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哈佛學校12級畢業典禮

2023-06-25

第一篇:哈佛學校12級畢業典禮

12級畢業典禮班主任發言稿

12級中職生畢業典禮發言稿

親愛的同學們:

下午好!

三年前的金秋九月,我們在這里為12級167名新生舉行開學典禮。三年后的五月初夏,我們重新回到這熟悉的報告廳,為141名同學舉行畢業典禮。顧名思義,畢是完成,業是學業,畢業就是完成學業的意思。在這里,我代表全體班主任,向克服困難,圓滿完成中專學業的全體同學們表示熱烈地祝賀!

法國哲學家隆薩爾說過:“人們常說時間悄悄流逝,其實時間是靜止的,流逝的只是我們。”三年前的開學典禮,如在昨日。環視四周,仍然是原來的桌椅,原來的窗簾,不一樣的原來只是我們!同學們的臉上,少了幾分稚氣,多了幾分成熟;老師們的額頭,多了幾根白發,平添幾絲皺紋。轉眼間,同學們又要背起行囊,從校園里一一流逝,奔向祖國的四面八方!

同學們,當學校變成母校的這一刻,你是否記得,寒風凜冽中,老師把你們從熱被窩里拎起來趕著去上課?是否記得,課堂上,在老師嚴厲的目光中,極不情愿地交出手機?是否還記得,被老師惡狠狠地堵在門口,搜出褲兜里被揉得皺巴巴的幾支煙卷?因為愛之深,所以責之切。當時你們對老師的嚴厲管教可能多多少少有些埋怨,但隨著年歲漸長,閱歷漸深,相信你們會漸漸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今天,你們即將背上行囊,踏上新的征程,離開母校的時候,請允許我代表母校老師為你們送上三個詞語——自立、自信、自強。一位哲人說過,有兩種動物能夠登上金字塔的塔頂:一種是矯健勇猛的雄鷹,一種是資質平庸的蝸牛。未來的日子里,無論是雄鷹還是蝸牛,希望你們努力做到自立、自信、自強,力戒浮躁,認準目標,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登上人生金字塔的頂端,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同學們,當日歷翻開嶄新的一頁,母校將成為你們最美的回憶,你們也將成為母校最美的風景。在這里,從懵懂無知的青澀少年,到初識人生的成熟青年,你們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華麗轉變。泰戈爾有一句詩:“無論黃昏把樹的影子拉得多長,它總是和根連在一起。”同學們,無論你們走得多遠,我們的心始終和你們的心連在一起。今后的日子里,老師一定會為你們堅守在母校,當你們畢業10年、20年,甚至50年時,歡迎你們重回母校,追尋你們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和最寶貴的回憶!

最后,讓我再次代表全體班主任老師,祝愿你們在新的起點上取得新的進步,不斷為母校爭得新的、更大的榮譽! 謝謝!

第二篇:2010哈佛大學畢業典禮

Commencement address by Harvard President Drew Faust Cambridge, Mass. May 27, 2010

As delivered

It is a great pleasure to be here with you today and to deliver this year’s report of the president to the alumni. My role in this gathering each spring seems to be to delay the main event — the address you are all waiting for from our distinguished honorand. It is a great honor to serve as Justice Souter’s warm-up act. I intend to do so by exploring with you for the next few minutes a set of long-held values and commitments to which we at Harvard have devoted particular attention this year. These commitments are in fact those that Justice Souter’s life and accomplishments exemplify, and I am proud to claim and honor him as an embodiment of these fundamental university values. I speak, of course, of Harvard’s long tradition of public service, going back to our 17th century roots. The University’s founders described the arc of education as one that moves from self-development to public action. John Cotton, a prominent figure in Harvard’s founding, wrote “God would have (a man’s) best gifts improved to the best advantage.” But the student, he continued, would also “see that his calling should tend to public good.” This prescription, articulated nearly four centuries ago, captures with remarkable fidelity a fundamental purpose of the modern research university, the development of talent in service of a better world. This commitment is at the heart of all we do — and at the heart of what we celebrate today as we mark the passage of more than 6,000 graduates from our precincts into wider realms of challenge and achievement. We have equipped them, we trust, with the abilities, in the words of Charles William Eliot, to go forth “to serve better thy country and thy kind.” We hope that we have equipped them as well with the capacity to lead fulfilled, meaningful, and successful lives. Yet not infrequently, these missions of private accomplishment and public duty have been seen in tension. Phillips Brooks, for whom the Phillips Brooks House for social service is named (and this is a place where Justice Souter spent time as an undergraduate) once remarked, “We debate whether self culture or our brethren’s service is the true purpose of our life.” But, he determined, the two must coexist, in a creative balance in which we develop our talents in order to share them. Brooks concluded that while, as he put it, “No man can come to his best by selfishness … no man can do much for other men who is not much himself.”

In the mid-20th century, John F. Kennedy worried about the potential conflict between “the public interest and private comfort.” Our students still struggle with these choices today. Two College seniors who have decided to join Teach for America recounted to me how hard it was to explain to their parents that they were turning down offers at J.P.

Morgan and IBM. Yesterday, I attended the commissioning of ROTC cadets who are likely to find themselves soon serving the public interest in the considerable discomfort and danger of the war zones of Afghanistan and Iraq. For these students, however, service represents not sacrifice, but the most important form of fulfillment — in which one’s talents can be harnessed for purposes transcending one’s own individual life. A. J. Garcia, who worked in the president’s office during much of his undergraduate career, is now with Teach for America in the Rio Grande Valley of Texas. He reports, “It is possibly the hardest thing I’ve ever had to do in my life, but by far the most rewarding. At the end of every day, I might leave work mentally, emotionally, and physically exhausted, but it is the best type of exhaustion and … well worth the impact of closing the achievement gap one child at a time.”

Bill Gates visited Harvard last month and charged our students to bring the world’s best minds to the world’s biggest problems. We do that on the one hand through direct engagement in service like that of A. J. Garcia. But universities, their faculty, and their students play another important role in contributing to the public good. And that is through engaging those remarkable minds in discovering solutions to those biggest problems — solutions that will close the achievement gap — so we don’t have to address it one child at a time, solutions that will help deliver health care, address climate change, resolve ethnic conflict, and advance post-disaster recovery. Some serve as they discover and discover as they serve, like Paul Farmer and his work in Haiti, or Kit Parker, a faculty member in our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s and a major in the U.S. Army. Late last summer, he returned from his second tour in Afghanistan. Here in his Cambridge lab, he works on tissue therapies for blast injuries, like those he has too often seen inflicted by improvised explosive devices, or IED’s.

Harvard students and faculty have given us cholera vaccines and skin grafts, and the field of aquatic chemistry, the foundation for addressing water pollution. They have recently combined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cell biology with the sociology of rural Africa to all but halt the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of AIDS in one community. A professor at the Harvard Kennedy School has shaped strategies for international climate change agreement, and his ideas have helped to reduce the causes of acid rain and lower sulfur dioxide emissions from power plants. It was a Harvard faculty member who understood early on the dangers certain financial instruments posed for ordinary Americans and devised public solutions to help them. Congress tapped her to oversee its $700 billion TARP program. Another professor has helped us to understand what compels people to save for the future. His work has fostered participation in 401(k) plans, which are now the most prevalent retirement savings vehicles in the nation. A faculty member in the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has influenced how we think about teacher effectiveness, teacher recruitment, and teacher retention. He testified before a Senate committee on this topic just last month.

Faculty from our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School of Engineering have invented an inhaler for the tuberculosis vaccine that, with no need for refrigeration or water, revolutionizes its delivery to hot, dry parts of the world. And students and faculty in the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 have designed post-earthquake shelters in Haiti, and developed architectural strategies to combat airborne disease in a new tuberculosis hospital they have built in Rwanda. In the Alumni Association,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eresita Alvarez-Bjelland, you have embraced these traditions as well, declaring public service your year-long theme. You organized a global month of service designed to mobilize all Harvard alums worldwide, and you have made an in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all of us by launching “Public Service on the Map,” an interactive web site connecting Harvard students, faculty, staff, and alumni to public service opportunities and experiences all over the world. Within Harvard, we have explicitly highlighted our public service mission this year through a number of special activities. In October, we held “Public Service Week,” which included a career fair, a graduate student summit, and appearances by notable Harvard alums in public life, including Governor Deval Patrick and Shaun Donovan, Secretary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 who credited his PBHA experiences and a course with Robert Coles that he took as an undergraduate at Harvard as the source of his passion for service. And we are working hard to help students identify paths to public service careers. Dean Evelynn Hammonds and I created a Public Service Committee, whose membership was drawn from across the University, to recommend ways to enhance the support we give to interested undergraduates. The committee documented something we all felt must be true, namely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drawing students into public service is the opportunity to try it out. Students involved in public service during their undergraduate years are almost twice as likely as others to enter a public service job upon graduation. Given the strong connection between such opportunities and later career and life choices, beginning next year, I plan to create the Presidential Public Service Fellowships program to honor and to fund 10 outstanding students from across the University for a summer service opportunity. Additionally, as part of an anticipated University fundraising campaign, we will include as our explicit goals doubling the current amount of funding for undergraduate summer service opportunities, an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for graduate students as well. Currently, the demand for these awards far outstrips supply. Harvard Law School has responded to expanding student interest in public service by establishing important new opportunities for civic engagement, a Public Service Venture Fund to help graduating students provide vital legal services in nonprofit and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and the Holmes Public Service Fellowships, which fund a year of service. This year’s recipients will be involved in projects ranging from public interest law in Louisiana to social and economic rights assistance in South Africa.

As I looked out over the graduates’ expectant faces and colorful robes this morning — the gavels of the Law School, the Divinity School halos, the Kennedy School globes — I found myself wondering which of those students had been involved in some sort of service during their years at Harvard. Harvard contributed nearly a million hours of service to our neighboring communities last year, so I know it was the case for thousands of those sitting before me. But I believe we should expect it of all our students. We are proud of the number of today’s graduates who have, often in defiance of obstacles, decided to take jobs in public service. The proportion of seniors choosing public service upon graduation has increased over the last two years, from 17 to 26 percent. This year, nearly 20 percent of our graduating seniors applied for Teach for America, a percentage that, I am proud to say, outstrips that of any of our peer institutions. And we can see these increasing numbers at the graduate level as well. At the Law School, for example, public-sector employment for graduates is 25 percent greater than it was just two years ago. Ultimately more important than students’ brief years at Harvard is what these graduates will do with their diplomas and their lives. I would like to imagine that whatever career our graduates pursue, whether in the private or the public realm, they will choose to make service an ongoing commitment. We as a university live under the protections of the public trust. It is our obligation to nurture and educate talent to serve that trust — creating the people and the ideas that can change the world. Harvard has worked, in the words of John Cotton, to improve our graduates’ “best gifts” to the “best advantage.” Now, as Cotton did nearly four centuries ago, we charge you, in your varied fields and callings, to, in Cotton’s words, “tend to public good.” We and the world need you.

第三篇:哈佛筆記,今年的畢業典禮

規矩

校長告別講演:做真實的自己

5月中旬,波士頓陰雨連綿,氣溫在攝氏七八度左右,人們不得不穿上秋天的大衣。而5月24日,星期二,這天卻突然艷陽高照,氣溫在攝氏25度以上。這天是哈佛畢業生正式在校的最后一天。校長福斯特照例在哈佛紀念教堂作告別講演。

世故的人會覺得校長老生常談,年年講演的內容都是換湯不換藥,空洞不實際。然而,最深刻的道理往往最樸素,也最禁得住時間的考驗,正所謂“大道出口,淡而無味”。生活會讓學生成熟,會讓學生想起校長的建議,會證明這些人生建議富有哲理、值得重復。

今年的畢業生正是福斯特在2007年剛上任校長時迎來的新生。在歡迎儀式上,福斯特曾經對他們說,四年大學生活會挑戰他們腦海里已有的約定俗成,讓他們無所適從,分不清東南西北。這個目的達到了。這不僅僅是哈佛教育的功勞,而且得助于這個我們生活中的變化的世界:中東革命、日本大地震、石油在墨西哥海灣擴散、自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深刻的金融動蕩、美國出現有史以來第一位黑人總統等等。所有這一切不但挑戰學生腦海里的約定俗成,也挑戰成年人腦海中的既定模式。

轉眼間,當年的新生已經成為眼前的畢業生,即將走出校園。他們面臨的新生活會像波士頓的天氣一樣變幻莫測。福斯特祝賀他們在過去四年中嘗試了全新的社會實踐和學業領域,增長了為社區服務的各種經驗。她列舉了畢業生的各種成就,然后說,“你們重新塑造了自己,成為了你們自己在四年前根本無法想象的新的自己„„還有兩天,你們就要走出哈佛校園了。你們腦海里想的不應該是‘我會不會有一份好工作?我會不會成功?我能不能滿足所有人對我的期待?’”

雖然這些擔心是真實的,但是他們要問的最重要的問題是,“在眾多人生選擇中,我怎樣選擇才能做最真實的自己(How can I most be myself)?”很多以前的哈佛畢業生都覺得自己就像在一個牢籠里,被眾人的期望壓得喘不過氣來。福斯特鼓勵畢業生大膽開拓生活,開辟出自己獨特的生活道路,不要擔心與眾不同。

她舉今年2月去逝的哈佛神學院教授Peter Gomes(1942-2011)為例。在過去的40年中,Gomes一直是紀念教堂的牧師,是整個哈佛社區的一個精神領袖,每年都在畢業典禮上發表祝詞。福斯特說,今年他的缺席讓大家感到不適,讓大家回顧他對哈佛大學以及對每一個人的意義。Gomes不能被歸納到任何類別,他是獨特的,不可復制的。他是共和黨黨員、美國黑人、施洗禮者(baptist)和同性戀者。早在1991年同性戀還是敏感話題的時候,他就公開宣布他是同性戀、禁欲主義者。他對生活的理解滲透在多部著作中,影響深遠。

福斯特讓畢業生“在顧及他人的同時,勇敢地為自己作決定。”最近幾年的經濟衰退反而意外地“解放了”畢業生的思想。以前華爾街的高薪誘使他們不情愿地選擇這條保守穩妥的道路?,F在經濟剛剛呈現復蘇跡象,他們可以做保守選擇(進入金融領域),也可以拒絕誘惑,從心所欲,擁抱不確定的生活。

福斯特復述她每年都與畢業生分享的“生活中的停車理論”(parking space theory of life)。每個人心底里都有一個向往的目的地,但很多人擔心這個目的地太遙遠,也太擁擠,找不到停車的地方,于是從一開始就把車停在距離目的地相當遠的地方——他們主動放棄了追求。福斯特建議畢業生,在選擇安穩的B計劃之前,大膽地追求你從心底里熱愛的A計劃;在這個過程中,你會重新發現你自己。

福斯特承認,走自己的路的確不易,但是他們過去四年的教育已經賦予了他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做正確判斷的能力;他們已經準備好了。她總結道,“對你自己誠實就是對哈佛的忠實(Be true to Harvard by being true to yourselves)。”在眾多畢業生中,的確有人選擇自己創業,成立公司。他們說,現在創建新公司的機會成本很小,即使失敗,還可以重新再來,以后再按B計劃生活也不遲。

校長福斯特畢業典禮講演:高等教育的意義

5月26日下午,校長福斯特向哈佛校友會(Harvard Alumni Association,HAA) 作一年一度的匯報講演。這一天,嚴格地說,是畢業生離開校園、踏上新的人生旅途的第一天,所以叫commencement,意思是一個嶄新的開始。從這一天起,7200多名畢業生就成為哈佛校友會成員了。哈佛校友會目前有36萬多成員,分布在185個國家。

校長在這一天講演的對象是所有哈佛校友。她一方面匯報學校在各方面工作的進展,一方面強調高等教育對社會的貢獻;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看起來周而復始的教學科研工作賦予重要意義。她也回顧了哈佛大學375年的悠久傳統,同時滿懷信心地展望未來。

福斯特首先說,她對今年哈佛本科畢業生有特殊感情,因為他們與她作為校長一起完整地度過了四年。在這四年中,哈佛大學經歷了很多變化,這個世界也變化了很多。畢業生離開校園時的世界與他們四年前進入校園時的世界非常不同。知識從來沒有像今天這么重要,教育從來沒有像今天這么重要。這促使福斯特反思,大學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必須做什么。

大學畢業生的收入一般來說比沒有受過大學教育的人的收入要高,有博士文憑或其他高等專業文憑的人的收入更高。但教育并不僅僅關乎個人收入和個人成長,也關乎人類文明的進步和人類共同的利益。哈佛大學在過去四年的所作所為都帶有這樣一種強烈的責任感。“我們教育學生區別信息與智慧,面對世界上各種挑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創造知識;在了解歷史的情況下理解當前,同時又為將來做準備。”福斯特清楚地知道,每一代人都認為自己生活的時代是特殊的,每一屆畢業生也在畢業典禮上被這樣灌輸。但是她說,“我們面對的挑戰從來沒有這么大,要解決、緩和這些挑戰的知識的力量從來沒有這么大。這是機遇也是挑戰,哈佛大學對此責無旁貸。”

高等教育如此重要,而高等教育的成本卻空前高漲,使高等教育對很多家庭來說可望而不可及。為此,哈佛大學一直在加強助學金的力度?,F在有60%以上的本科生收到不同程度的助學金,本科生實際平均上繳學費(包括吃住)為11,500美元。在今年錄取的本科新生中,有將近20%的學生家庭年收入在6萬美元以下。福斯特說,“我們要再次證明,家庭收入不是有才干的學生上哈佛大學的障礙。哈佛研究生院和其他??圃盒R彩且粯?。目前華盛頓在試圖消減各項開支,包括支持高等院校的科研經費。我們要再次呼吁高等教育的重要性,高等教育不但能提高人們的經濟收入,創造知識和財富,而且會增強跨階層的社會流動性,使社會更加公平透明。”

福斯特把美國消減科研經費與中國加強科研技術的研發經費相對比。她回憶去年她去中國會見各大院校校長的情景。中國的校長不想談如何搞好理工科教育,卻想談博雅教育。今年清華大學模仿桑德爾教授為哈佛本科生開設的“正義”這門課,為清華大學的學生開設了“道德推理與批判性思維”(moral reasoning and critical thinking)的課程。其實,上周桑德爾教授剛從清華大學教課回來。這說明美國的高等教育是領先的,博雅教育的模式是令人羨慕的,“要保持我們的領先地位,我們要得到華盛頓及整個社會的支持”。

影響高等教育未來的第二個動力是全球化。思想知識的傳播和經濟的發展不再受邊界的限制,然而世界不是均勻分布的、同質的。學生要深入了解不同的文化和歷史,學習各種語言。 現在哈佛大學教授將近80種語言,學生學習外語的積極性非常高。在過去四年中,哈佛在走向世界,世界也向哈佛云集;整個大學有20%的學生是國際學生。同時更多的教學內容涵蓋全球視野。例如,哈佛商學院教學用的案例有40%以上都有國際視角。

“我們愈加明白通過跨學科合作創造新知識的重要性。”哈佛一直以權力分散著稱。為了矯正這個“先天不足”,福斯特倡導“一個大學”(one university):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鼓勵跨專業、跨院系的合作,充分利用各種師生資源,綜合解決實際問題——無論是氣候變化、新興科技,還是社會工程、法律法規。這就引出影響高等教育未來的第三個力量:發明創造。在如何更好地治理哈佛大學的問題上,校方也在創新。今年哈佛大學第一次改革了300多年一成不變的治理機構,把哈佛公司(Harvard Incorporated)從七名成員擴展到十名成員。 福斯特接著列舉了各個院校不同層面的創新。

最后,福斯特再次回到大學的責任這個話題:“哈佛必須對所有校友以及更廣闊的世界負責。 大學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也是最偉大的發明者和創造者之一。通過大學,我們能創造更美好的未來,讓我們的子孫后代以及更廣泛的人類社會過上和平、繁榮和有意義的生活。”

畢業典禮主旨講演:利比里亞第一位女總統

今年畢業典禮的主旨講演人是利比里亞第一位女總統瑟利夫(Ellen Johnson Sirleaf)。她也是非洲第一位女總統。利比里亞位于西部非洲,人口約348萬,其中85%的人生活在每天1.25美元以下,人均GDP即使按購買力平價(PPP)計算也只有392美元。利比里亞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內戰不斷,估計有20多萬人喪生,直到2003年內戰結束,成立過渡政府。瑟利夫從2005年末的總統選舉中脫穎而出。美國當時的國務卿賴斯(Condoleezza Rice)和第一夫人勞拉•布什(Laura Bush)共同出席了她在2006年1月16日的總統就職典禮。

在成為總統之前,瑟利夫歷經坎坷。1938年,她出生于利比里亞首都蒙羅維亞(Monrovia),父母出身貧寒,17歲結婚,1961年與丈夫一起赴美讀書,先后在威斯康星大學(Wisconsin-Madison)、科羅拉多大學(University of Colorado,Boulder)和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就讀,分別學習會計、經濟和公共政策。1971年,從肯尼迪學院獲公共管理碩士(MPA)后,她返回利比里亞,服務于William Tolbert政府,1972年到1973年任財政部助理部長,1979年任財政部部長,直到1980年利比里亞發生政變,Tolbert總統被謀殺。瑟利夫被迫逃亡美國,成為前政府高官中僅有的四名幸存者之一。她先后在世界銀行、花旗銀行、匯豐銀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等組織任職。這期間,她分別在1985年和1997年返回利比里亞,參加競選,因各種原因失敗,幾次面臨被捕入獄和死亡的威脅,不得不再次逃離利比里亞。

瑟利夫的個人經歷動人心弦,但她在畢業典禮講演中卻著重講解利比里亞在她任期內的良好發展,對個人經歷一筆帶過。瑟利夫歷數自己執政以來的各項成績:減少國際債務、吸引國際投資、在首都重建水電系統、在全國加強醫院、學校、公路等公共設施的建設,實現GDP年增長率6%。她希望利比里亞在10年內達到不需要國際援助的水平,在20年內達到中等收入國家水平。通篇講演充滿了政治家競選的意味,顯得有些蒼白,遠遠不如《哈里•波特》作者羅琳在2008年哈佛畢業典禮中的主旨講演那樣激勵人心(詳見即將出版的《哈佛筆記之二》。也有人說,不能把一個在職的政治家與小說家相提并論;瑟利夫的學業背景是經濟和公共政策,曾任財政部部長,當然不能像小說家那樣揭示人的內心世界。

果不出所料,瑟利夫計劃在今年年底再次參加總統競選,爭取連任。她說,“我相信因為我過去的經歷,我(比其他候選人)能更好地審時度勢,是更好的領袖。”像所有政治家在公眾面前慷慨陳詞一樣,瑟利夫對她的國家及非洲的前景表示樂觀,“我堅信,我的祖國和人民比我們近年來的歷史所顯示的要好得多。在幾十年的集權統治和內戰之后,利比里亞已經過渡到民主和平的社會,七歲的兒童不會為聽到槍聲而擔驚受怕,他們可以盡情微笑、擁有快樂童年。”

被稱為“鐵女人”的瑟利夫敦促畢業生敢想敢干,不要懼怕未來;盡管未來會有艱險與失敗,也要大膽憧憬未來,拒絕玩世不恭、世故庸俗。她說,“如果你的夢想不讓你覺得緊張害怕,只能說明你的夢想不夠遠大;你的夢想一定要超越你現有的能力。如果你的夢想非常渺小,當它實現了以后,你就不剩下什么了。”她提到,自己曾經有過好幾次逃亡、入獄出獄的經歷;她感到死亡迫在眉睫,甚至覺得為信仰而站立地活著只能導致失敗,但是她都挺過來了。這一切經歷只能說明:失敗和成功一樣重要,沒有失敗過的人就不會懂得成功的滋味。

第四篇:哈佛大學畢業典禮校長演講稿與哈佛首位女校長的畢業典禮致辭

哈佛大學畢業典禮校長演講稿

冬去春來,轉眼間就到了一年一度的畢業典禮。六月初的天氣清冷的反常,人們不得不穿薄毛衣或夾克。今年波士頓的天氣變化無常,4月份有一兩天氣溫高達32攝氏度以上,人們熱得要開空調。隨后的一個多月又冷得至少要穿兩件衣服,但天氣并不妨礙一系列的慶?;顒?。

校園里照例彩旗飄飄,成群結隊,歡聲笑語,贈送鮮花,合影留念。主要慶?;顒蛹性?月2日校長對畢業生的告別講演(baccalaureate address),3日大學本科畢業生自己組織的告別活動(class day),和4日哈佛畢業生聯誼會(harvard alumni association) 組織的畢業典禮(mencement)。

這是哈佛大學第358屆畢業典禮。第一屆畢業典禮是在1642年,由于戰爭或瘟疫等原因,有9年的畢業典禮被跳過去了。6月份第一周舉行畢業典禮,今年會是最后一次。從下學年開始,開學時間從9月中旬提前到9月初,畢業典禮也會隨之提前到5月下旬。

校長告別講演

學生幾年來日夜奮戰,大好時光用在學習與消化老師講的苦澀難懂的技術性問題上,到底會對今后的事業和生活有什么幫助呢光陰似箭,無論他們心理準備好了沒有,他們必須走出校門,面對變幻莫測的大千世界。在成百上千的畢業生即將離開校園,忐忑不安地走向社會的時候,校長能給他們什么帶有人生哲理的啟示呢? 6月2日下午的校長告別講演照例在校園中心的紀念教堂(memorial church)舉行。雖然是大庭廣眾之下的書面發言,但并不完全是冠冕堂皇的做秀,其中不乏肺腑之言。

校長福斯特(drew gilpin faust)首先回憶了這批畢業生在過去四年的經歷。

她說,你們進入校園時正好是卡特里亞娜(katrina)臺風肆虐的時候,

第 1 頁 共 11 頁 你們離開校園時正好是經濟風暴席卷全球,改變這個國家和世界的時候。你們也目睹了哈佛的變化。你們在四年中經歷了三位校長(薩默斯,代校長巴克( derek bok),和福斯特本人),你們經歷了舊的教學大綱(core curriculum)的退出和新的教學大綱的引入(general education),和一些校舍的變化。福斯特然后列舉了一些優秀畢業生取得的成績(沒有點名道姓)。

她說,很多過去四年的變化是四年前沒有想到的:奧巴馬入主白宮,經濟危機席卷全球,流感蔓延等等,這些都使未來更加難以預測。“我要和你們講的不是如何追求優秀,在這方面你們已經知道怎么做了,而是要講如何利用未來的不確定性(uncertainty)。”

去年這個時候,有很多哈佛畢業生選擇了去華爾街工作。其中一個學生說,他這樣選擇的原因是不想進入“真實世界”(real world),而進入金融行業是最穩妥,最保守的選擇。金融風暴對你們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因為你們沒有最保守的選擇了。你們當中的一個學生說,因為金融公司今年很少招人,他準備去教書,而教書才是他真正想做的,今年的就業形勢讓他沒有理由不做自己熱愛的事。當然,有一少部分畢業生仍然會去金融公司工作。這也是好事,因為你們還年輕,有彈性和韌性承受金融界的動蕩。與其在你們45歲時經歷中年危機- 自問:我到底在做什么?我為什么做這些?- 還不如在20多歲的時候就反思這些問題。有一位作家描述和她先生去巴黎旅游的原因:不是有人要求我們去,也不是我們認為應該去,而是我們從心底里想去,這樣我們的旅途就有了一個好的起點。福斯特說,這就是發自內心的動力,這就是生活。

她說,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的目的不是要訓練你們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有一份特定的工作,而是要讓你們在不確定的充滿變化的情形下有應變能力,能夠即興表演(improvise)。“即興生活(improvised life)是激情與平靜,構架與自由,理性與感覺魔術般的結合。我們不喜歡不確定性(uncertainty),更喜歡安定,但正是不確定性 第 2 頁 共 11 頁 給我們的個人生活和事業帶來機遇”。

最能概括福斯特講演內容宗旨的話應該是她引用一位著名爵士音樂家的話,“透徹的掌握你的樂器,你的樂譜,然后全部把它們拋在腦后,盡情地彈琴。”現在的世界需要那些優秀的即興表演家。

重新思考我們的生活,重新投入進去不是每一代人都有的機會。福斯特回憶自己1968年的大學畢業典禮。當時我們意氣風發,雄心勃勃,覺得巨大的社會變革迫在眉睫,我們要結束戰爭,消滅貧困和種族歧視。漸漸地這種無所不能的樂觀和激情消逝了,我們逐漸地變成了“大人,成年人”,我們回到了自己的小天地,為自己個人的好生活而努力,那種追求更高目標的境界和對更美好的世界的憧憬沒有了。

但是現在又回來了。我們目前面對很多挑戰--金融動蕩,傳染病蔓延,對內政策,對外政策都是困難重重。這些挑戰和奧巴馬入主白宮不僅僅使新的思想,新的投入成為可能,而且是必須。

奧巴馬總統把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定義為重新振作和重新創造的時節(a season of renewal and reinvention)。重新振作,重新創造需要新的思想,新的思維。我們一直堅持最好的教育是那種培養分析能力的,形成思考習慣的,能夠把信息(information)變成理解(understanding)的教育。這就是教育為什么這么重要,受過教育的你們這些人為什么這么重要。

學生聚會

class day的活動是在校園中間的露天草場tercentenary theatre,沒有畢業典禮那么正式,形式上比較輕松。畢業生代表的講話有對四年大學生活的認真反思,也有自嘲自諷的幽默。他們對最近四年的課業過重(over worked),睡眠不足(under slept)直言不諱,他們的腦海里只是被“成就”(achievement)這個詞充斥著。“為了重建哈佛形象,有必要提醒整個世界哈佛的畢業生是多么的了不起,他們處處趾高氣揚,只往上看,不往下看,永遠覺得高人一籌。”

第五篇:巴菲特演講【哈佛大學畢業典禮】

巴菲特的一次演講

(一)

我想先講幾分鐘的套話,然后我就主要來接受你們的提問。我想談的是你們的所思所想。我鼓勵你們給我出難題,暢所欲言,言無不盡。(原文:我希望你們扔些高難度的球,如果你們的投球帶些速度的話,我回答起來會更有興致)你們幾乎可以問任何問題,除了上個禮拜的Texas A&M的大學橄欖球賽,那超出我所能接受的極限了。我們這里來了幾個SunTrust(譯者注:美國一家大型商業銀行)的人。我剛剛參加完Coca Cola的股東大會(譯者注:Warren Buffet的投資公司是Coca Cola的長期大股東之一),我坐在吉米●威廉姆斯邊上。吉米領導了SunTrust多年。吉米一定讓我穿上這件SunTrust的T恤到這來。我一直試著讓老年高爾夫聯盟給我贊助,但是都無功而返。沒想到我在SunTrust這,卻做的不錯。吉米說,基于SunTrust存款的增長,我會得到一定比例的酬勞。所以我為SunTrust鼓勁。(譯者注:巴菲特在開玩笑)

關于你們走出校門后的前程,我在這里只想講一分鐘。你們在這里已經學了很多關于投資方面的知識,你們學會如何做好事情,你們有足夠的IQ能做好,你們也有動力和精力來做好,否則你們就不會在這里了。你們中的許多人都將最終實現你們的理想。但是在智能和能量之外,還有更多的東西來決定你是否成功,我想談談那些東西。實際上,在我們Omaha(譯者注:Berkshire Hathaway公司的總部所在地)有一位先生說,當他雇人時,他會看三個方面:誠信,智能,和精力。雇一個只有智能和精力,卻沒有誠信的人會毀了雇者。一個沒有誠信的人,你只能希望他愚蠢和懶惰,而不是聰明和精力充沛。我想談的是第一點,因為我知道你們都具備后兩點。在考慮這個問題時,請你們和我一起玩玩這個游戲。你們現在都是在MBA的第二年,所以你們對自己的同學也應該都了解了?,F在我給你們一個來買進10%的你的一個同學的權利,一直到他的生命結束。你不能選那些有著富有老爸的同學,每個人的成果都要靠他自己的努力。我給你一個小時來想這個問題,你愿意買進哪一個同學余生的10%。你會給他們做一個IQ測試嗎,選那個IQ值最高的?我很懷疑。你會挑那個學習成績最好的嗎,我也懷疑。你也不一定會選那個最精力充沛的,因為你自己本身就已經動力十足了。你可能會去尋找那些質化的因素,因為這里的每個人都是很有腦筋的。你想了一個小時之后,當你下賭注時,可能會選擇那個你最有認同感的人,那個最有領導才能的人,那個能實現他人利益的人,那個慷慨,誠實,即使是他自己的主意,也會把功勞分予他人的人。所有這些素質,你可以把這些你所欽佩的素質都寫下來。(你會選擇)那個你最欽佩的人。然后,我這里再給你們下個跘兒。在你買進10%你的同學時,你還要賣出10%的另外一個人。這不是很有趣嗎?你會想我到底賣誰呢?你可能還是不會找IQ最低的。你可能會選那個讓你厭惡的同學,以及那些令你討厭的品質。那個你不愿打交道的人,其他人也不愿意與之打交道的人。是什么品質導致了那一點呢?你能想出一堆來,比如不夠誠實,愛占小便宜等等這些,你可以把它們寫在紙的右欄。當你端詳紙的左欄和右欄時,會發現有意思的一點。能否將橄欖球扔出60碼之外并不重要,是否能在9秒3之內跑100碼也不重要,是否是班上最好看的也無關大局。真正重要的是那些在紙上左欄里的品質。如果你愿意的話,你可以擁有所有那些品質。那些行動,脾氣,和性格的品質,都是可以做到的。它們不是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力所不能及的。再看看那些右欄里那些讓你厭惡的品質,沒有一項是你不得不要的。如果你有的話,你也可以改掉。在你們這個年紀,改起來比在我這個年紀容易得多,因為大多數這些行為都是逐漸固定下來的。人們都說習慣的枷鎖開始輕得讓人感受不到,一旦你感覺到的時候,已經是沉重得無法去掉了。我認為說得很對。我見過很多我這個年紀或者比我還年輕10歲,20歲的人,有著自我破壞性習慣而又難以自拔,他們走到哪里都招人厭惡。他們不需要那樣,但是他們已經無可救藥。但是,在你們這個年紀,任何習慣和行為模式都可以有,只要你們愿意,就只是一個選擇的問題。就象本杰明●格拉姆(上個世紀中葉著名的金融投資家)一樣,在他還是十幾歲的少年時,他四顧看看那些令人尊敬的人,他想我也要做一個被人尊敬的人,為什么我不象那些人一樣行事呢?他發現那樣去做并不是不可能的。他對那些令人討厭的品質采取了與此相反的方式而加以摒棄。所以我說,如果你把那些品質都寫下來,好好思量一下,擇善而從,你自己可能就是那個你愿意買入10%的人!更好的是你自己本就100%的擁有你自己了。這就是我今天要講的。

下面就讓我們開始談談你們所感興趣的。我們可以從這兒或那兒舉起的手開始。 (二) 問題:你對日本的看法?

巴菲特:我不是一個太宏觀的人?,F在日本10年期的貸款利息只有1%。我對自己說,45年前,我上了本杰明●格拉姆的課程,然后我就一直勤勤懇懇,努力工作,也許我應該比1%掙的多點吧?看上去那不是不可能的。我不想卷入任何匯率波動的風險,所以我會選擇以日元為基準的資產,如地產或企業,必須是日本國內的。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掙得比1%多,因為那是我資金的成本??芍钡浆F在,我還沒有發現一家可以投資的生意。這真的很有趣。日本企業的資產回報率都很低。他們有少數企業會有4%,5%,或6%的回報。如果日本企業本身賺不了多少錢的話,那么其資產投資者是很難獲得好的回報的。當然,有一些人也賺了錢。我有一個同期為本杰明●格拉姆工作過的朋友。那是我第一次買股票的方法,即尋找那些股票價格遠低于流動資本的公司,非常便宜但又有一點素質的公司。我管那方法叫雪茄煙蒂投資法。你滿地找雪茄煙蒂,終于你找到一個濕透了的,令人討厭的煙蒂,看上去還能抽上一口。那一口可是免費的。你把它撿起來,抽上最后一口,然后扔了,接著找下一個。這聽上去一點都不優雅,但是如果你找的是一口免費的雪茄煙,這方法還值得做。不要做低回報率的生意。時間是好生意的朋友,卻是壞生意的敵人。如果你陷在糟糕的生意里太久的話,你的結果也一定會糟糕,即使你的買入價很便宜。如果你在一樁好生意里,即使你開始多付了一點額外的成本,如果你做的足夠久的話,你的回報一定是可觀的。我現在從日本沒發現什么好生意。也可能日本的文化會作某些改變,比如他們的管理層可能會對公司股票的責任多一些,這樣回報率會高些。但目前來看,我看到的都是一些低回報率的公司,即使是在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時候。說來也令人驚奇,因為日本這樣一個完善巨大的市場卻不能產生一些優秀的高回報的公司。日本的優秀只體現在經濟總量上,而不是涌現一些優質的公司(譯者注:對中國而言,這樣的問題何止嚴重10倍!)。這個問題已經給日本帶來麻煩了。我們到現在為止對日本還是沒什么興趣。只要那的利息還是1%,我們會繼續持觀望態度。

問題:有傳聞說,你成為長期資金管理基金的救場買家?你在那里做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機會?(譯者注:長期資金管理基金是一家著名的對沖基金。1994年創立。創立后的頭些年盈利可觀,年均40%以上。但是,在1998年,這家基金在4個月里損失了46個億,震驚世界)

巴菲特:在最近的一篇財富雜志(封面是魯本●默多克)上的文章里講了事情的始末。有點意思。是一個冗長的故事,我這里就不介紹來龍去脈了。我接了一個非常慎重的關于長期資金管理基金的電話。那是4個星期前的一個星期五的下午吧。我孫女的生日Party在那個傍晚。在之后的晚上,我會飛到西雅圖,參加比爾●蓋茨的一個12天的阿拉斯加的私人旅程。所以我那時是一點準備都沒有的。于是星期五我接了這個電話,整個事情變得嚴重起來。在財富的文章發表之前,我還通了其他一些相關電話。我認識他們(譯者注:長期資金管理基金的人),他們中的一些人我還很熟。很多人都在所羅門兄弟公司工作過。事情很關鍵。美聯儲周末派了人過去(譯者注:紐約)。在星期五到接下來的周三這段時間里,紐約儲備局導演了沒有聯邦政府資金卷入的長期資金管理基金的救贖行動。我很活躍。但是我那時的身體狀況很不好,因為我們那時正在阿拉斯加的一些峽谷里航行,而我對那些峽谷毫無興趣。船長說我們朝著可以看到北極熊的方向航行,我告訴船長朝著可以穩定接收到衛星信號的方向航行(才是重要的)(譯者注:巴菲特在開玩笑,意思是他在船上,卻一直心系手邊的工作)。星期三的早上,我們出了一個報價。那時,我已經在蒙塔那(譯者注:美國西北部的一個州)了。我和紐約儲備局的頭兒通了話。他們在10點會和一批銀行家碰頭。我把意向傳達過去了。紐約儲備局在10點前給在懷俄明(譯者注:美國西北部的一個州)的我打了電話。我們做了一個報價。那確實只是一個大概的報價,因為我是在遠程(不可能完善細節性的東西)。最終,我們對2.5億美元的凈資產做了報價,但我們會在那之上追加30到32.5億左右。Berkshire Hathaway(巴菲特的投資公司)分到30個億, AIG有7個億, Goldman Sachs有3個億。我們把投標交了上去,但是我們的投標時限很短,因為你不可能對價值以億元計的證券在一段長時間內固定價格,我也擔心我們的報價會被用來作待價而沽的籌碼。最后,銀行家們把合同搞定了。那是一個有意思的時期。

整個長期資金管理基金的歷史,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對它有多熟悉,其實是波瀾壯闊的。如果你把那16個人,象John Meriwether, Eric Rosenfeld,Larry Hilibrand,Greg Hawkins, Victor Haghani,還有兩個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Myron Scholes和Robert Merton,放在一起,可能很難再從任何你能想像得到的公司中,包括象微軟這樣的公司,找到另外16個這樣高IQ的一個團隊。那真的是一個有著難以臵信的智商的團隊,而且他們所有人在業界都有著大量的實踐經驗。他們可不是一幫在男裝領域賺了錢,然后突然轉向證券的人。這16個人加起來的經驗可能有350年到400年,而且是一直專精于他們目前所做的。第3個因素,他們所有人在金融界都有著極大的關系網,數以億計的資金也來自于這個關系網,其實就是他們自己的資金。超級智商,在他們內行的領域,結果是他們破產了。這于我而言,是絕對的百思不得其解。如果我要寫本書的話,書名就是“為什么聰明人凈干蠢事”。我的合伙人說那本書就是他的自傳(笑)。這真的是一個完美的演示。就我自己而言,我和那16個人沒有任何過節。他們都是正經人,我尊敬他們,甚至我自己有問題的時候,也會找他們來幫助解決。他們絕不是壞人。但是,他們為了掙那些不屬于他們,他們也不需要的錢,他們竟用屬于他們,他們也需要的錢來冒險。這就太愚蠢了。這不是IQ不IQ的問題。用對你重要的東西去冒險贏得對你并不重要的東西,簡直無可理喻,即使你成功的概率是100比1,或1000比1。如果你給我一把槍,彈膛里一千個甚至一百萬個位臵,然后你告訴我,里面只有一發子彈,你問我,要花多少錢,才能讓我拉動扳機。我是不會去做的。你可以下任何注,即使我贏了,那些錢對我來說也不值一提。如果我輸了,那后果是顯而易見的。我對這樣的游戲沒有一點興趣??墒且驗轭^腦不清楚,總有人犯這樣的錯。有這樣一本一般般的書,卻有著一個很好的書名,“一生只需富一次”。這再正確不過了,不是碼?如果你有一個億開始,每年沒有一點風險的可以掙10%,有些風險,但成功率有99%的投資會賺20%。一年結束,你可能有1.1個億,也可能有1.2個億,這有什么區別呢?如果你這時候過世,寫亡訊的人可能錯把你有的1.2個億寫成1.1個億了,有區別也變成沒區別了(笑)。對你,對你的家庭,對任何事,都沒有任何一點點不同。但是萬一有點閃失的話,特別是當你管理他人的錢時,你不僅僅損失了你的錢,你朋友的錢,還有你的尊嚴和臉面。我所不能理解的是,這16個如此高智商的能人怎么就會玩這樣一個游戲。簡直就是瘋了。某種程度上,他們的決定基本上都依賴于一些事情。他們都有著所羅門兄弟公司的背景,他們說一個6或7西格瑪的事件(指金融市場的波動幅度)是傷他們不著的。他們錯了,歷史是不會告訴你將來某一金融事件發生的概率的。他們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數學統計,他們認為關于股票的(歷史)數據揭示了股票的風險。我認為那些數據根本就不會告訴你股票的風險!我認為數據也不會揭示你破產的風險。也許他們現在也這么想了?事實上,我根本不想用他們來作例子,因為他們的經歷換一種形式,很可能發生在我們中的每個人身上。我們在某些關鍵之處存在著盲點,因為我們懂得太多的其他地方。正象Henry Gutman所說的,破產的多是兩類人:一是一竅不通者;一是學富五車者。這其實是令人悲哀的。我們是從來不借錢的,即使有保險做擔保。即使是在我只有1萬塊錢的時候,我也決不借錢。借錢能帶來什么不同瑪?我只憑我一己之力時我也樂趣無窮。一萬,一百萬,和一千萬對我都沒有什么不同。當然,當我遇到類似緊急醫療事件的情況下會有些例外?;旧?,在錢多錢少的情況下,我都會做同樣的事情。如果你從生活方式的角度來想想你們和我的不同,我們穿的是同樣的衣服,當然我的是SunTrust給的;我們都有機會喝上帝之泉(說這話的時候,巴菲特開了一瓶可樂),我們都去麥當勞,好一點的,奶酪皇后(譯者注:即DairyQueen,一家類似于麥當勞的快餐店),我們都住在冬暖夏涼的房子里,我們都在平面大電視上看Nebraska和Texas A&M(美國的兩所大學)的橄欖球比賽,我們的生活沒什么不同,你能得到不錯的醫療,我也一樣,唯一的不同可能是我們旅行的方式不同,我有我的私人飛機來周游世界,我很幸運。但是除了這個之外,你們再想想,我能做的你們有什么不能做呢?我熱愛我的工作,但是我從來如此,無論我在談大合同,還是只賺一千塊錢的時候。我希望你們也熱愛自己的工作。如果你總是為了簡歷上好看些就不斷跳槽,做你不喜歡的工作,我認為你的腦子一定是進了水。我碰到過一個28歲的哈佛畢業生,他一直以來都做得不錯。我問他,下一步你打算做些什么?他說,可能讀個MBA吧,然后去個管理資詢的大公司,簡歷上看著漂亮點。我說,等一下,你才28歲,你做了這么多事情,你的簡歷比我看到過的最好的還要強十倍,現在你要再找一個你不喜歡的工作,你不覺得這就好像把你的性生活省下來到晚年的時候再用嗎?是時候了,你就要去做的(不能老等著)。(這是一個比喻)但是我想我把我的立場告訴了他。你們走出去,都應該選擇那些你熱愛的工作,而不是讓你的簡歷看上去風光。當然,你的愛好可能會有變化。(對那些你熱愛的工作,)每天早上你是蹦著起床的。當我走出校園的時候,我恨不得馬上就給格拉姆干。但是我不可能為他白干,于是他說我要的工資太高了(所以他沒有要我)。但我總是不停地bug他,同時我自己也賣了3年的證券,期間從不間斷地給他寫信,聊我的想法,最終他要了我,我在他那兒工作了幾年。那幾年是非常有益的經驗。我總是做我熱愛的工作。拋開其他因素,如果你單純的高興做一項工作,那么那就是你應該做的工作。你會學到很多東西,工作起來也會覺得有無窮的樂趣??赡苣銓頃?。但是(做你熱愛的工作),你會從工作中得到很多很多。起薪的多寡無足輕重。 不知怎么,扯得遠了些??傊?,如果你認為得到兩個X比得到一個讓你更開心,你可能就要犯錯了。重要的是發現生活的真諦,做你喜歡做的。如果你認為得到10個或20個X是你一切生活的答案,那么你就會去借錢,做些短視,以及不可理喻的事情。多年以后,不可避免地,你會為你的所作所為而后悔。

序:至此,巴菲特的演講終于過半。

問題:講講你喜歡的企業吧, 不是企業具體的名字,而是什么素質的企業你喜歡?

巴菲特:

我只喜歡我看得懂的生意,這個標準排除了90%的企業。你看,我有太多的東西搞不懂。幸運的是,還是有那么一些東西我還看得懂。

設想一個諾大的世界里,大多數公司都是上市的,所以基本上許多美國公司都是可以買到的。讓我們從大家都懂的事情上開始講吧(巴菲特舉起他的可樂瓶),我懂得這個,你懂得這個,每個人都懂這個。這是一瓶櫻桃可樂,從1886年起就沒什么變化了。很簡單,但絕不容易的生意。 我可不想要對競爭者來說很容易的生意,我想要的生意外面得有個城墻,居中是價值不菲的城堡,我要負責的、能干的人才來管理這個城堡。

我要的城墻可以是多樣的,舉例來說,在汽車保險領域的GEICO(譯者注:美國一家保險公司),它的城墻就是低成本。人們是必須買汽車保險的,每人每車都會有,我不能賣20份給一個人,但是至少會有一份。消費者從哪里購買呢?這將基于保險公司的服務和成本。多數人都認為(各家公司的)服務基本上是相同的或接近的,所以成本是他們的決定因素。所以,我就要找低成本的公司,這就是我的城墻。

當我的成本越比競爭對手的低,我會越加注意加固和保護我的城墻。當你有一個漂亮的城堡,肯定會有人對它發起攻擊,妄圖從你的手中把它搶走,所以我要在城堡周圍建起城墻來。

三十年前,柯達公司的城墻和可口可樂的城墻是一樣難以逾越的。如果你想給你6個月的小孩子照張像,20年或50年后你再來看那照片,你不會象專業攝影師那樣來衡量照片質量隨著時間的改變,真正決定購買行為的是膠卷公司在你的心目中的地位??逻_向你保證你今天的照片,20年,50年后看起來仍是栩栩如生,這一點對你而言可能恰恰是最重要的。30年前的柯達就有那樣的魅力,它占據了每個人的心。在地球上每個人的心里,它的那個小黃盒子都在說,柯達是最好的。那真是無價的。

現在的柯達已經不再獨占人們的心。它的城墻變薄了,富士用各種手段縮小了差距??逻_讓富士成為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贊助商,一個一直以來由柯達獨占的位臵。于是在人們的印象里,富士變得和柯達平起平坐起來。 與之相反的是,可口可樂的城墻與30年前比,變得更寬了。你可能看不到城墻一天天的變化。但是,每次你看到可口可樂的工廠擴張到一個目前并不盈利,但20年后一定會的國家,它的城墻就加寬些。企業的城墻每天每年都在變,或厚或窄。10年后,你就會看到不同。

我給那些公司經理人的要求就是,讓城墻更厚些,保護好它,拒競爭者于墻外。你可以通過服務,產品質量,價錢,成本,專利,地理位臵來達到目的。 我尋找的就是這樣的企業。那么這樣的企業都在做什么生意呢?我要找到他們,就要從最簡單的產品里找到那些(杰出的企業)。因為我沒法預料到10年以后,甲骨文,蓮花,或微軟會發展成什么樣。比爾●蓋茨是我碰到過的最好的生意人。微軟現在所處的位臵也很好。但是我還是對他們10年后的狀況無從知曉。同樣我對他們的競爭對手10年后的情形也一無所知。

雖然我不擁有口香糖的公司,但是我知道10年后他們的發展會怎樣?;ヂ摼W是不會改變我們嚼口香糖的方式的,事實上,沒什么能改變我們嚼口香糖的方式。會有很多的(口香糖)新產品不斷進入試驗期,一些以失敗告終。這是事物發展的規律。如果你給我10個億,讓我進入口香糖的生意,打開一個缺口,我無法做到。這就是我考量一個生意的基本原則。給我10個億,我能對競爭對手有多少打擊?給我100個億,我對全世界的可口可樂的損失會有多大?我做不到,因為,他們的生意穩如磐石。給我些錢,讓我去占領其他領域,我卻總能找出辦法把事情做到。

所以,我要找的生意就是簡單,容易理解,經濟上行得通,誠實,能干的管理層。這樣,我就能看清這個企業10年的大方向。如果我做不到這一點,我是不會買的?;旧蟻碇v,我只會買那些,即使紐約證交所從明天起關門五年,我也很樂于擁有的股票。如果我買個農場,即使五年內我不知道它的價格,但只要農場運轉正常,我就高興。如果我買個公寓群,只要它們能租出去,帶來預計的回報,我也一樣高興。

人們買股票,根據第二天早上股票價格的漲跌,決定他們的投資是否正確,這簡直是扯淡。正如格拉姆所說的,你要買的是企業的一部分生意。這是格拉姆教給我的最基本最核心的策略。你買的不是股票,你買的是一部分企業生意。企業好,你的投資就好,只要你的買入價格不是太離譜。

這就是投資的精髓所在。你要買你看得懂的生意,你買了農場,是因為你懂農場的經營。就是這么簡單。這都是格拉姆的理念。我

6、7歲就開始對股票感興趣,在11歲的時買了第一只股票。我沉迷于對圖線,成交量等各種技術指標的研究。然后在我還是19歲的時候,幸運地拿起了格拉姆的書。書里說,你買的不是那整日里上下起伏的股票標記,你買的是公司的一部分生意。自從我開始這么來考慮問題后,所以一切都豁然開朗。就這么簡單。

我們只買自己諳熟的生意。在坐的每一個人都懂可口可樂的生意。我卻敢說,沒人能看懂新興的一些互聯網公司。我在今年的Berkshire Hathaway的股東大會上講過,如果我在商學院任教,期末考試的題目就是評估互聯網公司的價值,如果有人給我一個具體的估價,我會當場暈倒的(笑)。我自己是不知道如何估值的,但是人們每天都在做!

如果你這么做是為了去競技比賽,還可以理解。但是你是在投資。投資是投入一定的錢,確保將來能恰當幅度地賺進更多的錢。所以你務必要曉得自己在做什么,務必要深入懂得(你投資的)生意。你會懂一些生意模式,但絕不是全部。 問題:就如你剛才所說,你已經講了事情的一半,那就是去尋找企業,試著去理解商業模式,作為一個擁有如此大量資金的投資者,你的積累足以讓你過功成身退?;氐劫徺I企業的成本,你如何決定一個合適的價格來購買企業?

巴菲特:

那是一個很難作出的決定。對一個我不確信(理解)的東西,我是不會買的。如果我對一個東西非常確信,通常它帶給我的回報不會是很可觀的。為什么對那些你只有一絲感覺會有40%回報的企業來試手氣呢?我們的回報不是驚人的高,但是一般來講,我們也不會有損失。

1972年,我們買了See’s Candy(一家糖果公司)。See’s Candy每年以每磅1.95美元的價格,賣出1千6百萬磅的糖果,產生4百萬的稅前利潤。我們買它花了2千5百萬。我和我的合伙人覺得See’s Candy有一種尚未開發出來的定價魔力,每磅1.95美元的糖果可以很容易地以2.25的價錢賣出去。每磅30分的漲價,1千6百萬磅就是額外的4百80萬呀,所以2千5百萬的購買價還是劃算的。

我們從未雇過咨詢師。我們知道在加州每個人都有一個想法。每個加州人心中對See’s Candy都有一些特殊的印象,他們絕對認這個牌子的糖。在情人節,給女孩子送See’s Candy的糖,她們會高興地親它。如果她們把糖扔在一邊,愛理不理,那我們的生意就糟糕了。只要女孩子親吻我們的糖,那就是我們要灌輸給加州人腦子里的,女孩子愛親See’s Candy的糖。如果我們能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就可以漲價了。 我們在1972年買的See’s Candy,那之后,我們每年都在12月26日,圣誕節后的第一天,漲價。圣誕節期間我們賣了很多糖。今年,我們賣了3千萬磅糖,一磅賺2個美元,總共賺了6千萬。十年后,我們會賺得更多。在那6千萬里,5千5百萬是在圣誕節前3周賺的。耶穌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笑)。這確實是一樁好生意。

如果你再想想,關于這生意的重要一點是,多數人都不買盒裝巧克力來自己消費,他們只是用它來做為生日或節日的饋贈禮品。情人節是每年中最重要的一天。圣誕節是迄今為止最最重要的銷售季節。女人買糖是為了圣誕節,她們通常在那前后2-3周來買。男人買糖是為了情人節。他們在回家的路上開著車,我們在收音機節目里放廣告,“內疚,內疚”,男人們紛紛從高速路上出去,沒有一盒巧克力在手,他們是不敢回家的。

情人節是銷售最火的一天。你能想像,在情人節那天,See’s Candy的價錢已經是11美元一磅了(譯者注:又漲價了)。當然還有別的牌子的糖果是6美元一磅。當你在情人節的時候回家(這些都是關于See’s Candy深入人心的一幕幕場景,你的那位接受你的禮品,由衷地感謝你,祝福剩下的一年),遞給你的那位(6塊錢的糖),說,“親愛的,今年我買的是廉價貨”?這絕不可能行得通!

在某種程度上,有些東西和價格是沒關系的,或者說,不是以價格為導向的。這就像迪斯尼。迪斯尼在全世界賣的是16.95或19.95美元的家庭影像制品。人們,更具體的說,那些當媽媽的對迪斯尼有著特殊的感情。在座的每個人在心中對迪斯尼都有著一些情愫。如果我說環球影視,它不會喚起你心中的那種特殊情愫;我說20世紀??怂构?,你也不會有什么反應。但是迪斯尼就不同。這一點在全世界都如此。當你的年紀變老的時候,那些(迪斯尼的)影像制品,你可以放心讓小孩子每天在一邊看幾個小時。你知道,一個這樣的影片,小孩子會看上20遍。當你去音像店時,你會坐在那兒,把十幾種片子都看上一遍,然后決定你的孩子會喜歡哪一部?這種可能性很小。別的牌子賣16.95,而迪斯尼的賣17.95,你知道買迪斯尼的不會錯,所以你就買了。在某些你沒有時間的事情上,你不一定非要做高質量的決定。而作為迪斯尼而言,就可以因此以更高的價格,賣出多得多的影片。多好的生意!而對其他牌子來講,日子就不那么好過了。

夢想家們一直努力打造出類似于迪斯尼概念的品牌,來同它在世界范圍內競爭,取代人們心中對迪斯尼的那份特殊情愫。比如,環球影視吧,媽媽們不會在音像店里買他們的片子,而放棄迪斯尼的。那是不可能發生的??煽诳蓸肥窃谌蚍秶鷥群拖矏偟那榫w關聯在一起的。不管你花多少錢,你想讓全世界的50億人更喜歡RC可樂(譯者注:巴菲特杜撰出來的飲料牌子),那是做不到的。你可以搞些詭計,做折扣促銷,等等,但都是無法得逞的。這就是你要的生意,你要的城墻。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經典安全生產標語30條下一篇:記者團10月份工作總結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