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桐鄉市區域規劃范文

2022-06-24

第一篇:桐鄉市區域規劃范文

平安銀行嘉興桐鄉支行發展規劃

一、 網點現狀

1、開業情況

平安銀行嘉興桐鄉支行籌備于2011年11月,在2012年6月26日試營業,目前尚無正式營業,但目前前除匯票、本票和外匯業務外,其它各項業務均已開展。目前還是掛著深發展的招牌試營業,我行預計準備在今年10月中旬以新銀行“平安銀行嘉興桐鄉支行”正式開張營業。

2、網點基本情況

目前桐鄉支行的網點位置在桐鄉市梧桐 街道校場東路196號,網點營業面積1490平方米,留有500平方米的發展空間,網點離嘉興支行在35公里左右,離杭州分行80公里左右。網點位于桐鄉市的南路,地處市中心的邊上,周圍有眾多的居民小區,鄰近桐鄉經濟開發區,網點周圍交通比較方便,網點有30多個獨立停車位,停車比較方便。網點所在地的桐鄉市位于嘉興、杭州和湖州三市的交界處,東邊和嘉興交界,南邊和海寧交界,西面和杭州余杭交界,北面和湖州和江蘇吳江交界。桐鄉有滬杭高速、申嘉湖高速、滬杭高鐵、京杭大運河貫穿桐鄉,目前桐鄉總面積727平方公里,人口81.58萬人,桐鄉是浙江省十個經濟發達縣(市)和首批小康縣(市)之一,從2000年首屆中國經濟百強縣到2011年第九屆中國經濟百強縣連續九屆、十二年躋身全國百強縣(市),2012年中國百強縣排名27位。2011年實現生產總值478.99億元,財政總收入、地方一般預算收入達到67.5億元和36.3億元。桐鄉目前的支柱產業主要有化纖、玻纖、毛紡、羊毛衫、絲綢等,其中桐昆集團、巨石集團、新澳毛紡、華佑鈷業、雙箭集團均為國內行業龍頭。桐鄉濮院的羊毛衫市場是中國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中田平均每三人有一人穿濮院生產的羊毛衫。烏鎮是桐鄉的名片,被評為國家5A級景區,浙江省旅游經濟強市。2011年,全市接待游客102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86.7億元,好多外地人不知道桐鄉但知道烏鎮。

3、同業情況

截止2012年8月桐鄉當地共有銀行金融機構16家,除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銀行、郵政銀行、桐鄉市信用合作聯社外,股份制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嘉興銀行、杭州銀行、浙商銀行、招商銀行、民泰村鎮銀行均在當地有分支機構。截止2012年7月桐鄉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為675億,本外幣貸款500億。股份制銀行最早成立的是嘉興銀行(成立于2004年3月),目前有三個網點,本外幣存款22.3億元,本外幣貸款15.5億元。浦發銀行成立于2004年9月,目前本外幣存款24.3億元,本外幣貸款17.2億元。中信銀行成立于2007年1月,目前本外幣存款33.7億元,本外幣貸款25.3億元。交通銀行成立于2007年10月,目前本外幣存款14.7億元,本外幣貸款12.8億元。杭州銀行成將于2010年10月,目前本外幣存款9.5億元,本外幣貸款11.9億元。浙商銀行成立于2011年4月,目前本外幣存款6.5億元,本外幣貸款6.9億元。招商銀行成立于2011年10月,目前本外幣存款4.07億元,本外幣貸款3.5億元。民泰村鎮銀行成立于2012年7月,目前本外幣存款1.9億元,本外幣貸款1.3億元。目前股份制銀行中中信銀行做得最好,成立2007年目前各項存款已達33億,在股份制銀行中最大。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1、是客戶定位清晰,主要是中高端客戶,當地市場中回報率較高的中高端客戶。

2、是授權權限較大,光桐鄉就有2000萬元的授信權限,嘉興有捌仟萬元的權限,基本當地的大客戶多能搞定,工作的效率較高,在當地企業中的口碑較好。

3、對當地政府平臺的支持力度較大,有較好的財政存款支持,有近6個億的政府性存款。

4、人員結構

目前我行已有正式員工26人,其中運營部人員9名,其中行長人員2名,一正一副,副行長任對公團隊團隊長。公司部客戶經理7名,其中引進它行客戶經理4名,社會招聘3名。運營主管1名,對公業務人員4名,對私業務人員4名。全為它行引進人材。零售理財經理團隊6名,其中大堂經理2名,理財經理4名,其中2名員工它行引進,4名為應屆畢業生,目前團隊長人員未到位。綜合部人員2名,一名主管,一名員工。人員結構比較年較,平均年齡32歲。目前我行的員工人數和其它股份制銀行相比基本差不多,目前我行對客戶經理的人員編制相對較松,目前我行還招聘了8名對公實習客戶經理,我們要求存款達到3000萬元以上才簽勞動合同,對實業客戶經理也是一種激勵,目前有一半左右的實業客戶經理基本能達到標準。但目前我行有一定信貸從業經驗的客戶經理人員還是偏少,從事過5年以上信貸崗位的客戶經理崗位的只有2位,客戶經理的培養壓力很大,一個師傅要帶5-6名客戶經理,引進它行的信貸客戶經理的任務很重,目前確實也不好找,現在國有銀行的客戶經理的收入也在提高。

5、業務現狀

截止2012年8月17日,桐鄉支行報表各項存款27493萬元,其中公司存款26688萬元,儲蓄存款805萬元,銷售理財產品7443萬元。公司貸款17200萬元。其中在嘉興支行桐鄉企業存款34426萬元,合計存款61919萬元,公司貸款52860萬元。存貸比在85%左右,目前共有授信客戶49戶,開立存款結算帳戶106個,戶均貸款1078萬元,對公客戶經理戶均存款8000萬元左右。授信客戶中授信敞口在5000萬元以上的客戶4戶,1000萬元-5000萬元的客戶6戶,500萬元-1000萬元的客戶36戶,100萬元-500萬元3戶。我們的客戶大多為授信1000萬元的客戶,主要原因是我們嘉興支行的授信權限在1000萬元,客戶經理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不愿報分行,其實我們好多的客戶其它行的授信多在5000萬元以上的,我們基本上好多多是占比最小的。這個原因有多方面的。

6、經營特色

我行的經營特色主要是目標中小企業,特別當地中流的客戶,過份高端的客戶我行不管是授信額度,還是產品支持方面的先天的劣勢。所以我們一般會找一些當地的一些發展型的中小企業,資金需求有的,成本不太講究的,回存好談的,承兌可用的,風險可控的,這類客戶相對比較難找的。開承兌是我們的特色,保證金存款比例高是我們的特色,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還有我們的貿易融資產品鏈金融也是我們的特色,這也是四大行不太愿意做的產品,我們有這個空隙,但也確實也要表揚我們的貿易融資部門的同事,確實我們做得比較專業,風險把握比較好。還有我們的理財成品目前在同業市場上表現不錯,有一定競爭力,但也對我們的零售存款影響較大,但這對我們的長遠發展有利。

二、桐鄉支行發展規劃

1、我們的目標

今年我們6月底成立,全年只有半年時間,我們的目標是到2012年底總存款余額力爭8億,爭取10億。貸款余額6億。新增授信客戶30戶,總授信客戶達到80個。中間業務收入達到100萬元,中長期目標我們結合當地同業力爭各項業務前三年遞增不少于50%,明年的目標總存款不低于15億,力爭20億。各項貸款余額15億。新增授信客戶80戶。人力資源上我們的目標是在培養一定客戶經理基礎上,客戶經理人均產能不低于6000萬元,在當地股份制銀行中處于中上水平。

2、發展思路

A是加強隊伍建設,目前我行是一個對公團隊,一個零售理財團隊,明年準備增加一個對公團隊,客戶經理人數達到20名。增加一個零售理財團隊。成立零售小微貸款團隊,零售貸款團隊人員不少于10名。

B做好網點的拓展,明年我們計劃成立桐鄉濮院小微支行,目前正在進行選址工作,爭取明年上半年開業。

C爭取成立機構業務部,抓好機構存款的營銷,爭取年新增機構存款2億以上。

D爭取投行業務拓展,目前我行還沒有投行業務的開展,明年我們爭取在投行業務上要有突破。

E大力拓展授信客戶和存量客升級工作,接下來我們既要完成年內的任務,又要為明年的儲備項目,明年我們要在政府平臺的貸款上要有進展,因為目前我們當地政府把政府貸款的支持力度作為政府存款支持的一個條件,我們要吸收機構存款必須在政府貸款上要有一定的支持。在房地產項目貸款要有進展,目前我們當地的房地產市場有回升的趨勢。房地產貸款的風險在減小,目前我行已儲備了二個房產項目準備上報,其中主要一個平安不動產公司在桐鄉投資的養老區項目是今年我們浙江的重點項目,本來昨于馬總要來桐鄉參加奠基,因趙洪祝書記有事推遲了,這個項目總投資要100多個億,今年開始動工,首期投資20個億,我行營銷貸款10個億,預計會帶來較多的回存和收益,作為我們集團公司的成員,我們桐鄉行也希望我們東區和總行的領導能支持我們做好這個項目,下面的營銷工作我們正在做,他們現在已在我行開立基本帳戶,有意向和我們開展全面合作,主要是關聯方交易。

F做好我行優勢產品貿易融資的營銷,目前我行已正在營銷的4個貿易融資客戶,總授信量在2.5億元,已批8000萬元,明年我們將在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繼續加在這項業務的營銷,因為目前我們感到這項業務相對風險容易把握。還有我們還將做好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開展,目前我行新成立,這項業務還未開展,明年希望領導在外債額度指標,內保外貸額度指標上多給我們分行支持。

G提高產能的一些困難

1運營核心系統的優化、目前我行的系統在同業中處于落后水平,我們現在很擔心我們的業務發展我們的運營能

跟得上嗎,最近分行在推代發工資,但按我行目前的開卡速度我們柜員能行嗎,還有我們運營對我們柜員幾乎苛刻的差錯率要求,和6開營銷要求,影響柜員的速度。對工開帳戶速度很慢,基本要半天時間開一個帳戶。開承兌匯票我行的流程和速度也是客戶抱怨的業務,開一張承兌匯票二個小時算快的。所以我們想我們的業務大起來我們運營能保證嗎,我們嘉興現在的業務很忙,速度很慢。

2、我們的授信權限在當地無競爭力,我們不要說中信這樣的大股份制銀行,我們連一些城商行多比上,造成我們的客戶多做不大,引不起客戶的重視,一旦授信政策寬松我們回存要求高,額度小的劣勢將直接造成客戶的退出。我們不求比同業有多少優勢,只求和同業比差距不太大。我們的授信小,不利于我們做大回報較大的客戶,也造成客戶經理管戶太多精力分散,不利于產能做大。我們分析當地做得好的股份制銀行中信銀行,客戶其實并不多,只有120多個授信客戶,戶均貸款在2500萬元左右,11個客戶經理,平均每個客戶經理管10個左右貸款戶,提升空間較大。而我們要達到產能,基本不能少于15個客戶,提升的空間較小。

3、最近出臺的4個行業上報東區對我們影響較大,浙江是紡織大省,嘉興地區紡織行業更是多,其中不乏質量較好的企業,比如我們有的企業的印染設備、紡織設備是世界最先進的。但由于受這個行業限制,好多企業我們不能做,目前我們嘉興地區資產質量較好,我們也沒有出現一筆不良,但大部份多是中小企業,以前我們客戶經理報分行多有危機感,現在要報東區,等于叫他們不要報了,東區的審查員憑報表能了解我們嘉興企業的情況,值得懷疑,還是不做。東區審查的效率也不能保證。我們不能一方面要求我們的產能提升在同業中保持最快,另一方面在執行行業限制中在同業中最快。

第二篇:區域分析與區域規劃

1. 對自己熟悉的區域,分析是如何開發利用區域自然資源的?

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中岳嵩山南麓。市境東西長56千米,南北寬35.5千米,總面積1220平方千米??側丝?4萬人(2010年),有24個民族。 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降水量640毫米,年平均氣溫13.4℃,交通便利,登封已成為中州大地上一座人居環境優美、生態景致怡人的現代旅游名城。

登封市礦產資源十分豐富。該市已探明的礦產品種達37種,具有儲量大、品位高、易開采等優點。其中煤炭探明儲量15.8億噸,遠景儲量30億噸,1991年被確定為全國15個重點開發區之一,被能源部定為全國100個商品煤基地之一。鋁釩土儲量2.4億噸,是河南省兩個鋁釩土基地之一。石灰石儲量30億噸?,F代裝飾材料花崗石儲量30億噸,品種齊全,質量上乘。硅礦儲量8億噸。被明代大藥物學家李時珍譽為神奇的“嵩山藥石”——麥飯石儲量2億噸。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礦產品開采、加工、銷售的綜合性生產經營格局。

長期以來,登封市主要依托礦產資源發展起來的煤、電、鋁、水泥等為支撐的經濟體系,在推動登封經濟迅猛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產業結構單一,增長方式粗放,資源和環境約束日益加劇等問題,資源型產業的競爭力和比較優勢呈衰減趨勢,綜合分析登封的資源優勢,礦產資源經過幾十年的開采,已經面臨枯竭。放在全國比較,優勢不突出;而登封市的文化旅游資源豐富、獨特,蘊藏著轉化為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的巨大潛力。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發展,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良好業績,登封市的文化和旅游產業有條件培育成全市的主導產業和接續產業。

目前登封市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推動登封市經濟轉型和結構優化

總結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經驗的基礎上,確定的重大戰略部署。剛剛結束的中央和河南省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把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目標和戰略舉措,這是在全面分析國際國內登封市作為河南省十強縣市,經濟社會發展具備了良好的基礎,但隨著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整和經濟的快速發展,資源和環境約束日益顯現,特別在這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沖擊下,以資源型產業為支撐的經濟體系普遍遭受重大影響,結構性矛盾集中顯現,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已刻不容緩。立足登封文化旅游資源優勢和開發基礎,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加快資源型經濟轉型,優化產業結構,對于保持經濟平穩持續較快發展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登封市旅游資源價值高、轉化潛力大。一個地區最有效的發展模式、最合理的經濟結構,往往是由他的資源優勢所決定的。登封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環境優美,礦產豐富,最主要的資源優勢有兩個方面:一是豐富的礦藏?,F已探明的礦產多達41種,煤炭、鋁釩土、石灰石、硅石資源儲量大,品質優,是全國100個重點產煤縣和全省2個鋁釩土基地之一。二是優美的生態環境。登封地處山區,石厚土薄,氣候干旱少雨,發展傳統農業沒有優勢,但山區特有的森林資源,使登

封保持了良好的生態環境。近年來,登封大力開展造林綠化工作,森林覆蓋率大幅提高,自然、生態環境顯著改善,先后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綠化模范縣(市)等殊榮,為發展生態性產業、特別是文化旅游產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中岳嵩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世界地質公園,地質奇觀世界獨有;嵩山三皇寨風景區,山壁陡峭,巖層豎立,自然風光奇特秀麗。登封旅游資源得天獨厚。雄倚市境的中岳嵩山。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級森林公園之一,有人文景觀150處,自然景觀30余處。全市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3處,省級18處,市(縣)級123處,已發掘出各類文物珍品6700多件。其中“天下第一名剎”少林寺,道教洞天中岳廟,儒學圣地嵩陽書院馳名天下。嵩山地質具有“五世同堂”的地質構造,被地質學家譽為“天然地質博物館。每年吸引了很多游客前來觀賞。

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登封市在適當開采礦資源的情況下,已經開始利用自然資源發展旅游產業來推動該市經濟的發展。

2. 以平頂山為例談談煤炭資源型城市如何正確處理區域發展和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

資源型城市是伴隨著資源開發而興起的城市,或者是由于資源的開發而再度繁榮的城市。平頂山市地質構造復雜,成礦條件優越,平頂山因煤而興,從1957年建市以來豐富的煤炭資源就像老天給與平頂山人的特殊禮物一樣,惠及幾百萬平頂山人。中國煤炭工業城市,中國重要的煤炭產地這些名片全是平頂山的。平頂山原煤總埋藏量103億噸,保有儲量80多億噸,占河南省總儲量的51%,素有中原煤倉之稱。平頂山市地質構造復雜,成礦條件優越,已知礦產57種。位于市區和寶豐縣、郟縣、襄城縣交界地帶的平頂山煤田,新中國建立后在此開發建設的大型礦區,面積約650平方公里。探明儲量227958.6萬噸,保有儲量202542.9萬噸。多為肥煤、氣煤、焦煤。煤炭工業是平頂山重要的支柱產業。煤炭資源的長期持續開發在為平頂山市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同時,也成為一個高度依賴煤炭的資源型城市。但現在,“一煤獨大”的城市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煤炭資源型城市“轉型”,資源型城市作為工業化進程的主要動力源,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由于資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性,使得資源型城市都會出現至少是因資源枯竭而帶來的經濟衰退現象,如果再加上資源使用不合理、大量的浪費、管理不善等其他原因,又會加速這一過程。為了避免“礦竭城衰”的現象發生,必須及早規劃,實施積極轉型戰略,以保證資源型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如何及早發現資源型城市存在的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出路,這是確保平頂山市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一個重大問題。

資源型城市轉型刻不容緩 。資源型城市是指因自然資源的開采而興起或發展壯大,且資源性產業在工業中占有較大份額的城市,其主導產業包括礦產品及其初加工品。

以平頂山為例,長期的煤炭開采帶動了山西省資源型城市的興起和發展,也形成了以煤炭及相關產業為主導、第

一、第二產業比重大的典型“嵌入式”工業化模式。這種模式在發展過程中已經遇到一系列矛盾和問題:

一.產業結構性矛盾突出。重點產煤地區煤炭工業單一發展,加工轉化深度不夠,新興產業發展緩慢。

二.資源枯竭問題凸顯。目前,平頂山市煤炭資源的開采強度大,長時間、大規

模、超強度開采,資源枯竭問題日顯突出。

三.資源綜合利用程度低。目前,平頂山市煤炭資源回收率低,大部分鄉鎮煤礦資源回收率更低。由于其它產業發展不足,共生、伴生資源開發利用程度不高。由此可見,平頂山市資源型城市是因煤而興,而一旦煤炭產業拉動弱化,必然導致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的回落,這方面不乏前車之鑒。面對比較嚴峻的形勢,資源型城市“轉型”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緩。產業轉型是突破點,根據最新研究成果,資源型城市轉型可以歸結為產業轉型和城市功能轉型兩個方面。產業轉型是資源型城市轉型的核心,沒有產業的轉型,資源型城市轉型就失去了載體;城市功能轉型是產業轉型的前提,沒有城市功能轉型,產業轉型就會失去基礎,難以成功。

因此,平頂山煤炭資源型城市轉型要在產業轉型和城市功能轉型的互動中,通過產業延伸與產業替代的途徑,明確城市轉型的思路。即,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產業轉型為突破點,以培育新的支柱產業為目標,以拓展延伸產業鏈條和發展接替產業為重點,建設產業園區;發揮大企業龍頭帶動作用,突出技術改造與創新;強化開放引資,不斷推進資源導向型思維向市場導向型思維的轉變、粗放型增長方式向集約型增長方式的轉變、單一主導型結構向多元主導型結構轉變,促進煤炭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

面對嚴峻的形勢,為處理好平頂山市區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采取以下措施:

1.建設園區、搭建平臺促進轉型

建設新的產業園區是全國老工業基地改造是其他省市結構調整的成功經驗。資源型城市要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約、產業集聚、管理集成、良性發展的要求,重點規劃和建設一批新型產業園區,既為現有煤炭企業發展接替產業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又為招商引資項目提供建設平臺。

2.項目帶動、產業延伸推進轉型

推進資源型城市轉型,必須實施項目帶動戰略,通過重大接替產業項目建設,延伸產業鏈條,形成多元產業格局。

3. 優化環境、招商引資帶動轉型

資源型城市在環境建設上應“軟硬兼備”, 制定有效的措施,著力營造寬松開明的政策環境、廉潔高效的服務環境、誠實守信的信用環境、公正嚴明的法制環境、統一開放的市場環境。用環境吸引投資者,用服務留住投資者,形成親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社會氛圍,把國內外資金引來留住,讓引進項目落地生根。

4. 深化改革、整合資源推動轉型

資源型城市國有經濟比重大,非公經濟發展不足。轉型進程中要加大國有企業改革力度,支持國有大中型企業精干主體,剝離輔助,聚集優勢資產,建立科學的、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大型煤炭企業要完善母子公司體制。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積極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進一步消除束縛非公經濟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增強資源型城市經濟發展活力。

5. 技術創新、節能降耗支撐轉型

加大技術創新力度。發展接替產業必須要堅持高標準、高起點戰略,轉產項目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選用先進的技術工藝和裝備,堅決制止低水平項目建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突出節能降耗。資源型城市要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以推進資源綜合利用和清潔生產為重點,從政府、企業、區域

產業和社會五個層面發展循環經濟,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6.政策扶持、資金支持引導轉型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資源型城市轉型涉及產業政策、財稅政策、資源政策、國企改革政策和社會保障政策等,作為政府部門要加大政策的對口爭取工作,給予資源型城市積極的支持。資源型城市也要調整工作思路,轉變工作重點,把轉型擺在突出位置。同時要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大型煤炭企業實施轉產項目,資源型城市轉型建立產業園區,解決煤炭職工生活保障的歷史遺留問題,實施下崗職工再就業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 這一方面要靠國家及地方加大對資源型城市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資源型城市要立足于自力更生,增強自身籌融資能力。如積極爭取國債資金,強化招商引資、嫁接合作,推進優勢企業上市融資,發展民營經濟用活民間資本,學會科學有效地經營城市資產„„多渠道籌集資金,積聚資源型城市經濟發展的活力。

目前,平頂山市經濟正處于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在國家實施中部崛起和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試點的有利時機之際,通過積聚人才、技術、資金、管理等要素資源,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加快推進煤炭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步伐,建設國家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相信一定會在加快轉型、跨越、崛起的進程中,構建一個充滿活力、富裕文明、和諧穩定、山川秀美的平頂山,同時也可以為其他煤炭資源型城市的轉型提供經驗。

第三篇:區域規劃調研提綱

1. 經濟資源調查

⑴ 國土資源

土地資源總量、質量、利用、規劃;

國土志,國土整治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關政策文件、講話等。 ⑵ 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類型、分布、總量、質量、開發利用、規劃;

礦產資源普查資料,礦產資源開發規劃,相關政策文件、講話等。 ⑶ 水利資源

水利資源類型、分布、總量、質量、開發利用、規劃;

水利志,水利資源開發規劃,相關政策文件、講話等。

⑷ 旅游資源

旅游資源類型、分布、開發利用、規劃;

旅游統計年鑒,旅游資源開發規劃,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相關政策文件、講話等。

2. 產業發展調查

⑴ 第一產業

第一產業的特點、布局、現狀問題等;

工作總結,相關發展規劃,相關政策文件、講話等。

⑵ 第二產業

第二產業的特點、布局、現狀問題等;

工作總結,相關發展規劃,相關政策文件、講話等。

⑶ 產業園區

產業園區面積、位置、發展方向、現狀問題、發展規劃等;

⑷ 第三產業

第三產業的特點、布局、現狀問題等,第三產業發展相關規劃;

工作總結,相關發展規劃,相關政策文件、講話等。

3. 綜合資料調查

⑴省、市、縣統計年鑒

⑵政府工作報告、政府領導有關產業發展的講話

⑶十二五規劃,產業發展的規劃、政策文件等

(4)地方志

4.人口調查

歷年人口統計資料,城鎮人口

5.城鎮發展

(1)城市總體規劃資料

(2)各鄉鎮總體規劃資料

(3)城鎮體系規劃資料

6.旅游發展規劃

(1)各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

(2)各風景名勝區旅游發展規劃

(3)各城鎮旅游發展“十五”計劃

(4)各城鎮旅游業發展情況匯報

(5)各風景名勝區游覽統計報表

(6)重要旅游建設項目進展情況通報

(7)各旅游區對外宣傳資料及旅游指南

(8)主要風景名勝、文物古跡、自然保護區的位置、保護范圍及開發利用情況

第四篇:北部區域概念規劃方案

太原市召開北部區域概念規劃方案評審會

2007年01月10日山西青年報徐俊斌

昨日,太原市舉行了北部區域規劃方案評審會,英國工程設計院和德國(SBA)設計事務所的規劃方案參加了評選。經過專家論證,德國(SBA)設計事務所的規劃方案勝出。這一方案將結合其他設計方案的優點以及專家和市民的意見作進一步的完善。按照德國方案,太原市北區未來在改造搬遷現有重工業的基礎上,致力于把北區建成生態環保型區域。兩外國設計單位角逐北區規劃

太原市北部區域是太原市重要的重工業區,涉及三個行政轄區———萬柏林區、尖草坪區和杏花嶺區。此次規劃范圍北起北外環高速,南至興華街、北澗河一線,東起東山過境高速,西至西外環高速,規劃面積約為 147.3 平方公里。太原市發出征集規劃設計單位的征集令后,共有57家國內外設計單位報名參加,經過考察,太原市選擇了英國工程設計院和德國(SBA)設計事務所做的北部區域規劃方案。

搬遷興華化工廠

按照德國(SBA)設計事務所的規劃方案,北區首先要搬遷興華化工廠。然后把整個區域劃分為三部分規劃。

一、在以尖草坪區政府為中心的基礎上,向東向南形成兩個綜合型副中心,包括商業購物、辦公、酒店、居住等多種功能類型。

二、位于柴村大橋兩岸的區域是濱水城市活動中心,其功能包括酒店業、文化娛樂、科研、博覽、休憩等功能,形成太原市沿濱河區域重要游憩娛樂中心。

三、新華化工廠搬遷后可以形成120公頃的空余城市用地,結合工業建筑的改造,將建成一個商貿辦公為核心,兼容高檔零售商業、文化教育、體育等城市有機體。為周邊工業園區、物流園區、太鋼集團提供服務,可以容納總部行政管理中心、研發中心、銷售展覽中心、會議中心、高檔酒店等多重服務功能。

形成三大居住區

以這三個中心區域為核心,區域內將發展三個大型的居住功能組團。

一、太鋼東側以現有的城市功能改造為主。規劃通過南北向的交通干道解決東西向交通出口問題,未來考慮架設高架橋,跨越太鋼集團南部用地,形成該區域的西向城市出口。

二、尖草坪區政府的居住團將在現有西側村莊帶與東側濱水林帶之間進行發展。依托柴村公路作為快速交通干道,柴村以西道路作為城市功能軸線。南側果樹林區域發展小型文化、體育、教育、商業中心。

三、迎新街組團將以興安化工廠改造為基礎,帶動整個迎新街向北發展。西側改造為商業設施為主的功能區,為居住區服務,東側以辦公商貿為主,服務于周圍的工業區。太原未來最大的生態綠地公園

根據德國(SBA)設計事務所的規劃,柴村大橋兩岸的濱水區域將為整體太原市提供濱水城市文化娛樂、教育科研核心功能為主的城市娛樂中心。

東側泄洪區范圍內以退耕還林的林業用地為主,西側泄洪區受污染較少,保留部分耕地和林地間植。整體按照現代地景美學原則重新塑造,形成太原未來最大的生態綠地公園。汾河未來將恢復生態化河流平面,河床內三分之一面積為自然河流,三分之二面積為生態林草地,形成良好的生態自潔系統。

沿汾河兩岸有近400米寬的連續城市公園綠帶,以連續開放的綠地形態為主,結合各種游園、花園、體育綠地、野生動物保護區,自行車與步行散步道,形成太原市北部濱河公園的特色功能。

在上蘭村和尖草坪區政府以南形成兩處旅游基礎設施服務中心,北側以崛山圍山、寺廟和雕塑為主,形態包括度假村、主題公園,向東發展黃土侵蝕地貌的參觀與旅游設施管理,南側服務于崛山圍山和城市開放綠地公園。[Page]

黃寨景觀保護區在牛駝山區域設立療養度假中心設施,向北側結合山地形態,在高速公路以內建設低密度高質量住宅區域,將城市建設和生態功能緊密結合。

濱河東路延伸到工業區

北中環東西兩側的快速道路,以及濱河東路,建議繼續延伸引入北部重工業區,并在鋼園路一線與太蘭公路一線兩次成環,分別與高速公路入口聯系,借此打通南北交通,主干道除大同路、恒山路、柴西公路、濱河西路,基本以南北向為主,和快速路勾連,將客貨運交通快速引入城市快速路系統。尖草坪區域的東側由于山地地形缺乏南北向道路,建議沿現有高速道路,平行設置輔路。

提倡北部建高層

太鋼以南,沿澗河、臥虎山、西防洪渠一線,建議利用其中大量的廠礦占地改造區域,重新布置城市功能,允許提高建筑高度,但綠化率要達到50%到70%的標準。

英國方案致力于旅游開發

英國工程設計院的規劃把北部區域分為十大功能區:中心城區、杏花嶺休閑生活城區、太鋼產業園區、物流園區、不銹鋼產業園區、濱河生態旅游風光帶、柴村高尚居住區、西山機械工業園區、中北信息產業園區、控制及后備發展用地。該方案主要致力于北部區域的旅游開發,要把北區建成以歷史文化勝地和古晉文明為主導,輔之于現代工業文明的風景優美、環境宜人、配套齊全的綜合型旅游區域。另外在交通上傾向于新建快速路,提出了區域內各區20分鐘內上高速的目標,并規劃建地鐵線。

第五篇:區域規劃復習資料解讀

名詞解釋

1、區域:是一個空間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間的、以不同的物質與非物質客體為對象的地域結構形式。

2、區域分析:主要是對區域發展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背景特征及其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進行分析,探討區域內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間和區域間相互聯系的規律。

3、區域規劃:指在一定地域范圍內對國民經濟建設和土地利用的總體部署。

4、區域發展:一般是指在一定時空范圍內所進行的以資源開發、產業組織和結構優化為中心的一系列經濟社會活動。

5、資源承載力:是指我們所生存的環境,當人類的活動在一定的范圍內時,其可以通過自我調節和完善來不斷滿足人的需求。但當超過一定的限度時,其整個系統就會出現崩潰,這個最大限度就是資源承載力。

資源承載力是指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對該空間內人口的基本生存和發展的支撐力,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體現。

6、比較成本理論:是指設定不同廠商、不同生產地域、不同季節、不同流通地域、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國家等等參數后的成本比較。

國際貿易產生的基礎并不限于生產技術的絕對差別,只要各國之間存在著生產技術上的相對差別,就會出現生產成本和產品價格的相對差別,從而使各國在不同的產品上具有比較優勢,使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成為可能,進而獲得比較利益。

7、絕對成本理論:亞當·斯密認為,每一個國家都有其適宜于生產的某些特定的產品的絕對有利的生產條件,去進行專業化生產,然后彼此進行交換,則對所有交換國家都有利。

8、“霍夫曼定理”::工業化進程中工業結構演變的規律,霍夫曼定理又被稱作“霍夫曼經驗定理”是指資本資品工業在制造業中所占比重不斷上升并超過消費品工業所占比重。

9、政府補償:是指由政府作為補償的主要承擔者來對補償對象進行補償,即各級政府通過非市場途徑對生態環境資源的經營者進行補償。

10、生態環境補償:生態環境補償是一種使外部成本內部化的環境經濟手段,是指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價,向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保護者提供補償的一類社會經濟活動。

11.產業按經濟活動的各部門資源密集程度的劃分:

(1)資源密集型產業:亦即資源趨向型產業。通常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占用或消耗大量自然資源的生產部門。

(2)資金密集型產業:指生產技術裝備程度較高、每個勞動力或單位產品所需或占用投資較多的生產部門。

(3)勞動密集型產業:指生產技術裝備程度較低、需要大量使用勞動力進行生產活動的生產部門。

(4)技術密集型產業 :又稱知識密集型產業,指需要運用復雜先進的、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才能進行生產的生產部門 。

12.主導產業:是在區域經濟中起主導作用的產業,它是指那些產值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進技術,增長率高,產業關聯度強,對其它產業和整個區域經濟發展有較強帶動作用的產業。

13.非均衡發展理論:發展一類或幾類有帶動性的部門,通過這幾個部門的發展帶動其他部門的發展。它包括循環累積因果論、不平衡增長理論、增長及理論、核心——邊緣理論。

14.(1)增長極:經濟以不同的強度首先出現于一些增長點或增長極上,然后通過不同的渠道向外擴散,并對整個經濟產生不同的最終影響。

(2)極化效應:增長極主導產業的發展,具有相對利益,產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圍區域的勞動力、資金、技術等要素轉移到核心地區,剝奪了周圍區域的發展機會,使核心地區與周圍區域的經濟發展差距擴大。這種負效果稱為極化效應。

(3)擴散效應:核心地區的快速發展,通過產品、資本、技術、人才、信息的流動,對其他地區的促進、帶動作用,提高其他地區的就業,增加農業產出,提高周圍地區的邊際勞動生產率和消費水平,引發周圍地區的技術進步。這種正效果稱為擴散效應。

15.邊緣區域:是指國內經濟較為落后的區域,它可以分為兩大類:過渡區域和資源前沿區域。

16.產業結構:國民經濟中各產業部門之間的相互組合關系。

廣義:一是國民經濟各產業之間在生產規模上的相互比例;二是各產業之間的相互關聯方式。

二.簡答:

1. 區域的基本屬性(書本

第一章緒論第一節) (1) 區域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間(三維)。這些空間可以是自然的,經濟的,社會的。 (2) 區域具有一定的范圍和界線。區域的范圍有大有小,是依據不同要求,不同指標體系而劃分出來的;其界線往往具有過度性特征,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地帶”(自然界區域界線有時是截然的,但大部分也是過渡性的)。 (3) 區域具有一定的體系結構形式。區域具有分級性或多級性,層次性。因而區域具有上下左右之間的關系(橫向或縱向)。每個分區都是一個區域的組成部分。 (4) 區域是客觀存在的。區域是人們按照不同的要求,對象加以劃分的,是主觀對客觀的反映。

2. 區域發展的新趨勢(書本

p3~4)

(1) 區域分工全球化的趨勢更為明顯 (2) 區域間競爭與合作并行不悖 (3) 可持續發展成為區域發展的主題

3. 羅斯托的經濟成長階段論(書本p160~161)

a.“起飛”是羅斯托理論的核心概念

b.國家或經濟增長的六個階段:

(1) 傳統社會階段。傳統社會是在生產功能有限的情況下發展起來的,是圍繞生存而展開的經濟。

(2) 準備起飛階段——為起飛創造的前提階段。這一階段是擺脫貧窮落后走向繁榮富強的準備階段。

(3) 起飛階段。這是經濟由落后階段向先進階段的過渡時期。

(4) 向成熟推進階段。社會已把現代化的技術有效地應用到了它的大部分產業的時期。

國民福利、交通和通訊設施顯著改善,國民收入中有10%-20%穩定地用于投資。

(5) 大眾消費階段——高額群眾消費階段。工業高度發達,經濟的主導部門轉向耐用消費品的生產 。后期,越來越多的資源又逐漸開始從生產耐用消費品的制造業部門轉向服務業,奢侈品消費開始向上攀升 。 (6) 超越大眾消費階段——追求生活質量階段。主要目標是提高生活質量。

c.經濟起飛必須具備3個條件:

(1)生產性投資率提高,占國民收入的比例提高到10%以上;而且要有較高的積累比例。 (2)經濟中出現一個或幾個具有很高成長率的領先部門。

(3)要有一個政治、社會制度結構,為“起飛”提供保證,并使現代部門的增長擴散到整個經濟。

4. 霍夫曼經濟發展階段如何劃分?(書本p163) 工業化過程分為四階段: 第一階段:消費品工業在整個制造業中居于壓倒優勢的地位,其凈產值平均為資本品工業凈產值的5倍。

第二階段:消費品工業最初所具有的主導地位趨于削弱,資本品工業逐漸發展起來,但前者的產值仍是2.5倍于后者的凈產值。

第三階段:兩類工業的近產值大致相當。

第四階段:消費品工業遠不及資本品工業增長來得迅速,后者的凈產值將大于前者。

5.主導產業的特征對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的意義

主導產業又叫支柱產業,代表著區域經濟的根本優勢。

(1)主導產業的定義:是在區域經濟中起主導作用的產業,它是指那些產值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進技術,增長率高,產業關聯度強,對其它產業和整個區域經濟發展有較強帶動作用的產業。

(2)主導產業的特點

第一,主導產業應該是能對較多產業產生帶動和推動作用的產業,是前后向關聯和旁側關聯度較大的產業;

第二,由于主導產業的存在及其作用會受特定的資源、制度和歷史文化的約束,因此不同的國家或同一個國家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主導產業也是不一樣。 第三,主導產業應具有序列演替性。

第四,主導產業應具有多層次性。

(3)主導產業的意義

(1)作為國民經濟中起支柱作用的產業部門,它們能帶動國民經濟實現較快地增長。 (2)主導產業的發展有利于實現國民經濟結構的轉變。

6. 亞當.斯密的絕對優勢說

絕對優勢理論:各國或各不同區域在生產同樣產品時,勞動生產率的絕對差異會導致各國或各區域之間存在生產優勢的不同,因此,各國或各區域應專門生產本國勞動生產率較高的產品。 亞當·斯密--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理論的創始者。 --代表著作《國富論》:國際分工與自由貿易的理論。 絕對優勢說 :1分工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國民財富。

2分工的原則是成本的絕對優勢或絕對利益。

3國際分工是各種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階段,在國際分工基礎上開展國際貿易,對各國都會產生良好效果。

4國際分工的基礎是有利的自然稟賦或后天的有利條件。

7.增長極理論的主要觀點及基本特征及基本點

增長極概念最早是由法國經濟學家弗朗索瓦。佩魯提出的后由布德維爾進行深化。

(1)定義:指社會經濟客體在特定城市的集聚而使經濟的高效發展,同時在這種集聚基礎上又進一步向外圍地區擴散,帶動這些地區的發展。

該理論被認為是西方區域經濟學中經濟區域觀念的基石,是不平衡發展論的依據之一。增長(2)極理論認為:一個國家要實現平衡發展只是一種理想,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的,經濟增長通常是從一個或數個“增長中心”逐漸向其他部門或地區傳導。因此,應選擇特定的地理空間作為增長極,以帶動經濟發展。

8.產業結構優化目標

1.充分發揮區域優勢

只有產業結構合理才能夠最充分有效地利用區域各種有利于生產發展的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來發展區域經濟。

2.產業結構的整體性和系統性

表現在使區域經濟能夠以區域主導專業化部門為核心,形成一個由產品鏈、價值鏈或技術鏈連接起來的部門間聯系密切、合理分工協作的有機整體,以最大限度地獲得聚集經濟效益。

3.產業結構的先進性

只有陷阱的產業結構才能保證地區經濟發達興旺,而最關鍵的是主導專業化部門的先進性,這種部門越先進,就越有能力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9.如何對區域產業結構總體評價

一、產業結構總體評價

1、已經形成的產業結構同區域資源結構是否相適應,能不能發揮區域的資源優勢。

2、產業系統功能是否能承擔起全國地域分工的重要任務,對全國或上一層次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協調能否做出獨特貢獻。

3、區內產業之間關聯度如何,即產業之間是否協調,特別是主導產業與非主導產業之間的關系是否協調。

10.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區域規劃新特點,新動向

特點:

1.類型多樣、時空尺度不同的規劃互補并進。 2.規劃理論取得突破,規劃內容不斷充實。 3.規劃手段有所改進,規劃方法不斷革新

新動向:

1.加強規劃立法,使區域規劃走上法制軌道。 2.重視市場的作用,加強市場因素的研究。

3.編制可持續發展的規劃,促進區域經濟、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 4.正確處理定性與定量分析的關系,完善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綜合集成方法。 5.加強區域發展政策研究,增強區域規劃的可操作性。

論述題: 圈層結構理論

一、理論發展

1、德國農業經濟學家杜能的《農業圈》理論(1826);

2、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學教授E.W.伯吉斯 的城市地域空間結構〈同心圓〉法則(1925);

3、狄更生和木內信藏 的〈城市地域分異三地帶〉學說(20世紀年代以后)。 中國城市地理學者在大量的區域規劃實踐基礎上,深化和發展了經濟活動圈層式空間結構理論,建立了頗具特色的理論和模式。

二、圈層結構理論的內涵

城市是一個不斷變動著的區域實體。從外表形態來說,它是指有相當非農業人口規模的社會經濟活動的實際范圍。城市空間大體上可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建成區;另一部分是正在城市化的、與市區有頻繁聯系的郊區。

城市與周圍地區有密切的聯系,由建成區至外圍,由城市的核心至郊外,各種生活方式、經濟活動、用地方式都是有規律變化的,如土地利用性質、建筑密度、建筑式樣、人口密度、土地等級、地租價格、職業構成、產業結構、道路密度、社會文化生活方式、公共服務設施等等,都從中心向外圍呈現出有規則的變化。

城市與區域是相互依存、互補互利的一個有機整體。

城市與外圍區呈圈層狀的空間結構和沿點-軸線在空間不平衡發展具有一定的統一性,并非完全對立。

三、圈層結構的基本特征

縱觀世界城市和其周圍區域,從內到外最少可以分為三個圈層,即內圈層、中圈層和外圈層,各圈層有許多各自的特征;

(一)內圈層的特征

內圈層,可稱為中心城區、城市核心區,是城市核心建成區。該圈層是完全城市化了的地區,基本上沒有大田式的種植業和其他農業活動,以第三產業為主,人口和建筑密度都較高,地價較貴,商業、金融、服務業高度密集。

(二)中間圈層的特征

中間圈層,可稱為城市邊緣區,它是中心城區向鄉村的過渡地帶,是城市用地輪廓線向外擴展的前緣。城市邊緣區是城與鄉的結合部。

(三)外圈層的特征

外圈層可稱為城市影響區,土地利用以農業為主,農業活動在經濟中占絕對優勢,與城市景觀有明顯差別,居民點密度低,建筑密度小。外圈層中也許會產生城市工業區、新居住區的“飛地”,并且一般在遠郊區都有城市衛星鎮或農村集鎮或中小城市。

四、城市圈層擴展的周期波動性和方向性

城市圈層向外擴展往往表現出周期波動性的特征,這與經濟增長周期性波動現象密切相關。 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城市工業投資增加,居民住宅、工業小區和道路建設大規模展開,邊緣區土地被征用,改變為工業、商業、文化、娛樂、城市住宅和基礎設施等建設用地,城市建成區規模迅速擴大。

在經濟萎縮時期,基本建設項目少,大建設項目停建或緩建,投資減少,就業率下降,失業人員增多、廠商、生產企業和消費者都出現悲觀情緒,城市人口規模停止增長甚至減少,城市圈層擴展基本上就停止下來,處在穩定狀態。 當經濟走上復蘇階段,是城市社會經濟從萎縮向增長的轉折點,城市建設主要在原有圈層內進行結構調整,邊緣區向外圈層擴展的能力極為有限,只有當經濟再次進入高速增長時期,城市圈層結構才會產生變動,產生擴大、向外延伸等新的階段。

五、圈層結構理論的實踐意義

(一)衛星城鎮的規劃、建設是圈層結構理論的應用之一。

(二)圈層結構理論在日本已成為國土綜合規劃的重要指導思想,并且發展成為大城中經濟圈構造理論,遠遠超出了城市圈層結構概念,轉化為大區域經濟圈模式。

(三)圈層式空間結構理論也廣泛用于城市經濟區和綜合經濟區的研究。

核心-邊緣理論

核心邊緣理論是解釋經濟空間結構演變模式的一種理論。該理論試圖解釋一個區域如何由互不關聯、孤立發展,變成彼此聯系、發展不平衡,又由極不平衡發展變為相互關聯的平衡發展的區域系統。

一、經濟增長的空間動態過程

(一)前工業化階段

生產力水平低下,經濟結構以農業為主,工業產值比重小于10%,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較小。城鎮發展速度慢,各自成獨立的中心狀態。

(二)工業化初期階段

城市開始形成,工業產值在經濟中的比重在10%—25%之間,核心區域與邊緣區域經濟增長速度差異擴大。

(三)工業化成熟階段

快速工業化階段,工業產值在經濟中比重在25%—50%。核心區發展很快,核心區域與邊緣區域之間存在不平衡關系。

(四)空間相對均衡階段

后工業化階段,出現資金、技術、信息等從核心區域向邊緣區域流動加強。整個區域成為一個能上相互以來的城鎮體系,形成大規模城市化區域,開始了有關連的平衡發展。

二、經濟活動的空間結構形態

經濟活動的空間結構形態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關。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會出現不同的空間結構形態。依據核心邊緣理論,經濟活動空間結構形態基本上可分為四種:

(一)離散型

(二)聚集型

(三)擴散型

(四)均衡型

三、核心區域與邊緣區域的劃分

(一)核心區域

弗里德曼所指的核心區域一般是指城市或城市集聚區,它工業發達,技術水平較高,資本集中,人口密集,經濟增長速度快。

(二)邊緣區域 邊緣區域是國內經濟較為落后的區域。它又可分為兩類:過度區域和資源前沿區域,過度區域又可以分為兩類:

上過度區域: 這是聯結兩個或多個核心區域的開發走廊,一般是處在核心區域外圍,與核心區域之間已建立一定程度的經濟聯系,經濟發展呈上升趨勢,就業機會增加,具有資源集約利用和經濟持續增長等特征。該區域有新城市、附屬的或次級中心形成的可能。

下過渡區域: 其社會經濟特征處于停滯或衰落的向下發展狀態。其衰落向下的原因,可能由于初級資源的消耗,產業部門的老化,以及缺乏某些成長機制的傳遞,放棄原有的工業部門,與核心區域的聯系不緊密。

四、核心-邊緣理論在規劃中的應用

核心-邊緣理論對于經濟發展與空間結構的變化都具有較高的解釋價值,對區域規劃師具有較大的吸引力,所以該理論建立以后,許許多多的城市規劃師、區域規劃師和區域經濟學者都力圖把該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F在來看,在處理如下幾個關系方面都有一定的實際價值:

(一)城市與鄉村的關系

(二)國內發達地區與落后地區的關系

(三)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關系

三、論述題

1、增長極理論

內涵:1.作為經濟空間上的某種推動型工業

2.作為地理空間上的產生集聚的城鎮,即增長中心。

內容:增長極理論從物理學的“磁極”概念引伸而來,認為受力場的經濟空間中存在著若干個中心或極,產生類似“磁極”作用的各種離心力和向心力,每一個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產生相互交匯的一定范圍的“場”。這個增長極可以是部門的,也可以是區域的。 主要觀點:區域經濟的發展主要依靠條件較好的少數地區和少數產業帶動,應把少數區位條件好的地區和少數條件好的產業培育成經濟增長極

基本點:1.其地理空間表現為一定規模的城市

2.必須存在推進性的主導工業部門和不斷擴大的工業綜合體

3.具擴散和回流效應

三個層面:先導產業增長; 產業綜合體與增長; 增長極的增長與國民經濟的增長 兩大效應:極化效應和擴散效應

作用:第一,區位經濟。區位經濟是由于從事某項經濟活動的若干企業或聯系緊密的某幾項經濟活動集中于同一區位而產生的。例如,某一專業化生產的多個生產部門集中在某一區域,可以共同培養與利用當地熟練勞動力,加強企業之間的技術交流和共同承擔新產品開發的投資,可以形成較大的原材料等外購物資的市場需求和所生產產品的市場供給,從而使經濟活動活躍,形成良性循環。區位經濟的實質是通過地理位置的靠近而獲得綜合經濟效益。

第二,規模經濟。規模經濟是由于經濟活動范圍的增大而獲得內部的節約。如可以提高分工程度、降低管理成本、減少分攤廣告費和非生產性支出的份額,使邊際成本降低,從而獲得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第三,外部經濟。外部經濟效果是增長極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其重要結果。經濟活動在某一區域內的集聚往往使一些廠商可以不花成本或少花成本獲得某些產品和勞務,從而獲得整體收益的增加。

打造增長極的必需條件:

(1)在一個地區內存在具有創新能力的企業群體和企業家群體 (2)必須具有規模經濟效應。

(3)要有適宜經濟與人才創新發展的外部環境,它包括既要有便捷的交通、良好的基礎設施等“硬環境”,還要有政府高效率運作,恰當的經濟政策、保證市場公平競爭的法律制度以及人才引進與培養等“軟環境”。 優點:

第一,增長極理論對社會發展過程的描述更加真實。

第二,增長極概念非常重視創新和推進型企業的重要作用,鼓勵技術革新,符合社會進步的動態趨勢。

第三,增長極概念形式簡單明了,易于了解,對政策制定者很有吸引力。同時,增長極理論提出了一些便于操作的有效政策,使政策制定者容易接受。 缺陷:

一是增長極的極化作用。增長極主導產業和推動性工業的發展,具有相對利益,產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圍地區的勞動力、資金、技術等要素轉移到核心地區,剝奪了周圍區域的發展機會,使核心地區域周圍地區的經濟發展差距擴大,這是增長極對周圍區域產生的負效果。 二是擴散階段前的極化階段時間過于漫長。

三是推動性產業的性質決定增長極不能帶來很多的就業機會。 四是新區開發給投資帶來一定難度。

五是增長極理論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區域發展政策,它單純依靠外力(外來資本以及本地自然資源稟賦等),可能造成脆弱的國民經濟。 增長極的效應:支配效應、

乘數效應、

極化效應和擴散效應

意義:增長極理論對于區域開發和區域規劃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增長極對區域積極發展的積極影響有兩方面:一是極化中心本身的積極增長;二是極化中心對周圍地區的影響。前者是集聚效果,后者是擴散效果。 運用:中國20世紀80年代的區域開發理論探索中已引入增長極理論,并把它作為一種有效的政策工具加以應用。

應用時要注意:一是增長極與城鎮的關系 二是增長極類型與規模的選擇 三是選擇適宜的地點培植增長極 四是充分發揮增長極的功能 五是增長極的體系

六是對增長極要集中投資

2、點—軸開發模式

“點”是指區域中的各級中心城市, “軸”是聯結點的線狀基礎設施束。 基礎及基本要點:據點開發理論和軸線理論 點—軸漸進擴散理論核心:

①.生產力地域組織的演變過程與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相關

②事物相互引力和擴散方式的普遍性 點—軸開發模式主要思路:

第一,在一定的地域空間范圍,選擇若干比較優勢明顯的具有開發潛力的重要線狀基礎設施經過的地帶,作為發展軸予以重點開發;

第二,在各發展軸上確定重點發展的中心城鎮,使之成為增長極,并確定其性質、發展方向和主要功能;

第三,確定中心城鎮和發展軸的等級體系,重點開發較高級別的中心城市和發展軸,隨著區域經濟實力增強,開發重點逐步轉移擴散到級別較低的發展軸和中心城鎮,最終形成由不同等級的發展軸和中心城鎮組成的多層次結構的點軸系統,進而帶動整個區域的經濟發展。點軸開發模式往往成為開發程度較低、經濟比較落后的地區首選的空間開發模式。 點—軸開發模式特征:方向性和時序性;過渡性。 點—軸開發模式工作步驟:

首先,確定若干線狀基礎設施經過的地帶,作為發展軸,予以重點開發。 其次,在各條發展軸線上,確定若干個點,作為重點發展的城鎮。 再次,確定點和軸線的等級體系,形成不同等級的點軸系統。 點—軸開發模式適用性:

第一,注意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

第二,注意各增長極之間的經濟聯系程度;

第三,注意發展軸的經濟合理的空間距離。 重點開發軸和重點發展點的選擇: 重點開發軸的選擇:

1.最好由經濟核心區域和和發達的城市工業帶組成。 2.有水陸交通運輸干線為依托。

3.自然條件優越,建設用地條件好,農業生產發展水平較

高的地帶。

4.礦產資源和水資源豐富的地帶,特別是水資源豐富,或者是水源可供給性良好的地帶。 重點開發鎮的選擇:

1.城鎮發展的條件及其在區域中的地位。 2.城鎮的發展現模。

3.城鎮空間分布的現狀。 意義:

(一)有利于發揮極具經濟的效果

(二)能夠充分發揮各級中心城鎮的作用

(三)有利于把經濟活動結合為有機整體

(四)有利于區域開放式發展

運用:中國沿海與長江流域相交的“T”型空間發展戰略。

點軸開發成了“全國國土規劃綱要”空間發展戰略的主體思想。

3.網絡開發理論

網絡開發理論,是點軸開發理論的延伸。該理論認為,在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后,一個地區形成了增長極即各類中心城鎮和增長軸即交通沿線,增長極和增長軸的影響范圍不斷擴大,在較大的區域內形成商品、資金、技術、信息、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流動網及交通、通訊網。在此基礎上,網絡開發理論強調加強增長極與整個區域之間生產要素交流的廣度和密度,促進地區經濟一體化,特別是城鄉一體化;同時,通過網絡的外延,加強與區外其他區域經濟網絡的聯系,在更大的空間范圍內,將更多的生產要素進行合理配置和優化組合,促進更大區域內經濟的發展。

所謂網絡開發,就是強化網絡和點軸系統的延伸。提高區域內各節點與腹地、腹地與腹地聯系的廣度和強度,促進區域一體化,特別是城鄉一體化。 評價及實踐意義

理論評價:網絡開發理論有利于縮小地區間發展差距。增長極開發、點軸開發都是以強調重點發展為特征,在一定時期內會擴大地區發展差距,而網絡開發是以均衡分散為特征,將增長極、增長軸的擴散向外推移。該理論一方面要求對已有的傳統產業進行改造、更新、擴散、轉移;另一方面又要求全面開發新區,以達到經濟布局的平衡。新區開發一般也是采取點軸開發形式,而不是分散投資,全面鋪開。這種新舊點軸的不斷漸進擴散和經緯交織,逐漸在空間上形成一個經濟網絡體系。

網絡開發一般適用于較發達地區或經濟重心地區,在不發達地區不宜應用。網絡開發理論注重于推進城鄉一體化,加快整個區域經濟全面發展。因此,該理論應用的時機應選在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區域之間發展差距已經不大,區域經濟實力已允許較全面地開發新區的時候。網絡開發理論在發達地區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我國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已達到了較高水平,網絡開發已成為當地發展模式的主要選擇。這一地區是我國城鎮化水平最高,城鄉差別最小的地區。選取這種發展模式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中心城市的生產成本日益加大,在利潤最大化規律的作用下,生產要素向相對便宜的落后地區擴散和發展更加有利可圖。二是當地政府的主動參與。政府加大了對不發達地區的基礎設施投入,引導資金流向末開發地區,推進了城鄉經濟一體化發展。

讀書的好處

1、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2、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4、我所學到的任何有價值的知識都是由自學中得來的。——達爾文

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

6、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7、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8、讀書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10、一日無書,百事荒廢。——陳壽

11、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12、一日不讀口生,一日不寫手生。

13、我撲在書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高爾基

14、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15、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一個高尚的人在交談——歌德

16、讀一切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笛卡兒

17、學習永遠不晚。——高爾基

18、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學,如炳燭之光。——劉向

19、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20、讀書給人以快樂、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干。——培根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體育部年度總結范文下一篇:社會監督員制度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