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地方課程論文范文

2023-03-07

地方課程論文范文第1篇

開放經濟系統中資源的流動規律決定了雙重二元經濟結構下農業保險的脆弱性,地方農業保險公司可以將政府“有形的手”與市場“無形的手”有效地結合,對資源進行再配置,促進農業與非農業的協調發展,最終實現農業經濟系統效率的提高和國民經濟的均衡發展。本文結合我國國情,分析了目前建立地方農業保險公司的可行性和障礙,進而對建立地方農業保險公司提出了設想和建議。

[關鍵詞]雙重二元經濟結構;地方農業保險公司;資源再配置

王建偉(1971—),男,特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站博士后,湖南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金融管理、保險與精算。(北京410079)

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我國地方中小金融機構發展研究”(項目編號:04AJY007)、湖南省社科聯科研項目“我國中小保險機構發展研究”(項目編號:0603020C)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農業保險①,具有分散農業風險、穩定農民收入、為農業信貸提供“擔?!?#65380;促進農業產業化、均衡收入再分配、提高國民整體福利等功效,同時也是WTO規則支持農業發展的“綠箱”政策之一,在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將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也越來越為理論界和決策部門所重視。然而,在我國的社會風險補償體系中,農業保險基本處于缺失狀態,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鮮有成功的案例。此前,很多學者通過分析和總結國內外農業保險發展的經驗和教訓,對我國農業保險制度模式提出了若干構想,其共識在于農業保險必須要有國家政策支持,并且不以盈利為目的,但對于具體應該實施什么樣的農業保險組織制度并未達成一致。本文擬從開放經濟系統中資源流動的規律出發,通過將市場“無形的手”與政府“有形的手”有機結合,深入研究雙重二元經濟結構下構建地方農業保險公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為其提供理論基礎和政策建議。

一、雙重二元經濟結構下構建地方農業保險公司的必要性分析

所謂“雙重二元經濟結構”,主要指的是農業部門與非農部門之間(以農業和工業為代表)的部門二元經濟結構和地區間經濟發展不均衡形成的“地理上的經濟二元結構”。我國農業保險即處在這樣的“雙重二元經濟結構”背景下,下面我們從資源流動的規律分析當前“雙重二元經濟結構”下我國發展地方農業保險的理論意義。

(一)封閉/開放狀態下的資源流動與農業保險的脆弱性分析

在封閉的農業系統中(如圖1),地區間的資源流動②處于相互孤立的狀態。此時,由于缺乏資源流通,農業生產力的低下造成農民的可支配剩余收入很少,使其難以建立龐大的農業保險基金,抗風險能力有限,農業生產和再生產的系統崩潰風險較大,農業安全的脆弱性十分突出。與封閉系統相比,開放系統中(尤其在雙重二元經濟結構下),資源的自由流動將進一步降低農業系統的整體運行效率,農業保險經營的脆弱性進一步加劇。

由于開放系統中資源、要素可以自由流動,并遵循市場化原則通過“無形的手”的作用來配置資源,從而導致資源和要素自然流向效率較高的部門和地區(如圖2、圖3)。這使得農業保險經營的脆弱性相比封閉系統更加突出,保險職能得不到充分發揮。

首先,在市場“無形的手”作用下,資源將持續不斷地流向非農系統和發達地區,造成農業保險基金不足,人才流失,最終導致農業保險的資源不足,補償功能無法得到有效實現。其次,農業保險參保主體出現較高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在統一繳費制度下,發達地區繳納的保費多而賠付少,欠發達地區繳納的保費少而賠付多,從而使得發達地區的農戶喪失投保積極性,而欠發達地區的農戶產生依賴性甚至不道德行為。最后,商業保險公司的趨利性決定其不愿進入如此低效的保險市場。

我國農業保險的特點表現為:風險發生地域廣闊、保險標的分散、農戶保險意識較低,以及高風險、高賠付等,這導致保險經營的收費、核保、理賠等工作相比城市中的保險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加之保險基金的投資渠道受到限制,單純的農業保險利潤空間相對狹窄。因此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的理性商業保險公司往往選擇不進入或退出市場。

基于以上原因,在片面遵循效率原則的情況下,農業的雙重二元經濟結構特征更加明顯,這使得農業保險的脆弱性進一步惡化,保險的經濟“調節器”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整個農業系統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二)政府“干預”下資源的再配置與農業保險穩健性的增強

1.雙重二元經濟結構下,政府“干預”資源配置可以增強“擴散效應”。開放系統中,資源自由流動遵循效率優先的原則,使得各種經濟要素向發達的非農系統集中,產生“凝聚效應”,而“地理上的二元經濟結構”理論指出,由于“循環累積因果關系”,“凝聚效應”會使地區間的差距越來越大,進一步強化二元經濟結構,此時消極等待發達地區產生的“擴散效應”來消除差別是不可取的,需要政府通過將發達地區、非農系統的部分資源輸入欠發達的農業系統中,增強“擴散效應”,降低農業生產的風險,提高農業系統的勞動生產率。只有當農業系統的生產效率與非農系統的生產效率達到動態的平衡時,農業與非農業才能夠實現協調發展。

2.政府“干預”可以改善農業保險的脆弱性,保障其經營的穩健性。所謂的“干預”是指政府對農業保險的宏觀調控,并非直接參與其經營管理。一般來說,政府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來調控農業保險的經營:一是通過技術手段改變農業系統現有的風險特征,提高農業系統整體的抗風險能力,降低了農業保險經營的賠付率;二是利用財政手段,將部分風險轉移給國家和政府(本質上是非農系統),降低農業系統內部風險管理成本,間接提高了農業保險的經營效率和承保能力;三是發揮金融職能,加強農村各類金融機構的合作,提高農業系統金融資源配置效率,進而提高農業保險經營過程中的信息中介能力和資產轉換能力。盡管政府的介入短期內一定程度上會降低市場整體的資源配置效率,但通過間接調控資源向農業系統流動(如圖2的輸入、圖3的實線),的確能增強“擴散效應”,使得農業系統的效率提高,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增強。

綜上所述,我國雙重二元經濟結構下,資源遵循效率原則的自由流動使得農業保險經營必然存在脆弱性問題,有必要引入政府的“干預”來解決這一問題;同時為了協調二元經濟結構下區域間的經濟差異以及規避由此可能產生的道德風險,我們強調必須通過地方政府而非中央政府的“干預”,組建地方農業保險公司。

二、構建地方農業保險公司的現實可行性分析

目前,農業保險在保障和促進我國農業發展方面起到的預期作用已被普遍接受,大力發展農業保險成為各級政府日益關心的問題,國家宏觀環境和微觀層面也在為建立農業保險體系積極地準備,這些都為地方農業保險公司的建立和發展提供了可能。

(一)宏觀經濟導向為發展地方農業保險公司提供了政策保證。一方面,國家政策導向鼓勵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公司。近來,中共中央在許多關于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文件中都會提到“積極鼓勵建立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并且給予農戶一定的保費補貼”。另一方面,各地方政府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旗幟帶領下,也都積極地為農業保險的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如四川省政府辦公廳要求各級政府部門以及保險監管部門等要在農村保險業務的機構審批、農村代辦員的資格授予等方面給予相應的政策扶持,在2006年至2010年逐步建立起覆蓋全省的農業保險服務網絡。可見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對于建立保障農村、農民的農業保險制度相當重視,有了明確的政策導向和政府后盾,各地方的農業保險公司就可能迅速發展起來。

(二)農業保險試點經營初現成效。我國目前是典型的雙重二元經濟結構,這就決定了我們不能在全國搞“一刀切”的模式來發展農業保險,形式靈活的地方農業保險相對來說比較符合我國的現實國情,同時中央和各級政府也提倡采取試點的方法由點及面來推廣農業保險,如四川選擇了眉山、資陽和內江三市作為農業保險的試點,而湖南岳陽市屈原管理區則采取“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開展生豬養殖保險、郴州市“隆平模式”進行的水稻制種保險,這些農業保險試點更有利于國家和地方政府人、財、物的集中投入,減少不必要的損耗,使得地方農業保險能夠在短時間內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顯示其示范效應,為農業保險市場的全面建設提供理論與實踐支持。

(三)商業保險公司多年的實踐經驗提供了技術支持。從國內來看,保險公司經過多年經營,在機構設置、費率厘定等方面有一定的優勢和經驗。入世以來,外國保險公司在經營理念與技術等方面的優勢也提高了我國農業保險市場的經營管理技術水平。

(四)金融混業經營的趨勢為農業保險業務的開展提供了契機。目前我國的銀保合作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而農村信用社、農業銀行以及農業發展銀行有很多的網點,我們可以考慮讓地方農業保險公司利用這些金融機構來開展保險業務,從而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同時與農村金融機構聯系起來還可以營造更加完善的金融環境,國內外有很多實踐或理論都提到,可以將農村金融機構對農民的貸款與農民是否購買農業保險聯系起來,一方面可以擴大承包面積,增加保費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金融機構本身農業貸款的風險性。

當然也必須看到,當前發展地方農業保險公司還存在一些障礙。首先,作為一種制度安排,農業保險尚未有比較明確的政策、法律法規作為發展依據和保障,各保險公司在開展農業保險的過程中需要承擔較高的風險而得不到任何補償;其次,我國農村金融市場上的金融抑制現象越來越嚴重,使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農業保險的購買力嚴重不足,農民交納保費的能力有限,導致整個農業生產陷入惡性循環;再次,農業保險從產品開發到經營模式的定位不明確,使其缺乏針對性強的自主創新;最后,目前我國農業保險市場還缺乏巨災支持保護體系和風險分散機制以及檢查監督的職能部門。

三、構建地方農業保險公司的設想和建議

本文所提出的地方農業保險公司,是指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等地方政府參與,以保障本地區農業持續穩定發展為目標的,將商業化經營與政策支持有效結合的新型農業保險組織。它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第一,地方性是地方農業保險公司的重要特色。地方農業保險公司的“地方性”就在于它是以行政區域進行劃分的,在雙重二元經濟結構下各行政區以及行政區內各部門的發展水平、發展程度有很大的區別,開展農業保險的條件也不一而同,這要求我們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模式在全國開展農業保險,而各行政區的各項指標和條件我們是比較容易把握的,因此開展農業保險試點經營時成功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第二,地方農業保險公司是“有形的手”與“無形的手”有機結合的產物。地方農業保險公司將政府宏觀調控與商業化運作集于一身,既有政府“干預”來改善原有農業保險經營的脆弱性,又遵循市場機制從而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

第三,政府的“干預”是適度的。政府直接參與經營會帶來較高的委托代理成本和交易成本,弱化農業保險公司的功能角色定位,在這些方面中央政府比地方政府的成本更高,故兩者在現實中都只能充當宏觀政策制定者和導向者,起“守夜人”的作用,而將公司的經營交給市場。

總體而言,政府支持下建立的地方農業保險公司,能夠增加農業系統的收入,提高農業系統的安全性及運行效率,縮小與發達非農系統之間的差距,進而弱化國內雙重二元經濟結構,從根本上提高整體經濟效率,是一條解決公平與效率協調發展的有效途徑。下面我們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提出構建設想。

(一)地方農業保險宏觀體系的建立

地方農業保險公司是在中央政府的政策指導下由地方政府直接主導、服務“三農”、政策性與商業性相結合的新型農業保險公司。整個農業保險體系如圖4所示。

1.中央政府的“調控”,實現了整體的資源配置。中央政府作為國家最高行政權力機關,是調節資源配置的指揮者,因此要大力發揮政府輸入所帶來的“擴散效應”。首先,中央政府要建立健全國家有關農業保險的法律法規;其次,中央政府要為地方農業保險公司提供國家再保險或者農業巨災保險基金,分散地方農業保險公司的部分風險;最后,中央政府要與其領導的銀監會、保監會/農業保險監管機構及地方政府積極進行協商,共同改善農村金融環境、優化地方財政政策與措施、改善現有農村的自然條件等,力圖為資源要素的輸入建立良好的外部環境。

2.地方政府的介入,從微觀實現“輸血”和“造血”。作為直接主導者,地方政府首先需要為地方農業保險公司的建立注入一部分資金,這部分資金可由各級地方財政撥款或整合各項支農資金;其次,地方政府要大力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比如前面提到的信息傳遞、運輸條件的改善以及氣象工作的協助,為農業保險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客觀環境;此外地方政府還要充當各方利益的協調者,比如要將農業保險納入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規劃中統籌安排,與畜牧防疫部門協調將保險防疫納入農業防疫體系、充分發揮救災防災部門保險輔助社會管理的職能等,從而降低農業保險機構的經營風險。

3.農業保險監管機構是農業保險的直接監督管理機構。該機構可以由現有的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兼任,也可以單獨成立。其職責主要是對地方農業保險公司進行業務監督和管理,如定期審查農業保險開展情況以及經營狀況,同時還要協調與其他金融機構的關系,如銀保合作業務往來的規范性等。

(二)地方農業保險公司微觀組織的建立

地方農業保險公司在具體的構建中,要借鑒當前各類金融機構改革的經驗,充分發揮其自身特有的優勢。

1.地方農業保險公司應采取靈活的經營組織模式,但最基本的思路是要堅持地方政府的適度“干預”與商業化經營并舉。一方面,完全商業化運作帶來農業保險經營的脆弱性;另一方面,政府過度干預導致經營的低效率,因此,地方農業保險公司的建立既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又要獨立于政府的行政干預。然而,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極不均衡,因此各地方政府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對農業保險公司提供不同程度的支持,參與程度不盡相同,實施不同的經營模式。

2.逐步完善地方農業保險公司的治理結構。盡管地方農業保險公司是政策性的組織機構,但是我們主張其在實際運行中以商業運作為主,因此其經營管理等業務基本上是依照企業經營的法律規范來進行。在其組建之初,政府出資但是卻不能入股,而其他保險公司可以入股(發達地區)或者采取農民自身的合作互助(經濟欠發達地區)方式,唯一不同的是,它在稅收等方面會受到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雙重優待。作為一個法人機構,地方農業保險公司除了政府補貼之外都要自負盈虧、自擔風險,做到責權利的統一。

3.地方農業保險公司的業務范圍。地方農業保險公司成立的根本目的在于為農業生產和再生產提供保險服務,因此,公司最初的主營業務就是狹義的農業保險——種養兩險以及農村大型機械保險,并且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的;隨著農業保險在農村的日益發展,我們可以考慮引入“大農險”,為農民提供“一站式”的保險服務,不斷將農業保險產品推陳出新,但在此經營過程中我們仍需要將政策支持的農業保險業務與商業性農業保險業務分開,實行獨立核算。

4.地方農業保險公司與各類農村金融機構是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關系。農業銀行以及農村信用社分支機構遍布廣大農村地區,農業保險公司可以利用其網點資源,向廣大農民介紹農業保險,實施農業存款保險制度,提高農民參與農業保險的意識,促進農業保險的順利開展,反過來,農業保險的開展又為農民在農村金融市場上的融資提供了后盾和損失保障,還可以考慮將參與農業保險與否,作為衡量農民貸款額度和信用的一個參考標準等。

注釋:

①文章中農業保險是指專門為從事種植業和養殖業的農業生產者應對生產過程中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而提供的保障。

②本文中的資源泛指包括人力、貨幣、物力以及技術等諸多生產要素。

[參考文獻]

[1]袁嘉新.經濟系統分析[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

[2]譚崇臺.發展經濟學[M].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2001.

[3]高鴻業.西方經濟學[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8.

[4]彭建剛,周行健.雙重二元經濟結構視角下的經濟發展戰略[J].內蒙古社會科學,2005,(6).

[5]杜彥坤.農業政策性保險體系構建的基本思路與模式選擇[J].農業經濟問題,2006,(1).

[6]張躍華,顧海英,史清華.1935年以來中國農業保險制度研究的回顧與反思[J].農業經濟問題,2006,(6).

[7]曾玉珍.國外農業保險成功經驗對構建中國農業保險模式的啟示[J].世界農業,2006,(1).

[8]彭煥才.論新型農村公共服務供給體系的構建[J].求索,2007,(9).

【責任編輯:葉萍】

地方課程論文范文第2篇

2011年國家審計署部署對全國地方政府債務進行全面審計,將地方政府債務分為: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和政府可能負有救助責任的債務三大類。我個人對地方政府債務的這種分類表示認同,但這種分類是已形成的直接債務,它未包含地方政府的隱形債務。

那么地方政府的隱形債務有哪些呢,個人認為比較復雜,它既包括各級政府對當地群眾百姓公益事業的欠賬,也包括占用預算資金搞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園區建設等等。前者在賬目上沒有數據體現,而后者則在賬上可以看見。因此審計地方政府債務時我們就要密切關注財政總預算賬中的暫付款。

《江西省財政廳關于加強財政資金調度管理確保預算執行的通知》要求各地,將財政總預算中的暫付款壓縮到占預算支出4.17%以內。據本人對幾個縣區的了解,各地財政總預算中的暫付款多的占當年預算支出的65.73%,為當年地方可用財力的131.66%,少的也有占當年財政收入的35%,為當年地方可用財力的85%。經分析某縣暫付款主要由下面幾方面構成:重點工程借款占28.05%、墊付企業增值稅占8%、預撥企業稅收優惠獎勵占3%、單位及鄉鎮借款占12.63%、收入調度暫付款占43.9%、其他暫付款占4.42%。由于暫付款數額不斷的增加從而導致財政資金周轉越來越困難,制約了財政經濟健康運行,進一步加劇了財政風險,直接導致了占用、調用和借用大量的財政專項資金。如此一來,勢必形成潛在隱患和資金風險。

因此,本人認為地方政府債務的審計不能僅從政府直接層面看問題,還應當關注隱形債務。密切注意隨著財政暫付款逐漸擴大規模,要消化這些暫付款,除積極發展地方財力外,向銀行舉債或向社會籌資也是其有效途徑,而后者就將形成地方性直接債務。(作者單位:吉安縣審計局)

地方課程論文范文第3篇

我國幼兒園園本課程廣泛興起于本世紀初,特別是2003年幼兒園園本教研制度建設項目的推進之后,越來越多的幼兒園開始建構自己的園本課程。一些地方教育部門還將園本課程建設納入對幼兒園考核評估和園長個人資格晉升評定的內容中。2015年頒布的《幼兒園園長專業標準》要求園長把文化育人作為辦園的重要內容和途徑,強調園長要重視利用自然環境和社會(社區)資源,豐富幼兒園教育活動。于是,近年來,深入挖掘利用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的園本課程日益增多;而與此同時,一些有影響的國外學前教育模式和方法也進入幼兒園,融入課程實踐。多種復雜的因素形成了當今園本課程建設十分活躍、園本課程實踐形態特別多樣的局面。實地走訪和實際工作中也發現,當今園本課程隨意性大、簡單化的做法依然存在,而且普遍化甚至成人化的現象也很明顯,其科學性及質量保證堪憂。

為了廣泛深入了解園本課程實踐的現實狀況,“當前我國幼兒園課程實踐的突出問題與解決路徑研究”課題組近期進行了大范圍的問卷調查,共收到來自園長、教師的有效問卷21603份,覆蓋全國除青海、西藏外的各個省市自治區,從一線實踐者的視角較好地反映了園本課程的結構比例、課程編制、課程來源和實施效果等方面的現實狀況。調查結果顯示了令人鼓舞的新形勢,也發現了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問題。

園本課程實踐的基本狀況

調查發現,在實踐層面幼兒園園本課程占比高,自由度大,有自由創造的空間,幼兒園自主開發了多種來源的園本課程,除少部分借助外援,更多的是由園長和教師自行開發、自主決策。園本課程建設空前活躍和自由,但園本課程的質量和效果良莠不齊。

● 園本課程占比高,自由度大

調查結果顯示,97.0%的幼兒園設置了自己的園本課程,極少數幼兒園沒有自己的園本課程??梢哉f,如今園本課程在幼兒園已經“普及”,幾乎是園園盡有。從園本課程在課程中所占的比例來看,占比在一半以上的幼兒園占74.1%,其中,有6.3%的幼兒園其課程全部為園本課程,有22.1%的幼兒園園本課程占比在80%~90%,有18.1%的幼兒園園本課程占比在60%~70%,可見,園本課程在幼兒園課程中占比之高,可以說是想有多少有多少。

在調查中,請園長和教師回答“你園園本課程的比例大嗎”這個問題時,有39.2%的園長和教師認為自己幼兒園園本課程的比例比較大或特別大,而有60.8%的園長和教師認為自己幼兒園園本課程的比例一般、比較少或很少。由此可見,雖然園本課程在幼兒園課程中占比已經很高,但仍然有相當多(六成多)的園長和教師認為比例不高,這種課程認知將會使園本課程的比例越來越高,園本課程比例繼續增大的趨勢依然持續。

● 園本課程以園長和教師自行開發為主,隨意性大

幼兒園園長和教師是園本課程建設的主體,這是園本課程的重要特點之一。如今,在課程實踐中園長和教師的主體地位已經確立。調查結果顯示,幼兒園使用的課程資源中園長和教師自編的園本課程占比59.7%,請外援專家的幼兒園占23%。這主要受經費影響和署名影響。一部分幼兒園經費有限,很難請到專家支持;也有相當多的幼兒園考慮的是園長的獨立成果、教師的獨立成果在職稱評定和各種榮譽獲得中的作用、評價標準等。

相關結果顯示,相當多的園本課程存在簡單模仿(占比81.6%)、盲目架構(占比68.3%)、隨意拼湊(占比67.5%),形式主義和盲目跟風的現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進一步了解和分析幼兒園的園本課程文本可以看到,大多數幼兒園的園本課程并不是按照課程研制和開發的程序進行的,而是將教師的教案、案例、經驗文章等匯集成冊,缺少系統的思考,更談不上按課程的邏輯研制園本課程。

● 特色活動是園本課程的實踐載體和主要形式

調查發現,高達95.0%的幼兒園開展了特色活動,并將其作為載體實施園本課程,因此可以說,特色活動是園本課程的實踐載體和主要形式。從特色活動所占的比例來看,占比100%的幼兒園有4.3%,即幼兒園園本課程全部是特色活動;特色活動占比80%~90%的幼兒園占18.4%,特色活動占比60%~70%的幼兒園占18.9%,特色活動在園本課程中約占一半的幼兒園占比最多,達到30.0%。綜合考查特色活動在園本課程中占比一半以上的幼兒園比例大約占到71.6%??梢?,特色活動在幼兒園中不僅普遍,而且大多數幼兒園特色活動占比都比較高。

幼兒園的特色活動多種多樣,包括藝術、體育、閱讀、文化等多種類別。其中,體育類占比64.6%,美術類占比59.1%,音樂類占比48.6%,傳統文化類占比50.8%,繪本閱讀類占比63.0%,數學類占比32.6%,科學類占比40.5%,其他類為18.9%。從幼兒園特色活動的來源看,依托園本文化和歷史傳承占比57.9%,依托當地文化和自然資源占比58.0%,來源于園所課題研究的占比56.8%,依托引進園外課程資源的特色活動占比34.7%,其他來源的占比15.0%??梢?,幼兒園特色活動的種類和來源多種多樣。

● 園本課程的實踐效果和質量不夠理想

從園本課程的效果來看,有61.4%的園長和教師認為自己幼兒園的園本課程比較好或特別好,有38.7%的園長和教師認為自己園的園本課程效果一般或不好。從特色活動的效果來看,66.9%的園長和教師認為比較好和特別好,有33.1%的園長和教師認為效果一般或不好。應該說,園長和教師付出很多努力研發和編寫的園本課程、設計實施的特色活動,在評價時或多或少會帶有積極肯定的感情色彩,一定程度的高估是必然的。在這種情況下,仍有三成多近四成的一般或消極評價,值得警醒和反思。

透視園本課程的內部質量,存在著明顯的不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甚至“成人化”的現象。研究結果也顯示,園本課程內容忽視兒童興趣的占69.3%,脫離兒童生活經驗的占64.4%,違背兒童年齡特點的占56.6%。園本課程的質量亟待提高。

園本課程實踐中的關鍵問題與思考

國家文件對園本課程并沒有明確的規定,專家們對園本課程的界定和理解也不盡相同,園長和教師對園本課程的理解和實踐更是差別巨大。鑒于本次調查所反映的現實狀況,幾個關鍵問題需要我們重視和深入思考,一些基本觀點需要再次明確和強調。

● 園本課程之“本”應在兒童

在理論層面,園本課程較多被解釋為以“幼兒園之本”為基礎的課程,強調園長、教師、課程專家、幼兒和家長及社區人士的共同參與,重視各種資源的充分調動和利用;同時,園本課程建設亦被視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能提高教師的課程意識,拓展教師的專業知識,提高教師課程開發的能力。然而,這些只是園本課程特點和作用的一個方面。追溯校本課程的起源和園本課程的初衷,建構有利于兒童良好發展的課程或者說建構更適宜于兒童良好發展的課程才是園本課程之根本目的。園本課程之本應在兒童,園本課程建設必須確立兒童本位的目標宗旨。

在實踐層面,有的園長和教師對園本課程的理解與學界類似,或者說他們比較關注學界的概念界定,能從中抽取一致的看法作為自己實踐園本課程的依據;而相當多的園長和教師是自定義自己的園本課程,比較普遍的是把特色活動定義為園本課程,還有些幼兒園園長和教師把本園引進的外來課程也認定為園本課程。更有甚者,園本課程的開發、匯集、編制和出版,首先不是從教育質量和幼兒發展出發,而是從園長、教師個人發展的需要出發,功利性和外部性極強。

曾幾何時,我們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在園本課程實踐中已經模糊;充滿視野的是園園都有的園本課程文本、比比皆是的特色活動、人人都有的課程研究成果,兒童在這些園本課程的實踐和成果中幾乎成了配角,形象幾乎模糊不清。當下,還有相當多的幼兒園園長、教師認為“本園課程”(本園所做的課程)就是“園本課程”。這種背離兒童本位、兒童立場的理解上的偏差必定帶來實踐上的誤區,路會走偏,而且會越走越遠。

● 園本課程應有適宜的結構比例

如前文所述,園本課程在全國各地幼兒園中已經特別普遍,在幼兒園課程中占比已經很高,但鑒于園長和教師當前的認知和需求,仍有擴大的趨勢。因此,確定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園本課程三者的適宜結構比例成為必須。調查中,有52.9%的園長和教師對此也有疑惑,也希望國家確定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園本課程三者的結構比例,可謂呼聲高,要求強烈。

根據幼兒園課程實踐的現狀,特別是園長和教師專業水平的實踐能力現狀,城鄉之間、不同性質的幼兒園之間、辦園歷史長短不同的幼兒園之間、新教師和經驗教師之間等等差距巨大,必須停止對園本課程高比例的盲目追求,立足本園的實際情況和教師隊伍的真實現狀,做自己能做的而且能做好的園本課程,不要更多,而要更好。

建議各級各類幼兒園,將確保幼兒的基本學習和發展放在首位,在現行的受到業界普遍認可的優質課程資源中選擇更適合本園的課程作為基礎課程,以保證幼兒均衡的學習、全面的發展;在此基礎上,研制適當適量的具有地方特點和園所特點、更適合和有利于幼兒良好發展的園本課程。相對而言,那些基礎好、教師隊伍強的幼兒園園本課程的比例可以大些;而那些基礎薄弱、師資力量不足的新建園、農村園、民辦園必須優先保證幼兒的基本學習和良好發展,而不是該做的還沒做,該有的還沒有,盲目地搞園本課程。

● 尊重幼兒年齡特點,優化園本課程內容

在許多年前,我們曾為防止和糾正幼兒園教育“小學化”“成人化”而不懈努力,如今防止和糾正幼兒園教育“小學化”仍然任務艱巨,而幼兒園教育“成人化”似乎已經遠去,但深入研究幼兒園教育實踐中的園本課程,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園本課程的“成人化”隨處可見。

如前文所述,特色活動是園本課程的實踐載體和主要形式,七成多的幼兒園依托特色活動來實施園本課程。從園本課程和特色活動的來源看,近年來依托園本文化和歷史傳承、依托當地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進行園本課程建設的幼兒園比較多。幼兒園對當地的資源進行了全面細致的收集和系統的梳理,一些幼兒園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對搜集到的資源進行了判斷、取舍和轉化,從而使這些內容成為課程的一部分;而有些幼兒園則不加選擇和轉化,或選擇和轉化不當地用于園本課程,偏、難、深的情況很多,作為教師學習的內容可以,但不適合幼兒學習,從內容到形式“成人化”明顯。

在2020年底發布的《學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見稿)》中,第三十二條和第三十三條強調,幼兒園應當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兒童通過親近自然、實際操作、親身體驗等方式獲取經驗的需要,促進兒童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各個方面的協調發展;在幼兒園推行使用的課程教學類資源應當依法進行審定;幼兒園應當充分利用家庭、社區教育資源,拓展兒童生活和學習空間。因此,園本課程的內容要貼近幼兒生活,符合幼兒興趣和經驗水平,是幼兒感興趣、樂學能學、可感知可體驗的內容。

● 著力提高園長和教師的園本課程建設能力

園本課程是以園長、教師為主體建構的課程,園本課程建設與園長和教師的專業發展具有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關系。一方面,園本課程建設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能提高教師的課程意識,加強教師對課程的理解,拓展教師的專業知識,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園本課程的質量也取決于園長和教師的專業水平,高水平、有經驗的優秀園長和教師能夠研制出高質量、高水平的園本課程。

園本課程是課程的一種類型,園本課程建設能力實際上就是課程建設能力。園長和教師要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對待園本課程,深化對課程內涵的理解,夯實課程建設的理論基礎,掌握課程建設的方法和技術,按照園本課程的理念、特點和程序建構自己的園本課程。特別是在挖掘和利用當地自然資源和社會文化資源時,要確立兒童立場,凸顯兒童本位,立足兒童發展,充分考慮兒童的年齡特點,讓園本課程助力兒童的童年幸福和終身發展。

注:本文系劉占蘭主持的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2020年度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當前我國幼兒園課程實踐的突出問題與解決路徑研究”(項目批準文號:GYJ2020006)的終結性成果之一。

地方課程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通過檢索中國期刊網和碩博士論文庫。對我國近年來關于地方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研究從必然性、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策略和途徑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和歸納,并對該領域進一步的研究提出展望。

關鍵詞:地方高?!∩鐣铡【C述

一、地方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性

地方高校,一般指省屬或地市所屬的教學型高校。地方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性研究從兩方面展開。一是高校服務社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二是地方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是市場經濟發展、教育分層、辦學定位和特色辦學的必然要求。

1、高校服務社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1)大學職能的演變角度。大學是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建立起來的社會機構,大學的職能隨著社會需要的發展變化而變化。鄭旭(2007)認為,從中世紀的大學到柏林大學提出“教學與科研相統一”,再到威斯康星大學把“直接為社會服務”確定為大學第三功能,可見大學職能的發展歷程是社會需求和大學內在規律的統一。大學為社會服務是世界性潮流,是不可逆轉的。(2)世界著名大學的經驗。馬德秀(2004)指出,世界著名大學一般都把服務社會作為核心理念,自覺地為人類社會發展、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服務。如斯坦福大學提出“立志創造有利于社會發展的知識”;劍橋大學的使命是“通過追求國際最高水平的、優秀的教育、知識和研究,為社會作出貢獻”;東京大學則期望“通過積極地用研究成果回報社會和工商業,以進一步提升自身存在的價值”。

2、地方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性。(1)市場經濟視角。謝秀英(1999)認為,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F代高等學??臻g區位已經由“點狀集積”轉向服務市場的區位指向,市場化、社區化、地方化成為當前高等教育適應市場經濟社會的主要特征。地方高校應立足地方特點和資源優勢。以市場化方式配置生源和服務范圍,從而形成向心力,有利于地方人才的培養和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2)教育分層視角。教育分層是指高等教育系統產生的層次分化。趙炳起(2007)認為,地方高校在我國高等教育系統的層次結構中處于底層,應以社會需求為視角,調整戰略定位;應以區域化為基礎,提升學校的核心競爭力。王立新(2007)認為,從國家高等教育的布局看,就是要發揮地方高校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而地方高校的優勢也在于為地方做好服務。(3)辦學定位視角。王旭東(2007)認為,地方高校發展目標和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應該區別于部屬院校。部屬院校的定位是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面向國家戰略需要、重大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地方高校應面向地方需要,培養應用型人才,開展適合地方需要的應用研究。(4)特色辦學視角。在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急速推進的過程中,存在著高校辦學模式趨同的現象,這在地方高校尤為明顯。郭連軍(2005)認為,要解決這一問題,構筑地方院校的核心競爭力,關鍵是高校的區域化,即結合本地的地緣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勢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在服務地方中辦出特色。以區域化為基礎打造核心競爭力。

二、我國地方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關于我國地方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的主要如下:

1、服務經濟社會的意識不強。王旭東(2007)指出,目前我國許多地方高校沒有認識到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自身發展的重要性,仍按原有的辦學模式,在人才培養上追求規模、層次;在學科專業建設上追求大而全;在科研研究上不聯系實際。只關注課題、論文數量。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門對高校、對老師基本上不作社會服務方面的要求,考核評價時也不將其列入指標,認為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只限于高水平大學建設和高校教學質量,而涉及高校的社會服務只提及科技成果轉化。

2、教育結構對經濟結構的協調程度不夠。高校教育結構關系人才培養的專業、規格和適應工作的能力。夏躍平(2005)認為。地方高校的教育結構與區域經濟發展的產業結構出現矛盾。地方高校的傳統學科比重較大,新興學科比重較低。對區域產業結構的調整影響力不足,對區域經濟進一步發展推動力不強,而且人才培養質量不高,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專業人才供給的需求。

3、科學技術對經濟建設的支持程度不夠。高校作為高薪技術孵化基地的作用,主要通過發揮技術支持、咨詢服務、教育服務、信息交流等功能來實現。夏躍平(2005)指出,地方高校參與經濟建設的程度不夠,突出表現為高校作為高新技術孵化基地的作用不明顯,科技成果轉化率低,在帶動產業結構升級換代和促生新的經濟增長點方面更是存在不足。

4、服務社會的體制和機制不健全。李先武(2005)認為,地方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依托體制不完善,主要表現在管理體制不完善和投資體制不完善方面。運行機制不健全主要表現在地方政府對區域高等教育宏觀調控機制不健全和地方高等教育的自我調試機制不健全兩個方面。如地方政府的經濟調節不力、政策導向不明和法規控制相對薄弱;地方高校辦學動力不足等。

三、地方高校服務社會的策略與途徑

綜觀各家觀點,學者們一致認為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應成為地方高校的一種辦學理念,貫徹到辦學活動的方方面面。

1、增強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識。張正艾(2006)認為,地方高校應該強化辦學理念中的服務意識,把握好辦學定位,樹立主動適應社會的服務觀;強化人才培養、科技研究、服務社會三大職能意識,樹立全方位服務觀;強化區域化意識。適應地方經濟的發展需要,樹立協調發展的服務觀;強化效益意識,樹立合作雙贏的意識;強化政策法規意識,樹立可持續的服務觀。

2、要進行應用型人才培養和人才培訓服務。王立新(2007)認為,地方高校要圍繞服務地方的目標,不斷調整專業設置和教學內容,著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源源不斷地為當地輸送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王旭東(2007)指出,地方高校要面向社會開展教學服務,成為區域內重要的人才培訓中心;在實用技術技能培訓、企事業訂單式委托培養、區域內居民文化素質提高等方面取得實效。

3、要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技術和文化支撐。有專家(2003)認為,地方高校要緊密圍繞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優先發展與高新技術產業相關的學科專業,重視發展直接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適應勞動力市場變化的專業。鼓勵教師和科研人員更多地為地方經濟作咨詢顧問、技術指導。要按照地方產業發展規劃,依托地方資源,大力興辦科技產業,實現地方傳統產業的升級換代和提高產品科技附加值。增強時地方經濟發展產生輻射帶動作用。趙懷禮、王志剛(2007)認為。地方高校要向社會開放圖書館、體育館等設施,與社會共享資源;組織文化活動,開展文化傳播,擴大學校的社會影響。

4、要建設有利于地方高校開展社會服務的體制機制。王旭東(2007)認為,地方高校要成立社會服務工作專門機構,將社會服務工作納入學校的規劃和計劃,統籌規劃和具體實施學校的社會服務工作。時教師履行必要的社會服務職責提出明確要求,建立社會服務工作激勵機制,將開展社會服務工作情況納入干部教師考核指標體系。結合專業教學和專業實習實踐,組織多種形式和內容的學生社會服務活動,培養學生的社會服務意識和能力。

四、地方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研究展望

目前,在我國1700多所高校中,部委院校僅100多所,1600多所高校都屬地方院校,地方高校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主體部分。因此,開展地方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研究有利于開辟我國高校服務社會發展,社會發展推動高校前進的新局面。

綜觀近年來地方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研究,可以反映出以下幾方面的特征:(1)對地方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問題已經進行了較多的探討,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這些探討為進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可供借鑒的經驗。(2)研究側重于地方高校的共性,結合各地實際以及如何發揮地方高校的優勢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積極參與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的研究還比較欠缺,尤其是對地方中心城市院校的個性研究不夠。(3)策略和途徑研究可操作性不強,對于落實這些政策建議的具體機制研究不夠。系統、深入的地方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專題研究還有待進一步開展。

責編:賈偉

地方課程論文范文第5篇

“高考試題不僅有檢測功能、選拔功能,更有引領作用。因為每一份試卷都飽含著命題團隊全體成員的無數心血,其中既有對課改理念的滲透、對課程標準的領會,也有對考試大綱的識讀、對教科書的理解,更有對中學歷史教與學方向性的思考?!盵1]因此,認真研究高考試題,悉心領會命題專家的設計意圖,將有利于我們解決“學什么”“怎么學”“教什么”“怎么教”“為什么學”“為什么教”等基本教學問題。筆者通覽2018年高考全國卷I,發現“比較類”試題占有較大比重,如“橫向比較類”的第24、25、27、28題等,“縱向比較類”第31、34、35、41、45、47題等,共計83分,從賦分值看約占63.85%。

為什么命題專家如此青睞“比較類”試題?他們到底想向中學一線教師傳遞哪些信息?“比較”之于“史學”到底有何意義?它與“課標”“考綱”“教科書”之間到底是什么關系?作為中學歷史教師,我們該如何組織此類教學呢?

一、理論探微

什么是“比較”?《辭?!方忉尀椋骸按_定事物間相同點和相異點的方法。根據一定的標準把彼此有某種聯系的事物加以對照,從而確定其相同與相異之點,便可以對事物作初步的分類。只有在對各個事物的內部矛盾的各個方面進行比較后,才能把握事物間的內在聯系,認識事物的本質?!笨梢?,比較方法普遍存在于各種形式的認知活動中。

歷史研究中的比較思想與實踐源遠流長,中西皆然。在我國,“仲尼因魯史策書成文,考其真偽”而訂立《春秋》,其中就包含著對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歷史的比較研究;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也是通過對希臘、波斯的比較,寫成了西方史學史上第一部較完備的史學著作《歷史》?,F代意義上的比較史學興起于二戰后,它是一種在明確的理論指導下,依照一定的規則,對各種歷史現象進行歷時性和共時性比較的研究方法。一般認為,法國著名歷史學家馬克·布洛赫(Marc Bloch,1886-1944)的比較史學的理論和實踐,直接推動了當代西方比較史學的發展。布洛赫認為,對歷史進行比較的目的在于揭示歷史現象的“相似點和不同點,并在可能的范圍內對這些相似點和不同點做出解釋”。[2]一般認為,馬氏是現代意義上的“比較史學”的開山鼻祖。

馬克思指出:“要了解一個限定的歷史時期,必須跳出它的局限,把它與其他歷史時期相比較?!盵3]恩格斯強調:“要對資產階級經濟學全面地進行這樣的批判,只知道資本主義的產生、交換和分配的形式是不夠的。對于發生在這些形式之前的或者在比較不發達的國家內和這些形式同時并存的那些形式,同樣必須加以研究和比較,至少是概括地加以研究和比較。到目前為止,總的來說,只有馬克思進行過這種研究和比較?!盵4]列寧認為:“把馬克思和恩格斯有關英美工人運動的言論,同有關德國工人運動的言論比較一下,是大有益處的。如果注意到在德國和英美兩國資本主義處于不同發展階段以及資產階級在各該國全部政治生活中的統治形式各不相同這一事實,那么這種比較的意義就更加重大了?!盵5]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也高度重視歷史比較研究方法的運用??梢?,比較確實是一種有效的、必不可少的歷史學習與研究方法。

劉軍甚至提出:“比較于史學是自然內在的,自然到呼吸于生命一樣?!薄笆穼W沒有比較的確是無法想象的。比較于史學不是一種外在的方法,而是一種內在的必需?!盵6]可見,“比較”原本就是“史學”的應有之義!

二、試題評析

“歷史比較主要作為一種宏觀歷史研究方法,通過對不同空間、不同時間的歷史現象(事物、概念、過程)進行比較研究、以求同求異,求常求變,從中尋求一般規律和特殊規律,以擴大和加深對于歷史的認識?!盵7]可見,歷史比較可以分為兩類:“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橫向比較,是基于歷史“共時性”特征的比較,主要對比不同民族、地區的生活狀況、歷史進程等,發現它們之間的異同,得出對把握世界歷史發展規律有價值的普遍性結論,進而為本民族、本地區的歷史提供一個更為廣闊的人類史背景,并為其未來的發展提供借鑒??v向比較,是基于歷史“歷時性”特征的比較,主要對比同一個民族、地區在時間序列中的發展進程,發現其中變和不變的特質,從中總結出可以遵循的規律。

1.試題解析

例1:(2018·全國卷I·24)《墨子》中有關于“圓”“直線”“正方形”“倍”的定義,對杠桿原理、聲音傳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論述,還有機械制造方面的記載。這反映出,《墨子》(  )

A.匯集了諸子百家的思想精華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學體系

C.包含了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D.體現了貴族階層的旨趣

解答本題必須要熟知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基本概況,理解儒、墨、道、法等流派的主要思想主張,隱含了“比較”的要求,即通過橫向比較得出墨家思想不同于其他流派的基本特征。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的重要社會轉型期,思想文化高度繁榮,各家各派秉承“救世”“立國”的初衷紛紛著書立說,闡發自己的思想主張,各派因階級立場、地域文化、思想家個人成長經歷、師承關系等原因而異?!赌印分饕U發墨家思想,不是“百家”“思想精華”的匯編,即使號稱集諸子百家思想于一爐的“雜家”學派,也未能匯集百家之精華,故A項錯誤;因階級和時代局限,這一時期“百家”各自為政,都未能形成“完整”“科學”的思想體系,故B項錯誤;C項符合墨家階級身份即小生產者的立場,且材料中數學、物理學、機械制造等相關信息,源于底層民眾社會生活經歷,是其豐富社會生活實踐經驗的思想“結晶”,體現了唯物史觀中“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等基本觀點,故C項正確;D項跨越流派界限,為孔子、老子等沒落奴隸主貴族的思想特征,故D項不合題意。參考答案為C。

例2:(2018·全國卷I·4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中國基層社會治理歷史悠久。改革開放以后,村民自治成為中國億萬農民的偉大創造。

材料一:宋代一些地方實行鄉約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揚善懲惡,制定規約進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間組織和相關的賞罰制度。明清時期,宣講“圣諭”成為鄉約最重要的內容。當時,由地方官吏廣泛推行鄉約制度,設立鄉約組織,每月召集百姓宣講、教化??滴蹙拍觐C布了鄉約組織必須宣講的《上諭十六條》,內容包含“重農桑以足衣食”“訓子弟以禁非為”等。

——據楊開道《中國鄉約制度》等

材料二:清末,時人認為“地方自治者,為今世界立國之基礎……于救亡之事,至為切要”。1909年,清政府頒布《城鎮鄉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區劃分城鎮和鄉兩級,設立議事會為議決機關,議員由選民互選充任。

——據張海鵬主編《中國近代通史》

材料三:20世紀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發展,到1997年底,全國共有91萬個村民委員會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大部分農村有90%以上的選民參加了選舉。1998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村民委員會是我國農村基層社會的群眾自治組織。

——據郭德宏等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專題史稿》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宋代到明清時期鄉約制度的變化,并說明鄉約制度的積極作用。(12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清末城鎮鄉地方自治的歷史背景。(9分)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村民自治的意義。(4分)

本題以“中國基層社會治理”為考查主題,取材于《中國鄉約制度》《中國近代通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專題史稿》等著述,梳理了歷宋、明清、近代至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地方管理中基層社會治理的演變歷程:古代“鄉約制度”、近代“城鎮鄉地方自治”和新時期“村民自治”的縱向發展脈絡,凸顯了歷史發展的繼承性、漸進性、交融性和時代性等基本特征,既用“小現象”即“具有中國特色的地方基層管理制度”,說明了“大問題”即“我國民主政治發展之路”,又隱含了對“新課標”中“唯物史觀”“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史料實證”和“家國情懷”等素養的考查,也從一定程度上關照了“鄉村振興戰略”等社會熱點問題。參考答案(略)

2.關聯“素養”

從對第24題、第41題的解析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比較”是提升“素養”的有效路徑之一,具體來說:

第一,“橫向比較”在強調“共時性”的同時必然關照“異域性”,“縱向比較”在凸顯“歷時性”的基礎上關注“共域性”??梢?,只要涉及到“比較”方法就必然需要深諳“時空觀念”素養的基本規定性要素,明確歷史學科和歷史知識賴以依存的基本特質。

第二,通過對各種歷史現象、人物和事件的比較研究,求同析異,透過現象看本質,進而揭示歷史發展的普遍規律和特殊規律。馬克思主義歷史科學的根本任務,是要通過分析具體的歷史過程、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揭示人類歷史運動的規律。這也正是我們踐行“唯物史觀”的具體要求。

第三,有助于突破狹隘的民族、地域和文化偏見,公正、客觀地看待各地區、各民族的歷史,以增加史學的現實感,從而認清國情。因為正是通過對各國歷史的比較考察,我們才能清醒地認識到各國的長處和短處,進而培養我們的“家國情懷”素養。

第四,有助于我們轉換歷史思維的角度,開闊視野,學會從多種角度認識問題,促進新的思想觀點的產生,得出符合自己認知水平和基于歷史史實的“合理”結論,從而推動“歷史解釋”素養的升華。

第五,有助于促進“史”“論”的有機結合。在史學研究中,既不能片面強調理論,忽視史料;也不能片面強調史料,輕視理論。正確的做法是既要克服空洞的理論化的傾向,又要反對用對史料的分類、排比代替對歷史規律的探索的傾向。當我們在掌握了大量可靠的史料的基礎上,通過比較發現歷史現象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對此進行解釋時,就必然涉及許多理論問題。解釋的過程就是一種更高層次上的比較過程,這個過程既需要我們掌握充分的史實,又需要我們具備相應的理論思維能力,兼具了“歷史解釋”和“史料實證”素養的培育功能。

總之,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是一個有機整體,“比較”涵蓋了歷史學科五大素養的具體所指,是中學一線教師踐行新課標“素養”提升的重要路徑之一。

三、教學示例

“比較”之于“史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素養”熾熱的當下更顯突出?;谏衔膶Α暗?4題”的解析,筆者以“儒、墨家思想”為例進行比較教學,按“橫比”與“縱比”兩個環節進行。其中,“橫比”內容根據范文瀾先生的《中國通史簡編》[8]整理而得(見表1)

“縱比”主要通過對比分析儒、墨學說發展的基本概況設問:儒、墨同為“顯學”,為何儒家能成為漢以后長期占統治地位的政治指導思想,而墨家卻中途失傳?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墨家只看統一面,放棄斗爭性,勸告兩大敵對階級在同一性上實行尚同兼愛,這種學說自然只是一些天真的幻想;儒家主張用禮來節制對人民的剝削,借以緩和階級間的斗爭性;主張仁民愛物,尚德緩刑,借以擴大階級間的同一性。儒家學說較為接近對立統一的法則,更能適應社會現實的需要,而且兼收并蓄,寬容開放,善于吸納各家各派的思想主張,如西漢“董學”、宋明“理學”等里程碑式的發展軌跡即為明證。

可見,中學歷史教學中“比較”方法的適時運用,不僅能增進對教科書主干知識的理解,通透知識間的關系與發展軌跡,還能切實提升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總之,基于高考試題“檢測”“選拔”功能和“引領作用”的研究,是中學歷史教師的“必修課”。據此,我們可以透過對試題中“課改理念”的關聯(如何學會學習)、“課程標準”的領悟(試題素養立意),加深對“考綱”的識讀(“中外關聯”為“橫比”,“貫通古今”為“縱比”)和“教材”的理解(“通史+專題”的編寫體例),以便我們能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更加明確“學什么”“怎么學”“教什么”“怎么教”“為什么學”“為什么教”。2018年高考全國卷I所蘊含的“比較史學”思想與方法為我們打通“學”“教”“考”三大環節提供了切實的“引領作用”,因為無論是學生的“學”,教師的“教”,還是專家的“考”,都繞不開“比較”方法的靈活運用??梢哉f,“比較”是鏈接“學”“教”“考”的有力粘合劑,更是促成新課標中“素養”提升的有效路徑之一,理應高度關注!

【注釋】

[1]何成剛,張漢林,沈為慧:《專家解碼:高分突破·歷史》,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3年,第1頁。

[2]葛懋春,姜義華:《歷史比較研究法》,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104頁。

[3]馬克思:《十八世紀外交史內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87頁。

[4]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90頁。

[5]列寧:《列寧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93頁。

[6]劉軍:《比較史學雜談》,《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5期。

[7]楊超:《高校世界史教學中西比較教學法的創新與應用》,《繼續教育研究》2011年第1期。

[8]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修訂本)》(第一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220-221頁。

上一篇:老師教學論文下一篇:大學教師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