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遼寧省教育廳領導成員范文

2023-09-18

遼寧省教育廳領導成員范文第1篇

1.1 遼寧省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分析

1.1.1 遼寧高等教育規模變化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 遼寧省高等教育不斷改革創新, 獲得較快發展。2007年, 全省普通高等院校由1978年的38所增加到78所, 已形成了擁有綜合、理工、農業、醫藥、師范、語文、財經、政法、體育、藝術、民族、高職等科類院校的完整體系。1978~2007年間, 全省高等學校共招生222.9萬人, 2007年高等學校在校學生達到77.8萬人, 比1978年增長14.3倍, 占全國高等院校在校學生總數的4.1%。每萬人口擁有在校大學生由1978年的15.1人增加到184.3人。

圖1顯示了1991~2007年遼寧高等教育的招生數、在校生數和畢業生數。顯然, 遼寧高等教育的招生數、在校生數和畢業生數一直持增長趨勢, 尤其在1999年高校擴招以后, 增長速度極快, 招生數和在校生數年均增長率分別為15.72%、16.33%。由于存在滯后期, 畢業生人數在2001年后增長較快, 年均增長19.1%。

1.1.2 遼寧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分析

就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而言, 1998年遼寧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就達到了15%, 根據馬丁·特羅的高等教育大眾化理論, 1998年遼寧高等教育就進入了大眾化階段, 而全國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2002年才達到15%。如圖2所示, 自1998年以來, 遼寧省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一直呈增長狀態, 其中2003~2005年的增長速度尤其迅速, 年均增長率達到18.88%, 2005年以后增勢放緩, 但仍呈抬頭趨勢。與全國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相比, 遼寧的高等教育水平要遠遠高于全國的平均水平。

1.2.3遼寧高等教育結構變化分析

擴招以來, 雖然遼寧高等教育在規模上不斷擴大, 但在結構上變化不是十分明顯。在結構上, 遼寧高等教育的招生數和畢業生數與在校生數變化趨勢基本保持一致。2000年以來, 遼寧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和??粕鷶嫡伎偟脑谛I鷶档谋壤痉€定, 分別在6.35%、62.99%、30.59%左右波動, 本科生所占比例最高, 研究生所占比例最少但有增長趨勢。

1.2 遼寧省高等教育現存問題分析

從高等教育的規模, 以及評價高等教育發展的綜合指標—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而言, 遼寧省的高等教育發展十分迅速, 而且在全國范圍內一直處于領先地位。但遼寧省可以說是高等教育大省, 卻還稱不上是高等教育強省, 遼寧的高等教育還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

1.2.1 師資力量不足

1999年以來, 雖然遼寧省的高等教育專任教師數增長迅速, 但生師比增長卻更為迅速, 師資力量明顯不足。圖3顯示了1980~2007年遼寧高等教育的專任教師數和生師比的變化情況。顯然, 雖然存在波動, 但二者都呈增長趨勢, 尤其在1999年以后增勢明顯。生師比在1998~2005年增長尤為迅速, 年均增長率為9.6%, 2006、2007年生師比略有下降, 但仍在15%以上。1999~2007年, 專任教師數年均增長率為8.89%。也就是說, 教師的增長速度不能滿足學生數增長的需要, 師資力量不足。我認為1999年以來大學的持續擴招是生師比持續增長較快的主要原因, 師資力量不足將影響遼寧高等教育的持續發展。

1.2.2 資金投入問題

雖然1999年擴招以來, 遼寧省高等教育財政性教育投入規模不斷擴大, 但遼寧省高等教育仍存在資金不足的問題。雖然近幾年遼寧省教育支出占財政預算內支出的百分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但變化不大, 而且所占的比例仍然很小。除上述問題外, 遼寧省高等教育還存在專業結構不合理, 生源質量, 培養能力等問題。

2 遼寧高等教育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

高等教育作為人類文明發展的產物, 教育的高級階段, 是眾多因素合力的結果。對于影響高等教育發展的因素, 中外學者作了許多研究, 雖然各自分析的角度、側重點不同, 但政治、經濟、文化因素對高等教育的影響一直是國內外學者關注的焦點。本文將在理論指導下, 選用合適的指標, 運用1985~2007年遼寧的時間序列數據, 采用多元回歸分析的方式研究影響遼寧高等教育的因素。

2.1 指標和方法說明

本文選用的直指標有:遼寧省平均每萬人口大學生數、遼寧省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遼寧省人均收入、遼寧省財政性教育支出、遼寧省高校專任教師數、遼寧省高校招生人數。數據均來自《中國統計年鑒》和《遼寧統計年鑒》。本文主要運用SPSS, 通過最小二乘法估計多元線性回歸模型, 并通過模型分析影響遼寧高等教育的因素。

2.2 模型建立

運用SPSS統計軟件, 以遼寧省高校專任教師數 (X1) 、高校招生人數 (X2) 、財政性教育支出 (X3) 、人均GDP (X4) 、人均收入 (X5) 作為自變量, 遼寧省平均每萬人口大學生數為因變量 (Y) , 采用逐步回歸法進行回歸, 回歸過程中剔除不顯著的變量人均GDP (X4) 和人均收入 (X5) 后, 得到如下回歸模型。

模型的判定系數R2=0.997, 表明模型的擬合優度很好。t檢驗的p值都很小, 則表明模型中自變量對因變量影響是顯著的, 即遼寧省高校專任教師數、高校招生人數和財政性教育支出對遼寧萬人大學生數有顯著的影響。

2.3 結論分析

上文的回歸模型表明:遼寧財政教育支出每增加1億元, 則遼寧萬人大學生數增加0.187人;遼寧高校招生人數每增加1萬人, 則遼寧萬人大學生數增加2.576人;遼寧高校專任教師數每增加1萬人, 則遼寧萬人大學生數增加25.459人?;貧w結果肯定了遼寧財政教育支出、遼寧高校招生人數和專任教師數對遼寧平均每萬人口大學生數的影響。教育支出是評價一國或一地區經濟對教育發展影響的重要指標, 高校招生人數及專任教師數很好地反映了政府對高等教育發展的政策。即模型肯定了經濟因素和政治因素對遼寧省高等教育發展的影響。

3 結語

透過上文對遼寧省高等教育發展水平的簡要分析, 可以看出遼寧省高等教育發展的概況:就總體而言, 遼寧省高等教育發展迅速, 高等教育規模不斷擴張;發展環境也很好, 政府投入不斷增加。但在高等教育規模不斷擴張的同時, 遼寧省的高等教育也面臨許多不足之處, 如資金短缺, 教學質量滑坡, 師資力量薄弱等。針對遼寧省高等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國家和遼寧省政府及各高校都采取了許多相應的措施, 但仍需加強以下幾方面改革的力度。

(1) 加大高等教育資金的投入, 拓寬高等教育資金來源, 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資源;

(2) 改革教育方式, 引進各種先進的教學方法, 提高教學質量;

(3) 提高師資力量, 擴大教師隊伍;

(4) 改革不合理的專業設置結構。

摘要:中國高等教育的起始時間大概可以追述到上世紀初, 經過了從上世紀初到現在發展的第一個百年??偟膩碚f, 相對于西方發達國家的高等教育發展水平, 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總體水平還很低, 存在許多弊端。本文以遼寧省作為研究對象, 分析其高等教育的發展過程及其影響因素, 并作相關的數量分析。

關鍵詞:高等教育,遼寧省教育,研究

參考文獻

[1] 鄧曉春.90年代中國和遼寧高等教育發展問題的分析和思考[J].遼寧教育研究, 2000 (12) .

[2] 馬陸亭.高等教育發展趨勢與政策分析[J].高教發展研究, 2006 (3) .

[3] 孫紹榮, 朱君萍.各國高等教育入學率與人均GNP關系的統計分析[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 22 (3) .

遼寧省教育廳領導成員范文第2篇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快速發展的社會經濟生活給繼續教育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挑戰,繼續教育要想在日益競爭激烈的教育市場中生存和發展,就必須以其獨有的自身的特點,直接有效地面對為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和社會事業服務的第一線,要利用一種新的思維來探討我國繼續教育發展的新思路。

關鍵詞:教育改革;繼續教育;教育理念

一、目前繼續教育發展的主要趨勢

1.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將成為繼續教育的服務方向。隨著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國民的整體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想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繼續教育的服務方向必須做出重大的調整,要徹底擯棄過去那種重視學歷教育的弊端,重新審視和規劃繼續教育的發展方向,要以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為繼續教育的服務方向。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人們在終身學習、職業培訓、休閑健身、社會保健等方面對繼續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要求繼續教育要在人才培養目標、專業設置、課程設置、教師配備等各個教育環節圍繞著繼續教育的服務方向進行設計,要把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作為繼續教育的服務方向,只有這樣才能使繼續教育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2.培養市場經濟人才,將成為繼續教育發展的重要任務。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市場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已經形成,大力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一大批懂得市場經濟發展的優秀人才,繼續教育作為我國普通高等教育、職業技術教育的一種補充教育形式應該義不容辭地承擔起這一重任,要圍繞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對各類人才的需要來規劃和設計繼續教育的模式。要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作為未來繼續教育發展的重要任務,要在人才培養目標、專業設置、課程設置、教師配備等各個教育環節圍繞著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來設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就是繼續教育的發展出路。

3.大力進行人力資源開發,將成為繼續教育發展的龍頭戰略。在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人力資源開發是任何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智力支撐。我國是一個人力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同時也是人力資源在人員質量結構、知識結構和能力水平等方面存在著不合理和需要改善提高的國家,同時更是一個人力資源嚴重浪費的國家,在過去的很長時間里我國在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工作中,比較重視人力資源的管理,而忽視了大力進行人力資源開發,提高人力資源的整體水平,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人力資源的支持將成為繼續教育發展的龍頭戰略。

4.辦出特色,注重實效,將成為繼續教育發展的主要原則。辦出特色是指繼續教育的發展要在競爭激烈的教育市場中以特色求得自己的快速發展,因為繼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它是在普通高等教育、職業技術教育之后的一種后續教育,也可以說是一種終身教育,這就要求繼續教育的發展要充分體現出繼續教育的特點,辦出繼續教育的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給繼續教育帶來了嚴重的沖擊和挑戰,同時也給繼續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繼續教育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生存和發展,就必須體現出繼續教育的自身價值,直接有效地為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服務,并以有限的投入去求得最大的效益。對辦學者來講,要強調針對性和辦學后的效益性;對學習者來講,要強調學習后在工作中有所提高,有所創新,有所成就。

5.合作辦學,開放辦學,將成為繼續教育發展的重要渠道。我國繼續教育的快速發展和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息息相關、相互促進、命運與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要求我國的繼續教育的發展要積極調動一切社會積極因素,多渠道、開放式辦學。我國的各類企業、各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會團體以及快速發展起來的各類非公有制經濟實體是我國繼續教育辦學的重要生力軍。企業辦學的最大特點就是能夠緊密聯系生產實際,更多情況下講求辦學的直接效益;高等院校辦學的最大特點是教學內容系統深入、理論性較強,有利于各類人員的業務水平的整體提高;科研院所辦學的最大特點是能夠緊密結合研究成果,盡快轉化為生產力;社會團體辦學的最大特點是容易發揮科技前沿與專家聚集的優勢。開放式辦學的最大特點是可以借鑒一切最優秀的教育資源。

二、我國繼續教育發展的相應對策

教育屬于意識形態,我國的繼續教育發展必須要按照中國的國情,遵照我國的法律和法規,緊密結合目前我國繼續教育發展的現狀,以一種嶄新的繼續教育思維方式和全新的繼續教育思想觀念,面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的競爭日益嚴峻的形勢,從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的要求探討我國繼續教育發展的新思路。

1.樹立“質量第一,質量為本”教育觀念。教育,無論是普通高等教育、職業技術教育還是繼續教育,教育事業能否深入持久地發展和壯大,其中一個關鍵的因素是“教育質量”。教育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到教育的經濟回報率,這是個綜合指標,樹立“質量第一,質量為本”教育觀念已經成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一個共識,尤其是繼續教育更應該樹立“質量第一,質量為本”教育觀念,因為一方面繼續教育要千方百計地提高其受教育面,而另一方面還要不斷提高繼續教育的教育質量,通過繼續教育使受教育者確實嘗到接受教育的甜頭,這樣才能達到使社會各界都逐步重視繼續教育的局面,滋生繼續教育持久而旺盛發展的“生命力”。提高繼續教育的教學質量應加重點抓好在人才培養目標、專業設置、課程設置、教師配備等各個教育環節圍繞著繼續教育的服務方向進行設計。要注重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實用性和超前性,以增新、補缺和拓寬為辦學宗旨。在課程設置、教材選用、教師的選聘上要根據課題內容和研修要求而定,教學形式上要結合所選課題性質和學員組成的專業、層次和結構類型等,采取自學、面授、函授及脫產等形式進行,并創造條件,借助現代化通訊設施舉辦開路和閉路繼續教育電視教學。

2.完善教育法中的繼續教育的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使繼續教育工作建立在法律的保護之中。我國的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中雖然對繼續教育的辦學也做了一些相應的規定,但是由于我國還沒有制定繼續教育法,國家也沒有制定更系統的配套的繼續教育政策法規,通過法律來進一步明確社會成員接受繼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就目前而言要嚴格實行《全國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在全國全面實施繼續教育統計制度和繼續教育登記制度,結合我國進一步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和發展需求,國家有關部門要盡快制定和實施鼓勵企事業單位和各類非公有制經濟實體自主積極開展繼續教育活動的相關政策,要圍繞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要求制定繼續教育的發展規劃,要把全面提高社會全體成員的整體素質作為繼續教育發展的重點,采取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提高社會全體成員參加繼續教育的內在動力。要推行繼續教育證書制度,逐步建立學歷文憑與技術登記證書、崗位資格證書并重的制度。

3.利用信息網絡技術,構建繼續教育現代化教育和管理的新模式。在計算機為主的信息網絡高速發展的信息化社會,繼續教育的發展必須構建繼續教育現代化教育和管理的新模式,選擇好繼續教育發展的戰略方向,大力發展以信息網絡為主要手段的繼續教育。社會經濟發展的進程充分證明,在未來以計算機網絡為基礎的學習過程將會成為繼續教育的主要教育和管理的新模式。同時,信息網絡也將為繼續教育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因此國家在大力發展信息技術的同時,還應把大力發展繼續教育的信息基礎設施作為繼續教育發展的重點,大力發展計算機網絡教育,可以很好地依托普通高等教育的網絡資源,同時借助信息通訊技術的便利條件,利用日益飛速發展的互聯網絡技術,以普通高校為骨干,以成人高校和各教育培訓中心為依托,逐步形成全國范圍內的繼續教育培訓網絡,大力發展虛擬性的學習環境和學習社區,倡導學習者本人為主體的個性化學習;發展網絡學習,倡導繼續學習者積極主動地學習。

4.從繼續教育的特點出發,構建繼續教育的嶄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眾所周知,繼續教育在其發展中有其自身的獨特性。繼續教育與基礎教育相比,除非社會所有成員都百分之百地接受了全民基礎教育,整個國家的國民素質有了顯著提高,否則繼續基礎教育就是必須的。但是,繼續教育的自身發展特點要求必須有相應的教育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來滿足整個國家的國民在工作和生活之外的繼續學習需求。因為繼續教育是對國民基礎教育學習機會的補償。與全日制高等教育和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相比,繼續教育則起到提高個體知識和技能水平的作用。同樣,職業教育因為其定向是以提高職業技能和服務職場做準備,這就局限了職業教育的功能,不能實現個人娛樂、休閑等純粹的精神需要。這一點,只有繼續教育才能做到。所以必須從繼續教育的特點出發,構建繼續教育的嶄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作者簡介:步建東(1966-),男,遼寧沈陽人,碩士,沈陽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研究方向:繼續教育的教學與研究。

遼寧省教育廳領導成員范文第3篇

遼寧工業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 理、工、經、管、文、藝術協調發展的多學科綜合性大學。目前共有在校少數民族學生2400余人, 分別來自全國21個省市自治區。其中, 男生1600余人, 女生800余人, 城鎮生源800余人, 農村生源1600余人。本文抽取其中的100人做為調查對象, 采取了問卷調查及個別談話的方式對少數民族學生的學業就業及日常生活等方面進行數據分析。

一、內地工科高校少數民族學生生存現狀調查與分析

(一) 調查

通過調查, 對“四個認同”及“三個離不開”表示有“認識明確”的學生占比分別為67%及90%;對“國家教育與宗教分離”政策表示“不贊同”的僅占比為10%;有8%的少數民族學生表示對宗教知識了解“很多”, 68%的學生表示想在學校穿戴民族服飾。所有受調查的學生中, 有82%的學生有明確的入黨意愿。

調查顯示, 經過系統的學校教育, 大部分的少數民族學生對于國家的民族政策有所了解, 擁護國家統一和共產黨的領導業已成為少數民族學生的思想共識, 大部分少數民族學生有入黨的意愿;但與國家的民族政策相比, 少數民族學生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了解還存在很多不足, 接納及吸收程度還有待加強;在對待民族習慣及民族服飾的問題上, 因民族地區與生活密不可分的特殊性, 很多少數民族學生保留了生活習慣, 但這些只是作為對親情鄉情的一種情感寄托, 不具備傳教的性質。

(二) 學業及就業調查

通過調查, 70%的少數民族學生表示存在學業困難, 其中表示“有很大困難”的學生占16%;在被問及“是否同意學校對少數民族學生降低培養標準”時, 39%的學生表示不贊同;在就業去向的調查中, 67%的學生選擇回生源地就業, 選擇留在內陸就業的學生, 也多選擇條件比較好的一、二線城市。

調查顯示, 因入學基礎差, 語言障礙等原因, 特別是一些民考民 (少數民族學生運用民族語言考試) 及雙語班的少數民族預科班學生, 專業知識的學習對他們來說十分困難。但即便是這樣, 仍有近四成的少數民族學生希望學校能在學業要求標準上“一視同仁”, 這表明仍有部分少數民族學生希望能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得更多的知識, 成為合格的專業人才。在擇業區域的選擇上, 大部分學生選擇回生源地就業, 其余學生也多是選擇去較發達的一二線城市, 這源于理工科相關專業就業面廣, 大城市發展機會更多。

(三) 日常生活調查

通過調查, 64%的受訪學生家庭月收入在2500元以下, 月收入2500-5000元的家庭占比為30%。在影響少數民族學生日常生活因素中, 生活習慣、經濟狀況、飲食條件排名前三。

調查顯示, 生活習慣不同是影響少數民族學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原因, 除了擔心自己民族地區生活方式不被接受外, 他們還比較關注就餐及住宿條件等生活細節[1]。此外, 由于多來自貧困地區, 少數民族學生希望學校能夠在國家相關幫扶政策基礎上, 進一步加大對少數民族學生的資助與幫扶力度, 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

二、內地工科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現狀與分析

(一) 教育管理制度不完善, 師資隊伍配備不健全

內地高校的少數民族學生, 占在校生總數的比例的相對較小。因此各高校在專業課程設計、日常管理等方面多采用與漢族學生相同的標準, 雖然很多高校在課業上給予少數民族學生照顧, 如降低及格分數。生活上給予幫助, 有些高校還配有內派輔導老師幫助少數民族學生適應內地生活, 但各高校幾乎很少出臺針對少數民族學生課業、生活及就業等方面明確的政策規定, 只是由的輔導員或者專業導師按照學校教學管理的通行辦法進行少數民族學生管理;此外, 由于多數高校采用二級管理制度, 同一學校不同學院、不同專業對于少數民族學生的日常管理標準得不到統一, 容易造成了部分少數民族學生的誤解;最后, 各高校幾乎沒有設立專門處理少數民族學生事務的職能部門, 只是信靠學生系統相關部門進行管理, 但學生工作系統的人員流動性較大, 即便有內派老師協助管理, 其工作年限一般也只為1-2年, 很難保證少數民族學生在管理上的連續性, 對于少數民族學生成長成才不利[2]。

(二) 教育管理內容單一, 監管過程缺失

目前, 在國家相碰幫扶政策支持下, 大部分少數民族學生求學階段的經濟問題能得以解決。同時, 各高校也在學業上給予“照顧”幫助少數民族學生減輕課業壓力。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 更多的少數民族大學生在面對學業、人際, 情感困惑時所產生心理及情緒上壓力越來越大, 卻由于語言及民族習慣等原因卻得不到幫助, 進而成為阻礙自身發展的重要因素;此外, 一些高校雖然也組建了“一幫一”對子, 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 既沒有對幫扶過程進行有效的監管跟蹤, 又沒有在諸如輔導場所, 輔導資料印制等方面的支持[3], 且結對幫扶的時間較短, 在幫扶人畢業或者由于幫扶教師的疏忽, 常出現受幫扶人中斷幫扶甚至無人幫扶的現象, 導致教育管理效果較差。

(三) 教育管理理念有待提升, 后續管理亟待加強

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 提升綜合素質的重要保證。目前, 內地高校很少舉辦以展示少數民族特色為主的活動, 民族元素只是做為校園文化活動的配角出現。而對多元民族文化的推崇與接納, 可以讓少數民族學生有更多的展示機會, 更快融入到學校的整體的文化環境中[4];此外, 很大一部分少數民族學生畢業后要回到民族地區就業, 但鮮有高校為少數民族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就業政策及技能的指導, 在職業生涯規劃、就業信息收集以及搭建長期就業平臺等方面做的還遠遠不夠[5]。

三、構建內地工科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新型教育管理模式

內地高校要做好少數民族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需要針對少數民族學生的民族生特點, 構建新型的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模式。做到制度有保證, 過程有監督, 舉全校之力為少數民族學生成長成才服務。

(一) 以思想引領為根本, 不斷完善育人體系

高校對少數民族大學生教育管理, 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 教育廣大少數民族學生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此外, 要充分發揮思政課在大學生思想教育方面的主渠道作用, 不斷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同時, 通過召開班團會及民族學生座談會等形式, 大力宣傳民族團結教育、公民意識教育及法制教育, 正確解讀地方史, 民族發展史, 培養少數民族學生樹立遠大理想, 自覺將個人理想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踐中去。

高校要還注重少數民族學生工作系統的建立, 從學校頂層設計入手, 從維護祖國統一, 民族團結及校園和諧穩定的大局出發, 建立由全校各部門參與的育人體系。除了學生輔導員及內派教師之外, 還可以設立主管少數民族學生事務的職能部門, 從少數民族學生入校到畢業, 一對一管理, 避免因人員流動導致的管理過程的中斷[6];二級學院還可以組建少數民族學生自治組織, 在少數民族學生中培養政治素質過硬, 學業水平一流, 管理能力高超的學生干部骨干, 這樣既可以在少數民族學生內部樹立典型, 形成“趕、比、超”的良好氛圍, 也可為日后的民族地區建設培養全面發展的棟梁之材。

(二) 以學業提升為抓手, 強化教育管理質量

高校在進行少數民族人才培養時, 應嚴抓培養質量關, 但要根據不同教育基礎的學生因材施教。首先, 高??商剿鞒闪⒂山虅詹块T、二級學院組成的聯合培養小組, 在不同學習階段為少數民族學生制定短期及長期學習計劃及科學的考核方法 (如實施AB卷考試, 即讓少數民族學生自行選擇是否與普通學生采用不同難度的試卷進行考試) ;其次, 進一步消除少數民族學生對于特殊分數線的依賴, 適當為學生增負, 強化少數民族學生的學習意識, 確保少數民族學生的培養質量。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 應積極鼓勵他們參與科技創新與社會實踐活動中去, 以賽促學, 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最后, 加大對少數民族學生結對幫扶的管理。做到結對有成效, 幫扶有痕跡, 資源有保證, 從而真正達到結對幫扶的目的。對于在幫扶過程有突出表現的個人或者進步較大的少數民族學生給予適當獎勵, 制定合理的獎勵促進辦法, 提升全員參與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的積極性。

(三) 以人文關懷為內涵, 提升教育管理效果

高校應加強少數民族學生對中國的傳統歷史文化的了解, 同時對于少數民族文化中的精華部分也應當廣泛宣傳。大力提倡多元文化的融合, 通過舉辦少數民族文化展示或成立少數民族文化類社團等形式, 為少數民族學生提供舞臺, 搭建少數民族學生與漢族學生溝通的橋梁, 使少數民族學感受到關心與關注, 提升他們的主人翁意識[7];此外, 還要加強對少數民族學生心理問題的關注, 通過團體輔導等形式定期了解他們在學業、人際及感情上面的變化, 發現問題積極轉介相關部門, 確保少數民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最后, 對于少數民族應屆畢業生, 要有針對性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及就業指導, 幫助他們順利就業。對已經畢業的學生, 高校還應建立畢業生就業信息庫, 跟蹤畢業生就業情況變化, 以此來為今后的少數民族學生拓寬就業渠道。讓他們真正感受到來自學校的關懷, 增強愛國愛校的感情。

少數民族學生的教育培養, 是關乎國家繁榮昌盛, 民族和諧團結的政治任務。地方高校, 做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陣地應當從注重思想引領, 嚴抓學業質量, 提升人文關懷三方面加強對少數民族學生的管理教育, 不斷創新管理模式, 推進少數民族教育事業不斷向前, 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宏偉目標培養更多合格的少數民族棟梁之才。

【相關鏈接】

少數民族預科班是根據少數民族學生的特點, 采取特殊措施, 著重提高文化基礎知識, 加強基本技能的訓練, 使學生在德育、智育、體育幾個方面都得到進一步發展與提高, 為在高等院校本、??七M行專業學習打下良好基礎所開設的一種教學班制度。

少數民族預科的招生計劃都是國家下達的指令性計劃, 因此, 并不是所有的學校都有預科招生計劃??忌梢愿鶕〖壵修k公布的分學校招生計劃來查閱預科的招生計劃情況。報考預科的考生必須要符合預科招生的條件, 比如報考少數民族預科的考生必須是少數民族, 而且要在本地有招生計劃才行。

摘要:本文以遼寧工業大學少數民族學生為研究對象, 采用問卷調查及單獨談話形式, 對少數民族學生思想、學習、生活及就業等方面問題進行匯總研究, 初步分析現象成因并有針對性提出解決辦法, 以求為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少數民族學生,工科高校,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 唐茜.內地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的適應問題及對策[J].教育與教學研究, 2011 (11) :16-18.

[2] 鄭艷, 羅大珍.高校教育幫扶少數民族大學生工作機制研究[J].新西部, 2018 (10) :146-147.

[3] 于美亞.大學生特殊群體教育幫扶及其科學化實現路徑探究[J].教育與職業, 2013, 2 (6) :47-48.

[4] 玉林.如何提高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 2015 (17) :78.

[5] 衣長濤, 丁連濤等.新形勢下做好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研究與思考[J].創新與創業教育, 2016, 4 (2) :145-150.

[6] 玉素甫艾力·阿巴斯.內地高等院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管理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 2018 (35) :102-103.

遼寧省教育廳領導成員范文第4篇

第一屆(1921.7-1922.7) ............................................................................................................... 2

中央局書記陳獨秀 ................................................................................................................... 2 第二屆(1922.7-1923.6) ............................................................................................................... 2

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長

陳獨秀 ............................................................................................ 2 第三屆(1923.6-1925.1) ............................................................................................................... 2

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長

陳獨秀 ............................................................................................ 2 第四屆(1925.1-1927.4) ............................................................................................................... 2

中央總書記陳獨秀 ................................................................................................................... 2 第五屆(1927.4-1928.6) ............................................................................................................... 3

中央總書記

陳獨秀 ............................................................................................................ 3 第六屆(1928.6-1945.4) ............................................................................................................... 3

中央政治局主席兼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主席向忠發 ............................................................... 3 第七屆(1945.4-1956.9) ............................................................................................................... 4

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書記處主席 毛澤東 ........................................ 4 第八屆(1956.9-1969. 4) .............................................................................................................. 4

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 ........................................................................................................... 4 第九屆(1969.4-1973.8) ............................................................................................................... 4

中央委員會主席

毛澤東 .................................................................................................... 4 第十屆(1973.8-1977.8) ............................................................................................................... 5

中央委員會主席 毛澤東 ........................................................................................................ 5 第十一屆(1977.8-1982.9) ........................................................................................................... 5

中央委員會主席

華國鋒(1977.8-1981.6) .................................................................... 5 胡耀邦(1981.6-1982.9) ....................................................................................................... 5 第十二屆(1982.9-1987.10) ......................................................................................................... 6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胡耀邦 (1982.9-1987.1) ...................................................................... 6 第十三屆(1987.10-1992.10) ....................................................................................................... 6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趙紫陽(1987.11-1989.6) ..................................................................... 6 江澤民(1989.6-1992.10) ..................................................................................................... 6 第十四屆(1992.10-1997.10) ....................................................................................................... 7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江澤民 .................................................................................................... 7 第十五屆(1997.10-2002.10) ....................................................................................................... 7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江澤民 ................................................................................................. 7 第十六屆(2002.10-2007.10) ....................................................................................................... 8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胡錦濤 .................................................................................................. 8 第十七屆(2007.10-2012.11) ............................................................................................................. 8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錦濤 ....................................................................................................... 8 第十八屆(2012.11-

) ............................................................................................................ 8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 ....................................................................................................... 8

第一屆(1921.7-1922.7)

中央局書記陳獨秀

中央局委員 陳獨秀 張國燾 李 達

第二屆(1922.7-1923.6)

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長 陳獨秀

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 陳獨秀鄧中夏蔡和森張國燾高君宇

第三屆(1923.6-1925.1)

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長 陳獨秀

中央局委員 陳獨秀蔡和森譚平山毛澤東羅章龍(1923年9月譚平山代表中央駐粵工作,王荷波接替譚平山進入中央局)

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陳獨秀、蔡和森、李大釗、譚平山、王荷波、毛澤東、朱少連、項英、羅章龍等候補中央委員:鄧培、張連光、徐梅坤、李漢俊、鄧中夏

第四屆(1925.1-1927.4)

中央總書記陳獨秀

中央局委員 陳獨秀 彭述之 蔡和森瞿秋白張國燾

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 陳獨秀 李大釗 蔡和森 張國燾 項 英

瞿秋白 彭述之 譚平山 李維漢 候補委員:鄧 培 王荷波 羅章龍 張太雷 朱錦堂

第五屆(1927.4-1928.6)

中央總書記 陳獨秀

中央政治局常委 陳獨秀張國燾蔡和森

中央政治局委員 陳獨秀 蔡和森 李維漢 瞿秋白 張國燾 譚平山

李立三 周恩來 候補:蘇兆征 張太雷

注:1927年八七會議上,選舉產生了新的臨時中央政治局

臨時中央政治局常委 瞿秋白 李維漢 蘇兆征

臨時中央政治局委員 蘇兆征 向忠發 瞿秋白 羅亦農顧順章

王荷波 李維漢 彭湃 任弼時 候補:鄧中夏 周恩來 毛澤東 彭公達 張太雷 張國燾 李立三

第六屆(1928.6-1945.4)

中央政治局主席兼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主席向忠發

中央政治局常委 向忠發 周恩來 蘇兆征 項 英 蔡和森 候補:李

立三 楊殷徐錫根(六屆四中全會增補王明為中央政治局常委。1931年6月,向忠發被捕叛變,此后,由陳紹禹(王明)代理總書記。不久,由于陳紹禹到蘇聯組織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在上海組成了中共臨時中央政治局,常委有秦邦憲、張聞天、盧福坦、主要負責人為秦邦憲(博古)。六屆五中全會改選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成員有秦邦憲(博古)、張聞天、周恩來、項英等。1935年1月遵義會議決定增選毛澤東為政治局常委,中央領導工作由張聞天代替博古負總的責任。1943年3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由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三人組成中央書記處、推選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書記處主席)

中央政治局委員 蘇兆征 項英 周恩來 向忠發 瞿秋白 蔡和森 張

國燾 候補:關向應 李立三 羅登賢 彭湃 楊殷 盧福坦 徐錫根

第七屆(1945.4-1956.9)

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書記處主席 毛澤東

中央政治局委員 毛澤東 朱德 劉少奇 周恩來 任弼時 陳云 康生

高崗(55年開除黨籍) 彭真 董必武 林伯渠 張聞天 彭德懷林彪 鄧小平

中央書記處書記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 陳云(1950年10

月27日任弼時逝世后中央決定由陳云代理任弼時的書記工作)

第八屆(1956.9-1969.4)

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

中央委員會副主席 劉少奇 周恩來 朱 德 陳云(1956年9月中共八

屆一中全會選舉) 林彪(1958年5月中共八屆五中全會選舉)

中央政治局常委 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云鄧小平(1956年9月

中共八屆一中全會選舉) 林彪(1958年5月中共八屆五中全會選舉)

注:八屆十一中全會改組領導機構,選舉毛澤東、林彪、周恩來、

陶鑄,陳伯達、鄧小平、康生、劉少奇、朱德、李富春、陳云 為中央政治局常委

第九屆(1969.4-1973.8)

中央委員會主席 毛澤東

中央委員會副主席 林彪(1971年9月13日林彪反革命集團發動武

裝政變失敗。1973年8月中共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作出永遠開除林彪、陳伯達的黨籍以及對黃

永勝、吳法憲、葉群、李作鵬、邱會作等的處理的決定)

中央政治局常委 毛澤東林彪陳伯達周恩來康生

中央政治局委員 毛澤東 林彪 葉群 葉劍英 劉伯承 江青 朱德 許

世友 陳伯達 陳錫聯 李先念 李作鵬 吳法憲 張春橋邱會作周恩來姚文元康生黃永勝董必武謝富治 候補:紀登奎 李雪峰 李德生 汪東興

第十屆(1973.8-1977.8)

中央委員會主席 毛澤東

第一副主席華國鋒(1976年4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

中央委員會副主席 周恩來 王洪文 康生 葉劍英 李德生(1973年8

月中共十屆一中全會選舉)鄧小平(1975年1月中共十屆二中全會選舉。1976年4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撤銷鄧小平的黨內外一切職務)

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 毛澤東 王洪文 葉劍英 朱德 李德生 張春橋

周恩來 康生 董必武鄧小平

第十一屆(1977.8-1982.9)

中央委員會主席 華國鋒(1977.8-1981.6)

胡耀邦(1981.6-1982.9)

中央委員會副主席 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汪東興(1977年8月中共十

一屆一中全會選舉)陳 云(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選舉)趙紫陽 華國鋒(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選舉)

中央政治局常委華國鋒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汪東興(十一屆五中全會

增選胡耀邦、趙紫陽為政治局常委,并重新設立中央書記處。胡耀邦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十一屆六中全會同意華國鋒辭去中央委員會主席和中央軍委主席職務的請求,胡耀邦任中央委員會主席,趙紫陽、華國鋒任中央委員會副

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由中央委員會主席和副主席組成,即:胡耀邦、葉劍英、鄧小平、趙紫陽、李先念、陳云、華國鋒)

第十二屆(1982.9-1987.10)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胡耀邦 (1982.9-1987.1)

代理總書記趙紫陽(1987.1-1987.10)(十二屆七中全會確

認1987年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關于接受胡耀邦辭去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職務的請求和推選趙紫陽代理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的決定) 中央政治局常委 胡耀邦 葉劍英 鄧小平 趙紫陽 李先念 陳云

1985年9月24日中共十二屆五中全會增選和調整后的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胡耀邦 鄧小平、趙紫陽、李先念、陳云。

中央政治局委員 萬里習仲勛王震韋國清(壯族)烏蘭夫(蒙古族)

方毅 鄧小平 鄧穎超(女) 葉劍英 李先念 李德生 尚昆 楊得志 余秋里 宋任窮 張廷發陳云趙紫陽 胡喬木 胡耀邦 聶榮臻 倪志福 徐向前 彭真 廖承志

1985年9月24日中共十二屆五中全會增選和調整后 中央政治局委員萬里、習仲勛、方毅、鄧小平、田紀云、喬石、李鵬、

李先念、楊尚昆、楊得志、吳學謙、余秋里 、陳云、趙紫陽、胡喬木、胡耀邦、胡啟立、姚依林、倪志福、彭真

第十三屆(1987.10-1992.10)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趙紫陽(1987.11-1989.6)

江澤民(1989.6-1992.10)

中央政治局常委 (1987年11月—1989年6月)趙紫陽 李鵬 喬

石 胡啟立 姚依林(1989年6月—1992年10月)

江澤民 李鵬 喬石 姚依林 宋平 李瑞環 中央政治局委員 萬里 田紀云 喬石 江澤民 李鵬 李鐵映

李瑞環 李錫銘 楊汝岱 胡耀邦(1987年11月—1989年4月) 姚依林 秦基偉 楊尚昆 吳學謙 宋平 趙紫陽(1987年11月—1989年6月)

胡啟立(1987年11月—1989年6月)候補:丁關

第十四屆(1992.10-1997.10)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江澤民

中央政治局常委 江澤民 李鵬 喬石李瑞環朱镕基 劉華清

中央政治局委員(按姓氏筆劃為序)丁關根 田紀云 朱镕基 喬石劉

華清 江澤民 李鵬 李嵐清 李鐵映 李瑞環 楊白冰吳邦國 鄒家華 陳希同 胡錦濤 姜春云錢其琛 尉健行 謝非 譚紹文

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按得票多少為序)溫家寶 王漢斌

第十五屆(1997.10-2002.10)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江澤民

中央政治局常委江澤民 李 鵬 朱镕基 李瑞環 胡錦濤 尉健行 李嵐

中央政治局委員(按姓氏筆劃為序)丁關根 田紀云 朱镕基 江澤民

李 鵬 李長春 李嵐清李鐵映 李瑞環 吳邦國 吳官正 遲浩田 張萬年 羅 干 胡錦濤姜春云 賈慶林 錢其琛 黃 菊 尉健行 溫家寶 謝 非

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按得票多少為序)曾慶紅 吳儀(女) 第十六屆(2002.10-2007.10)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胡錦濤

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曾慶紅、黃菊、

吳官正、李長春、羅干

中央政治局委員(按姓氏筆畫為序)王樂泉、王兆國、回良玉、劉淇、

劉云山、李長春、吳儀、吳邦國、吳官正、張立昌、張德江、陳良宇、羅干、周永康、胡錦濤、俞正聲、賀國強、賈慶林、郭伯雄、黃菊、曹剛川、曾慶紅、曾培炎、溫家寶 候補: 王剛

第十七屆(2007.10-2012.11)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錦濤

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

李克強、賀國強、周永康

中央政治局委員習近平、王剛、王樂泉、王兆國、王岐山、回良玉(回族)、劉淇、劉云山、劉延東(女)、李長春、李克強、李源潮、吳邦國、汪洋、張高麗、張德江、周永康、胡錦濤、俞正聲、賀國強、賈慶林、徐才厚、郭伯雄、溫家寶、薄熙來(2012年4月10日撤職)

第十八屆(2012.11-

)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

中央政治局常委 習近平 李克強 張德江 俞正聲 劉云山 王岐山 張高麗

遼寧省教育廳領導成員范文第5篇

- -

工商財稅

- -

Word xx 僅供參考

領導干部警示教育大會上的發言 領導干部警示教育大會上的發言 同志們:

在各項工作十分繁忙之際,區委在這里組織召開全區領導干部警示教育大會,充分顯示了區委 果斷懲治和有效預防腐敗的態度和決心,也很好地體現了對廣大領導干部的關心和愛護。剛 ,金祥同志向大家通報和剖析了近年來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一些典型腐敗案件。我想大家一 定感慨很深

,領導干部與腐敗分子之間

,并沒有天然屏障

,稍有放松懈怠

,就可能滑向腐敗的深 淵。在座的各位同志一定要從他們身上吸取教訓,警鐘長鳴 ,清心自守 ,做清正廉潔、人民信賴 的共產黨人。

下面 ,我就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 ,深刻吸取案件教訓

,切實加強反腐倡廉建設 ,再強 調幾點:

一、統一思想

,充分熟悉新形勢下加強反腐倡廉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 近年來我區查處的腐敗案件告訴我們 , “樹欲靜而風不止 ”,反腐倡廉一刻也不能放松。全區各 級領導干部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 ,切實提高對反腐倡廉建設重要性、艱巨性和復雜性的熟悉 , 自覺增強做好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扎扎實實地把這項工作推向深入。

第一 ,加強反腐倡廉建設是中心的明確要求、形勢的迫切需要。我們黨在反腐敗問題上歷來 是旗幟鮮明、態度果斷。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

“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 ,決定了黨同各種 消極腐敗現象是水火不相容的。

”報告明確地將

“反腐倡廉建設

”作為黨的基本建設內容之一 確立起來 ,并從鞏固執政地位、完成執政 x 的戰略高度 ,深刻闡述了在改革發展的要害階段 加強反腐倡廉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 ,提出要把反腐倡廉建設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

這充分表明

,中心反腐敗的決心空前、力度空前、措施空前 ,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從推進黨的建 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戰略高度 ,把思想統一到中心的要求上來 ,統一到形勢的發展需要上來 ,堅 定不移地做好反腐倡廉工作。

第二 ,加強反腐倡廉建設是推進新一輪創業創新、實現路橋發展新跨越的現實需要。當前 ,區 域經濟競爭日趨激烈

,區域經濟的競爭不僅僅是區位優勢和政策優勢的競爭 ,更是發展環境的 競爭。

“政廉民自安

,官清客自來

”。實踐證實

,哪里的反腐倡廉建設抓得實、抓得到位 ,哪里的 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就好 ,黨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就強 ,干部群眾謀發展、求突破的氛圍就 濃厚。假如一個地方工作效率低下

,工作人員濫用職權 ,腐敗成風 ,哪一個投資者敢把資金和技 術投在這里呢?路橋要加快發展 ,要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繼續走在前列 ,必須切實加強反腐倡 廉建設 ,必須旗幟鮮明、毫不動搖地反對腐敗 ,始終把反腐倡廉作為一件大事來抓 ,真正實現反 腐倡廉建設力度與改革開放力度的有機統一。

第三 ,加強反腐倡廉建設是推進全區干部隊伍建設 ,保障黨員干部人生幸福的要害所在。通過 幾年來的不懈努力尤其是今年以來的作風整肅 ,我區干部隊伍建設成效顯著 ,絕大多數黨員干 部兢兢業業為黨工作

,勤勤懇懇為人民服務 ,表現出了勤政廉政良好作風。

但也應看到 ,還有少 數黨員領導干部作風沒有得到有效改進 ,有的情趣低下

,生活奢靡 ,貪圖享受 ,肆意揮霍 ;有的道 德敗壞 ,榮恥不分 ,沉迷賭博、包養情婦 ,還視之為時尚

;有的視手中的權力為點石成金的魔杖

, 不給好處不辦事

,給了好處亂辦事

,以權謀私、貪贓枉法 ,滑向深淵 ,走向黨和人民的對立面。

剛 才被通報的就是其中的反面典型。據統計 ,自去年以來 ,我區已有多名黨員干部因腐敗而受到 黨紀國法的懲處

,有的甚至被判刑入獄。這些人原本都是家中的頂梁柱 ,原本都有一個幸福美 滿的家庭。他們落網后談及妻兒老小時 ,都痛哭流涕

, 追悔莫及。大量事實證實:一人不廉, 全家不圓 ,腐敗不但是阻礙社會發展的毒瘤 ,也是威脅家庭幸福安寧的大敵。

二、把握要害

,切實增強反腐倡廉建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了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闡明了 “堅持方針 ,構建體系、拓展領域 ”的新 Word xx 僅供參考 Word xx 僅供參考 時期反腐倡廉建設的總體思路 ,為我們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指明了方向。

貫徹落實十七大關于反腐倡廉的重要思想觀點和戰略部署

,落腳點在于堅持一手抓懲治、一 手抓預防 ,兩手都要硬

,以改革創新精神

, 大力完善懲防體系 ,切實增強反腐倡廉建設的針對性 和有效性 ,不斷把我區反腐倡廉建設提高到新的水平。

一是要加大案件查辦力度 ,真正提高腐敗成本。

從我區查處的案件情況看

,少數干部利欲熏心

, 膽大妄為 ,頂風違法違紀現象突出 ,在今年集中開展 “作風建設年

”活動 ,各項治理措施趨嚴趨 緊的情況下

,公職人員、科級干部仍分別占到被查處違紀違法人員的 20%、7.5%。這在一定 程度上說明 ,我們現有的查案力度、懲治效果對腐敗分子還沒有起到有效的震懾和警示作用。

面對現階段腐敗現象易發多發的嚴重形勢 ,查辦案件仍是執紀執法機關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定 要抓緊抓實抓好

,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弱化。只有與各種腐敗現象進行果斷斗爭 ,對腐敗分子

進行嚴厲懲處

,才能增加教育的說服力、制度的約束力和監督的威懾力 ,做到預防有效。對于 腐敗分子 ,發現一個果斷查處一個 ,絕不姑息 ,絕不手軟 ,絕不容他們在路橋藏身 ,這是區委的一 貫態度。要通過查案 ,真正讓腐敗分子經濟上得不償失 ,政治上身敗名裂

,思想上追悔莫及

,付出 慘痛代價、深重成本。

只有這樣 ,才能讓抱有僥幸心理的干部 ,望而卻步 ,懸崖勒馬 ,不至于步腐 敗分子后塵 ;只有這樣 ,才能體現區委從嚴治黨、

從嚴治吏的堅強決心 ,才能維護路橋干部隊伍 的清正廉潔 ,才能起到拯救和保護干部的作用。

二是要提高思想教育效果 ,切實增強抵御腐敗的能力。從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例來看 ,這些問 題從性質上看是經濟問題 ,是領導干部的作風問題 ,但經濟腐敗、權力腐敗 ,都是源于思想的腐 ,在于放松世界觀的改造 ,理想信念動搖 ,思想防線崩潰。

當前 ,我們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 ,首先是要立足教育 ,著眼防范 ,筑牢思想道德防線。要針對廣大黨員干部非凡是領導干部的思想 實際 ,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法紀條規、優良傳統作風、社會主義榮辱觀和廉潔自律教育 ,大力 推進廉政文化建設

,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和榮辱觀 ,堅 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工作 ,真正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要 大力抓好正反兩方面典型教育 ,挖掘、樹立、宣傳勤政廉政先進典型 ,形成學習先進、弘揚正 氣的濃厚氛圍。要集中開展警示教育 ,以身邊活生生的反面典型為教材 ,教育廣大黨員干部吸 取教訓 ,頂住誘惑 ,經受考驗 ,拒腐防變。

三是要推進制度建設工作

,有效堵塞產生腐敗的漏洞。反腐敗 ,制度更具根本性。只有建立嚴 密的制度 ,才能讓腐敗分子無機可趁、無縫可鉆。我區的腐

敗現象之所以多發易發 ,其中一個 重要原因是制度建設適應不了新一輪創業創新的需要。從剛才通報的幾個典型案例來看 ,在 建設、交通等重點部門

,在工程建設、物資采購等重點領域 ,都已建立起懲防體系

,但執行不力 等問題仍十分突出

,致使這些重點部門、要害崗位成為腐敗案件的多發領域。制度的生命力 在于執行 ,否則就是一紙空文。

為此 ,要著重建立健全責任追究制度 ,加強對反腐倡廉制度執行 情況的監督檢查

,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嚴格執行制度甚至破壞制度的 ,要依紀依法嚴厲 處理 ,增強制度的剛性約束力 ,維護反腐倡廉制度權威 ,讓制度真正管用 ,成為黨員干部必須遵 守的行為準則。要進一步抓好權力相對集中的業務部門和工作環節的制度建設

,使 “三重一大 ” 事項完全置于集體領導和群眾監督之下 ,真正筑起有效阻隔腐敗的堅固屏障。

四是要強化監督制約

,形成權力正確行使的有效機制。缺少監督制約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 ,近 幾年被查處的違法違紀案件反復證實了這一點?,F在 ,以 “創業創新 ”活動為起點

,我們路橋正 迎來新一輪大發展的機遇期。從某種意義上講 ,路橋是對外開放程度和市場化程度都較高的 地方 ,也許誘惑就在眼前

,陷阱就在腳下

, 濕鞋跌跤的機會也更多

,客觀上要求我們對干部的監 督治理必須嚴格

,權力的運行必須公開透明 ,嚴防市場經濟規則進入政治生活領域 ,嚴防公共 權力交換個人私利。在創業創新方面的政策我們可以放得寬些再寬些 ,但是對領導干部的監 督一定要比以前嚴些更嚴些。要進一步強化監督制約機制 ,著力加強對領導干部行使權力的 全方位、全過程的監督

,非凡要加強對腐敗易發、多發部位和領域的監督。要把黨政 “一把手 ”

Word xx 僅供參考 Word xx 僅供參考 作為重點監督對象,把重要問題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項目安排和大額資金使用等“三重 一大 ”問題 ,作為重點監督環節,不斷拓寬監督渠道,強化監督措施,充分發揮黨內監督、輿論監 督、群眾監督、社會監督的作用,保證權力運行始終處于正確的軌道和監督之中,真正做到防 患于未然 ,最大限度地保護干部。

五是要深入抓好作風建設,切實解決黨員干部不廉不潔的問題。今年以來 ,全區集中開展了“作 風建設年 ”活動 ,針對機關作風中存在的

“庸 ”、“拖 ”、“奢 ”、“散 ”、“軟 ”等突出問題

,開展了力 度空前的治理整肅

,并著眼長遠 ,逐步建立了一批剛性治理長效機制 ,取得了明顯成效。

但是這 些成效都是在高壓態勢下取得的 ,一旦嚴管措施放松

,很多問題極有可能出現反彈。

“千里之堤 , 潰于蟻穴 ”,作風問題非小事

,不少領導干部違法違紀問

題就是從作風問題開始的 ,積小錯成大 ,一發而不可收。下階段要鞏固成果 ,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確保作風建設常抓不懈 ,持之以恒。要創新方法 ,通過專項清理、明查暗訪等方式 ,抓早抓小抓苗頭 ,提早發現黨員干部中存在的不 正之風 ,及時予以糾正

,使干部小違紀的時候就能及時被發現,就有人管 ,有人抓 ,防止滑向違法 犯罪的深淵。要加強督查,抓好 “作風建設年

”工作檢查中發現問題的整改,確保 “作風建設年

” 活動收到實效

,保持長效。

三、樹好形象

,爭做 “勤廉兼優、干凈干事”的表率 黨的十七大強調,全黨同志非凡是領導干部都要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要求領導干部模范 遵守黨紀國法,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并把 “帶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正確政績 ,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的實績,加強道德修養

”等對干部的新要求寫入了黨章。

全區各級領導干部要把十七大精神內化于心 ,外化于形 ,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地謹慎行事 ,爭做“勤廉兼優、干凈干事 ”的表率。

遼寧省教育廳領導成員范文第6篇

同志們:

這次全區領導干部警示教育大會是一次通過典型案例給廣大干部提神的會議。通過剛才的專題片,從那些我們曾經熟悉的人身上,大家應該有所觸動、有所感悟,應該從這些反面例子中吸取教訓。我想,大家觀看片子后,至少要明白三點。一要明白權力來之于民要用之于民。領導干部之所以會違法亂紀,就其原因還是對權力來自于誰、為了誰的問題沒有搞清楚,腐敗者都把權力當作一種實現個人私欲的工具,作為貪贓枉法的平臺,以至于最后在權力的幻象中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最終走向犯罪的深淵。二要明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莫伸手,伸手必被抓,這是一個十分淺顯的道理,但有些人就是明知故犯、心存僥幸。殊不知,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人觸犯了法律紅線,都要付出慘痛的代價。從剛才警示片中這些事例,我們應該有深切的體會。三要明白貪欲一開后患無窮。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貪欲的閥門一旦打開,就猶如滾滾洪水,將個人的信仰、理性淹沒殆盡,最終必將走向人民的對立面。這三點是我觀看教育片后的一些體會,也是對大家的一些忠告,希望對大家有所警示,進一步堅定廉潔從政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下面,我就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講四點意見。

一、務必增強四個意識,始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黨的十九大以來,書記總書記反復強調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為全面從嚴治黨指明了方向,明確了標尺。新的歷史條件下,增強四個意識是維護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大量案例和實踐表明,四個意識樹得牢,黨內政治生活才會健康,政治生態才會風清氣正,各項事業才會蓬勃發展。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一定要把四個意識作為修身、為政、成事的價值標準和行動指引,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書記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一,要旗幟鮮明講政治。書記總書記多次強調,全面從嚴治黨首先要從政治上看。講政治,是我們黨補鈣壯骨、強身健體的根本保證,是我們黨培養自我革命勇氣、增強自我凈化能力、提高排毒殺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徑。作為黨員領導干部,把四個意識變成思想自覺、落實到具體工作實踐中,關鍵要做到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決防止和克服忽視政治、淡化政治、削弱政治的傾向。要把講政治貫穿到思想、工作、紀律、作風、生活的各方面,貫穿于黨性鍛煉的全過程,善于從政治上觀察和處理問題,遇事多想政治要求,辦事多想政治規矩,處事多想政治影響,成事多想政治效果,使自己的政治能力與擔任的領導職責相匹配,與承擔的改革發展任務相適應。

第二,要堅定不移維護核心。書記總書記的核心地位是在新的偉大斗爭中形成的,確立書記總書記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時代的選擇,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黨之幸、國之幸、人民之幸。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把維護書記總書記核心地位,作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大局,作為對黨絕對忠誠最現實、最直接的檢驗,堅定不移地擁戴核心、緊跟核心、捍衛核心,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言行一致、始終如一、純粹徹底。

第三,要確保黨中央政令暢通。增強四個意識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不僅要看表態,而且要看行動,關鍵要看實效。要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自覺向黨中央看齊,向書記總書記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向黨中央決策部署看齊。要圍繞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腳踏實地,真抓實干,扎扎實實做好工作,讓改革發展穩定各項任務落下去,讓惠及百姓的各項工作實起來。要堅持在大局中謀劃和推動工作,心有中央,心為中央,堅決做好規定動作,堅決防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要加強學習研究,把黨中央的精神領會透,把基層的情況搞清楚,找準貫徹落實的結合點和突破口,努力使中央和省市的決策部署在本地本部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二、務必強化黨性修養,始終做理想信念的堅守者

大量案例表明,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只是問題的表面,根子里還是黨的觀念淡薄、理想信念動搖、宗旨意識喪失。理想信念,源自堅守,成于磨礪。廣大黨員干部都要堅持不懈強化理論武裝,毫不放松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價值追求,切實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始終做到絕對忠誠、絕對可靠。

第一,要保持定力,忠誠于黨的信仰。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理想信念動搖滑坡必然導致腐敗墮落、斷送政治生命。各級黨員干部一定要時刻謹記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魂,始終把理想信念銘記于心、見諸于行,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持把馬克思主義信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信念作為畢生追求,不斷增強政治定力,堅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覺成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以實際行動讓黨員和群眾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強大力量。

第二,要牢記身份,忠誠于黨的組織。對黨絕對忠誠,是共產黨員首要的政治品質。每個黨員干部都要強化黨的意識,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和黨同心同德。要始終堅持四個服從,最重要的

是要做到全黨服從中央,在政治方向、政治路線、政治立場、政治主張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聽從黨中央指揮,對黨組織所有的紀律、規矩、決策、部署、安排,都要不折不扣、老老實實地執行。要有斗爭精神,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勇于同一切錯誤言行作斗爭,以實際行動維護黨的權威、黨中央的權威。

第三,要心系群眾,忠誠于黨的宗旨。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從今天剖析的典型案件中,我們不難發現,黨員干部一旦忘記人民公仆的使命,忘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變著法子為自己謀私利,最終必然身敗名裂。黨員干部一定要秉持感恩人民、造福人民的歷史情結和優良傳統,始終堅持代表人民、服務人民,堅固公心、革除私心,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實實干事、清清白白為官,以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和人格力量影響和帶動群眾。要牢固樹立群眾觀點、站穩群眾立場,毫不動搖地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真正用手中的權力為群眾辦事、為群眾謀福利。要始終牢記人民是權力主體,既要心系群眾,又要認真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努力改正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以親民愛民的實際行動取信于民。

三、務必嚴守紀律規矩,始終做清正廉潔的示范者

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嚴明的紀律是我們黨的優良

傳統,是確保先進性、純潔性和凝聚力、戰斗力的重要保障。無數案例表明,黨員干部破法無不始于破紀。紀律規矩底線失守必然消解紀律剛性、導致行為失范。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都要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在堅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堅持,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實實干事,作勤廉從政的表率。

第一,要心存敬畏,審慎用權。書記總書記指出,權力染上銅臭味,是最大的政治風險。近年來,中央和省市查處的違紀違法案件警示我們,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私有化、商品化,以權謀私、權錢交易,必然跌入腐敗的深淵。廣大黨員干部要始終保持一顆敬畏心、平常心,保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警覺意識,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敬畏權力、敬畏人民、敬畏責任、敬畏法紀,在防微杜漸上不舍尺寸之功。要不斷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做到清正廉明、心無旁騖,政治過硬、紀律嚴明,道德高尚、拒腐防變。要堅持依法用權、秉公用權、廉潔用權,把握好法定職權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的基本要求,自覺在法律法規約束下用權,在制度籠子里用權,始終做到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

第二,要嚴格自律,慎獨慎微。書記總書記指出,領導干部加強自律,關鍵是在私底下、無人時、細微處能否做到慎獨慎微。每個黨員干部都要認真落實這一要求,堅決做到

四個注重,不斷提高拒腐防變的能力。要管住自己的手,牢記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不義之財決不能取,注意防范披著人之常情禮尚往來外衣的糖衣炮彈;要管住自己的腳,切忌不拘小節,時刻把握住自己,嚴把第一次,守住第一關,與黨員干部身份不符的場合堅決不去;要管住自己的圈子,切忌亂交朋友,必須慎之又慎,冷靜交友,理智對待友情;要管住自己的身邊人,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愛而有度、愛而有道。只有堅決守住做人、處事、交友的底線,才能守住自己的名節,才能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線。

第三,要注重他律,接受監督??倳浿赋?,領導干部要注重自覺主動接受監督,對黨忠誠老實,決不能以任何借口而拒絕接受監督。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正確對待監督、主動接受監督,習慣在監督下開展工作。要把監督看成一種關心、愛護、保護,有聞過則喜、虛懷若谷的境界,有從諫如流、反躬自省的胸懷。要主動接受上級監督,經常向組織報告思想、工作、生活狀況,做到對黨忠誠老實;主動接受同級監督,在民主生活會上把群眾反映、巡視反饋、組織約談函詢的問題向組織說清楚、談透徹,提出整改措施;主動接受民主監督,在一定范圍內公開個人有關事項和述責述廉報告;主動接受社會監督、輿論監督,虛心聽取群眾意見,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各級黨員干部都要如實向黨組織報告個人有關事項,這是必須遵守的紀律,工作中重大問題和個人

有關事項必須按規定按程序向組織請示報告,離開崗位或工作所在地要事先向組織請示報告。對無正當理由不按時報告、不如實報告或隱瞞不報的,要嚴肅處理。

四、務必強化責任擔當,始終做管黨治黨的執行者

從我市信訪、巡察和紀律審查情況看,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嚴等問題還不同程度地存在。全市各級黨委(黨組)必須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大局看問題,牢固樹立不管黨治黨就是失職失責的觀念,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抓緊抓牢落實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第一,要在強化主體責任上下功夫。第二,要在解決突出問題上下功夫。第三,要在作風建設上下功夫。第四,要在清理問責上下功夫。

五、務必真抓實干有為,始終做改革發展的開拓者

當前,我市正處于走好發展新路、全面建成小康,建設工業強市、秀麗 xx 的關鍵時期,抓好改革發展各項工作,鞏固來之不易的良好態勢,每名領導干部都是主角,都肩負著一份責任。我們一定要認真貫徹落實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干字當頭、實字托底,始終做到謀在新處、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全面抓好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全力推動 xx 改革發展穩定各項事業。

第一,要保持改革創新的銳氣。改革是活力源泉,創新

是動力所在。要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發展,在解放思想中跟上時代步伐,在轉變觀念中搶抓發展機遇。要徹底摒棄落后的思維方式、工作方法,打開解放思想的總閥門,繼續在促進改革創新上下硬功夫、下真功夫,把新發展理念的要求體現到政策制定、工作安排、任務落實的全過程,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領域。要認真落實全省、全市領導干部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扣聚焦三大任務,推動兩翼發展戰略部署,在轉型、創新、改革、開放、質量上集中發力、精準發力,著力建設發展環境高地,全力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推動我市改革發展不斷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前進。

第二,要保持苦干實干的狀態。xx 所取得的一切成績,都是全市上下負重奮進、苦干實干的結果。作為欠發達地區,要實現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我們付出更加艱辛的努力,需要時刻保持苦干實干的精神狀態。要從市委常委、市級領導干部和各縣市區、市直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做起,注重深入調查研究,抓住階段性重點工作和突出問題,總結經驗、提出建議、解決問題,力戒形式主義。要自覺踐行群眾路線,認真落實一線工作法,帶頭四下基層,帶頭到一線了解情況、掌握底數、推動工作。要堅持細致精致極致標準,分管領域可比性工作要樹立趕超目標,制定切實

上一篇:路面工程試驗路段總結范文下一篇:農業龍頭企業申請報告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