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高職實踐性教學土木工程論文

2022-04-14

小伙伴們反映都在為論文煩惱,小編為大家精選了《高職實踐性教學土木工程論文(精選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摘要分析高校工科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有針對性地提出強化工科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措施。

高職實踐性教學土木工程論文 篇1:

應用型人才為導向的“一體兩翼”實踐性教學模式構建

[摘 要] 工程建設的質量關乎國民經濟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提高工程建設的質量至關重要。但是工程建設從業者多數為農民工,專業技能較差,目前急需為建筑行業培養一批懂技術、會管理的技術型人才。以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為例,構建實踐性教學模式和實踐性教學質量監管體系,改變傳統的單純理論教學模式,強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為企業和社會培養一批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 工程建設質量;應用型人才;實踐性教學模式;教學質量監管體系

一、“一體兩翼”的實踐教學模型構建

“一體”是指整個體系以“一體”基礎理論教學為主體。理論教學可以使學生更加系統的學習和掌握專業知識[1],理論教學是實踐教學的指南,為實踐教學指明方向,同時為實踐教學中解決問題提供理論依據[2],因此,不論教育發展到哪個階段,理論教學都不能摒棄?!皟梢怼敝感葘嵺`和以校企合作為依托的校外實踐的思路。實踐教學是鞏固理論知識和加深對理論知識理解的過程,利用實踐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把學與做融會貫通,達到工學交替,能力遞進,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自己,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檢驗學習成果,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二、“一體兩翼”的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1.加強實踐教學教材建設。根據新型實踐教學體系目標和要求,結合校內實訓基地的實驗儀器設備條件和需要開展的專業模擬實訓項目,編寫適合本校建筑工程相關專業學生發展的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教學教材和實訓教材,做到理論課程多穿插案例,理論課程和實訓課程相結合,每個實訓環節均有詳細的實踐指導,同時實踐教材要隨著施工技術的發展、設備的更新、實訓項目的增減或變動,不斷進行修訂和完善,保證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的質量。

2.推進校內實訓教學的開展。建筑工程質量管理重在培養學生掌握土建類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和質量驗收,以及如何預防和處理工程質量問題,因此該課程應注重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實現學生“零距離”上崗。而校內實訓是培養在校生專業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課程校內實訓包括開展學生崗位職責規范訓練,以及建筑工程質量事故處理訓練。學生分成若干組,模擬圖紙會審、設計交底、技術交底、進場材料的檢查與驗收、材料的見證取樣與送檢、分包單位的資質審查等實訓。教師準備翔實的工程質量事故案例資料,組織學生編制工程質量事故處理程序及工程質量事故處理結論。

工程質量檢驗與驗收實訓,第一階段根據校內工種實訓基地的具體條件組織學生開展鋼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體工程、鋼結構工程、防水工程等的檢驗與驗收。第二階段開展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檢驗與驗收,因為是后期成品質量檢驗,可以利用校內教學樓、宿舍樓、圖書館等建筑,進行門窗工程、抹灰工程、飾面工程、樓地面工程的檢驗與驗收。

3.強化校企合作模式。校內實訓無完整的實體工程,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何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最好的途徑是通過校企合作,搭建企業實踐平臺。校企合作教育被各國教育界推崇。施工企業由于直接置身于實體工程項目的實施中,在知識和技術的創新乃至實踐方面更具優勢,這種優勢一旦補充到高等院校,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勢必事半功倍[3]。

三、實踐性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構建

實踐性教學是高校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如何提高實踐性教學的質量是重中之重。構建實踐性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是提高實踐性教學的有效途徑。

1.制定實踐性教學管理制度。為了提高實踐性教學的規范性,必須要制定一系列的實踐性教學管理制度,如《實踐性教學管理辦法》《學生實驗實訓守則》《實驗實訓室安全管理規定》《學生校外實習守則》《學生頂崗實習教學規范》《教學督導團工作條例》等,為實踐性教學提供保障[4],以提高實踐性教學管理效率,最終形成實踐性教學質量監控的長效機制。

2.完善實踐性教學質量標準。實踐性教學標準是衡量實踐性教學是否達到目標而制定的標準,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實踐性教學開展的特點,制定實驗實訓、課程設計、專周實訓、企業頂崗實習、畢業設計等實踐性教學質量標準[5],作為實踐性教學質量評估的依據。

3.構建實踐性教學質量評價系統。教學質量評價系統要科學完善,才能更加準確的對實踐性教學質量進行評價。學校督導辦成立實踐性教學質量監控和評估小組,負責日常實踐性教學質量監控工作,以落實質量保證措施。校級層面的監控主體進行宏觀監控,對各教學單位的實踐性教學進行指導[6]。

四、結論

本文以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為例,構建了“一體兩翼”的實踐性教學模式,以及實踐性教學質量監管體系,改變了以往傳統的理論灌輸教學模式,并且在完善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監管下,力求保質保量的完成實踐性教學任務,并且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校內實訓和企業實習兩種實踐教學模式來實現學校培養和企業需求的對接,培養一批更具實力的應用型人才,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肖偉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討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4):81-84.

[2]馮印,沈明浩.淺析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關系[J].教學改革與實踐,2016,(1):113-115.

[3]王玉林,張向波等.應用技術型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6):29-33.

[4]徐小英.校企合作教育對技能型人才創造力的影響研究——知識分享的中介作用[D].武漢:武漢大學,2011.

[5]譚文玲.高職院校實踐性教學質量構建與實踐[J].勞動保障世界,2018,(6):76.

[6]譚文玲.北京城區綠化對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與降塵的影響[D].北京:中國農業大學,2003.

作者:程偉麗

高職實踐性教學土木工程論文 篇2:

對工科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思考與探討

摘要 分析高校工科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有針對性地提出強化工科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措施。

關鍵詞 工科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畢業設計

Reflection on Reinforcing of Practical Teaching for College Engineering Major//Li Guocheng, Jiang Wenchun, Zhang Wen

Key words engineering major; practical teaching; graduation project

Author’s address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in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Dongying, Shandong, China 257061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蓬勃發展,社會對于我國高等教育人才的培養提出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工科專業作為為社會培養專業性、應用性的工程技術人才的主力,課堂教學為學生提供系統的專業理論基礎,實踐性教學環節則是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專業素質,提高工程意識和創新意識的關鍵途徑和重要手段,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因而其教學質量備受各高等工科院校的普遍關注。國內已有不少學者針對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個別工科專業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做出一系列的探討和研究[1-4]。本文通過分析工科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針對性地提出工科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措施和方法。

1 工科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

盡管現在中國的高等教育已經高速度、超常規的發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有重理論輕實踐的不足,這也是我國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方面落后于其他國家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加強工科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十分重要,并迫在眉睫。

1.1 工科專業特點的要求

工科是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等基礎科學的原理,結合生產實踐所積累的技術經驗而發展起來的學科。工科的培養目標是在相應的工程領域內從事規劃、勘探、設計、施工、原材料的選擇研究和技術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因此,工科專業具有理論性和實踐性強的特點,要求具有專業的理論基礎和較強的應用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實踐性教學環節是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確保教學質量,更好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促進勞動就業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操作性強、動手能力要求特別高的工科專業而言更是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1.2 市場需求對工科專業畢業生的要求

近幾年來,高校工科畢業生的緊張就業趨勢以及各單位企業對工科畢業生綜合能力和動手能力的要求現狀,從側面反映出社會對于工科專業畢業生的需求在不斷地發生變化。這正說明一個事實,社會需要的是理論能力和實踐能力均較強的專業性、應用性的人才。因此,加強工科專業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有益于提高高校工科專業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增加就業率。

2 強化工科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措施

2.1 正確認識實踐性教學環節在工科專業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只有學校相關領導充分認識到正確認識實踐性教學環節在工科專業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才能思考加強工科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具體問題,如增加實踐性教學環節的資金投入,加快實驗室建設,購置實驗儀器;只有當教師充分理解實踐性教學環節在工科專業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才能思考加強工科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實施過程中的具體問題及解決方法;只有當學生認識到實踐性教學環節在工科專業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時,才能以積極的心態參加實踐性教學訓練。

2.2 完善工科專業實踐性教學內容,改革實踐性教學體系

構建以“就業導向”的工科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的體系,制定詳細的實踐性教學計劃,完善實踐性教學內容,改善實踐性教學體系。1)根據各高校工科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實際教學現狀,加大實踐性教學環節資金投入,加快實驗教學建設,采用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增加專業基礎實驗課時,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2)增加認識實習、生產實習以及駐廠實習等實踐性教學的機會,并合理安排實習的單位、時間和內容,引導學生了解實習單位的工藝特點、工作原理、現場工作環境、企業文化等,加深對其專業的認識,培養學習興趣,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專業基礎和思想基礎。3)合理設置課程設計,結合課程理論設計題目內容,學以致用,活學活用,培養學生結合實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4)明確畢業設計的選題原則,加強畢業設計的指導和教學。在滿足專業培養目標的基礎上,畢業設計的選題應面向社會需求,與時俱進,多種多樣,方便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題。同時,選題應有益于綜合運用多學科理論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的獨自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2.3 建立完善的實踐性教學環節考核評估體系,嚴格規范實踐性教學質量

實踐性教學環節在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和考核方式上均與課堂教學有很大的不同,并且由于教學對象個性的差異以及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不同,使實踐性教學環節的考核評估有較大的難度,因此需建立完善的實踐性教學環節評估體系,嚴格規范實踐性教學質量??紤]到實踐性教學過程學生是參與主體的實際狀況,教學中應注重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適當減少教師參與。改變教師為學生準備得過多過細,造成學生過分依賴的心理狀況,培養學生的設計思想和創新意識。同時改變只通過一份實驗報告、設計報告或實習報告就決定成績的單一考核方式,實行對學生知識掌握、技能提高、作風習慣乃至學習態度的全程跟蹤,要求學生養成“必備而來、必行操作、必動思維、必有收獲”。在實踐性教學的考核評估上,建立操作考核、知識考核、綜合性考核以及筆試、口試于一體的系統考核評估方式,既提高學生對實踐性教學環節的重視程度和學習動力,以及實際操作能力、歸納總結能力,也有利于實踐性教學環節的規范化管理,提高教學質量。

3 結束語

如今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素質教育得到普遍的重視,加強并完善工科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勢在必行,應以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創新思想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為重點,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工科類學生個性發展,為國家培養出更多更專業的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范學謙.對強化高職高專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思考[J].物流與采購研究,2009,2(6):144-145

[2]賀兵,胡成武,吳吉平.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改革研究[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2007,21(2):114-116

[3]王悔改,宋延沛.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思考與探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8(4):116-118

[4]胡秀蘭,祝明橋,劉錫軍.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改革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6,15(1):90-93

[5]邢運民.本科教育應重視實踐性教學環節[J].高等教育研究,2006,22(2):44-46

[6]尹雷芳,李洪濤,蘆小蘭,等.工科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J].洛陽工科學院報:社會科學版,2000,18(4):88-93

作者:李國成 蔣文春 張 文

高職實踐性教學土木工程論文 篇3:

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摘要:工程管理專業生產實踐作為工程管理專業教育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圍繞工程管理專業培養目標,分析了目前工程管理專業生產實踐環節教學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并提出了實踐教學改革的一些對策措施。

關鍵詞: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問題;對策

一、工程管理專業與其培養目標

工程管理專業是教育部1998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設置的一個新專業。該專業整合了原專業目錄中的工程管理、國際工程管理、房地產開發與經營管理、物業管理等專業。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專業覆蓋范圍。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管理學、經濟學和土木工程技術的基本知識,掌握現代管理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手段,能在國內外工程建設領域從事項目決策和全過程管理的復合型人才。

二、實踐教學的劃分

實踐實習體系分為四大塊,即認識實習、教學實習、校外實習、畢業實習( 頂崗實習)。

1.認識實習。包括建筑施工圖識圖、參觀施工現場等,了解建筑材料的使用和標準,建筑施工圖的運用以及建筑施工的過程和質量控制,使學生增加感性認識,有助于學好專業課,同時對后續專業課學習的重點有所了解。

2.教學實習。按照實踐大綱和實習指導書的要求,通過圖紙抄繪、建筑構造節點設計、建筑測量現場實習、施工技術現場操作以及工程預決算模擬實習,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核心能力進行全面的訓練。在考核上盡可能與企業接軌,聘請企業專業學者,以企業用人的標準衡量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或者選用國家技能試題庫的形式加以考核。

3.校外實習。是與已簽訂實習協議的企事業單位合作,全面提高學生各方面專業技能。要注意實習單位要有相對穩定的指導老師,學校要進行實習跟蹤,及時了解學生的實習狀況和對新知識、新問題的掌握情況。帶隊教師要善于總結,找出與企業標準的差距,以便調整教學計劃、教學大綱、課程設置、教學方法,使之更加完善,更加可行。

4.畢業實習。是學生綜合提高的關鍵環節。針對不同的學生按照其發展方向安排畢業實習的崗位,要學生帶著任務出去,帶著成果返校。并且要有專人負責、指導,為學生畢業設計奠定基礎。

三、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對實踐教學重視不夠。部分學校對工程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重視不夠,沒有從政策導向上和考核機制上對保障實踐教學質量進行鼓勵和引導,影響了教師指導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實踐教學缺乏科研水平高或具有實踐經驗的教師參與,缺乏對實踐教學系統性、開放性、動態性的設計,缺乏對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實踐教學的重視與指導。

2.課時分配過少。中國現行的土建類課程分為必修課、限選課和任選課。必修課主要包括政治與德育課、公共基礎課和自然科學基礎課,一級學科和二級學科基礎課;限選課為主輔修課群組課程;任選課為專業方向性課程或興趣課程。在課程總體結構上,必修課程占據核心位置,實踐教學所占比重明顯少于理論教學。

3.培養目標弱化,缺乏專業特色。由于多數院校的工程管理專業是在原土木工程專業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所以目前工程管理專業的生產實踐教學內容和方法大都參照土木工程進行,實踐大綱的制定偏向專業技術訓練,實踐的安排缺少工程管理專業應有的特色,如計價管理、成本管理、招投標與合同談判、采購管理等。另外,工程項目時間跨度通常在一年以上,而學生生產實踐安排僅幾周,只能了解工程施工現場的部分專業技術內容,缺乏對工程項目全過程、全方位管理的認識。

4.校外實習實踐難度大、成本高,實踐基地建設不穩定。由于施工企業接收學生實習的社會責任較重、風險過高,加之企業接收學生實習需要支付一定的培訓、管理成本,學生在實習期間只帶來麻煩不能帶來效益,而學校實踐教學經費又嚴重不足,不能給予企業一定的責任風險補償,導致大多數企業不愿接收學生實習。即使部分項目接收了學生實踐,但實際上也沒有給學生分配任務,不能為學生做好現場專業指導,不能使學生參與到實際工作中去。

5.對學生實踐效果的考核評價缺乏柔性。多數院校對學生生產實踐效果主要通過實踐日記、實踐報告、專題作業、實踐單位評價意見、實踐單位考勤記錄、實踐答辯幾個方面評價,這其中能夠真正反映學生實踐效果的主要是實踐答辯,其他幾方面指標缺乏柔性,從而不易體現“軟管理”的實踐效果,特別是分散組織實踐時,由于缺乏教師與學生實踐場所的有效溝通,缺乏對學生實踐全程的持續監督,容易出現學生抄襲或造假的情況,不能客觀評價學生的實踐效果。

6.對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缺乏交流和總結。多數院校在生產實踐結束后,沒有適時對學生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與學生進行溝通或組織答疑會。生產實踐是檢驗課堂教學質量與效果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學生實習結束后,教師應組織學生進行交流總結或答疑會,認真聽取學生在實踐中發現的課堂教學與工程實踐存在的問題,教師根據這些問題更新、調整教學內容,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7.實踐教學師資薄弱。在高校教師隊伍中,承擔實踐教學的師資一直不受重視,實踐教學普遍存在水平不高、待遇較差的現象,甚至部分課程的實驗教學由理論課教師兼任,而理論課教師兼任實驗教學的一個最大弊端是實驗項目及要求往往由他們自己確定,一些難度較大、費時、費力的實驗項目得不到落實,設計性、綜合性、創新性實驗項目考慮不多,實驗室開放的要求更是難以實現。同時,實踐教學人員中缺乏具備“雙師型”素質的專、兼職實踐教學師資力量,部分專職實踐教學人員沒有經歷過系統的工程實踐和技術應用鍛煉。教師從學校到學校,從理論到理論,沒有經過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缺乏科研實踐,加之課務繁重,學歷進修壓力大,生產鍛煉的時間嚴重缺乏,實踐經驗不足,動手能力不強。

四、對策

1.明確學科定位。學科定位對專業發展至關重要,學校只有根據定位準確的學科定位與培養目標,有針對性地制定培養方案、設計課程體系和確定教學內容,才能培養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合格人才。中國工程管理學科定位應為:研究工程技術活動中所涉及的計劃、組織、資源配置、指揮與控制等管理問題的學科。中國工程管理教育應走一種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強調實用性的道路。培養單位應“突出工程領域特色”不動搖,在充分體現工程管理專業“管工結合、工為基礎、管為主干”的辦學特色基礎上,結合自身優勢、國家政策、市場需求,確定培養目標。

2.調整教學內容結構,適當增加實踐課時。在課程設置上,要強調知識體系完整、協調與平衡,要協調工程技術與管理課程的比例以及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比例。一方面,工程管理是一個跨學科的、綜合性課程,應把工程技術內容和管理知識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強調工程技術與經濟管理知識的融合;另一方面,工程技術是工程管理的基礎,學以致用是教學的目的,所以強化工程技術與實踐教學環節,適當增加實踐課時??傊谡n程結構上,要注意充實有關的工程技術與工程管理課程與實踐性環節,壓縮與工程管理無關的泛泛而談的一般管理課程。

3.加強校內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建立校內實訓基地。根據專業建設規劃,建立健全滿足實踐要求的實驗室、實訓室。對學生開放部分實驗室,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儀器設備的利用率。另外,根據行業特點,不斷更新試驗設備,在設備配置方面體現高標準、高起點的特色。建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與當地建筑企業經過協商達成校企合作協議,建立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校企雙方互派相關人員進行業務交流,開展多方面、深層次的學研合作,使專業教師與企業的技術人員緊密聯系在一起。特別是在科研上從項目論證、市場調研到技術攻關不斷進行交流,使校企雙方的產學研工作真正達到一個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目標。

4.建立客觀科學的生產實踐考核方式??己耸呛饬繉嵺`效果好壞的手段,以往的考核方式是實踐結束后,教師主要根據學生的出勤情況、實踐日記、實踐報告或總結以及實踐單位給學生的評語和實踐答辯情況,按各項內容的所占比例綜合評定學生的成績。但在教學中發現這種以提交實習觀摩資料為主的考核方式,易出現抄襲或造假現象。建立靈活機動、客觀科學的考核評價方式,如在任務書中設計若干單項與綜合訓練任務,對實習結束后需提交的書面資料設計統一模板,細化需提交內容,保證深度及完整性要求,從而降低對書面資料的考核計分權重,加大現場機構對任務完成情況評價和對應的答辯考核權重,計分權重可達60%以上,并實行否決制,即通過答辯及相關材料印證,若發現提交資料存在造假情況,判定其實習成績不及格。從而改變生產實習=實習日記+實習報告+專題作業這種考核模式,有效地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

5.組織必要的生產實踐交流與總結。實習結束后,工程人員與教師聯合組織學生進行生產實踐答疑會。教師應認真聽取學生通過實習反映的意見和工程人員對課堂教學或實習提出的意見,甚至可以邀請工程管理人員參與教學大綱制定的優化,使其貼近工程實踐,以實習促進教學。通過實踐經驗的積累,為相關課程的案例教學建立典型案例素材庫,加強對實踐教學經驗的儲備與共享。

6.加強師資力量。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當前工程管理專業教育中一項迫切的任務??梢苑e極聘請有豐富實踐經驗、較高理論水平的人員參與教學,改善師資結構;引進實踐經驗豐富的校外專家進行案例分析教學;加強教師的在職培訓,支持教師到國內外參加有關課程的培訓和研討;鼓勵教師從事與其教學有關的社會兼職;加強師資的實踐認識提高實踐經驗;完善教師隊伍的知識結構;建立工程管理類專業教師準入制度,對教師采取考核機制;促進教師研究和改進教學方法;要建立教師的評價激勵機制。

參考文獻:

[1]張獻奇,陳志良,袁雪峰.談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2006,(15):162-163.

[2]黃海榮.工程管理專業生產實踐環節的教學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7,(3):146-148.[責任編輯 陳鶴]

作者:康香萍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知識管理視角下建筑設計論文下一篇:基于工程造價的建筑結構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