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活下去是企業的硬道理

2023-02-10

第一篇:活下去是企業的硬道理

奮斗著 活下去

任正非:奮斗著 活下去

任正非,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創辦人、總裁。十余年軍旅生涯,43歲借款2萬元創業,二十年低調如一。

任正非領導的華為已經成為一種現象。在他的領導下,華為成為中國高科技企業成長的領先者,探索出有中國特色又與國際接軌的商業模式和管理體系,成功地由“活下去”到“走出去”再到“走上去”。

任正非不斷地與中國企業界分享著他的思考?!度A為基本法》被認為是其個人哲學的體現,《華為的紅旗能打多久》、《華為的冬天》、《北國之春》、《華為的核心價值觀》、《在理性與平和中發展》等都已成為許多中國企業的管理讀本。

領導力:從英雄到職業化

什么是好領導?在任正非的眼里,就是—要在茫茫的黑暗中,發出生命的微光,帶領著隊伍走向勝利。這是克勞塞維茨《戰爭論》中一句著名的話,也是任正非極為推崇的一句話。任正非進一步闡釋道:“戰爭打到一塌糊涂的時候,高級將領的作用是什么?就是要在看不清的茫茫黑暗中,用自己發出微光,帶著你的隊伍前進;就象希臘神話中的丹科一樣把心拿出來燃燒,照亮后人前進的道路一樣”。

創業時期,任正非在集體主義大原則之下,鼓勵員工爭當各個領域的“英雄”。華為很多高級管理者都是從英雄團隊里選拔出來的。對于高層管理者,任正非主張“管理者應該明白,是幫助部下去做英雄,為他們做好英雄,實現公司的目標提供良好服務。人家去做英雄,自己做什么呢?自己就是做領袖。領袖就是服務”。

2000年以后,華為進入了職業化、流程化管理為特點的第二次創業階段。此時,在任正非看來,無為而治是企業治理的最佳境界。所謂“無為而治”,就是企業不需要人控制也能自行達到既定目標,即通過內在控制來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達到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要做到無為而治就要實現職業化管理。什么是職業化?就是在同一時間、做同樣的事的成本更低。第二次創業的一大特點就是職業化管理,就使英雄難以在高層生成。”對于這些高級管理者,任正非主張:“一定要摒棄想成為個人英雄的想法,淡化個人成就感,淡化創業者、領導人的色彩”。

華為曾經是一個“英雄”—創造歷史的小公司,正逐漸演變為一個職業化管理的具有一定規模的公司。任正非總結道:“華為第一次創業的特點,是靠企業家行為,為了抓住機會,不顧手中資源,奮力牽引,憑著第

一、第二代創業者的艱苦奮斗、遠見卓識、超人的膽略,使公司從小發展到初具規模。第二代創業的目標就是可持續發展,要用十年時間使各項工作與國際接軌。它的特點是要淡化企業家的個人色彩,強化職業化管理。把人格魅力、牽引精神、個人推動力變成一種氛圍,使它形成一個場,以推動和引導企業的正確發展”。

戰略思維:灰色管理

長期以來,華為的國際化戰略路徑和以客戶為中心的整體戰略為人稱道,其實,能夠真正體現任正非戰略思維的是“灰色管理”:“管理不是非黑即白,而是介于黑白之間的平衡力量,即灰色”。

2005年,任正非對變革的論述中,闡述了他的灰色思想:“我們處在一個變革時期,從過去的高速增長、強調規模,轉向以生存為底線、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目標、強調效益的管理變革。在這個變革時期,我們都要有心理承受能力,必須接受變革的事實,學會變革的方法。同時,我們要有灰色的觀念,在變革中不要走極端,有些事情是需要變革的,但是任何極端的變革,都會對原有的積累產生破壞,適得其反。在變革中,任何黑的、白的觀點都是容易鼓動人心的,而我們恰恰不需要黑的或白的,我們需要的是灰色的觀點,介于黑與白之間的灰度,是很難掌握的。”

“灰色”在任正非的概念里不僅僅在于變革管理上,作為戰略思維,它幾乎涵蓋了公司內部人際關系到企業道路選擇的各個層面。

任正非所謂的灰色管理不是指軟弱、妥協,它要求管理者既要堅持原則,又要善于找到讓員工心甘情愿去接受的變通方法。在處理公司內部人際關系上,任正非要求干部、主管保持冷靜,千萬不能有浮躁的情緒,要戒驕戒躁、收斂自我,少一些沖動,多一些理智。他還要求干部、主管學會灰色管理,各級主管無論是在經營上還是在變革中,抑或是日常工作中遇到問題時,都不應有極端的態度。

華為的發展歷程顯現了灰色管理思想的演進路線。創業初期,華為迫切需要擴大規模,員工素質不均衡,干部素質較差,這就需要充滿“狼性”的“嚴格的管理和控制體系”。但隨著各項管理變革落實,一切管理都趨近于流程化、制度化后,這種嚴厲而苛刻的管理制度已經不再適合。任正非認識到,企業的發展要保持節奏,寬嚴有度。1999年以后,華為逐步進入平穩發展期。管理、提高成為發展的主旋律。任正非開始在華為營造更細化、更富有人文色彩的管理環境。

2009年,任正非總結道:“西方的職業化,是從一百多年的市場變革中總結出來的,它這樣做最有效率。穿上西裝,打上領帶,并非是為了好看。我們學習它,并非是完全僵化的照搬,難道穿上中山裝就不行?我們二十年來,有自己成功的東西,我們要善于總結出來,我們為什么成功,以后怎樣持續成功,再將這些管理哲學的理念,用西方的方法規范,使之標準化、基線化。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是一個僵化的西方樣板,而是一個有活的靈魂的管理有效的企業。”這正是任正非“灰色管理”思想對職業化和變革的深度闡釋,是任正非企業管理路徑選擇的東方智慧。

任正非再次強調,“管理上的灰色,是我們的生命之樹。我們要深刻理解、開放、妥協、灰度”。

公司治理結構:打造內外部利益共同體

從廣義上講,公司治理結構不僅涉及所有者與企業的關系,還包括相關利益集團(管理者、員工、客戶、供貨商、所在社區等)之間的關系。任正非對處理這兩種關系上都有著獨到見解。華為實行全員持股,股東和管理層幾乎是一體的,主張在顧客、員工與合作者之間結成利益共同體。同時,在決策機制上,華為實行三權分立的民主集中制。

為什么要實行員工持股呢?任正非清醒認識到,“公司的競爭力成長與當期效益的矛盾,員工與管理者之間的矛盾,這些矛盾是動力,但也會形成破壞力,因此所有矛盾都要找到一個平衡點。管理者與員工之間矛盾的實質是什么呢?其實就是公司目標與個人目標的矛盾。公司考慮的是企業的長遠利益,是不斷提升企業的長期競爭力。員工主要考慮的是短期利益,因為他們不知道將來還會不會在華為工作。解決這個矛盾就是要在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作為早期的激勵機制,華為的這個平衡點就是員工持股。

同時,華為主張在顧客、員工與合作者之間結成利益共同體。“努力探索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內部動力機制。華為決不讓雷鋒吃虧,奉獻者定當得到合理的回報。”這種方式除了體現在公司內部,華為公司與員工之間通過內部股票,將利益捆綁在一起;還體現在公司外部,通過參股、合資、讓利等方式將各個群體與華為結成利益共同體,即利益均沾。利益均沾的發展模式吸引了包括競爭對手在內的眾多機構與華為展開合作。

將矛盾的對立關系轉化為合作協調關系,使各種矛盾關系結成利益共同體,變矛盾為動力正是任正非處理此類問題的不二法寶。

在決策機制上,華為實行三權分立的民主集中制。任正非所說的民主集中制是指,“讓公司員工發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對所有的意見進行統

一、討論,最后得出結論。公司要避免對最高領導權威的迷信,反對各種形式的獨裁專制,而避免這類現象的最好方法就是成立一套完備的體系,這樣公司才能夠得到‘無為而治’”。

關于這種民主集中制,任正非曾詳細表述:“公司建立了以各部門總經理為首的首長負責制,它隸屬于各個以民主集中制建立起來的專業協調委員會。各專業委員會委員來自相關的部門,組成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管理。議事、不管事。有了決議后由各部門總經理去執行。這種民主原則,防止了一長制中的片面性,在重大問題上,發揮了集體智慧”。

華為的這種制度打破了傳統企業任人唯親的弊端,不是領導人說了算,而是按全體公司員工共同的意見和決定來執行。這種分權的治理模式,可能使效率下降一點,但是也避免出現決策的重大失誤。

為進一步減少戰略決策失誤,積極穩妥地帶領華為快速向國際化大公司發展,2003年華為又成立了與國際管理接軌的董事會下的EMT(經營管理團隊)和四大委員會決策組織。華為新的決策組織與制度是任正非探索國際化企業發展道路上的重要支點。“只有加強個人權威的否定,我們才能建立一個健康的組織,建立一個不依賴于任何人的組織。”

組織機構:不穩定的矩陣

1998年,華為員工近8000人,但組織結構仍沿用集中管理制度,管理難度大、效率低下,更為嚴重的是,無法促發新的生長點,結構性危機日益顯著。1998年初,華為開始有選擇、有步驟地進行事業部制試點。在試點初見成效的基礎上,華為先后對公司組織結構進行了重大改造,成立了多個事業部。2005年,華為收購英國電信制造商馬可尼失利。這表明,華為的企業規模正在成倍地擴大,領導層如果仍沿用原有的組織結構和管控模式,自然是行不通的,改革和放權勢在必行。為此,華為通過人力資源管理委員會、財經管理委員會和產品戰略投資綜合評審委員會對事業部進行控制。這標志著華為組織結構的重大轉型—由原來單一的地區公司制向事業部與地區公司結合制轉變。

任正非主張建立的是一種可以有所變化的矩陣結構,“矩陣式管理結構是公司的唯一出路,公司所有的制度都應有強化矩陣機構的思想,如充分授權、加強監督等。否則,官僚就會妨害公司的進步。但是,矩陣結構要不斷演進”?!度A為基本法》認為:“公司組織的矩陣結構,應該是一個不斷適應戰略和環境變化,從原有的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動態演進過程。不打破原有的平衡,就不能抓住機會,快速發展;不建立新的平衡,就會給公司組織運作造成長期的不確定性,削弱責任建立的基礎”。華為所在的電信產業處于急劇變化中,必須建立起一種既可保持相對穩定、又可迅速調整以適應變化的組織結構。華為永遠都不會有一個穩定的矩陣結構網。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機下,任正非疾呼“讓一線直接呼喚炮火”,這不僅僅是應對危機、回到利潤原點的權宜之計,更是組織流程變革的探索:任正非呼吁華為的組織和運作機制要從“推”到“拉”,從中央高度集權到“讓聽得見炮聲的人來決策”。

“我們過去的組織和運作機制是‘推’的機制,現在我們要將其逐步轉換到‘拉’的機制上去,或者說,是‘推’、‘拉’結合、以‘拉’為主的機制。我們進一步的改革,就是前端組織的技能要變成全能的,但并非意味著組織要去設各種功能的部門?;鶎幼鲬饐卧谑跈喾秶鷥?,有權力直接呼喚炮火(指在項目管理上,依據IBM的顧問提供的條款、簽約、價格三個授權文件,以毛利及現金流進行授權,在授權范圍內直接指揮炮火,超越授權要按程序審批)。后方變成系統支持力量,必須及時、有效地提供支持與服務,以及分析監控。”

同時,任正非進一步闡述了整個組織結構的運作機制:“公司的最高決策機構是EMT會議,EMT成員只是在會議結束后,推動決議的執行。一線的作戰,要從客戶經理的單兵作戰轉變為小團隊作戰,而且客戶經理要加強營銷四要素(客戶關系、解決方案、融資和回款條件、以及交付)的綜合能力”。

技術研發:掌握核心、開放周邊

在技術上,任正非一貫主張自主研發,掌握核心技術。“掌握核心,開放周邊,使企業既能快速成長,又不受制于人。”

從創立之初,任正非就一直堅持自主研發為主,他反復提醒:“對核心技術的掌握能力就是華為的生命。華為的目標是,把技術作為核心競爭力去贏得超過10%的制造業利潤率,逐漸取得技術的領先和利潤空間的擴大。”

在以自主研發為主、掌握核心技術的基礎上,任正非提出建立廣泛的技術聯盟,吸取、借鑒、購買已有的先進技術,為己所用,用以降低開發成本、縮短開發周期。用任正非的話說,這樣可以“使自己的優勢得以提升”、“優勢更優勢”。

技術在哪一個階段是最有效、最有作用呢?任正非主張“要去看清客戶的需求,客戶需要什么就做什么。賣得出去的東西,或略略搶先一點點市場的產品,才是客戶的真正技術需求。超前太多的技術,當然也是人類的瑰寶,但必須犧牲自己來完成。在產品技術創新上,華為要保持技術領先,但只能是領先競爭對手半步,領先三步就會成為‘先烈’”,明確將“技術導向戰略轉為客戶需求導向戰略”。

營銷:客戶是存在的唯一理由

任正非始終認為,華為公司總是不斷地回到最根本的問題—客戶的需求是什么。

在任正非看來,“必須以客戶的價值觀為導向,以客戶滿意度為標準,公司的一切行為都是以客戶的滿意程度作為評價依據??蛻舻膬r值觀是通過統計、歸納、分析得出的,并通過與客戶交流,最后得出確認結果,成為公司努力的方向。沿著這個方向,就不會有大的錯誤,不會栽大的跟頭”。

在“關注客戶需求,才能做到客戶滿意”的思想指導下,華為經常進行客戶滿意度調查,搜集信息,以用戶的意見為努力的方向。華為對客戶的細心之處,在于把關注客戶的工作落到了實處。

為了加強對服務用戶的認識,任正非在內部提倡自我批判,而客戶經理制也在2002年轉變為客戶代表制。任正非說:“市場營銷系統的自我批判因為身處最前線,最敏感,也最活躍。只有自我批判,迅速地調整、改正一切必須改正的錯誤,否則早就被逐出市場”。

說到底,客戶是華為之魂,華為生存下來的理由就是為了客戶。因此,華為從上到下都要圍繞客戶轉,而不是只有一兩個高層領導建立客戶價值觀,只有全體員工都建立了客戶價值觀,才能實現客戶服務的流程化、制度化,才能實現無為而治。

人力資源:不斷新陳代謝

華為的人力資源管理無疑是任正非堅持中國實際、引進西方管理制度的典型,但這方面華為時常惹人非議,“集體辭職”、“自由雇傭制”、“末尾淘汰制”。歸結起來任正非的人力資源管理思想就是不斷新陳代謝來激活隊伍。

1996年1月,華為發生了一件被內部人稱為“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市場部集體辭職。市場部所有辦事處主任以上的干部采取競聘方式進行答辯,大約30%的干部被替換下來。表面看來,這是華為市場部的一次重大變動,而任正非的真實用意,卻更加深遠。創業期涌現的一批個人英雄,許多已經無法跟上企業快速發展的步伐。集體辭職,讓大家先全部“歸零”。而競聘上崗,則體現了競爭機會的均等。

2000年1月,任正非在“集體辭職”4周年紀念講話中,對這次事件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組織只要沒有新陳代謝,生命就會停止。如果我們顧全每位功臣的歷史,那么就會葬送公司的前途。如果沒有市場部集體大辭職所帶來對華為公司文化的影響,任何先進的管理、先進的體系在華為都無法生根”。

與這種思想一脈相承,任正非堅持華為實行自由雇傭制,并將此寫入《華為基本法》。他認為自由雇傭制可以有效地調動員工積極性,并使公司具有持續的競爭力。對此,他在《華為的紅旗到底能打多久》中做出了闡釋:“我們不搞終身雇傭制,但這不等于不能終身在華為工作。我們主張自由雇傭制,但不脫離中國的實際”。

自由雇傭制促使每個員工都成為自強、自立、自尊的強者,從而保證公司具有持久的競爭力。由于雙方的選擇是對等的,領導要尊重員工,員工要珍惜機會。自由雇傭制對雙方都起到了威攝作用,更有利于矛盾的協調,是企業穩定的重要因素。

自由雇傭制能夠實現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末位淘汰。任正非認為,“要激活整個隊伍,必須要強化績效考核管理,實行末位淘汰,裁掉后進員工。在華為貫徹末位淘汰制,只裁掉落后的人,裁掉那些不努力工作的員工或不勝任工作的員工。”

末位淘汰制實行到什么時候為止?“借用GE的一句話來說是,末位淘汰是永不停止的,只有淘汰不優秀的員工,才能把整個組織激活。GE活了100多年的長壽秘訣就是‘活力曲線’,活力曲線其實就是一條強制淘汰曲線,用韋爾奇的話講,活力曲線能夠使一個大公司時刻保持著小公司的活力。

GE活到今天得益于這個方法,華為在這個問題上也不是一個

三、五年的短期行為。但也不會草草率率對人評價不負責任,這個事要耐著性子做。”

企業文化:從土狼到獅子

1988年到1995年之間,任正非主要采取粗放化的“三高”(高效率、高效率、高工資)管理模式,與此相適應的是它的“狼文化”,二者共同推動華為在國內攻城略地。華為的第一次創業是企業家行為,而其軍人出身、濃厚軍事色彩并且強調斗爭性的個人色彩深深地影響著華為,他曾經對“土狼時代”的華為精神作了經典概括:“發展中的企業猶如一只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銳的嗅覺,二是不屈不撓、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三是群體奮斗的意識。企業要擴張,必須要具備狼的這三個特性。”任正非特別稱道“狼”和“狽”的攻擊組合,強調組織的進攻性(狼)與管理性(狽)。

當成長為一家全球化的大企業時,華為早期的“狼文化”難以與國際主流對話,難以實現跨文化的有效融合與管理。2000年之后,華為日漸淡化過去特色鮮明的“傳統文化”,“狼文化”日趨弱化。華為文化中的核心部分,繼承追求卓越、持續的艱苦奮斗、默契的團隊合作的傳統,又要在新形勢下追求規范、精準的職業化行為,被歸結為符合國際化和職業化需要的普遍性商業文化。

2006年9月,華為三級干部后備隊第一期結業。任正非在結業證書上寫下:“只有犧牲精神的人,才有可能最終成長為將軍;只有長期堅持自我批判的人,才會有廣闊的胸懷。”艱苦奮斗永遠是華為企業文化的內涵。

同時,任正非和華為管理層開始積極探索華為文化的轉型。奮不顧身、不屈不撓的土狼心態逐漸變為獅子心態,逐漸走向開放和自信。“土狼時代”,成長是第一要務,公司的績效考核體系給員工帶來很大的壓力。而作為“獅子”,需要進行經營計劃與科學協同。因此,理想狀態是企業既要有獅子的整體競爭力,又要保持土狼的活力。

“一個高新技術企業,不能沒有文化,只有文化才能支撐她持續發展,華為的文化就是奮斗文化,我也不能形象地描述什么叫華為文化,我看了《可可西里》的電影,以及殘疾人表演的《千手觀音》,我想他們的精神就叫華為文化吧!”這其中體現出了追求卓越、持續的艱苦奮斗、默契的團隊合作、精準到位的職業化行為以及掌聲和榮譽面前的平常心。

危機意識:活下去,仍是唯一的目標

任正非的危機意識源自他對市場的深謀遠慮,滲透在華為發展的每一個階段。對于這種危機意識,任正非認為絕不是危言聳聽,在這瞬息萬變的信息社會,惟有惶者才能生存。

在《華為的冬天》一文里,任正非說:“十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么榮譽感、自豪感,而是危機感。也許是這樣才存活了十年。我們大家要一起來想,怎樣才能活下去,也許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敗這一天是一定會到來,大家要準備迎接,這是我從不動搖的看法,這是歷史規律。一定要讓員工有危機意識”。

2007年,任正非再次警示:“活下去,仍然是我們唯一的目標。今天IT業日新月異的發展,以及世界巨頭快速的進步,我們仍不能有一刻的松懈。我們一天不進步,就可能出局。我們要向‘獅子’學習,學習與借鑒別人的做法,還要想著如何與‘獅子’共渡難關,甚至向‘羚羊’學習如何跑步。無論多大的公司,無論在哪個階段,管理者都要清醒地認識到生存是唯一的理由。每個管理者,需要不斷挑戰自己,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努力,跟公司一起奮斗著、活下去”。

第二篇:活下去的勇氣詩歌

時間:凌晨-天氣:無陽-

氣氛:凄涼-

主人翁:我-

我揪開曖昧的緊緊吻在一起的那雙空洞的眼睛-

努力地動彈幾乎僵硬又近乎發霉不聽使喚的懷疑是不是自己的身軀-

接著我戴上友善的面具穿上華麗的皮囊-

那雙無神發白的但卻想吃人的眼神-

直勾勾地注視著某個自己卻不知道什么方向卻可能通向地獄的方向-

那顆被病毒感染的體無完膚且輕盈而缺乏腦漿的大腦-

思索著自己想半天都毫無頭緒的原本無聊乏味的不相干的是非題-

然后我走向原本熱鬧可現在孤寂的泛黃落葉占據的陰寒無情的校園甬道-

邁著幾乎抬不起來的頹廢的步子向著一個越來越遠離現實的讓人毛骨悚然的目的行進著-

看到似乎有印象的同類總會發出牽強的毫無真心虛偽無比的笑容-

走到一個沒有同類的地方-

我撕開面具扯爛皮囊-

接著出現全身涮白的骨骼-

然后我拿出工具箱把自己分成無數段又重新組合在一起-

我又變成了魔鬼-

受夠了人類所謂的美妙生活-

不如魔鬼逍遙自在-

啊 我努力的牽出懶惰而又頹廢的不忠實的思想-

我終于發現我是一個鮮活的人兒-

一個活生生的人兒-

過著連魔鬼都不想過的生活-

第三篇:堅強地活下去雜文隨筆

《茉莉花開》是幾年前上映的一部老片子了,昨日閑來無事便搜出來看看。這是一部反映一家三代女性婚戀故事的影片,分別發生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雖然時代背景不同,悲劇卻一再地重演。她們像是被施了咒語似的,無法掙脫命運的擺布。三十年代的上海。情竇初開的少女茉和以經營照相館為生的母親相依為命。一天,一位自稱電影導演的孟先生出現在茉的生命中。對電影的熱愛,以及內心的虛榮,讓茉不顧一切地投入到她向往的世界里。很快,她便成為上海灘紅透半邊天的大明星。與此同時,孟先生用看似關懷體貼實則欲擒故縱的手段俘獲了茉的芳心,直到茉情不自禁地委身于他。不幸的是,當茉得知自己懷有身孕之后慘遭孟先生拋棄,無奈之下只得拖著笨重的身軀重新回到母親的身邊。

五十年代,茉的女兒莉愛上了同學鄒杰,莉被鄒杰身上所散發出的陽光氣息深深吸引,很快他們便走到了一起。由于鄒杰出生于工人階級,家境貧寒,而莉一直生長于小資產階級家庭,不同的成長背景和生活習慣,使他們在婚姻生活中出現了許多的沖突與矛盾。最終,鄒杰選擇了妥協,他們搬回了莉的家里,與母親茉一起生活。莉因為不能生育而變得神經質,在自殺未遂后她領養了一個女兒,取名叫花。隨著花年齡的增長,莉變成了一個典型的燥狂癥患者,她被自己的幻覺折磨著,最后甚至懷疑丈夫與自己的母親及養女有染。鄒杰百口莫辨,臥軌自殺了。深陷悔恨中的莉也追隨著鄒杰而去。

八十年代,莉的養女花長大了。她瞞著外婆和一起下鄉的知青小杜結了婚?;楹蟛痪?,小杜便奔赴東北上大學去了?;嗫嗟厥睾蛑《?,好不容易盼到他畢業,小杜又提出要去日本留學。出國以后,正如我們所預料的那樣,小杜移情別戀了。他回國提出要與花離婚,但花卻發現自己懷了小杜的孩子。絕望中的花,最終還是決定留下這個孩子。此時,年邁的外婆,也離她而去。一個雷雨交加的晚上,花倒在了空無一人的大街上,艱難地生下了自己的孩子。

在這部片子里,章子怡一人分飾茉、莉、花三個角色,戲份非常之多。她所塑造的人物,時常給人以任性、倔強而又強悍的感覺。如果說這是角色本身的個性使然,倒不如說是章身上的一種與生俱來的氣質。她的表演,有一種很強的暴發力。記得多年前看她拍的第一部電影《我的父親母親》時,印象非常的深刻。那時的她,眼神很清澈。骨子里也是透著一股子倔強與執著。我認為那個時期的她是最美的?,F在,她所飾演的茉,也是一個涉世未深的少女,清沌的造型卻難掩眸子里的滄桑。她是柔弱的,卻并不嬌美。茉身著露背的旗袍晚裝站在舞臺上,艷光四射,腰肢輕擺,吟唱著那首經典的《茉莉花》這一場戲,本該是萬種風情,千般嫵媚的,但她竟媚也不是這個媚法,舊上海的奢靡與綺麗感全無。

一直比較關注女性題材的作品,對于三四十年代舊上海為背景的影視作品尤為鐘情。這部片子整體的感覺有些壓抑?;蛟S是因為生長在單親家庭里,這一代代的女性,身上毫無例外地具有一種偏執的天性。茉因為太過于輕信而被玩弄感情,遭到遺棄后似乎變得對一切毫不在乎,但其實她終其一生都活在對過去回憶之中。莉因為缺少父愛,又急于擺脫母親這種陰郁的生活狀態,而嫁給了一個生活背景完全不同的人。遺憾的是她的神經質最終毀滅了一切。而在花的世界里,愛情仿佛是一場。她孤注一擲,用她的青春和愛作為賭本,去賭一個未來。只可惜到最后她還是輸了。她愛的那個男人,或許從一開始就根本沒有愛過她。值得欣慰的是,花最終選擇了堅強。她站在花叢中微笑的最后那一幕,久久地定格在我的腦海中。

愛情永遠是人類生命歷程中亙古不變的主題。我無意于在此評判這世上是否真的有如此之多負心無情的男人。在感情的世界里,女性似乎更容易付出熾熱、執著而又純粹的愛情。正因為如此,愛情才得以成為人生中最美好而又值得期許的事情。但是,如果盲目地投入一段感情之中,并希望籍此來掙脫自身命運的束縛,卻又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了另一場與命運的抗爭之中,這無疑是令人感到悲哀的。

或許,只有選擇堅強而勇敢地活下去,才能得到屬于自己的快樂和幸福。

第四篇:肖臨駿:《起風了》,努力活下去

“起風了”取自法國詩人保羅.瓦雷里著名詩篇《海濱墓園》中的一句:起風了,努力活下去!這就是宮崎駿這位年過七旬的老人一直以來對孩子們說的那句話:這個世界即使再糟糕,也還是值得活下去的。

自從上一部2008年的《懸崖上的金魚姬》上映之后,宮崎駿退休的傳聞就不絕于耳,對于喜歡動畫的觀眾來說,這是再遺憾不過的事情了。所以當2013年他最新一部動畫《起風了》上映的時候,觀眾的激動和期待之情可想而知。

這部動畫片和宮崎駿曾經的作品大相徑庭。那曾經在動畫中漫無邊際的想象力,充滿了日本民族的鬼怪精靈和像《龍貓》那樣的純真美好都已消失不見。這部動畫的主人公已經長大,不再是少男少女。這是一個關于大人的故事,一部似乎不是很適合孩子看的動畫電影。

但當我們真正地靜下心來看完這部兩個多小時電影的時候,就會發現,宮崎駿依舊還是那個制作了《風之谷》《幽靈公主》《千與千尋》,制作了《龍貓》的那個宮崎駿,他始終沒變?!镀痫L了》像一條線般串聯起曾經的那些動畫作品,是某種延續,更是對其的總結。

電影的主人公是一位真實存在于上世紀的日本年輕人,并且因其后所制造的著名“零式戰斗機”而享譽世界,他叫堀越二郎。故事講述的便是他從小熱愛飛機,并夢想以后要建造出美麗的飛機這樣一個故事。

曾經在二戰中日本用于大肆侵略他國的戰斗機的制造者,這個角色本身就存在著矛盾與爭議。而宮崎駿在最開始也或多或少因此而不愿意制作這部電影,但他最終愿意制作這部電影,在很大程度上或許正是被這個故事中的“矛盾”所吸引。

當我們仔細地回顧宮崎駿曾經那些作品的時候,不難發現,那些隱藏在故事背后的思想充滿了矛盾。典型的便是在《幽靈公主》這部電影的最后,人類與自然不可調和的矛盾始終在那里。

在關于《起風了》所有的爭議中,“反戰”這個詞出現的頻率最高。在宮崎駿制作這部電影的同時,日本國內的政治環境正處于右翼保守派的籠罩之下,再加上宮崎駿一直以來督促日本對于曾經犯下的罪行道歉,使得他在日本國內遭受了眾多的指責與批評。

在網站公開的企劃書中,宮崎駿就制作意圖做了如下解釋,“這部電影既非對戰爭予以控訴,亦非意圖通過對零式戰斗機的杰出之處之描寫來鼓舞日本的年輕人,卻也不想掩飾二郎真心打造民用飛機的心愿,只希望講述這么一個忠于自己的夢想、不斷奮進之人的故事。"在宮崎駿的作品中,他一直反復言說著那些“忠于自己的夢想、不斷奮進之人”的故事。無論是那個勇敢美麗的那烏西卡,還是曾經膽小自私的千尋,她們始終都走在自己成長和夢想的路上,都在努力地不斷奮進著,而堀越二郎同樣如此。

作為主人公生活的背景,電影用了很大篇幅向觀眾介紹上世紀20-30年代的日本。那時的日本動蕩不安,貧困與疾病橫行,加上不景氣的經濟和破壞力巨大的關東大地震,年輕人普遍感到未來的迷茫和不可捉摸。宮崎駿通過一系列細節來展示那時日本年輕人在外所受到的輕視與鄙夷?;蛟S讓我們印象深刻的是二郎的同事本莊,他在電影里反復地強調國家的衰敗和落后,希望自己能為國家的振興和發展做出一份貢獻。我們也很難否定在二郎想要制造飛機的這一動機里不存在為了國家這一因素。

這是宮崎駿在電影中必須面對的矛盾之一,他必須面對那個年代的日本,面對曾經的貧窮與落后。面對過去,實則是為了尋找為何日本最終走上侵略者道路的原因。這樣的矛盾在電影中貫穿始終,宮崎駿小心地走在其中,點到為止,并未過多的渲染。這或許也是許多批評者的不滿之處,認為他迷戀在清新優美的田園中,而忽略外面世界的殘忍戰爭。肖臨駿:《起風了》

第五篇:給自己一個理由,讓世界活下去(定稿)

給自己一個理由,讓世界活下去

——從《時間簡史》重識世界

華東師范大學附屬東昌中學生物化學工會小組

輪椅上的霍金,用他那超于常人的思維和智商,帶領讀者進行了一次透過“物質”、穿越“時空”、重識“世界”的奇妙旅行。對于絕大多數人們來說,《時間簡史》算得上是一部顛覆物質觀、世界觀的作品,物理學界探討至今也仍無定論的“宇宙”問題再一次通過文字展示出其古老而神秘的本色。徘徊于哲學、天文學及物理學之間,“宇宙”這一概念既令人感覺新奇,但又盡顯深奧,要探尋宇宙的奧秘,我們不可避免地要跟隨霍金的思路,從最基本的“物質”出發,認清我們所處的“時空”,進而認識我們共同的“世界”。

首先,何為“物質”?

從哲學角度上講,物質即一種存在,世間萬物共享相同的物質基礎,物質也在不斷轉化的過程中保持質能的永恒不變。所以,在共同的物質基礎的輪轉中,也許今天的我就將成為明天的你,而未來某日化作山川草木風云雷雨也未嘗沒有可能,因為我們本身都是源于相同的元素。孟子有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范仲淹有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顧絳名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所有這些儒家思想都與“物質”的哲學內涵共通,沒有一個事物是孤立存在的,從某種程度上,一個人就是他身邊所有人的總和,他的成長生活、言行處事都深刻地受到身邊的人和所處環境的影響,也即他是在周圍事物的作用下得以生存和發展的,故任何一個人都應當關愛身邊的人,為生他養他的這片土地作出自己的貢獻,“我”即“世界”,珍愛世界,亦即珍愛自己,難道愛惜自己還需要特定理由嗎?

“物質”的這一內涵,早已體現在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所崇尚的美好理念中,大和、大愛,自古便是中華人民所推崇的境界,這也將是這片古老土地不變的復興夢想。

其次,“時空”為何物?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是我們對時間飛逝的描述和感嘆,但霍金卻說,時間未變,只是我們在飛逝?;艚鸬睦碚撗苌晕锢韺W界泰斗波爾,認為時間和空間本是一個混合的概念,時空的本質是物質的散漫態,而時間只是物質狀態變遷的一種度量。

時間僅僅作為一種標記,而對于每一個生命個體而言,我們似乎總有一種莫名奇妙的錯覺:我們做的事情越多,生活越充實,我們所享受的時間便越多,就好比一部小說,好不好看并不在于長短,而取決于其內容是否精彩。假若我們所留下的精彩在死后仍被后世人所記憶,不正意味著我們仍以另外一種形式存在于這個空間中嗎?就像我們欣賞美麗的日落,殊不知我們所看到的陽光其實是八分鐘之前的光,因為光從太陽照射到地球需要八分鐘的時間;而我們在夜空中看到的星星,卻很有可能早已經隕落了,但它們卻仍然清晰地展示在我們面前!可想而知,人類發出的信息也可能會在地球滅亡后被其它太空生物接收,進而展示在它們眼前,這不是非常美妙的事情么? 可見,時空總是具有延時性,我們當前的生活必會對未來的自己或他人產生巨大影響,因此,抓住當前的時間與空間,把握好自己的精彩生活,這正是“時空”這一概念引申出的哲學意義。

最后,“世界”又是什么呢?

形而上學地講,世界對于一個人來說,就是從他開始認識世界到他徹底遺忘世界為止,永遠有多遠,長不過生死之間。然而,物質是共通的,時空是延時的,你的世界終會與他人世界融為一體,你的生命也終會成為他人的生命。但是,生命終歸是一次得之不易的體驗,究竟要如何去度過,每個人有不同的選擇,默默無聞是一生,轟轟烈烈亦是一生,可以很在意,也可以很隨意,都是一生,不過是生活的方式不同罷了。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古人的詩句很好地詮釋了活著的意義。熱愛并創造美好事物,在歲月磨損的紛擾中仍舊如萌芽般充滿欣喜與感動微笑著熱情地生活,這就是生命的意義。有人說生命的本質就是浪費時間,那我更愿意將時間“浪費”在有意義的事情上;那些認定一切奮斗和努力都終將在身后灰飛煙滅歸于枉然的人是悲哀的,即便是最艱辛的生命也是有大歡喜的,這歡喜來源于那些美好的生活體驗——那些勇敢的嘗試、那些執著的堅持、揮灑著汗水和淚水的付出、滿載著歌聲和笑聲的收獲。熱愛生活的人更容易被生活所感動,而感恩于辛苦生活中的美好的人們,也樂于奉獻自己為別人創造美好。當我來的時候這個世界不盡完美,當我走的時候我希望世界因我而更加美好,哪怕是一點點,若曾用心地體會、真誠地生活過,并盡自己努力為大家帶來更多美好的東西,這樣的生命就是沒有缺憾的。

每次翻開霍金的《時間簡史》,復雜而深奧的概念和理論便會一遍遍沖擊我的智商,但拋開這些蹩腳的定義,這本書隱藏著的卻是深刻的哲學道理。每個人的世界在某一程度上總是共通的,故我們每一個人對世界的良性發展都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迷茫、挫折,不過是生活的漣漪,只要我們堅信自己生命的理由,一切又都會重回正軌。因此,給自己一個響亮的理由,讓你的世界更好地活下去!

從記住回家的路到孤獨的價值

——讀《周國平散文精選》三則

語文組 賀少君 其一:記住回家的路

自我是一個中心點,一個人有了堅實的自我,他在這個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標,無論走多遠都能夠找到回家的路。 ——周國平

偶然的到來,必然的離去,那么家在這樣的生命之旅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家,一個不大不小的概念,卻是每個人溫馨的港灣。家孕育了我們的生命,我們也在家的庇佑下成長。家的故事最容易感染我們的情緒,隨著它歡笑,隨著它哭泣,那是因為我們都生活其中,在前進的道路上,如果感到累了,回頭看看,那一定是家的方向。周國平在文中所指的家是自我,是自己的心靈世界,是我們應該努力堅持的方向,是我們應該用心建筑的心靈家園。

尋找心靈的凈土,安放我們的“家”。不可否認,分分秒秒變化的外部世界正在或多或少地影響我們,改變著我們處事的方式方法,但外部環境的變化不應成為導致我們喪失內心信念的根本原因。從唯心主義的角度看,信念也就是我們的內心世界屬于意識范疇,是唯心主義的核心。既是核心,我們就應該把握好它,不讓我們的意識為外部環境所影響。能做到外在順應而內在堅持的人,一定是個能記住回家的路的人。只有心靈上的留白,才是家的真正位置。

我們要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獲變成內心的財富。提倡一事一得不失為一種好方法,經常作階段性的總結和反思也是相當有益的。善于總結生活中的點滴并將之轉化為心靈財富的人是聰穎的,反之,則可能事倍功半。在這個反思、提煉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心靈之家的輪廓,更明確自己的方向,自然,這樣的人不易或者說不會忘記回家的路。

在風雨的洗禮中,在坎坷的荊棘里,讓我們記住來時的路。

其二:簡單生活

“對于心靈的境界我所能夠給出的最高贊語就是:豐富的單純。”——周國平 每一個人,都希望保有自己的一份純真。許多偉人,雖然大腦處在某個領域的最尖端,他們的心靈往往都永葆兒童的單純,他們有著豐富的情感和思想。

周國平還說到,一種單純倘若沒有精神的光彩,我們寧可說它是簡單而不是單純。其實在我看來,簡單與單純對于每個人來說有著不同的定義。

有人將《瓦爾登湖》作為一個隱居的最佳范本,也許對于作者自己來說他遠離了鬧市的喧囂,來到這樣一個世外桃源,拿了一把斧頭,到康科德郊外的林中自己搭建了一座小木屋,然后勞動,其余時間用來閱讀和思考。他的一切所需均依靠自己動手獲取。也許這種恬淡而簡單的生活也是很多人所向往的,但是我覺得,假使將自己放到這樣一種環境中去,反而會有種無所適從的感覺,不會伐木,天天為了生存而煩惱,時間一長,在這么大的生存壓力下一定不會對這種生活再有任何好感了。對我來說這就成為一種復雜生活。

我認為所謂簡單,不一定非要簡單到只有一日三餐,粗茶淡飯。所謂簡單的生活,應該是去毫無顧慮地做自己熱愛的事,擅長的事,只有投入了大量的情感,像個孩子般那樣對世界抱有無限幻想,本能的受一切精神事物所吸引,每一個人得到自己心靈的充實和滿足,那就是最單純最快樂的。

我們不愿意去過一種復雜的生活,那是因為有時不得不逼迫自己去做自己并不擅長的事,甚至是去面對自己不想看到的一面,去面對人性的弱點,陰暗面。正如有的人喜歡一個人默默的坐在角落里靜靜思考,當他處于一種社交場合時,往往覺得不愉快。這樣,無論在外人看來這有多容易,對他來講也是一種復雜的生活。

豐富,是因為擁有了內在精神世界的寶藏,每個人都有權力追求屬于自己的簡單生活。心靈的滿足,只有自己體會得到。

其三:孤獨的價值

一個社會需要人的存在,一個人脫離不了社會。無論是偉人,君子或是小人都是社會的一份子,他們脫離不了社會。正是由此,孤獨在社會也占有一席不可或缺的位置。

孤獨常常被人當作一個貶義詞,一個人若是經常需享受孤獨,那么人們就會理所當然地認為:孤獨的人之所以孤獨,是因為他們自身的缺陷??墒怯腥绱讼敕ǖ娜送雎粤艘粋€事實:每個人都有一定程度上的享受孤獨的時光。關鍵只在于時間上的長短罷了。事實上,孤獨就是人生的必備品。至少這個世界上還未出現過一個人能不間斷地生活在社會交際中。周國平先生便在文章的第二章中提到了一個例子,其中提到沮喪的人需要在獨處中順變?,F在的社會尚沒有這么明顯,在古代的社會中,父母去世的需守孝一年,不論為官者或是平民。這已足以證明孤獨的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在社會上愈加明顯的盲從現象也與孤獨有著密切聯系。盲從便是由于一些思想缺乏孤獨的培育,在應對事情的時候,未加深思熟慮,輕易的作出決斷。人是一種富含創造天賦的動物??稍S多人盡其一生,都未能發掘出自己的潛能。但往往一些看似無才的人在一些幽閉的環境下,激發了自己的潛能。孤獨是孕育一個人才的搖籃。

然而有時,孤獨又可以作為尋找自我的途徑。這在宗教信仰中體現較多。正如《圣經》經常出現的故事情節,先知們在聆聽神喻時,總是先走上一處山頂靜思,通常這一過程需要很長時間。且不論他是不是真的聽到神喻了,但至少他并不是在與人溝通的時候想起自己的信仰的。他們是在靜思中尋找到了靈魂的方向。

就像是一個急性心臟病患者需要藥品一樣,一個正常人也很需要孤獨。孤獨的價值,不需言語,不需行動,只一顆不斷跳動的心就能體會了。 《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讀后感

——孩子教育的感悟

華東師范大學附屬東昌中學 綜合組 徐昌軍

20多年前我在建平中學工作時,學校就在倡導: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事、學會生存這樣的教育理念。10多年前,我第一次閱讀了《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這本被譽為當代教育思想發展里程碑的著作。他是20世紀70年代,面對科學技術革命與社會經濟發展新形勢向教育提出的挑戰,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的專家們編寫的一份報告。報告中對傳統的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育內容、教育目的,不能適應未來社會的要求、科技發展的挑戰、社會公害的威脅提出了精辟的看法和分析。從接受這樣的理念到初讀此書,我當時還是很朦朧、很含糊,理解不深。

書中提出教育的四個支柱: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事、學會生存,而其核心是學會生存。人們再不能刻苦地一勞永逸地獲取知識了,而需要終身學習如何去建立一個不斷演進的知識體系——學會生存。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書中告訴我們,教育必須培養人類去適應變化,這是我們時代的顯著特征。教育應擴展到一個人的整個一生,是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教育應把社會的發展和人的潛力的實現作為它的目的。

1991年我曾作為教練,帶領建平中學五位初中學生,赴美國參加第十二屆世界頭腦奧林匹克競賽。這對當事人來說是一件多么了不起和值得驕傲的事。而參賽結束,及事后許多年,乃至于到今天為止,引出了我的許多思考、探索、反思和追求。

從美國參賽回來以及讀了這本書,我開始思考,開始問自己:你理解教育的含義了嗎?你想用什么樣的方法教育孩子嗎?你理想中的孩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你最終希望得到的是什么?由此而開始了自己在子女教育上,怎樣對東西方文化教育的融合、摒棄和借鑒的實踐與探索。開始明確了適應和生存的含義,培養一個能適應社會生存的人才是主線。

我們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把全部的愛都給了孩子。有的父母則心甘情愿地為孩子受累、吃苦,恨不得替他生病、讀書。過度的愛護、保護,造就的不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大丈夫,而是怯弱、退縮、心胸狹隘的小男人。有的父母運用各種辦法為孩子選好了一條路,并預知排除掉一切障礙,從而使孩子能在順境中成長。

當我孩子高中畢業進入大學時,我又第二次閱讀此書、更多地體會到這本書的博大精深和高瞻遠矚。最近又翻閱了該書,讓我深深的體會和感受到讀書的快樂和知識的力量!也正是因為受這本書的影響,在我的子女教育觀形成和探索實踐的過程中,歷經坎坷曲折,承受了許多的壓力和責難,付出了難忘的代價。二十多年來,在朦朧、彷徨、堅信、堅持中走過。如今感慨頗多、受益匪淺?;叵肫饋?,以下幾點值得思索和回味:

我注重了孩子的身心素質。讓他盡可能多的參加各類體育活動,保持健康的體魄。讓他養成開朗活潑、善于交往、抗擊挫擇的心理素質和能力。讓他注重保持三個心:追求平常心、遇事有耐心、樹立自信心。 我培養了孩子的各項興趣。在激發各類興趣的基礎上,讓他有一個渴望和探索的夢想,從而為實現這一夢想去努力,去追求。盡量創造三種氛圍:鼓勵贊美氛圍、和諧溝通氛圍、創新進取氛圍。有了良好的氛圍,才能激發興趣,去實現追夢的愿望。

我向孩子灌輸了生存意識。學習、生活、做事的根本目的在于生存。生命是最可貴的,而維持生命的根本在于如何生存。就是將來長大成人了,自己養活自己是最起碼的。在面對社會,尤其是面對復雜的社會,如何適應如何生存才是最關鍵的。就需要做到三不要:不要抹殺孩子的個性、不要磨滅孩子的思維意識和創新火花、不要忽視孩子的任何第一次。

我要求孩子學會思考、判斷和選擇。當你遇到任何事情,你去思考了,就會做出判斷;有了判斷才會選擇。因此會思考是源,會選擇是本。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間的任何交流和溝通,都沒有對與錯、是與非的強求。只有二點:你認為怎樣?你打算怎么辦?

我強調孩子要有感恩意識。父母的言行是孩子的良師益友,要想得到多少,做父母的就得付出多少。在你的潛移默化的影響過程中,孩子將懂得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

我在不斷地思考、探索與實踐過程中,逐漸樹立起對孩子的培養目標:“身心健康、自立自強;責任擔當、明確方向;忠孝感恩、剛毅陽光”。如今這一目標已開始顯現,并初見成效。也真正地體驗到了愉悅和幸福!

讀書也讓我逐漸養成了一個習慣:記事、議事、敘事、感事。這幾年,每年上萬字的雜文隨筆,再加上閱讀的感悟,如今翻閱回味,真是其樂無窮!讀書讓我享受到快樂!讀書也給我生活和工作帶來快樂!讀書更是讓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完美的享受!

歲月如歌

——我讀于漪《歲月如歌》

華東師范大學附屬東昌中學 語文組 孫麗杰

小時候,家離學校很近,對校園比較熟悉。于是在有限的視野里有了將來要做老師的愿望:羨慕手執教鞭,雙手背在身后在學生們中間巡視的神氣摸樣,還有粉筆末翩然飄落在身上的快感。

后來如愿做了教師。在邢臺一中明亮的閱覽室里,我如獲至寶地發現了《于漪語文教育論集》。我是個容易受到感染和鼓舞的人,我如饑似渴地閱讀,并大段大段地做筆記。偶爾,會出神地對著窗戶想,什么時候能夠見到于漪啊。繼而很快嘲笑和否定了自己——距離太遙遠了啊。

后來發現世界真的不大,距離沒有想象得那般遙遠。幾年后在文建中學會議室里,我們幾位教師代表與剛為師生做好報告的于漪老師座談。我當時很激動,不是因為追星,不僅是因為見到了于漪這件事情本身,而是我感到,曾經否定的我的一些想法,其實并不是如想象般遙不可及,只要心有所想,就有實現的可能。 我一如既往地對待工作,收獲了許多,卻有了更多的困惑:關于教師的價值,關于語文教學究竟應該做什么,關于語文課程內容的混亂無序所帶來的繁重的工作量,還有對自己淺薄的專業修養急于求成的浮躁,對教育大環境的不太認同,對學校教育軟弱無力的無奈,對學校教育對學生真正影響的不可預期,對目前教育弊端對孩子健康一生的負面影響等等„„總之,一時間,許多方面讓人感到無助,許多方面都難以找到價值感,在專業上想要深入下去的點總也找不到„„我的倦怠感從未如此強烈。

有一段時間我曾經覺得,于漪老師是很重視人文的,她的語文教育觀就是“教文育人”,她對“育人”看得更重一些,所以自然就對如何“教文”不夠重視。我認為,她關注的是語文學科對學生德育方面的滲透,而對于語文學科本體上的貢獻不是很多。后來在《語文學習》上,接連讀到關于于漪的研究文章,讀到她的語文教育思想。我這才感到是我的認識和了解的膚淺,才導致了我輕下結論的片面。這才引發了我讀于漪老師的《歲月如歌》和《于漪語文教學談藝錄》的沖動。

《歲月如歌》是于漪老師于2007年撰寫的一本帶有自傳性質的專著。這本書是于漪老師對自己走過的八十個春秋、特別是近六十年教師生涯的回顧、反思與總結。正如其扉頁所說:“拉開層層心幕,往事歷歷眼前;教海沉浮,歲月如歌。被白發欺人奈何,卻道天涼好個秋!——《歲月如歌》”。

在讀的整個過程中,我陶醉在于老師的娓娓敘述中,驚嘆于她靈動的教育教學智慧,并為她高尚的人格所折服。在她八十多高齡的現在,目睹她親臨教育現場,親自為后輩指點寫序,并高屋建瓴地點評教師的公開課。每一次,都讓人倍受鼓舞,又給人學養的熏陶。她矍鑠的精神狀態,依舊慷慨激昂的演說,對年輕教師慈愛和期待的眼神,以及她竭力提攜青年教師的鞠躬盡瘁,都讓人無比敬仰。每讀她的書,我都心潮澎湃,力量十足。我總會記得其中的幾個片段:

于漪老師給自己立了一個規矩,要獨立思考,刻苦鉆研,力求自己真懂。書中《“門”在哪兒》一節中提到魯迅的小說《藥》中有個句子:除了夜游的東西,一切都睡著。一個“著”字有四個讀音,在這兒應讀什么呢?讀zháo的話,后面還有一個“了”,才順妥。于漪老師想到,做老師不能蒙學生,碰到吃不準的地方不能繞道過去、含糊過去。后來,于漪老師從魯迅作品的英譯本中查到:all was asleep而不是sleep,才吃準了是念zháo。

在《用語言“粘”住學生》一文中,于漪老師說,“我的目標是‘出口成章,下筆成文’。„„如何規范自己的語言,清除語言中的雜質,提高語言的質量?我用了“以死求活“的方法,用比較規范的書面語言改造自己不規范的口頭語言。當時,年紀輕,有勁兒,追求完美。我把上課的每一句話都寫下來,然后自己修改,把不必要的字、詞、句刪除,把不合邏輯的地方改掉,然后,背下來,然后,再口語化。這樣一來,啰嗦、重復、語病大大減少。每天到學校,我要走20分鐘才乘到公共汽車。這20分鐘里我就把上課的內容”過電影“,在腦子里放一遍:怎么開頭,怎么展開,怎么發展,怎么掀起高潮,怎么結尾;這個問題下去,學生怎么回答,回答不出,怎么引導,怎么鋪墊„乘上車,有時繼續想,乘過站的情況經常發生。這樣做的結果,不僅改造語言而且一堂堂課心中很踏實,無絲毫漂浮之感。課后,再記個‘教后’,簡要地記下學生學習的閃光點和自己教學的缺陷、不足,乃至錯誤。一步一個腳印,打做一名合格教師的基礎。” 還有于漪老師精彩的課例《晉祠》、《變色龍》等,于漪老師作為班主任,面對個性迥異、充滿活力的學生,如何在愛的責任中領悟、逐步懂得師愛的真諦,品嘗到亦師亦友的無窮的樂趣(《拷問感情與責任》)等等。

這本書不能解決我具體的困惑,但是我卻接受了于漪老師對我精神的熏陶,專業的感染,教師之路的引導。我發現,漸漸的,我以前對教師職業的喜愛,從最初的簡單的向往,到后來日復一日的日久生情,蛻變為現在的深沉的愛。它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中,它帶給我的歡樂和擔憂,融合進我生命的節奏中。并且在讀的同時,我會問自己,我愛的是工作還是學生,我提高的是學生的語文成績還是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學生的語文素養,我把語文教學的哪個方面弄通了,而在哪些方面我還是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每想到這些我都如芒在背。我有太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有太多需要攻克的難題,有太多需要提升的空間。但是,我以此為樂。當我明白自身在工作中的價值的時候,我所從事的這項事業又變得如此嚴肅和高尚,我知道唯有孜孜矻矻,夙興夜寐,才能使我前進也許只有一小步。

我想大概我今后的職業之路會一直這么走下去。于漪老師的書將一直是我的精神力量,給我啟發,讓我不斷深入探索下去。

歲月如歌,這如歌的歲月中記住了一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而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小的教師,在時光的流轉中,繼續用她的真誠之心去觸摸教育的美麗。

我眼中的讀書

華東師范大學附屬東昌中學

生化工會小組 喬瑜

曾經我看到過這樣的一個故事:有一個青年,上山砍柴,卻不幸發生事故,導致雙腿癱瘓,那時他只有24歲。若干年后,他坐著輪椅,當上了佐治亞州州務卿,有人問他:“你怎么能這么勇敢的面對事實?”他說當時他不能面對,他憤怒抗拒,怨恨命運的捉弄,只是年歲漸長,發現抗拒對自己毫無幫助。那個人再問他:“過了這些年,你是否仍覺得那次事件是個不幸?”他斷然否定,并告之經過了憤恨的階段,他就開始在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中生活。他開始閱讀并培養對文學的愛好,14年來,他起碼閱讀了1400本書籍,這些書拓展了他的領域,他的人生比以前所能想象的還要豐富,更重要的是,因此他開始思考,真正用心看世界!閱讀完這個故事,我深深感染于通過讀書,可以使這個青年真正用心看世界。所以給了我一個啟示:當一個人渾噩度日的時候,閱讀好書是一種好習慣。

周氏兄弟有兩個出人意料卻意味深長的比喻。魯迅說:“讀書如賭博。”比如打牌,它的妙處在于一張一張的牌摸起來永遠變化無窮,讀書也一樣,每一頁都有深厚的趣味,賭徒中的高手是為打牌而打牌,專去追求打牌中的趣味,讀書也一樣,要為讀書而讀書,去追求讀書的無窮趣味。周作人也有一個比方,他說:“讀書就像煙鬼抽煙。”真正的煙鬼不在于抽,而是在于進入那種煙霧飄渺的境界。讀書也是這樣,就在于那種讀書的境界——它是其樂無窮的。

小時候喜歡看小人書;之后,喜歡看童話,讀寓言;再之后看武俠,讀言情;再然后看散文,勵志類的書籍,淺淺淡淡的幾句話,幾個場景,時常叩人心扉。工作之前,讀書對我而言,一直是件輕松簡單的事情。工作開始,我曾一度因為讀書而痛苦和糾結,那段時間我真正對看不進書的痛苦有了深刻的感受。當時我看到一些老師對于教育教學問題常常能侃侃而談,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我很羨慕,但又很惶恐,因為我的所知實在太有限,所以面對知識點的教學設計,學生事件的處理,往往無法深入的剖析,也無法適當的展開。于是我嘗試買一些很專業的書,《教育統計學》、《新編班主任工作技能訓練》等,當時覺得文字苦澀乏味,或高深難懂,實在是看不下去,幾年時間也就翻了寥寥數頁,也沒看出些什么,因此內心常常矛盾、著急。而近年來,我開始喜歡偏理性的、偏專業性的一些書籍,看之前的那些書不再抗拒。我在翻閱周國平的《守望的距離》、錢理群的《致青年朋友》時,能讀進去,甚至有些時候產生了共鳴,心情也很愉悅。我現在已經明白了,讀書不用過于心急,不用刻意找一些過于專業和高深的書籍,讀些自己年齡段喜歡的書吧,隨著年齡的增加,閱歷的豐富,經驗的積淀,自然會選擇出適合當下的書籍,去感受、去共鳴、去受益。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現在需要多做的應該是一些教育教學的嘗試,多一些體驗,多一些思考,有一天曾經枯燥無謂的專業書籍自然會向我敞開心扉。我想,放開很多的要求,單純的讀書應該還是快樂的一件事情。錢理群先生建議青年朋友:讀書,一定要沉潛下來,沉即沉下心來,潛即潛進心里,潛到生命的深處,潛到學術的深處。我想,只有潛進去,才能真正地從書中走出來!

時常會有些不愛讀書的學生困惑“為什么讀書?”我一直覺得這是個容易回答,卻很難回答清楚的問題。所以把它放在了最后提出。說容易回答是因為有些時候讀書是為了求知,有些時候是為了好玩,有些時候是為了改變命運等等。說回答不清楚是因為求知、好玩、改變命運等的途徑不止是讀書,從根本上來說到底是為何讀書呢?錢理群先生說:青年人讀書不止為了解答專業疑惑,更得思考“我要追求什么?人活著是為了什么?我的人生目標在哪里?”等這樣一些根本性的問題,若這些問題不想清楚,就無法確立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會影響到一生的發展。所以我想,讀書是為了幫助我們認識自己、形成準確的人生觀、世界觀。當然,僅僅讀書是不夠的,因為書上的東西并不是自己的,要真正內化進自己的心靈,一定要實踐。在“生活”這本書中,多參加社會實踐,如公益性志愿者活動,多去體驗,這樣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大地”,人就“立”起來了!

無論是成功的時候或是失敗的時候,無論是快樂的時候或是沮喪的時候,無論是生氣的時候還是無趣的時候,請讀讀書吧,你會發現原來這些感受別人也都有,我們每個人因為這些不同的感受而擁有了豐富的人生!

《愛心與教育》讀后感

——愛是教育的源泉

華東師范大學附屬東昌中學

生化工會小組 李文莉

讀李鎮西老師寫的《愛心與教育》這本書,我深深被李老師深邃的教育思想、師生真實情感,以及充滿愛心、民主、真誠、人性的教育所折服。也讓我從書中認識了這樣一個充滿理想與愛心的名師。

這本書記錄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師生故事,記錄著人間最美、最真摯的情感。書中沒有弄巧的文筆,沒有油滑的高調,只有樸素的語言,這是被汗水浸泡過的文字,是蘸著淚水與歡笑的文字。我從每一頁都看出這樣的字眼:“愛心”,“良知”,“思考”,“責任”,“憂患”„„。字字句句間詮釋著一個“愛”字。李老師運用許多學生的原話真實地寫出他怎樣地愛學生,學生又是怎樣地愛他,我的內心不僅僅是感動,更是一種心靈的震撼。

每個人都需要愛,孩子更需要愛,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也是獲取為師之樂的最大保證。李老師對愛的執著深深打動了我,他在書中這樣寫道:“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什么?”“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他還說:“離開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師愛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劑。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愛是當好一個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感情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須是充滿愛的情感。“真誠地熱愛每一位學生;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永遠不對任何學生絕望。”這便是李老師眼中最重要的師德。

李老師做的許多事情看似都很普通,但重要的是每件事情都看出了他對教育的一份執著,對愛的一種堅持。他能始終如

一、堅持不懈地呵護著學生不斷地成長。他把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畢生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他對學生的愛全身心地投入,貫穿到學生生活和學習的細枝末節,包括對“學習困難”學生的幫助,對“逆境”學生的關懷,對“優秀”學生的培養,對“心理”教育的嘗試,值得每一位師深讀、深思。

關于對萬同的教育手記,是我迄今為止見到過的最翔實最感人的后進生轉化手記,從中我們看到了轉化一個后進生有多難。萬同身上所體現的反復,足以看到了一個為人師者的愛心和耐心。只有有愛心的堅持才能創造這樣的奇跡;在閱讀過程中,我不斷地被感動,不斷地在想,我有多少耐心來對待萬同這樣的學生,來對待他身上的這些讓人難以預料的反復?這么一問,羞愧無比!后進生是不幸的,因為他們長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難以健康,快樂,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們能還他們以健康,快樂,自信,向上,那該是多好的教育! 我由衷地佩服李老師、尊敬李老師,因為他是那么富有愛心、真心、信心。也正是因為是這樣的人,李老師與學生的交流總是充滿無限真情;也正是因為他以愛回報愛,從而使教育獲得最終的成功。

李老師對學生的愛實實在在、不摻一點雜質,這種愛細致入微。他會精心給每個學生過生日,在生日這天送他們一本勵志的書,一本筆記本、自創一首詩。當學生汪斌的父親執意留下一筐雞蛋感謝李老師對兒子的關愛,李老師每天用小煤油爐煮上一個雞蛋給汪斌送去,這種對學生充滿真摯的情感,無疑深深地震憾了我;在課間他經常和學生一起活動;在假期中他帶領學生一起走進大自然,在草坪上和學生摔跤,斗雞,打撲克等;李老師還經常把想家的同學或有特殊情況的同學請到家大吃一頓,讓學生有種回家的感覺;他還對班級中的優生、中等生、差生堅持按號輪流家訪等等。李老師與學生同喜同悲,吃喝玩樂,打成火熱一片,再玩世不恭的頑童也會敞開心扉,心甘情愿接受李老師的諄諄教導。

教師對學生真摯的愛,這是我們感染學生的情感魅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們教師要以自己的心靈贏得學生的心靈,在教育崗位上處處閃耀著愛的火花。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貨物進口合同范本模板下一篇:會計社會調查報告模板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