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我心中理想的大學校園

2023-04-20

第一篇:我心中理想的大學校園

我心中理想的XX校園

十年寒窗苦讀日,一朝金榜題名時。我們現代學子們奮斗整整十二載,就是為了能考取自己夢寐以求的理想大學。

我是一名在讀大學生,身在XX校園。作為一名奮斗過十二載的青年,我也曾幻想過夢寐以求的理想大學的樣子。我理想中的大學校園,應該有寬闊整潔的校園大道,大道兩旁綠樹成蔭,花香撲鼻,時不時還能聽到鳥叫聲,大道的盡頭是一排排高大氣派的教學樓;教學樓里的課堂是輕松活躍的,老師是嚴謹而又不失幽默的,學生們則是純情浪漫的,不受思想的羈絆,在大學里盡情的追逐理想。清晨,第一縷霞光透過宿舍的窗戶,喚醒了我們甜蜜的夢,讓我們心情舒暢地去迎接嶄新的一天。匆匆洗簌完,抱上兩本書,走在鋪滿鵝卵石的圓滑小道上,深吸一口氣,仿佛之中都帶著濃濃的書香氣息。朗朗的讀書聲傳來,放眼望去,校園里的每一個角落里都有晨讀的學生。大學良好的學習氛圍,會使我也投入到有意義的學習中去,不教一日閑過。

我是一名大二學生,XX學子。我的大學不是我理想中的大學校園。我的大學校園,從正門進來,映入眼眸的是一本厚大的石書,書上是我們的大學校訓:“立人,立業”;在校訓旁是一條寬闊的雙向車道,車道中間有一條栽滿花樹的綠化帶,綠化帶的盡頭是我們的教學樓,教學樓的白色瓷磚上帶著被歲月洗刷過的斑點,天空中微朦的空氣讓整棟教學樓盡顯滄桑,它靜靜的聳立著,默默無聞,只是為了培養我們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學子。早晨,鬧鐘的鈴聲喚醒了正在熟睡中的我們。睡眼朦朧中拖沓著鞋子,走進洗簌間,慢悠悠的清洗完,再帶上幾本書,走過鵝卵石小道,走進帶著一股慵懶氣息的課堂,零落的學生散坐在位置上,或趴著頭,或玩著手機,或盯著黑板,眼中無不透著一股疲倦。老師匆匆走進課室,講課嚴謹,開門見山,下面的同學帶著清晨的睡意,聽著老師的催眠曲,安然的進入了夢鄉。

我是一名在讀的大二學生,XX校園的理想規劃者。我心中理想的XX校園,才是我理想中的大學校園。XX校園,有優越的地理環境,有鋪滿校園的綠色,有聳立的教學樓,有高大的圖書館,但就是少了濃厚的學習氛圍。我理想中的城職校園,最應該有的就是人文氣息。我是一名學生,我心目中的大學生活是緊張而富有節奏的。在清晨的校園里,能聽到從校園中傳來的讀書聲;走進教室,映入眼簾的是一張張求知若渴的臉,和學識淵博、談吐優雅的師者, 學子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在這里,是青春的碰撞,是心靈的交匯,是人生的體驗。書香校園,才會散發出濃濃的人文氣息,才是對“立人,立業”校訓最好的詮釋。

業精于勤荒于嬉。忙碌充實而又充滿人文氣息的校園,才是我心中理想的XX校園。

黃XX

第二篇:我心中的理想大學

摘要:大學是一個培養人才的地方,是一個放飛夢想的地方,是一個實現自我價值的地方——這是我理想中的大學??墒?,現實往往與夢想相違背,他們是截然不同的,我眼前的大學沒有我要的一切,我曾厭惡他,唾棄他。但,我又明白了,在這樣的大學之中,我可以做什么,或許這樣的大學給我的會使更多的。

關鍵詞:大學夢想

一、前言

提及大學,讓我想起了很多。而最多的卻是兒時的夢想 !也許那時還小,對事物的認知很膚淺。認為大學是一個遙遠而縹緲的世界,甚至覺得讀大學是一種唯一的出路。所以進入大學也便成為我最大的夢想!追夢于斯,十年寒窗,只為一朝龍門躍!

漸漸地長大,心中對大學的幻想就越來越清楚,也越來越理想化!

二、我心中的理想大學

在我心中最理想的大學,應該是即團結緊張又嚴肅活潑,即堅守傳統又與時俱進,要必須具備以下幾個要素。

第一、大學在執行國家教育教學標準時,還要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教程。校本教程應該是集中學??蒲辛α孔孕芯帉懙呐c市場接軌的教材,具有所學即可用的效能,同時還要具有學術的前沿性和前瞻性。

第二、大學的授課應該打破固有教育教學的模式,不能再照本宣科出現滿堂灌的現象。大學生已經經過小學中學12年的培養,能力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老師在授課前幾天應先列出學習的重點難

點,學生人手一份反饋卡,讓學生充分運用學校固有的資源圖書館和網絡進行學習探究,并在反饋卡列出自己的疑問和想法后上交給老師,達成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老師上課時才能夠有的放矢,節省時間補充一些當前新的已公開的科研成果。

第三、改變學生死做作業和做死作業的習慣。老師在完成一個章節時可以讓學生梳理本章節的重點難點,就某一方面完成一篇論文,促進學生理解知識和深化知識,以及將知識逐漸轉化為一種生存和工作的能力。

第四、改變考查知識的方法,推動學生能力的自我提高。學生的成績考核傳統是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用卷面成績來說話。但是這樣做很片面,那些會埋頭讀書的學生成績肯定不會差,實踐能力和工作能力得不到提高,這就需要通過社會活動和社區活動來推動和促進,有意識地就把學生推進社會,提高學生的社會生存能力。

第五、加強校園文化的建設,注重母語的學習和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一個文化氛圍濃郁學校是有個性的,而這種個性會慢慢浸入到學生骨子里,學生會因此受用一生,在困難和黑暗面前始終微笑著走在積極向上的路上,最終打開成功的門。

第六、我希望我的大學是精彩無限的。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可以培養我所需要的一切,可以讓自己成為優秀的人才,成為一個具有領袖氣質的人,為上社會奠定一切堅實的基礎,成為校園的風云人物。

最后,我還希望校園是綠色的,校園里老樹還有鳥和鳥的叫聲,

還希望校園有老房子,讓歷史默默地站立,給現在和未來指引一個方向。同時,我有希望校園是高科技的產物,擁有一定的科技設備,最現代化的教學樓,最先進的教學氛圍。那是一種悠久的歷史與科技的現代相結合的產物,身處其中會有之中穿越在時空中的感覺。念于此,一幅幅生活圖卷躍然眼前:早上,同朝陽共舞,沐浴在晨曦之中,邁著輕鍵的步伐,一個人穿梭于校園的廷臺樓閣。時而小跑,時而喃喃自語。吸收大自然的靈氣,錘煉自己不屈的身體。同時,讓新的一天的生活有一個好的開始,更想趁著睡夢初醒時記誦那ABCD。而到了中午,又可以小憩幾分鐘,感受午睡的甘甜。待到晚上,一個人在教室亦或是圖書館安靜的自習,享受書中無限的樂趣,或是穿梭于現代科技中,感受時代發展的迅速。

三、夢醒時分

我渴望著那樣的理想大學,十分的渴望。但是,那是夢,那是我的夢,我的理想中的大學,一個不會是現實的夢,夢中有好多好多不現實的東西。然而,真正的大學是不存在夢中的東西的,現實就是現實。我現在就站在這里,站在這所大學的土地上,這里沒有亭臺樓閣,這里沒有科技大廈,這里沒有歷史與現代相結合的產物,有的只是一般的一般。

出進入這所大學,我是充滿激情的,我的大學生活開始了??墒谴钊肓私饬酥?,我有的只是煩躁與厭惡了,我甚至討厭自己身處其中,想方設法的想要離開這所大學,去尋找一所我希望的大學??蛇@終歸只是夢,只是我的想象。我無法擺脫現在的環境,這不是我的

想法可以左右的。

四、安然處之

如今,既來之,則安之。既然我無法擺脫他的束縛,那么我就在這束縛中尋找我要的那片樂土,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創造我想要的生活,去達到我想要的目標。

每逢學院組織一系列活動時,我總會積極參加,在實踐中培養自己的能力,做一個優秀的實踐家。不僅如此,我還可以加入學生機構,鍛煉自我,培養自我,考驗自我。這樣的生活豈不快哉,樂哉!既能學習,又能培養實際能力。簡單而又豐富多采,實在又賞心悅目。生活張馳有度,有苦有甜,讓大學四年充實度過。

不過,大學有四年,我要好好設計這四年的生活,讓這四年有步驟有節奏的度過。在大一,作為一名新生,應該像海綿吸水般向學長老師求尋一些大學規章制度知識以及大學的一些要求,和如何過好大學生活的一些秘方。同時,讓自己基本了解大學。而大二和大三上半期便是如饑似渴的學習,爭取掌握完大學的專業知識。到了大三下半期便抽取更多的時間讀習百科雜志和實事見聞。其實,大四才是關鍵所在,在大四,我們將自己投身于社會實踐,在實踐中求真知。做一個有學問,有經驗,有能力,有膽量的四有人才。

第三篇:我心中的理想信念

編者按:日前,在徐州市年輕一代民營企業家理想信念報告會上,有一位特殊的發言人--徐州市工商聯主席王海永。他不僅在企業做過董事長,也在政府部門主要崗位工作過,現在又到工商聯擔任主席,他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與青年企業家共話理想信念。本報將演講稿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今天,全市青年企業家的杰出代表濟濟一堂,交流十九大學習體會,暢談理想信念,分享創業歷程,展望美好愿景,充分展示我們這個城市經濟領域的青春正能量??吹酱蠹绎L華正茂,就取得了不俗的業績,我感到既羨慕又欣喜,羨慕你們年富力強正是干事創業的好年華,欣喜的是徐州工商界有你們這樣一批即將成為中流砥柱的接班人??鬃诱f過:不憤不啟,大意是不要給青年人說教,我認為也不盡然。這是一個共享的時代,作為曾經也年輕過的過來人,我先作個發言,與大家共享。

我在企業做過董事長,也在政府部門主要崗位工作過,現在又到了工商聯這個崗位,我先談談我對理想信念的三點感受。

我們首先要感謝有一個偉大、光榮、正確的黨。1944年,毛澤東同志為紀念一位犧牲了的普通燒炭戰士,在延安窯洞里寫下了著名的《為人民服務》這篇文章。此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正式以文字表述為中國共產黨的立黨宗旨,成為黨的活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中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文化傳承鮮明,歷史的實踐證明,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一個“一切為了人民”的政黨,才能團結帶領人民歷經千難萬險,付出巨大犧牲,敢于面對曲折,勇于修正錯誤,攻克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創造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倳浽谑糯髨蟾娼Y束時以“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八個字,與報告開篇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八個字前后呼應,一脈相連,道出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和本色、使命與擔當,也道出了中國共產黨的理想與追求。我們在座許多人有國外留學和生活的經歷,當你們回到祖國懷抱,會更加深刻地體會到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正是有了植根于人民的中國共產黨的帶領,才有了我們祖國強大的今天。

我們還要感激改革開放的好政策。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有句眾所周知的名言:“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們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絕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存在的物質條件在舊社會的細胞成熟以前,是絕不會出現的。”從改革開放到現在,我們黨的政策在不斷釋放生產力,不斷調整生產關系。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到十九大確立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我們黨始終在自覺地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堅持實干興邦,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梢哉f,沒有改革開放的好政策,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沒有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就沒有我們的非公經濟、民營企業,就沒有在座各位創業奮斗和施展才華的空間。

我們更要感恩所處的新時代。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定位,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的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十九大報告作為面向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宣言,報告中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保護企業家精神,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等做出了許多新的重大論述。在十九大召開前夕,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文件以人為本,為廣大企業和企業家的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標志著我國經濟迎來了新的歷史機遇,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不知道大家在讀這個文件的時候注意到了沒有,意見中有六處提到了商會組織,這是工商聯和商會組織的使命與機遇,更是推動和保護廣大非公企業和非公經濟人士的使命與機遇。青年企業家們,我們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的春天到來了。

作為曾經在企業做過主要負責人的過來人,我想再談一談對企業家這個稱謂的理解。

企業家是需要情懷的。之所以為家,就是要有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義利兼顧,以義為先”。福耀玻璃創始人曹德旺先生有著名的三句話:企業家的責任是要做到“讓國家因為有你而強大,讓社會因為有你而進步,讓人民因為有你而富足!”這樣的企業家才是中國脊梁。企業家是要有文化的,企業家文化的推崇,作家梁曉聲總結得很好,在這里同大家共勉,這就是:植根于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這應當成為在座青年企業家不懈的精神追求。你的境界越高,企業就能走得越遠,你的擔當越強,企業就能做得越大。

企業家是要講誠信的。二戰時期,德國巴比納信托行有一位叫西亞的雇員,在老板逃亡、公司對外停業時,將顧客萊格寄存的價值50億馬克的紅寶石和托管文件及所有賬目妥善保管。戰火把信托行夷為平地,老板和委托人也在戰亂中死去。陷于生活困難的西亞帶著3個孩子從未打過紅寶石的主意。戰后,主動把她保管的信托行賬目和那顆紅寶石交由當地政府并尋找到委托人。西亞——一種價比寶石的誠信,感動了所有人,也為她贏來了榮譽與富足的生活。一家信托公司以80億馬克的天價買斷西亞的名字為公司命名,公司總裁說:西亞這個名字就是一種企業精神。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誠信之所以能夠創造價值,是因為誠信本身就是無價的。在座的青年企業家們,當你把誠信當成信仰和責任,你就會贏得人們的支持和信賴,無窮無盡的財富也會隨之而來。

企業家是要不斷學習的。我們在座的可能有許多人有過網上打游戲的經歷。玩游戲要講究裝備的。在現實生活中,在大家的事業奮斗中,同樣也需要裝備??倳浾佌亣谕星嗄耆耍?ldquo;讓學習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不斷的通過學習獲取知識汲養,是事業能夠不斷發展永恒的動力源泉,要讓閱讀成為我們的生活態度。一個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可以手無寸鐵。做企業需要勤奮好學,需要自強自信,需要堅韌不拔的毅力,這些都應該成為我們事業發展中的裝備。有款很流行的網絡游戲叫“王者榮耀”,在虛擬的世界里我不知道你們能取得怎樣的成績,但是,我更愿意看到的是,大家通過不斷努力,在現實社會中成為事業的王者。

企業家是要善抓機遇的。今年經國務院批復,徐州實至名歸的被認可為“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省委常委會把徐州作為全省"1+3"功能區戰略的獨立板塊,要求徐州建成淮海經濟區CBD。目前,徐州各類發展平臺建設已經達到國內一流水平,經濟發展勢頭良好,新興產業發展迅猛。徐州的新定位、新空間,為我們在座各位謀求事業的新發展提供了新機遇。小米科技的創始人雷軍有句話“找到了風口,豬都可以飛上天”。只要抓住機遇,大家就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雷軍,下一個馬云。

最后,我用總書記十九大報告中的一段話結束我的發言:“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領袖的囑托,將永遠成為我們前進道路上的指路明燈。

(本文根據錄音整理,未經本人審閱;標題為編者加,作者系徐州市工商聯主席)

第四篇:我心中的理想德育

作者:朱永新

在我國,“德育”就其廣義的內容而言,顯然不僅僅是指“道德教育”,它還包括人生 觀教育、思想政治教育、gong chan主義理想教育以及時事政治教育等內容,但“道德教育”無疑 是德育中最基礎和最核心的部分。因此,本文所論述的“德育”更多的是指“道德教育”, 這是需要說明的。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視德育,都把德育置于一個特殊的崇高地位。德國著名的教 育家赫爾巴特曾說:“道德普遍地被認為是人類最高的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應《紐約時報》教育編輯之約發表的教育聲明中指出:“用專業 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教育,他可以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但是不能成為一個和諧 發展的人。要使學生對價值有所理解并產生強烈的情感,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須獲得對美和 道德上的鮮明的辨別力。否則,他——連同他的專業知識——就更像一只受過很好訓練的狗 ,而不像一個和諧發展的人。”我國現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說過:“道德是做人 的根本一環,縱然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否則,沒有道德的人,學問和本領愈 大,就能為非作惡愈大,所以我在不久以前,就提出„人格長城?來,要我們大家„建筑人 格長城?。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自覺地創造真善美之人格。”古今中外教育家對德育重要 性的論述當然遠遠不止這些,但是我們僅從這三位教育家的論述中,就可以看出,他們把德 育放到了一個至高無上的重要地位,德育的確應該是整個教育的靈魂。

對比我們現在的德育狀況,無論是從繼承優秀傳統的角度還是從面向未來發展的角度看 ,應該說是不太令人滿意的。為此,我熱切地呼喚著我心中的理想的德育——

第一,我心中的理想德育,應該重視在自然的活動中養成學生的德性,讓學生在游戲和 豐富多彩的自主活動中體驗和感悟道德的境界。

講德育,最重要的是研究人的德性的形成規律。人的德性必須在自然的活動中形成,這 是德性形成的第一個規律。抽象的道德戒律光靠說教是不能深入人的心靈的,是不能為人所 掌握的。如在以往的家庭中,一般都有兩至三個子女,這些子女在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中, 就會自覺地認識到自身的權利、義務和責任等,如吃蘋果,幾個小孩就會自覺地遵從優先法 則,年齡大的要自覺少吃點,給年齡小的多吃一點。又如做家務,每個人都會自覺地分工合 作,使每個人的權利、責任、義務得到統一,這本身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道德實踐。在這樣自 然的活動中,就可以讓兒童學到許多道德規則,許多的道德問題就已經解決了,無需父母反復說教。但在當今社會,絕大多數家庭是獨生子女,這些子女相對來說就缺少了相互交流的 機會。近期,江蘇某學校一位學生因屢次違反紀律被學校開除,該學生便殺死了校長的兒子 、女兒、侄女以及岳母4人。這種悲劇的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這種 學生沒有一種和別人相互交往的基本品德,他不知道怎樣去處理矛盾,不知道怎樣去面對挫 折,不知道怎樣去處理沖突,這些基本的德性不是靠簡單的說教就能奏效的。在我們的德育 工作中,我們一直熱衷于搞道德教育課題,把道德教育文字化、大綱化,其實,這樣的道德 教育效果是很脆弱、很蒼白無力的。道德教育應該存在于活生生的生活中,也只有在孩子們 與孩子們的交往中,德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蘇霍姆林斯基在其教育實踐中就十分注重讓學生在自然的活動中培養良好的品行,使學 生心靈在自然的環境中得到凈化,人格得到陶冶。蘇霍姆林斯基曾在《關于全面發展教育的 問題》一書中描述了他把學生置身于自然環境和自然活動中進行教育的經歷。他說:“經歷 了學校生活的第一個秋季,我們就深信:美是善良和誠懇之母。贊嘆長著火紅色的碩果的野 薔薇,欣賞還掛著幾片黃葉的枝干勻稱的小蘋果樹,心疼被初冬的寒風吹僵了的西紅柿株— —這一切都在喚起兒童對有生命的美好事物的親切、愛護的態度。在兒童心里,一株植物變 成了有生命的東西,這個生命在凜冽的寒風中會索索發抖,于是孩子就想保護它抵擋嚴寒… …教育者的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使兒童、少年和青年形成關于人的美、關于人的思想、情 感和體驗中的高尚和神圣的東西的觀念。我們要使這種觀念成為有血有肉的東西——用高尚 的道德行為的生動的實例來充實它。”遺憾的是,現在在我們周圍,這樣撥動心弦的德育已 經很少很少了。

第二,我心中的理想德育,應該重視讓學生與書本為友,與大師對話,在人類優秀文化 遺產中凈化自己的靈魂,升華自己的人格。

讀書,是孩子們凈化靈魂、升華人格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前面強調在自然的活動中 培養學生德性,主要是側重從感性的角度讓學生感受和領悟道德的準則。通過讀書來凈化學 生的心靈,則是強調把道德的體驗、道德的感悟升華為道德的理性層次,上升到一種自覺的 境界。其實,許多的文學著作和社會科學作品本身就具有強大的感染力,滲透著一種無形的 德育力量,例如你如果讓學生去討論什么是美,什么是善,那么就應該讓他們去看看雨果的 《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去讀讀《簡愛》《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平凡的世界》等名 著。通過閱讀這些優秀的作品,必然會給學生以強烈的心靈撞擊,學生會把書中弘揚和推崇 的道德境界作為自己的一種自覺追求的目標,這種內化的道德教育力量是其他方式難以企及 的。因此,實施有效的道德教育,一定要建立起“書香社會”“書香學校”,讓學生養成熱 愛讀書的習慣。如果一個孩子熱愛讀書,那么他會從書本中得到心靈的慰藉,從書籍中尋找 生活的榜樣,從書籍中去凈化自己的心靈,書中的人物往往就成為他生活的旗幟,書中的道 理往往就會成為他人生的坐標。

令人十分遺憾的是,我們現在的絕大多數學生卻很少有時間去讀課外書,尤其是中學生 ,整日被教科書所包圍,這不能不說是我們教育的失策。學生階段是人生讀書的黃金時光, 學校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勵學生去多讀書,讀好書,要讓學生把人類文明中最經典、最精 華的內容大致瀏覽和把握一遍,這已經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讀書行為,它對學生良好德性的 養成具有深遠的意義。

第三,我心中的理想德育,應該重視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藝,豐富學生的精 神世界,在美的氛圍中推進善的教育。

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藝對品德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過去,我們往往把一些生活情趣和 才藝看作是一種技能,看作是與道德無關的東西,我們很容易忽視它們在德性養成中的作用 ,如繪畫、書法、音樂、舞蹈等。其實,真善美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德智體美勞也是一個不 可分割的整體,我們只是為了論述的方便,才人為地把它們分離。古人要求才子佳人不僅要 熟讀四書五經,還要精通琴棋書畫。古人之所以提出這樣的要求,是因為他們已經意識到, 這些健康的生活才藝絕不僅僅是一種技能,事實上琴棋書畫在人的德性養成中有著重要的陶 冶功能。我們可以想像,當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藝充滿一個人的生活空間的時候,他還有時 間去勾心斗角嗎?還會想到胡作非為嗎?其實,當我們整天給學生規定諸多“不準如何如何” 的時候,更應該把這些高雅健康的東西充實到學生的生活之中。

蘇霍姆林斯基曾就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提出了三項措施:一是在啟發和吸引學生完成各門學科學習任務的同時,一定要讓學生還有一門自己特別喜歡的學科,讓他們在這門學科上 超出教學大綱的要求,自己去鉆研更多更深的問題;二是要設法使每一個學生都有一樣自己 最喜愛的勞動項目和科技活動項目,使他們在業余時間去搞自己的發明創造和科學試驗;三 是使每一個學生都要有自己喜愛的書籍,熱愛課外閱讀。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如果我們的學 生把自己的整個身心都投入這些活動,如果我們的學生都具有豐富的精神生活,他們還有什 么值得我們擔心的呢?因此,培養學生某方面的才藝,絕不只是讓他們掌握一種技能,與此 同時它對人的德性養成也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我心中的理想德育,應該注重為學生尋找生活的榜樣,用真實、可感的道德形象 激勵學生,培養學生的英雄主義精神。

有人說,當今是一個沒有英雄的時代。許多人越來越感覺到,像雷鋒、張海迪、孔繁森 這樣的英雄離我們越來越遠。學生在心中難以樹立時代的英雄形象,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 道德教育的開展。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有必要呼喚英雄,并盡量讓我們的孩子走近英雄。因 為一個人德性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心目中的英雄,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生活中的榜 樣。當我們研究世界上的偉大人物時,就可以發現,他們的成功軌跡中都有形無形地刻印著 英雄影響的痕跡。

法國著名的作家羅曼·羅蘭在《貝多芬傳》序中說,這些傳記中人的生涯,“幾乎都是 一種長期的受難——或是悲慘的命運,讓他們的靈魂在肉體與精神的苦難中磨折,在貧窮與 疾病的鐵砧上鍛煉;或是,因目擊同胞受著無名的羞辱與劫難,而生活為之戕害,內心為之 破裂,他們永遠過著磨難的日子;他們固然由于毅力而成為偉大,可是也由于災患而成為偉 大。所以不幸的人啊!切勿過于怨嘆,人類中最優秀的和你們同在。汲取他們的勇氣做我們 的養料罷,倘若我們太弱,就把我們的頭枕在他們的膝上休息一會罷。他們會安慰我們。在 這些神圣的心靈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強烈的慈愛,像激流一般飛涌出來。甚至毋須探詢他 們的作品或傾聽他們的聲音,就在他們的眼里、他們的行述里,即可看到生命從沒像處于患 難時的那么偉大,那么豐滿,那么幸福”。

如果我們每個人能夠不斷地在英雄們的膝上休息一會兒,感受到英雄的氣息,能夠不斷 地以英雄作為我們生活中的榜樣,那么,每個人的人生就會因此變得偉大,變得精彩。如果 每個人能夠不斷地從英雄那里受到啟迪,汲取力量,不斷地以英雄主義的情懷對待人生,那 么,自己也終究會成為英雄。在我們的德育中,老師應該有意識地用英雄去改造學生,用學 生家鄉、學校中親切可感的榜樣去改造學生,讓學生以一種崇敬的心理去對待英雄,使英雄 的高尚德行感化學生,并內化為學生的道德修養。沒有英雄的時代,也很難造就一代英雄。

第五,我心中的理想德育,應該科學合理地設置循序漸進的德育目標,使其兼具現實性和理想性的雙維視角,形成層次遞進、不斷完善的德育目標體系。

學校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目標地位問題,即在每個階段要讓學生必須掌握什么樣的道德規范和準則。一般來說,道德教育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應該是必須 的層次,這是在現階段最低的基礎道德教育目標,它要求學生遵守社會的基本公德,是道德 的底線;第二個層次是弘揚的層次,這是以集體主義、愛國主義、人道主義、見義勇為、尊 老愛幼等為基本內容的德育目標;第三個層次是追求的層次,這是以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為基 礎,以gongchan主義理想為目標的德育體系。這是德育的最高層次和境界,不要求每個學生都能 達到。這三個層次是相互聯系、由低到高的遞進關系。我們的德育只有遵循科學的層次目標 體系,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到實處。

但目前我們的學校道德教育中,卻明顯存在層次不清的問題,甚至與科學的德育層次目標體系恰恰相反,嚴重影響了道德教育的效果,如要求小學生做gong chan主義的jie ban人;要求初中生熱愛社會主義;要求高中生發揚集體主義;而在大學許多大學生卻連基本的公德都不能 遵守,因而不得不進行基礎道德補課。因此,科學合理的德育目標的建立必須從學生的實際 出發。蘇霍姆林斯基就非常注意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來加強對學生的道德教育。他所在的帕甫 雷什學校在每年迎接新生入學時,一進大門的墻壁上,總是掛著這樣的一幅大標語:“要愛 你的媽媽!”當有人問他:你為什么不寫“愛祖國”“愛人民”之類的標語時,蘇霍姆林斯 基回答說:對于7歲的孩子,不能講這么抽象的概念,而且如果一個孩子連他的媽媽也不愛 ,他還會愛別人、愛家鄉、愛祖國嗎?愛自己的媽媽易懂易做,也能為日后進行愛祖國、愛 人民的教育打下基礎。

德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學生的年齡特征制約著德育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從廣度而言, 不同的年齡階段應有不同的德育內容;從深度而言,不同年齡階段的同一德育內容也應有不 同的程度。如日本某小學,為培養小學生尊重別人的道德品質,在整個小學階段都反復進行 這方面的教育,但對各年級的要求是不同的。一年級的目標是“不欺負輕視別人,同學之間 團結友愛”;二至六年級的目標則分別是“能考慮對方的立場,不以自我為中心”、“不在 背后說人家壞話和做令人討厭的事”、“知道別人的優缺點,不刺傷別人”、“理解人的尊 嚴,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別人”、“同學之間能互相了解,齊心協力,謀求幸福”等。日本 這所學校在德育目標的制定和施行方面的成功之處,值得我們借鑒學習。

第六,我心中的理想德育,應該重視心靈的溝通,建立起溫馨的對話場景,使心理健康 教育和心理咨詢活動能在學校的教育中安營扎寨。

德育和智育不同,假如我們反對在知識的傳授中實行單向傳遞,那么德育更是絕對不能 實行單向灌輸的。道德的教育是在“潤物細無聲”中進行的,是在教師和學生平等的心靈溝 通中進行的。上海著名的特級教師馮恩洪早在80年代就提出“淡化教育痕跡”的德育理論, 他認為過去的德育過程的角色分工太明確,認為教師是教育者,學生就是受教育者。其實, 在知識方面,教師也許會比學生豐富一些,但從道德的角度而言,教師和學生在道德方面更 應該是平等的,甚至有些學生的品行可能會超過教師。

學生們最不滿意在課堂上和辦公室里用兩種聲音說話的教師,最不滿意用那些連自己也 不相信的東西來征服學生的教師,最不滿意那種盛氣凌人、以教育者自居的教師。他們學會 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他們歡迎沒有教育痕跡的交流,歡迎沒有心理 距離的對話,歡迎促膝談心的氣氛??傊?,他們希望教師成為中間人(學校和社會之間)、引 導者、商討者、喚起者,成為自己的朋友;而不希望教師成為間隔者、強令者、教訓者、監 督者,成為自己的“先生”。在德育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和學生有一種平等的溝通,一種平 等的探討,從而一起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培養德性。

德育尤其需要一種寬松、寬容和溫馨的環境,對學生偶然的錯誤和閃失,不要過分求全 責備,因為即使是教師偶爾也會有背離道德的言行。學生在形成良好品行的過程中,尤其需 要教師的鼓勵和表揚,鼓勵和表揚的力量遠遠大于批評和處分的力量。學生在接受教師表揚 和贊賞中,他會自覺地放大自己的優點,對自己表現出強烈的自信,極力使自己變得優秀, 一些不良的品行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消除。但在現實教育活動中,許多德育教師常常扮演的角 色卻是“警察”,他們最常用的“wu qi”就是批評,把學生的缺點無限放大,而很少去發現 和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和推動學生內心中那種積極向上的內在力量。那些經常受到教師批 評和處分的學生,很可能會因為只看到自己的缺點,找不到自己的優點,而產生一種“破罐子破摔”的思想,放棄本身一些固有的良好品質,一直處于一種消極的防備狀態。美國的教 育心理學家蓋杰和伯令納在《教學心理學》一書中指出:“對于教師來說,表揚是最易使用 和最自然、有效的形成動機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表揚會伴隨某種行為的頻率增加。”他們 還說:“有時,教師忘記了他們對于學生的評論是多么重要。我們看到一些教師從不對學生 說一句好話,這種行為是不可原諒的!”這對那些只會充當警察角色的教師不是最好的忠告嗎?

此外,加強德育還有必要充分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過去,我們經常把學生的品行 問題和心理問題混為一談,兩者固然有密切的關系,但是畢竟還是不一樣的。很多人在生活 中所犯的錯誤往往被看作是德性問題,實際上卻是心理問題,如學生拿別人的東西,一直被 看作是品德問題,但是據研究,許多都是一種心理障礙問題,因為許多學生根本不缺少這些 東西,但是他通過拿別人的東西而獲得一種滿足感。如果把這些由于心理問題而犯的錯誤曝 光于大庭廣眾之下,以品德敗壞為由進行處理,則會大大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人格的正常發 展。教師必須從學生的心理和行為等角度正確分析學生產生問題的原因,這就給我們的教育 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要普遍地對學生開展心理教育。

第七,我心中的理想德育,應該培養學生自警、自誡、自勵等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學生 在陶冶情操、磨礪意志的過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習慣。

德性的養成歸根結底還是要靠學生的自我教育。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真正的教育是自 我教育。”的確是這樣。在我看來,“不教之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通過學生自己教育 自己。這里包含兩個重要觀點,一是德育要注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很多東西都是習 慣成自然的,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習慣的養成,教學就是養成學生求知的習慣,德育 就是養成學生求善的習慣,教師要在學生求善的過程中對之不斷地進行鼓勵和強化,使學生 的求善傾向不斷地定型化,形成特有的道德品質。此外,讓學生進行“道德長跑”是培養學 生良好德性的另一個重要途徑。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生做好事,不做壞事。而 要做到這一點,就要讓學生不斷地給自己警策,這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養成一種自我教育的 習慣,能夠不斷地讓學生提醒自己。有許多人經常在自家的墻上或書桌上寫上自己的座右銘 ,古人在胸前的玉掛上刻上自己的座右銘,隨時提醒自己應該如何做人,這些都是自我教育 的方法。此外,寫日記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道德長跑”方式,寫日記不僅是學習語文的方 法,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通過寫日記,可以不斷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使自己不斷得 到新的感悟。

學生不可能永遠接受教師的教育和指導,他們終究要長大,終究要離開教師。因此,真 正的道德教育應該達到“不教之教”的效果,要盡可能地讓學生獨立地生活,讓學生自己時 刻能夠反省自己的言行舉止,不斷地完善自我。

第八,我心中的理想德育,應該在全社會形成“做人為本”的共識,建立起家庭、學校 和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合力網絡,使各種力量形成時空交叉影響的德育優勢力量。

當前,在我們的教育活動中,仍然籠罩著“唯智主義”的陰影,還普遍存在“一俊遮百丑”的現象。家庭、學校、社會關注的都是學生的學習成績,“分分分,學生的ming gen;考考 考,教師的法寶”,學校中的英雄都是分數英雄,而對學生人格的成長和德性的養成往往不 太重視。在許多家庭的教育中,甚至就是反德育的,如許多家長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時,以自 己幾十年的經驗告誡自己的子女,不要相信任何人,不要輕易幫助別人,等等。諸如此類的 教育對學生良好品行的養成產生了不利影響,也許學校幾年的道德教育效果就在父母的幾句 話中毀于一旦。

我們應該反思一下,社會因素在學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F在讓學生去找一個游戲房和 網吧很容易,但是如果找一個讓教師和家長真正放心的場所還真是不容易。以前眾多的青少 年宮等重要的德育基地,現在不少都變成了游戲娛樂場所。

此外,我們目前的媒體為吸引觀眾或讀者,提高經濟效益,大都充斥著言情、暴力等內 容,卻又缺乏正確的引導,最終產生了許多負面效應?!吨袊嗄陥蟆吩?0年代曾報道了3 名19歲罪犯的犯罪經過,他們的作案手法就是結合了《加里森敢死隊》的犯罪手法。當記者 問這3個學生,學校是否組織過學生評論一些小說、電視或電影時,罪犯之一韓旭回答說, 學校根本就不管這些事,進入了高中,學校只管學習,學生有啥思想,根本沒有人管。高中 畢業時,韓旭對人生、理想等許多問題不清楚,但是很少遇到能在思想上給予他正確幫助的 人。韓旭的父親是位工程師,他給上大學的兒子寫信時卻經常這樣說:“積我30年的經驗, 不要對人輕易說真話。”這3個青年走上犯罪道路,不正是大眾媒介、學校影響、家庭教育 的消極因素共同造成的惡果嗎?

因此,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有必要建立家庭、學校、社會的三位一體的德育合力網絡 ,使各種力量形成時空交叉影響的德育優勢力量。學校必須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幫助家 長提高教育水平,形成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圍。學校還應該注意社會信息傳播的內容和方向, 抵制和消除不良的信息影響,對社會環境的各種影響作出正確的選擇與調節,力求創造良好 的社會氛圍,以使受教育者朝著社會所期望的方向發展。

“世界上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執著地思考他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 新鮮、有增無已的贊嘆和敬畏——我們頭上的燦爛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康德語) 道德的升華是人類不斷向文明進化的載體,抓好學生的德育工作是每個教育工作者一項神圣 的使命,也是整個社會的共同責任。惟有這樣,我們的德育才能無愧于我們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的偉大時代!

第五篇:我心中的理想社會

羅增法學系刑法學專業碩士4班學號:S1250011

1古代先哲們對理想社會有著不同的描述,如老子的“小國寡民”、陶淵明的“世外桃源”、柏拉圖的“理想國”、莫爾的“烏托邦”、康帕內拉的“太陽城”等。同樣對于社會的每一個人而言,其心中的理想社會也不一定相同。就筆者而言,理想社會是蘊含并滲透著“實質正義”的社會。這里的實質正義反對空喊口號的平等,反對單單形式上的正義,但也不要求有絕對的平均、絕對的無任何區別的平等。下面筆者將介紹要求社會實質正義的必然性和對實質正義的個人理解。

縱觀近代思想潮流的發展,無不貫穿著“天賦人權”、“人人生而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觀念。這些觀念是幾乎現在每個民主國家的基本或根本原則。這些思想是近代思想革命用來反對封建等級、專制制度的最強有力的武器,對于促進人類思想解放與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從“等級專制”到“法律上人人平等”的過渡,我們最終實現了“人人平等”。這種“平等”是“形式上的平等”或“機會上的平等”,它對人類幾百年來的高速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但沒有東西是一成不變的,在經歷了數百年的社會發展之后,這種“形式上的公平、平等”在遇到一些社會問題時就變的捉襟見肘了,如越來越大的貧富差距。“形式公平”不僅不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反而助長了這種不公平現象,最終產生了“形式上公平但實質上不公平”的怪狀。正如有些人所言:“我們每個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如果一個窮人和一個富人打官司,法官并不會因為我是富人而偏袒我,相反也不會因為你是窮人而做出對你的不利判決。”這番話貌似很有道理,其實經不起仔細推敲。因為縱使法官是公正的,即雙方在形式上是平等的,但是因為雙方財力不同,富人可能請了最好最專業的律師,而窮人可能請不起律師或請了水平一般的律師。在進行辯護時差距就顯現出來了,甚至最終有可能影響最終審判結果。就這點而言,富人堂而皇之所謂的公平是真的公平嗎?因而可以看出,形式上的公正已經不能滿足人們越來越強烈的實質上公正的需要。這就要求實質正義的出現或是形式正義不斷向實質公正的方向發展。在堅持“形式平等、正義”的前提下,不斷努力向“實質平等、正義”發展,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

在現階段,財富是否均衡是實質正義的直接體現。所以以財富為例,實質正義并不是要求“財富人人平均、每個人吃穿生活都相同”,而是在承認財富不均、人與人的能力不同的前提下,采取各種調控手段,努力使貧富的差距縮小,緩和因貧富產生的矛盾等。讓財富的不均不在成為實質不平等的原因,努力使每個人實現“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正如“不患寡,而患不均”所言,社會中每個人財富的多寡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財富是否均衡。社會成員的財富差距越小,那么社會的不安定因素也會越少,社會就越和諧、越穩定。以世界上最廉潔的國家——芬蘭為例:“2003年勞動力人均收入為2.75萬歐元。2002年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開支占當年GDP的26.4%。2003年全國擁有醫生16633人,病床37656張,每千人擁有3.2名醫生,7.2張病床;每千人擁有小汽車436輛、電話492部、移動電話909部;人均住房面積36.3平方米。公民法律意識極強,芬蘭人犯罪率極低,監獄也非壁壘森嚴,甚至連武裝警衛都沒有。”①正如① http://baike.baidu.com/view/20509.htm

盧梭在《社會契約論》中所言“刑法頻繁總是政府衰落和無能的一種標志”、“在一個政績良好的國家里,刑法是很少見的”。②在這里“政績良好”我們可以理解為社會是屬于或趨近于實質正義的。從芬蘭的社會來看,正是因為社會成員之間的財富差距甚微,所以芬蘭人的犯罪率非常低、社會十分穩定。這個例子從另一個側面體現了實質正義的作用:可以說一個社會,越趨近實質正義,就越趨近穩定、趨近和諧。

一個穩定、和諧的、適合人類生活的社會正是本文“實質正義”最終的目的所在,這樣的社會也正是筆者心中的理想社會。

② 參見[法]盧梭:《社會契約論》,何兆武譯,商務印書館出版社出版,第52頁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五項制度落實情況匯報下一篇:物業保安工作總結精選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