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消費者理論論文范文

2023-07-29

消費者理論論文范文第1篇

2、構建我國地方稅主體稅種的思考

3、論消費者行為理論對我國醫藥學術營銷的啟示

4、南京度假旅游者滿意度研究

5、房地產綠色營銷的消費者行為分析

6、新媒體廣告傳播的接受行為研究

7、案例教學法在微觀經濟學中的應用研究

8、試析消費者計劃行為理論及其在市場營銷中的應用

9、“經濟學原理”課程思政教育 實現路徑探索

10、PBL教學法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11、高職院?!督洕鷮W基礎》課程教學模式探索

12、淺析當前中國油畫收藏群體的類型與發展趨勢

13、農村居民移動信息消費影響因素研究

14、大學的學費形成機制及其治理

15、自然人流動對中國雙邊貿易的影響效應

16、《西方經濟學》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教學方法的整合

17、保羅·薩繆爾森:經濟學最后一位通才

18、大學生位置消費行為分析

19、《西方經濟學》課程改革探討

20、“微觀經濟學”教學質量提升策略

21、我國縣鄉財政解困的制度構建:經驗借鑒與現實選擇

22、男性消費者自我概念結構模型及其實證研究

23、財政民生支出、居民可支配收入與城鄉服務性消費

24、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幸福觀

25、基于時間約束的消費者選擇理論與模型研究

26、北京市觀光農業旅游消費者類型分析

27、西方經濟學教學方法的思考

28、電子商務經濟學中的消費者行為理論研究

29、基于灰色多層次評價模型的圖書館創新服務評價研究

30、游戲貨幣化策略下移動游戲玩家購買體驗研究

31、大學生先就業后擇業行為的經濟學分析

32、網上購物對擴大內需促進作用的實證研究

33、貨物運輸需求規律的經濟學解釋

34、略談消費主義文化下的企業品牌塑造

35、不同貨幣總量的比較及其對中國的啟示pdf

36、消費者行為理論下可穿戴設備市場調查

37、基于超星網絡教學平臺的在線共享開放課建設

38、創新擴散研究的演化路徑和熱點領域分析

39、高職經濟學課程教學的改革

40、電子商務經濟學中的消費者行為理論分析

41、“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對策分析

42、基于消費者行為理論的消費升級降級與綠色消費的關系研究

43、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微觀經濟學教學改革研究

44、微信傳播對消費行為的影響及策略研究

45、中國游客博彩消費行為意向及其影響因素

46、經濟學教育的現實化改造

47、互聯網使用與家庭旅游消費

48、中職經濟學教學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研究

49、效用及消費者行為理論的再認識

消費者理論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消費;需求;可持續;生態經濟

近年來關于消費的研究充滿著活力。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有關消費研究的論文著作體現在不同的學科與方法中,并不斷地廣泛涵蓋各種專題。經濟領域把經濟消費作為福利的提高,加劇全球生態環境危機。生態經濟考慮到人類與環境交互作用的各個方面,從此角度研究發現人類福利與經濟消費并不是相關的,經濟消費有可能降低生活滿意程度。因此生態經濟在指出常規消費理論缺陷的基礎上,從需求理論和環境保護的角度重新解釋了消費,并提出要實現可持續消費必須改變消費模式。這些理論旨在說明關于消費與環境研究中的規律性和方法的深度與廣度,并對生態經濟遠期發展打基礎。

1.常規消費理論的缺陷

消費研究有很長的歷史,消費理論發展到今天出現了很多缺陷。首先,常規消費理論不但忽略了消費的規模問題即可持續性,而且沒有認識到消費在環境中的角色。常規消費理論強調需求拉動消費,認為消費數量標志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消費數量增長使生產擴大,最后導致生態環境的惡化。其次,對工作相關的消費不夠重視,同時區分生產與消費時也存在缺陷。傳統消費更多關注生活消費,對工作相關的消費動力研究不夠?,F在消費包含了復雜的隱喻和內涵,當前消費理論很難解釋看似屬于消費范疇的活動,尤其當消費本身就是工作的一種形式時,如購買股票和債券、借貸甚至回收。生態經濟學認識到消費理論的缺陷,認為對可持續性的未來而言,現在消費模式是不好的;同時認識到消費者是環境保護支持者的一部分,他們的消費選擇決定消費模式,最終影響可持續消費的發展,并認為隨著消費者的覺悟提高,消費文化的發展歷程可能被逆轉[2]。

1.1 可持續性消費

1994年聯合國環境署正式提出了“可持續性消費”的定義:提供服務以及相關的產品以滿足人類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質量,同時使自然資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務或產品的生命周期中所產生的廢物和污染物最少,從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1]。其實質是如何在為滿足基本生活需要和提高生活質量而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的同時,持續減少該產品或服務對環境的影響和對人體的危害。而常規消費理論只考慮到前者,沒有注意到產品或服務對環境的影響,更沒有注意到資源是有限的、消費規模也是有限。同時可持續性消費的觀點認為:必須通過改變消費方式(替代產品)而不是消費水平(減少產品和服務的消費)來改善環境。

1.2 消費的環境角色

消費產品和服務不僅是賦予社會意義的經濟產品,同時也是實際存在的物質產品。沒有任何一種經濟產品不具有自然足跡。每一個生產過程都是以智能活動作為開始:認識到在自然景觀部分之中的潛在使用性,就像土地用于放牧,木材用于建筑,礦石用于冶煉。此時價值已不再視為自然界的一部分,而是一種資源。如果潛在的資源市場價值高于探究和利用資源的價值,那么資源就被開采,而高于的那部分價值就是廢物花費。但過度負荷、水資源的干涸以及廢物堆都是自然界的組成部分,從而產生了環境問題。 顯然,常規消費理論并沒有注意到這些。

1.3 生產與消費

生產與消費是相互交織的,傳統的區分生產和消費的概念是有缺陷的,并且對于更可持續的生活模式的發展是一種障礙。因此認清工作中消費動力以及正確區分消費和生產的關系,對于可持續消費模式的研究是很關鍵的。

1.3.1 工作相關的消費動力

第一、工作環境和條件可能引起個人(家庭)消費的改變(家庭環境的改變)。第二、家庭消費(環境)的改變又促使工作模式發生變化。第三,有時與工作相關的饋贈也使得家庭消費成為可能。雇主很愿意為其員工提供設備,這就使家庭辦公成為可能。顯然,以上所述的消費動力都是具體的,并且是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的。

1.3.2 消費和生產的關系

與國民收入核算相比,對生產和消費的差異性的傳統分析已經受到人們的質疑。在國民收入核算中展示了生產活動和非生產活動之間的差異。其中的部分基本原理是為了說明推動國家生產力的活動,然而哪些活動屬于這一范疇呢。Miller提出:在基本的國民核算中有關生產活動和其他交易活動之間的差異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它的任意性,哪些是生產活動哪些不是的界限還不是很清楚[3]。這種任意性強調了區分生產和消費概念時,必須與將要采取的具體分析目的結合在一起。

新古典微觀經濟學中也有關于消費和生產的差異分析。以效益作為理論的核心,生產應該解釋為有效用的生產,而消費應該具有享受的效益。在對家庭行為的分析中,認為應該在效用源中辨別差異:過程效益是在因為完成一項事情而產生的,而目標效益則是在已經做完某件事情而產生的。家庭活動或消費活動能夠提供過程和目標積極的或是消極的效用。在Winston的具體時間模式中,家庭應該選擇消費活動的結合點,因為它能夠最大化于被測時間的效益價值;同樣,工作也能夠提供過程和目標效用,但唯一關于工作和消費的基本差異在于工作因支付貨幣工資而產生了直接效用[1]。因此,家庭將在工作和消費中進行再次選擇從而使時間價值最大化。這種框架暗含著供應和享用的效用不能被用來區分生產和消費。這種區分只是在完全不同的市場模式中的差異:在公司所發生的一切活動都歸結為生產活動,而在家庭中所發生的活動則歸類為消費活動。

2.生態經濟學中消費理論

生態經濟學對于消費的研究興趣是根據經濟系統是生態系統的子系統這一基本思路而產生的。其基本觀點是人類經濟植根于自然之中,并占據著地球生物圈的一定空間。相對于自然體系來說,現有人類經濟的規模過大以至于威脅到人類生命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支撐系統[4]。在此背景下,人類必須重新審視消費問題:如何在不增加經濟規模情況下,解決全球貧困問題,提高人類福利。為此我們必須改變現有的消費觀點和理論,重新解釋消費問題。

2.1 遠離無限欲望走向可持續消費

2.1.1 需求理論

“需求”概念在理解消費行為中擔任重要角色,并且是經濟心理學、消費者研究和市場研究的關鍵;但關于人類需求的討論一直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話題。一些人認為人類需求可以提供一個組織性框架,清楚地闡述關于發展、進步、生活質量和人類幸福的主題;另外一些人則指出了基于“基本需求”思想的發展策略的失敗,認為人類福利與消費沒有必然聯系;還有一些人認為需求是一種與發展目標不相關的事物,認為揭示偏好的傳統經濟學概念和國家選擇是理解消費和實現可持續性的更可靠工具。本文總結了三種與人類需求理論相關的思考方法。

第一種思考方法是出于經濟學科,它往往把需求等同于欲望或偏好,并對他們不進行合理區分,或忽視需求理論的存在。古典經濟學一般公開承認需求的正式角色,把個體效用作為“需求滿意”的一種測量[1]。但后來經濟學中的發展則不斷把人類需求概念的角色邊緣化?,F代新古典經濟學一般都避開這個問題,認為經濟學可以說出欲望、偏好和需求各自的有用之處,但是區分它們本身是沒有意義的。經濟學主要對資源分配問題感興趣,一般拒絕區分不同類型的偏好或者資源利用的動機。經濟學中消費者選擇理論本質上源自市場中基于“揭示偏好”的消費物品需求理論;并努力去區分不同類型或水平的消費者偏好,或者揭示消費者對特殊物品需求的動機。因此不同類型的消費者需求被經濟學折疊到“欲望的平坦草原”[5]。從而無限欲望的概念成為了消費者社會整個大廈的基礎。

第二種思考方法主要討論在人類福利觀念中賦予需求概念一個關鍵結構性角色。從McDougall所列的18種人類需求和著名的Maslow等級需求理論到Max-Neef需求理論,都表明需求概念在人類獲取福利中占據重要角色。McDougall認為人類需求是天生傾向或本能特征;Maslow則采用金字塔形式設計出了需求等級順序,認為人類需求滿足順序是從低到高的[1]。但是作為人類我們不僅受到生理學的生存物質需要的驅動,還存在著人類靈魂部分,即使人在不滿足基本需求的情況下仍追求尊重和卓越;同時它過分強調需求滿足的個體特征,而輕視了社會、文化和自然環境的重要作用。為彌補Maslow需求理論的這些缺陷,Mallmann提出另外一種二維分類方法,并列出十種需求和對應的三種滿足類型:個人、社會和生態;而Max-Neef進一步發展了這個分類方法,設置了九種“價值論”需求——生存、保護、情感、理解、參與、身份、休閑、創造和自由——相對四種“存在論”需求:存在、行為、擁有和互動[5]。Max-Neef框架區分了剝奪和潛力,認為在事物缺乏的意義上需求就是剝奪;但當需求擴展到適合激發或動員目標時它就是潛力。而貧困看做是滿足需求的失敗,不再僅根據低水平人均收入簡單定義;因此我們不再期望經濟增長一定可以緩解貧困。

這些需求理論認為福利提供是滿足基本需求的過程,但不能正確區分經濟消費和人類福利,從而導致過度消費的病態。人們認為任何商品的消費都會增加個人(集體)效用,并把各種增加福利的不同消費行為普遍等同?,F代社會中消費行為成為一種嗜好特征,‘地位消費’——消費者之間相互比較產生的消費——占相當大的比例,因此帶來Hirsch所謂的“社會增長限制”問題。他這樣描述:“在擁擠的人群當每個人都踮起腳尖時,每個人看到的都是一樣的,沒有人會看到更好的風景。但是過程的一開始一些踮起腳尖的人會看到更好的風景,而其他人為了保持他們的地位會被迫跟隨。如果所有人都跟隨……每個人消耗更多資源并以相同的地位結束”[6]。事實上人類福利與消費并沒必然聯系,而且又可能是兩個相反的方向[7]。研究證明經濟和人類生活滿意之間并沒有強烈的直接關系。從1981到1991十年間盡管個人收入水平增加了,但1991年人們不如在1981年幸福[5]。傳統發展的生態批評更加責備現代社會消費模式,認為高水平物質生活方式不但是心理和社會失敗,而且也正在破壞著環境;精確地講,消費社會正遭受著一種“病態”。由此看來現代需求理論在可持續消費上可能不會成功。

第三種思考方法是從各種更現代、更哲學的觀點中產生出來的,包括社會學、人類文化學和社會哲學,他們都認為整個基本需求討論是浮夸的、天真的和說教的。

無論是需求理論的支持者和還是批評者,他們都把特殊選擇定義為“需求”,并強調其重要性和道德合法形式。在消費者選擇討論中基本需求和欲望不過是兩種不同哲學傳統;前者通過“必要、缺乏”來表達,歸功于受清教徒啟發的功利主義傳統;后者體現在“高興和喜愛”存在于浪漫主義傳統?;拘枨笥懻摬坏雎粤似湔軐W來源而且忽略了它是心理學的組成部分[8];因為欲望動力是人類精神的基本方面,這種動力對純粹基本需求特征是沒有責任的。剝奪和滿足可能是需求來源動力的典型,但愉快的追求不是由剝奪激發的而往往是由保證滿足引起的。如果根據“我需求這個或那個消費品”的陳述,來提供我獲取這種物品比其他人的優越途徑,或我獲取其他物品的優越性,這并不是滿足我的基本需求,其實那僅是我喜愛或偏好它。Heller認為真偽需求之間所有區分都是站不住腳的,因為“人類認識到的所有需求也都應是真實的”[8],由此看來需求討論不過是天真的說教。

2.1.2 從需求到功能

需求理論不能清楚表達人類需求的基本驅動力或動機。諾貝爾獎獲得者經濟學家Amartya Sen提出這樣的思想:個人福利不單獨與收入水平有關,也與個人擁有的自由或“能力”有關,而能力是人們潛在的功能。功能是存在和行為。參與社區、與其他人聯系、勞動力市場的運行、關心他人、健康并與自然和諧相處這些都是功能的例子。當功能是結果時,能力是實現這些結果的自由或機會[5]。能力而不是商品阻止了需求滿足語言的缺乏。能力方法允許我們區分餓死的人們與饑餓的人們,前者可能是他們選擇了禁食而不是沒有吃的能力。相似地,可以區分步行的人,有一些是沒有其他機會手段,而有些人是由于環境原因而選擇了步行。同時為實現相同能力范圍的社會功能,一些人比其他人要求更多商品(比如殘疾人靈活性能力,懷孕婦女需求營養的能力)。能力方法強調的重點從愉快或滿意者的主觀感受轉向客觀標準如健康和參與的機會,它喚醒對貧困和剝奪的關注。另一方面,它強調機會而不是結果保護了個人選擇的一些尊重,這是對于基本需求方法批評的關鍵顧慮之一。能力方法指引我們調查社會和社會消費模式是否有利于人們健康生活,是否與自然和諧相處。

2.1.3 走向可持續消費的生態社會理論

需求理論框架引起了需求滿足過程中消費行為的角色和功能問題。人類客觀有限需求和通過市場表達的個人潛在無限欲望和偏好之間的關系是什么呢?經濟物品和服務和“滿足者”之間的關系是什么?什么類型的經濟物品實際上對滿足人類需求有貢獻并促進人類福利?哪些僅是服務于地位消費?在這個經濟消費正腐蝕著全球生態系統的世界里,能夠識別哪些消費貢獻人類需求滿足,哪些消費僅是偽滿足者和環境破壞者是非常關鍵的。但是,事實上很少有人去研究這些問題的具體答案。走向可持續消費是生態經濟學解釋消費的目的,希望通過這些問題的討論尋找走向可持續發展的福利生態社會理論的道路。

2.2 可持續消費挑戰:轉變人類的行為與生活方式

可持續消費是減緩環境影響的消費方式,并使整個社會走向可持續發展。而消費者作為購買者,其消費選擇和生活方式將對環境有很大影響?,F今關于當前消費的環境影響世界已形成了一些共識:如果要阻止資源枯竭、全球變暖、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廢物與污染的生產以及寶貴的“自然”環境的破毀所帶來的長期影響的話,人類生活方式,特別是西方的生活方式必須要發生轉變。轉變人類行為和生活方式成為可持續消費的挑戰。

要轉變消費者行為和生活方式,必須首先認清消費者的地位?,F階段消費者分為三種地位:行使環境選擇的決策者;影響提議環境選擇范圍的市民;有關再制造不同資源強度的生活方式的參與者。不同地位的消費者對環境影響不同,轉變其選擇行為和生活方式途徑也不同。

消費者作為決策者時,他們有行使環境選擇的能力。首先消費者是獨立的“購物者”,他們的選擇決定著地球的命運和未來。他們可以選擇進行“綠色”消費,也可以選擇奢侈消費。如果消費者做出 “綠色”選擇:選用更可能有效的洗衣機、當地生產的食品或公共交通工具,那么很多環境破壞是可以避免的。比如Powergen典型的Bright Sparks 項目,利用消費者不同選擇,節省了能源并減少了3百萬的能源賬單[9]。消費者就像環境系統中關鍵“開關”;一個方向開向破壞環境的“新陳代謝”,另一個方向開向保護生態環境。因此告知消費者他們行為的結果和勸告他們進行不同行為即轉變生活方式是走向可持續消費的有效途徑。

消費者作為影響環境選擇提議市民時,他們不僅是購物者,而且是積極保護環境的“市民”。保護環境的動機促使消費者尋求如何減少產品資源強度的方法,努力發展和創造能減少環境退化的技術和生活結構,同時影響發展供應的選擇(低影響)模式并重新制定其相關的新規則。長期看來,作為市民的消費者參與了生產-消費循環組織,把期望的環境標準不斷滲入日常生活結構,讓更多人接觸“游戲標準”規則,即生態理性行為的一系列標準。比如通過宣傳讓市民們意識到冬天穿厚衣服比暖氣更適合人類。這種觀點承認環境結果是價值觀驅動行為和行為路線造成,但它期望環境動機是一個“自下而上”的過程,認為可持續消費政策挑戰不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勸說而是幫助消費者發現實現日常生活必要目標的生態理性方式。

消費者作為制造不同資源強度的生活方式的參與者時,其消費模式與采取的正規生活方式有關。消費滲透了日常生活的每個細節,而永不停止的社會促使消費者采取可持續的生活方式。當人類發現現有消費和環境政策會走向不可持續時,引入了提高效率(效率就是可以利用較少資源實現相同的服務標準)的新技術。新技術可能增加資源的效率致使現有消費模式變得可持續,但這種思想要求目的和手段之間概念性分離。消費模式和其依賴的社會-技術政體同時可持續發展時,就可以解決目的和手段分離的問題。實踐中,這意味著社會發展要轉到社會技術軌道上,否則“船舵”會駛向不同方向。因此可持續消費成為一種使“正常”實踐環境負擔減少的社會技術系統的事情。

三種地位雖有區別,但在強調日常生活的社會技術、政治和歷史的結構上是相似的,他們都需要消費模式,并希望通過改變由個體決定的消費選擇模式即轉變人類生活方式走向可持續消費。

2.3 可持續消費研究方法:時間利用調查

2.3.1 時間利用調查

系統嘗試記錄個體利用時間數據的方法可以追溯到20世紀早期,1965-1967年Szalai主持的多個國家時間利用項目樹立了時間利用研究的歷史里程碑,從此時間利用調查在國際統計辦公室占據了一個位置?,F在時間紀錄已被作為紀錄時間利用數據的主要方法。他們通常是在某個時間段內進行活動的封閉紀錄比如以24小時為一個時間段,活動是根據標準活動代碼進行編譯的;調查一般也記錄每個時間利用間距的次要活動、位置和社會聯系。早期時間利用研究基本上是對生活狀況和閑暇實踐的描述,現在不但可以應用到宏觀水平上的社會和經濟賬戶系統,包括非市場行為;還可用于微觀水平社會經濟描述和家庭行為模擬、家庭內部勞動分工和勞動力供應;此外還用于不公開職業和第二職業的典型問題研究[10]。

2.3.2 生活方式和時間利用模式

可持續消費是為解決西方生活方式中的過度消費而出現的,是一個很難達到的概念[11],它的討論預示著個體活動或行為和時間利用模式的改變。人類生活方式暗示著時間利用模式,即人們為什么以自己的方式花費時間,這是可持續消費研究的重要內容。根據家庭經濟傳統,家庭作為小型單位運行;時間是抽象商品;活動是生產并貢獻于生活更高級目標;時間分配決策依賴時間機會成本和生產技術。這樣簡化以后,時間分配理論就可以幫助理解個體為什么以某種方式花費時間。時間利用部分上是個體理性決策的問題,但不是所有選擇都是理性的;時間利用決策還受到各種政策、制度安排和技術改革以及文化形式等因素的影響。時間利用模式不會直接導致個體理性決策和技術改革,但時間相關的政策和制度是以活動模式改變為條件的,并可以提高或破壞可持續消費的進程。

時間調查數據可以區分生產方式和時間利用模式,追蹤可持續消費概念中時間財富和減速消費;幫助更好的理解不同產品和服務之間的潛在替代性,更好理解時間節約技術的影響、時間壓榨的原因和工作—花費生活方式。因此可以通過時間調查數據來耦合時間利用和消費。

2.3.3 耦合時間利用和消費

從時間利用的角度來分析消費,支出數據和時間利用數據間的連接是基本的一步;因此很多研究都嘗試性耦合時間數據和支出數據。已有人證明結合投入產出表,時間數據可以被用來模擬整個社會[1]。時間利用與日常生活活動有關,學者把這些活動進行分類,在此基礎上研究時間利用和宏觀水平支出的耦合。發現時間利用改變影響經濟活動和之后的就業;時間利用模式的改變會引起經濟活動和國家賬戶效益投入產出表的變化[10]。歐洲正在努力利用時間利用數據建立家庭衛星賬戶,Mogensen等則追蹤了丹麥人日常生活改變對經濟的潛在影響[1]。家庭經濟領域的宏觀水平研究已經非常類似家庭生產功能和市場物品和服務的投入,然而微觀水平社會經濟賬戶的理想目標要求考慮經濟生產的物品和服務的全部范疇。因此時間利用數據雖然可以解釋部分宏觀水平經濟活動,但在微觀領域卻不盡如人意,因為還無法詳細描述休閑消費活動以及非活動支出項目。

可持續消費的觀點來看,時間利用數據可以讓物質清算賬目延展到非市場性活動,并會提供一個更全面的視角去理解自然資源最終怎么樣對人類福利作出貢獻,并以一種新的見解去觀察生活方式和消費的變化;時間利用數據有助于理解較少物質強度類型經濟行為;有利于設計合理的消費政策。

3.走向可持續消費的途徑——改變現有消費模式

生態經濟學者認為現有消費模式阻礙了可持續發展進程,因此必須改變現有消費模式,從而形成一種減緩(或沒有)環境破壞的新消費模式。新消費模式往往是由國家可持續性和消費者的政策措施或是在社會、集體和個體的行動中所產生的。不同國家和地區在可持續性發展條件下改變消費模式有不同的方法。

3.1 可持續消費政策

授權消費觀點的核心建立于20世紀60年代,“消費權利法案”推動和保護了一套有效競爭制度和獨立的消費政策。其基本思想是作為自由市場的參與者,消費者能夠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因而,如果他們被賦予權力來平衡在市場中的弱勢地位,那么他們將對職能市場作出貢獻。在本法案中建立了消費者的四個基本權力:安全的權力,即杜絕危害生命健康的商品出售的權利;知情權,即防止被欺詐或者錯誤信息的誤導,并做出合適選擇的權利;選擇權,即確保以競爭的價格獲取不同的商品和服務,以及在非競爭產業中以公平的價格獲取滿意的質量和服務的權利;發表意見的權利,即在政府政策中明確對消費者利益做全面和合理考慮[1]。

德國經濟學家和消費政策專家Resich推動了“可持續性消費政策”的新發展。首先她認為“可持續消費政策”是戰后歐洲消費政策的轉折點,是一個遠遠超越了傳統的個人消費者直接利益的規范性概念[12]。她解釋了消費政策對象,認為作為新古典消費經濟中利用最大化的個體,消費者具有社會復雜性,并在理性競爭和多重優先性的基礎上做出消費選擇[13];作為家庭成員,消費者擁有家庭,并在家庭生產過程中生產他們的最終產品。此時不再把消費者僅看作為自由市場的參與者,而是具有三種不同卻又相互聯系的角色:市場主體,消費公民以及作為社區和家庭成員而參與到日常生活與家庭生產中的參與者。作為市場主體,消費者與商品和服務生產者是信息不對稱的。作為消費公民,消費者選擇不僅是基于自身與市場有關利益,還基于共同的福利和社會價值。作為日常生活的參與者,消費者行為滲透私人和公共領域內。消費者選擇與所謂的“非正式”(即免費的、自愿的,不在GNP核算范圍內)工作交織在一起,這些工作是消費者為他們的家庭、家族、鄰居和社區提供服務的。同時作為家庭生產的參與者,消費者不只是個體行為,而且還是私人家庭的成員,也就是說他們是分享收入和消費的親戚群體或個人網絡[14]。

作為可持續戰略政治需要的一部分,“可持續消費政策”不僅關注包含消費者保護的個人短期利益上,而且關注集體長期的經濟、社會、文化需要以及一個支撐生命和促進健康的環境上。這類政策有三個主要任務:首先設計市場條件,即制度和基礎設施,范圍從稅收系統到飲料瓶的存放和處理等等,因此這類政策不但需要滿足消費者利益而且需要考慮社會經濟利益。第二,建議、告知和激勵消費者做出更持續的消費選擇。第三,為走向趨于自足行為的戰略消費觀點的結構改變做好準備。

3.2 社會生態型生活方式

可持續性消費的概念同樣被關注,生活方式研究是一種提升可持續消費模式的重要方法??沙掷m消費討論中,不但要考慮描述社會變化和出售商品和服務的一般目標,而且還要注意可持續性消費領域的特點。根據可持續消費這個目標特點,全社會迫切需要一種社會生態型的生活方式。

社會生態研究協會(ISOE)發展了一種生活方式的社會-生態型方法,并從三個緯度分析生活方式:家庭社會背景(社會位置和家庭背景);與生活方式有關的價值觀,關于工作、休閑、消費、環境、健康等的方向,以及態度、情感、偏好、嫌惡等相關領域的需求;作為日常生活的實際消費行為的指標。特定的生活方式考慮從上面三個緯度來分析,也是為了社會差異信息、市場和消費者建議提供者等目標群體的發展[15]。

這個模型在可持續應用領域具有一些重要的優點。首先,考慮了家庭背景,承認在家庭這個具體的社會背景中對個體的隱藏。傳統生活方式研究認為個體是生活方式群體中嵌入體,并從個體的直接社會環境中抽象出來。但是這些環境對個體選擇具有重要的影響,由于在不同的家庭成員之間存在著妥協和交易,這暗示著一個趨向于更可持續行為方式變化同樣依靠其他家庭成員。第二,包含了行為的方向性。這允許有關影響行為的方向和動機要素范圍的假設檢驗。而且能夠考慮物質消費的緯度,從而與自然新陳代謝過程的研究方法聯系起來。因此可以分析不同生活方式的環境影響和評估其減少的潛在環境影響。最后,如果消費習慣的環境影響和不同目標群體與商品之間配置的范圍已知,那么戰略目標的確定將更有效。

社會生態生活方式作為促進可持續性消費的方法,其的作用在于根據不同的態度、社會地位與實際行動區分不同人群,從而規劃出一張包含各個群體的藍圖,他們明確的合理性變得很容易理解,這種改變行為的潛能也逐漸被認識到,因此,這種面對不同群體的具有創新性的方法也逐漸得以顯現。

3.3 社區、自反性和可持續消費

來自牛津大學環境變化研究所的Michelis 提出了一個以社區為基礎的方法來改變消費。他聲稱政府已經意識到可持續性消費的必要性,并施加一些措施來改變生活方式。政府將消費模式視為迎合人類需求的核心,但是用來滿足人類需求的很多方法都是受客觀因素決定的。這些因素包括市場、基礎設施、技術、社會結構以及文化規范等[16]。我們的社會環境傾向于不可持續的消費,而一些亞文化改變了這一傾向。社會中不斷增長的自反性使可持續文化出現成為可能。一些組織在反思中發展了更加可持續性的生活方式,如全球行動計劃、生態小組、英國公益會。

研究者主要聚集下面三種包含重新喚醒和新意識的組織,并尋求以一種或幾種方式解決可持續生活和應對作用于自反過程的挑戰。

(1) 全球行動計劃(GAP)

GAP通過認識的提高和對話鼓勵改變生活方式[17]。當GPA開始在英國應用時,初衷在于為家庭提供信息,使得他們能夠解決自己的環境影響和確定改變生活習慣的優先順序。調查和訪問顯示參與者評價信息,但是沒有改變他們行為的強烈動機[18]。整體上,對選擇的反省有助于他們認清保持當前消費方式和拒絕改變的合理理由。GAP更關心與消費有關的環境影響和社會公平問題。

最近GAP在英國已經開始采納生態團隊的方法。它是一個6到10人的群體,他們可能是鄰居、同一宗教信仰成員、某一利益群體或俱樂部成員。他們一個月聚集一次,交流思想和經歷以及分享有關生態團隊項目取得的成果。生態團隊成員通過改變家庭行為努力變為“全球公民”,比如廢棄物分離和回收、水的利用、能源使用和旅游方面。GAP的出發點是假設大部分人都持有與趨向環境上可持續的消費行為一致的態度,但他們沒有足夠的信息做到可持續,也不相信人們能單獨制造出差異。因此要人們都轉向可持續性消費模式,以集體、社區為基礎的方法是關鍵的。

(2)英國公益會

英國公益會提供了一個社區自我反省的例子,他們的價值觀、實踐和集體身份通過所有成員不斷公開反省和討論。英國公益會(或者教友派)強調基于平等、樸素和反對暴力和戰爭的價值觀,并且保持了350年的歷史。他們強調一種宗教方法是基于個人經驗,并在會議中檢驗,而不是信仰和圣經的方法。教友派在商業會議中選擇靜坐、等待和聆聽等方式來模擬他們正式的精神實踐。即使教友將考慮的議題宣講在會議上,通常也存在短暫的沉默。貫穿始終強調的重點是靜聽,和個體自身興趣的釋放。會議秘書負責詳細記錄會議過程,然后教友們評論,建議改變,或者建議接受這些備忘錄。商業會議尋求一種集體感,個人尋求一種與集體或先驗意識的識別。

“英國公益會方法”應用于所有類型的決策中。范圍從本地小的公益會議決定會議室窗簾的顏色,到考慮有關價值、倫理、教友社會規則和行為的基本問題的年會(在英國超過1000個教友的年會)。英國公益會的備忘錄決定公共政策、或鼓勵個體教友采取特定的道德態度-比如,反對戰爭、不平等或不公正。一些英國公益會通過生活見證計劃來探索可持續消費的下一步。計劃包含了英國17個公益會的“學習網絡”[16],來研究可持續生活的合作方法。研究范圍從會議室環境改善到本地社區的規劃,包括對教友綠色生活方式的實際建議,研究本地或國家水平上的環境問題。最后,希望他們的經驗能夠反饋并收集到英國公益會的議題中,對可持續生活的挑戰產生反映。

(3)永續農業協會

永續農業協會是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繼永續農業哲學之后,由澳大利亞生態學家Mollison和 Holmgren發展和推動的第三個團體。其中心原則是保護地球,保護人類和確保資源的公平分配[16]。它強調生態原則在土地使用系統和社區中的使用,并采納了一系列工具和過程支撐戰略和自反性方法的設計。永續農業最公開的一面,主要來自于一套實際的、具體的原則—或者甚至是一個意識形態—對生態系統管理。

永續農業原則由社區或組織應用在一個增長的范圍中,例如,在食物的生產,退化土地的恢復,維持周圍生態系統功能解決方法的設計上。在更可持續生活方式研究中,這個原則同樣應用于社會系統,討論知識、價值和文化,作為生物多樣性方面被培育。行為學習作為永續農業協會的實踐,主要是一個由群體支撐的個體相互學習的過程。永續農業從業者通過網絡與本地、地區和國際“參考人”聯系,個人學習反饋到作為一個整體的組織中。從業者被鼓勵發展行為學習協會,這些協會包括介入所有社會和政治行為和活動類型的人們,只要他們是為了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奮斗。從業者在協會中同樣鼓勵與新的群體一起工作,目的是發展一個行動主義者和從業者的更廣泛的網絡。

3.4 宏觀經濟穩定:可持續發展和完全就業

歷史上,GDP在提高福利增長的同時必須阻止失業率增長是政治問題所考慮的?,F在福利目標已經滿足,但卻是以不可持續發展為代價的。因此僅是為了保持就業人口數量不變,增長的勞動生產率必須使得GDP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長。只要GDP的增長率下降2%~3%,失業率增長似乎不可避免。

丹麥經濟學家Jespersen 關注到可持續性發展的宏觀影響。他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應用私有財產權,通過減少物質生產來減輕環境壓力,會不會導致失業呢?對這個問題最為明顯的解決辦法就是由貿易推動零增長政策與勞動力共享機制的結合[19]。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增長率是由有效需求決定的;因此宏觀經濟政策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果經濟增長率低于勞動生產率,失業的人數將增加。而每個勞動者平均勞動時間的減少阻止了這樣一個發展趨勢。宏觀經濟中確實需要一個制度上的改變來要求減少工作時間。有勞動能力的每個公民都應該給予工作許可,從而與總工時中按比例分配的份額相匹配。在這種工作許可下的交易活動往往被組織成為有規律的市場。

為確保勞動力市場上的經濟平衡,政府通過一個積極的需求管理政策對商品和服務的有效需求增長拉閘是非常重要的。

4.結語

常規消費理論把經濟消費與福利等同,而事實上人類福利與消費并不是必然相關的,經濟消費可能降低生活滿足程度。而同時經濟消費使全球環境陷入困境,為了全球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需要從新的角度看消費問題。生態經濟學在指出常規消費理論缺陷的基礎上,重新解釋了消費并提出改變消費模式,從而走向可持續消費。

(1)從解釋消費在環境中的角色出發,在研究消費與工作、生產之間關系的基礎上,生態經濟學指出了現在的消費理論的缺陷。

(2)從需求理論出發,探討消費者行為、生活方式與環境影響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生態經濟學重新解釋了消費理論。同時提出研究可持續消費的方法——時間利用調查。

(3)從可持續消費政策出發,探索了改變消費模式的方法——社會生態型生活方式方法,在此基礎上生態經濟學提出如何改變消費模式。同時提出以社區為基礎的方法在改變消費模式中是很關鍵的,并列舉了現存三種社區組織:全球行動計劃(GAP),英國公益會和永續農業協會。最后指出政府如何應對因減緩環境影響帶來的宏觀經濟穩定和就業問題。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 40671076),中科院西部行動計劃項目(KZCX2-XB2-04-04)資助。

參考文獻:

[1] Reisch L. A., R?pke I. edited. Ecologyical economics of consumption [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2004.

[2] Inge R?pke .Consumption in ecological economics[C]. Internet Encyclopaedia of Ecological Economics,2005.

[3] Miller, Daniel. The poverty of morality[J]. Journal of Consumer Culture, 2001,1(2), 225-44.

[4] 徐中民等譯,Herman E. Daly , Joshun Farley 著.生態經濟學-原理與應用[M]. 黃河水利出版社,2007.

[5] Tim Jackson, Wander Jager and Sigrid Stagl. Beyond insatiability - needs theory, consumption and sustainability[C]. Ecologyical economics of consumption PART II,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4.

[6] Hirsch, Fred. Social Limits to Growth[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77.

[7] 徐中民等譯,Robert Costanza, Sven Erik J?rgensen著.理解和解決21世紀的環境問題-面向一個新的、集成的硬問題科學[M]. 黃河水利出版社,2004.

[8] Campbell, C. . Consumption and the rhetorics of need and want[J]. Journal of Design History, 1998,11 (3), 235-46.

[9] Elizabeth Shove. Changing human behaviour and lifestyle: A challenge for sustainable consumption?[C] Ecologyical economics of consumption PART II,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4.

[10] Mikko Jalas.Sustainability in everyday life -a matter of time?[C] Ecologyical economics of consumption PART II,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4.

[11] Princen, Thomas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 some conceptual issues[J].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31, 347-63.

[12] Lucia A. Reisch.Sustainable consumption as a consumer policy issue[C]. Ecologyical economics of consumption PART III,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4.

[13] Kahneman, Daniel and Amos Tversky (eds). Choices, Values, and Frames, Cambridge[M]. 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14]李玉文,徐中民.社會資本在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J].地球科學進展, 2007, 22(6):612-617.

[15] Claudia Empacher and Konrad G?tz. Lifestyle approaches as a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policy - a German example[C]. Ecologyical economics of consumption PART III,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4.

[16] Laurie Michaelis.Community, refl exivity and sustainable consumption[C]. Ecologyical economics of consumption PART III,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4.

[17] Burgess, J. .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Is it really achievable ? [J] Consumer Policy Review, 2003, 11 (3), 78-84.

[18] Hobson, K.. Competing discourses of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Does the "rationalisation of lifestyles" make sense[J].Environmental Politics, 2002,11 (2), 95-120.

[19] Jesper Jespersen.Macroeconomic stabilit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full employment[C]. Ecologyical economics of consumption PART III,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4.

[作者簡介]李玉文(1979-),女,山東成武人,博士研究生,2006年在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獲得碩士學位,主要從事生態經濟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2007-12-29(責任編輯:羅哲)

消費者理論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皮亞杰;兒童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涵義

自我中心指兒童在前運算階段(2-7歲)只會從自己的立場與觀點去認識事物,而不能從客觀的、他人的立場和觀點去認識事物。[1]自我中心理論最先見于皮亞杰所著的《兒童的語言和思維》一書中。根據皮亞杰的觀點,在理解兒童的自我中心狀態時,要注意認清下列幾個問題,以免產生對自我中心的概念的誤解。 第一,不能認為自我中心是指一個人有意識地集中注意他自己而沒有一種“會合”感。所謂“會合”感是指兒童把自己的內在性質投射到事物上去,把事物人格化,把自己主體與事物混合為一體了。第二,不能把自我中心認為含有自私或自高自大的意思,自我中心,“并不是說,兒童的自我有所擴張”[2]。第三,自我中心不等于“秘而不宣”。[3]

自我中心表現

兒童的自我中心通常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言語、游戲、道德判斷、泛靈論。 皮亞杰把學前兒童言語的機能分為自我中心言語和社會化言語。皮亞杰認為自我中心言語是一種非社會性言語,它不考慮聽者的需要,可以用來指導行動而并不用來進行交流,有時是為了感到說話的愉快而重復這些字詞和音節。兒童語言約38%是自我中心的。

在兒童的游戲中,也能發現自我中心思維的特征,表現在兒童傾向于呆在一起各玩各的,每個兒童都按照他自己的那種不協調的方式游戲著,只有到具體運算期,才能產生合作的游戲。如在象征性游戲中,兒童經常以獨白的方式對他自己說話,用以刺激、維持自己的行為,這個獨白在當時也只有主體本人懂得。

皮亞杰根據兒童對規則的理解和使用,對過失和說謊的認識和對公正的認識的考察和研究,把兒童道德認知發展劃分為三個有序的階段:前道德階段、他律道德階段或道德實在論階段、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觀主義階段。其中兒童在前道德階段會表現出道德判斷的自我中心。皮亞杰認為這一階段的兒童他們對問題的考慮都還是自我中心的。他們不顧規則,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招待規則。他們的行動易沖動,感情泛化,行為直接受行動的結果所支配,道德認知不守恒。例如,同樣的行動規則,若是出自父母就愿意遵守,若是出自同伴就不遵守。他們并不真正理解規則的含義,分不清公正、義務和服從。他們的行為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

在前運算時期的兒童不能區別有生命和無生命的事物,他們的思維經常是泛靈論的,他們把意識和情感看作無生命物質的屬性,認為每一樣事物都像他們自己那樣活動。皮亞杰在他研究中指出“泛靈論”的實質:它產生于兒童把事物同

化于他自己的活動之中,是由于內在的主觀世界與物質的宇宙尚未分化的混沌狀態的一種表現。[4]

對于兒童自我中心理論評價

兒童自我中心的出現有其客觀必然性,在一些文章中讀到有些人認為兒童自我中心出現是由于家長的管教方式不得當造成的,作者認為這種提法是不恰當的。兒童的發展是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的結果。在兒童早期,兒童發展主要受制于自身認知能力的發展。嬰兒剛出生時,將外在的客體也認為是自身的一部分,不具有客體的概念。不論什么教育方式,兒童的自我中心都會出現。

皮亞杰通過他的經典實驗讓我們認識到這一點,或許在某種程度上他低估了兒童的能力,有些實驗設計可能差強人意,但是卻真實反映出了兒童這一階段的發展狀況。皮亞杰的研究開創了先河,為后續的研究指出了研究方向,通過皮亞杰的研究,不僅對我們探討象征性游戲的特征、實質和指導有很大的指導意義,能進一步豐富與充實兒童的游戲理論,而且對于我們認識兒童語言學習特點,科學合理的教養兒童也具有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人格心理學.[M]. 黃希庭.浙江教育出版社.

[2] 皮亞杰的兒童“自我中心”理論述評.[J]. 學前教育研究.

[3] 論兒童精神的自我中心主義.[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4] 皮亞杰“兒童自我中心主義”概念評析. [J]. 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消費者理論論文范文第4篇

消費者在進行購物活動時, 一定要做好充足的計劃準備。在當前的這個階段, 經濟學家將消費者計劃行為理論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物品需要產生的購買意圖, 這個階段也是決定消費者消費行為的直接因素;第二個階段是受自身條件限制的購買行為;最后一個階段是消費者對購買物品進行利弊分析后從而轉變購買行為。將消費者計劃行為劃分為這三個階段, 充分地展示了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心理變化, 營銷人員從這三個方面對消費者進行心理攻擊, 將會直接影響消費者的最終消費行為。消費者的計劃消費行為除了包括這三個階段之外, 消費者在購買物品后的體驗以及對產品的滿意度因素都是消費者計劃行為理論中的內容。

二、消費者計劃行為理論在市場營銷中的運用

(一) 影響消費者購買心理和行為運用

消費者一般的消費行為受多個因素的影響, 經濟學家在研究消費者購買行為時需要與消費者計劃行為理論的內容相結合。市場營銷人員在進行營銷工作時一定要分析研究消費者的購買心理, 從言語上探尋消費者心理上的痛點, 從而消費者的購買行為造成一定的影響。營銷工作人員在日常的工作中要能夠預判出消費者的購買心理, 加強對消費者計劃行為的研究, 加強對營銷工作的重視, 工作人員只有不斷提高營銷質量和水平, 才能夠更好地促進消費者的購買行為, 提高產品的銷量。

(二) 在消費者日常調研中的運用

市場營銷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就是對消費者進行市場調研, 了解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對同類產品進行心理估算的價格。我們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的結果與消費者計劃行為理論的內容相結合進行分析研究, 從而判斷出消費者的經濟能力和消費心理, 以此來選擇合理有效的銷售手段和方式。在消費者調研行為中, 我們還要注意調查消費者對一個產品的評價, 好的評價才能激發一個消費者的購買心理。因此企業應該注重市場調研, 重視社會調研對市場營銷的促進作用。

(三) 將消費者計劃行為運用在廣告營銷中

消費者計劃行為理論認為他人的意見對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一個消費者在購買產品前產生了猶豫的念頭, 那么這時候其他人的意見會對消費者的購買行為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因此我們在日常廣告營銷中應該特別關注對消費者產生影響的群體行為。在中國這個社會中, 好的人際關系是企業營銷非常棒的優勢。熟人之間更容易產生信任, 在社會網中傳播產品信息, 更能夠獲得消費者的認同。而且在每個社會網中都有一個關鍵的人物, 他們的消費行為會對身邊的人造成直接的影響。因此營銷廣告應該重視這些人物的存在, 通過他們的相關行為帶動產品的營銷, 不斷促進產品的發展。

三、消費者計劃行為理論的弊端

(一) 忽略了消費者的價值趨向

在當前企業營銷過程中, 很多企業往往只注重自身的因素, 將關注點著重放在了產品的質量上, 忽略了消費者的價值趨向。目前大部分的企業認為只要有優質的產品存在, 就一定能打開市場, 推動產品的發展, 從而取得經濟效益, 這種觀念對企業的市場營銷來說是錯誤的。一件產品只有真正的被消費者認可后才能充分發揮它的經濟價值, 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企業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 推動企業的快速發展。

(二) 不能保障產品的質量

在當前我國的經濟市場中, 由于產品的競爭太大, 不少商家為了保持自己的經濟效益, 在產品成本上減少投入, 從而導致產品的質量存在諸多問題。我國科學技術發在不斷進步, 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在不斷提高, 倘若生產廠家不注重創新的話, 那他的產品將沒有任何營銷上的優勢。市場經濟的發展將會逐漸淘汰質量上有問題, 又不注重創新的產品。因此企業不僅要注重服務質量, 還要保障產品的質量更要注重產品的創新。

(三) 售后服務質量不到位

在目前的經濟市場中, 每個企業都注重整合營銷。整合營銷涉及到了企業活動的全部流程, 包括產品原料的采購, 以及生產、配送和銷售, 還有售后的服務質量。在這整個流程中, 每個崗位的負責人員都必須盡職盡責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才有可能完成整個企業設定商務目標, 從而更好的促進消費者對產品的購買。但是, 在當前的市場營銷中, 售后服務這一塊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在大多數的企業中, 有很多管理人員認為只要滿足消費者的購買需求就可以了, 忽視了產品的后期維護, 這就導致了很多消費者對產品的售后服務不滿意, 從而導致了對這家企業的不滿。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記不住一個產品的優勢, 卻很容易記住一個產品的劣勢, 往往一個小小的細節都會影響消費者的產品體驗。因此企業在市場營銷過程中, 需要重視每一個環節, 盡量做到每一個環節都完美, 從而更好推動企業的發展。

結語

消費者計劃行為理論對市場營銷來說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消費計劃行為理論針對市場營銷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相應的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建議, 每個企業應結合自身的狀況和當地的營銷市場進行分析, 結合消費者的需求不斷完善自身的發展。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受到多個因素的影響, 因此企業應該不斷加強研究, 同時更要注重產品的質量和創新。通過科學的市場營銷手段, 進一步提高產品的銷售數量和經濟效益, 不斷推動社會的發展。

摘要:消費者只有做好充分的計劃行為才能更好的開展營銷活動。在市場營銷中, 由于企業存在的部分問題會導致消費者沒有好的購物體驗, 從而影響了產品的銷售量。本文通過對消費者計劃行為理論及其在市場營銷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從而提出更多有參考價值的意見來幫助企業的生產發展。

關鍵詞:消費者計劃行為理論,市場營銷,應用發展

參考文獻

[1] 青平, 李崇光.消費者計劃行為理論及其在市場營銷中的應用[J].理論月刊, 2005 (2) .

[2] 劉兆平.消費者計劃行為理論及其在市場營銷中的應用[J].現代經濟信息, 2018 (24) .

消費者理論論文范文第5篇

8月10日,浦發銀行昆明分行(以下簡稱“昆明分行”)召開2021年度消費者權益保護與服務管理專題工作會議。會議主旨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人民銀行、銀保監會以及浦發銀行總行關于加強消保工作的重要指示,分析當前昆明分行消保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差距與不足,明確下半年的工作重點和改進措施。昆明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林豐與各部門負責人及全轄各支行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會上,昆明分行辦公室傳達消保工作監管發展趨勢、解讀消保服務考核辦法、安排監管考評整改工作。法律合規部從合規方面進行工作要點提示。針對該會議內容,林豐提出兩點要求:首先各級機構要提高站位,把握形勢,切實增強做好消保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從政治上、大局上、結果上,深刻認識當前做好消保工作的重要性,增強做好消保工作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強化全局視野,樹立“底線”思維,強化“紅線”意識,在經營工作中正確處理好業務發展與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關系,把保護金融消費者長遠和根本利益擺進去,實現消保與業務“雙融合 雙促進”,真正做到“管得住、推得動、做得實”。其次各級機構要突出重點,狠抓落實,從五方面入手,切實推動消保工作提水平、上臺階。一是提升投訴處理質效,壓降投訴數量;二是嚴格宣傳及合規銷售行為管控,強化金融消費者信息保護;三是持續推動金融消費者公眾教育,加強員工消保理念培育;四是加強網點現場管理,做好神秘客戶暗訪檢查工作;五是做實做細消保服務各項基礎工作的痕跡記錄。

上一篇:大學消費觀論文下一篇:高中生消費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