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挫折教育范文

2023-09-07

挫折教育范文第1篇

《礁石》一詩中寫道:“一個浪,一個浪,無休無止地打過來,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被打成碎末,散開……它的臉上和身上,像刀砍過一樣,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著微笑,看著海洋。”

讀了這首詩,會令人自然地想到浩瀚的大海,它永遠不停地翻著巨浪。海上的任何一只航船,都會或多或少地經受風暴與巨浪的洗禮。這不正像一個人一生的路上,無論如何都不會一帆風順,而總是伴隨著大大小小的挫折嗎?朋友,當挫折來臨時,你會如何面對它呢?告訴你,面對挫折一定不愁眉不展,而應勇敢無畏地含著笑容去面對!

挫折只不過是強者成功路上的一塊墊腳石。這是因為,他們在面對挫折時,并不畏縮,而是微笑地迎接一切。這微笑并不是漫不經心的,相反地,它恰恰反映了一個人有足夠的勇氣接受挫折的挑戰。這樣,他們才能清醒地審視挫折,從中發現自己的錯誤與不足,然后想方設法在今后去修正與彌補。同時,在努力戰勝挫折的過程中,他們鍛煉出更頑強的意志,鑄就了更堅利的精神之劍,更有助于在今后的路上披荊斬棘,勇往直前,最終摘取成功的桂冠。有時我們可能會認為自己遭受的挫折很大,但是和在雙腿殘廢、雙目失明后仍堅持以寫作進行斗爭的保爾·柯察金比一比;和身患絕癥卻依然樂觀面對生活的抗癌明星們比一比;和在腥風血雨的革命年代里義無反顧地赴湯蹈火的先烈們比一比,我們的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我們難道不應該像他們一樣微笑地面對挫折,勇敢地向困境挑戰么?所以,我們在面對挫折時,應該勇敢地、微笑地迎接它。如果你鼓起勇氣,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戰勝挫折,那么你就會發現,挫折的陰云被驅散后,頭上是一片多么美的天空。反之,如果你面對挫折只會嘆息,失掉了前行的勇氣,那么你必將被困頓束縛,被天空中逐漸濃密的黑云所吞沒。

年輕的朋友們,讓我們含笑地面對人生道路上每一個挫折吧!

用心

愛心

挫折教育范文第2篇

對幼兒進行挫折教育要依據其年齡特點來進行。我們認為, 其要點主要有:

第一, 應讓幼兒參加各種活動。目前, 不少幼兒缺乏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其實, 這種適應能力只有在適度變化的逆境中才會變得更加強大。適度的“勞累”反而有利于幼兒的健康。如節假日帶孩子徒步郊游、爬山、逛公園等, 都是很好地鍛煉身體的方法, 能讓孩子從中體驗到勞累, 體驗到艱辛, 知道生活中只有有所付出, 才會有所收獲。

第二, 利用榜樣教育幼兒。幼兒的思維具有直觀性, 生動活潑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動幼兒。在日常生活中, 向他們講述一些名人在挫折中成長并獲得成功的事例, 讓幼兒以這些名人做榜樣, 不畏挫折;要注意父母和老師的榜樣作用。在幼兒眼中, 父母和老師非常高大, 無所不能, 他們對待挫折的態度和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態度和行為。所以, 教師和家長也要以身作則, 以自己的行動為孩子樹立榜樣, 教育孩子勇于面對困難, 面對挑戰。

第三, 有意識地創設和利用一些困難情境訓練幼兒。經歷一定的挫折, 對形成幼兒的堅強意志是極為有益的。孩子摔倒了之后再爬起來, 對于他們來說, 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磨煉過程。感受挫折和失敗, 并且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戰勝它, 就會為以后克服更大的困難和挫折奠定基礎。孩子通過用自己的力量去辦成某件事情, 積累某些經驗, 可以比較客觀地認識自己的能力, 產生一種求勝欲望和信心。因此, 我們在有意識地安排一些可能失敗的難題給幼兒時, 要教給他們一些擺脫困難、解決矛盾、克服困難的方法, 讓他們憑著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它、戰勝它。

在創設和利用困難情境的過程中, 我們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必須注意適度和適量。為幼兒設置的情境, 既能引起他們的挫折感但又不能太難, 應是讓幼兒通過努力可以克服的。同時, 幼兒一次面臨的難題也不能太多。適度和適量的挫折能使孩子自我調整心態, 正確地選擇外部行為, 克服困難, 追求下一個目標;過度的挫折會損傷孩子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使他們產生嚴重的挫折感、恐懼感, 最終喪失興趣和信心。

2.在孩子遇到困難要退縮時, 應鼓勵他們, 讓他們認識到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挫折, 關鍵在于我們如何正確地認識和對待它, 只有鼓起勇氣努力向前, 才能最終克服困難, 戰勝挫折。另外, 在孩子做出很大努力取得一定成績時, 要及時肯定, 讓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

3.對陷入嚴重挫折情境中的幼兒要及時進行疏導。如幫助孩子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客觀原因, 找出失敗的癥結所在等, 防止孩子由此產生失望、冷淡、嫉妒等不良的心理反應。在必要時可幫助孩子一步步地實現目標, 讓他們體會只有戰勝了困難才能前進, 而進步、達標的全過程就是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在平時, 要善于觀察孩子的活動, 把握其發展趨勢, 如果孩子在克服困難時幾經嘗試均告失敗, 就應及時給予具體幫助。

第四, 要多為孩子創設與同伴交往的機會。與同伴交往可以使幼兒發現與自己不同的觀點, 從而更好地認識他人和自己, 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在同伴群體中, 幼兒往往會經歷一些挫折, 如觀點不一致, 屈從于被領導的地位等, 這樣他們就必然要在不斷地磨煉中學會如何友好相處, 如何合作, 從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這種磨煉有助于提高幼兒的耐挫力。另外, 同伴之間的相互交流和指導, 也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克服困難、解決問題。

第五, 鼓勵、贊揚, 改變幼兒的受挫意識。自信心是一種強大的內部動力, 能激勵人在對事物和現狀具有一定認識的基礎上, 堅持不懈地運用自己的智慧完成任務, 追求既定目標, 實現自己的理想。幼兒只有不斷得到鼓勵, 才能在困難面前淡化和改變受挫意識, 獲得安全感和自信心。教師要鼓勵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 使幼兒的受挫意識得以改變, 同時提高他們繼續嘗試的勇氣和信心。在幼兒未完成任務時, 要具體分析, 必要時進行啟發、引導, 切不要說喪氣話, 更不能訓斥。

挫折教育范文第3篇

摘要:用自編大學生挫折感問卷,通過分層隨機抽樣的調查方法,對重慶市某大學在校1320名學生的挫折感特點進行調查,研究發現大學生在學習、就業以及學校管理三個維度上的挫折感較強烈,而且不同性別、不同生源、不同專業的大學生在學習、人際關系、戀愛、生活、就業和學校管理等維度上存在差異。在挫折感特點研究基礎上,文章進一步對引起大學生挫折感的內外兩方面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提出相應對策,即根據大學生挫折特點開展工作,一方面貫徹挫折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建立五級干預體系,整合校內外各種資源,全方位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挫折感;大學生;特點;原因;管理對策

一、引言

挫折是指人們在目標實現過程中遇到的障礙,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必然要面臨的問題;挫折感是遭遇挫折而產生的緊張狀態與消極的情緒感受。由于當前社會環境的急劇變化和日益復雜化,對每個人的心理適應能力都是一個挑戰,尤其對正處于青春期向成熟期過渡的大學生來說更是如此,他們一方面經歷的挫折磨練較少,加上對社會認識和實踐的不足和局限性;另一方面又有較高的自我要求和期待,情感體驗強烈容易波動,心理的壓力和沖突更為劇烈,成為最容易產生挫折感的特殊群體。

強烈持久的挫折感勢必影響心態的平衡和自身愉快感,在缺乏有效的心理調整和應付方式的情況下,極易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如抑郁、焦慮、自卑等;同時美國耶魯大學社會心理學家Dollard和Miller等人提出“挫折一侵犯(攻擊)理論”,指出挫折還可能誘發一系列不同的反應,其中之一就是誘發某種侵犯形式,這種侵犯行為既可以指向內部,如自殺、自虐等,也可以指向外部,如打架斗毆等,有研究發現超過三成大學生稱遭遇挫折是導致自殺的潛在誘因。因此,了解和掌握大學生挫折感現狀,是維護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是建設和諧校園的基礎工作之一。

2004年lO月1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指出“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根據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注意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良品格,增強大學生克服困難、經受考驗、承受挫折的能力”。因此研究挫折感現象及其發展趨勢,正確分析當代大學生的挫折心理,提高學生對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并在此基礎上深入研究當代大學生挫折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與長遠意義,這也成為高校教育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國內一些學者對大學生的挫折感及挫折承受力的研究,基本上處于理論研究多而實證研究少的狀況。在僅有的一些實證研究中,有面向大學生社會心理承受力的現狀調查,發現當代大學生不同程度的遭遇過九個方面的挫折,如學習、交往、適應、戀愛、情緒、健康、就業、家庭和學校等方面;在對成都部分高校的調查中發現大學生在學業、人際關系、戀愛方面挫折感較強;針對師范大學學生的挫折感進行調查,發現大學生挫折感差異主要表現在情感和學業方面;針對醫科大學學生在人際關系、學習壓力、喪失等方面挫折感強烈;還有西部地區獨立院校的大學生在學習、情感與生活能力上挫折承受力較差。一方面理論與實證研究比例失衡的狀況,需要加強實證研究;另一方面不同性質的大學,如綜合與師范類,文科、醫學與工科性質院校,公辦與獨立院校是否存在差異,也需要進行相應研究。因此本文選擇重慶地區某公辦以工科為主的大學學生進行調研,對大學生目前挫折感現狀及特點進行研究,并對高校的學生工作和管理提供參考依據。

二、研究方法

(一)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編的大學生挫折感問卷對重慶某高校大學生進行調查,該問卷共有32個項目,涵蓋學習、人際關系、情感、生理與生活、就業以及學校管理六個方面。問卷采用Likert5點法記分,即挫折感非常強烈為5分,非常弱為1分。該調查問卷分半相關系數rn=0.803,各維度的內部一致性信度Cronbaeh α系數都超過了0.75,各維度得分與總分的Pearson相關系數在0.684~0.788之間(p<0.01),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

(二)被試

按照分層隨機抽樣的原則,在重慶某高校進行大面積施測,共發放問卷1400份,收回有效問卷1320份,回收率94.3%,調查對象基本情況如表1。

在樣本選擇上,問卷發放在年級比例上有所側重,主要原因是,大三學生已經在大學生活了一段時間,了解熟悉大學生活,而且他們即將畢業但距離畢業還有一段時間,他們面臨的現實問題和思考內容較全面地圍繞著學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考慮到大一新生軍訓以及大四學生找工作的特殊原因。問卷發放與回收存在一定難度,而且有研究發現大學生遭遇挫折的頻度隨進校時間呈拋物線形,即大學二三年級遇到的挫折較多,因此本研究主要側重于本科大二升人大三的學生。

同時考慮到該校是偏重于工科的綜合性大學,因此問卷發放過程中也采取分層隨機抽樣的方式進行,問卷發放比例與該校專業人數、男女人數、學生來源比例基本吻合,具體的專業構成比例如表2。

由研究者介紹測試要求和指導語,現場使用問卷對大學生進行集體施測。數據采用SPSS14.0軟件包進行描述性統計和差異檢驗分析。

三、調查結果

(一)大學生挫折感的程度狀況

問卷采用Likert5點法記分,因此得分越接近5,說明挫折感程度越強烈。調查發現大學生在其中16個題項的挫折感較弱;其中7個題項體驗到一些挫折感;還有9個題項,多數被試感受到較強烈的挫折感。如圖1所示。

題1、題9、題13、題18、題28、題29、題31、題32的平均數和眾數的度量指標值都比較大,其中第1題(老師能力素質太差)、第18題(課程安排不合理)、第31題(課余生活不夠豐富)、第32題(不夠重視學生心理教育)四個題項屬于學校管理因子;第9題(考試未取得理想成績)、第28題(學業壓力大)兩個題項屬于學習因子;第13題(社會就業壓力大深感前途未卜)、第29題(不知道畢業后想干什么所以感到迷茫)屬于就業因子。表明該校大學生在學校管理、學習、就業三方面體驗到較強烈的挫折感。

(二)不同性別大學生的挫折感差異比較

為了了解男女大學生在挫折感體驗中的特點,對數據進行t檢驗,結果(表3)表明,大學生挫折感在性別上具有顯著差異??傮w上男生的挫折感強于女生,而且在學習、人際關系、生活和學校管理上男生比女生更容易體驗到挫折感,并且差異非常顯著;在戀愛方面男生和女生的差異比較顯著,男生的挫折感更強烈;在就業挫折感上,女生比男生的挫折感更高,但男女之間差異不明顯。

這可能是由于男性在社會中承擔的責任和壓力更大,所以在學習上男生的挫折感比女生強;在戀愛

中一般由男生采取主動,所以更容易產生挫折感:而且男生的性格容易沖動、缺乏耐心、不拘小節,因此在生活自理上困擾較多,而且容易造成人際沖突,也更容易出現對學校管理不滿等挫折情境。

進一步對題項進行t檢驗(表4)結果顯示,除了在就業方面,女生顯示出比男生更多的擔憂和迷茫外,這與工科院校中男生較女生在就業中更有優勢的現狀有關。在其他方面女生的挫折感均低于男生,說明女大學生在人際關系相處、學業問題調適、生活安排的能力上優于男大學生,同時對家庭壓力的感知和對學校管理問題方面女大學生體驗更少的挫折感。

(三)不同生源大學生的挫折感差異比較

為了考察不同生源地學生進入大學后的挫折感表現,對重慶本地和外地生源在不同方面的挫折感進行t檢驗,結果表明(表5)重慶本地生源的大學生總體上體驗的挫折感程度強于外地學生,而且在學習、戀愛、就業、學校管理四個維度中的挫折感都略高于外地學生;而外地生源學生在人際關系、生理生活兩個維度中體驗的挫折感更強,但這些差異并不顯著。

進一步在對題項進行t檢驗時發現,不同生源的學生在三方面存在差異,重慶本地學生比外地學生更加關注老師的能力素質(p=0.016*)和學校課程安排(p=0.020*),也更容易體驗到挫折感;外地學生在環境適應上更容易體驗到挫折感(p=O.000**),這與實際情況比較相符。

(四)不同專業大學生的挫折感差異比較

由于該校擁有七個不同的專業類別,隸屬于不同的學院,管理及教學方式均有不同,因此對不同專業大學生在不同維度上進行單因素方差檢驗。結果表明不同專業的大學生在人際關系、戀愛、就業以及學校管理四個方面的挫折感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在學習維度中差異明顯,在生活維度和總分上沒有明顯差異,如表6所示。

通過表6可以看出,在學習維度中文學專業的學生挫折感最強,藝術類學生次之,這可能是由于有些學生進校時學習能力就較差,或者是因為這些專業的學生學習壓力更大;在人際關系維度上挫折感最強的是法學專業的學生,經濟學類、管理類學生次之,這可能與文科學生情感豐富、細膩,與人交往中較敏感有關;在戀愛維度中挫折感較強的是法學類、管理學類和工學類學生,前面兩個文科專業的學生也可能與細膩和豐富的情感特點有關,而工學專業在戀愛方面挫折感較強,可能由于學習壓力大,功課較多,工科男生人數比例遠遠高于女生比例,無暇結識和交往異性有關,也與他們不善言辭,愧于表白的特點有關;在生活維度中法學類學生的挫折感最強,理學類學生次之;在就業維度中文學專業的學生挫折感最強,藝術類和經濟學類學生次之,這可能與三個專業的就業形勢比較嚴峻有關;在學校管理方面文學專業的學生體驗到的挫折感最強烈,藝術類、工學類、管理學類、理學類學生的挫折感較強烈,這可能說明這些專業的學生對學校的管理的依賴性更強有關。

四、大學生挫折感原因分析

上述研究與以往研究取得了比較一致的結果,大學生挫折感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表明大學生挫折感源是一個涵蓋面較廣、較復雜的內容??傮w上看,大學生目前在學業和就業方面體驗到的挫折感最強,而且對學校管理方面較敏感,同時挫折感體驗在不同性別、不同專業的學生中也廣泛存在差異。

雖然挫折感是一種主觀感受,但挫折感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內部和外部兩個原因。內部原因主要指個體自身的原因,表現為對挫折的不同感知,如不同的人對待同一挫折會有不同的認識和體驗;外部原因主要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學校環境和家庭環境方面。

(一)內部原因

挫折一般由挫折情境、挫折認知、挫折反應三個部分組成。在這三個因素中,挫折認知是最重要的因素,挫折反應的性質及程度,主要取決于挫折認知。挫折認知是指人們對挫折情境的知覺、認識和評價,它既可以是對實際遭遇到的挫折情境的認知,也可以是對想象中可能出現的挫折情境的認知,因此不同的人對相同的挫折情境所產生的主觀心理壓力也不盡相同。美國臨床心理學家Ellis創立的合理情緒療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簡稱RET)也體現出這一思想,他指出人們的情緒及行為反應與人們對事物的想法、看法有關。挫折是否引起人的情緒惡化,不在于挫折本身,而在于人們對挫折的認識,在這些想法和看法背后,有著人們對一類事物的共同看法,這就是信念。合理的信念會引起人們對事物的適當的、適度的情緒反應;而不合理的信念則相反,會導致不適當的情緒和行為反應。當人們堅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長期處于不良的情緒狀態之中時,最終將會導致情緒障礙的產生;如果減少不合理信念,則大部分的困擾和問題可能減少或消除。因此大學生挫折心理產生的過程中,外界環境只是產生了挫折的情境,根本原因在于大學生自身的原因。

挫折雖然難以避免,但在遭遇同樣的挫折時,不同人的不同表現,體現出人們不同的挫折承受力(frustration tolerance),或逆境商數(adversity quo-tient,簡稱AQ)。個體適應挫折、抗御挫折,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能力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挫折感。因此大學生挫折感的產生與他們自身對挫折的認知、挫折承受力和AQ息息相關。

(二)外部原因

中國傳統的應試教育體制注重知識的傳授忽略學習方法的傳授,注重成績而忽視能力,使得學生為了學習而學習,缺乏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尤其當前高校普遍實行學分制之后,學生中留級生、降級生、重修生、補考生屢見不鮮,使得學生表現出對成績的過分關注,被迫圍著成績打轉,這是引發大學生學業壓力的重要外部因素。而且應試教育體制中忽略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大部分學生缺乏相應的生存生活技能,如在人際交往、生活自理方面能力不足也是產生挫折感的重要原因。

同時社會環境的急劇變化和日益復雜化,如嚴峻的就業形勢也讓當代大學生壓力倍增,在本次調查過程中女生比男生更多地感受到就業方面的挫折感,這與女生就業環境更惡劣不無關系。自1999年開始高等學校連續擴招,和2002年起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一直維持在70%左右,這種就業率有限與龐大的畢業生基數使得大學生就業問題日益嚴峻。

另外,在外部原因中學校管理因素也不容忽視。一方面學校環境是大學生最熟悉、最重要、最直接的生活環境,例如學生對校園環境、學習氛圍、硬件設施的感知直接對其行為和心理產生重要影響;另一方面學校管理水平、課程設置情況、教師業務素養、教學效果直接對學生的學習感受和能力塑造產生影響,在本研究中很多大學生都表示出對學校管理的關注并因其產生過挫折感。

五、心理健康教育實施建議

本研究著眼于大學生的挫折感現狀和特點,并在此基礎上對高校教育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議。在調查中發現,大學生挫折感在不同性別、不同生源和不

同專業中存在差異。因此在學校教育管理中就應該注重“對癥下藥”的策略和方式,有針對性地開展有效率的工作。在該校學生中男生在學習、人際關系、戀愛、生理生活、學校管理五個維度上的挫折感都高于女生,所以在學校管理中,尤其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應注重這樣的性別差異,更加重視男生中學習、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問題,而更加關心女生在就業中遇到的問題;在不同生源的學生管理中的工作也應有不同側重,具體表現在應更加關心和指導外地生源學生的生活適應問題;而對不同專業的挫折感差異比較結果表明,管理中應更加注重對文學、藝術和經濟學專業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一方面引導他們正確地分析就業形勢,轉變就業觀念;另一方面還應設立求職技能訓練等課程或活動。

同時在本次調查中大學生對學校課程設置和教師素質較為關注,對該校課余生活不夠豐富和未開設心理教育課程產生不滿情緒。因此對學校而言,一方面有針對性的解決不同性別、生源、專業大學生的管理方式,是有效消除挫折感的重要途徑;另一方面,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貫徹挫折教育的理念和建立積極干預體系也是亟待提上日程的任務,這也是根本消除大學生挫折感帶來的心理危機,構建和諧校園,培育高素質人才的重要方法。

(一)樹立挫折教育理念

總體上說,大學生群體比一般群體對自我有更高的要求,過高的責任感或成就動機可導致焦慮、強迫和不良的精神體驗,對現實和未來有過度的期待,在缺乏有效的心理調整和應付方式的情況下,將對心理健康產生消極影響。所以高校應把挫折教育理念融入學校的教育管理思想中。

德國教育人類學家博爾諾夫提出的非連續性教育思想認為,教育并非是一帆風順的坦途,在教育實施的過程中,時時刻刻可能遭遇到一些干擾因素,這種干擾深深地埋藏于人類存在的本質中,因此一瞬間的突然影響有可能使學生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所以教育者就有責任引導、促進這種非連續性發展,在教育中貫徹挫折教育理念,重視學生耐挫力的提高,這也是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挫折教育就是以馬克思主義人生觀為指導,以心理學為依托,以教育學為基礎,并結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與機制,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利用和創設條件使他們養成勇于克服困難、經受挫折的能力。因此一方面應將挫折教育滲透到大學生的生活、學習的各個環節中,通過自然、真實的挫折情境使學生積累挫折經驗;另一方面還應通過開展團體心理輔導、心理訓練營等活動,積極創設條件對大學生進行集中“訓練”。

此外在課程安排上還應增開大學生心理健康等課程,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幫助學生正確看待挫折,樹立正確的挫折觀。讓學生既能認識到遭遇挫折是必然的,它是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又能認識到挫折的兩面性,它給人帶來煩惱、痛苦的同時也可能使人奮起。這就要求教育者必須樹立正確的挫折教育觀念,形成明確的挫折教育意識。

(二)建立積極干預體系

積極心理學的發展也為大學生挫折教育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那就是積極預防。所謂積極預防就是發揮人性中的優點,培養積極的人格力量,教育的核心意義在于從原來過于關注學生所存在的問題而轉向關注學生的積極體驗和積極品質。有學者曾針對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措施中提出高校應建立包括學生、老師、心理健康中心、家庭和醫院在內的五級防護體系,在大學生挫折心理問題中高校也可構建相應教育和干預體系。

其一,學生自我調適的一級干預。挫折認知是產生挫折體驗的重要原因,因此通過改變挫折認知消除挫折感無疑成為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在高校貫徹的挫折教育實質就是增強學生挫折承受力,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因此在面臨挫折時,首先是學會辯證的看待挫折,其次是增強耐挫能力,這也是解決挫折帶來心理問題及攻擊行為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其二,團體互助的二級干預。在校大學生都是生活在一個團體中,如宿舍和班級。集體中的成員交往非常密切,因此能夠最短時間了解他人的心理狀態,能以最快速度做出反應,而且同輩之間的交流更能引起共鳴,所以高校教育中應注重提高大學生互幫互助的意識。

其三,輔導員參與的三級干預。輔導員是高校教育管理中最接近學生的工作者,他們比其他老師更了解學生,也有更多的時間和學生相處,因此能夠比較及時發現學生出現的挫折危機,并能有效組織和利用團體互助的優勢,所以高校輔導員應主動地學習心理學知識,給學生提供科學的專業支持。

其四,心理健康中心參與的四級干預。除了發揮個人和團體的作用外,高校還應積極利用機構組織的作用。學校應設置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過舉辦有關的論壇和講座,在知識宣傳普及、校園氛圍營造等方面發揮專業機構的作用。而且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工作人員在心理問題輔導方面的專業性更強,還能對挫折感較強烈的學生提供更有效的指導,通過心理咨詢、心理測試、心理訓練等工作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其五,家庭和社會參與的五級干預。高校除了挖掘校內資源之外,還應主動爭取家庭、社會的配合。一方面通過與學生家長保持聯系,使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家庭心理輔導同步,發揮各自的長處;另一方面還可通過廣播、報刊、影視等宣傳媒介,形成正確的社會導向。將高校、家庭、社會的有效資源進行結合,形成教育的合力。

綜上所述,高校教育管理中應通過樹立挫折教育理念,整合來自學生、老師、機構、家庭、社會等校內外的各種資源,形成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態勢,使大學生在科學的指導下獲得充分的支持,從而成為積極面對挫折適應社會的高素質人才。本研究通過對重慶一家公辦高校的大學生心理挫折感的基本情況及特點進行調研,對挫折感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高校管理的對策建議,對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方針政策制定提供了一定的方向,不過由于取樣的局限,本研究的調查結論在推廣中尚需進一步進行驗證研究。

挫折教育范文第4篇

淺談中學生挫折教育 內容提要:

人生的旅途總會遇到種種的坎坷和挫折,在教育過程中,對受教育者開展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孩子因受挫折而離家出走、甚至是自殺現象屢見不鮮。究其原因是因為現在孩子們的生活太幸福了,許多家長唯恐自己的孩子遭受艱難困苦,把孩子置于蜜罐中培養,對孩子過分嬌縱,百依百順所造成??梢娂议L重新審視家庭教育方式,重視對下一代進行挫折教育尤其重要。學校、家庭、老師、家長都要有意識地學生加強挫折教育,增強其心理承受力,讓他們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關鍵詞:挫折 心理 教育 承受 認識 正文:

在當今都市化、信息化的社會中,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非常軟弱。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嚴重,學校教育也越來越難。我作為一名家長和老師也深深地意識到心理教育的重要。特別在困難和挫折,對于成長中的孩子來說,是一所最好的大學。一個孩子,如果他沒有經歷過困難和挫折,就品味不到成功的喜悅,沒有經歷過苦難,就永遠感受不到什么叫幸福。

挫折教育是一劑良藥。俗話說:“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在對于學生進行賞識教育的同時要與挫折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才不會使學生偏離正確的軌道。

當前,青少年的心理問題成為各階層關注的焦點之一,許多人已認識到保護青少年幼小心靈的重要性,不愿使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但作為一個人,他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必定要歷經坎坷、挫折,首先就要承受父母、老師的批評教育,如果連父母、老師的批評教育都無法承受,又如何去接受社會的考驗?如何成為素質較高的有用之才?為此,我們的教育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父母要正確關愛自己的孩子。

不能要什么就給什么,要干什么就讓他干什么,甚至由于溺愛,把孩子的缺點當優點,把胡鬧當聰明,時常有意無意地袒護孩子的缺點和錯誤。這樣容易形成自私、任性、膽小怕事,結果只能使孩子失去自己開拓生活的意志。我們做父母的應該做到真正的愛,既要反映出尊重孩子的人格、愿意聽取孩子的意見、滿足孩子的正當需要,又要能善待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耐心地培養孩子的文明行為、良好的品德和生活習慣,絕不無原則地遷就和讓步,不放任孩子的錯誤思想和行為。孩子8歲那年正趕上家里有急事,有一天我沒來得及給她做早餐,就隨手給了她十元錢,放學回家我問她早上吃些什么錢是怎么花的,十元錢全部花光,她卻不能回答我的問題,我對孩子這種大手大腳亂花錢的行為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和教育,她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我從不姑息孩子的錯誤行為,從那次以后,她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第二、老師要明確

1、我們批評學生的根本目的是警醒學生,克服缺點,改正錯誤,并且讓其他學生也受到教育,得到啟示,讓學生們明是非、辨美丑、知善惡,提高認識,提高覺悟,提高思想素質,變得有道德、有修養,從而達到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的目的,正如捷克偉大的教育家夸美紐思所說:“犯了錯誤的人應該受到懲罰,但他們之所以受罰,并非因為他們犯過錯„„而是為的是他們不再犯。”因此,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之前,要首先弄清學生犯錯誤的來龍去脈,進行符合實際的恰如其分的批評,允許學生申辯,并通過擺事實、講道理幫助他們分析產生錯誤的思想根源,認識錯誤,指出改正的方法,啟發他們自覺改正。同時,還要充分估計到被批評者可能做出的反應,設法防止其反應的消極方面。本著從愛護的愿望出發,尊重學生人格,鼓勵學生自我改正的信心,而且還要爭取得到學生集體的支持,以加強批評教育的作用。關注學生以后的表現,若從批評中受到教育,獲得進步就多肯定,多鼓勵,讓學生再接再厲,形成良性循環。若沒有從中受到教育,表現不盡人意,再做耐心細致的工作,教育學生正確對待缺點和錯誤,不諱疾忌醫,不因受到批評而失去上進的信心。

2、注意批評語言的分寸尺度,因人、因時、因事、因地而異,對學生的教育多用肯定、啟發、開導的語言和句子,最好不用或極少用“不準”、“不行”、“不能”、“不要”等否定的語言,這樣不利于保持學生的積極性,不利于培養學生的主動精神和獨立。將“但是”改為“如果”。有幾次,我在批評學生時運用先表揚后批評的原則,表揚時他們都精神飽滿地注視著我,當我用“但是”一轉折,要提出批評時,學生們都像泄了氣的皮球,我馬上停止,學生們認為前面的表揚是言不由衷,是批評的前奏,時間長了就會反感„會被學生理解為虛情假意,后來,我把“但是”改為“如果”,效果就有所不同了。

3、將質問的語氣變為平和的語氣,帶有質問的批評常常會使學生窘迫不堪,學生只能咬著嘴唇像接受審判時那樣對待批評。當問號出現時,被批評者會本能地產生心理防御,拒絕接受批評教育,改成語氣平和的句子就能消除被批評者的抵觸情緒。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注意語言的運用,不斷提高用語言來否定,抑制和糾正學生的錯誤行為的技巧和能力,使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教育。

4、批評學生要因人而異,因時、因地、因事而異。對于善于思考、性格內向,自尊心較強、各方面都比較成熟,有一定思考接受能力的學生,宜采用發問式批評方式,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把批評的信息傳遞給他們,讓他們自己思考,自我覺悟,自我教育,自我改正;對于情緒抑郁、反應速度慢、學生雖努力但成績不太好的學生,要特別耐心,切忌急躁,多指出改正的問題和方法,對于脾氣暴躁、行為易受情緒左右的學生,應采用冷處理、商討式的方式,等等。

沒有批評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所以我們要結合當前的教育改革,努力探索批評教育的正確方式、方法,提高批評教育的藝術性和功效性。因此,在教育學生時,教師要有一定的靈活性和機動性,要多一份理智,多一份智慧,對學生的優點要充分肯定,同時對缺點要給予批評、指正,使學生更好地發揚優點,更信服地接受批評,改正不足之處,教師要用欣賞的目光看待孩子的成長過程,讓孩子們在老師的賞識中不斷地完善自我,學會做人,學會生活。

第三,要培養孩子良好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和應變挫折的能力。

居里夫人是我們全世界女性的驕傲,她曾經說過:“我從來不曾有過幸運,將來也永遠不指望幸運,我的最高原則是:不論對任何困難都決不屈服!”她那種在挫折和困難面前不屈不撓的精神著實令人折服。我們要讓孩子學會在逆境中

批評的目的和注意批評的藝術如何生活,讓孩子在艱苦的環境中磨礪堅強的意志,學會“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和技能。我們做父母的不愿讓孩子去經歷苦難,總是千方百計地為孩子設計充滿笑臉和鮮花的明天。但是生活是無情的,也許有千百種苦難在等待著你的孩子,你不讓孩子面對不幸,但這些不幸卻會主動面對他。我們做父母的應該讓孩子在困難的挫折中生活,通過困難和挫折的磨難后,才會有戰勝困難和挫折的信心和一定的承受能力。遇到困難和挫折,多鼓勵“迎上去”,從而增強孩子戰勝困難和挫折的勇氣和信心,只有堅定的信念才是克服困難的基本條件讓孩子學會解決各種解決不了的挫折,如考試不及格,只有通過以后努力變為及格;沒有考上大學如何正確面對;遇見通過最大努力仍解決不了的困難,應找最貼心的人談心;遇見當時解決不了的挫折,應調換時機或調節情感等。為此在遇到挫折后,不應驚慌失措,束手無策,而應作出正確的的選擇,利用最佳方法去解決。 第四,要讓孩子學會處理挫折的方法。

1、要培養孩子不怕困難,堅韌不拔的韌勁,從小家長就應告訴孩子愛護身體是自己的事,生病了怎么辦?自己的事自己要負責,在大街上丟失了怎么辦?

2、要讓孩子多參加實踐活動,嘗嘗吃苦的滋味;我常常陪孩子登高遠行,開闊眼界,磨練意志。 兒童教育家蒙特梭利說過:現代教育是適合孩子的教育,而不是讓孩子去適合的教育。”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要克服孩子的嬌氣在家里還不行。要走出去。烈士公園、動物園、世界之窗、海底世界,岳麓山、少年管教所、開慧故居、任弼時故居、南郊公園、北京故宮,長城,海南島、北戴河等留下了孩子的足跡。

幾次登山, 她受益匪淺。尤其是登上長城好漢坡,她感慨很深,在日記中寫道:“我要感謝我的媽媽,是她鼓勵了我;我很感謝八達嶺,是它鍛煉了我。這次游長城我有極大的收獲,磨練了我的意志,我看到了祖國最美麗的景色。”那分成功的喜悅在她心中無限延長„„活動鍛煉人,孩子的身體結實了;意志堅強了;作文的素材也多了;出門在外還能照顧爸爸、媽媽。我和她爸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3、要培養孩子戰勝困難和挫折的意志,不能半途而廢,如小孩子在樹下摘蘋果,但太高不能摘到應如何增加自己的高度;

4、培養孩子學會調整心理,若困難實在解決不了,該放棄就放掉,不要“一頭撞在墻上還不回頭“,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應讓孩子明白其中道理。

第五,在遇到大的挫折后,要讓孩子學會愛護和珍惜生命。

當今時代孩子的生存意識十分薄弱,作為孩子的家長應該把教孩子學會生存的責任擔當起來。而讓孩子明白自己的生命不完全屬于自己個人所有,不僅是父母給的,也應屬于國家和社會的,應該愛護它、珍惜它,不可自傷、自殘、自盡。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僅對自己個人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對于父母來說也是欣慰和愉快的,對于社會也是有益的。相反自己的身心不健康,生命脆弱,成天病魔纏身,自己會感到痛苦難過,父母也為自己擔心,對社會來說也會增加負擔,不可認為自己的生死是個人的事,與他人無關而為所欲為。任何一個孩子都無權利和理由不愛護自己的生命,甚至糟蹋自己的生命。如有的孩子遇到了較大的挫折,心理產生了較大的障礙,就產生了輕生、自殺的念頭和舉動是極其不對的,而應讓孩子明白難道用生命就可以換取掉挫折嗎?顯然是不可取的。所以我們應該教育孩子一定要愛惜不完全屬于自己的生命,沒有任何理由去作出這類偏激的輕生的行為。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挫折盡管讓我們難受,使我們的學習和發展受阻,但是它同時又是人生的寶貴財富,是促使成長的必要條件。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才有勇氣和信心去勇敢的面對挫折。古諺云:保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沒有挫折的人生是蒼白虛幻的人生,不經過挫折的磨練,也就沒有成功的喜悅和人生的幸福??鞓凡皇瞧教构P直的康莊大道,或者無憂無慮的錦衣玉食,而是經過奮力攀登后踏在腳下的高峰,用自己的堅韌和勤勞換來的碩果。任何人都不可能避免挫折,挫折是促進中學生的成長的積極因素,它可以磨礪我們的意志、豐富我們的經驗、增長我們的能力。 巴爾扎克說過:“苦難對于人生是一塊墊腳石,對于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對于弱者是萬丈深淵。”一個人受不了委屈,經不起挫折,害怕困難,是不可能面對現在競爭激烈的大千世界。哪位父母又能保證你的孩子一生不會受到挫折呢?培養承受苦難和不屈服于挫折的能力,對今天的孩子尤為重要。我們家長應盡力培養孩子的抗挫折的能力,使他們在任何困難和挫折面前泰然處之,保持樂觀,努力培養孩子的韌性,經受挫折的能力和挫折后的恢復能力。以便更好的適應社會,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 參考文獻: 《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著

挫折教育范文第5篇

這本書主要寫了一些偉人在人生道路上“撞見”了挫折是怎樣面對的。那些偉人面對挫折時,心里都只想著兩個面:一個是走向成功,一個是走向墮落。但那些偉人們不怕困難,勇敢向前走去。為成功而不怕可怕的挫折,可怕的挫折在偉人面前被他們那顆勇敢、不象挫折低頭的心而戰勝了。最后,他們獲得了成功„„

我從這兒立刻聯想到了自己:我經常因為一些小小的困難而被挫折所戰勝,但是,家人們鼓勵了我繼續與挫折斗爭,這時,我奮力一搏,懷一顆勇敢之心去對抗可怕的挫折,沒想的,挫折的影子竟從我心底慢慢走了出去,我征服了挫折。是家人們,給了我鼓勵,給了我信心,又給了我一顆勇敢的心,讓我從帶有挫折影子的我變成了一個真真正正的我„„我感悟了許多:

人,難免會遇到挫折,沒有經歷過失敗的人生是一個不完整的人生。沒有河床的沖刷,就不會有鉆石的璀璨,沒有挫折的考驗,便談不上什么不屈的品格。正因為有挫折之分,才有勇士與懦夫之分。平靜的湖面練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造不出時代的偉人,“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挫折與失敗,是我們走向成熟與成功的必經之路。不管條件多么艱苦,只要我們用一顆勇敢的心去面對它,一定可以獲得成功。面對可怕的挫折,如果你向它底下高貴的頭,它反而會剝奪你的一切,如果你昂起不屈的頭顱,挫折就會在你滿腔的自信面前?;饕粓F生命的泥土,長出美麗燦爛的鮮花。面對于挫折,只要有一顆可以勇敢面對現實與挫折與不放棄的心,就已經足夠了!就能走向成功!

來吧!我們一切昂起不屈的頭來,一起面對一點兒也“不可怕”的“挫折”,一起走向成功。

上一篇:學前教育專業畢業下一篇:校外教育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