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楊善洲事跡簡介450字

2023-06-23

第一篇:楊善洲事跡簡介450字

楊善洲同志簡介

楊善洲,男,漢族,施甸縣人,中共黨員,1927年生,曾任中共保山地委書記。

楊善洲同志1951年參加革命工作,歷任區、縣主要領導,擔任地委領導近20年,工作35年來,始終保持艱苦樸素的本色,廉潔奉公、全心為民,勤奮工作,為保山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1986年6月退休以後,主動放棄進省城安享晚年的機會,扎根施甸縣大亮山興辦林場,一干便是20個春秋,帶領大家植樹造林7萬多畝,林場林木覆蓋率達87%以上,把昔日的荒山禿嶺峰成了生機勃勃的綠色天地,使當地惡劣的自然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修建18公里的林區公路,架設了4公里多的輸電線路,使深居大亮山附近的村寨農戶,通電通路。1991年6月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1999年8月被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全國十大綠化標兵”提名獎。2000年12月被全國環??偩质谟?ldquo;全國環境保護杰出貢獻者”。2002年被評為全省老干部“老有所為”先進個人。2004年10月被評為全國老干部“老有所為”先進個人。

向楊善洲同志傳達李源潮同志重要指示精神

2010年9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同志在《人民日報內參》第1542期《六十年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記云南省保山市原地委書記楊善洲)一文上作出出重要批示:云南省保山市原地委書記楊善洲六十年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一輩子把黨和群眾的利益放在個人利益前面,一輩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輩子公而忘私、廉潔奉公。他的進行事跡和思想境界十分感人,他是老干部中突出的優秀共產黨員。建議作為創先爭優的重大典型予以宣傳。

省委書記白恩培的批示

楊善洲同志六十年如一日,恪守信念,清正廉潔,一心為民,忘我工作。他始終如一地踐行了執政為民的根本宗旨,始終如一地發揮了老有所為的奉獻精神,是我省老干部的優秀代表,是“創先爭優”的突出典型,是全省廣大黨員干部的學習楷模。望省委組織部、宣傳部精心安排,結合“創先爭優”深入開展向楊善洲同志學習活動。

白恩培

2010年9月27日

白恩培:結合創先爭優開展向楊善洲學習活動

新華網云南頻道 ( 2010-09-28 ) 來源:云南日報

云南日報訊 省委書記白恩培對學習宣傳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先進事跡高度重視,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近日再次指出,楊善洲同志60年如一日,恪守信念,清正廉潔,一心為民,忘我工作。他始終如一地堅守著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操,始終如一地踐行了執政為民的根本宗旨,始終如一地發揮了老有所為的奉獻精神,是我省老干部的優秀代表,是創先爭優的突出典型,是全省廣大黨員干部的學習楷模。白恩培要求,有關部門要精心安排,結合創先爭優深入開展向楊善洲同

志學習活動。

云南日報記者

把楊善洲作為創先爭優重大典型予以宣傳

2010-09-28 07:02:00 來源: 云南日報(云南)

本報訊 (本報記者)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退休20多年來仍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情系大山、開荒種樹、一心為民、無私奉獻,受到干部群眾的敬仰。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指出,楊善洲同志60年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一輩子把黨和群眾的利益放在個人利益前面,一輩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輩子公而忘私、廉潔奉公。他的先進事跡和思想境界十分感人。他是老干部中突出的優秀共產黨員。李源潮要求,要把楊善洲同志作為創先爭優的重大典型予以宣傳。

深入開展向楊善洲學習活動

2010-09-28 07:02:00 來源: 云南日報

本報訊 (本報記者)省委書記白恩培對學習宣傳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先進事跡高度重視,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近日再次指出,楊善洲同志60年如一日,恪守信念,清正廉潔,一心為民,忘我工作。他始終如一地堅守著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操,始終如一地踐行了執政為民的根本宗旨,始終如一地發揮了老有所為的奉獻精神,是我省老干部的優秀代表,是創先爭優的突出典型,是全省廣大黨員干部的學習楷模。白恩培要求,有關部門要精心安排,結合創先爭優深入開展向楊善洲同志學習活動。

學習楊善洲始終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發布時間:2010-09-26 云南日報

本報訊(記者 程三娟)19日,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辛桂梓在保山市調研期間,到醫院看望了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同志,轉達了省委書記白恩培、省長秦光榮對楊善洲同志的親切慰問。

辛桂梓說,楊善洲同志是我省離退休干部的優秀代表,20多年來情系大山、開荒種樹、無私奉獻,受到干部群眾的敬仰。全省黨員干部要向楊善洲同志學習,一輩子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一輩子為人民服務。

辛桂梓還先后深入到保山市隆陽區黌學社區、杏花社區杏花小區、云南煙草保山香料煙有限公司,與社區黨員干部、居民親切交談,詳細了解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等情況,對保山市在創先爭優活動中結合實際開展“三查三看”活動,著力解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問題的做法給予肯定。

辛桂梓強調,開展創先爭優活動要充分發揮典型示范作用,要把學習楊善洲同志先進事跡作為創先爭優活動的重要內容。全省離退休干部、黨員領導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要以楊善洲同志為榜樣,加強黨性修養,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努力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保山市各級黨組織要率先把學習楊善洲同志的活動開展起來,在黨員干部中形成學先進、趕先進、爭先進奮發進取的局面。

辛桂梓強調,當前全省創先爭優活動進展順利,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要緊緊圍繞橋頭堡建設和當前各項工作的落實,進一步創新活動方式、豐富活動內容、營造活動氛圍,深入推進創先爭優活動取得實效。

受李源潮委托省委組織部看望楊善洲 2010-09-28 07:02:00 來源: 云南日報

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委托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辛桂梓到保山市人民醫院看望楊善洲。辛桂梓向楊善洲轉達了李源潮的慰問,并當面讀了李源潮的批示,轉交了中央組織部給楊善洲的慰問金。辛桂梓還轉達了省委書記白恩培對楊善洲的親切問候。

辛桂梓說,楊善洲同志是全省廣大黨員干部學習的楷模,李源潮同志的慰問和批示既是對楊善洲同志的肯定,也是對全省黨員干部的激勵和鞭策。各級黨委及其組織人事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李源潮同志重要批示精神,按照白恩培同志的要求,結合創先爭優,深入開展學習楊善洲同志的活動。他強調,要學習楊善洲同志恪守信念、清正廉潔、一心為民、忘我工作的優秀品質,始終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保持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操;始終把黨和群眾的利益放在個人利益前面,自覺踐行執政為民的根本宗旨;始終發揚奉獻精神,公而忘私,淡泊名利地位,努力做橋頭堡建設合格的領導者和推動者。

云南日報記者 李源潮要求把楊善洲作為創先爭優重大典型予以宣傳

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退休20多年來仍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情系大山、開荒種樹、一心為民、無私奉獻,受到干部群眾的敬仰。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指出,楊善洲同志60年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一輩子把黨和群眾的利益放在個人利益前面,一輩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輩子公而忘私、廉潔奉公。他的先進事跡和思想境界十分感人。他是老干部中突出的優秀共產黨員。李源潮要求,要把楊善洲同志作為創先爭優的重大典型予以宣傳。

楊善洲——滿目青山夕照明

《人民日報》(1 9 9 7 1 0 2 1 四版)殷紅

(附圖片)

在云南保山,楊善洲的名字幾乎無人不曉。他曾擔任過8 年保山地委書記,離休之后沒有按組織的安排遷居省城安享清福,而是回到貧困的家鄉,帶領一幫年輕人,九年如一日,在荒無人煙的大亮山上植樹造林2.5 萬多畝。

看起來,楊善洲像一位地地道道的老農:背微駝,臉色黧黑,雙手粗糙,戴藍帽子,穿藍布中山裝。7 0 歲的老人,笑起來很天真的樣子。這位農民的兒子,當過7 年石匠。解放后,他先后擔任過區委書記、縣委書記,1977 年出任中共保山地委書記。

楊善洲身居領導崗位多年,淳樸的本色一點未改。有一次,他自己下鄉,戴著草帽,穿著草鞋,找到鄉政府,打聽鄉領導在哪里。鄉秘書以為是一位老農,隨便打發他說領導不在。楊善洲不著急,不氣惱,自己進村轉悠,了解了許多聽匯報時聽不到的真實情況。

楊善洲擔任地委書記期間,家眷一個也不帶進城,妻子一直生活在鄉下,他自己在機關宿舍里只住一間屋子,三餐吃食堂。談起往事,楊善洲說:“我喜歡這種生活方式。”保山的干部說,老書記在任期間,兩袖清風。

1988年,楊善洲從領導崗位上退了下來。他決定回鄉去綠化荒山:“家鄉的林子前些年就快砍光了,水土流失,這樣下去子孫后代的日子怎么過?”

楊善洲回鄉植樹造林的決定,使很多人不理解。他妻子也不贊成:“那么大年紀了,樹長成材你怕見不到了。在家里動動嘴吧。”楊善洲不為所動:“退下來不做件實事,日子一定難熬。”

施甸縣的干部群眾聽說老書記要回鄉植樹造林,非常高興??h里決定組建施甸大亮山林場,將姚關、酒房和舊城三個鄉的8 萬畝荒山和雜木林劃歸林場。云南省林業廳聞訊撥款5 0 萬元以示支持,省財政廳給了50 萬元作為流動資金。 1988年6月,楊善洲帶著3 0 多名林場職工進駐大亮山,清理荒山,育苗,打塘,修林區簡易公路,架高壓電線路。第二年,他又發動六七百名農民上山植樹。“滿山都是人,那個轟轟烈烈喲!”楊善洲談起當年的情景,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大亮山植樹9 年,施甸縣林業局每月補貼楊善洲70 元生活費。這點錢還不夠他的伙食費。楊善洲和林場工人一起,大部分時間沒肉吃,咸菜倒是腌了一二十缸。 2.5 萬畝挺拔的華山松慢慢長高了,楊善洲的頭發也都變白了。松樹從栽種到成熟起碼要2 0 年。楊善洲相信他能看到一些松樹長成材。

清晨6 時,山嵐彌漫的時候,楊善洲又上山了。他在林子里仔細查看,修剪樹枝,檢查病蟲害,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護照顧著林子。望著滿山的綠色,人們說:“老書記,您真的可以歇一歇了。”他卻指著更遠的山坡說:“還有3 萬畝荒山呢!再造3 萬畝人工林,我的愿望就實現了!”

楊善洲:獻給家鄉滿山綠

http:// 2003年08月15日人民網-人民日報

本報記者 錢江 附圖片 楊善洲在眺望森林

消滅了宜林荒山,大亮山全都綠了,大森林一天天長高„„從云南保山地委書記到山間的“竹葉帽書記”,如今的大亮山國社聯營林場顧問像當地農民一樣,雨季里總是頭戴一頂鄉間編織的竹葉帽„„

他退休15年矢志不移造林綠化大亮山

撩開一簾夏日的細雨,云南西部施甸縣大亮山叢林在雨霧中飄現,綠得深深淺淺。記者在大亮山下見到了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

如今他是大亮山國社聯營林場顧問,人稱“竹葉帽書記”。因為他像當地農民一樣,雨季里總是頭戴一頂鄉間編織的竹葉帽。

我們緊緊握手的時候,楊善洲說:“我當年定下的目標實現了!”

地委書記退休上山造林去 退休后的第三天,楊善洲回到家鄉施甸縣姚關鄉,在荒草茫茫的大亮山上組建“國社聯營林場”,吃住都在山上,度過了近15個春秋。當年揮手道別時,他的頭發都是黑的;如今卻滿頭飄雪,手里添了一根拐杖,而大森林則一天天地長高了

1988年3月,時年61歲的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退休。省委書記和省委組織部長先后和他談話,告訴他,可以搬到省城昆明居住,還可以到省人大工作一段時間。楊善洲告訴省委書記:“退休以后干什么,我早就想好了。我要回家鄉施甸種樹,為家鄉百姓造一片森林,種樹扶貧。”

退休后的第三天,楊善洲回到家鄉施甸縣姚關鄉,在荒草茫茫的大亮山上組建“國社聯營林場”,吃住都在山上。地委書記退休回鄉造林驚動了滇西南,那年初秋,我也千里迢迢趕去,爬上大亮山,和楊善洲同吃同住,親眼目睹他帶領七八條漢子在荒山上揮汗種樹。那時,窩棚附近山頭上栽下的小樹苗高不過膝蓋。楊善洲送我下山時相約:“再過10年你來看看,那時候,整個大亮山都綠了!”

從此一別將近15年。這些年,楊善洲都是在大亮山度過的。當年揮手道別時,他的頭發都是黑的,如今楊善洲76歲,滿頭飄雪,手里添了一根拐杖。他對我說:“當年你住的那個山上,樹木已經四五米高了,林子密得進不去人了!”

楊善洲一手創建的林場現有職工35人,發展成施甸縣最大的林場。他們造林5.5萬畝,現在成林3萬畝,幼樹也長得郁郁蔥蔥。楊善洲種樹種到第十年,在大亮山消滅了宜林荒山,整個施甸全縣都消滅了宜林荒山。大山里的瓦窯村等村民看到林場干得好,自愿將他們擁有的山林入股。如今的大亮山林場成林和幼林面積7.2萬畝,延綿南北30公里,大森林一天天長高。

“綠滿大亮山,辛苦我心甘”

栽樹10年,山林起來了:大亮山涌出充沛的山泉水,林場境內3000戶農家1萬多人解決了吃水問題;山林茂密,光是修理枝杈就解決了燒柴問題;林場修通了18公里山間道路,山民們從公路運出山貨;拉上的電線通進了8個山村„„山民們收獲了溫飽,開始追求更加富足的生活。

大亮山全都綠了,近幾年楊善洲主要抓成、幼林撫育,一年中大半年住在山上。

楊善洲說:“這些年苦是苦累是累,綠滿大亮山,辛苦我心甘。”

上世紀70年代前,由于幾十年亂砍濫伐、山民取柴,起伏延綿的大亮山山光水枯,山民生活貧苦。楊善洲說,這其中也有他50年代當區領導時,指揮“大煉鋼鐵”砍去的山林,一想就心里不安。

如今,楊善洲最大的喜悅是,栽樹10年,山林起來了,大亮山涌出充沛的山泉水,林場境內3000戶農家1萬多人解決了吃水問題。他們把清澈的山泉接進了家,用上了免費的“自來水”。山林如此茂密,光是修理枝杈就解決了山民的燒柴問題。

林場修通了18公里山間道路,山民們從公路運出山貨;林場拉上了電線,電線還通進8個山村,許多山民家買了電視機。電視讓他們知道要科學耕田、要良種、要管理。10年來,大亮山地區的耕地糧食單產從100公斤提高到了250公斤。山民們收獲了溫飽,開始追求更加富足的生活。

楊善洲拉住我的手說:“你說,我們奮斗一輩子,不就是為了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有一個幸福的家園嗎?!”

楊善洲說,15年生活在大亮山上,思想也有過波動。倒不是因為老鼠咬死過大片茶樹,“紫荊澤蘭”毒草纏死了400畝華山松。這還好辦,補種上加強管理嘛。波動來自自己的想法,特別是種樹10年,把大亮山種滿了,我也問過自己,是不是可以松口氣了?還有妻子和女兒們,她們都要我下山,她們怕我年過70歲了?艱辛的高山造林生活也在捶打年事漸高的楊善洲。1999年11月,手提砍刀修枝的楊善洲被林間青苔滑倒,一只手嚴重劃傷,左腿粉碎性骨折。這曾嚴重打擊了楊善洲的情緒,他回憶說:“那時我心急呀,覺得我恐怕再也上不了大亮山,看不到親手栽起來的森林了!” 幸好,楊善洲恢復得不錯,半年以后,他拄著拐杖又爬上了海拔2000多米的大亮山。遺憾的是,他再也離不開拐杖了,但他也更離不開大亮山了。他發現,在下山養傷的半年多時間里,大亮山森林變得更美了!

女兒說:我們深深地敬愛父親

楊善洲有3個女兒:大女兒至今務農;二女兒在縣城當小學教師;33歲的小女兒楊惠琴是保山煙草公司的普通員工。楊惠琴對父親的記憶是:小時候總是很晚回家,第二天早早就走了„„“但是我們全家都敬愛父親,知道他全心全意投入了工作”

楊善洲說:“愧對我的妻子和女兒啊!過去長期在區、縣、地崗位上工作,沒有顧得上家里,沒有盡到做丈夫和父親的責任,欠下了永遠還不清的債?,F在,我每月的工資,主要都給她們。我也抽出一些時間關心她們。”

楊善洲的妻子張玉珍至今還是鄉間農婦。15年前我訪問過他們家,常年辛苦的田間勞作使妻子比楊善洲顯老。那時楊善洲就告訴我,妻子“農轉非”的報告都被他“壓住了”。因為手下有不少局長、處長的妻子還沒轉,地委書記的妻子就不應該先轉。

楊善洲有3個女兒,大女兒至今務農;二女兒在縣城當小學教師;33歲的小女兒楊惠琴是保山煙草公司的普通員工。楊惠琴對父親的記憶是:小時候父親總是很晚回家,第二天早早就走了。我在保山上中學,也很少見到他。有一次我從姚關老家回保山,父親明明一個人坐小車,也不讓我搭公家的車,而是給錢讓我坐公交車。那時我不理解父親,現在也不完全理解,但是我們全家都敬愛父親,知道他全心全意投入了工作。

楊善洲退休后決心上山造林,開始全家都反對,說他辛苦一輩子了,該休息了。但是見到他決心已定,就不再說什么,因為全家都認定父親在做一樁高尚的事。

倒是1999年楊善洲在山上骨折,引發了全家爭論,從母親到女兒都勸楊善洲,骨頭都摔斷了,還不下山?何況山上已經栽滿樹了!楊善洲退休當林場“顧問”,林場每月發給他70元“顧問費”。摔成骨折了,發給他每月100元。楊惠琴說,這100元我來給你,你別上山了。結果被父親教訓了一頓:“我要錢做什么?我種樹十幾年,是為了每月100元錢嗎?”

楊善洲本來沒有手機,骨折住院治療,才買了一個手機,為的是每天聽到來自林場的消息。這時,妻子也到了經常要上醫院的時候,楊善洲才同意用自己的小車護送,自付汽油費。

楊善洲終于可以自己走路了,他告訴小女兒,還要再上大亮山。女兒說:“那你就去吧,下山來我家,我給你做好吃的。”父親說:“你來大亮山吧,那里好看呀!”

今年“五一”節,女兒、女婿一起上了大亮山。楊惠琴說,大亮山真的很美很美。 „„

15年過去了,大亮山綠了,楊善洲了卻一樁心愿,但是又未全了。他說,林場經濟效益問題還沒解決好。大亮山高寒,樹長得慢,大都是防護林不能砍伐。經濟效益談不上,林場職工的工資都不能保證,人員就不穩定。下一步要解決這些問題。

這又是一個境界。楊善洲分明感覺到時光緊迫,他坦然地說,綠化大亮山,并不是靠一個人,靠的是人民支持、上下支持,還有全家人支持。希望再過5年„„

我們相約再以5年為期,看看那時的大亮山,看看滇西南的秀麗群山。在他腳下,滇西南群山起伏延綿,像是在舒展一個共產黨員無限寬廣的胸懷„„

第二篇:楊善洲精神不倒--學習楊善洲事跡體會

因為報紙,才得知有楊善洲這么一個人;因為有楊善洲,才得只人可以這樣無私奉獻;因為有這樣的無私奉獻,才得知我們的社會還有這樣的鐵骨正氣。

楊善洲,男,曾任保山地委書記,1988年退休。此后20多年間扎根大亮山深處,義務植樹造林,于2009年將價值超過3億元的大亮山林場經營管理權無償移交給國家。這是我對楊善洲的直觀印象,也是最初了解。恰恰是這最初了解構成了我對楊善洲精神的深刻理解與推崇。

光榮退休本是安享晚年的好時刻,他卻選擇了條件艱苦的邊遠山區,風里來雨里去,以遲暮之軀開拓出大亮山的綠色明天。在他身上,老有所為這句話得到了最生動的體現,只要心在,什么困難都可以迎刃而解。沒有適合的地方,自己走山訪林,實地考察,最終確定場址;沒有種子,自己動手去撿、去買;沒有資金,自己跑項目、拉資金。顯然,年邁體弱并不能成為偷懶的借口。一個老人帶著職工可以造林5.6萬畝。那么作為年輕一代的我們又能做些什么呢?是抱怨出身條件不好,就自暴自棄?是埋怨能力不行,膽量不夠,就無所事事?還是艱苦奮斗,不達目標決不放棄?楊善洲用他的實際行動告訴了所有人,行動無關乎出身、才華、相貌,只關乎心智、毅力和堅持。楊善洲能做到的,我想我們同樣可以做到。楊善洲能吃的苦,我們也應該最大程度忍受。

將價值3億元的林場經營管理權無償上交國家,這需要一種勇氣,更是一種大徹大悟。任何的貪念在它面前顯得那么蒼白和無力。人的貪念的形成來源于人的占有欲望,把別人的據為己有,把公家的占為私有。其實換一種角度想,都是擁有沒必要分得那么清。既然別人已經擁有那樣東西,那就說明那樣東西在社會上已經不存在了,又何必再花心思呢;既然已經是公家的東西,就意味著跟我們的關系緊密,因為公家始終是由多個私家組成的。物資雖然匱乏、條件雖然艱苦、環境雖然惡劣,但是日子卻可以過得很充實、幸福,精神世界很飽滿、豐裕,內心底里很開心、愉悅。這不僅是楊善洲可以適應的生活方式,也是我們所有人都要學會的生活方式。楊善洲用他的實際行動告訴了所有人,比起承諾的實現、責任的肩負,錢財并不是最重要的東西,它頂多是生存的一種外在形式。戒貪、慎妄、細謹是我們時刻都要銘記的人生態度。

家里房子漏雨,楊善洲只能拿出30元錢給老伴,叫她買幾個瓦盆子接一下漏;本來借了5萬多元蓋起的房子結果因為只湊出9600元,不得不把沒住過的房子賣了。如果說第一次是因為偶然,那么第二次就足以說明問題了。房子一直以來是國人的命根子,有個好房子才有像樣的家。作為保山的地委書記卻窮得沒有一套像樣的房子,很難讓人相信,也很讓人敬佩。原來艱苦奮斗、廉潔奉公可以做到這個程度。相比那些過分追求物質享受,忽視精神家園建設的眾生,楊善洲可以說是新時期共產黨員的典范,所有人道德操守的楷模。對事業的執著追求,對工作的極度熱忱,對他人的大度幫助使得楊善洲忽視了自家房子居住條件的好壞。楊善洲用他的實際行動告訴了所有人,溫馨的家庭,和諧的關系并不只靠富麗堂皇的裝飾來實現,破舊偏漏的茅屋照樣可以造就幸??鞓返囊患?,照樣可以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2010年,楊善洲因病逝世,像所有生老病死一樣,兩眼一閉,撒手人寰。他身后留給我們的,不僅有價值3億元的大亮山林場,還有無私奉獻、艱苦奮斗、投身事業、干勁十足、老有所為……楊善洲還未走遠,他的精神依然在閃耀,照亮我們前進的路途,破除遠方的障礙。愿善洲精神長在、不倒!

第三篇:楊善洲事跡有感

人生不能沒有信念

在學習楊善洲同志先進事跡后,仿佛看到一位出身貧窮、衣著簡陋,一生沒有任何積蓄;但又是一位心胸豁達、淡泊名利,安貧樂道,執著造林,心無旁騖,平凡中鑄就偉大的老書記就在你身邊。楊善洲同志堅守共產黨員人生信念: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退休后主動放棄進省城安享晚年的機會,要求到“半年雨水半年霜”的大亮山植樹造林,老書記說:“辦大亮山林場,是我多年的愿望,過去我當地委書記,沒時間來種樹,現在,我退休了,有時間了,我就和大家一道上山種樹,綠化我們的家園。” 面對惡劣的環境,老書記堅定地說:“等到山綠了,風沙就會越來越小。栽下一棵樹,山就會綠一小塊,栽下幾棵樹,就會綠一片。我就不信這山綠不起來。”帶上這份執著和對人民群眾的關懷,無怨無悔登上了大亮山,從此開始了他22年的造林生涯。

楊善洲同志種下的樹,雖然還有10多年才能成材,但真正得到這份實惠的是后代子孫。真正詮釋了“前人栽樹、后人乘涼”人生哲理!作為生產一線的我們,主要是學習他的無私奉獻、勇于吃苦、做好群眾的表率,在車間,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不但在技術上過硬,還要有一種敢于打硬仗的精神,無論是日常維護設備,還是在大小修現場,始終做好群眾的表率,比起楊善洲同志的苦,我們那點苦算不了什么,我們應該時時用共產黨的信念武裝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力爭把每一次檢修質量提高到一個新的檔次,確保機組安全穩定運行,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我想:他的“忠孝難兩全,家國難兼顧”無私精神,他的“只要生命不結束,服務人民不停止!”的人生格言,會是一盞明燈,時時照亮我們每一位黨員內心深處的靈魂,學會奉獻、才有價值!

檢修部/繆萍華

第四篇:學習楊善洲事跡

【重要指示】

▲胡錦濤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向楊善洲同志學習

▲習近平同志要求黨員干部向楊善洲同志學習,爭創優秀業績,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貢獻力量

▲李源潮同志強調黨員干部要以楊善洲同志為榜樣,做讓黨和人民滿意的組工干部

胡錦濤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向楊善洲同志學習

云南省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同志的感人事跡在媒體上報道后,引起社會各界強烈反響。近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向楊善洲同志學習。胡錦濤總書記指出,楊善洲同志是黨員干部的學習楷模,是離退休老同志的優秀代表。他一輩子忠于黨的事業,一輩子全心全意為群眾謀利益。他的模范事跡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每一個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都要向他學習,自覺加強黨性修養,自覺實踐黨的宗旨,努力做人民滿意的好黨員、好干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習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也分別作出指示。李長春指出,楊善洲同志的事跡十分感人,代表了黨員領導干部的主流,模范地踐行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是領導干部的楷模,要深入報道、大力宣傳。習近平強調,學習楊善洲同志先進事跡要以胡錦濤總書記重要指示為指導,進一步形成學習先進、爭當先進、趕超先進的濃厚氛圍。李源潮提出,總書記關于向楊善洲同志學習的指示很重要。不僅指出了楊善洲同志模范事跡和崇高精神的實質,而且指出了開展學習楊善洲活動的重點對象。提出了自覺加強黨性修養、自覺實踐黨的宗旨,努力做人民滿意的好黨員、好干部的要求。我們要認真學習理解、貫徹落實。并以此推動在創先爭優活動中更深入地向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領導干部先進典型學習。

習近平同志要求黨員干部向楊善洲同志學習,爭創優秀業績,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貢獻力量

2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習近平會見楊善洲先進事跡報告團全體成員并講話。他強調,在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中要廣泛宣傳楊善洲同志的先進事跡,引導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爭科學發展之先、創和諧社會之優,進一步形成學習先進、爭當先進、趕超先進的濃厚氛圍。

楊善洲生前曾任云南省原保山地委書記,1988年退休,2010年10月因病逝世。他六十年如一日,始終堅持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和根本宗旨,一心為民、無私奉獻。退休后主動放棄省城舒適的生活條件,帶領家人和群眾歷盡艱辛義務造林20多年,建成約5.6萬畝的大亮山林場,使昔日的荒山變成了綠洲。2009年4月,他將價值超過3億元的大亮山林場經營管理權無償交給國家。

習近平指出,楊善洲同志的先進事跡集中體現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風貌。他是黨員干部的學習楷模,是離退休干部老有所為的優秀代表。廣大黨員、干部包括離退休老干部,要向楊善洲同志學習,爭創優秀業績,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貢獻力量。要學習他堅定信念、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讓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在心靈深處牢牢扎根;學習他牢記宗旨、一心為民的公仆情懷,一心想著群眾、一切為了群眾,誠心誠意為群眾謀利益;學習他鞠躬盡瘁、不懈奮斗的崇高境界,奮發有為、干事創業,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增光添彩;學習他大公無私、淡泊名利的奉獻精神,艱苦奮斗、清正廉潔,自覺實踐共產黨人的人生價值和道德追求。

習近平強調,老干部是黨的寶貴財富。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老干部工作,貫徹落實好中央出臺的一系列惠及離退休老干部的政策措施,在政治上尊重、思想上關心、生活上照顧、精神上關懷老同志,切實保障老同志安度晚年。

李源潮同志強調黨員干部要以楊善洲同志為榜樣,做讓黨和人民滿意的組工干部

3月4日,中組部機關舉行楊善洲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李源潮同志發表重要講話。全文如下:

剛才,報告團成員從不同角度,生動講述了楊善洲同志一輩子忠誠黨的事業、一輩子為民奮斗的感人事跡。在座的每一位同志都深受感動。楊善洲同志的先進事跡是黨員干部的一本生動教科書。我在楊善洲同志在世時就開始學習他的先進事跡,每一次學習心靈都受到震撼、精神得到洗禮。

2月25日,習近平同志在會見楊善洲同志先進事跡報告團成員時,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包括離退休干部都要向楊善洲同志學習。我們中組部機關的干部要帶頭向楊善洲同志學習。

我們要向楊善洲同志學習的內容很多,最重要的是要學習他作為一個共產黨人的追求。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一個共產黨員一時按共產黨人的覺悟辦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按共產黨人的覺悟辦事。楊善洲同志就是一個一輩子按共產黨人覺悟辦事的共產黨員。他用自己一輩子的先進追求,堅守了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楊善洲同志一輩子忠誠黨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26歲擔任縣級干部,39歲擔任地委副書記,50歲擔任地委書記,始終不移地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帶領干部群眾發展糧食生產、推廣科學種田、開展多種經營、興修水利設施,為改變貧窮落后面貌、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不懈奮斗,把深山大溝建成了全國聞名的“滇西糧倉”。他退休后,主動放棄到昆明安享晚年的機會,卷起鋪蓋一頭扎進大亮山,帶領大家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2年,把荒山禿嶺變成了綠洲。有人問他,放著好日子不過,何必自討苦吃?他說:“入黨時我們都向黨宣過誓,干革命要干到腳直眼閉,現在任務還沒完成,我怎么能歇下來?如果說共產黨人有職業病,這個病就是„自討苦吃?”。楊善洲同志是用全部生命和心血實踐入黨誓言的共產黨人。

楊善洲同志一輩子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盡心竭力為老百姓干實事、辦好事。他擔任地、縣領導30多年,大部分時間都在鄉下跑,頂個草帽、穿雙草鞋,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收稻就收稻,幫路過的趕馬人釘過馬掌,教工地上的年輕人打過石頭。中央領導和省委領導去視察,他正在田里和農民一起勞動,渾身沾滿了泥水。老百姓親切稱他為“草鞋書記”、“泥腿書記”。他常對身邊的同志說:我們干工作是為了群眾幸福,只要活著就有義務幫群眾辦事。他經常拿自己的工資接濟困難群眾,一生沒有積蓄,連家里房子漏雨修補的錢都拿不出來。1985年昌寧縣遭受水災,他立即指示停建保山地委辦公大樓,把建樓的錢拿來救災。他在位時沒利用職權為家鄉辦事,退休后回大亮山種樹,用自己的奉獻兌現給家鄉辦點實事的承諾。去世前他還專門交待,一定要把林木的收益分給群眾,不能讓群眾吃虧。楊善洲同志去世后,成千上萬的群眾含淚為他送行。他是一個通過為群眾辦實事而與老百姓血肉相連的領導干部。

楊善洲同志一輩子淡泊名利、兩袖清風、一塵不染。他認為:干部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的,只能老老實實用來辦公事。他要求干部很嚴,要求自己更嚴,從沒吃過一頓免費的飯,從沒讓子女搭過一次公車,從沒用公權為親屬辦過一件私事,從沒給親友批過一張違背原則的條子。他當地委書記時,按規定家屬可以“農轉非”,但他對組織照顧先人后己,把審批表放進抽屜,一壓就是30多年,妻子和女兒至今還是普通農民。一位副鄉長去看望他生病的老母親,見他家生活困難,讓鄉民政所送去點救濟糧。楊善洲知道后,馬上叫家人還回去,用以救濟那些生活更困難的群眾。認識他的人都說,楊善洲對別人很大方,對自己很摳門;手中的權力,“前門”開得很大,“后門”關得很緊。他是一個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廉潔奉公的人民公仆。

楊善洲同志一輩子艱苦創業,保持著勞動人民的樸素本色。他擔任縣、地領導時,常年住在十多平方米的小屋里,一張木桌,一張板床,一副草席;穿的總是一身發了白的灰色中山裝,夏天草鞋,冬天膠鞋。他長年累月在鄉下跑,臉色黧黑,雙手粗糙,檢查工作時被鄉秘書當成農民而擋駕。他上大亮山創辦林場,沒地方住,就帶領大家用樹枝、草料搭窩棚;沒有樹苗和肥料,就自己到街上撿果核、拾畜糞。他把新蓋好的磚瓦房讓給林場的技術員和職工,自己最后一個從油毛氈棚里搬出來,落下了嚴重的風濕病和支氣管炎。楊善洲同志的模范行動影響和帶動了身邊所有的人,再苦再累大家都愿意跟著他干。他是一個靠高尚人格和犧牲精神服人的創業帶頭人。

楊善洲同志一輩子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黨的事業,獻給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獻給了共產黨人的高尚追求,獻給了對群眾的無私承諾。他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一個大有益于人民的人。他用一生回答了入黨為了什么、當干部干些什么、身后給人民和后代留下什么。

楊善洲同志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給所有黨員干部尤其是各級領導干部留下了一面鏡子,讓我們對照自己應該如何為政、如何干事、如何做人。我們中組部的每一個同志,都要以楊善洲同志為榜樣,堅定信念、牢記宗旨,無私奉獻、創先爭優,努力做一個讓黨和人民滿意的組工干部。

楊善洲同志生平簡介

楊善洲(1927—2010),男,漢族,云南省保山市施甸縣人,1927年1月生,1951年5月參加工作,1952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楊善洲同志是中共云南省委第

二、第

三、第四屆省委委員,云南省第

五、第六屆人大代表,第六屆人大常委會委員,1988年6月離休。中國共產黨黨員。

楊善洲同志1951年參加革命工作,歷任區、縣主要領導,擔任地委領導近20年,工作35年來,始終保持艱苦樸素的本色,廉潔奉公、全心為民,勤奮工作,為保山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1986年6月,楊善洲同志退休以后,主動放棄進省城昆明安享晚年的機會,扎根施甸縣大亮山興辦林場,一干便是20個春秋,帶領大家植樹造林7萬多畝,林場林木覆蓋率達87%以上,把昔日的荒山禿嶺變成了生機勃勃的綠色天地,使當地惡劣的自然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修建18公里的林區公路,架設了4公里多的輸電線路,使深居大亮山附近的村寨農戶,通電通路。

1991年6月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1999年8月被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全國十大綠化標兵”提名獎;2000年12月被全國環??偩质谟?ldquo;全國環境保護杰出貢獻者”;2002年被評為全省老干部“老有所為”先進個人;2004年10月被評為全國老干部“老有所為”先進個人。

2010年5月5日,楊善洲同志把保山市委、市政府為他頒發的20萬元特別貢獻獎中的10萬元捐贈給保山第一中學,另外10萬元將捐贈給大亮山林場。

楊善洲同志于2010年10月10日15時8分因病醫治無效,在云南省保山市人民醫院逝世,享年83歲。

第五篇: 《楊善洲先進事跡》

--記保山市人大代表、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

1988年3月,61歲的楊善洲從保山地委書記的崗位上退休,婉拒了時任省委書記普朝柱勸其搬至昆明安度晚年的邀請,執意選擇回到家鄉施甸縣種樹。20多年過去了,曾經山禿水枯的大亮山完全變了模樣:森林郁郁蔥蔥,溪流四季不斷;林下山珍遍地,枝頭鶯鳴燕歌……

一位地委書記,為何退休后選擇到異常艱苦的地方去種樹?植樹造林20余年,他都遇到了哪些困難和挑戰?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撐著他讓夕陽人生散發出炫目的光彩?

"給鄉親的承諾總得兌現" "擔任地委領導期間,有鄉親不止一次找上門,讓我為家鄉辦點事情。我是保山地區的書記,哪能光想著自己的家鄉,但畢竟心里過意不去呀,是家鄉養育了我。于是我就向他們承諾,等退休后,一定幫家鄉辦點實事。"關于種樹,年逾八旬的楊善洲這樣解釋。

為了實現"幫家鄉辦點實事"的承諾,楊善洲把目光鎖定在施甸縣城東南44公里處的大亮山。楊善洲的家鄉就在大亮山腳下的姚關鎮陡坡村,兒時,母親常帶他到山上挖野菜、草藥等到集市上賣。原來這里林木參天,當年大煉鋼鐵時大量砍伐樹木,后來當地貧困農民又大規模毀林開荒,原本翠綠的大亮山變得山禿水枯,生態遭到嚴重破壞,周邊十幾個村寨陷入了"一人種一畝,三畝吃不飽"的困難境地。"再這么下去,子孫后代的日子可怎么過?"楊善洲憂心忡忡。

退休前,楊善洲到大亮山實地考察,家鄉的人聽說他要回來種樹就勸他:"你到別處去種吧,這地方連野櫻桃樹和杞木樹都不長。"然而,他還是來了,他以普通大山之子的身份帶著一顆赤子之心回來了。退休當天,楊善洲背起鋪蓋,趕到了離大亮山最近的黃泥溝。翌日,大亮山國社聯營林場正式掛牌成立,那天,他們人挑馬馱把糧食、行李搬到離公路14公里遠的打水桿坪子,臨時搭建了一個簡易棚安營扎寨。深夜,狂風四起,棚子被掀翻,傾盆大雨又不期而至,幾個人只好鉆到馬鞍下,躲過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就這樣,楊善洲帶著縣里抽調的幾個同志開始了艱苦創業。

很多年之后,人們都還記得楊善洲初上大亮山時的情景。那時他住在用樹杈搭起的窩棚里,腳上穿著草鞋,儼然是一個放牧的老人。后來,得益于省里的資金支持,林場終于蓋了一排簡易的油毛氈房,楊善洲和工人們在里面一住就是近10年。10年后,當他們用磚瓦平房取代油毛氈房時,破敗不堪的油毛氈房已被四周的綠蔭所掩蓋。1999年11月,手提砍刀給樹修枝時,楊善洲不幸踩著青苔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但半年后他又執意爬上了大亮山。從此,他再也離不開拐杖了。

2009年4月,楊善洲把自己用20年時間辛苦創辦的大亮山林場的經營管理權,正式無償移交給施甸縣林業局。有人算過一筆賬:大亮山林場共占地7.2萬畝,其中5.8萬畝華山松中有3萬畝已郁閉成林,按1畝地種200棵樹,一棵樹按最低價30元計算,大亮山林場的活立木蓄積量價值已經超過3億元。

這就是一位老地委書記幫家鄉辦的實事。 "沒錢買苗木,只好去街上撿果核" 在楊善洲最早種樹的山坡上,我們看到了一些造型優美的大樹,很像巨型盆景。"盆景要是能長這么大就好了。"我和當地宣傳部的同志開玩笑說。"算你說對了,這些樹還真是盆景移栽過來的。"他們應道。啊?我驚訝地張大了嘴巴。

要把大亮山變成林海,需要大量的樹苗,可沒有資金去哪弄樹苗呢?楊善洲可謂絞盡了腦汁。很長一段時間里,他每天和林工們帶上工具,到處尋找樹苗。樹苗太缺了,以至于他不得不把平時種下的幾十盆盆景也全部移種到大亮山上。這些原來擺放在家里的雪松、白梅、銀杏,從此在山上盡情地汲取雨露和養分,自由自在地生長,如今這些庭院花木都已經成為挺拔的大樹,成為裝點大亮山的一抹別致的色彩。

最讓人震撼的還不是這些巨型盆景,而是20年前楊善洲從街上撿回來的果核,如今已經成長為一大片繁茂的樹林。

"當時沒錢買苗木,怎么辦呢,只好去街上撿果核。"拄著拐杖站在大亮山上最初種樹的地方,楊善洲指著一大片林子說。在資金極其短缺的創業之初,撿果核育苗栽種成為楊善洲破解苗木困局的主要途徑。每次回到城里,他就到馬路上撿別人隨意扔掉的果核,然后放到家里用麻袋裝好,積少成多后便用馬馱到山上。

原地委書記到大街上撿別人扔掉的果核,這在當時成為轟動保山地區的新聞??墒菞钌浦薏辉诤?,林場資金緊,省一個是一個。"可你是地委書記啊,在大街上撿別人吃剩的果核,大家會怎么想?"有人開導他。"那是他們的事,不花錢就能弄到種子,我覺得沒有什么不好。"他說。

一次在街上撿果核時,楊善洲不小心撞到了一個小伙子的自行車上,小伙子大發雷霆,沖著老人破口大罵。旁邊有人趕緊過來把小伙子拉到一邊,告訴他那位老人就是原來的地委書記。小伙子頓時傻了,他怎么都不會想到這個毫不起眼的在他看來甚至有些卑微的老人會當過那么大的官。楊善洲卻絲毫不理會旁邊發生的一切,依然低著頭自顧自地撿他的果核。每年的端陽花市是保山的傳統節日,也是果核最多的季節。每每這個時候,楊善洲就會發動全場林工,一起到街上去撿果核。如今一個個小小的果核,都已在歲月輪回中演變成為一棵棵枝繁葉茂的果樹。

"正是因為有老書記帶著干,我們才能在那么艱苦的環境中一步步挺了過來。"林場的工人說。

20多年前,初上大亮山的楊善洲頭發只是灰黑,如今卻已滿頭飄雪……

"黨員的身份永不退休" 大亮山林場帶給當地群眾的好處隨著時間推移逐漸顯現和顯著起來。

創辦林場之初,省林業廳、財政廳給大亮山林場撥付了100多萬元,對楊善洲造林之舉給予支持。當時,需要用錢的地方實在太多,慎重考慮后,楊善洲用這筆錢在大亮山修了一條18公里的林區公路,架起了5公里長的高壓線,蓋了一排簡易的油毛氈房,并擠出7萬元為附近的四平寨通了電。通路、通電為植樹造林奠定了基礎,也大大推動了當地群眾發展生產、改善生活。

大亮山林場最顯著的社會效益表現在有效解決了當地群眾的人畜飲水難題。場長董繼軍告訴我們:"林場現在承擔著3個鄉鎮11個村委會70個村民小組2.5萬人的飲水供給任務和兩個糖廠的蔗區灌溉任務。" 我們來到了距離大亮山林場20多公里的陡坡村大柳水自然村,楊善洲就出生在這里。"新中國成立前,因為飲水太困難,這里的村民婚喪嫁娶,用水都要納入人情簿子。"老書記說??墒?,走家串戶后,我實在難以相信這個地方曾經飲水困難到那種程度,我們看到的情況是,各家各戶都通了自來水管,擰開開關就有清泉汩汩流出。

大亮山林場采取的是"國社合作"營運模式,即由村社集體為單位出林地,由國家進行植樹造林,產生的經濟利潤按一定比例雙方分成。"這些年,大亮山林場都只是進行撫育型間伐,帶給當地老百姓的經濟效益不是很明顯。2006年到2008年,林場共支付給村集體4萬多元的分紅。"董繼軍說。2006年,林場建起了一所木材加工廠,加工撫育間伐的林材。到2008年3年間,林場共支付給當地村民間伐林木、加工林材的勞務費超過了36萬元。

不久前,施甸縣政府用大亮山林場做抵押,貸款1.7億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其中1億元已經支付到位。

發端于大亮山林場的植樹造林熱情還波及到了更廣的范圍:"這些年,感覺整個施甸縣的植樹造林熱情都在上漲。"穿行在林海中,縣委宣傳部的同志感慨地說。我們從林業部門了解到這樣一組數據:1988年施甸縣的森林覆蓋率為17.1%,2009年提高到了44.8%。

在擔任大亮山林場義務承包人的20年間,楊善洲接受的唯一報酬是:每月70元的伙食補助,1996年,隨著物價上漲,林場將補助標準提高到了100元。2009年底,保山市委、市政府為楊善洲頒發特別貢獻獎,并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今年5月,楊善洲將其中的10萬元捐給了保山一中,6萬元捐給了林場和附近的村子搞建設。

"我只是在盡一名黨員的職責,只要活著,我就有義務和責任幫群眾辦實事。"楊善洲說,"實在干不動了,只好把林場交還給國家,但這不是說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還是要接著幫老百姓辦,共產黨員的身份永不退休"。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中醫醫院icu建設指南下一篇:自己編故事作文300字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