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全民建設小康范文

2023-10-10

全民建設小康范文第1篇

建設新農村是本次“兩會”的熱點話題之一。從培育新農民到建設新村風,從基礎設施建設到教育、科技、文化等公共事業投入等,代表和委員們對縮小城鄉差距,統籌城鄉發展,構建城市、農村協調發展的和諧社會給予了高度關注。那么,真正意義上的新農村該是什么樣呢?

在實地采訪中,記者問起現在農村建設的面貌時,山東洛西村老劉總是強調一句話,“那變化,大了”。但對他來說,“新農村”建設“變化大”的,只是村里收入高廠、生活好了、環境綠化干凈整齊了,至于其他內容,他卻說不上來。

要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堅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社會主義新農村”,其“新”具體表現在何處?讓我們先從—些具體的故事中來了解新農村建設應該“新”在哪兒?

故事一:荷蘭國土面積僅是我國浙江省的—半,農產品產值卻高達145億美元,而浙江農產品產值僅50億美元左右。數據的差距,反映的卻是“專業化”的差距。在荷蘭,有專業化的農民、農場、市場和專業化的物流。農產品高價值的背后,便是農產品的高科技含量和現代營銷方式。

通過對比,我們理解了中央提出的關于建設新農村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方針,這個方針把“生產發展”排在首位。生產要發展,就得發展高效生態的現代農業,以提高市場競爭力和綜合生產能力為核心,大力推進農業的觀念、結構、體制、技術和管理創新,著力形成專業化生產、區域化布局、集約化投資、產業化經營、品牌化營銷、企業化管理的農業發展新格局,讓農業成為能持續致富農民的現代產業。

故事二:在浙江省一戶農家,老農高興地說,兩個兒子都大學畢業了,并在杭州找到了好工作,大兒子打電話準備接父母親到杭州去居住??墒窃诟舯诘牧硪粦艮r家,老農訴苦,生活困難。因為老農的兩個兒子,只是初中畢業,在外地打工,每月收入僅800元左右。除去開支,每月根本沒有積蓄,更談不上匯錢回家了。

兩個農民是鄰居,都有兩個兒子,生存狀態卻大不相同,這就說明誰的素質高,誰就能得到更多的社會財富。建設新農村,得有全面發展的現代農民。建設新農村就是要適應農民分工分業分化加速的新趨勢,加大對農村勞動力就業技能的培訓力度,提高農村基礎教育水平,積極推進農村免費義務教育,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全面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使轉移就業的農民成為穩定的產業工人和安居樂業的市民,使從事農業生產的專業農民成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現代農民。

故事三:有一個村,在村口設立了功勞碑,支持村里建設的村民出錢、出物的情況,都記在碑上。一位千萬富翁的兒子怪父親捐10多萬元太小氣,原來,在兒子同學當中,有位家長是百萬富翁,同樣捐了10萬支持村莊整治,兒子覺得,爸爸是千萬富翁,理應捐更多的錢。那位千萬富翁的父親想了想,認為兒子的話有道理,于是又追加了捐款額。

設立功勞碑,只是村民捐錢捐物的一種記錄,但它創造了一種良好的氛圍,說明只有調動農民自身的積極性,新農村建設才有源源不斷的動力。建設新農村,政府是主導,農民群眾是主體,要在廣大農民群眾中開展以熱愛美好家鄉、建設美好家園、創造美好生活為主題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教育活動,克服“等靠要”的依賴、消極思想,激發農民勤勞致富、自強自立、合作共濟、奮發向上。

故事四:在高速公路兩旁,我們可以看到許多農民的房子還是“赤裸房”、“碉堡房”,沒有粉刷,紅磚裸露,很簡陋;有的房子,窗戶上沒有安裝玻璃,空洞洞的,就好像是戰爭年代碉堡頂部的槍眼。

建設新農村,自然要讓農民生活在舒適的環境里。浙江衢州開展的以“千村整治、百村示范”來創建整潔優美的農村社區,就是要借鑒城鎮社區建設的理念來改造傳統的村落,科學規劃村莊布局,大力推進村莊整治建設,加快建設中心村,改造城中村、園邊村、城郊村,合并小型村,搬遷高山村,把一些有條件的村莊改造建設成為規劃科學、經濟繁榮、環境優美、服務齊備、管理民主、社會和諧的農村新社區。

通過這些故事,我們對新農村該“新”在哪里似乎有了—些概念。當然,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其科學內涵遠不止上述內容。事實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內容豐富,涵義深刻,既要發展農村生產力,又要調整改善農村生產關系;既要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又要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既要加強農村物質文明建設,又要加強農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與和諧社會建設。正如浙江省農辦副主任顧益康所說,“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這20個字,是個有機整體,缺一不可。

許多村鎮的面貌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這些已經和正在建設的“小康村”,在很大程度上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都表現出廠一種契合。那么新農村建設,應該如何“新”起來呢?

雖然有的農村已經通了柏油路或水泥路、用上了液化氣、自來水、改了廁所、有了文體場所,外部的條件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環境,但是農民們所面臨的最主要問題仍然是“收入增長”。長期在農村調研的山東省政府農業專家顧問團農經分團團長、山東農村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高煥喜,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出了自己的評價標準:首先應該是“小康村”。農民們有相對穩定的經濟收入,生產生活條件向城市化靠攏,縮短城鄉差距,大多數人達到比較富裕的程度;其次是“文明村”。村容村貌的改變只是其中的一項內容,文明村還應該包括農民的自主意識、民主意識、法制意識、誠信意識都得到提高。最基礎的是,農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要有大幅度的提高。第三應該是“生態村”。使用好有限的資源,減少土地浪費和水污染。第四是“和諧村”。家庭和睦、民風純正、社區安寧是新農村建設所追求的目標之一。

我國已經進入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新的歷史時期,解決“三農”問題的深化和發展,衡量一個農村是否“新”,不能僅僅看是否有了漂亮的房子,更要看它經濟是否發展、文明是否進步、管理是否民主、是否符合農民的真正意愿,也就是說新農村建設是一個民心工程,也是一個系統工程。

一枝獨秀不是春。今年是“十一五”規劃實施的第一年,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有個好的開局,要根據中央提出的要求,大力發展農村經濟,讓農民得到實惠。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一個地方的發展,要做到一村一品、一鎮一品,形成特色。要立足長遠,高標準、高起點、高眼光搞好農村基礎設施。路要通、燈要亮,要讓百姓飲上安全水。要抓好農村教育,要大力改善鄉級衛生院情況,要加強農村信息化建設,努力營造平安、文明、和睦、和諧的新農村氛圍。

“兩會”期間,有關新農村建設的問題,成了與會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重點關注的話題之一。記者就此帶著新農村建設的有關問題采訪了與會人士?,F在讓我們聽聽他們對新農村建設的看法:

吳金印委員:農民手中要有錢

吳金印是河南省衛輝市唐莊鄉黨委書記,是一位成天跟農民打交道的基層委員?!靶罗r村建設不把生產搞上去,不把經濟搞

上去,農民手中沒有錢是不行的,只有農民富裕起來,其他教育、醫療、保障等才好辦?!?/p>

駱少君委員:公路要建到家門口

駱少君是杭州茶葉所的研究員,因為工作關系,她常常下鄉調研,很多茶農都成了她的好朋友?!罢憬貐^比較富裕,農民的人均收入超過了6600元,城鄉統籌已經走向了良性,有些地區分不出城市居民和農民。比如在嘉興地區,鄉鎮—級被撤銷了,形成‘市一區一街道一居委會一行政村’的格局,那一帶的社區醫院、學校等已經有了網點。城鄉一體化發展得比較好,這都得益于農村公路網的建設,我們那里‘鄉鄉通公路’早就實現了,現在農民最希望的就是‘村村通公路’?!?/p>

文家庭委員:農民盼望有個好規劃

2005年之前,文家庭一直在安徽霍山縣落兒嶺鄉鎮工作,去年被調到霍山縣林業局?!靶罗r村建設要根據各地的實際。我們那里是國家級貧困縣,農民人均年收入只有2600多元,所以生產發展最重要。建設新農村,農民最盼望的是有個好規劃,不要你搞你的、我搞我的,今天這樣的、明天那樣的,到頭來遭罪的還是農民?!?/p>

“新農村建設不能急躁,不能搞形象工程,更不能急功近利?!蔽募彝?,“目前我們的規劃正在做,而這個規劃一定是尊重農民意愿、科學合理并最終讓農民滿意的?!?/p>

馬麗代表:高度關注農村留守兒童

四川劍閣縣姚店鎮黨委書記馬麗是一位羌族女代表。她強調應高度關心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發育和生存狀態,兼顧教育資源的公平配置。

“農村留守兒童現象在我國貧困山區農村已是—個比較普遍的現象。這些兒童比較普遍的性格特征是自卑、冷漠、孤僻,必須高度關注他們的心理發育和生存狀態,因為他們將是新農村建設的主力和希望?!彼J為,那種花費巨額資金來打造一兩所重點學校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應該考慮到農村學校的整體水平,兼顧教育資源的公平配置。

代表和委員們還談到了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六大誤區:

廁所貼瓷磚、門前建噴泉、貸款建洋房、扛著鋤頭進電梯……這些看似夸張的現象,卻成為一些地方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追逐的樣板。代表們對當前新農村建設中暴露出來的認識偏差和實踐誤區,進行了深刻剖析和批評,催人警醒。

小康不小康,關鍵不是看住房——發展生產是根本

福建漳州市平和縣坂仔鎮西坑村號召農民建起了40多幢黃白相間的小別墅,成為當地政府大力宣傳的明星“小康村”,但西坑村卻因此欠下130多萬元貸款,成為當地百姓沉重的負擔和揮之不去的心病。

人人代表、重慶市云陽縣蓮花鄉千峰村黨支部書記鐘世榮說,不少地方有“小康不小康,關鍵看住房”的說法,認為只要“門面闊了”就是小康。這種不切實際的做法誤導著一些地方搞新農村建設的思路,惹得老百姓背后罵娘。事實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說到底是—項治窮的工程,是一項突出發展經濟的工程,新農村建設最重要的是要有產業支撐,廣大農民有致富門路。

各地要量力而行,要充分考慮當地財力和群眾的承受能力,不能盲目攀比、急于求成,更不能通過加重農民負擔和增加鄉村負債搞建設。

“只見新房子,不見新農村”——形象工程要不得

吉林省樺甸市八道河子鎮政府在通往該鎮的入口處興建的“文明生態小康示范村”,集體供暖、自來水入戶,物業、門衛、娛樂、文化設施等一應俱全。一些地方要求農家在廁所貼瓷磚,在門口建噴泉。

人大代表、湖北襄樊市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周建元說:“只見新房子,不見新農村,憑政府主觀意愿蓋新房、拿貸款建‘別墅’,絕不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一些地方不具備條件,就在公路邊拆遷改建,扒舊房、蓋新房,拆平房、建樓房。這是典型的‘形象工程’?!?/p>

要抓住重點,積極推進,從農民生產生活中最緊迫的實際問題人手,區分輕重緩急,突出建設重點,多為農民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做到不急于求成,不搞一刀切,不強迫命令,更不能搞形式主義。

亂占耕地無法向子孫交代——節約型新農村是方向

剛剛發布的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去年全國凈減少耕地36.2萬公頃,全國耕地面積僅剩約12200萬公頃。2月7日,河北藁城市南孟鎮南孟村黨支部書記馮志華在中南海向溫家寶總理建言:“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第一就是要保護好耕地,不能盲日亂上項目,否則要付出沉重的代價,無法向子孫后代交代?!?/p>

人大代表、黑龍江訥河市農技推廣中心主任譚志娟說,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應當是節約型新農村。要吸取不搞規劃或不科學規劃,造成輪番拆建、浪費驚人的教訓。節約型新農村要從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做起,節地、節能、節水、節材。農村建設節約利用耕地方面空間很大。村辦企業占地要精打細算,集約使用上地。

堅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切實保護基本農田,保護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田;同時要求收足農村土地流轉的相關稅費,并保證將新增部分稅費用于農村。

“搬一次家搬掉半條命”——扒房扒墻不可取

中部某縣在搞小康樣板村、文明村工程建設時,遭遇農民的不解和抵制。當地干部扒房子、扒墻推進工程建設,農民們氣憤地稱其為“兩扒”工程?!鞍嵋淮渭野岬舭霔l命,不能讓大量的農民大搬家?!比舜蟠?、湖北洪湖市洪林村黨委書記葉昌保說,新農村建設是個長期過程,一定要用示范、引導、自愿的方法進行,要堅決防止亂拆亂建,要堅決禁止對現有農民住宅強行拆遷。

農民群眾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體,要尊重他們的意愿,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村戶千差萬別——有多大能力做多少事

蘇北某地村民被政府動員搬進住宅新區后,對每月—次的水電氣費、垃圾費、物業管理費繳納等很不適應。有農民抱怨:新居雖然好看了,但離農田遠了。一些地方建起了“農民公寓”后,農民要扛著鋤頭進出電梯……

來自山東的人大代表王金友說,各地區發展情況不一樣件也不完全相同,必須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進行分類指導。省已提出明確要求,一律不得搞樣板工程。

建設新農村是一個與現代化建設同步進行的過程,要充分認識其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

“大躍進”搞不成新農村——要靠干部群眾的艱苦奮斗

一些地方的“十一五”規劃規定,20戶以上的村都要通柏油路,都要蓋新房子,都要按照新的統一的圖紙建設。

人大代表、湖北??悼h堯治河村黨支部書記孫開林說,在新農村建設中實施“達標工程”、“限時工程”和“指標工程”,只會拔苗助長,事與愿違。社會主義新農村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要靠干部群眾長期的艱苦奮斗,“大躍進”搞不成新農村。

所以說,從本世紀頭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到本世紀中葉我國基本實現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努力。

全民建設小康范文第2篇

㈠教材分析

1.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總體小康”和“全面小康”;

2、教學目標

⑴正確認識我國的小康水平;

⑵了解我國建設全面小康的目標;

㈡學生分析

⑴學生對于“小康水平”這一國家的基本情況是有所感受的,但這種感覺是表面、的不系統的,老師要進行有意識的引導和分析讓他們清楚而全面地了解認識自己國家的基本情況。

⑵“總體小康”和“全面小康”的理解學生在思維水平上有一定難度,他們的知識背景過于單薄,需要布置他們去收集和了解一些相關情況。

㈢教學設計

1、用“什么是小康?”,歷史上小康的定義導入,由此引出“我黨對小康社會的幾種提法”(設計目的:激發學生興趣,引出課題)

2、國情導讀

⑴通過比較分析國際輿論和中國現階段的小康水平,以及學生看到的現實中小康讓學生正確認識我國的小康水平。

⑵通過江澤民的十六大報告引導學生得出: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3、以“小康生活大家談”的組織學生:

① 請描繪他心目中的全面小康生活。

通過“②作為當代中學生,你能做到什么?③小市民信箱”的活動設計讓學生不僅能樹立小康觀念,并能在行為上為小康做自己的貢獻。

全民建設小康范文第3篇

(一)知識結構:總體小康的成就

全面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總體小康的特點

建設全面小康的目標

小康

社會的經

濟指方面的目標

標經濟建設的目標工業和經濟體制目標

縮小三大差別目標

人民生命方面的目標

(二)知識要點:

1、我國到20世紀末,人民生活上達到了小康水平。從微觀上看,城鄉居民的、明顯提高。千百年來始終困擾中國人的從此得到解決。人們的消費結構,已經從消費,過渡到消費,部分向比較邁進。從宏觀上看,國家的整體大大增強。我國終于告別了的時代,多少代中國人夢寐以求的愿望變為現實。

2、雖然我國人民生活已經在上達到了小康水平,但還是的、的、發展的小康。實現全面小康需要長期的。

(三)、解疑釋難:

(一)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

1、“三步走”的發展戰略

第一步,是實現國民生活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人均800美元)。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2、到20世紀末,人民生活基本上達到小康水平

從微觀上看,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從宏觀上看,國家的整體經濟實力大大增強。

3、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但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實現全面小康需要長期的艱苦奮斗。

(二)經濟建設的目標

1、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經濟建設方面的主要目標

(1)在優化結構和提高效益的基礎上,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綜

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2)基本實現工業化,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

(3)城鎮人口的比重較大幅度提高,工農差別、城鄉差別和地區差別擴大的趨勢逐步扭轉。

(4)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社會就業比較充分,家庭財產普遍增加,人民過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2、小康社會和建設進程是一種不平衡的發展過程。

二、問題探究:

探究1:2006年2月11日,蘇州市委書記王榮自豪的向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匯報:“對照江蘇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指標體系,去年年底蘇州已經基本完成各項考核任務。”蘇州由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做法是,在目標定位上,“快中求好,好中求優”;在路徑選擇上,“揚長避短,整體推進”;在工作方法上,“以點帶面,典型示范”;在組織保障上,“全市一盤棋,凝成一股勁”。

到2005年底,蘇州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計算已經達到54143元,比省均目標高1.3倍。城市化水平達到65%,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3%,比省均目標值低1.7%;城鎮居民人均收入達到16276元,比省均目標值高27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393元,比省目標值高11%;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滿意率達到92.5%,比省目標值高2.5%.

(1)總體小康的特征和表現是什么?

特征:低水平、不全面、發展很不平衡

表現:從微觀上看,城鄉居民的的生活水平、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從宏觀上看,國家的整體實力大大增強。

(2)全面小康的目標是怎么樣的?

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3)總體小康與全面小康的區別是什么?

三大區別:(1)總體小康是低水平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個較高標準的小康。

(2)總體小康是一個偏重于物質消費的小康,而全面小康,除了注重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外,還特別注重人們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權利,以及生活環境的改善等。

(3)總體小康是一個發展不平衡的小康的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將縮小地區、城鄉、各階層的差距。

三、聯系實際: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16項指標

根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涵及其目標確定的原則,建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指標體系包括經濟、社會、環境和制度四個方面的16項指標,經濟方面4項指標。

到2020年,城市化率從現在的36%提高到55%以上,城市容量7億到7.5億人口,信息化程度和國際競爭力提高到全球前15名行列,城市化進程中的土地占有面積不得超過國土總面積的2%,恩格爾系數不超過35%,基尼系數35%-40%,人文發展指數不

低于80%,城鄉二元結構指數1.80以下.人均預期壽命76歲,人均受教育年限超過10年,科技創新能力指數平均達到25%,科技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貢獻率達到65%以上.

四、檢測反饋:

《詩經.大雅.民勞》中曰:“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其意是講,老百姓終日勞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過上小康的生活。據此回答1-2題。

1、我國現在達到的小康社會狀況是()

A、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B、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小康

C、已達到中等收入國家水平D、殷實的小康社會

2、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是()

①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②人民生活同步富裕③我國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發展④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進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總體小康與全面小康區別有()

①總體小康是一個低標準的小康,全面小康社會,將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寬裕 ②總體小康是一個偏重于物質消費的小康,而全面小康社會,追求的是物質、政治、精神和生態文明的共同發展③總體小康是一個發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社會將縮小地區、城鄉、各階層的差距 ④總體小康是我們的近期目標,而全面小康則是我們的最終奮斗目標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4、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根本的是,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A、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B、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C、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D、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5、“工農差別、城鄉差別和地區差別擴大的趨勢逐步扭轉”,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經濟目標中的重要內容。這一目標的提出

①是由社會主義的本質決定的②是由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分配原則所決定

③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④與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相一致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6、(不定項)全面小康的標志之一是恩格爾系數低于40%。2005年,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6.7%,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45.5%.2000年全國恩格爾系數為46%,預計到2010年下降到40%,2020年前后下降到35%左右.上述材料說明

A、城鄉居民的消費水平有下降趨勢

B、城鄉居民的消費結構趨于合理化

C、城鄉居民的消費以享受性消費為主

D、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

7、簡答題:

簡述總體小康與全面小康的區別。

(答案略)

辨析: 我國已達到小康水平。

參考答案:

① 小康水平是一個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

② 我國目前達到的是總體小康水平,是我國發展史上的偉大成就,但同世界其他國家相比,剛剛邁進小康社會門檻,是一個低水平、不全面、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水平

③ 在本世紀頭20年,我們將實現更高水平、更加全面、更加均衡的全面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全民建設小康范文第4篇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在本世紀頭20年的奮斗目標,黨的十七大又從實際出發,適應國內外形勢發展的新變化,對目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國家統計局統計科研所課題組監測結果顯示,2000~2007年,我國經濟保持較快發展,居民生活質量明顯提高,社會事業加快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穩步向前邁進。

一、總體進程呈穩步上升趨勢

2000年以來,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逐年加快,實現程度從59.3%穩步提升到2007年的72.9%,平均每年增加1.95個百分點。特別是2007年的實現程度比上年提高了2.88個百分點,是2000年以來進展最快的一年。按此發展趨勢,到2020年我國完全可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其主要特征是:

第一、經濟保持較快發展。2007年經濟發展實現程度為65.5%,比2000年提高15.2個百分點

在反映經濟發展的五項監測指標中,2007年全國人均GDP達到了18934元,比2000年的7858元增長1.4倍,按可比價格計算,年均增長9.5%;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由2000年的0.90%平穩上升至2007年的1.49%;2007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40.1%,比上年增加0.1個百分點;2000年以來,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城鎮人口比重從2000年的36.2%上升至2007年的44.9%;城鎮調查失業率基本穩定,一直處在5~6%之間。經濟發展總體趨勢

較好。

第二、社會和諧程度逐步改善。2007年社會和諧實現程度為71.3%,比2000年提高13.8個百分點

2007年,我國基尼系數和城鄉居民收入比分別由2000年的0.412和2.85擴大到0.458和3.55;但地區經濟發展差異系數由2000年的68.7%減小到2007年的62.6%;基本社會保險(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由2000年的13.3%提高到2007年的47.6%,增加了34.3個百分點;高中階段畢業生性別差異系數從2000年的110.64逐年降低至2007年的100.19??偟膩碚f,社會和諧程度逐步改善。

第三、城鄉居民生活質量明顯提高。2007年生活質量實現程度為78.3%,比2000年提高20.0個百分點

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了居民收入的大幅增長,居民的生活質量也有了明顯的改善。2000~200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280元增加到13786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年均增長10.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201元增加到3886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年均增長6.1%;城鄉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呈較大幅度的下降,與2000年相比,2007年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下降3.1個百分點,農村下降6.0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住房面積大幅提升,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由2000年17.6平方米提高到2007年的22.6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磚木、鋼筋混凝土結構)由2000年的19.8平方米提高到2007年的27.3平方米;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逐年下降,從2000年的39.7‰下降到2007年的18.1‰;平均預期壽命也有所增長。

第四、文化教育事業蓬勃發展,2007年文化教育實現程度為67.3%,比2000年提高11.8個百分點。民主法制也逐步得到健全隨著國家對文化教育的重視,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4年的2.15%上升到2007年的2.6%;居民文教娛樂服務支出占家庭消費比重從2000年的11.7%增加到2007年的12.1%;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00年的7.79年上升到2007年的8.40年??傮w來看,進入21世紀,我國文化教育事業得到了蓬勃發展。近年來,隨著我國民主進程的推進,民主法制正在逐步得到健全。

第五、資源環境受到重視。2007年資源環境實現程度為72.0%,比2000年提高6.4個百分點

2000年以來,中國能源消費日益增加,單位GDP能耗呈上下起伏之勢,按2000年可比價計算,2004和2005年中國的單位GDP能耗達到21世紀以來的最高值1.43噸標準煤/萬元,之后由于國家“節能減排”措施采取得力,2007年該指標降低為1.36噸標準煤/萬元,但比這段時期中最低的2002年仍然要高0.06噸標準煤/萬元;耕地面積逐年減少,以2000年為基期,2007年耕地面積指數已經下降到94.93%;環境質量指數逐年好轉,在監測的557個城市中,2007年有389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含二級)標準,占監測城市數的69.8%,比2000年提高33.3個百分點;地表水達標率由2001年的32.7%上升到2007年的42.9%;森林覆蓋率也在擴大。

二、四大區域的實現程度均有上升,但仍存在一定差距

我國的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由于其經濟社會基礎、地理條件、資源稟賦等多方面的差異,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體現出不同的特征。

(一)從實現程度看,東部地區遙遙領先,東北地區緊跟其后,中部地區勢頭較好,西部地區有待提高

2007年,東部地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程度由2000年的64.0%上升到81.3%,平均每年增加2.47個百分點。無論是每年的實現程度還是實現程度的提升幅度,東部地區都居全國四大區域之首。

東北地區200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現程度為60.7%,僅次于東部地區,到2007年其實現程度達到74.8%,平均每年增加2.01個百分點。相對東部地區而言,2000~2007年間,其發展速度較為緩慢,但從200

6、2007年來看,得益于國家提出的“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政策,發展速度明顯加快,并大有趕超東部地區之勢。中部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基礎都不如東部、東北地區,但近年來的發展勢頭十分可喜。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現程度來看,2000年實現程度為55.8%,而到2007年已經上升到70.3%,平均每年增加2.06個百分點。但比東部地區滯后4~5年,比東北地區滯后2~3年。

相比于其它區域,由于西部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基礎較差,2000年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現程度為52.3%。近些年來國家對西部地區加大了開發力度,到2007年實現程度為64.6%,相當于東部地區2000年、東北地區2002年、中部地區2005年的水平,比其它區域滯后了2~6年。

(二)從各方面看,各地區在經濟發展、社會和諧和生活質量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在經濟發展方面,區域差異最為顯著:東部和東北地區優勢很

大,中、西部地區較為滯后。2007年,東部和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實現程度分別達到了79.4%和71.9%,而中、西部地區分別達到55.2%和53.8%,相當于東部和東北地區2000年的水平。東部和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實現程度平均每年增加3.18和2.42個百分點,大大超過中、西部地區的2.04和1.62個百分點。

在社會和諧方面,東、中部地區發展較快。2007年東北地區“社會和諧”實現程度為79.5%,低于同年東部地區的82.2%;中部地區雖然起步較低,但近兩年來發展迅猛,2007年“社會和諧”實現程度達到了71.9%;2007年西部地區“社會和諧”的實現程度達到62.8%。在生活質量方面,東部地區到2007年“生活質量”的實現程度達到了88.6%,是指標體系六個方面中實現程度最高的一個;中部地區基礎相對較差,但發展較快,年均增加2.62個百分點,到2007年實現程度達到了77.3%;東北地區平均每年增加2.32個百分點,近3年來的增長速度明顯加快,2007年比上年增長2.68個百分點,快于同期中部地區的增長速度;西部地區由于基礎較差,其2007年實現程度為67.1%,大體相當于東北地區2004年、中部地區2003年的水平。

(三)從各區域的進程來看,東部地區有望到2012年基本實現,東北和中部地區有望在2015至2017年基本實現,西部地區則任重道遠

東部地區無論是每年的實現程度還是實現程度的提高幅度都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而且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監測指標體系的六個方面中發展比較均衡,其中四個方面在2007年的實現程度已經達到或非常接近80%,這些方面經過努力很快就能達到90%的目標;其

余的兩個方面也存在較大發展空間,因此有望在2012年左右基本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

東北地區由于其經濟、社會發展基礎較好,按其發展進程,有望在2015年左右基本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

中部地區的基礎雖然大都比東部和東北地區差,但其發展速度可圈可點: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各方面中,中部地區在“文化教育”和“資源環境”方面發展速度最快;在“社會和諧”和“生活質量”方面發展速度僅次于東部地區。中部地區的快速發展使其有可能在2017年左右基本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

全民建設小康范文第5篇

[摘要]黨的十七大報告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這是我黨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對全面小康社會認識的不斷深化,是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框架體系、目標要求的充實、完善和提高。

[關鍵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新內涵

黨的十七大報告,在黨十六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對我國發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新要求是基于對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新階段提出來的,新要求賦予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以新的內涵,更加注重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充分體現科學發展觀思想。新要求提出發展新理念,理清發展新思路,指明發展新路徑,繪制發展新藍圖。

一、在發展中不斷深化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認識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25年前,在黨的十二大(1982)報告中,“小康”這個詞第一次出現在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里,這讓人們看到了民族復興征程上一個里程碑式的顯著標志。5年前,黨的十六大報告(2002)確定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對小康社會作出比較全面的描述,初步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目標體系。

小康,是一個有著濃郁中國韻味的詞匯。從最初的“小康水平”到“總體水平的小康”,再到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它表明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探索的現代化道路,從形式到內容都是具有中國特色的。

然而,具有中國特色的全面小康社會,所要達到的經濟社會指標、生產力進步程度、科技發展水平、經濟發展模式、社會保障體系、區域協調以及人民生活狀態、政治民主和文化建設等,其體系框架的具體內容以及標準是需要在發展中不斷完善的,這不僅需要對全面小康社會的基本內涵有更深刻的認識、更全面的把握,也需要根據國內外新形勢、新變化進行動態的調整。黨的十七大報告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出新要求,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理念,是對原有的全面小康社會的基本框架進行不斷充實、豐富、完善和提高。

改革開放近30年,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消費結構、產業結構、就業結構、城鎮化等都發生變化,我國已從生存型社會向發展型社會過渡,在這個階段,“生存性問題”壓力減弱,“發展性問題”壓力增大,已經到了突破發展瓶頸的關鍵時期。

從人類發展的角度講,我國面臨著兩大矛盾和兩大任務。兩大矛盾:一是經濟快速增長同發展不平衡、資源環境約束的突出矛盾;二是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長與公共服務不到位、基本公共產品短缺的突出矛盾。兩大任務:一是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二是為全體社會成員提供基本有保障的公共服務。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生態文明社會,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對于促進公平、可持續的人類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黨和國家到2020年的奮斗目標,是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黨的十七大在認識和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規律的基礎上,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作出及時、科學的調整和完善,這將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

二、建設更高標準的全面小康社會

黨的十六大提出用20年時間,全面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然而僅僅過去五年,我黨又站在新的歷史高度,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重新審視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之路,對建設全面小康社會提出更高標準。

第一,指標值由“總量”調整為“人均”,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翻兩番??偭糠从硣?,人均反映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共同富裕程度,它構成了判斷一個國家或地區現代化的公平表征。指標變化表明從追求經濟增長、強調產出能力的絕對量,轉向追求經濟發展、強調生產力水平提高的相對量,人均考慮了人口增長因素,突出了人本的科學發展理念。我國經濟總量突破21萬億元大關,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2002年的1000多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2000多美元,提前實現了本世紀頭一個10年翻一番的預期。我國經濟位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國民總收入排名第129位(2004年數據排名)。根據世界銀行的《2003年世界發展數據手冊》,世界人均國民總收入是5120美元。無論從排位還是從絕對量比較,我國人均水平與世界平均水平相差很大。當初GDP翻兩番,考慮人口增長因素,到2020年預期達到人均GDP3000美元(這是20世紀工業化的重要衡量指標)。如今,我們有條件也有能力盡快提高人均水平,按人均GDP翻兩番,考慮匯率和人口因素,屆時將可以實現人均4000美元左右。這意味著我們將根據21世紀初的國內外經濟社會發展狀態,與時俱進,提高了實現工業化的標準。對于人均GDP翻兩番的理解,也不能僅限于數值的概念,這個總體水平的平均,是有最低底線的,即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這一點正是黨的十七大著重突出的“人本理念”,也是對小康社會之“全面小康”含義的補充,即“全民達到小康水平以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標準提高,難度增大,要求發展的進程也要加快。

第二,目標值由“基本實現工業化”調整為“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黨的十七大報告談到全面認識新形勢新任務時,在黨的十六大強調的“四化”基礎上增加了信息化,即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人類經濟社會的發展已經出現了兩次現代化進程,第一次是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變,第二次則是指從工業文明向知識文明的轉變。第一次現代化是以實現工業化為主要標志,我國已進入工業化的沖刺期,但面對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際競爭格局,中國必須在完成工業化的同時,開始向第二次現代化,即以信息化為主要標志的知識經濟時代邁進,肩負起工業化和信息化的雙重歷史任務。創新是知識經濟時代的重要特征,自主創新能力的高低,決定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進步的快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根本保證。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就是要在完成工業化、發展信息化的進程中,走科技進步、自主創新之路,努力向更高的經濟社會層次發展,為中國國際競爭力和國家綜合實力的提高奠定堅實基礎,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經濟支撐。

第三,體制目標由“建成完善”調整為“更加完善”。黨的十四大確定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十四屆三中全會作出了《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十六屆三中全會作出了《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黨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黨的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根本的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市場化是現代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這就要求我們為不斷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完善基本經濟制度,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相互協調,為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創造更為良好、有利的制度環境和社會條件。

第四,城市化進程由“城鎮人口比重較大幅度、三大差別逐步扭轉”調整為“新農村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城鎮人口比重明顯增加”。城市化是第一次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表明一個國家或地區的“集約程度”和生活質量,是現代化的質量表征。按照國際工業化的一般標準,城市化(非農業人口)比重在60%以上,我國2006年城鎮人口比重為44%。盡管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十年,城鎮化建設突飛猛進,但城鄉二元結構矛盾依然十分突出,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壓力很大,已經成為我國面臨的重大社會問題。提高城鎮人口比重是一項綜合性、社會性任務,不僅要著重解決“三農”問題,加強新農村建設,還要考慮農村勞動力人口轉移的空間,城鎮化建設,城市規模擴展,以及相關的戶籍制度、用工制度、教育及社會保障等一系列制度的改革配套。

三、走“又好又快”的經濟發展之路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到“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從“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好”字排在了“快”字之前,這一順序的變化深刻地體現了科學發展觀?!昂谩敝v的是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快”講的是發展的速度,但速度之“快”,基于質量之“好”,“好”是“快”之前提,在“好”的基礎上的“快”才是真正意義的、長久不衰的“快”,能夠行穩致遠。

第一,翻兩番必須建立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黨的十七大報告的一個新意是,在談到前進中的困難和問題時,把“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放在了第一位。據有關數據顯示,盡管2006年中國貢獻了占全世界5.5%的GDP,但中國為此消耗了占全世界15%左右的能源、30%的鋼材和54%的水泥。資源和環境壓力是我國經濟發展中面臨的最為嚴峻的挑戰,而改變這種壓力的根本途徑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在創造物質文明的同時建設生態文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指標的提高,絕不僅僅是一個數量問題,這一指標的實現是以產業結構優化、創新能力和經濟效益提高、節能環保為前提條件。經濟增長必須與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同步提高,逐漸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第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由外生發展向內生發展轉變,由量的積累向質的提升發展,由效益優先向公平優先發展。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替代“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雖然僅一詞變更,但是內涵卻發生了重大變化,經濟增長不等于經濟發展。經濟增長是經濟社會發展量的概念,著重于經濟總量,經濟增長方式則是就經濟增長本身的投入產出而言。而經濟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質的概念,經濟發展方式的內涵更豐富、更全面,不僅包括經濟增長,而且包括產業結構、勞動力生產率、科技水平、教育程度、資源利用、生態環境、社會轉型和國際收支等多方面社會經濟的內容。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發展動因講,就是由政府主導轉向市場內在(企業、消費)主導;從發展拉動講,由單純投資型轉向更多地依靠改革、自主創新型;從發展狀態講,由高耗低效污染型轉向低耗高效環保型;從發展協調性講,由產業、分配、區域、資源、生態的失衡轉向相對均衡。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要快速發展經濟以扭轉落后局面,因此重點強調經濟量的快速增長。如今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必須在保持一定增長速度的同時,更注重社會生產力水平、經濟社會發展質量的全面提高。用“發展”取代“增長”,符合社會經濟發展規律,也更好地體現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的特征。因此,實現未來經濟發展目標、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關鍵一條是要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取得重大進展。

第三,突出消費拉動,普遍提高人民的富裕程度和生活質量。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是由投資、出口、消費“三駕馬車”同時拉動的,三者之間存在相互消長的關系,尤其是消費與投資的這種相互消長關系更為直接和明顯。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幾乎形成了一種定勢,即投資和外貿成為強勢推動力量,而消費則不時處于疲勢或弱勢的狀態。高投資、多出口,使我國經濟保持了一個相當長時期的高速增長,同時也面臨投資過熱、出口帶動經濟增長的巨大壓力等問題。在經濟發展初期,一個短時期或者某個特定時期內出現這種狀態,倒也未有大礙。但是,從長期的經濟發展來看,特別是對于我們這樣一個擁有十幾億人口的大國來說就是一個值得特別注意的問題了。這個問題由于國內外經濟社會環境的變化,在近幾年來顯得尤其突出和迫切。投資、出口、消費最好是均衡發展,才能夠保持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國際經驗表明,消費率低于60%就必須調整。當前,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消費率已達70%~80%。數據顯示,我國最終消費占GDP的比重(消費率)已從1978年的62%下降到2006年的50%,居民消費率也從1978年的48.8%下降到2006年的38.2%,均為歷史最低水平。內需不振,是這幾年中國經濟中存在的一個深層次問題,帶來的負面影響越發突出。中國經濟增長立足點應更加重視擴大消費,擴大就業,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最低工資標準,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實現居民消費率穩步提高。擴大消費能夠直接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對于構建和諧社會有最直接的意義。同時,消費也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持久的動力源泉,從國內外的經驗來看,都證實了這一點。

第四,保障社會公平,均等共享基本公共服務。當前中國經濟社會中表現出的不公平的形式多種多樣,原因也很復雜,既有歷史、自然、制度和政策的原因,也有市場不完善、經濟轉型和經濟發展過程帶來的負面影響。這些不公平問題之間的相互聯系,也決定了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從多個方面進行持續的努力。從基礎性、廣泛性、迫切性、可行性角度出發,義務教育、公共衛生、基本醫療、基本社會保障、公共就業服務是中國建設社會安全網,保障全體社會成員基本生存權、發展權必須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務,它們構成當前基本公共服務的主要內容。經濟持續增長為促進社會公平提供必需的物質基礎,但還需要政府增強提供公共服務能力,以及完善相應的配套制度。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就是要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均等化不等于平均化,而是全體公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務的機會均等,結果大體相同,尊重社會成員自由選擇權?;竟卜展┙o上要建立全國統一的制度,要將基本公共服務的差距控制在社會可承受的范圍,要特別關注弱勢群體,保障弱勢群體的基本公共服務的供給,現階段重點應努力推進城鄉區域間、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責任編輯宮秀芬

全民建設小康范文第6篇

一、基本情況

玉山鎮洋后村是建甌市庫區移民人口最多的建制村,共有大中型水庫直補移民2670人,移民人口占建甌市直補移民人數的56.4%。洋后村移民因建設洋后水庫,大部分水田和園地被征用,全村移民只有較貧瘠的山壟水田330畝,人均耕地僅0.11畝。加上洋后村林地多數屬于生態公益林和水土保持林地,可供移民開發的山地資源十分有限,成為困擾移民后期發展的一大難題。

建甌市洋后水電站裝機容量300kw,年發電量207萬kw·h(近4年均值),年利用小時將近7000小時。發電水頭72m,壩址以上集雨面積40.5km2,引水流量0.42 m3/s的引水渠道2.85km。2013年,得知建甌市洋后水電站所有人有意出讓電站資產后,建甌市移民局積極申請移民后期扶持項目資金,由洋后村委會購置洋后水電站股權資產,總投資267.3萬元。按現行上網電價計算,每年凈收益可達35萬元,靜態投資收益率13.1%。同時,洋后電站水力資源開發潛力大,電站增效擴容后將產生更大的效益。洋后水電站收購后,通過資產經營,將有力地促進洋后村移民增收,移民資金投資將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主要做法

1. 尊重民意,廣泛聽取移民意見。

為切實維護移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尊重移民群眾意愿,項目實施過程中,根據移民后期扶持項目管理辦法,組織人員通過進村入戶、走訪座談、專項調查等形式,廣泛聽取移民群眾對購置水電站項目的意見。2013年6月5日,召開第一次購置洋后水電站項目征求意見會議,聽取庫區移民代表、移民村(組)干部的意見和建議。與會人員表示全力支持購置洋后水電站項目,并向全體村民公示,取得全體移民同意。

2. 加強協調,取得黨委政府支持。

為有效推進項目的順利實施,我們積極向市委、市政府及玉山鎮黨委、政府匯報,取得市、鎮領導的支持。市、鎮兩級經過認真研究,認為項目的實施有利于提高洋后村移民的收入,促進庫區的安定穩定。2013年11月19日,市政府召開了由監察、財政、移民、審計局以及玉山鎮、洋后村委會的有關領導參加的專題會議,研究申請購置移民生產開發項目洋后水電站有關問題,形成《關于研究移民生產開發項目有關問題的紀要》([2013]94號),確定了項目購置方式、程序、監管和項目實施方案等。玉山鎮也召開專題黨政領導班子會研究,同意玉山鎮2013-2014年庫區移民資金集中用于洋后村委會購置洋后水電站全部股權資產和經營權,明確以洋后村民委員會作為項目實施主體,同意購置項目的生成過程以及購置后項目產權歸屬、生產經營和收益分配機制,并由玉山鎮人民政府形成紀要,報送市移民開發局。

3. 預防在先,實施穩定風險評估。

根據省移民局的要求,2013年6月中旬至7月初,組織政法、綜治、移民、財政等相關部門人員深入玉山鎮洋后村,對申請移民資金購置洋后水電站項目進行認真細致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7月10日,形成了《建甌市人民政府關于建甌市洋后水電站購置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情況的報告》(甌政[2013]60號),全面分析了項目實施可能引發的社會穩定風險,對可能引發風險進行評價,并對相應的風險建立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和預案。

4. 從嚴評審,確保項目公正實施。

2013年11月28日,洋后村召開全村移民代表會議,討論產生了洋后水電站購置方案;會議還由移民代表提名產生詢價小組候選人員名單,經無記名投票,選舉產生洋后水電站購置詢價小組成員。詢價小組成員經公示移民群眾無異議正式產生。同時,聘請了福建武夷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對洋后水電站資產進行評估,形成了《建甌市洋后水電站資產評估報告》。2013年12月6日,在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和玉山鎮黨委、政府的指導下,洋后村召開詢價論證會,詢價小組與相關部門專家開展了認真的詢價論證,一致認可項目評估價格,并向省移民局報告。2014年6月26日,購置項目獲得省移民局批復后,洋后村委會與電站所有人簽定正式轉讓協議。

5. 完善方案,保障移民投資收益。

為確保廣大移民群眾的利益,組織召開了洋后村移民代表會議,討論確定了電站購置價格范圍。詢價小組根據移民代表確定的價格范圍和有關單位的指導意見,與電站所有人代表進行協商談判,最終確定洋后水電站購置轉讓價和轉讓相關事宜。同時,召開洋后村移民代表大會,詢價小組通報電站購置情況:轉讓價格為含稅260萬元,其中電站所有人實得230萬元,轉讓稅金暫定30萬元。與會移民代表一致同意詢價小組提出的轉讓價格,形成了會議決議并向全體村民公示。經公示移民無異議后,報送玉山鎮人民政府備案。

三、幾點體會

1. 民主決策、陽光操作是前提。

洋后村移民購置水電站項目,自始至終都實行陽光操作,每一次重大決策,包括項目實施、購置價格、收閃分配、購置程序等,都通過召開移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并將會議決議告示于眾,接受全體移民的監督,經公示無異議后再組織實施,這是項目順利實施的群眾基礎。比如詢價小組的產生,就是召開全村移民代表會議,由移民代表分別提出詢價小組候選人名單,再經過無記名投票選舉,最后經公示移民群眾無異議產生。

2. 黨委重視、政府支持是關鍵。

申請移民后期扶持資金,實施移民扶持項目,必須取得地方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洋后村購置洋后水電站項目實施過程中,建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多次過問,玉山鎮黨委、政府也給予了積極支持,市、鎮、村先后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組織專題研討,并要求相關部門積極配合、大力支持,嚴格按照省移民局生產開發項目管理的相關精神組織實施,確保了購置洋后水電站項目的順利推進。

3. 嚴格程序、強化監督是基礎。

為確保項目的公正實施,確保全體移民的利益,考慮到資產股權轉讓的專業性,洋后村委會委托有經驗的會計師事務所咨詢和辦理電站轉讓相關事宜,并擬定以股權轉讓方式購置洋后水電站。項目實施過程嚴格按照“原有企業增資、升級(由普通合伙一有限合伙一有限公司),升級過程中股權逐步轉讓”的程序進行,原有“建甌市洋后水電站(普通合伙)”升級為“建甌市洋后水電站(有限合伙)”,洋后村委會占有股權89%,玉山庫區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占有電站1%股權,原有電站所有人之一盧華鼎占10%股權。同時,成立了由市紀委、移民局、財政局、玉山鎮政府等單位相關人員組成的洋后水電站購置項目監督小組,加強對項目實施過程的全面監督。

4. 注重創新、健全機制是保障。

實施移民后期扶持項目,要注重創新,健全相關的機制,才能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在洋后村購置水電站項目過程中,我們主要在三個方面創新:一是原洋后水電站為普通合伙人企業,直接資產轉讓涉及程序復雜,交納稅金多,按照一般工作程序難以按計劃完成項目,為此,我們在多方聽取意見后,根據企業工商登記的要求,創新擬定電站以股權轉讓方式實施,通過原有企業增資、企業升級、股權逐步轉讓達到實施目標。二是基于電站實物資產與帳面資產相符的實際,電站從原注冊資本7.5萬元增資到165萬元,開據建安工程發票127萬元,繳納稅金8萬多元。由此可減少轉讓環節增值部分個人所得稅23萬元;三是根據工商管理規定,原洋后水電站為普通合伙企業,洋后村委會作為農村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不是法人,不能作為企業全資投資人存在。為此,引進了由洋后村移民發起的“建甌市玉山庫區農產品專業合作社”作為股東之一,解決了工商登記變更問題。洋后村委會書面協議委托玉山庫區農產品專業合作社代持1%股權,明確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有效防止移民資金被挪作它用。

5. 以民為本、移民受益是根本。

上一篇:寢管工作總結范文下一篇:四風八項規定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