人提到這件事情„„”(《馬加文集》⑤) [咯啦巴生] gâ·la bā shēng 亦作“硌啦咯生”。(1)飯做得不爛。[例]這飯~的,吃了胃怕受不了。(2)相互關系不協調。[例]他倆的關系雖然有改善,但一談起話來,總點硌啦硌生的。

[個個兒] gâ gěr 自己。[例]“你們一共來幾個人?”“沒有別人,就我~。” gēn [跟頭把勢] gēn·tou bǎ·shi 連滾帶爬狀。[例]“柳成田也從座位上跳起來,~地藏到沙發后面去了。”(《白卷先生》,載《遼寧文藝》1978年第1期) gēng [哽唧] gēng·jī 可疊成“哽哽唧唧”。(指小孩)磨人,鬧人。[例]這孩子一個勁~,鬧得大人不著消停。 gâng [梗梗] gâng gâng 頸部挺起。[例]“孫二雷~脖子說:‘他們又給張社長巾了一張大學報。’”(《八出戲》,載《遼寧文藝》1978年第6期) gū

[轱轆棒子] gū·lu bang·zi 亦作“咕啦棒子”。一輩子沒有結婚的田男人(常指老頭)。[例]這個老~真可憐,臨死的時候,身邊一個人都沒有。

?2007-11-24 18:59 ?回復

? ?經過就是美麗 ?11位粉絲 ? 9樓

gǔ [鼓] gǔ 相當于“吹”,“刮”。[例]“隨著一聲門響,門對個的一扇窗戶被風~開了,夾雜著沙古和霜雪的大風,猛地撲了進來。”(《高山春水》) [鼓秋] gǔ qiu (1)暗中挑撥,挑唆。[例]“我可告訴你,別吃飽了沒事干,出去瞎~,„„”(《大地的青春》)(2)不緊不慢地做一件事或干一種營生。[例]你不吃飯,在那里~什么呢? gù

[故董] gù·dong 亦作“咕董”。狡詐整人。[例1]“„„那小子八面裝好人,嘴又巧又甜,骨子里比壞蛋還‘~’。”(《高粱紅了》,載《李杰劇作選》)[例2]“老大生來咕董壞,拐彎抹角尋摸法兒刮吃人,„„”(《巴柱耍弄財主》,載《七彩神火》)

[鼓涌] gù·yong 蠕動。[例]“朱半拉子不舒服地~著腦袋,逃也逃不出去。”(《馬加文集》⑤) guà [掛鋤] guà chú 鏟草完畢,把鋤掛起。[例]“到第三年~時候,蓋好三間小草戶,就差沒盤炕,沒安門了。”(《暴風驟雨》) [掛簽兒] guà qiānr 亦稱“掛錢兒”。過年時用紙刻成的彩簽兒,以示喜慶吉祥。[例]進臘月門了,上街買幾張~。 guǎi [拐子炕] guǎi·zi kàng 指沿著房山墻搭的一種小窄炕。[例]~不透煙啦! guān [棺材瓤子] guān·cai ráng·zi (罵人)指快要死的老人。[例]“„„養個老~,哈活不干,專能吃飯,實實在在不合算!”(《新家風》) guàn [慣意兒] guan yìr 習慣。[例]他還吃~啦,到點就來。 guǐ

[鬼呲牙] guǐ zī yá 冬季天快亮時,天氣最冷的時候。[例]“這時,正是‘~’的時候,山區的氣候變化的也快„„”(《火堆》)

[鬼頭蛤蟆眼] guǐ tïu há·ma yǎn (1)狡猾,壞道道多。[例]“說實在的,這一陣子我也覺著這老小子~的不地道。”(《征途》)(2)形象丑陋。[例]徐老歪長得~的。 gǔn [滾球兒] gǔn qiúr (罵人)滾蛋。(例)趕快~,我煩透你了。 [滾犢子] gǔn dú·zi (罵人)滾蛋。[例]趕快~,我煩透你了。

[滾刀肉] gǔn dāo rîu (貶義)蠻橫加頑固。[例]那娘們兒是個~,誰也治不服。 guî

[過陰] guî yīn 巫師搞的一種迷信活動。[例]黃半仙躺在西屋炕上~呢。 [過房] guî·fang 過繼。[例]他~給他的老叔家啦。

[過禮] guî lǐ 舊時訂婚的一種儀式。[例]五月節的時候,老張家才~。 [過水面] guî shuǐ miàn 面條煮熟,放在涼水里浸泡,然后再澆鹵吃。[例]三伏天,人們最喜歡吃~。 [過節兒] guî·jier (1)待人接物時的禮節。[例]無論如何,這個~不能落。(2)嫌隙。[例]“二哥我有什么對不起你的~?”(《識時務者》,載《東北文藝》1952年第3期)

?2007-11-24 18:59 ?回復

? ?經過就是美麗 ?11位粉絲 ? 10樓

H hā

[哈喇子] hā lá·zi 涎水。[例]“這小子本來就是個好色之徒,一見阿娟長得十分美貌,樂得~都淌出來了„„”(《黃雀云》,載《吉林民間文學叢刊》1981年第2輯) [哈捧子] hā pěng·zi 向前仆倒。[例]他一不小心,鬧了個~。 há

[蛤蟆鏡兒] há·ma jìng 太陽鏡。[例]那幾個小子全都戴著~,沒個正經的樣子。 hà

[哈拉] hà·la 油脂性的食品發霉變質后,產生的氣味。[例]這壇子油有一股~味兒。 hǎi [海子] hǎi·zi 湖[例]“我隨同他一起,悄悄地匍匐在~邊的一叢蘆葦后面。”(《飛鳥賦》,載《呼倫貝爾》1984年第1期)

[海了] hǎi·le 比喻非常多。[例]“好人都~,你咋就不學呢?”(《摔酒瓶》) [海東青] hǎi dōng qīng 天雕,又叫玉爪雕,翎羽是天下奇寶。[例]“天雕來自亨滾河以東,滿族話叫它‘松昆羅’,意思是打亨滾河飛來的。漢語把它譯成~。”(《七彩神火》) hài [害事] hài shì 擋礙,障礙。[例]你在門口太~啦,別人都沒法走。 hán [寒磣] hán·chen (1)可恥,羞恥。[例]那人真不知~,到飯店揀盤底兒吃。(2)形容人長得丑陋。[例]“風刮蓋頭我抬頭看,周玉景五十來歲長的真~。”(《二人轉傳統作品選》) [含大糊吃的] hán·da hū chī·de 大咧咧,馬虎。 [例]“你可別~!”(《處級工人》,載《遼寧文藝》1975年第3期) hāo [嚎嘮] hāo lāo 大聲斥責。[例]“他把蠅甩子一抖,~一聲:‘你這孩子,遠點去吧„„’”(《呼蘭河傳》) [嚎嚎兒] hāo·hāor (1)大聲喊。[例]你~什么?(2)指大聲喊叫的聲音。[例]“他樂了,對著大江~地喊„„”(《遙遠的世界》),載《鴨綠江》1984年第7期) háo [壕溝] háo gōu 排水溝。[例]“張鳳久飛起一腳踢在他的手,當啷啷匕首落進小~。”(《二人轉劇目選》) hǎo [好生] hǎo·sheng 好好兒地。[例]“老頭兒對女兒說:‘大敏啊,幫著你媽~做幾樣菜,弄得潔凈點,人家可是位體面的教書先生。’”(《天職》) hào [好信兒] hào xìnr 好奇。[例]“有人~,跳上去蹦了一百下,沙發不帶走樣的。”(《北方曲藝》)1983年第3期) hē

[喝(豁)出來] hē chū lái 豁出去。[例]他真~了,那么冷的天,還光著脊梁。 hã

[合爐] hã lú 吻合,合拍。[例]“還得說夫妻一心情意厚,說話和我正~。”(《要房讓房》載《遼寧群眾文藝》1981年第8期)

[合不來] hã bù lái 不能和睦相處。[例]他這人脾氣古怪得很,與誰都~。 [合得著] hã·de zháo (1)物介合理。[例]你看看,~就買唄。(2)犯不上,不值得。[例]為這事,你~生那么大的氣嗎! [饸饹話] hã·le huàr 話說得不肯定,含糊。[例]“不知道宋長有說的是~,還是當成了正事談的。”(《雁鳴湖畔》) hēi [黑瞎子] hēi xiā·zi 黑熊。[例]“老虎走了,~也不歇歇,也不吃啥,光顧收拾干仗的場子,„„”(《暴風驟雨》) hēn [哏咄] hēn·duo 申斥。[例]孩子都嚇哭了,你還~個啥呀! hân [恨人] hân rãn 可恨,氣人。[例]這孩子太~啦,一眼照不到就跑沒影了。 hãng [橫是] hãng·shi 可能是„„[例]“等了一下午,他還沒來,~來不了啦。”(《遼寧群眾文藝》1982年第5期)

[橫踢亂卷] hãng tī luàn juǎn 形容胡亂攪和的樣子。[例]“這條黑魚~,攪和得原來挺平靜的鏡泊大湖,不得安寧。”(《黑龍江民間故事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 hâng [橫事] hâng shì 出人意料的不祥的事。[例]咱屯子咋凈出~呢,老王家二姑娘跳井了! [橫死] hâng sǐ 非正常死亡。[例]他是被雷殛的,誰說不是~! hōng [哄揚] hōng·yang 傳說。[例1]“最近聽大伙~說:‘他跟東頭老馬家的大丫頭好上了。’”(《黑龍江藝術》1982年第10期)[例2]“開頭,他聽到崔鼓手~日本人占了沈陽,還有些不太相信。“(《馬加文集》⑤)

?2007-11-26 17:17 ?回復

? ?經過就是美麗 ?11位粉絲 ? 11樓

[哄哄] hōng·hong (1)形容胡亂議論。[例]“爹,別聽外邊瞎~,玉柱不是那種人,„„”(《地久天長》,載《遼寧群眾文藝》1982年第7期)(2)眾口相傳。[例]現在他那點丑事,全屯都~開了。 hïng [紅菇] hïng gū niǎngr 一種野果。[例]“紅蛤蜊火燒過的山呀、嶺呀、溝壑丘岡呀,長出紅托盤(杷)、~、紅山梨„„”(《紅蛤蜊》,載《七彩神火》)

[紅眼巴嚓] hïng yǎn bā chā 形容眼睛紅紅的樣子。[例]兒子走了,老太太哭的~的。 hōu [齁巴] hōu·ba 指患氣喘病的人。[例]“頭幾年老~把我們熊個苦„„”(《桃李逢春》,載《戲劇創作》1983年第5期) [嘍氣喘] hōu·lou qì chuǎn 有氣喘病或勞累過度而呼吸困難。[例]大冷的天,他~的,就別出門了。

[] hōu 太,非常。[例]這菜~咸,沒法吃。 [吼嘍] hōu lōu 大聲吼叫。[例]“‘你先別走’謝成~一聲,喊住了二破車,„„”(《親仇》) hïu [猴頭巴相] hïu·tou bā xiàng 亦稱“猴頭巴腦”。單薄瘦小,樣子難看。[例]別看他~的小樣,媳婦倒是挺俊。 hîu [厚實] hîu·shi (1)厚。[例]這種布挺~,做鞋面能行。(2)豐富,富裕。[例]“有一年,從關里搬來一個姓薛的侯爺,在京城做官發了大財,封他還鄉,家底~,成了黃龍府頭號財主。”(《百花點將臺》,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 [后丘] hîu qiū 蹄膀連著臀部。[例]“老關爺爺家殺了口肥豬。一半交售給國家,自家留下一半,砍下個~送到大隊。”(《征途》) [后倒廈子] hîu dào shà·zi 正房后邊接的小屋。[例]“孫小玉拿起一個盆,走進~。”(《親仇》) hū [糊] hū 聚集。[例]“于國昌„„嘆了一口氣說:‘撫恤金倒是發下來了,可七公牛錄那些地主會象蒼蠅一樣~了上來。’”(《馬加文集》⑤) [呼嗒] hū·da (1)開、關(門)。[例]你別總~門啦,房里的這點熱氣都跑了。(2)奄奄一息。[例]他就剩一口氣在那~了,我看抓緊準備后事吧!

[烀] hū 煮。[例]“這條狗,咱把它悄悄扛回家去,神不知鬼不覺地把皮一扒,~它一鍋狗肉。”(《征途》) hú

[胡子] hú·zi 土匪。[例]“聽說她爹在黑河鎮上混事叫~綁票綁到山里槍崩了„„”(《征途》)

[胡巴爛啃] hú·ba làn kěn 形容燒焦后不干凈的樣子。[例]這豬頭讓你弄得~ [胡嘞嘞] hú lē·le 形容胡亂說。[例]“你別盡瞎~。”(《咆咆的松花江》,載《黑龍江文藝》1976年第2期)

[胡扯六拉] hú chě liù lá 胡亂說。[例]你可別~了,我根本就沒有那事兒。

[囫圇半片] hú·lun bàn piàn (1)不完整。[例1]“„„你是支委,我也是支委,執行上級黨的指示,我們要有個堅決性,不能~的。”(《洮河飛浪》)[例2]“我看了這篇文章,是靠從掃盲識字班學來的字看的,~,可意思明白了。”(《伐木人傳》)(2)不成樣子,亂糟糟。[例]“那工夫,一個紅眼睛的小伙計也把大醬吐出來了,吐得滿地~。”(《馬加文集》⑤) hù

[護犢子] hù dú·zi (罵人話)形容過分溺愛子女。[例]你這么~,孩子早晚得寵壞嘍。 huā

[花大姐] huā dà jiě 亦稱“花媳婦兒”。即“二十八星瓢蟲”。成蟲危害土豆、茄子、豆類等作物。[例]“小伙子,李英杰,滅蟲辦法想得絕,一心愛上了‘~’,那種感情挺特別。”(《小伙愛上“花大姐”》,載《說演彈唱》1980年第2期) [花花兒] huā·hua (1)比喻作風不正派。[例]徐半仙挺~,滿腦袋壞道。(2)混凝土亂或不道德的行為。[例]“一個屋住兩家,早晚非~。”(《新村佳話》,載《曲藝》1985年第9期) [花搭] huā·da 不諧調的顏色或東西混淆在一起。[例]你這么一摻和,非~不可。 huá

[滑磨吊嘴兒] huá·mo diào zuǐr 亦作“滑么掉嘴”。指說話油滑。[例1]“‘你別~的’,白玉山從炕上跳下來說道,‘我怕誰?我誰也不怕’。”(《暴風驟雨》)[例2]“王局長皺了皺眉頭,擺出一副莫開玩笑的面孔,正色道:‘咄,死胖子,別滑么掉嘴的,這是正經事!’”(《招親記》載,《胸懷》)

?2007-11-26 17:17 ?回復

? ?經過就是美麗 ?11位粉絲 ? 12樓

[劃拉] huá·la (1)用拂試的方法除去或取走。[例]“腳跟底下沒~凈,有什么勁?不絆個跟頭就不錯了!”(《王二送禮》)(2)隨意涂抹,潦草寫字。[例]“眼看開車了,他才想起寫信,趕緊~幾個字,交給司機捎走了。”(《黑龍江藝術》1982年第3期)(3)比喻吃(東西)。[例]那小子進屋,一會兒就~飽了。(4)爭取。[例]“老九:„„當初你媽媽跟你爹不同意,你媽硬把他~到手了。”(《生命之花》,載《創作劇目選》1980年) huà

[劃魂兒] huà húnr 亦作“劃回兒”、“畫魂兒”。猜疑,犯尋思。[例1]“是啊,我也直~呢,我剛才還跟迎紅他媽叨咕來。”(《征途》)

[話匣子] huà xiá·zi (1)原指留聲機,后來也指收音機。[例]老李頭擰開~,笑瞇瞇地聽著。(2)比哈說話,且說起話來沒完沒了。[例]“老七屋里的拉過一個破被角,蓋住了腿,輕聲細語地打開了~。”(《戰鼓催春》) [話趕話] huà gǎn huà 彼此間語言遞進而產生的話。[例]“嘿嘿,你別生氣,這都是~趕的。”(《風雨月亮泡》,載《說唱藝術》1982年第1輯) huài [壞菜] huài cài 喻事情弄糟。[例1]“回頭一看這可壞了菜,嚇得我撒手扔刀目瞪口呆。”(《青山常在》,載《遼寧群眾文藝》1981年第4期)[例2]“劉川:鐵軍哪,要~呀!”(《在這塊土地上》,載《戲劇創作》1982年增刊) huán [還禮] huán lǐ 回贈禮品。[例]頭一天我去串門,第二天他就來~了。 huáng [黃皮子] huáng pí·zi 鼬鼠,也叫黃鼠狼。[例]“唐抓子老婆鬧病,請跳大神的,給~磕頭。”(《暴風驟雨》)

[黃] huáng (1)倒閉。[例]“他打開酒窖一看,酒干了,寶參也不見了。接著燒鍋~了,糧店也~了。”(《馮財和米參》,載《人參的故事》)(2)定下來的事,沒辦成。[例]“為了兩根木頭把春梅爹得罪了,媳婦也~了,你說哪合算?”(《把山虎》,載《吉林民間文學》1982年第2期)

[黃鋪] huáng pù 倒閉。[例]“賣吧!要不我這兒都~!” huàng [晃常兒] huàng chángr 時常[例]“大伙整天在一起工作,~就擺‘龍門陣!’”(《無題》,載《鴨綠江》1978年第1期) huí

[回籠覺] huí·long jiào 亦作“回龍覺”。天亮時醒后再小睡一會兒。[例]“在莊稼院里插隊落戶又沒個鐘點管著,敞開睡吧,~可香呢!”(《征途》 [回勺] huí sháo 亦稱“回鍋”。已熟的菜肴重新加溫。[例]“這盤炒尖椒我看太涼了,二丫頭,拿去回~。” huì

[會來事兒] huì lái shìr 會逢迎,能見機行事。[例]李二嫂賊~,見啥人說啥話。 hūn [葷的] hūn·de 指色情內容。[例]改編之后的傳統二人轉就是干凈,一丁點~都沒有。 hún [混合] hún·he 和氣,隨合[例]“她可知道老頭子好臉兒,誰要是幫了他,給了他啥好處,就非是請人家吃頓飯不可,不管吃好吃賴,說那樣‘~’。”(《源遠流長》,載《長春》月刊1982年第4期)

[渾兒畫的] hún huà·de 不明亮,有污垢。[例]這幾塊玻璃~,還不快擦擦。 huï

[活襠兒褲] huï dāngr kù 小孩穿的開襠褲子。[例]你才幾年沒穿~,就敢跟我犟嘴。 [活寶] huï bǎo 喜歡開玩笑的人。[例]大劉是個~,他在哪兒,準保熱鬧。 huǒ

[火昌鉆天] huǒ mào zuān tiān 著急上火的樣子。[例1]“他‘嘭’地一腳踢開門,~地沖出門外。”(《親仇》)[例2]“昨天大夫坐在這兒看著他,急得他~的,跟大夫再三央求叫他出院,大夫沒有答應。”(《伐木人傳》)

[火刺棱的] huǒ·ci lēng·de 亦作“火得楞的”、“火楞楞的”。焦急或發火的樣子。[例]“三叔:那不是叫海山的事急得~嘛。”(《西瓜今日甜》,載《戲劇創作》1983年第6期) huî

[禍禍] huî·huo 踐踏,糟害。[例]這東西都讓他~壞了,你咱還不管。SSS [禍害] huî·hai (1)敗壞。[例]啥東西到他手,都得~壞了。(2)危害他人的人。[例]留這個~,老百姓不得安寧。 東北方言詞典 J

?2007-11-26 17:17 ?回復 ? ?經過就是美麗 ?11位粉絲 ? 13樓

J jī

[急歪] jī·wai 惱火,生氣。[例]“吳三勝中的有些~:‘什么,還讓老太太做買賣,你,你是死人哪。’”(《風雨月亮泡》,載《說唱藝術》1982年第1輯)

[急眼] jī yǎn 發火,發脾氣。[例]“慢慢他們一~,自己一轉組就算了。”(《伐木人傳》) [急頭掰臉] jī·tou bāi liǎn 亦作“急赤白臉”、“急頭白臉”。形容不冷靜,著急發火的樣子。[例]“石匠王:我愿意~嗎?這黃沙江流的金,青石山堆的銀,挖出沙子摳出石板就是錢哪?”(《天高任鳥飛》,載《劇稿選》1982年) [機里格生] jī·li gâ shēng 形容不平的樣子。[例]“這里邊„„只有一個紅口袋,用手按~,鼓鼓囊囊。”(《蒲河新風》,載《遼寧文藝》1973年第11期) [漬酸菜] jī suān cài 腌酸菜。[例]我昨天~累得腰酸腿疼。 jǐ

[擠對] jǐ·dui 亦作“擠兌”。強迫他人就范。[例1]“姚惠芳抬起淚花花的臉,沖著外間的父親抽抽嗒嗒地說:‘我干啥去?„„這個家還能呆嗎!把華姐攆出去了,現在又來~我„„’”(《親仇》)[例2]“好你個‘老矯情’,頂著人家窗戶升火,騎脖梗拉屎,是啞巴,也讓你擠兌得說話啦。”(《黑龍江藝術》1983年第7期) [擠擠插插] jǐ·ji chā chā 亦作“擠擠擦擦”。形容人多擁擠。[例]“一會兒工夫,莊稼都聚到村公所的羊角墻底下,推推搡搡,~,肩膀挨著肩膀,人頭摞著人頭,黑壓壓的一片。”(《馬加文集》⑤)

[鯽瓜子] jǐ guā·zi 鯽魚。[例]這條~不小呀,足有一斤多重。 jì [嘰咯] jì·ge (1)小聲爭吵。[例]都這么大孩子了,咋還成天~吶。(2)中短波嚷。[例]“你知道啥呀?跟著瞎~,去去去,做飯去。”(《高粱紅了》,載《李杰劇作選》) jiā

[家巴什兒] jiā bā shìr 工具。[例]“正在忙亂之時,蘭大個突然招呼大家,收拾~,把坑填好,障子不夾了。”(《黑閻王軼事》,載《生活從這里開始》) [加鋼兒] jiā gāngr 慫恿,火上澆油。[例]“老太太帶著黑臉~說:‘該,該!„„’”(《八出戲》,載《遼寧文藝》1978年第5期) jiá

[夾楔兒] jiá xiēr 往已經排好的隊伍里擠。[例]“電車開到景興街,有個小伙上車愣~,„„”(《“橫大爺”赴約》)

[夾生] jiá·sheng 半生不熟。[例]這飯火候不到,~了。 jiǎ

[假假咕咕] jiǎ·jia gū gū 不實惠,虛假。[例]“他逗趣地說:‘老洪,你別~的,該吃就吃,該喝就喝,盧書記也不是外人。„„’”(《女記者的采訪札記》,載《綠野》1984年第2期) jià [架不住] jià·bu zhù (1)禁不住,受不住。[例]“別看佛爾赫人小,~勤折騰,手不閑,撕肝裂肺,疼得黑風怪碰頭撓地哇呀哭叫„„”(《佛爾赫》,載《七彩神火》)(2)當不了,抵不上。[例]你雖然聰明,~我下笨功夫努力。 jiān [間量] jiān·liang 指房間的面積。[例]“兩間身架低矮的瓦房,~很窄,光線很暗„„”(《馬加文集》)⑤) [尖嘴巴舌] jiān zuǐ bā shã 形容會耍嘴皮子。[例]“我當官沒別個要求,„„虛頭巴腦~這號人我最煩惡。”(《鄉村筆記》)

[尖貴] jiān·gui 昂貴。[例]“那么~,到時候能賣出去嗎?(《高山春水》) jiǎn [撿著] jiǎn zháo 幸運,得到便宜。[例]“真~,那一槍若是響了,他大腿非受傷不可,沒昌。”(《劈倉》,載《芒種》1985年第2期) jiàn [見外] jiàn wài 形容當外人看待。[例1]“怎么,當了官就和了~啦?”(《黑龍江藝術》1980年第11期)[例2]“親人,親人還~?這咱莊稼院可不象在旱了,擺上一桌席不用去買。”(《北方曲藝》1983年第3期) [賤皮子] jiàn pí·zi 不識抬舉的人。[例]“三叔:你小子他媽就是~!那柳迎春瞧不起咱,咱還非得指他呀!”(《西瓜今日甜》,載《戲劇創作》1983年第6期)

[賤薄嘍嗖] jiàn bï·lou sōu (1)輕佻,不莊重。[例]那家伙在女人面前總是~的,很招人討厭。(2)廉價。[例]“這點菜‘~’一賣了事兒,也不是投機倒把搞邪門兒。”(《黑龍江藝術》1982年第9期)

?2007-11-26 17:18 ?回復

? ?經過就是美麗 ?11位粉絲 ? 14樓

jiāng [將將巴巴] jiāng·jiang bā bā 亦作“將巴”、“將七將八”。勉強。[例]“小日子過得并不富裕,~夠上,借米不缺飯吃,補舊不少衣穿。”(《鏡泊湖民間故事選》) jiǎng [講兒] jiǎngr 指規則或要求。[例]人家辦喪事有~,你可別進屋亂說。 jiàng [犟犟] jiàng·jiang 爭吵,吵嚷。[例]“爹,你老又在這兒瞎~,也不知是露水還是霜!”(《新春樂》)1984年年刊)

[犟眼子] jiàng yǎn·zi 比哈固執的人。[例]“拴寶說:‘不用你嘴硬,人都說,歪脖子難正,~好治,不信你到外邊看看去!’”(《鏡泊湖民間故事選》) jiǎo [腳打后腦勺兒] jiǎo dǎ hîu nǎo sháor 形容非常忙的樣子。[例]“先是涮碗、掃地、燒火,接著就讓他挑水,把個孩子支使的~,瘦得跟個„„似的。”(《水參爺爺》,載《人參的故事》) [腳前腳后] jiǎo qián jiǎo hîu 形容跟得很緊。[例]怪呀,我們倆~進的屋,怎么,眨眼他就不見了呢? [覺警(景)兒] jiǎo jǐngr 心中有所覺察。[例]“是不是他心里~,有點發毛?„„”(《親仇》)

[角瓜] jiǎo·gua 亦稱“西葫蘆”。瓜類的蔬菜。[例]這個~長得很大,足有十斤重。 jiào [叫號兒] jiào hàor 激起對方(手)的反應。[例]“他們暗使勁,咱們還明著和他們~呢!”(《伐木人傳》)

[叫勁兒] jiào jìnr 亦作“較勁兒”。(1)緊要,關鍵。[例]“野司已經決定,明天拂曉,對錦州發起總攻,這可是~的時刻了。”(《緊鎖關山》)(2)為難,作對。[例]“看來,老天爺存心跟咱們~呢。”(《征途》)(3)比試。[例]“從那以后,偽軍是知道楊司令的厲害,再也不敢跟紅軍較勁兒了。”(《智擒敵首》,載《吉林民間故事選》)(4)厲害。[例]這幾天,冷得真~,刮鼻子刮臉的。

[叫座兒] jiào zuîr (1)上座率高。[例]這幾年他唱歌挺走紅,哪場演出都很~。(2)要真本事。[例]這種活兒真~,看誰的手頭高吧?。?)比喻“好”。[例]這菜炒的真~,夠一級廚師的水平了。 [叫勺] jiào sháo 菜炒好時,廚師用菜勺敲擊炒勺,喚人取菜。[例]廚房一~,跑堂的趕緊過去啦。

[叫叫兒] jiào·jiao 擰下柳條嫩皮兒做成的口哨。[例]一到春天,小孩子就喜歡擰~。 [叫] jiào 割。[例]快把刀拿來,把這個花皮兒大西瓜~開,每人吃塊解解渴。 [叫真兒] jiào zhēnr 亦兒“較真兒”、“叫真章兒”。認真,求實。[例]這只是一種夸張的說法,怎么能~呢。 jiē

[接碴兒] jiē chár 接著別人的話頭說下去;搭腔。[例]他幾次跟我說到老王的事,我都沒~。 jiã [結了] jiã·le 完了,結束。[例1]“兩口子過日子哪有舌頭不碰牙的,等消消息把話說開不就~„„”(《吉林民間文學》)1982年第

11、12期) jiâ

[借由子] jiâ yïu·zi 借機。[例]“我是~到山溝里來溜達溜達。和我同來的李會長,他才是說降的呢!”(《邊陲線上》) jīn [金鎦子] jīn līu·zi 金戒子。[例]“他從家起出兩個~,六個包攏,里頭盡是衣裳。”I(《暴風驟雨》)

[金鉗子] jīn qián·zi 金耳環?!怖?ldquo;你二媳婦過門戴的~,„„趁早獻出來,要不價,咱們沒頭。”(《暴風驟雨》) [筋叨] jī·dao (1)食物有筋性?!怖?ldquo;兩口子有尊有讓,有說有笑,糠蘿卜吃著也~。”(《黑龍江藝術》1983年第9期)(2)說話不慢不快。[例]“男:瞎,秀溜!她說話呀,不緊不慢,不俗不舊——,女:啊,~?”(《談張震二人轉唱詞寫作技巧》,載《說唱藝術》1982年第1輯)

[津津拉拉] jīn·jin lā lā 形容液體少量而緩慢地流。[例]“二三層龍頭打不出一滴水,一層樓~地往外流。”(《原來如此》,載《遼寧群眾文藝》1983年第10期) jǐn [緊巴] jǐn·ba 亦作“緊巴登的”、“緊緊巴巴”。(1)瘦而緊。[例]老張這么胖,穿那件衣服,非~不可。(2)比哈生活較困難。[例]因為孩子多,他家的日子挺~。 [緊稱] jǐn·chen 不寬松,空隙小。[例]這褂子穿著挺~,一點也不肥。

[緊怕] jǐn pà 很怕,非常害怕。[例]她心眼兒窄,好想不開,我~出事,可最終還是出事了。 jìn [近便] jìn·bian (1)距離不遠,靠近。[例]家離單位不遠,上班挺~。(2)親近,關系密切。[例]用不著請客送禮套~,有什么事你說吧! jīng [精濘] jīng nâng 泥濘。[例]下過雨,道路~,你出門得穿水鞋。 jū

[拘管] jū guǎn 管教。[例]這孩子太討厭,得好好~~。 [拘魂碼] jū hún mǎ 亦稱“拘魂單兒”。小孩驚嚇時搞的一種迷信活動。[例]“她愣說孩子的魂丟了,非逼我寫個‘~’不可,要請灶王爺給收魂。”(《東北相聲選集》) jǔ [舉架] jǔ jià 指房子的高度。[例]“(新房)看~不高不矮也就在七尺四五,那滾水不大不小設計的真不含糊。”(《書記蓋房》) jù

[鋸齒狼牙] jù chǐ láng yá 物件破壞到失去原來的形狀。[例]“只見老漢提上一個牛頭不象牛頭、馬頭不象馬頭的毛茸茸的妖怪腦袋,手中寶劍又砍得~。“(《黑龍江民間故事選》) juã

[絕戶] juã·hu (1)舊時指沒有兒子的人。[例]“他五十多歲,跟前只有一個姑娘,要是真~,豈不是空有萬貫家財嗎!”(《長白山人參故事》)(2)指一家人全部死凈。[例]“他一個老跑腿子,老家的人都死~了,還有個屁親戚?”(《征途》)

[絕根兒] juã gēnr (1)斷子絕孫。[例]金狗死了,他媽哭得死去活來,邊哭邊說:“這回老金家算~啦。”(2)徹底沒有了。[例]“從打采伐隊來了以后,天天拖拉機響、油鋸叫,這片林子里兔子就~了,連個兔子毛也找不到了。”(《伐木人傳》) K

?2007-11-26 17:18 ?回復

? ?經過就是美麗 ?11位粉絲 ? 15樓

K kā [哧] kā·chi (1)用金屬或木棍刮東西。[例]用刀把樹皮~下來。(2)整治,除掉。[例]“誰象你,回家不干活?這個毛病非給你~~不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載《長春》1982年第2期)(3)比喻搜刮。[例]“你呀„„多聽幾句好聽的都有了。老頭兒老婆兒都是賤骨頭,等把他們~干凈了,咱們再單過去!”(《新婚之喜》,載《遼寧群眾文藝》1982年第10期) kāi [開化] kāi huà (1)解凍。[例]“明年這土崗是非平不可了,~就動手。”(《鄉間事》,載《春風》1983年第1期。(2)性格開朗。[例]柳大娘挺~,閨女出嫁一個錢也沒要。 [開板兒] kāi bǎnr (1)店鋪打開閘板兒,開始營業。[例]小鋪~了,趕快打瓶醬油去。(2)開始。[例]“這一天,三勝來看她,剛一進門,她~就問:‘勝子,今早上聽沒聽廣播?’”(《風雨月亮泡》,載《說唱藝術》1982年第1輯)

[開臉] kāi liǎn 姑娘出嫁時請人用線裹掉臉上的汗毛。[例]坐在炕沿上,給新媳婦~。 [開支] kāi zhī 發工資。[例]“今天~,我一個孤老頭子掙那么多錢也花不了。”(《嗜酒者》,載《綠野》1982年第1期)

[開眼] kāi yǎn 放山人挖著人參了。[例]今天挺“快當”,一上山就~了。 [開拃兒] kāi zhǎr (1)劈柴時,先把木頭震出縫兒來。[例]一~就好劈多啦。(2)形容人工作有魄力。[例]李主任真~,一上任工作就打開了局面。 kǎn [坎兒] kǎnr 難關。[例]七十

三、八十四,都是老年的~。 kàng [炕琴] kàng qí 炕上的長臥柜,上邊可以擱被子。[例]“吊燈的晃眼光亮照著墻壁上翠藍的花紙,照著炕梢的紅漆~。”(《暴風驟雨》)

[炕梢兒] kàng shāor 火炕的末端。[例]多燒點,省著~涼。

[抗上] kàng shàng 頂撞上級。[例]那人就是好~,要不早就提升了。 kào [靠邊兒] kào biānr 接近邊緣。[例]~點,別讓車撞著。 [靠頭] kào·tou 依靠;依賴。[例]哥哥在家,他就有~了,掃地倒灰這類活兒一點也不干。 [靠色] kào shǎi 兩種顏色相近。[例]上衣和裙子~了,顯得不鮮艷。 kē [砢磣] kē·chen 寒磣。[例1]“挺大個姑娘咋不知~呢?”[例2]“她不該,昧良心說沒把倭瓜見,還想當眾~咱。”(《黑龍江藝術》1982年第8期) [磕巴] kē·ba 亦作“磕收”,可疊成“磕磕巴巴”??诔?。[例1]“別看李福說話有點~,不大離的還真說不過他。”[例2]“臘月初八這天大清早,進城去趕集的張大嗑巴,呼哧帶喘地順東大道往回跑。”(《黑龍江藝術》1983年第7期)[例3]“一見孫老進屋,她嚇了一大跳,嘴都不聽使喚了,磕磕巴巴地問:‘你„„你是誰?’?(《洮河飛浪》) [嗑兒] kēr 話。[例]“說的不是農村~,„„”(《伐木人傳》) kě [可] kě 滿,所有的。[例]“還有在一旁助威的,~屋子的人都亂吵亂嚷,嚷成一條聲。”(《馬加文集》⑤) [可身] kě shēn 可體。[例]“趙大叔給二妞買了一件上衣,二妞穿上一試,不肥不瘦,正~,樂得她嘴都合不上了。”

[可憐不識見兒] kě lián bù shì jiànr·de 形容值得同情憐憫。[例]老王見到道溝里有一條小蛇,~,眼看要曬死了,就把它捧起來,放到草棵里了。 kâ

[嗑杈] kâ chà 從枝節處又長出來的新芽。[例]西瓜秧開始~了。 kěn [啃青兒] kěn qīngr 莊稼未完全成熟就收下來吃。[例]“苞米剛剛灌漿,村里人就開始~,這得少收多少糧。” kōu [摳根兒] kōu gēnr 比喻追究底細。[例]你要~,他非惱火不可。 [摳手] kōu shǒu 不順手。[例]“他從來沒干過這么~的活兒。”(《夜戰受鐵口》,載《遼寧文藝》1973年第1期) kǒu [口重] kǒu zhîng 愛吃咸的。[例]“我知道主任~,叫他們多放了點鹽。”(《暴風驟雨》) [口頭語兒] kǒu tïu yǔr 經常在說話時不自覺地說出來的詞句。[例]他說話的~里凈是臟字。 [口挪肚攢] kǒu nuï dù zǎn 形容會節儉,能積攢。[例]“她自從揀了這個孩子,日子過得格外仔細,精打細算,~,節衣縮食,勤勤儉儉,一個銅子掰開花,一個大錢攥出水,„„”(《風雨月亮泡》,載《說唱藝術》1982年第1輯) kū

[哭不上溜兒] kū bú shàng liùr 指哭也無及于事。[例]出了那種事兒,就是哭也~。 kǔ

[苦巴苦曳] kǔ·ba kǔ yâ 亦作“苦巴苦業”。千辛萬苦,熬煎。[例1]“他每天下湖打魚,女兒在家紡織,父女倆相依為命,~地一天天打發著日子。”(《黑龍江民間故事選》)[例2]“我帶領全部落的人,苦巴苦業一輩子,壘起一座方城,人強馬壯,打下點根基實在不易呀!”(《五色土》,載《七彩神火》)

[苦窮兒] kǔ qiïngr 裝窮。[例]一個月掙好幾百元錢,別跟我們~。 kuā

[夸堆兒] kuā duīr 顯堆兒[例]這玩意兒不~,三斤才這么點兒。 kuài [快當快當嘴] kuài·dang kuài·dang zuǐ 說說而已,沒有實際行動。[例]你說那話有啥用,不過是~。 kuān [寬綽] kuān·chao (1)寬闊,面積大。[例]九條檀子的房子,挺~。(2)比哈富余。[例]人家的日子真~,什么東西都有。 kùn [困] kùn 短時間的存放。[例]這種菜~一下,才好吃。

L

?2007-11-26 17:20 ?回復

? ?經過就是美麗 ?11位粉絲 ? 16樓

L lā

[拉饑荒] lā jī·huang 欠債。[例]“春生剛成家立業,蓋房子又拉了不少饑荒,萬一馬死了,他們可怎么過呀?”(《新春樂》1984年年刊)~ [拉松] lā sōng 退縮。[例]“‘平?;⒒輨?,節骨眼上倒~了!’張欣白了梁小巖一眼,拔腿走出了小馬廄。“(《天職》)

[拉腳] lā jiǎo 用車運送旅客或貨物來賺錢。[例1]“今年齊寶亮不種瓜了,買了車~。” [拉扯] lā·che 撫養。[例]“看看可憐的小金翠,心就放寬了些,說,‘先把孩子~大再說。’”(《長白山人參故事》)

[拉屎往回坐] lā shǐ wǎng huí zuî 比喻干完某一牛事而反悔。[例]說話要算話,不要~。 [拉鉤] lā gōu 起誓的一種方式,即雙方的食指拉在一起。[例]就這么嘴上說不行,來,咱們~起誓。 [拉呱兒] lā guār 閑聊。[例]“‘咱們坐下來~吧!’白茹說著,大家都圍著她坐下。”(曲波,《林海雪原》,作家出版社,1957年) lá

[拉] lá (1)割。[例]手被刀子~壞啦,趕快包上。(2)慢慢地喝(酒)。[例]“齊寶亮邊說邊斟啤酒„„老德山自個兒~那點白酒。”

[拉嚓] lá·cha 言行粗野,厲害。[例]“他老婆更~,罵起人來比嗑瓜籽還脆快。”(《耿全護參王》,載《人參姑娘》) lǎ [喇忽] lǎ·hu 馬虎,辦事不認真。[例]這事可千萬不能~,它涉及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問題。 [喇迷] lǎ·mi 醉。[例]“九嬸:你就等著吧,小心把你灌~了!”(《西瓜今日甜》,載《戲劇創作》1983年第6期) lái [來人去客] lái rãn qù qiě 客人來去。[例]~熱情一些,別象橛子似的。 lǎi [唻大彪] lǎi dà biāo 說臟話。[例]王九嫂可能~了,啥話都能說出口。 lài [賴乎情] lài·hu qíng 將就,勉強。[例]本來他年齡太小,可他硬要去當兵,首長看他這樣堅決懇切,就~地把他領走了。

[賴嚎子] là háo·zi 比喻好哭的人(多指小孩)。[例]象個~,動不動就哭。 [賴嘰毛子] lài·ji máo·zi 亦稱“賴毛子”。耍賴(多指小孩)。[例]大寶是個~,玩輸了,就鬧脾氣。 làn [爛眼枯瞎] làn yǎn kū xiā 形容眼睛鬧毛病的樣子。[例]一到春天,他便~的,手沒完沒了地揉眼睛。

[爛眼子事兒] làn yǎn·zi shìr 指不正當的事。[例]“誰稀得管這些~!”(《兩攻分家單》,載《黑龍江文藝》1981年第1期) láng [狼哇哇] láng wā wā 形容哭得厲害。[例]“小牛找不到爸爸,害怕了,倚著大樹,~地哭起來。” làng [浪] làng (1)賣弄風騷。[例]“„„你聽,笑的那個~勁吧„„”(《渾河的風暴》)(2)喜歡美,好打扮。[例]“我叫郎廷秀,今年二十六,人稱白臉狼,整天~不夠。”(《二人轉傳統作品選》)(3)形容得意的神態。[例]聽說明天進城,小英子~得里外屋直叫。(4)活潑,歡勢。[例]整個秧歌隊里,數她扭得~。 lāo [撈梢] lāo shāo 亦作“撈筲”。撈本兒,補上過去的不足。[例]“猛然來了一計:就從兜里抽出了幾元錢遞給了幾位:‘你們用它作本,往回~咋樣?’三人一聽全都樂意,„„”(《風雨月亮泡》,載《說唱藝術》1982年第1輯) láo [牢棒] láo·bang 亦作“牢繃”。(1)結實,堅固。[例]“用這么好的房料蓋房子,地基咋不~點兒打著呢?” lǎo [老鼻子] lǎo bí·zi 很多。[例]“這里大鲇魚、紅鯉子、長細鱗、黃鱔魚„„~啦!”(《吉林民間文學叢刊》1981年第2輯)

[老八板兒] lǎo bā bǎnr 拘謹守舊,也指拘謹守舊的人。[例]咱講新式的,不隨那~。 [老爺] lǎo·ye 外公。[例]“拉大鋸,扯大鋸,~門口唱大戲。接姑娘,喚女媚,小外孫也要去。”(《呼蘭河傳》) [老娘] lǎo·niang 亦作“姥娘”。外祖母。[例]“那工夫,王志興的閨女全子從河西~家回來,路過二龍灣,湊過來看他倆釣魚。”(《馬加文集》⑤) [老娘們兒] lǎo niáng·menr 對已婚婦女的稱呼(含輕蔑意)。[例]“這個敗家~,啥話都說。”

[老公公] lǎo gōng·gong 公爹。[例]~病了,她精心侍候。 [老婆婆] lǎo pï·po 婆母。[例]李嫂對她的~可孝順了。 [老天拔地] lǎo tiān·ba dì 亦作“老天八地”、“老天巴地”。形容年紀大。[例]“現在已經~了,那么大歲數,多不容易。”(《馬加文集》⑤) [老趕] lǎo gǎn 外行。[例]“別~啦,那是苞米苗兒。”(《大哥大嫂》,載《東北二人轉選集》) [老毛子] lǎo máo·zi 舊指俄國人。[例]早先年鬧~,咱這塊兒的老百姓可吃苦了。 [老外] lǎo wài (1)外行。[例]“看起來你開車是個老內行,修扳子可是個~了。(《火熱》,載《遼寧文藝》1973年第3期)(2)外國人。[例]她嫁給~了,為的是能出國。 [老奤兒] lǎo tǎir 對河北人或說話有這個地方口音人的稱呼(含貶義)。[例]“張~,李~,二人一齊下飯館兒„„”(《說演彈唱》1979年第2期)

[老白干兒] lǎo bái gānr 一種烈性白酒。[例]“晚上,爺倆回到地場子,四翠燉好了白天打來的兩只山雞,擺上來山梨„„又給爹爹燙了一壺~,爺倆高高興興地一邊吃著,一邊賞著月。”(《張三和四翠》,載《人參的故事》)

[老不知好歹] lǎo bù zhī hǎo dǎi 人老了,不識時務。[例]他是個~的人,誰遠誰近都不知道了。

[老爺子] lǎo yã·zi 尊稱年老的男子。[例]陳家那~,真硬實,八十來歲了,腰都不彎。(2)對人稱自己的或對方的年老的父親。[例]這事我是同意了,回家再問一問~,看他同意不? [老蔫兒] lǎo niānr 老實,性格不開朗的人。[例]“媽嫌他是個~,不愿讓我跟他好。”(《搞對象》,載《遼寧群眾文藝》1985年第1期) [老豬腰子] lǎo zhū yāo·zi 形容很有主意的樣子。[例]老李可不吃這個虧了,這回他可有~,寧可挨罵,也不能犯錯誤。

[老眉咔哧眼] lǎo·mei kā·chi yǎn (貶義)不年輕,衰老。[例]~的,還凈往年輕打扮。 lào [落埋怨] lào mán·yuan 留下怨言。[例]事情沒辦好,~了。

[落病] lào bìng 由于某種原因,坐下病根兒。[例]“防汛著涼,腿上~了。”

[勞忙的] lào máng·de 指紅白喜事來幫忙的人。[例]“此刻,崔立勞著急呀,直勁催促那幾個~。”(《風雨月亮泡》,載《說唱藝術》1982年第1輯) lē [嘞嘞] lē·le (1)說。[例]“等一會兒你再~還不行?”(《伐木人傳》)(2)胡說八道。[例]“女:你不認識他,他可認識你。男(白)別胡~了,他咋認識我呢。” (《會姑爺》)

?2007-11-26 17:21 ?回復

? ?經過就是美麗 ?11位粉絲 ? 17樓

[樂和(呵)] lâ·he 快樂(多指生活美滿)。[例]“趕到老城,恨不得躺下歇個夠,痛痛快快好好~幾天。”(《鴨蛋包子鋪》,載《七彩神火》)

[樂不得的] lâ bù dã·de 正和自己的心意。[例]讓他去,他~。0 [樂顛餡兒] lâ diān xiànr 非常高興的樣子。[例]“我臉上雖然火辣辣的,心里卻~了。”(《老船塢》,載《遼寧群眾文藝》1978年第3期) lēi [勒大脖子] lēi dà bï·zi 勒索。[例]“把病治好了少說值兩千!他驢肉張真能~”。(《新春樂》1984年年刊)

[勒] lēi (1)理會。[例]“今天是你和姑娘初次相會,可不準你冷冷淡淡,得推就推,愛搭不理,帶~不~,妥黃全當沒這回。“(《洪奎相親》)(2)胡說。[例]你該走就走,別聽他瞎胡~。 lí

[離核兒] lí hãr 水果將要成熟的象征。[例]櫻桃~了,快要熟啦。

[離娘肉] lí niáng rîu 一種舊的婚俗,舉行婚禮前,男方要送一塊豬肉給女方[例]送~的舊俗又興起來了。 lǐ

[里挑外撅] lǐ tiǎo wài juē 挑撥是非。[例]“宋長有媳婦也聽出森大全的話里是啥味了,她大聲地嚷道:‘林大全,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別~的。’”(《雁鳴湖畔》)

[里出外進] lǐ chū wài jìn 比哈很不整齊的樣子。[例]墻頭讓你壘得~的,非倒不可。 [里外里] lǐ wài lǐ 表示情況雖然不同而結果并無區別。[例]“~,反正是瘸子們吃虧,瞎子們沾了光。”(《金雞報曉》,載《江城》1984年第2期) [里表] lǐ biǎ 是非。[例]“我拿不準主意,可思想上不愿回去,爭論一頓,能說出個什么~來?”(《伐木人傳》) lì

[立陡石崖] lì dǒu shí ái 亦稱“立陡立崖”。形容非常陡峭的樣子。[例]“可是這砬子~的,足有幾十丈高,又沒有下去的道,他們就割了些圓棗藤子,„„”(《孫全護參王》,載《人參姑娘》) [立規矩] lì guī·ju 舊時,新媳婦在長輩人面前不許坐,只能站立。引申為站立不動。[例]“你站那兒~呀,坐下吧!”

[立事] lì shì 指人到成年,熟諳世事。[例]兒子~了,老人就算省心啦。 [利整] lì·zheng 形容利落整潔的樣子。[例]“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拾掇~了。”(《飄飛的紙錢》,載《遼寧群眾文藝》) liǎ

[倆好] liǎ hǎo 劃拳時的一種拳語。[例]“~,三星照,四喜財,五魁首,六六六„„” liān [嗹嗹] liān·lian 接觸,聯系;談嘮。[例1]少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例2]她倆到一起,~起來就沒完。 lián [連橋兒] lián qiáor 連襟。[例]“接下去便是隊長的姨,隊長的舅,隊長的老丈人,隊長的~„„”(《黑閻王軼事》,載《生活從這里開始》)

[連項] lián xiàng 立即,緊接著。[例]“聽他這么一說,二小~明白了咋個事兒。 [連宿搭夜] lián xiǔ dā yâ 連夜。[例]“王春怕官家抓他,就~地跑出來了。”(《虎參》,載《人參的故事》)

[連蒙帶唬] lián mēng dài hǔ 蒙混,欺騙。[例]有啥事你就說啥事,別~的。 liǎn [臉兒大] liǎnr dà (1)不忸怩,不靦腆。[例]那丫頭~,讓唱歌就唱歌,讓跳舞就跳舞。(2)不知羞恥。[例]他可真~,人家耍他,也不在乎。

[臉兒小] liǎnr xiǎ 形容靦腆的樣子。[例]他~,一說話就臉紅。 liàn [戀糊] liàn·hu (1)稠,濃。[例]這粥熬得挺~。(2)形容關系親密的樣子。[例]他和相好的一天到晚分不開,整得太~了。

[戀家] liàn jiā 舍不得離開家。[例]這么~,怎能去外頭干事。 liáng [涼瓦瓦] liáng wā wā 略有涼意。[例]刮過一絲風,我感到~的,舒服極了。 [兩摻兒] liǎng chānr 指不同的東西混在一起。[例]這個餅子挺好吃,是玉米面和白面~做的。

[兩眼一抹黑] liǎng yǎn yī mà hēi 指人生地不熟。[例]他剛剛搬這兒,~的,這事辦不成。 [兩說著] liǎng shuō·zhe 指事物一時難以下結論。[例]“這種事成不成,可得~。”(《黑龍江藝術》1982年第3期)

?2007-11-26 17:21 ?回復

? ?經過就是美麗 ?11位粉絲 ? 18樓

[兩將就] liǎng jiāng jiù 指雙方面都湊合。[例]“你想賣,他想買,差不多少的就~吧。” liāo [蹽] liāo 跑。[例1]“三勝得知信兒后,疼得激錄暴跳,撒丫子一氣兒跑到鎮上,~進妹子家。”(《風雨月亮泡》,載《說唱藝術》1982年第1輯)[例2]“鄭三生氣了,來火了,一弓腰鉆出人群,蹶嗒~回來了„„”(《瓜把勢看戲》,載《長白山》1982年第2期)[例3]“剛一光復,他兒子狄大巴掌就從黑河日本憲兵隊偷偷地~沒影了„„”(《征途》) [蹽桿子] liāo gān·zi 跑掉。[例]等憲兵來抓他的時候,他已經~啦。 [蹽杠] liāo gàng 跑。[例]那小子闖了禍,~啦。 liáo [撩撕] liáo·si 亦稱“撩扯”。招惹,逗弄。[例]“那天,我本想去~仁丹小胡,想不到日本人到我的嘴巴子上拔毛來了。”(《馬加文集》⑤) liào [撂挑子] liào tiāo·zi 比喻丟下應負擔的工作,甩手不干。[例1]“他狠抓李占才,是想讓李占才~,給實驗增加困難。”(《伐木人傳》)[例2]他打心眼里委屈,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想~。

[尥蹶子] liào juě·zi 騾、馬等跳起來用后腿向后踢。[例]“三個多月的小馬駒子跟在車后邊撒歡又~地歡跑呢!”(《征途》) liē

[咧咧] liē·lie (1)胡亂說。[例]“李惠君„„生氣地瞪了園頭老吳一眼:‘你這個老頭子,不要滿嘴胡~了。’”(《馬加文集》⑤)(2)形容(小孩)哭泣的樣子。亦作“咧呵”。[例1]這孩子不知咋的啦,一天到晚總~地哭。[例2]小丫蛋兒咧呵起來就沒完。 liū [溜嚴] liū yán 沒縫隙。[例]“我們一共有十八個大煙鬼,拘在一所大屋子里,窗戶堵得~,外邊有日本兵站崗,„„”(《馬加文集》⑤)

[溜邊兒] liū biānr 不勇于參加,總向后躲;沿著邊兒。[例]“牛群在西溝牧場,沒馴過,兇猛如虎,除了有經驗的老牛倌,誰都嚇得直~。”(《傻爺色楞阿》,載《七彩神火》) [溜須舔腚] liū xū tiǎn dìng 形容謅媚的樣子。[例]“我就看不上~的!”(《高粱紅了》,載《李杰劇作選》)

[溜平] liū píng 光滑平整。[例]這塊板刨得~。

[溜溜的] liū liū·de 膽怯順從的樣子。[例]他一喊,孩子嚇得~走了,連回下頭都不敢。 liǔ [柳] liǔ 順著說,迎合。[例]“跟著~,瞎貓撞死耗子興許也得趕點。“(《黑龍江藝術》1980第11期) liù

[溜縫兒] liù fângr 比喻用語言堵塞他人的漏洞。[例]“吳管家跟著東家咬牙切齒在一旁~說:‘義勇軍、胡子,一路貨„„’”(《馬加文集》⑤) [溜] liù (1)糊住縫隙。[例]天冷了,該~窗戶縫兒啦。(2)齊,到。[例]“~腰深的艾蒿挺立著,一種茴香味沖著鼻子。”(《馬加文集》⑤)

[六門到底] liù mãn dào dǐ 揭穿老底兒。[例]被人折騰得~。

[遛腿兒] liù tuǐr 來回地跑路。[例]就你這么幾句話,讓我遛了幾趟腿兒?!?lōu [瞜] lōu 看(口氣不莊重)。[例]拿過報紙,他~兩眼便放下了。

[摟狗跑] lōu gǒu páo 一種游水的方法。[例]這孩子水性很差,只會~。

[摟筢兒] lōu pár 摟柴草的筢子。比喻什么東西都往手劃拉。[例]象個~,沒有你不要的! lîu [露相] lîu xiàng 露出本來面目。[例]捂著蓋著也不行,他終于~了。 lū [擼] lū (1)捋。[例]他一伸手,~了一串榆樹錢。(2)撤掉職務。[例]“唐二尖頭:堂堂的縣長,一下子就~成個工作隊員。”(《高粱紅了》,載《李杰劇作選》)(3)訓斥。[例1]“他本來不想干了,再加上挨了頓~,上了點火,就說腦袋疼,干脆不上山了。”(《伐木人傳》)[例2]“把他~個茄子色。”(《高山春水》)(4)學。[例]“他蹦高樂起來說:‘你真能~啊,兩天功夫就成你的了。’”(《藝術春秋四十年》,載《吉林曲藝叢刊》1980年第1輯) lǘ

[驢性] lǘ xìng 比喻不馴順,不明事理(多指小孩)。[例]這小子太~,誰也哄不好。 [驢吉普] lǘ jī pǔ 一種驢拉的小車。[例]一進洮南府,坐上~,漫天刮大風,吃上二兩土。 lún [掄風掃地] lún fēng sǎo dì 形容發脾氣時的動作。[例]就是不高興,也不該跟老人~的。 luï [羅亂] luï·luan 禍患,災難。也作“羅難”。[例1]這樣弄,非出~不可。[例2]“把縣里日本指導官高崗重利惹翻了,早晚也是一場羅難。”(《馬加文集》⑤) [羅鍋巴相] luï guō·ba xiàng (貶義)同“羅鍋兒”。[例]就他那樣的~,能干了這么重的活嗎? M

?2007-11-26 17:21 ?回復

? ?經過就是美麗 ?11位粉絲 ? 19樓

M mā [抹搭] mā·da (1)指眼皮向下而不合攏。[例]“他說得興致勃勃,一看沈長發眼皮~下來,腦袋左右晃蕩,就知道他不贊成。”(《伐木人傳》)(2)撂下臉來,不高興的樣子。[例]你~個臉子干什么,跟誰生氣啦? [媽巴子] mā bā·zi 東北俗人的口頭語、罵人嗑。[例]“他一面叨咕著,一面就在心下起了誓:‘窮也要窮得有志氣,我他~寧肯飯后餓死,也不再捧王財神的飯碗。’”(《戰鼓催春》) [媽拉巴子] mā lā bā·zi 東北地方的俗人口頭語、罵人的臟話。[例]“北京人誰都知道,東北老總隨張大帥進關,真是‘后腦勺子是護照,~是免票’。” (《馬加文集》⑤) má

[麻溜] má·liu 快。[例]“淹死鬼的臉一變,就勢到了外屋,嚷嚷道:‘你倒是~的!舍不得怎么的?’”

[麻達山] má·da shān 在山上迷失方向。[例]“二則找不著拉道的,問誰,誰都說不知道,守備隊怕自己進去~。(《神槍陣》,載《火堆》) mǎ

[馬勺子] mǎ sháo·zi 帶把的炒勺。[例]“~掛在灶子旁邊,鍋里空空的,碗架里面啥啥也沒有。”(《暴風驟雨》) [馬后炮] mǎ hîu pào 亦稱“馬后課”或“馬后屁”。比喻當時糊涂,過后明白。[例]凈是~,當時干什么來著?

[馬路牙子] mǎ lù yá·zi 馬路和人行道之間砌的條石或水泥制件。[例]請到~上邊走去,小心車碰著。

[馬蛇子] mǎ shã·zi 蜥蜴的俗稱。[例]用~喂馬,能祛火。 [馬糞包] mǎ fân bāo 馬勃的俗稱。屬灰包科植物,其干燥子實體可以入藥。有清肺、利咽、止血等功能。[例]“他又找來一個~,抖落一點細末子,按在傷口上,包扎好了。”(《伐木人傳》) mái [埋汰] mái·tai 不干凈。[例]“窖里又黑又~,你們千萬別下去。”(《征途》) mǎi [買好] mǎi hǎo 討好他人。[例]當面~,背后說人家的壞話。 mài [賣呆兒] mài dāir 看熱鬧。[例]“韓長脖溜走以后,~的人們都笑著,喝彩和拍手。”(《暴風驟雨》)

[賣諞] mài piǎn 顯示;夸耀。[例]別到處~,做人要謙虛。 mǎn [滿不在乎] mǎn bù zài·hu 不在意,沒往心里去。[例]這樣的事,對他來說~。 màn [慢抽筋兒] màn chōu jīnr 形容慢。[例]他干啥都是~,沒有痛痛快快的時候。 [慢兒慢兒] mànr mànr 輕而緩慢。[例]這幅畫沒干透,~往起拿,別弄壞了。 máng [忙活] máng·huo 可疊成“忙忙活活”。不停地勞動或工作。[例1]~一天了,早點休息吧。[例2]別光是~,也得坐下來思考一些問題。 [忙叨] máng·dao 亦稱“忙忙叨叨”。不得消閑。[例1]太~了,喘不上一口勻乎氣兒。[例2]成天~,沒工夫嘮個閑嗑兒。

[忙三迭四] máng sān diã sì 亦稱“忙三火四”。連忙,火速。[例1]~地吃了點飯就走了。[例2]接到電話,就~回家。 māo [貓冬] māo dōng 農村的舊習,冬季沒事做,在屋里閑著。[例]現在農村搞多種經營,勤勞致富,很少有~的了。 [貓月子] māo yuâ· zi 婦女分娩后的一個月,處于調養身體的期間。[例]“張成說:‘李大老爺,你開開恩吧,我媳婦~才三天哪!’”(《三兄弟和人參王》,載《人參的故事》) [貓下] māo xià 分娩。[例]李嫂~了,生了個“千斤”。

[貓食兒] māo shír 比喻飯量很小。[例]凈吃~,能長出好體格嗎? máo [毛] máo 由于受驚而引起的動作慌亂。[例]“山底下的人一聽見楊司令喊話,一個傳一個,都~了。”(《智殲邵本良》) [毛啦] máo·la 牲畜郵于受驚到處狂奔亂跑。[例]棗紅馬頭次進城,見汽車哞哞叫,一下子就~。

[毛愣] máo·leng (1)不穩重。[例]年輕人辦事太~,容易出差錯。(2)由于夢中愛驚而引起的動作。[例]年輕人辦事太~,容易出差錯。(2)由于夢中受驚而引起的動作。[例]“為什么打個呼嚕之后,突然琢磨起這些不著邊際的事情來,難道他睡~了?“(《不盡銀絲滾滾來》,載《遼寧文藝》1973年第10期)

?2007-11-26 17:22 ?回復

? ?經過就是美麗 ?11位粉絲 ? 20樓

mǎo [鉚大勁] mǎo dà jìn 使出最大力氣或盡最大努力,去做某件事情。[例1]~也沒搬起那塊石頭。[例2]“這老的不上前,小的不服軟兒,~挺到今下晚兒,八成就得桿兒!”(《桃李逢春》,載《戲劇創作》1983年第5期) mào [冒蒙兒] mào mēngr 心里沒把握,憑著猜測辦事。[例]“他~往西走,不到一個月果然帶著媳婦回來了。”((《吳氏春秋》,載《作家》1983年第10期)

[冒漾] mào yàng 液體超過容量而外溢。[例]“皆因為前些天水庫~淹了幾個郊區隊兒,城里邊蔬菜供應成了問題兒。”(《黑龍江藝術》1982年第9期) mãi [沒轍] mãi zhã 沒主意,沒辦法。[例]碰到這種情況,我算~。

[沒治] mãi zhì (1)沒辦法,不好解決。[例]“勤問點道兒。城里那缺德馬路分不出個東西南北,一轉就迷糊,~。”(2)最好不過,沒有比的。[例]“等有閑工夫,把它用草木灰熟出來,往炕上一鋪,呱呱叫的狗皮褥子,那算是~了。”(《征途》) [沒咒念] mãi zhîu niàn 沒辦法。[例]“可倒好,窗戶的里外都劃上了,玻璃窗不比紙窗戶,干瞪眼也~哪!”(《洮河飛浪》)

[沒打攏兒] mãi dǎ lǒngr 沒理會。[例]他說這些話,我~。

[沒皮沒臉] mãi pí mãi liǎn 比喻不要臉面。[例]~的,攆也不走。

[沒深拉淺] mãi shēn lā qiǎn 說話沒有分寸。[例]鬧笑話~的,差點出了事。

[沒著沒落] mãi záo mãi lào 沒有著落,無可奈何。[例]在家呆得~,真夠難受的。 [沒縷乎兒] mãi lǚ hùr 亦稱“沒徐乎兒”。沒在意,沒注意。[例]我正在看書,當時~,沒聽見他說些什么。 mēn [悶哧悶哧] mēn·chi mēn·chi 言語遲,心里有數不愿意說。[例]永亮這孩子不挑不揀,一上班就知道~干活,啥話不說。 mân [燜子] mân·zi 俗指皮凍或粉凍。[例]用豬肉皮熬~,挺好吃。 mēng [蒙門兒] mēng mãnr 發蒙,不知所措。[例]“我~了,連一句反駁的話也說不出來。”(《飄動的綠葉》,載《呼倫貝爾》1984年第1期) mãng [蒙著蓋著] mãng·zhe gài·zhe 遮遮掩掩。[例]別~的,是怎么回事就是怎么回事,怕什么!

[蒙蒙亮] mãng·meng liàng 天剛發亮。[例]“又走了大約有六七里路,快到黃花溝了,東方已經~了。”(《洮河飛浪》) miàn [面荒荒] miàn hāung hāung 亦稱“面個荒”、“面得荒”。好象見過面,一時又想不出來是誰。[例]~的,就是想不起來他姓啥。 míng [明子] míng·zi 用以引火或照明的含有松節油的松木片。[例]“第二天,天還沒放亮,李小就爬起炕來,點上~,操起木桶和木瓢,來到小河邊上。(《紅燈籠》,載《人參的故事》) mî

[磨不開] mî·bu kāi 亦作“抹不開”。不好意思,打不開情面。[例]張萬成長一臉~的肉,吃了虧說不出一句話,總是打不開情面。 mù

[木個張的] mù·ge zhāng·de 亦作“木格脹地”。(1)因有隔閡而產生的一種感覺。[例1]“第二天,鄭春學和許大遇在街上,兩人都覺~,頭一低,過去了。”(《串門兒》,載《生活從這里開始》)[例2]“鄭大爺~把魯燕領進屋里,張羅給倒茶水,魯燕不客氣地說:‘我要喝井拔涼水。’”(《北方曲藝》,1983年第3期)(2)一種麻木脹痛的感覺。[例]腦袋被撞得~疼。 N

?2007-11-26 17:22 ?回復

? ?經過就是美麗 ?11位粉絲 ? 21樓

N ná [拿把] ná bǎ 要挾;故意作難。[例1]“因此,劉哆嗦有~的資本。”(《風雨月亮泡》,載《說唱藝術》1982年第1輯)[例2]“你說說,這不是~是干啥?他拿不了,學會了自己晚上干。”(《伐木人傳》)

[拿大] ná dà 抬高自己,妄自尊大。[例]“趙玉生的二老爹娘,倒會~,推起合絡車來。”(《草帽歌》,載《綠野》1982年第1期)

[拿一把] ná yī bǎ 憑自己的優熱要挾對方。[例]“你是趁公家有困難,~。”(《本分》) nà

[那可不] nà kě bù 當然嘍。[例]~,你說的話我全信,就是那么回事兒。 [那拉溜兒] nà lā liùr 亦稱“那倆溜兒”。指大約某一個地方。[例]她停下手里的針線活兒說:“快找找,我覺得就在~。” nài [耐心煩兒] nài xīn fánr 脾氣綿軟,有耐性。[例]張大娘真有~,孩子怎么鬧,她也不生氣。 nāng [囊] nāng 人身體軟弱;東西松軟不堅實。[例1]這場病鬧得身子骨太~了。[例2]“你們東山墻盜窟窿塌了一片,王員外說瓦匠手藝太~。”(《二人轉傳統作品選》)

[囊囊膪] nāng nāng chuài (1)豬胸腹部肥而松的肉。[例]這是一塊~,不能賣高價。(2)形容軟弱無能的人。[例]“張云霞也不是~,頭一招兒就來揭關大腳的隱痛,單刀直剜關大腳的心肺„„”(《春風》小說月刊1984年第1期) náo [撓頭] náo tïu 事情繁難,不易解決。[例]“三年前參加工作我就想請你喝點酒,只因為買不著花園大曲我干~。”(《黑龍江藝術》1982年第9期)

[撓杠] náo gàng 跑掉。[例]等二嫂打扮完畢,拎起手提包,出門一看,二哥連個人影也不見,早~了。 ní

[沁箍千秋] ní gū qiān qiū 亦稱“泥箍鉛球”。沾滿泥巴。[例]我偷偷打量這老頭,頭上的灰布帽半新不舊,腳下的趟絨鞋~。 nián [年根兒] nián gēnr 亦稱“年根底兒”、“年根底下”。接近新年或春節的時候。[例1]傍~,農村家家都殺年豬、淘米、做豆腐„„[例2]從春忙到夏,從秋忙到冬,到了年根底兒,還是一個字——忙。[例3]到了年根底下,該要的要,該還的還。

[年吃年用] nián chī nián yîng 當年收入,當年花光,不存不欠。[例]不能滿足于~,應該擴大生產,增加收入,奔向更加富裕的道路。 niàn [念性] niàn·xing 亦稱“念相”。值得記憶的某種印象。[例]“我曲樂一輩子哪干過這號事喲,真是改腸了,臨死不留好念相!”(《雞叫三遍時》) [念秧兒] niàn yāngr 用自言自語的方式說出意見或要求,故意讓別人聽。[例]“她們沒事就到我家來~:‘誰有緞子勻咱一塊,要多少錢給多少錢!’”(《女會首》,載《遼寧群眾文藝》1984年12期)

[念三七兒] niàn sān qīr 說旁敲側擊的話。[例]“他們事前早都商量好了,一個個擦拳摩掌,嘴里不干不凈地~。(《洮河飛浪》) P

?2007-11-26 17:23 ?回復

? ?經過就是美麗 ?11位粉絲 ? 22樓

P pā

[趴窩] pā wō (1)孵卵成雛。[例]花母雞~了,抱了一半雞蛋、一半鴨蛋。(2)指機動車發生故障,不能行駛。[例]“你們回去看看吧,機車好象~了。”(《伐木人傳》)

[趴趴鼻子] pā pā bí·zi 矮鼻子,禿鼻梁。[例]論相貌嗎,長個~,眼睛也不大,可是個頭兒很高,就算個中等人材吧。 [趴蛋] pā dàn (牲畜)死亡;病倒。[例1]菊花青騾子累~了,太可惜啦![例2]“下晚不伺候牲口,馬都餓得光剩一張皮,都~了。 pá

[扒拉] pá·la 用筷子把飯連續拔到嘴里。[例]他~兩口飯,就忙著上班去了。 pāng [嗙嗙] pāng·pang 亦稱“嗙哧”。吹噓;說話不著邊際。[例]你不了解情總值,別跟著亂~。 pàng [胖揍] pàng zîu 指打得很厲害。[例]這個小賤種,說啥也不聽,叫他爹~一頓,才算老實了。

[胖鼓圇墩] pàng·gu lún dūn 形容身材矮胖。[例]別看她~的,還挺好跳舞。 pǎo [跑腿兒] pǎo tuǐr 亦稱“跑腿子”。(1)單身漢。[例1]馮大爺是個老~,一輩子也沒成過家。[例2]“趕到我六個月回來,我屋里的早入土了,到如今還是跑腿子。”(《暴風驟雨》)(2)為人奔走做雜事。[例]張大叔常替別人~,真有一種助人為樂的精神。(3)跑路。[例]“他上的是西山,可晚上回來的時候,卻是從東山繞到西山,又是從西山下來的。他咋那么好~呀?”(《伐木人傳》) pào [泡] pào (1)約分量。[例]“一年前我跳到泵秤上邊~一~,你們猜多少?二非二十二斤哪!”(《黑龍江藝術》1980年第11期)(2)消極怠工。{例}上班就要象個上班的樣兒,別在那硬~。

[炮筒子] pào tǒng·zi 比喻性情直爽的人。[例]老鐘頭是個~脾氣,有話就說,過后就拉倒,心腸最熱。 pãi [賠帳] pãi zhàng 賠本兒。[例]做生意有賠有掙,不要怕~。

[陪靈] pãi líng 指死者的親人守在靈前,接待吊唁的人。[例]~吊孝。 pâi [配搭] pâi·da 亦稱“配帶”。配角;陪襯。[例1]這出戲,你是主角,我是~。[例2]我是個~,起不了主要作用。 pēn [噴糞] pēn fân 指污言穢語。[例]語言要美,說話不該滿嘴~。 pěng [捧著嘮] pěng·zhe lào 替別人吹噓。[例]“李德江瞥了一眼陰陽怪氣~的車老板,有意探詢地說„„”(《征途》) pâng [碰一鼻子灰] pâng yī bí·zi huī 遭到拒絕或斥責,落得沒趣。[例]還去找人家,不~才怪呢! pī

[劈兒片兒的] pīr piànr·de 散亂,不整齊。[例]挺好的屋子,讓你們造得~,趕快收拾收拾吧! pí [皮子] pí·zi 形容調皮搗蛋的人。[例]劉二發是個小~,到處招惹是非,他爹都管不了他,早晚不等得出事! [皮拉嘎嘰] pí·la gā jī 亦稱“皮拉巴嘰”。(1)不爽快;有意拖延。[例]讓他干點啥,總是~的,摳挖不動。(2)食物不脆快。[例]這根黃瓜蔫巴了,吃到嘴里皮拉巴嘰的。 pǐ

第三篇:東北方言搞笑段子

東北方言搞笑段子: 東北人注意啦啊,咱這疙兒眼瞅要降溫了,大家出門多注意啊,別楊了二正的到處撒磨,跩一跤,埋了八汰的。 工作上也別老突魯反仗,半拉咔嘰的,有點敬業精神。雖說這年頭掙點錢都不容易,但也別老買那便宜婁搜的破玩意兒,對自己好點兒。 家里頭家務活也多干點,別總整得屋里屋外皮兒片兒的,墻上也魂兒畫兒的 。工作一天回來看著奪鬧聽啊! 性格外向的,稍微收斂點,別老跟欠兒登似的,二虎八嘰,毛愣三光的,說 話辦事有點譜,敗總武武扎扎的瞎忽悠,武了豪瘋的,時間長了,也讓人咯應。 性格內向的呢,多和人溝通,說話別老吭吃癟肚的,做事要七拉咯嚓,麻溜兒利索兒的。年紀輕的呢,不要習里馬哈,得得搜搜,跟老人說話客氣些,有點耐心,別 總雞吃掰臉、個個棱棱的,多和人嘮嗑,別動不動就支把起來,雖然東北人都不是囊囊踹,也不能惹毛了,要不干仗也賊訥。 年紀大的呢,也不要腳著自己已經老天扒地,老么喀嚓眼了,要保持年輕心態。 總之,天氣好的時候大家都多上街(gai讀一聲)溜達溜達,別老趴家里把自己整得羅鍋拔象的,時間長了無機六瘦的!另外,提醒大家一句,下雪天就敗出去了,省得一不小心卡到馬路牙子上, 再把玻璃蓋卡吐露皮了,就有你鬧心的了!行了,就說到這節故兒,總之,大家都加小心啦要注意身體健康啊! (責任編輯:搞笑段子手)

第四篇:淺談東北方言

摘要:東北方言是北方方言中的一種,其簡潔、生動、形象、昂揚、富于節奏感,與東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相吻合。它是由歷史的熔鑄和自然的陶冶而形成的獨特的多元性文化現象。東北方言具有多元性,研究東北方言的形成,有助于我們了解東北方言中蘊含著的中華民族文化特色。我將要從東北方言的形成,優點,特點,及其現在的傳播的現狀及形式這四方面來談一談這個貼近我個人生活的東北方言。

關鍵詞:東北方言的形成、特點、傳播現狀及形式、東北方言的優點

正文:東北地區位于山海關以北,包含黑、吉、遼及內蒙古東部地區。東北方言口語詞匯不僅為數不少,而且其中很多詞匯基調健康,內涵豐富,極具個性,往往為普通話詞匯和其他方言口語詞匯所難以代替。東北方言體系開放、粗獷豪放、幽默詼諧、形象生動、富有哲理的特點,在中國大地上有口皆碑。美國語言學家薩丕爾說:“語言的背后是有東西的,而且語言不能離開文化而存在。”柏默說:“語言的歷史和文化的歷史是相輔而行的,他們可以協助和啟發。” 這說明語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它們既相互依存,又有著各自內部的發展規律而獨立存在。作為一個東北人,我為家鄉的方言感到自豪,它滲透出東北人的人生哲理——熱情、奔放,對生活始終充滿期待,對未來永遠懷有向往。我也懷著一顆熱愛的心來介紹我每天說的語言。

最近在網上流行這樣那個一段對話問題,一人問:“那本書沒了沒。”“沒沒。”“到底沒沒沒?”“我說沒沒就沒沒,沒了就沒了,墨跡呢。”最后問那本書到底是沒了還是沒沒??吹竭@段話,我忍俊不禁,我想把這份快樂傳遞,就急著和宿舍人說,沒想到,他們反應的盡是茫然,我才發現,她們沒懂,這是東北方言。不是東北人一般是不懂的,這就是地域的差異吧。由于我從小就在東北方言的語境中成長,對東北方言,我喜歡去了解和研究這種詼諧,豪放的語言。

第一,東北方言的形成??梢赃@樣說,東北方言是多元文化的融合。

1、語言分化成方言的原因很多,但總的來看,地域的變異是形成方言的根本原因。從地域的民族構成來看,東北是一個漢、滿、蒙、回赫哲、鄂溫克、鄂倫春、達斡爾、錫伯、朝鮮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多民族間300多年的互相融合。逐漸形成東北地區獨具的風土人情和地方特色,并保留下無數反映少數民族風俗文化的詞語,使東北方言呈現出別具一格的特色。如,東北方言中的“哈喇” (肉和油變質)、“喇忽”(遇事疏忽)為滿語,松花(白色)江為女真語;吉林為滿語,是“吉林烏拉” “吉林”意為“沿”,“烏拉”意為江)的簡稱,因在松花江畔而得名,卡倫(邊防哨卡)湖為錫伯語等等。

2.東北方言中的外來語吸收現象東北方言中不僅融入了眾多的滿族等少數民族詞匯,還融入了俄語等外國語。如稱下小上大的水桶為“畏大羅”、稱面包為“列巴”(俄語)等。

3.東北方言中的正字誤讀現象。語言的發展是由中原地區向全國擴散的,尤其滿族入主中原后關內漢族沖破封禁出關到東北地區謀生,俗稱“闖關東”,還有清朝時大批流放人員來到東北,都給東北注入了中原語言和文化。但由于發展的不同步和傳輸手段落后造成的差異,有很多正字在傳播中被誤讀。并約定俗成為方言。如東北人常說的“母們”(我們)、“那嘎噠”(那個地方)、農村稱呼老夫婦為“老姑姆倆”(老公母倆)、“干哈”(干啥)、“稀罕”(喜歡)都是誤讀而形成的。

4.東北方言中的一字多義現象。一字多義也是東北方言的一種形成方式。如“賊”,在普通話里是小偷,在東北方言里則有“非常”和“特別”的意思。“賊好”不是說小偷好,而是“非常好”意思。“賊漂亮”不是說小偷漂亮,而是“特別漂亮”的意思。“犢子”在東北方言里是貶義,近于“混蛋”的意思。但是語言環境不同意思也有不同。如“扯犢子”不是扯混蛋,而是閑扯、不干正經事兒的意思。

5.東北方言中的有待考查現象。

有一些東北方言很難找到它的出處和來歷,外地人很難理解,但是東北人熟悉、認同、運用它。比如“埋汰”(臟)、“整個浪兒”(全部)等。東北方言與其它方言一樣,其形成不是單

一、孤立的,所以我們有必要順著東北方言這條藤,挖掘蘊含著的豐富的東北文化現象。東北方言還有的來自正字的誤讀。由于傳輸手段受限,加之東北口音影響,有很多正字在傳播中被誤讀,并約定俗成成為東北方言的一部分。如“干哈”是“干啥”的誤讀;“稀罕”是“喜歡”的誤讀;“lèn”是“嫩”的誤讀;“得瑟”是“抖擻”的誤讀等等。這些誤讀在為東北方言增加了趣味性的同時,也傳承了東北“黑土文化”,為東三省鄉土文化的發展,做出 了巨大貢獻。

第二,東北方言的特點。 語音上,不分平卷舌是東北話的一大顯著特點。比如經典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的一句臺詞:今天的你我能否重(cóng)復昨天的故事(sì),我這(zè)張(zāng)舊船(cuán)票還能否登上你的破船(cuán)。宋丹丹作為一名北京人,以其過人的表演功力將這段話的“東北味”演繹得淋漓盡致。此外,這個特點在許多其他影視作品和小品中亦有所體現,它為這些文藝作品增加了不少亮色。在以元音“a”開頭的詞組前加“n”,是東北方言的另一大特點。如,“安排(”nān pái)、恩愛(ēn ài)等等。近些年來,由于普通話在東北地區的傳播范圍越來越廣,普及程度不斷加深,這一特點已經很難顯現,尤其在青年群體中,很少有人再使用具有此特點的東北方言。在東北方言中,一些發陽平音的字往往讀成上聲,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國”、“福”、“職”、“蠕”等。除此之外,東北方言中變“üe”音為“iao”音的情況也十分常見,如“樂”、“學”等。以上這些特點使得東北方言更加風趣詼諧,讀起來雖有些“土氣”,卻十分親切。東北方言從發音上體現出了東北人憨直豪放的性格和無畏的個性。

構詞上,東北方言特別常用疊詞表程度,除了前文說到的“杠杠的”“嗷嗷”,還有“磴磴”(形容結實)、“呼呼”(形容迅疾)、“咔咔”(形容靈敏)等等,這些副詞生動形象地展現出動作或狀態的程度之深,同時又體現出東北人直爽奔放的內心世界。

詞語運用上,東北方言更是生動形象,貼近生活。例如,東北方言中,人們把沒精打采的人成為“癟茄子”,這是由茄子被霜打或日曬而呈現出來的蔫狀所引申的;再如,“香餑餑”原指一種好吃的面食,卻常被用來形容人氣高的人或事物;又如,“鐵”是牢固堅硬的金屬,因此東北方言中常用“鐵子”來形容與自己關系親密、牢不可破的人…… 東北方言靈活的詞語運用,像是為東北人的生活注入一針興奮劑,讓東北人如此有激情地面對

三、東北方言的發展和影響東北方言本身不僅僅是一種文化,是一種語言根基,也是一種情結,是一種社會需要,具有獨特的使用價值和文化價值。

第三,東北方言的傳播現狀及形式。

近些年來,東北方言通過影視作品,相聲小品,二人轉等形式突破地域局限,逐步走向全國,說明東北方言有很強的感染力。小品演員趙本山就是在媒體傳播東北方言的領軍人物。1990年趙本山小品登上央視春晚,緊接著黃宏和宋丹丹的《超生游擊隊》與觀眾見面,東北方言通過春晚成為各方言中最讓觀眾喜聞樂見的一種。小品《賣拐》獲得2001年“我最喜歡的春節聯歡晚會節目”小品類一等獎。接著,東北方言劇《劉老根》在央視一套播出,立刻奠定了東北方言劇的萬人迷身份。“忽悠”之后,全國一片“咋整”聲。從鄉村愛情到不差錢,從忽悠到急眼„„這些作品和語言體現著濃厚的東北文化底蘊,通過方言表現人物形象,給人以全新的感覺:東北人感到熟悉親切,北方人感到新鮮有趣。南方人也能看得懂聽得懂,在文藝百花園中又多了一朵奇葩,也為民族語言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融合、創新提供了新的機遇。同時也壯大了我國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的聲勢和影響,弘揚了地域特色,促進了文化交流東北方言本身不僅僅是一種文化,是一種語言根基,也是一種情結。是一種社會需要,具有獨特的使用價值和文化價值。為此,展望東北農村題材小品劇和電視劇的健康發展之路,必須持之以恒地走現實主義的創作道路,與時俱進,緊扣時代的脈搏,更密切地關注現實,更深刻地反映生活,在這一原則下,繼承優秀傳統地域文化,恰當融入東北特有的詼諧、風趣、幽默元素,這樣才能多出精品,進而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重回報。

然而,東北話之所以能快速推廣到全國不僅因為東北方言小品影視的精彩, 東北方言自身也有很多明顯的優勢。

首先,東北話最接近普通話,其中黑龍江、吉林一帶大多數東北人說的 甚至比老北京的方言味道還少,這是一種很大的優勢。正因為東北話相對標準,讀音咬的較為真切,所以運用各種拼音手法都得心應手。在這個信息時代,這是個很多大的優勢。

其次,東北方言許多俗語隱含著高度的人生智慧,并且寓意積極、勸人向善。例如“吃人家最短,那人家手軟。”也是告誡人們不可貪圖一時便宜這些來自生活得詞匯雖然沒什么大道理,但富于哲理,耐人尋味,使俗語也成了一本學不完的教科書。

當然,現如今,普及普通話的政策對東北方言正在影響,許多有有特征的東北方言也消失了,只憑口耳相傳的東北方言也應該得到整理和保護。尋找另一種方法來傳承和發展這種民間的方言!

著名學者錢玄同曾說:“方言的本身,是一種獨立的語言,方言文學的本身,是一種獨立的文學,它們自己發達,它們永遠存在。”方言是一種語言的地域文化。方言是與特定的地域和地域歷史、文化相聯系的,是一個地區的文化的結晶。漢語方言承載著中國多元地域文化,方言背后,蘊含著這種文化多樣性的精髓。胡適在《海上花列傳序》中說:“方言的文學所以可貴,正因為方言最能表現人的神理。”胡適認為方言土語是最自然的文學語言。一方地域的語言文化是自己一方水土獨自創造的,是對人類文化多元化的具體體現。東北方言正以它獨特、詼諧的語言特征強力的感染著豐富多彩的、多元化的中華文化!我們祈愿東北方言和文化能以其獨有的魅力創出精品,繼續為豐富中華民族的語言、文化添磚加瓦,為弘揚民族文化做出應有的貢獻,讓民族語言、文化之魂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邵則遂,劉寶俊 《大學生語言學論集》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12月

馬思周、姜光輝 《東北方言詞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羅常培 《語言與文化》北京語文出版社,1989年

韓耀旗、林乾 《清代滿族風情》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

金啟孮 《滿族的歷史與生活》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

金芳 《解讀東北喜劇小品》

中國喜劇網,2004年5月

張婧、陳坤 《東北文藝現象透視》

藝術百家 2007年

第五篇:東北方言土語搜集整理

(一)

東北位于山海關以北,包括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東部地區。

東北的漢族人口,大部分是從中原各省遷來的,尤以山東、河北為多。這些漢族人口的移入,大大促進了民族間的融合。這種融合使東北當地的各少數民族,逐步放棄了自己的語言而改說漢話,但這些民族語言中的一部分詞匯卻保留了下來,成為東北方言詞匯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些詞匯是東北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習俗的活化石,是東北各民族融合的見證。

東北方言的形成及特點:

1、口語中的音譯詞:東北地區居住著漢族、滿族、蒙族、回族、赫哲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達斡爾族、錫伯族、朝鮮族等多民族。這些民族間經過幾百年的互相融合,逐漸形成了東北地區獨具的風土人情,并保留下了無數反映少數民族風俗文化的詞語,漢語在吸收這些民族語言的時候又按音近義通的原則,對它們加以改造,再給它們穿上漢字這件外衣,這樣,它們就名正言順地在漢語中安家落戶了。如:滿語“哈喇”——肉和油變質;滿語“喇忽”——遇事疏忽,吉林為滿語“吉林烏拉”的簡稱,“吉林”意為“沿”,“烏拉”意為“江”,因在松花江畔而得名;卡倫——邊防哨卡,錫伯語。

2、正字誤讀:由于發展的不同步和傳輸手段落后造成的差異,有很多正字在傳播中被誤讀,并約定俗成為方言。如“母們”是“我們”的誤讀;“干哈”是“干啥”的誤讀;“近們”是“舅媽”的誤讀;等等。

3、一字多義:一字多義也是東北方言的一種形成方式。如“賊”,在普通話里是小偷,在東北方言里則有“非常、特別”的意思,“賊好”,不是說小偷好,是“非常好”的意思,“賊漂亮”,不是說小偷漂亮,是“特別漂亮”的意思。“犢子”在東北方言里是貶義詞,近于“混蛋”的意思,但是在語言環境不同,意思也有不同,如“扯犢子”,不是扯混蛋,而是閑扯,不干正經事兒的意思。

4、不分平舌卷舌:語音上不分平舌卷舌是東北方言的一大顯著特點。如:

1、重復讀成(congfu),船讀成(cuan),公司讀成(gongshi)等。

2、在元音“a”開頭的詞組前加“n”是東北方言的另一大特點,安排(nanpai)、恩愛(nennai)、奧妙(naomiao)等等。

3、在東北方言中,一些發陽平音的字往往讀成上聲,如“國、福、職、蠕”等。

4、把“ue”音變為“iao”音也十分常見,如樂(yue)變為(yao),學(xue)變為(xiao)等。這些使得東北方言更加風趣詼諧,讀起來雖有些“土氣”卻十分親切。

5、吸收外語:東北方言中不僅融入了眾多少數民族的詞匯,還融入了俄語詞匯。如把下小上大的水桶叫“喂大羅”,把面包叫“咧巴”等。

6、疊詞結構:常用疊詞表示程度是東北方言的一大特點。如“杠杠的”、“嗷嗷的”、“呼呼地”(形容迅疾)、“咔咔地”(形容靈敏)等等。這些副詞生動形象地展現出動作或狀態的程度之深,同時又體現出東北人直爽奔放的內心世界。

7、貼近生活:在詞語運用上,東北方言更是生動形象貼近生活。如:人們把沒精打采的人說成“癟茄子了”,這是由茄子被霜打或日曬而呈現出來的蔫狀所引申的。再如:“香餑餑”原指一種好吃的面食,卻常被用來形容人氣高的人或事物。等等。

8、發展和影響:東北方言本身不僅僅是一種文化,是一種語言根基,也是一種情結,是一種社會需要,具有獨特的使用價值和文化價值。近年來,通過東北方言作品,相聲小品、二人轉、東北方言電視劇等突破地域局限,逐步走向全國,說明東北方言有很強的感染力。“忽悠”、“咋整”在全國都是“杠杠的”。但隨著歲月的更遷,社會的發展,人們交際的廣泛,普通話的普及,現在有很多東北方言土語已經不使用了。

9、發揮獨特魅力:東北方言以它獨特、詼諧的語言特征強力感染著豐富多彩、多元化的中華文化。我們祈愿東北方言和文化繼續為中華民族的語言、文化添磚加瓦,為弘揚民族文化做出應有的貢獻,讓民族語言、文化之魂發揚光大!

10、搜集整理:本次搜集整理總計1,567條,按拼音字母順序排列,每個字母組別分1——6個檔別,亦按拼音字母順序排列。Aa:2(3);3(2);4(1)計:6條。 2;(3) 唉咕——哀求。

挨聽(四聲),挨削,挨雷——挨打。 懊糟——愁悶。 3:(2)

挨板兒、挨排兒——按順序排列。 愛小兒——占小便宜。 4:(1)

嗷啦巴糟——特別苦悶,非常不痛快的意思。

Bb:1(4);2(33);3(35);4(37);5(4);6(3)計:116條。 1:(4)

敗、白——別。如:

1、這幾天你工作忙就敗回來了;

2、你白那么整啊! 膀(pang一聲)——浮腫。 背——晦氣、點不好。 彪——性情魯莽。 2:(33)

扒拉: 用手或工具攪動物體。 扒瞎——撒謊、說謊話。 疤楞——傷疤。

拔路——起釘子用的工具,柄較長,一端彎曲,頭似羊角叉。 吧苦——很苦。

掰扯——說話、講道理、辯論。

白唬——就是說不著邊際的話,能說,通常指能瞎說。 白話——能說(貶意)。說的話和辦的事與本人的身份不相稱。

白薯——沒本領的人。 包坍——疾病。 板正——整齊。 包屈——委屈。

抱窩——老母雞孵小雞。 蹦子——二人轉。

背頭——男子向后梳理的頭型。 被火——被褥。 被套——被中棉絮。 被頭——被子蓋在人上身的一端。

逼車 ——或逼逼車車,嘮叨、羅嗦的意思。貶義詞。 逼嗤——說廢話。

鼻嚼(輕聲)——牛鼻子上戴的鐵環。

憋屈-——得不到公平而心里不痛快。如自己能力高而沒被提干,憋屈;自己貢獻不小而沒房子,憋屈;自己資格老而下崗,更憋屈等。 別腳 ——交通不便。

別介——不要那樣。如:別介,瞧你那眼瞪的我不說了還不行嗎?

別楞——指叫人感覺不自在。 別扭——不順心。 別嘴——繞嘴、拗口。

癟子、癟乎、癟火——秕谷,不飽滿的子實。 賓服——佩服。 餑餑——糕點、面食。

醭(bu)面——做面食時撒在面食外面的干面粉。 不賴:——不錯,不壞。如:老胡頭說起來人也不賴,大伙都愛和他逗個笑話。

不善——不尋常,不一般。 3:(35)

八輩子、八百輩子——很早以前,時間極長。 八碟

八、八八席——舊時誰家喜事,辦八碟八碗的酒席。 八鋦子——用鐵制成的扁平有鉤的兩腳釘,能把兩塊木制品釘住而連在一起。

八月節——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 拔尖兒——居首位;爭強好勝。 把家虎——過日子仔細簡樸。

把頭兒——一端,他家住在這趟房把頭兒。

叭叭的——說話侃快、脆生;話癆,別人插不上嘴。 笆籬子——監獄。如:韓老六告了狀,他被抓去蹲了三個月笆籬子。

白花旗—— 一種棉線白布。

白士布—— 一種白布,比白花旗布線細光華而白。 白眼狼——忘記別人好處的人。如:那小子是個白眼狼,你可不能理他。

板障子——用木板筑成的柵欄。 半拉架——技術不熟練。

半拉子——未成年的勞動力,干活頂成年人一半的勞動量。 半命人——舊時指寡婦。

半語子——語言功能有障礙,說話不清的人。 幫黑兒——快黑天了。

棒子手、劫道的、劫杠子、打劫的——舊時指攔路搶劫的強盜。 包源兒——全部,全包了。 備不住——有可能,也許。 奔兒嘍——額頭。

本命年、本歷年、本份年、本義年——與自己生肖相同的年份。

鼻涕嘎——鼻屎。

邊拉去——滾蛋,旁邊去。 摽勁兒——較量。

冰流子——檐上滴水結成的冰柱。

兵油子、兵混子——舊時指服役時間很長的老兵,貶稱。 病秧子、病包子——總愛生病或久病不愈的人。 玻璃花——角膜白斑,如:這匹馬是玻璃花眼睛。 不開面兒——不講面子,不給面子。 不靠譜兒、不靠盤兒——不符合實際。 不捋戶——不在意。

不著調——做事不認真,不務正業。 布扯子——布衫子。 4:(37)

疤瘌結子——物體表面類似傷疤的痕跡。

拔犟眼子——脾氣執拗,認死理,較真兒,說極端的話。 拜年嗑兒——說恭維人的話。 白幾豆兒——豆角名。 白樂呵兒——雞名,體白色。 板板正正——物品放置的規整。 半大小子——十五六歲的男孩子。

半截腰兒、伴當腰兒、半截落兒——當中、半途。 半拉嗑嘰——做事沒頭沒尾或東西不完整的意思。 幫虎吃食、幫狗吃食——幫強勢的人干壞事或說話偏向其人。

苞米棒子、苞米棒兒——玉米果實。 苞米花兒——用玉米爆出的米花兒。 苞米面兒——玉米面。

苞米臍子——玉米粒發芽部分,白色。

苞米瓤子、苞米骨子——玉米棒兒脫粒后剩余部分。 苞米須子、苞米纓子、苞米胡子——玉米須纓,玉米雌蕊。 刨(bao)花禿兒——斑禿兒。

暴土楊長——大風揚塵,如:前兩天大風刮的我家前面暴土揚長的,都出不了門兒了。 北邊兒旯——北邊。

背包羅散——拿的東西多,還不規整。 錛兒婁頭、錛兒婁——凸起的前額。

笨笨拉拉——笨手笨腳,“拉拉”滿語“末尾”的意思。 鼻兒古了——死了。貶義。

鼻涕拉瞎——多指小孩子不干凈的樣子,如:你還記得你小時侯鼻涕拉瞎的樣子,成天跟在我后面要糖吃。 避貓鼠兒——特別畏懼某人,猶如鼠畏貓,故名。 憋啦巴屈——沮喪、不愉快或指所處空間太小的意思。 癟茄子了——形容人沒精打采的樣子。 撥拉槌子、撥楞槌兒——打麻線時用的紡鎚。 玻璃棒子——玻璃瓶,盛油酒用。 玻凌蓋兒——膝蓋。

不打錛兒——說話很流暢。如:用什么買什么,要說花錢那真是連'錛兒'都不打。 不斷溜兒——連續不斷。 不幾個兒——很少。 不開面兒——不講情面。 不捋會兒——不經意。

不是物兒——對某人的不認可。 不遠轄兒——指不太遠。 5:(4)

八字沒一撇——指事情尚無頭緒。

班兒對班兒——指年歲和其它方面都相仿的人。如:這倆人班兒對班兒,從小在一起玩兒。 不得煙兒抽——不受賞識,不被重用。 不是善茬子——指不好惹,不可欺負的人。 6:(3) 八桿子撥拉不著——互不相干毫無聯系,如:好好念書,是正經,別成天弄那些八竿子撥拉不著的事。 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惱怒生氣的樣子。 不顯山不露水——悄悄地,不顯擺。

Cc:1(6);2(31);3(30);4(27);5(5)6(2)計:101條。 1:(6)

扯——認為對方信口開河而表達疑問。 撤、徹——打耳光。 趁——富裕。

沖(四聲)——蠻橫,厲害。 創——撞字的誤讀。

存——摔傷或扭傷,手存了。 2:(31) 才剛——剛才。

菜板、菜墩——切菜用的木材橫截段。 藏貓——捉迷藏,貓,滿語“樹叢”的意思。 場院——特指打場的地方。 操蛋——差勁。

草瞇——躲起來了,指人縮頭烏龜的意思。 插伙——合作。 插皮——出錯

摻和(huo)——把不同的東西混在一塊。 敞亮——形容一個人不藏心眼兒,大方直爽。 朝量(輕音、朝乎——嘗試。 抻頭——做事不著急,遇事不慌。 吃咂——吃奶。 抽巴——褶皺。 抽匣——抽屜。 出菜——出力。

出血——付出代價,花錢。 畜力——牲畜。 川稀——腹瀉。

戳(三聲)咕——挑唆。 戳子、戳兒——圖章、名章。 瓷實——關系好,也指物品質量好。 刺棱——動作迅速的聲音。 刺撓、戲癢——身上癢。 呲噠——訓斥、喝斥。

呲拉——谷物或物品被陽光曬干或風吹干。 刺溜——腳底下滑動的聲音。

跐溜——腳下滑動,登跐溜了(腳沒踏穩)。 氽(cuan)稀——拉肚。 寸勁——巧勁。

撮子——撮土或糧食等物的工具。

3:(30)

菜耙子——特別能吃菜的人。

菜碼兒——菜肴盛在盤中的數量,菜碼兒大小。 藏貓兒——捉迷藏 ,小孩玩的一種游戲。 槽子糕——蛋糕的一種。 草窠兒——草叢。

蹭飯兒——借因由白吃飯。

插兜兒——斜嵌入衣內的衣袋,因便于插手,故名。 長巴臉、長瓜臉——呈長形的臉。 唱唱的——舊時賣唱的人。

扯大彪——漫無邊際的和別人吹噓。 扯大攔——閑扯。

扯犢子——閑扯、不干正經事。 抽冷子——趁人不備,突然做某件事。 臭姑姑、鵮叨木——布谷鳥。 臭手兒——技藝倔劣的人。 臭子兒、臭子子——失效的子彈。 出門子、出閣——姑娘出嫁。 鋤板兒—— 穿小鞋——故意給人出難題,使人難看。

船釘子——屬鯉形目,鯉科,鮈亞科,蛇鮈屬。俗稱船釘子,白楊魚,打船釘。

創門子——走親戚鄰居。串門的誤讀。 吹著嘮——說大話。

槌棒石、槌巴石、槌衣板——洗衣服時槌衣用的石板或木板。 春脖子——從立春到谷雨這段時間,立春在春節前后決定春脖子長短,如:今年春脖子長(春節前立春);今年春脖子短(春節后立春)。二月清明麥在前,三月清明麥在后。 呲目乎——眼屎. 刺兒菜——薊,菊科,多年生草本。 刺了毛、跐了毛——翹尾巴,驕傲。

刺棱腿——長而外分的腿,如:大長脖子刺棱腿,不受窮也是短命鬼。

竄轅子——馬牛從車轅子里跑了出去。 撮把子——矮個子。 4:(27)

菜吧接子——愛接話的人。

插千兒的——舊時指給土匪通風報信的人,告知誰家有錢。 饞嘴巴子——饞嘴的人。 長毛打撒——頭發長不梳理。 唱蹦子的——舊時指唱二人轉的人。 潮得乎的——潮濕。 吵吵把火——大聲喧嘩。 車轱轆話——重復、絮叨的話。

車轱轆菜、車前草——車前子,種子可入藥。 扯老婆舌——嘴碎,傳瞎話。 撤嘴巴子——打耳光。

吃獨食兒——自私,好東西自己獨吞。 吃貓食兒——比喻飯量很小。

吃小鍋兒、吃小灶兒——給少數特權人單獨做飯菜,高于大多數人的飯菜。

赤紅面子——膚色發紅的臉。 抽筋扒骨——形容很不想做某種事。 臭棋簍子——棋藝倔劣的人。

出床子的——把商品擺在攤床里出售的商販。 出息個暴——很有出息;出息過火,貶義。 杵胡子了——碰壁了,傻眼了,遇到難題了。 杵倔橫喪——說話態度不好。

欻chua尖賣快——愛出風頭,不讓人。 吹燈拔蠟——事情到此結束。 戳尿窩窩——背后出壞主意。 呲嘴撩牙——形容人長的丑。 刺毛撅腚——驕傲,耍脾氣。 湊乎事兒——將就,差不多。 5:(5)

差老成色了——相差得太多了。 長脖子老等——蒼鷺。 扯哩哏兒棱——瞎扯。 吃不住勁兒——承受不住了。 吹胡子瞪眼——形容耍威風。 6:(2)

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告誡人們不可貪圖一時便宜。 吃屎都趕不上熱乎的——性子慢,耽誤事。

Dd:2(36);3(32)4(38);5(8);6(3)計:117條 2:(36)

達掃、達撒——吃,都吃了。 韃子、老韃子——舊時稱蒙古人。 打怵——恐懼害怕。 打間——中途休息吃飯。 打賴——不算數。

打狼——落后,最后一名。 打耙——定下來的事又推翻了。 打捂——車陷在泥里、打滑、開不走。 打腰——很吃香,吃得開,有錢有勢闊氣。 大發(輕聲)——超過了適當的限度。 大嗑——向日葵。 大拿——業界權威人士。

大神——巫師,對二神而言,二神,大神的助手。 帶勁——美,好看。 當腰——中間。 擋害——障礙。

搗扯(輕聲)——收拾,整理。 捯飭——修飾。 捯登——搬來搬去。 倒糞——重復講述。 道兒——主意。

地道(輕聲)——仗義。 得勁——舒服。

得瑟——不務正業或臭美。 得(二聲)意——喜歡。 抵嘍——拎。 地瓜——紅薯。 顛了——跑了。 甸子——野外草地。 丁架——總是。 丁殼——優秀。 盯把——總是,總。例:她盯把看我,鬧我一大紅臉。 凍子、皮凍兒——用豬肉皮制成的涼食品。 逗是,撩扯——挑逗。

嘟嚕——成串的東西;陰沉著臉。

兌(三聲)咕、碓(三聲)故——頂撞,觸動。 3:(32)

打八刀——鬧離婚。

打把勢——睡覺不老實,總翻身。 打奔兒——停頓,卡殼。

打連(一聲)連——經常在一起打交道。

打頭的——舊時指長工中領著干活的人,今特指集體所有制時期在前面領著干活的人。 打小兒——從小。

蹲坑兒——秘密待在一個地方監視某人活動。 大餅子——玉米面餅。

大碴子——玉米破碎加工后,粒較大的稱為大碴子。 大估景、八打兒、大荒兒——大致的事情。 大黃米——黏糜子脫殼后的米,粒較大,故名。

大晃桿——比喻身材瘦而高大的人,如:你再長都成大晃桿了。

大嗑兒、毛嗑兒、瓜子兒——葵花籽。 大拉石——較粗的磨刀石。 大錢兒——舊時銅錢的統稱。 大夏天——盛夏。

大雪甕——深雪,大堆積雪。 大約母——大概。

當院子、當院兒——院中。

刀槍刺——指甲根兒須狀刺兒,逆碰有痛感。 點兒高(背)——運氣好(壞)。 點葫蘆——點種用的工具。 對撇子——合得來,對勁兒。

吊兜兒——中山裝上衣縫在外面的兩個兜兒。 吊臉子——耍脾氣,不給別人好臉色。 掉鏈子——事情沒做好出丑了。 頂根兒——頂針。

兜齒兒——閉嘴時上唇包下唇為天包地,下唇包上唇為地包天。

豆兒豬——體內有囊蟲卵的豬。

堵頭兒——盡頭,這個胡同堵頭兒就是他家。 肚囊子——指獸類腹部。

蹲坑兒——秘密待在一個地方監視某人活動。 4:(38)

耷拉孫子、耷拉孫兒——玄孫。 搭把手兒——協助一下。 答對答對——應付。 打馬虎眼——掩蓋真相。

打碗花兒、喇叭花兒——牽?;?。 打下手兒——給別人當助手。

大彪月亮——明月,一般指舊歷十三到十七的月亮。 大粗脖兒——地方性甲狀腺腫。 大大乎乎——毫不在意,隨隨便便。 大腚墩兒——跌坐在地上。 大肚子漢——指飯量特別大的人。

大蘆花兒——雞名,羽毛棕色斑點相間,故名。 大馬蹄針——做鞋,釘大鍋蓋用的大針。

大面兒上——交往時反映在表面上的,他倆大面兒上還過得去。

大前趴子——俯面跌倒。

大事小情——大大小小的事情,誰家有個大事小情,他都幫忙。

大眼兒燈——久病或重病的人眼睛顯得特別大,故名。 大眼賊兒——黃鼠,眼大,故名。 大仰八叉——仰面摔倒。 刀筆邪神——舊時指訟師。 刀條子臉——細長削瘦的臉型。 叨愣七咕——泛指自言自語。

得得(四聲)搜搜——多形容人做事情炫耀,驕傲自大,舉止輕浮、行為不夠穩重的意思。 得兒喝的 ——不正經的意思。 得了把搜:——輕浮,不莊重。

燈籠掛兒、登簍掛兒——牲畜的上水,心肝肺。 燈籠褲子——破舊而肥大的褲子。 滴了當啷——懸掛或拿的東西太多。

滴里嘟嚕——形容很多的意思,如:豆角結的滴里嘟嚕的。 嘀哩嘟嚕——形容外地人或外族人說話聽不懂的意思。 提(di)溜蒜卦——意思是說不整齊,亂七八糟的意思,如:你看你收拾的行李提溜蒜掛的,怎么拿啊? 地頭地腦——田地邊緣的地方。 吊眼梢子——眼角向上吊的眼睛。 丟當兒地——有氣無力,軟綿綿的樣子。 東邊兒旯——東邊。

東南晌兒——上午九點到十點這段時間。 蹲風眼兒——蹲監獄。 5:(8)

打哈哈湊趣兒——湊熱鬧。

打哈拉巴的、打薩拉雞的、打魚皮鼓的,敲木魚的——舊時乞丐的類別。 大拉乎吃的——不循規矩和禮節,盲目作大。

大門市頭兒——門面大的商店,比喻有影響的大單位。 大仰巴岔子——摔的四腳朝天。 得兒呵兒的——呆或不正經的樣子。

嘚兒婁褲子——寒冷時穿的破舊而單薄的褲子。

獨門獨院兒—— 一座房子只住一戶人家,稱獨門獨院兒。 6:(3)

大姑娘挽袖兒——豆角名。

東扯葫蘆西扯瓢——毫無邊際的瞎扯。 東一榔頭西一棒子——說話或辦事不著邊際。

Ee:2(4);3(11);4(4);計:19條。 2:(4)

惡心——形容臟。 耳饞——耳屎。 二伏——中伏。 嗯哪——回答,答應。 3:(11)

耳雷子——耳光。 二百二——紅汞水。 二齒子、二齒鉤子——

二鬼子——舊時指幫助日本人欺壓中國人的漢奸。 二進宮——特指二次犯罪再入獄的人。 二流子——地痞,不務正業的人。 二棉鞋——天不太冷時穿的較薄的棉鞋。 二五眼——能力差。

二五子——對一些技術、事物沒有完全掌握。 二月二——農歷二月初二,龍抬頭。 兒馬子、兒馬——公馬。 4:(4)

二八肯子——做事沒有始終,不完整。 二半潮子、潮不登—— 兒馬蛋子——小公馬。

二意思思——猶豫、拿不定主意的意思。

Ff:2(6);3(11);4(4);計21條。 2:(6)

反澄——反胃,要吐。 反盆——顛倒。

房巴、房薄——房椽子上面鋪的葦簾或秫秸簾子等。 放杵——發呆,沒辦法。 風匣——風箱。

浮灰——浮在物體表面上的灰。 3:(11) 翻兒了——生氣了。

翻小腸——反悔,念叨往事,說自己的好處。 返桄子——毀約,反悔了。 風眼兒——監獄,蹲風眼兒。

粉面子——勾芡用的淀粉,通常用土豆制成。 飯嘎巴——鍋巴。

房山墻、大山墻——房子側墻。 飛邊子——邊處破損。

粉面子——勾芡用的淀粉,通常用土豆制成。 風眼兒——監獄,蹲風眼兒。 墳圈子——墓地。 4:(4)

翻臉猴子、酸臉猴子——愛變臉動怒的人。 費勁扒拉、費勁巴力——吃力。

浮溜浮溜——特別滿,形容液體要溢出的樣子。 俯伏在地——及其佩服。

Gg:1(4);2(32);3(35);4(27);5(4)計102條。 1 嘎——同玍(三聲),小氣,吝嗇 。 改——在。如:我改(在)巨寶吶。 鬼——狡猾。 裹——吸。 2:(32)

鋼兒——意志堅定,不妥協。 嘎巴——凝結在器物上的東西。 嘎咕——稀有。做事與眾不同。 嘎拉——貝殼。

嘎哈——“干啥”的誤讀,意思是有什么事,干什么去,視具體語言環境而決定具體所代表的意思。 噶油——前后晃,或走路慢。 趕趟——不著急來得及。 干噦——惡心。 干拉——喝酒沒有菜。 干閑——無所事事。 干仗——打架

高草——有頭有臉的人,貶義。

疙能(輕聲)——谷物脫粒后的碎垃圾物。 胳應——惡心、討厭、招人煩。 格色——特殊、另類。

隔擊(輕聲)——玩笑時,用手輕輕抓撓對方夾(夾)肢窩,使人發癢。

隔路——貶義,意為特別,與眾不同,可以理解為"特立獨行"。 各(四聲)個(三聲)——自己。 梗梗——挺著脖子,不服氣。 狗寶——狗的結石。 夠嗆——不可能。

骨節——泛指長條形東西的一 骨碌——滾動。 鼓動——等同于煽動。

鼓秋——擺弄。一個人不緊不慢地做一件事。 故咚——蔫壞,背后整人。 顧擁——慢慢的移動。 乖打——打。有警告的意思。 拐尺——有直角形的曲尺。 鬼節——農歷七月十五。 滾水——土房房蓋的弧度。 過禮——送彩禮。 3:(35)

旮旯兒——角落。

嘎巴兒——傷口要好時結的一層硬結。 嘎(四聲)嗒牙——吃零食。

嘎啦哈——豬牛羊等動物后腿膝蓋部位、腿骨和脛骨交接處的一塊獨立骨頭稱距骨。嘎拉哈是滿、錫伯、鄂溫克語音譯,蒙語稱沙嘎、達語稱薩克、鄂倫春語稱畢勞黑、赫哲語稱阿爾初闊其。在清代的正式漢文寫法是"背式骨"。 嘎牙子——黃桑魚。 噶點啥——賭點啥。 噶就窩——腋窩。

玍古話——幽默俏皮不常說的話。 街(gai)溜子——游手好閑不正業的人。 蓋簾兒——用高粱稈編成的盆蓋、鍋蓋。 杠杠的——硬氣、厲害。 搞破鞋——男人偷情。

戈必丹——軍官,俄語,大戈必丹就是大官的意思。 格路種——古怪與眾不同的人。 更生布——舊時一種粗布。 攻心番——克山病。 狗尿苔——真菌類植物。 呱噠板、刮大板——大竹板。 轱轆線——軸兒線。

箍兜兒、箍嘴——戴在牲口嘴上的籠狀物,防止牲口吃莊稼。 谷癟子、大頭癟子——秕谷,不飽滿的子實。 谷莠子——田中的一種野草,形似谷子。

咕眼兒——牲畜長的一種眼病,瞬膜軟骨突出癥。 拐脖兒——爐筒子拐角部分。

關里家——東北人對關內的習慣稱呼。 慣癮兒——不良習慣,略帶貶義。 桄子線——在桄子上纏好取下來成圈的線。 鬼呲牙——冬季天快亮最冷的時候。

鬼見愁——小男孩腦后的小辮兒,迷信的人認為好養活。 鬼王節——農歷十月初一。 滾刀肉——蠻橫加頑固。 滾犢子——意為滾蛋。

鍋叉兒——蒸熥食物時置于鍋內的木叉,多為楊。柳等樹自然長成的。

鍋迷灰——鍋底灰。

過節兒——待人接物時的禮節,無論如何這個過節兒不能落;嫌隙,他有什么對不住你的過節兒? 4:(27)

嘎(一聲)點啥的——賭什么東西。 改乃嘎達——在哪里。

泔水角子——泔水中的沉積物。

干不拉瞎——形容某種東西很干,不水靈,也形容人身體瘦弱。

高麗棒子、高麗——朝鮮人。

高粱撓子——高粱脫粒后的剩余部分。 疙瘩鬏兒——老年婦女在腦后梳的發髻。 胳膊箍兒——袖標。 胳膊彎子——臂彎。 個了巴生、咯拉巴生——飯做的不爛;相互關系不協調。 跟頭把式——趔趔趄趄、踉踉蹌蹌的意思。 哽哽唧唧、哽唧——磨人,鬧人。 公鴨嗓兒——嗓門兒尖而略帶嘶啞的人。

勾嘎不舍——小氣、吝嗇、一點東西或一點錢也舍不出來的意思。

鉤死鬼兒——槍的扳機;勾引別人做什么事的人,貶義。 狗了狗氣——拿不出手。 狗魚棒子——狗魚。

孤碌棒子、老跑腿子——老而無妻的人。 固固頭兒——頭上長有一撮豎毛的雞。 咕嚕棒子——沒兒沒女的人。 拐巴拉子——伸不直的腿。 關東煙兒——東北產的黃煙。

關門兒雨——夜晚下的雨。關門兒雨,下一宿。 棺材瓤子——罵人的話,指快要死的老人。 光不出溜——全裸。 鬼紅疙瘩——蕁麻疹。

裹腳布子——裹腳用的長布條。王母娘娘的裹腳布,又臭又長。 5:(4)

嘎(一聲)不溜丟脆、嘎崩溜丟脆——言談舉止利落、十分流利、爽快。

嘎了古氣兒——稀奇。

哏不溜丟的——指人不開通,辦事不干脆。也指食物堅韌而不脆。

鬼頭蛤蟆眼——奸詐。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創新項目策劃書范文下一篇:車型參數對比表范文

熱門文章

常用諺語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