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一帶一路演講稿范文

2022-06-29

演講稿具有總結性與實用性的特點,是一種觀點明確的書面材料。演講稿是以生活為中心,如何根據生活中的感悟,寫出一份有意義的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一帶一路演講稿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篇:一帶一路演講稿范文

“一帶一路”講稿

2015年下半年《形勢與政策》

千年的時空穿越

——“一帶一路”筑夢中國

一、‚一帶一路?戰略概述

古代陸上絲綢之路:歐亞大陸北部的商路,與南方的茶馬古道形成對比,以長安(今西安)、洛陽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并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絲路由西漢漢武帝時的張騫首次開拓,被稱為‚鑿空之旅?,但西漢末年在匈奴的襲擾下,絲綢之路中斷。公元73年,東漢時的班超又重新打通隔絕58年的西域,并將這條線路首次延伸到了歐洲羅馬帝國,羅馬帝國也首次順著絲路來到當時東漢洛陽。 自此,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絲綢、皮毛、玉石、珠寶、香料等領域的商品交換不斷繁榮,文化、宗教等人文交流也日益活躍,不僅成為亞歐國家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道,也是促進亞歐各國和中國友好往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19世紀末,德國地質學家李?;舴覍⑦@條東西大通道譽為‚絲綢之路?。德國人胡特森在多年研究的基礎上,撰寫成專著《絲路》。從此,絲綢之路這一稱謂得到世界的認可。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又被稱作為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料之路。漢朝時期,中國與馬來半島就已有交流,特別是唐代之后,來往更加密切,往來途徑主要依靠海路,而中西貿易也利用此航道作為交易之道。這條通道形成的主因,是因為中國東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前往西域走陸路會經過許多較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區,而海路可以依靠中國東岸夏、冬兩季季風助航,因此自古許多人便積極開辟海路通往歐亞各國。 其航線主要有東海起航線和南海起航線,形成于秦漢時期,發展于三國隋朝時期,繁榮于唐宋時期,轉變于明清時期。南海起航線由中國沿海港去往東南亞、南亞、阿拉伯和東非沿海諸國,東海起航線由中國沿海港去往朝鮮、日本,很早就有了對日韓的人員交往和文化經貿聯系,這條航線也被史學界稱為‚東方海上絲綢之路?。自1903年法國學者沙畹提出絲綢之路有陸海兩道、1967年日本學者三杉隆敏著述《探索海上的絲綢之路》、199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展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性考察活動后,‚海上絲綢之路?概念逐步得到傳播。

‚一帶一路?: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英文‚One Belt and One Road?(OBAOR或OBOR)。‚絲綢之路經濟帶?是在‚古絲綢之路?概念基礎上形成的一個新的經濟發展區域。絲綢之路經濟帶,東邊牽著亞太經濟圈,西邊系著歐洲經濟圈,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長、最

1 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絲綢之路經濟帶首先是一個‚經濟帶?概念,體現的是經濟帶上各城市集中協調發展的思路。‚21海上絲綢之路?則是基于歷史,著眼中國與東盟建立戰略伙伴十周年這一新的歷史起點上,為進一步深化中國與東盟的合作,構建更加緊密的命運共同體,為雙方乃至本地區人民的福祉而提出的戰略構想。

‚一帶一路?進程:2013年9月首提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倡議;2013年10月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2015年3月,商務部、發改委下發《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

‚一帶?,主要講得是陸路,就是絲綢之路,主要有三條,第一條是從中亞、俄羅斯到歐洲;第二,是從西亞波斯灣到地中海;第三,就是從中國到東南亞、南亞和印度,這比當初張騫的路更加寬了。‚一路?,主要指得是海路。第一條,是從中國沿海港口到印度洋和歐洲;第二條,就是從港口到太平洋,輻射到非洲。最近張高麗表示‚一帶一路?打造六個經濟走廊。第一,中蒙俄;第二,新歐亞大陸橋;第三,中國、中亞和西亞;第四,中國中南半島;第五,中國和巴基斯坦;第六,孟加拉、中國、印度和緬甸。‚一帶一路?如果能夠建成,它將改變全球經濟的格局。它將創造一個繞地球三分之一長的經濟帶。覆蓋了44億人口。經濟總規模達到21萬億美元,中國是10萬億,剩下的一半是由其他國家貢獻。這樣就把波斯灣地中海給連起來了,最終把亞洲、歐洲、非洲、拉丁美洲都連起來了。

六大經濟走廊是怎樣布局的?第一,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這涉及油氣管道、油田、礦產和經濟特區等具體領域。第二,中蒙俄經濟走廊。蒙古礦藏非常豐富,俄羅斯東部地廣人稀,二連浩特、滿洲里等城市將非常重要。第三,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這個涉及礦產、盆地油氣和工業園區等等。第四,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泰國、廣東、昆明和加爾各答之間要實現互通。第五,中巴經濟走廊。這是中國的旗艦工程,對兩國都好。要雇傭當地人一起建,既能搞好生產,又可維護安全。第六,孟中印緬經濟走廊。海上絲綢之路是向海洋發展的,東南亞的港口,如吉大港、科倫坡港、西哈努克港等非常重要。印尼24個港口的改造,要形成系統化的效應,還要與陸上聯通。

‚一帶一路?直接涉及國內18個省,其它省都與之間接相關。其中,有四個地方非常重要,海上是福建和廣東,陸上是新疆和云南。新疆自治區與八個國家接壤,占中國六分之一的面積,能量巨大。在簽證方面,將來‚一帶一

2 路?全部免簽,跨國婚姻、求學等十分方便。中國正在設計智慧城市。中華文明要想形成像唐朝那樣的發達和開放,技術上沒有任何問題?,F在主要是有政策困境——有的國家對中國有點提防。

按照彭博社的統計,到2050年,‚一帶一路?會新增30億中產階級,這意味著中國實現現代化的人數相當于發達國家現代化人數總和的兩倍。

二、‚一帶一路?戰略背景

(一)國際背景

1.中國與中亞、東南亞地區經濟聯系的不斷加強是建設‚一帶一路?的經濟基礎。

1990年中國與哈薩克斯坦鐵路在邊境接軌,1992年投入運營,從中國到歐洲之間第一次有了聯通的鐵路運輸,這使人們再次回想起古代的絲綢之路,被冠以第二亞歐大陸橋的名字,然而開通初期對溝通沿橋各國的作用未能充分發揮,人們對其關注便逐漸下降,這是由于當時的客觀條件造成的。當時蘇聯剛解體不久,中亞國家正經歷嚴重的經濟危機,國民生產總值大幅下降。1992年,中國與中亞地區的貿易額僅4.6億美元。

經過這些年的建設,尤其是2000年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中國西北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發展水平與20多年前相比已有了本質的變化。中國與中亞地區經濟合作不斷加強。2012年,中國與中亞地區的貿易額達到了460億美元,增長了100倍。未來中國與中亞地區在經貿領域的合作將不斷深入,內容將更加豐富,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除中國外,‚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涉及31個國家,2012 年的人口27.09 億人, 生產總值7.3 萬億美元。加上中國,整個‚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涉及32 個國家,約40 億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63.49%;生產總值約16 萬億美元,占全世界生產總值的22.32%, 這是一個人口眾多、區域廣闊的沿海經濟帶。沿線各國存在著國情和制度差異,但都實現了快速增長

從貿易角度來看,‚海上絲綢之路? 各國在中國對外貿易中占有重要地位。2012 年中國對東盟、南亞及波斯灣航線、紅海灣及印度洋西岸航線的貿易額分別達到4001.46 億美元、2334.54 億美元、265.53 億美元, 分別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10.34%、6.04%、0.69%,合計共占17.07%,成為中國對外貿易重要組成部分。

東盟10 國總面積約448 萬平方公里,2012 年人口約6.86 億人,GDP 為2.32 萬億美元。中國與東盟經貿關系密切,2010 年建立了自由貿易區,并與新加坡單獨建立了中新自由貿易區。

2.建設‚一帶一路?的地緣優勢

3 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山水相連, 共同享有長3300 公里的邊界線,交通基礎設施日益完善, 并已開辟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

中南半島國家與我國有著漫長的陸地邊界,我國南海地區深入東南亞,整個東南亞地區形成一個巨大的弧形環繞在中國的南部,這種特征使它對我國華南地區的穩定有著重要影響。

3.建設‚一帶一路?的歷史淵源

中亞作為絲綢之路的樞紐,中國歷史上與中亞地區有著密切交流,各民族曾經在這一地區共同創造了輝煌燦爛的古代文明。

中華文明漫長璀璨的歷史中,東南亞諸國一直扮演的是屬國以及睦鄰的角色,一直與中原政權有著密切的交往。

4.建設‚一帶一路?的現實需要

由于絲綢之路沿線地區具有重要的區位優勢、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廣闊的發展前景,相關大國近年來紛紛提出了針對這一區域的戰略構想,影響較大的有日本的‚絲綢之路外交戰略?、俄印等國的‚北南走廊計劃?、歐盟的‚新絲綢之路計劃?和美國的‚新絲綢之路戰略?。 在區域經濟聯系不斷加強、大國絲綢之路戰略競爭日趨激烈的景下,中國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和主要國家,有必要提出自己的絲綢之路戰略。

(二)國內背景

1.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但區域發展不平衡

中國GDP去年已經超過了10萬億美元,這是一個什么概念?超過德國、意大利和法國三個國家GDP的總和,去年日本的GDP只有4.8萬億,那說明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是日本的一倍以上。中國GDP從2000年1萬億美元,到去年突破10萬億美元,用了14年的時間。美國從1萬億到突破10萬億用了31年的時間。這么大能量的中國還愿意接受美國制定的規則嗎?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這樣中國整個GDP的增速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67倍。中國的GDP一年的增量就相當于一個土耳其GDP的總量。兩年GDP的增量能創造出澳大利亞一年的GDP。中國同時成為全球最大的貿易國,貿易總額達到14.16萬億,美國只有3.9萬億。中國的貿易已經占了全球的12%。全世界每生產一美元的產品,有30美分是來自中國。同時中國的出口占有率是全世界第一,美國是第三名。中國制造的電腦、手機、太陽能和紡織品數量是世界的第一位。這就說明,中國已經具備了操作‚一帶一路?的經濟實力。

4 外匯儲備3.8萬億是一個什么概念?就是比世界上最富有的七個國家外匯儲備的總和還要多。相當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資金的7倍。但是這個錢收益非常差,因為美國人在那兒搞量化寬松,我們的國債就面臨著縮水和貶值的風險,中國就會受到損失,現在中國在國債這個問題上被美國給挾持了。中國現在有4萬億外匯儲備,實際上6000億就足夠了,剩余34000億都應轉化為投資基金。老買美國國債,美國就老印鈔票,美元一貶值,大量外匯就灰飛煙滅了。依靠投資才能更好地以錢生錢。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貿易體。

2014年,我們的國際貿易總量超過了美國,接近5萬億元,2013年是4.16萬億元,2014年是4.6萬億元。我們原來連續六年是出口第一大國,2014年進出口總額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體。到目前為止,中國是全球120多個國家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是70多個國家的第二大貿易伙伴。比如說在亞洲,我們是韓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是印度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是東南亞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在歐洲,我們是歐洲的、歐盟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在非洲,我們是非洲幾十個國家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因為當你成為一個國家或一個區域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時,你生產的商品就具有相當大的國際影響力。也就是我們現在生產的商品,除了國內銷售之外,大量的商品是走向國際市場的。

中國已經成為第一大制造業國家。

2011年,我們制造業的產值超過美國,占世界制造業產值的19.8%,當年美國下降到19.4%。二戰以來,美國的制造業一直是處于世界首位的,美國的最高峰是在二戰剛剛結束的時候,全世界有50%以上的工業品都是從美國進口的,因為全世界的制造業經過了四輪轉移。首先,世界制造業基地是在歐洲,德國、法國、英國這些老牌工業化國家。第二輪,主要集中在美國的五大河流域。第三輪,制造業就轉移到了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第四輪,也就是我們改革開放之后,轉移到了這些新興經濟體——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以中國為首的中國、印度、巴西、南非、俄羅斯等國。所以我們現在的制造業產值占全球制造業產值的五分之一以上。

長期以來,由于自然、歷史和社會等原因,我國中西部地區在經濟發展方面相對落后。在西部大開發戰略和中部崛起戰略實施后區域發展差距過大依然是困擾中國現代化全局的短板之一。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 建設的推進,將會有大量的資源從東部轉移到中西部,在‚ 絲綢之路? 上將培育出新的經濟增長極,引進產業、聚集人口,從而加快中西部的跨越式發展。目前,中西部各省都在積極運籌,希望在建設‚ 絲綢之路經濟帶? 的大背景下,能夠抓住新的機遇帶動和促進本地區的發展。

5 2.能源安全形勢嚴峻

1996年,中國成為原油凈進口國,到2009年,中國原油進口量達2.04億噸,占中國原油消費總量的52%。到2020年中國石油需求量將為4.5億噸-6.1億噸,其中進口量將為2.7億噸-4.3億噸,進口依存度將處于60%-70%之間。

美國:能源革命(水裂壓裂技術)。由于水裂壓裂技術的發明,能夠把藏在石頭縫里面的頁巖氣和燃油給擠出來,美國將成為未來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的輸出國。美國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將從過去的80%下降到15%以下。而中國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將從過去的不到5%,上升到未來的60%以上。如果中美發生沖突,美國只要把馬六甲海峽卡住,北京、上海、廣州一半的汽車,全部都要拋錨。當初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為什么偷襲珍珠港,就是因為美國要卡住這條路。日本比中國更可怕,他90%的資源要通過馬六甲海峽,這是任何亞洲的國家都感到非常擔憂的。

中國面臨十分復雜的海洋安全環境,霍爾木茲海峽和馬六甲海峽是中東和非洲輸出石油的必經之路。目前我國約80%的能源進口及進出口貨物需經過馬六甲海峽,此地水路狹窄,極易封鎖,我國在兩處海峽的航路安全完全受制于人。雖然我國已開通了中哈、中俄和中緬石油管道,加強了我國從中亞、東北亞和海上石油的進口安全,但通過上述通道進口的原油僅占我國原油進口總量的20%左右,我國海上石油運輸安全問題并未得到根本解決,維護海上咽喉通暢的實力亟待進一步增強。

中緬輸油管線。

中巴鐵路,從喀什修到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口,這個要是建成的話,馬六甲海峽就不用繞了,中國有三條路,這個已經達成協議了,簽了協議。中國由阿拉伯海經馬六甲海峽長達12000多公里的傳統運輸路線縮短到約2400公里。這就把這個瓜達爾港變成整個‚一帶一路?的一個戰略支點,現在巴基斯坦非常的歡迎。這次李克強去的時候被當作最大的貴賓,整個領導集團傾巢出動歡迎他。因為這條路修成之后,就可以把巴基斯坦的經濟拉動起來,同時把歐洲、中東也給連起來。這樣巴拿馬運河和馬六甲海峽對中國的鉗制作用就會降低。中美實際上就進入了由陸權向海權的爭奪,也就是中美博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設想一:克拉運河,在泰國。如果美國卡住馬六甲海峽,我們的油氣資源就過不來了,因為中國80%的資源是要通過馬六甲海峽的,中國如果把克拉海峽打通,實際上就不用經過馬六甲海峽了。這個就是和‚一帶一路?相匹配的,這個還正在論證之中。當然它的難度就是泰國、美國以及日本在那兒搗亂。這

6 是整體的一個設想。

設想二:尼加拉瓜大運河。要想從大西洋到印度洋,必須要經過巴拿馬運河,巴拿馬運河是美國人開的,美國人把這兒一堵,中國的資源怎么過來?只好繞馬六甲海峽,現在正在論證之中?,F在大概有這么幾條路可以過去。大家看,尼加拉瓜大運河,無論從它的長度和難度都比巴拿馬運河要高,這是一個設想。這是和‚一帶一路?相關的。

設想三:巴西和秘魯給連起來。就是把這就把大西洋和太平洋給連起來了?,F在的阻力在于它要經過亞馬遜森林,這個可能會遭到森林環保組織的反對。另一條路,可能從沙漠過去,涉及到哥倫比亞,這個問題就比較復雜了。

3.產能嚴重過剩

中國產能過剩問題確已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僅以鋼鐵、電動汽車和電力為例,2002年中國鋼鐵產能為1.8億噸,到2012年底已逾9億噸。據說現在每頓鋼鐵的利潤已不到5毛錢。這些年電動汽車一直未能真正普及,目前我國庫存量逾2300萬臺。我國電力總裝配量是10萬千瓦時,但2013年總的用電量不會超過5.2萬千瓦時,過剩接近100%。中國的船舶制造、電解鋁產業情況都類似,產能嚴重過剩。對化解過剩產能的各項措施,除消化、整合、淘汰以外,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增強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和跨國經營能力,向需要這些產品和技術的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轉移。過剩產能對中國也許是包袱,是負擔,但是對其他發展中國家來說,很可能就是他們經濟發展急需的技術和生產能力,而且潛在的市場很大。

每年中國要消耗6000多億過剩的鋼鐵,中國的鋼鐵占了全世界的一半, 國家監控的商品中,過剩的達620多種。

4.中國有先進的技術和設備

高鐵:目前,中國高鐵里程1.6萬公里,加強與多個國家合作。高鐵的網絡體系會把所有的省會城市連成一個網絡體系,高鐵的速度在實驗時最高時速是480公里,運行速度是380公里,現在基本上保持在時速300公里左右。有人說,李克強是中國高技術制造的推銷員,他只要去一個地方,就拿下一個單?,F在拿下來的,就是非洲55億,尼日利亞35億,津巴布韋19億,而且克山和莫斯科之間的高鐵是200億。美國、德國、英國、法國的技術拿到國內,然后升級、提高后賣到美國、德國,這個很了不得。德國是以高端制造業為豪的,德國居然要買中國的高鐵。這就對中國高技術出去產生重大的影響?,F在滬深股市漲的最多的是誰?高鐵。當然這兩天在調整,神車前一段已經超過通用了,這兩天就算跌回來也是第二名。英國也用中國的高鐵了,英國還準備要用中國

7 的核電,美國波士頓也是用中國的高鐵。所以中國除了神車之外,整個局面已經全部打開了。

核電:中國的核電裝機已經占世界第一位了,而且已經在關鍵技術上取得了突破,前一段為什么沒有推呢?主要是由于日本那個核站事故爆發之后,全世界對用不用核電表示懷疑?,F在這個事好像有所緩和,中國的核電只要推出去,將形成一個巨大的市場。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中國北斗衛星將由5顆變成30顆,全球覆蓋。產值將達到4000億,重點占有率將達到80%。同時北斗和歐洲、俄羅斯在進行合作,那也就是說全球的衛星定位中,美國GPS,中國的北斗,以及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三、‚一帶一路?戰略進程

互聯互通:以前是鐵公雞,現在是天(北斗衛星)電(電子商務)網(互聯網)。以前‚聯?的都是‚鐵公機?,現在是‚天電網,陸???。什么叫‚天??北斗全球導航。這意味著中國可以在非洲、歐洲鉆隧道、修鐵路了。以前是靠GPS,北斗比GPS還要強大,GPS是要靠網絡的,中國的北斗不靠網絡,很多國家沒有網絡,照樣可以用北斗。‚電?是電子商務。以后產業的競爭力不在于量化生產,而在于個性化打造,這樣才能占領高端市場。‚網?是互聯網。中國有6.5億網民,是美國人口的3倍以上。世界上只有4個國家有自己的搜索引擎——美國、中國、俄羅斯和韓國,歐洲國家都沒有自己的搜索引擎。

還有‚陸???。地球上71%的面積都是被海洋覆蓋的,而人類對海洋的認識僅停留在海平面,海底世界基本上是零。海平面已經被西方人用得差不多了,中國在海底世界方面才有先發優勢。誰贏得了海洋誰就真正贏得了世界。

1.政策溝通。以前的政策是由誰制定的?美國制定的,現在呢?我們不受美國的制約,我們這些沿線國家搞一個統一的政策。

2.設施聯通。它的合作基礎就是網絡。前兩天開了世界網絡會議,而且現在股市上漲的最兇的就是網絡股,都有關系。

3.貿易暢通。新疆現在成為前沿地帶了?;魻柟箍诎逗桶⒗娇?,可以直接走到國外。烏魯木齊有非常大的競爭力。以烏魯木齊為中心,1500公里為半徑畫一個圈,烏魯木齊則是特大城市。交通一旦建立起來,烏魯木齊將不僅是物流、信息流的中心,還是醫療、求學、婚姻的中心?;ヂ摶ネㄒ龅绞裁闯潭?產品終端跟蹤。將來任何產品都可以做到這樣,它對經營、生產和消費的理念有極大的改善作用,促進信息之間的對稱化。

4.資金融通

2015年5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代表在北京出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

8 定》簽署儀式,亞投行正式成立。 2014年絲路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在北京注冊成立,并正式開始運行。57個國家中有37個國家是在亞洲之內的,剩下20多個國家是亞洲地區以外的。說是區域銀行,它實際上已經成為了一個國際性的銀行。這樣亞投行它已經覆蓋了歐洲、拉丁美洲、非洲和大洋洲,這個力量就非常大了。

亞投行的總部設在北京,第一任行長是中國派出的金立群。金立群原來是國家開發銀行的副行長,是我們國家金融領域著名的專家,具有豐富的銀行管理經驗,年歲也不大,50多歲,精通外語,精通銀行種類。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注冊資金是1000億美元,手續到位是500億美金。中國按照人均GDP、人口、GDP排位,中國占亞投行30%的份額。印度排在中國之后,印度占8%的份額,所以印度有可能派出亞投行的副行長。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注冊資金也是1000億美元,由五個國家共同發起、共同出資,出資是由五個成員國一家出100億,手續到位500億。那么銀行的第一任行長是印度派出的行長,總部設在上海。

那么中國為什么搞亞投行?主要由五個原因,跟‚一帶一路?有相似的地方。第一,‚一帶一路?得有錢,沒錢什么都別談;第二,就是為中國龐大的外匯儲備尋找出路;第三,滿足亞洲地區基礎建設投資的需求;第四,優化國際金融體系,也包括中國金融體系。亞投行成立的時候,《中國日報》邀請我寫了一篇文章,我的題目是優化國際金融體系,就是要使國際金融體系更能夠反映全球經濟的發展;第五,就是改革不合理的國際金融體系。1947年,美國在二戰之后搞了一個‚布雷頓森林體系?,這個體系一直統治了70年。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中國的GDP現在已經超過了全球的10%以上。但是中國在世界銀行的投票權不到5%。那就是說我出的錢,我卻不能控制,這對中國來講是非常不公平的

英國加入亞投行目的:英國講的很清楚,我加入亞洲行是為了我的國家利益,我不是美國,美國是為了制衡中國,而英國是為了跟中國做生意。英國進來之后,德國、法國、意大利就坐不住了,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多米諾骨牌的坍塌。到3月31號的時候,有57個國家加入,成為亞投行的成員國,整個態勢說明亞投行已經不僅僅是一個亞洲的區域組織,而是成為了一個國際化的組織。

其他國家加入亞投行的目的,各自心懷鬼胎,到你這兒來不是學雷鋒的,都是要得到好處的。東南亞主要是爭奪基建投資,越南、菲律賓到處都是破破爛爛的。印度的火車,一小時40公里,我們改革前就80公里了,我們現在400公里,是印度的10倍。我曾經去坐過印度的火車,上面沒有廁所,所以中國高鐵去了之后,印度肯定是非常歡迎的。印度這次受到熱浪襲擊,醫院里

9 沒空調,中國海爾在那有廣大的市場。歐洲國家中英國、德國、意大利、法國要爭奪在亞洲地區的金融權,德國企業賣的最多的是德國汽車,奔馳、寶馬、捷達不都是德國的嘛,也就是說它們要為德國產品打開這個市場,它是這個考慮。

澳大利亞,意大利,主要是中國資源的出口國,不跟中國搞好關系,他這個東西賣給誰呀?俄羅斯跟他也是一樣,爭奪資源的市場,同時要搶占亞洲的份額。中東國家的主權基金比中國還要多,那些土豪們有大量的錢,投到美國的國債跟中國一樣吃虧了,然后這筆錢要找出路,他們的錢盡管是石油給弄來的,但是也不能讓他貶值。投資亞投行不就是一個新的渠道嗎?世界銀行、亞開行的行長表態歡迎亞投行的成立,為什么?世行和亞開行的能力不夠在基礎建設投資上灑錢,而中國有這個能力。

被排除外在的是誰?美國,這事是美國專家提出來的,美國政府反對,美國政府反對他把責任推給國會,奧巴馬說我想進入,但是國會不同意。日本是在猶豫到底進不進,德國進來之前默克爾曾經直接打秘密電話給安倍,說你趕緊加入亞投行,我要進了你趕緊進來。日本猶豫了半天,最后還要跟著美國跑。朝鮮想進,中國也不讓進。馬英九要以國家的身份進,那中國不同意,中國強調臺灣可以以地區身份進可以,你要以國家的身份進不行。所以現在馬英九就是說還要進,民進黨的蔡英文就批他,說你喪失國家主權。大概世界上就是這么四個國家和地區在反對。

5.民心相通

四、‚一帶一路?戰略挑戰

(一)地緣政治風險

布熱津斯基在《大棋局》里斷言,歐亞大陸不能被一個力量所控制或者走向一體化,否則美國會成為孤島。‚一帶一路?就是要把歐亞大陸連在一起,美國豈會淡定?南海比較麻煩,菲律賓對美國死心塌地,但中國更要防止越南倒向美國。這是中國的戰略底線。

現在美國和日本拆臺失敗了,就開始攪局。在南海,在釣魚島,在中國的西沙,美國出軍艦在惹你,中國絕對不能上鉤,中國不動,他就沒轍,你不讓我建,我就在那兒建,你還敢怎么著。維持現狀,按照中國目前的速度再干30年,釣魚島,臺灣,南海,早晚是我們的。美國離它一萬多公里呢。

這樣他們就想用各種方式給亞投行施壓,歐洲人很聰明,說亞投行還沒成立你就說它不符合標準,那我不進到亞投行,我怎么監督他呀?美國沒話講了。

首先,美國全球戰略向亞太傾斜,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在安全事務中制衡中國影響。美國對中國崛起的疑慮和偏見仍深,其政、學界普遍認為,

10 東亞地區局勢不穩的根源在于中國軍事力量的快速發展及其對外政策的愈發強硬。美國2013 年涉華軍力報告稱:‚中國宣稱其崛起是和平的,沒有追求霸權和擴張領土的愿望。然而,由于中國不斷增長的軍事力量缺乏透明度,該地區對中國意圖的擔憂持續加深?。一些美國學者建議美國在軍隊部署、軍事技術、能源等方面加強美日同盟以制衡中國。由此,美國以‚亞太再平衡?為名,在中國周邊地區排兵布陣,強化軍事聯盟。美國對東亞安全事務的介入,一定程度上刺激個別國家在領土海洋爭議中不斷對華挑釁,破壞了推動地區能源合作的政治環境。美國推動建立由其主導的亞太合作,對中國與周邊國家間既有合作機制構成競爭,在經濟事務中制衡中國。2013 年,美國促動日本加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TP)談判,加大‚美國—東盟擴大經濟合作倡議?(E3)的推動力度,擴大與東亞經濟體的合作。在中亞方向,美國主導‚新絲綢之路?計劃,大力介入地區事務。此外,為了牽制中國,美國在東南亞、南亞、中亞指責中國主導的合作項目存在環境、古跡保護隱憂,給項目實施制造障礙。

其次,中國與中亞各國深化能源合作易引發俄羅斯的疑慮,擔心其主導的歐亞一體化進程受阻。俄羅斯將中亞地區視為其重要的戰略后方,推動與中亞國家的經濟一體化進程,是俄羅斯對外政策的重要考量。俄羅斯對外政策的優先方向是進一步鞏固獨聯體,致力于加強獨聯體地區一體化進程,優先任務是建立歐亞經濟聯盟。2013 年,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申請加入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三國關稅同盟,亞美尼亞正式加入關稅同盟。俄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取得重要進展。中國與中亞各國能源合作深化發展,互聯互通建設不斷取得成績,俄羅斯對此難免疑慮。例如,俄羅斯擔心‚中吉烏鐵路?使用的標準軌與俄式軌不能銜接,導致中亞國家對俄離心。中國與中亞各國達成大宗能源貿易協定、拓展上下游合作領域、加強互聯互通建設,都使俄羅斯產生類似擔憂。如何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與俄羅斯互利共贏、助其充實歐亞經濟聯盟、避免惡性競爭,是我國外交工作的一個挑戰。

俄羅斯經濟上無優勢,軍事上有優勢。中亞曾是它的地盤,現在中國動了它的奶酪,所以有很多猜疑。但烏克蘭危機使它與西方不睦,只好與中國展開更多的合作。中國也要從戰略上進一步綁定中俄關系。

再次,日本實施‚絲綢之路外交?戰略和攪局南海圍堵中國。1997 年,日本前首相橋本龍太郎提出‚絲綢之路外交?戰略,該戰略把中亞及高加索8 國稱為‚絲綢之路地區?,并把這一地區擺在日本外交戰略中的重要位置。2004 年,日本推動設立了‚中亞+日本?對話機制,這標志著日本同中亞國家的交往聯系開始朝著常態化、多邊化與全方位方向不斷發展。日本推行‚絲綢之路

11 外交?戰略的主要意圖在于:在毗鄰中國的地區培養‚親日國家?,謀求在中亞和高加索這個世界戰略要地站住腳跟,形成對中國的戰略遏制;在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開發和進口方面牽制中國,延緩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同時對上海合作組織的發展也形成牽制。

日本將中國的發展視為其實現政治軍事大國野心的最大絆腳石,企圖搭乘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順風車,將日美同盟的干預范圍擴大至南海,拉攏與中國存在爭議、對中國存有疑慮的越南、菲律賓、印度等國家共同遏制中國,以實現其主導亞洲事務、搶奪海洋權益、圍堵中國發展的目的。日本是一個典型的麻煩制造者,其上述行為對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帶來嚴重威脅和挑戰,破壞了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友好合作關系,影響了南海正常的航運安全,損害了中國在南海的海洋權益。

印度非常警惕中國的軍事威脅,中國要爭取印度,防止它搗亂。又是瓜達爾港,又是孟中印緬,又是斯里蘭卡——印度認為中國在其周邊撒網,進行U形包圍。所以,中國不要從戰略安全上作過多解讀,經濟合作而已,不要扯太遠。印度是不結盟運動的創始國,不會倒向美國,也不會倒向俄羅斯,要大力爭取。

中亞地區錯綜復雜的社會環境。 中亞國家之間缺乏一定的政治互信。中亞存在著大量方向不一的區域一體化機制, 但是, 幾乎都一事無成。成功的區域經濟合作一定要以較為穩定的政治關系為前提, 并有決心讓渡部分‚ 主權? 這需要決策者的政治自信和互信。中亞國家大體上都是威權主義國家政局存在脆弱性和不確定性。‚ 三股勢力? 本質上是政治問題, 但它與世紀年代以來興起的伊斯蘭復興運動有剪不斷理還亂的聯系。新獨立的中亞國家走的是世俗化道路, 而該地區的‚三股勢力?呈發展態勢, 依然是地區內最大的安全威脅’ 也是我們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 所面對的重大障礙。目前, 中國與‚ 絲綢之路經濟帶? 相關國家的關系總體向好, 但主要還體現在高層政府層面, 民間對華心態相當復雜。 求共同發展是一種美好的心愿,但對高速發展的中國存有相當大的戒心,‚中國威脅論? 在中亞地區大有市場。

中亞地區脆弱的生態環境。在中亞社會發展進程中,生態環境問題表現得十分突出,已嚴重妨礙了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甚至對中亞國家間的關系造成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并日益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中亞地處歐亞大陸腹地,區內氣候干燥,地貌形態以沙漠和草原為主,其中沙漠面積超過100萬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1/4以上,是一個水資源嚴重不足的地區。由于多年來對水資源過度開發而未實行有效的保護,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危機。工業生產中有色金屬的開采和冶煉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生產工藝落后,產生大量有害物質,嚴重污染

12 了空氣、土壤和水源。中亞地區也是化工、紡織、皮革等行業發達的地區,這些行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有害物質,以廢氣、污水的形式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大規模的投資開發活動會不可避免的對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需要把握好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使社會經濟協調發展。

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經濟差異明顯。絲綢之路經濟帶東西兩端連接著東亞和歐洲, 基本上題屬于發達經濟區, 但發展空間小, 資源不足; 而其遼闊狹長的中間地帶是欠發達地區,地域遼闊, 交通不夠便利, 自然環境較差, 經濟發展水平與兩端的經濟圈存在巨大落差, 整個區域存在‚ 兩邊高, 中間低? 的現象,這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的瓶頸之一。

中亞地區經濟相對落后、區域發展不均衡、工業體系不健全等因素。首先,中亞地區各國經濟發展水平偏低,基礎設施比較落后。2012 年,除了哈薩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人均GDP 分別達到1.2 萬美元和6511美元外,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分別為1160、1717 美元,特別是塔吉克斯坦僅為872 美元。其次,中亞地區能源資源等非常豐富,但工業體系不健全,主要以能源以及礦產、棉花等初級資源為主, 不具有較為獨立的工業生產技術和能力。

絲綢之路經濟帶內鐵路軌距不統一。絲綢之路經濟帶內鐵軌軌距不統一是個老問題但一直沒有解決。中國和歐洲國家的鐵路使用標準軌距, 即1435毫米,而前蘇聯國家的軌距為1512毫米,造成列車過境的時間和運營成本提髙,而對大運量和高速鐵路的影響就更大。不同國家間技術標準的統一是很困難的, 它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改變軌距不僅要重建鐵路及其相關設施,而且涉及機車、車輛制造等多個領域,花費巨大。絲綢之路經濟帶所經前蘇聯國家鐵路線很長改造不是一件易事,特別是對經濟能力不足的小國來說更是如此。如果不進行全路網改造, 只是改造一條則會造成該線路與原有路網的隔離,顯然是不合理的,這也就意味著, 軌距問題將繼續存在。

北極航道的開辟。我們通常所說的北極通道由兩條航道構成: 加拿大沿岸的‚ 西北航道? 和西伯利亞沿岸的‚ 東北航道?。‚東北航道?, 也稱為‚ 北方航道?, 它的大部分航段位于俄羅斯北部沿海的北冰洋海域。東北航道西起西歐, 穿過西伯利亞沿岸的北冰洋海域, 繞過白令海峽到達中、日、韓等國港口。由于天氣關系, 東北航道只有夏季的幾個月里可開放航行。與南方航道比, 這條路線航程大大縮短, 可以節省大筆開支和時間。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海冰的融化,航行時間已延長至5個月。目前,從歐洲到亞洲傳統航線有三條:一條是經蘇伊士運河,19931公里,35天;一條是經巴拿馬運河,26186公里,40天;一條是經非洲好望角,22356公里,46天;如果經北冰洋,則只有12456

13 公里,22天,減少近一半時間。此外,還可節省穿越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的費用,減少航運中的能源消耗,船體大小和吃水深度不受限制,可航行各種大型貨輪,且沿途無運河壅塞、恐怖襲擊、海盜等安全隱患,尤其有利于大噸位油輪和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的航運。北極航道作為連接亞歐交通新干線的雛形已經顯現。從長遠來看,北極航道的開辟可能會削弱第二亞歐大陸橋的優勢。

領土爭端問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首先遇到的問題是需要妥善解決南海爭端,創建擱置爭議、合作建設的環境和氣氛,以合作代替爭斗。一則,要與爭端當事國進行對話協商,增加合作的共識;二則,要加強與東盟組織的協商,在落實好南海行為宣言的基礎上,盡早完成南海行為準則的談判,簽署協議,推動落實。2015年是中國東盟海洋年,要利用好這個契機,就建設海上絲綢之路制定行動計劃。

‚中國版馬歇爾計劃?:‚中國版馬歇爾計劃?其實是基于‚一帶一路"基礎國家戰略海外投資的一種坊間說法,官方并無此名目計劃,‚馬歇爾計劃?無論是計劃本身還是詞語都有一種霸權思維隱匿,會讓外界誤認中國別有用心。

所謂的‚中國版馬歇爾計劃?因與美國60多年前的‚馬歇爾計劃?有異曲同工之妙而被民間和市場視為‚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該計劃的核心內容是:國家承擔貸款風險,企業輸出過剩產能,人民幣國際化,三位一體。

中國版馬歇爾計劃是中國資本和產能輸出計劃的戰略載體。‚一方面是中國有過剩產能和過剩外匯資產;另一方面是新興市場國家和欠發達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欠缺,中國利用積累的外匯儲備作為拉動全球增長的資本金,同時通過資本輸出帶動消化過剩產能,成為了一個一石二鳥的戰略。?雖然‚中國版馬歇爾計劃?的概念只是坊間的提法,但在國家層面,上海自貿區試驗、‚一帶一路?、等策略均已經實質性啟動,有智庫認為,金磚開發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絲路基金標志著‚中國版馬歇爾計劃?啟動。 二者都是崛起的力量試圖利用經濟手段實現對外政策目標,當然也包括支持國內經濟發展的基本目標。資助周邊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將賦予北京成為亞洲最重要力量的影響力。

第二,非傳統安全的風險。

國際恐怖主義、宗教極端主義、民族分裂主義,這個高鐵建到巴基斯坦,塔利班來了,那怎么辦?最后把鐵路給扒了,把建筑工人給圍起來,就是他挑動,同時這些東西我們也控制不了啊。發水災了,下冰雹怎么辦?所以這些問題都應該考慮到。就是說這些問題在‚一帶一路?和建立亞投行的時候,都應該考慮到其中。同時沿途地區搞得挺好,政變了,這個事兒不就麻煩了嗎?

14 舉一個例子,斯里蘭卡前總理跟中國關系非常好,我們在那兒建了一個斯里蘭卡最大的電站,占整個斯里蘭卡發電量的40%,發電廠成立的當天斯里蘭卡的電價下降25%,最后印度和美國害怕了,因為那是印度和美國的地盤了,他們就發動政變。這個政變跟烏克蘭是一樣的,他們就收買這個選票把前總理給弄下去了,新總理上來了,說和中國簽的單無效,中國一施壓他說還可以談一談?,F在這個事情在磋商之中,沒有結果。

中印緬經濟走廊要想構建便捷的交通網絡,必須經過緬北地區,但是此地緬甸民族和解進程依然看不到希望,如2009年8月8日果敢事件,2015年初的沖突。

第三,傳統安全的風險

中泰高鐵和英拉談得好好的,后來說英拉受賄,最后這個事兒就黃了。泰國去找日本,當然這個事兒最后還沒有定。我們搞中緬水電站,說你破壞環境,然后鼓動村民把路一占,那這個水電站怎么弄?這些就是傳統的安全風險。

密送水電站停工:2009年開工,2011年9月被叫停,總投資36億。 原因:第一,按照協議將有90%的電輸往中國,緬甸境內就缺電,被認為掠奪資源;第二,建成760萬平方公里的水庫;第三,核電站位于江上游,被認為污染環境。

第四,法律和道德的風險

這些國家涉及幾十個宗教,而且各個國家的法律都不一樣。咱們中遠集團在希臘的老總,我和他聊過,他說不敢開除工人,招的工人要養他一直到死,那得背上多大的成本呀。如果把他開了,希臘工會不干,希臘為什么破產?他光說不干,整個國家吃福利,吃到最后國家破產了,把中遠給套在那兒了。其他國家也是一樣。所以這些問題如果發生了,中國企業和當地的法律產生沖突怎么辦?在那個地方怎么打官司呢?這也是問題。

什么叫道德風險?比如,豆腐渣工程、侵犯當地宗教習俗、違背‚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等事件可能引起當地不滿,中國的工程師就有可能被綁架或更糟。中國的很多企業短視,因為方便指揮,便只用自己的工人。但是,當地的就業沒有解決——你就不能在只雇自己工人的同時,順便建一所學?;蛘咦鳇c別的公益事業,以彌補一下自己的名聲?企業要扎根當地,贏得大蛋糕,就要先贏得民心,考慮長遠,為社會公益服務,帶動當地就業。

五、‚一帶一路?戰略應對

從外部來說,外交先行,構建合作機制。

從內部來說,協調好中央和地方的關系。經濟與非經濟目標并重、對外開放、促改革的新機遇考慮自身的比較優勢開展項目合作。

15 《史記》告訴你何時建成‚一帶一路?

什么時候建成‚一帶一路??《史記》說‚五星分天之中,積于東方,中國利;積于西方,外國用兵者利?。1840年鴉片戰爭,‚外國用兵者利?,所以我們失敗了。什么時候五星出東方呢?2040年9月9日。這是天象學,不是迷信。中國要順應世界經濟發展周期和人類文明的大規律,必須要建成‚一帶一路?。1995年,在新疆和田地區出土的國家一級文物——漢代蜀錦上記載‚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所以,大家要為‚一帶一路?努力,迎接2040年的到來!

第二篇:一帶一路英語演講稿

導語:在過去的三年中,隨著中國國家奧博爾路線包括在金融領域取得了許多成就,商業貿易和基礎設施的發展。因此,我將提出三個方面的意義,突出“帶一路”中國。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一帶一路英語演講稿文章,僅供參考!

一帶一路英語演講稿

More than 20xx years ago, ancient China first developed the commercial silk trade path connecting Asia, Africa and into Europe, in pursuit of better economic prosperity. This route has become the chief pipeline for economic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with eurasia.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silk road, the “One belt one road” initiatives proposed by President Xi Jingping, aim to rejuvenate the economy and to strengthen bilateral ties with other countries. Over the past three years, countries along the OBOR routes including China have achieved many successes in the areas of finance, business trades and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So, I will present three aspects which highlight the significance ofOne Belt One Road for China. First of all, the OBOR projects are financed by many global organizations such as the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the New Development Bank, and the Silk Road Fund. This means that increasingly many countries are realizing the importance of joint investment to better develop their economies.

Secondly, several cross-regional cooperation systems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have been initiated, for examples, the ASEAN Ten Plus One arrangement, the BRICS forum and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These have ensured a good economic relation for business practices.

Finally, supported by the OBOR concept, many countries are now able to connect to one another through a multi-layer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is can be seen from the so-called ‘modern Silk Road’: the New Eurasian Continental Bridge, the Economic Corridor which runs from Myanmar via China to Bangladesh. Not only that, ladies and gentlemen, thanks to the farreaching idea, it’s now a lot easier for people to travel in and out of China. These great benefits, together, have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s. As a result, OBOR will not only deepen China-ASEAN cooperation and regional integration, but also bring common prosperity for all other nations involved. This concept has resonated with the voices of many others by linking the “Chinese dream” to the “Global Dream”. I believe that One Belt One Road will leave a lasting legacy in Chinese history, and will continue to bring glory and prosperity to our great nation. 20xx多年前,古代中國第一個開發的商業絲綢貿易的路徑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在追求更好的經濟繁榮。這條路線已成為歐亞大陸經濟文化交流的主要渠道?;趥鹘y的絲綢之路,“一帶一路”的倡議,習近平主席提出,旨在振興經濟和加強與其他國家的雙邊關系。

在過去的三年中,隨著中國國家奧博爾路線包括在金融領域取得了許多成就,商業貿易和基礎設施的發展。因此,我將提出三個方面的意義,突出“帶一路”中國。

首先,該項目是由奧博爾如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全球許多組織提供資金,新的開發銀行,以及絲綢之路基金。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聯合投資對于更好地發展本國經濟的重要性。 其次,一些跨區域合作系統的中國和其他國家之間已經啟動,例如,東盟十加一的安排,金磚四國論壇、上海合作組織。這些確保了良好的經濟關系的商業慣例。

最后,由奧博爾概念的支持,許多國家現在能夠通過多層交通系統連接到另一個。這可以從所謂的“現代絲綢之路”:新亞歐大陸橋的經濟走廊,從緬甸經由中國孟加拉。不僅如此,女士們、先生們,感謝深遠的想法,現在人們的出行更容易從中國。這些巨大的好處,共同為未來的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為一個結果,奧博爾不僅將深化中國與東盟的合作和區域一體化,也帶來其他所有相關國家的共同繁榮。這個概念有共鳴的聲音,許多人將“中國夢”到“世界夢”。我相信,一條帶一條路將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不朽的遺產,并將繼續為我們偉大的國家帶來輝煌和繁榮。

一帶一路英語演講稿

UNESCO Director-General Irina Bokova said beyond promoting economics and trade,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s also helping to increase cultural ties among the countries along its routes.

”I believe nowadays we need more such initiatives, in order to see how we trade, with investment, with economic ties. We see also intercultural dialogue being developed, and I believe this is an important initiative that the UNESCO commends and supports.”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announce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 2013, with the main aim to promote infrastructure building,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long the ancient Silk Road and its maritime trading routes. Bokova said currently cooperation deals have been signed among 40 countries under the initiative, while applauding the timeliness of the messages carried by the strategy in todays world.

”This is a message about exchange. This is a message about diversity. This is a message about intercultural dialogue. This is a message about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It is very relevant today because unfortunately, we see also extremism; we see destruction; we see a different vision of the world.”

The UNESCO head said destruction of ancient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in war-torn Iraq and Syria by extremist groups have been propelled by this “different” vision of the world, and that only promoting diversity and 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ng can help prevent the further spread of extremist views.

In March,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unanimously adopted a resolution condemning the illegal destruction of heritage sites by extremist groups, warning that such acts could constitute war crimes.

Bokova sai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lso fits in well with the drive by the Security Council to protect and preserve cultural relics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world.

”I would like to thank once again, China, for supporting a major resolution of the Security Council on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diversity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ecurity. I think it was a landmark decision of the Security Council, where we put on the global political agenda the importance of heritage, dialogue, intercultural dialogue and diversity.

And this is also where China, with the project of Belt and Road, plays such an important role.”

Bokova says UNESCO will be represented at the “Belt and Road” forum in Beijing next month and will be ready to share a similar message of peace and prosperity. ”We cannot have only trade and economic investment without having an understanding and intercultural dialogue. I think this is the main meaning of President Xi Jinpings message here at UNESCO when he came a few years ago with his major, historic speech about the Silk Road, about the intercultural dialogue, about links, trade and prosperity. So this will be my message – we have to create societies, so that they are at peace with themselves, understanding others and having this intercultural competency.”

UNESCO will be among dozens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which will have representation at next months “Belt and Road” summit in Beijing. For CRI, Im Victor Ning.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表示,除了促進經濟和貿易,“一帶一路”倡議也促進了沿線國家的文化紐帶聯系。

“我相信現如今我們需要更多類似的倡議,從而能夠研究我們是如何通過投資和經濟聯系進行貿易的。”

“我們也看到跨文化對話正在發展,我相信這正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認同和支持的重要倡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主要目的在于推進古絲綢之路及古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經濟和社會發展。

博科娃表示,在該倡議框架下,已經有40個國家簽訂了合作協議,她還稱贊了在當今世界中這一政策傳達出合時宜的信息。

“這是關于交換的信息。這是關于多樣性的信息。這是關于跨文化交流的信息。這是有關繁榮與發展的信息。它與現今息息相關,因為不幸的是,我們現在看到了極端主義,我們看到了破壞,也看到了世界的不同景象。”

這位教科文組織總干事表示,在飽受戰火折磨的伊拉克和敘利亞,極端組織破壞文化古跡的行為正是受到了這種“不同”景象的鼓舞,只有推進多樣性和文化間的相互理解,才能阻止這種極端思想的進一步蔓延。

三月,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了一項決議,譴責極端組織破壞文化古跡的行為,并警告說這類行為是戰爭罪行。

博科娃說,“一帶一路”倡議同樣符合由聯合國安理會倡導的在世界各地保護文化古跡的活動。

“我想再一次感謝中國,感謝它對安理會的支持,支持為保護文化古跡及多樣性從而保護世界和平安全的重要舉措。”

“我認為這對于安理會來說是一項里程碑式的決議,這次我們在全球政治議題上重視了古跡、對話、跨文化交流和多樣性。”

“這次中國也帶著自己的‘一帶一路’倡議發揮了重要作用。”

她還表示,教科文組織會出席下個月在北京舉辦的“一帶一路”論壇,并且準備傳遞出同樣有關和平和繁榮的訊息。

“我們不能只進行貿易和經濟投資,而不注重理解和跨文化交流。我認為這也是習近平主席幾年前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有關絲綢之路重要的歷史性演講時想傳達的信息,當時他談到了跨文化交流,談到了聯系,談到了貿易和繁榮。所以這就是我想表達的——我們要創造不同的社會,從而才能在各自內部平和的前提下相互理解,并擁有這種跨文化的能力。”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是下個月將要出席北京“一帶一路”峰會的眾多國際組織之一。

[一帶一路英語演講稿]

第三篇:“千年之約,一帶一路”黨課講稿

機電15-1班 李振

各位老師、同學大家好:

我是來自于機電15-1班的李振,接下來由我為大家講解我的黨課內容:“千年之約,一帶一路”。2000多年前,我們的先輩篳路藍縷,穿越草原沙漠,開辟出聯通亞歐非的陸上絲綢之路;我們的先輩揚帆遠航,穿越驚濤駭浪,闖蕩出連接東西方的海上絲綢之路。若干年后的今天,習近平主席再次提出“一帶一路”發展戰略,那么什么是“一帶一路”戰略,接下來我會從“一帶一路”戰略的科學內涵、“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過程、“一帶一路”戰略的總體布局和“一帶一路”戰略的偉大意義四個方面來解讀“一帶一路”發展戰略。

首先,我們先來解讀“一帶一路”戰略的科學內涵:

“一帶”即絲綢之路經濟帶,指中國與經過中亞直至歐洲的古代“絲綢之路”區域經濟合作。

“一路”即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涵蓋中國與東南亞、到印度洋以至地中海區域合作。

“一帶一路”,是指中國與亞太以至東北非及歐洲廣大國家和地區互聯互通、互利合作的廣泛概念。

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過程: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時表示:為了使各國經濟聯系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我們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

2013年10月3日,習近平主席在印尼國會發表演講時表示:中國愿同東盟國家加強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國政府設立的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發展好海洋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2014年11月8日,習近平主席出席并主持了APEC(亞太經合組織)加強互聯互通伙伴關系對話會。這表明,借助APEC(亞太經合組織)北京會議的東風,“一帶一路”的具體規劃藍圖及其實施條件已經成熟。

這就是“一帶一路”戰略從提出到成熟的過程。

那么,為什么要提出“一帶一路”戰略,這與我國的國內背景是分不開的。

1、產能過剩、外匯資產過剩;

過剩產能對經濟的運行造成了很大的問題,中國傳統的出口國較為單一和狹窄,美歐日占據出口的核心國位置,但這些傳統的出口市場已經開拓得較為充分,增量空間已經不大,國內的過剩產能很難通過他們進行消化,在國內消費加速啟動難以推進的情況下,通過“一帶一路”來開辟新的出口市場是很好的抓手。

中國不僅有過剩產能還有過剩外匯資產;而新興市場國家和欠發達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欠缺,中國利用積累的外匯儲備作為拉動全球增長的資本金,同時通過資本輸出帶動消化過剩產能。

2、中國油氣資源、礦產資源對國外的依存度高;

中國的油氣資源、礦產資源對國外的依存度較高,這些資源主要通過沿海海路進入中國,渠道較為單一。中國與其他重要資源國的合作還不深入,經貿合作也未廣泛有效的展開,使得資源方面的合作不穩定和牢固。“一帶一路”新增了大量有效的陸路資源進入通道,對于資源獲取的多樣化十分重要。

3、中國的工業和基礎設施集中于沿海,如果遇到外部打擊,容易失去核心設施。

我國的資源進入主要現還主要是通過沿海海路,而沿海直接暴露于外部威脅,在戰時極為脆弱。我國的工業和基礎設施也集中于沿海,如果遇到外部的打擊,整個中國會瞬時失去核心設施。在戰略縱深更高的中部和西部地區,特別是西部地區,地廣人稀工業少,還有很大的工業和基礎設施發展潛力,在戰時受到的威脅也少,通過“一帶一路”加大對西部的開發,將有利于戰略縱深的開拓和國家安全的強化。

接下來,我們將進入本次黨課最核心的部分:“一帶一路”戰略的總體布局。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帶一路”戰略的共建理念:千百年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綢之路精神薪火相傳,推進了人類文明進步,是東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在新的歷史時期,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國將繼續秉承“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共建理念。

接下來,我們將了解“一帶一路”戰略的合作重點,也就是“五通”,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其中:

加強政策溝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保障。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就要加強政府間合作,積極構建多層次政府間宏觀政策溝通交流機制,深化利益融合,促進政治互信,達成合作新共識。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交通方面,優先打通“斷頭路”,暢通瓶頸路段;能源方面,推進跨境電力與輸電通道建設,積極開展區域電網升級改造合作;通信方面,共同推進跨境光纜等通信干線網絡建設,暢通信息絲綢之路。

投資貿易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內容。

資金融通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推進“一帶一路”戰略,要深化金融合作,推進亞洲貨幣穩定體系、投融資體系和信用體系建設。加強金融監管合作,推進在區域內建立高效監管協調機制。

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社會根基。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傳承和 弘揚絲綢之路的友好合作精神,推動中國與沿線各國廣泛開展文化交流和學術往來,在交融往來中實現不同文明的互學互鑒,共同澆灌人類文明參天大樹。

第三,我們了解一下“一帶一路”戰略的共同目標: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一帶一路”戰略的合作機制:

《愿景與行動》指出:加強雙邊合作,開展多層次、多渠道溝通磋商,推動雙邊關系全面發展。

《愿景與行動》指出:強化多邊合作機制作用,發揮上海合作組織(SCO)、中國-東盟“10+1”、亞太經合組織(APEC)、亞歐會議(ASEM)、亞洲合作對話(ACD)、亞信會議(CICA)、中阿合作論壇、中國-海合會戰略對話、大湄公河次區域(GMS)經濟合作、中亞區域經濟合作(CAREC)等現有多邊合作機制作用,相關國家加強溝通,讓更多國家和地區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最后,我們通過一幅圖片看一下中國各地方開放態勢。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將充分發揮國內各地區比較優勢,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加強東中西互動合作,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

西北、東北地區。發揮新疆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向西開放重要窗口作用,陜西、甘肅綜合經濟文化和寧夏、青海民族人文優勢,內蒙古聯通俄蒙的區位優勢,完善黑龍江對俄鐵路通道和區域鐵路網,以及黑龍江、吉林、遼寧與俄遠東地區陸海聯運合作,建設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

西南地區。發揮廣西與東盟國家陸海相鄰的獨特優勢,發揮云南區位優勢。 沿海和港澳臺地區。充分發揮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等開放合作區作用,加強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設。

最后,我們將分析“一帶一路”戰略的偉大意義,在這之前,我們通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人口、經濟規模等數據,可以看出,“一帶一路”中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將打通從太平洋到波羅的海的運輸大通道,逐步形成連接東亞、西亞、南亞的交通運輸網絡,而“一帶一路”中的“海上絲綢之路”第一步面向東盟,將中國和東南亞國家臨海港口城市串連起來,加強互聯互通,以亞歐非經濟貿易一體化為發展的長期目標。所以說:

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是中國夢與世界夢的交匯橋梁

推動和平發展的大國方略。我國堅持“親、誠、惠、容”的理念,積極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指明了一條共建、共享、共贏的亞洲安全之路。

實現國家間戰略協作的有效平臺。“一帶一路”是一條合作共贏、惠及各方之路,是我國與其他大國實現戰略對接、實現國家間戰略協作的有效平臺。

對外開放的新深化。建設“一帶一路”,是以全新理念推動的新一輪開放,有利于實現國內與國際的互動合作、對內開放與對外開放的相互促進。

互利合作的新拓展。“一帶一路”能夠使相關國家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深化區域合作,能夠最大限度實現經濟發展戰略的有效對接,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的新格局。

創造戰略機遇的中國智慧。建設“一帶一路”,能夠充分發揮上合組織、東盟“10+1”、中阿合作論壇等現有機制作用,促進區域內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帶動沿線國家經濟轉型和發展。

建設世界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擔當。“一帶一路”不是中國利益獨享的地帶,而是各國利益共享的地帶,充分彰顯了中國敢于擔當的精神風貌和互利共贏的合作態度。

習總書記這一跨越時空的宏偉構想,融通古今、連接中外,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承載著絲綢之路沿途各國發展繁榮的夢想,賦予古老絲綢之路以嶄新的時代內涵。

第四篇: 干部學習講稿:“一帶一路”的背景與經濟邏輯 文洋

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博士

各位學員,大家好!今天我同大家分享的題目是“一帶一路”的背景與經濟邏輯。今天要給大家講的主要內容包含兩個方面:第一,為什么要提出“一帶一路”戰略;第二,“一帶一路”的經濟邏輯。

一、為什么要提出“一帶一路”戰略

(一)全球亟需增長新動力 中國為什么要在這個時候提出“一帶一路”的戰略?這里有五個原因,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首先,全球急需增長的新動力。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經濟的增長格局包括中國的經貿環境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集中地表現為雙重的重心轉移,什么是雙重的重心轉移?第一個方面,發展中國家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實現了歷史性的提升,全球經濟增長的重心從原來的發達國家轉向發展中國家,那另一方面,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聯系也在不斷地加強,中國對外經貿增長的重心正在從發達國家轉移到發展中國家,所以表現出雙重的重心轉移的現象。 我們通過這張圖一同來了解一下全球經濟總量的分布格局的變化,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的經濟地位發生逆轉,我們來看這張圖,上面藍色的柱子代表了發達國家占全球gdp的比重,而紅色的柱子代表了發展中國家占全球gdp的比重。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本世紀初,發達經濟體在全球經濟當中的比重是大于發展中國家的,可是在2008年,這一格局發生了變化,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總量首次地超過了發達國家,一直到2014年,這一條紅色的柱子越來越長,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當中的比重也越來越大?,F在的這一比例已經達到了57.1%,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總量超過了發達國家。

我們再從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角度來看,這張圖顯示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藍色的柱子代表發達國家的貢獻,紅色的柱子代表的是發展中國家的貢獻,在2000年,全球gdp增長的構成當中,發達國家貢獻了80%,而發展中國家只貢獻了20%,但到了2013年,我們再來看貢獻,發生了一個逆轉,表現為發達國家為19%,而發展中國家貢獻了81%。這一貢獻的構成比同樣是2:8,但貢獻的主體卻發生了變化,所以,這一時期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的特點表現出“二八易位”的特點。

從上述的兩個表中可以發現,整個世界經濟都在進行重構,因此,以前世界經濟的發展模式已難以持續下去。。我們來看具體所發生的變化。

非常突出的一點是表現在中國的資本流動方面。過去的30年,中國通過引進外商投資,成為全球重要的制造業基地,那外商投資也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之一。我們利用優惠的稅收政策、土地政策去吸引外資。在2008年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之前,外資企業甚至比內資企業享受更多的優惠政策,在那段時期,我們從這張圖當中就可以看到,中國的引進外資一直是呈現著快速的增長趨勢,所以,最終也是引進外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但在2008年之后,中國的資本結構出現了較大的調整,中國開始大規模地海外投資,從2008年到2014年,平均每年以14%的速度在增加。2014年,中國的對外投資達到了1230億美元,首次超過了中國的引進外資,所以,2014年成為中國對外投資的元年,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三大對外投資國,僅次于美國和日本。中國的對外開放經濟已經從原來的“引進來”,發展到“走出去”,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轉變。

再從中國的貿易結構發展歷程來看,中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處于世界產業鏈的低端,這是一條微笑曲線圖,它反映了國際產品分工和價值的分配,來自不同的國家的不同企業,只需要完成某個環節的工作,而不需要從頭到尾進行同一種產品的生產,那這些環節包括市場調研、技術研發、零部件的生產、加工組裝以及銷售和售后服務等環節。每個環節所得到的附加值的增加是不同的,這是全球的產業鏈,全球產業鏈一般由實力雄厚的跨國公司所主導,中國由于缺乏這種核心的生產技術,主要是從事組裝加工環節,我們提供土地、廠房、勞動力,但由于我們不掌握核心的技術,所以我們的獲益是很低的。而發達國家掌握研發和流通的環節,它們成為價值鏈最大的受益者。

這張圖當中顯示的是個人計算機的生產分工,通過這張圖可以了解到現在的產品分工時代主要表現為中國承接發達國家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向發達國家輸出加工品,比如我們從日本進口100美元的零部件,組裝后賣出去120美元,雖然貿易統計上出口增加了120美元,但真實在中國增加的價值只有20美元,所以,我們可以分配的利益也就只有這20美元。如果只計算中國在國際分工當中的真實收益,即增加值貿易的話,從下面的圖中可以發現,實際增加的價值究竟有多少?以2012年為例,中國的出口總值是22000多億美元,但如果以增加值來進行核算,出口的國內增加值部分只有14000多億美元,只占到了出口額的64%,縮水了三成。這說明中國在全球價值鏈當中的獲益,要比海關統計數字少一些。 過去的30年,中國的開放戰略是“引進來”戰略,我們將國門打開,把資金和技術“引進來”,把產品賣出去,但這種開放模式對于我們而言并不是最好的模式。所以在現在的情況來看,中國已成功地轉變為中等收入國家,未來經濟發展與結構提升也對對外開放格局提出了新的要求。對外開放模式亟待轉變,以前我們用幾百億件襯衫去換一架飛機,而現在想要用高鐵去換大米,想要用核電去換牛肉,在“一帶一路”沿線相當多的國家當中,他們的人均gdp才3000多美元,跟中國之間有一個發展差。而這里就存在著一個非常大的市場。未來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合作的重要性會顯著地提升。

正如1984年11月1日,鄧小平在中央軍委座談會上的講話當中提到,我們對外開放是三個方面的開放,一個是對西方發達國家的開放,一個是對蘇聯東歐國家的開放,還有一個是對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的開放。這和毛澤東同志論三個世界的觀點是一致的,30年前,中國開放的重點是對西方發達國家的開放,因為我們需要西方的技術和人才,這是30年前的一個不平衡的發展戰略、不平衡的開放戰略,但到現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形成全方位的開放新格局,“一帶一路”建設沿線絕大部分都是發展中國家,加大對這些國家的開放是實現鄧小平所提出的三個方面的全面開放。因此,從這一角度可以把“一帶一路”定位成新時期下中國的對外開放戰略。

(三)解決國內經濟結構問題

第三個原因,提出“一帶一路”戰略也是為了解決國內的經濟結構問題。當前中國的經濟處于增長的換擋期,結構調整的陣痛期以及前期刺激性政策的消化期,三期疊加的效應對我國的經濟形成了明顯的下行壓力,而其中產能過剩是經濟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產生這樣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企業對于市場預計過于樂觀,盲目投資,加劇了產能擴張。地方過分地倚重投資拉動以及資源要素市場的改革滯后等,都是造成目前中國經濟結構性問題的原因。

目前產能過剩的行業主要集中在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我們在這張圖當中可以看到,這些產業的產能利用里大概都處于70%—75%之間,但國際上比較合理的產能利用率,一般都是80%—85%之間,這些產業的產能利用率與達到合格標準還有一段距離。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提出我們應淘汰這些產業,我們應該轉移這些產業,但如果從全球的范圍來看,這些產業,其實英雄大有用武之地,我們在開國際會議時,來自非洲的學者就會向我們提到,中國的產能過剩正好是非洲所需要的,你們的產能能夠給我們提供很大的發展機遇,其實確實如此,像鋼鐵、水泥這樣的產業都是非洲所嚴重短缺的,而我們去到“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進行調研的時候也會發現,中國的產能過剩的設備,對于他們而言都是先進的。 而且投資具有乘數效應,一單位的投資“走出去”,它將會帶動數倍的產能“走出去”,投資乘數的效應是十分可觀的,比如我們為沿線國家修鐵路,那我們有機會帶動相關的上下游產業“走出去”,因為我們在修鐵路、修公路時需要鋼材、水泥和勞動力,這個路修好了以后,交通方便了,他們的生產能力提高了,銷售能力提高了,他們又需要更多的投資和更多的產品,所以,這是一筆大生意,而且基礎設施投資的乘數是比較大的,達到了3.5%—4.5%之間。如果我們投資了一個億,那將會帶來3到4個億的gdp的增長。 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一帶一路”也可以定位于一個大的結構調整戰略。國內市場可以沿著“一帶一路”進行資源的全球配置,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產業、服務、資本和人才的布局,以全方位的國際合作模式來解決中國的問題,這既表現出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正在全球發展中國家當中扮演領頭羊的角色,而且中國所獲得的利益也將是全球性的。

(四)解決國內地區發展不平衡

第四個方面,提出“一帶一路”戰略也是為了解決國內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在1988年的時候,鄧小平提出“兩個大局”思想,先形成東部沿海地區率先發展的大局,然后再形成西部開放開發的大局。過去30多年來,我們主要是依托東部地區,通過海上貿易進行向東的開放,所以,這樣就造成我國的中西部地區的發展差距比較大,西部地區占到了全國國土面積的71%,總人口的28%,但其經濟總量還達不到全國的20%。西部地區雖然資源富集,但其經濟并不發達。西南地區的進出口總額只占到全國進出口總額的4%,而外商投資只占到5%,西北地區的比例更低,進出口總額只占到1.5%,而外商投資只占到全國的1.3%。所以,西部地區的開放程度是非常低的,而“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是要向西開放,讓開放的紅利不僅僅惠及東部地區,更要惠及廣大的西部地區。 而且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西部地區也確實在發力。在這張圖當中顯示了西南地區、西北地區、東部地區以及全國的經濟增長率。西部地區現在開始發力,經濟增速已經顯著地超過了全國的平均水平,也超過了東部發達省份的經濟增長率。

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是一個升級版的“西部大開發”戰略,要將西部地區從過去開放的末梢轉變為開放的前沿,實現向東開放和向西開放的均衡,同時也促進國內東西部地區經濟的協調發展,從這個角度來看,“一帶一路”戰略可以定位為升級版的“西部大開發”戰略。

(五)應對外部環境壓力 最后一點,“一帶一路”戰略也是為了應對外部的壓力而不得不采取的一項應對策略,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應對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在軍事上表現為把60%的海軍力量都部署到亞太;在經濟上,則表現為建立tpp自由貿易區,把中國排除之外。tpp的全稱是跨太平洋戰略合作伙伴協議,它是一個超大型的自由貿易區,這個貿易區之所以受到多方的關注,原因是它號稱是全球最高標準的自貿區。它說它會實現零關稅的全覆蓋,并且在成員內部推行全方位的貿易投資規則,幾乎涵蓋了所有的經濟議題。

第五篇:習近平“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開幕式主旨演講解

原標題:習近平主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主旨演講解讀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開幕

? ? ? ?

1

這是全球矚目的時刻——

14日上午,北京國家會議中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了題為《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主旨演講,為中國首倡主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拉開序幕。

這是創新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

從絲路精神中汲取力量,向世界展現4年來“一帶一路”建設豐碩成果,擘畫面向美好未來的發展愿景,亮出兌現承諾的中國行動——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習近平主席的演講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視野出發,蘊含著一系列新理念新論斷,充滿著深邃的思考,彰顯著務實擔當,為開創繁榮發展新時代提供清晰路徑。

新在哪

“五個之路”為破解全球化進程挑戰擘畫更清晰行動綱領

當前,世界經濟發展仍處困境,全球化進程處在新的十字路口。如何探索發展新路徑、探尋增長新動力,世界期待更加清晰的新行動綱領。

“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擺在全人類面前的嚴峻挑戰。”繼今年1月聯合國日內瓦總部演講提出“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之問,著眼于全球共同發展的未來,習近平主席對新形勢下全球治理作出新的思考。

新的思考帶來新的行動綱領。“我們要乘勢而上、順勢而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2013年秋天,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4年來這一倡議已邁出堅實步伐。

今天,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首次提出,要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

“‘五個之路’根植歷史,面向未來,表明中國在新的起點上對中國與世界關系、人類與世界未來的思考,為今后‘一帶一路’建設乃至全球化怎么走指明了方向。”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說。

“和平是前提,繁榮是目標,開放是導向,創新是動力,文明是內涵。”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說,這符合時代潮流,是未來“一帶一路”建設清晰的行動綱領。沿著這樣的路徑,國際社會共同努力,可以有效解決當今世界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

“一帶一路”廣大沿線國家,很多還處于欠發達狀態,繁榮發展是沿線人民的普遍愿望。

“習主席演講不只談中國的發展,而且站在全球角度探討應對共同挑戰、謀求共同繁榮。”非盟官員法里德·亞瑟說,中國正在發揮領導力,為全球發展提供動力。中國給出的發展方案不借助武力、不謀求零和、不附加條件,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協作,未來前景廣闊。

創新是未來發展的根本動力。“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經濟正在中國茁壯成長,并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釋放活力,成為推動全球經濟轉型升級、走出衰退泥淖的新引擎。”中國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說。

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提出,“一帶一路”建設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

“習主席的講話彰顯中國智慧,沒有文明對話,就沒有和平;沒有和平,就沒有繁榮發展。”北京師范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胡必亮說。

“‘五個之路’和中國五大發展新理念密切相關,為‘一帶一路’注入強大動力,為世界發展帶來新的機遇。”遲福林說。

深在哪

著眼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經濟全球化大舞臺和國際關系演進大格局上謀劃布局“一帶一路”建設

位于地中海中心的馬耳他,一場以“文明互鑒的見證”為主題的敦煌藝術文獻展正在舉行。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萬里之隔的北京,習近平主席的演講從2000多年前的古絲綢之路故事開篇。

從中國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完成“鑿空之旅”,到明代鄭和七下西洋留下千古佳話;從古絲綢之路“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絕于途”的陸上盛況,到“舶交海中,不知其數”的海上繁華……

古絲綢之路綿亙萬里,延續千年,積淀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這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

“這些開拓事業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為使用的不是戰馬和長矛,而是駝隊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堅船和利炮,而是寶船和友誼。”習近平主席說。

“植根于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土壤,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令人鼓舞振奮。”出席論壇的世界銀行行長金墉說,這一倡議旨在推動跨境乃至跨大洲融通,涉及人口和GDP分別占全球的60%和30%左右。

4年來,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支持和參與建設,相關內容被納入聯合國大會、聯合國安理會等重要決議;政策溝通不斷深化、設施聯通不斷加強、貿易暢通不斷提升、資金融通不斷擴大、民心相通不斷促進……

聆聽著絲綢之路的歷史回響,感受著因互利合作帶來的獲得感,豐碩的成果背后,以絲路精神為指引,“一帶一路”建設正呈現廣闊前景:

這是順應時代潮流的選擇——人類社會正處在一個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代。和平發展的大勢日益強勁,變革創新的步伐持續向前。

這是應對發展挑戰的需要——世界經濟增長乏力、貧富差距鴻溝有待彌合、地區熱點持續動蕩、恐怖主義蔓延肆虐,世界發展面臨諸多挑戰。

這是對合作共贏新型國際關系的深刻闡述——我們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不會重復地緣博弈的老套路,而將開創合作共贏的新模式;不會形成破壞穩定的小集團,而將建設和諧共存的大家庭。

“合作共贏是民心所向,中國倡導的發展觀非常包容、互相尊重,外界無需疑慮。”與會的法國一家金融機構高管菲利普·德弗斯表示,人類發展縱有起伏和曲折,但解決問題不能囿于對抗甚至戰爭。習主席的演講,提醒人們回到互相尊重、互利合作上來。

這是把“一帶一路”建設放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愿景下的思考,這是放在經濟全球化大舞臺和國際關系演進大格局上的謀劃,這是放在人類文明交流互鑒大視野中的把握。

“這是中國為人類文明貢獻真正的、原創的、開拓性的方案。”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庫恩評價說,放在一個長時間段來審視,“一帶一路”倡議具有宏大的視野,會更多造福世人。

實在哪

一系列務實舉措凸顯中國擔當

以偉大實踐推動偉大事業

中國將與世界各國更好攜手

繪就共同發展的美好畫卷

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實踐。

中國既是“一帶一路”的倡議者,也是堅定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行動派、實干家。演講中,習近平主席提出了中國進一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一系列務實舉措,決心之大、力度之強,前所未有。

——這是貢獻中國力量、展現中國擔當的“宣言書”。

習近平主席宣布,中國將加大對“一帶一路”建設資金支持,向絲路基金新增資金1000億元人民幣。

“這顯示了中國的大力支持不僅僅是意愿,而是具體的行動。”絲路基金董事長金琦說。

國際民航組織亞太地區辦事處主任阿倫·米什拉說,絲路基金增資將極大提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一帶一路”倡議立足加強互聯互通、著眼長遠,和沿線國家發展基建的需求不謀而合,提供了廣闊的合作機會。

——這是共建互利共贏經貿伙伴關系、分享中國機遇的“邀請函”。

論壇期間,中國將同30多個國家簽署經貿合作協議。中國將從2018年起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中國對拉美產品不斷增長的需求,已成為幫助拉美部分國家擺脫貧困的重要支撐。”泛美開發銀行行長莫雷諾說,中國釋放進一步開放市場的積極信號,過去50年,拉美與中國貿易額增長了22倍,中國機遇將更多地與世界分享。

——這是為沿線發展中國家帶來更多獲得感的“民生禮包”。

未來三年向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中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600億元人民幣援建民生項目;向沿線發展中國家提供20億元人民幣緊急糧食援助;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資10億美元……

埃塞俄比亞總理海爾馬里亞姆說,這些承諾彰顯中國領導人的遠見卓識。“中國不斷履行承諾,發起了包括此次論壇在內的很多全球性合作行動,為發展中國家發展繁榮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是加強創新合作、促進人文交流的“連心橋”。

中國將在未來5年內安排2500人次青年科學家來華從事短期科研工作,培訓5000人次科學技術和管理人員,投入運行50家聯合實驗室;建設絲綢之路沿線民間組織合作網絡,打造新聞合作聯盟、音樂教育聯盟以及其他人文合作新平臺……

2017年1月,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習近平主席首次闡釋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

4個月后的今天,中國亮出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的宏大舉措,使全球共同發展有了更明確的路線圖,凝聚更多全球共識。

“‘一帶一路’倡議提供了我們這個時代追求共同繁榮的偉大機遇。”海爾馬里亞姆的話道出了有識之士的心聲。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站在全球發展的新起點上,積合作共贏之跬步,壘互信互利之基石,中國將更好地與各國并肩書寫相互尊重的壯麗詩篇,攜手繪就共同發展的美好畫卷。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圓的認識復習課范文下一篇:運動會的演講稿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