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禽流感流行病學報告

2022-10-08

很多人對于寫報告感到頭疼,不了解報告的內容與格式,該怎么寫出格式正確、內容合理的報告呢?今天小編給大家找來了《禽流感流行病學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篇:禽流感流行病學報告

人禽流感疾病流行病學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568 生物技術通訊LETTERS IN BIOTECHNOLOGY Vol.24 No.4 Jul., 2013 doi: 10.3969/j.issn.1009-0002.2013.04.030

綜述

人禽流感疾病流行病學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任戈a,劉靜b,景旭斌b,孫超b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a. 校醫院;b. 動物科技學院;陜西楊凌712100 [摘要] 最近幾年來,因禽流感病毒感染而死亡的患者逐年增多,人禽流感在世界各地的流行已給許多國家和地區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為了更好地防止該病毒在全世界大規模流行,研究者開始重視對禽流感病原學特性、臨床癥狀、傳播途徑、治療方法及預防措施等進行研究與總結。我們針對人禽流感的研究進展及其預防與控制措施做簡要概述。

[關鍵詞] 人禽流感病毒;病原學;流行病學;防治

[中圖分類號] R511.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0002(2013)04-0568-05

Epidemiology of Human Avian Influenza and i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REN Gea, LIU Jingb, JING Xu-Binb, SUN Chaob*

a. Hospital; b.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stnorth A&F U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sunchao2775@163.com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popularity of human avian influenza has resulted in different degree of economic loss in many countries areas all over the world, for the avian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and death rate of patients h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In order to prevent large-scale popular of the virus around the world, researchers have began to pay much attention to studying pathogenesis, clinical system, transmission rout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avian influenza. In this review we mainly summarized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avian in?fluenza as well a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Key words] human avian influenza virus; etiology; epidemiolog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禽類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即禽流感,是一種從呼吸系統到全身嚴重敗血癥等多種癥狀一起發生的烈性傳染病。這類病毒如果感染人,會導致呼吸道等相關癥狀的暴露,因此被命名為人禽流感,是人禽流行性感冒的簡稱,這種病是由禽類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亞型的毒株造成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1]。該病毒不但可以感染人,還可以感染豬、禽類及海洋哺乳動物等。

禽流感曾暴發過多次,然而關于禽流感感染人類的報道卻較少。自香港在1997年5月確診由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es,AIV)感染并導致死亡的病例之后,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禽流感的人間疫情也相繼發生,而且有較高的病死率[2]。世界衛生組織(WHO)報道,近年來,H5N1亞型人禽流感病例發生頻繁,先后在15 個國家暴發,包括越南、中國、泰國、印度尼西亞等。全球報告的病例數總計為535例,其中死亡316 例,病死率高達59.01%,病例大部分來自亞非大陸,尤其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確診病例共計40 例,其中26 例死亡,病死率高達65.00%[3-4]。禽流感病毒可能成為下一次全球流感大流行的潛在毒株,因此加強對人禽流感的深入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1 禽流感病原學

流感病毒屬于正粘病毒科A型即甲型流感病毒屬,其遺傳物質為單股負鏈RNA,禽流感病毒與其 一樣。通常將禽流感病毒分為16 個H 亞型(H1~H16)和10 個N 亞型(N1~N10),這是依據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經氨酸酶(N)的不同劃分的。研究表明,任意一種H 抗原與任意一種N 抗原結合后都會形成一種血清亞型[5-6]。禽流感病毒的不同亞型對不同宿主的感染能力存在較大差異,同一亞型不同毒株之間的感染能力也有較大差異。根據禽流感致病性的不同,可將其分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及非致病性禽流感。它們當中能感染人類的病毒亞型主要有H

5、H

7、H9和H10,而以H5與H7亞型對人的致病力最強,特別是以感染H5N1 亞型的癥狀較為嚴重,病死率也相對較高,因而受到高度重視[7]。研究表明,導致人類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主要病毒亞型是H5N1,大量研究表明,地球上大部分地區暴發的禽流感幾乎都在禽類間傳播,感染人的情況很少[8],推測其原因很多,但主要可能是:①人體細胞不易識別并結合禽流感病毒,因為人呼吸道上皮細胞中沒有禽流感病毒的特異性受體;②堿性氨基酸含量較多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不易在人體內復制;③流感病毒要能在人群中流行,其基因必須具備幾個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端[9]。

禽流感病毒對低溫的抵抗力較強,對高溫卻很敏感,煮沸(100℃)2 min以上或65℃加熱30 min就能使其失活。在陽光下直射40~48h可使裸露的病毒失活。如果用紫外線直接照射,它的活性可迅速遭到破壞。一般的消毒劑都能使禽流感病毒失活。研究表明,在4℃環境中,糞便中病毒的傳染性保持時間可長達30~50d,20℃下為7d[10]。還有研究指明,禽流感病毒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存活較長時間,糞便中最長可以存活105d,羽毛中可存活18d。

2 流行病學特征與臨床癥狀

2.1 傳染源

病禽和帶毒禽是禽流感主要的傳染源,包括水禽和飛禽,主要是雞、鴨、鵝等家禽,特別是雞。研究表明,使100萬只禽感染禽流感病毒所需病毒量僅僅等于1g被高致病性禽流感污染的糞便。人類是否是禽流感傳染源,現階段還不能確定。當然,其他禽類或者豬也不能排除成為傳染源的可能性。雞、鴨、鵝等多種禽類對禽流感易感。最易感的為雞、火雞,而鴨、鵝等其他水禽多表現為隱性感染[11]。水禽和旱禽混和飼養可造成交叉感染,在大量飼養的雞群或鴨群中,病毒很容易傳播。共同使用迄今,家禽傳染給人的病例已被發現證實,但還沒有證據證明其在人和人之間可以相互傳染。但飲水也可造成其在野生禽與養殖水禽間相互傳播。

是,從理論上講,病毒如果變種,很可能出現人與人之間的傳播[12]。

2.2 傳播途徑

禽流感可借助多種途徑傳播,如消化道、呼吸道、眼結膜和皮膚損傷等,但主要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播,密切接觸感染的禽類及其排泄物、分泌物、被病毒污染的水等可能被感染,接觸感染是人類感染該病毒的主要途徑。由于吃禽肉和蛋而被感染的病例迄今仍未發現,其原因是禽肉及蛋煮熟煮透之后,它們攜帶的病毒可被殺死。然而,如果帶病禽沒有經過煮熟煮透處理就被人們食用,病毒極有可能侵入人體。因此,未經檢疫或來自疫區的家禽未經嚴格處理,流通到市場被人們食用,很可能存在感染人的風險。WHO發出警告,人無論接觸什么程度的病雞都一樣存在危險[7,13]。因為即使少量的染病家禽存活下來,但至少在10 d之內它們還能排泄帶病毒的糞便。此外,禽流感病毒有可能存在于雞翅膀中,當它們撲飛時可能會引起病毒釋放。

2.3 潛伏期和臨床癥狀

禽流感的潛伏期一般為1~3d,通常在7d 以內。人類感染不同亞型的禽流感病毒所引起的臨床癥狀是不同的[14]。對于H7N7亞型感染者,結膜炎是其主要癥狀;H9N2亞型感染者則會出現上呼吸道輕微感染的癥狀,有時還可能無任何明顯癥狀;臨床上亞型感染者多表現為急性疾病癥狀,早期出現的癥狀和普通型流感類似[15]。如出現發熱癥狀,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發熱持續時間為1~7d,一般為3~4d,同時伴有一些不適癥狀,如流涕、鼻塞、咽痛、咳嗽、頭痛等。有的患者可能出現消化道癥狀,如惡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對重癥患者來說,其病情發展相當快,可能出現多種并發癥,如肺炎、肺出血、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胸腔積液、腎功能衰竭、全血細胞減少、敗血癥、休克及Reye綜合征等[7,16]。

2.4 易感人群和高危人群

一般認為病毒株型類別、不同毒株及易感者個體特征等共同決定易感性。目前認為任何年齡都具有易感性,但年幼者較成年人更為敏感,通常12歲以下兒童發病率較高,且病情較重。

高危人群主要包括與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觸人員;從事家禽養殖業者;在發病前1周內去過家禽飼養、銷售和宰殺等場所者;密切接觸禽流感病毒感染材料的實驗室工作人員等。

3 人感染禽流感的并發癥

3.1 原發性病毒性肺炎

有心肺疾病的患者容易出現這種癥狀,以漿液出血性支氣管炎的肺部病變為主,臨床癥狀多表現 為高熱不退、氣急、紫紺、咳嗽、咯血。目前還發現雙肺有散在絮狀陰影存在,且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數目均減少[17]。培養痰與血時,發現它們均無致病菌生長。心力衰竭或周圍循環衰竭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3.2 Reye綜合征

流感病毒感染時會出現的另外一種嚴重并發癥是Reye綜合征,多見于2~16歲的少兒?;颊咴诨疾〕跗跁霈F惡心、嘔吐,繼而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癥狀,如嗜睡、昏迷,并出現肝臟腫大,但無黃疸[18]。伴隨3種酶的增高,即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乳酸脫氫酶(LDH)。

3.3 繼發性細菌性肺炎

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桿菌是最常見的病原菌。病人病情不穩定,逐漸加重,或者病情暫時性好轉后又進一步加重,咳嗽,咯膿痰,還會出現肺部實變體征,肺部出現片狀和斑片狀陰影,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計數升高[19]。

3.4 心肌炎及肌炎

心肌炎、肌炎也可以成為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并發癥,肌炎并發的患者多出現受累肌肉明顯觸痛,肌肉腫脹無彈性,尤其以下肢肌肉受累為常見。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和羥丁酸脫氫酶(HBD)水平都增高。嚴重患者會發生橫紋肌溶解,出現肌紅蛋白尿,造成腎功能衰竭。

4 診斷

4.1 實驗室檢查

實驗室檢查一般包括如下內容[20]:①外周血相分析:總白細胞數在血液中一般不改變;重癥患者的白細胞總數及淋巴細胞多有下降,且血小板也降低;②病毒抗原和基因檢測:甲型流感病毒患者呼吸道標本的核蛋白抗原(NP)、M1 蛋白抗原及禽流感病毒H 亞型抗原的檢測方法一般采用免疫熒光法(或酶聯免疫法);③病毒的分離:一般從患者呼吸道標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氣管吸出物或尸檢肺標本等中分離禽流感病毒;④檢查血清樣:雙份血清中抗禽流感病毒抗體的滴度升高,在發病初期和恢復期,一般4倍或以上,這有利于回顧性診斷。

4.2 臨床診斷

人禽流感的診斷是依據其流行病學史、臨床癥狀及實驗室檢查等進行的。在診斷過程中,流行病學接觸史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21]。診斷一般用三個標準來衡量:①有流行病學接觸史,有與流感相似的臨床表現且在1周內表現出來,之后被診斷為醫學上需要進行觀察的病例,醫療相關部門必須及時向該地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報告,之后對其實行1 周相應的醫學觀查;②如流行病學接觸史和臨床癥狀均有,須對患者做呼吸道分泌物標本檢查,如檢出甲型流感病毒H亞型抗原為陽性或核酸為陽性,即可確診其為疑似病例,進行相應的醫學觀察治療;③如有流行病學接觸史及臨床表現,從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標本中分離出特定病毒,禽流感的H亞型病毒基因通過RT-PCR方法被檢出,且在發病初期和恢復期時間內,雙份血清中抗禽流感病毒抗體的滴度增強4倍或4倍以上,可判定為確診病例[19]。

臨床主要依據病原學檢查將禽流感與其他癥狀相似的疾病進行鑒別診斷,如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SARS、細菌性肺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巨細胞病毒感染、支原體感染性肺炎、衣原體感染性肺炎、肺炎型流行性出血熱等疾病,然后對不同的疾病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案和手段。

5 治療 對于人禽流感疾病,應采取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策略?,F階段,就疑似和確診患者而言,隔離治療是首選方法,可使用解熱藥、緩解鼻黏膜充血藥、止咳祛痰藥等對癥治療。應特別注意的是,阿司匹林和其他水楊酸制劑可能引起兒童Reye綜合征,兒童應忌用此類藥物。對于人禽流感患者,在發病48 h內應試用抗流感病毒藥物進行治療。奧司他韋(oseltamivir,商品名為達菲)是一種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對禽流感病毒H5N1和H9N2都有較好的抑制作用[22]。金剛烷胺(amantadine)和金剛乙胺(riman?tadine)可以抑制禽流感病毒的復制,在早期合理使用可能有助于阻止病情發展、緩解病情,甚至預后還能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某些毒株對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可能有耐藥性。應注意,治療過程中藥物對中樞神經系統和胃腸道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對一些特殊人群要做明確規定,如老年患病者及孕婦應小心使用,禁用人群包括哺乳期婦女、新生兒及1歲以下嬰兒。

6 預防

6.1 嚴格控制傳染源

首先要加強疫情監測,建立完善的預警預報體制。各相關部門應加強協作,應對禽流感疾病。這 些部門主要包括農業、衛生、林業、檢驗檢疫部門等,目的是建立高度有效的禽流感監測網。此外,各級部門還須建立各級疫情監測站和國境口岸疫情監測點,其主要任務是加強對家禽、家畜和野鳥的監測檢查、預防接種和檢疫,做到緊密跟蹤,以方便及時掌握疫情動態,疫情預警預報要做好,確保做到盡早發現、盡早報告疫情,并盡早處臵和控制,及時在疫點上把疫情徹底消滅,嚴格防止疫情擴散[23]。

其次,在各地、各相關部門之間要增強疫情綜合防控能力,建立和完善長效防控合作體制,實行聯防聯控,在尊重科學規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綜合防治措施,并健全法律法規,制定各級禽流感疫情應急反應機制和預案并加以完善,增強各級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反應和處理能力;制定完善的疫情處理機制,做好消毒藥物、疫苗等常規物資的儲備,同時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做好疫區的劃定、隔離及從業人員的經濟補償,對感染畜禽應及時采取有效撲殺方法,對污染物采取無害化處理等[24]。

6.2 切斷禽流感傳播途徑

切斷禽流感傳播途徑,防止其擴散蔓延,具體可以做以下幾點:緊急隔離封鎖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疫區、疫點,禽類、人員、運輸車輛的流動都要加以限制;對病死禽、撲殺的活禽及其排泄物、污物等進行無害化處理,應采取焚燒深埋消毒等方法;在疫區疫點內進行全面清洗消毒,特別是禽類的養殖、屠宰加工、儲藏等場所和交通工具、裝卸用具都要嚴格執行消毒步驟;采取強制性和緊急免疫接種疫區周圍6km范圍內的所有禽類,并對疫區10km之內的活禽市場按國家規定依法取締;禽類的糞便和分泌物及其可能污染的環境和空氣進行徹底消毒[23,25],檢疫部門要對活禽和禽類產品、觀賞鳥類進行嚴格檢疫,確認無病并簽發許可證后方可出場。

6.3 人群保護措施

禽流感防治宣傳教育必須嚴格實施。為了提高人民群眾對人禽流感的認識,盡量減小或消除恐慌心理,做到科學防護,相關工作者應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包括廣播、電視、板報、宣傳冊等加強對人禽流感防治相關知識的宣傳;引導人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避免接觸到禽流感帶病者、染病禽類及其糞便,不要食用未徹底煮熟的禽肉制品[26]。在各地口岸要加強出入境人員的自我防病意識,因此,相關檢驗檢疫部門應做好加強禽流感防治知識宣傳教育工作,尤其在易發地區。對來自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發生國家或地區的出入境人員,一旦有發熱、咳嗽、頭痛、全身不適等類似流感的癥狀,當出入境時應該主動向檢驗檢疫機構口頭申報,入境后如出現類似流感癥狀,應當及時就醫,把近期的旅行史向醫生說明,以便及時得到診斷并治療。從流行病學特征看,在低溫有機物環境中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存活時間較長,因此,人禽流感易發于冬、春季節,此時應重點預防[19,27]。

疫苗對禽流感疾病的預防起重要作用,預防和控制禽流感等疫情的關鍵步驟、主動措施和最后防線是采取疫苗免疫。接種流感疫苗無論是對人還是禽都是預防禽流感最有效、最經濟的措施[28]。目前, 商品化的人禽流感疫苗在世界上還未問世。我國已自行研制出多種禽流感疫苗,包括H5N2滅活疫苗H5N1基因重組滅活疫苗、H5亞型禽流感重組禽痘病毒活載體疫苗等,可分別用于雞、水禽、肉禽的疫苗免疫接種。我國人用禽流感疫苗臨床研究正在順利進行,開發前景很廣。雖然人禽流感的預防不能直接利用流感疫苗,但用流感疫苗接種易感者,可降低禽流感病毒基因和人流感病毒在人體內的重組幾率,進而減小人的患病機會[29]。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全民進行流感疫苗接種,盡最大努力把下一次流感大流行災難降到最低。職業人員防護一定要嚴格。各防御部門應嚴格遵守《禽流感職業暴露人員防護指導原則》,對在禽流感暴發疫區從事相關工作的醫務人員和疾病預防控制等職業的工作人員,以及參與捕殺、處理病死禽的工作人員嚴格進行個人防護。

國境口岸的衛生檢疫要加強。檢驗檢疫部門應在各口岸制定較完善的應急預案,主要針對口岸人禽流感衛生檢疫的實施方案,加強對國內外疫情發展動態的及時關注,來自疫區的出入境人員應主動申報,相關檢疫人員對其進行體溫監測、醫學巡查等衛生檢疫工作,如現場查驗發現有發熱、咳嗽、頭痛、全身不適等癥狀的人員,要對其進行仔細排查,對發現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染疫人或染疫嫌疑人,應及時采取醫學保護和治療措施。

7 結語

盡管醫學水平不斷提高,但人類感染禽流感仍頻頻發生,并未得到徹底遏制,且由單一亞型向多元化發展,這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當下最憂慮的是,禽流感病毒如繼續不斷地傳染人類而得不到終止,很有可能導致病毒變異,對人類構成極大的威脅[25,27]。我國《傳染病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都明確將禽流感作為重要的傳染病和突發事件管理,這是我國加強對禽流感預防和控制的重要手段。我國是畜牧業生產大國,很多地區的重要經濟來源是禽類養殖, 嚴防禽流感暴發尤為重要。我國南方地區為大量的野禽繁衍生息提供了適宜的地理環境,這也加重了禽流感預防的難度。因此,我們不僅要防止野禽的侵入,更應加強對禽流感的監測和控制,盡最大努力預防和控制禽流感的發生。WHO指出,只要禽流感病毒在環境中還存在,新的人禽流感病毒流行的危險就存在[4,30]。禽流感并不可怕,只要全世界攜手應對,終究會找到對其的防控和治療手段。

參考文獻

[1] Malik Peiris J S.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in humans[J]. RevSci Techniq, 2009,28(1):161-73. [2]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solation of avian influenza A(H5N1) viruses from humans--Hong Kong, May-December 1997[J]. Morb Mortal Wkly Rep, 1997,46(50):1204-1207. [3] Reina J. Factors affecting the virulence and pathogenicity of avian and human viral strains(influenza virus type A)[J]. En?ferm Infecc Microbiol Clin, 2002,20(7):346-353. [4] Mumford E, Arget M.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ata on po?tential sources of human exposure to avian influenza H5N1 vi?rus[J]. Influenza Other Resp Viruses, 2010,4:38-39. [5] Alexander D J, Captia I, Brown I H.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and influenza in humans[J]. Avian Influenza: Prev Control,2005,8:1-8. [6] Korteweg C, Gu J. Pathology, molecular b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avian influenza A(H5N1) infection in humans[J]. Am J Pathol, 2008,172(5):1155-1170. [7] Auewarakul P. Pathogenesis of the H5N1 avian influenza vi?rus in humans and mammalian models[J]. Future Virol, 2009,4(2):177-184. [8] Hayden F, Croisier A. Transmission of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to and between humans[J]. J Infect Dis, 2005,192(8):1311-1314. [9] van Boven M, Koopmans M, Du Ry van Beest Holle M, et al. Detecting emerging transmissibility of avian influenza virus in human households[J]. Plos Comput Biol, 2007,3(7):1394-1402. [10] Capua I, Alexander D J. Ecology, epidemiology and human health implications of avian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s[M] ∥Capua I, Alexander D J. Avian influenza and Newcastle dis?ease: a field and laboratory manual. Springer, 2009:1-18. [11] Malik Peiris J S.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and human disease [J]. J Clin Virol, 2003,28:S37-S37. [12] van der Werf S. From avian to human influenza: the virus perspective[J]. Epidemiology, 2006,17(6):S81-S82. [13] Swayne D E. Mechanisms of interspecies transmission of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at the human-animal interface[J]. Influen?za Other Res Viruses, 2011,5:44-45. [14] Auewarakul P. Infection of pulmonary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by H5N1 avian influenza virus and its role in pathogen?esis[J]. Future Virol, 2012,7(4):345-347. [15] Tanaka H, Ozaki H, Itamura S, et al. Avirulent avian influen?za virus as a vaccine strain against a potential human pan?demic[J]. J Virol, 1999,73(10):8303-8307. [16] Sandrock C, Kelly T. Clinical review: update of avian influen?za A infections in humans[J]. Crit Care,2007,11(2):209. [17] Makarov V V.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 induc?ing influenza pneumonia in humans[J]. Zhurnal Mikrobiol Epi?demiol Immunobiol, 2005,(3):105-109. [18] Briand S. Overview of human cases of avian influenza since 1997[J]. Influenza Other Resp Viruses, 2010,4:31. [19] Chan R W Y, Yuen K M, Yu W C L, et al. Replication of avian and seasonal influenza viruses in human bronchus and lung[J]. Influenza Other Resp Viruses, 2011,5:425-426. [20] Goubau P. Clinical aspects of human infection by the avian influenza virus[J]. Bull Mem Acad R Med Belg, 2009,164(10):252-256. [21] Obuchi M, Tashiro M. Current situation in human infections with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es[J]. Jap J Clin Med, 2010,68(9):1729-1735. [22] Smith J R. Oseltamivir in human avian influenza infection[J].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10,65:II25-II33. [23] Uyeki T M. Global epidemiology of human infections with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A(H5N1) viruses[J]. Respi?rology, 2008,13:S2-S9. [24] Owai P U. Global overview of human infections with the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and possible control measures[J]. J Food Agricul Environ, 2011,9(2):33-36. [25] Manabe T, Thuy P T P, Kudo K, et al. Impact of education and network for avian influenza H5N1 in human: knowledge,clinical practice, and motivation on medical providers in Viet?nam[J]. PLoS One, 2012,7(1):e30384. [26] 楊永弘. 關注人類禽流感病毒感染[J]. 中華兒科雜志, 2004,42(4):246-247. [27] Schunemann H J, Hill S R, Kakad M, et al. WHO rapid ad?vice guidelines for pharmacological management of sporadic human infection with avian influenza A(H5N1) virus[J]. Lan?cet Infect Dis, 2007,7(1):21-31. [28] Campbell J D. Vaccines to protect humans from pandemic avi?an influenza strains[J]. Maryland Med, 2006,7(1):15-18. [29] Bodewes R, Kreijtz J H C M, Baas C, et al. Vaccinationagainst human influenza A/H3N2 virus prevents the induction of heterosubtypic immunity against lethal infection with avian influenza A/H5N1 virus[J]. PLoS One, 2009,4(5):e5538. [30] van Riel D, den Bakker M A, Leijten L M, et al. Seasonal and pandemic human influenza viruses attach better to hu?man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epithelium than avian influenza vi?ruses[J]. Am J Pathol, 2010,176(4):1614-1618.

收稿日期:2012-10-31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172185) 作者簡介:任戈(1969- ),男,主治醫師

通信作者:孫超,(E-mail) sunchao2775@163.com

第二篇:我國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學特征

醫脈通 2014-02-20 發表評論 分享

文獻標題:Epidemiology of human infections with avian influenza A(H7N9) virus in China. 文獻來源:N Engl J Med 2014 Feb 370 6 :520-32

從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21日,H7N9病毒感染確診病例已超過200例,其中2013年12月1日以后持續發病的H7N9確診病例已超過65例。2014年2月6日,NEJM發表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馮子健教授等關于我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學特征研究論文。

2013年2月到3月間,我國確診了第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本研究對每個確診的H7N9病毒感染病例進行實地調查所獲得的數據進行了分析,并描述了2013年12月1日之前確診的H7N9病例的流行病學特征。

確診病例采用RT-PCR、病毒分離或血清學檢測等手段確定H7N9病毒的存在。獲取確診患者的人口學特征、接觸史、病情時間軸等相關信息。對有疾病癥狀的密切接觸者監測7天,并采集有癥狀進展的密切接觸者的咽拭子標本,通過RT -PCR檢測是否存在H7N9病毒。

研究結果表明,在確診為H7N9病毒感染的139例患者中,中位年齡為61歲(年齡范圍為2歲-91歲),71%患者為男性,73%患者為城鎮居民。確診病例分布在我國的12個地區。9人為家禽從業人員,在可獲得信息的131名患者中,82%有包括雞類在內的活禽接觸史。

共有137人(99%)住院治療,其中125人(90%)患有肺炎或呼吸衰竭,現有數據的103名患者中有65名(63%)入住重癥監護室。47人(34%)在疾病期的中位時間21天后院內死亡,88人出院,2例重癥患者仍住院接受治療,2例患者未入院接受治療。

在4個家庭聚集性病例中,不能排除H7N9病毒人傳人。除聚集性病例中的二代病例外,2675名患者密切接觸者完成了監測,其中28名進展為呼吸道癥狀(1%),所有接觸者的H7N9病毒呈陰性。

我國139例H7N9病毒感染確診病例的流行病學特點 研究發現

1.139例確診病例分布在10個省和2個直轄市,主要在華東地區。大多數H7N9病毒感染確診病例特征為:年齡較大(平均年齡61歲)、男性(71%)、城鎮居民(73%)。年齡<5歲或≥65歲,以及某些基本醫療狀況也被認為是出現并發癥風險較高的危險因素。大多數住院患者有嚴重的下呼吸道疾病,至今病死率為34%。

2.人類感染H7N9病毒比其他H7病毒更致命。H7N9病例患者比之前中國H5N1病毒感染患者的年齡大小更大,范圍更廣,但至今死亡比例和死亡風險比國內外報告的H5N1病毒感染比例要低。

3.加強對于輕癥H7N9病毒感染病例的監測可幫助確定疾病的臨床癥狀,出現H7N9癥狀的病例總數,并指導理解真實的死亡比例。任何年齡段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似乎都有可能感染H7N9病毒。由于監測和檢測的局限性,確診病例數量的可能低于實際已有癥狀的患者人數。

4.H7N9病毒感染從發病到住院的中位時間是4天,從發病到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中位時間為7天,從發病到死亡的中位持續時間為21天。而H5N1病毒感染相應的的中位數時間分別為7天,7.5 天和11天。確診患者發病后接受奧司他韋抗病毒治療的中位數時間為6天(2013年4月3日之前的中位數為9天)。

5.目前為止,H7N9病毒對金剛烷抗病毒藥物耐藥,但對神經氨酸酶抑制劑敏感。早期臨床H7N9病毒感染疑似病例和早期奧司他韋的用藥可能有助于減少疾病的進展。

患者病情危重或在奧司他韋治療之后出現病毒神經氨酸酶R292K變異,會導致體外神經氨酸酶抑制劑耐藥。因此,為指導臨床診療,需要臨床試驗來確定H7N9病毒感染治療的有效性,包括試驗藥物和聯合抗病毒治療。

6.H7N9病毒是一種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并且不會導致家禽出現癥狀或死亡,因此只有實驗室檢測可以確定家禽感染?,F有的病例數據中,82%患者曾經接觸過家禽或豬,包括曾去過活禽交易市場。這就提高了人畜共患H7N9病毒通過直接或密切接觸傳播,或通過接觸被污染的環境而從被感染的家禽或豬傳播到人的可能性。

7.基因測序結果顯示,人類、家禽或活禽市場環境樣品中分離出的H7N9病毒株相同。9例H7N9病毒感染(6.5%)患者為家禽從業人員,包括7名活禽市場的工人。

8.進一步證據表明,活禽市場關閉后H7N9確診病例減少。在發病前2個星期直接接觸家禽或鳥類、慢性疾病(不包括高血壓)、接觸家禽環境(包括去過活禽市場),是H7N9病毒相關感染的危險因素。一個生態模型研究估計,在受影響最大的4個城市中關閉活禽市場,可使H7N9病毒感染的平均持續天數降低97%至99%。

9.目前為止,H7N9病毒人傳人的可能性還沒有最終確定。但在4個家庭性感染病例中,通過密切、長時間、無保護的接觸有癥狀的患者后,有限的、非持續性H7N9病毒人傳人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10.雖然H7N9病毒人傳人的風險很低,我國國家指南仍推薦實施控制措施,比如H7N9患者的及時隔離、預防接觸和飛沫傳播、主動監測疾病密切接觸者等。此外,國家指南推薦,應盡快對H7N9病毒感染的疑似或確診病例給予奧司他韋抗病毒治療。

2013年,隨著上海和九個省份活禽交易市場的關閉,5月份H7N9的發病例數下降。但2013年冬季和2014年春季發病率的增加,表明其仍具有潛在的增加接觸人群傳播的可能性。

加強家禽和人之間的H7N9病毒監測、調查確診病例接觸者并進行病毒學調查分析、評估病毒在人類遺傳學中的變化對疾病傳播率增加的可能性,對于指導預防和控制工作,以及評估H7N9病毒發生大流行的可能性都非常重要。

關鍵詞: H7N9禽流感 流行病學

第三篇:有關H7N9禽流感流行病學的淺識

1.H7N9禽流感最早發生的國家

H7N9型禽流感是一種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兩地率先發現。H7N9型禽流感識全球首次發現的新型流感病毒,尚未納入我國法定報告傳染病監測報告系統,并至2013年4月初尚未有疫苗推出。被該病毒感染均在早期出現發熱等癥狀,至2013年4月尚未證實此類病毒是否具有人傳染人的特性。2013年4月經調查,H7N9流感病毒基因來自于東亞地區野鳥和中國上海,浙江,江蘇雞群的基因重配。

2.H7N9禽流感的病因和發展機制

2.1 病因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和野禽的一種從呼吸病到嚴重性敗血癥等多種癥狀的綜合病癥。目前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發生,給養禽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這種禽流感病毒,主要引起禽類的全身性或者呼吸系統性疾病,雞、火雞、鴨和鵪鶉等家禽及野鳥、水禽、海鳥等均可感染,發病情況從急性敗血性死亡到無癥狀帶毒等極其多樣,主要取決于帶病體的抵抗力及其感染病毒的類型及毒力

禽流感主要是指禽中流行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禽流感病毒可分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無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只發現H5和H7兩種亞型。由于種屬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況可以感染人。流感病毒可分為甲(A)、乙、丙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據流感病毒特征可分為HxNx共135種亞型,H7N9亞型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種,既往僅在禽間發現,未發現過人的感染情況。目前出現的3例病人,這也是全球首次報告人感染H7N9病毒病例。經對病人的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結果,未提示該病毒具有較強的人傳人能力;此次人感染的H7N9流感病毒從病毒生物學上屬于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屬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屬。禽甲型流感病毒顆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徑80~120nm,有囊膜?;蚪M為分節段單股負鏈RNA。依據其外膜 血凝素(H)和神經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為16個H亞型(H1~H16)和9個N亞型(N1~N9)。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還可感 染人、豬、馬、水貂和海洋哺乳動物??筛腥救说那萘鞲胁《緛喰蜑镠5N

1、H9N

2、H7N

7、H7N

2、H7N3,此次報道的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 毒。該病毒為新型重配病毒,其內部基因來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普遍對熱敏感,對低溫抵抗力較強,65℃加熱30分鐘或煮沸(100℃)2分鐘以上可滅活。病毒在較低溫度糞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 1個月,對酸性環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條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況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2.2發展機制

患者一般表現為流感樣癥狀,如發熱,咳嗽,少痰,可伴有頭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適。重癥患者病情發展迅速,表現為重癥肺炎,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出現呼吸困難,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進展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縱隔氣腫、膿毒癥、休克、意識障礙及急性腎損傷等。確診病例主要表現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熱(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癥狀。起病5-7天出現呼吸困難,重癥肺炎并進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并死亡 。

3.H7N9禽流感的傳播和流行的過程

3.1傳播途徑

人類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途徑主要是接觸感染。 1) 禽流感病毒可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進入人體傳染給人。

2) 直接接觸帶有相當數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糞、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經過眼結膜和破損皮膚引起感染。

3) 禽肉煮熟煮透后,病毒可被殺死,如果未經煮熟煮透食用,病毒就可能進入人體。所以如果食用未經檢疫或來自疫情暴發區的家禽,則不排除染病風險。 4)

買活雞回家時,如果是健康活雞基本是安全的,但如果是病雞就有危險。 少量染病的家禽能幸存下來,但它們至少在10天之內還會排泄含病毒的糞便。另外,雞的翅膀有可能藏有禽流感病毒,所以,雞翅膀撲打時可能會造成病毒釋放

3.2流行過程人感染人

H7N9禽流感傳染源目前尚不明確,根據以往經驗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學調查,推測可能為攜帶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類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傳播途徑為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密切接觸感染的禽類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觸病毒也可被感染?,F尚無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確切證據?,F階段高危人群主要是從事禽類養殖、銷售、宰殺、加工業者,以及在發病前1周內接觸過禽類者。 診療方案指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潛伏期一般為7天以內?;颊咭话惚憩F為流感樣癥狀,如發熱,咳嗽,少痰,可伴有頭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適。重癥患者病情發展迅速,表現為重癥肺炎,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出現呼吸困難,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進展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縱隔氣腫、膿毒癥、休克、意識障礙及急性腎損傷等。

4.H7N9禽流感的三級預防策略 4.1第一級預防

流感是一種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勤洗手、室內勤通風換氣、注意營養、保持良好體質有利于預防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出現打噴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癥狀時,要用紙巾、手帕掩蓋口鼻,預防感染他人。此外,還要特別注意盡量避免直接接觸病死禽、畜。 4.2第二級預防

不要輕視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癥與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癥相似,如發燒、頭痛、咳嗽及喉嚨痛等,在某些情況下,會引起并發癥,導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現發熱、頭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適等呼吸道癥狀時,應戴上口罩,盡快到醫院就診,并務必告訴醫生自己發病前是否到過禽流感疫區,是否與病禽類接觸等情況,并在醫生指導下治療和用藥。 4.3第三級預防

據診療方案,對臨床診斷和確診患者應進行隔離治療。對癥治療可吸氧、應用解熱藥、止咳祛痰藥等,并應盡早應用抗流感病毒藥物。同時印發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第一版)明確,同時具備4項條件的病例為監測病例:發熱(腋下體溫≥38℃);具有肺炎的影像學特征;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細胞分類計數減少;不能從臨床或實驗室角度診斷為常見病原所致肺炎。 防控方案要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發現符合監測定義的病例后,須于24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發現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確診病例后,應當于2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當日還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加強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實行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個案報告制度。自4月4日起,在已報告確診病例的省份啟動疫情信息日報告制度。通知要求,一旦發現病例,要及時報告,并加強密切接觸者追蹤管理、疫情溯源、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檢測等工作。

第四篇: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學及應對策略研究進展

[論文摘要] 2009年3月墨西哥與美國先后發生甲型H1N1流感,并在很短時間內席卷全球,引起了全球性的大流行,給全球的防控帶來巨大的挑戰。作者從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學綜述了目前全球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態勢,并闡述了其防控策略和措施,提出了下一步防控的關注點,以便更好地防控未來的甲型H1N1流感的大流行。

[關鍵詞] 甲型H1N1流感; 流行病學; 防控策略

2009年3月墨西哥暴發“人感染豬流感”疫情,在隨后的2個月時間內,隨著對其流行病學和病原學特征的深入了解以及疫情的迅速蔓延,世界衛生組織(WHO)使用“A(H1N1)型流感”代替“豬流感”一詞,并于6月11日正式將甲型H1N1流感警戒級別升至流感大流行警戒級別最高級(6級),我國于4月30日宣布將其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并按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規定的檢疫傳染病進行管理。7月10日,衛生部將甲型H1N1流感由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調整為乙類傳染病管理,并將檢疫傳染病調整為監測傳染病。作者就目前全球的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特征和應對策略作一綜述。

1 病原學

甲型H1N1流感病毒與季節性H1N1流感分類、理化特性和結構相似,但其具備豬、禽、人3種宿主流感病毒特征,并具有很強的基因重配能力[1]。其HA蛋白由HA1(326aa)和HA2(223aa)兩部分組成,二者由一個堿性氨基酸R連接,裂解位點aa序列為IQSR↓G,與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多堿基裂解位點相比,是典型的低致病性流感病毒特征之一 [2]。在糖基化方面,新甲型H1N1(2009)病毒的HA蛋白保留了古典豬H1的特點,與人季節性流感N1相比,分離株在糖基化方面與禽流感病毒更接近。非結構蛋白NS1同樣只有219aa,失去了PL基序,具有典型的豬流感病毒特征。截止2009年11月份,WHO認為目前雖有甲型H1N1流感病毒變異報道,但仍屬偶發和自發現象,變異病毒并未在人群中廣泛傳播,尚未造成感染人數的突增或者重癥和死亡病例的增加。

2 流行病學特征

2.1 流行概況

自2009年6月北半球進入夏季以來,甲型H1N1流感第1波對全球的襲擊逐步減緩,但從10月份以來,隨著北半球冬季的來臨,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整體呈逐步上升態勢,初現第2波現象。南半球流行高峰相對趨于平緩,但北半球的北美、歐洲及除東南亞以外的亞太地區甲型H1N1流感疫情不斷加劇,甲型流感活躍程度在北半球一些地區初步顯現達到頂峰跡象。北半球溫帶地區的流感傳播情況復雜多變:如在北美地區,美國近期報告的流感樣癥狀病例的人數呈急劇上升趨勢,流感活動強度超過了以往季節性流感的同期水平,加拿大、歐洲、中亞地區的

流感活動強度總體上保持在較低水平,日本流感活動強度穩步上升,已超過往年季節性流感的強度,南亞和東南亞的大部分國家以及中南美洲國家流感傳播程度報告不一。

目前認為罹患重癥或者致死的最高風險人群有3類:孕婦,特別在妊娠晚期者,發生重癥的危險性是一般人群的4-5倍[3];年齡在兩歲以下的兒童;罹患慢性肺部疾病者,包括哮喘。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北美的研究結果顯示[3]:少數民族和土著人群等弱勢群體發生重癥的危險性高于一般人群。雖然目前對肥胖的確切作用知之甚少,但相當一部分重癥和死亡病例都存在肥胖現象,特別是病態肥胖,而過去發生的大流行或者季節性流感都沒有將肥胖看作一種獨立危險因素。無心臟病史的高血壓和高脂血癥患者罹患重癥的風險,不同國家分析的結論差異較大[3]。

目前中國內地甲型H1N1流感病毒傳播速度加快,疫情波及范圍越來越廣,發病數出現快速增長趨勢,重癥和死亡病例數不斷增加。截止到11月15日,我國內地31個省市自治區累計報告69 160例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已治愈53 612例,死亡53例,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流感高發期。監測結果表明,我國目前病毒尚未發生變異,但近80%的流感病例為甲型H1N1流感患者。

2.2 流行過程

2.2.1 傳染源

在本次流感流行之前的一些研究表明:豬流感病毒未發生人際間的廣泛傳播

[4-5],而本次流行的流感病毒盡管來源于豬,但主要在人群中傳播,主要傳染源為甲型H1N1流感病人和無癥狀感染者。目前雖然在豬、火雞及一些寵物中檢測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這些都是零星發生,人類還沒有來源于這些動物或其相應制品的感染病例報道,不足以證明動物為傳染源。目前研究認為: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間平均每代病例之間的時間(generation time)間隔為2.5~3.0 d,平均潛伏期為1.5~2.0 d,類似于之前的流感病毒株[3]。若病例發病7 d后仍有發熱癥狀,表示仍具有傳染性[6]。

2.2.2 傳播途徑

甲型H1N1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有H1N1流感病毒,通過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等方式實現傳播;除了呼吸道分泌物,接觸其它某些體液(例如,腹瀉的排泄物)也可能感染H1N1。通過對美國與墨西哥的甲型H1N1流感病人的病毒分析發現其基因幾乎相同,支持甲型H1N1流感人際間相互傳染的結論。有研究者[7]研究認為通過飛沫將病毒傳播給他人是暴發的主要傳播途徑,未發現經空氣傳播的證據。全球統計數據結果顯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繁殖力(repeodcutive time,R0)為1.1~1.8,學校等集體場所此值更高一點[3]。香港、意大利、日本、墨西哥、美國、英國流感樣病例分析結果顯示,在住戶和其它密閉環境中的甲型H1N1流感續發率(secondary attack rate)為7%~13%[8-9],據美國報道當學校發生甲型H1N1流感暴發疫情時,其續發率高于此值。土著人群的續發率高于其它人群[10]。

2.2.3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是否感染主要取決于接觸機會和防護措施。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在美國和歐洲地區統計的數據顯示,青少年和年輕成年人是發病率較高的群體

[11-12]。加拿大數據分析顯示,年齡小于20歲者超過50%[13]。而老年人群受影響較少原因可能一是因為不同年代出生人群血清對H1N1流感中和抗體陽性率不同,Hancock等[14]研究發現,1980年后出生有4%的人群甲型H1N1中和抗體滴

度≥40,而1950年前出生有34%的人群甲型H1N1中和抗體滴度≥80;二是因為老年人群和社會接觸較少,而學生及青年群體則是社會活躍人群,集體學習、生活較多,導致疫情容易傳播[13]。

2.2.4 住院率、死亡率和病死率

研究[3]認為,年齡小于5歲兒童的甲型H1N1流感的住院率是其它年齡組的2~3倍,甲型H1N1流感的住院率范圍為從日本的2.9/10萬(病毒集中散發在夏季)到阿根廷24.5/10萬(病毒集中散發在冬季);南半球目前雖已經歷流行高峰,但在冬季仍然具有相似的住院率,范圍在10/10萬~24.5/10萬,遠高于同期病毒傳播活動強度較低的北半球,在巴西,部分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報告住院率最低為

8.8/10萬;住院病人中需要重癥監護的比例為10%~39%[15]。在氣候比較溫和的南半球,死亡率為1.8/10萬~14.6/10萬,由于不同國家死亡病例報道的準確程度存在差異,這個數值可能被低估,不同年齡組死亡率最高的則是50~60歲。20世紀3次流感大流行和季節性流感經歷表明,患有潛在疾病、兒童和老年人群中病死率較高,本次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中懷孕和患有代謝異常疾病是導致死亡的兩大非常重要的危險因素[16]。目前,世界各國甲型H1N1流感平均病死率約為

1.24%,我國病死率約為0.065%,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20。

3 防控策略與措施

3.1 防控策略

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根據疫情發展,不斷調整流感警告級別和防控策略,指導全球各國開展防控工作,4月27日和4月29日,WHO連續兩次將流感大流行警告級別分別提高至4級和5級;6月11日,WHO將警告級別升至最高級別6級,宣布全球進入流感大流行階段,疫情嚴重程度屬于中等。同時建議各國從流感流行的準備階段進入應對階段,從對輸入性病例的“圍堵”轉向對病人的診斷與治療。隨著疫情發展,世界衛生組織警告須防控甲型H1N1流感第2波疫情,做好流動人口、學校、托兒機構和社區甲型 H1N1流感預防控制工作,采取各種措施克服“防范疲勞”,應對可能到來的秋冬大流行。近期,隨著北半球流感流行季節的到來,全球更加關注高危人群和重癥病例的防治[17],同時隨著各國甲型H1N1流感疫苗上市,應不斷加大疫苗的研發和接種力度。

由于此次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起源于北美,流行前期我國采取的防控措施主要以防控“境外輸入性病例”為主,以延緩甲型H1N1流感發生本土流行的時間。隨著我國境內本土感染病例所占的比例不斷增大,病例數量急驟增多,提出堅持“外堵輸入,內防擴散”的策略。目前,在本土病例占絕對優勢情況下,我國的防治策略主要是:加強暴發疫情的管理、重癥病例的救治以及重點人群的疫苗優先接種。

3.2 防控措施

流感大流行的干預措施可分為藥物性和非藥物性干預措施。藥物性干預措施包括疫苗和抗病毒藥物, 特異性高,干預效果好,但數量有限,覆蓋面小,特別是對于資源匱乏的國家,實現難度大;非藥物性干預措施包括隔離、檢疫、社會隔離、旅行措施、健康教育等,特異性和干預效果相對較弱,但易于實現,覆蓋面廣,也是阻止疫情蔓延的有效途徑。

3.2.1 藥物干預措施

3.2.1.1 甲型H1N1流感疫苗 甲型H1N1流感發生后有研究[14]表明:人群普

遍缺乏對甲型H1N1流感的免疫力,尤其是青少年和兒童等高發人群,幾乎沒有免疫力,近年來生產的季節性流感疫苗對甲型H1N1流感幾乎沒有交叉保護。為此WHO積極推動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制,世界很多國家制定了本國相應的疫苗研發計劃[18]。2009年7月20日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對10家具有季節性流感疫苗生產資質的企業,批準進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制和臨床試驗。朱鳳才等[19]的臨床試驗表明,我國甲型H1N1流感疫苗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達到或超過歐盟和美國相關標準。由于目前疫苗產量有限,無法實現廣覆蓋的接種目標,不同國家也制定優先接種人群[20],截止至2009年11月19日,全球大約有40個國家開展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人群接種工作,其中中國和澳大利亞是最早開展人群接種的國家。鑒于1976年“豬流感”疫苗在人群中接種后發生格林巴利綜合征風險大大增加的教訓[21],甲型H1N1流感疫苗上市后發生格林巴利綜合征等罕見不良反應的監測尤為重要。

3.2.1.2 季節性流感疫苗 季節性流感疫苗包括H1N

1、H3N

2、B型3種流感亞型毒株成分。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可有效降低季節性流感病毒在人群間的傳播水平,減少其與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體內重配的概率,延緩潛在的毒力更強的新型重配流感病毒的出現。同時在季節性流感高峰來臨之際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減少季節性流感發病,可為甲型H1N1流感防控爭取更多的人力和物力。

3.2.1.3 抗病毒藥物 抗流感病毒藥物有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奧司他韋和扎那米韋)和離子通道抑制劑(金剛乙胺和金剛烷胺)兩類。WHO于2009年11月16日公布,在全球的甲型流感耐藥性持續監測結果顯示,多個國家發現對奧司他韋有耐藥現象,但這些都是個案。美國對486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進行了離子通道抑制劑耐藥性檢測,100%耐藥。M2蛋白是烷胺類藥物作用的靶蛋白,其跨膜區5個氨基酸的改變可以使病毒產生對金剛烷胺類藥物的抗性,新甲型H1N1病毒自產生之日起就具備對金剛烷胺類藥物的抗性。因此,目前抗甲型H1N1流感的首選藥物為奧司他韋(達菲),病人應在3 d以內用此藥效果最佳。

為防止對抗甲型H1N1流感藥物產生抗藥性,不主張人群大規模使用抗甲型H1N1流感藥物,藥物預防只針對甲型H1N1流感密切接觸者。隨著疫情的不斷擴大,美國等國對密切接觸者和輕型病人不主張抗甲型H1N1流感藥物。其他藥物如中藥、抗生素等可根據患者病情配合使用以增強患者抵抗力,防治合并感染。

第五篇:柳江縣應對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醫療救治工作方案

為有力、有序地做好應對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的醫療救治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疫情對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根據自治區衛生廳《關于印發廣西應對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醫療救治工作總體方案的通知》(桂衛醫〔2009〕233號)和《柳州市應對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醫療救治工作總體方案的通知》(柳衛醫字〔2009〕179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調整和完善柳江縣醫療救治工作組織領導機構、專家組和應急醫療隊

(一)成立柳江縣應對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醫療救治工作領導小組。其主要職責是負責組織、協調和指導全縣醫療救治工作。成員名單見附件1。

(二)調整柳江縣甲型H1N1流感醫療救治專家組。其主要職責是負責全縣醫療救治技術指導和對重癥病例進行會診。成員名單見附件2。

(三)成立2支縣級甲型H1N1流感應急醫療隊。醫療隊從縣中醫院、縣婦幼保健院2所縣屬非定點醫院中抽調人員組成,上述2所醫院各組建1支醫療隊,并配備必要的醫療用品和車輛,由縣衛生局根據需要派出支援縣定點醫院(縣人民醫院)住院治療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醫療救治工作。每個醫療隊由8名醫務人員組成,包括醫師4名(呼吸、傳染病、兒科、中醫科及其他內科專業)、護士4名,其中隊長要求主治以上職稱。

請縣中醫院、縣婦幼保健院將甲型H1N1流感應急醫療隊人員名單(包括姓名、性別、科別、專業、職稱、手機號)于2009年11月19日前報至縣衛生局醫政股備案。

二、 認真落實醫院預檢分診制度,規范發熱門診工作

(一)各醫療機構要認真貫徹《醫療機構傳染病預檢分診管理辦法》,加強門(急)診病人的預檢篩查和登記,要將經過專門培訓、有豐富工作經驗的醫務人員安排在分診崗位。預檢處應標識明確、通風良好,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為發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提供外科口罩等防護用品,引導病人就診。

(二)縣人民醫院要加強發熱門診的建設和管理,進一步完善環境布局和病人就診流程,其他醫院和鄉鎮衛生院要設置相對獨立的發熱呼吸道病人診室和隔離留置室。

(三)醫療機構在接診發熱呼吸道病人時,要按照《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2009年試行版第三版)》的要求,認真進行鑒別診斷,詳細詢問病人流行病學史,特別是與病人共同工作、生活和學習的密切接觸人群中有無流感樣病例聚集發生。

三、分級分類救治甲型H1N1流感病人 根據衛生部下發的《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2009年第三版)》要求,按照“政府主導、屬地管理、分級救治”的原則,科學、規范、有力、有序地組織實施甲型H1N1流感醫療救治工作。

(一)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診斷。甲型H1N1流感病例診斷由經治醫師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和臨床診療規范、常規,結合衛生部《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2009年第三版)》作出。

(二)甲型H1N1死亡病例的判定。柳州市轄區內首例死亡病例由自治區衛生廳組織專家討論確定死亡原因;后續死亡病例由柳州市衛生局組織專家討論確定死亡原因。死于甲型H1N1流感或由其引起的原有基礎疾病加重導致的死亡計入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

(三)對甲型H1N1輕癥病例可采取設立臨時隔離治療點或采取居家隔離治療措施。各醫療機構要落實衛生部《甲型H1N1流感輕癥患者居家隔離治療管理方案(試行版)》要求和有關規定,根據本轄區甲型H1N1流感醫療救治需要、醫療資源現狀及收治能力,對符合標準的輕癥病例采取設立臨時隔離治療點或采取居家治療措施。寄宿學校等單位發生聚集性疫情時,可采取集中患者、集中管理、就地集中隔離治療的方式,在學校等單位內設立臨時隔離治療點,由衛生部門組織醫務人員負責臨時隔離治療點內病人的每日體溫、病情監測和治療。其他散發病例可采取居家隔離治療方式。其居家隔離治療由定點醫院經治醫師結合相關診療方案和患者具體病情確定,在征得患者同意后進行。同時要告知患者居家隔離治療注意事項,指導患者家庭做好患者隔離、共同居住者防護、家庭清潔、消毒和廢物處理等措施,保證居家隔離治療科學、有效、規范開展,防止因管理不力造成疫情擴散或傳播。一旦發現病情惡化要及時轉至定點醫院進行治療。對臨時治療點或居家治療的甲型H1N1病人,要按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書寫有關病歷,做好登記統計和疫情報告工作。

(四)對需住院治療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在定點醫院集中收治。

指定柳江縣人民醫院為我縣甲型H1N1流感病例定點收治醫院。當患者數量超過定點醫院收治能力時,增加柳江縣中醫院為定點收治后備醫院,并報市衛生局備案。各醫療機構要明確本單位醫療救治職責,按照“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收治”原則,結合本縣疫情發展特點和醫療資源情況,在滿足日常醫療需求和急危重癥救治的前提下,由定點醫院集中收治甲型H1N1流感病例。定點醫院要符合呼吸道傳染病收治要求,不具備條件的要對相應的設備設施等進行改善,使之達到收治呼吸道傳染病的要求??h衛生局根據疫情發展態勢統一組織騰空定點醫院床位和啟用后備定點醫院,對符合出院條件的患者可以辦理出院手續,對不符合出院條件的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地轉送至非甲型H1N1流感定點醫院繼續治療。必要時,可以建議縣人民政府征用賓館、學校等集中收治甲型H1N1流感病例。

(五)對甲型H1N1流感重癥病例在市級定點醫院集中收治。市級重癥病例收治定點醫院:柳州市人民醫院;市級重癥病例收治后備醫院:柳州市工人醫院和柳州市柳鐵中心醫院。各有關醫療機構要加強對重癥、高危病例的診治以及學校等人群集中單位的暴發疫情的病例救治工作,及早發現和救治重癥病例,盡力減少死亡病例的發生。

各定點醫院發現重癥病例,應立即向縣衛生局報告,同時通報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做好相互密切配合;縣衛生局接到報告后在立即組織專家組進行會診的同時,立即向柳州市衛生局醫政科報告。

(六)甲型H1N1病例病原學檢查要求及出院標準。住院的疑似病例和臨床診斷病例須做甲型H1N1流感病原學檢查。體溫正常3天,其他流感樣癥狀基本消失,臨床情況穩定,可以出院;因基礎疾病或合并癥較重,需較長時間住院治療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在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檢測轉為陰性后,可從隔離病房轉至相應病房做進一步治療。

四、醫院感染控制

各醫療機構要高度重視甲型H1N1流感醫院感染控制工作,嚴格按照《甲型H1N1流感醫院感染控制技術指南(2009年修訂版)》要求,制訂相關管理制度,完善工作規范和流程,建立并落實工作人員崗位責任制。要根據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學特點,針對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三個基本環節,切實落實各項措施,有效開展消毒隔離工作,科學實施醫務人員個人防護。要按照《醫療機構預檢分診管理辦法》,規范門診、急診的接診流程,在易于隔離、方便患者就診的地方設立相對獨立的發熱門診和隔離觀察室,有明顯標識引導。發熱門診要保證充足的候診、就診空間,改善通風條件,及時分流患者。要加強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嚴格實驗室質量控制。要加強病房管理,嚴密監測住院病例癥狀,發現疑似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患者應當及時隔離,避免感染其他患者。要加強探視管理,對有發熱、流感癥狀的探視人員應當限制進入病房。要加強醫務人員個人防護,發現有發熱、流感癥狀的醫務人員應避免接觸患者。定點醫院的環境布局要符合醫院感染控制要求,要加強人流和物流的管理,嚴格執行探視制度,防止院內交叉感染。

五、病人轉運

醫療機構轉運需住院治療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時,通知縣120急救中心或由醫療機構(在做好個人防護情況下)將病人轉運至有關定點醫院。急救指揮中心或醫療機構要按照《甲型H1N1流感病例轉運工作方案(2009年修訂版)》有關規定,設置專門的區域停放轉運救護車輛,配置洗消設施,配備專門的醫務人員、司機、救護車輛負責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轉運工作??h120急救中心要做好病例轉運交接記錄,并及時報相關衛生行政部門。

六、物資準備

局醫政股和定點醫院要詳細掌握可調動的醫療資源數量,包括病床數、醫護人員數、呼吸機數(包括成人呼吸機和兒童呼吸機)、救護車數、儲備的藥品和防護用品數,以及其他必需的設備、設施數,并保證儲備物品的完好和可用。要科學測算現有醫療資源和流感大流行期間所需醫療資源之間的差距,儲備必需的呼吸機、藥品、防護用品等。要及時評估儲備的醫療資源,一旦資源不足,應及時申請補充。要做好定點醫院感染科、呼吸科、重癥醫學科、實驗室檢測等能力的儲備和建設。

七、醫務人員培訓和演練

局醫政股要及時組織各醫療機構負責人及醫務科長開展《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2009年第三版)》、《甲型H1N1流感輕癥患者居家隔離治療管理方案(試行版)》、《甲型H1N1流感醫院感染控制技術指南(2009年修訂版)》等相關甲流H1N1流感知識培訓。各醫療機構要采取多種形式組織醫務人員開展全員培訓,各鄉鎮衛生院要在11月底前完成對鄉村醫師的全員培訓,層層抓落實。使其熟悉掌握甲型H1N1流感相關防控和診療方案、處置原則、工作流程等,提高早期識別重癥病例的能力,提高救治成功率,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死率。定點醫院要制定具體的工作方案,包括組織領導、職責分工、騰空流程、安全保障等,并組織開展病區騰空、病例分流轉運、醫院感染防控等工作的演練,確保取得實效。

附件:1.柳江縣應對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醫療救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2.柳江縣甲型H1N1流感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名單

主題詞:衛生 醫療 甲型H1N1流感△ 方案 通知

抄送:柳州市衛生局,縣委辦公室、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

縣政府辦公室,縣政協辦公室。

柳江縣衛生局辦公室

2009年11月16日印發

(共印35份) 附件1

柳江縣應對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 醫療救治工作領導小組名單

長:覃文青

局長 副組長:韋明標

副局長

陳桂生

柳江縣人民醫院副院長

員:楊日清

局黨政辦公室主任

潘文忠

縣人民醫院副院長 覃鳳嚴

縣中醫院院長 韋永格

局計財股股長 羅運姣

局醫政股股長

韋蘭蓀

局主任科員

馮世彪

局醫政股干事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衛生局醫政股,辦公室主任由韋明標兼任,辦公室副主任由羅運姣、韋蘭蓀、馮世彪兼任,辦公室成員從有關單位抽調。

附件2

柳江縣甲型H1N1流感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名單

長: 韋明標

副局長

副組長: 潘文忠

縣人民醫院副院長、主治醫師

陶俊輝

縣疾病控制中心副主任、副主任醫師 吳吉順

縣人民醫院醫務科科長、主治醫師

成 員:何麓酈

韋韓榮

李 明

韋通建

韋之平

張玉和

唐廣強

張催蘭

韋美發

黃雪源

練燕青

張力量

韋秋玲

范國超

韋淑蘭

熊柳蕓

韋愛勛

梁潔燕

韋秋榮

韋小兵

練春萍

常玉萍

張家蘭

覃春蘭

梁玉寧

韋雪玲

縣婦幼保健院副院長、主治醫師

縣中醫院副院長(內兒科主任)、主治醫師縣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主治醫師 縣人民醫院傳染科主任、主治醫師 縣人民醫院門診部主任、副主任醫師 縣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主治醫師 縣人民醫院兒科主任、主治醫師

縣人民醫院婦產科科主任、主治醫師

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副主任醫師 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主治醫師 縣人民醫院病理科主任、醫 師

縣人民醫院放身科科主任、主治醫師 縣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主治醫師 縣人民醫院檢驗科科主任、主管技師 縣人民醫院感控科主任、主管護師 縣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主管護師 縣人民醫院傳染內科護士長、護 師 縣人民醫院呼吸內科護士長、護 師

縣人民醫院兒科護士長、主管護師

縣人民醫院婦產科護士長、主管護師 縣中醫院醫務科科長、主治醫師

縣中醫院中醫(急診)科主任、主治醫師 縣中醫院護理部主任、主管護師

縣中醫院醫院感染科主任、主管護師 縣婦幼保健院婦產科主任、主治醫師

縣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主治醫師

縣疾病控制中心計免科長、主管醫師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強基礎轉作風樹形象下一篇:企劃部部長述職報告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