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本科物流管理專業論文

2022-05-16

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本科物流管理專業論文(精選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摘要:文章研究物流管理專業實驗教學體系的構成、內容、方案設計等,結合設計和建設過程的具體要求和存在問題加以探討和闡述,建議設計中突出虛實結合,以物流實驗設備實物與物流管理流程模擬軟件,和物流管理流程設計與仿真軟件相結合,把物流實驗體系打造成集系統性、綜合性和專業性為一體,教學與科研相融合,校內實驗與社會實踐互動的平臺。

第一篇:本科物流管理專業論文

酒店管理專業本科學生專業認同的影響因素研究

摘 要:我國高等院校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沒有解決業界的人才需求困境。酒店管理專業本科學生對本專業的認同度普遍不高,畢業后在酒店就業的比例偏低。文章對影響酒店管理專業本科學生專業認同的因素進行分析,發現,學生自身與專業的契合度、專業的教學質量、專業的社會評價對酒店管理專業本科學生專業認同具有顯著影響。鑒于此,文章提出有針對性的策略以提高學生專業認同,充分發揮高等教育的價值和功能。

關鍵詞:本科學生;酒店管理專業;專業認同

一、現狀與問題

高等院校設置酒店管理本科專業是培養高素質酒店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徑。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學科專業建設的需要,我國教育部于2012年制定和頒布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在管理學學科門類下設立旅游管理學科大類,包括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三個專業。酒店管理的專業地位正式確立。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2017年全國旅游教育培訓統計》顯示,全國共有222所普通高等院校開設酒店管理本科專業[1]。

然而,我國高等院校人才培養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酒店業界的人才需求困境。酒店管理專業本科學生對本專業的認同度普遍不高,畢業后在酒店就業的比例偏低。從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的角度而言,探索影響酒店管理專業本科學生專業認同的因素,以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提高專業認同度,讓學生好其所學,愛其所學,從事其所學,對促進我國高素質酒店管理人才培養,充分發揮高等教育的價值和功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文獻綜述與模型構建

(一)專業認同的內涵

認同是一種內化與同化的社會心理過程。在社會化過程中,個人將他人或群體的價值觀、規范、標準、期望,內化于個人的行為和自我概念[2],使個人與他人、群體在心理上、情感上趨同,達到自我與社會的統一狀態[3]。專業認同是指某個專業的學習者在認知了解所學專業的基礎上,對所學專業產生情感上的接受和認可,并伴隨積極的外在行為和內在的適切感[4],具體表現為學習者結合自身興趣、愛好和特長,將某一專業視為與自我同一的,甚至希望自己成為與該專業杰出者一樣的人[5-6]。

高等院校學生的專業認同不僅直接影響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學習狀態,而且對學生未來的職業選擇和職業發展有著重要影響。研究表明,專業認同有助于降低學習倦怠等低效學習狀態[7],對學習投入有顯著的促進作用[3],正向影響學習效能感[5]。高度的專業認同有助于激發學習者積極的學業情緒和學業延遲滿足能力[3],對學習活動起到促進作用[8]。同時,專業認同也是影響學生職業規劃和職業決策的重要因素。高等院校學生是否愿意依據所學專業選擇職業,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是否認同該專業[9]。

(二)專業認同的影響因素

專業認同不是既定的靜態表現,而是一個持續變化的過程。學習者在自身成長及與其他參與者互動的過程中,會因內在因素與外在環境的變化而改變自己對專業的既有看法[10-11]。本文認為,學生自身與所學專業的契合度、所學專業的教學質量、所學專業的社會評價是影響酒店管理專業本科學生專業認同的重要因素。

1. 自身與專業的契合度

學生自身與專業的契合度主要指學生個體的內在狀況與所學專業之間的匹配程度。包括所學專業體現學生學習興趣、發揮自身特長、符合自身性格特征的程度以及所學專業有助于實現人生理想的程度。在酒店管理本科專業,學生自身與專業的契合度越高,學生對酒店管理專業越能產生情感上的接受和認可,越能通過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習獲得自我歸屬感和自我意義感,產生積極態度和外在行為。因此,本文提出假設1。

假設1:自身與專業的契合度正向影響酒店管理本科專業學生專業認同。

2. 專業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反映學校為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安排的各項教學活動所達到的水平,是教學過程中各個環節工作質量的結果和體現。在酒店管理本科專業教學中,專業課程設置合理、師資力量強、教學方式有效、教學條件優越、學習氛圍濃厚,能夠體現較高的教學質量水平,提高學生的專業認同。因此,本文提出假設2。

假設2:專業教學質量正向影響酒店管理本科專業學生專業認同。

3. 專業社會評價

社會評價指社會公眾尤其是重要他人對學生所學專業的整體性評價。個體的行為并不是完全獨立和自由的,個體處在群體之中,難免會受到所處群體的影響。社會公眾的認可會影響學生對所學專業價值的肯定,從而影響專業認同。對酒店管理本科專業學生而言,包括父母、社會、周邊同學會對學生所學酒店管理專業進行一些評價。這種社會評價對學生專業認同的影響尤其顯著。本文提出假設3。

假設3:專業社會評價正向影響酒店管理本科專業學生專業認同。

圖1為本文提出的概念模型。

三、數據收集與分析

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數據,向廣東某高校酒店管理專業本科學生發放了121份問卷,回收121份問卷。

(一)數據可靠性及有效性分析

首先,使用SPSS21.0軟件計算計量尺度的內部一致性系數(Cronbach?琢),結果顯示所有計量尺度的內部一致性系數均在0.768-0.860之間,表明各個計量尺度具有較高的可靠性[12]。

其次,使用AMOS20.0軟件,對模型中的概念進行確認性因子分析。數據分析結果顯示,所有指標在各自計量的概念上的因子負載均顯著,表明數據有較高的會聚有效性。各概念解釋的方差(AVE)大于該概念與其他概念的共同方差,表明數據有較高的鑒別有效性。NFI、CFI、IFI、GFI的值均大于0.9,RMSEA值小于0.1,表明計量模型與數據有良好的擬合程度。

(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筆者使用SPSS21.0軟件對數據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貧w分析結果顯示,學生自身與專業的契合度顯著正向影響專業認同(β=0.636,T=11.135,p<0.001),專業教學質量顯著正向影響專業認同(β=0.252,T=4.445,p<0.001),專業社會評價顯著正向影響專業認同(β=0.119,T=2.016,p<0.05)?;貧w方程的確定系數R2為0.753,表明回歸方程擬合數據較好。多重共線性診斷結果顯示,VIF<10,表明回歸不存在嚴重的共線性問題。

四、結論與討論

本文對影響高等院校酒店管理專業本科學生專業認同的因素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學生自身與專業的契合度、所學專業的教學質量以及社會評價對學生專業認同具有顯著的影響作用。學生自身與專業的契合程度對專業認同的影響最大,其次為專業教學質量和專業社會評價。鑒于此,本文認為我國高等院校酒店管理本科專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提高學生專業認同度,切實為我國酒店業發展培養高素質酒店管理人才。

(一)增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專業選擇的自由度

學生自身與專業的契合度是影響學生專業認同的重要因素,確保學生根據自身興趣、特長、性格特征和人生理想自由地選擇所學專業,是專業認同的基礎和前提。

1. 創新高校錄取機制,增強學生入學時專業選擇的自由度

目前的高校錄取機制主要是由學生在入學前填報大學和專業志愿,高校按照學生分數和所填志愿錄取學生。這種高校錄取機制極易造成學生因專業選擇不當而進入他們不喜歡或不適合的專業,出現自身條件與所學專業沖突的情況。目前我國已有部分高等院校進行了較好的嘗試,學生入學時不分專業或按學科大類招生,入學后接受兩至三年的基礎教育,再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具體專業方向。

2. 構建專業轉換機制,增強學生入學后專業選擇的自由度

教育部新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中明確指出,“學生在學習期間對其他專業有興趣和專長的,可以申請轉專業”。各大高校相應制定了學生轉專業的具體辦法,如北京大學提出“從2017年春季學期開始,在校本科生可以在第一學年末或第二學年末自主申請轉專業,原則上學部內可以自由轉專業”。這些改革措施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自主性和開放性,構建新形勢下高校學生自由成長的氛圍和環境,支持學生根據自身特點和發展志趣自主選擇學習和成長路徑,提高學生的專業認同度。

(二)提高酒店管理專業本科教學質量

國務院發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指出,“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13]。學生對所學專業教育質量不滿,會導致學習興趣和動力不足,采取敷衍、消極的學習態度。

1. 明確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人才培養目標界定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的規格和標準。教學質量首先取決于人才培養目標設計的質量。高等院校應在明確自身定位的基礎上,結合社會實際情況,體現酒店管理專業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制定差異化的、適合自身的人才培養目標。研究型大學主要培養能夠進行理論創新,對酒店行業發展等宏觀層次問題有深入研究和理解的高層次戰略性人才,應用型大學則應注重酒店運營型人才的培養,實現理論的落地問題,在應用型大學的教學中將酒店服務意識和管理能力的培養作為重要目標。

2. 設置合理的課程體系

在課程體系設置時,應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及學校自身特色,在不同類別的課程之間建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具有邏輯層次的關聯。高等院校酒店管理本科專業人才培養必須牢牢把握酒店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著眼于酒店行業的長遠需求。課程設置方面具有前瞻性和戰略性,能夠考慮到時代的變化,體現學科發展前沿及技術創新,走在酒店行業發展的最前沿。

3. 運用多元化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為實現教學目的,取得預期教學效果采用的方式和手段。高等院校酒店管理本科專業的教學,可將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與酒店管理教育相結合,通過多元化教學方法,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通過網絡、虛擬實驗室等信息手段的輔助拓寬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幫助學生了解酒店行業、企業的發展動態,實現學生知識與思維、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辯證統一。

(三)塑造酒店管理專業良好的社會形象

社會評價對酒店管理專業本科學生的專業認同影響顯著。很多學生表示,如果在向外界尤其是對自己非常重要的人介紹目前所學專業時能夠得到一個較為正面、積極的評價和反饋,學生對專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內心的自豪將轉化為對專業的熱情和對專業的堅持。

1. 消除酒店職業的社會偏見

酒店行業屬于服務性行業。在我國傳統觀念的影響下,社會上對酒店職業存在一定的偏見,認為酒店職業是伺候人的工作,社會地位不高。此外,酒店等服務性行業的平均薪酬水平相對其他行業來說也比較低,缺乏競爭力。因而,加大對酒店尤其是知名酒店集團的宣傳力度,使社會各界形成對酒店管理及酒店服務價值的正確認識,轉變社會觀念,提高酒店服務工作的社會地位,有利于增強酒店管理專業本科學生的專業認同。

2. 加大酒店管理專業的宣傳力度

通過舉辦或參加高層次的競賽活動加大高等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宣傳力度,通過報紙、雜志、網站等大眾媒體對酒店管理專業進行客觀介紹和評價,塑造酒店管理的專業化形象,促使社會各界形成對酒店管理專業合理的、科學的認識和評價,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這是提高酒店管理專業本科學生專業認同的推動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2016年全國旅游教育培訓統計[EB/OL].http://www.cnta.gov.cn/zwgk/tzggnew/201707/t20170711_831302.shtml.

[2]Theodroson,G.A. A modern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New Your, 1969,85.

[3]常佩雯.大學生專業認同的影響因素及提升對策[J].高等財經教育研究,2016,19(2):33-35.

[4]李翊君,孟龍龍,王曼茹,等.專業認同對學習投入的影響:一個多重中介模型[J].心理技術與應用,2017,5(9):536-541.

[5]王頂明.對專業認同有關概念的理論述評[J].家園,2008,2:38-44.

[6]王頂明,劉永存.碩士研究生專業認同調查[J].中國高教研究, 2007,8.

[7]陳立,楊瓊.特殊教育師范生專業認同與學習倦怠、學習效能感的關系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18,1:39-45.

[8]Ashby, F.G., & Isen, A.M. A neuropsychological theory of positive affect and its influence on cogni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1999,106:529-550.

[9]彭勝華,康武.碩士研究生專業認同調查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 2012,8:59-61.

[10]Tracy, L. Cross from the editor desk.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 of the gifted, 2006, 29.

[11]胡志海,黃和林.大學生人格類型與專業認同間的關系研究[J].心理科學,2006,29(6).

[12]Hair J.F., Anderson R.E., Tatham R.L. & Black W.C.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4th ed.)[M].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1998.124.

[1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

作者:陳閣芝 韓一衍

第二篇:物流管理本科專業實驗教學體系建設研究

摘 要:文章研究物流管理專業實驗教學體系的構成、內容、方案設計等,結合設計和建設過程的具體要求和存在問題加以探討和闡述,建議設計中突出虛實結合,以物流實驗設備實物與物流管理流程模擬軟件,和物流管理流程設計與仿真軟件相結合,把物流實驗體系打造成集系統性、綜合性和專業性為一體,教學與科研相融合,校內實驗與社會實踐互動的平臺。

關鍵詞:物流管理 專業實驗 教學體系

物流實驗教學體系的建設就是要搭建理論與實踐的橋梁,為學生提供實驗、實訓與實習平臺,深化學生對現代物流理論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研究、規劃設計和操作能力。物流管理專業實驗體系的建設,是根據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和專業建設規劃,立足于高校的具體情況,在充分整合現有實驗資源的基礎上,建立起一個具有本校物流專業特色的實驗體系,與專業理論教學體系相配套,與物流行業發展相適應,構成高校物流專業完整而有特色的與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相結合的實驗教學體系。所以,在物流實驗教學體系的建設中,我們基于現代物流的核心理論和核心流程,基于物流實驗教學體系建設的目的,并結合教學課程、實驗項目的總體培養目標和特色,全面系統考慮實施的可行性,從現實和發展的需要提出作為商學院物流專業的實驗教學體系。

一、物流實驗教學體系架構

物流實驗教學體系的研究是本課題的理論基礎和研究的前提。物流實驗教學體系的組成包括:物流實驗教師、實驗課程、實驗室、實驗工具與條件等構成。

物流實驗教師主要包括任課老師、實驗員、實驗軟件服務商、企業工程師或技師等;物流實驗課程包括:公共基礎課內實驗、學科基礎課內實驗、專業課內實驗、獨立實驗課程等。一般獨立實驗課程可以是學科性綜合實驗課程,單一專業實驗課程,綜合實驗課程等。

物流實驗室的建設應該包括物流教學軟件系統、物流設備硬件系統、實驗手冊、物流實驗教學計劃、物流操作單據、臺賬和報表以及物流運作案例等整套方案,以發揮物流實驗教學體系的功效,為老師提供全面、系統的輔助材料,真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所提供的物理環境能實現配送中心的功能運作,也可以定為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倉儲配送中心,或定義為商業物流的配送中心,該過程可以是半自動的也可以是在倉儲配送軟件指揮下全自動運作。即包括入庫理貨、自動(按條碼指示)入庫、自動出庫、配送分揀(3個出口)、流通加工(含補貨工作臺在電子標簽指示下播種式操作,揀貨在電子標簽指示下摘取式操作,在流通加工工作臺上的流通加工如貼標簽、包裝等)等。

物流管理專業實驗教學體系是由普適性公共實驗、經濟管理類實驗室、物流專業實驗、物流綜合實驗和物流拓展實驗共同構成。

在充分利用和整合現有實驗室資源的基礎上,建設專業特色突出的連鎖—物流綜合實驗室。實驗室的內容和水平在滿足教學的基礎上,注重實用、先進和經濟,能與企業實際運作接軌,既有利于培養實用型人才和科研成果的社會轉化,又能以此為平臺,與企業共建專業實驗基地。

二、物流管理專業實驗教學體系的功能開發與研究

(一)物流管理專業實驗教學體系的功能開發

物流實驗教學體系的建立,能夠具備以下功能:

1.完善物流管理專業實驗課程的開設,提高專業課的教學效果。大部分物流專業課都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必須輔以實驗環節或實際操作,才能產生較好的教學效果。目前,根據物流管理專業建設規劃,物流管理專業已基本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專業實驗課程體系,但由于條件的限制,有些專業課程的實驗環節尚處于空白。物流實驗室的建立,能夠基本滿足物流管理專業實驗課程的開設,提高專業課的教學效果。

2.開設物流實驗課程,提高學生專業綜合素質。物流實驗課是讓學生在學完各門專業課程后,綜合體驗、驗證和應用專業知識的一個重要內容。物流實驗室的建立,能夠完善整個教學體系,大大提高學生的專業綜合素質。

3.建立教師實驗項目科研制度、項目開發平臺,促進實驗教改和科研水平的進一步提高。由于物流學科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學科的科研成果更多地體現在設計、開發和應用上。如果缺乏仿真和模擬等實驗手段,處于多學科交叉和應用的物流系統或供應鏈系統下的各種現象,將難以進行科學研究和分析,學科的科研工作將受到較大的限制。因此,物流實驗室的建立,將給筆者所在的上海商學院的教師提供一個良好的科研環境和條件,促進學校物流學科科研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同時,也為不同學科交流合作、學校的對外項目開發、校企間的項目開發合作提供了一個平臺。

4.為學生畢業論文和設計提供更好的條件。畢業論文是學生經過系統學習后,綜合應用所學專業知識進行研究或設計的重要階段?,F有的畢業論文主要局限在寬泛的問題分析和研究,缺少系統研究的工具和系統分析的軟件,論文的質量和水平不高,與企業現實結合不夠,往往脫離實際。物流實驗室的建立,學生有條件結合畢業論文進行綜合設計和研究,使畢業論文的選題和研究的內容更有實踐意義,避免畢業論文膚淺空談,甚至相互抄襲。引入企業運作性軟件可以使學生面對實際操作問題分析和研究。也可以使用軟件進行專業研究,驗證實驗效果。

5.為本專業學生開設第二課堂提供支持平臺。第二課堂活動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佳方式,是對第一課堂的有益補充和深化,尤其是各種課外學術和科研活動,更是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成為高校培養人才的一大特色。物流實驗體系的建立,將給物流專業的學生甚至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參加學術活動提供一個更好的支持平臺,使學生的各種課外學術和科研活動能夠與企業的生產經營實際更加緊密結合,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6.與其他專業共享的實驗條件。物流管理專業作為一個多學科綜合應用的專業,與國際貿易、電子商務、信息管理、財務管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同時,由于學科的交叉性和應用性,越來越多的其他專業的學生選修物流專業的部分課程,如供應鏈管理、物流管理、國際物流等。物流實驗體系的建立,不僅可以在普適性實驗課程進行物流基礎實驗,還能夠為其他相關專業學生提供一個物流專業綜合實驗和物流軟件應用的實驗,使其物流知識面得到拓展,也彌補了這些專業缺乏實驗條件的不足,成為相關專業共享的實驗條件。

(二)物流管理專業實驗教學體系建設的研究

物流實驗體系的建設,以物流實驗室的功能為中心,從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出發,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對實驗體系的建設方案進行認真研究、規劃和論證,綜合評價和權衡投資規模、設備與軟件的選配、相關資源的整合和共享、教學計劃和內容的配套、實驗室的管理與開發等因素,把物流實驗體系打造成系統性、綜合性和專業性為一體、教學與科研為一體、校內實驗與社會實踐為一體的平臺,成為學校物流專業建設具有特色的亮點。在物流實驗體系的方案設計和建設過程中,遵循了如下的指導思想:

1.物流系統整體規劃,各階段各環節分步實施。物流實驗體系的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根據教學需要,結合物流理論要求和實踐要求,縱觀物流行業發展動向,從戰略整體上進行實驗系統規劃設計。整體設計在特色、實用的基礎上體現一定的超前性和可擴展性。我校的物流實驗體系可以由學校的經濟與管理類實驗室(流通現代化實驗中心)、物流實驗室和校企共建實驗基地三部分組成。這個體系的設計應以物流實驗室建設為中心,向內整合和利用連鎖實驗室現有的資源,向外聯合相關的物流企業共建實驗基地,與企業形成互動。同時,根據學校的具體條件和專業發展的具體情況,分階段分步驟實施并逐步完善。

2.突出專業重點,體現學校特色。我校物流實驗體系的功能應與學校學科發展戰略、物流專業課程體系相匹配,應該突出專業培養方向的核心功能,體現學校“以商立校”的辦學特色。物流管理專業,其實驗體系應體現以商業物流環節管理為核心的“實用型”物流人才的培養特色。因此,對物流實驗室的功能有所取舍,在滿足“特色、實用”的教學需求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提高物流實驗體系的使用價值。選擇連鎖—物流綜合實驗室建設主題,以現代連鎖業物流配送為重點,培養現代商業物流人才,并具有供應鏈管理的功能作用。

3.注意軟硬件的匹配,注重模擬仿真系統的建設。物流系統是運輸、倉儲、配送、信息等多個功能環節的集成整合,且涉及大量的物流設備和技術。因此,在物流實驗室軟硬件的設計和選型上,除考慮所選物流設備和軟件的先進性、通用性、實用性之外,還要注意設備硬件與教學軟件的匹配、不同功能環節之間軟硬件的銜接。同時,根據我校實際情況和物流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物流實驗室重點應放在物流模擬和仿真系統的建設上,設立三維仿真物流模擬訓練軟件和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軟件。

三、物流專業實驗教學體系的建設方案設計

根據以上所述的建設思路和架構,我校物流專業制定了物流實驗體系的建設方案,提出連鎖—物流綜合實驗室的總體建設目標、總體技術及功能目標、具體的軟硬件配置指標、項目預算、實驗課程開設以及建設進度安排等具體內容。在此基礎上組織相關部門進行深入分析論證,形成最終實施方案,經學校批準開展物流實驗室的建設,具體建設如下:

(一)利用央財項目做好實驗教師培養、實驗項目開發和建設方案研究

利用央財項目完成連鎖經營管理實驗室第一期基本條件建設工作,建成運行環境良好、專業軟件齊全的高水平的專業實驗室。建成工商管理(商品流通)實驗中心信息平臺,該信息平臺能提供學生、教師實驗教學的基本信息。建立工商管理(商品流通)實驗中心的管理、共享制度。開展工商管理(商品流通)專業群特色實驗(連鎖經營管理實驗、商務信息分析實驗、現代物流實驗等)講義、教材建設工作。對物流專業教師進行了學科、專業、實驗等多方面的培養,其中三位教師參與課題項目研究,12項實驗教改和編寫實驗指導書的子項目立項,5人參與外地專業調研,2人接受專業實驗培訓。

(二)集中項目組成員的智慧完成物流專業實驗室建設規劃

物流實驗室是以物流業務流程為基礎,以物流系統為模擬平臺,以先進的物流技術為實現手段而組成的物流實驗平臺。該平臺是通過物流流程和物流技術將現代物流的核心活動:訂單、倉儲配送、運輸、庫存控制、客戶服務串連起來,讓學生熟悉、了解、操作每個環節的業務,提升學生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的先進實驗平臺。

從生產角度看,銷售物流和供應物流是整個社會物流的主要內容,學校物流實驗室建設應該以這兩個環節作為流程模擬的對象,下面提供了這兩個環節的一個物流實驗基本模擬流程(如下圖),以供參考。

1.銷售物流模擬。銷售公司與商場(或超市)達成銷售協議,銷售公司授予商場直接向銷售公司的物流公司下訂單的權利。物流公司到銷售公司提貨,并完成入庫等作業。商場通過網絡下訂單(在物流公司的網上下單模塊),物流公司根據商場的指令,進行各種庫內作業將貨物送到商場。

2.供應物流模擬。零部件(或原材料)供應商送貨到生產商指定的倉庫,倉庫收貨并進行各種作業;根據生產商的生產需求及指令,向生產線進行配送。在這兩個核心流程模擬過程中,可以模擬各種入庫、揀貨、加工等作業。這兩個實訓過程,均以商流為前提,讓學生了解參加的各方,同時以物流作業的模擬學習為核心。

3.物流中心模擬。采用組合式配置模擬配送中心、集貨中心、發貨中心、物流中心的設計與管理,模擬業務流程、單證手續等。

4.貨運代理模擬。L-FMS1.0系統包括銷售訂單管理、訂單審核管理、定艙管理、做柜管理、出口報關管理、補單管理、出口費用管理、出口作業查詢、換單管理、進口報關管理、提貨管理、進口費用管理、進口作業查詢等。

5.物流設計與仿真。利用物流網絡平臺進行物流快遞、配送、第三方物流系統設計??梢栽O計有關物流系統對中小企業物流需求提供服務。

6.物流決策仿真。利用物流決策仿真軟件,進行物流沙盤演示與競賽,為物流項目的開發與物流方案的確定提供科學決策。

7.物流實驗室場地規劃。主要是為學生提供電腦模擬、投影演示和輔助教學的區域,教學場地內設置投影設備一套、電腦若干(根據單次授課學生人數確定)。教學場地可根據學校物流實訓的實際需要和學生數量設置不同機構(部門或崗位),可設立:商場(買方)、銷售公司(賣方)、配送(物流)中心等基本角色,配送中心還可細分為庫管部、運輸部、開票中心、調度中心、庫工部、配送部、財務部、經理室等部門,如模擬供應物流,還可以設立生產廠、零部件供應商等機構。電腦設備和POS機可根據機構設置情況安排。

8.物流實踐網站。為物流實踐活動建立豐富的網絡資源和實踐條件,利用網絡管理實踐活動,擴大利用面。重點開發100個物流教學案例、100個物流業務教學和實景視頻、物流軟件、文件、表格等。

(三)物流專業實驗教學體系建設需考慮的相關問題

在物流實驗體系的建設中,物流實驗室的規劃設計和建設是整個體系的中心和重點,因此必須同時考慮和兼顧以下幾個問題:(1)教學信息化平臺的支持和利用。充分利用各高校已建立的教學信息化平臺的教學管理功能以及相關的數據、案例等資料,輔助物流實驗教學,考核學生的模擬實踐能力,評估實驗教學的效果。(2)與經管類實驗室其他專業實驗系統的無縫連接。物流實驗系統必須與經管類實驗室和其他專業實驗室(如計算機實驗室)具有良好的協同性,以實現實驗室資源的共享,使有限的教學實驗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3)符合物流師國家職業標準。物流實驗室涉及的物流知識要完全符合《物流師國家職業資格標準》的界定,一方面是規范物流實驗內容和標準,另一方面是有利于開展物流師國家職業技能培訓和考證工作。

四、物流專業實驗教學體系的建設方案實施過程及存在問題的研究與處理

(一)實驗培養方案的研究與完善

物流實驗體系的建設設計思路是通過考察其他高校實驗室以及解決方案,結合自己的專業特色并在上述內容定位的基礎上來設計的實驗中心,統籌軟件供應商、物流硬件技術供應商來集成實驗室。先后調研了上海理工、海事、海洋大學的物流實驗室;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北京物資學院、湖南商學院、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等物流實驗室。通過展示了用友、博科、絡捷斯特、愷易、北京格瑞納、華普億方、西門子仿真、世蝶等軟件公司的軟件功能和特點,形成自己專業特色的實驗軟件系列。

國內物流實驗室主要停留在實驗的流程模擬和實物模擬,解決方案大部分是從國內企業中的物流系統改造過來,缺乏實驗邏輯和難以同教學同步,但是也給我們的實驗室帶來很多有益的啟發。

設計中突出了物流實物模擬、物流管理流程模擬和物流管理流程設計與仿真,并且在案例教學、基地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等方面有所突破。物流實物模擬集成先進的物流管理設備(貨架、條碼、電子標簽等),管理流程采用國際第三方物流公司模擬軟件并合作開發實驗教學管理文件、軟件等,物流管理流程設計與仿真采用基于工作流的物流管理流程設計軟件以及國際通用物流仿真軟件。

(二)專業課內實驗項目開設情況研究

物流管理專業課內實驗項目主要情況如下:

首先,實驗室建設保證待開出實驗項目的開發與完善,確保課程實驗開出率;其次,重點開發獨立實驗課程、綜合實驗課程、模擬實驗課程、仿真實驗課程、系統優化設計課程等。

(三)專業獨立實驗課程及項目內容研究

普適性實驗課程物流基礎實驗已經開設多年,深受選課歡迎;本專業打算安排一門物流專業實驗課程,增強學生專業實驗能力,在專業課程開設的第五學期開出,以物流學概論課程要求掌握的實驗內容為主,完成36學時的實驗項目,考試合格。會對后續課程十分有益。

如果條件允許,在培養計劃中設立沙盤模擬課程,包括企業ERP運作沙盤、物流運作沙盤、供應鏈管理沙盤。

另外,設立三維情景模擬的配送中心訓練型實驗課程,讓每個學生在虛擬的配送中心中完成規定項目或科目的操作,自動評價和糾正誤操作,進一步用以研究現場運作管理和流程優化。

(四)專業綜合實驗項目與專業實習項目研究

在第七學期計劃用36學時設置一門物流綜合設計課程,利用實驗條件,完成商業物流采購系統、包裝系統、配送系統、運輸系統、物流流通加工等項目的設計方案。也可以采用專業綜合實驗完成多系統的優化作業,或者實現一體化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的集成作業。

專業實習雖然采用校企合作的形式,可以在企業現場實習,但實習企業的接待能力、條件、時機是一方面影響因素,帶給實習很多不確定性;而且,學校實習經費、安全、指導能力等方面也是制約實習效果的影響因素。為此,研究如何將專業實習在實驗室完成的系列實驗和虛實結合的實驗,實現專業實習校內化和以主要在校內實驗替代實習也是研究的一個課題。

(五)支撐專業實驗教學體系建設的基本軟硬件環境保障研究

1.學院與課題組基本達成共識,統一思想,站在學科和學院資源整合的基礎上建設實驗教學體系。與連鎖經營、市場營銷專業共享一個學院實驗教學合成體系。并且以開放的觀念,為其他相關專業提供實驗平臺,開出實驗課程,共享學校資源。

2.充分利用學院已有項目資金和學校專項實驗建設資金建設實驗室,開發實驗功能,提升實驗水平,形成實驗教學體系。保證實驗投入,多元化吸引實驗建設資金,集中學校和企業各方面的力量,共建有一定代表性的集實驗、研究、開發和展示多方面功能為一體的實驗教學平臺。

3.支持專業實驗教學體系建設的軟硬件環境的研究與開發。在實驗教學文件的研究與完善上,現已完成實驗大綱、專業、畢業實習大綱等文件,正在積極引導專業教師結合物流企業專業崗位、業務內容、物流師考證內容修改實驗指導書等。

為了提高情景教學效果,實驗室建設中布置仿真大型屏幕墻,用以反映企業場景和作業現場情景,為教師指導學生實驗提供生動的視覺感受,充分利用現代手段彌補實驗缺乏現場感覺的缺陷,結合現場情景教學要求,開發或購置有關實驗課程的仿真軟件,也可以由教師選擇企業進行現場拍攝制作仿真內容用于教學。

五、結論

物流專業實驗教學體系的建設,以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為依據,從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出發,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對實驗體系的建設方案進行認真研究、規劃和論證,采用綜合評價、系統整合、突出特色、軟硬匹配、資源共享的建設原則,認真研究完善實驗教學計劃和內容,注重實驗室的管理與開發,把物流實驗體系打造成集系統性、綜合性和專業性為一體,教學與科研相融合,校內實驗與社會實踐互動的平臺,成為高校物流管理本科專業建設具有特色的亮點。物流專業實驗教學體系的建成與落實,必將大大促進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林勛亮.高校物流管理專業實驗體系建設探索.中國市場,2010(3)

2.張順堂,黃力波.物流過程教學實訓系統研究.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6(12)

3.姚建風.完善物流實訓條件,培養學生職業能力.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1)

(作者單位:上海商學院管理學院物流系 上海 200000)

(責編:若佳)

作者:張大成

第三篇:土木工程本科專業開設工程管理輔修專業的探討

摘要:面對目前的新形勢,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本科專業開設工程管理輔修專業,提出了“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復合型專業人才培養的新模式,以滿足社會和企業對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實際需求。分析了土木工程本科專業學校培養和社會需求之間的差距,分析了輔修工程管理專業學生在知識結構、從業范圍、就業前景和執業資格等方面的優勢,并提出了實施的具體建議。

關鍵詞:土木工程;工程管理;輔修專業

最近幾年國民經濟飛速發展,伴隨著國家基本建設整體投入的加大,我國土木工程領域的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對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會和企業對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的要求不再是培養單一的技術型人才,而是熟悉工程項目管理工作、適應企業結構調整要求、能夠打造精品工程的復合型專業人才。土木工程專業復合型人才,就是既具備土木工程專業技術知識,又擁有經濟、法律、管理知識,會設計、懂施工、善管理的能夠實施土木工程建設全過程管理的合格人才。面對目前的新形勢,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本科專業開設工程管理輔修專業,提出了“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復合型專業人才培養的一種新模式,以滿足社會和企業對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實際需求。

一、單一土木工程專業從業能力的限制

1.土木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和能力結構

2011年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頒布了由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制定的《高等學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再次申明了土木工程本科專業的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經過工程師基本訓練,能勝任房屋建筑、道路、橋梁、隧道、鐵道等各類工程的技術與管理工作,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寬廣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能面向未來的高級專門人才。

畢業生能夠在有關土木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管理、研究、教育、投資和開發、金融與保險等部門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

《規范》要求土木工程本科專業的學生除了應該具有一定的知識結構和人文、科學與工程的綜合素質外,還應具有一定的能力結構,即應用工程科學的能力和具有較強的解決土木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目前我國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專業的畢業生,顯然還不能完全具備上述能力。

2.學校培養和社會需求之間的差距

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本科專業的畢業生,最近幾年除一部分學生考取碩士研究生選擇繼續深造之外,其余的畢業生80%左右選擇到建設施工單位就業,學生畢業后將直接從事施工企業的技術、管理與經營工作。通過對歷屆畢業生的走訪調查,發現畢業生一般都能夠勝任土木工程技術層面的現場施工技術工作,卻很難在短時間內適應企業的管理決策層面的工作,這種情況已不能滿足自己“先技術、后管理、再創業”的職業生涯規劃要求。

對用人單位的調查顯示,企業目前對掌握多種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復合型人才表現出很高的渴求度?,F在企業在招聘大學生時非??粗貙W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學生一旦進入企業,可能剛開始做的是工程設計或施工現場的技術工作,但是如果畢業生技術工作過硬同時又懂經營管理,經過一定時間的實踐鍛煉,企業必將把他培養成中層管理人才。這樣的學生潛力更大,發展空間也更廣,也更能適應企業的發展和需求。

在工程建設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技術、經濟和管理各方面專業知識聯系緊密、相輔相成。作為一名合格的專業工程師,即使專門負責某項技術工作,在實施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要考慮節省成本、控制進度、滿足合同要求等相關因素。目前我國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本科專業教育普遍面臨培養模式單一、專業面過窄、課時壓縮、缺乏個性等問題,培養的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知識結構比較單一,能夠成為某一個技術領域的專家型人才,卻很難適應現代化工程管理的需求。

二、選修工程管理輔修專業的優勢

土木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在基層工作一定時間,夯實工作基礎,就有可能進入企業管理層,或者成為項目經理。此時需要從宏觀層面管理整個工程,除考慮技術因素外還需要考慮項目的資金鏈和組織管理。選修過工程管理輔修專業的學生和只學習單一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相比,優勢在于可以同時掌握組成建設工程項目的兩個核心要素——經濟和技術,可以從經濟和技術兩方面來考慮工程的可行性,更加能夠保證項目在特定經濟條件下的順利實施。具體而言,選修工程管理輔修專業的同學和只學習單一土木工程專業的同學相比,具有如下優勢。

1.知識結構體系更完善

土木工程與工程管理兩個專業同屬一個大的知識領域,土木工程專業學生掌握相關工程管理專業知識對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和提高專業技能水平有很大幫助。參與輔修的學生除了能夠掌握土木工程專業所必需的基礎理論知識之外,還能夠掌握比較系統的管理學、工程經濟學、工程建設監理、工程項目管理、工程合同管理、土建工程造價、房地產開發、房地產估價、房地產經濟學、建筑企業管理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參與輔修的學生不僅具有較強的分析、研究與解決土木工程專業一般工程問題的能力,還具有熟練的土建工程造價及工程量計算、工程經濟分析、工程項目管理能力,具有綜合運用所學土木工程技術知識、相關管理理論和方法、相關經濟理論、相關法律法規等方面知識從事工程管理的基木能力。

2.未來從業范圍更廣闊

在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人才市場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趨勢越來越明顯。這就要求畢業生不能僅僅掌握單一的專業技能,還需要學習和掌握與自身專業相關的其他專業知識和技能。擁有良好的知識結構體系和廣博的專業知識面,就業競爭力明顯增強,未來的從業范圍也更加廣闊。選修過工程管理輔修專業知識的畢業生,具備了土木工程技術、管理學和經濟學的基本知識,掌握了現代管理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手段,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他們基礎扎實、知識面寬、適應性強、綜合素質高、富有求實和創新精神,屬于能在國內外工程建設領域從事項目決策和全過程管理的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他們不僅能夠在有關土木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研究、教育等部門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而且能夠在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企業、工程監理單位、房地產企業、投資與金融領域、政府部門等從事工程項目管理、工程造價確定與控制、房地產開發與管理、資產評估等工程管理工作。

3.自身發展前景更美好

目前社會對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崗位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崗位職務提拔的機會自然會優先考慮技能完善的人才。選修過工程管理輔修專業知識的畢業生,除具備土木工程專業的一般知識結構,還具備工程項目管理、房地產經營與管理、投資與造價管理及物業管理等方面的知識結構。他們具有進行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一般土木工程設計、工程項目全過程的投資、進度、質量控制及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組織協調的能力,具有分析和解決房地產經濟理論問題及房地產項目的開發與評估、房地產市場營銷、房地產投資與融資、房地產估價、物業管理和房地產行政管理的能力,具有項目評估、工程造價管理的能力,初步具有編制招標、投標文件和投標書評定的能力,具有編制和審核工程項目估算、概算、預算和決算的能力,具有物業的資產管理和運行管理的能力。在土木工程建設領域,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人才符合社會需求,在各個方面占有很大優勢,未來的職業發展前景更加美好。

4.獲取執業資格更容易

目前我國在工程領域普遍實行注冊工程師制度,從業人員需要通過國家統一組織的相關執業資格考試,成績合格,獲得由相關部門頒發的執業資格證書,并經在行業主管部門注冊成為注冊工程師,才具備在本行業的從業資格。目前和土木工程專業相關的注冊工程師主要有注冊結構師、注冊建造師、注冊監理工程師、注冊造價師、注冊房地產估價師、注冊資產評估師、注冊咨詢工程師等。在土木工程工作實際中需要考取的相關注冊證書,很多都涉及工程管理知識。比如國家一級注冊建造師考試的四門課程中,“項目管理”、“工程經濟學”和“建設法規”都是工程管理專業的課程內容。提前學習過相關理論知識,具有一定的專業基礎,更容易通過考試獲取執業資格。

三、開設工程管理輔修專業的建議

1.學生自主選擇是否輔修

土木工程專業每年的學生數量都很多,一方面考慮到全部輔修工程管理專業在師資、實習場地、實驗設備等方面對學校的負擔太重,另一方面也考慮到不同的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不同,未來的就業方向不同,所以建議不要硬性要求全部學生都選修工程管理輔修專業,而應該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和職業生涯規劃的不同,自主選擇是否參加輔修。

2.統一安排主輔修專業課程

將選修工程管理輔修專業的學生重新獨立安排班制,通過規范化的管理正確引導學生完成各項學習任務。采用主修專業和輔修專業并列學習的方式,輔修專業和主修專業課程統一設置和安排。輔修專業課程的開課時間將合理考慮學生主修專業的課程安排,利用富余時間完成相關課程的教學任務,避免學生上課時間發生沖突。

3.多方向設置畢業設計內容

畢業設計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最好手段,也是對高校培養目標和教育質量的最好檢驗,畢業設計的重點一定要放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上。畢業設計或畢業論文的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將四年所學專業知識進行復習、綜合、運用和提高,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選修工程管理輔修專業的畢業生,畢業設計的內容不再局限于土木工程的建筑設計和結構設計,還可以完成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建筑工程概預算的編制、項目管理規劃與施工組織設計、工程管理信息系統應用與開發、房地產價格評估等工程管理方向的設計內容,也可以撰寫工程管理專業畢業論文。

參考文獻:

[1] 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高等學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

[2] 楊子江,李峻峰,朱錦章.土木工程本科教育——培養結構工程師職業素質與執業能力的重要階段[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7):130-132.

[3] 應四愛,陳紅英.“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一體化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探析[J].高教與經濟,2010,23(3):36-38.

[4] 張俊平,禹奇才,童華煒,等.突出大工程觀彰顯應用特色——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中國大學教學,2010,(5):31-33.

作者:張立山 董艷英 劉明遠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工程管理專業導論論文下一篇:基層企業黨建研討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