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

2022-11-27

第一篇: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

?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以“改革”為主題,主要議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問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3-2017年工作規劃》、《關于地方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的意見》。 目

* 1召開時間

* 2重視原因

* 3會議內容

* 4十大看點

* 5會議探討

* 6會議公報

* 7改革新藍圖

* 8歷次主題

1召開時間

[1]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10月29日召開會議,決議十八屆三中全會于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2]

??

2重視原因

1978年以來的35年,已經進行過7次三中全會,每一次都對國家政治經濟生活的重大問題作出了重要部署[3]。

?

按照中共政治慣例,每屆中共中央的一中全會往往是緊接在黨的代表大會之后召開,主題是“人事”,討論選舉中央最高領導層,比如選舉政治局常委,通過中央書記處成員,決定中央軍事委員會組成人員等。而二中全會,則是在全國兩會換屆前召開,主要討論的是新一屆國家機構的人事問題。

?

而到了三中全會,每屆中共中央即國家機構的人事問題已經安排妥當,可以全力投入國家的發展和改革問題。歷屆三中全會往往帶有每屆中央領導集體的烙印,往往可以通過觀察三中全會的舉措,來發現本屆中央領導集體的施政特點。

?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教授常修澤認為,從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進程分析,十一屆三中全會、十二屆三中全會、十四屆三中全會、十六屆三中全會都具有綱領性意義,分別標志著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四個階段,即改革的啟動階段、改革的展開階段、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框架的階段與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階段。

?

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把“以階級斗爭為綱”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十二屆三中全會標志著改革由農村走向城市,確立以公有制為基礎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十三屆三中全會適逢新舊兩種體制轉換,因此治理和整頓了經濟秩序;十四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十五屆三中全會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十六屆三中全會對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舉措;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完善土地流轉,激活農村金融。

?

7次三中全會中,有兩次是關于農村改革,有3次關于基本經濟制度。

3會議內容

十八屆一中全會會議認為,全面深化改革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全局。實現黨的十八大描繪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藍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解決中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戰、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都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會議強調,必須堅定深化改革的信心、堅持深化改革的正確方向、凝聚深化改革的共識、注重深化改革的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各項改革;必須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最大限度集中全黨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社會智慧,把黨內外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廣泛團結起來,把國內外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充分調動起來,形成推進改革的強大合力;必須充分認識改革面臨的矛盾和困難,增強與時俱進、攻堅克難的勇氣,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既勇于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必須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始終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把全社會的力量更好凝聚到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和工作部署上來。

會議指出,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是全黨的重大政治任務和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必須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謀劃和推進。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堅決懲治腐敗,形成了全黨動手抓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良好局面。

當前,腐敗現象依然多發,滋生腐敗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必須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加大懲治腐敗力度,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在堅決懲治腐敗的同時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

會議強調,全黨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對反腐敗斗爭的形勢判斷和要求部署上來,把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作為重要任務和工作目標,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嚴肅查處黨員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充分發揮震懾力。不正之風是滋生腐敗的溫床。預防腐敗必須從狠抓黨風建設入手,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宗旨意識,樹立“三個自信”,堅決糾正“四風”,切實改進作風。

要改革黨的紀律檢查體制,加強反腐敗工作體制機制創新,完善紀委派駐機構統一管理,改進中央和省區市巡視制度。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健全和完善黨內監督、民主監督、法律監督和輿論監督體系,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

會議要求,各級黨委要加強對反腐敗工作的統一領導,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把落實《工作規劃》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擔負起全面領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主體責任。紀委要充分發揮黨內監督專責機關作用,做好組織協調,強化監督檢查。

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各牽頭和協辦單位要抓好各項任務的落實。紀檢監察機關要加強自身建設,做到正人先正己,樹立忠誠可靠、服務人民、剛正不阿、秉公執紀的良好形象。 會議指出,地方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舉措,要站在全黨和全局的高度大力推進。地方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目標,與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相銜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要

把職能轉變作為改革的核心、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作為重要抓手和突破口,繼續簡政放權,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要把群眾需求作為改革的重點,著力解決好事關民生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要深化政府機構改革,堅持精簡統一效能原則,推進機構和職責整合,規范機構設置,加強機構編制的剛性約束力,堅決查處機構編制違規違紀行為。要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積極性,鼓勵地方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進行改革探索,大膽創新。

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強調,地方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關鍵在落實,要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將各項改革要求落到實處,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用制度解決“四風”問題,使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成效和變化。

會議指出,建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黨中央從國內外發展大勢出發,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在新形勢下推進改革開放的重大舉措,對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積極探索管理模式創新、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具有重要意義。國務院要加強領導,上海市要精心組織實施,有關部門要大力支持,努力把試驗區建設好、管理好,發揮示范帶動、服務全國的積極作用。

4十大看點

1、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2、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

3、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完善國家安全體制和國家安全戰略,確保國家安全。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的十大看點

4、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

5、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完善立法、明確事權、改革稅制、穩定稅負、透明預算、提高效率,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要改進預算管理制度,完善稅收制度,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

6、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要維護憲法法律權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

7、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要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

8、創新化解社會矛盾體制——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創新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體制,健全公共安全體系。

9、劃定生態保護紅線——要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

10、深化軍隊體制編制調整改革——要深化軍隊體制編制調整改革,推進軍隊政策制度調整改革,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4]

5會議探討

本輪改革將主要聚焦在價格、財稅、金融、行政、土地、戶籍等六大領域。[5]

資源品價格改革:加速推進

資源品各領域的改革,按進展程度由高到低排序為“煤水油氣電運”,按難易程度由易到難排

序為“水煤油氣電運”。

財稅體制改革:修補完善

財政稅收具有作用直接、定點調控的特點,是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有力杠桿和重要工具。財政部長樓繼偉在今年4月份發表了《包容性增長中的財稅改革》這篇重要文章。從這篇文章我們能讀出新一屆政府財稅改革的核心思路。財稅改革涉及中央地方的財權和事權劃分、財政支出結構、稅制改革和化解地方債務問題。

根據樓部長的設想,財稅改革將是“修補完善”而非“推倒重來”。分稅制改革方向是上收事權,而不是下放財權,意味著分稅制主體不變。因此,財稅改革將合理界定中央和地方事權、將社保、食品安全監督等上收為中央事權。

金融體制改革:市場導向

金融改革的目標是構建市場導向、高效而富有彈性的金融體系,支持轉型升級和城鎮化進程,化解金融風險,與財稅體制和要素價格改革等相配合。主要內容包括:建設多層次市場體系,推進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和資本項目開放。

行政體制改革:簡政放權

在經濟改革過程中,政府保留了大量權利,并逐漸成為經濟增長的障礙,行政體制改革就是要減少政府對市場的過度干預。行政體制改革主要包括簡政放權和提高政府透明度這兩塊內容。

提高政府透明度:政府的三公經費、轉移支付等逐步公開,詳細公布各級政府財政收支、政府間轉移支付計算方法和公式,完善地方政府定期向地方人大匯報制度,加快官員公布財產,率先從公共部門以及國有企業,完善公務員薪酬并建立廉潔年金制度。

土地制度改革:任重道遠

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是破解“城市土地國有,農村土地集體所有”的城鄉二元土地制度,加快農村土地的流轉,推動農村土地交易市場化,改變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公的格局。在新型城鎮化的背景下,土地制度改革與戶籍制度改革、財稅體制改革等緊密關聯。

戶籍制度改革的目的是推動農民工市民化。

6會議公報

全會充分肯定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認為,面對十分複雜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中央政治局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一中、二中全會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著力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沉著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扎實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推動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實現了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第一年的良好開局。

?全會高度評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5年來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和偉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認為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

?全會強調,全面深化改革,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

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努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前景。[6] 7改革新藍圖

會議是在中國面臨經濟增速放緩、利益藩籬日趨固化、各項改革進入深水區的一次“關鍵性會議”。會議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全面和系統性的部署,為中國進一步推進改革勾勒了藍圖。 會議強調“加強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不僅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還指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同時也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階段性目標——“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7] 8歷次主題

1978年 十一屆三中全會[8]

撥亂反正

全會確定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作出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決策。

?

1984年 十二屆三中全會

改革從農村走向城市

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規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質、任務和方針政策,是指導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綱領性文件。

?

1988年 十三屆三中全會

為深化改革掃清道路

通過了《關于價格、工資改革的初步方案》,確定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方針。這次會議為進一步深化經濟改革掃清了道路。

?

1993年 十四屆三中全會

制定市場經濟基本框架

制定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提出包括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等政策方向。

?

1998年 十五屆三中全會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堅持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

?

2003年 十六屆三中全會

完善市場經濟體制

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國企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建立現代產權制度等。

?

2008年 十七屆三中全會

通過了《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完善土地流轉,激活農村金融。?

第二篇: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改變中國”

尊敬的黨組織:

中國執政黨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簡稱《決定》)引起加拿大媒體濃厚興趣,眾媒體關注這一決定將帶給中國什么樣的改變。

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在《決定》公布兩三個小時后,當地時間15日早間的廣播節目中,就迅速口播了《決定》中的部分內容。報道稱,中國已經執行了幾十年的計劃生育政策在剛剛公布的文件中有了新的變化,一些父母一方是獨生子女的中國家庭被允許再生育第二個孩子。這一重要變化是官方媒體在執政黨的會議后第三天發布的重要政策文件的一部分。報道并指,這一政策的變化讓很多中國年輕人感到興奮。

CBC16日再次在其網站刊登文章對《決定》廢除勞教制度的內容進行報道,報道引述北京法律人士的話指出,這是一種進步。

加拿大《環球郵報》和《渥太華公民報》報道了中國調整生育政策的新聞。報道指出,雖然放寬了的政策讓很多年輕人決定生育第二個孩子,但這不會導致嬰兒潮,年輕人的生育觀念已經改變。

有關《決定》涉及中國進一步改革的內容,CBC報道稱,根據會議公開的文件,中國的經濟將會更加開放,中國將推動市場在經濟運行中起決定性作用,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將會得到改變,政府將更多成為自由市場競爭的規則制定者,這會讓經濟更有效率和活力。

在主流媒體關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同時,加拿大華文媒體也紛紛拿出整版報道?!睹鲌蟆?加東版)以三個整版的內容報道了二胎生育政策的變化和廢除勞教制度?!缎菎u日報》報道三中全會有關金融改革的內容時評價指出,加快利率市場化,允許設立民營銀行,整體來看,三中全會就是市場化改革的“升級版”。

匯報人:xiexiebang

第三篇: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讀后感

摘要

在“三中全會”幾乎是改革開放的代名詞。18屆三中全會的主題仍然是改革,并且是全面深化改革。

通過對本次“三中全會”的學習和解讀,我有幾點感觸:首先,對于二胎方面,實施允許“單獨”生育二胎政策,定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社會問題,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其次,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再次,全會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 最后,對本次大會中提出的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感觸頗深。

關鍵詞:改革開放;計劃生育;經濟體制;生態文明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讀后感

在中國,“三中全會”幾乎是改革開放的代名詞?;仡櫄v史,35年前,11屆三中全會的改革開放,改變了中國的命運,影響了世界的格局。35年間總共召開了7次“三中全會”,改革,成為不變的永恒主題。18屆三中全會的主題仍然是改革,并且是全面深化改革。作為一名研究生,通過對本次“三中全會”的學習和解讀,我有以下幾點感觸:

一、對于二胎方面,堅持實施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實施允許“單獨”生育二胎政策,逐步完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單獨”指,夫妻任意一方是獨生子女。

在中國的老齡化現象不斷加重的背景下,“單獨”二胎政策可以說讓擔憂老齡化的人看到了曙光。在中國老齡化這條線與計劃生育的線日漸接近的今天,在“失獨”老人日漸增加的今天,在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被父母捧得越來越高的今天,在獨生子女只能與網絡為伴的今天,我想,“單獨”政策的出臺無疑是有意義的。我不敢說這樣的意義有多大好處,多大壞處,但我相信,利肯定大于弊。經過這幾十年計劃生育的改革,民眾對人口問題的認識已經足夠深刻。幾十年來,限制“二胎”政策,給獨生子女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同樣身為獨生子女,我能強烈地感受到,一個人的童年是有多單調,沒有小伙伴的童年是有多蒼白,與電視為伴的童年是有多沒勁。這種孤獨感會導致獨生子女過早接觸網絡,從而引發一系列問題,甚至犯罪。同時,那些“失獨”老人的生活也無法得到保障,中年夫妻的負擔日益增加。社會問題不斷涌現。“單獨”二胎政策定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這些問題。

二、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中共就不斷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改變計劃經濟下的全能型政府模式,尤其是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以來,政府由原來對微觀主體的指令性管理,逐漸轉換到為市場主體服務上來。十八大以來,中國改革的步伐穩步前進,一些改革措施陸續實施,尤其以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為突破口,取消和下放了1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進一步激發市場和社會活力,這些都為全面深化改革作了鋪墊。但政府職能轉變仍然艱難,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啃的“硬骨頭”。

一個突出問題是,政府不該管的領域和環節管得太多,而該管的地方卻又沒

有管好。5月1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機構職能轉變動員電視電話會議上說,鋼鐵、水泥等行業上項目都是需要審批的,但多年來恰恰沒有管住管好,以致造成產能嚴重過剩。相比之下,家電、服裝等行業早已走上市場化軌道,不用政府審批,靠市場優勝劣汰,沒有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這說明,該審批的審批不嚴格、執行不到位的,費力辦了事而又事與愿違,還不如已放給市場的。”李克強在會上說。

總體上看,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還沒有理順,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也遇到政府角色不明確這一突出矛盾。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遲福林說,政府職能的轉變關系著經濟生活的各方面。要改變政府主導型的經濟增長方式,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上發揮的基礎性作用。最后借用李克強總理的一句話:“我們不能讓看得見的手,變成閑不住的手”。

三、全會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

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做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決策,從10個方面繪出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藍圖。十八大報告不僅在第

一、第

二、第三部分分別論述了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成就、重要地位、重要目標,而且在第八部分用整整一部分的宏大篇幅,全面深刻論述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各方面內容,從而完整描繪了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藍圖。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認真貫徹落實,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十八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要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這必然對中國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指引正確的方向。

四、本人對本次大會中提出的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感觸頗深。近年來,首先是國家層面的2007年頒布的土地利用現狀分類體系中,體現了城鄉土地利用現狀一體化的思路。再到近年來各地小產權房如雨后春筍般不斷冒出,一方面是由于房地產市場的火爆所刺激,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城鄉建設用地市場沒有統一所帶來的后果。所以十八屆三中全會中提出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是在2007年進行了農村土地確權后的又一大城鄉統籌發展的重拳。

習總書記在第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強調,每一屆三中全會都對未來五年乃至十

年的中國產生巨大的影響。我對這句話堅信不疑,我相信,今后的中國定能更好、更強,又好又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2]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

[3] 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

[4] 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

第四篇: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知識競賽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4分,共60分)

1、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這次全會的主題是( A)

A、全面深化改革B、全面深化開放C、全面改革開放

D、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2、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以下簡稱“全會指出”)面對十分復雜的國際形式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中央政治局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堅持的工作總基調是(A )

A、穩中求進B、提質增效C、又快又好D、多快好省

3、全會指出面對十分復雜的國際形式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中央政治局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著力(A )

A、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B、調增長、穩結構、促改革

C、穩增長、促結構、調改革D、促增長、調結構、穩改革

4、全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以(C )出發點和落腳點。

A、為人民服務B、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C、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

D、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

5、全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 D)

A、實現中國夢B、全面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C、實現和完成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建設

D、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6、全會指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要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B )1

A、基礎性作用B、決定性作用C、關鍵性作用D、核心性作用

7、全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立足于我國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是(B )

A、堅持創新B、堅持發展C、堅持改革D、堅持開放

8、全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是( B)

A、政治體制改革B、經濟體制改革C、文化體制改革

D、社會體制改革

9、全會指出,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 B)

A、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政府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市場作用

B、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C、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政府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和更好發揮市場作用

D、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10、全會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是( D)

A、健全宏觀調控體系B、深化行政體制改革

C、建設法制政府和服務型政府D、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

11、全會提出,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是 (B)

A、稅收B、財政C、科技D、經濟

12、全會提出,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

一、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保障是 (C )

A、科學的稅收體制B、科學的經濟體制C、科學的財稅體制

D、科學的管理體制

13、全會提出,制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主要障礙是( B)

A、城鄉不同步B、城鄉二元結構C、城鄉分割結構

D、城鄉經濟不協調

14、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持以( A )為中心的工作導向,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A、人民B、文化C、經濟D、政策

15、全會提出,建設法治中國,必須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公正高效( C )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維護人民權益。

A、人性B、合理C、權威D、有力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4分,共40分,多答、少答均不得分)

1、全會高度評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5年來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和偉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認為改革開放是( ABCD)

A、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

B、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C、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

D、黨在新時代條件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

2、全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更加注重改革的( ABC)

A、系統性B、整體性C、協同性D、全面性

3、全會指出,除了要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深化政治體制改革以外,還要緊緊圍繞(ABCD)

A、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B、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

C、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D、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

4、全會指出,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經驗,必須長期堅持。最重要的是,堅持(ABCD)

A、黨的領導,貫徹黨的基本路線,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確保改革正確方向

B、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一切從實際出發,總結國內成功做法,借鑒國外有益經驗,勇于推進理論和實踐創新

C、以人為本,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群眾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D、政府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膽子要大、步子要穩,加強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促進,提高改革決策科學性,廣泛凝聚共識,形成改革合力

5、全會提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AB)

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

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

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重要支柱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

6、全會提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必須(AB)

A、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

B、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

C、完善產權保護制度,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D、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7、全會指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 ABCD)

A、總體設計B、統籌協調C、整體推進D、督促落實

8、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必須( ABC)

A、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

B、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

C、建設法制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D、要健全宏觀調控體系,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優化政府組織結構,提高科學管理水平

9、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城鄉二元結構是制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主要障礙。必須健全體制機制,形成新型工業城鄉關系是( ABCD)

A、以工促農B、以城帶鄉C、工農互惠D、城鄉一體

10、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制,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要(ABCD)

A、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B、劃定生態保護紅線

C、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

D、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

第五篇:中共十八屆三中全學習心得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學習心得三中全會決定了未來十年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所以歷屆三中全會都會受到世人的矚目。尤其是近年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越來越明顯,中國作為大國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所以最近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得到國際各大媒體的關注和深入解讀。作為當代的一名大學生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我們更得要好好學習中共十八屆三中全,領會它的精神,把自身的發展目標和國家的發展目標緊密結合才能夠更好地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做出有力的貢獻。

在經濟建設方面會議指出: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的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十四大和十四屆三中全會都提出發揮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講話提出“形成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市場對資源配置發揮基礎性作用的經濟管理制度”;十六屆三中全會強調“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健全國家宏觀調控;十八屆三中全會則將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提高到“決定性”的高度,充分顯示出今后主要由市場或市場主體充當“運動 員”,政府則主要充當“裁判員”的角色,從而厘清了政府與市場的行為邊界。

在此次會議上最核心的是改革,不但要改革,而且還更要具有開放性??倳浿赋?,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彰顯了我們黨的改革的堅定信心和決心。我們期盼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成為我黨歷史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最精彩的一座里程碑

通過此次的學習,我了解到了國家領導人,為把中國建設的更加完美而深入改革的決心。也讓我們看到了自新一屆中央政府履職以來,為推進改革領導人“壯士斷腕”的勇氣、老虎蒼蠅一起打的決心,以及振興市場經濟的信心。政府一系列舉措,既是為了轉變職能,更是為了激發改革活力,為進一步深化改革探路。我們相信,在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帶領下,此次盛會之后,我們將揚起改革之帆,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小康社會而奮斗。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中國首屆醫師節致辭下一篇:中國十大階層的劃分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