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碩士學位論文范文

2023-04-07

碩士學位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農業碩士;現狀;質量;需求;改革

Key words:Agricultural professional master;Situation;Quality;Qeeds;Reform

我國從1999年首次設置農業碩士至今將近20年,先后為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村發展等培養了大批高層次應用型與復合型人才。目前,專業碩士的數量已占到全國碩士生招生總量的50%,農業碩士每年的招生規模也與日俱增。在生源擴大的情況下,如何滿足社會和企業需求,提高農業碩士培養質量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本文對我國農業碩士的培養現狀進行了分析、總結,并借鑒國內外著名高校優秀農業碩士的培養方案與經驗,提出了我國農業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體制的改革方向。

1 當前我國農業碩士的培養現狀

經過探索與實踐,目前超過70所高等農業院校及科研單位招收農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數由2001年的3209人增加到2008年的13283人,平均每年遞增38.9%[1]。農業碩士雖然起步較晚,但經過近20年的不斷努力,取得了較快發展,同時也面臨以下相關問題,嚴重制約了農業碩士培養質量的提高。

1.1 專業學位與科學學位碩士研究生目標定位不清 科學學位碩士研究生以培養學術研究型人才為主,是具有科學理論研究和創新潛力的博士研究生后備人才,重在突出其科研能力。因此,學術型碩士研究生以培養高級研究人員為目標,其優勢側重于理論研究和科技創新。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則以滿足需求為導向,側重于實踐和應用,具有很強的職業性。因此,農業碩士研究生教育以提高為主,目的在于改善其技能和知識[2]。目前,招生農業碩士的高等農業院校及科研單位均有明確的培養方案和文件。然而,許多單位農業碩士培養起步晚,經驗不足,對專業學位和科學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目標定位不清,通常采用一刀切的模式,忽視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特點和要求[3],嚴重制約了農業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提高。

1.2 速成性培養 農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具有速成性的特點[2],要求在校時間短。因此,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以培養社會特定職業領域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為目標,采用的學制通常為2年。在2年的學制中,我國現行的農業碩士學位教學大綱要求農業碩士研究生在校課程學習時間為6個月左右。目前,高等農業院校及科研單位培養農業碩士的具體措施通常是第一學期安排理論學習,其余大部分時間在實驗室從事畢業論文的科學研究工作。目前的休學年限體制,造成“重試驗、輕實踐”的問題突出,很難保障農業碩士的培養質量。

1.3 課程體系設置不科學,忽視了生源質量和行業發展趨勢 目前,農業碩士培養的課程體系劃分單一,參照不同的指導性培養方案,注重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的聯系與區別,而忽視了農業碩士生源的變化。目前,我國農業碩士的生源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全日制農業碩士逐漸由原來的只招收符合一定條件的在職者向招收優秀的應屆、往屆本科生為主[4]。而且,農業碩士的生源地也逐漸發生變化:眾多農業高校鼓勵本校優秀學生報考和調劑農業碩士,并且免試推薦攻讀農業碩士的名額逐年遞增,優質生源比例提高,在職農業碩士研究生的錄取人數逐年降低[5-6]。在生源質量提高的情況下,有些高校仍將原來學生已攻讀的課程設定為農業碩士必修的主課程,甚至授課老師都不變,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授課,嚴重浪費了學生的寶貴時間。此外,有些高校課程體系設置至今從未變動,與行業發展動態和農業碩士的培養目標嚴重不符。

1.4 教學模式單一,有效性較低,難以適應企業需求 在教學方式上,不少農業高校以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教學模式為模板,采用課堂講授為主,學生自學為輔的教學方式,講授內容偏于理論,實踐操作的機會較少,教學效果不夠理想。此外,在農業高校農業碩士研究生培養的過程中,聘請的許多授課教師往往是二級學院的領導型教授和外校知名導師。對于這類教師,普遍存在著周一到周五工作繁忙、時間少、精力有限不能親自授課等問題,周末集中上課或是其他年輕教師代課的現象時有發生。因此,農業碩士研究生進行實踐操作的機會受到制約,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很難提高,難以適應相關企業的需求。

1.5 師資力量較弱,師資隊伍有待加強 目前,培養農業碩士的農業高校院所均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給予全日制農業碩士研究生配備1名校內導師和1名校外導師,共同參與研究生的培養工作。然而,“雙師型”指導方式存在重大缺陷:一是校內指導老師往往科學研究較強,偏于學術理論,弱于實踐應用,特別是青年教師更為突出[7]。二是校外導師往往是業務骨干,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但其本人距離研究生遠,工作繁忙,時間有限,指導研究生開展實踐的能力明顯偏弱。限于時間、地理等條件,校外導師往往權責不明,指導作用發揮不明顯,經常出現研究生“只知其校外導師姓名,未見導師本人一面”的現象。此外,研究生在選擇校內導師時,往往存在“追從大牌教授”現象。一方面,知名教授可能更偏于理論、基礎研究,對于生產技術的應用、技術推廣等工作做得較少[5]。另一方面,知名教授往往是“雙肩挑”,既從事科研教學,又從事行政管理。有限的精力和時間,造成農業碩士研究生潛在的培養模式:知名教授招收研究生,課題組年輕教師指導研究生。偏弱的師資力量和不足是責任心,很難培養高質量的農業碩士研究生。

1.6 實習制度存在缺陷,產學研合作注重成果轉化 目前,多數高校將農業碩士研究生的實習時間安排至臨近畢業的時間段,實習制度存在重大缺陷。一是臨近畢業,研究生忙于修改畢業論文,無暇專心實習。二是實踐基地投入不足,難以滿足農業碩士研究生的實習條件。受限于食宿、交通、安全以及導師的個人資源等條件,研究生的實習更局限于實驗室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明顯不足。事實上,企業等農業碩士的要求,不僅看重研究生的理論基礎,更應注重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產學研合作是培養農業碩士的理想培養模式之一,但是限于企業自身的條件,對合作項目投入不足,往往制約著農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此外,追求利潤最大化是企業的天性,與項目研發相比,許多企業更注重與高校直接開展成果轉化,很少有農業碩士研究生的參與[8]。

1.7 論文研究“偏理論,輕實踐” 農業碩士學位論文的質量不僅僅是衡量其培養質量的重要依據,而且也是反映培養單位特別是導師研究、應用、創新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為此,教育部明確要求專業學位論文具有科技創新背景,同時注重與生產實踐的結合[9]。根據農業碩士這一培養目標要求,其論文選題應來源于生產實踐或具有相應的生產背景和應用價值,并且兼具創新性。然而,為保障學術論文的科技創新,許多農業碩士學位論文的選題遵循學術型研究生培養的軌跡,選題不僅偏于理論、基礎研究,而且科技創新計劃全部在實驗室完成,學位論文完全背離了應用研究這一主題。事實上,農業碩士研究生只有到企業,深入一線鍛煉才能更好的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當然,農業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如學科專業屬性不夠明晰、培養目標缺乏指向性[10]等共性問題,這都是與農業碩士學位研究生的教育條件是不符的,不能適應國家現代農業發展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嚴重制約了農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提高。因此,農業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體制的改革勢在必行。

2 我國農業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體制的改革方向

質量是農業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線,農業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的核心要求是要積極主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因此,要將農業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點切實轉移到提高質量上來,將培養質量作為農業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行為準則和價值理念。事實證明,農業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只有以國家現代農業發展為宗旨,為社會和國家提供充足的高層次人才,才能不斷獲得發展的生命力。

2.1 精準定位農業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目標 盡管農業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階段起步晚,經驗不足,但培養目標明確,即適應和滿足國家現代農業發展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注重與生產實踐相結合,提高人才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科技創新性。因此,在定位農業碩士學位研究生的培養目標時,應緊緊抓住“服務需求、提高質量”這條主線。在教育過程中,以滿足現代農業發展需求為宗旨,以產業發展趨勢為方向,以企業生產實踐難題為突破口。同時立足本校資源稟賦,突出專業特色和優勢,注重科技創新和應用,緊緊圍繞農業碩士學位研究生的培養目標,以提高農業碩士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導向而實施相關教育。

2.2 靈活實施修學年限 當初制定修學年限,其根本目的是保障研究生的培養質量。目前,農業碩士學位研究生的修學年限是2年,并且備受爭議。因此,需要根據農業碩士學位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對修學年限實施改革,即農業碩士學位研究生的畢業不再與修學年限掛鉤,而與其本人的科技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相聯系。無論是全日制還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只要其科技創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農業碩士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要求,即可自主申請答辯、畢業。未達到農業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要求的學生,修學年限可適度延長,繼續通過學校、企業和社會等平臺再教育,直至其滿足相關培養要求為止。通過改革修學年限,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科技創新的積極性,而且能夠引導學生積極深入企業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加強自我鍛煉,服務國家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不斷提高農業碩士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在靈活實施修學年限的改革中,應根據專業特點和產業需求,分類實施,統籌構建,避免考核要求一刀切。

2.3 加強課程建設 一是改革教學內容。農業碩士學位研究生課程教學內容應服務于地方產業和社會發展,滿足相關用人單位要求。因此,在課程設置之前,通過調查研究,總結近年來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以需求為導向,構建適應農業碩士專業學位特點的課程體系。此外,課程內容的開設應針對生源質量和對象,因需開課。二是改革教學方式。在調查研究現代農業以及企業發展需求的基礎上,注重農業碩士創新和解決生產實踐能力的提高。改變原來“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自學為輔”的教學方式,加強案例教學。通過案例分析和教學,讓學生多實踐、多思考、多創新,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11]。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課外專題講座、慕課平臺等方式,增強學生對行業發展的了解和學習能力。

2.4 優化師資隊伍,加強師資力量建設 研究生的教學不僅靠高校,責任主體更在于導師,因而導師的選擇對農業碩士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至關重要。通過優化師資隊伍,破除農業研究生導師為教授、為領導論的陳規,注重導師農業推廣、解決生產實踐問題的能力,降低科學研究基礎的門檻。此外,引導研究生選擇長期從事農業科技推廣應用,實踐經驗豐富,同時與企業聯系緊密、橫向課題比較多的教師作為指導教師[5]。培養單位可根據年度招生需要,綜合考慮學科特點、師德表現、生產經驗、產學研合作項目數量和培養質量,確定導師及其指導研究生的名額。在師資隊伍的建設上,注重對年輕教師的培養,突出其服務行業的水平和能力。高校應鼓勵年輕教師參與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的建設,通過服務行業積累經驗。另外,年輕教師應發揮自身優勢,通過加強與企業的產學研合作,提高自身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5 建立以提升職業能力為導向的農業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注重研究生的參與 面向現代農業發展領域,培養研究生適應不同專業崗位的能力,形成產學研結合的培養模式。培養單位注重引導和鼓勵行業、企業全方位參與農業碩士的培養,充分發揮行業和企業單位在培養標準制定、教學改革等方面的指導作用,大力推動研究生專業學位與職業資格的有力銜接。校企產學研合作是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是高級應用型農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的理想選擇,也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環節[12]。因此,應改變傳統的向企業直接轉化成果形式的校企合作,對生產實踐為難題進行立項,以項目為紐帶,以基地為依托,以效益為中心,聯合培養農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在項目攻關的過程中,注重研究生的參與,讓其多思考、多操作,提升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6 完善農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考核和激勵機制 根據農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和定位,改革其考核機制,將其能否畢業與其創新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掛鉤。畢業論文的選題,應注重其選題的背景,科技的應用、創新及生產效益。另外,在農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應完善和創新激勵機制。根據每個學生的專業興趣、知識結構、能力水平等,制定個性化的培養計劃。鼓勵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自主提出具有創新價值的研究課題,經導師、專家及企業論證后提供必要的條件支持,充分發掘研究生的創新潛能。

2.7 轉變校內外基地建設思路 校內外實踐基地的建設是研究生實施生產實踐、進行科技創新訓練的基礎[13],應改革校內外基地建設思路,破解投入不足的難題?;氐慕ㄔO不應局限于固定的時間和空間,國內有些高校采用高校-地方政府-企業合作的方式,在農業主產區選擇有代表性的研究點,依托當地政府,農業技術推廣部門,農業生產企業等,建立集研究、示范、推廣、培訓和食宿功能為一體的“科技小院”[14],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3 結語

當前,我國農業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進入改革階段,更加突出研究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農業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要從注重規模發展到注重質量提升,從注重知識學習到能力培養轉變,因需、因人施教,構建適應農業碩士學位研究生特點的培養體系。

參考文獻

[1]王鳳忠,歐百鋼,晁偉.農業推廣碩士招生策略[EB/OL].http://www.baywatch.cn/a/lunwenziliao/zirankexue/nongyetuiguangxuelunwen/2012/1107/16856.html,2012-11-07.

[2]王潤蓮,杜柄旺.養殖領域農業推廣碩士研究生培養的幾點思考[J].農業教育研究,2010,03:5-7.

[3]沈偉,李蘭,閔令江,等.科學學位和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不同培養模式的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5(3):68-69.

[4]李文紅,程光平,胡庭俊.淺析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漁業領域研究生教育現狀和發展前景[J].高教論壇,2011(12):95-107.

[5]林桂娟,於朝梅,宮佳,等.養殖領域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管理探討-以南京農業大學農業推廣養殖領域研究生培養為例[J].高等農業教育,2011,11:72-74.

[6]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EB/OL].www.jyb.cn,2014-02-26.

[7]姜懷志,孫永峰,劉樹明,等.地方高等農業院校全日制養殖領域農業推廣專業碩士研究生人才培養體系的探討[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3,34(10):58-60.

[8]聞曉波,冉旭華,朱戰波,等.基于產學研聯合的獸醫專業碩士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5,36(5):98-100.

[9]教育部.改變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學術化傾向[EB/OL].育龍在職研究生網,2011-03-25.

[10]徐云,陳莎莎.具身認知視域下社會工作專業碩士的教學反思[J].教育教學論壇,2017,2:204-205.

[11]常寶英.對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幾點思考[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1):170-171.

[12]尹榮煥,何劍斌,白文林,等.高等院校動物醫學專業本科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J].農學學報,2014,4(6):97-100.

[13]文冠華,姜文忠.抓好專業實踐環節,確保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8):1-4.

[14]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創新農科應用型研究生培養模式[EB/OL].www.jyb.cn,2014-02-24. (責編:張宏民)

碩士學位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論文質量;對策研究

學位論文是研究生申請學位的重要依據,也是反映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材料,更是研究生對其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充分展示,因此提高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國內一些學者研究發現,目前我國部分院校的研究生學位論文存在重視論文的結果評價、忽視論文的形成過程,個別導師指導作用有限,論文選題不夠新穎,缺乏創新,實驗設計不合理等問題。筆者認為,這些問題可以歸納到論文選題、文獻綜述、實驗設計與方法、研究成果、論文寫作這五個方面。為找到這五個方面中影響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的關鍵因素,從而針對這些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來提高學位論文的質量,筆者對河南中醫藥大學2016年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進行了探究。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選取2016年河南中醫藥大學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為樣本,去掉因特殊情況不便借閱或不便公開的論文以及不愿參與本次研究的論文,筆者共收集研究生學位論文398篇。同時,參與本次研究的研究生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此外,本次研究中的所有論文全部采用匿名評審,即論文在評審時被隱去了作者及導師信息,以避免“人情”分。

(二)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

本次研究首先采用問卷調查法,即以書面形式提出問題并回收資料的研究方法。筆者將涉及論文選題、文獻綜述、實驗設計與方法、研究成果、論文寫作這五個方面的能想到的問題都設計成問卷,發放給參與研究的研究生。通過SPSS15.0統計分析軟件處理調查數據,我們可以了解到影響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的重要因素。

2.學位論文成績評分標準及處理方法

根據問卷調查結果,筆者設定了樣本學位論文評分項目,分別選取論文選題、文獻綜述、實驗設計與方法、研究成果、論文寫作這五個方面每個方面的前5項為評分項目。同時,對這五個方面分別賦權15%、20%、40%、10%、15%分值。所有樣本成績均經3位導師評閱,每個方面的每種分項有4個檔次的賦值成績:優秀4分,良好3分,一般2分,較差1分。將每篇學位論文的3個成績相加,就可以得出該學位論文的總分。學位論文成績評分以2016年河南中醫藥大學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為因變量,以調查得出的因素為自變量進行相關分析,最終可以得出影響學位論文的因素的重要性排序。本次研究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5.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處理,同時對調查問卷進行球形Bartlett檢驗,檢驗設定P值為0.05。

二、研究結果分析

(一)影響2016年河南中醫藥大學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的主要因素

根據調查問卷結果,筆者得出了影響2016年河南中醫藥大學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的主要因素。論文選題方面的主要因素為:第一,研究生在選題方面與導師的溝通較少:第二,研究生對課題研究缺乏興趣:第三,研究生選題前未進行調查研究;第四,選題大小失衡;第五,研究生沒有能力提出新問題、新實驗依據或新理論。文獻綜述方面的主要因素為:第一,研究生有效檢索和利用文獻信息等資源的能力較弱;第二,研究生不能預示今后可能的發展趨勢及研究方向;第三,文獻舍近求遠,研究生采用的文獻多是時間比較久遠的文獻;第四,研究生不能發現或提出問題,未找出研究著眼點;第五,研究生沒有系統學習綜述技巧與能力。實驗設計與方法方面的主要因素為:第一,研究生參與導師課題研究的機會少:第二,研究生的科研思路不清晰;第三,研究生不能合理擇取統計學方法;第四,研究生所做的研究不能真正做到對照、重復、隨機、均衡;第五,師生有關論文探討的次數較少。研究成果方面的主要因素為:第一,研究課題臨床實用性不足(轉化成果不足);第二.研究生發表論文前與導師溝通不充分;第三,研究生發表的論文實用性不強:第四,研究生參與科研課題的機會較少:第五,研究生發表論文的期刊級別不高。論文寫作指導方面的主要因素為:第一,研究生沒有真正學習過寫作規范(單位、數字、參考文獻的國家標準規范);第二,研究生的中醫基礎理論儲備不足,靈活應用中醫知識能力有限:第三,研究生的課程學習對學位論文的寫作指導意義不大;第四,研究生投入寫作的時間較少(開始寫作晚);第五,導師開展論文指導工作的時間及精力較少。上述五個方面中的5項分別按照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的順序標記為A項、B項、C項、D項、E項,以便于統計表述。

(二)影響2016年河南中醫藥大學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的因素的調研情況分析

一是論文選題方面各影響要素的相關性分析。由表1可知,在論文選題方面,各要素與論文質量研究的相關系數分別為:rB項>rD項>rA項>rc項>rE項。

二是文獻綜述方面各影響要素的相關性分析。由表2可知,在文獻綜述方面,各要素與論文質量研究的相關系數分別為:rE項>rA項>rC項>rD項>rB項。

三是實驗設計與方法方面各影響要素的相關性分析。由表3可知,在實驗設計與方法方面,各要素與論文質量研究的相關系數分別為:rE項>rB項>rA項>rc項>rD項。

四是研究成果方面各影響要素的相關性分析。由表4可知,在研究成果方面,各要素與論文質量研究的相關系數分別為:rA項>rD項>rE項>rc項>rB項。

五是論文寫作指導方面各影響要素的相關性分析。由表5可知,在論文寫作指導方面,各要素與論文質量研究的相關系數分別為:rA幣>rD項>rB項>rE項>rC項。

三、研究討論

本研究基于學位論文成績對影響2016年河南中醫藥大學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的因素進行分析,這些因素主要涉及論文選題、文獻綜述、實驗設計與方法、研究成果、論文寫作這五個方面。通過分析這些因素與學位論文質量間的相關情況,我們可以提出針對性的建議,以提升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質量。

針對論文選題方面的因素,教師要加強對研究生科研興趣的培養,同時要多與研究生溝通選題,并引導研究生在探索中發現新問題與新理論,也要鼓勵研究生大膽創新、不怕失敗。研究生也要多與指導教師溝通論文選題,并做好前瞻性研究。針對文獻綜述方面的因素,教師首先要注重對研究生綜述能力的培訓,其次要培養研究生有效檢索和利用文獻的能力,如舉辦論文文獻檢索的規范化培訓等,最后在教學中教師要及時向研究生傳達本學科新的研究動態與研究內容,促使研究生與時俱進。研究生也要加強對本學科前沿動態的了解與學習。針對實驗設計與方法方面的因素,教師要多與研究生溝通交流,同時要教給研究生合理擇取統計學方法的技巧。教師可以先讓研究生參與科研,在這個過程中,研究生對統計學方法的擇取會有較深入的認識。針對研究成果方面的因素,教師在教學中要多向研究生強調科學研究的實用性,要多給研究生參與教師科研的機會,并指導研究生在較高等級的期刊上發表論文。針對論文寫作方面的因素,教師要鼓勵研究生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多看、多讀、多寫,教師也可以以作業的方式要求研究生多練習寫作,從而不斷提高其寫作能力。研究生也要嚴格要求自己,加強寫作練習。綜上所述,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需要師生共同努力的過程。相信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會有很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汪小會,王莉.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雙盲評審機制探析[J].黑龍江教育,2015,(7).

[2]楊躍能,閆野,鄭偉.工科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方法與策略[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8).

[3]英爽,康君,甄良.對研究生教育質量客觀評價體系構建的思考——基于推動學科形成自身特色的研究生教育[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4).

[4]李艷明.試論影響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的兩個因素[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4,(11).

[5]王嘉毅,陳富,郭思含.甘肅省屬高等院校博士生和碩士生培養過程調查分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4).

[6]黃亮,吳薇,舒彤.關于醫學類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影響因素與質量控制研究[J].醫藥教育,2012,(19).

責編:清 歡

碩士學位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教育技術學,碩士,學位論文,實證分析

【論文編號】1009—8097(2006)04—0042—07

一、引言

當前,教育技術作為教育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制高點已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教育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備受關注。在我國教育信息化熱潮的有力推動下, 教育技術學的學術影響和現實效用越來越得到人們的認可。1986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正式批準北京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河北大學設立我國第一批教育技術學碩士學位授予點;1993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在北京師范大學設立我國第一個教育技術學博士點;據2004年5月的統計[1]:全國高等學校開辦教育技術學專業共140多所,其中擁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38所,博士學位授予權的7所。

總體上看,教育技術學專業從起初的電化教育到現在的教育技術,逐漸與國際接軌??v觀目前我國開設教育技術學專業的高等學校,已經形成了“百花齊放”的局面。從專業所在學校的類型看,既有高師院校,也有理、工科院校。從專業所依托的學科看,既有教育學科、新聞傳播學科等社會科學學科,又有數學、物理、計算機等自然科學學科,從一個側面體現了教育技術學科自身的交叉性和邊緣性。從人才培養模式,有重點師范大學或綜合性大學的研究型人才培養模式,也有理工科院校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由于我國教育技術學專業、學科發展時間不長、學科定位也不夠成熟,新增碩士點的數量與招生規模較快,因此十分有必要對過去一段時期碩士培養的經驗、教訓進行總結,以促進該學科與專業的發展。本文僅以近年來教育技術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為例進行分析和討論。

二、研究資料及方法

本文所用的研究樣本為1999年~2004年6年間我國教育技術學專業的部分碩士學位論文。樣本來源于中國學術期刊網《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萬方學位數據庫》[3]。所引用論文來自國內14所大學,其中包括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5所、省屬師范大學9所、其他類型大學2所。樣本論文的數量分布情況如表1所示。

筆者從所選樣本碩士論文的研究內容、研究目標和研究方法三個維度出發對所有樣本論文進行分類統計,通過表格和圖形進行分析。分析時采用了頻數分析、聚類分析和元分析的方法,對論文的題目、關鍵詞、內容摘要、目錄以及部分論文內容進行梳理與分析。

三、論文分析

(一)按研究內容

我們將所有的樣本碩士論文根據其研究內容按照理論和實踐這兩個大類進行分類整理和歸類,如表2所示。

圖1 論文分類數量的逐年統計

表中數據顯示,1999~2004年間的論文中,就總體而言,論文中,偏重于理論研究與探討的占37.5%,而偏向實踐研究方面的論文占62.5%,后者是前者的1.6倍。除了2001、

表1 教育技術學碩士學位論文樣本分布

2002年這兩類文章數量之間的差距比較接近,其他年份都相差比較大。但從縱向來看(圖1),理論研究的論文數量和百分比均有所增加,而實踐應用方面的論文無論在數量還是在百分比上都明顯增大。換言之,教育技術學專業碩士論文的研究內容幾年來一直偏重于實踐應用方面,并且有逐漸增大的趨勢。這與一些專家學者指出的教育技術學科論文發展的趨勢基本符合。[4]

1、理論研究

參照阿倫娜對教育技術文獻的分類標準[5],結合碩士論文的具體研究內容,采用聚類統計方法,將所有偏向理論方向的碩士論文進行二次整理、分析,將各論文關注的領域情況歸類如表3所示,圖2則反映理論研究類中各個領域學位論文數量的逐年發展情況。

從該表可以看出,教育技術學專業碩士論文的研究內容選材很寬泛,涉及基礎理論、教學設計、現代遠程教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影視理論、學科及資源建設以及教學研究等。表格還反映出近年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學科及資源庫建設”的研究從無到有,已經成為碩士論文選題中所關注的重點之一;有關“現代遠程教育”的研究則相對較少,占6.6%;與“影視理論”相關的選題是1999年、2000年的重點,而近幾年來所占比重已經明顯減小。

近年來教育技術研究熱點的變化不大。1999~2003年“教學研究”的比重較高,約占前5年理論研究總數的1/5,而2004年的研究重心則轉向“教學設計”。從圖2可見“教學設計”歷年來都是研究的熱點,所占比重歷年都比較高,而且增幅明顯。另一條增幅較大的曲線是“基礎理論”,該方面研究在1999~2003年中所占比重不大但相對穩定,到2004年則躍升為理論研究的熱點之一,可見教育技術學科的基礎理論研究目前已經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在表3列出的213篇偏理論研究的論文中,“教學設計”、“基礎理論”和“教學研究”三方面的論文數分別為44、40和37篇,三者相加約占理論研究文章的半壁江山——56.9%,可見碩士論文中理論研究的重心一直立足于“教學”,涉及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等,充分體現了教育技術學立足教學、服務教學的學科特色。此外,從圖2可見其他研究的熱點還有“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23篇)。

2、應用研究

類似的,我們將所有偏向實踐應用的論文進行整理、分類如表4所示,反映各個領域論文數量的逐年發展的情況如圖3所示。

圖2 理論研究類各領域論文數量的逐年發展情況

表4應用研究類論文的分類統計

上表顯示,論文在應用研究方面所涉及的領域也十分廣泛,既包括“多媒體、網絡課件編制教學軟件評價”,“音像教材編制及影視應用”,“計算機與網絡教學”,“教學系統設計開發及評價”和“遠程教育”,也包括近幾年剛受到關注的“信息技術教育與課程整合”,“數字媒體技術應用”,“教學平臺開發及數字資源建設”,以及新近興起的“教育管理及教師培訓”,“企業及其他一些應用”。

圖3中“教學系統、平臺的設計、開發及數字資源建設”和“網絡課程(件)、教育軟件設計開發與評價”,這兩個領域的論文數量分別占樣本論文總數的26.2%和12.9%,兩者總和占到實踐研究的2/5,可見它們已經成為碩士學位論文的熱門選題。同時,“課堂教學實踐與教學系統設計開發及評價”的曲線,近幾年增幅也十分明顯,伴隨著理論研究中“教學設計”研究數量的增長,與此相應的課堂教學實踐也成為碩士論文選題的熱點。同時,“媒體及技術的應用”也占到10.7%。由上面的分析可見,技術開發的含量在碩士論文中已經占據了一定的比例,從而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技術性和軟件研發能力在教育技術學碩士論文研究中的重要性。進一步分析上述研究的熱點和重點,可以發現圖3所示的情況。

在“技術”領域,涉及到的教育信息技術日漸多樣化,既有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數字技術,軟件工程等,也涉及新興的網格技術、桌面虛擬現實技術、虛擬演播室技術、CORBA和RMI等技術,以及無線通信技術、智能化技術等。

碩士學位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專業學位 學位論文 質量監控

1 引言

近年來我國研究生教育規模以年遞增20%~30%的速度擴大,年增長率已經超過西方經濟發達國家,尤其是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大規模招收[1]。研究生招生規模及教育規模的加速擴展,使研究生培養質量問題日益突出,引起全社會廣泛的關注與思考。在有限教育資源的前提下,研究生教育規模的擴大帶來了一系列實際問題,如教學資源緊缺、教學質量難以保證,在擴招之后的“量”與研究生培養的“質”之間矛盾急速凸顯[2]?!吨袊鴮W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報告》課題組組織的一次問卷調查統計顯示,我國研究生培養質量現狀令人堪憂,而研究生的培養質量集中表現為學位論文質量[3]。

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是研究生培養質量、教育質量的衡量標準之一,學位論文質量的高低好壞可從側面反映研究生培養全過程,加強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提高研究生學位論文水平是研究生教育管理過程的重要和主要任務[4]。與學術學位研究生不同的是,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的重在應用技術及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學位論文作為研究生學習階段的總結及相應科研、應用等研究的歸納,更能反映專業學位研究生在整個研究生培養期間應用能力、科研能力等的水平。加強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對嚴格把控研究生培養質量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影響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的因素多種多樣,可受到研究生培養過程的方方面面影響,如:研究生個人素養和主觀能動性、研究生導師對研究生的管理指導程度、研究生管理部門的管理機制體制以及完成科研項目或論文所必需的軟、硬件條件(如科研項目、實驗設備、研究經費、文獻資源等),以上這些因素均能不同程度影響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5]。不可否認的是,影響學位論文質量的因素中,有一些屬于不可控因素,如圖書館文獻資料、實驗環境及設備等,對于研究生培養來說,只能是不斷并逐步改善;而對于其中一些因素來說,我們完全可以通過一系列手段措施進行提升加強,如加大研究生培養力度、不斷完善研究生導師指導全過程、加強研究生管理部門管理能效、不斷理順研究生管理機制體制,構建研究生培養質量監控體系等,通過以上的措施手段,保障研究生培養質量以達到提高學位論文質量的目的[6-8]。因此,在合理利用有效資源的前提下,對研究生教育、培養過程進行全程有效監控,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培養質量的一個重要途徑。尤其是醫學院校專業學位研究生也有著不同于學術學位研究生的突出特點,如臨床實踐時間長、科研或實驗時間受限等,怎樣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學位論文及相應的科學研究是醫學院校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過程的突出問題。所以,在合理配置資源的條件下,對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過程進行有效把控,是加強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分析影響研究生培養質量及學位論文質量的因素入手,構建研究生教育質量監控體系,實現研究生管理機制化、有效化,通過加強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不斷提升研究生人才培養質量,使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落在實處,取得實效。

美國是最早開展教育質量監控的國家,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就具體的學位論文質量監控來說,還沒有完全形成系統的研究體系,其對學位論文質量的監控把控主要體現在研究生培養過程的監控檢查節點[2],如學位論文的開題、中期檢查和答辯等主要環節中,嚴格執行相關規定以保障學位論文質量。英國也已有26所大學按照IS09000系列質量標準在高等學校建立質量監控體系。目前,國內學者關于學位論文質量方面的研究成果豐富多樣,主要集中在學位論文質量提升方面,有關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監控方面的專門研究較少[9]。這方面的研究,大部分都包涵在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研究里,如左斌等人的《加強學位論文工作過程管理保證工程碩士培養質量》、賀芳玲的《突出博士論文選題答辯在質量監控中的作用》、曹曉璐等人的《關于提高高校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的探索研究》、王琳娜等人的《構建博士論文質量保證和監控體系的初步探索》[10-13]等,對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監控作了論述,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嚴把控制生源質量關,研究生招生規模的迅速擴大,其生源呈現多樣化趨勢,其中學生質量亦是良莠不齊,管理部門應根據不同類型研究生培養目標,各有側重,加強對研究生初試、復試環節的監控管理,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核,嚴把質量關,精心選材,堅持寧缺勿濫的原則;二是保證學位論文質量的過程管理,主要是對選題、開題、中期考核和答辯過程的監控,采取多樣方式方法,加強學位論文研究的階段性成果檢查及把控,嚴格控制學位論文的審批、答辯等相應過程;三是對學位論文的抽樣評審,建立相應的激勵、約束機制,使研究生及研究生導師打消研究生畢業既萬事大吉心理,促使研究生及導師對本人負責、對學科負責、對學校負責[14-18]。

如何根據社會對不同類型研究生的需求,加強論文質控及監督提升,提高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從而保證研究生教育及培養質量,已然成為一個迫切需要研究和解決的重要問題。本文通過對學位論文盲審結果及評閱書意見分析,進而反思醫學碩士學位論文質量提升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善策略提升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

2 方法

本研究對2012年—2016年某醫學院校畢業的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論文質量監控方法進行回顧性分析,通過計算不同學位類型研究生學位論文雙盲審查初審通過率、學術不端檢測審查初次通過率、因論文質量問題延期畢業研究生數量及原因分析了解專業學位碩士學位論文普遍存在的問題。

3 結果

3.1 2012—2016年某醫學院校各學位類型研究生論文基本情況

從表1可看出,在研究生總在校生數量基本趨于穩定的基礎上,專業型研究生招生比例逐年成比例增加,導致專業型研究生論文質量成為總體研究生培養質量重中之重。

從表2可看出,2012—1016年各類型研究生參加論文雙盲審查,初審通過率基本變化不大,均在70%~80%左右。

從表3可看出,2012—2016年各類型研究生參加學術不端檢測審查,初次通過率有逐年增長的趨勢,由于近年研究生管理部門嚴把研究生終審關,加大檢查力度,處罰力度,致使研究生論文質量把控成果逐漸顯效。

從表4可看出,2012—2016年各類型研究生因論文質量問題延期數量逐年增加,基本維持在每年20~30名左右,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論文未按時完成;或是在論文雙盲審查及學術不端檢測中不合格,多由研究生主動提出延期畢業,以豐富、加強論文質量。多數醫學院校執行的3~5年彈性學制也為此舉措提供了有效的出口,使研究生及其導師在論文質量不盡如人意時有機會修改、完善,為把控總體研究生論文質量提供必要條件。由于學術型研究生論文內容要求與專業型研究生不盡相同,學術型研究生其論文必須為原著性、帶有一定實驗數據的論文,而專業型研究生學位論文可以為包含文獻綜述的病例分析報告,致使學術型研究生因論文質量延期畢業數量較多;且以同等學力身份申請碩士學位者均為學術型研究生,這類研究生由于工作及課題未完成等原因延期申請學位者也不占少數,致使學術型研究生延期畢業數量較多。

3.2 2012—2016年某醫學院校專業學位研究生論文質量影響因素情況

通過隨機抽樣,對各學位類型碩士學位論文盲審結果及評閱書意見分析了解,發現醫學類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普遍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1)研究生自身原因,如論文中創新觀點缺乏;實驗數據不足;抄襲剿竊等;研究生生源好壞,教學、培養及管理中存在反映出的一些問題也會直接影響到學位論文的質量;

(2)碩士研究生導師的負面影響,如生多師少;對研究生“用”多“培養”少;導師學術水平有限;沒有對研究生論文進行最終把關等;

(3)評審專家的不規范及學術失范影響,如論文評閱專家任務重、評審專家研究領域與學位論文領域不對口、評閱專家少、學位論文的送審時間短、送審程序不規范等,還有在論文評審過程中盛行的“人情風”和“關系風”使論文評閱如走過場,沒有實現其真正意義等。

4 討論

針對以上問題,現提出改善和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的相關對策如下:

加強研究生導師對學位論文指導的責任意識,使導師成為研究生論文質量的“第一責任人”。應該給予導師在招生、錄取方面更多的權力,讓他們在挑選自己中意的學生的同時強化他們的責任意識,采取一種更加細化和量化的方式明確導師和研究生之間包括學位論文指導在內的各種關系。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對導師的管理及指導也至關重要,要不斷加強研究生導師對所指導研究生的定期考核和評價,實時掌握研究生學習動態,導師要明確在各個不同時間節點所應考核和評價研究生的具體工作,從研究生入學制定培養計劃開始,包括學位論文選題、文獻綜述、中期考核,直至答辯等工作,導師均應制定詳細的指導計劃,并做仔細詳實的記錄,如具體意見、修訂次數等,或研究生管理部門統一為每一位研究生及其導師建立一份詳細的指導檔案并進行動態跟蹤評價和總結,并可結合一定懲罰及獎勵機制,或與招生數量掛鉤,形成良性循環。對于考核或評價結果不符合要求或出現學術道德失范等問題的研究生導師,應根據管理部門相關規定要求或文件給與相應的處罰、或停止招生;對于考核或評價結果優秀的研究生導師,應給與精神和物質的獎勵,并可進行考核和評估結果的公示,或在招生政策中給與傾斜。使研究生導師指導學生的過程不斷完善,真正建立一種“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動態的崗位流動機制[19-20]。

樹立正確的學術榮譽感,加強和完善學位論文的匿名評審制度。為了使匿名評審制度更加名副其實和增強可操作性,可在目前工作的基礎上加強學位論文的“雙盲”評審,由研究生主管部門牽頭組織,將專家群體、各種信息以及計算機技術有機結合起來,建立全校范圍內的論文專家評審庫及評審平臺,使論文的匿名評審更具有權威性和可操作性。

實行學位論文的淘汰制度[20]。為了從源頭上提高學位論文的寫作質量,在充分調動導師責任意識和逐步完善科學的論文評審體系的基礎上,應該對不合格學位論文進行淘汰,不合格者不授予學位。同時結合醫學院校的彈性學制,給予被淘汰者一個重新學習的機會,只要在一定期限內完成學位論文仍可授予學位。這樣一方面可以增強研究生對學位論文的寫作動力,提高學位論文寫作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為更好地進行論文的匿名評審提供一個“出口”,因為很大程度上正是對論文被淘汰者沒有完善的處理和安置辦法,才導致論文評審和答辯中的“高抬貴手”。對于已經通過的學位論文,也可以引入社會機制進行監督,如出現問題,可追回學位。

5 結語

通過對2012—2016年某醫學院校各學位類型尤其是專業學位碩士學位論文質量現狀及解決辦法的研究,對豐富研究生教育質量管理理論尤其是專業型學位論文質量管理理論,以及探索出適合醫學研究生及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論文質量提升的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論借鑒意義。并且,監控結果及時反饋給研究生管理部門,可以為行政部門的決策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以利于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從而全面提高醫學院校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培養質量。

總之,學位論文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研究生知識、能力的全面考查。學位論文的質量是衡量研究生研究能力、創新能力和學術水平的重要標志,又是研究生取得學位的重要保證。在學位論文的產出過程中對其進行有效監控,挖掘“人”的潛力,對學位論文質量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影響。本研究在以人為本思想的指導下,堅持全面質量管理理論的管理理念,對醫學院校專業學位碩士學位論文質量狀況進行分析,找出醫學院校專業學位學位論文中普遍存在的不足,分析影響醫學院校專業學位學位論文質量的因素,提出相應的監控提升策略,從而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和學位授予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紅梅.高校碩士學位論文質量監控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08.

[2] 王道紅.學位論文質量管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

[3] 李艷明.試論影響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的兩個因素[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4(11):58-61.

[4] 胡祖輝,朱俐.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專業學位研究格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研究[J].數字教育,2018(12):25-29.

[5] 林清泉,劉典文,劉光耀,40年來福建省研究格教育發展成效及展望[J].教育評論,2018(12):3-7.

[6] 趙麗華,王海艷,鞠善宏.高等院校學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提升研究[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19(3):61-62,120.

[7] 楊濤.基于TQM的研究格論文過程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1.

[8] 賈桂玲,劉曉華.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影響因素及保障措施探析[J].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5):93-95.

[9] 王春知.保證碩士學位論文質量的過程管理[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8):88-89.

[10]左斌,王殿元,宋協青.加強學位論文工作過程管理保證工程碩士培養質量[J].東北大學學報:科學版,2000(10):293-294.

[11]賀芳玲.突出博士論文選題答辯在質量監控中的作用[J].中國高等教育,2001(9):1.

[12]曹曉璐,王羅春,徐群杰,等.關于提高高校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的探索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7):11-13.

[13]王琳娜,王云貴.構建博士論文質量保證和監控體系的初步探索[J].西北醫學教育,2005(8):383-384.

[14]胡偉,劉琴,張玲.以職業能力為導向 創新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格培養模式[J].西北醫學教育,2014(4):251-253.

[15]張月,劉佳佳.職業資格認證對碩士專業學位研究格教育的啟發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3):78-79.

[16]金翠云,李大字.控制工程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格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9(1):143-144.

[17]韓豐磊,劉杰夫,趙東風,等.化工安全高層次人才學位教育模式的建設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8(12):192-195.

[18]黃子楠,丁園,張奕飛,等.碩士學位論文中存在的質量問題初探——以南昌航空大學為例[J].江西化工,2012(12):70-72.

[19]馬勇軍,史嘉瑞.全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優秀論文的分析與思考[J].山東高等教育,2019(2):42-50,63.

[20]雷穎,田書林,徐紅兵.“工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寫作中存在的幾個問題[J].攀枝花學院學報,2005(10):3.

碩士學位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通過對自助式講課學習模式的運用,探討提高碩士研究生專業英語水平的教學方法。方法:以33名影像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為研究對象,進行專業英語的自助式講課模式學習,通過專業英語綜合測試評價教學效果。結果:通過此種模式學習的研究生專業英語筆試和口試的成績較對照組明顯提高,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自助式講課學習模式,提高了影像醫學專業研究生專業英語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積極性,專業英語水平明顯提高。

關鍵詞:研究生教育;專業英語;教學方法;自助式講課學習模式

醫學研究生要想了解本專業的最新研究進展和科研動態就必須學好專業英語,以便及時閱讀大量專業文獻。而日益頻繁的國際交流和科研、臨床、教學等工作的實際需要,更是要求未來的醫學研究者們不僅能夠閱讀專業英語以獲取專業所需的英文信息,還要能借助于熟練地應用專業英語,參加學術交流,完成論文撰寫,勝任英語教學和涉外醫療工作等。因此研究生教育階段的專業英語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文獻的閱讀,更要強調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的提高,切實提高專業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1]。為達到這一培養要求,濰坊醫學院影像醫學專業積極進行研究生專業英語教學探索,借助校內PACS教學系統進行自助式講課學習模式的嘗試與實踐,大大提高了本專業研究生專業英語的綜合應用能力。

一、材料與方法

研究對象為濰坊醫學院影像醫學專業2008、2009級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33名。在不影響其他課程學習和臨床實習的前提下,借助校內PACS教學系統每周進行1~2次自助式專業英語講課學習,4學期共計84次,每名研究生進行28次。由研究生獨立制作完成課件,完成一類或一組病例的讀片或學科前沿知識的介紹,講授完畢后同學間進行相互提問、交流,并可通過校內PACS教學系統進行病例的追加討論和讀片練習,每名研究生講授、回答完畢后,由指導教師及時進行總結和點評。通過畢業前專業英語綜合測試評價教學效果,包括專業英語筆試和專業英語口試,并以2007級13名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未進行自助式講課學習)成績為對照,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二、結果

進行自助式專業英語講課學習的研究生成績在專業英語筆試和專業英語口試測試中成績均高于與未進行自助式專業英語講課的研究生,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自助式講課學習組與對照組英語成績比較

通過座談顯示在以下幾個方面:是否能提高你對專業英語的學習興趣?是否有利于專業英語的學習?是否有利于口語能力的提高?是否有利于專業文獻的查閱和翻譯?教學效果是否比課堂教學或其他方式更易接受?效果是否更好?等等,研究生都選擇了肯定的答案,可以看出研究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有所提高。問卷調查結果亦顯示進行自助式專業英語講課學習研究生每周用于學習專業英語的時間(5.67±1.11)明顯多于對照組(3.50±0.92),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4.31,P<0.001)。

三、討論

和目前大多數課程一樣,醫學專業英語的教學也是課堂授課的形式為主,而這種“教師講、學生聽”的授課模式,難免使研究生養成被動學習的習慣,無法調動研究生的學習積極性。而自助式講課學習模式要求研究生獨立完成課件的制作、講授并接受提問,這就需要研究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地、積極地思考并獨立完成大量的準備工作,包括專業知識的準備、日常英語會話的準備、專業英語的準備等多個方面,充分發揮了研究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得“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研究生本身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英語基礎,他們是學習的主體,通過自助式專業英語講課學習模式能夠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鍛煉研究生在專業英語的閱讀、寫作、表達等方面的能力,尤其是研究生的口語表達和溝通能力??梢娡ㄟ^這種模式,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研究生的專業英語水平,還能達到提高研究生的自學能力的目的,對其今后的學習和發展有著極大地裨益。目前多數醫學院校的專業英語教學都是由公共英語教師承擔。公共英語教師雖具備較高的英語語言功底和教學能力但卻普遍缺乏醫學專業知識。由于醫學專業英語課程的特殊性,對教師提出了較高要求:既要有較高的英語功底,又要有專業的醫學知識。教師的專業知識和英語水平不僅僅給研究生在學習過程中予以良好的指導,更重要的是通過指導過程的展示,可以為學生樹立榜樣,從精神上給予學生激勵。我專業充分利用學科優勢,聘請本專業有留學生教學經驗和有留學經歷的導師參與專業英語教學,借助于其較高的英語素養和豐富的臨床經驗予以指導、點評,真正做到“總結→拓展→提高”。專業英語的學習應同時兼顧專業知識和英語知識的學習,只有將兩者結合才能真正做到同步提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充分利用本校PACS教學系統將影像專業知識和英語知識的學習密切結合,研究生在進行準備時即可調用PACS教學系統內的典型病例的圖像,參閱病歷、影像學檢查報告、病理結果等,講課過程中師生均可調取資料庫中典型病例進行閱片,進行互動式討論和拓展訓練,使研究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不知不覺”地提高了專業英語的應用能力,尤其是口語表達能力,這種“有內容”的教學也得到教師和學生的認可,學生參與積極性高。在本學科專業學位研究生中開展自助式專業英語講課模式的學習過程中,學科的統一規劃和管理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科的統一規劃和管理可以使本專業的研究生系統地、有計劃地進行學習,享受到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的教授,并能最大化的利用相關教學資源,對于本專業研究生整體英語水平的提高至關重要。

研究生階段專業英語的學習不僅僅停留在專業詞匯的學習或是文獻的閱讀與翻譯的基礎上,而是越來越強調英語的綜合運用,這就包括聽、說、讀、寫、譯等多方面的能力,這一目標的實現不僅僅要有學生個人的努力,更要有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有學?;驅W科的規劃和管理,院系間跨專業的合作與指導等。只有不斷拓展思路,改革原有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研究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醫學研究生的專業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和后續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許丹.淺談為高等醫學院校研究生開設醫學專業英語課程[J].中國科技信息,2011,(5):209-210.

基金項目:山東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09074);山東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SDYC11085)

作者簡介:龍金鳳,女,碩士,講師,主要從事影像醫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通訊作者:王濱。

上一篇:對外漢語碩士論文下一篇:碩士專業學位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