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聽專題報告的心得體會

2023-04-14

我們成長過程中,會面臨著各種事情,在事情發生后,以心得體會的方式進行記錄,可使我們改進不良思想,留下激勵自己的正確思想。怎么寫出有意義的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聽專題報告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篇:聽專題報告的心得體會

聽《疫情之后的教育思考》專題講座心得體會

聽完《疫情之后的教育思考》專題講座,被兩位教授的講解內容深深吸引,他們對教育的熱愛和專注使我傾佩不已,受益匪淺,下面我淺談一些個人的學習感想。

疫情背景下的教育思考。教授引用康德的話簡明扼要地道出了教育重大的意義“人只有通過教育才能成為人”。并拋出了直擊靈魂的拷問“學生快樂嗎?教師幸福嗎?”是啊!確實值得我們深思,我認為學生的快樂和教師的幸福是密不可分的,在小學執教的這一年半時間里,我深深的體會累并快樂著的那種復雜的感受,開始在管束一些調皮搗蛋的學生時,我真的很容易暴躁,其實效果并不好,課上課下說教的無力感,真的讓我很頭疼。

這學期后半段我明顯感覺輕松了許多,很少再有聲音沙啞的情況。這一改變是通過幾次家訪和學生的平時表現,我才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面對這些問題學生時多了一些理解和耐心,我會彎下腰拉著學生的手或同學生面對面坐下來看著他的眼睛的靜下心來去交流,及時開導并鼓勵,明確的告訴他“我相信你可以做得很好”,激發他向好孩子發展的欲望,強化學生的好的行為習慣,再就是課上安排有趣多樣學習環節,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把學生真正的拉到課堂中來,使他感受學習的快樂。

厲教授講到“做就對了”。在我們面對6、7歲的孩子時一定要有清楚的認知,這個階段的孩子是處于發展中的人,結合該年齡段學生的特點,通過適當的教育,才能逐步建立他自己的認知體系和價值觀,身為師者只有做到認真嚴謹并保持熱情去做教育,我相信學生是可以感受到,看得到的,所以我們在給學生提要求時,盡量讓學生也參與進來,大家一起遵守,形成集體的制約,贏得學生的信任與喜愛。師生之間能做到像朋友一樣去交流,彼此關愛,彼此尊重,心照不宣地朝著一個目標,共同努力奮斗,最終塑造出有思想、有個性、敢于創新、能感知幸福的一個積極向上的人。

關于教師的幸福感我覺得還包括較強的業務能力。一個優秀的老師一定要制定嚴明詳細的學習計劃、要有自己職業規劃,樹立榜樣人物,鎖定目標并腳踏實地的去付出行動,用積極向上的心態去迎接工作和生活,從而實現自身的抱負。

總之,作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徹底轉變觀念,不斷創新,打造一種民主、平等、信任、共同參與互相合作的師生關系,從而使師生緊密聯系在一起,產生巨大的合力,推動教學活動發展。

第二篇:王新聽劉主任專題講座學習體會65

聽劉巖主任專題講座《學生大面積參與活動的再思考》

-----學習體會

大港六小王新

為了促進教師對“學生大面積參與活動”的有效實施。開學初,劉主任針對這一課題進行了《學生大面積參與活動的再思考》的講座。“大面積”的提出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全面推進和實施的素質教育,是我們學校一場前所未有的革命。其宗旨在于面向全體學生,堅持全面發展,激發每一個學生主動學習的激情和興趣,讓每一個學生在原有基礎和可能提高的基礎上有一個和諧主動的發展,真正實現學生探索、創新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全方位提升“大面積”,不是“小面積”。同時,我們還清楚,“大面積”也不是“全面積”, 我們力求在語文教學上“全面”收益?,F將實施“大面積”的教學過程中的方法總結如下:

一、學生先預習,促大面積學生參與。

新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如何把這一新理念與教學實踐銜接起來呢?我覺得,如果語文課的課前預習這一環節做得好,就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能夠發揮學生在學習語文課程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預習是學好語文關鍵的第一步,是求知過程的一個良好的開端,是自覺運用所學知識和能力,對一個新的認識對象預先進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動求知過程。

新課改把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收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放在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那么,我們老師就應該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把學生個體本身看成是一個巨大的、有待開采的課程資源。葉圣陶曾經說過:“凡為教,目的達到不要教。“教師教學的最終目的,不是單純

第三篇:聽學術報告的心得體會

一、 2012年9月14日晚19:00,臺灣知名作家侯文詠應邀在文學院101學術報告廳為我校師生作了題為“網絡時代的靈魂歸宿”的學術講座。

他用電影《傻瓜入獄記》中的一句臺詞“Don not shoot me , I don not agree”開頭,說明我們有時候所做的事,并不是我們的內心所同意的,大眾的邏輯并不一定是對的。然后,他講到自己在醫院做醫生時所經歷的一些事情。一次,因為工作的原因,他接觸到了500多名癌癥末期病人,隨之,他對這些病人做了一個調查,當他們面對人生的最后時刻,他們中的一些人最在乎的是親人的愛,另一些人最在乎的是自己對世界的意義,自己究竟做了哪些事情。面對死亡,我們平常所追尋的金錢、權力、地位等等,這些都是浮云。因此,在短暫的生命過程中,應該給夢想一個機會。如果我們沒有成功,至少我們努力過,沒有遺憾!

最后,侯文詠講到自己在雅魯藏布江邊看著江水流過,想到孔子的一句話,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光的流逝是不可逆轉的!人生是一個時間的過程,是一場演出,總有閉幕的一天。人生是時間片段的連續。他舉例說到小孩在迪斯尼樂園玩,是有時間限制的,他摔倒了,根本來不及哭,因為他想去玩更多其他好玩的游戲。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人生是沒有失敗的,來不及等失敗過去,應珍惜時間。我們應該實實在在地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不要讓將來留下遺憾!

聽了作家侯文詠的講座,使我們對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對時間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啟發了我們的思考,獲益頗多。

二、2012年10月8日晚19:00,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陳嘉映老師應邀在文學院101學術報告廳為我校師生作了題為“何謂學術”的學術講座。

陳教授首先給我們講了學術活動的目的和手段,他認為學術活動是介于外在目的與內在目的之間的一項活動,外在目的包括賺錢、養家糊口等,內在目的包括個人興趣、愛好得到滿足等。他認為從事學術活動的人不僅應該喜歡結果,也應該在意過程。陳教授說目的在外部的活動的目的是單一的,而那些介于外在目的與內在目的之間的的活動目的不是單一的。學術活動就是一種介于外在目的與內在目的之間的活動,它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在參與的過程中在不斷地改變著它的目的與方式。學術會產生外相的效用(給外行者)與內相的效用(使學術活動本身增添了內容)。學術活動有兩種效用,一種是外行難以評測的效用,另一種是外行可以評測的效用。因此,從事學術活動的人會得到兩方面的酬報,一方面是養家糊口,另一方面是學術活動本身的豐富,在活動中獲得了滿足(興趣得到滿足和鼓勵)。并且,學術活動會自發地保護那些對活動共同體有貢獻的人。學術活動真正熱愛者的人的生命意義也在于此——內在的成就感。

最后,陳教授總結道:學術不是一個單純的教書行業,也不是增長技巧的行業,是對這個行業有興趣的人所從事的活動,它帶有創造性。真正想從事學術的人的訓練方法是不同的,要真正地進入學術傳統,必須經過專門的訓練。通過學術活動,可以使自己的世界擴大,對世界增加新知。學術的最大外相效用是造就文化人。要想從事學術活動,關鍵是對它要有興趣,興趣是從事學術活動的最大動力。

聽了陳教授的講座,使我們對學術究竟是什么有了一定的了解 ,這對我們以后的職業規劃的制定特別有了很大的幫助。

三、2012年10月16日,美國紐約大學著名教授張旭東在西南大學文學院101為在校學生做了一場以《當代小說的歷史構造——以余華<兄弟>與莫言<生死疲勞>為例》的精彩講座。

張教授在講座中,主要從《兄弟》與《酒國》兩部小說中的對比閱讀中,闡釋了三個觀點:

一、當代文學是文學傳統的源頭(主要是以當代人的眼光去闡釋、去研究、去繼承);二|只有在一個不確定價值的狀態下,文學才是文學;

三、所有的文學都是當代文學。

在對于余華《兄弟》一文的研讀中,我覺得尤為有意思,他認為文中的李光頭代表著一種“下半身”的人物形象:性、堅毅、欲望以及決心;而宋鋼則代表這“上半身”的人物形象:道德、善良、人性。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宋鋼和李光頭的特征,都有善惡的糾結和神佛的共體,而這才是最真實的人。

張教授在講座上也傳授了很好的閱讀方法,在張教授看來,目前在我們的閱讀過程中,會常常隱約地發現新的構造與舊的構造的對立,而形成一種對比關系,怎么讀當代文學,為什么要讀當代文學,成為眼下眾人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在讀書的過程中,哪些東西觸動了你,帶給了你疑問,給了你沒有的生命體驗?這是張教授認為在閱讀中應該注意的問題。而我們讀書要著眼于沒有定論的東西,甚至是不被主流所承認的東西,要試圖打破一般審美,而不要形成隨波逐流的審美觀,要看到書中最內在、真實的原創性,把自己與書本都歸到一個從零開始的狀態。

四、2012年11月8日晚7點,我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曾利君老師應邀在第8教學樓308教室為我校師生作了題為 “魔幻及其他:走進莫言”的學術講座。

在大家的熱烈掌聲中,曾教授開始了學術講座。她首先為我們簡單的介紹了一下莫言。北京時間10月11日19時(當地時間10月11日13時),瑞典諾貝爾委員會宣布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為莫言。莫言由此成為中國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本土作家。莫言童年時在家鄉小學讀書,后因文革輟學。但,他聽了很多民間故事,他“用耳朵閱讀”。當進入解放軍藝術學院后,看了很多書,不斷充電,向中外作家學習。莫言具有很多優勢,比如豐富的生活、生命體驗;非凡的想象力,非同尋常的感官、感受能力;豐富的創作實績,他發表了11部長篇、100多部中短篇。莫言小說的品質很高,內涵上對根的思考、對歷史的重塑、對鄉村的悲憫、對現實的關懷;敘事視角、結構、體式、技法等方面的藝術創新。

隨后,曾教授為我們介紹了一下什么是魔幻現實主義,她講到有人認為魔幻現實主義就是現實和幻想融為一體。但是,拉丁美洲的那些魔幻現實主義作家并不認同這個觀點,他們認為他們的作品并不是現實和幻想融為一體,而是拉丁美洲的社會、人們對事物的認為本身就是魔幻的,他們的描寫是現實的,不需要幻想。魔幻現實主義就是拉美作家根據拉丁美洲土著人的思想意識,在描寫中插入一些離奇的事情,借以反映拉美的社會現實。魔幻現實主義的特點有:夸張、怪誕、象征,打破生和死的界限。莫言的作品具有鮮明的魔幻特征,比如奇特的人與事;打破生與死、人與鬼、人與獸的界限;民間的鬼神精怪故事。并且,莫言魔幻寫作具有雙重資源,一方面是中國志怪述異、談狐說鬼的古代文學傳統、民間文化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對拉美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借鑒。

最后,曾教授還講了莫言筆下的高密東北鄉,它是一個矛盾的集合體,并且為我們介紹了高密東北鄉這個獨特形象所具有的意義和影響。

報告會氣氛熱烈,曾利君教授的講座使我們對莫言這個作家有了更多的認識和了解。

五、2012年11月12日晚7點,我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余紀老師應邀在文學院101學術報告廳為我校師生作了題為“諾貝爾與中國”的學術講座。 在大家的熱烈掌聲中,余教授開始了學術講座。他首先為我們介紹了諾貝爾獎的來源。諾貝爾獎是由瑞典人諾貝爾設立的。諾貝爾沒有學歷,但跟父親學習了很多化學知識。他沒結婚、沒子女。他還是一個流浪漢,在俄國、德國等很多地方待過。他自學成才,是一個大發明家,一生有400多項發明,其中獲得發明專利的有299項,100多項發明與炸藥有關。他還是一個企業家、軍火商,專門從事炸藥生產。1895年諾貝爾公布了自己的遺囑,將全部的財富(920萬美元的遺產)成立一個基金會,“諾貝爾基金會”,將當年的利息20萬美元,獎勵給為人類作出重大進步的團體和個人,設立了物理獎、化學獎、醫學、生理學獎、文學獎、和平獎這五個獎項。后來,增設“瑞典國家銀行紀念諾貝爾經濟科學獎”,1969年首次頒發,人們習慣上稱這個額外的獎項為諾貝爾經濟學獎。

接著,余教授為我們介紹了諾貝爾與中國的淵源。諾貝爾獎中國人獲得者有三人,分別是高行健、劉曉波、莫言。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有15人。諾貝爾發明黃色火藥的思想來自中國,是中國人找到了一種思想,用合成的方法制造了一種物質,使之為人類服務。諾貝爾由此受到啟發,發現了硅藻土,可以控制硝化甘油爆炸的進程。余教授還為我們介紹了一些曾經離諾貝爾獎很近的中國人,有沈從文、魯迅、北島、老舍、巴金、王蒙、林語堂等。

最后,余教授還為我們講了一下諾貝爾為什么會設立文學獎。諾貝爾是一個狂熱的文學愛好者,是一個詩人,最愛讀雪萊的詩,他會寫詩、小說、劇本。他認為文學非常重要。 報告會氣氛熱烈,余紀教授的講座使我們對諾貝爾獎,以及它與中國的淵源有了更多的認識和了解。

六、2012年11月30日晚7點,我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本朝老師應邀在文學院101學術報告廳為我校師生作了題為“莫言不孤獨:中國文學的‘諾貝爾情結’”的學術講座。

在大家的熱烈掌聲中,王教授開始了學術講座。他首先講到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首位獲此獎項的中國籍作家,他“用魔幻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現實融為一體”。在莫言之前,還有多個中國作家被提名,有:魯迅、林語堂、老舍、沈從文、巴金、王蒙、北村等。并且,講到了中國文學的“諾貝爾情結”,中國文壇和評論界對諾貝爾文學獎的曖昧態度:“輾轉反側”,卻也“猶抱琵琶半遮面”“欲說還休”。講到諾貝爾文學獎已成為一種世界文學尺度,是迄今世界上最具權威性、影響力最巨的獎項。這種地位的奠定及公認,與其一貫的評選程序、評選結果直接相關。不僅是專業學術認可,也是一種普世道德尊敬。

接著,王教授為我們講了那些被提名的中國作家沒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原因。這個涉及到諾貝爾文學獎的評獎標準問題,它的評獎標準是授予那些在文學領域里寫出了富于理想主義的最杰出作品的作家,作品要有對現實的批判、反思和超越。并且,諾貝爾文學獎并不是一個純粹的文學獎,它還涉及到與文學有關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等一系列問題。諾貝爾文學獎也存在不少問題,比如歐洲文化中心主義,政治偏見,語言障礙等。除此之外,中國當代文學創作還存在著獨立意識和批判精神為核心的理想主義的缺失,原則性的匱乏,作家人格的內在障礙所導致的藝術生命的短暫等問題。諾貝爾文學獎在發現天才的同時,也遮蔽和埋沒了更多的天才。比如卡夫卡、喬伊斯、托爾斯泰、哈代、博爾赫斯、茨威格等。同時,諾貝爾文學獎評獎委員會所理解的文學概念要比我們所理解的文學概念要寬泛一些,比如英國的羅素、德國的歐肯、法國的柏格森憑借哲學著作,政治家丘吉爾以其《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隨后,王教授為我們講了莫言為什么能夠獲諾貝爾文學獎。莫言獲獎的評語是用“魔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和現實融為一體”,這證明評委們是讀懂了莫言的。莫言的小說吸收了中國古老的民間敘事傳統,又融入了西方的現代性,從而成功地走向了世界。王教授還講到莫言的文學創作的特點,比如“大地”、“母親”、“人性”等生命力主題,與此相關的文明壓抑機制及其批判;寫出了現代社會的混雜與荒誕;感覺的敏銳和超常;文體的狂歡化敘事等。

聽了王教授的講座,使我們更深地了解了莫言,獲益頗多。

七、2013年5月31日晚19:30 山東大學黃萬華教授 報告內容:流動性:走出文學史迷思

黃萬華教授認為, “五四”至今的中華民族文學的研究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但也還存在種種不清楚的地方。一方面是某些資源被“過度開掘”,比如受某種政治意識形態所影響;另一方面又有不少有價值的文學存在被遮蔽,比如文學史的分期,關注其起源、“進化”,依據流派,世代的演變強調文學的本質性的思考等?;诖?,黃教授就認為,防止和醫治這些弊病的一劑“良藥”就是強調多重的、流動的文學史觀。

二戰結束以后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世界華文文學格局,在二戰背景下的中國抗戰時期文學也形成了多中心開放格局。(分別以延安;重慶、成都;昆明、桂林;上海、北平和香港為代表)都形成了不同的體系,他們既內在相同相應,又力求自成一脈,各行其是。這種文學的多元格局正是世界華文文學格局的最初形成,其中包含的是一種多重的、流動的文學史存在。黃教授指出,單一地就某一社會時空來考察中國現當代文學的轉型、發展等恐怕看不清其中的復雜情況,甚至產生偏頗的認識而世界華文文學所強調的多重流動的文學史觀顯然有助于更深入地思考中國現當代文學轉型、發展的許多重要問題。

通過黃教授的這場講座,讓我們學會了多層次、多方位的看待文學現象。

八、2014年10月11日晚7點30分 文學院學術報告廳101 余映潮老師

什么樣的語文教材解讀才是真正的成功的教材解讀?教師在課堂上應該交給學生什么東西?余映潮老師就語文課堂有效教學和教材的研讀等方面,給我們展開了一場生動的講座。余映潮老師認為第一沒有深刻精致的教材研讀就一定沒有好的課堂;第二研讀教材是提取教學資源的最好辦法,作為一個老師,首先就要將教材讀厚,然后再把教材讀薄。針對如何進行教材的有效研讀,余映潮老師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些可供參考的行之有效的辦法:

一、整體反復 余映潮老師認為整體反復的研讀教材是最基本的教材研讀方法,所謂整體反復的研讀教材即立體的多角度的研讀課文。他提出從教學設計出發去研讀課文更有收獲,更有價值。余老師以《赫爾墨斯與雕像》一文為例說明了這類研讀教材的辦法。比如《赫爾墨斯與雕像》一文,可以涉及這樣一些角度:1請為這則寓言再擬一個小標題,這個涉及可以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2.用朗讀傳達出作品中人物的神采;3劃分這則寓言的層次并概括故事情節;4.用四字短語評價赫爾墨斯這個人;5提取能夠表現課文全意的五個關鍵詞;6賞析文中的三問三答;7.變讀為寫,想象續寫故事情節進一步發展;8賞析課文語言,特別對文章“笑”進行品析;9論析寓言中的語文知識。

二、章法賞析 所謂的章法賞析既是從文章的結構層次出發進行分析。余映潮以《答謝中書》一文為例,關注文章的行文結構之美,以概寫一筆,細寫一筆,議論一筆三個層次來說明文章的結構之美。再比如《陋室銘》一文以引出事物,描寫事物,托物敘事三個層次來展現文章的行文結構。

第四篇:聽《疫情之后的教育思考》專題講座有感

聽完《疫情之后的教育思考》專題講座,被兩位教授的講解內容深深吸引,他們對教育的熱愛和專注使我傾佩不已,受益匪淺,下面我淺談一些個人的學習感想。

疫情背景下的教育思考。教授引用康德的話簡明扼要地道出了教育重大的意義“人只有通過教育才能成為人”。并拋出了直擊靈魂的拷問“學生快樂嗎?教師幸福嗎?”是啊!確實值得我們深思,我認為學生的快樂和教師的幸福是密不可分的,在小學執教的這一年半時間里,我深深的體會累并快樂著的那種復雜的感受,開始在管束一些調皮搗蛋的學生時,我真的很容易暴躁,其實效果并不好,課上課下說教的無力感,真的讓我很頭疼。

這學期后半段我明顯感覺輕松了許多,很少再有聲音沙啞的情況。這一改變是通過幾次家訪和學生的平時表現,我才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面對這些問題學生時多了一些理解和耐心,我會彎下腰拉著學生的手或同學生面對面坐下來看著他的眼睛的靜下心來去交流,及時開導并鼓勵,明確的告訴他“我相信你可以做得很好”,激發他向好孩子發展的欲望,強化學生的好的行為習慣,再就是課上安排有趣多樣學習環節,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把學生真正的拉到課堂中來,使他感受學習的快樂。

厲教授講到“做就對了”。在我們面對6、7歲的孩子時一定要有清楚的認知,這個階段的孩子是處于發展中的人,結合該年齡段學生的特點,通過適當的教育,才能逐步建立他自己的認知體系和價值觀,身為師者只有做到認真嚴謹并保持熱情去做教育,我相信學生是可以感受到,看得到的,所以我們在給學生提要求時,盡量讓學生也參與進來,大家一起遵守,形成集體的制約,贏得學生的信任與喜愛。師生之間能做到像朋友一樣去交流,彼此關愛,彼此尊重,心照不宣地朝著一個目標,共同努力奮斗,最終塑造出有思想、有個性、敢于創新、能感知幸福的一個積極向上的人。

關于教師的幸福感我覺得還包括較強的業務能力。一個優秀的老師一定要制定嚴明詳細的學習計劃、要有自己職業規劃,樹立榜樣人物,鎖定目標并腳踏實地的去付出行動,用積極向上的心態去迎接工作和生活,從而實現自身的抱負。

總之,作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徹底轉變觀念,不斷創新,打造一種民主、平等、信任、共同參與互相合作的師生關系,從而使師生緊密聯系在一起,產生巨大的合力,推動教學活動發展。

第五篇:2013年——聽學術報告的心得體會

一、學術報告時間、地點

時間:2009年10月10日(周六)上午9點

地點:行政樓學術報告廳

二、學術報告人姓名、職稱、部門

經福謙,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員、

三、學術報告題目

《核武器研究中的科學技術與工程》

四、學術報告主要內容

在報告會中,經院士首先就中國核武器的發展歷程及核武器研制中的基本要求和關鍵技術為大家進行了簡單介紹。隨后,經院士結合自身從事核武器的經歷從“有關高溫高壓凝聚態物理化學及力學問題”、“氫彈相關原理”、“大型科學研究和技術設備”、“核試驗”、“大科學工程”及“核武器技術的和平利用”幾個方面對大家做了精彩講述。

核武器是指利用能進行核裂變或聚變反應釋放的能量,產生爆炸作用,并具有大規模殺傷破壞效應的武器的總稱。其研制、制造、裝配過程大致如下:從設想階段開始;經過關鍵技術課題和部件的預先研究或可行性研究,形成包括重量、尺寸、形式、威力、核材料、核試驗要求、研制工期、經費等內容的幾種設計方案;再經過論證比較和評價,選定設計方案,確定戰術技術指標;然后進行型號研究設計、各種模擬試驗;工藝試驗與試制,通過核試驗檢驗設計的合理性,最后達到設計定型、工藝定型與批準生產。進行這些工作,要有專門的科技隊伍,并配備必要的試驗場所,包括核試驗場。武器交付部隊后,研制和生產部門還要提供維護、修理、更換部件等服務工作,按反饋的信息進行必要的改進,并負責其退役處理或更新。

經福謙院士對核武器發展趨勢做了簡單介紹,由于核武器投射工具準確性的提高,自60年代以來,核武器的發展,首先是核戰斗部的重量、尺寸大幅度減小但仍保持一定的威力,也就是比威力(威力與重量的比值)有了顯著提高。其次,核戰斗部及其引爆控制安全保險分系統的可靠性,以及適應各種使用與作戰環境的能力,也有所改進和提高。核武器的另一發展動向,是通過設計調整其性能,按照不同的需要,增強或削弱其中的某些殺傷破壞因素。 最后經福謙院士對核武器的發展作了簡要介紹。整個過程中,經院士以通俗的語言、生動的事例,為我們揭去了核武器的神秘面紗,使我們對核武器有了一個全面、深刻的認識。報告最后,經院士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做了一一回答。

五、本人體會

經院士的報告給了我深刻的啟發,對核武器的發展歷史及趨勢、研制過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對“大科學工程”也建立了相應的概念。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越來越多,各種實際問題的解決往往需要多學科的知識和技能。因此,在學習好專業知識的同時,我們應該廣泛積累其他領域的知識,尤其要重視知識的實際應用。

經院士近三個小時的報告,深入淺出,使老師和同學們對核武器研制過程中需要的知識、要求、設備有了比較深刻的了解,增強了學習知識的積極性,激發了我們的愛國熱情。

六、學院相關專業教研室評語及成績:

評語:

成績(百分制表示):

負責人(簽字):

研究生聽學術報告總結

第2次

一、學術報告時間、地點

時間:2009年11月5日 晚上19:00 地點:東6A座315學術報告廳

二、學術報告人姓名、職稱、部門

肖宇鋒,博士,西南科技大學

三、學術報告題目

《通信網可靠性分析》

四、學術報告主要內容

肖宇鋒博士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了報告:

(1) 關于通信網可靠性的研究進展

通信網可靠性的研究成果歸納為四類

1) 網絡的抗毀性—可靠性的確定測度;

2) 網絡的生存性—基于網絡連通性的可靠性測度;

3) 網絡的有效性—基于網絡業務性能的可靠性測度;

4) 網絡部件工作在多模式狀態的可靠性測度。

肖宇鋒博士認為通信網可靠性比較恰當的定義是:在人為或自然的破壞作用下,通信網在規定條件下和規定時間內的生存能力。

肖宇鋒博士指出在這里重要的是如何理解通信網的生存,應根據通信網的業務要求選擇網絡的生存判據,常用的判據有:

1) 網絡中給定的節點對之間至少存在一條路徑;

2) 網絡中一個指定的節點能與一組節點相互通信;

3) 網絡中可以相互通信的節點數大于某一閾值;

3) 網絡中任意兩個節點之間傳輸時延小于某一閾值;

4) 網絡的吞吐量超過某一閾值。

(2)通信網可靠性指標研究

肖宇鋒博士指出通信網可靠性指標主要分為: 網絡的抗毀性、生存性、有效性和完成性。

1) 網絡的抗毀性

網絡的抗毀性描述了通信網在人為破壞作用下的網絡可靠性,它假定“破壞者具有關于網結構的全部資料,并采用一種確定的破壞策略”。

2) 網絡的生存性

生存性給出了網絡在隨機性破壞作用下的可靠性,反映了隨機性破壞和網絡拓撲結構對通信網可靠性的影響。 3) 網絡的有效性

有效性是一種基于業務性能的可靠性測度,它指出了通信網在網絡部件失效的條件下滿足業務性能要求的程度。

4) 網絡的完成性

完成性系統在任務開始時可用性一定的情況下,在規定的任務剖面內的任一隨機時刻,系統正常運行或降級完成服務要求的能力。

五、本人體會

當今社會下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利用網絡,但是對時常發生的問題卻很少知道其原因,如網絡交通為何時好時壞、網絡為何時常不穩定等等。通過肖宇鋒博士的報告,使我對通信網可靠性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對通信網可靠性指標研究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對通信網可靠性研究焦點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通信網可靠性研究是一項有現實工程意義的重要課題, 是目前通信網技術發展和應用中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在確定通信網的可靠性指標時,應考慮通信網的類型、使用需求以及相似系統的可靠性水平、費用、進度等因素。如何根據工程的實際需求,選定實用的網絡可靠性指標,并建立通信網可靠性評價模型,是我們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六、學院相關專業教研室評語及成績:

評語:

成績(百分制表示):

負責人(簽字):

研究生聽學術報告總結

第 3 次

一、學術報告時間、地點

2009年12月24日,行政樓學術報告廳

二、學術報告人姓名、職稱、部門

徐志磊,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員

三、學術報告題目

物聯網、無線傳感器網絡和結構健康監測

四、學術報告主要內容

徐院士從物聯網、無線傳感器等的起源講起,全面介紹了該技術的發展及其在各個高端領域,尤其是在軍事上發揮的重要作用。

(1)物聯網的定義及應用

物聯網的英文名稱為"The Internet of Things” ,簡稱:IOT。由該名稱可見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有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之上的延伸和擴展的一種網絡;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因此,物聯網的定義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裝置、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實現物聯網的五大核心技術為傳感器技術、射頻識別技術、二維碼技術、微機電系統。

(2)物聯網發展簡介

關于“物聯網”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物聯網”就已經提出,稱為“傳感網”。1999年,中國開始傳感網研究,2009年,美國將物聯網提升到國家級發展戰略。同年,我國將“物聯網”并入信息網絡發展的重要內容,并強調信息網絡產業是世界經濟復蘇的重要驅動力。同時,有專家預測,“物聯網”將是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的又一次信息產業的浪潮

(3)物聯網與結構健康監測

在橋梁結構的檢測、檢測技術方面,以往的思路一直是將橋梁結構與檢測、監測系統分開考慮的,而在物聯網時代,可以將各種傳感器通過互聯網與橋梁結構融合為一個整體系統,定期或定時滴采集橋梁運行的各種數據,通過數據融合、分析與評價,與橋梁的安全運營、日常維護管理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

徐院士獨到的見解、嚴謹的治學態度、深入淺出的講解,給老師和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鼓勵同學們學會獨立思考,培養勤奮鉆研的精神,這樣有利于培育出創新成果,為國家和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五、本人體會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又有很多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通過徐院士的報告,使我對物聯網的概念、應用前景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同時對實現物聯網的核心技術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其實所謂的關鍵技術并不是原來沒有的、針對物聯網原創的理念或技術,他們都是其他技術的綜合應用。所以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隨著現代發展的需要已越來越多,能解決的問題也越來越多。

六、學院相關專業教研室評語及成績:

評語

成績(百分制表示):

負責人(簽字):

年研究生聽學術報告總結

第4次

一、學術報告時間、地點

2010年3月10日(周三)下午15:00,東8學術報告廳

二、學術報告人姓名、職稱、部門 月

杜祥琬,中國工程院院士、副院長,中國工程院

三、學術報告題目

哥本哈根會議和中國綠色低碳能源戰略

四、學術報告主要內容

報告中,杜祥琬副院長作為哥本哈根會議的親歷者,介紹了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會議的背景和對全世界的深遠影響。報告指出,哥本哈根會議既是一個論壇,也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應對氣候變化已經日漸成為一個新的斗爭領域,應對這一情況,轉變發展方式已成為中國刻不容緩的任務。中國能源需要走一條低碳、綠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其具體內涵是:通過三個戰略,發展三種概念的綠色能源,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新型能源道路。戰略之一是,大力節能,提高能效,控制總量;戰略之二是,潔凈化利用化石能源,特別是煤炭,使這一黑色能源“綠色化”;戰略之三是,加快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發展,使其成為中國能源的綠色支柱。通過這三個戰略,我國既可以走向“綠色”,也可以走向“低碳”。創造一條十幾億人口國家的可持續發展之路,這將是中國對人類做出的最重要的貢獻。

杜祥琬院士指出,中國必須轉變粗放的發展方式,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是對我們以前發展方式、發展道路“新的覺醒”,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他強調必須倡導中國特色的消費方式、生活方式、構建節約型消費體系,在全社會倡導“適度的物質消費,豐富的精神追求”的生活方式。反對“攀比奢華”的不良風氣。隨后,杜祥琬院士與在場師生進行了交流和討論,耐心、詳細地回答了同學們的提問。

五、本人體會

通過杜院士的報告,我們對更深刻的認識到在當前應對氣候變化的情況之下,發展低碳經濟已經成為世界性的潮流,把低碳經濟的發展作為協調、保護全球氣候和促進本國經濟發展的一個根本的途徑。但是,綠色低碳從理論上升到實踐層面,面臨巨大的困難和障礙。所以,要從基本觀念上理解和認識“低碳、綠色能源戰略”的內涵,從我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即:在全社會倡導“適度的物質消費、豐富的精神追求”的生活方式,反對“攀比奢華”的不良風氣。除此之外,在研究中國低碳能源發展方略時,十分關鍵的一點是發展低碳能源技術:大力發展低碳能源技術:比如智能電網、電機節能、無線通訊、綠色工廠、智能建筑等。

六、學院相關專業教研室評語及成績:

評語:

成績(百分制表示):

負責人(簽字):

年研究生聽學術報告總結

第 5 次

一、學術報告時間、地點

時間:2010年3月19日

地點:東6A座315會議室

二、學術報告人姓名、職稱、部門

周濤,教授,電子科技大學 月

三、學術報告題目

《復雜網絡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思路》

四、學術報告主要內容

這次報告的主要內容主要是從幾個基本模型和幾種網絡為核心,講述了復雜系統網絡的概述。報告中運用大量的事例和經典模型,就網絡的復雜性與相關性、復雜網絡的模型抽象及在現實社會中的應用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討論。(1)復雜網絡的基本概念

自然界中存在的大量復雜系統都可以通過形形色色的網絡加以描述。一個典型的網絡是由許多節點與連接兩個節點之間的一些邊組成的,其中節點用來代表真實系統中不同的個體,而邊則用來表示個體之間的關系,通常是當兩個節點之間具有某種特定的關系時連一條邊,反之則不連邊。有邊相連的兩個節點在網絡中被看作是相鄰的。例如,神經系統可以看作是大量神經細胞通過神經纖維相互連接形成的網絡;計算機網絡可以看作是自主工作的計算機通過通信介質如光纜、雙絞線、同軸電纜等相互連接形成的網絡。類似的還有電力網絡、社會關系網絡、交通網絡等等。

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在考慮網絡的時候,往往只關心節點之間有沒有邊相連,至于節點到底在什么位置,邊是長還是短,是彎曲還是平直,有沒有相交等等都是他們不在意的。

(2)復雜網絡的統計特性

復雜網絡具有很多與規則網絡和隨機網絡不同的統計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是小世界效應和無標度特性。在網絡中,兩點間的距離被定義為連接兩點的最短路所包含的邊的數目,把所有節點對的距離求平均,就得到了網絡的平均距離(average distance)。另外一個叫做簇系數(clustering coefficient) 的參數,專門用來衡量網絡節點聚類的情況。對于某個節點,它的簇系數被定義為它所有相鄰節點之間連邊的數目占可能的最大連邊數目的比例,網絡的簇系數C 則是所有節點簇系數的平均值。研究表明,規則網絡具有大的簇系數和大的平均距離,隨機網絡具有小的簇系數和小的平均距離。除了小世界效應和無標度特性外,真實網絡還有很多統計上的特征,例如,混合模式特性,度相關特性,超小世界性質等等。

(3)復雜網絡上的物理過程

對于物理學家而言,研究復雜網絡的終極目標是理解網絡拓撲結構對物理過程的影響。在以前的研究中,物理學家往往忽略了網絡的拓撲性質,在討論逾滲、傳播、同步等物理過程時,他們自然地選擇了最容易模擬和分析的規則網絡或隨機網絡,而沒有仔細思考和研究這種選擇是不是應該的,不同的選擇會不會對物理過程產生不可忽略的影響。物理學家不僅在方法論上為網絡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大大地拓展了網絡研究的視野。他們不僅和數學家一樣關心網絡自身的拓撲性質,而且關注網絡上進行的各種物理過程和動力學行為,諸如傳播、同步、自組織臨界、玻色- 愛因斯坦凝聚等等,他們發現了網絡拓撲結構對各種動力學行為的影響,并給出了很多雖不嚴謹但很美妙的解釋。這些工作很有可能會推動相關數學物理理論的發展。

五、本人體會

周濤教授圍繞復雜系統網絡的含義、網絡結構與網絡模型、網絡建模等幾個方面做了題為《復雜網絡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思路》的專題學術報告。

通過這次報告,我不僅了解了網絡這一基本概念及其性質,而且感受到由于它是真是復雜系統的拓撲的抽象,并且比比規則網絡和隨機網絡都要復雜,抽象性和復雜性使得無法用一種簡單方法描述它的統計特征。

六、學院相關教研室評語及成績:

評語:

成績(百分制表示):

負責人(簽字):

研究生參加學術報告總結

第 6 次

一、學術報告時間、地點

時間: 2010年4月30日(周五)上午10:00——12:00 地點:行政樓附三樓第一會議室

二、學術報告人姓名、職稱、部門

報告人姓名:潘功配 職稱:教授

部門:南京理工大學

三、學術報告題目

題目:煙火武器裝備的發展與創新

四、學術報告主要內容

報告中,潘功配教授就軍用、民用煙火技術的創新與發展以及中國煙花爆竹技術的創新與理論發展等方面進行了細致的講解。

首先,潘功配教授講述了中國煙火技術的由來,早在公元前八世紀的周朝,中國就有了“狼煙”烽火臺,古人以狼糞燃燒生煙傳遞軍事信號。周末(公元前500年前)已在戰爭中應用了“火攻”技術。漢末三國戰爭,箸名的“火燒赤壁”。公元227年,魏、蜀交戰時已使用了“火箭”,當時的火箭是將草艾、麻布浸漬上油料縛于箭上用弓射出。不過那時的煙火還只是一種“煙”和“火”的技術應用,它是直接應用自然界的可燃物質借空氣中氧的燃燒來獲得某種煙火效應的,并沒有構成一種自供氧(即利用氧化劑)體系的當今的煙火藥劑。應生命科學發展對醫藥的需求,中國古代帝王為了長生不老而尋求“靈丹妙藥”,中國古人在煉丹的過程中煉著了火,從而導致了中國黑火藥的發明。

然后,他講解了中國現代煙火技術的創新與發展。

(1) 軍用煙火技術的創新與發展

軍用煙火技術創新與發展包括:照明彈藥由可見光照明發展為紅外照明技術;燃燒彈藥由黃磷燃燒發展為赤磷基、鋯基、鎂基、稀土合金以及準合金類高能燃燒技術;發煙彈藥由黃磷發煙技術發展為赤磷發煙技術和抗紅外、激光、毫米波的多波段乃至“全頻譜”的發煙技術;曳光彈藥由可見光曳光技術發展為紅外曳光技術;信號彈藥由傳統煙火信號技術發展為煙火信息計算機編碼信號技術。

(2) 民用煙火技術的創新與發展

1)超純金屬冶煉、焊接與切割等工業上應用煙火技術;

2)安全氣囊、航海求救信號和鐵路、高速公路煙火信號等交通運輸業煙火技術;

3)煙霧殺蟲、滅鼠、植物催長等農業應用煙火技術;

4)人工防雹降雨煙火技術;(5)無聲近人爆破煙火技術;

6)煙火發電技術;(7)宇宙空間探索技術; 8)煙火氣溶膠滅火技術。

(3) 中國煙花爆竹技術的創新與發展

1)中國煙花藥劑研究正逐步趨于科學化;2)藥劑研究力度在加大;

3)環保煙花開發研究已在逐步展開;4)中國的無煙焰火已出現;

5)中國煙花加工工藝在進步;6)中國煙花產品更新及技術創新在穩步發展。

最后,潘教授指出煙火理論對煙火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至關重要。固體化學的基本原理及其對煙火系統的應用研究是煙火科學的理論發展基礎。煙火理論研究,目前已提出了界面化學物理、固態反應、光譜、氣溶膠(煙幕)理論和煙火反應統計物理學等課題。

五、本人體會

通過這次報告,我深刻的認識到中國煙花過去有著燦爛的歷史,但談不上科學?,F在,中國的煙花技術從煙花藥劑研究到工藝生產,從產品的更新到技術創新,以及煙花安全環保都在向煙花科學邁進。

六、學院相關專業教研室評語及成績:

評語:

成績(百分制表示):

負責人(簽字):

研究生參加學術報告總結

第 7 次

一、學術報告時間、地點

時間:2010年12月8日上午8點30分

地點:信息工程學院會議室(東6B座209)

二、學術報告人姓名、職稱、部門

陳小平,教授,中國科技大學

三、學術報告題目

《智能機器人發展新方向及“可佳”工程進展》

四、學術報告主要內容

陳小平教授從以下幾個方面給我們做了介紹:

(1) 人工智能機器人的發展現狀

陳小平教授介紹機器人的三個發展階段,一種是第一代機器人,那么也叫示教再現型機器人,它是通過一個計算機,來控制一個多自由度的一個機械,通過示教存儲程序和信息,工作時把信息讀取出來,然后發出指令,這樣的話機器人可以重復的根據人當時示教的結果,再現出這種動作。在20世紀70年代后期,人們開始研究第二代機器人,叫帶感覺的機器人,這種帶感覺的機器人是類似人在某種功能的感覺。那么第三代機器人,也是我們機器人學中一個理想的所追求的最高級的階段,叫智能機器人,那么只要告訴它做什么,不用告訴它怎么去做,它就能完成運動,感知思維和人機通訊的這種功能和機能,那么這個目前的發展還是相對的只是在局部有這種智能的概念和含義,但真正完整意義的這種智能機器人實際上并沒有存在,而只是隨著我們不斷的科學技術的發展,智能的概念越來越豐富,它內涵越來越寬。

(2) 機器人向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及其關鍵技術

關鍵技術主要包括體系結構、感知、規劃、學習與演化、協調與協作策略、系統軟件平臺開發、實驗研究。

發展趨勢:

1)要求具有較高的自組織、自學習、適應能力。

2) 在強調自主性的同時,仍需不斷提高人與多機器人間的協調性。

3) 基于行為的方法與傳統的規劃和控制方法相互融合。

4) 特種應用、制造業和服務業的需求日益迫切。

(3)“可佳”工程進展

陳小平教授給我們介紹了中科大機器人團隊研制的智能服務機器人“可佳”通過查閱說明書學會使用微波爐加熱食物,以及“演示學習”兩項最新科技成果,引起了我們的廣泛關注。

五、本人體會

通過聆聽陳小平教授的講座,我了解了人工智能機器人的發展現狀,機器人向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及其關鍵技術,“可佳”工程進展。使我們了解到了智能機器人現在的發展動態和發展趨勢以及其中所需的技術和平臺。針對決定機器人智能的關鍵問題,我們應該從基礎理論與核心技術兩方面展開系統性探索,推進理論和技術的發展對未來智能服務機器人的普及。

六、學院相關專業教研室評語及成績:

評語:

成績(百分制表示):

負責人(簽字):

年研究生參加學術報告總結

第 8 次

一、學術報告時間、地點

時間:2011年2月17日上午8點30分

地點:綿陽九院五所學術報告廳院)

二、學術報告人姓名、職稱、部門

李幼平,院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三、學術報告題目

《內容定位標簽-公共文化的跨網機制》

四、學術報告主要內容 月

李幼平院士針對目前廣播網面臨的困難作了詳細的闡述,并對新一代廣播網關鍵技術-UCL內容定位標簽作了深刻的講解與探討。

傳統的廣播電視,盡管仍然是吸引“人時總數”最多的最大媒體,但從用戶的角度觀察,其資源在時間上是陣發性出現的,大部份時間內用戶得不到這些內容,只當電臺正在廣播的那一瞬間,才有可能得到它的服務。

廣播資源在時間上時而存在,時而消失,造成傳統廣播若干固有的結構性缺陷。首先,它難以實現按需服務。內容與時間完全由電臺決定,用戶對信息資源不能雙向互動,缺乏自主權。其次,提供的資源品種不夠豐富,尤其是缺少靜態視覺的書刊、網頁,不能反映數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最后,缺乏形成產業的經濟杠桿。傳統廣播很難形成產業。廣告收入之外,難以找到市場的經濟支持,優秀節目得不到正比于貢獻的回報。

播存結構的設想為上述難題提出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即在廣播終端引入海量存儲,可以積累不同時刻播出的內容,把瞬態存在的廣播數據流,變成為時間上長期存在的服務器數據庫,向最終用戶提供雙向式按需服務。播存結構不僅可以實現電視節目的按需服務,還將承擔普及幾千種報刊網站和幾千門大中小課程的任務,為科教興國營造“存文化于民間”的環境。

其中內容定位標簽是實現按內容屬性管理網絡的關鍵技術。統一內容定位代碼UCL(Uniform Content Location)類似于萬維網的URL,都是用來定位網頁的。URL是在互聯網網址中定位,告訴你應該到萬維網的什么網址、哪一臺服務器獲取該網頁。UCL是在內容分類學(語義)地址上定位,告訴你該網頁談論的是哪方面的內容。

UCL也是傳統廣播中電子節目單EPG的升級換代,EPG通過頻道與時刻間接定位內容,UCL可直接定位內容。UCL嵌套在廣播流數據包的包頭之中。編者用它標明本文件來自哪個網站,哪個欄目,屬于知識分類學中的哪個子域。作者用它定位內容,讀者用它表達需求,確定該網頁是否應該下載存儲。UCL是溝通網頁含義的簡明工具。廣播是一種無路由的系統,通過電波把所有內容送給所有用戶。讀者需要通過UCL在源源流入的廣播流中迅速做出判斷,哪些網頁是下載存儲的對象。

UCL是我國學者自己創造的。初步研判,UCL可以成為主動信息服務的一種重要工具。例如,無路由的播存結構,可以在UCL幫助下,把“去遠方到處挖掘”簡化為“在近處依次過濾”。又如,可以把復雜語義描述(自然語言/機器語言變換)簡化為映射計算。映射計算是在人“不知不覺”中進行的,是一種主動型、透明型服務。等等。

五、本人體會

通過聆聽李幼平教授的講座,我了解了目前廣播網、互聯網存在的問題,并對他們未來發展的方向有了一定的認識。尤其是內容定位標簽(UCL)這種按人類思維來搜索信息的方式是一種有效的手段。它跨越了語義鴻溝,直接通過內容定位信息,較現有的按URL定位信息具有更高的效率。但是實現內容定位是有一定難度的,如何標引內容信息、應該標引哪些內容屬性等都是待解決的關鍵問題。由于講座內容與我從事的課題很相關,所以通過講座,給我的課題帶來了一些新的研究思路,受益匪淺。

六、學院相關專業教研室評語及成績:

評語:

成績(百分制表示):

負責人(簽字):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特種設備監管工作匯報下一篇:投資項目完成情況報告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