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全民科學素質綱要

2022-07-26

第一篇:全民科學素質綱要

全民科學素質綱要

主要行動

根據指導方針和目標,在“十一五”期間實施以下主要行動:

未成年人科學素質行動

任務:

――宣傳科學發展觀,重點宣傳我國人口眾多、資源有限、人均占有資源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基本國情,使未成年人從小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和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完善基礎教育階段的科學教育,提高學??茖W教育質量,使中小學生掌握必要和基本的科學知識與技能,體驗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與方法,培養良好的科學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發展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增強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普及農村義務教育,切實提高農村中小學科學教育質量。為農村未成年人提供更多參與科普活動的機會,培養改善生存狀況、提高生活質量和自我發展的能力。

――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活動和社會實踐,增強未成年人對科學技術的興趣和愛好,初步認識科學的本質以及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培養社會責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措施:

――通過實施新世紀素質教育工程,推進新科學課程的全面實施。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特點,注重課程的綜合性與連貫性;開展學齡前科學啟蒙教育,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推廣義務教育階段綜合性科學課程,逐步推進高中科學課程改革;深化中小學科學課程教材、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改革科學教育評價制度,定期監測科學教育質量。

――提高農村未成年人科學教育水平和質量。結合農村實際,加強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的科學教育資源建設,發展針對農村校外未成年人的非正規教育,開展生活能力和生產技能培訓等科普活動。

――開展課外科技活動,引導未成年人增強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普及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資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險等知識。加強“珍愛生命、遠離毒品”和崇尚科學文明、反對愚昧迷信的宣傳教育。發揮未成年人在家庭和社區科普宣傳中對成年人的獨特影響作用。

――通過“大手拉小手科技傳播行動”、科技專家進校園(社區、科普基地)、中學生進科研院所(實驗室)等活動,組織科技工作者與未成年人開展面對面的科普活動。

――提高母親的科學素質,重視家庭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學素質中的重要作用。 ――新聞出版、廣播電視、文化等機構和團體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傳播力度,用優秀、有益、生動的科普作品吸引未成年人,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整合校外科學教育資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動場所與學??茖W課程相銜接的有效機制。利用科技類博物館、科研院所等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的教育資源,為提高未成年人科學素質服務;加強現有青少年宮、兒童活動中心等綜合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的科普教育功能,在有條件的地區建設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等專門的科普活動場所。發揮社區教育在未成年人校外教育中的作用。

農民科學素質行動

任務:

――面向農民宣傳科學發展觀,重點開展保護生態環境、節約水資源、保護耕地、防災減災,倡導健康衛生、移風易俗和反對愚昧迷信、陳規陋習等內容的宣傳教育,促進在廣大農村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風尚,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圍繞科學生產和增效增收,激發廣大農民參與科學素質建設的積極性,增強科技意識,提高獲取科技知識和依靠科技脫貧致富、發展生產和改善生活質量的能力,并將推廣實用技術與提高農民科學素質結合起來,著力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提高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就業的能力。

――提高農村婦女及西部欠發達地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革命老區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

措施:

――逐步建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適應需求的農村科學教育、宣傳和培訓體系。制定《農民科技教育培訓體系建設規劃》和《中國農民科學素質教育大綱》,指導面向農民的各類科學教育活動。

――大力開展農民科技培訓。結合實施全國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農村黨員基層干部適用技術和市場經濟知識培訓計劃、綠色證書工程、星火科技培訓專項行動、雙學雙比、巾幗科技致富工程等,開展針對性強、務實有效、通俗易懂的農業科技培訓,多渠道加大培訓力度。使參加綠色證書培訓達1000萬人;重點培育100萬個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2000萬個農戶。發揮好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農村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農村致富技術函授大學、農業科教與網絡聯盟、有關大中專院校和其他農村成人教育機構在農村科技培訓中的作用。

――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科技下鄉和群眾性、社會性、經常性科普活動。深入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普日等活動,總結推廣科技特派員、科技入戶、科技

110、科普之冬(春)、科普大集、專家大院、科技咨詢服務站、科技大王下鄉、科教興村等行之有效的做法,探索科技人員與農民互動的科技咨詢服務長效機制。

――開展農村科技、科普示范活動,建立和完善示范體系。深入開展全國科技進步示范市(縣、區)和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鄉(鎮)、村、戶等建設活動,大力發展科技、科普示范基地,發揮好它們的示范作用。 ――開展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科技培訓。建立健全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機制,按照《2003-2010年全國農民工培訓規劃》要求,積極開展農民工的引導性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和崗位培訓。

――建立健全農村科技教育、傳播與普及服務組織網絡和人才隊伍。發展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農村基層科普組織和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重點扶持1萬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組織專家咨詢服務和志愿者隊伍,形成動員科技人員為“三農”服務的有效機制;培養農民技術員隊伍,提高農村實用人才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傳播能力。

――加強農村基層科普能力建設。依托農村中小學、村黨員活動室、農村成人文化技術學校、文化站和有條件的鄉鎮企業、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等農民合作組織,發展鄉村科普活動場所。推動鄉村科普櫥窗、宣傳欄等建設,開發和充實適應需求、富有特色的展示教育內容。加強民族地區科普工作隊建設,提高西部地區特別是邊疆民族地區基層的科普能力。

第二篇: 全民科學素質綱要

一、未成年人科學素質行動

(一)主要任務

1、切實把科學教育擺在中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位臵。樹立科學教育觀,針對幼兒園、小學、中學不同階段的特點,制定全市中小學生科學素質建設實施計劃,落實科學素質教育的各項任務,把未成年人科學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的全過程,建立和完善科學教育的評價機制;加強青少年科技特色學校創建和評比工作,到2010年,全市將創建市級青少年科技特色學校50所,申報省級青少年科技特色學校10所。

2、著力提高未成年人的科技素養。以科技競賽和科技活動為抓手,常年組織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金鑰匙”競賽、“大手拉小手”科技傳播行動、科學家進校園、校園科技節等科普系列活動,增強未成年人的社會責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開辦家長學校,重視家庭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學素質中的作用;普及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資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險等知識,培養未成年人對科學技術的興趣和愛好。

3、切實提高農村中小學科學教育質量。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鞏固普及義務教育成果,加強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的科學教育資源建設,發展針對農村校外未成年人的非正規教育,開展生活能力和生產技能培訓,為農村未成

年人提供更多參與科普活動的機會。

4、加強校外科技活動場所建設,完善科技教育輔導機制。結合城市公益設施布局和建設,配套完善青少年活動場所,著重抓好少年宮、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科普教育基地、實踐基地的建設,因地制宜,努力實現各縣區(含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下同)都有一所綜合性、多功能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充分發揮我市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博物館等校外活動場所的科普教育功能;建立課堂教育與課外教育相結合,以校內教育為主,科普場館教育為補充的科普教育機制;采取專職教師與兼職教師相結合相補充的方法,建立和培養一支高素質的科技輔導員隊伍。

5、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傳播力度。新聞出版、廣播電視文化等機構和團體要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傳播力度,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鼓勵少兒科普文藝與少兒出版、廣播電視、文化等機構和團體為未成年人提供優秀、有益、生動的科普作品;連云港日報、蒼梧晚報,連云港電視臺、廣播電臺以及各縣(區)的新聞載體要開辟科普專欄或專題,加大科技傳播普及力度。

(二)責任分工 牽頭部門:市教育局 責任單位:市科協、市文明辦、市婦聯、市科技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廣電局、市環保局、市社科院。

二、農民科學素質行動

(一)主要任務

1、大力開展農民科技培訓。完善縣區、鄉鎮、村教育培訓網絡,充分利用全社會教育培訓資源,廣泛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全員農民培訓,積極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使全市農村勞動力整體素質明顯提高,創業能力、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和轉移就業能力明顯提升;實施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制定農村黨員基層干部適用技術、市場經濟知識、綠色證書、科技和創業等培訓計劃;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技能培訓,加強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組織引導和信息服務,力爭“十一五”期間培訓農民25萬人,再轉移農村勞動力15萬人;加大對農業生產專業戶、科技示范戶、農村經濟組織帶頭人的培訓,幫助廣大農民樹立科學生產和現代市場經濟意識,提高農民標準化、專業化、產業化生產經營能力,力爭80%以上的農村勞動者能夠熟練掌握1-2項農業新技術和實用技術。

2、廣泛開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科普實踐活動。深入開展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科技周、科普日等活動,建立科技人員與農民互動的科技咨詢服務長效機制;加強和創新“百名教授興百村”小康工程建設,擴建和充實專家學者科技服務團和科普志愿者隊伍,進一步拓展項目,不斷完善科技工作站建設和項目對接工作,促進此項工作向縱發展;通過科技下鄉、科技趕集、專家講座、樣板示范、田間學校、農業科技書屋、農業科技入戶直通車和網絡咨詢等形式,重點普及先進實用技術;開展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能源、

保護耕地、清潔生產、健康衛生、移風易俗和反對愚昧迷信及陳規陋習宣傳教育,在廣大農村形成崇尚科學、追求知識、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會風尚。

3、建立和完善農村科普示范體系。深入開展科普示范縣區、鄉鎮、村、戶等創建活動,到2010年,力爭我市的全國科普示范縣區達至3-4家、省級新增1-2家;市級組織科普示范鄉鎮、示范村的創建工作,各縣區組織科普示范戶的創建工作;大力發展科技、科普示范基地(園區),到2010年,培育市級農業科普示范基地100個,幫助3000個農戶實現科技致富的目標;積極組織實施“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培育和資助一批優秀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農業科普示范基地、農村科普帶頭人,不斷促進農村科普示范體系建設。

4、加強農村科普組織網絡和人才隊伍建設。依托學校、村黨員活動室、農村成人培訓中心、文化站,發展鄉村科普活動場所,努力建成“上下一條線,左右連成片”的農村科普組織網絡;發展和健全全市農技推廣機構,健全鄉鎮科普組織;建立同等院校專家教授按其專業特點對口掛職鄉鎮領導制度,為科技轉化為生產力和經濟效益創造條件;在每個行政村建立科普工作站,明確一名專兼職科普員,并定期組織開展科普活動;發展新型的農業生產和流通服務組織、發展培育農民合作經濟組織50個,重點扶持農技協30個;積極整合省內外科研院所專家力量,利用電信先進的網絡技術和語音系統,充分發揮其覆蓋面廣,交互性強,信息傳輸快等優勢,全力打造農村科技服務平臺,使全市廣大農民足不

出戶就可以全天候、全方位接受現代農業科技教育,全心全意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服務;加強農村鄉鎮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培養農民技術隊伍,提高農村實用人才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傳播能力。

5、加強農村科普能力建設。深化“科普村村通”工作,進一步加強農村科普配套設施建設,繼續完善全市農村“一站、一欄、一員”科普網絡,強化科普畫廊(宣傳欄)在科普宣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制作和編寫適合我市區域經濟特點的農業技術科教片、科技書籍和科普讀物,提供給農村基層使用。

(二)責任單位 牽頭部門:市農業局、市科協。 責任單位: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 市人事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衛生局、市廣電局、市林業局、市電信局、市環保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

三、城鎮勞動人口科學素質行動

(一)主要任務

1、加強對勞動者科技教育培訓的宏觀管理。將勞動人口應具備的基本科學素質內容納入各級各類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課程內容和培訓教材,并作為各類職業培訓、考核和鑒定的內容;建立企事業單位從業人員帶薪學習制度,鼓勵職工在職學習,形成用人單位和從業人員共同投資職業培訓的機制。

2、開展各種形式的勞動預備制培訓、再就業培訓、創

業培訓、農民工培訓及各類從業人員的在崗培訓和繼續教育。優化整合各種教育培訓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形成廣覆蓋、多層次的教育培訓網絡,為勞動者提高科學素質提供更多機會和途徑。實施技能型人才培養培訓工程,提高失業人員的就業能力、創業能力和職業轉換能力,提高進城務工人員的職業技能水平和適應城市生活的能力,“十一五”期間,力爭開展再就業培訓10萬人次,培養生產和服務一線特殊別是支柱產業、高新技術企業和現代服務業急需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2萬名,著力提高第

二、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科學素質。

3、開展群眾性的技術創新、技能競賽和發明活動,建設高技能人才隊伍。以科普宣傳、技能培訓和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等活動為平臺,鼓勵職工進行群眾性技術創新和發明創造,力爭全市每年有60%從事技術崗位的職工參加各類各項技能大練兵活動;充分發揮企業科協、職工技協、研發中心等組織和機構的作用,著力加強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教育和弘揚,全面提高職工的科學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素質,

4、充分發揮社區在提高勞動者科學素質方面的作用。大力開展科普示范城區、街道、社區的創建活動,充分發揮社區市民學校、科普活動室、科普畫廊等機構和設施的作用,定期舉辦科普講座和科技培訓,并形成長效機制;深入開展“科教進社區”教育培訓和科普宣傳,建立覆蓋各類人群的多渠道、全方位的社區學習服務體系,不斷提高社區居民科

學素質。

(二)責任分工 牽頭部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經貿委、市總工會。 責任單位: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事局、市廣電局、市環保局、團市委、市婦聯、市科協。

四、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行動

(一)主要任務

1、實施黨政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技素質培訓工程。將提高黨政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列入《連云港市“十一五”期間干部教育培訓規劃》,認真實施“111黨政干部培訓工程”和“五﹢X公務員能力培訓工程”,大力推進領導干部專題培訓行動計劃、年輕干部“雙培”行動計劃和“三個五”創業創新人才培訓行動計劃等,通過到黨校(行政學院)脫產培訓、高校進修、參加專題培訓班學習、出國培訓、實踐培訓等形式,提高領導干部公國員的科技素質。

2、創新載體,將提高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依托“連云港人才網”,開設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培訓專欄,組織領導干部和公務員參加網上學習;調整充實市級機關副科級以上干部自主選學培訓課程菜單,開設相關課程,供干部自主選學,多渠提高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的科學素質;舉辦“連云港發展名家講壇”,定期邀請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企業家來連舉辦專題講座、科普報告會等,向領導干部和公務員介紹現代科技知識及發展趨勢,傳播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科學精 神。

3、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參加各類科普活動,帶動公務員科學素質的提高。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和公務員要在每年的科普宣傳周、全國科普日和有關科學紀念日期間帶頭參與科普活動,適時推出一批注重科學素養、弘揚科學精神、提倡科學態度、講究科學方法的領導干部和公務員典型。

4、在選拔錄用,綜合評價工作中體現對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的要求。在領導干革命部公開選拔和公務員錄用考試中,進一步豐富與領導干部的崗位特點和公務員科學素質要求有關的具體內容,強化對其科學素質的測評。

(二)責任分工 牽頭部門:市人事局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環保局、市社科院、團市委、市婦聯、市科協。

五、基礎工程

(一)科學教育與培訓基礎工程建設行動

1、加強中小學科學教育教師隊伍建設。開展中小學和農村成人文化技術學??破战逃處熍嘤柟ぷ?,鼓勵師范院校設臵科學教育專業,培養具有較高專業水平和職業能力的科學教育教師;發展青 少年科技輔導員隊伍,壯大科普講師團隊伍;實施城鄉科學教育教師互派,促進城鄉科學教育均衡發展;培養一支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勝任各類科學教育與培訓的教師隊伍,提高實施科學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2、建立教育界和科技界合作推動科學教育發展的有效機制。促進教育界和科技界雙方互動,動員組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專家參與中小學科學課程教材建設、教學方法改革和科學教師培訓工作。

3、加強中小學科學教育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科學課程的完善與發展。根據科學課程的需要,建立實驗室、圖書室,充實實驗儀器、教具、音像設備、計算機等教學器材,并面向社會提供服務;各中小學圖書館要確??破諘加邢喈敱壤?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建設富有特色的科普活動場所;加強各類培訓中科學教育的教材建設,根據各類人員的特點和需求,編寫、更新課程內容,改進教學方法;以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

4、利用現有社會資源開展科學教育和培訓。充分發揮現有科普場館的科技普及主渠道作用,進一步增強黨校(行政學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職業學校、函授學校等機構的科學教育和培訓功能;鼓勵和支持各類社區科普(市民)學校、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等開展科技教育與培訓;構建不同職業、不同工種、布局合理的職業技能培訓基地,提高科學技術水平。 牽頭部門:市教育局、市人事局。 責任單位:市文明辦、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農業局、市林業局、市環保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社科院、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科協。 (二)科普資源開發與共享工程建設行動

1、加大科普資源開發力度。制定優惠政策和相關規范,鼓勵和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科普資源開發;圍繞宣傳落實科學發展觀,創作一批緊扣時代發展脈搏、適應市場需求、公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并推向市場;以評獎、作品征集等方式,加大對優秀原創科普作品的扶持、獎勵力度,吸引和鼓勵社會各界參與科普作品創作;調動科技工作者科普創作的積極性,把科普作品納入業績考核范圍;鼓勵和支持科普創作、科技傳播專業團體發揮作用;將科普作品納入科技進步評審范圍;建立將政府重大科技項目成果及轉化為科學教育、傳播與普及資源的機制;推動科普、科技、教育、傳媒界的有效合作;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充分保護知識產權,創造公共科普信息資源公平使用的法制環境。

2、促進科普資源共享。建立全市科普信息資源交流平臺,集成國內外現有科普圖書、期刊、掛圖、音像制品、展教品、文藝作品以及圖片、科普志愿者等各類科普信息,建立數字化科普信息資源庫和共享交流平臺,通過互聯網為社會和公眾提供資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務;開展優秀科普作品的推介、展演、展播和展示活動,不斷擴大科普信息資源的共享范圍;針對公眾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組織編制簡明生動的科普資料,以公眾易于獲得的方式送達基層。 牽頭部門:市科協、市科技局。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農業局、市信息產業局、市廣電局

(三)大眾傳媒科技傳播能力建設行動

1、加大各類媒體的科技傳播力度。連云港電視臺、廣

播電臺、各縣電視臺、廣播電臺要開辟科普專題節目,連云港日報、蒼梧晚報、各縣報紙要開辟科普專欄(版);各縣區要建立科普網站,向公眾傳傳播科技知識和科技動態以及提供科技資詢服務;所有媒體的科普欄目(專題)要進一步提高質量,使其成為有廣泛影響的媒體品牌;各類科普出版物的品種和發行量、各類報紙的科技專欄(版)數量、科普網站和門戶網站的科技專欄內容和版面要大幅度增加。

2、積極培育科普文化市場。制定優惠政策和相關規范,鼓勵和吸引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參與創辦廣播電視欄目、科普傳播機構、科普網站等,開發與經營科普類廣播影視節目、書刊、音像制品、教育和游戲軟件等,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科普文化產業格局,推動我市科普文化產業的發展。

3、建立科普應急機制。提高各類媒體對于公共衛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的反應能力,及時以各種方式向公眾進行科普宣傳,指導公眾以科學的行為和方式應對突發事件。

4、發揮互聯網等新型媒體的科技傳播功能。研究開發網絡科普的新技術,開辟具有實時、動態、交互等特點的網絡科普新途徑, 努力開發一批內容健康、形式活潑的科普教育、游戲軟件;充分利用網站(頁)、手機短信等方式開展科學教育與宣傳。 牽頭部門:市廣電局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文化局、市科技局、市農業局、市林業局、市環保局、市電信局、市社科院、市總工會、團

市委、市婦聯、市科協。

(四)科普基礎設施工程建設行動

1、統籌規劃科普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對科普基礎設施建設的宏觀指導,將科普畫廊建設納入居民不區建設規劃的審批內容;制定科普設施的發展規劃、建設標準、認定辦法和管理條例,規范科普設施的建設與管理;各縣(區)要把科普設施建設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總體規劃及基本建設計劃,加大對科普設施建設和運行經費的公共投入。

2、加強基層科普設施建設。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快市、縣(區)、街道(鄉鎮)、社區(村、居)四級科普設施建設步伐,經過5-10年的努力,建成一座市級綜合性、多功能性的科技館,力爭使每個縣都有1所科技館;在城鄉社區繼續建設和改造科普學校、科普畫廊、科普活動室、運用網絡進行遠程科普宣傳教育的終端設備等設施;增強青少年宮等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的科普教育功能;增強社區科普設施的為老年人服務功能;落實科普場館對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優惠措施。

3、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科普基礎設施建設。落實有關優惠政策,鼓勵社會各界對公益性科普設施建設提供捐贈、資助;吸引境內外資本投資興建和參與經營科普場館;鼓勵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根據自身特點建立專業科普場館;培育科普展覽、展品市場,推動設計制作社會化;制定技術規范和設計制作機構的資質認定辦法,擇優扶持一批設計制作機

構,提高設計制作水平。

牽頭部門:市發展改革委、市科協 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農業局、市林業局、市環保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

六、保障措施

(一)形成多渠道投入機制。加大政府和社會投入,健全經費投入機制。各級財政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和《綱要》的有關規定,根據財力情況和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發展的實際需要,出臺具體政策,將全民 科學素質建設所需經費列為戰略性投資,逐步增加教育、科普經費,并將科普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資助為輔的多元化投入機制,保障《綱要》的順利實施。各有關單位要根據各自承擔的實施任務,按財政預算管理規定和現行資金管理渠道,統籌考慮和落實所需經費。

(二)做好定期監測和評估。從2008年開始,以《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為指導,結合連云港實際,建立我市公民基本科學素質標準和監測指標體系,并納入社會發展指標體系。建立和完善公民科學素質評估、監測和分析機制,定期對全市公民科學素質狀況進行評估,為提高我市公民科學素質提供參考依據。

(三)完善督促、考核和獎勵機制。各縣區人民政府要將公民科學素質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及政績考核內容。領導小組要對各有關單位的工作任務進行量化,并對各成員單位貫徹實施《綱要》的情況

進行測評,測評結果要作為對單位領導任期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每兩年對全市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進行總結,對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以推動《綱要》在全市廣泛深入實施。 牽頭部門:市科協、市科技局 責任單位:市文明辦、市發展改革委、市經委、市財政局、市人事局、市農業局、市勞動保障局、市衛生局、市信息產業局、市廣電局、市林業局、市環保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

第三篇:《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

實施工作會議紀要

(二○○八年五月十三日) 4月24日上午,《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以下簡稱《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實施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協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鄧楠同志主持會議,承擔綱要實施任務的23個部門的有關負責同志出席了會議。會議聽取了關于《全民科學素質工作2007年工作總結和2008年工作要點》、《科普基礎設施發展規劃(2008-2010-2015年)》以及《〈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實施工作機制》的匯報。

據匯報,自2006年國務院頒布《全民科學素質綱要》以來,在國務院和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各部門、各地區按照“政府推動,全民參與,提升素質,促進和諧”的工作方針,以“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為主題,共同努力、扎實工作,組織機構和工作制度初步建立,大聯合、大協作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進展。

會議認為,全民科學素質工作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性工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近年來在加強公民科學素質建設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兩年來的實踐證明,堅持政府推動的工作方針和聯合協作的工作機制是貫徹落

— 1 — 實《全民科學素質綱要》的重要保障。按照深化政府機構改革的要求,最近國務院印發了《關于議事協調機構設置的通知》,不再保留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工作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承擔。經請示國務院同意,由國務院分管領導每年聽取《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實施工作匯報,協調解決實施中有關重大問題,會后印發紀要。地方各級政府應結合各地實際,繼續負責領導當地《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實施工作。這表明,國務院負責領導《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實施工作和地方各級政府領導當地實施工作的格局沒有變;《全民科學素質綱要》中明確的工作目標、任務和要求沒有變;過去領導小組的功能和形成的工作機制仍然要繼續發揮作用,各項任務的牽頭部門和責任部門的職責也沒有變。

會議強調,今后要在國務院的領導下,進一步做好《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實施工作。一是要繼續堅持聯合協作的工作機制。全民科學素質工作內容多、涉及面廣,不是哪一個部門能夠單獨承擔,也不是在短時期內就能完成的。要繼續堅持并不斷完善已形成的工作機制,各部門和各地方要通力協作、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地推動《全民科學素質綱要》的實施和各項任務的完成。二是要加強資源共建共享,完善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公共服務體系。通過推進實施《科普基礎設施發展規劃》和中國數字科技館項目等,拓展現有科普設施的功能,搭建科普資源共建共享的平臺。積極推動各部門將現有科普資源充實到平臺中來,充分發揮各類科普資源的功效,為公眾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務。三是要繼續推動地方的《全民科學 — 2 — 素質綱要》實施工作。目前,各地已初步建立起實施《全民科學素質綱要》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但基層的工作和條件相對比較薄弱、滯后,各地要繼續堅持在地方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下開展工作。各部門要通過各自的工作系統加強對地方工作的指導,切實推進全民科學素質工作落實到學校、農村、企業、社區等基層。

會議議定以下事項:

一、原則同意《全民科學素質工作2007年工作總結和2008年工作要點》(審議稿),根據會議討論的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后印發各部門。各地各部門要繼續圍繞“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工作主題開展工作,通過堅持不懈的教育和宣傳,使“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的觀念深入人心,成為公眾的自覺行動。九項任務的牽頭部門和責任單位要按照分工繼續完成好各項重點任務,取得實質性進展。

二、原則同意《科普基礎設施發展規劃(2008-2010-2015年)》(審議稿)。根據會議提出的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后,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中國科協盡快按有關程序報批聯合下發實施。

三、同意《〈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實施工作機制》。由中國科協會同科技部、中宣部、教育部牽頭,召集有關部門每年召開一次《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實施工作例會。盡快成立《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實施工作辦公室,以辦公室名義抓緊印發《全民科學素質工作2008

— 3 — 年工作要點》。

四、就《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實施工作向國務院分管領導作專題匯報。

出席:中組部王爾乘、王之盈,中宣部董俊山,國家發展改革委馬力強、胡立玲,教育部高洪、張東燕,科技部王志學、李普,國家民委吳仕民、俸蘭,財政部項賢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謝軍,環境保護部魏曉琳,農業部危朝安、楊雄年,衛生部王錦倩,廣電總局雷元亮、李宗達,安全監管總局王浩、周北駒,林業局張建龍、張永利,中科院李靜海、田洺,社科院武寅、張國春,工程院杜祥琬、董慶九,氣象局宇如聰、李慧,自然科學基金會王杰、董爾丹,全國總工會倪健民、劉淑萍,共青團中央爾肯江•吐拉洪、袁民,全國婦聯崔郁、劉慶華,中國科協鄧楠、齊讓、程東紅、鮑紅、王可、王延祜。

— 4 —

第四篇: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

(2006—2010—2020年)

(國務院2006年2月6日發布)

根據黨的十六大及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和《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國發[2005]44號),制定并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以下簡稱《科學素質綱要》)。

一、前言

科學素質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學技術知識,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并具有一定的應用它們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提高公民科學素質,對于增強公民獲取和運用科技知識的能力、改善生活質量、實現全面發展,對于提高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根據有關調查,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甚大。公民科學素質的城鄉差距十分明顯,勞動適齡人口科學素質不高;大多數公民對于基本科學知識了解程度較低,在科學精神、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等方面更為欠缺,一些不科學的觀念和行為普遍存在,愚昧迷信在某些地區較為盛行。公民科學素質水平低下,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瓶頸之一。

公民科學素質建設是堅持走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一項基礎性社會工程,是政府引導實施、全民廣泛參與的社會行動。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以來,我國公民科學素質建設有了較大的發展,但仍存在許多問題。人均接受正規教育年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長期受應試教育影響,學生科學素質結構存在明顯缺陷;社會教育、成人教育的發展尚不全面和深入,公民缺少接受終身教育的機會??破臻L效運行機制尚未形成;科普設施、隊伍、經費等資源不足;大眾傳媒科技傳播力度不夠、質量不高。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公共服務未能有效滿足社會需求,公民提升自身科學素質的主動性尚未充分調動。

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旨在全面推動我國公民科學素質建設,通過發展科學技術教育、傳播與普及,盡快使全民科學素質在整體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實現到本世紀中葉我國成年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的長遠目標。本《科學素質綱要》提出了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在“十一五”期間的主要目標、任務與措施和到2020年的階段性目標。

二、方針和目標 指導方針: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大力加強公民科學素質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為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綜合國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打下雄厚的人力資源基礎。

今后15年,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的方針是“政府推動,全民參與,提升素質,促進和諧”。

政府推動——各級政府將公民科學素質建設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工作,加強領導。各級政府將《科學素質綱要》納入有關規劃計劃,制定政策法規,加大公共投入,推動《科學素質綱要》的實施。社會各界各負其責,加強協作。

全民參與——公民是科學素質建設的參與主體和受益者,要充分調動全體公民參與實施《科學素質綱要》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全社會形成崇尚科學、鼓勵創新、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風尚。

提升素質——提高公民科學素質是《科學素質綱要》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實施《科學素質綱要》,推動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促進和諧——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實現科學技術教育、傳播與普及等公共服務的公平普惠,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全面發展。 目標:

到2020年,科學技術教育、傳播與普及有長足發展,形成比較完善的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組織實施、基礎設施、條件保障、監測評估等體系,公民科學素質在整體上有大幅度的提高,達到世界主要發達國家21世紀初的水平。

到2010年,科學技術教育、傳播與普及有較大發展,公民科學素質明顯提高,達到世界主要發達國家20世紀80年代末的水平。圍繞公民科學素質建設最關鍵、最具基礎性的問題,實現以下目標:

——促進科學發展觀在全社會的樹立和落實。重點宣傳普及節約資源、保護生態、改善環境、安全生產、應急避險、健康生活、合理消費、循環經濟等觀念和知識,倡導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以重點人群科學素質行動帶動全民科學素質的整體提高。未成年人對科學的興趣明顯提高,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有較大增強;農民和城鎮勞動人口的科學素質有顯著提高,城鄉居民科學素質水平差距逐步縮小;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的科學素質在各類職業人群中位居前列。

——科學教育與培訓、科普資源開發與共享、大眾傳媒科技傳播能力、科普基礎設施等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基礎得到加強,公民提高自身科學素質的機會與途徑明顯增多。

三、主要行動

根據指導方針和目標,在“十一五”期間實施以下主要行動:

(一)未成年人科學素質行動 任務:

——宣傳科學發展觀,重點宣傳我國人口眾多、資源有限、人均占有資源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基本國情,使未成年人從小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和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完善基礎教育階段的科學教育,提高學??茖W教育質量,使中小學生掌握必要和基本的科學知識與技能,體驗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與方法,培養良好的科學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發展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增強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普及農村義務教育,切實提高農村中小學科學教育質量。為農村未成年人提供更多參與科普活動的機會,培養改善生存狀況、提高生活質量和自我發展的能力。 ——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活動和社會實踐,增強未成年人對科學技術的興趣和愛好,初步認識科學的本質以及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培養社會責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措施:

——通過實施新世紀素質教育工程,推進新科學課程的全面實施。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特點,注重課程的綜合性與連貫性;開展學齡前科學啟蒙教育,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推廣義務教育階段綜合性科學課程,逐步推進高中科學課程改革;深化中小學科學課程教材、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改革科學教育評價制度,定期監測科學教育質量。

——提高農村未成年人科學教育水平和質量。結合農村實際,加強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的科學教育資源建設,發展針對農村校外未成年人的非正規教育,開展生活能力和生產技能培訓等科普活動。 ——開展課外科技活動,引導未成年人增強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普及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資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險等知識。加強“珍愛生命、遠離毒品”和崇尚科學文明、反對愚昧迷信的宣傳教育。發揮未成年人在家庭和社區科普宣傳中對成年人的獨特影響作用。

——通過“大手拉小手科技傳播行動”、科技專家進校園(社區、科普基地)、中學生進科研院所(實驗室)等活動,組織科技工作者與未成年人開展面對面的科普活動。 ——提高母親的科學素質,重視家庭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學素質中的重要作用。 ——新聞出版、廣播電視、文化等機構和團體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傳播力度,用優秀、有益、生動的科普作品吸引未成年人,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整合校外科學教育資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動場所與學??茖W課程相銜接的有效機制。利用科技類博物館、科研院所等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的教育資源,為提高未成年人科學素質服務;加強現有青少年宮、兒童活動中心等綜合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的科普教育功能,在有條件的地區建設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等專門的科普活動場所。發揮社區教育在未成年人校外教育中的作用。

(二)農民科學素質行動 任務:

——面向農民宣傳科學發展觀,重點開展保護生態環境、節約水資源、保護耕地、防災減災,倡導健康衛生、移風易俗和反對愚昧迷信、陳規陋習等內容的宣傳教育,促進在廣大農村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風尚,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圍繞科學生產和增效增收,激發廣大農民參與科學素質建設的積極性,增強科技意識,提高獲取科技知識和依靠科技脫貧致富、發展生產和改善生活質量的能力,并將推廣實用技術與提高農民科學素質結合起來,著力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提高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就業的能力。

——提高農村婦女及西部欠發達地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革命老區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 措施:

——逐步建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適應需求的農村科學教育、宣傳和培訓體系。制定《農民科技教育培訓體系建設規劃》和《中國農民科學素質教育大綱》,指導面向農民的各類科學教育活動。 ——大力開展農民科技培訓。結合實施全國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農村黨員基層干部適用技術和市場經濟知識培訓計劃、綠色證書工程、星火科技培訓專項行動、雙學雙比、巾幗科技致富工程等,開展針對性強、務實有效、通俗易懂的農業科技培訓,多渠道加大培訓力度。使參加綠色證書培訓達1000萬人;重點培育100萬個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2000萬個農戶。發揮好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農村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農村致富技術函授大學、農業科教與網絡聯盟、有關大中專院校和其他農村成人教育機構在農村科技培訓中的作用。

——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科技下鄉和群眾性、社會性、經常性科普活動。深入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普日等活動,總結推廣科技特派員、科技入戶、科技

110、科普之冬(春)、科普大集、專家大院、科技咨詢服務站、科技大王下鄉、科教興村等行之有效的做法,探索科技人員與農民互動的科技咨詢服務長效機制。 ——開展農村科技、科普示范活動,建立和完善示范體系。深入開展全國科技進步示范市(縣、區)和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鄉(鎮)、村、戶等建設活動,大力發展科技、科普示范基地,發揮好它們的示范作用。

——開展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科技培訓。建立健全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機制,按照《2003-2010年全國農民工培訓規劃》要求,積極開展農民工的引導性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和崗位培訓。

——建立健全農村科技教育、傳播與普及服務組織網絡和人才隊伍。發展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農村基層科普組織和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重點扶持1萬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組織專家咨詢服務和志愿者隊伍,形成動員科技人員為“三農”服務的有效機制;培養農民技術員隊伍,提高農村實用人才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傳播能力。

——加強農村基層科普能力建設。依托農村中小學、村黨員活動室、農村成人文化技術學校、文化站和有條件的鄉鎮企業、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等農民合作組織,發展鄉村科普活動場所。推動鄉村科普櫥窗、宣傳欄等建設,開發和充實適應需求、富有特色的展示教育內容。加強民族地區科普工作隊建設,提高西部地區特別是邊疆民族地區基層的科普能力。

(三)城鎮勞動人口科學素質行動 任務:

——在廣大城鎮宣傳科學發展觀,重點倡導和普及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節能降耗、安全生產、健康生活等觀念和知識,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科學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圍繞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和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需求,以學習能力、職業技能和技術創新能力為重點,提高第

二、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科學素質,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和自身發展的要求。

——圍繞城鎮化進程的要求,提高進城務工人員的職業技能水平和適應城市生活的能力。

——提高失業人員的就業能力、創業能力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 措施:

——加強對勞動者科技教育培訓的宏觀管理,進行專門的規劃、組織和監督實施。統籌協調各相關部門的關系,合理分工、加強合作。

——將勞動人口應具備的基本科學素質內容納入各級各類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課程內容和培訓教材,將有關科學素質的要求納入國家職業標準,作為各類職業培訓、考核和鑒定的內容。

——開展各種形式的勞動預備制培訓、再就業培訓、創業培訓、農民工培訓和各類從業人員的在崗培訓和繼續教育。城鎮職工在職培訓達到2.5億人次,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1500萬人,農民工培訓2億人。使新增勞動力接受勞動預備制培訓的比例由目前的70%提高到90%。

——在企業廣泛開展科普宣傳、技能培訓和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等活動,著力加強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教育,提高職工的科學文化素質。鼓勵群眾性技術創新和發明活動。充分發揮企業科協、職工技協、研發中心等組織和機構的作用。 ——建立企業事業單位從業人員帶薪學習制度,鼓勵職工在職學習,形成用人單位和從業人員共同投資職業培訓的機制。在職業培訓中,加大有關科學知識的內容。 ——優化整合各種教育培訓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形成廣覆蓋、多層次的教育培訓網絡,為勞動者提高科學素質提供更多機會和途徑。

——以城鎮社區為依托,通過社區科普活動室、科普學校、科普畫廊等機構和設施,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宣傳,建設學習型社區,發揮社區在提高勞動者科學素質方面的作用。

(四)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行動 任務:

——在面向領導干部普及科學技術知識的同時,突出弘揚科學精神,提倡科學態度,講究科學方法,增強領導干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科學決策的能力。 ——圍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建設學習型機關,調動公務員提高自身科學素質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終身學習和科學管理的能力。 措施:

——將提高科學素質列為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國有企業負責人培訓教育規劃和相關計劃的重要內容。

——各級機關在創建學習型機關中,其學習培訓制度應體現提高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的要求。

——各級行政院校和干部學院將提高學員科學素質列入教學計劃,采取切實措施加以落實。

——舉辦講座、報告會等科普活動,編輯出版相關的科普讀物,向領導干部和公務員介紹現代科技知識及發展趨勢,傳播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科學精神。組織公務員參與科普活動。

——報刊、電臺、電視臺和各級政府網站創辦有關提高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的欄目和節目。

——在公務員錄用考試大綱及題庫中,列入與科學素質要求有關的具體內容。

四、基礎工程

配合上述行動計劃,“十一五”期間重點實施以下基礎工程。

(一)科學教育與培訓基礎工程 任務: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培養一支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勝任各類科學教育與培訓的教師隊伍。

——加強教材建設,改革教學方法,形成適應不同對象需求、滿足科學教育與培訓要求的教材教法。

——加強教學基礎設施建設,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培訓場所、基地,配備必要的教學儀器和設備,為開展科學教育與培訓提供基礎條件支持。 措施:

——加強中小學科學教育教師隊伍建設。采取多種途徑,開展中小學和農村成人文化技術學??茖W教育教師培訓工作,尤其重視縣及縣以下中小學科學教育教師的培訓,提高學歷層次和實施科學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鼓勵師范院校設置科學教育專業,培養具有較高專業水平和職業能力的科學教育教師。

——建立科技界和教育界合作推動科學教育發展的有效機制。動員組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專家參與中小學科學課程教材建設、教學方法改革和科學教師培訓。 ——加強科學教育與培訓志愿者隊伍建設。發揮老科技工作者協會、老教授協會的作用,動員組織離退休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公務員和企業事業單位管理者參與科學教育與培訓。發展青少年科技輔導員隊伍,提高輔導員的素質和能力。

——加強科學教育研究,按照普及性、基礎性、發展性的要求,促進科學課程的完善與發展,更新課程內容,提高中小學科學課程的教材質量,改進教學方法。以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重點,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

——加強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和各類培訓中科學教育的教材建設。根據農民、城鎮勞動人口、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的特點和需求,以科學發展觀、先進適用技術、職業技能、現代科技知識為主要內容編寫教材。重視少數民族文字的教材編寫和音像類教材的開發制作。

——加強中小學特別是農村中小學科學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根據科學課程的需要,建立健全實驗室、圖書室,充實實驗儀器、教具、音像設備、計算機等教學器材,并面向社會提供服務。

——增強行政院校和干部學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職業學校、函授學校、廣播電視學校等機構的科學教育和培訓功能。

——利用社會資源開展科學教育和培訓。鼓勵和支持科技館等科普場館、社區學校、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等開展科學教育與培訓。構建不同職業、不同工種、布局合理的職業技能培訓基地。

(二)科普資源開發與共享工程 任務:

——引導、鼓勵和支持科普產品和信息資源的開發,繁榮科普創作。圍繞宣傳落實科學發展觀,創作出一批緊扣時代發展脈搏、適應市場需求、公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并推向國際市場,改變目前科普作品“單向引進”的局面。

——集成國內外科普信息資源,建立全國科普信息資源共享和交流平臺,為社會和公眾提供資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務。 措施:

——建立有效激勵機制,促進原創性科普作品的創作。以評獎、作品征集等方式,加大對優秀原創科普作品的扶持、獎勵力度,吸引和鼓勵社會各界參與科普作品創作;調動科技工作者科普創作的積極性,把科普作品納入業績考核范圍;建立將科學技術研究開發的新成果及時轉化為科學教育、傳播與普及資源的機制;鼓勵和支持科普創作、科技傳播專業團體發揮作用;制定優惠政策和相關規范,鼓勵和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科普資源開發。

——加強合作與交流。推動科普、科技、教育、傳媒界的有效合作,引進國外優秀作品,借鑒國際先進創作理念和方法,促進我國科普創作整體水平的提高。

——集成國內外現有科普圖書、期刊、掛圖、音像制品、展教品、文藝作品以及圖片、科普志愿者等各類科普信息,建成數字化科普信息資源庫和共享交流平臺,通過互聯網為社會和公眾提供資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務。

——開展優秀科普作品的推介、展演、展映、展播和展示活動,擴大科普信息資源的共享范圍。針對公眾生產生活的實際需求,組織編制簡明生動的科普資料,以公眾易于獲得的方式送達基層。

——制定相關法規、規章和標準,充分保護知識產權,創造公共科普信息資源公平使用的法制環境。

(三)大眾傳媒科技傳播能力建設工程 任務:

——加大各類媒體的科技傳播力度。電視臺、廣播電臺科技節目的播出時間,各類科普出版物的品種和發行量,綜合性報紙科技專欄的數目和版面,科普網站和門戶網站的科技專欄等大幅度增加。

——打造科技傳播媒體品牌。提高科技頻道、專欄制作傳播質量,培育一批讀者量大、知名度高的綜合性報紙科技專欄、專版和科普圖書、報刊、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形成一批在業內有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科普出版機構。

——發揮互聯網等新型媒體的科技傳播功能,培育、扶持若干對網民有較強吸引力的品牌科普網站和虛擬博物館、科技館。 措施:

——鼓勵、支持“科技博覽”、“科技之光”、“科普大篷車”等電視科技欄目進一步提高質量,使其成為有廣泛影響的媒體精品。擇優扶持若干有特色、覆蓋率高的知名科普網站。

——制定優惠政策和相關規范,積極培育市場,推動科普文化產業發展。 ——建立與市場、公眾需求相適應的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樹立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引進現代營銷模式與先進編創技術,注重市場調研,提高播出和編輯出版質量。 ——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科普出版物發行渠道,加強網點建設,大力扶持科普出版物在農村和邊遠地區、民族地區的發行工作。

——提高各類媒體對于公共衛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的反應能力,指導公眾以科學的行為和方式應對突發事件。

——研究開發網絡科普的新技術和新形式。開辟具有實時、動態、交互等特點的網絡科普新途徑, 開發一批內容健康、形式活潑的科普教育、游戲軟件。

(四)科普基礎設施工程 任務:

——拓展和完善現有基礎設施的科普教育功能。對現有科普設施進行機制改革和更新改造,充實內容、改進服務、激發活力,滿足公眾參與科普活動的需求。整合利用社會相關資源,充分發揮科研基礎設施的資源優勢,發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 ——多渠道籌集資金,在充分研究論證的前提下,新建一批科技館、自然博物館等科技類博物館。各直轄市和省會城市、自治區首府至少擁有1座大中型科技館,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人以上的大城市至少擁有1座科技類博物館,全國科技類博物館的接待能力有顯著增長。

——發展基層科普設施。在城鄉社區建設科普畫廊、科普活動室、運用網絡進行遠程科普宣傳教育的終端設備等設施;增強綜合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的科普教育功能,有條件的市(地)和縣(市、區)可建設科技館等專門科普場館;在一些市(州、盟和縣)配備科普大篷車,以“流動科技館”的形式為城鄉社區、學校特別是貧困、邊遠地區提供科普服務。 措施:

——突出社會公益性,加強對科普基礎設施建設的宏觀指導。制定科普設施的發展規劃、建設標準、認定辦法和管理條例,規范科普設施的建設與管理。

——科普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總體規劃及基本建設計劃,加大對公益性科普設施建設和運行經費的公共投入。

——對科普教育功能薄弱的設施進行更新改造,完善基層科普設施的功能;引進和開發適應公眾需求的活動項目,創新活動方式,增強吸引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增強社區科普設施為老年人服務的功能,為他們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提供條件和機會。落實科普場館對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優惠措施。

——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科普基礎設施建設。落實有關優惠政策,鼓勵社會各界對公益性科普設施建設提供捐贈、資助;吸引境內外資本投資興建和參與經營科普場館;鼓勵有條件的企業事業單位根據自身特點建立專業科普場館;落實有關鼓勵科普事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科普基礎設施建設。

——國家級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總數由目前的300余座增加至500座,省部級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總數由目前的1000余座增加至2000座,定期對公眾免費或優惠開放。有條件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類團體向公眾開放實驗室、陳列室和其他場地設施;鼓勵高新技術企業對公眾開放研發機構和生產車間。

——培育科普展覽、展品市場,推動設計制作社會化;制定技術規范和設計制作機構的資質認定辦法;擇優扶持一批設計制作機構,提高設計制作水平。

五、保障條件

(一)政策法規

完善有關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政策法規,明確政府、社會組織、企業及公民個人在公民科學素質建設中的責任、權利和義務。根據形勢發展需要,對現有政策法規進行修訂、補充和調整。

——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有關科學技術教育、傳播與普及的法律法規中,體現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目標和要求。

——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實施細則。

——制定鼓勵和吸引境內外機構、個人獨資或合作興辦科學技術教育、傳播與普及機構的政策。

——制定表彰和獎勵政策。

(二)經費投入

采取多種措施,加大政府和社會投入,形成多渠道投入機制,為《科學素質綱要》的實施提供資金保障。

——加大財政保障力度。切實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的有關規定,各級政府根據財力情況和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發展的實際需要,逐步提高教育、科普經費的增長速度,并將科普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保障《科學素質綱要》的順利實施。中央財政根據財力狀況,逐步加大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力度。各級政府要從中央財政的財力性轉移支付資金中安排一定的經費用于公民科學素質建設。 ——落實各相關部門實施經費。各有關黨政部門、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根據承擔的《科學素質綱要》實施任務,按照國家預算管理的規定和現行資金渠道,統籌考慮和落實所需經費。

——鼓勵捐贈,廣辟社會資金投入渠道。進一步完善捐贈公益性科普事業個人所得稅減免政策和相關實施辦法,廣泛吸納境內外機構、個人的資金支持公民科學素質建設。

(三)隊伍建設

培養專業化人才,發掘兼職人才,建立志愿者隊伍,加強理論研究,為公民科學素質建設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和進修活動,加強業務學習,全面提升在職科學技術教育、傳播與普及人員的科學素質和業務水平。

——通過高等院校和有關研究機構培養大批科學技術傳播與普及專門人才;改革文博專業課程內容,為不同類型科普場館培養適應性廣泛的專業人才。

——建立有效機制和相應激勵措施,充分調動在職科技工作者、大學生、研究生和離退休科技、教育、傳媒工作者等各界人士參加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專業和技術特長,形成一支規模宏大、素質較高的兼職人才隊伍和志愿者隊伍。對在公民科學素質建設中做出重要貢獻的個人和組織予以表彰和獎勵。

——增強科技界的責任感,支持科技專家主動參與科學教育、傳播與普及,促進科學前沿知識的傳播。

——開展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理論研究,加強國內外學術交流,把握基本規律和國際發展趨勢,為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實踐提供指導。

六、組織實施

(一)組織領導

——國務院負責領導《科學素質綱要》的實施工作,成立《科學素質綱要》實施領導小組,進行統一動員部署和檢查監督。各有關部門、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按照《科學素質綱要》的要求,將有關任務納入相應工作規劃和計劃,充分履行相關工作職責,發揮各自優勢,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實推進公民科學素質建設。

——地方各級政府將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計劃,將《科學素質綱要》的實施納入政府的議事日程,納入業績考核。

——建立和完善實施《科學素質綱要》的工作機制?!犊茖W素質綱要》實施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承擔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并定期向領導小組匯報。

(二)監測評估

——制定《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根據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目標,結合我國國情,借鑒國外相關經驗和成果,圍繞公民生活和工作的實際需求,提出公民應具備的基本科學素質內容,為公民提高自身科學素質提供衡量尺度和指導,并為《科學素質綱要》的實施和監測評估提供依據。

——建立公民科學素質狀況和《科學素質綱要》實施的監測指標體系,并納入國家社會發展指標體系。

——委托有關監測評估機構對公民科學素質狀況和《科學素質綱要》實施情況進行監測評估,并提出相應對策和建議。 知識長廊

從恐龍滅絕看“性比例失調” 葉清

在剛剛結束的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溫家寶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鄭重提出:“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梢?,出生人口性別比例失調問題,已經引起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嚴重關切。據有關新聞媒體報道,我國有些地方新生兒男女性比例甚至達到130:100。據廈門市統計局公布的最新統計資料,廈門市少兒男女比例為121.9:100。(《廈門日報》2007.3.24)而這種新生兒男女性比例失調狀況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假如這種不正?,F象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后果是十分嚴重的,勢必在20年后,100多位男人中就有20-30位將找不到老婆。

這不禁讓我想到恐龍的滅絕??铸?,從地質年代晚三迭世開始至晚白堊世,在地球上足足生活一億三千萬年,尤其是侏羅紀、白堊紀,恐龍類動物統治地球水、陸、空三界,地球表面真正成為“恐龍的天下”(如圖)。但是,這種曾經主宰地球長達一億多年的巨無霸生物,為何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突然從地球上消失?一直是科學界一個未解之謎。一個世紀來,科學家對恐龍的滅絕的原因提出過多種學術觀點,主要有:火山爆發說、氣候變化說、“盛極而衰”說、小行星撞擊說、中毒說等等„„

二、三十年來最流行的觀點就是“小行星撞擊說”。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一顆直徑10千米、重達127000億噸的小天體(小行星或彗星)撞擊地球,地球被撞擊所產生的塵埃所籠罩,帶來地球的“核冬天”,光合作用停止了,大量植物死亡,地球上三分之二生物絕種,導致恐龍缺少食物而滅絕,從此在地球上銷聲匿跡。有力的證據是科學家在墨西哥灣尤卡坦半島近海海底發現直徑60千米、坑底深1000米的巨大隕石坑,在隕石坑底部為高溫融化形成的角礫巖。另一證據是,地質學家在恐龍滅絕的中生代末與新生代之交的沉積巖中,發現銥和其他重金屬含量出奇的高,而銥并非地球造巖元素,而它卻是典型的隕石元素。

另一種觀點認為,白堊紀末地球的地殼運動劇烈,引起全球性火山大爆發,造成自然地理環境發生急劇變化,氣候惡劣,體態碩大的恐龍不能適應這種突變,便滅絕了。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由于恐龍大量繁殖,不但數量大、種類多,形體也十分巨大,必然消耗掉大量地球生物資源。如食草類恐龍的梁龍、雷龍,身長可達26米、體重可達100多噸,需要大量食物;食肉恐龍的霸王龍高5-6米、長10余米,張開有20厘米長利牙的血盆大口,可以吞下一頭活牛。由于地球生物資源急劇減少,導致恐龍缺少食物而滅絕。這就是著名的“盛極而衰”理論,常常用來比喻企業過分擴張而導致破產的“恐龍現象”。

最近,美國科學家從研究鱷魚生育過程中發現恐龍滅絕的新原因:性比例失調。眾所周知,人類及脊椎動物的性別是由染色體決定的,也就是說生兒生女在受精一剎那由父母雙方染色體決定的,如果一條X染色體遇到一條Y染色體,那么下一代性別就是雄性的;如果兩條X染色體相遇,那么下一代性別則為雌性。因此,無論人類或脊椎動物生兒生女的機遇是相同的,性別比基本平衡,保證他們(或它們)綿延不斷的繁衍生息。

但是,某些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則不同,它們下一代的性別是由巢溫決定的,典型的代表是海龜和鱷魚。這些動物在同一巢穴中生下上下兩層蛋,由于溫度不同,孵出的幼體性別也不同。海龜孵化溫度越高雌性越多,當溫度超過29。C,孵化出來的小海龜都是雌性,當“產房”溫度低于27。C,則生“男孩”。而鱷魚則相反,當孵化溫度為26-30。C時,新生兒全為“女孩”;在30-34。C時,新生兒“有男有女”;在34-36。C時,新生兒全為“男孩”。如果溫度過高或過低,它們的蛋全成“死蛋”。美國科學家認為恐龍是鱷魚的遠親,恐龍滅絕正是因為“男女性比例失調”引起的。因為在中生代末隨著冰川時代的來臨,全球氣溫驟降,恐龍產的蛋要么成死蛋,要么孵化出來的是雌性恐龍,最先消失的是雄性恐龍,導致整個種族無法繁衍后代,恐龍家族便隨著全球氣溫下降而滅絕了。 從“性比例失調”導致恐龍滅絕,筆者聯想到這樣的問題,倘若人類違反自然規律,毫無節制制造人為“性比例失調”,最后將影響到人類本身正常的繁衍生息,甚至導致滅絕,這恐怕不是危言聳聽或天方夜譚了。因此,人類社會要發展,人類本身需要健康、正常繁衍生息,一定要尊重科學、遵循科學規律,讓人類性比例自然達到平衡,不應該人為破壞這種自然規律。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新型的郵政匯款方式--電子匯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郵政匯兌業務有了飛速的發展,特別是國家郵政局2000年6月提出建立中國郵政電子匯兌系統,從而使一種新型的郵政匯款方式--電子匯兌業務應運而生。它的建立將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郵政匯兌業務,改觀郵政匯兌在市場經濟競爭中的不利局面,同時作為一項全新的郵政事業,它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為此我們將郵政電子匯兌介紹給大家。

匯兌業務是由于人們在各種社會活動和日常生活中,在個人與個人、個人與機關、單位與單位之間發生的經濟往來時需要進行結算和貨幣收付等活動,由于受到空間、時間以及攜帶貨幣和安全條件的限制,貨幣收付活動不能當面進行而產生的。郵政匯兌業務是郵政企業利用其分支機構(郵電局或郵電所)接收匯款人的委托,在收到委托人的匯款后,經過其分支機構(郵電局或郵電所),將匯款穩妥兌付給收款人的一種貨幣收付活動,是郵政經辦的一種金融業務。銀行與郵政都可以辦理匯兌業務,兩者的主要區別是銀行以工商企業匯兌業務為主,郵政主要以個人匯兌業務為主。目前,我國郵政辦理的匯兌業務有國內郵政匯兌業務和國際郵政匯兌業務兩種。

北京郵政自1998年起在北京市各個郵政局、郵電所開始對窗口營業、內部生產作業等開始使用計算機,現已基本實現了對郵政基本數據的采集計算機化,但各支局間、支局與各專業局間、全國各省局間還沒有做到數據通訊及數據共享,因此郵政匯款的傳遞還是以實物為主,即匯款人匯款時填寫郵政匯款單,將錢與匯款單交給郵局的營業員,營業員按此匯款單的收款人名址、匯款人名址填寫匯票后,交給后臺的復核員,復核員還要對開出的匯票進行檢查,經查無誤后將匯款單進行登記、封袋等,然后交郵政運輸部門,運輸部門在運輸過程中,每經轉一次,都要重復上述工作,最后將匯票及匯款單送達收款所在地的郵局,投遞員將匯款單投遞給收款人,收款人只能在指定郵政領取匯款。從郵政匯款的過程中可以看出,郵政內部作業處理的手續相當繁雜,因此處理時限相對較長,一般一筆匯款從匯款人匯出到收款人收到匯款單大約需3~5天時間。 在以電子化、網絡化為特征的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強大支柱的今天,電子計算機技術和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使金融業已經實現了業務處理、交易活動、資金運作和信息處理電子化。而郵政匯兌卻還在采用傳統方式--手工進行,不能滿足用戶的需要,影響了郵政業務的發展。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要求信息的傳遞速度越來越快,由此也促使新型的郵政匯款方式--電子匯兌應運而生。

電子匯兌,顧名思義就是將用戶所寄的匯款通過電子信息傳送到兌付局進行兌付,而沒有實物的傳遞。在開發局,用戶將匯款單交給營業員,營業員將用戶信息錄入到計算機中,復核員進行審核后,匯票信息通過網絡的傳遞,在短時間內就可傳遞到兌付局,兌付局在打印好通知單后,由投遞員交給用戶。兌付時,用戶憑取款通知單可以在全市內所有電子匯兌聯網的郵政局、所進行兌付。電子匯兌的產生,改變了傳統匯票傳遞方式,縮短了匯兌業務時限,大大方便了用戶,滿足了用戶對業務的時效性和多樣性的要求,能夠為用戶提供優質的業務服務。

目前開辦的電子匯款有普通與電子匯款兩個種類,一般的電子匯款從柜臺受理到兌付局的時限為24小時。今后還將陸續開辦加急和特急匯款,受理方式也將由目前柜臺受理增加電話受理、網上受理等。

在使用郵政電子匯兌時,要認真填寫郵政匯款單,其中收款人姓名、地址及匯款人姓名地址要填寫詳細,收款人郵編填寫詳細、準確。 選擇好匯款種類,匯款金額填寫清楚。 在使用郵政電子匯款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填寫匯款單時,收款人名、匯款人名目前只能是15個漢字(2個數字代表一個漢字),收款人地址、匯款人地址目前只能是20個漢字。 2.收款人郵編一定要準確,否則將影響時限。 3.附言不能超過30個漢字。

4.在交寄后,一定要仔細驗證打印收據是否正確。

平板電視相關基礎知識全接觸

今年,平板電視的發展可真是迅猛,相信有很多近期沒有購買平板電視的網友對“平板電視”這個詞,也很熟悉了。不過不時的還有很多網友問小編--平板電視到底是什么?液晶電視和平板電視到底有什么區別?平板電視現在價格真的很便宜嗎?等等這些問題。 對于平板電視業內人士來說,這些問題應該是屬于常識性了。但仔細想想,這類問題確實能使從來沒有接觸過平板電視的網友,對其有更加直觀的了解。呵呵,今天的稿子有的寫了,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平板電視的相關內容吧。 什么是平板電視?

在說平板電視前,先簡單給網友說說目前用得最多的傳統電視,簡稱CRT電視,用的是顯像管技術,發展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到目前為止是最成熟、性價比最好的顯示器技術,不足在于它的厚、重、X射線輻射和能耗相對較高。有了數字電視以后,觀眾不僅能看到DVD般清晰的圖像,享受到家庭影院般的音響效果,電視頻道從幾十套增加到幾百套,聽上數字廣播,還能自行選擇多樣化、專業化、個性化的多媒體服務。 平板電視專指外觀板狀可掛在墻上的電視,目前主要有液晶和等離子兩種。等離子電視用的是厚膜顯像技術,液晶則是薄膜顯像技術。前者成本低,通常在42寸以上的平板電視中應用;后者精度高,多用于40寸以下平板電視,隨著第七代屏、八代屏的投產,也逐漸向40英寸以上大屏幕進軍了。數碼光顯背投電視實際上是背投電視的一種,以前老的背投電視體積較大,而這種新一代背投電視采用數字技術,外形也更為輕巧,其后部一塊特殊的晶片形成影像,比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的屏幕都更簡單。

平板顯示(FPD)已經成為未來電視的主流是大勢所趨,但目前在國際上尚沒有嚴格的定義,一般這種顯示屏厚度較薄,看上去就像一款平板,平板顯示的種類很多,按顯示媒質和工作原理分,有液晶顯示(LCD)、等離子顯示(PDP)、電致發光顯示(ELD)、有機電致發光顯示(OLED)、場發射顯示(FED)、投影顯示等。 什么是數字電視?

數字電視(DTV)是數字電視系統的簡稱,是音頻、視頻和數據信號從信源編碼、信道編碼和調制、接受和處理等均采用數字技術的電視系統。數字電視系統的電視信號由編輯、發送、傳輸到接收等整個過程,都以數字信號形式進行處理。

數字電視通常按圖像質量、圖像格式分,有標準清晰度電視(SDTV)、和高清晰度電視(HDTV)兩種。數字電視的具體傳輸過程是:由電視臺送出的圖像及聲音信號,經數字壓縮和數字調制后,形成數字電視信號,經過衛星、地面無線廣播或有線電纜等方式傳送,由數字電視接收后,通過數字解調和數字視音頻解碼處理還原出原來的圖像及伴音。因為全過程均采用數字技術處理,因此,信號損失小,接收效果好。 什么是高清電視?

隨著我國高清電視標準的出臺,“高清電視”也被彩電廠商炒得越來越火,也成為了目前電視機領域的一個熱點,雖然幾乎所有的電視機都打著高清的幌子,但其中的很多都是“偽”高清。哪些產品才是高清電視呢?目前在在我國家電市場上有三種產品:HDTV顯示器、HDTC機頂盒、高清晰度電視接收機(HDTV顯示器+HDTV機頂盒,俗稱數字電視一體機)。

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微顯背投電視這些新型的電視產品在市場上往往都被促銷員們描述成高清電視產品,這是一個誤解。高清電視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首先高清電視的物理分辨率,即屏幕上象素點的數目,要達到或者超過顯示內容的分辨率,目前高清標準中有720p和1080i兩種,要滿足高清電視條件,其垂直方向上的分辨率必須要超過720,因此無論是等離子電視、液晶電視還是微顯背投,其垂直分辨率都要超過720(例如1024×76

8、1280×76

8、1366×76

8、1920×1080等)才能滿足高清電視的要求,目前國內市場上價格在1萬元左右的等離子電視的物理分辨率大都是852×480,只是標清電視,還不能成為高清電視。

其次高清標準要求電視屏幕的長寬比為16:9,傳統的4:3比例的電視雖然可以顯示16:9內容,但圖像要經過壓縮調整,不能成為高清電視。

真正的高清電視需要內置高清數字調諧器,不過目前國內由于相關標準還沒有確定,不能對此提出要求,市場上的高清電視產品還無法內置高清數字調諧器。

最后高清電視要顯示高清內容必須配備DVI或者HDMI數字多媒體接口,才能接駁高清視頻播放設備。 什么叫數字電視一體機?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數字電視,從嚴格意義上講,不是數字電視,而是數字電視信號顯示器(HDTVREADY),因為這樣的數字電視并不能直接收看數字電視節目,還需要再接上一個機頂盒,接收并轉換信號格式才行,如果沒有機頂盒,你的數字電視分辨率再高也沒有用。

但是,數字電視一體機就無需機頂盒,所以,數字電視一體機被認為是“真正意義上的數字電視”,代表了未來數字電視發展方向,而通過機頂盒收看數字電視是一種過渡性措施,是國家機卡分離政策,或者說國家數字電視標準沒有出臺前的臨時性措施。中國視像行業協會秘書長白為民女士也認為:未來數字電視發展方向就是數字電視一體機,機頂盒是過渡性產品。 什么是液晶電視?

液晶電視,又稱LCD(LiquidCrystalDisplay)電視,是利用液晶的光學各向異性的特性,在電場作用下對外界光進行調制而實現信息顯示的一種顯示技術,采用彩色濾色器,液晶顯示易于實現彩色顯示。彩色薄膜液晶顯示器(TFT-LCD)具有分辨率高,工作電壓低等特點,可以做成各種大小尺寸的屏幕。 液晶電視的優點:

一、圖像清晰度高,一般來說都能達到1024×768像素,完全符合未來高清數字電視要求。

二、機身輕薄,厚度在4厘米以內,僅有等離子電視的1/2~1/3,是普通CRT電視厚度的1/10左右。

三、外觀時尚美觀,十分吻合當代人們的審美情趣,尤其受到年輕一代的追捧。

四、使用壽命長,一般達到50000小時以上,按一天使用8小時計算,可使用17年,比普通CRT彩電使用壽命還長。

五、環保節能,液晶電視采用逐行掃描與點陣成像,圖像無閃爍,不會對人眼造成傷害。21英寸液晶電視功率為40瓦,30英寸為120瓦,比普通CRT彩電省電。 什么是等離子電視?

等離子電視,又稱PDP(PlasmaDisplayPanel)電視,是利用惰性氣體在一定電壓的作用下產生氣體放電,形成等離子體,發射真空紫外線進而激發三基色光致發光熒光粉而發射可見光的一種主動發光型平板顯示器件。 等離子電視的優點:

一.機身輕薄一部32寸的電視機機身厚度約為20寸,一部60寸的等離子電視厚度約為5寸,還可以壁掛,重量也是傳統電視的一半。

二.超大屏幕傳統的電視畫面最大可達到40寸左右,而等離子電視畫面可達到63寸(現時的技術還可以更大)。

三.超寬視角等離子電視的視角為160度,可以容納更多的人觀看。

四.純平面無失真等離子完全是純平面顯示,且各個發光單元的結構相同,因此不會出現顯像管常見的梯形失真,線性失真和枕形失真等圖像幾何失真現象。

五.不受電磁干擾等離子電視本身沒有電磁結構,所以不會受電磁的干擾,喇叭、高壓電、甚至磁場都不會對其產生任何干擾,因此會獲得更穩定的畫質。

六.亮度均勻傳統的CRT技術有熱暈問題,即畫面正中與四角邊位出現亮度不均勻,由于等離子顯示器中每一個象素皆可獨立發光,非常均勻,沒有亮區和暗區,所以不會有上述的問題。 七.無電磁輻射等離子顯示器和CRT不同,不是使用掃描的方式,所以不會出現閃爍,加上無電磁輻射,長時間使用不會造成傷害。

八.高亮度及對比度相比CRT和投影機,擁有高亮度和對比度,就算在戶外強光下,也有非常清晰的畫面,適合戶外顯示屏用。

九.全數碼顯示現時大部分品牌已經支持DVI(DigitalVideoInterface),可減少因模擬信號所帶來的失真現象。

十.耐用性大等離子顯示屏世界各廠家均以約5萬小時左右為目標開發該技術。一般估計實際的壽命約在3萬小時左右。按每天觀看8小時計算,使用可達10年以上。

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比較

性能:在家庭影院效果方面,等離體電視效果強于液晶電視。我們的視頻專家,高級編輯DavidKatzmaier解釋說,因為液晶電視通常無法顯示等離體電視那種黑度。所以,液晶電視難以顯示更多的細節,視頻玩家也會感覺圖像的“立體”感不太好。 雖然總體來說液晶和等離子體電視的圖象質量年年都有改善,但各個廠家的產品性能則相差甚遠。請在購買前到cnet.com上去看看CNET的評論。我們雜志上的評論對性能是比較挑剔的(這是我們的工作嘛),如果你要添置一套家庭影院就請多多關注。但如果你只是為廚房或臥室買一臺小屏幕的液晶電視(26英寸以下),那就別太難為自己了。

壽命:在這一點上液晶電視比等離子體電視優勢明顯。雖然等離子體電視的壽命各有差異,但降低到一半亮度大約要花2萬小時,而液晶可以在5萬小時后才降低到半亮度。 燒屏和海拔問題:“燒屏”是等離子體電視的問題,如果屏幕上長時間保持一幅靜止圖像,則屏幕上會留下該圖像的“鬼影”。如果股價跑馬燈或新聞滾動條長時間顯示在電視下方,或者你經常在寬屏幕上看標準幅面的電視節目,屏幕的上下或兩側會出現影像側邊的影子。雖然制造商采取各種手段盡力解決這一問題,但最好還是自己使用中注意,比如不要長時間在屏幕上播放靜止圖像,以及將對比度設定到50%以下等。 液晶電視沒有燒屏的問題,并且在高海拔地區也不會出現問題,而海拔不同的氣壓差會使等離子體電視發出一種難聽的嗡嗡聲。雖然有些廠家有專門的型號,據說不會出現這種問題,但如果你住在高海拔地區,我們仍不推薦等離子體電視。

高清晰:大多數等離子體電視和液晶電視都能顯示高清晰度信號。但需注意的是:要欣賞到真正完整的HDTV,顯示分辨率至少要達到1280×720。只有很少的42英寸可以達到這種分辨率,大多數50英寸等離子體電視和幾乎所有大于26英寸的液晶電視都沒有問題。當然,一臺小于42英寸的電視上與真正的高清晰電視相比,除非你坐在屏幕前面仔細看,一般不會注意到兩者有什么太大的區別。例如,雖然松下的TH-42PA20U型號的42英寸等離子體電視只提供到增強清晰度的分辨率(EDTV,852×480),但用它接收HDTV的效果仍然很好,考慮到價格因素(網上可低至3389美元一臺),它可能是性價比最好的42英寸等離子體電視。

計算機與視頻游戲:大多數等離子體電視和液晶電視都可以用作電腦顯示器,很多電視甚至還提供DVI接口,可以獲得更好的顯示性能。兩種電視接游戲機都毫無問題。那么哪個更適于玩游戲呢?單從性能上來看,很難對兩種技術作一個裁決,但考慮到等離子體電視有燒屏的可能性,因此液晶電視是一種比較安全的選擇。 關注健康

心源性猝死到底能不能預見

6月23日下午,我國著名相聲演員侯耀文突然猝死,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隨后記者從慈銘體檢了解到,咨詢心腦血管電話約增了一成,三成現場客人咨詢有沒有防猝死體檢。

廣東清遠市人民醫院大內科主任心血管內科夏明凱教授介紹說,心源性猝死即已知有心臟病者,或可能尚不知有心臟病的人,出現急性癥狀,突然意識喪失、發生迅速的、不能預料的、自然的死亡,這3個限制成分,是心源性猝死定義的關鍵要素。

那么,目前在我國這種病的發病率究竟如何?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又該如何避免和預防這種疾病呢? 中老年人發病率高

有資料顯示,目前我國30—60歲男性心電圖異常占22.7%,指標高出普通人群12.4%。慈銘體檢抽取北京7家分院和上海慈銘體檢、金華慈銘體檢共166075名30歲以上男性健康數據作為主體樣本,并結合了慈銘體檢全國22家分院的年度健康匯總報告分析發現,血脂異常的男性占總樣本的34.0%,血壓增高占27.5%,血糖增高占2.5%,超重或肥胖占44.9%,心電圖異常占20.7%。其中,血脂異常、血壓增高和心電圖異常的男性占總樣本比例,分別比普通人群高出11.9%、15.4%和12.4%。

中國醫師協會醫師健康管理與醫師保險專業委員會委員、留德醫學博士韓小紅女士認為,人的動脈硬化其實從嬰兒期已經開始,在出生后6個月后或45歲—75歲之間,都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峰,中老年人占心源性猝死的幾率高達80%—90%。有的男性血脂異常、高血壓和心電圖異常比普通人群(所有體檢者)更嚴重,與此類人群工作和生活壓力大、應酬多,平時忽略自身健康有關。

韓小紅指出,不過動脈粥樣硬化本身并不會直接導致心腦血管事件,但在粥樣硬化的基礎上,如果出現動脈粥樣斑塊的突然破裂和血栓形成,就會導致心梗等急性事件的發生。最可怕的是血栓形成前,患者通常沒有明顯癥狀,動脈內血栓形成只需要幾秒鐘就可以導致心肌梗塞、中風等意外。她指出,平時壓力大、應酬多的中年男性,進行預測性檢查非常重要。但簡單的常規體檢有時檢測不出這類隱蔽性很強的疾病,這也是個別人體檢不久就突發心梗猝死的原因。 九成心??煽茖W預防

專家認為,科學預防,九成急性心肌梗死可控制,定期體檢是預防心臟病最重要的手段。韓小紅指出,猝死大體可分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兩類。其中心源性原因導致的猝死占絕大多數,一旦發生,存活機會甚低,如不及時救治,3—5分鐘后就將死亡,它是直接危及人類生命的一大殺手。高血壓、高血脂、便秘、肥胖、勞累、情緒壓抑等是誘發急性心肌梗塞、導致心臟驟停的危險因素。40歲以上的人是高發人群。 對此,韓小紅建議,中老年人在常規體檢時發現高血壓、心界增大、心電圖異常等,需要有針對性地增加化驗血流變、心臟彩超和動脈檢測等深度體檢項目,以明確病因及時治療。目前慈銘2007版新體檢套餐已推出針對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預防的銀發族等套餐和模塊,下一步將結合現今社會常見病特別是中老年人心血管病(包括心梗)特點,推出和開發包括此類專門預防心梗猝死的套餐。 日常預防與正確救護

心源性猝死的發生固然有其基礎病因,但還結合以下觸發因素:心電圖不穩定、血小板聚集、冠狀動脈痙攣、電解質紊亂、過度勞累、情緒壓抑等。目前醫學對具體的病人發生心源性猝死尚無準確的預測方法。但是有部分病人可能出現猝死前癥狀的變化,如胸痛加重、呼吸困難明顯、極度疲勞、甚至出現暈厥。這些病人應及時住院,加強監護。只要看到病人意識突然喪失伴以大動脈(如頸動脈和股動脈)搏動消失,有這兩個征象的存在,則心跳驟停的診斷即可成立。 對此,韓小紅建議,關心家人和自己的健康,預防疾病關鍵在于通過早期檢查,診測疾病隱患。在飲食方面,少吃蛋黃、動物脂肪和內臟等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少吃甜食,多吃蔬菜水果;在日常生活中,適當體育鍛煉,經常散步等以增強體質,但要避免劇烈運動;此外,家人還應設法保持患者心情舒暢,避免其情緒緊張;老年人盡量避免獨居。同時提醒心臟病患者,平時應隨身攜帶急救盒,家里備好氧氣袋,發病后立即吸氧,含化硝酸甘油,并立即呼救。

對于心源性猝死早期出現的癥狀和體征更應重視,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治療。大約一半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以前發作過心絞痛或有過度疲勞感,典型癥狀是出現持續嚴重的心前區憋悶、疼痛,沒有明顯原因的氣喘,突然不能平臥、脈搏過快過慢或心律不齊、血壓下降、出汗、四肢發冷等。簡單而有效的救治方法是心肺復蘇術,即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如能及時救治,部分患者可成功復蘇。

一旦有梗死前兆,家屬不能忙于搬運,而應讓病人就地安臥,不要翻身,不要讓其說話和走動,更不要搖晃病人。如患者身邊有急救藥物,應及時幫助其服用,并迅速撥打“120”,請求急救人員來處理。

醫學研究發現六成慢性病是生活方式病

醫學研究發現,在慢性病的誘因中,遺傳因素只占15%,社會因素占10%,氣候因素占7%,醫療條件占8%,而個人的生活方式占60%。這說明,許多慢性病實際上是生活方式病。

那么,哪些生活方式及行為與慢性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呢?

一、A型行為:指容易發生心腦血管病的行為習慣。其特征為易生氣、好激動、追求完美。有A型行為的人,其血中、尿中的兒茶酚胺含量較一般人高,可引起高血壓、心腦血管硬化、冠心病,其心梗發生率較一般人也高3倍-4倍。

二、C型行為:指易患癌瘤的行為類型。其特征為性格克制、壓抑,好生悶氣,有孤獨感或失助感。C型行為易導致免疫力降低。

三、致胖行為:指引起肥胖的行為習慣。其特征有:飲食結構不合理,熱量高,消耗少于吸收,運動少;緊張時以多吃飯來補償。最近衛生部調查,64%的離退休老人超重。肥胖人易產生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高血脂、動脈硬化、氣管食道阻塞綜合征、糖尿病等。

四、高鹽行為:世界衛生組織規定,成人每日食鹽量應在6克以下,超過此標準為高鹽行為。高鹽易導致高血壓,引發腦卒中。

五、吸煙行為: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煙草消費國,煙草消費量每年以5.3%的速度上升,成人中有60%人吸煙,第一次吸煙的年齡提前。吸煙與很多種疾病有關,如肺癌、心腦血管病等。

六、酗酒行為:腦、肝是人體代謝最旺盛的器官,受酒的危害也最大。慢性酒精中毒可導致心理、行為嚴重異常,還可產生脂肪肝、肝硬化、肝癌。

此外,“多吃、少動”會導致能量過剩,使人體代謝功能紊亂,出現體重超重、肥胖、未老先衰等。例如,血液內脂肪多了就是高血脂;膽固醇堆積,血管硬化變窄,血栓形成;腦血管堵塞就形成腦梗塞,腦血管破裂就形成腦出血,就是中風;心臟血管受堵產生嚴重的心臟病、心肌梗塞等。

因此可以預測,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如果不能養成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各種慢性病的患病率還會上升。

對號入座你有生活方式病嗎

通常,王先生的一天是這樣的。早晨八點多起床,有時間就匆忙吃兩口早餐(冰箱里的面包和牛奶),時間來不及就省了。開半個多小時的車去公司,在文件和電腦前度過上午的幾小時,中餐是一頓工作餐或是宴請客戶。下午又在辦公桌前坐上幾個小時,晚餐大多數時候是一些應酬,推杯換盞之后帶幾分醉意去歌廳或是酒吧,歸去時往往已是深夜。

王是一家外企的部門經理,像許多成功的白領一樣,每天置身于工作的壓力和忙碌之中。他們的工作性質和工作節奏決定了他們的生活方式,而且他們也越來越習慣于這樣,誰也沒注意到一種不可忽視的危險正悄悄走近。

這是一個年輕的成功男士的聚會。在談完生意談完妻子女友之后,開始談論自己的身體狀況。32歲的那一位有脂肪肝,34歲的那位高血脂,剛剛30歲的那位血液粘稠„„一不留神間,啤酒肚長上了,肝也出現問題,缺少鍛煉的身體有了心血管疾病,天天開車上下班坐電梯上下樓的腿偶爾爬幾層樓就開始氣喘,頸椎和肩也開始發痛,種種亞健康癥狀出現„„

在一家單位的例行體檢報告中有這樣的總結:從體檢表中發現35-45歲之間的員工過早出現心電圖不正常,脂肪肝并伴有肝功不正常。另有一部分人血糖過高,甚至出現了高血壓、糖尿病等。

著名健康教育家李楨博士指出,誘人的香煙、豐盛的飲食、高級的轎車蘊藏著危險。越來越多的資料表明,各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正在侵擾年輕男士。由于這些病大多是由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所以,又稱生活方式病。男人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是導致這種病的最主要原因。

那么,究竟哪些生活方式是不良之列?記者走訪了中國健康教育協會劉立教授。據劉教授介紹,吸煙、少動、膳食不平衡、酗酒、生活不規律等是導致生活方式病的罪魁。 不規律的生活,繁忙的工作以及社交應酬,使得白領男士們很難有固定的回家時間。并且,對現在的許多男人而言,下班就回家像是一種無能的表現,所以他們中的許多人更愿意在酒吧或是戀歌房里度過夜晚的時間。既然晚歸是常事,保障充足的睡眠就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了。人體是一架極精密的機器,按生物鐘有規律地運行。人為地違反生物鐘,無疑又使自己向不健康邁了一大步。

缺少體育和體力活動。長時間的伏案工作,不是在文件就是在電腦前度過近十個小時,忙碌得甚至連抬一下頭的時間都沒有。肌肉饑餓是現代人面臨的一大危害。按鈕式生產、久坐式工作、久臥式生活,易導致骨質疏松和其他疾病。緊張的腦力勞動可使神經體液調節失常,導致脂類代謝紊亂,血膽固醇升高。

吸煙。煙是許多男士忠實的伙伴,在煙霧里思考,在煙霧里休息和放松,在煙霧里驅趕疲勞。雖然無數媒介都在宣傳吸煙有害,但我國的煙民還是不斷壯大。大量臨床案例表明,吸煙與肺、口腔、咽、食道等癌癥有關,與人與己無半點好處。

酗酒。無酒不成宴,尤其是在應酬場合,仿佛喝酒的多少代表著你的誠意,有時甚至意味著你能簽下多少單。在愿與不愿之間,一杯杯的酒悄悄侵害著肌體。

不健康的飲食。飯店里的飯縱然上檔次,卻不是理想的飲食搭配。酒多了,飯菜就只是象征性的了。至于均衡的營養,更談不上。不吃早餐或吃得不好、食鹽過多、優質蛋白質(如牛奶等)進食少都會破壞健康。

針對不健康生活方式帶來的種種弊端,有關專家建議:

1.爭取規律的生活,保證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身體好”是一句老得不能再老的話,但卻并不過時。

2.持續的、適當的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將對你有益。心血來潮式的鍛煉對改變肌肉饑餓狀況幫助不大,所以堅持日常運動。 3.遠離煙酒。吸煙是最大的、人為的、可以控制的危險因素,戒煙是對自己未來健康的投資。少量飲酒對人體有益,但切切不可過量。每天的正常飲酒量是:白酒不超過1兩,葡萄酒不超過2兩,啤酒不超過350毫升。長期過量飲酒也是得生活方式病的原因之一,酗酒則更易使人產生酒精依賴。如果你想減少飲酒量卻力不從心,就要向醫生求救了,此時的心理治療和戒酒藥會對你有幫助。要記住,酒是別人的,身體是自己的。 4.注意飲食的營養均衡。各種天然食物和均衡的膳食結構會對身體有益。

夏季飲食七忌

忌腐爛變質——夏天氣溫高,細菌繁殖快,買回的魚肉、蔬菜、瓜果等,若保存不當,容易變質,即使煮沸也不能殺滅其中的致病菌,應當棄而不食。倘勉強吃下,必將引起腸道疾病。

忌洗滌不凈——如今,化肥和農藥極為普遍,蔬菜、瓜果和糧食等,均不同程度沾有化肥和農藥的殘余物質。所以,食用蔬菜、糧食之前,應清洗干凈,消除上面的殘留物質,對于直接入口的瓜果,則應洗凈后削皮再吃,以免中毒。

忌包裝污染——人們在食用油條、包子時,店主常用聚氯乙烯袋裝好食品遞給“食客”,“食客”一邊吃一邊去上學或上班。須知,這種塑料袋本身就含有毒性,而且出廠時也不可能進行消毒,可以說,它們內外都達不到衛生標準,用它包裝食物自然會污染食品,危害人體健康。

忌飲料代替開水——夏天易出汗,故飲水較多。而有的人特別是小孩,不喜歡喝白開水,總是用飲料代替白開水,如汽水、果汁、可口可樂等等,其實,這些飲料中含有較多的糖精及電解質,會對胃部產生不良刺激,過多的飲用會影響胃部的消化和食欲。所以說,飲料不如開水“養人”。

忌色素添加劑——食品廠商為了使食品的顏色“好看”,吊起食客的胃口,喜歡在食品和飲料中加些色素“著色”,如許多兒童食品和飲料都被加入了濃濃的色素,看起來很美。但是,香精、糖精及各種色素添加劑會損害人的肝、腎及大腦,特別是對兒童危害更大,應當拒食為妙。

忌錢幣污染——經科學檢驗,每張錢幣攜有少則3萬多達8億個病菌,皺巴巴的舊鈔帶菌更多。而有的食品店主,往往一手收錢,一手出售直接入口的食品。有的食客自己也是這樣:伸手付錢之后,又用這只手接過食品大口吃起來。這樣,他就把食品和病菌同時吃下,極易引發疾病。

忌飲食清淡——有的人認為,夏天應當吃得清淡一些,以保平安。最近有營養學專家提出新的論點:夏天飲食不能太清淡。這是因為:夏天氣溫高,人體內的各種營養物質的清耗相對比較多,如果單單進食一些清淡的食物,就很難對付每天的能量消耗。所以,除了多食各種素菜之外,還應當多吃一些諸如魚、肉、蛋等富含脂肪、蛋白質類的食物,以保持自身的“收支平衡”。

生活小百科

銀首飾變黑怎么清洗

銀飾的最佳保養方法是天天佩戴,因人體油脂可使產生自然溫潤的光澤。含精致及立體做成雕塑之銀飾,避免刻意擦拭光亮。若發現銀飾有變黃的跡象,應先用珠寶小刷清潔銀飾品的細縫,然后用拭銀布輕拭表面,即可讓銀飾恢復原本的銀白與光亮。在此建議各位:若使用拭銀布能夠恢復約八成的銀白狀況,就無需使用拭銀乳和洗銀水了。拭銀布含有銀保養成份,不可水洗。如果平時在佩戴之后沒有對銀飾進行處理和收藏,就極有可能使銀飾變黑。這時應使用珠寶小刷清潔飾品的細縫,然后將拭銀乳滴一滴在面紙上,將銀飾表面黑色氧化物拭去,再用拭銀布恢復飾品原本的光亮。之后就要記住做好日常的一般保養了,避免銀飾再次變黑,銀飾在多次變黑之后就很難擦白了 簡單處理有電鍍的銀飾品方法如下: 1.先至附近的中藥房或藥局購買一包明礬;

2.再將您所佩戴的銀飾品以<水10:明礬1>的比例用水煮過(水一定要沸騰); 3.取出銀飾品放進冷水以軟刷(如:牙刷)沾上牙膏或洗衣乳或色拉脫清洗; 4.以吹風機吹干,再以麂皮擦拭即可亮麗如新

銀的化學性質也是較穩定的,抗腐蝕能力也較強。但空氣和其它自然介質中的硫、硝酸和氧化物對銀都有著一定的腐蝕作用。銀首飾戴的時間長了,硫與銀化合就會在銀首飾表面形成一層黑色的硫化銀膜,開始表現為一些細小的斑點,爾后擴散成片,形成入們通常所說的銀垢或銀霉,變成為黑色,嚴重影響到銀首飾的表面顏色和光澤,當銀首飾已嚴重發黑變烏序可用如下的幾種方法處理: (1):用碳酸氫鈉(俗稱小蘇打)溶液浸滁再在首飾下加幾塊碎鋁片,一起加熱,即可去除黑斑,回復本色。原因是鋁與碳酸氫鈉反應放出氫氣,而氫氣可很快使硫化黑斑還原為金屬銀并放出硫。

(2):買一包洗相片用的顯影粉,摻入1千克清水攪拌成溶液,將銀首飾泡浸5分鐘,然后用清水洗凈,用軟布擦千。

(3):用1%的熱肥皂水溶液洗,再用硫代硫酸鈉溶液潤濕表面,然后用絨布擦,可使銀飾潔凈。

(4):用氨水溶液作為清洗液,這在傳統首飾行中應用頗為廣泛,但效果略遜于磷酸清洗液。

保養銀首飾的要訣有哪些? 銀首飾做工精美,價格適中,為大多數入所喜愛。但由于銀飾品極易氧化,佩戴久了會變黑發烏,失去光澤。因此,銀首飾的保養十分重要。 對于銀首飾的保養,有如下的--些要決: (l)新的銀首飾

對于新買的銀首飾,可在表面涂一層極薄的透明度高的無色或極淡色的指甲油,這對增加它的光澤和延緩發黑均有裨益。如要去除這層指甲油,可用香蕉水浸泡,而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即可。

(2)色澤輕微變化的處理

對于銀色有輕微變化的銀首飾可用去污粉或牙膏進行拋光;或用碳酸氫納(即小蘇打)溶液浸泡后再用軟刷刷干凈進行拋光;也可用含肥皂素、生物堿的皂莢去皮碎瓤后用開水沖泡而成的溶液,對首飾進行浸泡,再用清水洗凈;或用中藥桔梗,志遠等煎液浸泡銀首飾,而后用清水洗凈;還可用50%以下濃度的草酸液浸泡。所有這些方法的運用,都可以去除銀首飾表面輕微變化了的色澤,使其變得光亮如新、銀光閃閃。 (3)有斑跡的銀首飾

對于受潮后發生斑跡的銀首飾,可用溫熱的食醋、用軟布蘸取擦去,再用清水洗干凈即可。還可用去污粉、牙膏或牙粉擦試,以進行拋光。

平時,可每隔10天左右往銀首飾上涂一層無色指甲亂以使其保持光澤,延緩變色。銀首飾的佩戴要注意防汗、防油污、防潮濕。

一般在市面上所賣的純銀飾皆為925銀,而非999純銀,因為925銀是添加其它金屬所成的合金銀,這樣的925銀在國際上也被成承認為純銀,其比例為7.5%的合金與92.5%的銀,這樣的純銀鍛出的飾品較堅固也較不易磨損與變形,真正的999純銀是與純金一樣非常的軟,添加過合金的純銀做出來的飾品才會兼顧耐用,不至于戴沒幾天就變形且表面磨損太厲害而需要不斷的拋光。如何保養純銀飾品?會導致銀器氧化的最大原因就是空氣中氧氣,所以阻隔空氣就是最好的保養方式,例如將銀飾放在密封的塑料袋中再放入珠寶盒內,阻隔空氣與銀器的接觸,當銀氧化時可用洗銀水或擦銀布來擦亮銀飾,但洗銀水的殺傷力較強,所以非到不得已請盡量用擦銀布擦拭即可,如使用洗銀水洗亮后要馬上拿起沖水并柔搓,并將表面的化學物質清干凈,并用吹風機吹干不然水中的氧氣更會加速銀器氧化喔!另外,在90度的酒精里浸泡12小時,擦凈之后把它吹干;或將牙膏擠在干布上直接擦試,效果也很好。

(一)什么叫925銀?

答:現在說的銀飾一般都是925銀。925純銀飾品其實并不是含銀量100%,那是因為在純銀中加入的7.5%的補口(低檔產品通常選用銅做補口,而高檔產品基本采用比銅貴很多的合金配料),讓銀的光澤、亮度和硬度都有所改善。而且自從1851年蒂芬妮推出第一套含銀量千分之925的銀飾品后,925銀便開始流行,所以目前在市面上的銀飾都以925作為鑒定是否為純銀的標準。925銀首飾經過拋光后呈現出極漂亮的金屬光澤,而且也具有了一定的硬度,能夠鑲嵌寶石,做成中高檔首飾。

(二)銀飾變黑了怎辦?

答:無論佩戴與否,銀首飾在一段時間后,容易氧化發烏、失去光澤。發生這種情況后,你可以把它拿到首飾店去清洗拋光,銀首飾就能煥然一新了;如果它氧化得不是很嚴重,你也可以自己在家里打理:最簡單的方法用擦銀布將發烏部分擦亮,或者用牙膏搓洗首飾表面;如果是柔軟的項鏈或有鏤空的雕花首飾,也可以用洗銀水浸泡,三秒種就可以變白。

(三)帶銀飾會過敏么?

答:低檔銀飾品基本上還是采用合金飾品的電鍍工藝,其重要的金屬是鎳,因此會引起皮膚過敏的。目前高檔產品全部選用鈀銠金進行表面處理,不含鎳,因此不會引起皮膚過敏可放心佩戴,小攤上的廉價銀飾品,要么是用假銀代替,要么采用低劣和粗糙的工藝處理,因此往往含有有害的金屬物質,建議用戶不要購買,防止引起皮膚發炎。

(四)如何佩戴銀飾品:

•一般平常戴首飾舉手投足要斯文些。

•在做家務或重活,以及晚上睡覺時,最好能將首飾取下,以免首飾因重壓或拉力而變形、斷脫。

•長發梳頭要小心項鏈,最好除下來再梳,以免弄斷、變形項鏈。 •佩帶時要注意少接觸化妝品、香水,酸堿性物質、硫化物。銀飾碰到以上物質易變黑。 •戴過后的首飾不再配戴時,首飾要清洗吹干,擦拭干凈再密封放好。否則易氧化變灰變黑。

•首飾要定期清洗。鑲嵌飾品要注意寶石底部的清潔。在清洗時,先將首飾放入加有清潔劑的清水中浸泡,用軟毛刷輕擦寶石,然后用清水沖洗,再用軟布吸干。清洗時用溫水更妙。平常的洗潔精也可用作清洗劑,但最后一定要沖洗干凈。清洗干凈后可以擦銀布輕擦,可以使銀飾更亮。

•銀飾輕度變灰變黑的,經上面所述清洗后,用擦銀布可使其變白變亮。嚴重的得回廠翻新。

•銀飾最怕大力碰撞,會變成坑坑洼洼,很難看。

•純銀較軟,爪鑲的經大力碰撞,鑲嵌的寶石很易松動,掉石。 •洗手、洗澡、游泳最好不要帶銀飾。 •擦銀布不能用水洗,那樣會失去作用的。

怎樣睡覺才科學

如果以每天睡眠八小時計算,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的好壞,與人的心理和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睡眠有四要素,對睡眠的質量影響很大。 睡眠的用具

無論是南方的床,還是北方的炕,在安放或修造時,都應南北順向,人睡時頭北腳南,使機體不受地磁的干擾。鋪的硬度宜適中,過硬的鋪會使人因受其刺激而不得不時常翻身,難以安睡,睡后周身酸痛;枕高一般以睡者的一肩(約10厘米)為宜,過低易造成頸椎生理骨刺。在夏季,枕頭要經常翻曬,免讓病菌進入口鼻,肺系疾病增多。 睡眠的姿勢

有心臟疾患的人,最好多右側臥,以免造成心臟受壓而增加發病機率;腦部因血壓高而疼痛者,應適當墊高枕位;肺系病人除墊高枕外,還要經常改換睡側,以利痰涎排出,胃見脹滿和肝膽系疾病者,以右側位睡眠為宜;四肢有疼痛處者,應力避壓迫痛處而臥??傊?,選擇舒適、有利于病情的睡位,有助于安睡。 睡眠的時間

睡眠時間一般應維持7至8小時,但不一定強求,應視個體差異而定。入睡快而睡眠深、一般無夢或少夢者,睡上6小時即可完全恢復精力;入睡慢而淺睡眼多、常多夢惡夢者,即使睡上10小時,仍難精神清爽,應通過各種治療,以獲得有效睡眠,只是延長睡眠時間對身體有害。由于每個人有不同的生理節奏,在睡眠早晚的安排上要因人而異!事實上,不同生理節奏使睡眠出現兩種情況,即“夜貓子”和“百靈鳥”。順應這種生理節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反之,則對健康不利。 睡眠的環境

睡眠的好壞,與睡眠環境關系密切。在15至24度的溫度中,可獲得安睡。冬季關門閉窗后吸煙留下的煙霧,以及逸漏的燃燒不全的煤氣,也會使人不能安睡。在發射高頻電離電磁幅射源附近居住、長期睡眠不好而非自身疾病所致者,最好遷徙遠處居住。綜上所述,人們若能掌握科學睡眠的四要素,則能有效地提高睡眠質量,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茖W睡眠,是現代生活對人們提出的新更求。

六種食物幫你排毒

由于各種農藥的大量使用,人體內往往聚集不少的有毒物質,一旦這些有毒物質達到一定的數量,就會造成對人體的損害,我們如果在日常飲食中注意食用一些解毒食物,就能保證身體的健康。下面介紹幾種日常生活中的解毒物質。 綠豆

祖國醫學認為,綠豆性味甘寒,解金石、砒霜、草木諸毒。對重金屬、農藥中毒以及其他各種食物中毒均有防治作用。加速有毒物質在體內的代謝轉化向外排泄,綠豆湯是最好的解毒水劑。經常接觸鉛、砷、鎘、化肥、農藥等有害物質者,在日常飲食中應多吃些綠豆湯、綠豆粥、綠豆芽。 豬血

我國傳統醫學認為,豬血有利腸通便、清除腸垢之功效?,F代醫學證實,豬血中的血漿蛋白被人體內的胃酸分解后,能產生一種解毒、清腸的分解物,這種物質能與侵入人體內的粉塵、有害金屬微粒發生生化反應,然后從消化道排出體外。 海帶

中醫認為海帶性寒、味咸,功能軟堅散結、清熱利水、去脂降壓?,F代醫學認為海帶中的褐藻酸能減慢放射性元素鍶被腸道吸收,并能排出體外,因而海帶有預防白血病(血癌)的作用,對進入體內的鎘也有排泄作用。 茶葉

茶葉的解毒作用,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F代醫學認為,茶葉具有加快體內有毒物質排泄的作用,這與其所含茶多酚、多糖和維生素C的綜合作用是分不開的。 無花果

為水果中之佳品,富含有機酸和多種酶,具有清熱潤腸、助消化、保肝解毒功效。 胡蘿卜

胡蘿卜也是有效的解毒食物。不僅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食后能增加人體維生素A,而且含有大量的果膠,這種物質與汞結合,能有效地降低血液中汞離子的濃度,加速體內汞離子的排除。

現代人的10種裝修病

1、倉促上馬一些人有了新居后,急于入住。他們便匆匆忙忙找了一個裝飾公司,要求對方在十天半月就要交工。至于房間的設計、裝飾材料的選用,這些戶主心里并沒有仔細考慮。由此可能出現不能令人滿意的裝修,因此在裝修之前,不要太匆忙,要留出一段時間好好考慮房間的設計和裝飾材料的選擇,以及用一段時間去選擇一家合格的裝飾公司。

2、胸無全局在裝修之前,應該對房間的裝飾風格、所使用的裝飾材料、家具的選擇和大致的擺放位置以及裝修的預算等心里有數。切忌對這些沒有考慮、全憑一時好惡,對于房間裝飾沒有通盤考慮,這樣往往會出現家具與裝飾風格不相符合。

3、“一刀切”式的統一雖然說一套住宅應該統一在一種裝飾風格下,但每個房間都有不同的功用,居住者也不一樣。所以切忌在所有的房間中都采用一種裝飾風格,使用同樣的裝飾材料。這樣做只能使房間顯得缺少情趣和變化。

4、表面的“涂脂抹粉”從目前的建筑格局來講,并非所有的格局都很合理,所以切忌依賴房間原有的格局,只做房間的“表面文章”,這樣只能給使用者帶來更多的不方便。從美學角度考慮,矩形的房間并不理想。

5、不分主次有些人在裝修中不分主次,對于所有空間“一視同仁”。這樣裝修不僅花費過多,而且往往“事倍功半”。其實整套房間中某些空間的裝修可以簡潔一些,憑家具和裝飾品來點綴空間。

6、脫離文化背景照搬畫冊的裝飾手法,往往只能“畫虎不成反類犬”,所以切忌脫離文化背景。如果房間里都是西式風格,卻擺設了太師椅,就很不諧調。

7、脫離外部環境如果您的居室外邊十分嘈雜、紛亂,內部裝修就要簡潔一些;如果房間在陰面,裝修時就忌用深顏色。

8、“無人參與”有些消費者把裝修的全過程都交給裝飾公司,自己不參與一點意見。這樣裝修出來的房間沒有一點主人愛好和性格的體現。

9、“一步到位”目前大部分都希望裝修“一步到位”,其實家也在“生長”,裝修也要隨之做小的調整。例如孩子大了,兒童間的裝修和家具就要隨之改換。

10、生搬硬套所有的裝飾手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生搬硬套和硬性拼湊只能給人凌亂的感覺。尤其是在裝修之前,有些人喜歡去別人家“取經”,結果自己家的裝修風格凌亂,不成體系。

第五篇: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定稿)

附件2 《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十二韓 曄 段玉龍 馬 紅 李 彤 郝合奎 王 軍 張宇晶 陸一帆 支修益 范志紅 饒 毅 馬冠生 王萬江 劉 梅 楊 杙 王芝學

五”實施

工作先進個人表彰對象名單

— 1 —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節目制作中心北京市林業碳匯工作辦公室北京市婦女聯合會發展部北京市延慶區科學技術協會北京老年癡呆防治協會北京市總工會宣教部北京體育大學首都醫科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天津市實驗小學天津市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天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天津市農業科學院林業果樹研究所 楊 碩 天津市河東區科學技術協會 孫鳳國 天津市寶坻區科學技術協會科普科 劉景泰 南開大學

于 海 河北省環境科學學會、河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 修宗睿 任嶸嶸 穆國清 王一報 朱景柱 單悅平 張忠良 劉樹娟 劉瑞霞 何 炬 張其會 劉 珍 薛全龍 劉曉舟 朱德榮 張文萍 郭玉平 吳維娟 — 2 — 河北省財政廳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河北人民廣播電臺科教頻道

河北省石家莊市科學技術協會普及部 河北省承德市科學技術協會普及部 河北省衡水市科學技術協會普及部 河北省石家莊市辛集市科學技術協會 河北省廊坊市科學技術協會普及部 河北省唐山市農牧局科教處 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學德育處 河北省廣宗縣實驗小學 山西省朔州市平魯區科協

山西省廣靈縣科協科技咨詢服務中心 山西省科學技術協會科學素質部 山西省長治市科學技術協會普及部 山西省臨汾市霍州市科學技術協會 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同熙苑社區 山西省運城市科學技術協會普及部 秦嘉磊 山西省晉中市科學技術協會科學素質部 朱 峰 山西省晉城市科學技術協會

楊紅雨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干部教育處 韓 真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宣傳處

郝彥龍張秀梅溫美琴康振祥曹福中周 剛李 良孫保國厲 明甄 欣楊春雷秦艷萍孫 強王 亮崔高清劉興耀王德林史金芬 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海勃灣區科學技術協會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農牧業局科教科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就業服務局培訓科

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科學技術協會綜合科普部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農業技術推廣站 內蒙古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局食品藥品檢驗所 遼寧省鞍山市岫巖縣科協 遼寧省本溪滿族自治縣科協 遼寧省大連市科協科普部

遼寧省葫蘆島市科學技術協會普及部 中共遼寧省委黨??蒲刑幙蒲袇f作科 遼寧省財政廳教科文處

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人才工作處

遼寧省盤錦野禾果蔬種植農民專業合作聯合社 遼寧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 大連民族大學科技開發服務中心 吉林省吉林市科學技術協會 吉林省白山市中心醫院內分泌科

— 3 —

王麗馥 吉林省輝南縣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 王元生 吉林省梅河口市科學技術館

于 淼 吉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 單國本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科學技術

鄔士東 趙獻濤 盛 堅 仇尚媛 劉志海 藺紹勇 李明珠 霍 慧 吳 瓊 李 光 曹曉清 龔 健 龍 琳 沈湫莎 徐 超 鐘 倩 尚艷華 — 4 — 協會

黑龍江省綏化市安達市科學技術協會 黑龍江省大慶市肇源縣和平鄉人民政府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科學技術協會普及部 黑龍江省防震減災宣傳教育中心 黑龍江省哈爾濱工程大學理學院 黑龍江省機器人學會

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 黑龍江省教育廳科技處 黑龍江省婦女聯合會宣傳部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坊區教育局校外教育辦公室 上海市科技藝術教育中心科技教育部 上海市虹口區科學技術協會科普工作部 上海市科協普及部 文匯報科教衛中心

上海市青浦區科學技術協會基層普及部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科普工作處 上海市徐匯區凌云街道梅隴三村 侯曉遠 復旦大學

孫瑋瑛 江蘇省財政廳科教文處 李家寶 江蘇省中醫藥學會學術發展部 劉雙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科協 竺大明紀順俊袁留照史建梅趙 健章奇特戴國翠徐水洋尹曉鑠胡蘭珍徐奕才沈建良許以則沈文華徐瑞祥陳鳳武吳金芳許明榮 江蘇省泰州市科學技術協會 江蘇省蘇州市科學技術協會 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食用菌協會 江蘇省連云港市海州區科協 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科協 江蘇省鎮江市科協科普部

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秦虹街道旭光里社區 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 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望江街道辦事處 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鎮人民政府科學技術協會浙江省桐鄉市科學技術協會科技服務中心 浙江省紹興科技館

浙江省金華市蘭溪市科學技術協會 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科學技術協會 浙江省舟山市科學技術協會 安徽省農業委員會科技教育處 安徽省氣象學會

— 5 —

姜相民 安徽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 張春雨 安徽省五河縣科學技術協會 駱奉根 安徽省和縣科學技術協會 杜 敏 安徽省歙縣科學技術協會 程曉遲 余德海 陳 璇 王東波 李啟詠 黃兆津 江曉云 方坤宗 謝宗輝 鄭柏榆 陳 鋒 楊朝勇 李淑慧 胡逢星 邱紅鋒 吳登飛 李 明 李曉群 — 6 — 安徽省靈璧縣科協

安徽省池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學會普及部 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宣教處 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高技術處 福建省公務員局培訓與監督處

福建省福州市科學技術協會、福州市業余科技大學福建省廈門市科學技術協會

福建省漳州市科學技術協會普及工作部 福建省莆田市科學技術協會普及部 福建省南平市科技咨詢服務中心 福建省寧德市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 廈門大學

江西省上饒市余干縣科協 江西省財政廳教科文處

江西省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展教科 江西省農業廳科教處 江西省教育廳基教處 江西省九江市科協普及部

淦 勇 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職建處 胡小玲 江西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宣傳處 馬學強 中共山東省委政策研究室社會文化處 孫 鵬 中共山東省委組織部干部教育處 姜照輝 朱俊青 孔 玲 張志丹 石敬祥 吳 杰 鄭永祺 馮勤亮 張學鋒 朱紅英 胡秋艷 曹同華 李 冰 姜光榮 朱樂寧 劉海東 張祎雯張新華 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宣傳教育處 山東省發展改革委高技術產業處 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 山東省科學技術廳政策法規處 山東省農業廳科技處

山東省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山東省青島市科協科普部 山東省東營市科技服務中心 山東省濰坊市科協科普部 山東省威海市科協科普部 山東省菏澤市科協科普部 山東省淄博市委宣傳部宣傳科 中共河南省委組織部干部教育處 河南省開封市教育局

河南省科學技術廳政策法規處 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河南省農業廳科教處 河南省科普中心

— 7 —

吳予紅 河南省鄭州市科學技術協會

馬義雷 河南省洛陽市科學技術協會科學普及部 林加峰 河南省濮陽市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 韓守平 河南省商丘市科學技術協會科普研究室 于 健 河南省周口市鄲城縣人民醫院 成東梅 河南省濟源市農業科學院 陳玉芬 湖北省科協普及部 董祖恩 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科協 張 波 湖北省發展改革委高技術處 黃旭林 湖北省科技廳政法處 高潤保 湖北省農業廳科技教育處

楊 勇 湖北省地震局震害防御處(政策法規處) 范 棟 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職業能力建設處 劉 兵 湖北省委宣傳部網絡宣傳處

鄧小云 湖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高技術產業處 曾鴿旗 湖南省農委科教處 戴定杰 湖南省長沙市瀏陽市科協 歐陽雪云 湖南省岳陽市科技館

曹國華 湖南省郴州市政府辦公室秘書四科 楊常林 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科協

彭紹寬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科協 王 清 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科協

— 8 — 周 升 湖南省懷化市科普惠農服務站 龔定名 湖南省委宣傳部宣教處 葉新鵬 廣東省青少年科技中心

孫 楠 廣東省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科普和學會工作部 梁 寧郭 媛黎鶴齡吳鐘秀顏自能何 暉鄭 偉劉成毅姚文軍李和平曹 靜江 洪李子權曾 卉錢德生李 蕾覃明文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辦公室 廣東省地震局應急與信息中心 廣東省東莞市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 廣東省佛山市教育局關工委 廣東省江門市科學技術協會辦公室 廣東省清遠市科學技術協會業務部 廣東省揭陽市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 廣東省云浮市科學技術協會辦公室 廣東省總工會宣教部

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食品檢驗檢疫技術中心 廣州氣象衛星地面站

廣西科技館、廣西青少年科技中心 廣西科學活動中心科普培訓部

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科學技術協會普及部 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東興市科學技術協會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科學技術

協會

— 9 —

韋秀金 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合山市科學技術協會

范志標 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科學技術協會科學技術咨詢服務中心

朱俊奎 海南省委宣傳部社宣處

范鴻雁 海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帶果樹研究所果樹病蟲害

研究室

韓 東 海南省定安黃竹彩虹生態科普農場 李正安 海南省樂東縣科協

邢福順 海南省白沙縣科學技術協會 朱珈儀 重慶科技館展覽教育部

李 晶 重慶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宣傳統戰與科普處 高 勝 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財政局 賀存定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張 京 重慶市婦女聯合會

董 濤 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職業能力建設處 歐 雅 重慶市江北區委宣傳部宣傳科 蔣 秋 重慶市青少年宮

符 莉 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宣傳處

李皓迪 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高技術產業處 羅 琳 四川省科技廳科技交流中心科普部 黃 晉 四川省財政廳教科文處

楊 有 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

— 10 — 陸太俊 四川省攀枝花市科協 趙 祎 四川省瀘州市科協科普部 張 彬 四川省綿陽市財政局教科文科 劉利炯 四川省宜賓市科協科普部 郭 靜 四川省達州市科協科普部 任 玲 四川省雅安市科協辦公室 余文孝 四川省涼山州鹽源縣科協 張偉年 四川大學

傅舒安 貴州省科技廳科技創新體系建設處 周香君 貴州省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 李 猛 貴州省貴陽市科學技術協會 劉海光 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中等職業學校

譚玉娟 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諶鴻溪 貴州省黔東南州從江縣委宣傳部 黃學蘭 貴州省黔南州荔波縣委組織部 白忠艷 貴州省黔西南州興仁縣科學技術協會 羅本道 云南省德宏州科協科普科 格茸品楚 云南省迪慶州科協綜合辦公室 朱輝明 云南省紅河州科學技術協會 劉 戎 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區科學技術協會 饒發芝 云南省華坪縣科學技術協會 高利華 云南省怒江州科學技術協會

— 11 — 高江梅 云南省西雙版納州科學技術協會 李偉文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教育科技處 徐 嫻 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科技與教育處 仁青次仁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科協

高尚軍 西藏自治區山南貢嘎縣科技局、科協 周國璽 西藏自治區昌都市教體局教育科學研究所 達娃次仁 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科協 旦 增 西藏化學學會、西藏大學理學院 楊小鋒 西藏自治區水利學會、水利廳 尼 瑪 西藏藏醫藥學會、西藏自治區藏醫院 何曉寧 陜西省西安市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中心 李恩群 陜西省延安市科技局農社科 劉寶平 陜西省財政廳教科文處

陳建強 陜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 蔡筱玲 陜西農業雜志社

高 峰 陜西省西安市雁塔區電子城街道西京社區 李志明 陜西省咸陽市科協科普部

李煥能 陜西省渭南市科學素質綱要實施工作辦公室 賈國榮 甘肅省政府辦公廳秘書八處 胥庭輝 甘肅日報社機動新聞部 漆新平 甘肅廣電總臺電視新聞中心 武建成 甘肅省電機工程學會

— 12 — 楊舉民 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科協 王寧濤 甘肅省財政廳科技文化處

蔡紅衛 甘肅省地震局震害防御處(市縣工作處) 王 剛 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專技處 雷麥莉 甘肅省蘭州市地震博物館

王月霞 寧夏回族自治區青銅峽市裕民街道辦事處 馬津垠 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涇源縣農牧局 卓尉新 寧夏長慶高級中學

呂鴻鈞 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業廣播學校

劉利鋒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辦公室 趙文象 寧夏回族自治區科協科普部 張曉蕾 青海省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 祁澤宏 青海省健康教育所

沈 軍 青海省海北州祁連縣科學技術協會

司建平 青海省海南州同德縣科學技術協會、科學技術局 沈得貴 青海省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疫病預防控中心 顏亮東 青海省氣象學會、青海省氣象科學研究所

葉劍鋒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交通技師培訓學院機械電子工程研究中心

蘇德宏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教育廳基礎教育處

阿卜杜加帕爾•托合提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墨玉縣農業

技術推廣中心

— 13 — 李世忠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州昭蘇縣科學技術協會 葉麗努爾•巴合道吾列提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吉木

乃縣托普熱克鄉畜牧獸醫站

金國平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科學技術館 吳佩東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圖壁縣興丑奶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

哈西巴特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畜牧獸醫站

張彥海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科協

孫藝軒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科協(科技局) 丁蘇宏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石河子總場龍福泉社區 涂明建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科學技術協會 楊麗蘭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53團農業科 張世杰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組織部黨員教育中心 張 衛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五家渠第一小學 黃欽陽 中央組織部干部教育局 田 哲 中央宣傳部宣教局時政處 朱小萍 教育部科技委

李 明 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課程發展處 吳愛華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科教育處 王炳明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教師培訓處

— 14 — 吳 英 科技部政策法規司人才與科普處 楊旭東 科技部基礎司科研平臺處 姚昆侖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 佟賀豐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辦公室 陳 紅張義忠安 燕李苑琛祁向雷史 靜禹 軍陳永梅靳 紅馮 劍何曉丹廖丹鳳劉修兵曹麗萍崔 穎李英華陳君石吳 倩 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互動媒體產業聯盟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工業科技研究所 國家民委教育科技司科技處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 地質出版社、地質出版中心 中國地質圖書館文獻數據室 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科技發展處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科普部 農業部科技教育司教育處 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

農業部科技教育司轉基因生物安全與知識產權處 農業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中國農學會 中國文化傳媒集團、中國文化報社科教城市部 國家圖書館社會教育部講座組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全國12320管理中心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監測與評估部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 質檢總局科技司綜合處

— 15 —

帥俊全 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社會新聞部 張棉棉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

王 梅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群眾體育研究中心 周穎玉 中國藥學會科技開發中心 杜婧舉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唐紅英 國家林業局科學技術司綜合處 萬志紅 中國林學會科普部

方 言 國家旅游局規劃財務司資源利用處 何 燕 國家旅游局規劃財務司資源利用處 張冬梅 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

馮偉民 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喬 玉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楊斌艷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研究室 吳曉東 中國工程院科學道德辦公室 陳冰玉 中國工程院三局學術與出版辦公室 金 雷 中國地震局震害防御司社會宣教處

張 娟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全媒體氣象產品室 朱定真 中國氣象局氣象影視中心 田起宏 自然科學基金會計劃局人才處 葛琴雅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

苑文會 中國文物信息咨詢中心信息部 羅可亮 中國青少年發展服務中心科普部

— 16 — 奉朝暉 全國婦聯婦女發展部扶貧處 陳艷華 中華女子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科 呂 波 中國科協科普部

張 佳 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 劉昊宇肇曉蘭王乃彥顧 君黃 潔嵇曉華郭 威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 中國航空學會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

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農業食品事業部 百度lbs事業部

北京果殼互動科技傳媒有限公司 騰訊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17 —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勤儉節約光盤行動下一篇:清明節可以燒紙嗎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