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鄉村振興目標任務

2022-08-04

第一篇:鄉村振興目標任務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路線圖和任務書

[摘要]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三農”問題的高度重視。本文從深刻理解把握中央一號文件的特殊重要意義著手,深入分析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遠歷史意義和重大現實意義、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并且對中央一號文件的新提法和新部署進行了思想觀念層面和任務安排層面的解讀,有助于更準確深入地理解黨中央一號文件的內涵與意義。

[關鍵詞] 鄉村振興戰略;“三農”;小康社會

[中圖分類號] D6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29-1445(2018)04-0046-0

3201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改革開放40周年,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歲末年初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主題的一號文件,這是中央一號文件連續15年關注于“三農”問題。這既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英明決策,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

深刻理解把握中央一號文件的特殊重要意義

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受到國內外的廣泛關注以及廣大農民群眾和“三農”工作者的衷心擁護。三個月后,中央一號文件再次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三農”問題的高度重視,也賦予了中央一號文件特殊的重要意義。

(一)“為什么要干”:中央一號文件使我們更加準確理解把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遠歷史意義和重大現實意義。

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解決了關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認知問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首先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必然要求。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最突出地體現在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業發展不充分。其次是全面落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戰略部署,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三農”問題過去是、現在仍然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沒有農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也就不可能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再次是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應當看到,這些年來我們的改革發展成果更多地體現在城市,體現在大中城市及其居民,農村和農民受益相對不多。盡管我們一直在努力改善這種分配格局,且城鄉居民收入倍差實現了逐年縮小,但是與我們的綜合國力和發展水平相比,我們還要作出更大的努力。

(二)“應該怎么干”:中央一號文件使我們更加全面理解把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

在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之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都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總體部署。但是,鑒于信息不夠直接和不夠全面,難以滿足社會各界的知識和信息需求。中央一號文件,正式向全社會明確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的指導思想,要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中央一號文件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分兩個階段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安排,重點明確了到2020年和到2035年的目標、任務,并且從七個方面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本原則,特別是將黨管農村工作作為首要原則提出,將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作了原則要求,強調要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不搞形式主義,等等。

(三)“具體如何干”:中央一號文件使我們更加系統理解把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任務。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鄉村振興是全面振興,任務繁多而艱巨。中央一號文件,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重點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涉及的“人、地、錢”三大要素,從十個方面全面部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各項重大任務。

中央一號文件的新提法和新部署

中央一號文件充分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符合我國基本國情農情,順應新時代發展新要求,明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黨和政府的農村工作重點,形成了諸多新提法和新部署。這些新提法新部署主要體現在“知”和“行”兩個層面:一是思想觀念層面,二是工作任務安排層面。中央一號文件切實做到了邏輯嚴密、知行合一,表達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我們黨領導農村工作的新境界和新做法。

(一)在思想觀念上,中央一號文件充分體現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黨領導農村工作的新境界: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中央一號文件系統深入地論述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的具體路徑,至少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要走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之路。優先發展農業農村是對農業農村工作的新定位,這是前所未有的新提法,以前中央文件只是在教育和就業問題上用過優先這個詞。中央一號文件還要求,體現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就是要在干部配備上優先考慮、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

二是要走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之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是我國現代化戰略的新安排,以前我們主要是講農業現代化,這次明確將“農村”加上,主要是在空間上對應于城市現代化,更加科學更加全面。

三是要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城鄉融合發展是建立新型工農城鄉關系的新主張,黨的十六大提出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實現城鄉發展一體化,黨的十九大和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推動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

四是要走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之路。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是針對我國特殊國情農情而提出的農業現代化新要求。中央一號文件要求,要統籌兼顧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扶持小農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把小農生產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

五是要走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之路。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是實現從民主管理鄉村到有效治理鄉村的新舉措。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中最基礎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構建“三治結合”的鄉村治理新體系,既符合國家基本制度和基本國策的要求,也適應鄉土中國的傳統道德。這對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和諧有序具有重要意義。

(二)在任務安排上,中央一號文件充分體現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黨領導農村工作的新做法:頂層設計和工作任務創新。

首先,在頂層設計層面,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政策和重大改革,至少體現在以下15個方面:1.制定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年—2022年),各地區各部門要編制鄉村振興地方規劃和專項規劃或方案;2.制定和實施國家質量興農戰略規劃;3.研究制定扶持小農生產的政策意見;4.抓緊研究提出深化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體制改革意見;5.制定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指導意見;6.加快制定鼓勵引導工商資本參與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7.銜接落實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的政策;8.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9.研究制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10.探索稻谷、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11.抓緊出臺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和加快設立國家融資擔?;?12.建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責任制和實行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13.研究制定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14.抓緊研究制定鄉村振興法的有關工作;15.建立鄉村振興專家決策咨詢制度。

其次,在具體工作任務層面,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行動和重大工程,其主要包括以下15個方面:1.實施國家農業節水行動;2.實施產業興村強縣行動;3.實施興林富民行動;4.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5.實施特色優勢農產品出口提升行動;6.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和實施鄉村綠化行動;7.開展農業綠色發展行動;8.實施農村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行動;9.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10.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11.實施智慧農業林業水利工程;12.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程;13.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14.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程;15.組織實施高校畢業生基層成長計劃。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一定能夠組織實施好這些新的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行動和重大工程,實現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的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目標,繼續為全球解決鄉村發展問題貢獻出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韓 俊.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新旗幟和總抓手[J].求是,2017(5).

[4]欒相科.三問鄉村振興——國家發展改革委“周三大講堂”深入解讀鄉村振興戰略[N].中國經濟導報,2018-01-30.

(作者簡介:吳曉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第二篇:四川省鄉村振興研究及案例分析報告(發展目標,農業政策)

一、四川省農業發展概況

總體概況:四川地處西南內陸,幅員面積48.5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的5.1%,居第五位。境內東部為盆地,西南為山地,西部為高山峽谷高原,平壩占7.84%,丘陵占10.06%,高原占32.08%,山地占49.44%,水面占0.58%。2012年末,四川總人口9097.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585.3萬人,轄21個市(州)、181個縣(市、區)、4410個鄉(鎮)。 全年肉豬出欄6579.1萬頭,比上年下降5.0%;牛出欄267.3萬頭,下降0.5%;羊出欄1780.4萬只,增長1.4%;家禽出欄65259.8萬只,下降3.7%。豬肉產量下降4.5%,牛肉產量增長2.7%,羊肉產量增長1.3%。禽蛋產量下降2.4%,牛奶產量增長1.5%。

全年完成荒山荒(沙)地造林54.6萬公頃。年末實有森林管護面積1769.9萬公頃。年末全省共有濕地公園64個,其中國家濕地公園29個。年末森林覆蓋率38.03%,比上年提高1.15個百分點。

全年水產養殖面積22.0萬公頃,比上年增長2.4%;水產品產量154.4萬噸,增長6.2%。

全年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7.1萬公頃,年末有效灌溉面積287.6萬公頃。全年新增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7.7萬公頃,累計945.7萬公頃。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4530萬千瓦,新增80萬千瓦。全年農村用電量189.4億千瓦小時,增長3.4%。

二、四川省農業政策

政策制定在我國國家政策對于國民經濟的發展方向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時制宜的農業政策對農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國家政策在我國的實施有一個目標,針對大的方針各個省市自治區因自身條件而異,制定合理的政策。從自身出發,結合中央總體規劃以及中央指導指示意見,建立各個層面的完善政策 發展總規原則

堅持農民主體尊重農民經營自主權和首創精神,引導傳統農戶提高生產經營能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壯大農村實用人才隊伍,激發創新、創業、創造活力,緊密農民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利益聯結,切實保障農民的各項合法權益,最大限度地提高農民在農業農村發展中的參與度和受益度,讓農民真正成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建設主體、受益主體。 堅持綠色發展生態優先,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尊重、順應、保護自然,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與生態相協調,因地制宜根據各地資源環境特點,挖掘各地獨特資源環境優勢,把良好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生態農業等產業發展優勢,積極發展循環農業、低碳農業,推進農村生態保護與治理,優化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實現綠色富省、綠色惠民。

堅持市場導向從源頭牢固樹立以市場為導向、圍繞消費進行生產和調整的觀念,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著力優化產品結構、生產結構和產業結構,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增強農業產業競爭力,提升農村發展活力。

堅持雙輪驅動以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等為重點,全面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構建有利于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市場化、法治化、制度化環境;以農業科技創新為核心,農科教聯動,不斷推進自主創新、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依托全面創新改革示范區建設,構建改革與創新雙輪驅動的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機制。 總規目標

努力實現5大目標

農業基礎保障條件進一步改善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明顯提高,農業科技貢獻率、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分別達60%和63%,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75%。

主要農產品供給能力穩步增強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88.8萬公頃,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9000萬畝以上,綜合生產能力達800億斤以上,肉蛋奶、蔬菜和水產品產量保持穩定增長,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

農業生產經營水平明顯提升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持續快速發展,打造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公共品牌、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進一步增強農業市場競爭力。

農村生態環境不斷優化森林覆蓋率達40%,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85%,農業生產實現“一控兩減三基本”,土壤重金屬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等環境問題治理有效,農村人居環境進一步優化,長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基本建成。

農村全面小康社會同步建成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增加,增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實現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幸福美麗新村,在全省普遍建成市(州)級或縣(市、區)級“四好村”的基礎上,60%以上的村建成省級“四好村”,農民生活達全面小康水平。

三、發展展望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堅持市場需求導向,主攻農業供給質量,優化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著力抓好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等重點任務,實施產業基地建設等十大行動,建好“四區四基地”,努力建設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強、科技創新水平高、農業質量效益好、三次產業融合深、服務體系建設優、農村生態環境美、農民收入增加快的農業強省。到2022年,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穩定在全國前五位,主要農產品商品化率達70%以上,“三品一標”農產品數量達5600個以上,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為2.4:1,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2%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 農產品加工壯大行動

總目標:到2022年,農產品加工業經濟總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工業總產值達到2萬億元以上,建成全國優質農產品加工基地。 發展方向:農產品原產地初加工、農產品深加工 工程:實施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排頭兵”工程

機制:建立完善企業與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川字號”知名品牌創建行動

1、新增農產品(食品)中國馳名商標10件以上、四川省著名商標200件以上

2、創建省級區域公用品牌5個以上、四川優質品牌農產品(食品)200個以上

3、實施品牌建設“五大工程”,創新品牌宣傳營銷,加強品牌保護監管

4、開展四川美食全球行活動,加大品牌創建支持力度 農業清潔生產行動

近年來,四川實施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監督抽查、專項監測等監測計劃,年定量監測農產品樣品量達到2.4萬批次,年快速抽檢農產品樣品量達到450萬批次,有效排查風險隱患,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連續多年穩定99%以上。今年以來,抽檢各類農產品樣品6655個,總體合格率99.1%。

“兩減”即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量,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三基本”指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農膜基本資源化利用。

進一步支持川字品牌的打造,保證農產品合格率,推進農業清潔行動開展。 科技創新引領行動 目標:農業科技創新體系不斷健全,優勢特色農業產業技術體系不斷完善,創新能力、創新效能和創新水平顯著提升,先進適用技術覆蓋面進一步擴大,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提高10個百分點以上。 5項工程

糧油作物方面,以口糧優質化為主攻方向;特色經濟作物方面,以滿足個性化、多樣化市場需求為主攻方向;畜禽水產方面,以安全、優質、風味為主攻方向。

建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清單,加強成果中試、熟化,搭建不同生態區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推進社會化成果轉化中介服務機構建設。

建設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提升國省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水平,培育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加快布局一批高水平交叉學科創新基地(平臺),深化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

種養殖環節,以機械化、標準化、精準化為目標,建立綠色生產技術體系。加工環節,立足節能、綠色、智能的產業新要求,開發安全、健康、方便的新產品。

圍繞主導產業,推進農業信息智能化、農業管理精細化、農業生產設施化、農產品物流現代化。

第三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先要振興鄉村教育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教育投入繼續向困難地區和薄弱環節傾斜。我認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首先要振興鄉村教育,鄉村教育的落后面貌不改變,鄉村振興戰略就無法全面落實。”民進海南省委副主委、海南省政府教育總督學潘惠麗委員說。

潘惠麗委員表示,目前我國教育事業全面發展,正在逐步實現從“有學上”到“上好學”,從教育大國邁向教育強國。但是,鄉村教育仍然是我國教育最大的短板,教育發展中最大的不平衡仍然是城鄉發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仍然是鄉村教育發展的不充分。

“現在農村教育體系不健全,幼兒教育、義務教育、職業教育、繼續教育都有待完善,還沒有形成全鏈條推進的有效機制。同時,農村各層級段教育呈現出來的突出矛盾也十分復雜,農村勞動力培訓、職業農民培養的主體、職責、機制不完善。”潘惠麗委員擺出了自己在調研中發現的一系列問題。 對此,潘惠麗委員建議制定鄉村教育振興發展規劃,并納入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規劃中統籌部署、統籌推進。她說:“以構建學習型社會、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為目標,科學、系統地做好農村學校(含幼兒園,成人學?;蛘军c)布局規劃,使鄉村各類教育有場所、有陣地,尤其要及早制定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的指導標準,優化和穩定農村義務教育布局。”

除了做好頂層設計,潘惠麗委員還建議研究制定支持引導優質教育資源向鄉村流動的制度措施。比如:進一步細化《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切實解決城鄉教師交流和流動的制度障礙;依托特色小鎮、風情小鎮建設,制定政策,積極引導城市公辦優質名校在小鎮辦學建校,推動城市優質教育資源向鄉村下沉等。(記者 王曉櫻)

上一篇:培養一流大學師資

下一篇:突破地方高水平大學改革難點,釋放高?;盍?/p>

第四篇:鄉村振興專題講稿:發揮黨員作用助力鄉村振興(2篇)

同志們:

我們都知道,黨的十九大作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部署,并作為“七大戰略”之一寫入了黨章,提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

“二十字方針”。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又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了具體要求,提出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的主攻方向。省委、市委先后出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對推動鄉村振興作出了具體安排??h委縣政府剛剛制定出臺了《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2020年我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任務目標、方法路徑和保障措施,為我們落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指明了方向??梢哉f,自上而下這一系列的舉措,都釋放了一個強烈的信號,那就是鄉村振興已經成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新旗幟,也是統領我們農村發展的總抓手。

作為農村黨員,我們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實踐中應該怎么干、干什么?是當前需要大家認真思考的新課題。今天,我就結合我個人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學習體會,從如何

理解、怎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及廣大農村黨員應發揮什么作用三個方面,和大家一起探討交流。

第一個問題,如何理解鄉村振興戰略

要理解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搞清楚幾個問題:

一、為什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十九大提出,新時代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

這個矛盾的轉化,就是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背景。通俗的解釋,就是在當前社會有的地方發展快、有的地方發展慢,比如城市和農村之間,城市資源豐富、機會眾多,大量農村人口遷移到城市里務工就業,造成城市越來越擁擠,農村“空心化”越來越嚴重。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來看,從2013年到2017年,全國總人口數在增加,但農村人口卻由6.3億減少到5.77億??纯次覀?村,也是這樣,全村2700口人,常年在外務工的就有700多人,并且都是青壯年,留下的都是我們俗稱的“61、38、99”(兒童、婦女、老人)。這說明一個問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村的社會結構和發展方式在發生著深刻變化。但是,不管發生怎樣的變化,農業的基礎性地位是不會改變的,仍然有大量農民生活在廣大農村的國情也是不會變的。有個理論叫木桶理論,說一個用木板箍起來的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我們整個國家好比這個木桶,城市和農村就是木板,現在城市

的板不但長,而且越來越長,農村的板本來就短,還可能繼續短下去。所以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重要的基礎在農村,最突出的短板在農村,最主要的難點也在農村。怎么解決呢?就得靠振興鄉村,把短板補高,補得和城市一樣齊。

二、什么叫鄉村振興戰略?概括地講,就是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通俗地講,就是農業的希望來了,農村的春天來了,農民的盼頭來了,我們可以把鄉村振興戰略這幾個字分開來理解:首先是“鄉村”?,F在講鄉村和過去講農村已經不是一回事了,農村說的是搞傳統農業的地方,也是我們種地打糧食的地方。但鄉村的范疇就更廣了,它包括了城市范圍之外的鎮、村、田、山、水、林等等。從產業結構上來講,不僅包括農業這個第一產業,還包括加工業、旅游業、服務業等二三產業,實現一產連二產接三產,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講的農業“新六產”。因此,鄉村振興不僅是農村、農民、農業的問題,而是城鄉二元結構中整個鄉村范圍內產業、人口、環境和社會結構、治理方式的全面變革。其次是“振興”。長期以來,國家宏觀的城鄉制度安排、政策設計基本上是服務于工業化、城市化,資源主要是從農村流向城市,鄉村發展普遍滯后。“振興”二字表明,今后“三農”工作的立足點將回到鄉村自身,徹底當前資源幾乎是單向流向城市的狀況,形成鄉村與城市平起平坐的地位,使城市有城市的功能,鄉村有鄉村的作用。第

三個是“戰略”。中央對鄉村振興提出的戰略目標是長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分為三步走,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

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

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這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久久為功的過程。所以我們圍繞鄉村振興要干什么事情,決不能泛泛的眉毛胡子一把抓,想著“一步進入社會主義”,必須做好規劃,明確短期、中期和長期的奮斗目標和主要任務,一步一個腳印的推進好鄉村振興的各項工作。

三、什么樣的鄉村才算振興?簡單來說,就是“三個讓”: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具體的,農業怎樣才是有奔頭?就是農業現代化水平全面提升,農業產業鏈條不斷延伸,農業的功能和價值得到拓展和掘深。當前,我**正在全力打造的***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通過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一二三產業“三產融合”、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的模式,探索出了農業全面發展的新路子。農民怎樣才有吸引力?就是農民不僅可以有多種工作來選擇,而且生活得體面有尊嚴,能享受和城里人一樣的養老、醫療、入學、休閑等生活設施和社會福利,一年四季不再像候鳥一樣往返城鄉之間,生活舒適、穩定、愜意。美麗家園什么樣?就是秩序上自治有力、法治有序、德治有效,氛圍上鄉風文明、家風良好、民風淳樸,環境上干凈整潔、生態宜居、美觀有序,總的來說,就是家家戶戶都能過幸福美滿的好日子

。

第二個問題,鄉村振興戰略應怎樣實施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兩會”上指出鄉村振興的五個方面: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梢哉f,鄉村振興是一個全面的系統工程,不能單打獨斗,需要全面把握、統籌規劃。在這里,結合咱們*村的實際,和大家交流一下幾個關鍵問題。

一是發展產業的問題,怎樣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是重點,生活富裕是根本。當前,農村產業發展的組織化和專業化程度較低。只有走產業化、集體化的發展道路,把農村經濟壯大起來,才能把外出的村民吸引回來,才能把群眾重新組織起來??梢哉f,壯大農村經濟是實現農村工作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我們省里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將村莊的類型分為這么幾個:示范引領型村莊、特色發展型村莊、改造提升型村莊、搬遷撤并型村莊,咱們村盡管資源少、底子薄,但是區位優勢好、農業基礎比較強,是屬于改造提升型的村莊,應當補短板、強優勢,重點抓好特色產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帶動村莊整體發展。

首先,要放大我們傳統農業種植優勢。這方面,2位第一書記要發揮好作用,幫助大家出點子、跑路子、搭臺子。要積極到農業局、林業局等相關單位溝通對接,邀請相關農業專家到村指導,或組

織種植戶參加技能培訓等方式,提高生姜、地瓜、花生、芋頭等傳統經濟作物,在種植、病蟲害防治以及存儲等方面抵御風險的能力,保障群眾不因技術、蟲害等問題受損失。同時,要指導大家科學選用優良品種,推廣良種良法配套,讓種子的質量更好、產量更高。需要指出一點,在推廣新的良種時,有些群眾可能習慣于老品種不愿意更換,咱們黨員在這方面要起帶頭作用,種給群眾看,等收成好了,大家也都愿意更換品種了。另外,還要注重精品園區建設,也就是在現在蘋果、板栗種植的基礎上,通過爭取高效特色農業產業平臺項目政策資金,爭取打造2處種植示范園區,并推廣使用現代農業設施設備及先進種植技術,使之成為精品示范園、高產示范園。

其次,要積極發展休閑農業和旅游業。這幾年,我們*的紅色旅游打出了品牌,就拿*來說,每年接待前來參觀學習、休閑旅游的人就成千上萬,而且是一年比一年多。咱們村東臨*,南臨*,與*相鄰,正是發展休閑農業和旅游業的絕好位置。下一步,*將結合幫扶計劃,聯合旅發委等單位,對我們村的部分農戶進行改造提升,先期打造20戶左右的紅嫂人家,吸引上級一些部門單位前來開展“三同”教育,也就是同吃同住同勞動,增加戶里的收入。另外,我們村周邊正在開發迷迭香谷、

仙溪峪旅游項目,要爭取將村居發展納入***全域旅游發展規劃,依托天然環境和地理區位優勢,合理布局,科學規劃,鼓勵引導農戶發展集生態旅游、休閑觀光、美食鑒賞、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綜合旅游項目,打造一處親近自然、感受農家生活的生態田園圈。

第三,要積極創新生產經營體制。自古以來,農民和土地是分不開的。但傳統的你的地你種,我的地我種的方式,不但效率低,而且產量也上不去?,F在國家提倡土地流轉,發展規?;洜I,也就是“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方式。我們村里有不少的耕地、建設用地、荒山、林地、閑置土地等等,下一步要進行分類統計,慢慢地引導這些土地向種養大戶、特色產業、專業合作組織流轉,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規?;洜I。此外,還要向上爭取土地整理、農業綜合開發等涉農項目,增加集體用地面積,鼓勵村集體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向種養殖大戶、外來投資者等進行有償轉讓、承包、租賃,也給村集體創收。這樣一來,土地的使用價值就更高了,農民不用種地也能掙承包費,還可以騰出手來做其他的事情,實現雙贏。

二是增加收入的問題,怎樣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習近平總書記來山東視察時明確指出,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過上好日子、體面的生活,是我們農民千百年來最大的夢想。必須把增加農村收入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持續拓寬增收渠道,才能為推進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一方面,要落實好各項惠農政策。緊緊抓住現在各項惠農富農強農政策,圍繞高標準農田建設、水土保持、水利設施建設、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等重點領域,加強對上溝通銜接,努力爭取更多的涉農項目和資金,對村里的基礎設施進行改善。近期的重擔任務是積極爭取道路建設補助政策,對村民反映比較強烈的部分生產路進行硬化,拓寬致富路;

爭取政策資金,對***兩處危橋進行修繕加固,并增設護欄,確保通行安全;

對接水利、水保部門,對村主河道上游1000米河道進行清理整治,做好河道護坡,保護水源,提升河道儲水量;

在村北部低洼處規劃建設塘壩一處,用于農業儲水灌溉,同時爭取上級政策資金,對現有塘壩進行清淤加固,從根本上上解決缺水的問題。同時,嚴格落實中央和省、市強農惠農政策,發放好各類涉農補貼,對村里的貧困兒童、困難黨員、孤寡老人、貧困戶這些低收入群體進行幫扶,及時協調解決生產生活中的難題,提高幸福感。

另一方面,要積極拓寬農民就業渠道。充分利用***平臺,及時組織村黨員群眾收聽收看農村致富帶頭人、先進村居發展建設典型事跡,并邀請其他地方的致富帶頭人優秀代表到村現場傳授經驗,充分發揮榜樣的引領帶動作用。對有發展潛力的村致富能手,及時靠上幫扶,協調解決生產生活中的難題,讓他們脫穎而出。在這方面黨員要帶好頭,這點我后面還要講。另外,咱們村外出務工人員多,打工的地方普遍距離比較遠,下一步,結合旅游開發、農業園區建設,把這部分人給叫回來,在家門口就能打工掙錢。對于那些愿意自己創業的,積極在稅收優惠、項目扶持、小額擔保貸款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讓更多的農民通過開商店、

辦工廠、做流通、搞服務,增加工資性收入。

三是美麗鄉村建設的問題,怎樣讓“農村成為宜居的美麗家園”。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元代著名畫家黃公望有一幅畫,叫《富春山居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這幅畫描繪的是富春江兩岸初秋的景象,風景秀麗、景色宜人,是人們居住的理想之地。今天,我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是為了打造現代版“富春山居圖”,就是為了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要大力改善農村環境。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今年2月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明確提出未來三年農村人居環境工作的主攻方向和目標,主要是通過治理農村生活垃圾、廁所糞污、生活污水,來提升村容村貌。改善環境最重要的是思想的改變。要積極引導群眾逐步轉變舊的生活習慣,垃圾不亂扔、積極改廚改廁、生活污水不亂倒、房前屋后自覺打掃等等。環境變好了,人的心情就會好,如果每天都是垃圾成堆、蒼蠅蚊子滿天飛,看著都難受。另外,咱們村在去年就實現了水泥路“戶戶通”,下雨不怕踩一腳泥,塵土也少了,但這些還不夠。還要集體開展綠化、美化、凈化工作,大路邊多種樹、小道旁多栽花、一些柴火堆、石頭堆還

要繼續清理,真正使*成為美麗鄉村的樣板村,也讓群眾的心情通過環境的改變而舒暢起來。

要持續加強文化建設。文明鄉風是鄉村振興的靈魂所在,是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的關鍵之舉。其中,鄉村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源地,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農村的發展動力。只有重視鄉村文化、挖掘和利用好鄉村文化,不斷推動鄉村文化繁榮發展,才能為其他振興工作提供動力,才能留住鄉愁記憶。咱們***村據說是唐代貞觀年間由王氏一族人從外地來到這里開始建村,因為當時這里長滿了野竹,所以得名*。*和*兩個村也都有著較長的歷史了。這些歷史文化都要發掘出來,特別是讓村里的孩子多學習,了解村莊的歷史及發展變化,時刻銘記以后不管走到哪里,根就在***,這就是鄉愁記憶。同時,還要在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上下功夫。一方面,在村河道交匯處規劃建設一處占地3畝左右的文化廣場,融入黨建元素,既作為村民群眾茶余飯后休閑、娛樂、健身的場所,也作為宣傳黨建、凝聚民心、弘揚傳統文化的一處陣地,豐富農村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大力宣傳精神文明,引導群眾弘揚新風正氣,積極發動群眾開展廣場健身及各類文化娛樂活動,廣泛開展“星級文明戶”、“和諧家庭”、“好婆媳”、“好夫妻”、“好兒女

”等評選活動,引導村民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家庭美德,養成良好的個人品德,形成好的風氣。

要積極創新社會治理。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的要求?;鶎狱h組織是黨執政的根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效果的好與壞,關鍵是看農村基層黨組織強不強,基層黨組織書記行不行,村里的治理搞得好不好。今年以來,我們把創新基層社會治理作為重點項目來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為什么這么搞?首先,部分農村黨組織領導作用發揮不明顯,甚至個別村的村主任說了算,黨支部軟弱渙散、扶不起來;

其次,行政村規模調整不徹底,還是各干各的,誰也管不了誰,影響了政策的落實;

再者,就是各個村里設置的崗位,比如計生主任、警務助理、報賬員等,差不多有10多個,有不少占著崗位不干活,或者本身就不用了干活,但工資照發,錢雖不多,也就三五百塊錢,可是就全縣來說,加起來就是筆不小的數目。怎么辦呢?一是加強黨的領導。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選優配強黨組織書記,增加黨員在村委會、村民代表中的比例,提高黨的工作的覆蓋率。二是實行規模調整村“兩委”干部“雙重”分工負責制,給你發揮作用的平臺,讓每個兩委干部都負起責任,使“

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干好有激勵、失職就問責”。再一個就是設置“三大員”。把以前十幾個村級崗位進行整合,在每個自然村統一設置社會治理網格員、集體“三資”管理員、社會事務服務員這三個崗位,鼓勵村“兩委”成員兼職擔任,并將原來的人員的工資補貼進行整合,集中向“三大員”發放,提高他們的收入,增加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咱們村前期按照這個思路進行了整合,從目前的效果來看,還是不錯的。根據村里的黨員群眾反映,這部分人干事的積極性也高了,也為下一步我們推動鄉村振興打下了一個好的基礎。

第三個問題,農村黨員在鄉村振興中應該怎樣發揮作用

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根本是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對我們農村黨員來講,我認為,在鄉村振興的具體實踐中,必須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亮明黨員身份,積極主動作為,真正以主人翁的意識、以領頭雁的姿態,帶著老少爺們一塊“擼起袖子加油干”,把我們的家園建設得更美好,讓我們的生活更富裕。

一要講政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員干部在政治上出問題,對黨的危害不亞于腐敗問題,有的甚至比腐敗問題更嚴重”。并強調“什么時候全黨講政治、黨內政治生活正常健康,我們黨就風清氣正、團結統一、充滿生機活力,黨的事業就蓬勃發展;

反之,就弊病叢生、人心渙散、喪失斗志,給黨的事業造成嚴重損失”。講政治是對黨員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也是黨員必須堅守的底線,決不能說我只是一名農村黨員,又不是什么領導干部,講不講政治關系不大。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也是很危險的,我們在座的黨員千萬不能有這種想法。特別是當前,信息網絡非常發達,我們經常使用的微信群、朋友圈里,各種各樣的負面言論層出不窮,還有一些封建迷信、邪教等內容,我們有些黨員原則性、戰斗性不強,發現了也不敢去制止,有的還進行了轉發、傳播,甚至有的黨員竟然參加宗教活動。這些都是黨規黨紀明令禁止的行為,必須嚴肅查處、堅決杜絕。大家都是黨員,在村里平時的一言一行,群眾都看在眼里。所以,必須時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和鑒別力,把愛黨、興黨、護黨落實到工作生活各個環節,自覺劃清是非界限,同不當言論、封建迷信活動、邪教等作堅決斗爭。

二要有本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往大了說,履行黨的執政使命,必須有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的黨員隊伍。往小了說,就黨員個人自身而言,如果本領一般、能力很弱,不要說為黨作貢獻了,連自身生活都可能保障不了,群眾對你也不信服。所以說,有本領很重要,我們每名共產黨員都必須有安身立命的法寶。怎么樣提高本領?關鍵是要勤于學習。當前,為了豐富黨員學習形式和內容,我們先后規范了“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黨內政治生活,大家要按要求認真參加,決不能想來就來、想走想走。另外,還要學習新知識、新技術,俗話說:“人有一技之長,不愁家里無糧”??赡苡械狞h員會說,我們在農村,會種地就行了要技能有什么用?這句話大錯特錯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對于農村是一次大變革、大發展,需要的不是會種地的農民,而是專業化、技術化、職業化的新型農民。比如說剛才提到的

*,從開始建設之后,村里有手藝的人有的干石匠、有的搞民宿、有的制作手工藝品,收入都很可觀。而沒有手藝的只能打零工,收入差距一下就拉開了。因此,大家作為黨員,要積極學習新技能,今后將陸續開展“鄉村星火計劃”、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電商人才培訓和“鄉村之星”“鄉村工匠”鄉土藝人”評選等活動,大家要積極參與,既提升自己的能力本領,也給村里的群眾帶個好頭。

三要能致富。“自己富了不算富,帶領群眾共同富裕才算富”,這已成為廣大農村黨員干部的新追求。會不會、能不能帶領群眾致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農村黨員在群眾中的威信高低。目前,農村黨員中有一種人是“富了不帶富”。這種人有經濟頭腦,很會算計,但只關心個人的利益,從不關心集體和群眾利益,不愿意操心帶領群眾致富,沒有奉獻精神。在座的黨員同志,有很多都是村里的致富能手,自己富了一定要不忘眾鄉親,要想想怎樣帶動大家富起來。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政治組織優勢,制定規劃,確定目標,努力帶領群眾致富。農村黨員、干部要當好農民的“千里眼”、“順風耳”,學會捕捉準確的市場信息,搞好信息咨詢,積極幫助農民開拓市場,切實解決好一家一戶辦不了、辦不好的事情,積極主動領著群眾闖市場。也許有的黨員、干部

會說,自己有心想幫著群眾共同尋找發家致富的路子,但是每家每戶絕大多數都是自主經營,很難提出好的致富路子。目前來看,黨員同志可以積極把有創業意愿和培訓需求的群眾組織起來,參加我們舉辦的各種培訓活動,學習上級政策、掌握致富信息、提高能力素質,讓群眾的“腦袋”先富起來,找到各自致富的路子和本領。

四要當表率。“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要在各項村級工作中切實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比如,硬化道路、村莊綠化等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中,黨員同志要出工出力,要主動幫助村“兩委”出謀劃策,積極向群眾宣傳村級建設發展計劃,向群眾做好解釋工作,爭取群眾最大支持。在環境衛生整治和鄉村文明建設行動中,黨員同志要發揮帶頭作用,主動認領衛生區域,帶好頭、負好責,帶領大家把自己庭院周圍的環境衛生打掃好、保持好,讓整個村莊的村容村貌再實現一個新的提升。再就是,隨著經濟收入和家庭生活條件提高,老百姓對文化娛樂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多,我們的黨員干部,要多想想怎樣把村里的群眾文化生活豐富起來,廣場舞就是個很好的形式,尤其是女性黨員同志,要切實擔起這個責任來,負責組織好、協調好,讓更多的人跳起來、舞起來,把老百姓的精神頭展現出來。

五要保穩定。隨著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農村穩定面臨的壓力也將不斷增大,征地搬遷、宗族矛盾、家庭鄰里糾紛等等,都容易引發不穩定因素。作為黨員,大家一定要把維護穩定、促進和諧的責任擔負起來,為群眾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大家平時與群眾朝夕相處,對村里發生什么事情、出現什么情況、存在什么不穩定苗頭,各方面信息掌握的比較早比較多。我們不怕出問題,出現問題后關鍵要早知道、早發現、早化解。對一些小的矛盾問題,比如家長里短、鄰里糾紛等,黨員同志要充分發揮自身作用,及早發現、及早介入,積極做好調解工作。對于一些大的矛盾問題,比如搬遷方面的政策性問題,如果群眾不理解,我們要深入到他們中間,積極幫著做好耐心細致的解釋說明工作,理順群眾情緒,避免矛盾激化;

對群眾意見建議比較集中的方面,要收集匯總好,及時向村干部反映說明。在這些方面,希望大家都要真正負起責任、發揮作用,以積極自覺的行動把村里穩定維護好,為我們村的長遠發展營造一個和諧穩定的整體環境。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現場會上的講話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新時代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天,我們召開這次現場會的主要目的是,

把精神吃透,把方向找準,把大幕拉開,把戰鼓擂響,用心把鄉村振興這臺大戲唱出氣勢、唱出彩頭!會前,我們看了現場,聽了匯報,大家都感到思想有觸動、心中有想法,

有觸動就要動起來,有想法就要干起來。為此,根據與會同志的討論,結合自己的思考,關于實施鄉村戰略,我講幾點意見,供大家在工作中參考。

一、對中央決策如何看?

站在新時代的高度,我認為,對鄉村振興這個中央的重大舉措,需要從四個角度來看待、來把握:

第一,從新時代現代化強國戰略布局來把握。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且排在七個重大戰略第四位,表明鄉村振興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

第二,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來把握。習近平同志反復教導我們: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要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告誡我們:

要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鄉村振興戰略正是這些思想的結晶。

第三,從歷史的發展的眼光對比中來把握。黨的十九大從新時代的出發,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提出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總要求,內涵更豐富、目標更高遠,反映出鄉村振興的新理念、新目標、新舉措、新要求,是一種實踐的升華。

第四,從緊密聯系我縣三農工作的實踐中來把握。這些年,我縣農村發生了一系列深刻變化,曾經普遍存在的行路難、飲水難、上學難、看病難正成為歷史,城鄉差距在縮小,特色在凸顯,

一種“返璞歸真”的理想狀態正在路上,城鄉同等價值已經上演,農業農村正在走向現代化。這說明,鄉村振興對于未來的鄉村,應該是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市民休閑度假的理想樂園。

二、對“二十字”要求咋理解?

黨的十九大報告將新時代農業農村的發展要求概括凝練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個字,這五個方面環環相扣、各有側重,是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抓手。對這二十字的總要求,我覺得應該從以下五個層次來理解:

第一,“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核心,也是直接解決農民收入低下、農民棄農進城、城鄉發展失衡問題的關鍵所在。

第二,“生態宜居”是農民的夢想,更是我們生態建設的重點、綠色發展的基礎。

第三,“鄉風文明”是農耕文明復興,也是直接解決親情鄉情缺失、熟人社會消失、人與人信任危機問題的重要載體。

第四,“治理有效”是鄉村社會建設的基石,更是有效解決我們基層組織虛化、基層自治缺失、基層法治失效、基層德治失靈問題的“一劑良方”。

第五,“生活富裕”是農民的基本向往,也是我們的立黨初心和執政基礎,更是縮小城鄉差距、貧富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

總體來說,這二十字總要求,體現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執政目標。

三、對鄉村振興怎么抓?

前段時間,在全市鄉村振興戰略座談會上,市委領導語重心長地講,鄉村振興戰略沒有老路可走,沒有經驗可循,

闖出路子就是特色、就是亮點,就是創新、就是經驗。為此。我們要結合實際,搶先一步抓機遇,快人一招見行動,努力實現“八個找得到”的目標。

第一,讓產業找得到效益。鄉村要振興,產業是支撐。當前,我縣傳統種養模式沒有得到根本轉變,適度規模經營尚未形成,農業產業鏈條不長,農產品商品化率不高,農業企業存活率低。我們要實現靠山吃山,讓有限的資源產出更大的效益,就要精耕細作,全面開啟“四精”模式。在精準發展上,要緊緊圍繞“4+3+X”特色效益農業體系,精準發展人均

1

畝高效農業。對產業基礎薄弱的地方,要著眼“培育”,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對產業基礎好的地方,要著眼“培優”,做大做強優勢產業。著力解決“種什么、怎么種”的問題,

把“種什么、吃什么”轉變為“吃什么、種什么”,讓單向的“種得好”轉變為雙向“賣得出、賣得好”。在精心管護上,要讓那些不會種地、不想種地的人擺脫土地的束縛,讓想種地、能種地、會種地的人留在土地上,培養出一批新型職業農民;重點要強化技術服務,讓所有農技人員到田間地頭去“辦公”,用良種、良法、良策,讓好品種實現好品質。在精細加工上,要新培育一批農產品加工企業,探索種養與加工兩條線分線運行,以組織化加工對接組織化生產,延伸產業鏈,延長產品鏈。在精品營銷上,要強化品牌建設,提高農產品組織化程度,建立優質農產品展示展銷中心,加快發展直營直銷,推動農產品進展會、進超市,推廣“會員制”銷售、農產品網絡營銷,推進

產品變商品、商品變精品、精品變極品,讓好產品賣出好價錢。

第二,讓資本找得到平臺。當前,大量的人口和資金仍然從農村向城鎮單向流動,農村土地大量撂荒,而城市資本因農村土地資源難以流動,導致寶貴的資本大量沉淀,難以進入農村。十九大明確提出,農村土地承包期將再延長

30

年,這為盤活農村資產和城市資本雙向互動提供了政策支撐,要用好用活這些政策。同時,針對農村閑置資產,要以“兩出兩進”為抓手,讓農民從農村走出來,讓農產品從農村走出來,吸引城市資本進農村,鼓勵城市居民進農村。資本是支撐產業發展的核心動力,要管住規劃、放開市場,守住底線、多元供給,以

資源為新郎、資本為新娘,讓“資本下鄉”參與農業產業化、規?;同F代化發展,參與農產品策劃、包裝、運營,參與鄉村旅游發展,參與美麗村莊建設;要讓“市民下鄉”盤活農村閑置資源,刺激農村消費,倒逼農村文明程度提升,通過人員流動、資源互換,釋放出農村發展巨大空間,讓

市民下鄉有盼頭、能人回鄉有勁頭、企業興鄉有干頭、農民掙錢有奔頭。

第三,讓村莊找得到韻味。這些年,我們在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環境治理上得到了極大改善,但對照生態宜居的要求,還有較長的路要走。要推動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打造“我們的村莊”品牌。

首要是呵護鄉村環境。要從改廁、改廚、改水、改圈做起,深入開展“清潔家園”行動,完善農村“五有”生活垃圾收運處理系統,控制農村面源污染,大力實施山地森林化、庭院花果化、道路林蔭化、農田林網化、村鎮園林化等綠化工程,保護好綠水青山和清新清凈的田園風光。重點是完善基礎設施。要以脫貧攻堅為契機,大力推進農村“水電路氣訊房”等建設,

“水要戶戶連通,電要穩定貫通,路要條條暢通,訊要高速互通”,對農房加強修繕改造,真正達到

“山上蒼松翠滴、村內別墅林立、亭臺樓閣點綴、古風神韻成趣”。

關鍵是健全公共服務。深入推進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沉下農村,推動鄉村生活品質和質量的提升,讓農村更像“農村”,實現鄉村高質量發展。

第四,讓活動找得到場所。如今,廣大農民物質生活富裕后,對美好生活的渴求特別是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愈來愈強烈,需要“有辦事、有交流、有娛樂、有學習”的場所。

要讓辦事有場所,加快推動村級公共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進一步拓展功能,發揮功效,讓群眾享受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務。

要讓交流有場所,針對農村老弱病殘群體,探索建設流動幸福院,按行走里程不超過

1.5

公里標準,建立群眾交流服務站,配套活動室、休息室、親情聯動室、愛心飯堂“三室一堂”,對留守兒童“親情關懷、愛心助長”,讓農村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要讓娛樂有場所,建設一批村級群眾文化娛樂場所,廣泛舉辦群眾性文化活動,豐富群眾文娛生活。

要讓學習有場所,現在我們每一個村都有圖書室,要給予足夠的開放時間,倡導讀書、學習,開辦農民講習所,引導農民更新知識和觀念,真正達到

“不同的場所,。

同樣的認真,一樣的心聲;不同的身份,同樣的關切,一樣的感動”。

第五,讓群眾找得到組織。要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著力抓好基層黨建“政治引領”、基層組織“典型引領”、基層黨員“先鋒引領”和基層治理“創新引領”,

讓支部找到道路,讓集體找到思路,讓黨員找到門路,讓群眾找到出路,讓產品找到銷路,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同時,在黨組織的領導下,成立三大組織,確保群眾在生產生活上遇到困難能第一時間找得到組織。成立村民自治組織,重點解決社會事務有人管的問題。成立集體經濟組織。重點解決

集體有收入、群眾有效益、組織說話有人聽的問題。成立新型經營主體。充分發揮有資財、有知識、有道德、有情懷、有威望的能人作用,讓農戶在產業發展上入企入社,重點解決產業發展有人幫的問題。通過

1+3

的組織體系建設,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專職的人專心做事,讓群眾更有依靠、基層黨組織更有凝聚力。

第六,讓基層找得到認同。要抓好“四公”,以公開、公正、公平、公信取信于民。公開,要重點抓好公開的廣度和精度;公平,要重點抓好兩委商議、群眾評議、監督委員會審議,做到以公平正己、以公理服人;公正,要重點抓好基層干部教育管理,堅決杜絕優親厚友,讓干部的公道正派成為群眾眼中一道靚麗的風景;公信,要重點抓好公權公用,推行干部下訪、教師家訪、醫生巡訪,把公權力用到群眾心坎上。

要抓好“四治”,建設自治、法治、德治、善治的鄉村治理體系。要構建“自治”新格局,探索“功能型黨組織+

自治組織、專業機構、社會組織”的治理機制,實現“市場能做的交給市場去做,社會能做的交給社會去做,群眾能做的交給群眾去做”;要培育“法治”新觀念,發揮民警、律師和其他法律服務工作者的作用,引導群眾學法用法,做到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要營造“德治”新風尚,深化“六項專項治理”,提振群眾精神,改變群眾習慣,培育淳樸民風;要圍繞“善治”新目標,力促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共同構成鄉村善治格局,讓群眾找得到認同感。

第七,讓致富找得到門路。要堅持因地制宜、因戶施策的原則,幫助廣大農村群眾提升致富本領、找到致富門路。

門路一:著力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要加強就業培訓,開發公益性崗位,力爭每戶有一個技能人、就業人;就近轉移農民,引導在外創業成功人士回鄉創業,吸納農民就近就地轉移就業;大力發展二、三產業,拉動社會需求,有效增加就業崗位,促進農民工資性收入增長。

門路二:著力增加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要引進和改良品種,推動規?;l展,提高質量,增加農業直接效益;加大實用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種養技能,提高農業比較效益;培養拳頭品牌,暢通市場,增加農業附加值,形成多次收益。

門路三:著力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要以創業促生財,主要抓好提供創業補貼和服務,實現創業增收;要以土地改革促生財,流轉農村土地經營權,實現土地出讓增收;要以農房改造促生財,鼓勵有條件的農民改造農房發展“房東經濟”,實現房租增收

;要以股息促生財,發展股份合作社,實現分紅增收;要以余錢促生財,增強農民投資理財觀念,增加資金財產性收入。

門路四:著力增加農民轉移性收入。要用足農業補貼政策,擴大防災減災穩產增產技術良法補助、種糧大戶補貼試點等農業補貼的受益面;要落實好社會保障制度,推動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全覆蓋。

第八,讓鄉愁找得到歸屬。

鄉愁植根于廣闊無垠的田野間,綿延于依山傍水的村莊里,濃縮于祖輩相傳的老屋中。隨著城鎮化建設的加快推進,

鄉村的記憶不再清晰,鄉愁的絲線逐漸淡去。既然現在的鄉村是城鎮化建設之后的鄉村,已不同于過去的鄉村,也無法回到過去的鄉村,那么我們要嚴格按照大保護、大傳承、大發展的要求,在振興后的鄉村找到原有鄉村的印跡和味道,而不僅僅是復制和還原。鄉村的回憶就是利用好鄉村特有的優勢,

讓美景成為一種追求,讓美德成為一種傳承,讓美味成為一種生活,讓美好成為一種感覺。

要塑造生態美景,把農村環境整治作為核心,保護好傳統村落,修復好生態環境,尊重農民主體地位,把農村建設成為家園、花園、果園、樂園,有意識的留有空間,保留傳統農耕文化,讓更多的人能夠融入農村記憶之中。

要傳承鄉土美德,把本土的勤勞善良、熱情好客、孝敬老人等傳統美德傳承下來、弘揚開來,實現“德”潤萬家;要深入挖掘本土風土人情、習俗與風情、風尚與道德、民間藝術、觀念信仰等文化資源,進一步傳承鄉村文明,弘揚“忠孝勤儉廉,仁義禮智信”的中華優秀傳統美德,讓每個人感受到家鄉的榮譽感和自豪感。要推介鄉間美味,鄉間本味是城市缺少的那份親切,要有意識地收集整理鄉間土菜、農家小吃等食物遺產,恢復傳統工藝做法,給予鄉間小技藝、小加工、小廚房定向扶持,讓鄉間美味回味一生。

要留戀鄉村美好,鄉村的記憶是美好的,是每個人的情感寄托,是一個人的感覺。我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的美麗鄉村,要喚得起兒時美好的記憶,或是“小橋、流水、人家”,或是村口老樹、村中古泉、村里老屋,或是那些銹跡斑斑的農耕用具,等等,都能觸及到刻骨鄉愁、銘心鄉謠;要喚得起友好和諧的記憶,

聽到的仍然是遠親不如近鄰,看到的仍然是家庭其樂融融,感受到的仍然是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

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系統工程,

系統工程要系統推進,系統思考、系統謀劃、系統實施。要牢牢把握

“理念是核心、生態是命脈、產業是基礎、改革是引領、黨政是主導、農民是主體、機制是保障”的思路,彈好鋼琴,下好圍棋。

一要鎖定目標。鄉村振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后一公里”,要堅持問題導向,對照“二十字”總要求和全面小康社會標準,找準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問題、短板、瓶頸、弱項,研究采取切實可行的對策措施,推動村村有新貌、村村有新業、村村有新人,最終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二要統籌規劃。要對全域鄉村進行摸底調查、全面規劃、系統設計,以中心村、空心村、撤并村作為基本單元,劃定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構建重要景點、重要農業點、村鎮居民點空間體系,把規劃落實到每一寸土地上,打造風貌美麗和諧統一的特色村莊。

三要先行先試。要確定不同類型村,先行先試,

點上示范、片上提升、面上推進、線上開發,進而帶動全部鄉村共同振興。要探索規律和方法,注重試點質量,爭取做一個成一個,一步一步向前走,形成可總結、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四是深化改革。

要遵循富裕農民必須減少農民這個規律,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深入推進農村“三變”,開展“兩確權兩到位、兩集中兩轉變”改革,實現群眾下山進城、安居興業與產業上山、生態發展;要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康養等新產業新業態,深化農村金融服務,推進鄉鎮轉職能、轉方式,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與自治組織分離。

五是激發活力。

要善借市場之手,推動政府引導、群眾參加、企業參與、資本跳舞、產業登臺,通過市場運作方式,打造支柱產業,推進規模經營。要善用群眾之智,問需于民,問計于民,

把群眾所盼變成我們所為,把群眾所悟變成我們所獲。切實發揮村“兩委”班子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讓鄉村振興戰略,你參與,我參與,大家都參與。

六是推動融合。

鄉村振興要在全域振興的

大背景中定位、大格局中行動。要讓農業成為現代產業,讓農村成為美好家園,讓農民成為體面職業,還要立足實際和資源稟賦,發掘、放大、做強各自特色優勢,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產建融合、產城融合、城鄉融合,才能有力支撐和持續推動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中央的部署、市委的要求、群眾的期盼,我們要先行先試、積極探索,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到我縣廣袤的農村大地上,把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變成轟轟烈烈的生動實踐,用心答好鄉村振興的

X

答卷!

第五篇:建設“數字鄉村”助力鄉村振興

建設“數字鄉村”

助力鄉村振興

--**市數字鄉村試點工作典型案例

近年來,**省**市以“農業生產智能化、特色產業電商化、安全監管平臺化、生活服務便捷化、農技推廣信息化”為工作目標,轉變了農業生產經營方式、推動了農村物流網建設、提升了農民數字化水平、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逐漸走出一條特色鮮明、數據驅動的農業農村現代化道路。

一、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助推鄉村經濟轉型升級

近年來,**市積極開展“互聯網+”現代農業活動,推動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各環節深度融合,不斷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

(一)推進信息化與農業生產深入融合。

**市劉猴鎮作為首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單位,以新技術滲透為主導,深入推進互聯網、物聯網等新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轄區內的**裕山菌業有限公司通過襄陽電信提供的通訊模塊,將技術鏈接到平臺,種植農戶只需在手機上進行數據設置,即可一鍵操作,實時監控查看香菇、木耳等農產品的狀態;**宏全農牧有限公司智能大棚實現了水簾降溫除濕、風機換氣,遮陽溫控等一鍵操作。新技術的應用,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證了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

(二)推進信息化與農業創新深度融合。

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農業物聯網、電子商務等信息化應用能力方面培訓力度,鼓勵支持推廣應用農業物聯網和電子商務,積極運用互聯網新思維、新技術、新模式改造流通方式、管理方式和經營方式,發揮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引領作用。截止到2019年底,全市建成縣級電商運營中心1個,縣級倉儲配送中心1個、鎮級電商服務站11個、村級電商服務站點228個,覆蓋90%以上的行政村,帶動就業12000余人,全市電商交易額突破15億元,同比增長15.38%。

(三)推進信息化與農業服務深度融合。

深入開展信息進村入戶綜合服務試點工作,建成了1個市級信息進村入戶平臺運營中心,11個鎮(辦)益農信息社標準服務站點和50個村級信息網點。以“互聯網+12316”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為載體,利用網絡和信息技術,破解農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難題,將農業信息服務延伸到鄉鎮,輻射到村組。為農業生產提供技術培訓、農業災害預警預報、農產品市場行情、農產品銷售推介等綜合信息服務。

二、大力發展信息化建設,助推鄉村社會治理有效。

按照“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標準、分步實施、分級管理、網絡互聯、信息共享”的原則,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以基礎數據平臺為支撐、以綜合治理平臺和公共服務平臺為核心,打造了

聯系群眾、服務群眾、保護群眾的智慧平臺。

(一)加快新時代農村黨建信息化建設。

依托基層網格化服務,利用黨員遠程教育平臺、QQ、微信群等方式,加強對農村在職黨員、流動黨員的教育,詳細掌握在職、流動黨員的喜好、特點、工作技能,詳細黨握黨員需要什么,想干什么,拉近了黨員和黨組織的距離,使流動黨員由“被動”變為“主動”。疫情期間全市3941名黨員干部職工聞令而動、挺身而出,根據自己的工作實際,第一時間下沉到疫情防控一線,利用居民微信群,使用統計助手APP,開展測量體溫、物資代購、心理服務等工作,做好疫情防控和保障群眾生活。相關職能部門也及時推出“網上辦”,方便群眾辦理各項業務,提供醫療救助、政策咨詢、外出務工等暖心服務。

(二)加快新時代農村治安信息化建設。

以市、鎮、村三級綜治中心為指揮平臺、以綜治信息化為支撐、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以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應用為重點的“群眾性治安防控工程“。發動社會力量和廣大群眾共同監看視頻監控,筑牢治安防控的“籬笆”,按照每個行政村在公共區域建成5個以上高清視頻監控探頭,2019年底,實現了行政村覆蓋率達100%,建成了村級視頻監控系統950個,并與全市頻監控共享平臺實現聯網對接,構建“多維感知、情報主導、立體防控”的綜合信息管理體系,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三)加快新時代農村信息化服務建設。

深入推進政務服務“一張網”建設,規范化的政務服務大廳,設置村級便民室,實行“一站式服務”“一門式辦理”,逐步擴大公共服務事項網上受理、網上辦理、網上反饋范圍。方便群眾辦事,使群眾不出鎮、村(社區)就可辦理日常生活中的高頻事項;推出“宜醫通”APP,實現醫院之間信息共享,連接起包括鎮、村在內的300多家醫藥機構,實現了全市就醫一網通,患者在就醫時四卡合一(就診卡、醫???、社???、銀聯卡四卡合一)的功能。

三、大力發展網絡文化,助推鄉村文化振興發展。

利用網絡空間和網絡社會形態特有的優勢,以新理念、新載體、新內容、新方法實現線上線下文化惠民的跨界融合,共享文化信息資源、提供公共服務、拓展服務范圍,滿足農村人民群眾對公共文化服務多樣化、多層次需求。

(一)提升鄉村網絡文化設施水平。

目前已完成85個行政村的寬帶光纖化升級改造,對3個未通寬帶行政村進行了光纖接入,新增光纖寬帶端口共28820個,破解了城鄉網絡信息的不對的瓶頸;大力實施“農村智能廣播系統”建設,覆蓋全市11個鎮(辦),投放音柱1696個,利用市融媒體播控平臺及無線覆蓋的方式,每天用1.5個小時進行廣播新聞類節目。特別是疫情期間,通過無線廣播播放疫情信息,及時的把疫情防控的各項要求在老百姓足不出戶的情況下進行了宣傳,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二)提升鄉村網絡文化豐富內涵。

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抓手,圍繞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任務要求,通過微信、抖音等新媒體,將生動鮮活的文藝表演、通俗易懂的宣講、解難濟困的志愿服務等活動通過網絡展現給廣大農村群眾,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到尋常鄉村百姓的生活;大力推進中國電信“幸福新農村”高清ITV互動電視平臺的應用,為廣大農民朋友打造全新的電視信息界面,實現“一村一電視臺”,為農村用戶提供豐富的網絡精神文化生活。

雖然我市在數字鄉村建設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推進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農村信息化硬件設施能力相對不足,信息化軟件應用水平不高;

二是農民整體素質不高,缺乏農村信息化人才;三是縣級以下信息化建設資金投入不足,投資渠道需要進一步拓寬。下一步,我市將以此次試點工作為契機,加強與上級部門的協調溝通,進一步強化措施,加快試點工作進度,盡早取得成效。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現代愛國故事集錦下一篇:宣傳思想工作要點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