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30年村支書與婦女主任

2023-06-24

第一篇:30年村支書與婦女主任

如何當好村支書與村委會主任

當好村支書與村委會主任的看法 ---惠生禮在干部作風整頓學習活動上的講話

下面,我重點就如何當好村支書與村委會主任,談點看法,稱作是對新一屆村“兩委”班子的要求與希望:

農村是全國最基層,村干部是全國最基本的官,也是全國最小的官(九品),就是這最基層、最低層、最小的官卻肩負著最重要的使命:把黨和國家對農村的各種政策落到實處。即官職很小而受氣,任務艱難而重要,使命光榮而神圣。在座的大家都是去年村“兩委”換屆中競爭成功者,是村里的“大能人”、佼佼者,村里今后三年的發展重任就自然扛在在座的大家肩上了。如何才能不辜負選民或群眾的信任,如何才能真正意義上得到群眾的支持,當好群眾的代言人并有所作為,這應該是大家靜下心來需要特別認真思考的。在這里,我想談談我的看法,與大家特別是村支書與村委會主任們一起學習與交流。我想要當好新形勢下農村的官,就要注重努力做到下列幾個方面:

一、講團結,樹立團隊精神,增強工作的凝聚力。

團結是合作共事的基礎,也是當干部的起碼素質。團隊精神就是合作精神。講團結就是要求村支書與村委會主任凡事多溝通、多交流、多商量,減少誤會,增進信任。目前,當緊的是“兩委”主要成員要學會正確處理兩方面的關系:

一是要學會化解矛盾,處理好新班子與舊干部、競爭對手之間的關系。在座的各位無論是連任還是新任都是換屆選舉的最終勝利者、成功者,有的在選舉的過程中順利些,有的在成功的路上走的相當艱 - 1 -

難,無論是穩操勝券者也好,還是險中取勝者也罷,我想,成功與勝利當選不應該是你們最終目的,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在任期內能夠有所作為,能夠帶領群眾干事創業,共同致富。因此,希望大家能夠盡快完成角色轉換,增強干部意識,不能混同于一般百姓,要時時處處率先垂范成為群眾的榜樣。對待落選的舊村干部、競爭對手以及在選舉過程中有過不同意見的群眾,要有容人的氣度與雅量,主動、熱情、友好、友善對待。競選好比下棋,盤中是對手,盤下是朋友,勝者要有姿態與雅量,要寬容大氣,要主動安慰落選的競爭對手,化解矛盾,增進理解,并利用他們共同搞好村里事務。大家一定要明白,落選的競爭對手,在村里也具有一定的人緣與實力,絕對是村里的人才,具有一定范圍的號召力,把同他們的關系處理好了,工作中就有可能順利些,反之就可能導致村里有派性,鬧不團結,各種工作就不好開展。再從我鎮實際情況看,如果大家競爭當選的目的為名,正村級干部官不大,是中國最小的官、最麻煩、最難當好的官;如為利,大多數村集體沒有經濟收入,是集體經濟收入的“空殼村”。因此,希望大家能以平常之心對待自己的職位,冷靜、妥善、理性地處理好每一件事,不能夜郎自大,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道自己是誰,更不要老子天下第一,為所欲為,要知道“狗狂換磚頭,人狂栽跟頭”!

二是要處理好村“兩委”之間的關系。村黨支部既要堅持村黨支部在農村各種組織和多項工作中的領導核心,又要尊重、支持村委會正常開展好各項工作。村委會在黨支部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就是說,

黨支部是村里的領導核心,處于領導地位、主導地位,而村委會受黨支部領導。當然,黨支部要科學合理地領導村委會,不是讓黨支部瞎指揮村委會。村委會要主動接受黨支部的領導、主動向黨支部匯報工作,形成黨支部與村委會密切合作、融洽共事的良好工作局面。(舉例:評低保、評救濟物資、村委會主任不要誰當支書,買壩、買集體資產不經支部的等等)。村長:村里的家長,不是地主,不要當了村長就不知道自己是誰?為所欲為,要吸取崔彩榮的深刻教訓!

我覺得小沈陽說的賊好:人生可短暫了!呵!能在一起合作共事的確是一種緣分,“兩委”成員之間要多溝通、多理解、多支持、多尊重,在共事當中求大同,存小異,以顧全大局為重,以維護團結為重,以村里發展為重,以農民增收為重。不要當了幾年“兩委”領導而在村民中人緣漸差,威信掃地、樹敵太多、冤家太多!

二、講服務,樹立為民意識,增強工作責任感

群眾選擇我們做村里的“當家人”,這是群眾對我們的信任。我們就要為群眾負責,就要當好群眾的代言人。為群眾負責或當代言人的過程就是服務的過程。鄧小平說過:領導就是服務。村官雖然很小,但責任重大,特別是新形勢下的農村工作在“多予少取”政策下與農民組織化程度普遍較低現實下更加難做,農民不講貢獻只講索取,動輒告狀上訪,追求他們認為所謂的公平。這時講服務至關重要。如果我們在一晃就過去的三年任期內,得過且過,村里還是山河依舊,面貌未改,群眾生活水平還是原來檔次沒有提高,甚至把村里弄了個一塌糊涂,這就更無法向支持與信任我們的群眾交代,也就辜負了鎮黨

委、鎮政府的期望與要求。因此,希望大家平時能夠經常想一想,群眾選我們做什么?在任期內應該做什么?(油花、干正事?謀福利還是謀私利)將來為集體能留下點什么?要切實有為民謀利益求實惠的責任意識,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在其位,謀其政,干其事,盡其責。一定要從村里的村情實際出發,盡快理清發展思路,明確工作思路,找準工作突破口,發揮才智、施展本領,實實在在為群眾辦幾件力所能及的實事、好事,特別是對群眾承諾了的事,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必須立說立行、有諾必踐、取信于民。否則群眾會說在座的大家又在吹牛、打高射炮!

三、抓機遇,樹立發展意識,增強發展的主動性。

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贏得群眾信任的關鍵,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發展就是提高就是前進。一個好的干部要善于發現與把握,利用機遇促發展,這就是當干部的功底。如何發現農村發展機遇?這里的關鍵是要多學習中、省、市關于農村的政策、看報、看新聞、聽廣播。當前我們面臨的發展機遇很多:

一是國家強力推進西部大開發中省市對“三農”工作的投資力度加大,強農富農政策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入多,表現在公路建設、飲水、水利等方面。

二是省委、省政府支持榆林跨越發展的27條政策進一步落實,扶南資金支持力度加大,主要表現在小城鎮建設上、文化旅游景點打造上、主導產業建設上、特色農業上等。

三是移民搬遷(黃河沿岸土石山區)

四是市上對南六縣“北煤南配“的支持(能源化工基地建設)。 五是李縣長全抓我鎮工作,林業局全抓我鎮工作。

因此,我們要有抓機遇就是抓投資,抓投資就是抓發展的思路與信心,千方百計尋門路,想方設法找關系,爭取給村里搞些項目、爭取些資金、解決上一些群眾盼望解決的事,以對得起群眾信任、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組織的所盼!

四、講實干,樹立務實意識,增強工作的實效性。

農村工作千頭萬緒,多樣而具體,上面可以一級一級一直往下推,到農村已推到底了,推得靠墻了,再別無他處可推了,必須把件件事情全部落到實處,這客觀要求我們鄉村兩級干部必須實打實地干!如果我們沒有一種腳踏實地、奮勇爭先的干勁,沒有一種知難而進、不怕困難的硬勁,沒有一種敢于面對矛盾、迎接挑戰的拼勁,沒有磨勁與韌勁,就很難把千頭萬緒的農村工作做好,可能在一晃而過的三年任期內留不下任何政績記載,將成為名義上的任期內的“過客”。因此,我希望大家,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要有一種強烈的發展使命感,為民工作的責任感和使群眾致富的緊迫感,求真務實,真抓實干,不等、不靠,實實在在給村里謀些長遠發展的事,干些近期群眾發財的事,想方設法辦幾件使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事。不要因為些雞毛蒜皮的事而鬧得不可開交,誤了正事大事。這里給大家明確一下“兩委”、“印章”的管理,村黨支部印章由村支書或支部組織委員管理,村委會印章由村會計管理。

五、講廉政,樹立勤廉意識,增強向心號召力。

廉政、勤政是黨對領導干部的起碼要求,現實生活中群眾的法制觀念、參政意識、廉政意識較前明顯增強,對我們鄉村兩級干部的素質要求明顯提高,特別是村干部你們天天生活在村里,生活在群眾眼皮底下,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群眾看的最清楚。公生明,廉生威。群眾最佩服的就是辦事公道、沒有私心、一身正氣的干部;群眾最痛恨的就是辦事不陽光優親厚友,滿腦子私家多吃多占,心懷鬼胎神神秘秘的干部,特別憎恨那些大吃大喝窮扎勢的干部。有的村干部,本來村里窮得叮當響,還要個欏松哩扎勢,便飯吃不下,不過癮,吃飯非得上個酒不行,不然就顯示不出是村干!出村就得打個的,坐摩托太掉價,不然就表現不出自己是村干!吃飯穿衣要量家當,不要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沒酒喝涼水。希望大家時刻牢記“廉潔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帶人”的道理,不該干的不干、不該說的不說、不該做的不做。凡是三思而后行,清清白白為人,踏踏實實干事。

同志們,一個人的自身價值是通過自己的工作體現出來的,一個人的好名聲好口碑也是通過做具體事漸漸體現出來的。希望大家做一個政治上明白人,事業上的有心人,經濟發展上的領路人,廉潔自律的清白人。希望鎮村兩級干部,團結一致,艱苦奮斗,倍加珍惜群眾的信任與支持,切實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做到“新班子、新思路、新機制、新業績”,為全鎮的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第二篇:(村支書與村主任)黨風廉政建設個人心得體會

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大陽坡村黨總支書記陳秀蘭

半年來,按照魏家臺鎮黨委要求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部署和要求,本人在實際工作中十分重視個人的廉政建設,并能始終把它放在重要位置,加強了相關內容的學習,積極參加了鎮黨委布置的思想教育和組織的相關活動,從而進一步增強思想政治素質,增強拒腐防變意識和能力,提高保持清正廉潔的自覺性,自覺遵守黨紀國法,在思想上筑起黨風廉政建設防線和思想道德防線,經受住市場經濟的考驗,現將半年來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匯報如下:

一、學習理論、改進思想作風

近年來,在新的形勢下發生了一些新變化,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有些問題甚至比較突出,比如理想信念動搖,思想觀念陳舊,黨員意識和執政意識淡薄,帶領群眾前進的能力不強,難以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事業心、責任感不強,思想作風不端正,工作作風不扎實,脫離群眾;思想理論水平不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能力不強,缺乏解決復雜矛盾的能力,有的甚至以權謀私,腐化墮落;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不強,有的甚至軟弱渙散,不起作用。這些問題歸結起來,一個是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一個是不符合“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的要求。這些“不適應”、“不符合”的問題,如果不認真加以克服、解決,就會嚴重影響黨的先進性。在這一方面本人重視思想作風的轉變,重視政治素質提高,通過學習教育,進一步增強了實踐“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的自覺性、堅定性,進一步明確新時期保持預備黨員先進性的具體要求,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進一步強化預備黨員意識,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人生觀,提高民主管理和制度管理的水平,增強了拒腐防變能力。在工作實際堅持

- 1息,了解狀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三是帶頭堅持民主集中制的工作原則;四是自覺接受監督;五是思想作風深入,密切黨群關系,依靠群眾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自覺構筑生活作風上兩道防線:一是黨紀國法防線,二是思想道德防線,不斷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并且努力達到五個增強:一是隨著改革不斷深化,進一步增強了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二是隨著改革不斷深化,進一步增強了正確理想信念;三是隨著改革不斷深化,進一步增強了貫徹民主集中制的自覺性和維護團結的責任感;四是隨著改革不斷深化,進一步增強廉潔自律的意識和拒腐防變的自覺性;五是隨著改革不斷深化,進一步增強了克服困難戰勝困難意識。圍繞“求實”,始終把黨風廉政建設放在重要位置,突出“三個堅持、三個作用”,即:堅持學習達到教育作用;堅持制度達到保證作用;堅持溝通達到督促作用,保證生活作風沿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圍繞“從嚴”,嚴格遵紀守法和道德規范,嚴格遵守各項廉政法規制度,以鎮黨委完善的規章制度來約束自己,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增強自我約束能力,真正做到思想作風過硬,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為民,實實在在干事,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保持艱苦奮斗的革命本色和積極向上的人生追求,推動兩個文明建設。在工作上,堅持辦一切事情以量力而行,花少錢辦好事,勤儉節約,精打細算,講求實效。在生活上,保持艱苦奮斗的,頂得住誘惑,經得住考驗,做到一身正氣,一塵不染。

四、關心社會,永葆政治本色

在新世紀新階段,永葆黨員的政治本色是深刻理解和掌握“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并自覺付諸行動的重要內容,在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與構建和諧社會的實踐中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進性。特別是在服務人民群眾方面,牢牢把握和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觀念,把群眾滿意作為“標桿

- 34實成為行動的準則,貫穿和體現在各項工作的具體實踐中去。求真是一種覺悟、一種境界、一種品德、一種精神,是分析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有力武器。從大的方面講,是科學判斷新形勢,準確把握規律,探求辦法措施。具體到我們計量檢測人員來說,就是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堅持把新農村建設發展放在首位,客觀分析存在的問題和差距,清醒地看到前進中的矛盾和困難,增強加快發展的壓力感、緊迫感。同時,又要看到我們良好的工作基礎、各方面的優勢條件,堅定信心,搶抓機遇,推動新農村建設不斷向前發展。勤于思考,學會用心,善于從問題中總結和提煉經驗性的做法,用以解決工作中的矛盾、發展中的難題。也就是說既要有加快發展的高度熱情,又要有扎扎實實的工作態度,使我們的各項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有創造性。我們要堅持遇到困難不縮手,以實干求實績,以實干求發展。

三、抓好黨風廉政建設

腐敗現象的存在是我們不容回避的問題,這方面的問題最傷群眾的感情,最損害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我作為一名黨員、一名村主任,要毫不松懈地抓好黨風廉政建設,以實際成效取信于民。要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堅持立黨為公、把反腐敗斗爭深入進行下去。要堅持標本兼治、把反腐倡廉工作寓于經濟建設的全過程,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問題。要強化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構筑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要時刻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自覺地以黨紀政紀約束自己,用群眾的滿意程度鞭策自己,模范地遵守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做到自重、自省、始終保持共產黨員自身的模范行動和實踐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作為一名黨員,我們應自覺自愿擁護黨的領導,旗幟鮮明地維護黨的形

- 2

第三篇:30年同學會發言稿與30年同學聚會致辭[精選]

30年同學會發言稿

各位同學:大家好!

今天我們全班同學在闊別三十年后相聚在了一起,這實在是極不容易。首先感謝我們水動777班的班主任白老師來參加今天的同學聚會。感謝全體同學來參加這次的同學相聚,也感謝各位夫人、各位先生一道來共同分享這久違了的相聚時的幸福時刻。

同學們,三十二年前,我們以恢復高考第一屆中的佼佼者從廣闊天地的農村里、工廠中,懷著青春的夢想,揣著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有緣走到了一起,相遇相知;近三年時間的同窗共讀,使我們建立了世間中最為珍貴的同學之情。在三十年前的夏日,我們又揮手闊別,帶著同學間互相的鼓勵與祝福,帶著下次相聚的期盼,再次走入社會去實現我們曾有的抱負,去驗證我們人生的價值,去開創個人事業的輝煌。然而我們奔赴在四面八方,離散無期、相聚無期。

在經過三十年的歲月之后,駐足回眸,那同窗的近三年時間,是多么的寶貴、多么的難得、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值得回憶和珍惜!同學們:這人生的三十年,為理想、為抱負、為憧憬、也為了幸福和生計而忙碌奔波、輾轉浮沉、辛苦打拼,大家少于聯系,或許彼此都近至于在被對方遺忘的角落。

三十年的分別,三十年的懷念,給了我們相約相聚的足夠理由。今天我們終于放下手頭的瑣事,摒棄工作的煩惱,拋卻塵世的喧囂,來參加我們遲到了多年的同學聚會,來聽聽那曾經熟悉而又陌生的聲音,來看看那曾經熟悉而陌生的面孔,來說說那曾經熟悉而陌生的往事,讓我們放松心情、增進感情、升華友情!

也許這是你期盼已久的相聚,今天你還會拾起當年在教室或漫步在浣花溪的河邊,或在熄燈后的床上互相爭論得沒有結果的問題,再作一番探討?;蛟S你還要追憶曾經在一起探討唐詩宋詞的朦朧深遂意境時的詩人情懷;也許你還要敘述晚飯后曾坐在送仙橋的欄桿上品評過往行人的幾多情趣。當然還有更多有趣的事你會一一道來,讓大家仿佛又回到三十年前的某一天。

同學們,談談你這三十年的變化吧,讓大家分享你擁有的快樂與幸福,無論是你事業的成功,還是你家庭的美滿、孩子的驕傲,或者其他讓人倍感欣慰的快樂之事;同學們你有什么苦惱和不順心的事也告訴大家吧,讓大家為你分擔一些苦悶與煩惱,也給你鼓勵、給你勇氣。

這次聚會是一次珍貴的聚會。同學們,三十年來我們為社會、為國家的電力事業都作出了較大的貢獻,我們都成為了社會有用的人,我們成就了事業,養育了孩子,完成了我們這一代人的神圣使命。三十年的滄桑歲月歷練了我們的心志,也讓風霜褪去了我們曾經青春而美好的容顏,讓我們的身姿不再挺拔,步伐不再矯健,思維不再敏捷。我們不得不由衷的說一句:我們已經老了,相聚的次數也不會太多了。因此這次的聚會是多么的珍貴啊!

同學們,最值得提及的是我們部分同學在XX年經歷了舉世罕見的汶川5.12特大地震,甚至有同學是從地震的廢墟中爬出來的,但我們沒有一個同學在大災難中離去,有的同學還成為了抗震救災英雄。為此我們感到莫大的欣慰。我們有的同學命運多舛,長期和病魔作著頑強的斗爭,卻仍然積極向上的生活著。我們為經歷了這些沉重磨難的同學們給以深深地

第 1 頁 共 5 頁 祝福!他們在巨大的災難和病痛面前用頑強的精神和驚人意志譜寫了生命中最美的樂章!

分別后的十年、二十年時我們也曾想相聚一起,再敘當年同窗之情,但終因大家工作繁忙而未能成行?,F在我們已不再奔波與忙碌了,我們全班同學終于又一次相聚在蓉城、相聚在浣花溪畔。雖然我們有同學過早的離開了我們,但我們會永遠記住他,并帶著他的音容笑貌和我們相聚,來一起驗證我們曾為之而自豪的777(齊齊齊)吧! 第 2 頁 共 5 頁

30年同學聚會致辭范文

30年同學聚會致辭 各位親愛的老同學: 大家中午好!

今天,是一個令人難忘、令人激動的日子!同學相見格外親,見到了昔日朝夕相處的老同學,仿佛回到了三十年前。我相信,各位老同學的心情一定和我一樣,非常激動,非常開心。

此時此刻,我僅想用"激動和感謝"四個字來表達一下我的心情! 一是"激動". 三十年前,我們帶著少年的幼稚,帶著未來的憧憬,懷著青春的夢想,來到我們的母校——城關中學。在那里,我們獲得了知識,培育了友誼,結下了不是兄弟姐妹勝似兄弟姐妹的純真友誼,留下了不能忘卻的記憶。

三十年后,我們從母校走向了四面八方,從青年步入了中年,經歷了風雨和坎坷,開始了不同的人生旅程。時光改變了我們的容顏,卻歷練了我們的精神和意志。不論我們目前境遇如何,那份濃濃的同窗之情,讓我們在離開城中30年后從四面八方聚到了一起,回憶當年往事,共敘離別之情,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樣很是激動!

二是"感謝". 人生在世,需要我們感恩的東西實在太多。三十年前離開母校,我們懷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走向了不同的人生旅途。我們今天又能夠再次坐在一起,回憶三十年前的校園往事,重溫三十年的同學之情,暢談各自的工作、家庭和人生,興奮和激動之余,我想表達的心情就是感謝:

首先要感謝緣分。"百世修得同船渡,千世修得共枕眠","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能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三十年前,我們三年同窗苦讀、朝夕相處,那是多少年修來的緣分???畢業后三十年,我們雖然經歷了不同的人生,有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但是同學之緣、同窗之情得到了沉淀和升華。是緣分,讓我們在三十年后的今天,能夠從四面八方再次聚首,暢敘同窗 第 3 頁 共 5 頁 之情,共同展望未來!

其次要感謝網絡。眾所周知,計算機網絡的發展,為人們共享資源和交換信息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今天,我們這么多同學能夠很快聯系上,能聚在一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網絡。是網絡這個平臺把我們牽在了一起,聚在了一起。從劉**建群之初的幾個人、十幾個人,到目前的40多人,高一(4)班微信群在不斷壯大,并且通過這個平臺,我們已經聯系到了全班的53名同學,可喜可賀,值得欣慰!

其三,要感謝這些日子為聯系老同學不辭辛苦默默付出,以及今天在百忙之中來參加聚會的所有同學。劉**,搭建了微信群這個平臺,雖然當初僅有幾個人,但功不可沒;張**,在建群之初接二連三將好多同學拉入群內;劉**,雖遠在北京順義,但時刻關注群內動向,并積極提供信息;單**,發揮職業優勢,不辭辛苦驅車數百里到北京,幾經周折終于找到了一直失聯的同學于**;陳**,在聯系上附近同學的同時,有一點線索也不放過,在百忙之中千方百計聯系、尋找女同學;高**,也在百忙之中不辭辛苦親自造訪,聯系上了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高**、劉**兩位同學,為尋找老同學不惜動用個人關系,利用政府、公安等方面的資源和手段,與好多同學取得了聯系;還有夏**,李**,李**,張**,王**,蔣**,包**等同學還通過聯系親友等手段,不怕麻煩,追根溯源,聯系上了很多老同學;趙**、張**、于**等同學,雖然遠在異地,但是時刻在關注高一四班群,同時為今天這次聚會精心研究方案,出謀劃策、提建議;等等,不一一列舉。正因為有了他們的付出,才有我們今天的歡聚一堂。另外,陳**、劉**、蔣**、吳**、張**等很多同學為了參加這次聚會,有的對外出的行程、對原計劃的工作和節期生活進行了調整,做出了犧牲,顧全了大局,成就了我們今天這次聚會,我很受感動??傊?,經過在座每位同學努力、付出和支持,我們今天才能歡聚一堂,互道問候,共敘友情,暢想未來。在此,我代表高一四班全體同學,向為今天聚會作出艱苦努力、默默奉獻的老同學們表示衷心的感謝?。ň瞎?/p>

第四篇:30黨建帶婦建 打造婦女之家

金橋

第三十期

簡報

金橋社區黨 委

金橋社區居委會 二0一二年五月二十八日

黨建帶婦建 打造婦女之家

2012年5月25日下午,武漢市婦聯副主席樂敏霞在洪山區婦聯黨組書記黃素娟、婦聯主席季小俊等領導的陪同下,來到金橋社區調研金橋社區“婦女之家”的創建工作。

首先,社區黨委書記余國兵陪同樂主席一行參觀了社區的宣傳展板、一站式服務大廳、家長學校、人口學校、樂伢書屋、姐妹談心事、快樂科技吧等設施。并匯報了黨建帶婦建的一些做法。社區 “婦女之家”能遵循市、區、街婦聯的要求,堅持以創先爭優為目標,以黨建帶婦建,以“婦女之家”建設為重點,著力完善服務功能、豐富服務內涵、提升服務水平,認真履行組織婦女、引導婦女、服務婦女和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的職責,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充分發揮婦聯組織貼近居民的優勢,以“雅行教育”為特色,以社會、學校、家庭教育“三結合”為載體,堅持每年評選“十佳道德文明”家庭,通過這些活動推進社區婦聯工作不斷上臺階。

樂主席等領導在聽取完匯報后,對社區的“婦女之家”創建的臺賬資料進行了認真仔細的查閱,認為社區婦聯的臺賬資料規范、工作

仔細,各種活動都有記載。“婦女之家”吸引了廣大婦女群眾的積極參與社區建設、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社區家庭文化建設。提升了婦聯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響力。真正發揮了廣大婦女作用,為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營造了良好氛圍,也為和諧社會建設增添了新的活力。

第五篇:我國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30年

【本章提要】本章對30年的中國國有企業改革進行了脈絡梳理與經驗總結。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可劃分為改革的初步探索、制度創新以及縱深推進三個階段。國企改革是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試錯”過程,是中央推動與地方實踐上下結合的產物,本質上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相互作用,符合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但國有企改改革還存在許多問題有待通過進一步改革來解決。今后的國企改革將主要集中于調整戰略布局、深化股份制改革、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及國企領導方式等幾個方向。

從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的實踐來看,改革的脈絡呈現出由淺入深的階段性推進特征。本章通過透視改革進程,揭示推動每一階段改革的基本因素和根本動力,對我國國企改革的推動模式進行全面梳理與總結,以便我們能夠在今后的改革中把握規律,掌握主動,盡快實現國企改革乃至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

【本章執筆:周天勇

夏徐遷】

第一節 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歷程

一、1978~1992年:國企改革的初步探索

從1978年到1992年,是我國國企改革的初步探索階段,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就,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教訓。

1.國企改革起步于放權讓利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會議公報中明確指出,我國的經濟管理體制的一個嚴重缺陷就是權力過于集中,應該大膽下放,讓地方和企業有更多的經營管理自主權。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環節,國企改革開始于對國有企業進行擴權讓利的改革試點,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以計劃經濟為主,同時充分重視市場調節的輔助作用,調整國家與企業的關系;二是擴大企業自主權,并且把企業經營好壞同職工的物質利益掛起鉤來,著眼于調動企業和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1979年7月,國務院先后頒布了《關于擴大國營工業企業經營自主權的若干規定》等五個文件。通過擴大企業自主權的改革,企業有了一定的生產自主權,開始成為獨立的利益主體,企業和職工的積極性都有所提高,并打開了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缺口。

但是,由于信息不對稱,約束機制難以規范,出現了企業為擴大自銷比例而壓低計劃指標、不完成調撥任務和財政上繳任務等問題,結果是形成了“內部人”控制,出現了“工資侵蝕利潤”和行為短期化問題。實踐效果與改革預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背離。在這種情況下,1982年中央推廣實行工業經濟責任制,旨在解決放權讓利中暴露的問題,處理好國家和企業之間的分配關系,解決大鍋飯問題,在硬化企業預算約束,強化企業內部管理等方面收到了成效,尤其是國家財政赤字大幅減少。但是由于企業外部環境不平等,企業內部條件也千差萬別,該政策很難找到可操作化的指標來規范國家與企業之間的責、權、利,企業激勵不足問題十分嚴重。1983~1984年先后又兩次推出利改稅,但結果都很不理想。

2.國企改革先后出現了多種形式

1984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建立自覺運用價值規律的計劃體制,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改革主要是為了實行政企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明確國企改革的目標是要使企業真正成為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社會主義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發展能力,成為具有一定權利和義務的法人,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多種形式的經濟責任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實行廠長(經理)責任制,并在大多數國有企業實行承包經營責任制,對一些小型國有企業實行租賃經營,并在少數有條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業中開始了股份制改造和企業集團化的改革試點。

到1987年底,全國國有大中型企業普遍實行了承包制,同年,中共十三大報告肯定了股份制是企業財產的一種組織形式,試點可以繼續實行,到1988年底,全國共有3800家股 1 份制企業,其中800家由國有企業改制而來,60家發行了股票,其余3000家原是集體企業。1988年2月國務院更加明確了企業承包制在國有企業改革中的地位,規定了“包死基數,確保上交,超收多留,歉收自補”的承包原則。同時,全國人大頒布了《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從而將擴權試點以來取得的改革成果用法律形式規定下來。

雖然承包制在當時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承包制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1991年9 月中央工作會議強調要轉換企業經營機制。1992年后國務院就不再鼓勵企業搞承包。1992年7月國務院公布了《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該條例根據兩權分離的思路明確了企業經營權、企業自負盈虧責任、企業和政府的關系、企業和政府的法律責任等問題。但是很快人們就發現,僅靠企業內部轉換機制,難以達到改革的預期目標。

3.國企改革與價格體制改革等宏觀經濟改革同步進行

國企改革是與價格體制、投融資體制等宏觀經濟改革同步進行的。在價格體制上,國企改革的推進對價格體制提出了挑戰。1984年以后開始了對價格體制的改革,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放開價格為主。1987年9月,國務院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國家現行的3種價格形式,即國家定價、國家指導價和市場調節價,并規定企業在價格管理方面享有的權利,主要是賦予企業對一部分價格的定價權。

在流通體制上,1978年中國以計劃管理的商品將近400種到1990年底已經逐漸減少為9種。同時,改變原來生產資料不能成為商品的現狀,將近850種生產資料,由國家統一計劃調撥的方式轉變為市場調控,生產資料正式成為商品。由于生產資料成為商品,以它的有效和方便的運轉支持和支撐了國企改革的進行。

在投融資體制上,中央進行了“撥改貸”改革、成立國有資產管理局。20世紀80年代中期,國家建設項目投融資體制從撥款改為貸款,國家不再給新建企業投入資本金。在監管體制上,1988年4月,為了加強對國有資產的管理,理順國家與企業的財產關系,國務院直屬的國有資產管理局成立,行使國有資產所有者的代表權、監督管理權、投資和收益權、處置權。

此外,進入20世紀80年代后期,隨著發行股票的企業增多,對股票交易的需求壓力相應增大。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上海(1986年)和深圳(1987年)先后建立了股票柜臺交易市場。其后,兩地先后于1990年和1991年成立了規范的證券交易所,主要在于緩解已經發行在外,且具有相當規模的股票交易需求的壓力。據中國證監會的統計,從1987年至1990年末,我國共向社會發行了可流通股47億股,籌集資金47億元。資本市場的建立不僅為國企改革提供了融資渠道,還為將來國企改革的深化奠定了基礎。

4.改革的推動力量

這一階段國企改革在不斷地探索中前進,具有十分鮮明的試錯特征,改革的推動模式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特征。

(1)國企改革是解決我國經濟短缺問題的客觀需要。改革之初,長時間的計劃經濟體制和以階級斗爭為綱的發展路線使我國經濟處于崩潰的邊緣。國有企業上繳的利潤與國家對它的投資不相稱,使國家財力吃緊,生產資料和人民生活資料長期處于嚴重短缺狀態。為了擺脫這種局面,中央制定了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作為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所有制結構與國有國企改革成為解決當時短缺問題的必然選擇。國有企業的放權讓利和兩權分離目的就是為了增強企業活力,從而提高企業的生產能力,緩解緊張的產品短缺問題。此外,迫于“文化大革命”之后,國營和集體企業職位有限,無法安置上千萬的回城青年的工作,各級政府不得不鼓勵自謀職業,并大批發放個體營業證。個體經濟就這樣在政府默許下發展壯大起來,并最終成為一種合法的所有制成分。

資金、技術和經驗的嚴重匱乏要求國家必須堅定地推行對外開放政策,以吸引國外投資,引進改革所急需的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正是在這種旨在緩解短缺問題的政策推動下, 2 三資企業在20世紀80年代獲得了初步發展,為90年代外資的大規模涌入奠定了基礎。

(2)中央指導、理論研究和地方企業實踐相結合,自下而上占主導,經濟短缺的現實迫切要求改革國企以提高產量和效益,改革所有制結構,發展個體經濟、外資經濟。改革的具體實踐過程,卻是中央指導、理論研究和地方實踐共同作用下推動的。在探索的初期,這種共同作用表現為以地方實踐為主,自下而上推進國企改革。

對國有國企改革,中央政策主要是采取“試點”的大原則,結合企業發展實際和企業相關理論,先后推出了多種政策。從放權讓利到兩權分離的承包責任制和轉換經營機制,經歷的都是“政策—實踐—政策改進”的過程。被實踐證明不好的政策,用新政策加以取代,如用兩權分離取代放權讓利;被實踐證明有效或尚未證明的政策繼續加以推進,如股份制試點、“撥改貸”等。

與國有企業改革密不可分的是非公經濟的改革,個體和私營企業在中央的默許和“看一看”的寬容政策支持下,通過自我發展與實踐,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地方的成功實踐獲得了中央的認可,進而推動了所有制結構的巨大變革,個體和私營經濟成為所有制結構的一部分。外資經濟在政策的鼓勵下也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

(3)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中逐步調整改革的方向

這一階段,國企改革沒有明確的方向和路線指引,除了有一點改革之前的一些教訓外,也沒有可以借鑒的發展經驗,走的是一條完全陌生的道路。通過不斷的試探性改革措施,尋求改革的正確方向和路徑,也就是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中逐步調整改革的方向。為了調動國有企業的積極性,推出了放權讓利,但是“內部人控制”等問題的出現,使改革調整為推行承包經營責任制,但問題依然沒有解決,于是又調整為轉換經營機制。

二、1993~2003年:國企改革的制度創新

20世紀90年代初,社會主義制度下計劃和市場的關系問題使改革陷入發展的僵局。同時,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的解體對社會主義制度形成了巨大沖擊。觸及計劃體制本身的改革勢在必行,國企改革由此進入了第二個階段。

1.逐步明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目標

計劃與市場關系的明確,使國企改革從政策調整階段進入了制度創新階段。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確指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并要求圍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加快經濟改革步伐。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我國國有企業的改革方向是建立“適應市場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要求的、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和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要求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使企業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框架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企改革實踐的重大突破,具有劃時代得意義,為國企改革指明了方向。

2.國有企業戰略性改組與國有經濟布局調整

1995年9月中共十四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要著眼于搞好整個國有經濟,通過存量資產的流動和重組,對國有企業實施戰略性改組。這種改組要以市場和產業政策為導向,搞好大的,放活小的,把優化國有資產分布結構、企業結構同優化投資結構有機結合起來,擇優扶強、優勝劣汰”。截至1997年底,在抓大方面,國家集中抓的1000 家重點企業,確定了分類指導的方案。在放小方面,各地堅持“三個有利于”標準,不搞一刀切,采取改組、聯合、兼并、股份合作、租賃、承包經營和出售等多種形式,把小企業直接推向市場,使一大批小企業機制得到轉換,效益得到提高。山東諸城、四川宜賓、黑龍江賓縣、山西朔州、廣東順德、河南桐柏、江蘇南通、福建寧德等許多地區在探索搞活小企業方面先行一步,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此外,一大批新型的民營企業從自身發展的需要出發,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通過兼并、收購、投資控股、承包、租賃、委托經營等改革舉措,將非公有制經濟的管理理 3 念和管理方式融入國有經濟運行中,盤活了大量的國有資產。特別是中共十五大肯定股份合作制和提出調整所有制結構后,各地國有中小國企改革的步子加快,改制企業的比重迅速上升。

中共十五大的報告中進一步強調要調整國有經濟布局,明確指出,國有經濟起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要從戰略上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對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領域,可以通過資產重組和結構調整,以加強重點,提高國有資產的整體質量。

3.國企解困始終是20世紀90年代國企改革的主題

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與非公經濟迅速發展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國有企業由于高負債率、冗員多、社會負擔重、攤派嚴重、員工積極性不高等原因,陷入了發展的困境,效益逐年下滑,虧損面逐年增大的。據不完全統計,1996年上半年虧損的國有企業達到43.3%,1998年第一季度出現了全國性的虧損,國有資產的損失數額也逐年上升。1997年,中共十五屆一中全會將國企改革的目標確定為在三年內在大多數國企初步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并使大多數國有虧損企業走出困境。

為了給國有企業解困,中央推出了多項政策,包括兼并重組、主輔分離及債轉股等等。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結合國有商業銀行集中處理不良資產的改革,成立四家專門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對部分符合條件的重點困難企業實施“債權轉”股權改革。到2000年,最后確定了對符合條件的580戶國有大中型企業實施債權轉股權,涉及債轉股總金額4050億元。已實施債轉股的企業,資產負債率明顯下降,由原來的70%以上下降到50%以下,這些企業每年減少利息支出200億元。

此外,國務院還采取其他一些有效措施,努力解決企業冗員過多、企業辦社會等問題,主要是將國有大中型企業的附屬普通中小學校和醫院等社會負擔逐步分離或獨立出來,轉移到地方,由當地教育和衛生部門進行管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4.股份制和公司制試點的推進

股份制試點在1986年就被提出了,但當時是為了增強企業活力,僅針對少數有條件的大中型全民所有制企業。1992年國務院頒布了《股份制企業試點辦法》、《股份有限公司規范意見》、《有限責任公司規范意見》、《股份制試點企業財務管理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等11個法規,引導股份制試點走向規范化。1994年,為了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精神,國家經貿委、體改委會同有關部門,選擇100戶不同類的國有大中型企業,進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試點。隨后,全國各地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先后選定了2500多家國有企業參與現代企業制度試點。本著“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要求,這些試點企業在清產核資、明確企業法人財產權基礎上,逐步建立了國有資產出資人制度,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的領導體制和組織制度框架初步形成了企業法人治理結構。1997年中試點企業普遍進行了公司制改造,經過一年的實施,全國2343家現代企業制度試點企業,共有84.8%的企業實行了不同形式的公司制,法人治理結構已初步建立。在現代企業制度試點企業中,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的有540家,占23%,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的909家,占38.8%;尚未實行公司制的國有獨資企業有307家,占13.2%,其他類型企業有47家,占2%。1999年,十五屆四中全會提出,國有大中型企業尤其是優勢企業,宜于實行股份制的,要通過規范上市、中外合資和企業互相參股等形式,改為股份制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重要的企業由國家控股。

1994年,在進行現代企業制度的試點的同時,國家經貿委在18個城市進行“優化資本結構”的配套改革試點。試點的主旨為以市場為依托,在整體推進國有企業轉換經營機制的前提下,采取多種政策,通過破產、兼并探索建立國有企業優勝劣汰機制,在補充企業資本金、減輕企業債務負擔,分離社會服務功能,分流富余人員,資產多元化等方面實現了重點 4 突破,尤其是在企業破產、兼并和職工再就業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國務院逐步擴大了“優化資本結構”試點范圍,1996年增加到58個城市,1997年擴大到111個城市。“優化資本結構”試點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國有企業虧損面太大,虧損額太高,無法從根本上為國企解困。

5.利用與發展資本市場

投融資體制實行“撥改貸”之后,隨著國有企業經營虧損日益增加,銀行對國有企業的不良貸款率不斷攀升,間接融資渠道很難滿足國有企業改革資產重組、規模擴張等的融資需求,此外,解決國有企業歷史遺留的過度負債和財產損失需注入龐大的資金,在國有企業改革中,僅靠銀行的間接融資已難以滿足其巨大的資金需求。因此,通過資本市場發展直接融資是必然的出路。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的提出《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要利用資本市場積極穩妥地發展債券、股票融資。同時,資本市場的發展有利于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因為企業為了自己的股票能夠上市,利用直接手段來融資,必須按照《公司法》要求,對企業進行公司制的改造,并完成上市公司的規范操作。在利用資本市場解決國企改革的融資問題的過程中,一方面大力發展國內的資本市場,另一方面讓一些企業走出去,在國際資本市場上進行融資。截至2001年初,我國境內上市公司從1990年的14家增加到1063家,其中包括114家境內上市外資股公司和52家境外上市公司,境內上市公司市價總值達46061.78億元,流通市值達15492.49億元,投資者開戶數達到5683.88萬戶。

6.國企改革與整個國民經濟改革相結合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國企改革是與國家宏觀經濟改革結合進行的。在所有制結構上確立了非公經濟的重要地位;在分配制度上確立了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方式;價格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價格體制的目標;改革外貿、外匯管理體系;在社保制度改革方面,紛紛出臺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住房制度等政策,為企業解除后顧之憂;企業富余人員、下崗失業職工再就業政策給解困工作創造條件;國債補貼技改,促進了企業的技術進步等。

7.本階段國企改革的動因

國企改革在本階段獲得了較大的發展,改革的推動模式主要有以下特點:

(1)鄧小平南方談話為改革解放了思想,指明了方向。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理論界和社會各界圍繞計劃與市場的爭論愈演愈烈,姓“資”和姓“社”的問題嚴重制約著國企改革的推進。國企改革因為無法跳出計劃體制的框框而舉步維艱。已經迅速發展起來的個體和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由于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名不正”而“言不順”,發展壯大的阻力越來越大。在此關頭,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指出了計劃和市場的關系,明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和兩極分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談話完全消除了人們的疑慮和擔心,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徹底解除了長期以來困擾理論界和社會各界的姓“資”和姓“社”的問題,指明了深化改革的方向和目標。

(2)國企改革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客觀需求。本階段國企改革較20世紀80年代為解決短缺問題而實行的改革有較大的區別。隨著國有企業的改革的推進及集體經濟和非公經濟的迅速發展,短缺現象在90年代已經有了非常大的改善。國有企業面臨的生存困境成為國企改革新的客觀原因,其背后隱藏的是企業制度上的問題?;趦蓹喾蛛x理論的承包經營責任制和只承認國有企業有經營權,而不承認企業作為法人應該有財產權,認為所有權全部屬于國家經營機制轉換,決定了國有企業不可能真正實現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制約,即不可能成為真正的企業。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狀況不斷惡化,使對企業制度的改革成為必然要求。

(3)理論探索與實踐經驗總結的共同作用。20世紀90年代后,理論界關于企業制度

5 探討不斷深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成為國企改革的主要方向。此外,20世紀80年代的國企改革的實踐經驗證明不涉及產權和計劃體制本身的國企改革,只能是停留在經營管理層面,不能觸及企業的核心,因此,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成為水到渠成的選擇。同時,改革實踐還證明,改革不僅要注重每個具體企業的改革,更要注重全局性的調整。因此,理論探索和實踐經驗明確了國有國企改革的任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要在國有大中型企業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使國有企業成為真正的企業。另一方面,是要處理好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是調整國有經濟布局,把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體地位改變為主導地位,改變國有企業范圍過寬、數量過多、比重過大的局面。

三、2004年至今:國企改革的縱深推進

中共十六大之后,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繼續深化、國有資產管理方式的變化和資本市場的改革使我國的國企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1.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

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中的深層次改革,是利益的調整和權力的重新分配,涉及政治體制和政府機構改革,困難和阻力可想而知。2002年11月,中共中央在十六大報告中提出了深化國有體制改革的重大任務,明確要求中央和省、直轄市、自治區,兩級政府設立國有資產管理機構,成立專門的國有資產管理機構,改變部門分割行使國有資產所有者職能。2003年3月,中央和地方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分別成立,統一了管人、管事和管資產的權力。此后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也提出,要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管理和監督體制,國資委成立后明確所管轄的大型國有企業要吸引外資和社會資金,實行產權多元化,可以上市募集資金,而且鼓勵整體上市,以保持和增加企業的整體實力,許多大型企業正在剝離社會職能部分,過去一階段是剝而不離,仍由企業自己管理,現在有的正逐步移交社會;在企業內部實行主輔分離,使各部門面向社會,成為獨立經營的實體,企業同國資委分別簽訂責任書,對領導班子進行考核。

2.國企改革以大企業、以產權多元化和治理結構為中心

本階段,國企改革依然是以抓大放小為主,同時以產權多元化和治理結構建設為中心。2003年10月,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指出,要“建立健全現代產權制度,產權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內容,包括物權、債權和知識產權等各類財產權。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有利于維護公有財產權,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有利于保護私有財產權,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有利于各類資本的流動和重組,推動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有利于增強企業和公眾創業創新的動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礎和市場秩序。”《決定》第一次把產權制度提到如此的高度,提出“產權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內容”,是對“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的重大創新和歷史突破,進一步明確具體了國企改革的任務和目標。

3.各種所有制企業關系的處理

這一階段,如何處理非公經濟與公有制經濟的關系問題成為了理論探討和政策制定的重點。非公經濟經過多年的發展,逐步壯大起來,在許多領域占有絕對優勢,非公經濟的地位和作用在改革中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出現了個體、私營、外資與公有制經濟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趨勢,如非公經濟在行業分布上從以制造、建筑、運輸、商貿和服務業等領域為主,已經開始向基礎設施、公共事業等領域拓展。非公經濟與公有制經濟之間的沖突時有發生,如石油行業的民營資本問題。此外,外資企業在我國的發展也迅速膨脹,外資的并購問題成為了各界關注的熱點。非公經濟遇到了重新定位和判斷的問題,發展面臨巨大的挑戰。為了正確處理非公經濟與公有制經濟的關系,2005年2月國務院發布《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非公36條”)。該政策一定程度上給予了非 6 公經濟更大的發展空間,并掃除了人們對非公經濟去向問題的擔憂。

4.國企改革與資本市場的改革同步進行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現國有經濟的戰略性重組,迫切需要資本市場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與有效的金融服務。資本市場對于國企改革而言非常重要。一方面,改革開放的深入,非公經濟的發展,經濟全球化推動的國際資本的流動,使民間積累了大量資本。另一方面,“撥改貸”之后,國企直接融資渠道越來越窄,資本市場是國有企業理想的融資平臺。此外,資本市場有利于國有企業治理結構的完善,有利于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但是,我國資本市場中股權分置的先天缺陷嚴重制約其健康發展,投資、融資、定價和資源配置的功能逐漸被弱化,面臨邊緣化的危機。對資本市場先天缺陷的改革對于國有經濟改革越來越重要,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股權分置改革。2005年4月中國證監會啟動了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到2006年末,股權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資本市場的功能逐漸回歸。資本市場的功能回歸,吸引了大量沉睡已久的民間資本,強烈的投資需求必然會引來更多的優質資產和公司進入資本市場,以獲取資本,實現資本的增值。因此,股權分置改革成功后,隨著資本市場體制的逐漸完善,資本市場將成為一個全國優質資產的吸納器,為國企改革提供了一個全國范圍的資源配置平臺,企業之間的大額換股并購有了可能。這對于國有經濟的戰略性結構調整,非公資本參與國企改制,產業整合以及上市公司做優做強,都有積極的影響。而且,國有資本的市場價值和市場價格可以在資本市場獲得公允的定價,股價有條件成為新的績效考核標準。一直以來無論是考核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還是進行國有資產轉讓,最重要的參考指標都是凈資產。但這一指標并不能反映國有資產的真實價值。因此,資本市場的巨大變革,將非常有利于國企改革向縱深推進。

第二節

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30年的基本經驗

縱觀近三十年的國企改革歷程,我們付出了非常大的代價,但同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傮w而言,國企改革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國有企業改革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

國企改革最明顯的特征就是,改革是在不斷的探索中向前推進的。改革的過程具有較強的“試錯”特征,走了很多彎路,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是,這種情況是無法避免的,因為我們走的是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在沒有一個完整的市場體系的情況下,進行頗具市場經濟特色的國企改革,沒有可參照的對象,更沒有成熟的經驗,必然要面臨許多意想不到的新問題。從放權讓利到兩權分離,從股份制試點到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從微觀的制度創新到國有經濟布局的調整,國企改革就是在這樣的探索中一步一步取得了今天的成績。即便在改革有所成就和經驗積累之后,由于各方面認識的不統一,國企改革的推進依然無法做到一步到位。中央對于改革的推進也是一個在試點的基礎上逐步“出招”的過程,并逐漸形成在宏觀和微觀層面綜合推進的格局。

二、國有企業改革是中央推動與地方實踐上下結合的產物

改革是一個中央政策和實踐互動發展的過程,主要表現為兩種方式,一種方式是中央根據對現狀的把握和對相關理論的吸收采納,主動推出相應政策,其后,企業和地方的實踐會檢驗政策的效果,從而導致下一個政策的推出;另一種方式是在實踐中自發形成某種較為成功的改革模式的雛形,并對其產生了強烈的制度需求,進而引致相應中央政策的出臺。國有大中型企業的改革主要以政策推動為主,而國有中小型企業及個體經濟、鄉鎮企業、私營經濟和三資企業的改革與發展主要是由地方實踐推動的。此外,在改革的初步探索階段,以自下而上為主,中央的政策寬容其所具有的試探性,鼓勵或默許地方的實踐,通過實踐成果來推進改革;而在改革進入制度創新階段之后,隨著經驗的積累與理論探討的深入,國企改革的推動模式轉變為以自上而下為主。

三、國企改革符合客觀規律: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互動作用,是建設社

7 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

國企改革在資金、人力和時間上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是也取得了改革的戰略從無到有、目標從模糊到明確、對象從外圍到核心的巨大成就。改革的發展邏輯內在吻合制度變遷的自我循環特點,即國企改革的每一項政策的推出都是針對當時的現實環境而設計的,并且每一步改革都依賴于上一步改革的實踐效果和新的環境,其過程更像是一個誘致性的制度變遷過程。在這種上下結合的推動模式背后,國企改革的每一步都體現了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矛盾運動的客觀規律。放權讓利、撥改貸、兩權分離、承包制、股份制和公司改革、債轉股、設立國資委、股權分置改革等一系列改革的推出都是為了解放和發展國企的生產力,而對束縛這種生產力的生產關系進行變革,以適應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發展。同時,企業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核心組成部分,使企業趨于良性發展的國企改革是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

第三節

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30年的國企改革歷程,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加以解決。

一、缺乏有效的考核機制,企業家人才缺乏,技術人才流失

雖然從1992年起,我們確立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并且95%的商品物資已經放開由市場調節。但是,國有企業受計劃經濟體制影響較深。許多企業的中上層領導,習慣于按計劃、按規章和按上級指示辦事,不習慣于市場調節;重生產管理,輕市場營銷;重固定資產投資,舍不得在廣告、品牌、商標等方面投資;重增加了多少資產和產值,輕資產負債率、產品成本效益;重生產工藝,輕法律、經濟、財務、公共關系;重自己的生產管理經驗,輕項目可行性研究、經濟咨詢等業務和知識;重短期利益,輕技術改造和新產品開發;重借錢要錢,輕還錢掙錢。企業的領導和中下層干部,按照規模有一定的行政級別,實際是政府官員在企業中的一種延伸。有許多企業領導從心底里重官而輕商。因此,真正善于開拓市場、精心算計成本、講究效益的企業家較少。一個大多數企業近乎由行政人員領導的地區與一個有較多企業家領導企業的地區是無法在投資、成本、營銷方面進行有效的競爭,更無法與國外企業抗衡。

據筆者的調查,技術人才在國有企業中難以發揮作用有這樣幾個原因:一是改革開放多年來,一些國有企業的技術人才向鄉鎮、“三資”、民營企業流動,有的技術人才雖然名義上在國有企業中,但只擔任“星期日”工程師,他們將自己的知識和掌握的技術擴散給這些非國有企業,提高了其產品的質量,反過來與國有企業進行競爭;有的兼職技術人才在非國有企業工作充滿精力,而在國有企業工作則沒有積極性。二是國有企業原有的技術人才年齡老化,知識結構更新困難,新畢業的大學生不愿意到國有工業企業工作,有的只是將國有企業當作獲取實際工作經驗和經歷的一個階段,之后再到其他工資和待遇較高的企業去應聘。三是由于科研和技術開發經費不足,工作條件差,領導不重視技術和產品更新,工資和其他待遇較低,一些技術人才不能在國有企業中為提高企業產品的科技含量和產品的更新換代發揮他們應有的作用。

二、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較差

一個企業,只有將生產的產品銷售出去,在全國市場上占有它應占有的份額,才能生存和發展。如果產品不能理想地在國內外市場上競爭和銷售,資產再多、工業基礎再雄厚、技術人才再多,也不能說明這個企業有多么優秀,實際上,這反而使一部分資源被閑置和浪費。近年來,國有企業工業品在全國的市場份額持續下降。社會商品零售額中,國有企業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非國有企業所占的比重日益上升,特別是國外進口產品在國內市場上銷售的競爭力日益增強。許多國有企業在20世紀80年代時,其產品在國內還有一定的知名度,還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到了90年代,因廣告投資不力,技術水平不高,產品沒有更新換代,人員過多、社會負擔過重、成本過高,在市場上沒有競爭力,最后被市場淘汰出局。

這說明,相當一部分國有企業還沒有真正成為市場競爭中的行為體,其體制和行為還沒有與市場經濟對接,其計劃經濟下的體制和行為還遠不適應市場經濟對它們的調節。

三、國有企業缺乏規模經濟

現代經濟中,規模經濟是推動一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從我國的國有企業實際情況來看,企業規模應該大的不大,應該小的不小,難以形成有國際競爭力的規模經濟企業。據有關方面分析,1995年我國500家大型國有企業的資產、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還不及美國500家大企業的前3家。我國最大的工程機械制造企業徐州工程集團機械的總資產和銷售額只相當于美國同行業企業卡特彼勒(Caterpillar)的1.97%和1.39%,僅是日本同行小松制作所的2.22%和2.15%。我國最大重型設備制造企業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的總資產和銷售額僅是德國同行曼內斯曼(Mannesmann)的1.79%和0.45%,相當于日本石川島播磨的2.27%和0.89%。我國為數眾多的轎車制造廠,迄今還沒有一家達到當代技術所要求的最小經濟規模。由于企業規模和實力與國外企業存在巨大的差距,我國企業普遍存在生產成本高,經濟效益低的問題,在對外開放和外資進入的情況下,我國許多企業難以應付,面臨生存危機。

四、政治體制改革相對滯后

從國有企業改革的情況來看,經濟體制改革深入到一定階段,相應的政治體制不進行改革,國有企業的進一步改革也深入不下去。從影響企業效率的角度看,與企業有關的政治體制改革滯后主要表現在以下這樣幾個方面。(1)行政和事業的規模相對于經濟基礎而過大。改革開放以來,在黨政社會團體和各種事業單位就業的人員增長最快。國家在吃“皇糧”方面的財政開支越來越大,而能用于企業資本金注入的財力相對越來少。同時對企業攤派和各種變相的收費屢禁不止。(2)管理部門太多太細,條塊分割嚴重。任何一級政府任何一個部門都可以是全民所有的代表,都有所有者的一部分權力,都可以行使管理企業的權力,獲得有關的利益,但是都不對企業的風險、微利和虧損負責;各個部門都想擴大自己對企業的管理和制約權利,這些部門之間相互爭權、相互矛盾,相互制約,相互消耗,出臺了許多相互矛盾和前后矛盾的政策和規定,企業按照這些相互矛盾的政策和規定無法從事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企業到各部門辦事的成本太高、效率太低、時間太長。(3)國有企業的需要扮演非經營性組織角色。黨政社團各個部門都要求企業設立委辦處科室,太小的企業也要設專管人員,實際上將企業辦成了一級黨政社團的基層組織,是一級政府,而不是市場經濟中的企業。企業要花費很大人力、財力、精力去應付開會、應付檢查、評獎以及各種政治和社會活動。有的企業沒有現代企業應當有的市場營銷、廣告策劃、技術開發、售后服務等等這樣的部門。

第四節

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趨勢

中共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健全現代市場體系。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堅持平等保護物權,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的新格局。

一、調整國有經濟戰略布局

調整國有經濟戰略布局是國有企業改革必須堅持貫徹的方向。在中共十五大報告中提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這是就全國而言的,不同地方、不同產業可以有所差別。公有資產占優勢,要有量的優勢,更要注重質的提高。國有經濟起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中共十七大再次強調,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是要把有限的國有資本集中起來,投入到真正需要國有經濟進入和加強的領域和行業中,與此同時,國有經濟的管理方式也要從國家管理國有企業轉變到經營國有資本。大量的競爭性領域由非國有經濟來投資、經營和發展。目前,盡管競爭性行業的民營經濟有了較大的發展,但從傳統計劃經濟承接下來的國有經濟面面俱到的配置格局 9 并沒有實質性的改變;應該退出的沒有退出,應重點發展的也沒有得到重點支持。

從我國就業、再就業和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國情看,從財政給國有經濟注資的能力和國家借老百姓的錢維持規模很大的國有經濟的危害和后果看,遵照中共十七大的精神,國有經濟要進行戰略性的調整:從所有制結構上,要降低國有經濟的比重,收縮國有經濟的戰線,提高國有經濟的質量;從國有經濟的形式上看,可以從單一的國有資產形式,發展國有控股的經濟形式發展,解決企業的資本金來源問題,使資本和風險社會化。

二、深化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

中共十七大提出,要深化國有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國有企業改革的核心是明晰產權,而明晰產權的主要方式是推進股份制改革。產權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內容,包括物權、債權、股權和知識產權等各類財產權。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有利于維護公有財產權,鞏固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保護私有財產權,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有利于各類資本的流動和重組,推動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有利于增強企業和公眾創業創新的動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礎和市場秩序。這是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在要求,是構建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基礎。要依法保護各類產權,健全產權交易規則和監管制度,推動產權有序流轉,保障所有市場主體的平等法律地位和發展權利。

股份制及其股份合作制企業是社會化大生產的組織形式。它并不因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制度的不同而只存在于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需要股份制企業的主要原因是:自然人力和人力資本屬于個人所有,由此而產生的收入屬于個人所有,收入中的儲蓄屬于個人所有,而即使在社會主義社會,儲蓄全部進入銀行也會形成一系列問題,因此需要其中的一部分進入企業的資本金部分,這就要求資本社會化,即發展股份制及股份合作制企業。

三、健全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是國企改革必須堅持的方向。國有企業改革必須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規范公司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管理者的權責,完善企業領導人員的聘任制度。股東會決定董事會和監事會成員,董事會選擇經營管理者,經營管理者行使用人權,形成權力機構、決策機構、監督機構和經營管理者之間的制衡機制。中央和地方黨委要加強和改進對國有重要骨干企業領導班子的管理。要全心全意依靠職工群眾,探索現代企業制度下職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徑,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繼續推進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深化勞動用工、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四、優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與制度

中共十六大提出,要建立中央和地方分別履行國有資產管理職責和管人、管事、管資產相統一的新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在中共十七大報告中再次提到要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制度。從理論上講,國有企業的最終產權主體是明確的,即全體人民;但實際上又是模糊的,人人都是所有者,人人都不為其所有物負責,形成事實上的國有產權主體虛置,缺乏人格化的國有產權主體。在我國現實經濟生活中,國有資產所有者的代表是國務院和各級政府,政府再委托相關職能部門作為國有資產所有者的代表。當企業盈利狀況好的時候,有關政府部門都想爭功求利,并紛紛干預企業經營活動;當企業效益不好時,這些部門又都不對這種狀況負責;經常的情況是有了好處都想抓一把,出了問題則相互推諉。國有資產產權不清的現實表現是政企不分,其結果是多頭管理,多頭管理就必然是責任不清。在所有者缺位、管理者多頭的情況下,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責任和風險,在大多數情況下仍然未能落到實處,幾乎沒有人會因為造成有資產投資的損失受到處罰,承擔風險更是難以到位,“打板子”找不到“屁股”。這是導致投資決策的隨意性和對國有資產管理漫不經心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我國國有資產投資和營運整體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未來發展來看,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將逐漸減少,但目前國有經濟還占有社 10 會資源的70%左右。由于資本市場容量、國外戰略性投資者積極性、上市國有控股企業一股獨大、股民投資積極性不高等原因,我們不可能將國有經濟在短期內實現轉軌,這個戰略性調整和國有企業體制轉軌時期可能是15到20年的時間。在此期間,必須有一種制度安排,使轉軌中的國有經濟盡可能發揮應有的作用。這就是推出建立出資人制度改革的緣由。因此,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出資人制度,是一種次優和階段性的制度安排。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和資本社會化改革是大方向,不能用出資人制度代替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和國有企業的資本社會化改革。

五、完善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領導方式

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方式,既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一個政治問題。既要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又要改進和完善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方式,使其適應市場競爭規則、適應法律要求、降低體制成本。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加強黨對整個國有經濟的領導。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要考慮成本、競爭和合法原則。

(1)合法性原則?!豆痉ā肥鞘袌鼋洕鷹l件下企業運作的根本大法,黨對公司制企業的領導也必須符合《公司法》的規定。因此,黨對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的領導方式要合乎現代企業組織形式和公司法。

(2)競爭力原則。不斷地提高企業生存與發展的能力,努力謀取利潤并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是企業最大的“政治”,應該以“追求較高的效率”為目標。

(3)低成本原則。市場經濟是“一視同仁”的經濟,優勝劣汰客觀規律不會因為是黨領導的企業(黨政工團機構一應俱全)而不發揮作用,所以選擇領導方式的實現形式、確定組織結構和權利安排,不僅要盡可能降低其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而且要避免支付更多的摩擦和交易成本。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經典英文求職信模版下一篇:學習小組長工作職責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