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丹陽市發展范文

2023-10-07

丹陽市發展范文第1篇

1 綠色發展理念與美麗鄉村建設

1.1 綠色發展的內涵

綠色發展理念是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基礎,主要以人、自然、社會三者之間的關系為理論研究,構建人與自然、社會和諧的創新發展思路。馬克思認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通過實踐,人把自然界變成“人的無機的身體”。[1]馬克思主義生態理論認為要保護生態環境要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保護人民群眾的生態利益,滿足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需要??茖W認識生態規律、人與自然的生態和諧、人類的生態實踐和生態意識、生態文明與社會發展的辯證關系、人民群眾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主體性作用、生態文明與社會主義的內在聯系。

因此,綠色發展的內涵可以概括為以綠色化為核心實現人與自然、社會可持續科學發展的新型發展模式和生態發展理念。其主要內容是保護環境、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維系生態平衡,通過綠色經濟、綠色政治、綠色文化和綠色環境等實踐途徑來實現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2]1.2綠色發展理念與美麗鄉村建設的關系

1.2.1 綠色發展是美麗鄉村建設的理念引領和方法論指導。

2013年農業部發布的《關于開展“美麗鄉村”創建活動的意見》,明確以“推動形成農業產業結構、農民生產生活方式與農業資源環境相互協調的綠色發展模式”等作為“美麗鄉村”創建的目標要求。綠色發展理念是生態文明、科學發展觀的結合體,也是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在理論上升華。以綠色發展理念引領美麗鄉村建設,不僅要保護生態環境,還要將綠色發展融入農業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五位一體的建設,運用全面、整體、高效、持續、和諧的發展模式,體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自然與自然之間和諧共生的新局面。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綠色發展是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主旋律,必然是美麗鄉村、美麗中國建設的理論指南。

1.2.2 美麗鄉村建設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新途徑。

美麗鄉村建設是將鄉村的生態文明與各項建設相結合,最終實現人與人、人與自然、自然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之美。綠色發展是在全球氣候、環境、生態遭遇嚴重危機的情況下提出的新型經濟發展方式,是科學發展觀的升華,是平衡人、自然和社會三者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美麗鄉村建設的提出從理論上回答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美好藍圖,在實踐中鄉村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發展的全過程和環節中通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加快生態產業、綠色產業發展,緩解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統籌協調城鄉發展,使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同時提高了全民生態文明的素養,讓綠色發展的成果惠及全民,也正是體現了綠色發展理念以人為本的宗旨。

2 綠色發展理念下衡陽美麗鄉村建設的現實依據

2.1 衡陽美麗鄉村建設現狀

2.1.1 美麗鄉村規模逐漸壯大。

衡陽市近年來通過項目引領,規劃帶動目前已有雨母山示范片、橫江示范片、茶山示范片、萱洲示范片,還將逐步打造成為全省領先、全國一流的示范片;市縣兩級共建107國道沿途農村“一帶”,各縣(市)打造4個以上的示范片。在2020年要力爭建設200個示范美麗鄉村示范村。美麗鄉村不僅規模逐漸壯大,基礎設施也日益完善,農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村容村貌顯著改善,產業項目逐漸豐富,新農村建設收益明顯。

2.1.2 農村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通過對自然資源保護,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治理,垃圾污水有效處理,農村生態環境改善明顯,農民生態觀念加強,逐漸轉變生產生活方式,集鎮中心綠化完善,生態環境明顯改觀。產業富民渠道有效拓展。衡陽市各美麗鄉村因地制宜,培育出地方特色產業,打造出優質稻、雙低油菜、茶油、優質生豬、三黃雞、無公害蔬菜、黃花菜、烤煙、席草、茶葉、等10大農產品產業集群,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以農業科技為支撐,發展生態養殖業、種植業、林業。借助風景名勝區、城郊接合部區位優勢,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游業。以項目為依托,吸引企業投資建設,促進農村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拓寬了農村勞動力就業渠道,提高農民收入。

2.1.3 鄉村文明建設大力提升。

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公共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新建村級農家書屋、敬老院、孤兒院、休閑廣場、健身活動場所,大力加強村民文化隊伍建設,深入開展文娛活動,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積極開展鄉村文明創建,加強村民文化素質培育,樹立道德風尚,鄉村文明程度得到極大提升。

美麗鄉村建設在以上的幾個方面取得良好的成績不僅快速推動了衡陽城鎮化建設,增強了衡陽的經濟實力,也加快了衡陽新農村建設的升級。美麗鄉村建設已成為美麗衡陽建設的重要前提和基礎,關系到社會和諧和人民幸福生活,但由于受到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矛盾的制約,總體設計滯后,操作層面上的不到位,衡陽美麗鄉村建設面臨著諸多挑戰。依目前現實狀況,衡陽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己然、必將承受著多重阻壓力,面臨一些挑戰。因此,我們必須充分地分析認識到這些阻壓力,迎接挑戰,努力建設衡陽美麗鄉村。

2.2 衡陽美麗鄉村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2.2.1 思想認識上存在差異,總體規劃滯后。

美麗鄉村建設是城鎮化建設和新農村建設的升級,但各級部門在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上思想不統一,鄉村發展定位不準確,旅游項目品味不高,個別鄉村搞形式主義、面子工程,群眾參與治理主體意識模糊。由于參與部門較多,組織協調難度較大,在長遠規劃上,鄉村治理缺乏規劃引領,導致鄉村建設打不開手腳,布局不合理,開發不完全。

2.2.2 資金人才缺乏。

衡陽鄉村在基礎建設上,大多資金投入不足,公共產品特別是基礎設施供給短缺,基層鄉鎮政府招商引資難度較大,民營企業進駐鄉村較少,美麗鄉村的建設工作逐漸呈現疲態,措施力度不夠,特別是在土地流轉、項目大招商引資方面顯得束手無策,導致產業項目資金缺乏,項目發展規模受到限制,發展動力不足。目前我國農村呈現“空心化”趨向,廣大農村的部分青壯年勞動力常年外出務工,導致農村勞動力缺乏,留守在農村的多為孩童及老年人,老齡化嚴重,甚至舉家搬遷外地導致個別鄉鎮出現“空心村”現象,農民“非農化”現象嚴重。[3]由于地域,硬件設施,就業人員的待遇保障較城市存在較大差距,人才流動性增大,人才引進較困難。

2.2.3 農村人居環境存在較大改善空間。

通過新農村建設,衡陽鄉村人居環境有較大改善,而然生產、生活和生態三方面人為不當行為的疊加持續影響著農村人居環境。生產過程中大量使用化肥、農藥、殺蟲劑、除草劑,任意排放規?;B殖的糞便、污水,任意堆放及焚燒農作物等;日常生活中農民任意堆放及排放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企業排放的污染物及城市生活污染向農村加速轉移等不良生態行為,造成農村飲用水質和空氣的污染。

3 綠色發展理念下衡陽美麗鄉村建設的發展對策

3.1 綠色發展引領科技興鄉

科學技術是農業生產力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富農、科技興農,生產關系的不斷重塑革新才能推動農業蓬勃發展。在綠色發展理念引領科技興鄉要以重點培育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為抓手,加強與農業科技研究所、高校的產學研合作,發展綠色產業,培育綠色產品。加大對農村家庭綠色農場的扶持力度,引進科技人才,培育新型農民,讓農民依靠科技發展生態農業、特色農業,生產出適應市場需要的農產品,并把生產延伸到農產品加工、流通和休閑農業中去,逐步完成傳統農業生產向現代農業生產的轉變。

3.2 綠色發展保障環境立鄉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鄉村生態環境是鄉村經濟的命脈,是農業發展的物質條件,人民賴以生存的必要物質條件。要將生態環境作為鄉村發展的生產力和競爭力,推動鄉村可持續發展。在發展鄉村經濟同時保護好一方水土,治理好鄉村環境,改善人居環境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鄉村環境保護與治理應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以行政倫理為指引、民意為導向,以綠色發展理念引導鄉村環境治理。通過科學治理,和諧處理鄉村眼前發展與持續發展的關系,以發展促持續帶穩定,保障鄉村更加有效發展。

3.3 綠色發展助推旅游活鄉

明確各鄉村重點發展的優勢特色旅游產業,挖掘休閑農業與特色旅游資源,打造一批農旅結合的示范區和精品農家樂。按照市場導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注重實效的原則,鄉政府合理規劃鄉村旅游,擴大招商引資,豐富鄉村旅游項目,提升項目品質和品味,打造旅游精品,拉動鄉村旅游消費,為美麗鄉村增添活力。

3.4 綠色發展帶動產業富民

“綠色經濟”是美麗鄉村建設的生態物質基礎。任何鄉村的經濟行為和社會行為都必須要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安全前提下進行,并且經濟和社會行為還要有利于鄉村生態文明的建設。在發展鄉村產業過程中,可以從保護和維系生態環境中挖掘經濟、社會效益的新増長點,生態環境優勢轉換為經濟和杜會方面的生態優勢。因此,建設美麗鄉村,必須要貫徹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加快農業產業的轉型升級,轉變傳統生產觀念和方式,注重節能減排,發展綠色產業為農民創富增收。

摘要:衡陽市鄉村依托優美的生態環境,豐富的資源,特色民間文化等優勢,近年來美麗鄉村建設來勢較好,但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仍然要看到今后努力的方向。綠色發展為衡陽市美麗鄉村建設提供科學理論指導,是美麗鄉村建設的必由之路,由此培養綠色意識,轉變傳統發展觀念,通過綠色科技興鄉,綠色旅游活鄉、綠色環境立鄉,綠色產業富農,為推進建設衡陽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保障。

丹陽市發展范文第2篇

新時代意味著新任務、新要求和新方向, 意味著新的起點和新行動。作為新時代下的新青年, 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到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的重大意義, 在時代強烈的責任感下, 我們才能更好地承擔起新的文化使命。在新的文化發展征程中, 我們基于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 再結合南陽當地特色傳統文化, 探索南陽市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方式方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源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來所培育、積淀、傳承和創新的中國傳統文化, 是黨領導人民在革命, 建設和創造的革命文化和先進的社會主義文化的總和。

中國社會主義文化存在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具有鮮明的繼承性和時代特征。社會主義文化反映了我國經濟和政治的基本特征, 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經濟和政治的發展。

眾所周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是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為指導, 堅持中國文化立場, 立足當代中國實際。結合當今時代的文化環境, 傳承優良的文化體系, 發展面向現代的、面向世界的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文化, 提高精神文明發展速度, 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

一、南陽文化發展的優勢

南陽, 古稱“宛”。自夏商始, 雖歷盡滄桑, 但經久不衰。漢光武帝劉秀擔任皇帝時被指定為“帝鄉”, “陪都”和“南都”。由于其豐富的歷史資源, 它已成為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南陽的歷史燦爛輝煌, 歷史的腳步已經走到了現代, 武侯祠, 醫學祠, 內鄉縣府衙, 漢畫博物館等代表的文化景觀博大精深;寶天曼自然保護區, 太白頂風景區, 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 老界嶺原始森林的旅游文化數不勝數;丹江水庫, 鴨河水庫等大型工程, 是人類改造和戰勝自然取得的巨大成就。這些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為南陽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化提供了豐厚的文化底蘊。

二、南陽市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現狀調查

南陽市地域廣闊, 人口眾多。針對南陽文化發展狀況, 本課題組從文化基礎設施、文化建設制度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調查。選定的樣本包括唐河, 新野, 社旗, 南詔, 內鄉, 欒川縣, 以及南陽市臥龍區和萬城區的幾個行政村。調查對象為15個社區的社區居民。

(一) 南陽市社會主義文化整體勢頭不斷向好發展

為了豐富南陽市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娛樂生活, 南陽市委和市政府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 特別是在大力加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這一方面, 重點建設農村文化“五大工程”, 推進南陽市新農村建設。“五大工程”建設包括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工程、農家書屋建設工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和農村電影放映工程。隨著農村文化“五大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 南陽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落后的情況基本發生了變化。

(二) 南陽市文化發展在城鄉間存在差異

1. 文化機制

因地域、思想等多方面原因, 部分具體施行地區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2. 經濟發展水平

南陽經濟水平雖逐漸提升但相比其他大城市而言, 發展相對落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因此部分文化基礎建設無法及時跟進。

三、分別從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

生活、生活與哲學角度這幾個方面來分析南陽市怎樣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化

(一) 經濟生活角度分析

(1) 從生產力發展上來看, 生產力發展的目的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 其中文化生活需要是物質生活所不能代替的。因此, 有針對性的解放文化生產力, 才能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和繁榮, 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2) 發展南陽文化產業要形成完善的產業發展機制體制, 一定要與國家政策保持一致, 走市場、創新、科學發展之路。首先是土地支持。文化園區建設離不開充足土地的支撐。其次加大資金支持。特別是對作為南陽名片的臥龍崗、醫圣祠、內鄉府衙、漢畫館以及其他名勝古跡要加大政策資金支持力度、開發力度和保護力度, 并積極引導社會基金融入南陽文化產業集聚區項目上去。

(3) 在人才政策方面, 要積極吸引各界人才, 鼓勵有文化、有思想、有理念的管理人才積極參與文化產業。

(二) 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 政府具有管理文化和發展文化的職能。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不能單單依靠市場、依靠人民的自覺意識, 迫切需要政府的指導和扶持, 為南陽市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化提供更好的管理和服務。

(2) 貫徹落實中央脫貧攻堅的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一致, 發揮黨組織的核心作用, 加強干部作風建設, 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

(三) 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 在當代新媒體和文化市場的發展對居民文化生活的影響是雙重的。一方面, 文化市場和新媒體的蓬勃發展, 給居民文化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的發展模式。另一方面, 由于文化市場的自發性和媒體的商業性質, 也引起了一些文化亂象問題。這需要通過大力發展先進文化來加強對當地文化生活的指導。

(2) 在當代要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必須要推動文化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和傳播方式的創新, 來更大限度的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我們要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 為社會主義服務, 百花齊放, 創造更多反映人民群眾的主導地位和現實生活的優…秀的精神文化產品。

(四) 哲學生活角度分析

如何促進南陽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化?

(1) 協調處理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的關系, 正確處理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關系, 促進傳統文化與基礎教育的銜接。發展優秀文化與大眾文化的關系, 必須協調優秀文化與大眾文化的關系, 促進文化的加速發展, 以優良的文化服務地方文化, 發現歷史文化瑰寶, 弘揚傳統文化精髓, 彰顯當地文化特色, 引領南陽市民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2) 南陽市是文化之都, 倡導市民熱愛本土文化, 由自發的文化行為變作自覺的文化行為, 由被動的文化創作變作主動的文化創造, 齊心協力, 共同提升南陽市的文化品味, 才能真正推進南陽市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化。

四、總之,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

只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覺, 全國上面齊心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弘揚紅色經典文化, 才能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十九大報告開啟了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新征程, 新的時期我們要更加堅定文化自信, 通過多方配合大力弘揚傳承南陽傳統文化、紅色經典文化, 發展當地特色文化,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和發展, 助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摘要:本文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 全面地解讀新時代背景下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性?;谀详栁幕l展的現狀和優勢, 探索南陽市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方式方法, 把握中國文化發展模式的規律性, 對南陽文化發展模式的現狀和成敗經驗做出理性的分析和概括, 力圖歸納出一些具有啟發意義的想法, 為南陽市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順利進行提供思路。

關鍵詞:社會主義文化,南陽市,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毅.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J].考試 (高考文科版) , 2011.

[2] 王平, 胡蓉.推進內江市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調研報告[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 2015 (30) :82-85.

[3] 王迎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模式研究[D].吉林:吉林大學博士論文, 2013.

[4] 李佳國.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現代性[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08 (11) :270-273.

[5] 南方日報評論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N].南方日報, 2017-10-17 (F02) .

丹陽市發展范文第3篇

一、淺析信陽市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信陽市作為全國產糧大市, 在現代化農業基礎建設方面具有極強的競爭力。近年來隨著市委市政府對農業產業集團化、現代化的重視和投入, 目前已經能達到年生產糧食118億斤的實力, 而且高標準糧田和現代農業產業集團也十分密集。然而受各種主客觀條件的影響, 信陽市農產品電子商務并未取得捷足先登的優勢, 相反受起步較晚的制約, 農村電子商務整體水平還有很大提升的領域。為此信陽市加快了洽談、部署和投資, 先后與阿里巴巴和京東等多家公司簽署合作關系, 并組建了信陽供銷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 使得農村電子商務品牌效應和覆蓋范圍都隨之提升。然而受專業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匱乏的影響, 信陽地區農業生產者在訂單管理和網絡營銷方面都處于劣勢, 為此對相關創業農民和生產者提供免費和定期培訓勢在必行。此外, 信陽市在農產品資源領域得天獨厚, 特色農產品有很多, 但是受投資成本、理念和需求的影響, 很多農業生產者不敢于嘗試電子商務模式銷售或創業, 因此加大宣傳力度, 為有意者提供創業資金保障成了今后政府、農業部門以及信貸機構應該重點部署的環節。

二、淺析信陽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制約因素

(一) 農村物流建設體系不完善

農村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離不開高效配套物流體系的保障, 可以說農村物流建設水平直接關乎農村電子商務的可持續發展。然而目前信陽市部分地區由于過于偏遠, 物流成本相對昂貴, 在地域因素的制約下, 因此形成了商品輸送不暢的窘境。尤其是沒有形成產業園區, 一些農產品新鮮程度很難保障, 其中冷藏技術、運藏設施也并不成熟, 同時制度也不健全, 經常出現與農戶之間利益沖突, 為此完善物流體系并加強物流基礎建設十分必要。

(二) 農村電子商務人才的缺失

信陽市農村電子商務在硬件方面存在缺失和滯后的同時, 在專業人才方面也十分缺乏。由于電子商務需要具有敏銳的互聯網嗅覺、眼光和思維, 同時掌握計算機相關的技術應用, 這樣才能夠嫻熟地處理好網站運營及網絡推廣。但是受農村自然條件和經濟因素的制約, 信陽市很難吸引到專業的電子商務技術人才, 可以說人才儲備明顯不足。而農戶和經營者知識水平有限, 對市場把握不到位, 為此在電子商務技術的拓展中相對乏力。

(三) 農民群眾對電子商務認知不足

眾所周知, 電子商務在我國城市的普及率極高, 然而就農村地區而言, 仍屬于新興領域。一些農民群眾對于電子商務的理解相對片面, 同時存在抵觸心理。此外受傳統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交易思維的固化影響, 容易對支付模式產生顧慮。特別是農村地區的電子商務交易規范程度較低, 網絡交易安全的監管機制十分欠缺, 這對于起步階段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是極為不利的。一旦造成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 不僅會讓農戶陷入困境, 而且還會產生不良社會轟動效應。

(四) 農產品品牌營銷不足

隨著農業生產技術的飛速發展, 在人們追求品牌意識不斷提升的背景下, 農產品是否具有特色和知名度成了考驗電子商務經營質量的標準。然而信陽市一些農業生產并不注重品牌戰略營銷理念, 眼光相對短淺, 農產品貿易還沒有過渡到品質階段。尤其是一些特色農產品甚至沒有注冊商標, 僅僅是以地名稱呼。這也使得同類產品良莠不齊, 優勢競爭力嚴重不足。為此創造知名的農產品品牌成了信陽市電子商務開拓市場的必要保障。

三、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策略及建議

(一) 政府部門要發揮好引導職能

信陽市政府要繼續加大對電商基礎建設的資金投入和扶持力度, 在確保網絡寬帶等必要硬件設施的基礎上, 還要加快網上產品的開發, 不斷提高農產品的標準化程度, 借助微信、微博等微媒體強化宣傳營銷, 努力發展和重點建設農村電商龍頭企業, 這樣才有助于提高網銷產品質量。與此同時, 設立地方標準, 嚴格落實督查考核機制, 全方位深入一線農村發現實際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進而及時督促協調解決, 打造農村電商梯隊建設。

(二) 健全農村電子商務支付及物流體系

為了應對和突破農村電子商務的制約因素, 信陽市還應該繼續加強農村物流體系建設, 建立和完善資金投入機制, 確保電子商務的效率。在此基礎上健全農村電子商務支付系統, 出臺相關保障政策, 最大限度地降低電子商務的交易成本。雖然近年來信陽市農村地區基本都實現了村村通, 但是與發達國家和現實需求相比仍有極大的提升空間, 可以說農村物流設施的建設任重而道遠。

(三) 大力發展跨境電商

隨著電子商務市場的深入發展, 信陽市應該與時俱進地開拓國際市場, 建立完善的農產品體系并做到與世界接軌。首先, 做好線下農業產業體系以及供應鏈管理體系建設, 確保產品質量能夠追溯到各個環節。其次, 進一步優化電子商務物流的倉儲能力, 尤其是要加強冷鏈物流設施建設, 完善電子商務物流信息數據庫以及配送支撐體系, 確保物流快遞配送體系的全覆蓋。最后, 鼓勵本地區電子商務企業開展跨境業務, 做好推廣經驗的宣傳工作, 實現雙邊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四) 確保農民在產業鏈中的核心地位

信陽農村電商產品供應的核心是農民, 然而農民文化程度以及信息捕捉能力弱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如何讓農民獲取電商成功的體驗至關重要。為此政府機構要做好牽頭工作, 組織交流和培訓平臺, 對農民電商經營做必要的指導, 這樣才有利于提升農民的積極性, 使其在產業鏈中地位和價值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總之,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互聯網電商時代下, 為信陽農村電子商務的跨越式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尤其是借助信陽市農村成功電子商務發展的經驗, 可以對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帶來源源不斷的助力支撐。當然, 制約信陽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制約因素有很多, 而且十分復雜, 只有理清和掌握這些問題, 才會為優化決策的設計和制定提供堅實數據基礎, 最終為信陽農村經濟繁榮帶來新動能。

摘要:隨著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在“互聯網+”時代的保障下, 我國農村電子商務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果。信陽市作為河南省農業大市, 在農業生產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然而受信陽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制約因素的影響, 地區電子商務總體發展水平仍有待于提升。本文從信陽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談起, 進而重點分析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具體因素, 最后提出健全和優化信陽市農村電子商務平臺及體系建設的策略和途徑, 旨在為加快信陽市農村電子商務健康穩定發展提供一絲助力。

關鍵詞:農村電子商務,制約因素,信陽市

參考文獻

[1] 李小鋒.農產品電子商務模式選擇的影響因素分析[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 2014.

[2] 黃超.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需求現狀及其制約因素的研究——來自襄陽地區的調研分析[J].企業科技與發展, 2014 (3) .

[3] 程紅莉.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模式的分析框架以及模式選擇——農戶為生產者的研究視角[J].江蘇商論, 2014 (11) .

[4] 邵占鵬.農村電子商務的興起與新型城鎮化的破局[J].江漢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 2015 (1) .

[5] 大別山農產品物流中心:信陽農產品從這里走天下[N].信陽日報, 2014-11-26.

[6] 信陽日報“.互聯網+”在信陽——信陽市電商物流產業發展綜述[N].信陽日報, 2016-11-11.

丹陽市發展范文第4篇

大西安是包括西安市整個行政轄區, 咸陽市秦都、渭城、涇陽、三原兩區兩縣, 渭南市富平縣、蒲城縣在內的, 面積達12009平方公里的國際化大都市。

2 建設西安 (咸陽) 國際化大都市的意義

首先, 西安 (咸陽) 國際化大都市的建設可以促進關中——天水經濟區的發展。把西安 (咸陽) 建成國際化大都市, 促進西咸區域的崛起, 便可實現西安帶動咸陽、咸陽壯大西安、西咸輻射關中的戰略目標。其次, 關中想要“率先”發展, 就必須實現大西安建設規劃, 構建關中經濟“增長點”, 以增長點帶動周邊, 從而促進全省整體經濟的快速增長。再有, 隨著西、咸兩市交通網絡的不斷完善, 未來西安一日交通圈將覆蓋大半個西部, 如此一來, 建設西安 (咸陽) 國際化大都市可助推西部大開發戰略。最后, 《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提出要把大西安建設成為“五個功能基地”, 并且提出了具體的實施措施。這一系列目標定位和相應措施, 完全符合西、咸兩市轉變發展方式的要求。

3 西安 (咸陽) 國際化大都市建設背景下咸陽的發展定位

3.1 功能定位

承擔何種功能, 扮演哪些角色, 是咸陽在西安 (咸陽) 國際化大都市建設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咸陽雖是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主體之一, 但與西安實力還相差懸殊。因此, 《若干意見》賦予咸陽的戰略定位有八個方面, 即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核心區域、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先行區、高新技術和先進制造業基地、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創新示范區以及西部地區現代物流基地、底蘊深厚的文化旅游產業高地、現代都市農業先行示范區和生態環境優美的國際化現代田園城市。

3.2 城市定位

目前咸陽市秦、渭兩區區劃面積僅523平方公里, 這樣的區劃面積, 與其關中——天水經濟區的核心地位極不相稱。所以, 當前咸陽應實行中心城區擴大提升戰略, 使中心城區跳出現在的老城區, 重新打造大的中心城區, 從而推動“小咸陽城”到“大咸陽城”的跨越發展。

3.3 關系定位

“大西安”不等于“西安市”, “大西安”不等于“西、咸兩市合并”, 其是包括了西安市、咸陽市、西咸新區三位一體的一個區位概念而非行政概念, 西安市在這一規劃中只是承擔了一個主城區的角色而已?,F在的大趨勢是陜西省主導“大西安”的建設, 并且其是由西安、咸陽、西咸新區三個子城市構成的一個都市圈。

3.4 模式定位

西安 (咸陽) 國際化大都市的發展模式定位為“同城兩市多市”建設模式, 因為建設西安 (咸陽) 國際大都市的關鍵是推動西、咸兩市一的一體化。結合國際、國內眾多大城市的發展經驗來看, 國際化大都市在建設過程中, 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模式主要有兩種, “同城兩市多市”就是其中一種, 結合省、市現實, 西咸大都市建設更適合采用“同城兩市”模式。

4 咸陽融入西安 (咸陽) 國際化大都市建設中的戰略舉措

4.1 樹立“共贏”“競合”意識

意識觀念的更新是西安 (咸陽) 國際化大都市建設的根本。首先應牢牢樹立“共贏”意識, 達到互利共贏的目的。其次需要達成“協同”意識, 因為“競爭協同”而不是純粹的“競爭”。

4.2 實現交通與信息一體化

推動西咸一體化, 首先應在兩市城市空間上應形成一體化, 為城市組團式發展奠定夯實的基礎。以西咸當前背景條件下, 交通一體化應該結合管理、運輸和路網這三個大的板塊著重推進實行;而信息一體化則需要結合共用通信網、局域信息網和廣播電視信息網的建設等方面推進實行, 最終實現西安 (咸陽) 國際化大都市的宏偉目標。

4.3 確立“產業一體同構, 城市功能互補”基本思路

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必要條件為產業集群。咸陽市應該結合自身的優勢, 比如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 以及以自身獨特的產業基礎實現差異化發展。堅持貫徹“產業一體同構, 城市功能互補”的方針, 以優勢產業為重點主導產業, 以達到資源效率配置最大化。同時不應放棄與西安市產業群之間的密切深度的合作, 以便最大化提高區域產業集群的利用率, 最大限度地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利共贏。

4.4 規劃引領

要想打開國際化大都市這個復雜而龐大的工程大門, 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撐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中央的戰略意義是將西安打造為國際化大都市, 其包含的政策潛力和操作空間很大, 需要謹慎地理解和應用。根據西安當前背景下, 兩市需要規劃詳細的指導藍圖, 能夠讓市民對未來可期, 除此之外, 還應該腳踏實地, 一步一個腳印, 使市民真真正正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 以達到增加建設動力的和穩固兩市無論是就近還是長遠的和諧關系的目的, 最終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推進。

摘要:闡釋了大西安建設的概念及其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意義, 從功能、城市、兩市關系和發展模式四個方面分析了咸陽市在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建設中的定位。并針對當下現實狀況提出了咸陽融入西安 (咸陽) 國際化大都市建設中的建議措施。

關鍵詞:大西安,咸陽市,城市定位

參考文獻

[1] 陜西省政府官網.陜西大事件[EB/OL].陜西省政府官網, 2016-11-22.

[2] 王燕.婁勤儉在聽取大西安新軸線建設規劃情況匯報時強調[N].陜西日報, 2017-3-24.

[3] 陜西省政府官網.婁勤儉在西咸新區調研時講話[EB/OL].陜西省政府官網, 2016-11-22.

丹陽市發展范文第5篇

(一) 區位優勢及綜合交通體系優勢使萊陽市能夠充分的開放發展

萊陽市位于山東半島中心區域, 方圓150公里內連結四個大中城市, 距煙臺、青島各100公里, 距威海、濰坊各150公里, 距大連市90海里, 是出入山東半島的門戶。隨著“互聯網+高鐵高速時代”的來臨, 半島城市群內部的時空距離大大縮短, 協同發展領域進一步拓寬, 發展要素的流動將更加自由流暢。萊陽市是青島、煙臺兩市經濟圈融合發展的重要節點, 半島城市群一體化進程的提速, 萊陽市成功的融入半島“一小時生活圈”, 這都對萊陽市實施“空間融入”、加快發展要素匯聚等方面產生極大地推動作用。此外, 萊陽市綜合交通體系優勢也比較明顯, 藍煙鐵路、青榮城際鐵路橫貫全境, 萊濰、沈海、青龍、青威、煙青等10條國家和省級公路干線在這里交匯。經過多年的努力, 萊陽市實現了穿境國省道大中修全覆蓋、“村村通”全覆蓋。區位優勢及綜合交通體系優勢促進了萊陽市的開放發展。

(二) 產業轉調成效明顯, 萊陽市邁上了結構優化、內涵提升的新臺階。

經過多年的努力, 萊陽市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13:46.5:40.5。產業轉調成效明顯, 表現為:一是先進制造業邁入快車道。食品制造、新能源汽車、新材料、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集群培育初見成效, 一批龍頭企業發展勢頭迅猛。如, 魯花集團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65億元、納稅3.5億元, 分別增長14.9%、17.2%, 榮獲全省首批制造業單項冠軍, 并入選國家品牌計劃;龍大集團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16億元、納稅2.3億元, 分別增長15.6%、3.9%, 入選全省民營企業百強;巨力精化納稅4.4億元、增長633%;盛隆集團納稅1.1億元、增長16%;舒馳客車納稅1.1億元、增長431%, 投資30億元的新能源客車產業園項目啟動建設;魯億通融資20億元并購廣東昇輝電子, 科盾科技獲評省電子信息行業優秀創新企業。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218家, 納稅過億元企業5家、過千萬元企業25家, 百強企業納稅20.9億元、增長48.3%, 創歷史新高。二是現代服務業迸發新活力。文化旅游、健康養老、電子商務、現代物流、金融等行業都得到了快速發展。例如, 投資300億元的白堊紀恐龍世界公園、100億元的濯村特色小鎮等一批重量級文旅項目加速布局, 櫻花節、梨文化節成功舉辦, 全年接待游客300萬人次、增長13.2%;還有隨著威德健康產業園、德怡老年公寓投入運營, 第二人民醫院遷建、鴻福萊頤養中心主體完工, 萊陽市醫養結合產業鏈條不斷完善。

(三) 生態環境全面改觀, 萊陽市形成了重拳治污、綠色發展的新局面。

近年來, 萊陽市以“零容忍”的態度鐵腕整治環境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水環境改善、大氣污染防治、開展大綠化行動等方面?,F在萊陽市五龍河流域水質達到地表水五類標準;SO2 (二氧化硫) 、PM10濃度等空氣質量指標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全市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二、萊陽市推動新舊動能轉換, 全力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問題

具有優勢的同時, 我們也同樣存在劣勢, 存在不足:

(一) 思想觀念束縛有待突破

政治覺悟高, 吃苦耐勞, 踏實肯干, 但同時有些同志存在思想解放不夠、觀念變革不深、敢領風氣之先的魄力不足等問題。例如, 我們如果遇到了新問題新矛盾, 那么可能我們的第一反應是, 看看以前有沒有類似問題, 有沒有成規慣例、現成經驗可用, 而不是用創新的思維需找解決辦法。

(二) 萊陽市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較為突出。

2017年萊陽市三次產業比重為13:46.5:40.5, 一產比重依然過高, 三產比重低于煙臺平均水平2.9個百分點;高新技術企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僅為14%, 低于煙臺平均水平28個百分點;納稅百強企業中, 食品加工、化工、房地產、機械汽車零部件企業納稅占了80%以上, 產業結構偏重的問題依然存在。

三、萊陽市推動新舊動能轉換, 全力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對策

(一) 突破束縛, 加快思想再解放。

境界的高低, 決定發展的層次。改革只有進行時, 沒有完成時, 思想觀念的解放更新、思想境界的提升, 也永無止境。突破束縛, 加快思想再解放, 聯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大背景, 聯系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大邏輯, 聯系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 堅決破除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 有六個解放需要注意:要著重從傳統發展模式中解放出來、從單一的GDP增長速度情結中解放出來、從守舊守成中解放出來、從機械的政策依賴中解放出來, 從窄視野、小格局發展中解放出來、從“我的政績”中解放出來。

(二) 創新引領, 努力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一是突出產業拉動, 做大做強主導產業。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這“兩大引擎”是加快動能轉換的主要著力點和突破口, 必須抓實抓好。二要突出龍頭帶動, 培育壯大優勢企業。前面我們提到企業是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今年篩選了46家骨干企業進行包幫服務, 各級各部門實行“一企一策”的精準幫扶, 來引導企業通過技改升級、對外合作等方式膨脹規模、做大做強。三要突出創新驅動, 不斷增強發展動能。

要做好這三件事必須要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點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要多讓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自己去判斷如何運用他們的資本去發展, 怎樣發展。萊陽市優秀企業的發展壯大都是基于企業對市場、對經濟發展形勢細致深入分析的結果。但是, 我們同時也必須認識到, 就像政府不是萬能的一樣, 市場也不會萬能。食品、環境等方面“監管不到位”的缺失, 都在提醒我們, 市場只能是提高人們福祉的手段, 而不能本末倒置把手段當做目的來追求。因此, 政府必須要在市場經濟中扮演積極地角色:宏觀調控、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當然, 我們對政府職能的認識和定位, 是要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而發展的。對哪些權利該“放下去”、哪些該“管起來”, 是有一個逐步探索、不斷校正的過程的。這種轉變很難, 但是我們必須要有這樣的思維, 我們的經濟體制改革才能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第二點堅持創新驅動推動新舊動能轉換。萊陽有實力, 有發展勁頭的企業, 他們根本不用政府來督促, 自身都很重視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使用, 都有自己的科研平臺, 比如魯花集團, 同品種的油, 魯花的油賣的都貴, 但消費者還認可, 因為他的油品質好, 為什么品質好, 因為有技術含量。一流的企業賣標準, 二流的企業賣品牌, 三流的企業賣產品, 四流的企業賣苦力。2002年, 食用植物油國家標準審定會專家, 參照魯花的現行標準, 對壓榨花生油國家標準進行了重新修訂。魯花的輝煌之路, 離不開“創新”的推動。

(三) 深化改革, 著力破解瓶頸制約。

深化改革, 這是中央一再強調的事情。前面我們說過, 新舊動能轉換, 說到底是一場涉及諸多方面深刻的革命性變革。我們現在很多政策如果不跟改革結合起來, 效果將很難實現。萊陽市要以改革開放40周年為契機, 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發展, 一要推進重點領域改革。今年, 中央將在國企國資、財稅金融、房地產等領域推出一系列改革舉措, 我們要結合實際精準發力, 認真抓好貫徹落實。二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堅持問題導向, 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 嚴格按照“零跑腿”“最多跑一次”要求, 全力打造優良的政務環境, 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健康發展。三要創新投資融資機制。撬動更多的社會資金參與重點項目建設, 同時要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作用, 深化政銀企合作, 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還要放大省財政直管縣、革命老區等政策優勢, 努力爭取各級資金和項目扶持。

(四) 綜合優勢, 加快提升園區承載能級。

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的主陣地是園區。為解決工業園區基礎設施陳舊、配套功能不足問題, 今年萊陽市計劃融資12億元, 對經濟開發區、食品工業園基礎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各級各部門要以園區為載體, 加快要素向園區集合、項目向園區集中、產業向園區集聚;要積極探索“僵尸企業”退出機制, 通過兼并重組、關停轉產等方式, 堅決淘汰一批落后產能, 實現“騰籠換鳥”, 激發發展活力。

“以不息為體, 以日新為道。”新舊動能轉換, 非一日一時之功, 認真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全面深化改革, 就一定會建設好我們的家鄉萊陽, 建設好我們的美麗山東, 建設好我們的大美中國!

摘要: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 也是山東省啟動實施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的第一年。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 包括濟南、青島、煙臺3市全域和其他14市的國家和省級經濟開發區、高新區、海關特殊監管區。萊陽作為煙臺市所轄的縣級市被完全包含其中, 這為萊陽市全力加快經濟社會進位趕超步伐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本文將從萊陽市推動新舊動能轉換, 全力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存在問題及對策三個方面展開研究。

丹陽市發展范文第6篇

學者們曾研究過不少國內城市的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特征, 尤其對大城市如北京、南京、杭州等城市研究較深, 運用了多種測度方法、探索性分析、空間分析方法分析其集聚特征。如邱靈等學者綜合多種描述產業集聚特征的測度方法深入剖析了北京市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特征, 此外還運用空間分析方法探討了北京市生產性服務業空間結構演化的機理;吳建楠、曹有揮等學者和蔣海兵[4]等學者分別利用空間分布圖直觀呈現出南京市與杭州市的產業空間集聚特征, 生動演繹了生產性服務業的空間格局演變過程;趙陽陽、劉紀平等學者在對哈爾濱生產性服務業空間分布特征研究時, 運用探索性空間數據分析方法, 得出哈爾濱的生產性服務業空間分布模式。目前學者們對東北地區大城市的生產性服務業研究尚淺。沈陽市作為2016年入選的東北唯一的國家級中心城市, 在實施東北二次振興政策中, 必將扮演著領頭軍的角色。目前沈陽市生產性服務業的研究仍在定性分析階段, 未能對沈陽市近八年來的發展情況及現狀準確把握。此外, 在以往對其他城市的研究中, 部分學者利用空間分析方法探討生產性服務業的演變過程時, 只從空間集聚的區位演變上進行定性分析, 忽略了企業密度演變特征。

本文在全國與全省雙視角下對沈陽市生產性服務業的集聚演變特征的理論測度分析, 避免小范圍下對其發展狀況的認知偏差。結合對比在雙視角下的空間基尼系數演變趨勢進行研究方法矯正, 準確把握發展特征。采用地理編碼方式將企業數據空間化, 運用GIS平臺核密度分析, 通過劃定不同年份的同一空間區域, 統一參數的方式, 獲得行業核密度演變圖, 得出生產性服務業行業集聚區位、密度演變特征。最后結合研究結果為沈陽市生產性服務業未來發展提出有效建議與對策。

2 研究范圍、數據與方法

2.1 研究范圍、數據來源

研究區域為沈陽市轄區, 包含沈陽市9個主城區。研究數據來源于全國、遼寧省以及沈陽市的統計年鑒;沈陽市2008-2014年黃頁企業數據。結合2017年《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和沈陽市產業自身特點, 將沈陽市生產性服務業選定為金融保險業、科學研究與技術服務業、租賃與商務服務業、房地產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以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這六大行業。

2.2 研究方法

時間維度上采用區位熵與空間基尼系數兩種指標基本測度方法, 通過相互對比矯正來衡量整體空間集聚演變特征;空間維度上采用核密度分析法, 基于GIS軟件, 通過企業地址地理編碼, 數據空間化處理得出各行業時空格局演變圖。

(1) 產業整體集聚演變特征研究方法

區位熵 (LQ) 可以作為某一產業的專業化集聚程度的一個測度指標, 同時可反映某區域在包含該區域的大范圍下的地位。公式如下:

式中, qij為沈陽市某類生產性服務業從業人數, qj為沈陽市所有產業從業人數。qi為區域范圍該類產業從業人數, q為區域范圍所有產業從業人數。分別計算得出全國區域范圍與全省區域范圍的區位熵。

空間基尼系數 (G) 是20世紀經濟學家基尼由勞倫茲曲線推導而來的, 它也是用來反映產業集聚程度的一種測度指標。公式如下:

式中, i為沈陽市六類行業就業總人數除以區域六類行業的就業總人數, Si為沈陽市六類行業中某類行業就業人數除以全國該類行業就業人數。分別計算得出全國區域范圍與全省區域范圍的空間基尼系數。

(2) 空間結構集聚演變特征研究方法

核密度分析法。從數據樣本出發研究數據分布特征, 通過考察規則區域內點的密度的空間變化來研究其分布特征。核密度分析中, 落入分析區的點距離分析中心近的點被賦予的權重較大, 反之, 權重較小。本研究中各企業分布點性質具有相同性, 落在分析區域內的點具有相同的權重。結合沈陽市企業特點, 以1km2為單位, 1km為半徑生成核密度分析圖。

3 生產性服務業時空格局演變與集聚特征

3.1 雙視角下時間維度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演變特征分析

3.1.1 生產性服務業整體發展演變特征分析

沈陽市生產性服務業在全國和全省的大背景和小背景區域下集聚演變狀況具有相似趨勢。在全國或全省區域視角下呈現出一定的專業化程度, 且在全省內專業化程度較全國視角下高。這與沈陽市作為國家老工業基地, 以及省會城市有著必要的關系。近八年來沈陽市生產性服務業盡管保持著一定的區域作用與地位, 但呈現出逐年降低趨勢, 無論是在全國范圍或全省范圍專業化程度均逐年下降, 一定程度反映沈陽市經濟發展勢頭不足, 發展情況不樂觀狀況。

3.1.2 生產性服務業分行業發展演變特征分析

近八年內六大行業中, 金融保險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以及倉儲和郵政業這三類行業無論在全國范圍視角還是全省范圍視角下都呈現出明顯的專業化集聚程度, 在沈陽市占據著重要的作用與地位。但其發展演變趨勢不同。其中,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作為沈陽生產性服務業的優勢產業近八年來保持穩定發展, 企業集聚度不斷增強, 專業化程度逐漸提升, 目前仍為沈陽生產性服務業中集聚度高的優勢產業。金融保險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這兩類行業盡管仍作為優勢產業, 近年來呈現出弱勢化發展趨勢。沈陽歷史上發展形成的一些如高端裝備制造、通用航空、汽車及零部件、現代建筑產品等重點工業產業為沈陽市發展積累了雄厚的經濟基礎, 是這兩類行業發展形成的基礎保證, 而近年來金融保險業在全國和全省范圍內的專業化程度逐漸降低, 盡管在全省范圍內地位仍舉足輕重, 全國范圍內不具有明顯集聚優勢。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在全國內的專業化程度、作用地位和弱勢化發展趨勢與在全省范圍視角下的程度和趨勢相當。這與沈陽市目前處于工業化發展中后期, 重工業比重下降, 貨物運輸量大幅下降具有重要聯系。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房地產業在全國或全省區域視角下的歷史發展趨勢具有相似性, 由最初具有專業化程度且逐年增加出現波峰, 而近幾年集聚程度迅速降低, 區位熵連續出現小于1, 呈現出不具有專業化的趨勢。沈陽市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產業發展過程中專業化集聚程度不高, 全國范圍內其區位熵小于1, 全省范圍集聚程度略高。盡管沈陽市和平區三好街作為中國電腦軟件城、北方電子信息產品與技術中心商務區, 產業多以電子信息產品零售商業為主, 技術服務中心尚未形成規模。

3.2 空間維度的生產性服務業各分行業演變特征分析

不同時段城市企業發展過程的數量、密度不同, 在核密度分析中探討發展沈陽市不同時期城市企業的相對集聚特征的演變。

金融保險業的空間結構演變在前期階段呈現出向中心城區集聚的狀態, 密度不斷增加, 圍繞市府廣場、金融中心逐漸形成行業主核心板塊。而后期則呈現出一定的向外擴散態勢, 中心主核心區集聚形成多核狀態下, 中心區外圍也逐漸發展形成多個次核。圍繞鐵西廣場、沈陽北站以北這些臨近中心的片區次核形成過程更迅速。

科學研究與技術服務業最初在沈陽市不同片區形成了多核分散狀態, 近八年內的企業發展過程中, 呈現出在原有核心基礎上不斷集聚擴大趨勢。沈陽市該行業空間分布的區位特征同其他城市類似, 該行業本身具有對高校教育區明顯偏好性。

租賃與商務服務業在前期階段呈現迅速集聚狀態, 密度增加迅猛, 由最初在中心區形成多核迅速演變為雙核高集聚形態。后期階段, 則呈現出密度逐漸降低、集聚度降低, 演變為多核。與最初結構不同的是, 形成了微弱的擴散趨勢, 多核中不再只集中于中心區, 在臨近中心區外圍形成了次核。

房地產業呈現不斷擴散態勢, 前期由最初在中心區形成單核逐漸向外擴散, 在這一過程中, 企業密度不斷增大, 受到地租影響, 該行業更偏向中心區外圍發展。后期不再向中心聚集, 而向四周擴散, 出現眾多小而聚集結構形態, 受國內形勢影響, 企業分布密度減小。

沈陽市信息傳輸、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業空間發展具有獨特性, 由分析演變圖可知, 該行業高度集聚在三好街片區。近八年內空間結構始終凝聚。三好街是東北最大的電腦與IT產品經銷集散地、北方電子信息產品與技術中心商務區, 吸引大量企業集聚于此, 然而演變圖顯示集聚點企業密度逐漸減小, 行業未來發展趨勢不容樂觀。

4 沈陽市生產性服務業產業發展及空間布局對策

4.1 沈陽市生產性服務業產業發展建議與對策

沈陽市生產性服務業在全國與全省范圍內呈現出一定專業化集聚程度, 在全國內集聚化程度尚不明顯, 距大都市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 仍處于亟待增進態勢。六類行業中存在專業化程度較高的優勢產業, 同時也存在弱勢產業。不同產業具有發展異質性, 政府在未來產業發展的決策中應因勢利導, 差異化引導各行業良性發展。

保持傳統運輸行業優勢, 推進行業多元化發展。 (1) 以工業優勢保持行業發展?,F代工業企業發展仍離不開傳統運輸行業, 以優勢繼續帶動行業發展。 (2) 以電商帶動行業集聚。通過加大電商平臺規模, 拓寬電子商務領域, 形成多個物流集中發展區, 不斷擴大產業規模。 (3) 凈化旅游服務環境, 發展旅游產業推進產業多元化。發展旅游業, 將吸引大量國內及國際游客, 完善旅游產業鏈, 將推進公共交通運輸行業向多元化、規?;较虬l展。

4.2 沈陽市生產性服務業產業空間布局發展建議

未來沈陽在產業空間布局發展中, 應當依據各類行業的異質性與區位偏好性進行產業的合理布局。

發展形成城市金融商務次中心。沈陽在不斷向國際化大都市方向邁進進程中, 未來必將朝著多中心空間布局形式發展。金融保險、商務服務業具有對中心區位偏好性。借助沈陽市政府搬遷至渾南市政中心這一契機, 發展次中心商務金融圈, 與原金融生態圈形成跨渾河兩岸對接的兩大金融商務中心, 有效增強沈陽市金融商務中心的區域影響力。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具有對地租敏感、交通區位偏好性。隨沈陽城市內電商企業迅速發展帶來貨物量不斷增加, 未來在距離市中心較遠、對外交通便捷的區域建立物流港、自貿區等以帶動該行業規模不斷擴大, 發揚沈陽市交通物流倉儲優勢, 構建區域內更大更廣的物流、人流的輻射網絡。

5 總結

在全國與全省不同區域背景下對比分析沈陽市生產性服務業區位熵, 結合雙視角下空間基尼系數演變趨勢, 在時間維度上通過理論測度分析沈陽市08—15年生產性服務業集聚演變特征, 把握沈陽市在不同區域范圍下的發展趨勢與發展水平??臻g上通過核密度集聚演變圖及企業密度演變分析各行業集聚演變特征。最后, 根據分析結論提出沈陽市生產性服務業產業發展以及空間布局的建議與對策, 協助沈陽市政府提升城市整體空間利用效益, 加快促進生產性服務業飛速發展, 為東北地區二次振興創造產業經濟發展的最強牽動力量。

摘要:研究沈陽市生產性服務業在區域大背景和小背景下的歷史發展狀況、作用和地位, 通過不同范圍下的區位熵和空間基尼系數對比分析, 利用GIS核密度分析方法分別探討沈陽市生產性服務業歷史演變特征。結果表明, (1) 沈陽市生產性服務業整體在全國與全省雙視角下都呈現一定專業化程度, 全省范圍內專業化程度更明顯。 (2) 生產性服務業六類產業發展中存在優勢產業和較弱勢產業。 (3) 近八年內不同產業專業化發展和空間結構集聚特征演變趨勢存在較大差異性。最后結合目前沈陽市政策, 考慮生產性服務業各行業異質性, 為沈陽市未來產業發展提出創新發展策略以及合理的空間發展布局, 協助沈陽市政府決策以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經濟迅速提升, 助力東北地區二次振興。

關鍵詞:生產性服務業,時空格局,演變特征,發展策略,沈陽市

參考文獻

[1] 邱靈, 方創琳.北京市生產性服務業空間集聚綜合測度[J].地理研究, 2013, 32 (01) :99-110.

[2] 邱靈.北京市生產性服務業空間結構演化機理研究[J].中國軟科學, 2013 (05) :74-91.

[3] 吳建楠, 曹有揮, 程紹鉑.南京市生產性服務業空間格局特征與演變過程研究[J].經濟地理, 2013, 33 (02) :105-110.

[4] 蔣海兵, 張文忠, 余建輝.杭州生產性服務業的時空格局演變[J].經濟地理, 2015, 35 (09) :103-111.

上一篇:協議保密范文下一篇:供電局實習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