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讀世說新語有感1000字

2023-06-30

第一篇:讀世說新語有感1000字

讀《世說新語》有感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讀《世說新語》有感

閱讀《世說新語》,如迎面而來一陣清風,里面的名士,淡泊名利,與眾不同,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他們才華橫溢,出口成章,甚至語出驚人,讓人感受到電光火石的瞬間迸發出來的智慧,令人回味無窮。他們生活簡樸,隨遇而安,常常蔑視權貴,讓人看見對自我自由的追求與精神的超凡脫俗。他們率性而為,放浪不羈,無視禮教陳規,展現自己至真至誠的個性。

簡傲,亦是風流人物

《簡傲卷》中,政治新貴鐘會去拜訪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期望提高自身的名望。嵇康面對鉆營于名利場中的鐘會,“揚錘不輟”,“旁若無人”,“不交以言”,冷漠而無禮;還發出了“何所文而來?何所見而去?”的質問。這聲質問,是一個高風亮節的名士對世俗之人的蔑視。雖然嵇康沒有輝煌的功名留于史冊,但他因精神的超然而被后人銘記。哪怕嵇康因傲氣而危及性命,《廣陵散》也是曲高和寡的杰作,余音不絕。

與嵇康相同的還有阮籍。

阮籍與其說是傲,不如說是狂。仍是《簡傲卷》,一次,司馬昭出席宴會,群臣嚴肅恭敬,如同上朝拜見皇帝一樣。只有阮籍,膽敢“箕踞嘯歌,酣放自若”。司馬昭居然還能容忍阮籍在宴席上的無禮,大概也是因為阮籍的人格魅力征服吧!

禮教,向來不去管顧

阮籍在母親去世不久的服喪期間,出席了司馬昭的宴席,在席上大口吃肉喝酒。這種“大逆不道”的行為司馬昭也看到了,但他庇護了阮籍。

儒家所提倡的“孝”,在阮籍眼中無非是形式。實際上,至情至性的人,很多行為都是孝,與吃不吃肉毫無關系。在為母親出殯時,阮籍蒸了一頭豬,喝了兩斗酒,在訣別時只說了句:“完了!”然后便口吐鮮血暈去,同樣體現了他的孝,對母親的思念。子孫好好地活著,活得精彩而有意義,活得健康而充滿樂趣,豈不是比二十四孝之類的極端行為更好嗎!在禮教的陳規陋習面前,阮籍敢于堅持自我,也是一種高潔的行為,只不過更加獨特罷了。

飲酒,養性暢志

劉伶是竹林七賢中最獨特的一人,他的絕技不是嵇康的琴,也不是阮籍的詩,更不是向秀的學術成就。他的絕活便是喝酒。他對就的“熱愛”可謂驚世駭俗。早年,他喜歡帶幾壇美酒,坐著鹿車,天南海北到處轉悠,還讓人拿著鋤頭在后面跟著,并吩咐:“我醉死了,就立刻埋了。”“經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面對黑暗世界,品格高尚性格剛烈的名士們用一種極端的方式忘卻現實的壓迫。既然現實如此黑暗渾濁,那些虛幻的功名利祿又有什么值得追求呢?自古如劉伶一類的好飲名士,他們內心的苦悶,又有幾人能理解!

合上書,空氣似乎變清新了,名士們的高尚品格,經過歷史滄海桑田的磨洗,仍然閃耀著熠熠的光輝,觸動我們的心靈。

第二篇:魏晉風骨——讀《世說新語》有感

魏晉風骨

《世說新語》是我國的文化寶典,但又不僅僅是一部文化寶典。書中廣泛反映了漢末魏晉之際的社會風氣,諸如清談玄學,人物品藻以及飲酒服藥等等。

在這本書中,我感受最深的是“風骨”——魏晉時代的風骨。名士不拘一格,灑脫自傲,或寄情山水,或縱情飲酒,樂琴書,善清談,至真至誠,至純至孝,那是一個風流無需多言的時代。

私以為,風骨源于心,流于行。因為是順心而為,所以肆意,所以自在,所以至真至純,所以感人無言——所以,成就了魏晉的風骨。

我看到荀巨伯探望患病的朋友,寧死不離,終讓胡兵自慚撤走。他堅定的話語,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了他重義輕生、篤于友情的崇高品質,極真摯、極感人,喚醒了粗野無禮的胡兵內心深處的良知,使他發出了“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的感嘆。荀巨伯順心而為,一舉一動都彰顯了其獨特的風骨,感人至深,便如盛開的鮮花,無需見面,花香便已足夠沁人心脾。 風骨,源自于內心的善。前有孫叔敖埋兩頭蛇,后有庾公拒賣的盧。面對危險,想要逃避,面對災禍,想要轉移,這樣的想法無可厚非,卻不被庾公所接受。他只道:“寧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于是,風骨便在這淡淡的一句話中綻放了。這種崇高的精神,這種對人、對社會的責任感,都是因為內心的善。當一個人把善放在心頭,就會從容安寧,習慣于將他人放在心上,知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真諦,時時刻刻表現出這樣一種大愛、大仁的風骨。

風骨,源自于內心的堅持。我感念著管寧的“子非吾友也”,殷仲堪的“拾以啖之”,范宣的“既終不受”„„他們堅守著自己的堅持,拒絕與自己的堅持不相符的一切事物,恪守自己的道。他們不因清貧而趨俗,不因榮華而驕奢,安貧樂道,秉持操守,登枝而不損其本。這恰如溫良的玉,不論是深埋地下,還是供于桌前,玉始終仍是玉,散發著瑩潤的光澤,卻含著不為瓦全的決絕。

風骨,更體現在發自內心的灑脫。支公縱鶴歸林,嵇康奏《廣陵散》,王羲之東床坦腹„„他們的灑脫,是對自由的追求,是對生死的淡看,是對名利的不以為意„„擁有自

己的精神世界,外物便自然而然的淡了,并非妄想“南山捷徑”,而是看開了,看淡了。于是,在那翻飛的袖影間,在那顫動的琴弦間,在那隨意的眉梢間,我看見風骨笑嘻嘻地探出頭來,一如一個頑皮的孩子。

魏晉的風骨,源自于內心,體現在舉手投足間?;蛟S他們有些空談,不切實際,但他們有自己的道,任憑外界風吹雨打,內心仍是巋然不動。于是,成就了那連生死也不可動搖的風骨!

我站在現在,遙想著魏晉的風骨。

第三篇:世說新語讀后感1000字的(--)世說新語讀后感

[世說新語讀后感1000字的(--)世說新語讀后感]2011-04-10 世說新語讀后感1000字的(--)世說新語讀后感【begin】p世說新語讀后感1000字的 世說新語讀后感

《世說新語》是南北朝劉義慶主編的志人小說,分為36門,如《德行》、《言語》、《政事》等,世說新語讀后感1000字的(--)世說新語讀后感。此中,我感覺最富有哲理性的是記錄晉人談話的《言語》。那一句句發言遣詞,無不畢肖聲口,寥寥數語,卻能陳說出一個個發人尋思的道理。

書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诔缘泥嚢?自稱時便經常重復說"艾,艾…"這樣難免被人拿來取笑。有一次晉文帝也以及他開打趣說:"你總是說…艾,…艾,究竟是幾個艾啊?"鄧艾沒生氣,也沒尷尬,回答說:"鳳兮鳳兮,本來只是一只鳳。"他用楚國陸通比喻孔子的名言,來說明自己雖然常常連連說"艾,艾",但以及孔子那樣只有一個"艾"而已。

還有一個小故事講述的是顧悅以及簡文帝。顧悅以及簡文帝同歲,但顧悅頭發早已白了,簡文帝問他:"為什么你的頭發比我先白了呢?"顧悅回答說:"水楊的資質,臨近秋天就殘落了,松柏的資質經過秋霜反而更加茂盛。"用了一個形象生動的比喻,說明了人的資質是有差異的,由此也導致了人生的許多不同。

另外一個故事講述的是身在廬山的遠公,雖然年老,但仍然不停地給弟子們講論佛經,他時常告誡弟子,說:"我如黃昏時的落日余輝,天然不會照得久遠了,只愿你們像早晨的太陽光,愈來愈明亮!"用自己熱切的言辭以及神志,將"一寸光陰一寸金"的道理以及"活偕老學偕老"的精神印刻在弟子們的心中。…

鄧艾雖口吃,但卻沒關系礙他富有智慧以及哲理的表達:每一個人都只有一個,應該好好的發揮屬于自己的那一份才能,做一只鳳,做一條龍。晉文帝的一個打趣,一個調侃,卻引出了顧悅如此富有哲理的回答:資質稟賦的不同應活出不一樣的精彩人生。遠公用桑榆之光來比喻自己,用朝陽之輝來比喻年輕的弟子,告誡我們學習是一刻也不該放松的…

古人善用比喻,能運用風趣幽默的語言把一個個高深的道理說到透徹,又恰如其分;能把人們熟知的平凡事說得不平凡,說得有趣。這種語言技巧很值得我們去學習借鑒。 明代的學者胡應麟評介《世說新語》:"讀其語言,晉人臉孔氣韻,恍惚生動,而簡約玄淡,真致不窮,古今之絕唱也。"既是絕唱,定有屬于他絕唱的魅力,反復認真誦讀這36門學說,定能讓我們受益匪淺 《世說新語》是一部專門記敘東漢后期到晉宋間一些高士名流之言談舉止的小說集,向來被視為魏晉「志人」小說的典范。

世說新語一書里記錄許多種類,內容有關人的言行軼事,別離賢良、語言、政事、文學、方正……等,而今天我們所要談論的是有關德行的這一部分。德行有分很多種,諸如孝順、人為作風以及對金錢的看法……等。

名與利往往是人的動心的地方,舉例來說,管寧以及華歆有一天共同在菜園里翻土種菜,他們看到地上翻出一塊金子管寧毫不動心,把黃金看成泛泛的瓦石一樣的揮鋤耕耘。華歆卻把金子拾在握中看了一看,才又丟棄,讀后感《世說新語讀后感1000字的(--)世說新語讀后感》。后來有一次,兩人曾經共同讀書,一位做官的人乘車而過,十分熱鬧。管寧讀書如故而華歆卻心慕虛榮,擱下書本,跑到門外去觀看。于是管寧拿刀割斷草席,分開而坐,向他說:「你并不是我的朋友啊!」華歆為了一時的名以及利,而失去他原有的德行,以是由此可看出一個人是否有高超的德行,并不是一天兩天所造成,德行是日積月累所培養出來的。

我感覺華歆不該為名以及利所動心,它應該多學習管寧,不為名以及利所動心。管寧就好象王戎,因為王戎的父親王渾所曾經任官過的州郡,因為感激他的德義,懷念他的恩澤德惠,于是相偕的致送賻儀達數一百萬,此時王渾已死,故由他的兒子王戎所收,但王戎完全不接受,若是華歆的話就卻不是如此。

賢良的故事還有許多,如情緒這方面,德行較不好的人常會已它個人的情緒為中心,心情好時大家沒事,心情不好時大家得遭殃,古時就有一位不管快樂或惆悵,都不會表現于自己的情緒上,那個人就是稽康,王戎說我以及稽康在一起相處二十年,從來沒有見過他高興或者生氣的表情。

有時德行以及孝順亦可兼為,如王祥。王祥侍奉后母朱太太十分恭敬,他家有一棵李樹,結的果實非常甜美,后母常派他去守著李樹,有時碰到刮風降雨王祥便害怕死去,而抱住李樹哭泣。有一次,王祥曾經再另一張床上困覺,后母趁機悄悄的黑暗前往砍殺他,但王祥恰好平身便溺,因此只砍到被子,后母卻一直遺憾不已,王祥于是跪在后母前面,哀求后母殺他,后母這時才感動覺悟,從此疼愛王祥有如親身兒子,有時人可以不用為了對方的討厭而相互互相厭惡痛恨,反而可以化悲忿為力量,進而互相欣賞對方,平等看待對方,我想這樣會比互相厭惡痛恨好。 人凡是得到一個不好的工具,或碰到對自己有害的工具城市閃而避之,但是如果下一個人得到這一個工具,或者碰到這個工具也不是閃而避之嗎?如果倒霉一點反而還會被那樣工具所波及到。瘐亮的坐騎中,有一匹叫的盧的兇馬,有人勸告他派人牽去賣掉,瘐亮回答說:「賣它一定為有人買它,但這樣又會害了別人;哪里可把對自己有害的工具轉移到別人身上呢?疇前孫叔敖殺了兩頭蛇,就是因為不讓后人看見,從此他就成為古人樂于傳頌的韻事,我效法他不也是合理的嗎?」

由這些故事可得知只要有很好的德行不論是交朋友,或是父母以及后代之間良好的關系城市對自己有很大的幫助,德行究竟要如何培養呢?這就以及個人的日常糊口習慣有關,只要泛泛糊口作息正常、面對任何物質都以泛泛心看待、長幼有序……等。只要具備這一些準則時,相信距離良好的德行就不遠了。以是從現在開始努力的培養自己的德行吧! 【the end!】 歷史上的今天:

依然李弘基歌詞(-_-!)依然李弘基2011-04-10愚人節搞笑短信(=_=)愚人節搞笑動畫2011-04-10

第四篇:讀《世說新語》雜感

黃顯鴻

《世說新語》,是中國傳統志人小說的名著。該書共三十六篇,主要記述自東漢末年至南朝宋時二百多年間士族階層的言談風尚和瑣聞軼事,由長短不一的一千多則小故事組成。所記述之事,或高尚品行,或忿狷輕躁;或超逸氣度,或調笑詆毀;或豁達胸懷,或狡詐假譎,都可窺見當時文人名士的精神風貌、行為舉止,以及思想情趣,其文筆簡潔明快、語言含蓄雋永,故事生動感人、余味無窮。魯迅先生稱之為“一部名士底教科書”。

列于卷首的《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是“孔門四科”。從漢代開始,這四科就一直作為考察和品評士人的重要準則,所以,就有了“仲尼之門,考以四科”的說法。德行,指人的道德品行?!吨芏Y》曰:“德行,內外之稱,在心為德,施之為行。”忠孝節義、仁信智禮等傳統美德,從古到今,都是仁人志士追求的行為準則。當代中國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體制轉軌,經濟調整,社會轉型,人們思想多元性、差異性明顯,價值觀點紛雜多元,人際交往形態各異。一些領域誠信缺失、道德滑坡,一些社會成員人生觀、價值觀扭曲,已經到了相當嚴重的地步。魏晉時期雖處亂世,但人們對德行的重要性,給予了高度的重視。故

事所述人物的言行舉止、精神風范值得我等學習借鑒。

重諾守信,是為人處事的基本守則。華歆與王朗同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華歆予以拒絕。王朗則認為船尚寬,何為不可。后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華歆卻不以急相棄,攜拯如初。魏晉時期,戰亂不止,華歆“難之在前”,“后則救助”,可見其重諾守信;王朗“后賊追至”,欲舍所攜之人,可見其輕率魯莽,輕諾寡信。面對承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和處理方法。急公好義,全力相助,一諾千金,當為楷模。輕率魯莽,輕諾寡信,甚至視利益前諾后撤,不講誠信,當為世人所唾。慎重承諾,一旦承諾,則不離不棄,甚至犧牲自己的利益,實現承諾,也不失君子所為。當今之世,市場經濟,交易頻繁,輕諾寡信之事常見,朝令夕改、與民爭利,出爾反爾、利令智暈,都是誠信缺失的表現。

名利態度,是人們價值觀的試金石。管寧與華歆在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管寧如《陋室銘》劉禹錫一般淡泊名利,而華歆如《學弈》中三心二意者,為名利所蔽,失去他原有的德行,也失去了一位至交??此菩☆}大做,卻能領略魏晉時期名士清談與崇尚老莊之風氣。陳諶在評價家父功德時說,家君譬如桂樹生于泰山之阿,上有萬仞之高,下有不測之深,桂樹焉知泰山之高、淵源之深,不知其功德與

無也。對其父的功德評價極為謙遜,更為淡然。如何對待如利,有的淡然處之,有的逐名追利,也有的主張清靜無為。這幾種態度也無以非議,關鍵的是動機、目的、手段。以積極平和的心態,良好的品格,通過辛勤勞動而取得的經得起群眾、歷史、實踐檢驗的政績,則應是大力提倡的。如果出于不良動機,采取不正當的手段,急功近利,竭澤而漁,犧牲群眾利益,破壞環境資源,當我們所唾棄。

與人為善,是處理人際關系的基石。人得到不好的東西,本能的反應都會閃而避之。避之后,如他人再得之,肯定也是棄之,但已經受其所害。庾公乘馬有的盧(傳說中的兇馬),有人勸他賣掉,庾云:“賣之必有買者,即復害其主,寧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阮裕曾有好車,借者無不皆給。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聞之,嘆曰:“吾有車,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車為”,遂焚之。與人為善,是傳統美德。古人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與人相處,不害人,不損人,這是與人為善的初級境界。孟子曰:“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不管環境如何變化,愛人、敬人,則與人為善的境界又高一層次?!墩撜Z〃衛靈公》篇有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以己及物,仁也;以己推人,恕也。這應當是與人為善更高的境界。

控制情緒,是養成良好品性的重要途徑。德行不好的人

以自我的情緒為中心,心情好的時候,大家相安無事,心情不好時,大家就要遭殃。竹林七賢之一王戎說,“與嵇康居二十年,未嘗見其喜慍之色。”不管快樂與失意,都不表現在情緒上。晉文王司馬昭稱,阮嗣宗至慎,每與之言,言皆玄遠,未嘗臧否人物。阮籍作為皇帝身邊的高官,從來未評論過他人的長短得失。慎微,是一個人的良好品行。先哲蘇格拉底說過,要左右世界,先要能左右自己。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管理者就難有良好的績效。這不也值得團隊中的每一個自我深思嗎?

黨員領導干部尤其要注重德行修養。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指出,“優秀傳統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是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支撐。”2011年4月14日,溫家寶總理在同國務院參事座談講話時指出,“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國民素質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絕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強大的國家、一個受人尊敬的國家。”同樣,一個人,如果沒有良好的道德品行,也絕不可能成為真正受人尊重的人。為此,我們要在學習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激勵前進的精神力量,不斷加強道德品行的自我修練,在德與行的統一中自覺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把“自重、自省、自警”要求內化于心、外化于形,為自己的黨性、人品、官德樹起一面鏡子。

第五篇:世說新語有感

《世說新語》讀后感

《世說新語》是南朝劉義慶主編的志人小說,分為36門,如《德行》、《言語》、《政事》等。其中,我覺得最富有哲理性的是記錄晉人談話的《言語》。那一句句發言遣詞,無不畢肖聲口,寥寥數語,卻能述說出一個個發人深思的道理。

仁義禮智信孝廉恥勇,中國自古遵循這九大真言,幾乎囊括了社會的全部。然而世事萬象,千姿百態,總有些;另類;的人物和事件出現,因為這些人物進不了主流思想當中所以漸漸被人遺忘,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然而在那個令人向往的時代,卻有些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將這些非主流的言論和事物記錄下來,讓這些自由個性的思想流傳下來。劉義慶的這本《世說新語》不得不可謂是中國文學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在書中如此多的簡短而又極具表達力的小故事中,最吸引我的有兩個,一個是講劉伶的;劉伶恒縱酒放達,活脫衣裸形在屋中,人見譏之,伶曰:;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衣,諸君何謂入我中;。此人之狂妄,自信的神態躍然紙上。要知道中國人歷來謙虛,謙虛到有些虛偽的程度,連一些本該被視為正常的人的行為都被看做是驕傲,那些稍有些個性的人往往被歸到笑話書里,韓寒的《杯中窺人》對此冷嘲熱諷,偌大的中國,偌大的書庫,看不到幾個有個性的人來。魏晉風度卻由此而體現出來,想劉伶這樣的人物本

該是被衛道士們一棒子打死,想不到卻列位在七賢之中,實在是讓人有點詫異。魯迅說魏晉時很亂,早不保夕,但是這樣反而體現了它的風味來,那些充滿個性的人物故事是其他朝代不曾出現的,《世說新語》體現了魏晉的風采,同時也創造了自己的精彩。還有一個故事是講曹操的,就是那個;望梅止渴;,我小時候非常愛聽這個故事,曹操的機智恰如其分的體現了出來,這也使曹操成為我三國中最喜歡的人物?!妒勒f新語》中對曹操是非常喜愛的,從它不停維護曹操的言論來看,作者似乎很喜歡曹操。易中天教授說,曹操這個人在晉朝時期是被嚴重貶低的,一個篡權者總不可能維護他的老主子吧。而《世說新語》如此的寫法不得不說是膽大包天,有什么動機使得作者如此維護曹操,甚至不惜面對政治迫害呢?《世說新語》是非常崇尚個性的,所以吵得沸沸揚揚的劉關張,諸葛,趙云等人反而不如曹操描寫的多,因為曹操機智狡詐還有些反叛的性格是如此的異類,所以書選擇了曹操,歷史選擇了《世說新語》。有句很有名的話,;除了文化大革命,歷史上的政治亂世往往是文化上的盛世。;我覺得很有道理,中國的安定只能有一個聲音,但文學思想的爆發需要各種思維?!妒勒f新語》遇到了魏晉,魏晉也拓寬了《世說新語》,所以那本書和那個朝代都是如此的美麗動人。

古人善用比喻,能運用風趣幽默的語言把一個個深奧的

道理說到透徹,又恰到好處;能把人們熟知的平凡事說得不平凡,說得有趣。這種語言技巧很值得我們去學習借鑒。 明代的學者胡應麟評介《世說新語》:“讀其語言,晉人面目氣韻,恍惚生動,而簡約玄淡,真致不窮,古今之絕唱也。”既是絕唱,定有屬于他絕唱的魅力,反復認真誦讀這36門學說,定能讓我們受益匪淺。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軍訓心得體會200字4篇下一篇:高考2019語文作文預測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