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康復醫療論文范文

2023-12-31

康復醫療論文范文第1篇

中國最古老的輪椅記載,考古學者在一處約公元前1600年石棺的刻畫上,發現有輪椅的圖案。歐洲最早的記載是在中世紀時期的獨輪推車(需他人推進,比較接近當代護理型的輪椅)目前世界公認的輪椅歷史中,最早的記錄是中國南北朝(公元525年)石棺上帶輪子椅子的雕刻也是現代輪椅的前身。公元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國王菲力蒲二世因為患中風,而乘坐一部木質的輪椅。約在18世紀,出現接近現代造型設計的輪椅。由兩個大大的木質前輪與后面單一小輪,中間配上一張有著扶手的椅子所組成。 美國南北戰爭出現藤制的輕型輪椅,配合金屬輪子。一戰之后,美國提供傷患所使用的輪椅重約50磅。英國則發展出手搖式的三輪輪椅,不久之后在上面加上動力驅動裝置。公元1932年,一位名叫Hebert Everest(荷波特E)的截癱殘疾人與他的朋友Harry Jennings(亨利J)發明出第一部現代的可折式輪椅,并且創立E&J公司。當時的E&J輪椅骨架由航空金屬管材構成,配上帆布式的座椅。 二次大戰后期,美國開始大量配給傷兵18寸鉻鋼材質的E&J輪椅。當時尚無輪椅尺寸需因人而異的觀念。二次大戰后,英國的Sir Ludwig Guttmann(S L 古特曼)開始將輪椅運動當作康復工具的觀念,在他的醫院獲得良好的成效。受此激勵,他在1948年舉辦了[不列顛殘障退伍軍人運動會]。1952年成為國際性競賽。

由于現代醫學的發展和進步,人類的壽命正逐漸的往上提升,致使各國老年人口將不斷增加,然而高齡化的社會結構已然成為世界各國的重大挑戰。針對這些年長而行動不方

便的使用者而言,其身體各部分器官正逐漸退化,再加上神經肌肉萎縮,自行驅動輪椅是非常困難的事,因此他們將不適合使用具有手輪圈的自推型輪椅,而手推型輪椅較能符合其需要。

現在市場上的大多數輪椅都是以實現功能為主要目的,我們稱之為機械式輪椅,很少考慮到人機工程學的因素。一款符合人的行為習慣以及生理上和心理上因素的輪椅顯得非常有必要。

生產技術和互聯網絡的飛速發展把社會的生產技術設計的人性化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階段,設計的“人-機-環境”的相互統一與“以人為核心”的設計理念已經成為整個現代社會設計生活運作的重要基礎,人們對于產品的舒適性以及安全性的要求也不斷督促著設計者們的推陳出新。隨著智能時代的來臨,專門為殘疾人設計的設施也已逐漸成為一項大從的迫切需求,殘疾人設施的人機因素的研究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輪椅作為殘疾人的一種輔具,它以人作為動力,與人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在輪椅的設計與使用過程中,包含著大量的人機工程學問題。為了使輪椅的設計更趨于成熟,為了使操作者在操作時更加方便和舒適,則需要運用人機工程學的原理來設計輪椅。并通過對其結構的優化時使用者更加舒適和安全。并基于人機工程學的原理和方法,根據人體測量數據,外形尺寸進行了設計,并對其結構尺寸、驅動系統和舒適性等進行了分析,設計出結構更加簡單、操作更加方便、安全可靠的輪椅。

我國人機工程學的研究在20世紀30年代開始即有少量和零星的開展,但系統和深入的開展則在“文革”以后。1980年4月,國家標準局成立了全國人類工效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統一規劃、研究和審議全國有關人類工效學的基礎標準的制定。1984年,國防科工委成立了國家軍用人-機-環境系統工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這兩個技術委員會的建立,有力地

推動了我國人機工程學研究的發展。此后在1989年又成立了中國人類工效學學會,再在1995年9月創刊了學會會刊《人類工效學》季刊。20世紀90年代初,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首先成立了我國該專業的第一個博士學科點,隨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大、北京理工大學、北大醫學部等大學也先后成立了相應的專業。當前,隨著我國科技和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工作條件、生活品質的要求正逐步提高,對產品的人機工程特性也會日益重視。一些廠商把“以人為本”、“人體工學”的設計作為產品的賣點,也正是出于對這種新的需求取向的意識。

輪椅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1.一般輪椅

顧名思義,就是一般醫療器材行銷售的輪椅,大致上就是個椅子的形狀,四個輪子,后輪較大,加個手推輪,剎車也加在后輪,前輪較小,用來轉向,輪椅后面在加個防傾輪, 一般輪椅比較輕便,可以摺疊收起, 適用一般有情況,或短期行動不便者,不適合久坐。

從材質上還可以分為:鐵管烤漆(重量在40-50斤)、鋼管電鍍(重量在40-50斤)、鋁合金(重量在20-30斤)、航太鋁合金(重量在15-30斤)、鋁鎂合金(重量在15-30斤)。 2.特制輪椅

一患者情況而定,有多種不同配件,例如加強載重量,特殊坐墊或靠背,頸部支撐系統、腿部可調節、可拆卸餐桌......等等。既然名為特制,價錢當然大不相同,在使用上,也因配件繁多,比較麻煩,通常是用在重癥或嚴重肢體或軀干變形者。3.電動輪椅

就是加上電動馬達的輪椅。 依操縱方式,有用搖桿的,也有用頭部或吹吸系統等

等各式開關控制的。

最于重度癱瘓或需要較大移動距離者,只要其認知能力不錯的話,使用電動輪椅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需要較大活動空間。 4. 特制運動輪椅

特殊設計的輪椅,用來從事休閑運動或競賽. 常見的有競速或籃球,跳舞用的也很常見。一般來說,輕量化與耐用是特點,許多高科技材質都會用上。 5. 代步車

屬于廣義的輪椅,許多老人都在用.大致上分為三輪及四輪,以電動馬達驅動,時速限制15km/h,以負載能力分級。

一般輪椅是一個比較簡單的機械,主要有以下幾部分組成: 1. 大車輪:承載主要的重量。除了少數使用環境要求而用實心輪胎外,多用充氣輪胎。 2. 小車輪:直徑大的小輪易于越過小的障礙物和特殊的地毯。但直徑太大使整個輪椅所占空間變大,行動不方便。正常小輪在大輪之前,但在下肢截癱者用的輪椅,常將小輪放在大輪之后。操作中要注意的是小輪的方向最好可與大輪垂直,否則易倒。 3. 輪胎:有實心的、有充氣內胎和無內胎充氣型三種。實心型在平地走較快且不易爆破,易推動,但在不平路上振動大,且卡入與輪胎同寬的溝內時不易拔出;有充氣內胎的較難推,也易刺破,但振動比實心的小;無內胎充氣型因無內胎不會刺破,而且內部也充氣、坐起來舒服,但比實心者較難推。 4. 剎車:大輪應每輪均有剎車,當然象偏癱者只能用一只手時,只好用單手剎車,

但也可裝延長桿,操縱兩側剎車。剎車有兩種:(1) 凹口式剎車。此剎車安全可靠,但較費力。調整后在斜坡上也能剎住,若調到1級在平地上不能剎住為失效。 (2) 肘節式剎車。利用杠桿原理,通過幾個關節而后制動,其力學優點比凹口式剎車強,但失效較快。為加大患者的剎車力,常在剎車上加延長桿,但此桿易損傷,如不經常檢查會影響安全。 5. 6. 座椅:其高、深、寬取決于患者的體型,其材料質地也取決于病種。 坐墊:為避免壓瘡,對墊子要高度注意,有可能盡量用蛋簍型,這種墊由一在坐位時,坐骨結節承壓很大,常超出正常毛細血管端壓力的1~16倍,易于缺血形成壓瘡。為避免此處壓力過大,常在相應處的墊子上挖去一塊,讓坐骨結節架空,挖時前方應在坐骨結節前2.5cm處,側方應在該結節外側2.5cm處,深度在7.5cm左右,挖后墊子呈凹字形,缺口在后,若采用上述墊子加上切口,可以相當有效地防止壓瘡的產生。 7. 腳托及腿托:腿托可為橫跨兩側式,或兩側分開式,這兩種托都以采用能搖擺到一邊和可以拆卸的為最理想。必須注意腳托的高度。腳托過高,則屈髖角度過大,體重就更多地加在坐骨結節上,易引起該處壓瘡。 8. 靠背:靠背有高矮及可傾斜和不可傾斜之分。如患者對軀干的平衡和控制較好,可選用低靠背的輪椅,使患者有較大的活動度。反之,要選用高靠背輪椅。 9. 扶手及臂托:一般高出椅座面22.5~25cm,有些臂托可調節高度。還可在臂托上架上搭板供讀書、用餐。

一般輪椅只需傳統的的機械知識即可,但是,現今的輪椅添加部分新功能,智能化極高,需要大量電氣方面的知識以及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等等。一般輪椅的制造并不復雜,普通的機械加工工藝即可,其他特殊的輪椅則是情況而定,工藝可能比較復雜。

機械工程導論這門課給我的感覺,很重要,怎么說呢,這門課程給了我們更多的、更加專業的知識,豐富了我們的視野。我所選的專業是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需要的知識是極其龐大的,機械工程導論這門課程則給了我這樣一個機會,提前獲取足夠多的知識,使我在將來能夠更加容易的學習專業知識,掌握技能技能。感謝學校給了我們這樣一個機會,感老師的辛勤教導。

李廣富 機械104班

康復醫療論文范文第2篇

中國最古老的輪椅記載,考古學者在一處約公元前1600年石棺的刻畫上,發現有輪椅的圖案。歐洲最早的記載是在中世紀時期的獨輪推車(需他人推進,比較接近當代護理型的輪椅)目前世界公認的輪椅歷史中,最早的記錄是中國南北朝(公元525年)石棺上帶輪子椅子的雕刻也是現代輪椅的前身。公元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國王菲力蒲二世因為患中風,而乘坐一部木質的輪椅。約在18世紀,出現接近現代造型設計的輪椅。由兩個大大的木質前輪與后面單一小輪,中間配上一張有著扶手的椅子所組成。 美國南北戰爭出現藤制的輕型輪椅,配合金屬輪子。一戰之后,美國提供傷患所使用的輪椅重約50磅。英國則發展出手搖式的三輪輪椅,不久之后在上面加上動力驅動裝置。公元1932年,一位名叫Hebert Everest(荷波特E)的截癱殘疾人與他的朋友Harry Jennings(亨利J)發明出第一部現代的可折式輪椅,并且創立E&J公司。當時的E&J輪椅骨架由航空金屬管材構成,配上帆布式的座椅。 二次大戰后期,美國開始大量配給傷兵18寸鉻鋼材質的E&J輪椅。當時尚無輪椅尺寸需因人而異的觀念。二次大戰后,英國的Sir Ludwig Guttmann(S L 古特曼)開始將輪椅運動當作康復工具的觀念,在他的醫院獲得良好的成效。受此激勵,他在1948年舉辦了[不列顛殘障退伍軍人運動會]。1952年成為國際性競賽。

由于現代醫學的發展和進步,人類的壽命正逐漸的往上提升,致使各國老年人口將不斷增加,然而高齡化的社會結構已然成為世界各國的重大挑戰。針對這些年長而行動不方

便的使用者而言,其身體各部分器官正逐漸退化,再加上神經肌肉萎縮,自行驅動輪椅是非常困難的事,因此他們將不適合使用具有手輪圈的自推型輪椅,而手推型輪椅較能符合其需要。

現在市場上的大多數輪椅都是以實現功能為主要目的,我們稱之為機械式輪椅,很少考慮到人機工程學的因素。一款符合人的行為習慣以及生理上和心理上因素的輪椅顯得非常有必要。

生產技術和互聯網絡的飛速發展把社會的生產技術設計的人性化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階段,設計的“人-機-環境”的相互統一與“以人為核心”的設計理念已經成為整個現代社會設計生活運作的重要基礎,人們對于產品的舒適性以及安全性的要求也不斷督促著設計者們的推陳出新。隨著智能時代的來臨,專門為殘疾人設計的設施也已逐漸成為一項大從的迫切需求,殘疾人設施的人機因素的研究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輪椅作為殘疾人的一種輔具,它以人作為動力,與人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在輪椅的設計與使用過程中,包含著大量的人機工程學問題。為了使輪椅的設計更趨于成熟,為了使操作者在操作時更加方便和舒適,則需要運用人機工程學的原理來設計輪椅。并通過對其結構的優化時使用者更加舒適和安全。并基于人機工程學的原理和方法,根據人體測量數據,外形尺寸進行了設計,并對其結構尺寸、驅動系統和舒適性等進行了分析,設計出結構更加簡單、操作更加方便、安全可靠的輪椅。

我國人機工程學的研究在20世紀30年代開始即有少量和零星的開展,但系統和深入的開展則在“文革”以后。1980年4月,國家標準局成立了全國人類工效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統一規劃、研究和審議全國有關人類工效學的基礎標準的制定。1984年,國防科工委成立了國家軍用人-機-環境系統工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這兩個技術委員會的建立,有力地

推動了我國人機工程學研究的發展。此后在1989年又成立了中國人類工效學學會,再在1995年9月創刊了學會會刊《人類工效學》季刊。20世紀90年代初,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首先成立了我國該專業的第一個博士學科點,隨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大、北京理工大學、北大醫學部等大學也先后成立了相應的專業。當前,隨著我國科技和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工作條件、生活品質的要求正逐步提高,對產品的人機工程特性也會日益重視。一些廠商把“以人為本”、“人體工學”的設計作為產品的賣點,也正是出于對這種新的需求取向的意識。

輪椅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1.一般輪椅

顧名思義,就是一般醫療器材行銷售的輪椅,大致上就是個椅子的形狀,四個輪子,后輪較大,加個手推輪,剎車也加在后輪,前輪較小,用來轉向,輪椅后面在加個防傾輪, 一般輪椅比較輕便,可以摺疊收起, 適用一般有情況,或短期行動不便者,不適合久坐。

從材質上還可以分為:鐵管烤漆(重量在40-50斤)、鋼管電鍍(重量在40-50斤)、鋁合金(重量在20-30斤)、航太鋁合金(重量在15-30斤)、鋁鎂合金(重量在15-30斤)。 2.特制輪椅

一患者情況而定,有多種不同配件,例如加強載重量,特殊坐墊或靠背,頸部支撐系統、腿部可調節、可拆卸餐桌......等等。既然名為特制,價錢當然大不相同,在使用上,也因配件繁多,比較麻煩,通常是用在重癥或嚴重肢體或軀干變形者。3.電動輪椅

就是加上電動馬達的輪椅。 依操縱方式,有用搖桿的,也有用頭部或吹吸系統等

等各式開關控制的。

最于重度癱瘓或需要較大移動距離者,只要其認知能力不錯的話,使用電動輪椅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需要較大活動空間。 4. 特制運動輪椅

特殊設計的輪椅,用來從事休閑運動或競賽. 常見的有競速或籃球,跳舞用的也很常見。一般來說,輕量化與耐用是特點,許多高科技材質都會用上。 5. 代步車

屬于廣義的輪椅,許多老人都在用.大致上分為三輪及四輪,以電動馬達驅動,時速限制15km/h,以負載能力分級。

一般輪椅是一個比較簡單的機械,主要有以下幾部分組成: 1. 大車輪:承載主要的重量。除了少數使用環境要求而用實心輪胎外,多用充氣輪胎。 2. 小車輪:直徑大的小輪易于越過小的障礙物和特殊的地毯。但直徑太大使整個輪椅所占空間變大,行動不方便。正常小輪在大輪之前,但在下肢截癱者用的輪椅,常將小輪放在大輪之后。操作中要注意的是小輪的方向最好可與大輪垂直,否則易倒。 3. 輪胎:有實心的、有充氣內胎和無內胎充氣型三種。實心型在平地走較快且不易爆破,易推動,但在不平路上振動大,且卡入與輪胎同寬的溝內時不易拔出;有充氣內胎的較難推,也易刺破,但振動比實心的小;無內胎充氣型因無內胎不會刺破,而且內部也充氣、坐起來舒服,但比實心者較難推。 4. 剎車:大輪應每輪均有剎車,當然象偏癱者只能用一只手時,只好用單手剎車,

但也可裝延長桿,操縱兩側剎車。剎車有兩種:(1) 凹口式剎車。此剎車安全可靠,但較費力。調整后在斜坡上也能剎住,若調到1級在平地上不能剎住為失效。 (2) 肘節式剎車。利用杠桿原理,通過幾個關節而后制動,其力學優點比凹口式剎車強,但失效較快。為加大患者的剎車力,常在剎車上加延長桿,但此桿易損傷,如不經常檢查會影響安全。 5. 6. 座椅:其高、深、寬取決于患者的體型,其材料質地也取決于病種。 坐墊:為避免壓瘡,對墊子要高度注意,有可能盡量用蛋簍型,這種墊由一在坐位時,坐骨結節承壓很大,常超出正常毛細血管端壓力的1~16倍,易于缺血形成壓瘡。為避免此處壓力過大,常在相應處的墊子上挖去一塊,讓坐骨結節架空,挖時前方應在坐骨結節前2.5cm處,側方應在該結節外側2.5cm處,深度在7.5cm左右,挖后墊子呈凹字形,缺口在后,若采用上述墊子加上切口,可以相當有效地防止壓瘡的產生。 7. 腳托及腿托:腿托可為橫跨兩側式,或兩側分開式,這兩種托都以采用能搖擺到一邊和可以拆卸的為最理想。必須注意腳托的高度。腳托過高,則屈髖角度過大,體重就更多地加在坐骨結節上,易引起該處壓瘡。 8. 靠背:靠背有高矮及可傾斜和不可傾斜之分。如患者對軀干的平衡和控制較好,可選用低靠背的輪椅,使患者有較大的活動度。反之,要選用高靠背輪椅。 9. 扶手及臂托:一般高出椅座面22.5~25cm,有些臂托可調節高度。還可在臂托上架上搭板供讀書、用餐。

一般輪椅只需傳統的的機械知識即可,但是,現今的輪椅添加部分新功能,智能化極高,需要大量電氣方面的知識以及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等等。一般輪椅的制造并不復雜,普通的機械加工工藝即可,其他特殊的輪椅則是情況而定,工藝可能比較復雜。

機械工程導論這門課給我的感覺,很重要,怎么說呢,這門課程給了我們更多的、更加專業的知識,豐富了我們的視野。我所選的專業是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需要的知識是極其龐大的,機械工程導論這門課程則給了我這樣一個機會,提前獲取足夠多的知識,使我在將來能夠更加容易的學習專業知識,掌握技能技能。感謝學校給了我們這樣一個機會,感老師的辛勤教導。

李廣富 機械104班

康復醫療論文范文第3篇

一、 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意見》“優化布局和結構、分層分級、提高質量、持續發展”的要求,統籌區域康復醫療資源,加強與區域內護理院、老年病院和慢性病院等延續性醫療機構的分工合作,逐步構建分層級、分階段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不斷提高能力,完善功能,滿足人民群眾基本康復醫療服務需求,減少殘疾發生,減輕殘疾程度,提高生活質量,減輕家庭和社會負擔,促進社會和諧。

二、 試點目標

通過試點形成建立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的總體思路和主要政策措施,建立“防、治、康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和服務模式,實現分層級醫療,分階段康復,為全面推動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奠定基礎。逐步構建布局合理、層次分明、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在整個醫療服務體系中的作用,為患者提供早期、系統、專業、連續的康復醫療服務。

三、 試點原則

(一)政府主導,衛生牽頭,部門配合。堅持政府主導的原則,通過政策引導、監督管理等措施,調整區域內康復醫療資源,建立患者在不同層級康復醫療機構和其他延續性醫療機構間的轉診、流動機制,總體設計、有序推進試點工作。衛生行政部門要做好試點的組織、準備工作,主動協調相關部門,及時溝通,逐步完善配套政策,為試點營造良好環境。

(二)納入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統籌考慮。建立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是公立醫院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宏觀調整醫療衛生服務資源的同時,同步安排和推進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對康復醫療機構的建設、發展和康復服務體系建設做出規劃,使之布局合理、結構優化、層次分明、功能互補、富有效率,為患者提供連續、全程的醫療服務。

(三)以地市為單位,整合區域康復醫療資源。本次試點工作以地市級為單位。試點城市衛生行政部門要通過新建、調整、優化現有資源,加強與殘聯、民政等部門的溝通協作,充分利用、統籌規劃轄區內各類康復醫療資源的作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四)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鼓勵、支持和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康復醫療服務領域,逐步完善政策措施,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引導社會資本舉辦的康復醫療機構依法經營、加強管理、健康發展。促進不同所有制康復醫療機構的相互合作和有序競爭,滿足群眾不同層次的醫療服務需求。

四、主要任務

(一)明確各級各類康復醫療機構功能定位。鼓勵按照建立三級康復醫療服務體系的原則進行設置規劃,各試點地區因地制宜,合理確定轄區內各級各類康復醫療機構的功能定位。三級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立足于疾病急性期的早期介入,與相關臨床科室充分融合,改善患者預后,預防殘疾發生,減輕殘疾程度,并承擔區域內康復醫學專業人才培養任務,充分發揮區域輻射帶動作用;康復醫院/二級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主要為疾病穩定期患者提供專業、綜合的康復治療,并具備其他疾病的一般診療、處置能力和急診急救能力;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衛生院主要為疾病恢復期患者提供基本康復服務,條件允許的可以提供居家的康復、護理服務,貼近社會和家庭,并逐步將居民康復醫療服務信息與現有的居民健康檔案相結合。

(二)逐步建立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在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的基礎上,合理確定各級各類康復醫療機構的數量、規模和布局。體系建設的重點是康復醫院。在調整現有醫療衛生資源的同時,鼓勵試點地區制訂政策措施指導康復醫院的建設和發展,給康復醫院和社會資本舉辦康復醫療機構留出空間。鼓勵有條件的二級綜合醫院(特別是企事業辦醫院)有計劃、按步驟整體轉型為康復醫院或以康復科為主的綜合醫院,兼顧其他一般性疾病的診療、處置和急診急救功能,保證患者安全。鼓勵大型綜合醫院與康復醫院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立合作機制,通過多種方式,建立相對固定的轉診關系,帶動康復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的提高。

(三)逐步建立通暢的康復患者雙向轉診制度。建立綜合醫院、康復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及其他延續性醫療機構之間的分工協作機制,實現分層級、分階段康復。試點地區的衛生行政部門要制訂轉診規范和流程,發揮政策引導和調控作用,逐步建立雙向轉診制度;積極與基本醫療保障管理部門溝通,逐步探索建立分類保障制度,借助不同的支付比例,利用經濟手段調控康復醫療服務的供給和利用,從制度上規范雙向轉診,逐步建立起健康有序的康復患者轉診、流動機制。

鼓勵建立上下級(或區域內)醫療機構康復醫療服務對口支援關系,幫助解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際困難,提高康復醫療服務能力。

(四)提高康復醫學專業的服務能力。試點地區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充分吸收、借鑒國內外先進工作經驗和管理理念,逐步提高康復醫學的服務能力和規范化管理水平,提高康復醫療服務質量。要逐步建立符合康復醫學專業人才成長規律、適應本地區情況的培訓制度,有計劃、分步驟地對各級各類康復醫療機構中康復專業技術人員開展培訓。綜合醫院在明確自身功能定位的基礎上,貫徹落實《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建設和管理指南》要求,康復醫學科應當積極主動與臨床相關科室合作,提高早期康復介入能力,細化專業分工,提升學科水平。其他臨床學科應當樹立早期康復意識,主動與康復醫學科協作。制訂和完善康復醫學疾病診療護理規范和常規,提高服務質量,規范服務行為,實現學科發展價值。

(五)創造良好的試點環境。試點地區要做好輿論宣傳工作,加強對建立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試點工作的重要意義、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的宣傳力度。調動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參與的積極性,爭取患者和社會各界的理解與支持。

五、工作要求

(一)建立組織領導機構。試點地區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應當充分認識建立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工作的重要性,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要成立本省(區、市)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和專家指導組,加強指導、培訓、評估和監督;地市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成立相應組織機構,提出本地區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發展目標,制訂實施方案并組織落實,強調體制機制創新,力求有所突破。相關醫療機構要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強化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確保試點工作順利開展。

(二)實行目標化管理,定期評估總結。各試點省要制訂具體實施方案并報衛生部。衛生部將結合各地試點工作方案,對各試點地區的工作情況進行督導評估,實行目標化管理。適時組織開展督導、檢查、總結,定期進行專題研究,切實解決實際困難,推動各地建立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試點工作持續、有序推進。

(三)完善政府投入機制。試點地區的衛生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建立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試點工作,積極與財政、發展改革、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溝通,制訂有利于康復醫學發展的財政、價格政策。鼓勵地方政府建立穩定的經費投入機制,保證其基本建設、設備設施、人員工資、培訓等工作經費和運行經費,確保“房屋、設備、人員、經費”四配套。逐步增加納入基本醫療保障報銷范圍的康復醫療服務項目。

六、試點地區選擇和試點時間

(一)試點地區選擇。衛生部選擇在北京市、黑龍江省、上海市、江蘇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四川省、云南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14個省(區、市)開展試點工作。每個試點省至少選擇2個城市作為建立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試點城市,其中1個為省會城市(或中心城區),轄區內有公立醫院改革國家聯系試點城市的省(區、市)應當將該城市作為康復醫療服務體系試點城市。部分試點城市將作為衛生部重點聯系城市。

康復醫療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康復機構和學校銜接;聽障兒童康復;方法策略

隨著助聽輔具和康復技術的不斷發展,聽障兒童經過一段時間的聽力語言康復后,可以和正常兒童一起學習交流。在康復機構時期主要以游戲和能力發展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學階段主要以正規課業和靜態知識的學習為主,這對隨班就讀的聽障兒童來說是一個挑戰。

一、聽障兒童康復機構和學校銜接康復訓練工作的現狀

1.康復機構和學校銜接缺乏合作機制

康復機構和學校銜接是為了使聽障兒童能夠更好地從康復機構過渡到小學階段,這意味著康復機構和學校銜接不是單向活動,而應該是康復機構和學校的雙邊活動。因此,很多聽障兒童的幼兒階段是在康復中心渡過,而小學階段基本上是普校。聽障兒童由于聽力語言障礙在銜接過程中容易出現學業困難、情緒與行為問題、適應問題等,這都需要專業人士提供協助。

2.康復機構和學校銜接缺乏課程體系

康復機構和學校銜接的核心是為了讓聽障兒童能夠順利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并能積極地融入主流環境。因此在課程設計、實施等環節上應做到適合聽障兒童的能力發展,尋求資源的整合。但是在實際操作層面仍存在一些問題。首先,課程觀念陳舊。教師重視聽障兒童知識準備,輕能力培養。但是對于聽障兒童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習習慣的養成、主動性的調動等綜合素質的培養較為忽視。其次,課程實施手段單一。教師對教材的依賴性強,教學活動是把教材的內容作為知識的唯一來源開展的,就容易忽視了教師和學生主動性的發揮。再次,課程缺乏連貫性??祻蜋C構和小學課程的連貫性非常重要。過度重復沒有必要,相互脫離更是不可取。

3.康復機構和學校銜接缺乏長效機制

首先體現在突擊銜接。一些康復中心或是康復機構在聽障兒童即將入學的前幾個月才開始銜接工作。聽障兒童的交往能力、規劃意識、學習興趣等不是靠幾個月的強化訓練可以達成的,相反急于求成致使聽障兒童在生理、心理各方面壓力加大,產生畏難情緒。其次體現在缺乏保障環節。聽障兒童在康復機構階段有專業的康復教師給予語言、聽力以及認知方面的輔導,到了小學階段普校教師對聽障兒童不太了解,不能給予及時的引導和幫助,這就容易讓聽障兒童在小學階段出現諸多不適應的問題。

二、當前聽障兒童的康復機構和學校銜接中康復訓練存在的問題

聽障兒童的康復機構和學校銜接教育雖然是在兩個不同階段分別實施的,但康復機構和學校銜接教育的策略方法應當具有連續性才能幫助聽障兒童康復教育的連貫進行。當前的康復機構與特殊教育學校教授對象同為殘疾兒童(聽力殘疾),但由于兩家單位無論是在教學要求、內容、方法,還是作息時間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而且業務不通,兩家單位的銜接很少,形成銜接工作的單向性。而一些真正需要學前教授的內容康復機構則沒有教授,康復機構和特殊教育學校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斷層,讓部分聽障兒童突然進入新環境。造成的后果就是部分聽障兒童由于不能適應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學方法出現了怕學、厭學,甚至部分進入特殊教育學校學習的孩子還在入學后言語表達能力出現退步的現象。

三、聽障兒童康復機構和學校銜接康復訓練的有效方法

1.做好康復機構和小學之間的日常聯系工作

根據特殊教育學校反饋后的意見,康復機構利用一些興趣活動課和區角活動培養簡單的課堂行為。通過課堂行為的訓練,使聽障兒童能夠養成正確的上課、舉手、站立、坐姿、翻書、讀書以及下課等課堂行為,按照正確的課堂行為要求完成教授內容的學習。

2.營造循序漸進的有利條件

根據聽障兒童年齡特點和性格,總結一些操作性強的游戲教學,讓聽障兒童在游戲中進行師生互動,為聽障兒童創設情景,引導聽障兒童動手操作,手、眼、口、腦并用,玩教合一,從而更加有效地幫助聽障兒童在康復訓練方面平穩過渡。

3.提高康復機構和學校教師銜接素養,建立實效的課程體系

(1)重視教師的康復機構和學校銜接素養,搭建康復機構和學?;悠脚_。以片區為單位定期舉辦教師培訓班,讓康復教師和普校教師共同參與學習和討論。通過培訓,雙方相互了解各自專業的特點以及教學方式,促進彼此的溝通和交流。雙方教師有機會共同明確銜接的目標和內容,保證了康復機構和學校銜接的連貫性和一致性。另外要提高教師的實踐水平。通過觀摩彼此教學,讓雙方實地感受康復階段和學校教育的不同;雙方互開交流課,讓對方有機會親自參與教學。

(2)重視聽障兒童心理銜接,建立有效的課程體系。幼升小真正需要銜接的是心理。聽障兒童從康復中心進入小學面對以主導活動的轉變為核心而提出的心理挑戰,為了緩解兩種不同階段的“坡度”,在幼兒末期就要做好一些準備,培養聽障兒童的學習習慣、規則遵守、學習品質、交往能力等。

4.建立康復機構和學校銜接的保障制度,將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1)相關部門可以成立銜接委員會,從制度保障、管理體系、師資培訓、教學目標、跟蹤回訪等方面制定完整的康復機構和學校銜接的規劃,保障康復機構和學校銜接的工作質量。

(2)個訓指導家庭化,將工作落到實處。聽障兒童在康復機構階段一直接受個訓,進入小學階段后此項工作應該由家長擔任起來。學校方面將個訓指導作為家校合作的項目之一,更新家長的銜接觀念,提高家長訓練的技巧,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統一步調,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讓聽障兒童成為真正的受益者。

四、結束語

康復機構和學校銜接對于聽障兒童康復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祻蜋C構和學校銜接關系到聽障兒童能否順利進行角色與場所的轉換,使得學前階段所獲成果得以延續,并積極地面對小學階段的學習與生活。

參考文獻:

[1]許浙川,柳海民.OECD國家實施幼小銜接的目的、原則及啟示[J].基礎教育,2018(1).

[2]鐘永梅.淺談康復機構和學校銜接的策略和方法[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6(11).

(作者單位:安徽省滁州市特殊教育中專學校239200)

康復醫療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現代康復醫學;教學;改革研究

康復醫學自19世紀40年代在美國開始發展,20世紀80年代初引進我國。 WHO將現代醫學體系劃分為預防醫學、臨床醫學、康復醫學及保健醫學,康復醫學是現代醫學體系的組成部分之一。

1現代康復醫學的定義

康復醫學在我國的發展過程中,越來越受到民眾的關注,但許多人對康復醫學的認識還存在著偏差。盧雯等人[1]根據《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ICF)分類體系,對屬于醫學專業的物理和康復醫學(physical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PRM)定義是以功能評估為基礎,包括健康和疾病狀態的診斷,應用生物醫學、物理學、工程學及其它的手段,達到修復可能經歷或正在經歷疾病的患者功能。在許多國家,如澳大利亞和日本, PRM也被稱之為康復醫學。而馮晴等[2]人認為,現代康復醫學(rehabilitation medicine)改變了傳統的醫學模式,它以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為基礎,以傷殘人或病人的功能障礙為目標, 進行康復評估,最后,以團隊合作的方式, 應用針對性的訓練和治療,改善或重建病者的功能, 旨在促進病者的機能恢復,預防和減輕疾病后遺癥所至的功能障礙,使病者也能追求有品質的生活及重返社會為目的一門學科。由此可見,現代康復醫學是具有完整理論、功能評定方法及治療技術的應用學科[3]。

2我國康復醫學教學現狀

我國政府和衛生部門很重視康復醫學的發展,國家出臺了《康復醫學事業“八五”規劃要點》、《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規。部分醫院將改制為康復醫院,二級醫院要設立康復科,解決康復人群的需求[4],而我國有康復需求的人群超過1億之多[5]。教育方面,由于康復醫學在我國起步晚,起點低,且政府的政策配套相對不完善,導致康復醫學教育滯后[6]。目前我國只有少數醫科院校開設康復醫學必修課,招收不同層次學生。而多數醫科院校只開設了選修課,有的醫科院校甚至就沒有開設康復醫學課程[7],全國康復醫學教育規模呈現小的態式,這就導致經專業培訓出的臨床康復人才極少,許多康復機構處于虛設狀態[5],教學學時少,教學內容勢必就少[8],教學師資力量薄弱、教材不規范、教學方法單一[9],科研能力和臨床操作技能較為薄弱[10]。針對這些現狀,從根源上來看,必須改革現代康復醫學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才能提高現代康復醫學的教學質量,所以,現代康復醫學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3現代康復醫學的教學改革

針對現代康復醫學教學中現存問題,積極探索當代形式下提高康復醫學教學質量的新方法。我們立足于:1、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啟發學生學習思路,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2、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和科研能力這兩點來進行康復醫學教學的改革。

針對第一點,我們從課堂教學的三個環節來推進創新,帶動教學質量的提高。

31課前準備上課前幾天,教師給學生上課用的學習提綱并布置參考資料、思考題及病例分析題。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教師布置的任務進行課前學習,學習小組成員相互促進、監督,共同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學生在課前應預習完該教學單元的內容,并在上課前一天,將思考題答案,病例分析題答案,如功能評估、康復治療方案制作成幻燈片上交給任課教師。任課教師批改并從學生上交內容中選出完成得好的內容在課堂中進行評析。

32課堂教學

321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步驟。我們結合學院專、本科教學實際情況,認真思考教學方法,期望在提高教學效果方面做出成績。在康復醫學教學中引進和應用了如下的教學方法。

問題導向式教學(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美國神經病學Barrows教授于1969 年在加拿大首創。國外開展PBL有四十年歷史,在醫學教育領域應用后取得巨大成功[11]。PBL是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PBL 教學優勢是“把學生引入有意義的問題中,以小組及自主學習為主,并在教師指導下解決所遇到的問題,使學生掌握相關知識點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12]。歸納起來,PBL教學方法分5部分:提出問題→建立假設→自主收集資料→論證假設→總結[13]。

案例教學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是根據PBL原理,以病例為主要材料,并結合理論知識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CBL是在學生基本掌握知識為前提的基礎上,教師依據教學內容、大綱和目的要求,選擇典型病例,學生以自學和小組討論共同解答案例。此方法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寬度,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增加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工作坊”也稱“Workshop”模式,它突破傳統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操作分開授課的方式,在實踐操作時,學生可同時學習、應用理論知識,這樣學生就不會感覺到理論知識的乏味和枯燥,也利于學生記憶知識。羅麗霞等[14]人認為,“Workshop”模式將理論教學、科學研究、實踐操作融為一體,既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實現了實踐和理論的統一。

322教學內容教學中統一使用人民衛生出版社發行的教材、執行統一的教學大綱、統一備課、統一教學并完善教學成績的考核機制。

日本上田敏教授說:“在21世紀里,西方傳統康復醫學面臨東方康復醫學的挑戰”[15]。這句話說明,在我國中西結合康復醫學對現代康復醫學的發展方向有極強的指引作用。中醫學博大精深、自成體系,無論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及反映的科學思維水平,都可以和現代西方醫學并列。中醫學特點是研究對象是人,不是單純的病,是從人的整體和功能結構方面進行辨證論治的。中醫康復療法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康復”一詞在《黃帝內經》中已見雛形,如《素問·五常政大論》說:“養而和之…… 待其來復”[16]。中醫康復療法包括針灸治療、推拿等內容,它對西醫康復是補充與發展。未來康復醫學的發展之路,寄希望于兩者的融合,取長補短、相輔相成,所以,中醫康復療法也應納入現代康復醫學的教學范疇。

323教學手段由于康復醫學中實踐操作很多, 用理論講解會導致學生感到抽象, 無法完全理解教學內容,勢必就影響教學效果。多媒體輔助教學能改善上述不足,它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教學手段之一。利用多媒體直觀的圖片、動畫, 可使教學內容形象、生動、直觀,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所學的內容,增加了學習的興趣。微課是以視頻為基礎,記錄教師圍繞知識點或教學環節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教師將教學重點和難點制成視頻,學生可在線觀看教學視頻,也可方便地將其下載,非常有利于學習和學習資料的保存。

33課后輔導網絡教學是課堂教學的一種補充。課堂上使用的PPD、影像、測試及答疑等都可在校園網上設計成不同形式的學習模塊,如遠程教育、虛擬教學、人機對話等模塊,便于學生課后及時復習,鞏固教學效果。如遇到不懂的問題還可及時地向教師請教。這就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針對第二點, 從教師角度出發,為打造一支國內領先,具有堅實專業知識的教師隊伍,可邀請全國康復醫學臨床和教育專家進行短期的康復學術交流和教育培訓,旨在提升醫科院??祻歪t學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水平和專業知識;還可選派中青年教師出國、出省培訓,加強康復醫學師資隊伍的梯隊化建設,儲備后備人才;最后,也可聘請部分知名專家教授,形成一支以教學、科研、臨床為主的康復醫學團隊。

就教學而言,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優點和缺點,要取長補短、綜合應用才能使學生對康復醫學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真正掌握, 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培養出社會需要的、能服務于社會的康復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盧雯,李智玲譯.《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對物理和康復醫學進行統一概念描述的模式[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8,14(12):1108-1111.

[2]馮晴,陳明家,郭毅.康復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內蒙古中醫藥,2014,(12):144- 145.

[3]勵建安.康復醫學[M].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10-20.

[4]方芳.本市部分醫院轉型康復護理[N].北京日報,2010-12-25(06).

[5]何靜杰,楊祖福.康復醫學專業本科生教育現狀與探討[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1,17(8):788-789.

[6]吳弦光.康復醫學導論[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1-5.

[7]勵建安.康復醫學在21世紀的發展趨勢[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07,33( 4) : 1-3.

[8]楊朝輝,劉莉,周淑華,等.康復醫學教學改革的思考[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8,28(2):49-50.

[9]胡堅勇,樊振勇.試論康復醫學教育發展滯后的問題和對策[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9,15(11):1096-1097.

[10]白躍宏. 21世紀康復醫學教育新方向[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0,18(2):141-142.

[11]Koufogiannakis D, Buckingham J, Alibhai A, et al. Impact of librarians in first -year medical and dental student 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 groups: a controlled study[J]. Health Info Libr, 2005,22(3):189-195.

[12]王濟華.基于問題的學習(PBL) 模式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2(3):98-100.

[13]王琦,李麗,王瑜.醫學教育探索[J].醫學與社會,2010,9(8):1058.

[14]羅麗霞,張廣清.“工作坊”形式在護理本科生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1,9(5):453-454.

[15]喬志恒,郭明. 康復醫學發展現狀與未來[J].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9,15(1):96-98.

[16]沈自尹. 中西醫結合在康復醫學中的應用展現光明前景[J].成都醫學院學報,2012,7(4):507.

(收稿日期:20160323)

上一篇:醫保制度論文下一篇:醫保資金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