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中共反腐腐倡廉的歷史

2023-06-03

第一篇:中共反腐腐倡廉的歷史

 鄧小平反腐倡廉思想的歷史考察

一、鄧小平提出反腐倡廉思想的歷史過程。

反腐倡廉思想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內容之一,系統學習和探討鄧小平反腐倡廉的思想,其意義重大而深遠。

建國初期,鄧小平就提出了克服腐朽思想的途徑,他說:“正在發展的蛻化、腐朽思想,也是在整風中加以克服的。”

1954年2月,鄧小平在《驕傲自滿是團結的大敵》中講到:“我認為驕傲情緒在黨內,主要是在相當一部分高級干部中,原創:http://正在滋長著,如果不注意克服,就會發展到一種可怕的地步。”指出黨內存在著驕傲自滿的情緒,如果不及時提醒,必然使我們黨喪失敵情觀念,必然會破壞黨的團結,會經不住困難和敵人的考驗與襲擊,從而使我們偉大的事業遭到失敗。[]

1956年9月。鄧小平在《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中,系統論述了執政黨應如何加強自身建設的問題。他提醒全黨必須經常警惕脫離實際和脫離群眾的危險,防止沾染上官僚主義的習氣和滋長驕傲自滿的情緒。他要求必須加強黨和國家監察機制,及時發現和糾正各種官僚主義與腐化現象。

1962年11月29日,鄧小平在接見參加全國組織工作會議和全國監察工作會議的代表時,專門講了執政黨的干部隊伍存在的問題。批評道:“多少年來,我們的干部能上不能下,副作用很大,已成為我們工作中的障礙,因此要逐步予以解決。”他認為,對干部的管理和監督要加強,首先是黨的生活的監督;其次是民主集中制的貫徹執行;另外,還應有黨員和群眾的監督,黨的監察制度的監督,以及組織部門對干部實行鑒定制度的監督。這是鄧小平從克服主觀主義、官僚主義和宗派主義等黨風黨建問題著眼,目的是為了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防止腐敗現象的產生。

1975年,鄧小平重新工作后,他緊緊抓住整頓黨的作風這個關鍵,大刀闊斧地整頓由于“文革”的破壞而產生的消極腐敗現象:“有的人追求資產階級生活方式,有的鬧享受,鬧待遇,一切向高級發展,住房子越多越好。有的甚至公私不分,沒有什么界限了。”鄧小平列舉的腐敗現象雖然是在軍隊中講話的,但對當時的整風來說具有普遍性。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在集中闡述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國立國之本的同時,提出要從各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搞好我們的社會風氣,打擊嚴重敗壞社會風氣的惡劣行為。他指出:“為了促進社會風氣的進步,首先必須搞好黨風,特別是黨的各級領導同志要以身作則。”

1982年4月,針對經濟領域犯罪活動猖獗,鄧小平說:“我們自從實行對外開放和對內搞活經濟兩方面的政策以來,不過一兩年時間,就有相當多的干部被腐蝕了。卷進經濟犯罪的人不是小量的,而是大量的。”這時,他第一次提出“兩手抓”的方針,即一手抓對外開放,改革和對內搞活經濟的政策,一手抓堅決打擊經濟犯罪活動。

這年7月,鄧小平在軍委座談會上再次重申我們必須堅持“兩手抓”。“十二大”以后,隨著中國現代化建設全面而迅速的發展,各種錯誤思潮和形形色色的犯罪活動也隨之猖獗。鄧小平十分關注對腐敗現象的防范和對腐敗犯罪的有力打擊。為此他做了不懈地努力。

1985年9月23日,鄧小平在黨的全國代表會議上指出:“我們為社會主義奮斗,不但是因為社會主義一定能趕上資本主義,而且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消除資本主義和其他剝削制度必然產生的種種貪婪、腐敗和不公平現象。”表明了我黨對根治腐敗現象的堅定信心。

1989年春夏之交,在平息**中,鄧小平連續談到反腐敗問題,他說:“腐敗的事情,一抓就能抓到重要的案件,就是我們往往下不了手。這就喪失了人心,使人們以為我們在包庇腐敗。這個關我們必須要過,要兌現。是一就是一,是二就是二,該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一定要取信于民。”表示了他對反腐敗工作的最大決心。他還指出:“懲治腐敗,至少抓抓緊一二件大案,透明度高,處理不能遲。”他把懲治腐敗能否取得成效提到關系黨的生死存亡的高度來看待。

1992年初,88歲高齡的鄧小平發表了南巡談話。再一次強調了反腐倡廉是改革開放順利進行的保證,原創:http://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絕不強調一個方面而忽視另一方面。

二、鄧小平關于反腐倡廉思想特點的概述

第一,鄧小平的反腐倡廉思想的歷史過程是一以貫之的。從1950年一直到1992年期間,鄧小平針對不同情況多次論述了反腐敗的思想,這表明他對維護黨的純潔性具有高度的警惕性和戰略眼光。

第二,鄧小平的防腐

第二篇:科學構建“不想腐、不必腐、不能腐、不敢腐”的反腐制度體系

2015-12-30 16:39:27來源:南方網作者:我有話說(1人參與) 字號減小字號增大

科學構建“不想腐、不必腐、不能腐、 不敢腐”的反腐制度體系 ■郭文亮 項贈 黃威威

●當前我國廉政教育機制存在的主要問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育對象過于狹窄,只局限于公職人員,而未將其他社會公眾納入。教育內容結構不合理,重視道德理想和原則教育,缺乏強制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教育方法過于簡單,理論灌輸、榜樣示范在新時期遇到了瓶頸。

●政治上公共權力界限模糊、經濟上待遇不平衡以及社會上地位不平等是制約我國構建科學有力的權力運行保障機制的瓶頸。

●從我國的現實情況來看,制約監督權力運行防范機制主要存在兩大問題:一是權力配置不科學,表現為三權合

一、權力高度集中于執行權、執行權侵占監督權;二是權力監督不到位,表現為權力腐敗勢頭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實踐中少見由同體監督機構首先發現或堅持查辦腐敗的案例。 ●當前我國權力運行的懲戒機制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懲戒機構缺乏足夠的獨立性與權威性、懲戒機制缺乏科學性與規范性、權力和人情對懲戒的干擾導致懲戒標準的隨意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不斷加大反腐敗力度,大批腐敗官員紛紛落馬,人們拍手稱快之余,不禁陷入深思:如何從根本上預防腐敗,實現掌權者“不想腐、不必腐、不能腐、不敢腐”的防治效果成為我們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正如鄧小平所說:“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因此,本文將腐敗置于系統論的視野來審視,力圖通過構建科學的反腐制度體系來達到從根本上根治腐敗之目的。

實踐反思:制度反腐才是治本之策 1. 必須從運動反腐走向制度反腐

中國共產黨歷來十分重視反腐敗斗爭。新中國成立初期,在鞏固新生政權和治理經驗不足的情況下,主要采取運動反腐的方式。所謂運動反腐就是依靠大規模的群眾運動和黨內整風運動來懲治腐敗的方式。具體表現為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三反”“五反”運動,60年代的“四清”運動以及各種整黨整風運動等。這種反腐模式的優勢在于發揮了群眾監督的功能,對腐敗分子構成強大的威懾力,反腐成效立竿見影,但這種大規模無序化的模式缺陷嚴重干擾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造成社會局勢的動蕩甚至失控。歷次運動的結果證明,運動反腐可治標,但不治本。對此,改革開放后,我國摒棄了運動反腐,開始實施由權力反腐逐步向制度反腐過渡。所謂權力反腐是指以權力為主導,通過領導者的權力意志推動,以權力機構大力推行反腐敗斗爭為主要內容的一種反腐模式。在法治尚未健全之前,采取權力反腐的方式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比如以主要領導人主導的紀委反腐模式。與運動式反腐相比,權力反腐的成效顯著,可控性較強,可以避免大規模群眾運動所造成的社會秩序混亂甚至失控,但缺陷是反腐行動會隨著主要權力者意志和重視程度的改變而改變,難以形成常態化的反腐長效機制。兩種模式的共同本質還是人治反腐。人治反腐是特定歷史背景下的產物,雖然能快速見效,從而形成反腐高壓態勢,但其隨意性、短期性及邊際遞減效應的局限卻無法避免。歷史經驗表明,唯有制度化反腐才是克服運動反腐和權力反腐內在局限的必然選擇。 2. 現實警示,邊反邊腐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重拳出擊嚴查腐敗,大批腐敗官員紛紛落馬。據統計,十八大以來,省部及軍級以上落馬高官已超過百人。從地域范圍來看,遍布全國32個省、區、市;從所屬部門來看,涵蓋中央部委、國家機關、央企、軍隊、地方官員;從時間跨度來看,橫跨十八大以來的全部年份;從年齡階段來看,簡歷可查的115名落馬官員中,從“40后”到“70后”均有涉及。上述統計數據充分顯示中央同腐敗作殊死較量的決心和勇氣。另外,從查處年份來看,十八大至2013年底落馬的省部級官員有19人,2014年落馬的有39人,2015年落馬的目前已有31人,軍隊系統共分8批公布了查處的軍級以上干部共43人??梢?,中央反腐的力度有增無減。然而,面對前所未有的反腐高壓態勢,一些官員仍不收斂、不收手。從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查詢統計的結果來看,至少已有30多名落馬官員在被開除黨籍的通報中被提及“十八大后仍不收斂、不收手”。邊反邊腐這一反腐悖論不能不發人深思。究其原因,不是我們的反腐力度不夠,而是反腐方式值得反思。嚴酷的反腐斗爭形勢警示我們:如果不改變反腐模式,抓再多的老虎也不能遏制住腐敗蔓延的勢頭。近年來常用的權力反腐模式雖然是減少腐敗存量的必要步驟,但只是事后查處的治標之策,而遏制腐敗增量的治本之道則是制約監督權力運行的制度反腐模式。

理論探析:四大機制的系統反腐機理 1. 腐敗生成之內在機理

探究腐敗生成的內在機理是防治腐敗的首要前提。從人性假設和人的行為規律來看,人的行為是在動機的驅動下遵照或突破外圍規則的系列活動??梢?,腐敗作為公職人員將公共權力私利化的行為,其發生是公職人員在腐敗動機的驅動下,突破外圍規則運用公共權力謀私利的系列活動。

與一般公眾不同,公職人員的身份具有雙重性,既有執掌公共資源的權力人屬性,又有追求自我利益的經濟人屬性。因此,公職人員具有運用權力謀私利的可能性。一旦具備腐敗動機,公職人員就會設法突破外圍規則。外圍規則是國家按照建設廉潔政府的目標對公職人員實施引導和型塑的系列規范。由于外圍規則自身的性質以及作用于公職人員的方式及效力的差異,可以將外圍規則分為內隱和外顯兩個層次。兩個層次是一種依次遞進的關系,從而構成以公職人員的行為動機為中心,價值引導和權益保障為內圈層,權力規則和懲戒制度為外圈層的同心圈層行為規范結構。在整個圈層結構中,價值引導和權益保障作為行為人內隱的行為規則,構成引導和規制公職人員行為的第一道防線;權力規則和懲戒制度作為外顯的規范權力運行的強制規定,構成規范公職人員行為的第二道防線。兩道防線的性質差異決定其功能的不同。從規制的剛性程度來看,內圈層的價值規范屬于軟約束,外圈層的制度規則是硬約束。作為第一道防線的價值規范由于約束的非剛性特點而極易被突破。作為第二道防線的制度規則由于其人為設定性和漸趨完善性而難免有缺陷或縫隙,成為腐敗發生的制度洞。正是兩道防線的局限給腐敗動機轉化為腐敗行為提供了機會和可能。因此,從圈層行為規范結構來看,腐敗行為的生成機理就是具有腐敗動機的公職人員利用公共權力逐級突破外圍規則謀私利的系列活動過程。發生機理如圖所示(圖一)。 2. 腐敗防控之內在邏輯

腐敗防控是一項系統工程,因此,必須從系統論的角度構建一個完整科學的制度體系才能實現根治之目標。具體來說,就是要科學構建“不想腐”的廉政教育機制、“不必腐”的權益保障機制、“不能腐”的用權防范機制和“不敢腐”的濫權懲戒機制。四大機制雖然在遏制腐敗中均能獨立發揮作用,但只有相互配合才能構成反腐組合拳,形成制度合力。

從權力運行邏輯結構來看,掌權者想不想腐是權力能否正常運行的邏輯起點,要讓掌權者“不想腐”就得進行廉政教育,但僅有廉政教育是不夠的,還必須提供充分的權益保障,讓掌權者覺得“不必腐”。再加上讓掌權者“不能腐”的防范機制,基本上就可以達到讓大部分掌權者不會貪腐了。盡管如此,但還會有少數掌權者抵擋不住外界的巨大誘惑,這就需要最后一道嚴厲的懲戒機制來應對。從這種邏輯結構來看,顯然,前三項都屬于防范性的,后一項屬于懲戒性的。但要達到權力有序運行和節省反腐成本,必須先防范后懲戒,防范重于懲戒。如圖所示(圖二)。

從反腐斗爭圈層結構來看,最核心的層次是制度防范機制,尤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面對巨大的利益誘惑,制度防范是最有力的剛性防范,它使掌權者想腐不能腐。但再剛性的制度防范總有漏洞可鉆,所以還需廉政教育機制來彌補。不想腐的廉政教育機制處于第二層次的內圈層,主要用于價值引導和道德規范。但價值引導和道德規范畢竟是柔性的要求,在基本權益得不到保障情況下,廉政教育的效果是有限的,所以還必須要有不必腐的保障機制來支撐。不必腐的保障機制屬于第三層次的內圈層,主要用于解決公職人員的后顧之憂和成就感。但有了充分的權益保障仍不能抵擋某些公職人員的貪心,最后一道屏障就是建立讓公職人員不敢腐的濫權懲戒機制。不敢腐的濫權懲戒機制處于外圈層,主要是利用法律的武器嚴厲懲治濫權者并震懾他人。通過由制度防腐到法治反腐,由務虛的廉政教育到務實的權益保障,筑牢反腐倡廉的鋼鐵長城。如圖所示(圖三)。

毋庸置疑,任何一個機制都有自身的局限,都無法獨立實現根治腐敗的功能。比如保障機制難以滿足腐敗官員的無限需求,教育機制的軟性約束難以抵御腐敗官員的剛性利益需求,防范機制的非完善性難免存在制度漏洞,懲戒機制的事后處罰性及查處懲治性難免存在機會主義的可能。雖然各個機制都有自身無法回避的局限,但將其有機結合起來構成一個制度體系,就可有效避免其獨自功能的局限。從上述分析可見,四大機制在整個反腐制度體系中均有自己的功能地位,任何機制都無法或缺。但在特定歷史條件下,會有次序先后之分。比如近年來,面對腐敗高發態勢,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一手抓廉政教育,一手抓打虎滅蠅,形成“不想腐”“不敢腐”的實際效果。在此基礎上逐步完善各種規章制度以構建防治腐敗的長效機制。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規范權力結構及運行的防范機制具有反腐的剛性功效,被視為反腐之根本,但不能因此而忽視其他機制的作用,否則制度防范的功能也無法充分發揮。

機制構建:腐敗現象綜合治理 1. 構建“不想腐”的廉政教育機制

構建科學有效的制約監督權力運行教育機制是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的首要環節。所謂廉政教育機制就是以培養權力主體和權利主體自覺制約權力和監督權力能力的教育活動機制。當前我國廉政教育機制存在的主要問題有:教育投入與產出不平衡、教育要求與效果不均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育對象過于狹窄,只局限于公職人員,而未將其他社會公眾納入。教育內容結構不合理,重視道德理想和原則教育,缺乏強制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教育方法過于簡單,理論灌輸、榜樣示范在新時期遇到了瓶頸。教育渠道過于單一,主要集中于黨校與干校。有鑒于此,科學有效的制約監督權力運行教育機制至少包括三個要素,即“教育誰”“教什么”和“怎么教”。對此,我們應從以下幾方面完善我國的廉政教育機制。一是除了將公職人員作為主要教育對象外,還應將社會公眾納入教育對象,以凈化腐敗文化的環境和土壤。二是將公眾清廉意識和反腐意識的培養作為廉政教育直接目標,按照清廉規則、清廉原則、清廉理想的道德發展層次設計廉政教育內容。三是創新隱性廉政教育渠道,實現廉政教育的生活化。其一,建立公眾聽證會或新聞發布會,及時公布各領域反腐敗新進展。其二,制作經典的電視劇、電影、電臺廣播劇、綜藝節目、報刊廣告、戲曲和漫畫等,再現腐敗分子腐敗時的心路歷程與黨和政府對腐敗的重拳打擊以及腐敗分子最后的悲慘下場。其三,把廉潔作為一項內容引入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2. 構建“不必腐”的權益保障機制

構建科學有力的制約監督權力運行保障機制是保證國家權力健康運行,遏制權力腐敗的一個重要環節。所謂制約監督權力運行保障機制是指通過國家對公職人員提供充分的物質和精神方面的條件,以保障公職人員的正當權益,保護國家權力正常運行不受外界誘惑與干擾。當前我國公職人員保障機制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保障意識不濃厚、保障力度不充分、保障措施不均衡、保障效果不理想,既不能達到持續不斷地吸引優秀人才進入公職人員隊伍的效果,也不能達到免除現有公職人員的后顧之憂,從而珍惜自己的職位,嚴以用權的目的。

從世界范圍來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公職人員地位和待遇普遍較高,發展中國家公職人員地位和待遇普遍較低,我國的公職人員待遇與我國的實力地位不匹配。通過國際對比,我們不難發現政治上公共權力界限模糊、經濟上待遇不平衡以及社會上地位不平等是制約我國構建科學有力的權力運行保障機制的瓶頸。其中,權力界限模糊與權責利失衡是造成公職人員隊伍內部經濟待遇不平衡和社會地位不平等的根源。因此,要想構建科學有力的制約監督權力運行保障機制,至少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充分保障公職人員的正當合法權益。具體來說:一是按照“權、責、利”相一致原則,合理調整權、責、利三者關系,保障公職人員合法權利。二是按照收入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原則,適度提升公職人員(特別是基層公職人員)的合法收入,縮小實權部門與非實權部門的收入差距,建立并完善正常的工資增長機制,保障他們合理的待遇和應有的尊嚴。三是明確公職人員的職業定位,縮小“一把手”與領導班子其他成員的地位差距以及不同部門間的地位差距。另一方面,嚴格限制公職人員的不合理權益。具體來說:一是嚴格清理因特權而產生的灰色收入,二是堅決禁止因權力濫用產生的“黑色收入”。 3. 構建“不能腐”的用權防范機制

治理腐敗關鍵在于預防,在于減少腐敗行為發生的機會與條件,構建科學嚴密的制約監督權力運行的防范機制??茖W嚴密的制約監督權力運行防范機制是指保障權力運行中各個部分相互協調、相互配合、相行不悖,可以防止權力在各部分間的失衡發展,預防并及時消解權力腐敗行為,從而防止權力誤用和濫用的系列制度,其核心是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運行結構與運行機制。

從我國的現實情況來看,制約監督權力運行防范機制主要存在兩大問題:一是權力配置不科學,表現為三權合

一、權力高度集中于執行權、執行權侵占監督權;二是權力監督不到位,表現為權力腐敗勢頭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實踐中少見由同體監督機構首先發現或堅持查辦腐敗的案例。從世界范圍來看,域外清廉國家的共同特征是擁有專門的獨立反腐機構、完善的財產申報與公開制度以及嚴密的監督網絡。因此,我國應著力從以下方面完善防范機制:一是科學配置權力,形成合理的權力結構與運行機制。具體來說,(1)合理分權,以權力制約權力。(2)適度放權,以市場替代權力。(3)規范用權,以法制約束權力。(4)公開行權,以權利監督權力。(5)倫理抑權,以道德內控權力。通過以上分權、放權、限權等方式從源頭減少權力腐敗機會。二是提高權力監督機構地位,強化權力相互制約監督作用。提升監督機構的相對獨立性與權威性,從權力核心內部充分發揮專門監督機構的制約監督作用以及時制止權力腐敗行為。三是增強監督合力,建立系統的監督網絡防范機制。在同體監督的基礎上,加強異體監督,即通過司法監督、輿論監督、網絡監督、道德監督、情感監督等加強制約監督合力,以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的權力防范機制。

4. 構建“不敢腐”的濫權懲戒機制

科學嚴格的懲戒機制是確保權力有序運行,治理腐敗的最后屏障。所謂懲戒機制是指通過有機架構懲戒的各組成部分,使之形成一套相互作用的運行機構與制度,以達到懲罰違紀違法行為并警戒后人的目的。懲戒機制是由懲戒主體、懲戒客體、懲戒規則、懲戒程序等要素組成的。當前我國權力運行的懲戒機制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懲戒機構缺乏足夠的獨立性與權威性、懲戒機制缺乏科學性與規范性、權力和人情對懲戒的干擾導致懲戒標準的隨意性。

從世界范圍來看,西方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普遍重視法治的懲戒機制,新加坡、韓國、中國香港等新興國家和地區的懲戒機制也由人治轉向了法治。相比而言,中國古代懲戒機制則具有明顯的人治色彩。因此,通過國際實踐及其效果的對比,我國應從以下方面完善我國權力運行的懲戒機制:一是提高懲戒機構的相對獨立性與權威性。具體來說,一方面,從黨紀國法上明確懲戒機構的獨立地位。另一方面,在財政、人事任免上保證懲戒機構的獨立性與權威性。二是強化懲戒機制的科學性與規范性。一方面,正確處理黨紀與國法的關系,國法高于黨紀,黨紀嚴于國法。另一方面,嚴格禁止權力及人情因素對懲戒機構依規依法辦案的干擾。三是制定嚴格而又可操作的懲戒規則與程序。具體來說,(1)制定懲戒工作的懲戒規則和程序,有機銜接黨紀和國法的懲戒工作。(2)制定黨紀國法的相關配套實施細則和具體程序。(3)公開懲戒規則與程序,明確懲戒各方職責與權利,強化懲戒過程的監督。(4)加強培訓與選拔,提高懲戒執行人員的素質。

◎郭文亮系中山大學黨史黨建研究所所長、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項贈系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專業博士生、貴州醫科大學副教授;黃威威系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政治學專業(黨史黨建方向)博士后、講師

第三篇:腐倡廉工作總結

建立健全防止利益沖突制度

有一種類型的利益沖突尤其值得警惕,就是公共權力行使者的私人、集團或部門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之間的沖突

在體育比賽中,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情形罕見,但是在社會生活中,既是決策者,又是執行者,還有可能是績效的評判者,卻真的不少。這些表面是角色沖突,背后則存在“利益沖突”。

“利益沖突”在社會學理論中是個比較常見的概念,近年來頻繁出現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乃至政治生活的視野中。2009年9月,“利益沖突”這一概念第一次正式出現在黨中央文件中,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建立健全防止利益沖突制度”。

今年1月12日,胡錦濤總書記在中紀委全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再次強調要建立健全防止利益沖突制度。由此表明,利益沖突問題在引發人們普遍關注、成為人們廣泛熱議的話題的同時,也引起了中央的日益重視。

利益沖突是腐敗的潛在之源

所謂利益,是指以特別強烈和持久地滿足一定需要為目的。人類最基本的需要是對衣食住行等生活資料的需要,然后是功名利祿等成長發展的需要。正是這些各種不同的、持久的和不易滿足的需要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由于社會財富資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而分配財富資源機制往往總是缺乏公正合理性,因此社會成員之間的不同需求難免矛盾,利益沖突無可避免。

利益沖突是不同的利益主體基于需求矛盾而產生的利益糾紛與爭奪,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充斥著利益糾紛與爭奪。在當代中國,由于社會急劇轉型,社會利益關系已經并將持續發生重大變化,社會分化導致以往相對單一的利益主體逐漸趨于多元,同時原有的利益均衡被逐漸打破,但是新的均衡尚未建立,因而各種社會利益矛盾日益突出,擴展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每個角落,在利益矛盾的基礎上又引起范圍和程度不同的利益沖突。

在各種各樣的利益沖突中,有一種類型的利益沖突尤其值得警惕。這種狹義上的利益沖突是一個特定的廉政概念,是指公職人員在公共行政過程中,由于受到私人利益因素的影響,并且不采取相應的處理舉措,以致價值判斷和政策取向偏離公共利益要求,發生私人利益與其公職所代表的公共責任相沖突的情境和行為。通俗言之,這種利益沖突就是公共權力行使者的私人、集團或部門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之間的沖突。

這種沖突,如果不及時加以有效防范與解決,腐敗行為就有可能產生。因此,公職人員必須正確處理好自己的私人利益,不能讓私人利益破壞公共政策和行政行為的公正性、客觀性,否則必然會濫用公共權力,使其淪為謀取個人私利的工具,侵害大眾與國家利益。就此而言,利益沖突是腐敗的潛在之源。

利益沖突問題形形色色

由于中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長期以來自由主義泛濫,市場交易規則盛行,加上法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備,道德不彰顯,正氣不弘揚,如此利益沖突問題在現實政治與社會生活中日益凸顯,其表現可謂形形色色、五花八門。

交易型利益沖突,即公職人員利用職務之便,直接從利益相關者那里獲取各種私人利益。

這是一種顯性的利益沖突,其本質就是一種赤裸裸的權錢交易。比方說,負責工程項目招標的公職人員對招標工作施加一定的影響,幫助特定的投標者中標,中標者直接向該公職人員輸送錢財,這種錢財的輸送與公職人員的關照有著直接的關聯性,這個例子就是一種明顯的交易型利益沖突。一些對地產業、房產業有管理審批權的官員以超低價從房產商那里買房,對礦產資源開發有管理審批權的官員入股礦業開采、或直接投“干股”等等,也是典型的交易型利益沖突。而商務部原正司級巡視員郭京毅利用職務之便,用國家利益換取私人利益,不斷向境外機構透露國家政策信息,在制定相關政策與法規上向外資傾斜,更是涉外交易型利益沖突的典型代表。

影響型利益沖突,即公職人員利用公共權力的影響力,直接或間接地實現自己或親屬的私人利益,典型的如自我交易、影響交易、處理親屬問題、裙帶關系等。

這方面的例子不勝枚舉。比如,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原局長鄭筱萸腐敗案,鄭筱萸的受賄簿上有些錢財并非直接由本人從行賄者手中接收,而是由受其“關照”的制藥公司以各種名義向鄭筱萸的妻子和兒子輸送,這種輸送雖非交給受賄者本人,但受賄者本人直系親屬接受的利益與受賄者對行賄者的“關照”行為有明顯的利益關聯,這種利益沖突就是一種典型的影響型利益沖突。一些公職人員的子女親屬在海外求學、工作,得到有關跨國公司、機構的照顧,因此對跨國公司、機構投桃報李。

復合型利益沖突,即公職人員兼有公私雙重角色,在行使公共權力的過程中,公私不分,以公共角色的身份發揮公共權力影響力參與私人事務,從而為自己、親屬或利益相關者謀取私人利益,典型的有自己開公司、兼職、退休后到企業任職等形式。

還有集體型利益沖突。如上個世紀后期一段時間內曾經出現的黨政機關、政法機關、軍隊武警部隊經商辦企業之風,以及行業和部門不正之風、行業壟斷、單位私設“小金庫”等等。

利益沖突主因在于權力缺乏約束與監督

當前,中國利益沖突問題極廣極深,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且寒凍原因方方面面。

就現階段的中國社會而言,相對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隨之而來的社會急速轉型,舊規范逐漸失效,新規范尚未建立,制度建設存在著一定的滯后現象。經濟快速增長,利益分配不公,社會急劇分化,由此形成多元化利益主體。這些多元利益主體在利益訴求與博弈的過程中,由于缺乏制度的有效約束,導致利益博弈出現“叢林化趨向”,使強勢一族(權力行使者或接近權力行使者的人群)在利益博弈占據優勢,獲得更多的利益,而弱勢一族更加邊緣化,如此“馬太效應”使社會矛盾更加尖銳。

政府代表國家行使公共權力,在我國現階段,公共權力直接關系龐大的經濟與社會資源的分配。公共權力的行使者原本在社會的政治階梯上占據有利位臵,如果沒有制度化的約束和社會化的監督,他們極有可能通過自身所擁有的組織資源和其他社會資源,為自己或小團體謀利。于是,不難發現,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層面上,原本應當體現社會公共資源合理公平配臵的公共政策,受公共權力掌控者自身利益的影響,偏離了原本應當體現的民意向度;在公共政策的執行層面上,公共權力的掌控者(在該層面也就是政策的執行者)在執行政策的過程中,按照自身利益的價值取向與好惡,來決定政策的執行力度,從而導致政策的結果與政策的目標出現背離。如此,利益失衡難以避免,利益沖突無約束導致的不良社會后果大量呈現。

法國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鳩指出,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公共權力的掌控者傾向濫用權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約束的地方才會休止。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健全約束制度,實施有效監督。

其實,代表國家、掌握公共權力的政府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利益主體。這一利益主體的利益在中國現階段集中體現的是部門利益,或部門小集團利益,甚至就是一些部門領導的個人利益(即官員利益)。如此,在缺乏制度約束和社會監督的情形下,就有了公共權力的異化,即國家利益政府化,政府利益部門化,部門利益集團化,集團利益官員化。

長期以來,由于政府代表著國家,是國家的具體化,而政府則通過各個職能部門行使國家權力,因此國家、政府、政府部門以及部門官員之間的關系被模糊了:“部門官員=政府部門=政府=國家”。實際情形是,四者之間同樣存在“委托——代理”關系,存在“內部人控制”與“道德風險”問題,逐次存在著利益沖突。因此,在缺乏制度約束和社會監督的情形下,由官員直接行使國家權力,風險極大。

在當今,由于經濟體制由計劃向市場轉軌,利益集團形成但尚未得到有效制衡,以及缺乏相應的約束機制,這使得政府部門利益趨于膨脹,而部門利益的膨脹又以鮮明的官員利益膨脹加以體現。以維護政府乃至國家利益為名,行部門利益之實、官員私人利益之實的情形不時出現。“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如此就打了折扣。

借鑒國際經驗防止利益沖突

西方學界與政界普遍認為,公職人員必須百分之百地為國家利益或公共利益服務,不得以公共權力謀取個人利益;但是從經濟人理性出發,個人總是存在為自己謀利的動機,因此必須防止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可能發生的任何實在的或潛在的沖突。

為了防止利益沖突,許多國家都制定了嚴格的法律制度。加拿大政府頒布《利益沖突章程》,并針對現任和退休的公職人員制定了《公職人員利益沖突與離職后行為準則》。美國的《利益沖突法》是一部刑事法律,規定了相應的罰金刑和有期徒刑。英國針對高級官員制定了一項“利益聲明”制度,要求官員在參與決策之前首先說明擬決策事項是否關聯到個人利益,利益內容包括個人在公司或社會上的任職兼職情況、所加入的政黨及社團、個人資產及所持公司股票、配偶及子女的任職情況等。

為防止利益沖突,許多國家在完善立法的同時,還采取許多措施,作了諸多制度安排。

財產申報制度。北歐國家普遍推行政府官員財產申報、登記及公示制度,以及儲蓄消費實名制。早在1766年,瑞典公民就取得了查閱所有官員財產和納稅狀況的權利,任何公民都有權查看首相的財產及納稅清單,這個制度一直延續下來,迄今已有240多年。后來,瑞典又規定,包括公職人員在內的所有公民和團體,都必須向稅務部門公開自己的財產和收入明細,并接受公眾查詢。任何人都不允許開匿名賬戶,一旦某位官員的賬戶上出現了不明進項或不正常消費,民眾隨時隨地都能查個“底朝天”。美國財產申報分公開申報和秘密申報兩種:美國聯邦行政部門包括總統、副總統、高級行政官員等在內的公職人員共約25萬人要進行公開申報;部分中層或中層以下官員要進行秘密申報。申報內容包括個人及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財產狀況,如股票、債券、養老金、能帶來收入的不動產、個人通過其他勞動獲得的利益、投資及獎勵所獲得的利益等。

資產處理制度。美國廉政監督部門對財產申報人進行詳細審查,對于發現的那些構成實際或潛在利益沖突的資產,要進行處理。處理的形式一般有資產出售、資產委托等形式。如美國原國務卿貝克任職時就賣掉了他的所有股票。加拿大規定,公職人員在任職后120日內,必須把構成實際或潛在利益沖突的資產處理完畢,或以公平交易的辦法賣掉資產,或把資產委托給政府安排的信托人管理。

利益回避制度。美國禁止政府雇員以公職身份參與他知道對自己或其他關聯人有經濟利益的任何特定事項,“其他關聯人”包括配偶、未成年子女、合伙人或將來對其經濟利益有影響的人。加拿大對回避接受優惠作了詳細規定,凡可能對公職人員帶來或造成優惠的境況都應避免。

離職后行為限制制度。美國、加拿大等國都對政府公職人員退休或辭職后的從業問題作出了具體規定。首先是限制他們再就業的范圍,在離職后1至2年內禁止到與其任職期間有工作關系或聯系較密切的公司任職;其次是限制他們的活動,在一定期限內不準作為某公司的代表或代理與其原任職單位打交道,不準代表某國家對政府進行游說活動,不準利用原掌握的內部信息謀取利益。關于限制期限,各國規定不一,通常為1至2年,美國為5年。

現階段防止利益沖突的制度建設重點

中國現階段利益沖突現象凸顯的根本原因是制度建設滯后,權力缺乏有效約束與監督。因此,現階段做好防止利益沖突工作的核心,就在于圍繞權力和利益之間的關系,從制度層面上對權力與利益作出合理安排,阻斷政府部門尤其是公職人員以權謀私的通道,使公共權力與私人利益相分離,從而達到有效預防腐敗的目的。

這種制度建設,其宗旨在于規范和監督公共權力的運行過程,避免私人利益對公務公正性的干擾,進而減少公職人員以權謀私的機會和空間?,F階段防止利益沖突的制度建設應當注重以下4個層面:

抓住重點。防止利益沖突制度建設的重點在哪里?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在《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已經明確指出:“完善公共資源配臵、公共資產交易、公共產品生產領域市場運行機制”(簡稱“三公”領域)。“三公”領域具有公共屬性,存在腐敗風險。

完善這些領域的市場運行機制,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從公共資源配臵看,在政府投資領域,須合理界定投資范圍,健全項目決策機制,規范資金管理,在通過特許經營、投資補助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方面,增強競爭的公平性、透明性;在企業投資領域,政府要切實轉變管理職能,嚴格執行核準制和備案制,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從公共資產交易看,要明確交易市場監管主體,完善交易制度支撐體系,推進交易市場整合,加強市場中介機構監管,通過擴大產權交易制度覆蓋面,繼續擴展國有資產進場交易范圍。從公共產品生產看,要加快管理權與經營權相分離,準公共品生產應適當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探索投資主體多元化和生產模式多樣化,同時進一步健全公共財政制度,加快部門預算改革,完善公共部門行政執法,使公共產品的生產與供給處于全程監督之下。再有,應當重點解決群眾反映強烈、嚴重損害群眾利益的利益沖突問題,特別是領導干部配偶子女經商辦企業、公職人員參股投資、兼職取酬及離職后高薪應聘私企與外企等問題,積極探索私人利益與公共利益、國家利益與境外利益相分離的有效機制。

注重整體。防止利益沖突,應當把利益回避、利益公開和利益處理看作一個統一的整體加以考慮。

在利益回避的制度設計中,要以利益公開為必要條件,以利益處理為主要手段;在利益處理的具體過程中,要以利益回避為目的,以利益公開為前提;在利益公開的集體行動中,要以利益回避和利益處理為結果。就三者具體內容而言,要進一步完善利益回避制度,公職人員不僅要回避直系親屬和姻親的利益,而且要回避商業合作伙伴、親朋密友以及特定關系人的利益;要結合領導干部收入申報和有關事項報告等規定,擴大申報內容和對象,對拒報、虛報行為設定切實可行的嚴懲措施,讓財產申報真正成為制度常態;要創新性地建立違規公職人員個人資產處理制度,對其個人資產要采取資產出售、賬戶凍結和秘密托管等方式進行適當處理。在注重制度設計的整體性同時,也應明白,防止利益沖突制度不是單一而是綜合的制度建設,不應忽視廉政教育、廉政文化、廉潔自律、社會監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突出科學。當前應避免兩種認識誤區:一是忽視防止利益沖突制度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忽視利益沖突與腐敗行為之間的密切關系;二是悲觀地認為在我國特定的傳統文化背景下,防止利益沖突是無效的。

對此,要在思想上更新預防腐敗的工作思路,充分認識到建立健全防止利益沖突制度是一個科學發展過程,對反腐倡廉工作具有極端重要性;在制度規劃上,要立足于現行廉政法規的基本精神,采取尊重、吸納、增補及立法等具體策略,升華黨內規章中廉潔自律、作風建設、黨性修養及警示訓誡等特色內容,建構有中國特色的防止利益沖突制度體系;既要加強國際交流和合作,科學借鑒國際社會在防止利益沖突方面的有益經驗和做法,又要充分考慮我國當前特定的反腐形勢和工作重點,分階段、分步驟、有針對性地采取制度建設措施。

全方位監督。值得注意的是,黨的決定中對“三公”領域的利益沖突可以考慮通過“完善市場運行機制”加以解決,但是也必須注意到,利益沖突在現階段中國不斷加劇,部分也是自由化、市場化過度發展的產物,即為謀取私人利益不惜拿公共利益、國家利益進行交易,亦即“公共權力市場化”。市場化是解決問題的重要方式方法之一,但是不是唯一,而且過度的市場化本身就是問題。濫觴于美國的世紀金融大危機就是自由市場泛濫、迷信市場萬能的結果。

因此,“完善市場運行機制”必須與其他制度約束與社會監督相結合?,F階段,中國防止利益沖突的制度建設是一個長期、艱巨過程,過程應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建章立制,統籌協調,立體交錯:促進黨內民主,完善黨內監督;加強黨對政府工作的領導與監督;促進政府部門之間相互協調與監督,促進公職人員更應對國家利益、公共利益負責,而不只是對本部門、本單位領導負責;促進人大與政協對黨和政府的監督;暢通、拓寬人民信訪制度,促進大眾對黨和政府的監督;促進以現代網絡為重點的社會輿論監督。

第四篇:腐倡廉警示教育宣傳片心得體會

人社局 馬風舉

觀看了反腐倡廉的警示教育宣傳片后,我從中看到很多東西,也想到了很多東西。從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看,國民經濟正在高速發展,黨風廉政建設、反腐倡廉是加強黨風建設的重中之重。新形勢、新任務向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更高的要求,在這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新時期,我們廣大人社干部都應該認真自覺地學習、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的有關政策方針,大力加強反腐倡廉工作,樹立良好的行業作風,切實履行好監督職能。 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與自己對客觀事物的思維趨向和對客觀事物的反應密切相關。因此,作為一名預備黨員的我,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必須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所有這一切就要求我們必須立足崗位、塌實工作、愛崗敬業,把做好本職工作作為我們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的實際行動,讓理想和信念在崗位上閃光。

在宣傳片中,李寶金等人身為黨的高級干部,接受黨的培養教育大半生,政策理論水平不可謂不高,但他們忽視自身思想改造,漠視黨紀國法,為私利和享樂濫用職權,大肆侵吞公款,大肆收受賄賂,貪圖享樂、一擲千金、聲色犬馬、生活糜爛成了生活的全部,入黨時的誓言和“共產黨員”的稱號早已丟到九宵云外,思想的腐朽,行為的墮落導致了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巨大損失,使檢察機關的公信力受到極大損害,最終把他們自己也送進了高墻大獄,送上了黃泉不歸路。每個正在享受自由,領略生活的人應牢記片中振聾發聵的鐘聲,清醒自己的頭腦,腳踏實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切不可因一念之差毀了黨和人民的事業、家庭團圓和事業前程,更葬送寶貴的自由和生命。

要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被社會上的丑陋現象迷惑自己的雙眼,在權力、金錢、美色等的考驗面前自警、自重。要不斷加強學習,不斷改造世界觀,不斷增強黨性鍛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堅強的黨性意識,不是一朝一夕或一勞永逸的事情,也不會隨著歲月流逝、職務升遷等自然獲得,它需要一輩子的學習,既要學理論,也要學先進,更要吸取教訓。要牢固樹立“廉者榮、貪者恥”的思想,從自身做起,力戒貪念。要繃緊“遵紀守法”這根弦,切莫心存僥幸,切記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都發生了多方面的變化,但是非、善惡、美丑的界限不能混淆,作為共產黨員堅持什么、反對什么,倡導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須旗幟鮮明。

我們一定要時刻把加強學習改造、增強黨性鍛煉作為自己做人做官的頭等大事抓緊抓好,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時時處處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

必須時刻保持自我約束意識。許多腐敗分子,都是因為對自身要求放松造成惡果,提高自我約束意識首先要構建正確的權力觀,做到權為民所用;其次要提高對自己包括家人的要求,諸多反面事例告訴我們,腐敗最初的根源往往來自家庭的影響;要努力學習,認真接受教育,如果放松學習,思想停滯,就會心中失去大局,就容易分不清是非;要在實際行動中提高反腐倡廉的能力,自覺抵制金錢、人情等對自己的影響。

以上是觀看反腐倡廉宣傳片的一些體會和感想,作為一名公務員,我們只有銘記黨的誓言,永遠服從于黨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才能真正做到執政為民,才能確保我們的檢察事業永遠興旺發達!

第五篇:筑牢拒腐思想防線 夯實家庭反腐陣地

筑牢拒腐思想防線 夯實家庭反腐陣地——— 岳陽縣200多名黨政負責干部配偶接受黨風廉政教育

加強黨員干部廉潔自律工作,不僅要加強對黨員干部本人的廉潔從政教育,也要加強黨員干部配偶的廉潔教育,共同構筑家庭反腐防線。7月24日至25日,我縣積極響應市紀委廉潔從政宣傳教育月活動,組織全縣黨政主要負責干部配偶,開展了為期兩天的黨風廉政教育培訓活動。全體縣委常委、其他在職縣級領導,縣四大家在職縣級領導配偶,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縣直各單位黨政主職領導干部配偶共215人參加了此次培訓活動。

24日下午,參加培訓的學員首先來到岳陽市廉政教育中心進行參觀。面對一幕幕現實案例,不少學員感慨地表示,由于配偶貪婪,一些原本廉潔的領導干部在“枕邊風”的吹拂下越陷越深,走上了違法違紀的道路,這樣的教訓著實讓人扼腕嘆息,發人深省。在縣公安局看守所、縣法院審判廳,大家聽取在押人員的現身說法,接受現場警示教育,學員們告訴記者,所聞所見讓大家深受教育,更加深切感受到違法亂紀所付出的慘痛代價,更加深刻認識到領導干部遵紀守法的重要性。

25日上午8點30分,會員們在縣委黨校報告廳參加了全縣黨政負責干部配偶黨風廉政建設報告會。會議組織學員觀看了警示教育片《蛻變的權力》,聆聽了廉政建設專家傅學儉的講座。教育片和講座,深刻剖析了發生在大家身邊的違紀違法案件,并就黨員干部如何應對腐敗和腐敗陷阱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得到了學員們的一致好評。

市委副書記兼縣委書記彭國甫主持會議。彭國甫在會上指出,我縣開展黨政主要負責干部配偶黨風廉政教育培訓活動,目的就是向各位領導干部的配偶、家屬的默默奉獻與支持表示感謝,希望大家能繼續關愛我縣發展,關愛家庭幸福和諧,為壯大我縣領導干部隊伍打下堅實的基礎。

彭國甫指出,這次活動的理念與價值在于:崇尚“廉內助”,教育“賢內助”,呵護“好內助”,懲治“貪內助”。他強調,干部作風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必須年年抓、月月抓、天天抓,常抓不懈,做到警鐘長鳴,因為家庭對于反腐倡廉能起到特殊作用,因此在領導干部自身建設加強的同時,還要將反腐倡廉的陣線延伸到家庭中,夯實家庭”反腐長城“ ,共同構筑家庭反腐防線。

彭國甫指出,德是為官從政的立身之本,領導干部必須堅決鄙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與極端的個人主義,一個人生命的意義并不在于長度,而在于力度與寬度,在于他對社會的回報與關愛,作為領導干部,作為共產黨員,更應該努力提升道德修養,全力回報社會與人民的培育之恩,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切實為人民謀實事、干好事。彭國甫鄭重寄予領導干部配偶家屬幾點希望:要樹立正確的幸福觀,學會平平淡淡,真水無香,要有平常心,淡泊名利,堅持交往底線:不要交錯朋友,不要伸錯手,學會寧靜致遠;牢記權力是把“雙刃劍”,作為領導干部家屬要常懷助廉之心,常吹助廉之風,常算腐敗危害之帳,幫助配偶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督促配偶遵紀守法,依法辦事,不違規違紀。彭國甫還希望,領導干部配偶家屬要善于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力爭成為配偶志同道合、齊頭并進的伴侶,互幫互敬、比翼齊飛,共同夯實家庭“反腐長城”、共筑反腐的“思想防線”,共建充滿和諧親情的溫馨家園,共建遠離腐敗行為的潔凈港灣。

兩天的培訓活動讓學員們進一步明確了家庭助廉的意義,進一步增強了廉潔意識、防范意識和監督意識,她們紛紛表示要自覺幫助領導干部嚴格執行廉潔從政各項規定,經受住各種誘惑和考驗,當好“廉內助”,勇做“賢內助”,用實際行動構筑牢固的家庭反腐防線。(岳陽縣紀委宣教室)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中國保險業的現狀分析下一篇:整改措施落實效果報告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