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回顧2018年展望2019年

2023-07-02

第一篇:回顧2018年展望2019年

2019年預備黨員思想匯報:回顧黨史,展望未來-范文匯編

敬愛的黨組織: 風風雨雨,坎坎坷坷,承載了幾十載的歲月歷練,我們的黨如今已生機勃勃,充滿著春的氣息,煥發著新的希望。

回溯歷史,那一幕幕的驚心動魄,依然讓我們熱血沸騰;那一段段的崢嶸歲月,依然讓我們難以忘懷。 在革命戰爭年代,黨領導廣大人民英勇奮戰,**了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封建主義三座大山的束縛,建立了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摸索前進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中國由落后的農業國逐漸向先進工業國轉變,改革開放后,人民生活日漸富足,現已基本實現小康生活,國家科技、經濟、文化實力逐漸增強,成為國際國際舞臺上不可或缺的大國。

我們銘記歷史,拼搏現在,展望未來,信心百倍,在中國***的正確領導下,我們將帶著黨和歷史賦予的使命去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讓偉大的中華民族永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首先,我們大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好我們的專業文化知識,擴大我們的視野,努力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堅定不移的沿著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這也是我們當代大學生的責任,同時也要求我們了解中國的基本國情,關注每天的新資訊新動態,時刻留意我們身邊的事物,從小事做起。我們不但要了解中國的昨天和前天,還應當了解中國的今天和明天,我們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昨天做了什么,今天做了什么,明天要做什么,將來要做什么,而我們昨天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今天,而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明天。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人活著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別人”。如果連自己都做不好又怎么能為了別人而做好,又怎能為整個社會做貢獻呢?但無論一個多么平凡的人,他活著都有他歸屬的國家,無論從事什么工作,都在這個國家里奉獻著自己的人生,燃燒著自己的生命。大家都為了生存而不斷創造,創新。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立足于社會,才能建設祖國的明天。祖國是我們的母親,是我們生存的大家庭,因此我們要團結起來,共同構建美好而溫馨的家。

現在,我們就要積極開拓視野,關注自己的生存世界,過去的我們要了解,今天的我們要珍惜,明天的我們要創造,隨時準備接受新的任務,新的挑戰。因為,黨的未來,祖國的明天,還等著我們去開創。同學們,奮斗吧,為中華之崛起而奮斗! 匯報人:思想匯報網 2010年4月18日

第二篇:2020年回顧與展望話題作文

時光匆匆,很快就要告別2020年了,讓我們一起回顧與展望,在新的一年,加油!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0年回顧與展望話題作文大全五篇,以供大家參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20年回顧與展望話題作文(一)

時間猶如流水,一去不復返。這一年,也要過去了,也是二零一幾年的結束。對于2020,我們應該思考、反思、回憶;對于2021,我們應滿懷期待,也應該憧憬。

在2020這一年中,我曾經有過歡笑,也有淚水;曾經驕傲過,也曾經氣餒過。這一年,我曾有兩篇極品文,對自己十分不滿意,我只要再努力,肯定能得特別多的極品文呢!可我還是沒有努力,所以,極品文篇數很少。2021,我要努力寫,爭取在班里名列前茅!

在5月份的時候,我們班開展了一次籃球賽,說實話,我們隊只有那三個人,寥寥無幾。而對方有八個人呢!看來敵眾我寡,很難獲勝。但我就像項羽一樣,一戰成名。連大家都很奇怪:3比8,怎么勝呀?但我們就在他們的懷疑下,取得了勝利。在2021,我不會贏得了驕傲,輸了氣餒,而會多加練習,爭取下次的勝利!

但是有一次奧數考試,我曾失利。我在班中是老師眼中的“高材生”,成績十分優異,坐在很靠前的位置。那次考試,媽媽叫我多復習一會兒,這樣才能打高分??晌覜]聽媽媽這位“高人”的勸告,直接進入了考場。答卷子時,我十分驚訝,想不到老師出這么難的題。于是,我那次考試打了很低的分,連老師看了都覺得不可思議。這已成過去,在新的一年,我必成為班中的高材生,成為同學們的榜樣。

令人最傷感的是,我媽媽不知為什么頭痛和胃痛一起犯了,而且連開車上班的力氣都沒有了,同樣,也不能做飯了。媽媽的病越來越嚴重,有時甚至連飯都不能吃。我一直在為媽媽著急,不知該如何是好。我都上網查了,使用了網上的各種方法,并且試了好幾次,都不好使。后來,我冷靜了下來,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把媽媽的病給治好了。我還榮獲“小扁鵲”這個稱號。2021我做事要冷靜,才能把事做好。

一年就這樣過去了,新的一年,我會變得更開朗;新的一年,我會更加機靈;新的一年,我必將變得更好,進步會更大!2020,再見。2021,你好!

2020年回顧與展望話題作文(二)

回望這個喜憂參半的2020,無論我是以什么方式去度過的,是否懷有留戀,它都過去了。

上半年印象最深刻的事就是家人生病了,這場病也讓我意識到父母的逐漸老去,開始害怕失去至親。記得清明時去祭祖時,我一個坐在奶奶的墳前,卻感覺睡在這方矮墳墓里的人似乎從沒在我的生命中出現一樣,就連殘存的記憶也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消退。我開始害怕木心在《童年隨之而去》里寫的成為現實:我的一生中,確實多的是這種事,比越窯的碗珍貴百倍千倍萬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脫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我害怕有一天,有很重要的人離我遠去時我也會這樣慢慢把他忘記。

爾后的上半年便是期待,期待龍哥的生日,期待《重啟》,等來了《我的真朋友》,見證了優秀的井柏然,同時也看到了朱一龍不一樣的地方。

下半年我當上了班長,就現在來看結果和過程都不盡如人意。但我想,嘗試了也算是一項收獲吧。下半年媽媽開始陪讀,也讓我漸漸意識我和家人在觀念上的一些差別。而這個磨合的過程,也讓我一點點地去更加理解我的家人,這一年來聽得最多的可能就是你更堅強了,似乎以前讓我哭泣的事現在我也能云淡風輕地泰然處之。

2020年我從以前美好的夢境中抽離出來,那些身邊熟悉的人最終還是走向陌生,美好的事物歸于邪惡。很多事情于我的觀念中被改變了,但總之,一路走來,也算是收獲頗豐。

期待2021年的幸運和美好都應運而生。我也會向著偶像的方向不斷努力。祝語文老師新的一年:暴富,暴瘦,越來越漂亮,生活上的事也都順心。

2020年回顧與展望話題作文(三)

我的2020,并不像想象中順利,不同于20_的崛起之路,我的2020更像拿破侖的滑鐵盧之戰。戰況之慘烈,容我不細細描述。

然而站在2020的尾巴上,在12月31日的下午,我回想起整整一年來的風雨歷程,即使未見彩虹,也自有煙雨朦朧的獨特風景。這一年來,日子一天天過得緊張起來。從上學期末的緊張備考,到寒假全天排滿的補課。從下學期一輪復習的開始,到理綜合卷的磨練,風暴的洗禮愈發猛烈。這期間,我有抓耳撓腮的焦慮,也有喋喋不休的抱怨和題海無涯的絕望。但漸漸地,我也在磨練下學會忍耐與承受。

隨著2020的悄然流逝,我逐漸明白,17歲的我,不再是少年,不再只是對未來充滿幻想。17歲,將要成年的我知道生活與壓力并存,知道抱怨不如接受,知道現實永遠追不上夢想的腳步,但我不會放棄。還有2021。

2020年已到盡頭,2021年曙光欲現,17歲的我,還不知道生活在學業以外的部分,還不知道世界在校園以外的樣子。也正因如此,我還可以不必飽嘗人世心酸,遍閱人情世故。我可以心安理得地在父母老師的庇護下,隨著分數的漲跌而喜怒哀樂。在自己的一方小小世界里,重新拾起希望和信念,向2021再出發。

縱然過往遍布黑暗和荊棘,也要不棄希望,讓星辰閃耀在黑夜里,讓玫瑰綻放在荊棘上??v然前路迷霧茫茫,未知方向,也要不懼未來,讓夢想的光芒照進現實。撥開重云迷霧,終將看到遠方。

2020年回顧與展望話題作文(四)

時間如同白駒過隙,轉眼間,二零二零年一去不復返,我們將迎來新年份2021年。想想2020做過的事和發生過的事,有喜也有悲,有時笑得前仰后合,而有時卻淚流滿面。但無論如何,皆是一份美妙記憶,寄存在歷史中。

一、喜

經過我不懈地努力,古箏六級終于通過。中央音樂學院是藝術愛好者的圣地,但是這個學院非常嚴格,通過一級非常難。而我卻連著通過了六級,只剩三個級沒通過了,希望再接再厲,2021年再通過一級。

這一年中,我感悟到友情的寶貴。班級競選“三好學生”,不善交際的我覺得沒有一絲被競選上的希望,但是最后在媽媽的鼓勵下,我參加了競選。想不到的是,同學們竟如此支持我,紛紛舉起了手來表示同意,我差點笑出了聲,心里像有一只小鹿到處亂竄,有說不出的興奮,最后,我被選為“附小好少年”。在領獎臺上,滿心的歡喜流露了出來,因為友誼的力量伴著我前進、前進,希望2021年再創輝煌!

因為我學習成績最近一直名列前茅,老師選我當了“志愿者”。志愿者每天可以上圖書館幫老師查書籍,檢查書有沒有少的,有的話一定要調查出來為老師分。還可以下課到外面值周,幫助同學們,如果有同學做危險行為,我們一定要及時阻止他,可是有很多不理解我們的同學,總是在背地里責怪我們,這也讓我們很煩惱。盡管這樣,我還是很喜歡我的“小職業”。

二、悲

我那可憐的太姥爺在12月10日,2020年最后一個月不幸去世了。爸爸連忙開車回到故鄉巴彥縣參加太姥爺的葬禮,聽爸爸說,奶奶悲傷地淚流滿面,聽得我不禁淚水在眼圈里打轉,唉,什么悲傷也沒有失去親人最為悲傷。希望在2021年全家團圓,全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爺爺最近總是肚子疼,不得不上醫院檢查一下。結果終于出來了,原來爺爺大腸上長了一個腫瘤,不知良性還是惡性,這可急壞了全家,爺爺聽了,也很悲傷。復查時,醫生要求爺爺做一個手術切掉腫瘤,經過全家的考慮,同意給爺爺做手術。手術后,爺爺很快就痊愈,全家又恢復往常的笑容。

2021年亦有目標,讓古箏考級每次都通過并達到優秀的評語。珍惜友情,學會善于交際,愿在2021年繼續為老師和同學服務,讓優秀成為一種常態。希望在2021年全家健康,萬事勝意!

讓我們跟已逝的記憶揮手告別,張開雙臂去迎接美好的2021年!

盤點我悲喜交加的2020,憧憬未來美好的2021!

2020年回顧與展望話題作文(五)

2020,很特別的一年,很開心我們一起走過了一年,這一年,對于我來說,意義重大。

我很快樂,從運動會比賽到第二次月考,這中間發生了太多太多,時時回憶起在炎熱的夏天,在樹下的我們,紅紅的臉蛋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加油!加油!劉一隆加油!”那是他最有精神的一天,他揮灑的汗水,最終代表著12班的堅持!他跑了4000米,瘦高的個子,臉上不服輸的樣子,很是佩服。還記得劉雅軒在大太陽底下在終點,牽著那沖刺互送每一位運動員,她的臉上卻洋溢著喜悅。

還記得那天我調整好心態,走進校園。今天中午的體育課,正如石芙寧所寫的一樣。很奇妙,又很純粹,我們一起拉著手,唱著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歌,歡快又不失溫暖,她那燦爛的笑容仿佛會治愈我,讓我變得更堅強。她說著又擁我懷里,其實她也緊張,我們握緊手,說“我們一起跑,不就是800米嗎,有什么可怕的,我們一起加油!”。那個時候我才發現,也許我們是互相鼓勵的好朋友吧!…………沖刺了!“你先跑,加油!”我緊隨其后,我的成績是4分20秒,我想我會永遠記住這個成績,因為這是我和她的一次難忘的記憶。她帶給我的,奇妙又純粹……故事…未完…

是啊,她背后的光芒,散發著典雅的氣質,她在我心中的完美形象啊,這讓我明白,每一個人,在努力的時候都會有一個目標,一個為此努力的理由。

一次月考,我取得了一個領我滿意的成績,這離不開很多人帶給我的動力,每個人都非常努力,我們每個人都是競爭者,但又不失溫暖。

在這一年里,我交到了許多朋友,對同學有了更深的了解,雖然我慢熱,但是自從當了蔡鑫毅的同桌后,他帶給我的是學習的方法,有時候他很不正經,但他每次都很耐心的指導我,有時課間互懟中,我們可能更多的是“戰友”吧!嗯,每個人都有優點,它正是我所需要學習的,12班,太多的人情世故在交雜在那里,讓我不得不每天的反省自己。

我喜歡于欣鑫的樂觀自信,欽佩石芙寧的不忘初心,欣賞關昊哲的堅定執著,羨慕劉芳儀的自在舒服……每個人,都有著忘不掉的瞬間,每一天在12班都演奏著美好的交響曲。

懦弱,自卑,讓它隨著即將回去的2020消逝。迎著新的自己,走向新的一年。每個人不同的笑容和力量,鼓舞著我繼續前行。

2020,感謝有可愛的你們,我的成長離不開你們。2021,盡管來吧。

第三篇:2006年中國展覽業回顧與展望

時光荏苒,我們雖然似乎還沒有從繁忙的工作中回過神來,365天已經匆匆而過,轉眼又到了盤點收獲、總結教訓、展望未來的時節。那么,剛剛過去的2006年中,中國展覽業呈現出怎樣的宏觀發展態勢、市場運行特點以及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鑒的經驗教訓呢?本章將以2006年中國展覽業發生的重大事件以及課題組的一手調研資料為基礎,對2006年中國展覽業的總體運行態勢做出全面系統的分析。

第一節中國展覽業宏觀發展態勢

以2006年中國展覽業中發生的標志性重要事件為線索,我們可以發現,本年度中國展覽業在宏觀層面上具有如下8個明顯特征:

一、展覽業繼續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關注和支持

展覽會作為促進不同國家和地區間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2006年一如既往地受到了中央政府以及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關注和支持。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中央政府各部委負責人,經常通過參加展覽會、在展覽會上發表演說等多種形式,從多個層面肯定了展覽會在推動政治經濟及文化交流、促進商品貿易和產業發展等方面的重大作用,從而大大地鼓舞了會展從業人員的工作信心和熱情;二是對展覽行業系統內的各種活動,黨和國家領導人同樣給予了極大關注和支持。例如,2006年1月11日至13日在廣州舉辦的第二屆中國會展經濟國際合作論壇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應邀出席并作重要演講,明確肯定了展覽活動“在促進經貿、文化、科技、教育交流與合作方面的作用”;11月8-11日,在北京嘉里中心飯店舉行的國際展覽業協會(UFI)第73屆年會中,國務院副總理吳儀為本屆年會的召開發來賀信,全國政協副主席羅豪才應邀出席了年會開幕式并致詞。

二、行業立法不斷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成為熱點

2006年中央及地方政府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旨在扶持、促進和規范會展業發展的政策法規,其中知識產權方面的立法工作成為年內會展業立法的熱點。

早在2006年初,在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CCPIT)、國際展覽業協會(UFI)、國際展覽管理協會(IAEM)、獨立組展商協會(SISO)四家國際權威機構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會展經濟國際合作論壇”上,會展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得到了與會代表的極大關注。在本次會議上,中國貿促會和國際展覽管理協會共同簽署了《會展業知識產權保護的共同聲明》,號召中國會展業界重視會展活動中知識產權的保護。1月12日,商務部和工商總局、國家

版權局、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發布了我國第一部《展會知識產權保護辦法》,此辦法從3月1日起開始施行。5月29日,商務部、海關總署、工商總局、版權局、知識產權局、貿促會聯合宣布,將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藍天會展行動”。對于會展期間的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給予嚴厲打擊。“藍天會展行動”以宣傳保護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為重點,以國際影響較大的展會為重點對象,以知識產權權利人反響強烈的案件為突破口,通過宣傳、培訓、交流、督察、通報等活動,全面提升我國會展業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水平。

與此同時,各省市也通過地方性法規、行業公約等形式相繼推出了旨在保護展覽會知識產權的相關措施。例如, 5月31日約200家展覽業機構負責人在北京共同簽署“守法誠信經營,保護知識產權”承諾書,共同簽訂了《北京市展會知識產權保護公約》,承諾尊重品牌展會的知識產權,不惡意盜用或侵犯品牌展會的標志、名稱,杜絕假冒、侵權產品進入展會;10月份,廣州市工商局、市知識產權局、市版權局聯合頒布實施《廣州市展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實施意見》,對展會中職能部門、展會舉辦方、參展商等各方面保護知識產權的責任做了明確的規定。

三、場館建設結構性轉移,中西部地區成為新熱點

2006年,東部發達地區的會展場館建設明顯降溫,不少地區只是在延續以前的“二期工程”,新增項目減少。但中西部地區的場館建設驟然升溫,西安與武漢兩城市的新場館建設引人注目。

在西安,2006年4月7日,總投資45億元人民幣的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奠基。該會展中心項目總占地1240畝,計劃建設周期為三年。其中展館面積10萬平方米,將有5000個國際標準展位和10000平方米的室外展場,首期工程計劃于2007年4月建成。該會展中心建成后,將成為中國西部規模宏大、配套設施完備、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會展場館。

在武漢,湖北江城最大的會展場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將于2006年年底在武漢新區破土動工,預計總投資70多億元。該中心總規劃用地1.75平方公里,其中主場館20萬平米,星級酒店近22萬平米,會議中心3萬平米,擁有國際標準展位12500個。博覽中心定位為以展覽、展示為主導功能,集會展、科技、商務、文化休閑旅游于一體的多功能復合型國際博覽城。除此之外,由德國展覽集團(GEC)策劃的武漢CBD會展中心項目計劃也宣布2006年內動工,2007年底亮相武漢。據悉,該會展中心建筑面積5.4萬平方米,總投資5.67億元,預計展覽能力為3萬平方米。

四、與國內強勢會展資源合作成為跨國公司開拓中國業務的新途徑

2006年,中國展覽業的國際化進程不斷深化,美國、德國、意大利等國家的會展巨頭不僅延續了以往在中國設立子公司、合資公司以及代表處等傳統做法,而且從2006年以來發生的國際合作事件看,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把進軍中國市場的重點轉向了與擁有優勢會展資源的國內會展企業的合作。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事件包括:(1)2006年5月,鄭州國際會展

有限責任公司和鄭州香港會展管理有限公司舉行了合作簽約儀式,根據協議,鄭州國際會展中心將由鄭州香港會展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管理,協議的第一階段為期15年;(2)2006年6月12日,中國機床總公司和北京國機展覽中心宣布,與全球領先的展覽及會議主辦機構勵展博覽集團及其分支機構上海勵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簽立了一項長期合約,以共同發展和擴張中國國際機械裝備展覽會(CIMES);與此同時,勵展博覽集團總裁麥克·拉斯布萊德10月18日透露,勵展博覽將與廣交會承辦機構探討合作,為此雙方建立工作組,該集團年底將會在珠江三角洲開設繼北京、上海之后的第3家中國分公司,而這個分公司很可能落戶深圳;(3)中國對外貿易中心(集團)和科隆展覽國際展覽有限公司11月份發布消息,雙方已于2006年1月簽署了建立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協議,雙方經過10個月的反復討論,在具體項目以及各個方面的密切合作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五、區域合作蔚然成風,合作領域不斷擴大

2006年,全國各城市之間掀起了新一輪的區域合作高潮。合作領域逐步深入到組展、場館經營、教育培訓等多個領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包括:(1)2006年6月,來自江蘇、湖南、湖北、云南、上海、深圳等各省市12家展覽館的CEO和高層管理人員齊聚深圳會展中心,深圳會展中心與到會的其他11家展覽館簽署了“中國展覽館相互推廣合作協議”。合作內容涉及展館宣傳、自辦展招展、展會推介、廣告等諸多方面;(2)2006年9月,第四屆全國中心城市會展工作年會在長沙召開,在本次年會上,50個中心城市的會展代表成立了會展聯盟;(3)2006年10月下旬,由上海、天津、廣東、江蘇、浙江、四川、福建、沈陽、杭州和寧波十省市的國際展覽公司發起的“中國國際展覽聯盟”在寧波成立;(4)在人才培訓方面,由長三角緊缺人才培訓服務中心推出的現代會展崗位能力證書的培訓考試項目,在杭州、上海、南京、蘇州、無錫、寧波六大城市開展,實施統一大綱、統一教材、統一考試,并實現證書互認。

六、業界活動數量多、層次高,從國內向周邊國家和地區擴散

2006年,展覽業內活動異?;钴S,呈現出三個明顯特點:一是數量多。據不完全統計,年內舉辦的業內交流活動大約有20次,同2005年相比有較大幅度的增長;二是層次高。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CCPIT)等4家國際權威機構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會展經濟國際合作論壇”年內成功舉辦,國際展覽業協會(UFI)第73屆年會在北京召開,更是吸引了全球同業的目光;三是從國內向周邊國家和地區擴散。年內多次舉辦了基于大陸與港澳臺合作的業內交流活動,如由商務部臺港澳司、澳門特區政府經濟局和澳門貿促局聯合舉辦的“《CEPA安排》框架下內地與澳門會展業發展合作交流會”、由澳門展貿協會等機構主辦的“2006國際會展產業(澳門)研討會”、由重慶市外經貿委、重慶南坪會展中心聯合主辦“港澳臺渝會展合作論壇”等等。而且與日本、韓國以及東盟國家的相關交流活動在業界同樣引起了較大影響,如由商務部外貿發展事務局、中國貿促會展覽管理辦公室、中國-東盟博覽會秘書處等機構主辦的“首屆中國-東盟會展業國際合作高峰會” 吸引了近200位海內外會展業高層人士參加。

七、教育培訓發展迅猛,專業人才資格認證培訓成為新熱點

2006年會展教育培訓工作穩步發展,業內交流研討活動不斷深入。其中有代表性的活動有兩個:一是2006年3月,由中國國際貿易學會會議與展覽專業委員會等機構主辦的“第一屆全國會展教育年會”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勝利召開。本屆年會共吸引了來自浙江大學、武漢大學、上海師范大學等30余所高校的60多位代表參加。與會代表就會展專業培養目標與課程設置、會展教學與師資培養、會展人才培訓認證以及會展教育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等熱點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二是由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會展教育專業委員會組織的“中國會展教育論壇——大型會展案例學術研討會”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會議提出了建立大型會展案例庫的構想。

除此之外,2006年會展教育培訓領域的另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會展專業人才資格認證項目的迅猛發展。2006年,除了中國貿促會與IAEM聯合開發的注冊會展經理培訓(CEM China)項目繼續受到業界人士青睞以外,長三角以及廣州地區的會展專業人才資格認證工作也有了較大進展。其中有代表性的事件包括:(1)長三角緊缺人才培訓服務中心首先在杭州、上海、南京、蘇州、無錫、寧波六大城市開展現代會展崗位能力證書的培訓考試項目;(2)由上海市人事局牽頭,上海市職業能力考試院、上海世博人才發展中心、上海市會展行業協會共同推出《上海市會展管理專業技術水平認證》項目;(3) 2006年11月,《廣州市會展管理專業技術人員職業水平評價暫行辦法》和《廣州市會展管理專業技術人員職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正式實施;(4)2006年11月,由中國商業聯合會商業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會展研究中心聯合起草的《會展業職業經理人》協會標準項目已經完成專家征求意見,進入了最后的審批階段。

八、行業組織穩步發展,新組織以從事研究、教育和培訓為主

2006年,會展行業組織穩步發展,四家新機構正式形成。既包括國際會展組織的分支機構,也包括全國性行業組織,此外還有地方性行業組織。

這四家機構是:(1)由商務部研究院等單位發起籌建并由商務部主管的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

(2)由商務部人事教育勞動司批準并在國家民政部備案的中國國際貿易學會會議與展覽專業委員會;(3)國際展覽管理協會(IAEM)中國區辦事處;(4)河北省會展經濟學會。

第二節中國展覽業市場運行特征

為了更加準確地反映中國展覽市場的運行特征,2006年課題組在2005年的研究基礎上,繼續對京、滬、穗三個最具有代表性的展覽市場進行了重點監控。監控的內容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從展覽會總體數量、行業特征、季節特征等方面對三個重點會展城市的展覽市場進行監控;二是重點選取了35家展覽會,對1436家參展商和714位專業觀眾進行了問卷調查,以考察參展商和觀眾對2006年三地展覽市場的反映。從最終考察結果看,同2005年相比,2006年京滬穗的展覽市場總體上呈現出如下特征:

一、展覽會總體數量有所下降,京、滬、穗三地分布比例基本穩定

從北京、上海、廣州三地主要展覽場館公布的展覽計劃來看,2006年三城市大約舉辦了864個展覽會,與2005年的950個相比,總體數量下降明顯。這種現象表明,京滬穗三地市場正在逐步走出近年來簡單地數量擴張的困局,展覽會正在由數量擴張向質量提升轉變。課題組在關于展覽會滿意度調查中,得出的參展商和專業觀眾對2006年三地展覽會總體滿意度高于2005年的調研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這種市場轉型的特征。

除此之外,從京滬穗三城市舉辦展覽會的數量看,與2005年相比,三城市展覽會的地區分布沒有發生本質變化。上海辦展數量最多,占總數的40%;北京次之,占39%;廣州所占份額相對較少,只占到21%。

二、展覽會的行業集中度較高,各城市的熱點展會與該城市的社會經濟特征比較吻合

調查結果顯示,2006年北京位居行業領域前10位的展覽會占展覽會總數的比例從2005年的68.3%上升到了72.4%。其中“房產、建筑、裝潢”類和“教育、培訓、藝術”類成為北京展覽會中最活躍的領域,這顯然和北京地區較高的經濟發展水平、旺盛的住房需求以及北京高校以及科研機構林立從而每年有大量畢業生的現狀相吻合;上海位居行業領域前10位的展覽會占展覽會總數的比例接近去年的70%,其中“房產、建筑、裝潢”類展覽會在上海仍居首位,同時由于上海機械、化工、汽車、造船等制造業明顯優勢,從而決定了機械化工類展覽會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同上海一樣,廣州位居行業領域前10位的展覽會占展覽會總數的比例繼續和2005年的約70%持平。與珠三角地區的“世界制造業工廠”的區域發展特色相關,“機械、工業、加工”類展覽會穩居總體數量的首位。

三、展覽會越來越受到企業重視,參展人員在企業的管理層級有所提高

從2006年參展人員在企業的最高職位調查中發現,不僅中高級管理人員占據非常高的比重,而且同2005年相比,參展人員在所供職的機構中的職位總體上有所上升。調查結果顯示,2006年由公司高層領導親自帶隊參展的企業比重高達61%,比2005年的41%提高了20個百分點,公司中層領導帶隊參加的比重為32%,僅由一般員工參加的企業不足10%;而且,相對于國內企業來說,海外企業中公司高層領導帶隊參展的比重更高,高出國內企業8個百分點。由此可見,不管是國內企業還是海外企業,都對展覽會這種綜合性的營銷平臺給予了充分肯定,而且從帶隊參展人員在公司職位有所提高的調研結果看,展覽會作為高效率的營

銷手段,已經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重視。

四、市場漸趨規范,參展商和專業觀眾滿意度均有所提高

隨著國內展覽市場競爭態勢的加劇以及各種市場監管措施的不斷完善,京滬穗三地的辦展水平有所提高,2006年針對三地展覽會滿意度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不管是參展商還是專業觀眾,對三地展覽會的滿意度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首先,從國內參展商的滿意度調查結果看,表示滿意和非常滿意的比例約占六成,而2005年的相應比重還不到50%;其次,從國內參展商對參展后的業務預期看,2006年參展商表示參展后的業務預期肯定會增長的比重為46%,與2005年的36%相比增長了10個百分點;最后,從專業觀眾滿意度的調查結果看,2006年滿意度明顯高于2005年。特別是國內專業觀眾,2005年表示滿意和非常滿意的比例僅為43%,而2006年卻達到了66%。這說明隨著國內展覽會的質量的不斷提高,專業觀眾的滿意度也有了較大提高。

五、民營企業在全部參展企業中占據“半壁江山”

伴隨著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民營經濟的異軍突起,民營企業已經成為展覽會中最活躍的參展主體。2005年和2006年的調研結果均顯示,民營企業在全部參展企業中占據44%的比例,成為所有參展企業中所占比重最高的類型。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2005年和2006年調查結果都表明,國有企業在所有參展企業中已經成為比重低的類型,2005年的調研結果為9%,2006年的調研結果為10%。

六、中小企業成為專業觀眾的重要來源

從專業觀眾所在機構的員工數量調查結果看,派員參加展覽會的企業,不管是國內還是海外,都以員工數量在500人以下的中小型企業為主,這一比例高達78%;其中100人以下的比例為47%,100至500人的比例為31%。

七、網絡在展覽會的組織和營銷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和因特網的普及,網絡在展覽會的組織及營銷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調查結果顯示,通過網上瀏覽展覽會有關信息已成為參展商和專業觀眾了解展會信息的重要途徑,同時主辦方通過E-MAIL方式向參展商以及專業觀眾發出邀請已經成為推廣展覽會的重要途徑。

第四篇: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大學四年職業規劃)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馮二友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時間如白駒過隙,行色匆匆?;仡櫼幌逻^去,剛來到大學報到的那一天還歷歷在目,轉眼間大學四年快過了一半了,怪不得人們常說“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當年的那個剛剛經歷高考,對大學充滿好奇和憧憬的大學我,現在已經對大學的一切都有了或深或淺的了解了,在大學的這兩年,深深地改變了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我更加成熟,對社會看得更加透徹。

一、回顧大一大二

下面我總結一下我大

一、大二的學習成果、個人的改變、領悟及存在缺點等各個方面情況:

1、參加各種活動,全面發展自己,擴展交際圈

在課外活動方面上,剛來就是軍訓,整個軍訓最大的印象就是“曬”,不過軍訓我們卻讓我們收獲了友誼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大一暑假我和我們經濟系同學到梅州參加“三下鄉”活動,這讓我收益良多。和一群天真無邪的小朋友一起學習,感覺我也年輕了很多,那7天的時間里,我們一起流汗,一起努力,一起歡笑,只為能為梅州的小朋友該來更多的歡樂和知識。 大二我作為志愿者探望老人院,這讓我深刻地感受到社會給我們的責任,我們應該為這個社會做多一點貢獻,看到老人開心,我也很幸福。參加這些活動可以認識不同的人,開闊眼界,雖然過程中,我有犯了很多的錯誤,但這我逐漸的意識到想要做好一件事情,就要付出汗水和代價。

在社團活動方面,我沒有參加學生會面試選拔,參加了勤管和公寓管理協會也被刷了下來。所以只加入了乒乓協會。在乒乓協會里,我認識了一些新朋友,包括不同系的同學和學姐學長。作為乒乓球協會的一員,我積極參加協會活動,幫助部長處理小事務,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也擴展了我的人際關系網。

在兼職方面,我在大

一、大二做的兼職多是為了挑戰自己羞澀的性格。大一做過派單,掃樓,剛開始臉皮薄,每次和陌生人講話都會臉紅,特別是掃樓的時候,總會吃閉門羹,很多次都想要放棄了,在師姐的幫助下,逐漸擺脫這種羞澀,

1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馮二友

開始開朗、大膽起來了,內心也變得強大了。對于改變自己的性格缺點,兼職鍛煉是最有幫助的。大二參加了一次藍月亮的電商兼職,到大公司兼職,嘗試了一回做白領的滋味。

比賽方面,由于我個人特長不多,對我的能力不夠自信,大

一、大二里只得過一個封面設計的三等獎。我也有參加英文和中文的演講比賽,可惜沒有得獎,但過程讓我學到了很多。

2、鞏固理論基礎,學好專業知識,提高自身專業本領

學習專業課方面,入學以來,我一直認真聽課,做好筆記,考前復習,不讓自己有掛科現象,必修課認真學,選修課看著學。感覺大一的兩次期末考試成績沒有與我的付出對稱,大二在總結大一考試教訓之后逐漸了解考試規則,期末考試成績也因此有所提升。

至于考證方面,大

一、大二通過了教師資格證考試、英語四級考試、廣東省一級計算機考試和二級photoshop考試。會計從業資格證錯過了報名機會,六級也還沒考。

自學方面,大學培養自學能力是很重要的。我通過圖書館借書、在網上看視頻和模擬練習炒股,基本掌握了炒股技術。

關于培養閱讀習慣,這方面我是最失敗的。大學的兩年時光里,我只看過5本課外書。

3、克服自身性格問題,打好人際關系

剛入學那膽小的毛病經過大學的鍛煉,已經改的差不多了。以前總是不敢也不愿與人交流,通過參加各種活動,努力挑戰自己,主動認識不同的人,上課逼自己回答問題,讓自己做很多“丟臉”的事情,這樣,膽量就練出來了。不知不覺也認識了更多的朋友,QQ好友迅速增加。

生活上,與舍友從陌生到熟悉,兩年相處下來還算融洽,不過有時候也會有小矛盾,但我們之間只要記住曾經真心對待的那一刻就好。

2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馮二友

總體來說,大

一、大二我學到到的知識并不多,現在對專業知識了解不多更不系統,也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做的最好的是自己的性格弱點改變了許多,也開朗了許多,不過還有很多壞習慣要改。認識了很多朋友,但交往深的沒幾個。開始逐漸接觸社會,但沒有真正的經歷社會的洗禮。大

一、大二要做的事情沒做好,所以大

三、大四才要更加努力。

沒有規劃的人生是盲目地前行,人生需要好好規劃。大學的開竅期是什么時候呢?大學二年級到三年級。在這個時期突然發現我們尋找到我們自己想要的東西,在此以前,卻是昏昏沉沉的,所以其實大二大三的同學們正處在關鍵時刻,要抓緊時間為自己選定未來,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才是最重要的。一次與社會上一個人力資源管理師交談之后,深刻地意識到自己沒有特長,更加沒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一個高中生沒什么差別,剛好就應了那句網絡紅言“多么痛的領悟”。同時,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一個人的文化知識素質如何,將決定他在求職擇業時的自由度和取得職業崗位的層次。大學是就業準備教育,大學生一畢業絕大多數人都將走向工作崗位。我們應該為幾年后的就業做好知識、能力、素質等全方位的準備,珍惜大學時光抓好學業,為未來的就業、創業、成功立業開山鋪路。為此,我要在有限的兩年時間內,實現如下規劃:

二、展望大三

大三我主要以學習為主,鞏固好專業知識,社會實踐為次。

1、學好專業知識,考到與自己專業有關的證書,往財務方向發展。

在大三一年的時間里掌握關于金融的專業知識,對金融有系統的了解,同時也要自學偏向財務方面,大三第一學期要考到證券從業資格證和會計從業資格證,大三第二學期5月份考到會計初級證書。如今我的經濟數學和統計學基礎不好,對于一個金融學的學生來說,數學是很重要的,所以大二暑假要重新鞏固好經濟數學和統計學。

在這個網絡迅速發展的時代,學習計算機技術很有必要。大三第一學期要考 3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馮二友

全國計算機Photoshop二級和網頁設計證書,第二學期考全國計算機offices二級。

為了適應國際化的步驟還有實現出國的夢想,所以還要學好英語,這也是為自己的就業擴展渠道。為了保持自己英語能力,每個學期都要考一個證,大三第一學期考BEC即劍橋商務英語中級,第二學期考考BEC高級,大四每天堅持看英語新聞、聽英語廣播或看英語電視劇和電影。

2、多參與社會實踐

從大二暑假開始,每個暑假都要參加一次社會實踐,我會盡量找一些與專業有關的工作,如銀行,證券等地方實習,也可以找有關會計的工作。實在找不到也可以找一些促銷的工作,鍛煉自己吃苦耐勞和口頭表達能力。

3、多參加一些面試,通過各種途徑了解最新的就業動態

面試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讓自己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同時鍛煉自己的心理素質,更為以后職業面試做鍛煉準備。所以面試很重要,大三要多參加面試特別是企業的HR面試。多和師兄師姐、老師等人交流也可以了解就業信息,讓自己知道該學什么,就業方向是什么。

4、發展一個興趣愛好

大三要在大二打好功底的基礎上,發展乒乓球的愛好,有條件參加有關乒乓球的比賽。

至于大四規劃,我的規劃第一步:沒打算考研或者考公務員,要完成的心愿是“對得起父母”。讓父母早點退休,我也不能一直拖著他們。再說,我讀的是2B本科院校,學費貴很多,所以我也該早點獨立,進入就業大軍,早點接受社會的洗禮。根據社會發展和用人單位的需要,我打算重點從以下兩個方面在實習期間鍛煉自己,做好就業準備。

二、展望大四

4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馮二友

1、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鍛煉自己實踐能力,很好地結合理論與實踐

我會在大三學習的基礎知識、專業知識上,系統化知識結構,在實習期間把專業知識化為能力。當然,實習期間也要好好學習,只有在實習期間才能更加精準的學到自己需要的知識,因為在實習過程中才會發現自己缺什么,該補什么。但是知識并不能簡單地與能力劃等號,知識與能力是辯證的關系。在一定意義上說,能力比知識更重要。因此,實習期間我會努力應把建構合理的知識結構、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和鍛煉較強的實踐能力統一起來,這樣我才能在擇業、從業過程中立于不敗之地。

2、堅持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知識、能力、素質是大學生社會化的三大要素。一個優秀的人應該智商情商都具備。在實習期間,我要利用公司的環境努力鍛煉自己,考驗自己,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總體來說,大

一、大二主要做的是適應大學,鞏固學科基礎,找到發展方向,完善自身性格,修身養性,打好大學人際關系等,而我基本都做到了。大

三、大四的規劃主要是學好專業課,系統專業知識,考到該考的證書,參與有關專業的社會實踐,找工作實習鍛煉能力等。大學四年是一個人塑造靈魂,全面提升自己的重要時期,所以要在大學的時候把該做的都做好,為自己的職業夢想打好基礎。

第五篇:我國稅收制度改革三十年回顧與展望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稅制改革進程可劃分為三個階段:有計劃商品經濟時期的稅制改革(1978~1993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期的稅制改革(1994~2000年)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完善時期的稅制改革(2001年至今)。本文對三個階段稅制改革進行回顧后認為: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稅制改革有五大成功經驗:稅制改革必須有理論突破為先導、稅制改革中必須考慮財政可承受能力、稅制改革要走漸進式道路、稅制改革要與國企改革協調推進、稅制改革中要強化稅收的調控功能。結合國際、國內經濟環境變化和國際稅制改革潮流,提出進一步完善我國稅收制度的政策建議。

。

關鍵詞:稅收制度;經驗回顧;展望

中圖分類號:F81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7685(2008)10―0053―04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稅收制度先后經歷幾次大的調整,初步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調控要求的復合稅制體系。本文在對三十年稅制改革歷程回顧的基礎上,總結三十年稅制改革的理論突破和實踐創新,評價改革得失,探討新時期的稅制改革方向和完善思路。

一、三十年稅制改革歷程回顧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稅制改革進程可劃分為有計劃商品經濟時期的稅制改革(1978~1993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期的稅制改革(1994~2000年)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完善時期的稅制改革(2001年至今)三個階段。

(一)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時期的稅制改革(1978~1993年)。這一時期的稅制改革可分為涉外稅制的建立、兩步“利改稅”方案的實施和1984年工商稅制改革。

1.1978年至1982年的涉外稅制改革。1978年至1982年是我國稅制建設的恢復時期和稅制改革的起步時期,從思想上、理論上為稅制改革的推進做了大量突破性工作,為稅制改革的推進打下理論基礎。從1980年9月到1981年12月,為適應我國對外開放初期引進外資、開展對外經濟合作的需要,五屆人大先后通過了《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法》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初步形成一套大體適用的涉外稅收制度。

2.1983年第一步“利改稅”方案。1983年,國務院決定在全國試行國營企業“利改稅”,將建國后實行了三十多年的國營企業向國家上繳利潤的制度改為繳納企業所得稅。這一改革從理論上和實踐上突破了國營企業只能向國家繳納利潤、國家不能向國營企業征收所得稅的禁區,成為國家與國有企業分配關系的一個歷史性轉折。

3.1984年第二步“利改稅”方案實施和工商稅制改革。為加快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國務院決定從1984年10月起在全國實施第二步“利改稅”和工商稅制改革,發布關于國營企業所得稅、國營企業調節稅、產品稅、增值稅、營業稅、鹽稅、資源稅等一系列行政法規,成為我國改革開放后第一次大規模的稅制改革。此后,國務院又陸續發布關于征收集體企業所得稅、私營企業所得稅、城鄉個體工商戶所得稅、個人收入調節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獎金稅、國營企業工資調節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特別消費稅、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筵席稅等稅收的法規。1991年,七屆人大四次會議將中外合資企業所得稅法與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合并為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至此,我國工商稅制共有37個稅種。這些稅種按照經濟性質和作用大致可分為流轉稅類、所得稅類、財產稅和行為稅類、資源稅類、特定目的稅類、涉外稅類、農業稅類七大類??傊?,這一時期全面改革了工商稅制,建立了涉外稅制,徹底摒棄“非稅論”和“稅收無用論”的觀點,恢復和開征了一些新稅種,使我國稅制逐步轉化為多稅種、多環節、多層次的復合稅制,稅收調節經濟的杠桿作用日益加強。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期的稅制改革(1994~2000年)。1992年黨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目標后,為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按照“統一稅法,公平稅負,簡化稅制,合理分權,理順分配關系,保障財政收入,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稅制體系”的要求,1994年我國啟動了建國以來規模最大、范圍最廣、內容最深刻、力度最強的工商稅制改革。

(1)全面改革流轉稅。以實行規范化的增值稅為核心,相應設置消費稅、營業稅,建立新的流轉稅課稅體系。對外資企業停止征收原工商統一稅,實行新的流轉稅制。

(2)對內資企業實行統一的企業所得稅。取消原來分別設置的國營企業所得稅、國營企業調節稅、集體企業所得稅和私營企業所得稅,同時,國營企業不再執行企業承包上繳所得稅的包干制。

(3)統一個人所得稅。取消原個人收入調節稅和城鄉個體工商戶所得稅,對個人收入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統一實行修訂后的個人所得稅法。

(4)調整、撤并和開征其他一些稅種。調整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取消集市交易稅、牲畜交易稅、燒油特別稅、獎金和工資調節稅;開征土地增值稅、證券交易印花稅;鹽稅并入資源稅,特別消費稅并入消費稅。改革后的我國稅制,稅種設置由原來的37個減少為23個,初步實現了稅制的簡化、規范和高效統一。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完善時期的稅制改革(2001年至今)。1994年的工商稅制改革初步確定了市場經濟下我國稅收制度的基本格局,在此后的十幾年間,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我國又推行以費改稅、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合并、增值稅的轉型為主要內容的稅制改革。

1.穩步推動“費改稅”改革,將一些具有稅收特征的收費項目轉化為稅收。2000年10月22日國務院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輛購置稅暫行條例》,自2001年1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征收車輛購置稅,取消了車輛購置附加費。同時,為切實減輕農民負擔,中央決定從2000年開始在農村開展稅費改革,根據“減輕、規范、穩定”的原則對農(牧)業稅和農業特產稅進行了調整,明確在五年內逐步取消農業稅。2006年3月14日,十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決議在全國范圍內徹底取消農業稅。

2.合并內外資企業所得稅。2007年3月16日,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結束了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對內外資分立的局面,逐步建立起一個規范、統

一、公平、透明的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

3.對車船使用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稅種的改革。2007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暫行條例》正式實施,取代了1986年9月15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使用稅暫行條例》。此外,修改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也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次修改將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也納

入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納稅人范圍,同時根據社會經濟的發展情況,提高了稅額標準;2006年4月28日國務院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葉稅暫行條例》,對煙葉的收購實行20%的比例稅率。截止到2007年底,我國現行稅制中的稅種設置進一步減少為19個,稅制更加規范和統一。

二、三十年來稅制改革的基本經驗

(一)稅收制度改革的推進必須有理論突破作為先導。稅收作為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其征稅依據、征稅對象、征稅標準、稅率高低等課稅要素的確定,均需要有理論作為支撐。計劃經濟體制下由于對國家與國營企業的關系認知,形成了國營企業只能上繳利潤、不能上繳稅收的做法,也就形成了“稅收無用論”的理論觀點。而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對國家和國營(有)企業關系認知的進一步深化,推動了稅制改革的理論突破。社會主義國家具有社會經濟管理者和國有資產出資者的兩種身份和兩種權力,從而才有了20世紀80年代初的兩步“利改稅”方案的實施,確定以所得稅形式處理國家與國營(有)企業的分配關系,使國家和企業的利益分配關系用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步入了規范化、法制化的軌道。并且統一了稅法,擴大了企業的自主權,為多種經濟主體的發展和財政體制改革的推進創造了條件。

(二)稅收制度改革中必須考慮到財政承受能力。在以“放權讓利”為主要特征的經濟體制改革進程中,稅制改革必須考慮到財政可承受能力,稅制改革不能帶來財政收入的大幅度減少。對一個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的發展中大國而言,加強財政宏觀調控能力的重要原因還在于改革過程的復雜性和艱巨性。改革是一個利益重新分配的過程,在改革尚未創造出新增利益之前,改革的成本只能由財政來負擔。另外,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不確定性,也是需要加強財政宏觀調控的重要原因。無論從改革,還是從發展、穩定的角度看,稅制改革不能弱化財政的宏觀調控能力。

(三)稅收制度改革必須走漸進式道路。在改革開放初期,為吸引外資,我國對外資企業實行了優于內資企業的所得稅稅率和稅前扣除標準,這對引進外商直接投資,學習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確實發揮了重要作用。進入21世紀后,隨著市場經濟和國內投資環境的逐步完善,為使內、外資企業處于公平競爭的同一起跑線上,推動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的合并成為必然。同時,為減少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合并對吸引外資的負面影響,在稅制改革過程中也堅持了漸進式改革原則,對外資企業的稅收優惠給予五年的緩沖期。

(四)稅收制度改革與國有企業改革、財政體制改革協調推進。稅制改革必須以政府和國有企業關系的變革為前提,政府和國有企業關系定位的變化將直接影響到稅收在處理政府與國有企業分配關系時的形式。同時,稅制改革也是財政體制改革的基礎,正是1994年稅制改革初步構建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復合稅制體系后,才有了1994年財政體制改革中央與地方政府稅種收入的規范化劃分。

(五)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充分發揮稅收調控經濟的杠桿作用。市場經濟要求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減少政府指令性計劃對經濟的干預,這就要求強化稅收調控經濟的杠桿作用。通過優惠稅率、稅收減免、稅前扣除等稅收優惠來貫徹政府的調控意圖,根據客觀經濟形勢變化和國際稅制改革的潮流,適時調整我國的稅種結構,開征新的稅種或取消不合時宜的稅種,優化稅制結構,強化稅收對經濟運行的間接調控功能。

三、稅收制度改革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稅收的法治化程度仍需進一步提高。為防止政府公權對私人產權的肆意侵犯,民主國家一般均確立了稅收法定主義原則,即“有稅必須立法,未經立法不得征稅”的原則,并且這一原則大都寫入了憲法。而我國憲法中關于稅收的條款僅為憲法第56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依照法律納稅的義務”,找不到關于納稅人權利的相關規定。從理論上講,稅收法定主義原則要求稅收要素和稅收程序法的基本方面,均由立法機關立法,稅收征管程序中的具體問題由行政機關通過行政法規來規范。從我國目前各稅種的法律層次來看,大多數是以國務院行政法規的形式出現,立法層次較低。

(二)稅收調控經濟的功能還比較弱。我國現行稅制體系格局是1994年稅制改革后確立起來的,隨著國際經濟環境變化和國內經濟發展,經濟運行中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而稅收在發揮引導產業結構調整、解決收入分配、促進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調控經濟過熱或過冷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的主體稅種增值稅仍為生產型增值稅,不利于資本密集型企業的發展,稅收在引導企業技術升級、提升經濟增長質量方面仍有缺陷。

四、完善我國稅收制度的政策建議

(一)稅制改革與科學發展觀相適應。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完善省以下財政體制,增強基層政府提供公共服務能力。實行有利于科學發展的財稅制度,建立健全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實行有利于科學發展的財稅制度,就必須貫徹“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的原則,建立有利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有利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稅收制度,構建有利于統籌城鄉發展、區域協調發展及有利于收入分配的公平,有利于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合理使用,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的稅收制度。

(二)稅制改革與法治化建設相適應。黨的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依法治稅是稅收工作的靈魂和立足點,要求有健全的稅法體系:稅務機關依法履行職責,在法律規定的職權范圍內活動并接受行政司法機關和社會監督,納稅人能夠依法履行自己的納稅義務并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稅法面前人人平等。因此,稅制改革必須堅持法治化原則,納稅人、稅收行政機關都要服從于法,法外無稅。推進稅法體系建設,積極參與稅制改革、稅收立法調研,完善稅收法律體系。

(三)逐步推進主體稅種和地方稅體系建設的改革。繼續推進增值稅轉型,力爭盡快在全國范圍內實現從生產型增值稅向消費型增值稅的轉變,在轉型的同時,要推進增值稅的“擴容”,即把有條件實施增值稅的營業稅稅目納入增值稅征收范圍。穩步推進營業稅改革,適度調整部分營業稅稅目的稅率和計稅依據,消除重復征稅的問題。全面貫徹落實新的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完善各項配套措施和辦法。推進房地產稅制改革,全面總結開展房地產模擬評稅試點工作經驗,繼續研究完善物業稅改革方案及其配套措施。以開征物業稅等為契機,研究構建持續穩定增長的地方稅體系,以使中央與地方政府的財力事權相一56一統一,進一步完善分稅制,更好地配合并促進公共財政體制建設,為社會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務。

(四)強化稅收調控功能,構建有利于科學發展的稅制體系。第一,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促進自主創新、推動產業結構優化的稅收制度體系。一方面完善鼓勵高新技術企業發展、促進自主知識產權研發應用的稅收政策,另一方面加大對高科技產業、涉農產業、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產業的稅收支持力度,建立支持現代服務業發展、鼓勵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和促進公共文化事業發展的稅收政策。第二,建立促進收入公平分配的稅收制度體系。繼續推進個人所得稅改革,研究推進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同時繼續完善消費稅制度,加大對高消費行為的稅收調節力度;針對收入存量,則要完善財產稅制,加大對個人存量財富的調節力度。積極鼓勵慈善捐贈事業的發展,通過加強對“第三次分配”的稅收引導促進收入的公平分配。第三,建立促進資源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稅收制度體系。在所得稅、流轉稅的改革方面,進一步突出對環境保護、能源節約、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政策引導,形成全方位、多環節促進資源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稅制體系。第四,建立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稅收制度體系。在繼續完善促進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和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稅收政策及繼續深入推進區域性優惠政策向產業性優惠政策轉移的同時,針對不同的主體功能區,完善相應的區域性稅收政策。區域協調發展還要求我們完善增值稅、所得稅等一些主要稅種的收入歸屬機制,妥善處理區域間稅收分配關系,保障區域間合理的財政利益。

(責任編輯:閆春英)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moldflow模流分析教程下一篇:internet的起源與發展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