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礦山安全論文范文

2023-05-21

礦山安全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通過對相關參考文獻的分析,結合作者的多年工作經驗,在對我國礦山機械設備安全技術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分析的基礎上,對礦山設備的故障檢測技術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為了應對礦山機械設備安全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相關解決措施的分析。

關鍵詞:礦山設備;故障檢測;安全現狀

隨著最近幾年礦山安全事故的逐漸增多,關于礦山技術的安全性的研究也在逐漸的開展起來。最近十年,我國的礦山機械設備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與國外比較先進的礦山機械設備相比還存著很大的差距。對于礦山機械設備的制造而言,使用的安全性是其最重要的因素,而具體的結構設計以及制造工藝水平直接決定著礦山設備的安全性能。另外一個方面礦山在開采的過程中經常會存在瓦斯爆炸以及煤礦浸水的危險,給煤礦從業人員帶來了嚴重的人身安全,礦山機械設備的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多的受到了人們的關注。

1.我國礦山機械設備安全技術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

1.1 .我國礦山機械設備的現狀

由于我國東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了不同礦區之間的礦山機械設備的安全等級也是不同的。很多礦區的機械設備都還比較落后,安全等級很低,另外礦井機械設備的操作工人一般的文化素質比較低,安全意識比較單薄,這些老舊礦井的機械設備不能夠滿足實際生產的需求;其次在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我國修建了新的礦區,這些新的礦區普遍采用了比較新的礦山機械設備,其中國產設備占據主導地位,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礦山機械設備的生產效率還是有了很大的提高,礦山機械設備機電一體化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高;最后由于最近幾年我國能源的緊張,許多大型礦井開始興建,為了應對煤炭生產的需要,很多從國外引進的先進設備開始逐漸的應用起來;我國現在有的3萬個礦井中有80%以上都是中小型礦井,且大多由私人承包,為了壓縮生產成本,生產條件比較落后。

1.2. 我國礦山機械設備存在的安全問題

雖然最近幾十年來我國的礦山機械設備有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但是就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我國礦山機械設備的水平參差不一,不同地區的礦井設備存在著比較明顯的差異,這種礦山機械設備存在的安全性差異對于我國礦井的安全水平存在著較大的不利影響。2)礦山機械設備安全技術的檢測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但是目前這些專業人員的從業素質較低。雖然我們國家為了應對礦井安全事故,從國外引進了大批先進的礦山機械設備和安全監測技術。但是礦山機械設備的使用環境的條件比較復雜,不確定性因素在逐漸的增加,礦山機械設備造成的安全性影響因素也在逐漸的增加。3)礦山機械在設計和制造的過程中的安全體系需要完善:我國目前市場上的礦山機械設備的種類達到了上百種,但是我國關于礦山機械設備的安全使用標準卻沒有完全覆蓋到整個礦山機械設備的所有零件標準。

2. 我國礦山設備所出現的故障發展概況

隨著電子計算機以及通訊技術的不斷發展,礦山機械設備也在朝著大型化和自動化的方向發展。礦井的生產能力在不斷的升高的同時,也對設備的發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煤礦進行大規模生產的同時,機械設備的故障診斷技術也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在各種高精尖的礦山機械設備之中。為了提高礦山機械設備的安全技術,礦山設備的故障檢測技術也是應該要得到很好的應用。目前礦山機械設備的診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比如通過對礦山設備的機械振動、噪聲診斷、溫度診斷等方式來進行設備故障的檢測。在礦山機械設備的故障檢測技術中,最為普遍的檢測方式為振動檢測和溫度檢測,但是最近幾年來油磨屑分析技術也在廣泛的應用于礦井機械設備的檢測方面。

對于礦山機械設備的檢測的關鍵技術而言,主要包含有以下幾個方面:1)故障檢測點的正確設置,監測點的設置要盡量接近檢測點,正確的反映出故障檢測的基本信息,在實際設備檢測過程中常用的檢測點主要包括:軸承、轉軸、氣缸、液壓傳動、PLC電氣控制設備等位置;2)其次在檢測的過程中應該盡量得到更多的設備運行信息,比如反應礦山機械設備的機械振動、噪聲衰減、壓力感應以及相關的溫度和電流傳感信號,進行二維或者是三維信號的連續測量。在礦山設備進行正常的設備運轉以后,要及時的建立設備運轉定額的信息庫,使得相關設備運行參數能夠在允許的范圍值作為基準來進行設備故障的檢測。最后為了保證檢測獲取信息的準確性,為了防止干擾信號所產生的錯誤的判斷,還應該檢測設備的硬件與軟件環節設置相關的干擾信號的過濾環節。對于礦山機械設備的檢測技術而言,由于該機械設備需要在負荷較大的工作環境下進行,這種交變載荷會導致機械設備運行的安全故障,所以礦山機械設備的安全檢測技術需要進一步完善。

表1 礦山機械設備的鏈接頭規格與破斷載荷的對應關系

礦山機械設備的檢測要嚴格按照安全標準進行,比如在機械設備的鏈接頭進行卸載以后,就必須要進行檢查,零件表面不允許有目視裂紋,力學性能的檢查要符合表1要求。在我國煤炭需求比較旺盛的情況下,使得人們很容易被利益沖昏頭腦,忽視礦山機械設備安全技術的標準化生產,導致安全標準的不斷下滑。

3.具體的解決措施

筆者通過對相關參考文獻的閱讀和分析,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1)建立和完善礦山設備的設計標準和安全體系,建立低成本以及實用性比較高的礦山機械安全標準體系;2)據不完全統計,礦山安全事故的大多數因素80%以上是由于人為的操作所引起的,所以應該提高礦山開采人員的專業素養,尤其是安全隱患意識,不斷的加強對作業人員和技術人員的選擇和培訓;3)不斷改善設備的現狀,投入大量資金用于礦井安全的建設,不斷進行采礦設備的更新換代。

4.小結

為了保證我國礦山機械設備的安全技術的快速發展,盡量減少礦井安全事故的發生。本文通過對相關參考文獻的分析,結合作者的多年工作經驗,在對我國礦山機械設備安全技術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分析的基礎上,對礦山設備的故障檢測技術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比較普遍采用的檢測技術包括振動檢測和溫度診斷方法,最重要的就是礦山設備的安全性檢測必須按照標準嚴格的執行;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可以從安全技術標準體系的建設以及人員專業素養的完善的角度進行解決。

參考文獻

[1] 禹金云.機械安全技術趨向分析[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4,14(4):55~57

[2] 黃紅武,盛曉敏,劉健寧等.機械安全與現代企業戰略[J].中國機械工程,2001, 12(增刊):53~54

[3]何敬德,華元欽.國內外煤礦采掘運裝備技術現狀、發展對策和思考[J].煤礦機電,2003(5):4~10

[4] 盛曉敏,黃紅武,劉健寧等.機械安全設計方法的研究[J].中國機械工程,2001,12(12):1354~1 356

礦山安全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隨著經濟的進步,對礦產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礦山的安全問題凸顯得格外嚴峻。本文對我國礦山現狀及安全問題的進行了分析,通過對我國礦山安全生產管理的研究與實踐,首次提出關于礦山安全生產管理核心框架結構RS理論,以期為我國礦山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礦山;安全管理;框架;RS理論;研究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更加重視和關注安全與健康,保障員工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呼聲越來越高,安全成為企業發展的基本條件。安全管理是為實現安全目標而進行的有關決策、計劃、組織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動;主要運用現代安全管理原理、方法和手段,分析和研究各種不安全因素,從技術上、組織上和管理上采取有力的措施,解決和消除各種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發生,而確定安全管理核心框架結構是礦山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探索礦山安全生產管理的核心框架及運行機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本文通過對我國礦山安全生產管理的研究與實踐,首次提出關于礦山安全生產管理核心框架結構RS理論。認為礦山安全生產管理核心框架是建立在安全戰略目標與規劃基礎上的風險監測與預控管理、安全文化建設和安全監管,為我國礦山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提供了有益參考。

1、安全生產現狀與問題

據報道,近幾年我國礦山的百萬噸死亡率、千人死亡率等指標呈逐年下降趨勢,安全生產取得了較好的業績。但是,礦山實現長治久安的安全生產形勢不容樂觀,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

(1)缺乏統一、持續改進的安全戰略規劃目標??傮w上來說,我國礦山業主、管理者,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的管理層,普遍感到安全所帶來的壓力,都十分重視安全生產。為此,從責任落實、制度建設到安全技術都能進行全面的部署和安排,但同時又普遍感到安全的隨機性,風險性,對管理的效果沒有充分的把握,對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沒有信心,缺乏安全戰略目標,沒能制定長期統一的、持續改進的安全戰略規劃。

(2)安全理念認可程度不夠。礦山大都確立了自己的安全理念,理念基本圍繞\"以人為本\"、\"瓦斯超限就是事故\"、\"責任重于泰山\"等內容概括成幾句話。但是大都只停留在幾句口號,而如何將理念讓全體員工認可,并融入員工的行為習慣沒有引起管理層的普遍關注,更沒有具體的實施方案。

(3)本質安全程度急待提高。我國礦山企業現代化礦井與落后生產工藝并存。部分中小型礦山基本的安全設施不能到位,落后的甚至淘汰的工藝、設備在部分礦井還大量存在。從整體上說,我國礦山本質安全程度急待提高。

(4)安全培訓與教育較多流于形式,效果不佳。礦山普遍重視職工的安全教育與培訓,強化員工的技能培訓。但缺乏針對性的安全培訓教育計劃,忽視安全文化的熏陶,缺乏培訓效果的評估,教育重形式,輕效果。

(5)員工整體素質不高,\"三違\"現象嚴重,三人以下死亡事故時有發生。當前,我國礦工組成復雜,特別是中小型礦山企業,民工比例較大,員工文化層次和整體素質不高,缺乏崗位安全知識和基本的安全意識,\"三違\"現象嚴重,習慣性違章禁而不止,或者說\"禁\"得不夠,造成三人以下死亡事故時有發生,事故總量仍然較大。

2、安全管理核心框架結構

針對目前我國礦山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應用安全科學的基本理論,結合礦山的管理實踐,我們認為礦山安全管理的核心內容首先應該是制定安全戰略目標與規劃,加強安全文化建設和安全風險監測與預控,并通過企業內部的安全監管予以具體實施。確定了安全管理核心框架內容,進一步對核心內容進行細分,并理清內容之間的相互關系,找準核心框架的實現途徑,從而形成完整的安全生產管理核心框架結構,如圖1。

圖1安全管理核心框架結構圖

在以上安全管理的核心內容框架中,安全風險監測與預控管理,關鍵詞是風險(Risk),基本步驟是通過對作業環境風險的監測與評估,制定預控措施,把風險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圍之內;安全文化建設核心內容是本質安全化、企業安全理念與員工綜合素質和企業安全制度,概括地說安全文化都是從規范物的安全狀況和人的安全行為為出發點,所以我們用規范教育(Schooling)這個詞來概括其深刻的內涵;其次就是安全監管(Supervision),安全監管是實現以上安全管理核心框架內容的操作手段?;谝陨习踩芾硭枷?,我們將其概括為\"RSS\"安全管理理論,簡稱\"RS\"理論。下面我們就\"RS\"理論,即礦山企業安全管理核心框架重點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論證。

3、安全戰略目標與規劃制定

安全戰略目標與規劃是企業安全管理的首要問題。安全規劃是一個很嚴肅、必須全面考慮的系統工程。首先,規劃必須建立在深入分析企業現狀和問題的基礎上,確立安全發展的近期和中長期目標,明確規劃期的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規劃目標必須既切合實際,也不好高騖遠。短時間內將目標定為消滅傷亡事故只是管理者良好的愿望,不是規劃的題中之義。規劃本身追求長期目標,有力保障,分段實施,持續改進。規劃的框架內容一般應該包括分析企業安全生產現狀、形勢和存在的問題,確立規劃目標,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務,必要的保障措施等內容。企業生產事故的發生雖有其隨機性和潛伏性,但是也存在其從致因、發展到發生的變化規律,有其邏輯上的因果關系。安全戰略目標與規劃就是通過戰略規劃的實施,不斷提升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通過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最終達到消除不安全因素,減少甚至消滅安全事故發生的目的。

4、安全風險監測與預控管理

安全風險監測與預控是我國礦山企業在長期與瓦斯爆炸、透水、火災、煤塵、頂板等災害治理過程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的管理經驗,是抓好礦山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手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全風險監測與預控管理從實踐中來,但又具有很強的理論基礎。它從系統理論的觀點出發,應用工程學原理及有關知識來研究系統事故和評估隱患的風險性,采取防范措施,以消除潛在危險或把危險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內,求得生產條件的安全化。安全風險監測與預控管理主要有三個方面的管理節點,即隱患排查、風險監測與分析,安全風險評估與分級,安全控制措施。為了實現安全風險監測與預控目標,我們在生產安全管理過程中總結了一些經驗和成熟的行之有效的做法。譬如管理過程中風險監測與預控要按定問題所在、定整改責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期限和定整改驗收責任人的\"五定原則\",并實行從監測、評估、預控以及跟蹤檢查全過程的\"閉環管理\"。安全風險監測與預控管理是現階段礦山面對高危險作業環境不可缺少的管理手段。我們的生產作業面、作業環境、人員設備都處于一種動態的變化過程中,作業環境要么是受限空間或者處于高處、運轉的機械設備旁,而且隨時受到瓦斯爆炸、透水、火災、沖擊地壓等諸多災害的威脅。因此,面對這種動態變化的風險必須進行不斷的隱患排查和風險監測,并進行科學的評估與分級使之達到風險控制在可接受范圍的目標。

5、安全文化建設

5.1建設途徑

建設途徑中,我們特別要強調的是安全培訓的地位和培訓目標實現的艱巨性與長期性。安全文化核心內容員工安全理念和行為習慣養成一方面通過制度的不斷強化,另一方面就是通過企業的安全培訓加以實現。當前,我們的礦山企業培訓工作普遍缺乏科學的培訓計劃與目標;重視培訓的形式,而對培訓的效果缺乏認識和分析;對員工安全意識、操作行為習慣培訓缺乏足夠的關注與規劃。安全培訓工作應當首先要制定目標規劃,探索具有實效的培訓方法,結合企業實際,在課程、教案、制度及效果分析與評估等等方面都必須有全面的規劃與設計。安全培訓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也是十分艱巨的任務。譬如要培養員工養成良好的操作行為習慣就十分的困難。因為我們95%的行為是通過習慣養成的,習慣就是習慣,丟棄它太不容易!任何人都無法把它一下子拋出窗外,而必須要像下樓梯一樣,一步一階,慢慢去改,不斷地糾錯與重復。而要形成整個企業涵蓋所有員工行為習慣的養成就更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這也是企業管理者及培訓老師們要不斷思考并實踐的重要課題。

5.2本質安全與制度建設

本質安全化建設是安全文化建設的基礎條件,是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加強安全理念的滲透和員工行為習慣養成的同時,加強本質安全化建設是安全文化建設的題中之義。按照本質安全建設的環節,我們認為標準化和設備與環境的設計是兩項基本的建設節點。事實上,由于技術、資金和人們對客觀世界認識的程度等原因,從宏觀上講,要真正做到本質安全是比較困難的,但從微觀上講,在某一點、某一臺設備、某一個環節上要做到本質安全還是完全可以的。本質安全應該是一種過程,隨著人們對事物認識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進步,隨著事故的教訓和安全要求的提高,本質安全也是一個逐步提高完善的過程。制度建設同樣是安全文化建設的基礎條件,制度建設要注重是否有利于本質安全的實現,是否有利于安全理念對員工的滲透,是否有利于規范員工的安全操作行為。制度建設應該包括三個層次。其一是責任制,其二是激勵與考核,其三是技術與規程。安全生產責任制是制度建設的關鍵要件,崗位操作規程是其中核心內容,這是制度框架的基礎,必須全面疏理、修訂、達到手指口述的熟悉程度,目標是使全體員工嚴格遵守并成為自然的行為習慣;激勵與考核主要包括物質及精神的激勵措施、績效考核和違法違規的責任追究等方面的內容;技術與規程主要指國家、行業和企業的安全生產技術條件及安全技術規程與標準。

總之,制度的建設必須以安全責任制的落實為核心,以操作規程的執行為抓手,保證科技、技術和經濟投入,通過成熟的技術與規程,有效的激勵與考核,不斷規范企業生產作業環境物的安全狀況和人的安全行為。應該說,安全文化建設是抓好企業安全生產的根本之策,重中之重。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系統工程,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但企業一旦形成了自己的安全文化,其效果是十分明顯的?,F階段,我們很多礦山仍然將安全文化停留在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加強宣傳與教育層面,沒有充分理解安全文化的深刻內涵和潛在價值。盡管每年的企業一號文件講的是安全,大會小會強調最多的也是安全,宣傳標語、手冊印刷最多的也都是安全,但往往要么是沒有具體的措施、要么有措施落實不下去,其結果就是效果不明顯,目標不實現。

6、安全監管

監管隊伍建設重點是要按照學習型、專家型、開拓型、務實型、廉潔型等標準框架要求,建立并完善其評價考核的指標體系、監管能力的培訓計劃體系和績效考核獎懲體系、并通過不斷篩選和補充,建立一支專業對口、業務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年齡適當、既具有豐富的現場工作經驗、又有較強的理論素養的專業監管隊伍。

結論

本文應用安全生產科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通過某礦山的實踐研究,探索我國礦山安全生產管理的核心框架結構,得出如下主要結論:

(1)安全管理是礦山為實現安全目標而進行的有關決策、計劃、組織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動,安全管理是解決和消除各種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發生的有效手段,而找準安全生產管理的切入點,確立管理的核心框架結構是礦山安全生產管理的關鍵。

(2)礦山安全生產管理核心框架是建立在安全戰略目標與規劃基礎上的風險監測與預控管理、安全文化建設和安全監管,即本文首次提出的RS理論。風險監測與預控管理基本步驟是通過對作業環境風險的監測與評估,制定預控措施,把風險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圍之內;安全文化建設核心內容是本質安全化、企業安全理念與員工綜合素質和企業安全制度;安全監管是實現以上安全管理核心框架內容的操作手段。

(3)安全文化建設是現階段礦山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應該關注和著力推進的重點內容。安全文化建設的關鍵節點是安全規劃目標、理念滲透、行為習慣、本質安全和制度框架。在安全文化建設前期,必須進行設計策劃、宣傳和培訓,并進行階段性的總結與評估。

(4)安全制度建設必須以安全責任制的落實為核心,以崗位操作規程的執行為抓手,并保證科技、技術、投入落到實處。制度建設是安全文化建設的基礎條件,制度建設要看是否有利于本質安全的實現,是否有利于安全理念對員工的滲透,是否有利于規范員工的安全操作行為。

參考文獻:

[1]廖國禮,王云海,李春民.礦山重大事故應急預案編制結構與問題分析[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7,3(5):83~86

[2]楊力,姜秀慧,劉志強,等.建設項目安全評價與職業病危害評價對比分析[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8,4(2):118~121

礦山安全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主要闡述了黃金礦山采礦損失率、礦石貧化率產生的主客觀原因,并分析其解決的途徑

關鍵詞:損失率貧化率客觀因素主觀因素原因途徑

1 概述

我國巖金地下礦山在采礦過程中普遍存在以下突出問題:一是礦體儲量沒有明確,可有效開采利用的資源不足,對周邊礦體的進一步探礦和對資源的擴張工作滯后;二是采礦損失率大,礦石回采率低;三是采礦貧化率高,入選品位低,選礦成本高;四是資源浪費嚴重。隨著可供規劃的黃金礦山資源的逐漸減少,國際黃金價格的下跌,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礦石損失和貧化率指標,降低噸礦成本是當前巖金礦山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2 礦石損失、貧化原因分析

巖金礦山礦石的損失和貧化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產服務周期和經濟效益,更是一個礦山生產經營管理和技術水平的直接體現,因此,礦山采礦損失率和礦石貧化率這兩個最基本指標的管理顯得尤為重要。這兩個指標主要取決于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

2.1 客觀因素

黃金礦山礦體的賦存形態普遍為復雜多變,呈透鏡狀、脈狀等,而且礦化分布不均,礦體連續性差,厚度不均勻,傾角變化較大,礦巖邊界不明確,大部分礦體的礦巖邊界靠刻槽取樣后化驗確定。礦體在走向、傾向分支復合狀出現頻繁,斷層較多。上盤圍巖穩固性較差。這樣的礦床賦存條件給采礦帶來很多困難,也對礦石開采損失和貧化指標的增加均有很大的影響。

2.2 主觀因素

主觀因素是礦山生產技術管理水平和礦山采用的開拓方案、采礦方法、回采工藝、設備等的綜合因素。一個企業的好壞除了客觀因素這個硬件以外,更重要的是主觀因素如何,主觀因素好則企業穩定發展,反之則虧損以至倒閉。

主觀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2.1 開拓方案選擇不合理

開拓方案選擇不合理,造成提升、運輸等主要系統不合理,工作效率低,不能滿足當前的生產需要,也不能滿足當前的經濟發展需要。

2.2.2 采礦方法選擇不當

采礦方法選擇不當,不但工作效率低,成本高,而且安全事故發生率高。

2.2.3 采礦技術參數選擇不正確

如果采礦技術參數選擇不好,造成采礦大塊率增加,二次爆破成本加大;也造成采場超挖或欠挖,使一次貧化、損失率增大,而且企業生產成本加大,資源造成浪費。

2.2.4 回采工藝不完善

采礦方法選擇不合理,底部結構選擇不當,頂底柱預留不正確,造成該采的礦采不下來,該出的礦出不出來,使得一部分不應該損失的礦石永遠損失。

2.2.5 設備配置達不到生產技術要求

空壓機能力不夠,鑿巖機型號不合理,提升系統、提升設備不能滿足生產要求。

3 降低損失、貧化的措施

隨著日前黃金價格的下跌,黃金企業效益也出現下滑,礦山在如何控制損失、貧化指標方面想盡各種辦法,積極采取各種措施?,F對礦山降低損失率、貧化率方面采取的措施歸納如下,希望對同行有所幫助。

3.1.1 采礦方法選擇一定要合理

通過大量的實踐經驗說明,采用合理的采礦方法,是降低采礦損失、貧化率的關鍵因素。如:筆者所在礦自采礦以來,礦床的開采一直采用有底柱淺孔留礦采礦法。礦床受破碎帶影響,地質構造復雜,礦體上盤圍巖不穩固,在回采過程中常出現上盤圍巖片落、頂板塌方,造成礦石嚴重貧化、采場無法正?;夭山Y束,資源損失嚴重;部分礦帶由于礦體較薄采用淺孔留礦法放礦很困難,而且,經常出現卡死現象,對資源造成嚴重浪費。2001年,企業對礦體的回采推行無底柱淺孔留礦法?;夭蛇^程中,在采場根據礦體、圍巖情況,在適當的位置預留礦柱保護上盤圍巖,降低采礦貧化率。這樣,損失率、貧化率由42%、22%降低到19%、11%。針對品位高礦床薄的礦體開采,成功地采用了削壁充填采礦法。經過不斷總結和改進優化回采工藝,取得了客觀的成效,貧化率、損失率分別由35%、21%,下降到11%和3%。

3.1.2 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合理的采場技術結構參數

確定合理的采礦技術結構參數,在采場中出現夾石或低品位礦時將其預留成礦柱,以控制采場暴露面積,減少和防止上盤、頂板冒落事故,使回采過程得以正常進行,從而降低損失、貧化率。

如:對于薄礦脈的充填采礦法,一定要做好五個方面:搞好鋪墊、控制采幅、礦巖分爆、出礦手選和放礦運輸。正確地選擇鑿巖爆破參數,實行礦巖分爆,應用小直徑炮孔和間隔裝藥等工藝技術,改善爆破效果,減少大塊產出率,降低出礦過程中的損失、貧化。

采用混凝土人工礦柱代替底柱、間柱、頂柱。人工假底,既是底柱又是頂柱,既是假底又是假頂。而且放礦井由木支護改為鋼筒井結構,大大降低了放礦運輸過程中的貧化。

3.1.3 加強采場地壓管理

近年以來,筆者所在金礦在礦房的回采過程中,采用局部錨桿掛網和預留不規則礦柱法護頂,在礦巖破碎條件下的開采中得到了顯著成效,而且,推行簡易光面爆破,采用平爆與立爆相結合,小直徑炮孔等技術措施,加強了對采場上盤圍巖的維護,對降低貧化、損失起了很大的作用。

3.1.4 及時回收礦柱

對于兩步驟回采的巖金礦山,及時回收礦柱,最大化對資源進行回收,筆者所在企業在礦房回采結束后,對脈內的天井間柱一次布眼,將天井間柱給予回收,大大降低了礦石的損失率。

3.2 做好礦山地質工作

由于礦山礦體形態復雜且變化較大,因此,地質工作十分艱巨,既要為礦山連續生產提供儲量保證,又要為工程設計和生產指揮提供信息保證,因此,它是降低損失、貧化的基礎。及時準確地提供礦床地質資料,使各種降低損失、貧化的技術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和行之有效,避免盲目性及因資料不確切而發生失誤。

3.3 生產管理階段

礦山要在設計部門或研究部門的配合下,合理開采順序,采用正規的采礦方法,加強采礦損失率、礦石貧化率的管理,建立符合本礦山的放礦、頂板、損失、貧化等管理制度。加強巖體力學試驗,選擇并論證最合理的采礦方法,確定恰當的爆破參數,加強采礦方法實驗工作。

3.4 加強經營管理,完善規章制度

礦山領導班子緊密團結、事事以企業發展為先,建立明確的發展方向,完善一套適合企業發展的規章制度,把降低損失與貧化的工作貫穿到生產的各個環節,建立考核和激勵機制,將貧化損失指標與項目部和企業管理人員的利益掛鉤,加強技術培訓,特別是生產管理人員、生產技術人員,完善經濟承包責任制,改進定額方案,把降低損失、貧化的指標任務落實到班組、崗位。

4 結束語

采礦損失率、礦石貧化率是所有礦山所面臨而不能完全解決的問題,各個礦山解決的方式各具特色、大同小異。筆者僅就工作所在礦山采礦損失率、礦石貧化率的產生以及如何降低兩率的有效途徑作一總結,希望有助于礦山進行綜合分析管理,以降低企業成本,提高生產效益和采礦技術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苑香民,王文會,褚亦功,李英群.黃金礦山采礦規模設計的不確定性分析[J].黃金,2001(12).

[2]黃志國.黃金礦山尾礦的再資源化[J].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自然科學、醫學版),2007(01).

[3]王文會,苑香民.淺析黃金礦山生產能力核定[J].黃金,2002(10).

礦山安全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礦山測量是煤礦生產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技術工作,它對煤礦的生產安全和工作質量提供保障基礎。然而,由于國內技術的相對落后,礦山測量工具過于陳舊和落后,嚴重影響了礦山測量結果的精確度,給礦山建設和生產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要想加強采礦實踐中的礦山測量技術,就有必要進行技術創新。

【關鍵詞】礦山測量;采礦實踐;技術創新

作為礦山建設和生產時期的重要環節,礦山測量所做工作及所得成果完全是為礦山生產服務的。隨著時代進步和科技發展,礦山企業為了適應生產的發展需求,在測繪技術和測繪工具方面需要不斷地推陳出新。本文重點分析了礦山采礦實踐中礦山測量的現狀,并詳細探討了測量技術的創新方向,以期對礦山企業有所幫助。

一、礦山測量技術的基本概述

進行礦山測量,必須把測量、地質及采礦等各種學科知識綜合運用起來,研究和處理靜態和動態下礦體到圍巖、井下到地面的各類空間幾何問題,藉以對后期的礦山設計、建設和生產提供數據及技術幫助。它始終貫穿在礦山勘探、設計、建設、生產及閉礦的各個階段,無論是煤礦還是金屬礦,不管是地下開采還是露天開采,礦山測量都離不開布設礦山控制網、測繪礦山地形圖、礦井貫通測量技術、礦聯系測量技術和礦山變形監測等測量技術,雖然具體工作情況有些不同,但工作性質和工作任務仍大致一樣。

在今后的實踐運用中,應該注意開發智能化全站儀、防爆測距儀、便攜式測距儀、自動化陀螺儀、陀螺羅盤、半導體激光指向儀、豎井自動鉛垂儀、反射棱鏡系統以及防爆無線電通訊系統等系列測量專用設備及附屬設備,并在發展礦山測量技術時,注意提高測量工作者的地位和待遇,加強專業人才的培養,避免出現測量人員情緒不滿及人才青黃不繼的困境,從而阻擾礦山測量技術的創新。

二、礦山測量在采礦實踐中的技術創新

礦山測量技術在采礦實踐中是非常重要的,要想提高礦企的安全管理和經濟效益,就有必要加強該方面的創新。目前,國內對衛星空間定位技術、地理信息技術、遙感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等在礦山測量中的實際應用與理論研究仍然表現不足,也沒有普遍使用計算機數據處理、電子速測儀、機助制圖、衛星定位技術、數字礦山攝影測量以及遙感技術等,在今后的發展中,要大力加強礦山測量技術在理論、技術、應用方面的創新。

2.1對礦山控制網技術進行創新

在礦山平面控制網技術的發展上,礦山三角測量和礦山水準測量技術對其有直接影響,加強二者的調整,十分有利于提升礦山控制網技術。在礦山控制測量早期,三角測量的使用十分廣泛;而礦山水準測量是預測地震的重要方法,能夠提供研究礦山形變的可靠資料。如果對這兩種傳統的控制測量進行改建和創新,將仍能發揮很好的作用。隨著GPS技術在礦山測量中越來越重要,對礦山控制網布設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使控制點無需通視,定位精度增加,觀測速度變快,自動化程度高,并可全天作業。

2.2對礦山地形圖測繪技術進行創新

從早期的平板儀測圖、全站儀測繪,再到現在的RTK地形圖的測繪,體現了礦山測量技術的進步。平板儀是野外直接測繪地圖的一種傳統儀器,較之全站儀,顯得速度慢,精度低,便開始慢慢地退出了測量舞臺。隨著RTK技術的運用,它依靠全球定位系統以及實時載波相位差分技術,在礦山地形圖的測繪中被廣泛運用。較之平板儀測圖、全站儀測繪,RTK技術不受天氣影響,也無需通視,再通過采用輔助數碼航測新技術,可以大大減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體現出成圖周期短、生產成本低、測繪精度好的優勢。

2.3對礦井貫通測量技術進行創新

對坑道施工中和貫通后的測量,就是貫通測量。貫通測量工程早期常采用獨頭掘進和明控發、暗控發,容易導致洞室不貫通,對檢核造成阻礙,后來改用精密導線、三角測量以及GPS技術等。平面聯系測量則用導線測量、水準測量和三角高程測量等。隨著經緯儀、鋼尺等井下異線測量工具停用,全站儀和陀螺儀發揮了巨大作用。而陀螺儀不斷改善,由最初的機械式、懸浮式及慣性陀螺向光纖陀螺躍進,大大彌補了全站儀等礦山測量儀器的不足。由于測量儀器的不斷創新,我國雙井定向貫通測量技術得以快速發展,現在,國內兩井定向貫通技術主要由GPS做地面控制、激光測距儀量邊,經緯儀測角做井上導線控制,加測陀螺導線邊。同時,攝影測量技術、陀螺經緯儀、光電測距儀、激光指向儀、袖珍電子計算機等新技術的運用,更大大改變了貫通測量方法。

2.4對礦井聯系測量技術進行創新

礦井聯系測量包括平面聯系測量和高程聯系測量,通過聯系礦井地面測量和井下測量,建立起一個井上、井下的統一坐標系統。一井定向、兩井定向是礦井平面聯系測量常用方法,隨著聯系測量技術的成熟,最新創新的三井定向也慢慢地得到推廣。而礦井高程聯系測量又稱導入標高,一般來說,通常采用平硐或斜井開拓的礦井,對于一些豎井開拓的礦井,則需用鋼尺法、鋼絲法和光電測距儀法等。隨著聯系測量技術的創新,將更加能夠滿足礦井日常生產、管理和安全的需要。

2.5對礦區變形監測技術進行創新

三角高程測量、幾何水準測量、導線測量、三角測量、交會法等傳統礦區變形監測技術已經顯得落后,在對一些現代礦區的細微變形進行監測時,精準度往往不準確,對礦山日常建設和生產構成了很大的隱患。后來,攝影測量法和物理儀器法得到了普遍運用。隨著計算機和衛星等技術的發展,逐漸又開始使用空間測量技術,包括甚長基線測量、衛星激光測距、全球定位系統等?,F在,隨著變形分析趨于專業化和科學化,各種理論和方法得到了大力運用,如變形動態模型、非線性理論、神經網絡理論、突變理論等。

三、結語

在國內,礦山測量技術的發展歷史還不長,是從二十世紀50年代慢慢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隨著中國國力的加強和科技的進步,它已經在國內廣泛運用起來,并和采礦、地質、環保、計算機技術與應用融為一體。加速礦山測量技術的創新,對完善和發展其在采礦實踐中的運用,對推動整個礦區體系的進步,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郭達忠.測繪科技與礦山測量的新進展[J].礦山測量.2006 (1):5-9;

[2]郭達志.論“礦山空間信息學”--礦山測量的現代發展[J].測繪工程.2006,15(3):1—7;

[3]李丙奎,黃科研.我國礦山測量技術的發展問題淺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35).

[4]周永波.淺談礦山測量技術的創新[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9(24).

[5]陳振宇.淺談我國礦山測量技術的現狀及其發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28)

礦山安全論文范文第5篇

利用信息手段為礦山企業的安全生產提供堅實的基礎,已是礦業信息化的趨勢所在。本文分析了我國非煤礦山企業2005年安全事故的現狀,并指出信息化應用于礦山安全生產的重要意義,以第七十一處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統為例介紹了安全管理信息化,且提出加強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措施。

一、礦山企業信息化

所謂礦山信息化,是指礦山企業挖掘先進的管理理念,應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去整合礦山現有的生產、經營、設計、管理資源。礦山信息流動模式是一種包括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空間流動模式,主要包括礦山生產與設計信息化、礦山設備調度與運行智能化、礦山網絡信息化三部分內容。我國礦山企業信息化的發展大概經歷了六個階段:1980年以前,單個科學計算;1980—1985年,數據庫應用;1985—1990 年,網絡系統,MIS 系統;1990—1995年,CAD及優化模型,CIMS 生產控制系統和計算機集成系統;1995—2000年,ERP企業資源規劃系統/Internet;2000至今,電子商務/Internet(許禮剛、陳藝,2006)。

二、礦山安全生產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從2005年我國非煤礦山傷亡事故來看,共發生事故1 928 起,死亡人數為2 342人,與去年同期對比,事故發生率和死亡率分別下降了14.2% 和13.2%( http://www.chinasafety.gov.cn/files/2006-01/25/F_fb0796

a35fa8492aafc7e12f4a380a4e_2006- 01- 25qn.htm);一次性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事故1起,死亡人數為37人,與2004年同期對比,事故發生率和死亡率分別下降了75%和65.1%。礦山領域安全生產事故高發生率的形勢,反映出我國礦山安全生產令人擔憂的現狀和特點,也暴露出了其中存在的問題。

1.我國大多數礦山(尤其是煤礦)地質條件復雜,容易引發重大事故,給安全生產造成極大的困難。而且隨著開采深度的不斷增加,沖擊地壓危險性增大,圍巖溫度提高,通風排水難度增大,使得礦山安全生產管理更是面臨巨大考驗。

2.安全生產監管體系不夠完善,力量不足,手段落后,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監控體系,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尤其個體或集體中小礦山數量眾多的格局,使安全生產的監管對象多元化,監管的難度極大。

3.安全生產投入不足,基礎薄弱,安全生產管理科技相對滯后,不能為安全生產管理提供足夠的技術支撐和保障。

4.安全意識薄弱,法制觀念不強。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體系不配套、不完善。

三、信息化對礦山安全生產的意義

分析我國礦山事故發生的原因,絕大多數是人的不安全行為造成的,違反操作規程和勞動紀律的占52%。當然,人的不安全行為,主要包括管理人員的失誤和物件的不安全狀態在時間空間上的交叉,也就是信息管理的不科學。因此如何將信息技術應用于礦山安全生產管理,是擺在我們面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礦山企業為獲取各種有效的信息,并進行識別、轉換、存儲和再生,礦山企業應該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為安全生產方針,以“以人為本”為安全管理理念,可分別建立安全信息管理系統、安全技術咨詢系統、安全監測預警系統、事故救援指揮系統、安全教育培訓系統(邢福勝,2003),利用信息技術整合礦山企業資源,加強礦山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設。

近幾年來,國家加大了對礦山安全生產技術的投入和安全監督管理制度的完善、落實力度,信息技術在礦山安全生產裝備、技術、人才、管理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最終形成了安全信息、安全技術、監控預警、救援指揮等功能齊全的安全管理平臺,信息技術日益完善的功能將在我國礦山企業安全管理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四、信息化在礦山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以我處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統為例,介紹一下信息化在礦山管理中的應用。

1.安全信息管理模塊

本模塊主要用于收集和存儲國家安全法律法規、規程措施、技術規范和企業安全文件、措施等,便于日常管理中的資料查詢和知識交流。

2.危險源識別管理模塊

本模塊主要是用于項目危險源的辨識、評價和管理。根據施工進度、工序的變化,不斷對危險源進行識別,并通過軟件利用LEC法進行評價,評價出一般危險源和重大危險源,及時對重大危險源編制管理方案,使重大危險源得到控制,利于安全生產。

3.安全檢查與整改模塊

本模塊主要用于編制各級組織對項目的安全檢查計劃,對安全檢查項進行信息記錄,并把安全檢查中產生的不符合項在軟件中通過工作流程發送至相關負責人員,實時將整改情況在系統中進行報備,完成整個動態管理的閉環流程,最后形成項目安全檢查分析表。

4.安全培訓教育模塊

本模塊主要針對項目工人入場培訓和日常培訓,所培訓人員與人力資源模塊相關聯,實現業務之間的互通。記錄培訓人員信息、培訓時間、地點、授課教師、培訓內容及培訓考核情況。

5.安全事故管理模塊

本模塊主要用于事故匯報和事故調查處理報告及事故處理結果的記錄登記,改變了傳統的事故匯報方式,更及時、迅速,便于及時救援和對事故的調查處理、原因分析。綜合統計安全事故案例,有利于舉一反三,吸取事故教訓。

6.安全評價考核模塊

本模塊主要是根據項目安全管理制度,在實際生產中對個人、班組獎懲的記錄、驗證考核,并通過對項目、集團對處的考核評分進行安全考核,實現安全評價考核的系統性、及時性、準確性。

7.安全綜合報表管理模塊

安全綜合報表是安全信息的匯總,可以對項目安全情況進行綜合分析,通過日報和月報的形式提交給各級領導審核,使各級領導能及時地了解總體安全情況,為領導分析和掌握安全管理狀況提供了真實可靠的依據。

五、進一步加強我處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措施

1.建立礦山安全技術咨詢系統

該系統是一個交互性的網絡應用系統,主要包含研究開發子系統、技術推廣子系統、遠程咨詢子系統、安全評價子系統、圖書文獻子系統。這是一個Web數據庫形式的應用系統,通過這一系統,科研立項、聯合開發、成果共享等工作將得到強勁支持,實現點對點雙向多媒體信息交換和單向的多媒體信息廣播以及專家和用戶之間的實時交流,并可提供礦山安全評價相關信息交流查詢和專業圖書文獻資料檢索等服務功能(范雪強,2004)。

2.建立安全監測預警系統

該系統建設的主要基礎性工作是在礦山企業接入網端,重點建設礦山井上、井下通信系統和礦山安全監測監控系統。礦山安全監測監控系統主要包括瓦斯監測系統、地質災害監測系統、重大設備(如風機、排水系統)監測系統。礦山企業可以通過與當地通訊部門合作,利用公網資源建設本企業接入網,并實現與上級網絡的連接(許禮剛,《礦山企業信息化管理在安全生產中的應用》,2007)。

3.以企業管理和辦公自動化為重點,實現管理信息化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先進的管理思想,建立基于ERP思想的管理信息化系統,對企業的管理過程進行全方位改造和重塑。將企業生產計劃、過程控制、生產調度、財務管理、安全監察、設備安全管理、設備綜合管理、物資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及客戶關系管理等集成化,供隨時查詢和讀取,實現網絡化和信息化管理(李愛平、嚴瑞鑾、趙志剛,《以信息化促進煤礦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建設》,2009)。

4.加強礦山企業信息化人才的培養

知識經濟是以人為本的經濟,科技創新是以人為本的創新。要采取有力措施在穩定原有技術隊伍的基礎上,采取多種形式,特別是在職、轉崗人員的知識更新培訓,培養各種實用型、復合型人才,發揮其在信息技術推廣應用工作中的積極性和創造力。進一步加強與科研、設計單位和院校的合作,逐步形成一批以企業為主的信息技術研發中心,根據優勢互補,利益共享的原則,建立雙邊或多邊技術協作機制,通過相互兼職和培訓形式,加強不同單位科技人員的交流。

5.打造新型安全管理隊伍

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設要想取得預期效果,打造一支新型安全管理隊伍至關重要。要加強對專職安全員、各部門兼職安全員和班組安全聯絡員的培訓,引導他們學習安全管理信息化知識,切實提高安全管理隊伍的實際操作水平。

六、結語

礦山安全管理信息化處于起步階段,仍存在一些問題,也面臨許多困難。但利用數據倉庫和網絡通訊等技術,保障礦山企業的安全生產,使監測和監控向數字化和圖形化轉變,提供更為方便直觀的統計圖和分析結果,實現集中管理、統計、分析以及遠程的移動監測,以便作出快速、有效的各種決策,已經是礦山企業信息化的大勢所趨。

(中煤第七十一工程處安監科)

上一篇:互聯網安全論文下一篇:網絡安全防范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