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總書記遼寧考察講話

2022-12-01

第一篇:總書記遼寧考察講話

學習《習近平在遼寧考察結束時的講話》

學習題目:習近平同志在遼寧考察工作結束時的講話

今年以來,全黨改進作風力度很大,各方面反映很好。遼寧結合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全省各級機關和黨員、干部中開展的“立足本職四服務”實踐活動、“作風建設五排查五整治”專項行動,效果很好。實踐證明,以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為重點抓作風,抓住了要害,一定要深入推進、持之以恒。

作風問題根本上是黨性問題。作風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質,體現的是黨性,起決定作用的也是黨性。我們改進作風,不能簡單的就事論事,以為把眼前存在的作風問題從面上解決了就萬事大吉了,而是要舉一反三,透過作風看黨性,在解決作風問題的基礎上解決好黨性問題。這是改進作風的一個重要著眼點。

領導干部改進作風、增強黨性,需要重視和解決的問題很多,這里我側重強調一下講誠信、懂規則、守紀律的問題。

一是講誠信。中華民族歷來推崇誠信,所謂“人無信不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等等。領導干部有沒有誠信、誠信度高不高,不僅關乎自身形象和威信,而且關乎社會誠信方面沒有發揮好示范帶頭作用是一個重要原因。有的領導干部對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說假話、匯假報、編假數字、造假政績信手拈來,臉都不紅;對下表空態,搞忽悠,到處許愿而不兌現,群眾找上門來一躲而推三訓斥;對同事則八面玲瓏,見面拍肩膀,只說三分話,背后卻嘀嘀咕咕,搞小動作、拉小圈子。對這種多重嘴臉、翻云覆雨的現象,黨員、群眾很有意見,希望好好治一治。

我們每個領導干部都要把誠實守信作為立言立德的起碼要求,光明磊落、襟懷坦白,表里如

一、言行一致,對黨忠誠老實,對群眾忠誠老實,對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敢于承擔責任,做到臺上臺下一種表現、圈里圈外一個形象,決不搞見風使舵、看人下菜碟那一套,決不

搞出爾反爾、欺騙忽悠那一套。

二是懂規矩。“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領導干部必須懂規矩,懂黨的規矩,懂政治規矩,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該這樣做、哪些事該那樣做,哪些事該發揚民主、哪些事該請示報告,都得按規矩辦,不能隨心所欲、百無禁忌,更不能明知故犯、肆無忌憚。一些領導干部犯錯誤甚至是犯罪,并不是因為缺能力、缺經驗或者一時糊涂,而是因為不懂規矩、不守規矩。有的剛當領導還謙虛謹慎,當久了就驕傲自大、忘乎所以;有的當小領導時很懂規矩,當大了就唯我獨尊、恣意妄為;有的是在“吹號抬轎”中忽視規矩,習慣于搞例外、搞特殊、搞特權,熱衷于搞潛規則。這樣搞下去沒有不出事的!

因此,黨內必須加強懂規矩教育,把懂規矩、守規矩作為衡量一個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標準。各級黨組織及其領導班子要經常檢查各項規矩的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不按規矩辦事的干部要嚴肅批評教育,嚴重的要進行組織處理。

三是守紀律。黨的紀律是黨的各級組織和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對領導干部來說,守紀律本來是一個常識,但就是這個常識也被一些人淡忘了、丟棄了。這些年,在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中級干部中,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財經工作紀律、群眾工作紀律的行為不是在減少,而是在增多,一些目無法紀、膽子比天大的典型案例發人深省。

所有領導干部都要牢記,一切權利必須有邊界、受監督,決不能越界、越軌。要加強黨章及其他黨內法規的學習,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吾日三省吾身”,使守紀律成為浸在骨子里、融在血液中的自覺修養。各級黨委要根據形勢發展需要完善紀律規定,并抓好貫徹執行,真正做到執紀必嚴、違紀必究。

我們強調講誠信、懂規矩、守紀律,不是要束縛干部的手腳,使干部變得處處謹小慎微、不敢開拓創新,而是要通過規范干部言行,

使各方面改革創新更科學、更廣泛、更有效地開展起來。各級領導干部要把講誠信、懂規矩、守紀律同抓改革、搞創新、提效率統一于改進作風全過程,統一于做好工作全過程。

遼寧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已經開展近兩個月,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作風上存在的問題查找和解決得怎么樣?哪些工作需要加大力度?哪些措施需要充實完善?可以作一些小結和思考,使活動能夠高標準、高質量地推進。要繼續深化理論學習,把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理解透,把黨的群眾工作優良傳統學到手,把新形勢下貫徹群眾路線的基本要領把握好。要堅持開門搞活動,從善如流,聞過則喜,讓廣大群眾敢講真話、敢提意見,決不能自彈自唱、搞體內循環,不能用自我感覺代替群眾反映。要自始至終強調領導帶頭,具體地而不是抽象地發揮省級班子、省級干部的示范作用,把從嚴治黨、從嚴管理干部首先落實和體現到我們領導干部身上。

遼寧歷史上涌現了孟泰、雷鋒等著名先進典型,近年來郭明義、羅陽等先進事跡也十分感人。黨員、干部要以他們為榜樣,學習他們的品格,發揚他們的精神,努力做純粹的共產黨人,努力做優秀的人民公仆。

第二篇:總書記考察海南重要講話精神

4月的瓊島,綠染大地,春意盎然。

4月8日至10日,總書記深入海南基層考察工作,親切看望廣大干部群眾。他一路上噓寒問暖,深入調研,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留下了奮發圖強的鼓舞和鞭策——從“最大的經濟特區”到海南發展的“最大本錢”,從海南“最大機遇”、“最強比較優勢”到“最需要關心的人群”,總書記講話中的一系列的“最”字讓我們堅定了科學發展的“海南自信”。

“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路子來”??倳浿v話中的一個“闖”字,撼動人心,也寄寓著總書記對海南在推進改革開放上有新作為、新突破的殷切期望。

創造美好未來要鍥而不舍、艱苦奮斗,抓民生要鍥而不舍向前走,轉變工作作風一定要持之以恒抓下去„„總書記在講話中反復強調了一個顛撲不破的道理——抓發展、抓民生、抓作風,重在抓落實,貴在一個“恒”字。

一個“最”字闡釋了海南的發展基礎,一個“闖”字指明了海南前進的方向,一個“恒”字指出了海南發展應該具有的精神狀態。這三個字,字字切合海南發展的實際,字字回應海南人民的期待,三者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統一于實現“中國夢”的海南擔當中。我們要努力把總書記的殷切囑托貫徹好、實踐好、落實好,為建設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生態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家園而努力奮斗。

一個“最”字凝聚科學發展的鞭策

有一種目光,始終關注著瓊島這顆明珠;有一種情懷,始終心系著天涯這方熱土。

26年前,小平同志會見外賓時指出:“我們正在搞一個更大的特區,這就是海南島經濟特區。海南島好好發展起來,是很了不起的。”第二年,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從此走在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

在海南迎來建省辦經濟特區25周年之際,總書記來到海南考察,他與大家一起重溫小平同志的夙愿和囑托??倳浉哒斑h矚,立足全局,指出了海南諸多在全國具有唯一性的“最”字品牌、“最”字優勢、“最”字機遇,給海南留下了科學發展的鼓舞和鞭策。

“全國最大經濟特區”——總書記指出:“海南作為全國最大經濟特區,后發優勢多,發展潛力大,要以國際旅游島建設為總抓手,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路子來,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范例,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

總書記重申海南作為“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的鮮明定位,集中體現了黨中央對經濟特區再創輝煌的殷切期待,體現了總書記對海南經濟特區的高度重視,也賦予了海南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對外開放全局中的重大使命,意義深遠。經濟特區是改革開放的產物,更同改革開放命運與共。海南作為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其發展狀況如何,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風向標。在全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重大歷史進程中,經濟特區的使命遠沒有完結,而是要求更高,任務更重,責任更大。

重申海南是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重溫小平同志的講話——黨中央對海南的關懷和支持,猶如一場真情的接力。作為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海南要更加自覺地把自身的發展放到實現“中國夢”的大局去考量、謀劃,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范例,增強時代擔當。

“最大機遇和最強比較優勢”——總書記說:“加快建設國際旅游島是中央的重大決策,也是海南的最大機遇和最強比較優勢。”

總書記的這一闡述,把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重要意義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v向上看“最大機遇”,建設國際旅游島是繼建省辦經濟特區之后,中央對海南發展給予的力度最大、范圍最廣的一次支持,為加快海南發展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為海南的發展開拓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和更加美好的未來。橫向上看“最強比較優勢”,《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從投融資、財稅、開放、土地等方面給予海南許多特殊政策支持,在全國創造了“政策洼地”效應,形成了海南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面對最大機遇和最強比較優勢,海南怎么辦?總書記要求我們把中央支持海南發展旅游業的政策用足用好。只有用足用好政策,才能發揮政策的最大效應,才能把最大機遇和最強比較優勢轉化為海南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創造海南發展新的輝煌。

“最大本錢”——總書記說:“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最大本錢,必須倍加珍愛、精心呵護。”

“本錢”是一個地方的發展條件。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海南發展最具競爭力的條件,總書記將它形象地比喻為“最大本錢”,這完全符合海南實際。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是海南最靚麗的名片,也是海南科學發展的核心資源。海南擁有它,就會擁有一切;失去它,就可能失去所有。“本錢”實際上也是一個地區的發展主動權。當今世界,誰擁有排碳權,誰就擁有發展權,海南森林碳匯越多,發展的主動權就越大。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抓好生態文明建設,在“增綠”、“護藍”上下功夫,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就長遠擁有無可替代的“最大本錢”。有了“本錢”,我們還要善用“本錢”,要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系,以良好生態聚集各類生產要素,讓綠水青山變為海南發展的“綠色銀行”、金山銀山。“最需要關心的人群”——總書記指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抓住最需要關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鍥而不舍向前走。

總書記的諄諄囑托,顯示出他心系群眾的殷殷情懷,也交予了我們一項沉甸甸的任務,那就是將人民幸福作為一切工作、推動發展的目的和核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決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全省人民從國際旅游島建設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不斷提高生活水平和質量。

總書記用幾個“最”字,深刻地闡述了海南的定位、機遇、優勢、條件、任務,具有很強的思想性、針對性和指導性,對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國際旅游島具有重大指導意義,也讓我們充滿了發展自信。只要我們埋頭苦干、奮起直追,就一定能使海南成為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動范例。

一個“闖”字寄寓先行先試的期待

經濟特區獵獵招展的大纛,寫著一個鮮亮的大字——“闖”。1992年的春天,小平同志在南巡講話中說:“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礈柿说?,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

今天,總書記從海南發出了“闖”的號召——在考察中,他要求海南“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路子來”。他說:“希望海南發揚經濟特區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精神,在打造更具活力的體制機制,拓展更加開放的發展局面上走在全國前列。”

“闖”,就是突破常規思維,走出傳統定勢,敢于想前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

“闖”,要求我們只要有利于發展、有利于為群眾謀利益,就要大膽地試、大膽地干。

“闖”,是海南經濟特區生生不息的火焰,溶入了海南人民的血液當中。

建省辦經濟特區25年來,海南“闖”出了一個又一個“全國率先”——率先實行“小政府、大社會”的政府管理體制改革;率先推行“先上車后買票”的企業登記制度改革;率先實行“一腳油門踩到底”的燃油附加費改革;率先實行落地簽證;率先建立外商成片承包開發的洋浦開發區;博鰲成為我國境內第一個定期定址的國際性會議地址。正是靠“闖”,海南25年中經歷了有史以來最深刻的社會變革,實現了海南開發史上最偉大、最輝煌的一次跨越。

進入新時期,海南“闖”出一條科學發展、綠色崛起之路。

省第六次黨代會提出要堅定不移走科學發展、綠色崛起之路,就是“闖”的體現。作為一個欠發達地區,海南“未富先轉”,把“綠色”的理念根植于發展之中,需要的是高度的責任感,是敢為人先的氣魄,更是在發展、生態、民生中謀求共贏的智慧。因此,“綠色崛起”一經提出,就在全省人民心中引起了強烈反響。

展望未來,為全國釋放改革開放最大紅利“闖”關,正是海南的國家擔當。最近,國務院正式批復設立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配套多項先行先試政策,這既是博鰲發展的“第二樂章”,也是海南為中國改革開放繼續闖關的又一標志性事件??倳浵MD习l揚經濟特區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精神,在打造更具活力的體制機制,拓展更加開放的發展局面上走在全國前列,希望海南積極探索,實施更加開放的投資、貿易、旅游等政策,為全國發展開放型經濟提供新鮮經驗。

一個“恒”字激發狠抓落實的勁頭

有了好的發展機遇和條件,確立了跨越式發展的路子,海南發展重在抓落實。而抓落實貴在持之以恒,也難在持之以恒。

在海南考察中,總書記反復用持之以恒、鍥而不舍等詞匯,強調抓發展、抓民生、抓作風要一以貫之、一抓到底,體現了“貴在有恒”的工作理念。

在談到海南發展時,總書記指出:“以更大的力度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充分調動廣大干部群眾的積極性,通過鍥而不舍、艱苦奮斗創造美好未來。”

在談到改善民生工作時總書記要求,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抓住最需要關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鍥而不舍向前走。

在談到轉變作風時總書記強調,轉變工作作風一定要持之以恒抓下去,做到有問題能及時發現、發現問題能有效解決、已解決問題不再反彈。

勝利往往決定于最后的堅持。無論是抓改革、抓開放、抓發展還是抓民生、抓作風,抓落實,都需要持之以恒,不能期望一蹴而就、一勞永逸。如果淺嘗輒止、一曝十寒,或者時松時緊、時抓時停,就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制約發展的矛盾和問題。

縱觀建省辦經濟特區以來海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進程,許多重大項目的落戶,許多民生工程的突破,許多棘手難點問題的解決,靠的就是一股拼勁和韌勁,靠的就是一種恒心和決心。

當前我們面臨著繁重的任務,尤其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恒”字精神。惟有一刻不懈怠,一刻不停頓,一刻不放松,才能一步一個腳印地把工作推向前進。自去年12月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八項規定出臺以來,我省不折不扣貫徹執行“八項規定”,迅速開展行動,出臺了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20條規定,“立言立行,取信于民”的承諾變成一個個務實舉措、一項項具體行動。但是我們仍應看到,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持之以恒抓下去,踏石留印、抓鐵有痕。只要我們持之以恒、鍥而不舍,一以貫之、一抓到底,就一定能夠積小勝為大勝、積跬步致千里,取得預期的成果。

總書記講話中的“最”字、“闖”字、“恒”字,鮮明生動,意蘊豐富,寓意深遠,凝結著對海南的深切關懷。只要我們把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轉化為科學發展、綠色崛起和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新作為和新成效,我們就能夠實現科學發展,綠色崛起,譜寫出美麗中國的海南篇章。

第三篇:學習總書記考察海南的重要講話

論學習貫徹總書記視察海南重要講話精神

在海南即將迎來建省辦經濟特區25周年之際,總書記視察海南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海南要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范例,譜寫美麗中國的海南篇章。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海南提出的新的更高期待、賦予的新的重要的使命,是海南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加快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的行動指南,是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奮進的努力方向。我們要深刻領會習總書記的要求,牢記使命,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加快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扛起海南擔當。海南經濟特區的實踐,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不僅僅是為了加快海南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而是黨中央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局出發作出的戰略決策,因此海南經濟特區從誕生伊始就擔負著義不容辭的國家使命。26年前,鄧小平同志在會見外賓時宣布:“我們正在搞一個更大的特區,這就是海南島經濟特區。”他滿懷信心地預言:“海南島好好發展起來,是很了不起的!”這個“很了不起”,就在于如果把海南島好好發展起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很有說服力,就能夠增強人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也就能夠促進祖國的和平統一進程。25年來,海南不辱使命,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先行先試,以一系列超前的改革開放措施,為加快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進行了積極的探索,海南的面貌也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由一個貧窮、落后、封閉的邊陲海島變成了一個綠色、開放、特色經濟欣欣向榮的經濟特區。特別是國際旅游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之后,海南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正展現出誘人的發展前景。在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25周年的時間節點上,習總書記提出海南要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范例,可謂意味深長,寄望殷切。與25年前相比,經濟特區面臨的歷史背景和發展環境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和加快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經濟特區應擔負怎樣的使命,如何進一步發展,是必須認真思考的重大課題。提出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范例,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黨中央,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局出發,對辦好經濟特區作出的新的戰略定位,賦予了我們新的更高使命。這一要求與鄧小平同志提議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的戰略設計一脈相承,其核心就是以海南科學發展的生動實踐,進一步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海南作為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就要自覺擔負起這樣的國家使命,以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的新成就,為進一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探索新方法、積累新經驗、作出新示范。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范例,是海南的新使命,也為海南發展帶來了新的重大機遇。我們要更加自覺地肩負起加快改革開放的重大使命,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甩開膀子,多探索、多實干、多擔當,以一天也不耽誤的實干,最大限度凝聚正能量。要將發展不足轉化為高起點追趕的契機,破除一切束縛發展的體制機制桎梏,用足用好中央賦予的特殊政策,不斷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與活力;著力打造服務型政府,營造依法、高效、優質的發展環境,最大限度釋放改革開放紅利;發揮海南獨特優勢,走有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最大程度釋放擴大內需的潛力;營造公平、普惠、和諧的社會環境,努力建設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先行區,讓全省人民共享人生出彩機會。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今天的海南思路清晰、目標明確、措施具體,更有條件實現科學發展,處在發展干事的最佳時期。我們一定要埋頭苦干,奮起直追,緊緊圍繞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范例,加快建設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生態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使海南成為名副其實的幸福家園和度假天堂。我們就是要有這樣的雄心壯志!

第四篇:落實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決定

中共云南省委關于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闖出跨越式發展路子的決定

(2015年3月31日中國共產黨云南省第九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通過) 2015年1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深入我省考察指導工作,親切看望各族干部群眾,聽取省委、省政府工作匯報并發表重要講話。為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的路子來,實現中央對云南發展的新定位、新要求,譜寫好中國夢云南篇章,結合云南實際,作出如下決定。

一、深入學習領會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統一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思想和行動

(一)深刻認識、準確把握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的重大意義??倳浀闹匾v話,充分肯定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的發展思路和工作成績,深刻闡述了事關我省全局和長遠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科學指明了我省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定位,明確提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省的發展路徑和工作重點,是指導我省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遵循和行動綱領,在云南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把學習貫徹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抓好學習宣傳、貫徹落實,自覺用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二)深刻認識、準確把握總書記對云南工作的總體要求??倳浺笄邢M颇?ldquo;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引領各項工作,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的路子來,努力成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譜寫好中國夢的云南篇章”。這是總書記著眼于新的時代背景和全國戰略布局,為云南確定的新坐標、明確的新定位、賦予的新使命。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刻認識、認真貫徹這一總體要求,盡心竭力做好各項工作,努力把總書記為云南勾畫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

(三)深刻認識、準確把握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的思想內涵??倳浿匾v話的核心要義,就是以“四個全面”為戰略布局,以“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為新契機,以“五個著力”為主抓手,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的路子來,實現“三個定位”戰略目標。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以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更加重視民族工作、邊疆治理,努力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創造經驗、作出示范;更加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確保生態文明建設走在全國前列;更加重視搶抓國家“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等重大發展戰略機遇,把云南打造成對外開放新高地,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更加重視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動轉型升級、提速發展,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的路子,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四)深刻認識、全面貫徹落實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把學習貫徹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同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密結合起來,深刻理解總書記重要講話提出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科學掌握其蘊含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切實做到學深吃透、融會貫通,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增強本領,把貫徹落實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貫穿于云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過程。

二、以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在更高起點上謀劃和推動云南跨越式發展

(五)完善發展思路。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的路子來,必須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始終堅持發展這個硬道理,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自覺把云南的發展放在全國發展大局中來謀劃,找準國家發展戰略和云南發展的契合點,搶抓機遇、發揮優勢,在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中積極作為、尋求突破,打破常規、提速發展。必須始終做到“四個堅持”:

——堅持又好又快發展。在確保質量和效益的前提下,適當加快發展速度,推動經濟發展動力從傳統增長點向新增長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轉變,經濟結構從增量擴能為主向調整存量與做優增量并存轉變。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統籌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和經濟社會領域改革,統籌推進科技、管理、品牌、組織、商業模式創新,統籌推進“引進來”與“走出去”合作創新,實現科技創新、制度創新、開放創新的有機統一和協同發展,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

——堅持可持續發展。把保護好生態環境作為生存之基、發展之本,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在生產力布局、城鎮化發展、重大項目建設中充分考慮自然條件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子孫后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

——堅持包容性發展。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組織和帶領各族人民群眾共同參與發展、共享發展成果,實現城鄉一體、區域協調、民族團結、共同富裕。

(六)明確發展目標。牢記總書記“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的路子來”的殷切期望和“三個定位”戰略目標,順應全省各族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到2020年:

——努力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全省GDP年均增速高于全國增速,人均GDP與全國人均水平的差距明顯縮小,經濟總量位次力爭實現前移,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和城鄉居民收入增幅高于經濟增長速度。轉變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基礎設施網絡更加完善,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城鎮化水平明顯提高,城鄉區域發展更趨協調。 ——努力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黨的民族政策全面貫徹落實,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深入推進,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更加鞏固,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共同守衛祖國西南邊疆、共同創造幸福美好生活。

——努力成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國家西南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主要生態系統步入良性循環,森林覆蓋率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更加高效,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城鄉人居環境不斷優化,讓云南的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空氣更清新。

——努力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連接相鄰省區、周邊國家的綜合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能力大幅提升,面向南亞東南亞開放的平臺和窗口作用進一步增強,各類開放合作功能區基本建成,開放型經濟新格局基本形成,建成對外開放新高地,服務和融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能力水平顯著提高。

(七)創新發展路徑。貫徹落實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的各項戰略部署,進一步深化對省情的認識和把握,以改革創新精神豐富和完善發展思路和舉措,努力闖出一條符合云南實際和時代要求的跨越式發展新路子。

——突出“四個全面”的引領作用。深刻領會“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準確把握“四個全面”的辯證統一關系,注重統籌謀劃,強化協調推進,處理好政府與市場、改革與法治等重大關系,全面貫徹落實戰略目標、戰略舉措,實現理念思路、路徑舉措、發展水平的新突破新提升。

——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自覺肩負責任和使命,切實將云南放在全國發展大局中謀劃和布局,與國家發展戰略深度融合,找準跨越式發展的支撐點和突破口,提升云南服務全國發展的能力。

——促進五化同步發展。堅持走云南特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相互促進,實現五化同步協調發展。

——扎實推進關鍵領域重點突破。強力推進路網、航空網、能源保障網、水網、互聯網五大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強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驅動,強力推進對外開放新高地建設,強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扶貧攻堅和民族團結進步。

三、在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上下功夫,破解跨越式發展瓶頸制約

(八)建設通江達海的路網。加快建設“七出省五出境”高速公路網、“八出省五出境”鐵路骨架網和“兩出省三出境”水運通道。加快建設連接相鄰省區、長江經濟帶交通通道,打通省際間“斷頭路”“瓶頸路”,建設好滇藏通道,加快解決省內3個州(市)和經濟、人口大縣不通高速公路的問題,加快國省干線和農村公路建設。積極推進泛亞通道東、中、西線公路、鐵路和水路建設,盡快實現互聯互通,建成面向南亞東南亞的綜合交通樞紐。到2020年,力爭營運里程鐵路達到5000公里、高速公路達到6000公里、航道達到5000公里。

(九)建設廣覆蓋的航空網。打造昆明國家門戶樞紐機場,加快建設支線機場,形成以昆明國際機場為核心、支線機場為支撐、通用機場為補充,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協調發展的機場體系。加快構建國際(地區)航線、國內直飛航線、省內環飛航線三級航線網絡,重點開辟昆明至南亞東南亞以及歐美航線。到2020年,民用運輸營運機場達到16個,建成一批通用機場,始發航線達到410條。

(十)建設區域性國際化的能源保障網。加快“三基地一樞紐”建設。以重點電源為支撐,構建全覆蓋、強支撐的內外送電網,建設跨區域電力交換樞紐。以中緬油氣管道為依托,構建成品油、天然氣穩定輸送體系,建成國家重要的跨區域能源互聯互通樞紐。到2020年,以清潔能源為主的電力裝機總量達到1億千瓦,電網線路總長度達到43萬公里,油氣管道總長度達到8500公里。

(十一)建設安全可靠的水網。建設以滇中引水工程為骨干,大中型水源工程為支撐,農田灌溉渠系為基礎,水電站水資源綜合利用水系連通工程為補充的水源工程網。以六大城市群為主體,點線面相結合建設城鎮供水網,全面實現農村飲水安全。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改善要求相適應的污水處理網。到2020年,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達到200億立方米,城鎮供水普及率達到95%,縣城以上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87%。

(十二)建設共享高效的互聯網。加快高性能骨干網、城域網和接入網建設,大力發展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和移動互聯網,建設覆蓋城鄉、服務便捷、高速通暢的寬帶基礎設施,建成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通信樞紐和區域信息匯集中心。到2020年,光纜長度達到5萬公里,移動基站達到27萬個,寬帶接入用戶達到970萬戶。

四、在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上下功夫,加快推動產業結構由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

(十三)加快傳統產業升級改造。發揮好煙草、能源、礦業等優勢支柱產業的支撐作用。做大做優綠色食品產業,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出口導向型輕工業。大力調整產品結構,加大品牌整合力度,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利稅率和競爭力。引導資源資本合理流動,推動企業聯合重組,提高產業規模效益和聚集發展度。加快傳統產業與信息產業融合發展,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做優做強傳統產業。推動縱向延伸拓展、橫向配套協作,發展配套產業,培育新的增長點。充分發揮法律法規的約束作用和技術標準的門檻作用,強化安全、環保、能耗等剛性約束,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嚴控“兩高一低”重化項目。堅決淘汰落后產能,積極化解過剩產能。嚴格執行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按有關規定對超限額企業實施差別價格政策,引導產能有序退出。鼓勵企業“引進來”和“走出去”,推動與周邊國家開展產業對接和產能合作。

(十四)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以重大項目和產業園區為抓手,以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和品牌為著力點,集中力量優先發展生物醫藥、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石化等新興產業。以大健康發展理念推動生物醫藥全產業鏈發展;依托有色、稀貴金屬等產業優勢,發展新型功能材料、先進結構材料和高性能復合材料;以汽車制造、機電產品、自動化物流成套設備等產業為龍頭,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推動傳統信息制造業向制造與服務并重轉型,培育新興信息服務業;加快培育石化深加工產業鏈,建成新興石油煉化基地。

(十五)推進服務業提速發展。加大旅游業轉型升級力度,促進旅游開發與城鎮、文化、體育、產業、生態、鄉村建設和沿邊開放融合發展,推動觀光型旅游向休閑、康體、養生旅游轉變;優化房地產結構,支持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挖掘旅游地產、養老地產等消費潛力,促進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加快發展多層次的現代商貿流通業,構建布局合理、便捷高效的現代物流體系,加快物流產業發展,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的現代物流中心;加快發展金融服務業,打造全方位開放合作金融發展新格局;培育服務業新業態新模式,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加快培育電子商務、科技、文化、體育、健康養老等新增長點。

(十六)提升產業園區建設質量。把產業園區作為產業優化升級的主陣地、主戰場,進一步明晰園區主導產業,狠抓園區規劃、產業布局、產業培育、招商引資等工作,促進主導產業向園區集中、承接產業向園區轉移、關聯產業在園區配套、產業集群在園區聚集。深化產業園區管理體制改革,大膽創新產業園區開發建設管理模式,全面清理整頓各類產業園區,引導省級以上重點產業園區差別化發展,推進產業園區戰略合作。優化產業園區公共服務環境,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產城融合發展。推進10個千億元省級園區建設,州(市)重點推進50個百億元園區建設,各縣(市、區)結合實際推進重點產業園區發展。

五、在創新驅動上下功夫,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局面

(十七)營造創新驅動的政策環境和制度環境。發揮市場競爭激勵創新的根本性作用,強化競爭政策和產業政策對創新的引導。實行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健全產業技術政策和管理制度,形成要素價格倒逼創新機制。完善和落實成果轉化激勵政策,讓科技人員在創新活動中得到合理回報。創新培養、吸引和用好人才機制,著力建設一支規模宏大、敢于創新、敢擔風險的創新型人才隊伍,注重培育一批引領創新的優秀企業家。破除人才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健全科研人才雙向流動機制。培育壯大創業投資和資本市場,拓寬技術創新的間接融資渠道。

(十八)推動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強化科技同經濟對接、創新成果同產業對接、創新項目同現實生產力對接。鼓勵構建以企業為主導、產學研合作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的主體。支持企業開展重大產業關鍵共性技術、裝備和標準的研發攻關,加速創新成果轉化為新產品、新業態、新產業,增強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度。

(十九)統籌科技創新、制度創新、開放創新的有機結合與協同發展。統籌銜接基礎研究、應用開發、成果轉化、產業發展等各環節工作,探索校企協作、多元投資、軍民融合、成果分享的創新模式,整合利用各類創新平臺資源,完善公共科技資源共建共享機制,構建開放共享互動的創新網絡以及低成本、便利化、開放式的眾創空間。推進“引進來”和“走出去”的合作創新,把招商引資與引進技術、人才和管理相結合,完善科技入滇、成果交易、投融資、知識產權等服務平臺。加強科技、經濟、社會等方面的政策、規劃和改革舉措的統籌協調和有效銜接。

(二十)激發民營經濟創新創業活力。全面落實促進民營經濟和小微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更加注重對市場主體的平等保護,營造有利于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和法治環境。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加快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強化高新區、經開區、科技園、重點實驗室等引領創新創業、孵化中小企業功能。鼓勵和支持科技人員創辦、領辦科技型企業,與國內知名院校、科研機構、國有企業合作組建科技型企業。

六、在全面深化改革上下功夫,為跨越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二十一)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把簡政放權、放管結合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向深入。進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全面清理和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減少前置審批,加大對“紅頂中介”的整治查處力度。制定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推行政府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制度,推廣網上并聯審批新模式,推進政府向社會購買服務。堅持權力和責任同步下放,調控和監管同步強化,完善事中事后監管,促進政府職能轉變。

(二十二)推進制約發展突出問題改革。推進國資國企、投融資、財稅金融、電力體制和資源性產品價格等重要領域改革。抓緊出臺價格改革實施意見,放開具備競爭條件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完善水、電、氣價格形成機制。落實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改革措施,與簡政放權改革形成“組合拳”。推進國有資本公司改組,積極有序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多種投融資模式。加快金融體制機制改革,深入推進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

(二十三)推進相關領域體制機制改革。深化農村綜合改革,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釋放農村發展活力。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藝術大發展大繁榮。深化教育體制改革,促進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深化社會治理制度創新,形成科學有效的社會治理機制,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深化民主法治領域制度改革,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七、在擴大開放上下功夫,努力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

(二十四)構建開放合作新格局。積極主動面向南亞東南亞地區,面向印度洋周邊經濟圈,大力推進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全面參與“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主動融入中國—中南半島、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深化與泛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等國內區域合作,提升服務內陸省(區、市)走向南亞東南亞的能力和水平,形成內外聯動、互為支撐的開放合作新格局。

(二十五)加快開放合作載體建設。用好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深入實施“走出去”戰略,健全企業“走出去”服務體系。加快滇中產業新區、開發開放試驗區、邊(跨)境經濟合作區、綜合保稅區等開放載體建設,科學招商引資,有效承接產業轉移,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外向型產業基地。著力提升邊境口岸城市(城鎮)功能,加快形成與周邊國家通暢便捷的口岸通道、物流和金融服務體系,提高通關便利化、通行便捷化水平,把云南建設成區域性國際貨物集散、投資和金融服務中心。

(二十六)強化合作機制平臺建設。深化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及滇泰、滇老、滇越、滇緬、滇印合作,積極參與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瀾滄江—湄公河對話機制。全力辦好中國—南亞博覽會暨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發揮邊境交易會等開放型會展作用,搭建互利共贏的多邊外交平臺、經貿合作平臺和人文交流、綜合安全平臺。爭取大湄公河次區域電力協調中心、鐵路聯盟秘書處等合作機構落戶云南。加快建設高水平的教育、衛生、科技、文化、體育、智庫等對外服務平臺,打造區域性國際人才培訓基地、醫療服務基地、科技研發基地和文化交流中心。

(二十七)深化經貿人文交流合作。推進與周邊各國、友城、毗鄰地區間,以及國際金融組織、國際區域合作機構的多層次、寬領域的友好往來、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積極開展公共外交,鼓勵和支持民間對外交流交往,加大民生援助力度。搭建國際認證認可服務和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平臺。積極爭取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國際金融組織,以及絲路基金、中國—東盟合作基金等支持,推動重大合作項目建設。

八、著力加快新型城鎮化,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二十八)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堅持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保障農業轉移人口平等享有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大力推進滇中城市群建設,推動昆明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加快建制市、重點縣城、特色小鎮建設,構建“層級合理、一極帶動、多點支撐、良性互動”的城鎮發展新格局。以城聚產、以產興城、產城聯動,促進產城融合發展。提升城鎮綜合承載能力,推進生態宜居城鎮建設,讓城鎮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擴大“多規合一”試點范圍,開展好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工作,提高城鎮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

(二十九)建設美麗鄉村。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加快建立有利于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的激勵機制,加快城鎮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覆蓋。推進重點建設村、美麗鄉村示范點、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和民族特色村寨建設,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全面提升農村民房抵御災害能力,建成人民群眾的安居房。開展建設“美好家園”活動,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把農村建設成廣大農民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

(三十)培育區域經濟增長極。加快推進滇中城市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著力推進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市場體系、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城鄉建設、生態環保6個一體化建設,增強綜合競爭力和輻射力,把滇中城市經濟圈建設成為帶動全省跨越式發展的強大引擎。加快推進六大城市群建設發展,支持和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加快推進我省南北經濟帶、沿邊開放經濟帶、瀾滄江經濟帶和昆保芒瑞經濟帶建設,努力形成連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面向南亞東南亞,合作互動、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區域發展新格局。

九、著力推進現代農業建設,促進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提質增效

(三十一)穩定糧食生產能力。認真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實施百億斤糧食增產計劃,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播種面積底線,實施糧食收儲供應安全保障工程,做大高原糧倉,提高口糧生產和保障能力,增強云南糧食產銷平衡區的自我平衡能力,建設西南糧食安全基地。開展耕地質量保護和提升行動,實施中低產田地改造、土地整治和耕地質量建設工程,推進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及“五小水利”工程,大力發展農業高效節水灌溉,建設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高標準農田。

(三十二)積極發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在“特”上做文章、下功夫,念好“山字經”、唱好“林草戲”,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加快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高品質、高附加值、高集約度、高科技農業,發展品牌農業,拓展農業生態、景觀、旅游等多樣性功能。抓好優勢農產品和產業集群發展,推進優勢特色經濟作物向最適宜區聚集發展。抓好冬季農業開發。強化農業科研推廣體系建設。加快發展山地牧業,推進高原生態牧場建設,打造全國重要的南方常綠草地畜牧業基地、生豬生產基地和畜禽產品加工基地。培育壯大水生水體經濟,打造高原生態漁場,推進庫區生態漁業建設。推動以木本油料為主的林產業集約化、集群式發展,做強高效林業。

(三十三)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推進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鼓勵、引導和規范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促進農業生產適度規模經營。積極引導發展農民股份合作,有序探索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和農村集體經濟運營新機制。大力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加快培養新型農民。推動農業向農產品加工、流通及休閑服務業融合發展。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追溯體系,加強食品安全監管,推動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加大重要農產品集散地市場、區域性國際農產品批發市場和物流中心、農機生產交易基地建設,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加強與周邊國家的農業交流合作,擴大農產品進出口規模。

十、著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當好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

(三十四)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促進資源節約循環高效利用,切實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大力弘揚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成為全國生態屏障建設先導區、綠色生態和諧宜居區、民族生態文明傳承區和制度改革創新試驗區。

(三十五)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持續推進七彩云南保護行動,實施森林云南建設,抓好天然林保護、城鄉綠化造林、退耕還林還草、石漠化綜合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濕地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外來有害生物防控等重大工程建設,增加綠色植被面積,促進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全面推進污染防治,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加強九大高原湖泊及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加大土壤和重金屬污染防治力度,加強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重金屬污染源的監管;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建立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加大節能減排力度,控制煤炭消費總量。推行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制度,推動重點行業企業循環化改造和清潔生產,積極發展節能環保產業。

(三十六)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法治化建設。建立健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完善重大環境行政決策機制,推進環境保護信息公開,建立環境保護聯動執法機制和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嚴厲查處違法排污、破壞生態環境行為。

十一、著力推動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努力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

(三十七)把民族工作放在全局中謀劃。堅持“在云南,不謀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謀全局”的思想,堅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的信念,切實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民族工作。加大少數民族干部的培養和使用力度。加大對民族地區特別是邊遠地區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扶貧攻堅等投入,繼續實施“興邊富民”、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新一輪“十縣百鄉千村萬戶”示范點創建等工程,加大特困民族和散雜居民族扶持力度,做到發展讓各民族參與、發展惠及各民族,加快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確保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不讓一個民族地區落伍。

(三十八)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開展民族團結、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和宣傳民族團結先進典型,使各民族人心歸聚、精神相依。加大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搶救保護和傳承力度,實施民族文化精品工程和云嶺文化名家工程,扶持民族文化產業發展,加快民族文化強省建設步伐。

(三十九)切實加強民族宗教工作。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有關部門協同配合、全社會通力合作的民族工作格局。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支持民族自治地方用好用足用活民族政策。推動民族宗教工作法治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依法協調民族關系,依法妥善處置涉及民族、宗教等因素的社會問題,促進民族關系、宗教關系和諧。堅持和完善民族團結目標管理責任制,建立網格化協調處理民族關系的工作機制。做好城市和散雜居民族工作,建立健全有利于少數民族群眾平等進入市場、平等就業、融入城市的政策導向和管理制度。健全與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的聯系機制。

(四十)全面推進依法治省。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依法治省、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云南、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加快推進全省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的法治化,全面強化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全省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譜寫好中國夢云南篇章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深化平安云南建設,全面排查化解突出社會矛盾,加快完善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嚴密防范嚴厲打擊暴力恐怖犯罪活動,深入推進禁毒防艾人民戰爭,加強軍政軍民團結,堅決維護國家安全、邊疆和諧穩定。

十二、著力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讓貧困地區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四十一)推進片區扶貧攻堅。聚焦連片特困地區,增加公共財政投入,創新金融扶貧,完善社會扶貧機制,引導公共投資向貧困地區集中,社會投資向貧困地區聚集,扶持政策向貧困地區傾斜,構建政府、市場、社會協同推進的扶貧開發格局。建立和完善貧困縣考核、約束、退出以及駐村幫扶等機制。實施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等工程,實行水、電、路、能源、住房、產業扶持到村到戶。以整村、整鄉、整縣、整州和整族為單元,推進區域發展與扶貧開發。

(四十二)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瞄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因鄉因族制宜、因村施策、因戶施法,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改革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機制,逐步實行目標、任務、資金、權責“四到縣”。大力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做到實施一個搬遷項目、安置好一方群眾、實現一方人脫貧。大力實施“雨露計劃”,加強素質教育和技能培訓,切斷貧困的代際傳遞。大力實施產業扶貧,增強貧困地區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大力實施金融扶貧,倍增扶貧資金投入。到2020年,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現象,基本實現片區縣和重點縣脫貧摘帽。

十三、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

(四十三)擴大就業增加收入。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創業政策,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和創業引領計劃、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加快就業服務設施建設。重點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困難人員、失地少地人員等困難群體就業創業工作。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斷增加居民收入,促進社會和諧。

(四十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擴大學前教育規模,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實施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加快發展高中階段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高等教育、特殊教育和繼續教育辦學水平。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完善合理分級診療模式,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深化公立醫院改革,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辦醫。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機制。適時統籌整合城鎮職工、城鎮居民、新農合三項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加快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完善社會救助、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加快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制度和殘疾人社會福利制度建設。加大棚戶區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加快推進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高氣象、地質、地震等自然災害防御能力。切實抓好災區應急搶險及災后恢復重建規劃和建設,確保災區基本生產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全面恢復并超過災前水平,為災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良好基礎。

十四、在全面從嚴治黨上下功夫,為跨越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和組織保障 (四十五)切實抓好思想政治建設。扎實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引導黨員干部加強黨性和道德修養,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要嚴格執行政治紀律,帶頭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始終與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中央權威,堅決貫徹中央和省委的各項決策部署。

(四十六)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嚴格執行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堅持正確用人導向,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堅持注重實績、群眾公認,真正把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的干部選進領導班子。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激發各級黨組織的活力,確保黨的團結統一。加強干部教育和實踐鍛煉,提高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戰略思維、法治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底線思維能力,改進領導方式方法,提高決策能力和執行水平。完善干部管理規定,從嚴從實管理黨員、干部,使廣大黨員干部自覺履行黨章賦予的各項職責,嚴格按照黨的原則和規矩辦事。完善人才工作體制機制,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

(四十七)扎實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建立健全州(市)、縣(市、區)、鄉(鎮)黨委書記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制度。深入推進云嶺先鋒工程和邊疆黨建長廊建設,加強農村、國有企業、街道社區、機關、高等院校、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切實把基層黨組織的工作重心轉移到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服務黨員上來。加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書記,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四十八)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深化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嚴格執行領導干部述職述廉、誡勉談話、個人有關事項報告、經濟責任審計和巡視工作等制度,依法依紀嚴懲腐敗分子,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權、管錢,進一步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四十九)持之以恒轉變作風。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實施辦法,鞏固和拓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專題教育,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做到改進作風、聯系服務群眾常態化長效化。發揚優良傳統,下基層、接地氣、摸實情、辦實事、解難題,做深做實做細群眾工作。打造決策、執行、監督、考評、獎懲一體化的“落實鏈條”,健全目標管理責任制,形成人人重實干、層層抓落實的良好局面。堅持解放思想、求真務實、開拓創新,鼓勵敢闖敢試、勇于負責、敢于擔當,倡導言必責實、行必責實、功必責實,用心用情用力工作,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推動各項工作取得實效。

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的路子來,是黨中央和總書記的殷切期望,是全省4700萬各族群眾的共同期盼。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一定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積極投身跨越式發展偉大實踐,始終保持敢于涉險灘、敢于破藩籬、敢于擔責任的闖勁,確??倳浛疾煸颇现匾v話精神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為實現云南跨越式發展、譜寫好中國夢云南篇章而奮斗。

第五篇:總書記在吉林考察講話精神學習體會

經濟新常態下,總體相當的投入會換來更優質的產出,健康平穩的增速可創造更充分的就業,奧秘就在體制機制創新,靠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釋放改革活力。

總書記在吉林調研時的重要講話,強調要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全面深化改革,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努力形成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這是對在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中尋求新突破,在發展中化解矛盾、排除風險、爭取更大成績的關鍵性要求。

新常態之變,變在速度、變在結構、變在動力,變化中充滿機遇和挑戰。傳統發展方式有強大慣性,穩增長、轉方式、調結構都不容易。無論是摒棄“速度焦慮”、終結“結構膠著”,還是開創中高速、優結構、新動力的嶄新格局,都需要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敢于“破”、善于“立”。成長難免有“煩惱”,轉型需要過“溝坎”,調整總會有“陣痛”,越是到了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節骨眼,越是要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圍繞解決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推進改革,著力破除阻礙生產力發展的一切束縛,方能祛煩惱、減陣痛、爬坡過坎,為新常態保駕護航,為新發展創造條件。

打造發展新機制,就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經濟增長轉向內生驅動,企業效益依靠創新支撐,治本之策就在積極發現和培育市場,從放活市場中找辦法、找臺階、找出路。同時也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簡政放權、依法行政,優化營商環境。讓“看不見的手”與“看得見的手”相得益彰、為所當為。要緊扣關鍵領域做好改革謀劃,蹄疾步穩往前走,決不在等待觀望中錯失改革良機、拖延發展進程。

打造發展新機制,就要凝聚改革力量。無論經濟發展到什么階段,民生都是改革發展的“指南針”。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人民群眾憧憬改革,也最有改革智慧。只有堅持改革的民生導向,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切實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讓民生改善與經濟發展有效對接,相得益彰,才能讓人民群眾成為改革堅定的參與者、支持者,釋放推動改革的磅礴力量。

打造發展新機制,就要有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經濟發展新常態,時時呼喚各級領導干部干事創業的新狀態。不作為,再美的藍圖也無法變為現實;不落實,再好的部署也只能是空中樓閣。把握和引領新常態,必須改變傳統發展方式下形成的思維定勢、工作習慣和路徑依賴,順應新要求、樹立新觀念、創造新方法、沖在第一線,帶領人民群眾求真務實、共同奮斗,不斷增強改革措施的落地能力。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面對人民群眾對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昂揚改革精神,堅持變中突破,努力打造發展新機制,我們一定能走出一條發展新路。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下一篇:中秋致父母的一封信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