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碩士研究生自然辯證法論文

2022-04-16

本文一共涵蓋3篇精選的論文范文,關于《碩士研究生自然辯證法論文(精選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是系統地進行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科學技術觀、科學技術社會觀和科學技術方法論的研究生選修課程,幫助碩士研究生“了解自然界發展和科學技術發展的一般規律,認識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培養碩士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1]。

碩士研究生自然辯證法論文 篇1:

關于工程碩士“自然辯證法”課程案例教學的初步探索

[摘要]針對工程碩士研究生講授“自然辯證法”課程,采用案例教學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它既滿足了政治素質教養的要求,又適應了非全日制學生的特點。任教教師在案例教學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應當注重案例選擇、學生討論和案例報告寫作等多個環節的有效把握,同時對教學實踐的一些實際困難也要有應有的重視。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辯證法;案例教學;案例分析

[作者簡介]吳曉云(1974—),女,江西鄱陽人,博士,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現當代西方哲學,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

“自然辯證法”課程是工程碩士需要學習的一門政治公共基礎課,主要講授自然界及科技、工程的一般規律和一般方法。自然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對科學技術學、科學知識社會學等新興學科的不斷借鑒和吸收,自然辯證法在研究領域和研究方法上有了巨大突破,日漸發展為一門“以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促進科學技術(工程)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為主要目的的具有交叉、綜合性質的學科”[1]。與其他政治公共課相比,“自然辯證法”課程不僅承擔著培養工程碩士研究生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的基本任務,而且承擔著培養他們哲學素質和科學思維,切實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運用能力等重要職責。為了更好地實現“自然辯證法”課程的教學目標,廣大一線教師積極地探索以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為導向的案例教學法。

一、案例教學的必要性

案例教學是一種開放式、互動式的新型教學方式?!白匀晦q證法”課程案例教學通常由教師事先選擇一些科學、技術、工程發展史中具有典型性案例,讓學生自行組織研討,使他們通過主動查閱教材和教參,拓寬理論視野,實現對新知識、新理論的學習和掌握,并應用所學的新內容有針對性地分析和解答案例問題。

案例教學方法的運用符合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傳統教學以單向信息傳遞為主。雖然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證明某個自然辯證法基本原理的正確性,教師也會采取列舉事例的方式來加深學生對該原理的理解;但是這種舉例子的方式仍舊是以教師為主的觀點論證,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材的知識和教師的講授,缺乏獨立思考過程和綜合判斷能力的運用。案例教學則不同,它是利用案例作為教學媒介,讓學生自主分析、論證和表達,以達到高層次認知學習目標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它的最大優點在于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輔助,由學生自主學習和掌握所學課程的核心內容,并運用所學知識處理實際問題,從而實現學以致用、素質培養的教學目的。

案例教學方法的運用符合自然辯證法學科的本質要求。采用案例教學方法,通過介紹科學技術工程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事件闡明自然辯證法基本原理,有利于研究生們理論聯系實際,在具體的案例分析中活學活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觀點和辯證法。

案例教學方法的運用符合工程碩士研究生的實際情況。工程碩士研究生大多是工礦企業、工程建設部門的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員,與一般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相比,他們不僅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術特長,而且擁有豐富的生活閱歷和實踐工作經驗。如果針對工程碩士生的“自然辯證法”教學,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調動他們學習政治理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室在教學中應該有意識地結合工程碩士生的專業特點,多討論科學技術工程的具體案例,使他們在實際案例中自覺授受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科技觀、工程觀和方法論。這既符合國家對于碩士生政治理論教育方面的一般要求,又與工程碩士生成長和發展的實際需要相一致。

二、案例教學的實施

案例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教學過程中既發揮了教師的理論指導作用,又充分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學生積極思考的成果進一步引發了教師新的理論思考,從而實現了教與學的雙向交流。實施案例教學應該通過以下三個步驟:

(一)教師精選案例

這是有效實現案例教學活動的首要前提。對于教學案例的選擇,教師首先要在熟悉課程內容、明確教學目的的基礎上,盡量選擇在科技工程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人物或事件作為案例。其次是充分考慮工程碩士研究生的知識結構和工作背景,“在討論一般科學技術問題基礎上,突出關于工程問題的討論”[2]。最后,選擇的案例專業性不能太強,應該注重科學技術的普及性和自然辯證法基本原理的普及性。譬如,針對“辯證的自然觀”這一教學主題,可以選擇三峽工程作為案例,討論人對自然的超越性和依賴性,同時討論選擇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重要性。

(二)學生自主討論

學生自主討論是成功實施案例教學的關鍵所在。為了提高案例教學的質量,教師應當引導同學們結合自身的專業背景和工作經驗,通過自己動手查閱教材、教參及其他相關資料,找出自然辯證法的基本原理來分析案例、得出結論。譬如,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專門安排時間,讓學生就某一主題案例分組討論。在組內討論充分、基本形成共識的基礎上,由各組成員自行推選代表發言闡述本組討論的結果,并積極應答其他各組同學的提問和不同意見,最后由教師作總結點評。教師還可以提供建設性思路鼓勵學生課后繼續討論。

(三)學生撰寫分析報告

撰寫報告對案例教學成果的鞏固和提升。案例分析報告是學生案例分析過程的書面呈現,它以文字的形式說明和再現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和論文寫作的基本哲學素質。因此,教師必須十分重視對案例分析報告寫作的指導,鼓勵學生采用規范的格式、創新的思維完整地書寫案例分析的目的、相關知識點、案例簡介、分析論證各大要點及最后的結論。為了有效提高學生案例分析報告撰寫的質量,教師還應當依據學生撰文水平的不同分等級打分,分數以一定比例計入學生的課程總成績。

三、案例教學面臨的困難

近年來,案例教學已經在“自然辯證法”課堂教學中得到較多的應用,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是目前這一教學方法仍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校方對案例教學方法的探索缺乏重視。盡管案例教學已經被論證是實現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但是在學實踐中還沒有得到普遍應用,部分原因在于學校對這一教學方法的認識不足、支持不夠。一些學校認為,在案例教學的課堂設置上,以學生討論為主、教師指導為輔的模式不符合常規的教學秩序,有違一般的教學考核制度。因此,他們并不十分支持這一教學方法的探索,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然辯證法教師對案例教學方法的推廣和應用。

其次,任課教師對案例教學的不適應。第一,案例教學的課堂要求教師的角色變主講為聽者,這極大地挑戰了教師的傳統教學權威,尤其是對于那些資深的老教師來說,課堂主講角色的讓渡是難以接受的。第二,案例教學在案例的選擇上,要求教師有較高的理論素質和較強的實際問題的敏感性,這一點也讓部分教師難以適從。第三,案例教學要求教師課前精選案例、課中組織和管理學生討論、課后批改案例分析報告,這無形中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和工作強度,也讓他們很難適應。

最后,教學條件對案例教學的客觀限制。我國高校在“自然辯證法”課程的教學課堂上,“師生比例懸殊,教師少、學生多,合班上課居多”[3]。一般一個教學班有120人左右,這給案例討論帶來很大困難。許多學生在課堂上不能充分地表達自己對案例的見解,而課下與教師交流學習體會的渠道又十分有限。因此使用案例教學方法可能導致有些學生所學習到的知識面和所掌握的理論深度還不如傳統的教學方法,因此,一些學生對案例教學法的探索不太配合,這極大地影響了案例教學的效果。

總之,在“自然辯證法”課程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在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上都實現了的突破和創新,但是這一方法的實施過程中也暴露了一些問題,有待于我們繼續深入研究,尋找對策來提高案例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明國.從“科學技術哲學”到“科學技術學”——實現自然辯證法學科建設的第二次調整[J].技術與辯證法,2003(1):11.

[2]徐治立.自然辯證法教學與研究的新思路[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8(1):107.

[3]王紅姝.淺談案例教學法的實踐與應用[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0(3):77.

[4]譚培文,鄧伯軍.走近恩格斯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紀念恩格斯誕辰190周年學術研討會述要[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第3卷 第7期

作者:吳曉云

碩士研究生自然辯證法論文 篇2:

打造自然辯證法翻轉課堂實現三重育人功能

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是系統地進行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科學技術觀、科學技術社會觀和科學技術方法論的研究生選修課程,幫助碩士研究生“了解自然界發展和科學技術發展的一般規律,認識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培養碩士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1]。自然辯證法課程的內容和性質決定著它具有突出的思想教育和科學教育功能,是實現研究生培養目標,提升碩士研究生政治素質、科學素養和理論思維水平,造就符合時代需求的高層次人才不可忽視的一門課程。

傳統的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在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課程設置、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限制了課程充分發揮其對研究生思想引領、價值觀培養、思維水平提升的作用。這些問題主要表現為課時分配不足、教學手段單一、理論與實踐脫節、學生獲得感不足等方面。如何保證自然辯證法理論的體系性、整體性,發揮好課程在研究生思想引領的主渠道作用,發揮好課程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迫切需要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層次人才”[2]的作用,還需要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改革中大膽創新。

一、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教學要實現三重育人功能

“自然辯證法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思維科學相交叉的哲學性質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具有綜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盵3]由于自然辯證法介于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和自然科學的中間層次的特殊地位,使它兼具思想教育功能、科學教育功能和思維培養功能,并且這三項功能互相滲透,相互促進。

(一)自然辯證法課程具有顯著的思想教育功能

自然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的創立者之一恩格斯開創的研究領域,“自然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自然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4]自然辯證法課程具有強烈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性,蘊含著豐富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和馬克思主義實踐理性。這就決定了在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教學中,要注重教育引導研究生從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出發分析自然、科學、技術相關問題;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為先,德育與智育相結合,推動研究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從課程教學內容看,可重點聚焦馬克思主義自然觀教育,唯物主義世界觀教育,社會發展規律教育,與科學技術相關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馬克思主義的技術倫理思想教育、科學道德教育等方面內容。從課程教學方法看,教師可以深入挖掘課程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結合科學技術活動中鮮活的案例開展教學。如在中國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觀教學中運用“兩彈一星”精神案例,在科學技術社會論教學中運用陳薇院士研發新冠疫苗案例,在科學共同體相關內容教學中運用錢學森的人生選擇、袁隆平的科學征途等案例。

(二)自然辯證法課程具有突出的科學教育功能

自然辯證法課程的科學教育功能,即拓寬研究生知識視野、培育研究生科學素養的教育功能??傮w上講,自然辯證法課程的教學目標是通過馬克思主義的自然觀、科學技術觀、科學技術方法論等哲理化問題的教學,引導學生樹立科學、正確的世界觀——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

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的科學教育功能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通過自然觀的教學,幫助研究生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認識自然界辯證發展的規律,能正確地認識和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二是通過科學觀、技術觀的教學,幫助研究生了解自然科學整體發展規律和現代科技發展的特點趨勢,對科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有正確的認識;三是通過自然科學方法論的教學,使研究生熟悉科學和技術的一般研究方法及其特點和規律,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四是通過科學技術社會論的教學,培養研究生的科學家精神,幫助他們熟悉科學技術共同體的運行規則。

(三)自然辯證法課程具有明顯的思維培養功能

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指出:“要把研究作為衡量研究生素質的基本指標……培養具有研究和創新能力的高層次人才?!盵5]自然辯證法課程有利于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有助于學生智力要素創新素質的核心部分——思維能力的提升提高。研究生只有具備較高的理論思維和創新思維能力,在未來才有可能創造性地解決生產和社會發展中的實際問題,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

理論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建立在對世界的正確認識上。自然辯證法從整體上研究自然界和自然科學的一般規律,這有助于建立研究生完整的知識結構,有助于促進研究生思維能力的提升。自然辯證法這個關于自然、自然科學的哲學總理論,涉及自然科學的各個學科及其歷史發展,從哲學的高度揭示了事物更大范圍的運動、發展、變化的規律。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的開設,在研究生專業培養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之外,增加了對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科學觀、技術觀、科學技術方法論的總體知識。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所傳遞的世界觀、方法論,可以成為研究生總體把握各門知識的“綱”,有助于對各門具體科學進行學習和研究,使之系統化、有序化。

二、構建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要充分實現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的三重育人功能,有必要開展課程教學改革。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可以開展自然辯證法概論翻轉課堂教學。構建以問題為導向,以案例為載體,線上線下互動,學生參與度高,涵蓋課前、課中、課后的教學新模式,以形成“教室課堂”和“網絡課堂”的雙教學場域,打造虛擬教學與實體教學相結合的雙重教學過程。通過翻轉“教”與“學”的關系,有效地發揮研究生在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學習中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實現課程思想教育、科學教育和思維培養三重功能。

(一)翻轉課堂,提升教學效率

發揮研究生的學習主體性,翻轉自然辯證法教學課堂,以課堂講授、討論和答疑帶動課后自主學習,向研究生有效傳遞學習壓力,推動研究生從“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在課堂外,運用雨課堂、學習通等網絡教學平臺,布置學習任務,引導研究生運用現代信息手段開展自主學習。研究生通過網絡觀看微課等視頻講座、查閱電子圖書,通過各搜索引擎查閱教學內容相關信息,實現自主學習。同時,通過QQ、微信等建立班級群、小組群,不受時空限制地開展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交流討論。在課堂內,用足用好18個學時的理論教學時數,在課堂上開展核心知識點集中講解、學生專題展示、答疑和面對面交流。通過自主學習和課堂教學,引導學生主動開展基于問題和案例的交流討論和探索式學習,師生共同研究解決馬克思主義自然觀、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科學技術及其發展、創新創造等課程主體知識內容強調的核心問題,實現研究生對課程核心知識點更深層次的理解。

(二)因材施教,整合教學專題

“專題化教學是提煉教學重點,按照問題組織教學內容的教學方式,其前提是準確理解和把握教學大綱的基本精神、基本要求?!盵6]專題化教學不是碎片化教學,自然辯證法理論具有整體性,其中的各知識點具有內在的邏輯聯系。公開資料顯示,受18個教學時數的限制,幾乎各高校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均采用了專題化教學。爭議在于,有的教師提出應結合本科階段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學生專業等實際,僅選取某些專題開展教學。筆者認為這種做法值得商榷。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各教學專題的設置和教學,應是在保證自然辯證法理論整體性的前提下展開的,換句話講,教學中詳略可以不同,但應盡量全面地覆蓋大綱所列的教學要點。要保證整體性,破解教學內容多與教學時數少的矛盾,這個問題可以由網絡輔助教學和自主學習去解決。

在吃透教學大綱精神的基礎上,在尊重學生認知心理和課程內在邏輯的前提下,聚焦課程核心內容和學生學習興趣點,科學合理地設置教學專題。在專題設置前,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對學生的能力水平、學習習慣、心理接受程度、馬克思主義理論掌握情況等進行調查,進而制訂出針對性較強的課程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結合研究生具體學制、類別、專業等學情,在具體專題設置時進行個性化教學資源設計。

(三)精選案例,轉化書本內容

打造精品案例,推動案例教學,增強課程的生動性和吸引力。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本身具有較強的理論性,教師在專題講授中應結合自然辯證法基本理論,結合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的偉大實踐,結合科學認識和技術實踐中的具體問題,以案例為載體,呈現課程教學內容。案例的選取應具有典型性,與教學專題高度契合,能夠引發學生思想或情感共鳴,以實現專題教學內容有血有肉,學生學習入腦入心的良好效果。

案例教學中應注意發揮自然辯證法概論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德育功能,突出馬克思主義理論引領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在案例設計時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創新驅動是形勢所迫”“非走自主創新道路不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綜合國力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競爭”“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等習語金句轉化為富有時代氣息、現實針對性強的教學案例,生動有效地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

(四)虛實結合,打破課堂邊界

依托信息技術開展在線教學打破了教學的時空限制,為線上線下融合教學創造了條件。在自然辯證法概論教學中,可以依托雨課堂、學習通等教學平臺開展線上線下融合教學。任課教師在課前把電子教材、教學課件、教學案例、微課小視頻、音視頻資源等放在網絡“云端”,為學生開展線上自主學習提供素材。作為學習主體的研究生,綜合運用“云端”的數字資源和相關互聯網信息開展主動學習、探究式學習,“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涉及理解、推理、記憶和方法感知的認識過程”[7]。課程教學形式的開放性,能夠較為有效地破解豐富的教學內容與有限的教學時數的矛盾,能夠在保證教學內容完整性的同時兼顧課程學習深度。

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教學,可以實現課程教學兩個轉變:一方面,虛擬教學內容與課程核心知識點緊密聯系,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自然辯證法知識建構過程,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另一方面,課堂教學的整個面授形式也會發生根本性改變:教室不再是教師的“一言堂”,變成了學生展示學習成果、師生交流探討、教師重點講授與引導的場所。

(五)小組討論,助推學生思想升華

有效的討論和交流是深化研究生學習成果,在思想碰撞中對教學內容認同與接納的重要環節??梢栽O置討論環節,組織研究生在線上和線下開展小組討論,并形成展示課件、課堂發言提綱、小組作品等成果。研究生個人在小組討論中可以充分表達思想、展示自己。同組同學可以相互交流,相互激勵并獲得幫助。任課教師可以通過討論發言情況及時了解研究生學習績效,針對性開展答疑解惑和思想引導。通過小組討論使研究生在表達、交流、評價、反思中提高認識。

由于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涵蓋了自然觀、科學觀、技術觀、方法論、社會觀、創新型國家等豐富的教學內容,討論主題十分豐富。在教學中應緊扣核心知識點,圍繞教學專題,設置討論主題。討論主題應盡量設置為開放性問題,讓研究生可以從不同的方面開展資料收集和理論思考。一種新的發展理念、一篇經典文獻,一個科學史上的爭議,一個科學問題,甚至一部富有思想性的科幻電影、科幻小說都可以作為討論的主題。通過靈活的課內和課外討論激發研究生求知欲,提升學習課程的自主性。同時小組討論能夠鍛煉研究生收集資料、凝練觀點和組織語言的能力,拓寬他們的理論視野,一定程度上提升他們的創新創造思維水平。

(六)多元考核,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考核是對教學效果的測驗,同時能促進研究生知識、能力、思維的整體提升??梢栽O置自主學習情況、討論參與情況、課程論文撰寫情況等考核環節,綜合測評研究生課程學習效果。在此基礎上,實現學情跟蹤、數據匯總、教學效果評估和學習成果反饋。

多元考核由三個方面構成:一是線上學習成果檢測。學生自主學習,如觀看MOOC及相關視頻,完成在線測試,這一環節占總成績的30%。二是討論成果檢測。將學生分為10人以內的討論組,開展線上和線下討論,并在課上做討論成果演示匯報,這一環節占期末總成績的30%。三是期末課程論文考核。要求研究生結合自然辯證法理論和各自學科專業方向選題并撰寫課程論文,這一環節占期末總成績的40%。通過對線上自主學習、線上線下討論情況和課程論文的一攬子綜合測評,對研究生學習成果開展過程管理,實現以考核促進課程學習的目標。

三、結論

2020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迫切需要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層次人才。在研究生層次人才培養中,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兼具思想教育、科學教育、思維培養三重育人功能。為更好地發揮這三重育人功能,在教學中應主動轉變教學方式,構建以問題為導向,以案例為載體,線上線下互動,學生參與度高,涵蓋課前、課中、課后的翻轉課堂教學新模式。通過綜合運用案例教學、專題教學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提高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開放性與共享度,推動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教學質量提升,實現課程思想教育等三重育人功能。

基金項目:重慶市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重點項目(項目編號:yjg172002),重慶市第六批立項建設研究生教育優質課程(項目編號:2019099),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思政課擇優資助項目(項目編號:szkzy2019008)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高等學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設置調整的意見[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1008/t20100806_108814.html,2020-8-16.

[2]習近平對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EB/OL].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7/29/c_1126301069.htm.2020-7-30.

[3]《自然辯證法概論》教學大綱編寫組,陳凡,殷杰.《自然辯證法概論》教學大綱的總體思路、基本框架及主要特點和教學重點[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11):63-68.

[4]《自然辯證法概論》教學大綱編寫組.《自然辯證法概論》教學大綱的總體思路、基本框架及主要特點和教學重點[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11):67

[5]楊斌,王軍政,郭嬌等.從“研”出發培養勇于鉆研的高層次人才.光明日報.2020-08-11.

[6]柴秀波.關于“自然辯證法概論”課專題式教學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5):74

[7]GLENDA,ANTHONY.Active Learning in a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J].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1996,31(4):349-369.轉引至:劉來兵,曲曼鑫.信息技術支撐的在線教育透視[J].現代教育管理,2020(08):108-114.

作 者:西南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粟 超

作者:王晨旭

碩士研究生自然辯證法論文 篇3:

新形勢下增強“自然辯證法”課程實效性的探索

摘要:增強“自然辯證法”課程實效性符合了世界高等教育的發展潮流,對研究生課程建設、研究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新形勢下,“自然辯證法”教學面臨課時少、任務重、學生不重視、填鴨式教學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從課程內容方面來看,要堅持問題導向,推行專題化教學;從學生方面來看,要針對學生特點,創新課堂設計;從教師方面來看,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構建新型教學方法,增強教學效果。

關鍵詞:新形勢 “自然辯證法” 課程實效性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1.007

“自然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自然、人類社會、科學技術發展一般規律的理論體系。作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其主要目的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對研究生進行自然辯證法教育,使其深入理解馬克思主義的自然觀、科學技術觀和科學技術方法論,深刻認識科學技術的社會功能、社會建制、社會運行,掌握中國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觀。

一、增強“自然辯證法”課程實效性的意義

第一,增強“自然辯證法”課程實效性對研究生課程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白匀晦q證法”是我國高校碩士研究生學位課和思想

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研究生課程體系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自然辯證法”是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雖然它的主要內容是自然觀、科學技術觀、科學技術方法論,涉及大量的自然科學,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自然科學。它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研究關于自然、科學技術和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它不是研究自然科學每一學科的具體內容,而是在自然科學基礎上對一般規律的概括與總結,是自然科學通向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個橋梁。因此,它具有哲理性、綜合性、交叉性的特點,是自然科學的具體學科不能取代的。另一方面,“自然辯證法”又不同于其他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它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通過大量科學案例的分析與總結,使學生受到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茖W技術革命的深入開展,科學史上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科學家們的輝煌成就與高尚品德。這些生動、鮮活的科學案例,使得這門課有著其他思想政治理論課所不具備的鮮明特點和獨特作用。

第二,增強“自然辯證法”課程實效性對于研究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應當具備在導師指導下進行學術性科學研究的能力。這就要求研究生必須具備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而“自然辯證法”課程作為具有“文理交叉”特點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能夠有效提高研究生的綜合素質,增強研究生的科研能力。首先,“自然辯證法”是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它能夠提高研究生馬克思主義理論素質,幫助研究生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認識及解決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哲學和社會問題。其次,“自然辯證法”中的科學技術觀和科學技術方法論,講授了科學技術的基本觀點和科學研究的一般規律,能夠有效地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養其創新素質,塑造其科學精神。

第三,增強“自然辯證法”課程實效性符合世界高等教育的發展潮流。當今世界各個大學都非常重視學生綜合素質教育。在北大百年校慶中外大學校長論壇上,哈佛大學校長指出,“大學要提供無法用金錢衡量的最佳教育”,“通過不同學科領域知識的滲透,使從事科學研究的人開始懂得鑒賞藝術,從事藝術創造的人逐漸了解科學,使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1]。哈佛大學要求大學生在第一年從歷史、文學與藝術、外國語與文化、社會與哲學分析、數學與自然科學等5個方向中選擇7至8門課程學習。麻省理工學院也要求理工科大學生在8門課程中至少有3門必須從文科課程中選修。學生學習的課程中,社會科學課程占27%,自然科學課程占33%,技術科學課程占40%。英國牛津大學則力推復合課程,如“科學和經濟學”“哲學和數學”“哲學和物理學”等,甚至出現三科課程如“工程學、經濟學和管理”“冶金學、經濟學和管理”等[2]??梢哉f,人類教育在經歷了漫長的古老的人文教育,獨領風騷的現代科學教育之后,進入了更加成熟的現代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并重的時代[3]。而增強“自然辯證法”課程實效性,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符合了教育的發展潮流。

二、新形勢下“自然辯證法”教學面臨的問題

1979年,“自然辯證法”被列為高校理工農醫類碩士研究生必修課。其后,雖經多次變革,一直作為碩士研究生的必修課,54學時,2學分。2010年,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聯合下發《關于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設置調整意見》,“自然辯證法”成為選修課,18學時,1學分。這對“自然辯證法”學科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如何在新形勢增強“自然辯證法”課程的實效性,成為了擺在每一個任課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

第一,課時少,任務重。2012年5月,教育部組織編寫《自然辯證法概論》教學大綱,2013年進行了修訂,包括了緒論、五章和結束語。五章的內容分別為馬克思主義自然觀、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觀、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方法論、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社會論、中國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觀與創新型國家。其內容仍然以“三大塊”為主,強調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功能,突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容:科學發展觀、創新型國家、生態文明等理論??傊?,內容更加豐富,課時卻大幅減少。這種形勢下,如果還用原來的辦法,逐節去講,面面俱到,最終結果很可能顧此失彼,蜻蜓點水,內容講不深、講不透。

第二,學生不重視,到課率不高。首先,“自然辯證法”是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一門公共課,而不是專業課。很多學生認為和專業無關,提不起興趣。之所以來上課純粹為了學分,為了畢業。其次,“自然辯證法”又具有“文理交叉”的特點。雖然這是其優點,但也有負面影響。有些文科學生缺乏相關自然科學知識,對這門課不能引起共鳴;有些理工科學生又缺乏基本哲學知識,感覺這門課深奧難懂,也沒有興趣。再次,“自然辯證法”作為公共課在很多高校里都是大課,涉及院系多、專業多、人數多,管理難度大。一旦放松管理,到課率就很低。

第三,講授為主,多為填鴨式教學。很多教師習慣于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總認為,講不深、講不透對不起學生,過于追求學科體系的完美、知識體系的精深。而“自然辯證法”畢竟是一門公共課,不是專業課,在大幅減少課時的形勢下,仍然堅持學科體系式的講授,就只有“滿堂灌”了。這種情況下,必然缺乏和學生的互動,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這門課的學習純粹了學分,為了畢業,應付了事。

三、新形勢下增強“自然辯證法”課程實效性的措施

第一,從課程內容來看,要堅持問題導向,推行專題化教學,將教材體系轉化為教學體系。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睈垡蛩固怪v:“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庇纱丝梢?,問題意識在學習當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堅持問題導向,設計專題,更有利于引導學生思考,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谶@種認識,我們把課堂教學內容整合為4個專題。第1個專題,什么是“自然辯證法”,為什么要學習“自然辯證法”,對應書中的“緒論”部分。從哲學與自然科學的關系入手,闡述清楚“自然辯證法”的學科性質、研究內容、研究對象。結合學生的實際,講清學習“自然辯證法”的意義。第2專題,什么是自然,對應書中的第一章。在梳理自然觀發展歷史的基礎上,重點講授馬克思主義自然觀,即系統自然觀、人工自然觀、生態自然觀,特別讓學生掌握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的新內容。第3專題,如何看待科學技術,對應書中第二、四、五章。重點講授科學技術的本質、結構、發展及社會功能。通過本專題的學習,要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即求實、批判、實證、理性、嚴謹等,使其掌握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觀的內容,特別是創新型國家的內涵與特征。第4專題,如何做好科研,對應書中第三章。重點講授科學技術研究的思維方法,介紹數據庫使用方法,使學生能夠熟練使用各種工具,讓研究生學會怎樣選題、怎樣做實驗、怎樣查閱資料、怎樣撰寫論文。

第二,從學生方面來看,要針對學生特點,創新課堂設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首先,課堂設計要根據不同的學生群體有所變化。如講授對象是文科學生,選用科學案例時,就應當多選科學史實、科學家故事,用到一般自然科學知識時,少選用復雜的數理模型,使學生在聽起來,不會覺得特別難懂。而講授對象變成理工科學生,就多選用自然科學案例,少用深奧難懂的哲學名詞術語。其次,課程教學就是多種教學方式的結合。課堂授課與課堂討論密切結合,語言文字與音像資料密切結合,傳統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方法、教學視頻、教學案例密切結合,課堂教學與教學網站密切結合。在此基礎上,充分開發和應用立體化教學資源,形成書本、課件、網站、網課、題庫、音像一體化。做好課堂設計,吸引學生,使之能夠對課程感興趣,重視這門課。

第三,從教師方面來看,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構建新型教學方法,增強教學效果。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師必須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的狀況,充分調動其主動性、積極性,讓其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通過專題討論、問題辯論、演講比賽、實踐調研等形式,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增強教學效果。

總之,新形勢下,“自然辯證法”教學面臨著許多問題和困難,也伴隨著機遇和挑戰。因此,我們要積極采取措施,從多方面采取措施提高教學效果,增強課程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陳學飛.面向21世紀國際高等教育發展的基本趨勢[J].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高等教育,1999(2).

[2]毋小勇,謝安邦,閻光才.論構建我國21世紀高等教育創新課程體系之理念[J].教育研究,1999(11).

[3]文輔相.21世紀的大學教育目標:高科技水平與高文化素養[J].高等教育研究,1995(6).

基金項目:2013年河南工業大學研究生高質量課程建設項目:“自然辯證法”課程實效性建設研究(項目編號:2013KCYJ-Y01)。

作者簡介:

李海濤(1978- ),男,山東成武人,博士,副教授,院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研究方向:自然辯證法。

(責編  張翼翔)

作者:李海濤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心態洞察政治信息傳播論文下一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態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