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理財保險論文范文

2023-07-31

理財保險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20世紀90年代以來,加拿大個人理財業務發展迅速。本文首先介紹了加拿大個人理財業的發展進程,進而分析了加拿大個人理財業的特點,最后借鑒加拿大個人理財業的發展經驗,對我國個人理財業的發展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加拿大;個人理財;理財產品;啟示

文獻標識碼:A

一、加拿大個人理財業的發展進程

加拿大是個人理財業發展比較成熟的國家,加拿大個人理財業興起的主要原因:一是人口老齡化加劇,加拿大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已經非常嚴峻,65歲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估計在未來40年中將增長一倍,從1997年的12%,到2035年達到24%;[1]二是退休金、社會保障、稅收、遺產繼承等法律日益復雜;三是金融管制逐步放松,眾多金融新產品的涌現和金融服務的創新;四是大量投資機會出現,資產回報波動加大。

加拿大的個人理財業發展比較早,個人理財業比較發達,其理財協會主要有加拿大理財師協會(Canadian Association of Financial Planners,CAFP)、加拿大保險與金融咨詢協會(Canadian Association of Insurance and Financial Advisors,CAIFA)、理財師標準委員會(Financial Planners Standards Council,FPSC)等。目前,加拿大絕大部分注冊金融理財師(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CFP)(注:注冊金融理財師,是全球金融理財最權威的職業資格,由國際注冊金融理財師理事會認定。)都屬于加拿大理財師協會和加拿大保險與金融咨詢協會的成員。

1977年Charles.H.Coveney成立加拿大理財學院(Canadian Institute of Financial Planning,CIFP),加拿大理財學院的主要任務是為成為注冊金融理財師提供一個3年期的綜合教育課程。1982年,加拿大理財師協會從加拿大理財學院分離出來,其目標是要強化個人理財的職業特性、幫助消費者意識到個人理財服務的價值、促使會員成為加拿大最優秀和最可信賴的理財師。加拿大理財師協會規定每個新會員必須由三名正式會員推薦,提供一個理財規劃樣本,并參加一個6小時的綜合考試,而且在成為準會員之后一年才能成為正式的注冊理財師(Registered Financial Planner,RFP)。該協會通過職業道德規范和一系列規則對會員加以管理,但加拿大理財師協會不提供理財課程。[2]個人理財課程主要由以下的組織來提供:加拿大理財學院提供6門注冊金融理財師的相關課程培訓;加拿大證券學院主要針對證券交易機構的雇員和投資組合經理,提供范圍更廣的投資課程和個人理財方面的基本課程;加拿大壽險代理人協會提供壽險、健康險和殘疾險的培訓;加拿大銀行家學院通過直接或社區大學兩種方式來提供個人理財課程。從發展趨勢來看,加拿大注冊金融理財師的教育項目增長速度很快,在理財師標準委員會注冊的注冊金融理財師教育項目提供機構已經從1998年的7個增加到2002年的25個。[3]

1995年11月加拿大成立理財師標準委員會,它提供一整套在加拿大關于個人理財的教育和實踐標準。加拿大理財師標準委員會作為國際注冊金融理財師理事會指定的理財組織,負責加拿大的注冊金融理財師資格認定。理財師標準委員會已制定了一套針對理財師的道德規范,包括一些原則和有實際操作性的特殊規定,通過道德規范對會員實施嚴格的管理,以保證理財服務的質量和行業信譽。1996年加拿大成為國際注冊金融理財師理事會成員國以來,其注冊金融理財師的數量增長迅速,目前已接近17000人,數量僅次于美國(見圖1)。

圖1加拿大注冊金融理財師數量增長圖

資料來源:根據理財師標準委員會發布的《CFP增長[1996-2006]》相關資料整理。

二、加拿大個人理財業的特點

1.個人理財業務內容覆蓋較廣,理財產品種類豐富。投資類理財工具有聯邦政府證券、金融機構存款、公司債券、股票、共同基金等。退休金類理財工具有加拿大養老金計劃、老年補貼、基本保證收入補貼、雇主退休金、注冊退休儲蓄計劃、遞延收益分享計劃、贈予人壽保險等,另外,年金和反向抵押貸款也是常用的退休計劃工具。此外,為了實現遺產計劃的目標,通常會用到的理財工具有贈予、遺囑、人壽保險和信托等。由于法律、稅制等政策環境復雜并與美國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加拿大的個人理財業與美國有許多共同點,其個人理財業務內容覆蓋較廣,投資、保險、退休與員工福利、稅務、遺產等方面涉及內容較為均衡。[4]

2.偏重稅收和遺產計劃。加拿大是個人所得稅負很重的國家,約90%的財政收入來自于個人所得稅。而且,加拿大個人稅制非常復雜,這也就為個人稅收籌劃提供了運作空間。事實上,加拿大有不少理財師專門幫助客戶制定稅收計劃,甚至為客戶提供報稅服務。加拿大的遺產繼承法律規定的手續非常煩瑣,遺產計劃的制定和執行的步驟有:準備資產和債務清單、確定遺產計劃目標、準備遺囑、遺囑檢驗、納稅、遺產轉移給被繼承人。[5]部分理財師專門提供遺產繼承服務,在遺產繼承服務中,有很多專門的職業資格,專業化分工很細,很多理財師僅提供整個遺產繼承服務中的部分業務。

3.獨立理財公司的主導作用。加拿大的理財師分散在不同領域,包括理財公司、保險、自我雇傭的金融咨詢企業、共同基金、銀行/信托、證券、會計師事務所以及信用聯盟等。獨立理財公司在加拿大個人理財業中發揮主導作用,這一點類似于美國個人理財業。另外,保險領域和自我雇傭的金融咨詢企業中的理財師也占有較大比重(見圖2)。

資料來源:根據理財師標準委員會(FPSC)發布的《CFP工作生活質量的調查報告(2000)》相關資料整理。

4.個人理財業務在各省間的通用性不強。由于加拿大各省的法律政策有較大的不同,導致各省的個人理財業務的通用性不強。為了適應加拿大各省的法律,加拿大理財師協會專門制定了7章針對各省的理財規定,每一章都注明地方會員的具體需求。

三、加拿大理財業的發展對我國的啟示

1.構建完善的個人理財教育模式。個人理財在我國正處于導入期,當前首要的工作是構建完善的個人理財教育模式,加強個人理財的教育培訓,將正確的理財理念導入中國,培養優秀的理財專業人才。

借鑒加拿大的經驗,我國的個人理財教育模式可以有以下三種選擇。一是通過大學開設個人理財課程,甚至設置個人理財專業來系統地培養個人理財專業人才,并在此基礎上逐步建立個人理財教育的學歷制度。二是個人理財培訓市場的逐步培育,這類培訓主要面向市場,針對現有和未來理財從業人員提供中短期培訓,可以由一些專業理財培訓機構或大學來承擔(注:目前上海已經有點金理財培訓公司、理財專修學院等專業理財培訓機構。同時,已有不少國外理財協會進入中國,開展個人理財培訓。)。另外,中國金融理財師標準委員會(Financial Planning Standards Council of China,FPCC)已經于2004年9月成立,中國的金融理財師考試已于2005年開始,CFP資格制度即將進入中國,中國金融理財師標準委員會可以授權一些理財培訓機構通過個人理財培訓市場來提供金融理財師的考試培訓。三是金融機構如銀行和保險公司的內部培訓,主要針對金融機構內部職員,通過理財培訓,使內部職員掌握理財技能,熟悉理財產品,更好地開展個人理財業務。這類理財培訓的對象覆蓋面比第二種模式要窄,實務性很強,更多地將本機構的理財產品滲透到培訓內容中。

2.加快金融產品的創新,為個人理財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我國加入WOT后,金融業改革開放不斷加大,金融產品的創新在加速,但相比金融業發達的西方發達國家,金融產品仍然不夠豐富。在中國今后的金融業發展中,還應該加快金融產品創新的步伐,特別是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和匯率制度改革的推進,中國不僅要在投資產品上積極創新,還要在儲蓄產品上加大創新力度,豐富儲蓄品種,為巨額居民儲蓄提供更好的增值空間。[6]

3.依據我國國情來拓展個人理財業務,引導個人理財業務發展方向。從我國的現實來看,個人理財業的發展重點應在投資、保險和退休計劃。中國金融理財師標準委員會應注意引導好個人理財業務發展方向,使中國個人理財業持續健康發展。[7]

參考文獻:

[1] 李洪興.中、加人口老齡化問題比較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04,(8).

[2] [加]夸克·霍,克里斯·羅賓遜.個人理財策劃[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3.

[3] 謝懷筑,個人理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4] 孫飛,陳兵.美國個人理財業發展概況[J].農村金融研究,2006,(2).

[5] 張媛媛.加拿大個人理財業務的啟示[J].金融縱橫,2004,(4).

[6] 陳兵.我國個人理財業務的市場需求分析[J].上海投資,2005,(3).

[7] 陳兵.中國個人理財業發展的回顧與前瞻[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

The Perspective of Personal Financial Planning Profession in Canada

CHEN Bing1; LI Li2

(1. School of Finance, Shanghai lix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Shanghai 201620,China;

2.Antai 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52,China)

理財保險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人在一生中經濟財務的核心問題就是如何合理地分配收入。如果長期積累養老金,就不必為短期波動所困擾,心理承受能力自然增強,因此,人們盡早地進行養老理財規劃很為必要。

我國老齡化程度正在不斷增加,為應對未來龐大的養老金支出,國家正不斷推進養老金制度改革,因此如何合理安排和規劃個人養老保險既是個人理財的重點問題也是關乎穩定的社會問題。本文立足于個人養老保險在理財規劃中的主要特征分析,指出了目前我國養老理財規劃的策略,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對策建議。

關鍵詞 養老金規劃 理財規劃 養老保險

一、個人養老理財規劃的必要性和特征

個人養老理財規劃,即退休規劃,是實現退休生活財務獨立的一系列理財安排,是為個人客戶實現老年無憂目標而提供的財務分析、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專業化服務活動。

(一)個人養老理財規劃的必要性

按照我國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總體思路,未來基本養老保險的替代率為58.5%左右,即養老金領取水平要盡量保持在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的60%左右。這一指標是基于個人基本工資而言,但是如今大多數人的基本工資只占到正常收入的一半甚至更低。假如一個人現在有1萬元的月收入,其中基本工資只有3000元,那么現在退休的話以60%的替代率估計,退休金只有1800元,與工作時的總收入相差很大,影響退休后的生活質量。

從2008年各地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來看 ,單靠基本養老金已無法維持退休后的生活質量,雖然未來養老金制度可能繼續變化,但為使退休后的生活更安心,還得靠自己多積累資產,且越早積累越好。另外,對馬上面臨退休的中老年人來說,短期內想要積累養老金,需要選擇風險較高的投資方式,以獲得高收益,這樣產生的后果是養老金有去無回,無法養老,風險更大。如果長期積累,就不必為短期波動所困擾,心理承受能力也逐漸增強,因此,人們應該盡早地進行養老理財規劃。

總之,為養老做準備,一定要盡早開始養老金的規劃,不斷吸收市場上最新的養老理財觀念,以便為你“經濟自主”的晚年生活提前做好準備。

(二)個人養老理財規劃的特征

1.幫助老年人解決退休生活的三大經濟問題

維持退休生活的基本條件包括穩定的現金收入、適合居住的住房和有保障的醫療費用的來源。實現老年人退休生活的財務獨立,是要解決老年人退休生活所要面對的養老金、醫療和住房這三大經濟問題。個人養老理財規劃幫助退休老年人合理安排養老金的來源、醫療費用的來源以及老年的住房規劃等,使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居。

2.追求長期的收支平衡

隨著科技、醫療水平的進步和社會發展,全世界范圍內人的預期余壽不斷增加,表明退休后的生活期間將會延長,導致養老理財規劃的執行時間要更加延長,一般估計需要覆蓋人一生的50年左右的時間。

由于上述長期性的特點,且養老理財規劃的重要目的是能夠給予退休老年人生活的保障,所以養老規劃的理財過程中最重要的投資目標是追求長期的收支平衡,而不是簡單追求高回報的短期投機行為。

3.鎖定養老金賬戶

要保證養老儲蓄切實用于退休后的生活所需,要求鎖定養老金賬戶,至退休時點使用或按照年金支付要求兌現。這需要相關法律法規、財務規則、金融市場規則等約束手段的支持,以便長期運作、專業管理、保值增值,鎖定賬戶,不達到相應的法定條件不能支取養老金儲蓄賬戶中的資金。

二、養老理財規劃的基本策略

(一)完善投資組合

正確的投資組合是成功的關鍵,多樣化投資是長期戰略,需要數十年的時間,因此要堅持投資組合。

多元化投資還可以降低重大損失的風險。一般規則是,在資產的配置比例上,40歲時可將70%的資產投資于股票,50多歲時可將60%投資于股票,60多歲時可將個人資產的40%到50%投資于股票,其余的資產可投資于債券和穩健型基金。當離退休越來越近的時候,還需要努力增加現金儲蓄。將相當于兩到三年生活費用的錢轉換為定期存款或貨幣市場基金,這樣當股票或債券下跌時可以保證不會將它們賣掉。

(二)養老規劃的工具選擇

傳統的養老理財工具有銀行存款和社會養老保險等方式。但是銀行存款難以抵擋通貨膨脹,社會養老保險保障的水平較低,只能滿足人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保障程度較弱,僅僅依靠上述工具進行養老是不夠的。

隨著金融產品的不斷創新和豐富,養老理財規劃可以選擇更多的理財工具,適合養老理財的其他工具還有:商業養老保險、基金投資、債券投資和股票投資等。此外,適合養老保險的品種還有黃金投資、房產投資和收藏品投資等,個人要依據對上述品種的熟悉程度、經濟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養老理財工具。

(三)充分利用房屋資產

在我國,真正實現“以房養老”的老年人幾乎沒有,但“以房養老”、“一房養三代”的理念已經在近幾年被廣泛宣傳。金融機構在今后對房屋的處理權上有了突破后,房產抵押市場的流動性就會快速增加,到時候,以房屋養老就可以真正實現了。

(四)努力延長工作年限

延長工作時間,不僅可以推遲動用社會保障資金,而且當你退休時月收入還會更高。同時,退休時間被縮短,靠儲蓄養活的時間也被縮短。

在經濟衰退期找一份工作對50多歲的人來說比30多歲的人難得多。因此,要從現在開始著手準備打好基礎,比如聯系一些熟人,加入專門的網絡群體,根據自身特長做一些社會服務工作等,想盡一切辦法尋找就業機會。

很多人在退休后重新進入企業工作,或者開始自己創業,除了滿足自身的精神需求,還可以為自己積累更多的退休金。

(五)退休期的投資組合與養老保險

一般來說,投資者在退休后有兩個目標,其一是保證晚年能夠過上安逸的生活,其二是能留點財富給下一代。但在退休后進行投資組合決策時面臨的三類風險包括儲蓄不足風險、金融市場風險和長壽風險三類風險。

金融資本市場的波動會導致投資組合財富縮小,危及到投資者個人的生活。假若投資者存活的壽命比預期長,將產生儲蓄不足的風險。其次,投資者雖然不能消除金融市場風險,但可以遵循資產配置長期策略,通過資產多樣化獲得收益。為了避免未來消費的不確定性,投資者需要使未來消費成為重點,提高投資組合中長期資產的比例,減少當前支出,提高儲蓄。

目前,中國人的平均期望壽命從68歲提高到73歲,而且還在不斷地延長,從而長壽風險也在增長,未來消費的不確定性也不斷的增加,死亡風險逐步被長壽風險所代替,社會保險、年金和個人儲蓄是退休后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防范長壽風險的措施。年紀越大,來自投保長壽資產的收益就會增多 。

購買個人年金是控制長壽風險的有效手段,可以使投資者在剩余生命里每年得到一部分收入。年金有定額年金和變額年金兩種。定額年金是保證個人在退休后每年有一個固定收入;變額年金跟年金組合價值有關,價值大小又跟資本市場有關。

退休者還關心遺產問題,但是通過購買個人年金防范長壽風險與給受益人留置財產是矛盾的。在積累階段,投資者可以購買人壽保險來留置遺產,減少長壽風險與留置遺產之間存在的抵觸。

如果退休者不介意遺產,那么年金購買越早越好。年金具有不可逆性,如果投資者過早死亡,年金現金收入就停止。因此,購買年金可以等到退休后再打算。

三、養老理財規劃的三個建議

(一)結合自身需求,參考專業建議

養老理財規劃首先需要結合自身的需求和情況;其次,養老理財規劃由于可選品種多、周期長、影響因素多,建議多征求專家建議。個人可通過銀行、保險、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等專業機構了解更多理財信息和理財建議,也可以向獨立的理財顧問機構征求理財建議。隨著理財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專業機構在提供理財建議和理財服務時,已經由原先的以產品為中心向以客戶需求為中心轉變。這樣可以使養老規劃更合理、更科學。

(二)商業保險必不可少

基金投資、債券投資和股票投資等養老規劃的常用工具在長期回報方面都具備優勢,而在保險保障方面,商業保險是其他養老理財品種所不能替代的,同時也是社會基本養老保險的有效補充。商業養老保險操作相對規范安全,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同時應增加重大疾病險、醫療險和意外險等保險品種組合,以提高應對大病或意外事故的風險承受能力,為晚年生活提高保障。

(三)兼顧長期收益和流動性需要

養老理財規劃是一項長期的理財規劃,在理財工具的選擇上要重視長期收益。股票或股票型基金等在獲取長期收益方面都具備優勢,年輕時對上述品種的投資比例可以相對高一些。隨著年齡的增加,風險承受能力逐漸減弱,可以逐步增加對債券或債券型基金等品種的投資比例,同時要兼顧流動性,以貨幣市場基金或活期存款的方式保證流動性,至少保證手頭有預留3-6個月支出的應急資金,隨著年齡的增長,可以增加預留1-2年的應急資金,提高養老資產的流動性。

四、總結

老年退休養老是每個人都需要去面對的人生過程,人們都希望退休后能實現較為優質的生活,養老理財規劃是幫助每個人實現退休目標的重要途徑。由于個人養老規劃覆蓋的時間長,面對的風險多,更需要人們提前預期到退休生活面臨的各種風險,提前規劃應對。

參考文獻:

[1]宗學哲.小康家庭的養老理財規劃.金融博覽(銀行客戶).2008(05).

[2]段偉平.為退休老人養老理財支招.金融博覽.2009(04).

[3]汪磊.人口老齡化背景下養老理財研究.科技經濟市場.2009(01).

[4]李萍.中國人應該如何投資理財—一個美國投資理財師的理念借鑒.工業審計與會計.2007(03).

[5]褚學力.女性理財錦囊.理財.2010(05).

理財保險論文范文第3篇

一、保險理財的特點

保險理財, 它是指通過購買保險產品對資金進行合理規劃和安排, 防范和避免由于疾病或災害所帶來的資金困難, 同時使自身資金實現保值和增值的目的。

(一) 保險理財具有保障功能

保險理財屬于保險的范疇, 它具有保險的保障功能。當投保人購買了理財產品, 一旦發生意外導致經濟損失, 保險公司應根據保險合同承擔經濟風險。通過保險理財, 投保人實現了資產的保值。

(二) 保險理財具有收益性

保險理財不僅具有保險的性質, 還具有理財的性質。對于投資理財保險, 保險公司會將大部分保險費劃入專門的投資賬戶, 保險公司的理財專家將賬戶資金進行投資, 除收取一定比例的資產管理費外, 保險公司將其余絕大部分的投資收益返還客戶, 使客戶能夠實現資產的增值。

(三) 保險理財可以合理避稅

根據我國《保險法》規定, 保險金不列入所得稅應納稅額之內;指定受益人所得保險金不得征收遺產稅、贈予稅。因此, 購買保險理財產品可以享受稅收減免優惠, 在一定程度上保全了個人財產。同時, 保險理財可以規避司法凍結, 投保人不因資產凍結而影響保險理財產品的執行。

二、我國保險理財的現狀

近些年來, 我國保險業發展迅速, 保費規模、業務范圍不斷擴大, 賠款和給付能力不斷提升。2018年我國保費收入為38016.62億元, 其規模已超越日本, 躍居世界第二。從表3.1可以看出, 近六年來, 我國保費收入各年份基本實現較快增長, 其中2016年保費收入同比增長高達27.5%, 遠高于同期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 成為我國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

目前互聯網保險理財已形成官方網站直銷模式、第三方平臺模式和代理網站模式等多種銷售渠道?;ヂ摼W保險理財因其門檻低、操作便捷、收益率高, 吸引了大批社會資金。自2013年后, 互聯網保險理財開始了井噴式發展。這不僅與我國居民財富增加、居民保險意識增強有關, 還與我國互聯網保險發展密不可分。然而2018年保費收入同比增長只有3.92%, 遠低于之前年份, 這與2017年保費收入基數較大、國內經濟增長放緩和強監管政策有關。

我國保險費收入分為財產險保費收入和人身險保費收入。根據表3.1, 財產險的保險費收入從2013年的6212.26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10770.08億元, 增長了1.73倍;人身險的保險費收入從2013年的11009.98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27246.54億元, 增長了2.47倍。從表3.1可以看出, 在整個保險市場中我國人身險占據主要地位, 其每年保費收入占比均超過60%。

數據來源:保監會網站整理

三、保險理財存在的問題

(一) 保險理財產品同質化嚴重, 產品種類單一

各保險公司產品更新周期慢、產品差異小、相似度高、開發能力弱。保險公司的競爭多數是價格競爭, 而不是產品特色和服務的比拼, 這也導致了保險公司盈利空間在減少甚至虧損。同時, 產品種類單一, 限制了客戶的選擇, 客戶無法購買符合自身需要的理財保險, 更多地根據保險推銷人的推薦而盲目投保。而保險推銷員受績效影響, 往往向客戶推銷保費高的產品, 而忽視客戶個人需要。

(二) 互聯網理財保險的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 嚴重滯后于互聯網保險業的發展, 由此產生一系列問題。

第一, 互聯網理財保險為搏眼球, 在宣傳上存在夸大產品收益的問題。第二, 保險條款復雜, 有許多專業術語, 部分保險公司利用客戶不懂或者不認真閱讀的習慣, 設置一些不公平條款。第三, 網絡魚目混珠, 不法分子通過建立虛假互聯網保險理財網站以高收益為誘餌騙取客戶錢財, 或者利用網絡漏洞惡意更改數據, 以盜取不法之財。

(三) 客戶對保險理財存在誤區

誤區一:買理財保險可以“發橫財”。保險產品的主要功能是保障, 與證券投資相比, 其投資收益較低, 更多的是儲蓄功能。一些投資類保險所特有的分紅或者投資只是保險產品的附帶功能, 部分客戶購買只圖高收益而忽視保障。誤區二:分紅保險可以年年分紅。分紅保險的紅利是由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決定的。如果當年投資虧損, 則分紅為0。所以說, 分紅險不保證年年分紅。

建議與結語

面對潛在的巨額保險市場, 保險公司應抓緊創新, 加大新產品開發投入, 設計出符合客戶個性化需求的理財保險。在保險服務方面, 應更尊重客戶需求和用戶體驗。為進一步規范我國互聯網保險市場, 政府應盡快出臺互聯網保險的相關法律法規, 打擊互聯網保險違法亂象。保險理財存在風險, 客戶在選擇購買保險理財產品時, 應保持謹慎和理性, 不盲目跟風, 也要適當關注其保險公司的財務狀況和運行情況。

摘要:保險理財是個人理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來, 我國保險理財市場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績。本文介紹了保險理財的特點, 通過整理各年保險費收入數據, 分析了我國保險理財的現狀, 最后探討了保險理財存在的問題, 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保險理財,互聯網保險,分紅險,保險費收入

參考文獻

[1] 孫玥, 趙越.如何正確理解和應用保險理財[J].時代金融.2011 (4) :50-51.

理財保險論文范文第4篇

保險行業受到的沖擊遠遠小于銀行業

根據彭博社(Bloomberg)2010年2月的統計數據,金融危機中,全球保險業的損失只有銀行業的1/6,需要新增加的資本金只有銀行業的1/9。其中,僅AIG的損失就占保險行業的38%,新增資本占保險行業的58%,如果扣除AIG(因為其損失主要來自于衍生品投資業務而不是保險業務),那么保險業需要新增的資本金只有銀行業的1/20。保險業基本上依靠自身的財務能力消化了金融危機的沖擊,而銀行業則不得不大量依靠外界甚至公共資金救助。從美國的數據看,截至2009年6月,接受美國政府資金TARP救助的保險公司只有3家,注入資金是440億美元(其中400億美元給AIG),而接受救助的銀行是592家,注入資金是2450億美元。

保險業受到的影響主要來自保險公司開展的類銀行業務,而不是保險業務,因此主營傳統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在危機中受到的沖擊更小。從接受政府救助資金額上比較,沒有或很少類銀行業務的保險公司是80億美元(主要是林肯、哈特福德公司),同時兼營銀行和保險業務的集團是400億美元(主要包括富通、ING、Aegon),而大量開展全銀行業務的集團有1800億美元(包括AIG)。

總結起來,金融從業者都認同,這次金融危機主要是銀行業造成的,保險業是危機的承擔者,在危機中扮演了穩定器的作用。

從金融危機看保險業務的獨特優勢

分析原因,各國金融從業者都談到保險業務具有特點,業務模式不同于銀行,避免了許多類似銀行的風險暴露。

第一,保險業務流動性風險較小。通過向大量、穩定的機構客戶和個人客戶收取保費,保險業務的現金流入主要來自生效保單,并不像銀行業務依賴批發市場獲取資金,同時也沒有銀行業務那么大的擠兌風險。金融危機中,當銀行出現流動性問題,被迫低價拋售證券時,保險公司還能拿出現金去購買這些證券。

第二,保險業務的杠桿率遠小于銀行業務。保險公司依靠自身長期資本來支持風險業務,不能通過向銀行貸款去開展投資業務,資產投資是為了匹配保單負債,從而有效控制了杠桿率。這也主要得益于嚴格的保險監管,特別是償付能力監管。

第三,保險公司注重長期業務,追求穩健回報,經營審慎,保險公司的全面風險管理能力很強。高盛倫敦公司認為,歐洲保險公司的全面風險管理能力遠強于歐洲銀行。

金融危機后,各國都加強了對系統性風險的研究分析。國際金融穩定理事會(FSB)按照G20峰會的共識,給出了“系統性風險”定義的兩個要素:一是對部分或整個金融體系造成損害,二是具有對實體經濟造成嚴重負面影響的潛在可能,并制定了識別系統性風險的三項原則——規模、關聯性、可替代性,IAIS在此基礎上還增加了一項原則——時間,用來衡量風險傳遞的速度。

根據這幾項識別原則,2010年3月,專業研究風險管理和保險經濟學的日內瓦協會對保險公司的主要業務逐項進行了分析評估,包

括投資管理、負債業務、風險轉移業務、資本融資和流動性管理業務、信用擔保業務,得出結論是:典型的保險業務并不能造成系統性風險,只有兩類(再)保險公司的非核心業務,如果它們規模過大并且風險控制不當,才可能產生系統性相關的潛在風險。這兩類業務是非保險業務資產負債表上的衍生品交易和利用商業票據或證券借貸進行的短期融資行為。因此日內瓦協會建議,對保險行業的監管,不應該只關注公司,而應該更加關注那些可能產生系統性風險的業務。

保險監管對保險業防范風險具有積極作用

各界都認為,保險監管對保險業安然度過這次金融危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01~2003年,歐洲資本市場大幅下挫,加上9·11事件的打擊,壽險公司的資本金和償付能力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英國金融監管機構(FSA)及時干預,開會要求保險公司保持長期投資理念,避免恐慌性拋售;同時,展開以風險防范為核心的保險監管改革,強化償付能力監管,包括構建雙峰估值法等新的償付能力監管標準,加強信息披露,強化高管責任,實行動態償付能力監管等等。這些新的更嚴格的償付能力監管要求,促使保險公司提升全面風險管理能力,并大大增強了資本金實力。這為保險公司應對2008年金融危機提供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高盛也提到,由于市場競爭激烈,一些保險公司可能會降低業務銷售和風險管控標準,其他公司往往只能跟進,這時候只能由監管部門采取措施干預,才能維護整個市場的穩定,才能有效防范風險。

反觀AIG,就是故意規避了保險監管,成為危機中損失最慘重的

金融保險集團。由于AIG在美國儲蓄監督辦公室(OTS)注冊,OTS被英國認可為“同等監管者”,這樣AIG在倫敦設立的金融投資子公司AIG FP就可以不接受英國FSA的監管。AIG FP大量發展CDS等高杠桿率業務,最后損失慘重。

金融危機后,金融監管改革主要是對整個金融監管框架的調整,重點針對危機中暴露出的監管空白和銀行業務風險。保險監管的調整幅度并不大,主要強調要加強系統性風險監管,強化消費者保護,強化公司治理監管。日內瓦協會的報告顯示,歐洲現有的保險監管體系和償付能力Ⅱ監管框架對防范系統性風險是總體有效的。由于這次金融監管改革主要針對銀行業務的風險特點,AVIVA等保險公司已經開始擔憂,改革后的金融監管框架會忽視保險業務特點,可能并不適合保險行業,保險監管甚至可能在綜合性金融監管機構中淪為“二等公民”。

看好中國保險市場,對中國保險監管給予高度評價

歐洲金融界都對中國保險業在金融危機中的表現給予肯定,對中國保險監管給予高度評價,非??春弥袊kU業未來的發展前景。

基金管理投資公司Threadneedle看好中國金融企業,投資了中國太保等上市保險公司,也投資了中國幾家主要的上市銀行。相比之下,他們認為中國保險公司的風險更小,投資前景更好。

私募投資管理公司Apax非??春弥袊鴫垭U公司,曾經積極參與AXA轉讓泰康股份的競買。他們評價壽險市場的主要指標是:發展速度、產品和渠道、監管要求,他們認為中國壽險市場在這三項指標

上都非常突出,并特別強調中國保監會的嚴格監管對投資者是利好消息,有利于保護投資者權益。

歐洲保險公司,包括英杰華(AVIVA)、Old Mutual都看好中國保險市場,也非常重視自己在中國合資壽險公司的發展。AVIVA特別強調,金融危機后,公司的戰略資源將更多地向亞太區和中國市場傾斜。

幾點啟示

應強化以防范風險為核心的監管體系建設。這次金融危機再次證明,防范風險是監管部門最重要的職責。金融監管只有切實防范風險,才能維護市場穩定,才能維護消費者信心,也才能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中國保險監管也應更加突出防范風險在監管體系建設中的核心地位,在監管理念上,更加旗幟鮮明地強調防范風險是核心任務,將監管系統的思想統一到重視風險防范、切實守住風險底線上來;在監管機制上,逐步完善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預警和風險處置的機制;在監管制度上,著力完善并強化償付能力監管,以此作為防范風險的關鍵抓手。

應根據我國行業發展階段推進保險監管建設。在亞洲保險監管官論壇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談到,必須注重本地區保險行業發展階段,不能簡單照搬當前歐美監管經驗。國際標準有著適用與不適用的問題,在積極與國際接軌的過程中,在制定會計準則、償付能力監管標準、信息披露要求時,一定要適應我國國情,適合我國保險行業發展階段,注重可操作性,這樣才能真正防范風險,促進中國保險發展。

應專注于保險主業,提高專業水平,不應盲目混業。這次金融危機中,專注于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受到損失較小,追求混業的金融保險機構表現不佳,AIG更是被非核心業務拖垮了。AVIVA就談到,集團利潤主要來自風險保障業務等有有競爭力的業務,集團沒有收購銀行的想法,認為這對集團幫助不大,反而增加風險管理難度。Ol dMutual南非公司也談到,公司一百多年來穩健經營,堅持滿足客戶的真正需求,主要就是專注于保險保障。日本在1996年頒布新保險法后,產、壽險公司都紛紛設立壽險和產線子公司,但這些年經營下來,新設子公司大都表現不好,許多已經關閉或者出售,主要產、壽險公司又回頭集中精力抓自己主業。

理財保險論文范文第5篇

第一步:細看理財產品類型

通常理財顧問都會說保本保收益等等的話,但是各位投資者要注意了,并非所有的投資理財產品都是保本保收益的,看理財說明書時千萬要注意合同上寫的理財產品類型,理財產品通常分為保本和非保本理財,而保本理財又分為保本保收益型、保本浮動收益型、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等類型,只有保本保收益型理財產品才能確定收益率,另外兩種理財產品則根據市場變化而決定,因此在看理財說明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投資理財公司靠不靠譜需要自己來觀察,三思而后行是投資者必須要做的,千萬不要為眼前的高收益而“迷了雙眼”。

第二步:看準投資方向

投資理財中看準投資理財方向很重要,無論是銀行、投資理財公司都不是完全靠譜的,因為不同的投資方向,根據市場變化有著不同的收益,在投資理財中,銀行理財產品和信托理財產品風險相差不大,都是根據投資項目的發展來決定的,有些投資者向華夏泉盛投資理財顧問透露,他們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有時也出現虧損問題,因此并不是投資理財公司靠譜不靠譜,而是投資者在選擇時要看準理財項目的投資方向與未來的發展。

第三步:投資理財流動性

理財時間是很多投資者最關注的,從募集資金到起息日、投資期限以及資金到賬日這一段時間很重要,例如公司將閑置資金投入到某理財產品中,投資期限一年,在資金到帳日即將開始投入到公司運作中,但是如果沒有固定的資金到帳日,則會影響到整個公司的運營,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第四步:高收益是否可行

一般投資理財公司都會說最高收益能達到多少,其實投資理財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固定收益,另一種是浮動收益,這兩類中,固定收益比較適合投資,而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還是需要投資者謹慎,高收益風險較大,通常情況下收益不會達到最高,在選擇理財產品時不要因為高收益而盲目選擇。

上一篇:少兒保險論文下一篇:教育保險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