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植物保護論文范文

2023-05-12

植物保護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傳統微生物學教學模式與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聯系不緊密。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對微生物學理論和實驗教學內容進行梳理,在教學內容、知識創新、教學方法和課程考核等方面對傳統微生物學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嘗試。通過全方位強化課程知識應用、技術應用和知識創新應用教學,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實現應用型人才綜合素質的全過程培養,從而實現課程教學與應用型人才培養相吻合。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微生物學;教學改革;應用型課程

應用型人才是指能將專業知識和技能應用于所從事的專業社會實踐的一種專門的人才類型,應用型人才培養是我國目前和未來高等院校教育現代化發展的重要目標和方向[1-4]。隨著應用型本科高校課程改革深入實施,傳統課程教學模式需要及時重新調整、創新與完善,才能實現與具備綜合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同步發展。高校在培養人才的實際過程偏重理論知識,培養的學生通過了考試,但實際的認知思辨能力、自主研究能力、協調創新能力等方面綜合素質仍然有待進一步提高。

微生物學是一門理論性和應用性都很強的學科,是生命科學中重要的基礎學科之一,也是我校生物技術、環境科學、植物保護、農資、園藝、林學和農學等專業的一門必修課,還是學習基因工程、發酵工程等其他專業課程和實驗技術的基礎課。傳統的微生物學教學存在課程內容多,抽象難理解,且與生產實踐聯系不緊密、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綜合實踐能力不強和考核辦法不能真實反映學生能力等問題[5-7],基于此需要對微生物學教學進行改革。

課程是知識的載體,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課程建設主要是為教學服務,課程的質量直接決定了人才培養的質量[8],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需要制定與其一致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通過強化課程的應用性,將知識傳輸給學生。我們對微生物學整個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過程進行梳理,按照建設應用型課程的標準和原則[9-11],從理論教學、實驗教學、課程知識創新、教學方法和課程考核等幾個方面進行了教學改革和實踐。以課程定位為服務各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通過加強學生對微生物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學習,強化課程知識與技能的應用性教學,提高學生對課程應用性的認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達到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質量要求。

一、理論教學改革強化課程知識應用

大學的專業和課程兩者之間存在著緊密關系,課程內容的設置既要適應學校的總體人才培養目標,也要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必須將二者聯系在一起,實現二者一體化發展。因此,課程教學要因材施教、因時而變、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實現課程目標、傳授課程內容[8]。

根據微生物學在不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中的需要發揮作用,有針對性地優化課程內容,突出微生物學課程應用性特色。本著夯實課程基礎知識,加強技術技能培養,提高學生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能力的培養目標,組織相關課程的教師進行教學研討活動。通過選擇優秀教材,根據各專業學科發展要求,優化教學大綱,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優化理論教學體系,調整教學內容,突出重點難點,減少教學內容與其他相關課程重復的知識點。

按照專業特點和發展需要,對微生物學每一章節的內容按照知識點的特點進行分類細化,將知識點細化為基礎知識、應用知識、實踐技能培養知識和專業拓展知識,并將知識點重新組合成適合不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教學內容。然后結合專業特點,科學合理地安排各教學內容的授課學時,做到重視基本知識和實踐技能培養,兼顧專業拓展知識,突出應用知識的講授。修訂的教學大綱專業性強,課時安排更為精準,可充分利用有限的課時將微生物學服務于各專業、精準服務各專業的發展需求與應用型人才培養,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

在安排教學大綱時,根據學生的專業不同,相應地增加和改變微生物學知識在其專業實踐領域中的新進展、熱點和應用實例,讓學生更多了解微生物學在本專業中的應用歷史和現狀。例如針對環境科學專業引入微生物在環境保護、污水處理以及環境生物修復等方面應用的成功案例;針對生物技術專業引入微生物在基因工程、基因編輯、基因治療和探索生命活動規律等方面應用的成功案例,激發學生學習微生物學的積極性。

二、實驗教學改革強化技術應用

實驗教學過程是誘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環節,實驗教學過程有利于學生更靈活地把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驗當中,加深和總結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和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更為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多方位的觀察、思維和分析能力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自主學習與創新的能力。

傳統的微生物學實驗涉及了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術,開設的實驗內容主要為基礎性實驗,如培養基的配制與滅菌、微生物的分離和純化、細菌的常用染色方法及形態觀察、放線菌、酵母和霉菌形態觀察、微生物細胞大小的測定和顯微鏡直接計數、細菌鑒定常用生理生化等。這些傳統實驗多以操作性和驗證性實驗為主,教師按照傳統模式教授原理性、事實性和操作性知識,實驗結束后學生對實驗缺乏深入學習和探究,不利于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和發揮,教學效果難以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傳統的實驗項目離散而無直接聯系,學生只要按照實驗指導按部就班即可完成,很難達到誘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目標。

為培養學生適應生產、建設、服務各行業所需要的技能,提高學生的科學研究技能和應用創新能力,通過改變傳統實驗單一操作實踐的授課模式對微生物學實驗教學進行改革。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將教學活動安排分為五個階段,以海洋微生物為實驗材料,把傳統微生物經典實驗項目有機串聯在一起,實現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實踐操作和技能應用三者的有機結合。

實驗項目的開設按照研究微生物的基本程序(分離→純化→形態觀察→鑒定→應用)進行實施(如圖1),從而構建出一個課程綜合性實驗體系。在實驗教學第一階段,教師系統講述微生物學課程實驗內容總體思路和安排,讓學生理解整個實驗教學活動設計的目的、作用和意義,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欲望。課前要求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和個人自主學習的方式完成實驗預習,初步掌握每次實驗課涉及的知識點、操作以及實驗課程考核的內容,讓學生帶著問題和帶著解決問題的激情進入課程實驗。第二至第四階段的每次實驗課時,教師承上啟下地引出實驗項目的內容,講述上次實驗與本次實驗之間的關聯性。在實驗課程講述時,主要從本次實驗做什么(What)、怎么做(How)、為什么這么做(Why)、技術應用在哪里(Where)展開。實驗結束后,教師對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測試(Test),督促和激勵學生掌握每次實驗的關鍵性操作技術,建立4W+T的實驗課程教學模式。第五階段的最后一次實驗總結整個實驗課程教學的設計思路,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實驗課程內容的系統性和實驗技術應用性的理解,為培養具有創新性的應用型人才打下基礎。

通過實驗教學的改革,把微生物學基本原理和基本實驗技術整合,系統化和項目化實驗內容,通過增加課程技能測試,強化學生實驗操作技能訓練,建立4W+T的實驗教學模式。4W+T的實驗教學模式突出實驗項目間的連貫性和科學性,加強了學生對整個實驗的系統性認識。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理論課的理解,使學生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緊密地聯系起來,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發揮。

三、應用SECI知識創新模式強化課程知識創新的教學

創新教育是我國高等院校教育事業質量工程的要求,當代大學生僅僅掌握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已經不符合我國科學技術進步和知識經濟發展的創新型人才需求。為達到應用型人才培養課程要求,微生物學課程應用SECI模型進行教學改革和探索。按照SECI模型[12-15],將微生物學課程改革的創新教育活動分為四個階段(如圖2),強化應用創新教育,激發學生的創業沖動和知識轉化潛力。

第一階段為潛移默化階段。通過組織學生參觀釀酒廠、污水處理企業和微生物肥料生產廠家,播放利用微生物發酵生產啤酒、酸奶和饅頭制作的視頻等進行課程實踐教育教學,并引導學生在平時生活中觀察與微生物活動有關的現象,實現課程知識的移轉與轉化,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業熱情。

第二階段為互動轉化階段。組織課程學習興趣小組對課程感興趣的知識和生活中觀察到的現象,通過文字、圖片、影像等多種形式在課程網站的討論貼吧進行討論,相互表達和交換各自的想法,實現隱性知識向顯性知識的轉化,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造性推論能力。

第三階段為知識組合化階段。根據學生在第二階段中討論的問題進行綜合分析和研判,組織學生參加相應的學術專題會議并進行交流,引導學生對掌握知識和自己的想法進行歸納總結,實現課程知識的組合化和系統化,使之變成創新創業計劃或實驗研究方案,提高學生的邏輯性思維能力。

第四階段為知識升華階段,即學生通過完成創新創業計劃或實驗研究方案,實現顯性知識向隱性知識的轉化。此階段實踐教學過程充分利用學校國家級實驗室、研究中心、創新中心和各級開放實驗室,為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提供多元化實訓平臺。通過安排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參加與微生物學相關的各種專業技能大賽、參加企業頂崗實習等環節提高學生實踐技能、感知能力和創新意識。通過鼓勵學生探究自己身邊遇到的與微生物有關的問題,組建微生物學習興趣小組,教師參與指導和開展第二課堂完成創新性實驗教學,讓學生感知微生物的無處不在。學生參與多元化實訓平臺訓練,對微生物的認識更全面、印象更深刻、學習興趣更濃厚,經過系統的訓練,創造和創新能力得以提高。

微生物學課程應用知識創新的SECI模型教學,根據知識創造四個階段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場所和教學方式,實現“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相互轉化,不斷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四、教學方法改革強化應用型人才素質培養

課堂是培養學生自主創新力與探索實踐力、建構過程性知識的載體。微生物學課程通過建立網絡學習平臺,將課程資源以及拓展資源、學科發展動態和學習習題等放入網站,拓寬知識面,豐富課外學習資源,加強課程基礎知識的學習指引。為實現素質教育與創新性教育的現代教育理念,培養應用型人才,達到提高學生自學、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創新應用能力的目的,微生物學課程通過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在教學內容和課堂進行了改革和實踐。

根據理論課章節內容的特點,確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按照教師主導型、師生共導型和學生主導型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活動完成預設的教學目標。在教師主導型教學中,教師精心設計教案,課堂教學中按照教師設計的思路逐步推進教學進度,引導學生學習。在師生共導型教學中,教師精心設計教案與課堂流程結構,課堂以主題項目引領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學生充分發揮創造想象空間,以師生、生生之間的對話、討論和爭辯的形式不斷生成教學內容。在學生主導型教學中,教師精心選擇和設計項目、問題或案例為學生提供學習情境,引導學生搜集資料和整合學習資源構建學習目標,教師在課堂上參與學生討論協助學生梳理、反思、總結和知識的呈現。

在課堂上盡可能給予學生發揮創造想象空間,減少傳統講述式授課方式和教師對課堂的掌控主導作用,增加學生在課堂的主體作用。通過增加對比式、討論式、讀書指導式、演示式、提問式、探究式、啟發式和PBL等授課模式的比例,提高學生主體能動性與參與度,實現和達成教學的有效性,從而強化知識的創新應用性。

傳統的微生物實踐教學內容多以驗證性為主,導致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所脫節。因此,實驗課教學從“現場演示”轉向為“提問啟發+演示+操作訓練+應用”,在教學方法上突出課程內容和技能的實用性和應用性。在實驗考核中嚴格要求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通過提問等方式檢查學生的實驗內容的預習與復習情況。同時教師列出每次的實驗內容、實驗步驟和討論提綱,組織學生查閱資料,撰寫討論發言稿進行討論。教師在實驗討論結束后將實驗原理與課程理論知識有機地串聯在一起,整個實驗教學過程強化了實驗內容與技能的應用性。

五、全面合理的過程考核體系強化應用型人才的過程培養

課程考核是教學的重要環節,是教師教學質量、教學效果、學生知識和技能掌握程度等教學信息的反饋和激勵學生學習積極性等的重要手段[16],考核方式的合理性和全面性對課程教學效果好壞和教學目標的達成度至關重要。

由于傳統的課程考核方式單一,導向性不好,課程考核采用一次性終結性考核方式(即期末考試),學生和教師更多關注成績的高低,而忽略對學生過程性學習、技能培養和教學過程的考核,難以真實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水平。雖然教師認真備課,不斷豐富課程內容,改變授課方式吸引學生,激發學生自主學習,但是傳統課程考核不易體現出學生掌握知識的系統性和全面性,不易體現學生實踐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最終使教學效果受到影響。傳統考核存在學生考前突擊現象,導致出現分數一樣,但學習的努力程度相差很大,對認真學習的學生不夠公平。因此,課程考核要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知識吸收、掌握和運用,達到“以考促學”和“考核公平”,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的教學目標。

微生物學課程考核貫穿教中考、學中考、考中促學的理念,通過多元化考核方式加強教與學的全過程考核進行改革。微生物學課程考核環節包括學習態度、操作技能、實驗環節、團隊合作以及綜合應用等方面,對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能力、過程學習以及實踐技能學習等進行全方位和全過程的綜合考核,課程考核分為三部分考核:理論學習過程考核、實驗學習過程考核和綜合技能考核。

1. 理論學習過程考核:理論知識的考核不局限于期末試卷考試的形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采用課堂提問與搶答、課堂小測驗、課堂小討論、課程知識應用答辯、期中綜合測驗、課程小論文和課程網站知識自主學習等多種方式綜合考核,從學習態度和方法、學習自主性兩個方面考核學生的學習情況。綜合考核一方面有利于教師及時掌握學生課程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而對授課方式和方法及時作出調整;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在學習過程中與其他同學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全方位激勵學生學習的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 實驗學習過程考核:傳統的微生物實踐教學內容多以驗證性為主,實驗考核多以實驗理論知識、出勤和實驗報告進行考核,導致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所脫節。因此,將實驗考核分為實驗理論知識考核和課堂實驗技能考核。在實驗理論知識考核方面,對學生課前實驗預習報告、課后復習實習總結報告、課堂提問、課堂討論和發言幾個方面進行考核。在課堂實驗技能考核方面,教師對每次實驗進行精心設計,確定每堂實驗課的技能測試內容,在學生完成實驗后,對每名學生技能進行課堂測試。測試時,要求學生一邊操作、一邊講述實驗操作要領,教師及時給予糾正,其他學生在旁邊觀察領會,直到學生完全掌握操作技巧。

3. 綜合技能考核:教師根據課程內容提出問題分配到由4-6名學生組成的學習小組,以問題為導向的PBL教學方法進行學習過程考核。教師組織各小組對其問題進行小組討論學習,引導學生通過查閱文獻資料掌握課程知識后,指導學習小組進行實驗方案設計、實驗組織實施、實驗結果分析和實驗論文地撰寫。每小組完成學習后通過論文和PPT在各小組間相互展示匯報學習和研究成果,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完成整個學習環節后,根據教師設計的評分標準,通過教師評價、小組互評、組內互評和個人自評完成綜合技能考核。

考核成績結構及所占權重:課程綜合評分:總成績=期末綜合考核(50%)+理論學習過程考核(10%)+實驗學習過程考核(30%)+綜合技能考核(10%)。其中,期末綜合考核以試卷形式進行,卷面分100分,占課程綜合評分的50%,考核內容包括理論知識和實驗知識,題型分為填空、選擇、判斷、名詞解釋、簡答和問答題;理論學習過程考核占課程綜合評分的10%,其中課堂提問與搶答、課堂小測驗、課堂小討論、課程知識應用答辯、期中綜合測驗和課程小論文各占理論學習考核的10%,課程網站知識自主學習占40%;實驗學習過程考核占課程綜合評分的30%,其中出勤、課堂教學環節(提問、討論發言)各占10%、課前實驗預習報和課后復習實習總結報告各占25%和課堂實驗技能考核占30%;綜合技能考核占課程綜合評分的10%,其中教師評價占40%,組間互評、組內互評和個人自評各占20%。

全面合理的過程考核體系以豐富多樣的考核形式(多維度、多元化和個性化)強化應用型人才綜合素質的過程培養,有助于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學習動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充分體現教師不僅是知識傳播者和監督者,更是組織者、引導者及評價者的角色。通過全面合理的過程考核體系,學生素質在課程教學各個環節的學習過程中得以提高,杜絕了學生試卷考試投機現象,提高了課程考核公平性。通過課程考核改革,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使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知識的輸入與輸出相結合的雙過程,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對教學、學習過程的關注,全面提高課程實施質量[8,16]。

六、結束語

應用型高素質的人才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高等院校需要從師資隊伍建設、課程體系、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以及辦學條件等多方面進行整合,優化人才培養機制,才能培養出符合時代進步和社會發展的應用型人才。大學課程教學改革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第一步,課程教學改革需要從課程定位、課程設計、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理念的熏陶,在課程教學的全過程強化課程知識的應用性,建立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科學合理的專業課程體系。應用型人才培養涉及到課程教學的方方面面,教學改革除了包括課程知識體系改革、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外,學生認知能力培養和情感的關懷等綜合素質的培養也不容忽視。

參考文獻:

[1]于強,蔣愛軍,王巖琴.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1(6):14-19.

[2]高啟明.創新創業教育融入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現狀、問題與思考[J].西安航空學院學報,2019,37(2):83-87.

[3]孫桂生.應用型大學創新型人才培養研究[J].高教學刊,2020(27):36-39.

[4]張顏梅.應用型本科創業教育與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高??萍?,2016(3):88-90.

[5]鄭新添,楊小燕,尹會方,等.地方本科院校微生物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微生物學通報,2014,41(4):759-763.

[6]安登第,曾獻春,努爾古麗·熱合曼,等.微生物學課程創新實踐教學模式探索[J].微生物學報,2016,43(4):877-882.

[7]李崴,周宜君,戴景峰.淺談案例教學在微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微生物學通報,2016,43(2):403-409.

[8]王玉婧,劉甜.一流課程與一流專業關系及建設思路分析——以應用型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為例[J].高教學刊,2021(3):25-29.

[9]曹勇安,任志新.應用型課程建設的原則、方法與評價[J].職教論壇,2020,36(12):67-73.

[10]于壯.基于應用型課程標準的大學體育課程改革實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4(6):149-151.

[11]王琦進,齊曉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網絡工程“三位一體”課程體系建設[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6,35(10):120-123.

[12]楊雪姣,徐青青,潘以鋒.基于SECI模型促進教師深度學習的培訓路徑分析及策略研究[J].教學研究,2020,43(6):49-55.

[13]王鷗.SECI知識創造模型在《成本會計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9(22):203-205.

[14]杜江.從SECI的角度談數學教學創新[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28(10):97+100.

[15]曾艷芳,許銳.基于SECI模型的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34(6):125-128.

[16]姜文龍.基于“雨課堂”的大學課程全過程考核研究[J].遼寧警察學院學報,2021,23(1):120-124.

植物保護論文范文第2篇

1.1 園林植物栽種重效果、輕保護

不少城市地方官員在政績觀的引導下, 十分注重城市園林綠化的景觀效果, 往往不考慮當地的氣候、空氣質量、水土或流行蟲害等方面的特點, 指示種植大量不適合當地的植物;另外, 為迎合領導心理或從節約成本出發, 部分景觀設計師在進行當地園林綠化植物配植選擇時, 也會做出看輕或刻意回避植物保護工作的設計, 導致園林植物后期保護及相關管理工作的落實十分困難。

1.2 園林植物管理重栽種、輕檢疫

在我國現行的行政架構下, 園林綠化管理方面相應職責部門為林業局或綠化局等政府機構, 但從這些相關部門的職責來看, 其僅限于按照綠地建設規范對城市綠化的用地規模進行總控, 缺失后期植物病蟲害的防疫職能。加上目前園林植物的養護工作大部分都采用“市場運營、公司承包”模式, 各園林公司各自為政, 造成園林植物的病蟲害檢疫工作的隨意性和盲目性較大, 因而極大地影響了園林植物保護的整體效果。

2 園林植物保護原則

2.1 因地制宜, 綜合防治

在園林綠化設計方案初期, 應對當地的氣候、物種等所有可能影響植物生長的特點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在滿足相關功能、經濟要求的技術上, 進行栽種植物的合理搭配。注重對植物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提倡對外來生物在園林植物物種引進或者苗木調運的過程中傳播危害的預判, 避免因其廣泛傳播引起的危害。

2.2 功能優先, 兼具景觀

應優先選用抗病性好、成活率高、便于運輸和養護的植物, 大面積作為行道樹等形式栽種。與此同時, 考慮植物培植的景觀效果及植物成長的季候特性, 進行合理的配植, 確保一年四季均有景可觀;點綴搭配景觀價值高的名貴樹種, 滿足園林景觀多樣性的觀賞要求。

3 園林植物保護相關有利趨勢的思考分析

3.1 病蟲害防治手段多樣化

傳統植物病蟲害防治手段以噴灑農藥為主, 長期采用這種方式, 不僅增加了害蟲的抗藥性, 而且容易形成對城市環境的嚴重污染, 實不可取。因此, 按照防疫檢測標準的相關要求, 采用誘殺法、捕殺法、溫度處理以及超聲波殺蟲法等物理手法, 同時加大對低毒、低害、低殘留農藥的研發使用, 是減少環境污染、提高病蟲害治理的有效途徑。

3.2 病蟲害防疫措施優先化

由于重視力度不夠, 過去對園林植物的保護基本以病蟲害治理為主, 隨著環境污染加劇, 防治成本的提高, 越來越多園林綠化管理者開始將關注終點轉移到病蟲害的預防上, 例如對植物載種技術進行改良, 根據植物的不同特點, 合理、科學搭配植物生長所需的溫度、濕度、水、肥等, 通過認真的養護, 提高園林植物自身的抗病能力;同時加大宣傳力度, 使廣大市民理解支持植物保護工作, 通過多重舉措, 有效避免待植物病蟲害發生時需支付的成本。

3.3 園林植物管理規范化

改變過去重載種、輕保護的城市園林綠化管理理念, 通過建立專門機構來組織、規范對園林植物的各項保護措施。首先通過加大對管理人員專業技術方面的培訓力度, 使其對園林植物病蟲害的特點、當地多發植物病害、各種防治措施的利弊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等有清晰的認識。另外, 落實責任, 建立責任追究管理機制, 劃分防疫工作責任分區分給個人, 并設立針對疫情監測、匯報、核實相關情況的獎懲激勵制度, 從而實現對園林植物保護的保障。

結束語

為充分發揮園林植物對對城市環境的凈化、美化等相關作用, 應盡量避免采用農藥防治的手段, 尋求園林植物保護的新方法。園林植物的保護應明確保護現狀中存在的問題, 對癥下藥, 按照“因地制宜、綜合防治, 功能優先、兼具景觀”的原則, 鼓勵“病蟲害防治手段多樣化、病蟲害防疫措施優先化、園林植物管理規范化”的發展趨勢, 使對城市園林植物的保護落到實處, 提高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及管理的成效。

摘要:城市園林植物保護關系到園林綠化工作的經濟效益、園林綠化管理措施的合理性, 因此是園林綠化建設工作成效的主要體現。本文從概述園林植物保護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入手, 隨后針對現存問題、總結提出園林植物保護需遵循的原則, 最后深入探討、分析當前有利于園林植物保護的各種有利發展趨勢。

關鍵詞:城市園林植物,保護,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 錢興華.城市園林植物多樣性保護規劃研究[D].山東農業大學, 2015.

植物保護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學的發展,我國逐漸開始注重城市園林設計與園林植物保護,在進行城市園林設計時,應該本著的理念是可持續發展。注重對園林中植物保護,不僅可以使園林滿足觀賞者美觀性的要求,而且可以實現生態環保的效果。一個好的種植設計,既要布局合理,避免脫離現實美,又要合理利用植物的相生、相克的關系,遵循生物共生、循環、競爭的原則,避免人為造成植物病蟲害共生的環境條件。在品種多樣化和種苗本地化的基礎上,園林設計還要爭取做到植物搭配合理化。本文從城市園林設計與園林植物保護的重要性講述,分析了園林設計中預防植物病蟲害的發生及預防措施,提出了設計樹種配置合理化、科學化的理念、設計栽植密度要適中的概念、堅持品種多樣化,生態系統穩定增強植物免疫力和合理搭配植物,注重栽植的密度。

【關鍵詞】城市園林 設計 園林植物 保護

在城市園林綠化設計以及園林植物保護過程中,應該以生態學理論為指導思想,從生態系統的整體出發,利用園林生態中病蟲害、植物、環境、天敵等多種因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根據生態學特性以及植物生物學特性,遵循園林植物保護的原則,因地制宜,科學合理的對園林植物進行配置,盡力將各種各樣的園林植物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進而構成有序、安全、穩定的生態系統,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可持續發展以及永久利用的目的。

一、 城市園林設計與園林植物保護的重要性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學的發展,我國逐漸開始注重城市園林設計與園林植物保護,在進行城市園林設計時,應該本著的理念是可持續發展。注重對園林中植物保護,不僅可以使園林滿足觀賞者美觀性的要求,而且可以實現生態環保的效果??茖W合理的園林設計應該從城市園林生態系統總體出發,依據園林植物病蟲害的危害、發生,以及發展的環境要求,認清影響植物病蟲害消長的主要生態影響因素,進而提高園林植物的抗病蟲害能力,營造一種不利于病蟲害孳生繁衍,利于病蟲害天敵以及園林植物的生態條件。由此可見,研究城市園林設計與園林植物保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園林設計中預防植物病蟲害的發生及預防措施

(1)園林設計要注重種苗本地化、鄉土化。種苗本地化是指選用植物種子和苗木時,盡可能地在本地選取和培育。必要盡量減少長途調運植物種苗的數量,嚴格控制跨地區、跨生境采挖移植野生植物,目前尤其要盡量減少大樹進程、南樹北調。本地采收的種子或培育的苗木,已經過一定的耐性、抗性考驗,播種或栽植后,能盡快融入當地的生態系統之中,對病蟲害表現出比較強的抗御能力。城市園林是一個特殊的生態系統,受人為因素的高度干擾,在選擇植物種類時,應注重鄉土樹種的推廣應用。

(2)針對樹木的生態習性,合理的對樹種進行規劃。設計在園林綠化中,要充分考慮當地的氣候環境、土壤條件等自然環境因子,盡量避免自然環境因子帶給植物的病害。

①氣候環境。園林設計時,我們應根據當地的氣候環境適當的選擇適于栽種的植物。大連的氣候屬于暖溫帶半濕潤的季風兼有海洋性氣候,常用的優良落葉樹種中,落葉喬木有國槐、龍爪槐等;灌木類有連翹、紫薇等,而草皮則以種植冷季型草皮為主。

②土壤環境。中國土壤資源豐富,擁有磚紅壤、赤紅壤、棕壤等十數種類型分布在全國各地。我們則要根據土壤的酸堿度適地栽種植物。例如:杜鵑、杜仲等喜pH值在5.5~6.5之間,含鐵成分較多的酸性土壤;黃楊、合歡等則喜pH值在7.5~8.5含鈣質較多的堿性土壤,而靠海邊的可溶性鹽類鹽土,則適宜種植黑松、圓柏等抗鹽堿能力較強的樹種。

三、設計樹種配置合理化、科學化的理念

一個好的種植設計,既要布局合理,避免脫離現實美,又要合理利用植物間相生、相克的關系,遵循生物共生、循環、競爭的原則,避免人為造成植物病蟲害共生的環境條件。有些樹木為了爭奪營養空間,從體內分泌放射出對相鄰樹木具有殺傷作用的有毒物質,稱為相克。有些樹木猶豫習性互補,體內分泌物相互利用,和諧共處,稱為相生。樹種之間,樹種與環境之間存在著互相聯系、互相制約的關系。所以,在園林設計中,要合理利用樹種間的關系,進行設計樹種的合理配置,避免相克樹種搭配,認為造成病蟲害共生的環境條件;同時應充分利用樹種互利的以免,種植相生樹種,以增加樹種間的合作共存和互利互惠,有效控制病蟲害的發生。

四、 設計栽植密度要適中的概念

設計栽植密度過大時導致病蟲害發生的一個而重要原因,種植設計時必須要考慮這一因素。當前,城市園林綠地中過多的設計模紋色塊種植,對于提高綠化質量和藝術造型是一種很好的綠化手法。但是為了“立竿見影”,而盲目將栽植株距加密,不僅浪費苗木,而且違背自然規律,互相爭光、爭水、爭肥,極易滋生病蟲害,且不易進行防治,也縮短了植物更新期,導致綠化“時裝化”的不利結果。

五、堅持品種多樣化,生態系統穩定增強植物免疫力

在堅持物種本地化前提下,還要努力做到品種多樣化。品種多樣化是指選擇植物時應盡量多選用一些物種,同時要兼顧各種植物類型。充分考慮植物、動物、微生物之間的生態交互性,兼顧生態系統之間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盡量減少以人的暫時需求為中心,片面種植單一植物的現象。實踐證明:只有品種多樣化才有生態穩定性,只有植物生態系統穩定,才能對病蟲害有較強的抵抗力。像北方一些城市大批單一種植楊樹、國槐,蛾類食葉害蟲和天牛類蛀干害蟲危害就比較嚴重;而南方沿海城市片面大量種植桉樹、椰子樹,也發生了較棘手的枯枝病、椰心葉甲等病蟲害問題。

一個好的種植設計,既要布局合理,避免脫離現實美,又要合理利用植物的相生、相克的關系,遵循生物共生、循環、競爭的原則,避免人為造成植物病蟲害共生的環境條件。在品種多樣化和種苗本地化的基礎上,園林設計還要爭取做到植物搭配合理化。搭配合理化是指既要布局得當、景觀優美,又要科學利用植物間的相互關系,配置成有利于植物生長而不利于病蟲發生的種植結構。如:梨和檜柏互為梨檜柏銹病病原菌的轉主寄主,若把它們近距離混栽,無疑會利于銹病的發生;危害海棠等薔薇科植物的桑天牛、星天牛,成蟲補充營養時喜食構樹等??浦参锏哪壑ζ?,若把它們近距離混栽,會有利于天牛的發生,合理的搭配,能減輕或限制病蟲的危害。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城市園林設計過程中,要充分結合不同植物間的特點,不僅應該進行城市園林植物的保護,使城市園林植物可以健康生長,而且還要既有一定的觀賞性。本文從城市園林設計與園林植物保護中存在的問題入手,進而引出對城市園林設計中園林植物保護采取措施的闡述,園林設計工作人員應該結合城市園林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還要注意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植物品種進行設置,使城市園林生態系統可以更加為人類提供觀賞平臺,從而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周遠航 淺談城市園林設計與園林植物保護[J] 北京農業 2014(30)

[2]陳 璐 城市園林設計與園林植物保護研究[J] 農業與技術 2014(3)

[3]郭偉紅 淺談城市園林設計與園林植物保護[J] 安徽農學通報 2009(15)

植物保護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農業生態學是運用生態學的原理及系統論的方法,研究農業生物與自然社會環境的相互關系的應用性科學。該課程內容豐富,與實際應用結合緊密,課程知識具有較快的更新速度和較強的專業性。經過數年的教學實踐,我們對農業生態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模式、考核制度和實踐環節等,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以期達到提高學生專業知識,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綠色發展意識和提高學生責任感和使命感的目的,并且已在實際的本科教學工作中取得初步成效。

關鍵詞:農業生態學; 教學改革; 課程思政

1.研究背景

農業生態學是仲愷農業工程學院農學專業本科開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是建立在生態學的原理和系統論的方法等基礎上,將農業生物與其自然環境作為一個整體,探究農業生物與農業環境之間相互作用關系及其作用機理和變化規律的應用性科學,是生態學在農業領域的一個分支[1]。運用農業生態學的理論和方法,分析研究農業領域中的生態問題,探討協調農業生態系統組分結構及其功能,促進農業生產的持續高效發展,是農業生態學的根本任務。農業生態學不僅要進行基礎性的理論研究,更要為發展農業生產提出切實可行的技術途徑,要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

學習農業生態學一方面要了解有關生態學的一般知識及理論與方法,另一方面要運用農業生態學的原理和方法分析農業生態系統的資源生態問題與系統優化途徑,為學生進一步學習系統論、信息論和控制論的知識,開展農學專業相關科學研究打下堅實基礎。近年來,農業生態學在我國高校植物保護專業和農學專業課程中的受重視程度不斷增加。如何在有限的課時內,使學生掌握農業生態學的理論知識,學會分析農業方面的生態問題和協調農業生態系統組分結構及其功能,是農業生態學教學的目標。同時,隨著專業知識的不斷更新,如何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以及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主動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授課老師在改革教學中的首要任務。筆者結合農業生態學的教學改革經驗,淺談一些感悟。

2.基于授課對象的實際基礎和專業特點,更新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框架

隨著科學技術和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業生產中的資源和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對農業生態學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在當前應用技術型本科大學轉型的教育背景下?!掇r業生態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交叉學科,因此農業生態學的教學過程必須充分體現出“應用”和“技術”的鮮明特征,將理論講授與專業教學相結合,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以更好地滿足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求。農業生態學在我國的發展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是探討農業方面的生態問題和協調農業生態系統組分結構及其功能的一門學科。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綠色發展,各大農林類高校對農業生態學的重視程度逐漸加深。我校針對農學專業學生開設農業生態學課程,根據授課對象現有掌握的基礎知識,針對重要知識點進行剖析,盡量避免其他課程中的重復知識點,適當補充農業生態學教材外的重點知識,如分子生物學中微觀機制方面的講授,激發學生更深層次探究的興趣和意識。

該課程最早采用2009年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駱世明主編的《農業生態學第二版》,該本教材內容較為系統,基本知識較為完備,但出版時間較為久遠,該教材未重點闡明黨的十八大以來提出的綠色發展的重要理念,缺少近年來發現的新理論和新現象,無法與前沿學科知識接軌。為更新教學內容,課程選用內容更為詳實的2017年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駱世明主編的《農業生態學第三版》。

針對植物保護專業和農學專業學生所需重點關注的知識點不同,授課中需要明確授課目標,調整知識框架,突出重點章節,舍棄部分講授內容,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使教學內容更加合理、系統。例如了解生態學與農業生態學的關系,了解農業生態學在生產中的作用,農業生態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的區別,農業生態學的主要內容和研究方法等,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學生從點到面逐步接受信息,并在限定的課時內,使學生能夠綜合運用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在此基礎上充實和拓展教學內容、增加課堂信息量,建立課后研討群,開設課后線上網絡課程會議,擺脫已有教材框架的束縛,討論學習農業生態學的重點、熱點,拓展知識面,使學生充分理解課程的核心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科研討能力。

3.改變教課方式,提高課堂互動,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改變傳統的老師教,學生被動學的教學方式。由于農業生態學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與時代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重視參與性與互動式教學。例如在學期初期階段,教師首先要講解章節內容,讓學生們對這門課程有個大概的了解,然后拋出問題,讓學生們自由發揮,也可以將全班學生劃分成若干個小組,以不同章節內容為核心,引導學生進行小組探討與交流。教師就學生們對問題的回答情況進行分析,引導學生以章節為核心進行案例組織。在教師的引導下,要求學生掌握章節中的核心內容,并能夠組織出高質量的農業生態學案例,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既能夠增添學生的課程學習興趣,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2]。

基于課程框架不變的情況下增添案例,有助于增加教學中的生機與活力,對于教學過程有著難以替代的重要作用。而課堂討論就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輔助環節,可使學生進一步的理解所學知識,拓展學生知識空間,能夠更加充分地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促使學生結合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立題,查閱資料,綜合論述,結合課堂討論,使其學習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這種教學方式能使學生放寬視野,將課內的教學內容與課外的科技前沿信息、本專業的實際發展現狀等結合起來。以教學內容為主,課外信息為補充,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了解學科的發展動態,進行理論與實際的有機結合,促進知識的強化理解,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3]。此外,改進原本僅以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衡量學生學習水平的考核模式,增加學生參與的小組性專題成績,實踐環節應更多的考查學生對實驗實踐內容的理解及體驗過程,得分也計入總成績。

4.挖掘課程思政育人功能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確立了課程思政的教育理念。農業生態學作為農學類專業性極強的課程,如何在內容上設計、結合和融入課程思政,是授課老師應思考和重視的問題。根據教育部、中宣部等部門2012年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和《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中的要求,強調要實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實踐育人環節,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支持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在課上與課下,授課老師需以身作則,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遠大的理想抱負,并確立科學的價值觀念。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中國農業及農業生態學領域的發展大勢,培養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建立遠大抱負并腳踏實的信念,做到明確“四個正確認識”、增強“四個意識”、樹立“四個自信”。作為農業大國,農業工作仍急需更多的專業人才投入到科研和生產實踐中去。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同時再次強調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為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指明了方向、規劃了路線。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生態文明建設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是農業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也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4-7]。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前提是綠色發展理念,核心是綠色產業和產業鏈,基礎是新型人才[9]。

農業生態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作為農學領域的重要學科,單一的教學模式很難順應目前社會對專業型、創新型人才需求的趨勢,而多元化教學模式則在教學過程中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助于學生養成獨立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授課過程中應重點培養學生綠色發展的意識,樹立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服務的思想旗幟,不僅教授專業知識,更要培養社會責任感。作為教師要發揮帶頭作用,積極學習黨的指導思想,利用職業特點,為國家輸送專業知識過硬、富有社會責任感的農業領域新型人才。

當前我國經濟不斷發展,教育事業也在不斷的創新,教育與經濟發展緊密相關,所以農業生態學具有時代化特色與需求,需要院校也應當不斷的探索,培育出具有生態文明意識與創新精神的專業化人才。在實際的本科教學過程中,通過對授課內容、教學結構、考核機制等的改革,已經取得初步成效,不僅使學生了解了“農業生態學學”課程的基本理論知識,還使學生掌握了生態學和系統論的研究方法,養成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科學素養。隨著農業生態學的快速發展,會有新的理論和方法不斷出現,其與其他學科的聯系也將日趨完善,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不斷更新學科前沿理論和思想,不斷完善本課程與其他學科的相關性,努力讓課程與學科發展并進。以學科理論知識為基礎,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尋求合適的授課方法,以達到為國家培養農業領域新型人才的目的。

基金項目:仲愷農業工程學院2020年薪制人員科研啟項目 (KA200540846)

參考文獻:

[1]駱世明.系統論、信息論和控制論與我國農業生態學的發展[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中英文),2021,29(02):340-344

[2]王艷芳,劉領.注重課堂互動和過程考核的《農業生態學》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6(17):83-85

[3]劉彬,武建林.《農業生態學》教學改革的思考[J]塔里木大學學報,2005,(04):89-91

[4]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意見[EB/OL](2017-09-30)

[5]韓長賦.大力推進農業綠色發展[EB/OL](2017-05-09)

[6]王飛,石祖梁,王久臣,等.生態文明建設視角下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思考[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8,39(8):17-22

[7]孫煒琳,王瑞波,姜茜,等.農業綠色發展的內涵與評價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9,40(4):14-21

植物保護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根據《俄羅斯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狀況報告》[1]及相關資料,簡述了俄羅斯糧食和農業植物種質資源原生境保存和非原生境保存情況,概述了我國植物遺傳資源保存狀況,可為育種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俄羅斯;植物遺傳資源;原生境保存;非原生境保存

植物種質資源又稱遺傳資源、基因資源,是蘊藏在植物各類品種、品系、類型、野生種和近緣植物中的全部基因遺產[2]。農作物種質資源是農業生產和育種的物質基礎,種質資源的研究水平關系到資源的利用效率、農作物育種和生產發展的水平。為防止農作物種質資源減少和滅絕,采用原生境保存和非原生境保存相結合的方法來保護種質資源。原生境保存是指在原來的生態環境中就地進行繁殖保存種質,如建立自然保護區或天然公園;非原生境保存是指種質保存于該植物原生態生長地以外的地方, 如建設低溫種質庫的種子保存、田園種質庫(種質圃、植物園)的植株保存,以及試管苗種質庫的組織培養物保存等[3]。

俄羅斯領土面積約1 700萬平方公里,跨寒帶、亞寒帶和溫帶三個氣候帶,有8個生物地理區和54個生態區。廣袤的土地和多樣的氣候為俄羅斯農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1 俄羅斯原生境保存現狀

俄羅斯有完整的歐亞自然生態系統(除了熱帶地區),包括極地沙漠、苔原、森林-苔原、針葉林、混交林和落葉林、森林-干草原和半荒漠地帶。植物群包括12 500種野生維管植物、2 200多種苔蘚植物、3 000多種地衣。在栽培植物野生近緣種方面,俄羅斯是世界領先國家之一,僅在其歐洲部分就種植著237個物種,遠東地區有148個物種,西伯利亞有250個物種。

生物多樣性原生境保存可通過確定受保護的自然區域和自然物來實施。俄羅斯1991年的土地法確定了這些區域。根據土地法,這些受保護的自然區域和自然物是土地本身或者是土地上方的水和大氣空間。受保護區域的主要類別有國家嚴格意義的自然保護區、生物圈、國家公園、自然公園、國家自然殘遺種保護區、自然遺跡保護區和俄羅斯北部、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土著人管理的傳統自然區等。根據受保護的嚴格程度,受保護區域被劃分為三類:絕對嚴格的自然保護區,相對嚴格的自然保護區和混合型自然保護區。

生物多樣性監測在確保原生境最大量保存農業植物遺傳多樣性以及選擇合適的保存方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生物多樣性監測系統包含以下相互關聯的部分:聯邦信息和生物多樣性分析中心(數據收集、儲存和分析活動的協調者);地區生物多樣性監測系統(致力于地區監測);縣級生物資源監測系統(從事于農業、森林、養魚業、水產業、公共衛生和流行病學服務及國家地籍簿服務);遺傳資源信息系統;評估土地和土壤條件的數據分析系統;從生物多樣性保護角度來評估環境非生物組成情況的數據分析系統;遙感數據分析系統;一般統計數據(記錄人類對野生動物的影響)和民意數據(找出不同社會群體對生物多樣性的態度)分析系統。

2 俄羅斯非原生境保存現狀

俄羅斯科學家瓦維洛夫最早實施了國家和全球戰略收集、保存和有效利用栽培作物和野生近緣種遺傳資源。根據保存和研究目的、功能及作物委托管理和優先權,俄羅斯栽培作物和野生近緣種遺傳資源非原生境收集被劃分為5類,分別是國家植物遺傳資源收集、以研究和育種為目的植物遺傳資源收集、特殊商業目的植物遺傳資源收集、暫時調查的植物遺傳資源收集和國際間的植物遺傳資源收集。

俄羅斯聯邦國家科學中心-全俄瓦維洛夫作物科學研究所(VIR)是栽培作物和野生近緣種遺傳資源主要的國家持有者和管理者,其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這些資源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目前,VIR收集的栽培植物及其野生近緣植物是世界上數量最多且植物學多樣性最豐富的。

全俄瓦維洛夫作物科學研究所包括位于俄羅斯不同地區的10個試驗站和3個分支機構,還包括建立在一些科研機構和繁育中心的7個基地。2007年12月31日前,這個研究所及其下屬機構和試驗站保存的全球植物遺傳資源收集品達到了322 238份,分別屬于64個科376個屬和2 169個種,其中超過30%的已經滅絕了。這樣的植物種質資源收集品是確保國家食品、生物資源和生態安全強有力的戰略資源。

VIR全球收集品包括的植物遺傳資源類別為:栽培植物的近緣野生種、傳統農業生態系統中應用的本地品種、栽培品種、優良繁殖系、核酸樣品。種子收集品保存在庫班河國家種子儲存庫內,其中-10℃長期保存的材料有33 984份,4℃中期保存的材料有182 025份,每份農作物及其野生近緣種在VIR 總部都有復份。

VIR收集的無性繁殖材料保存在果園、苗圃和試驗站的無性系種質圃,2007年果樹、漿果和園藝作物材料達到29 276份。

3 我國原生境和非原生境保存狀況[4]

為了遏制植物遺傳資源面臨永久喪失的趨勢, 我國政府開展了植物遺傳資源的搶救性收集和非原生境保存工作,并取得了巨大成績。對主要糧食和農業植物野生種進行了系統調查和編目, 建立了116個原生境保護點, 包括野生稻、野生大豆、小麥野生近緣植物及野生蔬菜等, 有效遏制了野生植物遺傳資源的快速滅絕現象。建成和完善了1座國家長期庫、1座國家復份庫、10座國家中期庫、29座省級中期庫、32個國家種質資源圃(含2個試管苗庫),另外7個種質圃正在建設中,基本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國家植物遺傳資源保護體系。長期保存植物遺傳資源397 067份,繁殖更新了286 604份植物遺傳資源, 充實了中期庫, 極大地提高了植物遺傳資源分發和供種能力,僅2001~2007年就向全國2 650個單位提供了13.2萬份次植物遺傳資源。

參 考 文 獻:

[1]

FAO. Country Report on the State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for Food and Agriculture in the Russian Federation [R]. FAO, 2010.

[2] 董玉琛. 我國作物種質資源研究的現狀與展望[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1999(2):36-40.

[3] 盧新雄,曹永生. 作物種質資源保存現狀與展望[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01,3(3):43-47.

[4] 王述民, 李立會, 黎裕,等. 中國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狀況報告[J]. 植物遺傳資源學報,2011,12(1):1-12.

上一篇:企業物流管理論文下一篇:藥膳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