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小兒泄瀉中醫藥論文

2022-05-08

小伙伴們反映都在為論文煩惱,小編為大家精選了《小兒泄瀉中醫藥論文(精選3篇)》的文章,希望能夠很好的幫助到大家,謝謝大家對小編的支持和鼓勵。關鍵詞小兒泄瀉八穴推拿治療八穴中藥湯劑治療小兒泄瀉乃小兒常見病、多發病之一,以大便次數增多,糞稀溏甚至瀉出如水樣、質如蛋花、小便短少為主癥,多因感受外邪,內傷飲食,穢濁傷中,脾胃虛弱引起。筆者近幾年來采用小兒八穴推拿配合中藥湯劑治療小兒泄瀉168例,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小兒泄瀉中醫藥論文 篇1:

中藥止瀉散穴位貼敷配合手法推拿治療小兒泄瀉的效果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中藥止瀉散穴位貼敷配合手法推拿治療小兒泄瀉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和合作單位就診的符合標準的患者118例進行編號。根據隨機數表生成的隨機數的秩序,分為治療組(n=59)和對照組(n=59)。治療組采用止瀉散穴位貼敷配合手法推拿治療,對照組采用媽咪愛顆粒劑治療,對比兩組的治療效果。 結果 兩組脫落例數均為9例(15.25%),兩組脫落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6.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00%(P<0.05)。兩組急性病程中的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遷延性及慢性病程的療效比較中,治療組的總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均<0.05)。兩組患兒治療前治療依從性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的治療依從性評分較治療前明顯升高(P<0.05),且治療組治療后依從性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與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4.00%與14.00%,治療組安全性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中藥止瀉散穴位貼敷聯合手法推拿治療小兒泄瀉療效顯著,安全性高,依從性好,可有效減輕患兒痛苦,適合在基層醫療機構應用推廣。

[關鍵詞] 中藥止瀉散;穴位貼敷;手法推拿;小兒泄瀉

[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Zhixie San; Acupoint application; Manual massage; Pediatric diarrhea

小兒泄瀉是一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為兒科常見病、多發病,多發生于夏秋季節,臨床特性為大便次數增多和性狀改變[1]。6 個月至 2 歲嬰幼兒發病率高,是造成小兒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障礙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全球每年5歲內兒童腹瀉發病率為13億例,死于腹瀉的兒童多達160萬人[3]??紤]嬰幼兒畏懼打針或拒服中藥,且西藥存在各種副作用[4],本文采用穴位貼敷配合手法推拿技術來治療小兒泄瀉,該方法無痛苦,無副作用,患兒易接受,值得推廣應用,現對治療的過程及結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5]:(1)符合腹瀉西醫診斷標準,病情分類屬于輕型。(2)符合泄瀉中醫診斷標準及風寒瀉、傷食瀉、脾虛瀉證候診斷標準。(3)年齡 6個月~12 歲。(4)1個月內未服用過相關治療藥物。(5)自愿參與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排除標準[6]:(1)經檢查證實為痢疾、霍亂、腸傷寒或大便致病菌培養陽性的其他疾病。(2)貼敷局部皮膚破損或有過敏性皮炎疾病史者。(3)伴有可能影響效應指標觀測、判斷的其他生理或病理狀況。(4)嚴重神經、心、肝、腎損害、脫水等合并癥,或患有其他正在用藥治療影響試驗藥物觀察的疾病、精神病患者。(5)除口服補液鹽外,無其他收斂劑、胃腸動力調整劑等如蒙脫石散、杜拉寶等藥物。

脫落標準:凡符合以下 1 項列為脫落病例:(1)未按照規定實施治療,無法判定療效。(2)資料不全無法判定療效、安全性。(3)嚴重不良反應、并發癥,特殊生理變化等,難以繼續治療(不良反應者納入不良反應統計)。(4)使用影響療效藥物。

1.2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和合作單位就診的符合標準的患者118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9例,治療組男31例,女28例,年齡6個月~3歲,平均(1.4±0.6)歲,病程4 d~1.5個月。對照組男33例,女26例,年齡5個月~3歲,平均(1.2±0.7)歲,病程6 d~1.4個月。兩組研究資料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研究方法

1.3.1治療組  治療組研究對象應用止瀉散穴位貼敷配合手法推拿進行治療,具體如下:

1.3.1.1 止瀉散穴位貼敷:(1)止瀉散藥物制備:公丁香 1 份,肉桂 1 份,吳茱萸 3 份,白胡椒 3份,焦神曲 8 份,焦山楂 8 份,炒麥芽 8 份,共研細末,過 100 目篩,用姜汁調成糊狀,揉成重2~3 g小丸,分別貼于手表大小的兩塊紗布上。(2)取穴與定位:神厥、中脘、脾俞、足三里、大腸俞,其中脾俞、足三里、大腸俞均取雙側。穴位定位參照200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12346-2006)《腧穴名稱與定位》,穴位敷貼操作參照王華、杜元灝主編的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第9版)《針灸學》中的操作方法[7]。①神厥:在臍中部,臍中央。②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③脾俞:在背部,當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④足三里: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⑤大腸俞: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3)操作:患者取坐位或臥位,穴位皮膚常規酒精消毒,然后取止瀉散藥物貼敷于穴位上,外用膠布固定,每次2~4 h。

1.3.1.2 手法推拿:使用嬰兒按摩油進行推拿。(1)取穴與定位:取脾經穴、大腸穴,均取雙側。①脾經穴:位于拇指螺紋面,旋推為補脾經。②大腸穴:位于食指橈側緣,從指尖推至虎口為補大腸[8]。(2)操作:①補脾經(雙側):家長懷抱患兒或患兒坐位,醫者面對患兒,左手托起患兒左手,左手食指置于患兒拇指近掌指關節指腹側,其余三指輕扶患兒手背,患兒拇指螺紋面進行旋推,頻率200次/min。取穴雙側,先推左手再推右手,單側推拿200次,雙側共推拿400次。②補大腸(雙側):家長懷抱患兒或患兒坐位,醫者面對患兒,左手握住患兒左手,其余三指靠于食指下方,右手食中指夾住患兒的拇指,使患兒手掌側置虎口向上、拇指呈外展位、食指伸直、掌心向內,再用右手拇指從患兒食指橈側尖端推至虎口,頻率200次/min[9-10]。取穴雙側,先推左手再推右手,單側推拿200次,雙側共推拿400次。

1.3.1.3 療程:急性期為每日1次,連續使用1周;慢性期為頭伏、中伏、末伏各使用1次,共3次,每次間隔10 d。

1.3.2 對照組  根據臨床治療風寒瀉、傷食瀉和脾虛瀉的常用藥物情況,采用北京韓美藥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媽咪愛顆粒劑(批號:16080022)作為對照組。劑量:1周歲以下:每次 0.5 g,每日 2 次;1~2周歲:每次 1 g,每日 2 次;2~6周歲:每次 1.5 g,每日 2 次;6周歲以上:每次 2 g,每日 2次。服法及療程:溫開水飯后沖服,治療1周。

1.4 相關檢查及特殊檢查

(1)相關理化檢查:檢查血、尿、大便常規及心、肝、腎功能。

(2)特殊檢查項目:必要時做病原學檢查,如大便細菌培養,病毒檢測等。

1.5評價項目與標準

(1)臨床療效:參照原國家衛生部藥政局2002年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具體如下:①臨床痊愈:大便次數、量及性狀恢復正常,伴隨癥狀及體征消失,大便常規、培養等異常理化指標恢復正常。②顯效:大便次數每日 2~3 次,近似成形,或便溏而每日僅1次,伴隨癥狀及體征總積分較治療前減少70%以上,大便常規、培養等異常理化指標顯著改善。③有效:大便次數和質有好轉,伴隨癥狀及體征總積分較治療前減少 35%以上,大便常規、培養等異常理化指標有所改善。④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者。(2)治療依從性:根據遵照醫囑用藥情況、有無存在不良情緒等為內容進行十分制評分,10分為最高分,0分為最低分,分數越高表明依從性越好。(3)安全性:以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作為評價安全性的標準,穴位貼敷可能發生的不良事件主要有局部皮膚紅腫、發泡、輕癢、隱痛,膠布過敏、皮膚過敏、色素沉著等;手法推拿可能發生的不良事件主要有皮膚青紫、皮膚劃痕等。

1.6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并通過方差分析和t檢驗進行比較,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兩組脫落例數均為9例(15.25%),脫落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因腹瀉病情加重而干擾評估剔除分別5例和7例;因治療處理不耐受分別為3例和1例;自己退出各1例。兩組最終完成觀察例數分別為50例。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6.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種治療方法對患兒不同病程泄瀉療效比較

兩組急性病程中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遷延性及慢性病程的療效比較,治療組的總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患兒治療前后治療依從性比較

兩組患兒治療前治療依從性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治療依從性評分較治療前有明顯升高(P<0.05);且治療組治療后依從性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兩組患兒安全性比較

治療組與對照組發生不良反應分別為2例和7例,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4.00%與14.00%,治療組安全性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小兒泄瀉以脾失健運為主,涉及脾、胃、大腸等臟腑[11]。因小兒脾常不足,運化力弱,腸胃脆薄,容量較小,但同時小兒生機蓬勃,發育迅速,需大量水谷供其生長,因此脾胃易不足。若因乳食不節,寒熱內侵更易致脾胃受損。胃主受納腐熟水谷,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若脾胃受病,則飲食入胃之后,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濁不分,合污而下,致成泄瀉[12]。其中遷延性及慢性腹瀉在泄瀉中最為常見,該病容易引起繼發性感染,最終形成惡性循環。由于小兒本身的生理病理特點,易導致泄瀉,其病因多為感受外邪、內傷飲食和脾胃虛弱等,病位主要在脾胃[13]。因此,健脾消食、溫中助陽為治療小兒泄瀉的關鍵[14-15]。

中醫敷貼法可使藥物直達病所、使用方便、取效迅速、不礙脾胃、不良反應少。小兒穴位推拿可疏通經絡,調理氣血,改善和調整臟腑功能,增強抗病能力[16]。因此采用穴位貼敷配合手法推拿技術來治療小兒泄瀉,在穴位貼敷中對所用藥物進行量化,并對所取穴位進行固定[17-19]。通過使用芳香醒脾,消食散寒的中藥止瀉散,貼敷于神厥穴作用于任脈,產生溫補元陽,健運脾胃,復蘇固脫之效;貼敷中脘穴作用于任脈,產生疏通脘腹部氣機之效;貼敷脾俞穴、大腸俞穴作用于足太陽膀胱經,產生健脾化濕、調理腸腑而止瀉之效;貼敷足三里穴作用于足陽明胃經,產生調理胃腸之效。手法推拿選用脾經穴和大腸穴,運用不同的手法,通過補脾經,產生健脾胃、補氣血的作用;通過補大腸起到溫中澀腸止瀉的作用[20-23]。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無論是在臨床療效、治療依從性,還是在安全性比較中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在急性病程中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遷延性及慢性病程的療效比較中,治療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以上結果充分證實中藥止瀉散穴位貼敷配合手法推拿治療小兒泄瀉有著良好的臨床效果。相對于使用西藥治療小兒泄瀉,穴位貼敷和手法推拿使用便捷,治療無創,副作用小,依從性好,療效顯著,可有效減輕患兒痛苦,且操作方便,價格低廉,適合在基層醫療機構應用推廣。前期臨床應用于風寒瀉、傷食瀉、脾虛瀉的患兒均取得了良好的療效[24]。

此研究采用藥物穴位貼敷與推拿手法相結合治療小兒泄瀉,旨在形成止瀉散穴位貼敷配合手法推拿治療小兒泄瀉技術的標準化操作規程,便于該項技術更好地應用和推廣,造福于泄瀉患兒??傊?,相對于使用西藥媽咪愛顆粒劑治療小兒泄瀉,中藥止瀉散穴位貼敷療效顯著,手法推拿安全性高,依從性好,可有效減輕患兒痛苦,適合在基層醫療機構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薛媛,孟瑤,王富春.穴位貼敷治療小兒泄瀉的現代文獻取穴及用藥規律分析[J].吉林中醫藥,2017,37(12):1189-1192.

[2] 楊予.中醫穴位貼敷治療小兒泄瀉及護理的研究新進展[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4):525-526.

[3] 李宏想.煨葛根穴位貼敷輔助治療小兒輪狀病毒腸炎的臨床觀察[D]. 廣州:廣州中醫藥大學,2012.

[4] Jung K, Eyerly B, Annamalai T, et al. Structural alteration of tight and adherens junctions in villous and crypt epithelium of the small and large intestine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piglets infected with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J]. Veterinary Microbiology,2015,177(3-4):373-378.

[5] 戴慎,薛建國,岳沛平.中醫病證診療標準與方劑選用[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5-16.

[6] 胡亞美,江載芳.實用兒科學(第 7 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289-1290.

[7] 于吉聰.中醫穴位貼敷治療小兒泄瀉臨床研究[J].亞太傳統醫藥,2016,12(17):100-101.

[8] 鐘寶珠,邱美霞,梁麗枝.中醫辨證施護結合穴位貼敷在小兒泄瀉中的應用[J].山東醫學高等??茖W校學報,2018,40(2):138-139.

[9] Santosham M,Chandran A,Fitzwater S,et al. Progress and barriers for the control of diarrhoeal disease[J]. Lancet,2010,376(9734):63-67.

[10] 林淑恒.中醫辨證施護聯合穴位貼敷在小兒泄瀉中的應用[J].哈爾濱醫藥,2015,35(6):483-485.

[11] Liu L,Oza S,Hogan D,et al. Global,regional,and national causes of child mortality in 2000-13,with projections to inform post-2015 priorities:An updated systematic analysis[J]. The Lancet,2015,385(9966):430-440.

[12] 田紀鳳,吳昊,蔡玉香,等.穴位敷貼治療小兒急性腹瀉的經驗分析及體會[J].中國中醫急癥,2018,(6):1120-1122.

[13] 劉慶華.曹元奎教授治療小兒泄瀉臨證思路與經驗[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54):142,145.

[14] 黃迎春.中藥灌腸配合小兒推拿治療小兒脾虛泄瀉30例臨床觀察[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8,39(3):66-67.

[15] Zhang N,Wei G,Ye J,et al. Effect of curcumin on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 in mice via inhibition of inflammation and TAK1pathway[J]. Pharmacological Reports,2017,69(5):1001-1006.

[16] 李霞,范萍. 中醫健脾止瀉穴位經絡推拿結合中藥臍部貼敷治療小兒泄瀉50例效果觀察[C].中國中藥雜志2015專集:基層醫療機構從業人員科技論文寫作培訓會議論文集,2016.

[17] Kumar A,Purwar B,Shrivastava A,et al. Effects of curcumin on the intestinal motility of albino rats[J].Indi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2011,54(3):284-288.

[18] 李成剛,勞慧敏,張葆青,等.基于中醫傳承輔助系統治療小兒泄瀉組方規律分析[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 18(11):61-64.

[19] 劉智程,姬晉芳,劉燕.中藥敷貼結合媽咪愛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研究[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8,(4):75-77.

[20] 梁君妃.溫中止瀉散穴位貼敷佐治小兒泄瀉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4):1338-1340.

[21] 徐珊,汪受傳,李江全,等.推拿治療小兒泄瀉傷食證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1,3(3):210-212.

[22] 陳甜,喬赟.推拿治療小兒泄瀉的臨床研究進展[J].大眾科技,2018,20(2):39-41.

[23] 董嬡嬡. 推拿療法治療小兒泄瀉(傷食瀉)的臨床研究[D].長春:長春中醫藥大學,2017.

[24] Santosham M,Chandran A,Fitzwater S,et al. Progress and barriers for the control of diarrhoeal disease[J]. Lancet,2010,376(9734):63-67.

(收稿日期:2019-07-24)

作者:桑杲 滕源 何小軍

小兒泄瀉中醫藥論文 篇2:

推拿配合中藥湯劑治療小兒泄瀉168例臨床觀察

關鍵詞 小兒泄瀉 八穴推拿治療 八穴 中藥湯劑治療

小兒泄瀉乃小兒常見病、多發病之一,以大便次數增多,糞稀溏甚至瀉出如水樣、質如蛋花、小便短少為主癥,多因感受外邪,內傷飲食,穢濁傷中,脾胃虛弱引起。

筆者近幾年來采用小兒八穴推拿配合中藥湯劑治療小兒泄瀉168例,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168例中,男92例,女76例;年齡最大者2歲,最小者3個月;病程最長者2個月,最短者2天。

2 治療方法

2.1 取穴 推上三關、揉內外勞宮、揉臍摩腹、推上七節、揉龜尾、捏脊、按揉足三里。

2.2 具體操作 男推左手、女推右手,以3個月大的小兒為基數,每個穴位操作100次,小兒年齡每增加1個月,推拿次數則增加10次。推拿治療小兒泄瀉步驟:推上三關、揉內外勞宮、揉臍、逆時針摩腹、推上七節、揉龜尾、捏脊2次、按揉足三里。

2.3 中藥湯劑基本方由葛根、藿香、六一散、茯苓、訶子、芡實、石榴皮、炒苡仁、炒砂仁、炒麥芽、焦楂等組成,臨床隨癥加減。

3 治療結果

3.1 療效標準 治愈: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食欲正常大便成形;好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食欲明顯好轉、排便質與量接近正常;基本好轉:臨床癥狀減輕、精神狀態良好,大便仍稀薄或不成形;無效:臨床癥狀無改變。

3.2 治療結果 按照中華中醫藥醫學會療效標定標準:痊愈156例,占92.86%,好轉12例,占7.14%。無效,本病2天為1個療程,效果明顯者1個療程痊愈,效果最慢為3個療程。

4 典型病例

4.1 患者陳某,女,周歲,便瀉水樣,9天未止,納呆尿少,舌苔白膩,脈濡、證系脾虛濕勝之小兒泄瀉。治療:用上述小兒八穴推拿手法治療4次。中藥湯劑止瀉基本方加用蒼術、廣木香、炮姜炭、煎湯口服4劑后,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泄瀉痊愈。

4.2 患兒張某,4個月,于六月間泄瀉20余日,經市直醫院輸液6天治療,瀉減而未止,1日仍下3-4次,前鹵及眼眶俱陷,肌膚甲錯精神萎靡,不時煩渴,舌紅降無苔,大便檢查白細胞(一),無粘液。診斷為脾胃陰虧之小兒泄瀉。治療:用上述手法治療3次,中藥湯劑止瀉基本方加用吳茱萸、淮山藥、附子煎湯口服3劑后,怠兒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食欲正常大便成形。痊愈。

5 體會

5.1 小兒泄瀉是小兒常見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尤以夏秋為盛。臨床上所見以濕熱瀉與寒積泄瀉最為常見,有日瀉20-30次者,偶有失治或治不得當,每有水液外脫、晴陷、神疲等危重證侯且易導致慢性泄瀉。

5.2 八穴推拿治療小兒泄瀉療效確切,通過穴位補瀉,能調節胃腸蠕動,改善胃腸功能,健脾和胃,促使炎癥消散。

5.3 中藥湯劑止瀉基本方加減治療小兒泄瀉,健脾化濕,升清降濁,收斂酸澀,益氣和胃,利尿止瀉,能起到良好的止瀉作用。

5.4 筆者認為在當前小兒推拿加中藥湯劑療法治療小兒泄瀉仍然未被大力推崇及作為首要治療方法的現實情況下,中藥湯劑與小兒推拿手法并用可以大大縮短小兒泄瀉療程,減少西藥治療副作用的影響,值得推廣應用,是治療泄瀉的理想方法。

作者:王經建

小兒泄瀉中醫藥論文 篇3:

侯江紅教授論治小兒泄瀉經驗

[關鍵詞] 侯江紅教授;論治小兒泄瀉經驗

泄瀉是小兒時期常見的消化道疾患,臨床以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或如水樣為特征。在小兒,尤其是嬰幼兒的發病率很高,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其中以夏、秋季節發病最多。本病常見于西醫學之急慢性腸炎、消化不良、秋季腹瀉,胃腸功能紊亂,乳糖不耐受性腹瀉等疾病。西醫藥對本病治療大多有效,但是對于部分耐藥性菌群所致的腹瀉,以及部分病毒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瀉,則時感束手無策,往往轉而尋求中醫藥治療。

侯江紅教授是河南省中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從事中醫兒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30余載,治學嚴謹,勤求古訓,專業知識淵博,臨床經驗豐富,擅長治療各種兒科病癥,對本病的辨治有較深的造詣。筆者有幸跟師學習,受益匪淺,現將導師治療小兒泄瀉的經驗介紹如下。

1、病因病機分析

傳統教材對泄瀉的分型,實證總因風寒、濕熱及傷食;虛證則分為脾虛及脾腎陽虛,此種分型方法側重于病因分類,而對于小兒泄瀉的本質,侯老師認為,無論何種原因導致的泄瀉,最終落腳于“脾運失健,濕濁內?!倍鴮е录膊〉陌l生,因此,“脾虛濕勝”才是病機關鍵。其中,濕邪是致病的主要病邪。

對于泄瀉的病位,侯老師認為,主要病位應在于脾。因濕邪為致病的主要因素,而脾主運化水濕,倘若脾強健運,內外因素均不可致??;然如若脾不健運,則濕濁內生,導致泄瀉。大便乃飲食所化,飲食入于胃,通過脾的運化、小腸的泌清別濁,其清者上歸于肺,通過肺氣宣發,散精于全身;其糟粕部分則下輸大腸,化為大便。其中,脾在大便的形成過程中起到關鍵的作用。若脾運失司,清濁升降失常,水反為濕,谷反為滯,合污而下,并走大腸,則形成泄瀉。在此濕為主邪,脾為生濕之源,故為發病之主臟?!毒霸廊珪酚性疲骸靶篂a之本,無不由于脾胃?!毙?尤其是嬰幼兒)脾常不足,且飲食不知自制,故而更容易為外邪、飲食等因素影響而罹患泄瀉之疾。

2、辨證要點

小兒泄瀉之辨證,侯老師強調應首重望診,即察神態、癥狀、舌苔等整體情況,尤重于觀察大便,根據大便的性狀以辨別寒熱虛實。臨床醫生應盡可能親察患兒的大便,切不可因其臭穢而棄之不察。

一般認為,若大便色黃褐,氣臭穢,瀉下急迫或瀉而不爽,量多次頻,或夾有粘液膿血者,多屬濕熱瀉;若大便清稀多泡沫,甚如水樣,臭味不大,腸鳴腹痛者,多屬風寒瀉;若大便稀溏,夾有乳凝塊或食物殘渣,氣味酸臭或如敗卵,脘腹脹痛,瀉后痛減者,多屬傷食瀉;若大便稀溏,色淡不臭,水谷不化,或食入即瀉者,則屬脾虛瀉:若大便澄澈清冷,無臭,久瀉不止者,則屬脾腎陽虛瀉。

其中,大便臭味的大小可反映胃火的盛衰,對泄瀉病性的辨別尤為重要。若其臭味大者,性多屬“熱”;若其臭味小或無臭者,性多屬“寒”。但亦須結合其他病癥進行辨別。如瀉下急迫者,未必屬火,某些風寒泄瀉,因風寒與水濕相擊,迫津下泄,亦可出現瀉下如注之癥;大便夾有乳塊或食物殘渣者,未必屬傷食,脾虛或脾腎陽虛,胃寒無火,不能消谷亦可出現。

在臨證中,除了對大便進行辨證,還應對兼癥進行辨別,我們既應掌握大法,亦不能拘泥于成法,靈活辯證,方不致誤。

3、治療要則

基于本病“脾虛濕勝”的主要病機,侯老師在臨床實踐中,多從調理脾胃入手,從濕論治,恢復脾胃功能,使腸能主化物分清泌濁,吸收水液,排泄糟粕,療效甚佳,確立“勝濕理脾”的治療總則?!皠贊瘛笔侵胳畛凉裥?,“理脾”是指各種恢復脾胃健運的治法。

4、方藥應用

侯老師經多年臨床實踐,逐漸摸索出治療小兒泄瀉的基礎經驗方——嬰瀉顆粒(三九免煎顆粒沖劑),組成:炒白術2g(相當于生藥10g)、茯苓2g(10g)、車前草lg(15g)、炒薏苡仁1g(10g)、山藥15g(10g)共5味藥。該方是以《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的參苓白術散為主方化裁而來,方中炒白術健脾燥濕,合茯苓健脾益氣,共為君藥。配伍山藥助君藥以健脾益氣,兼能止瀉;并用炒薏苡仁助炒白術、茯苓以健脾滲濕,均為臣藥。更用車前草利水濕,分清濁而止瀉,即“利小便以實大便”,是為佐藥。另外,車前草入肺經,能清肺化痰止咳,可治療泄瀉兼咳嗽者??v觀全方,補中氣,滲濕濁,使脾氣健運,濕邪得去,則諸癥自除,兼止咳化痰之功。

臨床運用需隨癥靈活加減:如偏寒濕瀉者,加蒼術、藿香、桂枝;大便質稀色淡,泡沫多者,加防風:若里寒而腹痛、腹脹者,加干姜、木香;小便短少者,加澤瀉、滑石;飲食不節,苔白厚膩者,加焦神曲、炒萊菔子、蒼術;嘔吐者加生姜、砂仁;面黃肌瘦、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脾虛傷食者,加黨參、炒白扁豆、五味子、炙甘草;偏陽虛者,加制附子等。

5、病案舉例

患兒,男,8個月,因“腹瀉2周”于2011年4月來診?;純?周前無明顯誘因而出現腹瀉,大便稀糊狀,每日3~4次。在當地醫院診治,給予思密達、媽咪愛等口服,效果欠佳,患兒腹瀉未見減輕,乃求治于侯老師。來診時癥見:患兒體胖,肌肉不實,大便每日解4~5次,稀糊狀,無臭,夾有奶瓣,納呆,口涎多,腹脹,舌淡紅苔白膩,指紋淡紅略滯。診為:泄瀉(脾虛夾濕型)。擬方:嬰瀉顆粒加蒼術、葛根、木香、焦神曲、蟬蛻。上藥以開水溶解,溫分3服。藥進4劑,患兒精神好轉,泄瀉次數明顯減少,每日2次,質稠,納食增加。后再以上方去葛根、蒼術,加太子參調理1周后告愈。

6、討論

小兒臟腑嬌嫩,體質薄弱,一旦感受外邪,或飲食失節,喂養不當,饑飽失常,均能損傷脾胃,脾胃健運功能發生障得,則水濕不能正常運行而至腹瀉。故治療腹瀉,健脾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在具體運用上,首先應當分清寒熱虛實,原則上是寒者溫之,熱者清之,滯者宜消,虛者宜補。但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久患腹瀉,纏綿難愈,往往會造成脾腎陽虛或胃陰耗損等病變,臨床上必須注意。脾胃互相依存,脾主運化吸收水谷精微,胃主納谷消化,治脾應當照顧到胃,和脾必須兼顧養胃,胃氣強才能納食,能納食才能有水谷精微可供吸收,否則消耗得不到補充,實證也會轉變成虛證。除藥物治療外,還應特別注意飲食調護,適當減少飲食,定時定量,不要暴飲暴食,不宜強制進食,縮短進食時間和延長間隔時間,少食冷飲,多食新鮮、柔軟、易消化的食物,忌生冷、辛辣、肥甘厚膩之品,少食多餐,加強戶外活動,適時增減衣物??傊?,小兒泄瀉的治療需靈活把握勝濕理脾之法,健運脾胃,增強小兒免疫功能。

作者:鄭麗娟 何森輝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跨文化大學教育論文下一篇:化學和現代生活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