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科室綜合管理工作總結范文

2023-08-13

科室綜合管理工作總結范文第1篇

本,在醫院領導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認真貫徹落實衛生部頒布的《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消毒技術規范》、《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等有關醫院管理的法律法規,強化環節質量管理及全院醫院感染知識培訓,嚴格質量監測及考核,降低了醫院感染發病率,保證了醫療安全,有效的控制了科室感染,確保了醫療安全?,F全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質量管理,確保醫療安全

1.質量控制:每月進行2次檢查,對存在問題及時反饋、整理,有效的預防和控制科室感染,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總結,提出改進措施,并向全院通報。

2、強化衛生洗手:手部清潔與人的健康密切相關,手上攜帶的致病菌不僅潛在威脅著醫務人員及家人的健康,而且通過各種操作極易傳染給病人,為此為醫務人員提供洗手設施及洗手液、快速手消毒液等,大大提高了洗手質量,減少了科室感染。

3、紫外線強度監測:對新領進紫外線燈管每次進行檢查,對科室使用中的紫外線燈管強度進行監測,每半年換一次燈管,消毒效果均達標。

4、對醫務人員職業暴露進行了監測:嚴格要求醫務人員執行標準預防措施,盡量避免職業暴露,并對職業暴露進行監測登記。

二、沉著積極應對突發事件

及時發現消毒、滅菌、隔離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整改,同時加強醫療廢物分類和收集處理,嚴防因管理不善引起的感染暴發,確保了病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實行規范化,流程化管理

編制科室感染控制各種流程,如洗手流程、醫療廢物處理流程、職業暴露處理流程、科室感染暴發處理流程、科室突發公共衛生時間處理流程,以及各種診療操作流程等,并組織學習,使工作人員工作流程化,便于操作,便于記憶。

四、加強醫療廢物的管理

對醫療廢物暫存處進行了整修,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專人回收,登記。對醫務人員及保潔人員進行醫療廢物管理知識培訓,使工作人員提高了認識,落實了各類人員職責,使醫療廢物分類、收集、儲存、交接等做到規范化管理。

五、加強宣傳和培訓,提高醫務人員感染意識

1、對保潔人員進行了“醫療廢物管理,病房消毒隔離”培訓

2、對全科護理人員進行了“醫院感染預防”的培訓,并組織考試,均合格。

3、對全科臨床醫生進行了“醫院感染管理現狀”及“手衛生”的培訓,組織考試均合格

4、對新上崗人員進行了崗前培訓內容“醫院感染與感染管理”,考試均合格。

通過培訓提高了醫務人員的感控意識和感染知識,把一些新觀念、新思想吸引了進來,使醫院感染工作規范化。

通過一年的努力工作,使醫院感染質量上了一個新臺階,降低了感染發病率,提高了工作人員素質,為醫務人員及患者提供了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及就醫環境,提高了科室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急 診 科

2013-12-31篇二:科室醫院感染控制計劃、總結 科室醫院感染控制計劃、總結

我科在院領導和感染管理委員會的領導下,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規范》、《消毒技術規范》和《傳染病防治法》等有關文件與規定,制定相應的院內感染控制計劃,并組織實施,及時監測效果,及時修訂措施,使我院院內感染發生率控制在較好的范圍內,無院內感染的暴發流行?,F將今年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完善管理體系,發揮體系作用

1.為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確職責,落實任務,今年8月重新調整充實了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完善了三級網絡管理體系。在工作中,遇到需要多科室協調和配合時,及時匯報主管領導解決問題。

2.11月份在感染管理委員會的倡議下和院領導的支持下,醫院感染管理部分加入了我院的醫療護理質量督察中,制訂了嚴厲的獎懲辦法。

二、醫院感染監測方面

我科負責放射科感染發病情況的監測,定期對放射科環境衛生學、消毒、滅菌效果進行監督、監測,及時匯總、分析監測結果,發現醫院感染存在的危險因素,尋找有效的預防和控制辦法。通過監測—控制—監測,最終減少和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提高醫療護理質量。

1、病歷監測

對院感病例回顧性調查模式(在病案室逐份查閱出院病歷,防止漏報),真實了解我院的醫院感染率的基線。并同時采用了前瞻性調查形式,下病區對重點病人整個治療過程的隨訪,密切觀察院內感染發生情況,既做到對病人的過程管理,同時也是對管床醫生的持續培訓,此項工作收到預期效果,能及時發現醫院感染病例,防止醫院感染的暴發流行。

①感染率監測:

②漏報率的監測:傳染病上報率。符合衛生部的要求。

2、環境監測方面

①對放射科環境定期采樣,合格率為98.6%。對于不合格的者,及時查找原因并重新采樣。

4、消毒滅菌監測

1.每月對消毒間預真空高壓鍋進行效果監測,按全國消毒規范要求,每天做b-d試驗,每月做生物監測,保證高壓鍋消毒滅菌質量。對手術室的快速壓力蒸汽消毒鍋全國消毒規范要求進行監測以保證滅菌質量。

2.每月對放射科使用中消毒液的監測:共監測246份,合格246份,合格率為100%。并逐步取消外科病區的戊二醛浸泡消毒,采用壓力蒸汽滅菌。 3.6月份對使用中的紫外線燈管進行了監測,上半年共監測79根,合格75根,合格率為94.9%。請保留此標記的紫外線燈管通知科室及時更換。

4.對我院使用的消毒劑及一次性醫療器械和物品進行了備案。 重點部位醫院感染管理

1.每季度抽查重點dsa的感染管理,發現問題,主動與各科主任或護士長溝通并督查改進。

七、多渠道開展培訓,提高醫務人員院感意識。

1.新職工培訓對3名新上崗職工進行了醫院感染概論、醫療廢物管理知識培訓與考核,考核合格率為100%;對新入院實習醫生、護士進行了醫院感染知識培訓,使他們對醫院感染概況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2.采取多種形式的感染知識的培訓將集中培訓與晨會科室培訓有機結合,增加了臨床醫務人員的醫院感染知識,提高院感意識。

、使用醫院感染監測及數據直報系統軟件

我科使用醫院感染軟件系統,對我院的病例監測,環境衛生學監測以及目標性監測有了數據化分析,更加直觀科學。

雖然本,我科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是還一些存在問題: 1.臨床感染管理小組沒有充分發揮其作用。

2..部分醫生對院內感染重視程度不夠,對病人的有關院內感染的診斷以及病情分析方面存在欠缺,醫院感染登記表不能及時報送。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我科將繼續開展各項工作,并針對本問題,特提出2013年的初步工作計劃。

1.充分發揮三級監控網的作用,根據分管領導和感染管理委員會的要求,制定下階段的控制計劃。充分發揮臨床感染管理小組作用,將科室的培訓和質控檢查落實到個人。 2.每季度將各臨床科室的感染人數、漏報人數、i類切口的感染數、及衛生學監測情況以《反饋單》的形式反饋給臨床科室,對臨床科室進行考核,我科再跟蹤檢查改進結果。 3.做好醫院感染診斷的培訓將醫院感染診斷與本院醫生上報的病例情況結合,制定新的培訓課件,并組織學習。

4.制定月計劃、周安排,日重點,在實施的同時做好記錄備案。

7.配合藥事管理委員會,參與我院抗感染藥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工作。篇三:2012年醫院感染管理科工作總結

2012年醫院感染管理科工作總結

隨著醫學發展和醫學模式的轉變,醫院感染在醫院管理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醫院感染不但關系到醫患雙方的健康而且影響到醫院的醫療質量。在院領導的重視和關心下,從組織落實開始,到嚴格管理制度,采取多種措施,使我院的院內感染管理逐步規范化、制度化。為了今后進一步搞好院內感染管理工作,現將本院內感染控制工作總結如下:

一、 加強組織領導;保證院內感染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醫院感染管理組織由三級體系構成,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醫院感染管理科---- 臨床科室醫院感染監控小組組成,業務院長任主任委員,重點對監控小組人員進行了補充和調整,并明確了各級體系人員的職責。各級院內感染監控人員履行了院內感染管理的相應職能,從而使院內感染管理工作進一步完善。

二、 按計劃進行教育培訓,提高全院醫務人員的感控意識 (1)6月25日對住院部、急診科下發《醫院感染診斷標準》,醫生人手一冊,并下發復習題,各監控小組認真學習,7月6日科室閉卷考試,院感科督導,共26名醫生參加考試。全部90分以上。

(2)7月12日對醫、護、技人員及新上崗和實習人員進行“手衛生規范、院感知識應知應會培訓共81人,經考試,全部合格。

(3)11月2日,由醫務科組織,院感科對全院的醫、護、技術人員進行新版《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進行培訓,參加人員85人,最后考試合格。(4)我院領導對醫院感染控制非常重視,派院感科主任、護理部主任、手術室護士長參加陽泉市衛生局組織的感染知識師資培訓,派供應室田玉英到陽泉市第一人民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培訓與實習。

三、監測反面:

(1)協助檢驗科每月對重點部門空氣消毒效果監測,其他科室每季度一次。 (2)供應室每鍋進行物理和化學監測,有記錄,不合格的堅決不發放。 (3)紫外線燈管每半年監測一次,不合格的及時更換。

(4)對醫院感染病例各科室每月實行零報告制度,院感科每月深入科室調查漏報情況,今年共收住1766 人 感染 6 人,感染率0.34 %漏報率16 %,目標性監測清潔手術切口61例,感染0 例,清潔手術甲級愈合率100%,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監測294人 ,感染 2人 感染率0.68% 常規器械消毒合格率100%,一人一針一管滅菌執行率100%。

(5) 11 月 15 日市疾控中心對我院醫院感染重點部門進行了 環境衛生學及消毒滅菌效果監測。 (6)11月27 日對住院病人進行現患率調查,住院病人共29 人,調查28人,實查率96.6 %。調查結果現患率3.45 %,漏報率 0% ,抗菌藥物使用率72.4%,高于衛生部60%的標準, (7)每月對全院感染監測的相關數據進行收集、統計。做到月匯總、季反饋(每季度一期簡報)、年總結。 (8)與防??坪献?,對住院病人電話回訪人征求患者的意見,滿意率 %給患者帶去問候的同時,也能及時發現手術切口感染病例。

四、加強醫療廢物管理: 與后勤保障科配合加強醫療廢物的常規督導檢查是我院的醫療廢物在現有的條件下收集、分類、交接、登記、焚燒做到規范管理,未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露。特別是配合檢驗科對每一袋過期的血液跟蹤處理,無一袋向外流失造成不良事件。

五、落實制度、檢查到位:認真做好日常的工作,配合醫院的綜合目標檢查,細化標準,檢查結果在科主任例會上通報,整改不足之處。

六、醫務人員職業防護的管理:加強醫務人員的自身安全、防止銳器傷等職業暴露的管理。從手衛生、使用防護用具抓起,提高了醫務人員的職業防護意識,全年職業暴露1例,未感染經血傳染性疾病。 存在的問題:

1、按照《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我院供應室急需更改。上級部門檢查多次提出,護理部已經派人學習。

2、檢驗科的細菌室建設。

3、污水處理問題。

科室綜合管理工作總結范文第2篇

2015年2月,院感辦聯合護理部對各臨床科室院感管理工作進行了檢查,檢查內容有手衛生、無菌原則、消毒隔離、標準預防、醫療廢物等管理。按《醫院感染管理考核標準》進行打分?,F將本季度情況總結如下:

存在問題

1、無菌原則:牙科室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混放。婦科無菌物品標識不清。骨傷科、針灸科、五官科無菌槽無標啟用日期,無菌藥液及消毒劑未注明啟用日期。門診治療室一次性吸痰管過期。

2、消毒隔離方面: 內兒科、門診治療室氧氣濕化瓶存放不符合要求,未單獨包裝。

3、標準預防方面: 牙科室一次性銳器用后未及時入利器合。

4、醫療廢物方面:門診治療室登記本無廢物交接時間。

二、改進措施

1、強調各臨床科室負責人、護士長應加強對科室感染管理質量的督查、落實,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做好每項記錄的登記工作;

2、對科室存在的問題認真分析,各科自查原因,制定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對發現的問題積極整改,確保工作整改到位。

3、護士長要加強對護士的監管,對質控工作隨時督查、督導。對感染質量薄弱的環節要加強督查的力度,制定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確保各項工作落實整改到位。

三、追蹤:上述存在問題已整改落實。

2015年第二季度科室院感監控自查總結

2015年6月3日,院感辦聯合護理部按《醫院感染管理考核標準》對各臨床科室院感管理工作進行了檢查,檢查內容有手衛生、無菌原則、消毒隔離、標準預防、醫療廢物等管理?,F將本季度情況總結如下:

一、 存在問題

1、無菌原則:、肛腸科、針灸科敷料槽、棉球無標啟用日期,消毒劑未注明啟用日期。檢驗科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標識不清楚。肛腸科肛漏包過期。

2、消毒隔離方面: 骨傷科氧氣濕化瓶存放不符合要求。內兒科姚映勤紫外線消毒漏登。

3、標準預防方面: 針灸科一次性銳器用后未及時入利器合。

4、醫療廢物方面:肛腸科醫療垃圾混放,檢驗科醫療廢物未分類放置,廢物交接未及時登記,垃圾桶臟、未及時清潔消毒。門診治療室廢物交接不規范

二、改進措施

1、督促各臨床科室負責人、護士長加強管理,各科室加強對感染管理知識的培訓學習,做到人人掌握,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2、對科室存在的問題認真分析整頓,各科自查原因,制定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對發現的問題積極整改跟進,各科負責人應不定期檢查,及時發現存在問題及隱患,提出防范措施,確保醫療安全。

3、護士長要加強對護士的監管,對質控工作隨時督查、督導。對感染質量薄弱的環節要加強督查的力度,防止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三、追蹤:經對上述問題回訪檢查結果大部分己整改落實。

2015.6.15

2015年第三季度科室院感監控自查總結

2015年9月,院感辦朕合護理部按《醫院感染管理考核標準》對各臨床科室院感管理工作進行了檢查?,F將本季度情況總結如下:

二、 存在問題

1、無菌原則:五官科無菌槽無標啟用日期,婦科無菌藥液及消毒劑未注明啟用日期。門診治療室茂康碘過期,檢驗科小棉簽無啟用日期。

2、消毒隔離方面: 內兒科干燥濕化瓶存放不符合要求,未單獨包裝,肛腸科肛窺槽、敷料槽超過24小時未更換,干燥泡筒啟用后超過4小時。骨傷科羅玉婷紫外線登記漏登記。

3、醫療廢物方面:骨傷科登記本無廢物交接時間未按要求填寫,先簽名。

二、改進措施

1、召開各臨床科室及護士長會議,通報各科檢查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措施,強調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做好每項記錄的登記工作;

2、對科室存在的問題,各科自查原因,制定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對發現的問題積極整改,確保工作落實到位。

3、護士長要加強對護士的監管,對質控工作隨時督查、督導。對感染質量薄弱的環節要加強督查的力度。保證醫療安全。

三、追蹤:上述問題已整改落實。

2015.9.25 2015年第四季度科室院感監控自查總結

2015年12月,院感辦朕合護理部按《醫院感染管理考核標準》對各臨床科室院感管理工作進行了檢查?,F將本季度情況總結如下:

一、存在問題

1、無菌原則:門診治療室、內兒科、手術室、檢驗科小棉簽無啟用日期。手術室酒精啟用日期無。

2、消毒隔離方面: 骨傷科干燥濕化瓶存放不符合要求,未單獨包裝。

3、醫療廢物方面:婦科、肛腸科醫療垃圾混有生活垃圾,門診治療室交接登記不規范。

二、改進措施

1、通報各臨床科室檢查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措施,強調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做好每項記錄的登記工作;

2、對科室存在的問題,各科自查原因,對發現的問題積極整改,確保工作落實到位。

3、護士長及臨床科室負責人要加強對本科人員的監督,對質控工作隨時督查、督導。

三、追蹤:上述問題已整改落實。

科室綜合管理工作總結范文第3篇

【摘要】 臨床科室護理骨干在臨床科室管理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臨床科室護理骨干精本專業而不通其他專業、精技術而不通管理、精局部而不通全局入手,探索臨床科室護理骨干職能科室管理崗位制度,培養了高素質的護理管理隊伍。

【關鍵詞】 臨床科室;護理骨干;崗位輪轉

在現代醫院管理中,臨床科室管理在醫院管理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著醫院整體管理質量,是醫院管理實踐中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傳統臨床科室管理大多以病區為單位,以科主任為抓手,護理起著輔助管理的作用。而現實工作中,臨床科室主任基于臨床及教學工作繁忙的實際,大多科主任成為“甩手掌柜”,而護士長則成為科主任的“拐杖”,是科室真正的“管家”。因此,科室護士長隊伍素質的高與低,管理工作的好與壞,直接影響醫院臨床科室整體管理質量。

近年來,金鄉縣人民醫院創新臨床科室護理管理隊伍培養模式,積極探索并開展了臨床科室護理骨干職能科室管理崗位輪轉的有效嘗試。輪轉人員全部脫產,輪流到職能科室部分管理崗位任職,通過交任務、壓擔子、傳幫帶、直接參與管理。培養了一支既懂本專業技術,又精通其他專業技術;既懂業務管理,又精通專業管理;既懂局部管理,又能駕馭全局的高素質護理管理隊伍,臨床科室的管理力量和質量控制力度明顯加強,為醫院做好整體質量管理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1 臨床科室護理骨干職能科室管理崗位輪轉的背景及原因分析

1.1 精本專業而不通其他專業的“只精不通”現象 目前大多數醫院護理隊伍的培養模式為護士招聘入院后進行短期的崗前培訓教育,教育的內容涵蓋安全、消防、計生等一些院內應知應會的基本常識性知識。教育結束后進入臨床接觸專業的護理工作,這期間要進行大約一年的科室輪轉,醫院盡可能讓護士熟悉全院多個專業的護理知識,輪轉結束后開始定科正式工作??剖掖_定后幾乎每名護士都要經過護士、護師、主管護師、副主任護師近十多年的本科室本專業護理工作,很少有人能夠離開本科室、本專業。實際上都是本專業的行家里手,是名符其實的“專才”。而對其他專業護理卻不熟悉,所以少數優秀的同志再進入科室護理管理崗位后大多也只在本科室或專業相近的科室從事護理管理工作。從醫院層面講,由于這種“只精不通”現象,不利于護理管理隊伍全院性科學調配。

1.2 精技術而不通管理的“短腿”現象 前些年,護理部根據護士工作年限、日前表現和個人意愿定期選拔培養一定數額的護理骨干,采取短期授課、現場觀摩和座談多種形式,重點培養聘用護理骨干的管理知識、管理技能和實踐能力,通過加強護理骨干管理能力培養,壯大護理骨干隊伍?,F實工作中,由于科室護士長大多由本科室、本專業及相近專業提拔產生,都是本專業的技術精英,對科室落實護理常規、操作規程、安全管理、質量管理等業務性工作做的十分扎實、到位。由于培訓時間短,形式單一等諸多方面因素制約,護士長管理能力普遍存在“短腿”現象,對科室中長期發展規劃、科學規劃護理管理、科室質量持續改進、護理文化提升等專業的管理工作還存在很大差距,制約著醫院整體管理質量的提升。

1.3 精局部而不通全局的“本位主義”現象 一是與醫療的關系。臨床科室科主任主要負責醫療工作,而護士長主要管理護理工作,在業務上接受科主任的指導,兩者之間關系密切,互相交叉,而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會發生碰撞,有些護士長認為科主任只是“甩手掌柜”,科室大部分管理工作由護士長來完成,護士長才是真正的“管家”,工作中與科主任之間關系不協調。二是與護理部的關系。臨床護理管理在行政上隸屬護理部直接領導,部分護士長認為只要把科室常規護理工作抓好就行了,至于護理規范的完善、工作流程的再造,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等拓展性的工作應該由護理部來做,護士長抓好落實就行了,沒有從全局考慮配合護理部做好全院性護理管理工作,存在本位主義思想。三是與其他職能科室的關系。部分臨床護理人員認為職能科室人員整天沒事干,存在瞎指揮現象。而職能科室同志認為臨床科室人員有服務、配合醫院管理的義務,現實工作中存在不配合、不聽招呼的現象。

2 臨床科室護理骨干職能科室管理崗位輪轉的方法

2.1 人員選擇 參與輪轉的同志必須是熱愛科室管理工作,有團隊意識,參加工作在五年以上,護師及以上職稱,發表過管理論文或在校擔任過班干部者優先考慮。護理部嚴格把關,層層篩選,每次安排4名同志到職能科室參與管理崗位輪轉。

2.2 時間及崗位安排 每年初護理部制訂全院臨床科室護理骨干職能科室管理崗位輪轉計劃,每次安排4個臨床科室各一名同志分別在護理部、質控辦、感染管理科、公共衛生科等科室擔任科室干事,每個崗位輪轉一個月,職能科室輪轉時間為4-6個月,每年度安排10個臨床科室各1名同志完成輪轉任務。

2.3 任務 一是結對子,傳幫帶。輪轉人員到達指定管理崗位后,該科室副主任與輪轉人員結成對子,具體指導開展工作,帶領輪轉人員熟悉輪轉計劃工作安排及管理流程。二是學規范,建流程。輪轉人員首先從學習醫院發展歷程、中長期發展規劃、全員性的規章制度、管理流程入手,配合所在職能科室完成日常性管理工作,參與修訂和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工作流程。三是抓管理,提能力。輪轉人員要協助科室利用管理工具管理軟件,要求在輪轉周期內至少學會使用2個以上管理工具,不斷提高輪轉人員的管理能力。四是參與查,重實踐。要求輪轉人員參與職能科室全院性質量檢查,發現問題并由輪轉人員形成質量檢查通報。五是壓擔子,交任務。職能科室負責為輪轉人員提出不同的管理課題,要求輪轉人員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課題的研究、論證,輪轉結束后認真撰寫職能科室輪轉報告,醫院每年組織對輪轉人員進行測評并作為選拔進入中層干部隊伍的依據。

3 臨床科室護理骨干職能科室管理崗位輪轉的效果

3.1 培養了一批高素質的護理管理隊伍,方便調配 經過兩年的實踐,目前已經完成20名臨床護理骨干職能科室管理崗位的輪轉?;氐脚R床后,對科室的管理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其中有10人已經通過競聘擔任科室護士長或副護士長職務。同時,由于輪轉人員在輪轉期間業務知識、管理知識的提高,有效的拓展了整體素質。20名同志中有6名回到臨床后又調配到其他科室擔任護理管理職務,有效的解決了護理管理隊伍全院性調配困難的問題,為醫院護理管理隊伍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撐。

3.2 科室護理軟件齊全 以往,臨床科室缺乏軟件管理的意識,科室軟件管理不規范,不統一,不完善,整理不及時,一旦上級檢查時由職能科室突擊幫助整理,問題較多。輪轉人員回去后,按照職能科室的標準對本科室管理軟件統一管理,及時完善科室規章制度、工作流程,科室軟件整齊劃一。完善、規范、整潔的軟件建設對規范科室管理、加強政治、業務學習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3.3 增強了理解,有利于溝通、協調工作 通過輪轉,增強了輪轉人員與職能科室同志之間互相交流、相互學習的機會,使雙方都充分認識到前期由于崗位的不同而對對方產生的片面的認識,增強了彼此間的理解,方便了職能科室與臨床科室的溝通,促進了和諧,提高了工作效率。

4 討 論

4.1 部分科室不理解,要加大宣傳力度 由于臨床工作繁忙,抽調護理骨干到職能科室論專加重了科室的工作負擔,部分科室同志不理解。有的認為輪轉只是為職能科室干活,只是為了減輕職能科室的工作壓力。針對這些認識要及時做好宣傳發動工作,尤其是通過輪轉人員現身說法,以親身體會做好科室的解釋工作。

4.2 輪轉崗位要相應增加 提高輪轉人員的綜合素質,僅僅在護理部、感染管理科等幾個業務相近的科室輪轉還不夠,要增加輪轉科室,尤其是一些相對專業的科室,如:人力資源部、醫院辦公室等,甚至可以考慮到醫務科、安全管理科輪轉。

4.3 輪轉制度再完善 輪轉要形成一種制度,要制定詳細的輪轉計劃,由專門的部門人員組織實施。要探索形成輪轉的獎懲機制,把輪轉人員的成績與輪轉科室的績效相掛鉤,與輪轉人員的職稱晉升、崗位責任相掛鉤,提高輪轉人員及輪轉科室的工作積極性。

4.4 探索在其他專業開展輪轉 實踐證明,臨床科室護理管理骨干職能科室輪轉工作是一種提高護理管理骨干綜合素質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方法,醫院管理者要積極實行在臨床科室醫療管理骨干職能科室進行輪轉,甚至可以采取臨床科室管理骨干與職能科室管理骨干交叉輪轉的辦法,為醫院儲備綜合管理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科室綜合管理工作總結范文第4篇

旨在明確團隊工作職責權限、強化科室質量管理意識、落實醫療核心制度、規范醫療質量管理程序。讓大家明白日常的診療過程中“應該做什么,如何去做。”

2、負責對科室的考勤與排班制度的管理。

運用排班考勤管理的信息化來提高科室排班考勤管理的質量和效率。

3、負責交接班記錄本的管理

醫師交接班記錄的日常保管和交接。監督并管理團隊成員嚴格按照交接班制度的填寫要求及順利記錄,并定期檢查。

4、負責科室質量與安全管理,設備管理員。

在醫院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部門的指導下,全面負責本科室的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工作,對本科室醫療質量進行實時監控。

根據醫院下達的質量管理目標,每月收集、整理和分析與科室質量與安全管理相關指標與數據,查找問題,落實整改并記錄。

科室醫療設備的日常維護與管理工作。

5、負責醫院感染管理。

嚴格執行醫院感染規章制度,配合醫院感染管理科進行本科室的醫院感染監測,并每月對醫院感染監測、防控工作的落實情況進行自查、分析,發現問題及時改進,并記錄在《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持續改進記錄》本上。

對本科室進行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和技能的培訓。

6、教學秘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管理

明確教學責任和目標,做好科室的教學管理,同時積極參與精品課程、雙語教學及視頻公開課的教學改革和實踐,促進科室的教學工作的發展。

嚴格按照制度管理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7、藥理學試驗基地、死亡病例討論管理、疑難危重病例、科研秘書

明確科研責任和目標,做好科室的科研管理,推動科室科研水平發展。

管理死亡病例登記本,組織進行科室死亡病例討論會,對科室死亡病例、疑難危重病例進行討論分析并記錄。

8、危急值管理、醫院多學科診療管理

根據醫院下達的危急值管理及院內會診相關制度進行管理,明確危急值和會診核心制度的重要性,定期對大家進行培訓與學習,落實并記錄。

9、管理醫療安全預警、醫療安全(不良)事件。

對醫療糾紛、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等進行登記、上報、記錄、討論分析、改進與日常培訓學習等。

10、管理臨床路徑、單病種控制、病歷質量品管圈

對科室臨床路徑、單病種等數據進行上報、記錄、討論分析、整改等。加強臨床路徑管理與醫院信息化系統的對接。 負責病歷質量品管圈的管理與數據分析等。

11、疑難、危重癥管理,科室獎金計算與發放。

負責組織疑難、危重癥病例討論及相關制度的落實情況并記錄。 負責科室每月獎金的計算與發放。

12、住院超30天管理、手術再授權管理

負責對住院超30天患者的上報、總結及記錄工作,并監督各個組對超30天患者的管理工作。

負責手術及高風險操作的資質管理及上報審批管理工作。

13、新技術新項目管理、支氣管鏡培訓管理

開展EBUS-TBNA、VBN-EBUS-GS等先進技術,對科室青年醫師與規培醫師進行培訓與學習。

對開展的特色新技術進行管理工作。

14、專職慢病管理門診醫師

建立醫患之間的合作關系,進行喘病健康宣教,指導患者自我管理并定期隨訪,對治療目標達成共識。制定個體化的管理計劃,包括自我監測、對治療方案和喘病控制水平周期性評估,針對控制水平及時調整治療以達到并維持喘病控制。

15、科秘書、網絡管理員。

進行科室日常工作,協助科主任進行組織和參加科室日常管理工作,協助醫師完成日常相關工作。

安排科室內有關會議如科務會等,并做好會議記錄。草擬科室有

關文件、工作計劃和總結等。

初夏早上六點,清亮透明的月兒還躲藏在云朵里,不忍離去,校園內行人稀少,我騎著單車,晃晃悠悠的耷拉著星松的睡眼。校園內景色如常,照樣是綠意盈盈,枝繁葉茂,鳥兒歌唱。經過西區公園,看那碧綠的草地,飛翔中的亭子,便想起十七那年,在這里尋找春天的日子。本想就此停車再感受一遍,可惜心中記掛北區的荷塘?;叵肫鸲涨謇硗旰商恋目葜∪~,一片蕭條的景色:湖水變成墨綠色,沒有魚兒游動,四處不見了鳥兒的蹤影,只有蓮藕躺在湖底沉沉睡去。清潔大叔撐著竹竿,乘一葉扁舟,把一片片黑色腐爛的枯葉殘枝挑上船。幾個小孩用長長的

科室綜合管理工作總結范文第5篇

指 南

目 錄

1、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印發中醫醫院婦科建設與管理等11個科室指南(試行)的通知 ................................................................. 1 中醫醫院婦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 2 中醫醫院兒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 10 中醫醫院皮膚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 17 中醫醫院眼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 25 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 32 中醫醫院腫瘤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 39 中醫醫院骨傷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 46 中醫醫院肛腸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 54 中醫醫院針灸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 62 中醫醫院推拿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 70 中醫醫院急診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 78

2、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印發中醫醫院肺病科等10個科室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的通知 ............................................................................................................................. 86 中醫醫院肺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 87 中醫醫院脾胃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 95 中醫醫院心血管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110 中醫醫院血液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118 中醫醫院腎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 126 中醫醫院內分泌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 134 1

中醫醫院風濕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 142 中醫醫院老年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 149 中醫醫院神志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 157

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印發中醫醫院肝病科等5個科室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的通知 ............................................................................................................................... 165 中醫醫院肝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 166 中醫醫院外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 174 中醫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 182 中醫醫院重癥醫學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 190 中醫醫院康復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 198

4、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印發《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修訂版)》的通知 ............................................................. 206 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 207 病理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 214 急診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 218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印發中醫醫院婦科建設與管理等11個科室指南(試行)的通知

國中醫藥醫政發〔2010〕4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中醫藥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中國中醫科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

為加強中醫醫院臨床科室建設與管理,我局組織制定了《中醫醫院婦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等11個中醫醫院臨床科室建設與管理指南(以下簡稱《指南》)?,F印發給你們,請參照執行。

《指南》電子版可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政府網站下載()。

工作中有何意見和建議,請及時與我局醫政司聯系。

二○一○年九月十八日

中醫醫院婦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試行)

一、總則

第一條 為指導和加強中醫醫院婦科規范化建設和科學管理,突出中醫特色,提高臨床療效,總結中醫醫院婦科建設與管理經驗,參照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指南。

第二條 本指南旨在指導中醫醫院及其婦科管理者加強科室中醫特色建設與管理,同時可作為中醫藥管理部門開展評價工作的參考和依據。

第三條 二級以上中醫醫院婦科按照本指南建設和管理。

第四條 中醫醫院婦科應主要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應用藥物和技術開展婦科病診療工作,注重突出中醫藥特色,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繼承、創新和發展中醫特色診療技術,不斷提高中醫臨床診療水平。

第五條 各級中醫藥管理部門應加強對中醫醫院婦科的指導和監督,中醫醫院應加強對婦科的規范化建設和管理,保證中醫藥特色優勢的發揮,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

二、基本條件

第六條 中醫醫院婦科應具備與醫院級別、科室功能相適應的場所、設施、設備、藥品和技術力量,保障婦科疾病診療工作的有效開展。

第七條 中醫醫院應開設婦科門診。三級中醫醫院和有條件的二級醫院應設立婦科專病門診,并開設病房及提供婦科急診服務。

第八條 中醫醫院婦科門診應設置候診區、診室、檢查室、治療室(含中醫特色治療室),各區域布局合理,就診流程便捷,保護患者隱私。三級中醫醫院和有條件的二級中醫醫院婦科應設置門診手術室、專業B超室、陰道鏡室。建筑格局和設施應當符合醫院感染管理要求及婦科手術室相關規定。

中醫醫院婦科病房應設置檢查室、治療室、手術室,并符合相關規定。有條件的可以設置中醫特色治療室(如音療、導引、熏蒸、足浴、理療等)。

第九條 中醫醫院婦科應根據醫療需要及工作量,合理配備不同類別與數量的專業技術人員。

第十條 中醫醫院婦科設備設施配置,應與醫院級別、科室功能相適應,在配備

基本診療設備的同時,應配備超聲中藥導入治療儀、針刺手法治療儀、艾灸治療儀、經絡導平治療儀、熏蒸(洗)設備、超聲霧化熏洗儀、電磁治療儀等有助于提高中醫診療水平的設備;三級中醫醫院和有條件的二級中醫醫院應配備超聲診斷儀、宮腔鏡、腹腔鏡、陰道鏡;有條件的三級中醫醫院應配備超高頻電波刀等。

第十一條 中醫醫院婦科應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職責、診療規范與技術操作規程,保證醫療質量及醫療安全。

根據本科室情況,建立中藥超聲導入、外敷、灌腸、熏洗、熏蒸、針灸、雷火灸、局部用藥、耳穴治療、音療、穴位注射、穴位貼敷、腹針、砭石、刮痧、足浴等婦科常用診療技術操作規范及相關管理制度。

三、人員隊伍

第十二條 中醫醫院婦科醫師中中醫類別執業醫師的比例不低于70%,并根據工作需要配備其他類別的執業醫師。

第十三條 中醫醫院婦科高級、中級、初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比例應合理,年齡構成基本均衡,力求在不同年齡段均無人才斷檔。對于本科室的優勢病種和主要病種,均有連續的人才梯隊。

第十四條 中醫醫院婦科醫師應接受過中醫婦科專門訓練,掌握中醫學和婦科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

住院醫師經規范化培訓后應熟練掌握本科室常見病種(病證)的診斷標準,掌握本科主要病種診療方案(規范、指南)和基本診療技能,熟悉200首方劑,重點掌握100首常用方劑(見附件),掌握婦科常用診療技術操作。

中醫類別主治醫師應在達到住院醫師基本要求基礎上,對部分病種具有較高的中醫診療水平,對臨床常見的疑難病形成系統的中醫診療思路,積累豐富的診療經驗,并能指導下級醫師開展中醫診療工作。

中醫類別副主任以上醫師應在達到主治醫師基本要求基礎上,具有較高的中醫理論素養與豐富的實踐經驗,具備中醫診斷和應用中醫方法處理疑難、危重婦科病的能力,具備對本科室重要治療方案作出最終決策的能力。

第十五條 中醫醫院婦科住院醫師應在完成規范化培訓中的轉科培訓后,在婦科

上級醫師指導下,重點培訓常見婦科病的診斷標準、本科主要病種的診療方案(規范、指南)和基本診療方法、婦科常用診療技術的操作。

中醫類別主治醫師主要通過參加學習班、進修、跟師學習等方式,重點培訓疑難病的中醫診療技術方法、新技術新方法、名老中醫專家的學術經驗等,明確個人專業發展方向,并具有一項以上中醫婦科病(證)的診療專長。

中醫類別副主任醫師以上人員主要通過參加高級研修班、學術會議、跟師學習等方式,重點培訓疑難、危重婦科病的中醫診療技術方法,掌握婦科學新進展。

第十六條 婦科主任應具有從事中醫婦科專業8年以上工作經歷并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二級中醫醫院婦科主任應由具備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中醫類別執業醫師或系統接受過中醫藥專業知識培訓(2年以上)的其他類別執業醫師擔任,三級中醫醫院婦科主任應由具備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中醫類別執業醫師或系統接受過中醫藥專業知識培訓(2年以上)其他類別執業醫師擔任。

第十七條 執業醫師人數在10人以上的三級中醫醫院婦科和有條件的二級中醫醫院婦科,可建立學術帶頭人制度。

學術帶頭人作為本科室的學術權威,應在專業領域有一定學術地位,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從事中醫婦科專業臨床工作20年以上。學術帶頭人負責指導本科室中醫特色的傳承和創新工作,組織研究確定本科室學術發展方向,指導重點項目的制定與實施。

第十八條 中醫醫院婦科的學術繼承人,應有從事中醫婦科專業10年以上的工作經歷,二級中醫醫院婦科學術繼承人應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三級中醫醫院婦科學術繼承人應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學術繼承人培養應充分利用本科室、本院以及本地區的資源,通過跟師學習、進修、學術交流等方式,著重進行中醫理論素養、老專家獨特經驗、中醫婦科病學新進展等方面的培訓。

第十九條 中醫醫院婦科應做好本科室名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繼承,采取師帶徒、名醫講堂、老專家工作室等方式,整理、傳承名老中醫專家的學術經驗。

第二十條 中醫醫院婦科護理人員應系統接受中醫知識與技能培訓,西醫院校畢業的護士三年內中醫知識與技能培訓時間不少于100學時。

第二十一條 中醫醫院婦科護士應掌握中醫藥治療常見婦科病的基本知識,掌握婦科常見病、多發病的基本護理知識和方法,掌握婦科中醫護理常規和中醫特色護理技術操作規程,能為病人提供具有中醫藥特色的婦科病康復和健康指導。

第二十二條 中醫醫院婦科護士長是婦科護理質量的第一責任人,二級中醫醫院護士長應具備護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具有1年以上婦科臨床護理工作經驗。三級中醫醫院婦科護士長應具備主管護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具有2年以上婦科臨床護理工作經驗。

第二十三條 中醫醫院婦科鼓勵應用中醫藥方法,促進中醫診療水平的提高。應建立績效考核制度,將辨證論治優良率、中成藥辨證使用率、中醫治療率、門診中藥飲片處方占門診處方總數的比例、急診應用中醫診療技術、急重癥中醫參與率、治愈好轉率等納入醫師績效考核指標體系。

四、服務技術

第二十四條 中醫醫院婦科應當注重繼承發揚中醫傳統診療技術,在保證醫療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積極探索中醫診療新技術。

第二十五條 中醫醫院婦科應具備常見、多發婦科病診治的能力,二級中醫醫院應能開展月經病、帶下病、妊娠病、產后病、婦科雜病等婦科病的常規診療。三級中醫醫院應當在二級中醫醫院服務能力基礎上,開展婦科疑難、急危重癥的診療工作。

第二十六條 中醫醫院婦科應開展中藥外敷、灌腸、熏洗、針灸、推拿、局部用藥、耳穴、刮痧、穴位貼敷、拔罐等中醫特色服務項目;積極創造條件開展中藥超聲導入、音療、熏蒸、穴位注射、砭石、鉤活術、平衡針、火針、腹針、熱敏灸、雷火灸等服務項目。

第二十七條 中醫醫院婦科應制定常見婦科病及本科室重點病種的中醫診療方案(規范、指南),診療方案應包括規范的中西醫病名、診斷、治療、難點分析、療效評價等。難點指臨床上需要解決的有針對性的實際問題,通過中醫治療方法的改進有解決的可能。要定期對診療方案實施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及評估,以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為目的,不斷優化診療方案(規范、指南)。

第二十八條 不斷提高中醫診療水平。上級醫師正確指導下級醫師進行中醫藥診

治工作。使用中醫藥治療的,辨證準確、理法方藥一致。手術病例能正確配合使用中醫藥治療。及時開展病例討論,提高中醫診治急危重癥、疑難病的水平。

第二十九條 中醫醫院婦科應當根據發展方向和建設規劃,注重引進吸收新的診療技術,并以臨床為基礎、療效為核心,在中醫理論、技術方法、藥物研發等方面積極探索,大膽創新。

五、環境形象

第三十條 中醫醫院婦科應根據本單位和本科室的實際情況,在環境形象建設上注重體現中醫藥特色。

第三十一條 中醫醫院婦科環境形象建設的重點包括門診走廊和候診區、病房走廊、治療室等區域。

第三十二條 中醫醫院婦科的環境形象建設,應通過內部裝飾,重點傳播中醫藥防治婦科病的理念,宣傳中醫藥防治婦科病的知識,介紹中醫藥防治婦科病的方法及專家特長,彰顯中醫藥特別是本科室防治婦科病的特色和優勢,營造良好的中醫藥文化氛圍。

宣傳知識、介紹方法和彰顯特色的具體內容,應依據病種的變化而及時調整。

第三十三條 中醫醫院婦科的內部裝飾,根據不同的區域、內容,可以采用有關名醫名言警句的書畫作品、中醫婦科歷史人物和本科室名醫塑像或照片、招貼畫、櫥窗展柜、實物、觸摸屏、視頻網絡、宣傳折頁等方法。

六、附則

第三十四條 中醫醫院婦科開展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按照相關要求執行,有產科的科室參照執行。

第三十五條 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漆t院、綜合醫院中醫臨床科室以婦科病診療為特色的,參照本指南進行建設和管理。

第三十六條 民族醫醫院婦科建設與管理相關規定,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另行制定。

第三十七條 本指南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八條 本指南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中醫醫院婦科常用方劑目錄

1.一貫煎(《續名醫類案》) 2.二仙湯(《中醫方劑臨床手冊》) 3.二至丸(《醫方集解》) 4.二陳湯(《和劑局方》) 5.八正散(《和劑局方》) 6.八珍湯(《正體類要》) 7.人參養榮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8.大黃牡丹皮湯(《金匱要略》) 9.大補元煎(《景岳全書》) 10.小薊飲子(《重訂嚴氏濟生方》) 11.小營煎(《景岳全書》) 12.小柴胡湯(《傷寒論》) 13.上下相資湯(《石室秘錄》) 14.止帶方(《世補齋不謝方》) 15.五味消毒飲(《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 16.烏藥湯(《蘭室秘藏》) 17.丹梔逍遙散(《內科摘要》) 18.少腹逐瘀湯(《醫林改錯》) 19.六君子湯(《和劑局方》) 20.開郁種玉湯(《傅青主女科》) 21.四烏賊骨一茹丸(《素問·腹中論》) 22.四君子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23.生脈散(《內外傷辨惑論》) 24.生化湯(《傅青主女科》) 25.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26.歸脾湯(《校注婦人良方》) 27.歸腎丸(《景岳全書》) 28.平胃散(《和劑局方》) 29.艾附暖宮丸(《沈氏尊生書》) 30.甘麥大棗湯(《金貴要略》) 31.龍膽瀉肝湯(《醫宗金鑒》) 32.仙方活命飲(《校注婦人良方》) 33.圣愈湯(《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 34.左歸丸(《景岳全書》) 35.右歸丸(《景岳全書》) 36.玉屏風散(《醫方類聚》) 37.三仁湯(《溫病條辨》) 38.半夏白術天麻湯(《醫學心悟》) 39.當歸補血湯(《內外傷辨惑論》) 40.當歸建中湯(《千金翼方》) 41.當歸生姜羊肉湯(《金匱要略·婦人產后病脈癥治》) 42.當歸芍藥散(《金匱要略》) 43.陽和湯(《外科證治全生集》) 44.血府逐瘀湯(《醫林改錯》) 45.百合固金湯(《醫方集解》) 46.導赤散(《小兒藥證直訣》) 47.補中益氣湯(《脾胃論》) 48.身痛逐瘀湯(《醫林改錯》) 49.兩地湯(《傅青主女科》) 50.蒼附導痰丸(《葉天士女科診治秘方》) 51.壽胎丸(《醫學衷中參西錄》)52.完帶湯(《傅青主女科》) 53.腎氣丸(《金匱要略》) 54.知柏地黃丸(《醫宗金鑒》) 55.參苓白術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56.固本止崩湯(《傅青主女科》) 57.苓桂術甘湯(《傷寒論》) 58.獨活寄生湯(《千金要方》) 59.濟生腎氣丸(《濟生方》) 60.保陰煎(《景岳全書》) 61.胎元飲(《景岳全書》) 62.養精種玉湯(《傅青主女科》) 63.舉元煎(《景岳全書》) 64.香棱丸(《濟生方》) 65.香砂六君子湯(《名醫方論》) 66.通

竅活血湯(《醫林改錯》) .67.桃紅四物湯(《醫宗金鑒》) 68.逍遙散(《和劑局方》) 69.桂枝茯苓丸(《金匱要略》) 70.桂枝湯(《傷寒論》) 71.膠艾湯(《金匱要略》) 72.桑菊飲(《溫病條辨》) 73.真武湯(《傷寒論》) 74.黃芪桂枝五物湯(《金匱要略》) 75.黃芪建中湯(《金匱要略》) 76.清肝止淋湯(《傅青主女科》) 77.清經散(《傅青主女科》) 78.銀翹散(《溫病條辨》) 79.理沖湯(《醫學衷中參西錄》) 80.溫經湯(《金匱要略)) 81.溫經湯(《婦人大全良方》) 82.痛瀉要方(《丹溪心法》) 83.膈下逐瘀湯(《醫林改錯》) 84.毓麟珠(《景岳全書》) 85.增液湯(《溫病條辨》) 86.橘皮竹茹湯(《金匱要略》) 87.四神丸《證治準繩》 88.二妙散(《丹溪心法》) 89.三妙丸(《醫學正傳》) 90.四妙丸(《成方便讀》) 91.六味地黃丸(小兒藥證直訣)》 92.金鈴子散(《素問病機宜保命集》) 93.當歸四逆散(《傷寒論》) 94.柴胡疏肝散(《證治準繩》) 95.半夏厚樸湯(《金金匱要略》) 96.活絡笑靈丹(《醫學衷中參西錄》) 97.天麻鉤藤飲(《雜病證治新義》) 98.桃核承氣湯(《丹溪心法》) 99.越鞠丸(丹溪心法》) 100.五子衍宗丸(《醫宗入門》)

中醫醫院兒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試行)

一、總則

第一條 為指導和加強中醫醫院兒科規范化建設和科學管理,突出中醫特色,提高臨床療效,總結中醫醫院兒科建設與管理經驗,參照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指南。

第二條 本指南旨在指導中醫醫院及其兒科管理者加強科室中醫特色建設與管理,同時可作為中醫藥管理部門開展評價工作的參考和依據。

第三條 二級以上中醫醫院兒科參照本指南建設和管理。

第四條 中醫醫院兒科應主要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應用藥物和技術開展疾病診療工作,注重突出中醫藥特色,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繼承、創新和發展中醫特色診療技術,不斷提高中醫臨床診療水平。

第五條 各級中醫藥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中醫醫院兒科的指導和監督,中醫醫院應當加強對兒科的規范化建設和管理,保證中醫藥特色優勢的發揮,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

二、基本條件

第六條 中醫醫院兒科應具備與醫院級別、科室功能相適應的場所、設施、設備、藥品和技術力量,以保障診療工作有效開展。

第七條 中醫醫院兒科應開設普通門診,三級中醫醫院應設置急診、有條件的可以開設專病門診、中醫健康咨詢門診、普通兒科病房、新生兒病室或病房、兒科ICU。

第八條 中醫醫院兒科門診應當設置候診區(有條件的可以設置兒童活動區域)、診室、隔離診室、中醫外治室(推拿、針刺、灸療、貼敷治療、藥浴等)、霧化吸入室等,各區域布局合理,就診流程便捷,保護患者隱私。建筑格局和設施應當符合醫院感染管理要求,根據兒童特點注意設施應該保護兒童安全。

兒科病房應當設置中醫外治室。

第九條 中醫醫院兒科應根據醫療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備不同類別與數量的專業技術人員。

第十條 中醫醫院兒科設備設施配置,應與醫院級別、科室功能相適應,在配備

基本診療設備的同時,應配備中藥霧化吸入儀、經絡導平治療儀、頻譜治療儀、電磁波治療儀、小兒吸痰器等有助于提高中醫診療水平的設備;有條件的中醫醫院可配備兒童智能測量儀、經皮給藥治療儀、脈沖磁治療儀等。

設置病房的,應當配備兒科專用急救設備及藥品等。

第十一條 中醫醫院兒科應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職責、診療規范與技術操作規程,保證醫療質量及醫療安全。

中醫醫院兒科開展小兒推拿、小兒針刺、小兒灸療、中藥敷胸、中藥敷臍、中藥熏洗等相關項目的,應當建立兒科常用診療技術操作規范及相關管理制度。

三、人員隊伍

第十二條 中醫醫院兒科醫師中中醫類別執業醫師的比例不低于70%,并根據工作需要配備其他類別的執業醫師。

第十三條 中醫醫院兒科具備高級、中級、初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比例應合理,年齡構成基本均衡,力求在不同年齡段均無人才斷檔現象。對于本科室的優勢病種和重點病種,均有連續的人才梯隊。

第十四條 中醫醫院兒科醫生均應接受過中醫兒科專門訓練,掌握中醫學和兒科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

住院醫師經規范化培訓后應熟練掌握本科室常見病種(病證)的診斷標準,掌握本科主要病種診療方案(規范、指南)和基本診療技能,熟悉300首方劑,重點掌握100首常用方劑(見附件),掌握兒科常用診療技術的操作。

中醫類別主治醫師應在達到住院醫師基本要求基礎上,對部分病種具有較高的中醫診療水平,對臨床常見的疑難病形成系統的中醫診療思路,具備常見兒科危重癥處理能力,并能指導下級醫師開展中醫診療工作。

中醫類別副主任以上醫師應在達到主治醫師基本要求基礎上,具有較高的中醫理論素養與豐富的實踐經驗,具備對少見兒科疾病的中醫診斷和應用中醫方法處理疑難、危重病兒的能力,具備對本科室重要中醫診斷和治療方案作出最終決策的能力。

第十五條 中醫醫院兒科住院醫師應在完成規范化培訓中的轉科后,在兒科上級醫師指導下,重點培訓兒科常見病的診斷標準、本科主要病種的診療方案(規范、指

南)和基本診療方法、兒科常用診療技術的操作。

中醫類別主治醫師主要通過參加學習班、進修、跟師學習等方式,重點培訓疑難病的中、西醫診療技術方法、新技術、新方法、名老中醫專家的學術經驗等,明確個人專業發展方向,并具有一項以上中醫兒科專病或證的診療專長。

中醫類別副主任醫師以上人員主要通過參加高級研修班、學術會議、跟師學習等方式,重點培訓少見兒科病和疑難、危重病的中醫診療技術方法,掌握中醫兒科學新進展。

第十六條 中醫醫院兒科主任應具有從事兒科專業5年以上臨床工作經歷并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二級中醫醫院兒科主任應由具備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中醫類別執業醫師或系統接收過中醫藥專業知識培訓(2年或以上)的其他類別執業醫師擔任,三級中醫醫院兒科主任應由具備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中醫類別執業醫師或系統接收過中醫藥專業知識培訓(2年或以上)的其他類別執業醫師擔任。

第十七條 執業醫師人數在8人以上的中醫醫院兒科,應建立學術帶頭人制度。

學術帶頭人作為本科室的學術權威,應在專業領域有一定學術地位,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從事中醫兒科專業臨床工作20年以上。學術帶頭人負責指導本科室中醫特色的傳承和創新工作,為組織、制定與實施重點項目提供決策,把握本科室的發展方向。

第十八條 中醫醫院兒科的學術繼承人,應有從事中醫兒科專業10年以上的工作經歷,二級中醫醫院兒科學術繼承人應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三級中醫醫院兒科學術繼承人應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學術繼承人培養應充分利用本科室、本院以及本地區的資源,通過跟師學習、進修、學術交流等方式,著重進行中醫理論素養、老專家獨特經驗、中醫兒科病學新進展等方面的培訓。

第十九條 中醫醫院兒科應當做好本科室名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繼承,采取師帶徒、名醫講堂、老專家工作室等方式,整理、傳承名老中醫專家的學術經驗。

第二十條 中醫醫院兒科護理人員應系統接受中醫知識與技能培訓,西醫院校畢業的護士三年內中醫知識與技能培訓時間不少于100學時。

第二十一條 中醫醫院兒科護士應掌握中醫藥治療常見兒科病的基本知識,掌握

兒科常見病、多發病的基本護理知識和方法,掌握兒科中醫護理常規和兒科中醫特色護理技術操作規程,提供具有中醫藥特色的兒科病康復和健康指導,應當按醫囑執行中醫兒科外治治療。

第二十二條 中醫醫院兒科護士長是兒科護理質量的第一責任人,二級中醫醫院護士長應具備護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具有3年以上兒科臨床護理工作經驗,三級中醫醫院護士長應具備主管護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具有5年以上兒科臨床護理工作經驗。

第二十三條 中醫醫院兒科鼓勵應用中醫藥方法,促進中醫診療水平的提高。應建立績效考核制度,將辨證論治優良率、中成藥辨證使用率、中醫治療率、門診中藥飲片處方占門診處方總數的比例、急診應用中醫診療技術、急重癥中醫參與率、治愈好轉率等納入醫師績效考核指標體系。

四、服務技術

第二十四條 中醫醫院兒科應注重繼承創新中醫傳統診療技術,在保證醫療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積極探索中醫診療新技術。

第二十五條 中醫醫院兒科應當具備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診治的能力,二級中醫院應能開展兒童肺系、脾胃系等常見病證的診療。三級中醫醫院應當在二級中醫醫院服務能力基礎上,開展疑難及急危重癥的兒科病的診療工作。

第二十六條 中醫醫院兒科應開展霧化吸入、針灸、推拿、刮痧、拔罐、穴位貼敷、耳壓、熏洗、外敷等中醫特色服務項目;積極創造條件開展中藥灌腸、平衡針、淺針、熱敏灸、雷火灸等中醫外治服務項目。

第二十七條 中醫醫院兒科應當制定常見兒科病及本科室重點病種的中醫診療方案(規范、指南),診療方案應包括規范的中西醫病名、診斷、治療、難點分析、療效評價等。難點指臨床上需要解決的有針對性的實際問題,通過中醫治療方法的改進有解決的可能。要定期對診療方案實施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及評估,以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為目的,不斷優化診療方案(規范、指南)。

第二十八條 不斷提高中醫診療水平。上級醫師正確指導下級醫師進行中醫藥診治工作。使用中醫藥治療的,辨證準確、理法方藥一致。手術病例能正確配合使用中

醫藥治療。及時開展病例討論,提高中醫診治急危重癥、疑難病的水平。

第二十九條 中醫醫院兒科應當根據發展方向和建設規劃,注重引進吸收新的診療技術,并以臨床為基礎、療效為核心,在中醫理論、技術方法、藥物研發等方面積極探索,大膽創新。

五、環境形象

第三十條 中醫醫院兒科應根據本單位和本科室的實際情況,在環境形象建設上注重體現中醫藥特色并適合兒童特點。

第三十一條 中醫醫院兒科環境形象建設的重點應包括門診走廊和候診區、病房走廊、治療室等區域。

第三十二條 中醫醫院兒科的環境形象建設,應通過內部裝飾,重點傳播中醫藥防治兒科病的理念,宣傳中醫藥防治兒科病的知識,介紹中醫藥防治兒科病的方法及專家特長,彰顯中醫藥特別是本科室防治兒科病的特色和優勢,營造良好的中醫藥文化氛圍。

宣傳知識、介紹方法和彰顯中醫特色的具體內容,應依據季節及突發流行疾病的變化而及時調整。

第三十三條 中醫醫院兒科的內部裝飾,根據不同的區域、內容,可以采用適合兒童特點的有關中醫兒科歷史人物、典故、漫畫、卡通畫、櫥窗展柜、實物、觸摸屏、視頻網絡、宣傳折頁等方法,內容注重突出中醫科普知識。

六、附則

第三十四條 中醫醫院兒科開展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按照相關要求執行。

第三十五條 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漆t院、綜合醫院中醫臨床科室以兒科病診療為特色的,參照本指南進行建設和管理。

第三十六條 民族醫醫院兒科建設與管理相關規定,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另行制定。

第三十七條 本指南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八條 本指南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中醫醫院兒科常用方劑目錄

1.二陳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2.四物湯(《仙授理傷續斷秘方》) 3.人參烏梅湯(《溫病條辨》 4.人參五味子湯(《幼幼集成》) 5.三子養親湯(《韓氏醫通》) 6.大補陰丸(《丹溪心法》) 7.大定風珠(《溫病條辨》) 8.大青龍湯(《傷寒論》) 9.小青龍湯(《傷寒論》) 10.己椒藶黃丸(《金匱要略》) 11.王氏清暑益氣湯(《溫熱經緯》) 12.五皮飲(《中藏經》) 13.五苓散(《傷寒論》) 14.實脾飲.(《濟生方》) 15.五味消毒飲(《醫宗金鑒》) 16.小柴胡湯(《傷寒論》) 17.止嗽散(《醫學心悟》) 18.定喘湯(《攝生眾妙方》) 19.烏藥散(《小兒藥證直訣》) 20.六君子湯(《世醫得效方》) 21.玉屏風散(《醫方類聚》) 22.甘麥大棗湯(《金匱要略》) 23.芍藥湯(《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24.補肺阿膠湯(《小兒藥證直訣》) 25.歸脾湯(《正體類要》) 26.四神丸(《內科摘要》) 27.生脈散(《醫學啟源》) 28.白虎湯(《傷寒論》) 29.百合固金湯(《慎齋遺書》) 30.真武湯(《傷寒論》) 31.血府逐瘀湯(《醫林改錯》) 32.異功散(《小兒藥證直訣》) 33.導赤散(《小兒藥證直訣》) 34.防己黃芪湯(《金匱要略》) 35.麥味地黃丸(《壽世保元》) 36.杞菊地黃丸(《醫級》) 37.連翹敗毒散(《醫方集解》) 38.桂枝湯(《傷寒論》) 39.牡蠣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40.沙參麥冬湯(《溫病條辨》) 41.補中益氣湯(《脾胃論》) 42.瀉白散(《小兒藥證直訣》) 43.葶藶大棗瀉肺湯(《金匱要略》) 44.小薊飲子(《濟生方》) 45.青蒿鱉甲湯(《溫病條辨》) 46.固真湯(《證治準繩》) 47.知柏地黃丸(《醫宗金鑒》) 48.金匱腎氣丸(《金匱要略》) 49.麻黃湯(《傷寒論》) 50.炙甘草湯(《傷寒論》) 51.瀉黃散(《小兒藥證直訣》) 52.定癇丸(《醫學心悟》) 53.參苓白術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54.荊防敗毒散(《攝生眾妙方》) 55.茵陳蒿湯(《傷寒論》) 56.理中湯(《傷寒論》) 57.保元湯(《博愛心鑒》) 58.保和丸(《丹溪心法》) 59.麥門冬湯(《金匱要略》) 60.都氣丸(《醫宗金鑒》) 61.清金化痰湯(《東病廣要》引《統旨方》) 62.六味地黃湯(《小兒藥證直訣》)

63.健脾丸(《醫方集解》) 64.射干麻黃湯(《金匱要略》) 65.涼膈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66.大承氣湯(《傷寒論》) 67.消乳丸(《證治準繩》) 68.苓桂術甘湯(《金匱要略》) 69.滌痰湯(《嚴氏易簡歸一方》) 70.蘇子降氣湯(《小兒藥證直訣》) 71.資生健脾丸(《先醒齋醫學廣筆記》) 72.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73.桑菊飲(《溫病條辨》) 74.桑螵蛸散(《本草衍義》) 75.桑白皮湯(《景岳全書》) 76.通竅活血湯(《醫林改錯》) 77.黃芪桂枝五物湯(《金匱要略》) 78.黃連溫膽湯(《六因條辨》) 79.黃連解毒湯(《肘后方》) 80.菟絲子散(《醫宗必讀》) 81.銀翹散(《溫病條辨》) 82.麻杏石甘湯(《傷寒論》) 83.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傷寒論》) 84.清營湯(《溫病條辨》) 85.半夏瀉心湯(《傷寒論》) 86.清熱瀉脾散(《醫宗金鑒》) 87.清瘟敗毒飲(《疫疹一得》) 88.羚角鉤藤湯(《重訂通俗傷寒論》) 89.龍膽瀉肝湯(《醫方集解》 90.葛根黃芩黃連湯(《傷寒論》) 91.普濟消毒飲(《景岳全書》) 92.溫膽湯(《世醫得效方》) 93.犀角地黃湯(《備急千金要方》) 94.四君子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95.防風通圣散(《宣明論方》) 96.新加香薷飲(《溫病條辨》) 97.縮泉丸(《校注婦人良方》) 98.增液湯(《溫病條辨》) 99.枳實導滯丸(《內外傷辨惑論》 100.藿香正氣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中醫醫院皮膚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試行)

一、總則

第一條 為指導和加強中醫醫院皮膚科規范化建設和科學管理,突出中醫特色,提高臨床療效,總結中醫醫院皮膚科建設與管理經驗,參照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指南。

第二條 本指南旨在指導中醫醫院及其皮膚科管理者加強科室中醫特色建設與管理,同時可作為中醫藥管理部門開展評價工作的參考和依據。

第三條 二級以上中醫醫院皮膚科參照本指南建設和管理。

第四條 中醫醫院皮膚科應主要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應用藥物和技術開展皮膚病診療工作,注重突出中醫藥特色,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繼承、創新和發展中醫特色診療技術,不斷提高中醫臨床診療水平。

第五條 各級中醫藥管理部門應加強對中醫醫院皮膚科的指導和監督,中醫醫院應加強對皮膚科的規范化建設和管理,保證中醫藥特色優勢的發揮,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

二、基本條件

第六條 中醫醫院皮膚科應具備與醫院級別、科室功能相適應的場所、設施、設備、藥品和技術力量,保障皮膚病診療工作有效開展。

第七條 中醫醫院皮膚科應開設獨立的專業門診,有條件的可以開設病房,有急癥處理能力的可以開設急診。

第八條 中醫醫院皮膚科門診應設置候診區、診室、檢查室、治療室,各區域布局合理,就診流程便捷,保護患者隱私。建筑格局和設施應當符合醫院感染管理要求。

中醫醫院皮膚科病房應設置治療室和患者淋浴室,有條件的應設置藥浴室、熏蒸室、換藥室,通風良好,絕緣防霧,并鋪設防滑地磚。

開展中藥臨方調配的,應具備外用中藥臨方調配的條件。

第九條 中醫醫院皮膚科應根據醫療需要及工作量,合理配備不同類別與數量的

專業技術人員。

第十條 中醫醫院皮膚科設備設施配置,應與醫院級別、科室功能相適應,在配備基本診療設備的同時,應配備中藥離子導入儀、中藥浸浴設備、熏蒸(洗)設備、低頻治療儀、電針治療儀、針刺手法治療儀、經絡導平治療儀等有助于提高中醫診療水平的設備;有條件的中醫醫院可以配備微波、紫外線、激光等治療設備。

設置藥浴室的,應配備煎藥設備、浴盆、水溫調節與定時裝置、應急呼叫裝置、消毒設備等。

第十一條 中醫醫院皮膚科應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職責、診療規范與技術操作規程,保證醫療質量及醫療安全。

根據本科室情況,建立藥浴、擦藥、濕敷、熏蒸、腧穴治療、外用中藥臨方調配等皮膚科常用診療技術操作規范及相關管理制度。

三、人員隊伍

第十二條 中醫醫院皮膚科醫師中中醫類別執業醫師的比例不低于70%,并根據工作需要配備其他類別的執業醫師。

第十三條 中醫醫院皮膚科具備高級、中級、初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比例應合理,年齡構成基本均衡,力求在不同年齡段均無人才斷檔。對于本科室的優勢病種和主要病種,均有連續的人才梯隊。

第十四條 中醫醫院皮膚科醫師均應接受過中醫皮膚科專門訓練,掌握中醫學和皮膚病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

住院醫師經規范化培訓后應熟練掌握本科室常見病種(病證)的診斷標準,掌握本科主要病種診療方案(規范、指南)和基本診療技能,熟悉300首方劑,重點掌握100首常用方劑(見附件),掌握皮膚科常用診療技術的操作。

中醫類別主治醫師應在達到住院醫師基本要求基礎上,對部分病種具有較高的中醫診療水平,對臨床常見的疑難病形成系統的中醫診療思路,積累豐富的診療經驗,并能指導下級醫師開展中醫診療工作。

中醫類別副主任以上醫師應在達到主治醫師基本要求基礎上,具有較高的中醫理論素養與豐富的實踐經驗,具備對少見皮膚病的中醫診斷和應用中醫方法處理疑難、

危重皮膚病的能力,具備對本科室重要中醫診斷和治療方案作出最終決策的能力。

第十五條 中醫醫院皮膚科住院醫師應在完成規范化培訓中的轉科培訓后,在皮膚科上級醫師指導下,重點培訓常見皮膚病的診斷標準、本科主要病種的診療方案(規范、指南)和基本診療方法、皮膚科常用診療技術的操作。

中醫類別主治醫師主要通過參加學習班、進修、跟師學習等方式,重點培訓疑難病的中醫診療技術方法、新技術、新方法、名老中醫專家的學術經驗等,明確個人專業發展方向,并具有一項以上中醫專業特長。在晉升副主任醫師之前,有到國家級重點皮膚病??苹蛉壷嗅t醫院皮膚科進修半年以上的經歷。

中醫類別副主任醫師以上人員主要通過參加高級研修班、學術會議、跟師學習等方式,重點培訓少見皮膚病和疑難、危重皮膚病的中醫診療技術方法,掌握中醫皮膚病學新進展。

第十六條 皮膚科主任應有從事皮膚科專業5年以上工作經歷并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二級中醫醫院皮膚科主任應由具備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中醫類別執業醫師擔任,三級中醫醫院皮膚科主任應由具備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中醫類別執業醫師擔任。

第十七條 中醫醫院皮膚科執業醫師人數在10人以上的,應建立學術帶頭人制度。

學術帶頭人作為本科室的學術權威,應在專業領域有一定學術地位,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從事中醫皮膚科專業臨床工作20年以上。學術帶頭人負責本科室中醫特色的傳承和創新工作,為組織、制定與實施重點項目提供決策,把握本科室發展方向。

第十八條 中醫醫院皮膚科應做好本科室名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繼承,采取師帶徒、名醫講堂、老專家工作室等方式,整理、傳承名老中醫專家的學術經驗。

第十九條 中醫醫院皮膚科的學術繼承人,應有從事中醫皮膚科專業10年以上的工作經歷,二級中醫醫院皮膚科學術繼承人應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三級中醫醫院皮膚科學術繼承人應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學術繼承人培養應充分利用本科室、本院以及本地區的資源,通過跟師學習、進修、學術交流等方式,著重進行中醫理論素養、老專家獨特經驗、中醫皮膚病學新進展等方面的培訓。

第二十條 中醫醫院皮膚科護理人員應系統接受中醫知識與技能培訓,西醫院校畢業的護士三年內接受中醫知識與技能培訓時間不少于100學時。

第二十一條 中醫醫院皮膚科護士應掌握中醫藥治療常見皮膚病的基本知識,掌握皮膚科常見病、多發病的基本護理知識和方法,掌握皮膚科中醫護理常規和皮膚科中醫特色護理技術操作規程,能為病人提供具有中醫藥特色的皮膚病康復和健康指導。

第二十二條 中醫醫院皮膚科護士長是皮膚科護理質量的第一責任人,二級中醫醫院皮膚科護士長應具備護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具有3年以上皮膚科臨床護理工作經驗;三級中醫醫院皮膚科護士長應具備主管護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具有5年以上皮膚科臨床護理工作經驗。

第二十三條 中醫醫院皮膚科鼓勵應用中醫藥方法,促進中醫診療水平的提高,應建立績效考核制度,將辨證論治優良率、中成藥辨證使用率、中醫治療率、門診中藥飲片處方占門診處方總數的比例、急診應用中醫診療技術、急重癥中醫參與率、治愈好轉率等納入醫師績效考核指標體系。

四、服務技術

第二十四條 中醫醫院皮膚科應注重繼承發揚中醫傳統診療技術,在保證醫療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積極探索中醫診療新技術。

第二十五條 中醫醫院皮膚科應具備常見、多發皮膚病診治能力,二級中醫院應能開展白疕、風濕瘍、濕瘡、癮疹、蛇串瘡、風熱瘡、粉刺、黃褐斑、脫發、白駁風、癬等常見皮膚病的診療。三級中醫醫院應當在二級中醫醫院服務能力基礎上,開展紅皮病、臁瘡、紅蝴蝶瘡、天皰瘡、特殊類型白疕、皮痹、肌痹、狐惑病等疑難及危重皮膚病的診療工作。

第二十六條 中醫醫院皮膚科應開展濕敷、清創、藥膜、穴位貼敷、面膜、拔罐、針灸、熏洗等中醫特色服務項目;積極創造條件開展鉤活術、蜂療、火針、熱敏灸、雷火灸、穴位埋線、放血、薰藥、鮮藥外治、臨方調配等服務項目。

第二十七條 中醫醫院皮膚科應制定常見皮膚病及本科室重點病種的中醫診療方案(規范、指南),診療方案應包括規范的中西醫病名、診斷、治療、難點分析、療效評價等。難點指臨床上需要解決的有針對性的實際問題,通過中醫治療方法的改進

有解決的可能。要定期對診療方案實施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及評估,以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為目的,不斷優化診療方案(規范、指南)。

第二十八條 不斷提高中醫診療水平。上級醫師正確指導下級醫師進行中醫藥診治工作。使用中醫藥治療的,辨證準確、理法方藥一致。手術病例能正確配合使用中醫藥治療。及時開展病例討論,提高中醫診治急危重癥、疑難病的水平。

第二十九條 中醫醫院皮膚科應根據發展方向和建設規劃,注重引進吸收新的診療技術,并以臨床為基礎、療效為核心,在中醫理論、技術方法、藥物研發等方面積極探索,大膽創新。

五、環境形象

第三十條 中醫醫院皮膚科應根據本單位和本科室的實際情況,在環境形象建設上注重體現中醫藥文化。

第三十一條 中醫醫院皮膚科環境形象建設的重點包括門診走廊和候診區、病房走廊、治療室等區域。

第三十二條 中醫醫院皮膚科的環境形象建設,應通過內部裝飾,重點傳播中醫藥防治皮膚病的理念,宣傳中醫藥防治皮膚病的知識,介紹中醫藥防治皮膚病的方法及專家特長,彰顯中醫藥特別是本科室防治皮膚病的特色和優勢,營造良好的中醫藥文化氛圍。

宣傳知識、介紹方法和彰顯特色的具體內容,應依據病種的變化而及時調整。

第三十三條 中醫醫院皮膚科的內部裝飾,根據不同的區域、內容,可以采用有關名醫名言警句的書畫作品、中醫皮膚科歷史人物和本科室名醫塑像或照片、招貼畫、櫥窗展柜、實物、觸摸屏、視頻網絡、宣傳折頁等方法。

六、附則

第三十四條 中醫醫院皮膚科開展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按照相關要求執行。

第三十五條 中醫醫院皮膚科開展性病診療工作的,按照相關要求執行。

第三十六條 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漆t院、綜合醫院中醫臨床科室以皮膚病診療為特色的,參照本指南進行建設和管理。

第三十七條 民族醫醫院皮膚科建設與管理相關規定,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

21

另行制定。

第三十八條 本指南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九條 本指南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22

附件

中醫醫院皮膚科常用方劑目錄

1.八珍湯(《正體類要》) 2.白虎湯(《傷寒論》) 3.保元湯(《外科正宗》) 4.半夏瀉心湯(《傷寒論》) 5.半夏厚樸湯(《金匱要略》) .6萆薢滲濕湯(《瘍科心得集》) 7.萆薢化毒湯(《瘍科心得集》) 8.補中益氣湯(《脾胃論》) 9.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10.除濕胃苓湯(《醫宗金鑒》) 11.柴胡桂枝干姜湯(《傷寒論》) 12.柴胡疏肝散(《證治準繩》引《統旨》) 13.川芎茶調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14.大承氣湯(《傷寒論》) 15.大黃附子湯(《金匱要略》) 16.大青龍湯(《傷寒論》) 17.導赤散(《小兒藥證直訣》) 18.當歸芍藥散(《金匱要略》) 19.當歸四逆湯(《傷寒論》) 20.當歸飲子(《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 21.地黃飲子(《宣明論方》) 22.獨活寄生湯(《千金方》) 23.二陳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24.二妙丸(《丹溪心法》) 25.二至丸(《證治準繩》) 26.防風通圣散(《宣明論方》) 27.茯苓飲(《外臺秘要》) 28.桂枝湯(《傷寒論》) 29.葛根湯(《傷寒論》) 30.桂枝茯苓丸(《金匱要略》) 31.桂枝麻黃各半湯(《傷寒論》) 32.甘草瀉心湯(《傷寒論》) 33.甘露消毒丹(《溫熱經緯》) 34.活血散瘀湯(《外科正宗》) 35.黃連解毒湯(《外臺秘要》引崔氏方) 36.黃芪桂枝五物湯(《金匱要略》) 37.化斑湯(《溫病條辨》) 38.化斑解毒湯(《醫宗金鑒》) 39.化堅二陳丸(《醫宗金鑒》) 40.金匱腎氣丸(《金匱要略》) 41.金鈴子散(《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42.荊防敗毒散(《醫宗金鑒》) 43.理中湯(《傷寒論》) 44.涼血四物湯(《醫宗金鑒》) 45.六味地黃丸(《小兒藥證直訣》) 46.龍膽瀉肝湯(《蘭室秘藏》) 47.苓甘五味姜辛湯(《金匱要略》) 48.麻黃附子細辛湯(《傷寒論》) 49.麻黃湯(《傷寒論》) 50.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傷寒論》) 51.麻杏石甘湯(《傷寒論》) 52.枇杷清肺飲(《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 53.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54.普濟消毒飲(《東垣試效方》) 55.清瘟敗毒飲(《疫疹一得》) 56.秦艽丸(《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 57.清骨散(《證治準繩》) 58.清營湯(《溫病條辨》) 59.清暑湯(《外科全生集》)

23

60.清骨散(《證治準繩》) 61.七寶美髯丹(《醫方集解》引邵應節方) 62.三仁湯(《溫病條辨》) 63.四君子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64.四物消風飲(《醫宗金鑒》) 65.四妙勇安湯(《驗方新編》) 66.四逆散(《傷寒論》) 67.四逆湯(《傷寒論》) 68.透膿散.(《外科正宗》) 69.參苓白術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70.神應養真丹(《宣明論方》) 71.桃紅四物湯(《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 72.通竅活血湯(《醫林改錯》) 73.痛瀉藥方(《丹溪心法》) 74.溫膽湯(《千金方》) 75.溫經湯(《金匱要略》) 76.五苓散(《傷寒論》) 77.五味消毒飲(《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 78.五子衍宗丸(《醫學入門》) 79.瀉黃散(《小兒藥證直訣》) 80.犀角地黃湯(《千金方》) 81.仙方活命飲(《校注婦人良方》) 82.消風散(《外科正宗》) 83.逍遙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84.辛夷清肺飲(《外科正宗》) 85.小柴胡湯(《傷寒論》) 86.血府逐瘀湯(《醫林改錯》) 87.玉屏風散(《丹溪心法》) 88.陽和湯(《外科證治全生集》) 89.益胃湯(《溫病條辨》) 90.薏苡附子敗醬散(《金匱要略》) 91.養血潤膚飲(《外科證治》) 92.茵陳蒿湯(《傷寒論》) 93.一貫煎(《續名醫類案》) 94.銀翹散(《溫病條辨》) 95.越婢湯(《金匱要略》) 96.梔子金花丸(《景岳全書》) 97.豬苓湯(《傷寒論》) 98.增液湯(《溫病條辨》) 99.竹葉石膏湯(《傷寒論》) 100.真武湯(《傷寒論》)

24

中醫醫院眼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試行)

一、總則

第一條 為指導和加強中醫醫院眼科規范化建設和科學管理,突出中醫特色,提高臨床療效,總結中醫醫院眼科建設與管理經驗,參照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指南。

第二條 本指南旨在指導中醫醫院及其眼科管理者加強科室中醫特色建設與管理,同時可作為中醫藥管理部門開展評價工作的參考和依據。

第三條 二級以上中醫醫院眼科參照本指南建設和管理。

第四條 中醫醫院眼科應主要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應用藥物和技術開展眼病診療工作,注重突出中醫藥特色,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繼承、創新和發展中醫特色診療技術,不斷提高中醫臨床診療水平。

第五條 各級中醫藥管理部門應加強對中醫醫院眼科的指導和監督,中醫醫院應加強對眼科的規范化建設和管理,保證中醫藥特色優勢的發揮,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

二、基本條件

第六條 中醫醫院眼科應具備與醫院級別、科室功能相適應的場所、設施、設備、藥品和技術力量,以保障眼病診療工作有效開展。

第七條 三級中醫醫院和有條件的二級中醫醫院應開設獨立眼科門診,有條件的可以開設中醫眼科特色專病門診、病房和急診。

第八條 中醫醫院眼科門診應設置候診區、診室、檢查室(暗室)、治療室,各區域布局合理,就診流程便捷,保護患者隱私。建筑格局和設施應當符合醫院感染管理要求。

中醫醫院眼科病房應設置治療室,檢查室(暗室)。

第九條 中醫醫院眼科應根據醫療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備不同類別與數量的專業技術人員。

第十條 中醫醫院眼科設備設施配置應與醫院級別、科室功能相適應,在配備

25

基本診療設備的同時,配備有助于提高中醫診療水平的設備,三級中醫醫院和有條件的二級中醫醫院應配備中藥離子導入儀、電針治療儀、艾灸治療儀、針刺手法治療儀、裂隙燈、視野儀等;有條件的中醫醫院應配備眼科A/B超、眼底熒光血管造影儀及激光治療儀等。

第十一條 中醫醫院眼科應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職責、診療規范與技術操作規程,保證醫療質量及醫療安全。

三、人員隊伍

第十二條 中醫醫院眼科醫師中中醫類別執業醫師的比例應不低于60%,并根據工作需要配備其他類別的執業醫師。

第十三條 中醫醫院眼科具備高級、中級、初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比例應合理,年齡構成基本均衡,應力求在不同年齡段均無人才斷檔現象。對于本科室的優勢病種和主要病種,均有連續的人才梯隊。

第十四條 中醫醫院眼科醫生應接受過中醫眼科專門培訓,掌握中醫學和中醫眼科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

住院醫師經規范化培訓后應熟練掌握本科室常見疾病的診斷標準,掌握本科主要疾病的中醫診療方案(規范、指南)和基本診療技能,熟悉300首方劑,重點掌握100首常用方劑(見附件),掌握眼科常用診療技術的操作。

中醫類別主治醫師應在達到住院醫師基本要求基礎上,對部分病種具有較高的中醫診療水平,對臨床常見的疑難病形成系統的中醫診療思路,能指導下級醫師開展中醫診療工作,并熟讀《審視瑤函》、《目經大成》、《原機啟微》、《秘傳眼科龍木論》等經典著作。

中醫類別副主任以上醫師應在達到主治醫師基本要求基礎上,具有較高的中醫理論素養與豐富的實踐經驗,有釋析中醫眼科經典著作的能力,具備應用中醫理論和方法處理疑難、危重眼病的能力,并能指導下級醫師開展中醫診療工作,具備對本科室重要中醫診斷和治療方案作出最終決策的能力。

第十五條 中醫醫院眼科住院醫師應在完成規范化培訓中的轉科培訓后,在眼科上級醫師指導下,重點培訓常見眼病的中醫診療方案(規范、指南)和常用診療技術。

26

中醫類別主治醫師主要通過參加學習班、進修、跟師學習等方式,重點培訓名老中醫專家的學術經驗,疑難病的中醫診療技術方法等,明確個人專業發展方向,并具有一項以上中醫專業特長。

中醫類別副主任醫師及以上人員主要通過參加高級研修班、學術會議、跟師學習等方式,重點培訓疑難、危重眼病的中醫診療技術方法,掌握眼科學新進展。

第十六條 眼科主任應具有從事中醫眼科專業5年以上工作經歷并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二級中醫醫院眼科主任應由具備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執業醫師擔任,三級中醫醫院眼科主任應由具備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執業醫師擔任。

第十七條 中醫醫院眼科執業醫師人數在10人以上的,應建立學術帶頭人制度。

學術帶頭人作為本科室的學術權威,應在專業領域有一定學術地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從事中醫眼科專業臨床工作20年以上。學術帶頭人負責本科室專業領域中醫特色的傳承和創新工作,為組織、制定與實施重點項目提供決策,把握本科室發展方向。

第十八條 中醫醫院眼科的學術繼承人,應有從事中醫眼科專業10年以上的工作經歷,二級中醫醫院眼科學術繼承人應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三級中醫醫院眼科學術繼承人應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學術繼承人培養應充分利用本科室、本院以及本地區的資源,通過跟師學習、進修、學術交流等方式,著重進行中醫理論素養、老專家經驗傳承、中醫眼科學新進展等方面的培訓。

第十九條 中醫醫院眼科應做好本科室名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繼承,采取師帶徒、名醫講堂、老專家工作室等方式,整理、傳承名老中醫專家的學術經驗。

第二十條 中醫醫院眼科護理人員應系統接受中醫知識與技能培訓,西醫院校畢業的護士三年內中醫知識與技能培訓時間不少于100學時,學習中醫眼科操作技術40學時以上。

第二十一條 中醫醫院眼科護士應掌握中醫藥治療常見眼病的基本知識,掌握眼科常見病、多發病的基本護理知識和方法,掌握眼科中醫護理常規和眼科中醫特色護理技術操作規程,提供具有中醫藥特色的眼病康復和健康指導。

27

第二十二條 中醫醫院眼科護士長是眼科護理質量的第一責任人,原則上二級中醫醫院眼科護士長應具備護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三級中醫醫院眼科護士長應具備主管護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第二十三條 中醫醫院眼科鼓勵應用中醫藥方法,促進中醫診療水平的提高。應建立績效考核制度,將辨證論治優良率、中成藥辨證使用率、中醫治療率、門診中藥飲片處方占門診處方總數的比例、急診應用中醫診療技術、急重癥中醫參與率、治愈好轉率等納入醫師績效考核指標體系。

四、服務技術

第二十四條 中醫醫院眼科應注重繼承創新中醫傳統診療技術,在保證醫療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積極探索中醫診療新技術。

第二十五條 中醫醫院眼科應具備常見、多發眼病診治的能力,二級中醫院應能開展胞瞼病、白睛病、黑睛病、圓翳內障(白內障)、五風內障(青光眼)、視系及視衣(視神經及視網膜)疾病、眼外傷等眼科常見疾病的診療。三級中醫醫院應當在二級中醫醫院服務能力基礎上,開展眼科疑難、急危重癥等相關疑難眼病的診療工作,并有接受下級中醫院轉診病人的能力。

第二十六條 中醫醫院眼科應開展點眼法、滴眼法、涂眼法、浸眼法、洗眼法、熏眼法、敷眼法、鉤割法、熨烙法、眼部注射法、針灸、耳壓、離子導入、穴位貼敷、局部按摩等中醫眼科特色治療。有條件的中醫醫院可開展雷火灸等中醫特色技術。

第二十七條 中醫醫院眼科應制定常見眼病及本科室重點病種的中醫診療方案(規范、指南),診療方案應包括規范的中西醫病名、診斷、治療、難點分析、療效評價等。難點指臨床上需要解決的有針對性的實際問題,通過中醫治療方法的改進有解決的可能。要定期對診療方案實施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及評估,以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為目的,不斷優化診療方案(規范、指南)。

第二十八條 不斷提高中醫診療水平。上級醫師正確指導下級醫師進行中醫藥診治工作。使用中醫藥治療的,辨證準確、理法方藥一致。手術病例能正確配合使用中醫藥治療。及時開展病例討論,提高中醫診治急危重癥、疑難病的水平。

第二十九條 中醫醫院眼科應根據發展方向和建設規劃,注重引進吸收新的診療

28

技術,并以臨床為基礎、療效為核心,在中醫理論、技術方法、藥物研發等方面積極探索,大膽創新。積極引進中醫適宜技術,擴大中醫藥診療方法在眼科的應用。

五、環境形象

第三十條 中醫醫院眼科應根據本單位和本科室的實際情況,在環境形象建設上注重體現中醫藥特色。

第三十一條 中醫醫院眼科環境形象建設的重點應包括門診走廊和候診區、病房走廊、治療室等區域。

第三十二條 中醫醫院眼科的環境形象建設,應通過內部裝飾,重點傳播中醫藥防治眼病的理念,宣傳中醫藥防治眼病的知識,介紹中醫藥防治眼病的方法及專家特長,特別是本科室防治眼病的中醫藥特色和優勢,營造良好的中醫藥文化氛圍。

宣傳知識、介紹方法和彰顯中醫眼科治療特色的具體內容,應依據病種的變化而及時調整。

中醫眼科的宣傳內容應有效的向醫院外輻射及不斷擴大宣傳。

第三十三條 中醫醫院眼科的內部裝飾,根據不同的區域、內容,可以采用有關名醫名言警句的書畫作品、中醫眼科歷史人物和照片、招貼畫、櫥窗展柜、實物、觸摸屏、視頻網絡、宣傳折頁等方法。

六、附則

第三十四條 中醫醫院眼科開展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按照相關要求執行。

第三十五條 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漆t院、綜合醫院中醫臨床科室以眼病診療為特色的,參照本指南進行建設和管理。

第三十六條 民族醫醫院眼科建設與管理相關規定,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另行規定。

第三十七條 本指南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八條 本指南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29

附件

中醫醫院眼科常用方劑目錄

1.一貫煎(《柳州醫話》) 2.二至丸(《醫方集解》) 3.二陳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4.八珍湯(《正體類要》) 5.十全大補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6.三仁湯(《溫病條辨》) 7.小柴胡湯(《傷寒論》) 8.五味消毒飲(《醫宗金鑒》) 9.六味地黃丸(《小兒藥證直訣》) 10.五苓散(《傷寒論》) 11.六君子湯(《醫學正傳》) 12.天王補心丹(《攝生秘剖》) 13.天麻鉤藤飲(《雜病證治新義》) 14.化斑湯(《溫病條辨》) 15.化堅二陳湯(《醫宗金鑒》) 16.玉女煎(《景岳全書》) 17.雙解散(《目經大成》) 18.丹梔逍遙散(《內科摘要》) 19.龍膽瀉肝湯(《醫方集解》) 20.寧血湯(《中醫眼科學》) 21.白虎湯(《傷寒論》) 22.甘草瀉心湯(《傷寒論》) 23.右歸飲(《景岳全書》) 24.生蒲黃湯《中醫眼科六經法要》 25.四妙勇安湯(《驗方新編》) 26.四物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27.四物五子湯(《審視瑤函》) 28.四順清涼飲子(《審視瑤函》) 29.甘露消毒丹(《溫熱經緯》) 30.生脈散(《內外傷辨惑論》) 31.歸脾湯(《濟生方》) 32.正容湯(《審視瑤函》) 33.加味逍遙散(《審視瑤函》) 34.石決明散(《沈氏尊生書》) 35.托里消毒散(《醫宗金鑒》) 36.導痰湯(《校注婦人良方》) 37.導赤散(《小兒藥證直訣》) 38.還陰救苦湯(《原機啟微》) 39.百合固金湯(《醫方集解》) 40.血府逐瘀湯(《醫林改錯》) 41.防風通圣散(《宣明論方》) 42.補陽還五湯(《醫林改錯》) 43.補中益氣湯(《脾胃論》) 44.補腎地黃丸(《眼科百問》) 45.補腎明目丸(《銀海精微》) 46.補肝散(《秘傳眼科龍木論》) 47.防風散(《秘傳眼科龍木論》) 48.杞菊地黃丸(《醫級》) 49.瀉肺飲(《眼科纂要》) 50.梔子勝奇散(《原機啟微》) 51.瀉肝湯(《秘傳眼科龍木論•瞳人干缺外障》) 52.瀉白散(《小兒藥證直訣》) 53.瀉心湯(《銀海精微》) 54.瀉肝散(《銀海精微》) 55.定志丸(《審視瑤函》) 56.明目地黃丸(《審視瑤函》) 57.羌活勝風湯(《原機啟微》) 58.抑陽酒連散(《原機啟微》) 59.知柏地黃湯(《醫宗金鑒》,原方為丸) 60.驅風散熱飲子(《審視瑤函》) 61.除濕湯(《眼科纂要》) 62.除風益損湯(《原機啟微》) 63.活血煎(《眼科龍目論》) 64.參蘇飲<《目經大成》) 65.通竅活

30

血湯(《醫林改錯》) 66.逍遙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67.桂附理中丸(《三因方》) 68.柴胡疏肝散(《景岳全書》) 69.涼隔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70.牽正散(《楊氏家藏方》) 71.桑菊飲(《溫病條辨》) 72.桑白皮湯(《審視瑤函》) 73.桃紅四物湯(《醫宗金鑒》) 74.養陰清肺湯(《重樓玉鑰》) 75.益氣聰明湯(《普濟方》) 76.真武湯(《傷寒論》) 77.理中湯(《傷寒雜病論》) 78.菊花決明散(《證治準繩》) 79.麻杏石甘湯(《傷寒論》) 80.黃連溫膽湯(《六因條辨》) 81.羚羊角飲子(《秘傳眼科龍木論》) 82.除風益損湯(《原機啟微》) 83.清瘟敗毒飲(《疫疹一得》) 84.清營湯(《溫病條辨》) 85.清燥救肺湯《醫門法律》 86.銀翹散(《溫病條辨》) 87.豬苓散(《銀海精微》) 88.溫膽湯(《千金方》) 89.犀角地黃湯(《備急千金要方》) 90.滋陰地黃丸(《證治準繩》) 91.新制柴連湯(《眼科纂要》) 92.鎮肝熄風湯(《醫學衷中參西錄》) 93.增液湯(《溫病條辨》) 94.滋陰退翳湯(《眼科臨證筆記》) 95熟地首烏湯(《眼科臨證錄》 96.眼珠灌膿方(《中醫眼科學講義》) 97.甘麥大棗湯(《金匱要略》) 98.助陽活血湯(《審視瑤函》) 99.撥云退翳散(《銀海精微》) 100.陽和湯(《外科全生集》)

31

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試行)

一、總則

第一條 為指導和加強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規范化建設和科學管理,突出中醫特色,提高臨床療效,總結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建設與管理經驗,參照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指南。

第二條 本指南旨在指導中醫醫院及其耳鼻咽喉科管理者加強科室中醫特色建設與管理,同時可作為中醫藥管理部門開展評價工作的參考和依據。

第三條 二級以上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按照本指南建設和管理。

第四條 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應主要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應用藥物和技術開展耳鼻咽喉科疾病診療工作,注重突出中醫藥特色,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繼承、創新和發展中醫特色診療技術,不斷提高中醫臨床診療水平。

第五條 各級中醫藥管理部門應加強對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的指導和監督,中醫醫院應加強對耳鼻咽喉科的規范化建設和管理,保證中醫藥特色優勢的發揮,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

二、基本條件

第六條 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應具備與醫院級別、科室功能相適應的場所、設施、設備、藥品和技術力量,保障耳鼻咽喉科診療工作有效開展。

第七條 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應開設門診,有條件的可以開設門診手術室、病房,有急癥處理能力的可以開設急診。

第八條 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門診應設置候診區、診室、檢查室、治療室,各區域布局合理,就診流程便捷,保護患者隱私。建筑格局和設施應當符合醫院感染管理要求。

第九條 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應根據醫療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備不同類別與數量的專業技術人員。

第十條 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設備設施配置,應與醫院級別、科室功能相適應,

32

在配備基本診療設備的同時,應配備有助于提高中醫診療水平的設備。三級中醫醫院和有條件的二級中醫醫院應配備針刺手法治療儀、艾灸治療儀、經絡導平治療儀、咽喉針刀治療設備、電磁波治療儀、激光治療儀、低溫等離子射頻治療儀、鼓膜按摩儀、耳鼻咽喉內窺鏡光學檢查系統、醫用多功能吸注套扎器、聽力及平衡檢查系統等。有條件的中醫醫院可配備耳鼻喉科綜合治療臺、多導睡眠呼吸檢測儀、嗓音聲學診療設備、五官科多功能顯微鏡等。

開展急診服務的,應配備處理耳鼻咽喉科常見急癥的基本設備。

第十一條 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應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職責、診療規范與??萍夹g操作規程,保證醫療質量及醫療安全。

根據本科室情況,建立放血療法、針灸療法、噴霧療法、穴位注射、穴位貼敷、烙治、割治、啄治等耳鼻咽喉科中醫特色診療技術操作規范及相關管理制度。

三、人員隊伍

第十二條 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醫師中中醫類別執業醫師應不低于70%,并根據工作需要配備其他類別的執業醫師。

第十三條 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具備高級、中級、初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比例應合理,年齡構成基本均衡,力求在不同年齡段均無人才斷檔現象。對于科室的優勢病種和主要病種,均有連續的人才梯隊。

第十四條 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醫生應接受中醫耳鼻咽喉科專業培訓,掌握中醫學和耳鼻咽喉科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

住院醫師經規范化培訓后應熟練掌握本科室常見病種(病證)的診斷標準,掌握本科主要病種診療方案(規范、指南)和基本診療技能,熟悉150首方劑,重點掌握60首常用方劑(見附件),掌握耳鼻咽喉科常用診療技術的操作。

中醫類別主治醫師應在達到住院醫師基本要求基礎上,對部分病種具有較高的中醫診療水平,對臨床常見的疑難病形成系統的中醫診療思路,積累相應的診療經驗,并能指導下級醫師開展中醫診療工作。

中醫類別副主任以上醫師應在達到主治醫師基本要求基礎上,具有較高的中醫理論素養與豐富的實踐經驗,具備對疑難、復雜的耳鼻咽喉科疾病進行中醫診斷和應用

33

中醫方法處理的能力,具備對本科室重要中醫診斷和治療方案作出最終決策的能力。

第十五條 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住院醫師應在完成規范化培訓中的轉科培訓后,在耳鼻咽喉科上級醫師指導下,重點培訓本科常見病的診斷標準、主要病種的診療方案(規范、指南)和基本診療方法、耳鼻咽喉科常用診療技術的操作。

中醫類別主治醫師主要通過參加學習班、進修、跟師學習等方式,重點培訓耳鼻咽喉科難治病的中醫診療技術方法、新技術、新方法、名老中醫專家的學術經驗等,明確個人專業發展方向,并對本專業多發病、難治病有獨到的診療思路,并能指導下級醫師。

中醫類別副主任醫師以上人員主要通過參加高級研修班、學術會議、跟師學習等方式,重點培訓耳鼻咽喉科疑難疾病的中醫診療技術方法,具備解決本??莆V匾呻y疾病和繼承、創新??萍夹g的能力,掌握中醫耳鼻咽喉科學的新進展。

第十六條 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應具有從事中醫耳鼻咽喉科專業5年以上工作經歷并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二級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應由具備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執業醫師擔任,三級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應由具備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執業醫師擔任。

第十七條 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執業醫師人數在8人以上的,可以建立學術帶頭人制度。

學術帶頭人作為本科室的學術權威,應在專業領域有一定學術地位,具有正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從事中醫耳鼻咽喉科專業臨床工作20年以上。學術帶頭人負責本科室中醫特色的傳承和創新,為組織、制定與實施重點項目提供決策,把握本科室發展方向。

第十八條 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的學術繼承人,應有從事中醫耳鼻咽喉科專業10年以上的工作經歷,二級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學術繼承人應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三級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學術繼承人應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學術繼承人培養應充分利用本科室、本院以及本地區的資源,通過跟師學習、進修、學術交流等方式,著重進行中醫理論素養、老專家獨特經驗、中醫耳鼻咽喉科學新進展等方面的培訓。

第十九條 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應做好本科室名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繼承,采取

34

師帶徒、名醫講堂、老專家工作室等方式,整理、傳承名老中醫專家的學術經驗。

第二十條 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護理人員應系統接受中醫知識與技能培訓,西醫院校畢業的護士三年內中醫知識與技能培訓時間不少于100學時。

第二十一條 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護士應掌握中醫藥治療常見病的基本知識,掌握耳鼻咽喉科常見病、多發病的基本護理知識和方法,掌握耳鼻咽喉科中醫護理常規和中醫特色護理技術操作規程,能為病人提供具有中醫藥特色的耳鼻咽喉科康復和健康指導。

第二十二條 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護士長是耳鼻咽喉科護理質量的第一責任人,二級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護士長應具備護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具有3年以上耳鼻咽喉科臨床護理工作經驗,三級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護士長應具備主管護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具有5年以上耳鼻咽喉科臨床護理工作經驗。

第二十三條 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鼓勵應用中醫藥方法,促進中醫診療水平的提高。應建立績效考核制度,將辨證論治準確率、中成藥辨證使用率、??浦嗅t特色治療率、門診中藥飲片處方占門診處方總數的比例、圍手術期中醫參與率、治愈好轉率等納入醫師績效考核指標體系。

四、服務技術

第二十四條 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應注重繼承發揚中醫??苽鹘y診療技術,在保證醫療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積極探索中醫診療新技術。

第二十五條 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應具備常見病、多發病診治的能力。二級中醫醫院應具備處理暴聾、鼻衄、鼻損傷、乳蛾、急喉痹、急喉喑、膿耳等疾病的能力。三級中醫醫院應在二級中醫醫院基礎上具備處理黃耳傷寒、耳眩暈、斷耳瘡、嚴重鼻衄、鼻疔走黃、喉癰、急喉風、鼾眠等疾病的能力。

第二十六條 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應開展清創、吹藥、中藥滴劑、中藥灌洗、中藥含漱、中藥離子導入、中藥外敷、中藥霧化吸入、針灸、放血、穴位注射、穴位貼敷、耳壓、烙治、割治、啄治、按摩導引等中醫特色技術。有條件的中醫醫院可開展鉤活術、平衡針、穴位埋線、淺針、火針、蜂療、雷火灸等中醫特色技術。

第二十七條 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應制定常見病及本科室重點病種的中醫診療方

35

案(規范、指南),診療方案應包括規范的中西醫病名、診斷、治療、難點分析、療效評價等。難點指臨床上需要解決的有針對性的實際問題,通過中醫治療方法的改進有解決的可能。要定期對診療方案實施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及評估,以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為目的,不斷優化診療方案(規范、指南)。

第二十八條 不斷提高中醫診療水平。上級醫師正確指導下級醫師進行中醫藥診治工作。使用中醫藥治療的,辨證準確、理法方藥一致。手術病例能正確配合使用中醫藥治療。及時開展病例討論,提高中醫診治急危重癥、疑難病的水平。

第二十九條 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應根據發展方向和建設規劃,注重引進吸收新的診療技術,并以臨床為基礎、療效為核心,在中醫理論、技術方法、藥物研發等方面積極探索,大膽創新。

五、環境形象

第三十條 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應根據本單位和本科室的實際情況,在環境形象建設上注重體現中醫藥文化。

第三十一條 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環境形象建設的重點應包括門診走廊和候診區、病房走廊、治療室等區域。

第三十二條 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的環境形象建設,應通過內部裝飾,重點傳播中醫藥防治耳鼻咽喉科疾病的理念,宣傳中醫藥防治本科疾病的知識,介紹中醫藥防治常見疾病的方法及專家特長,彰顯中醫藥特別是本科室防治耳鼻咽喉科疾病的特色和優勢,營造良好的中醫藥文化氛圍。

宣傳知識、介紹方法和彰顯特色的具體內容,應依據季節、疾病的變化而及時調整。

第三十三條 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的內部裝飾,根據不同的區域、內容,可以采用有關名醫名言警句的書畫作品、中醫耳鼻咽喉科歷史人物和本科室名醫塑像或照片、招貼畫、櫥窗展柜、實物、觸摸屏、視頻網絡、宣傳手冊等方法。

六、附則

第三十四條 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開展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按照相關要求執行。

36

第三十五條 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漆t院、綜合醫院中醫臨床科室以耳鼻咽喉科疾病診療為特色的,參照本指南進行建設和管理。

第三十六條 民族醫醫院耳鼻喉科建設與管理相關規定,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另行制定。

第三十七條 本指南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八條

本指南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37

附件

中醫醫院耳鼻喉科常用方劑目錄

1.麻黃湯(《傷寒論》) 2.桂枝湯(《傷寒論》) 3.蒼耳子散(《濟生方》) 4.六味湯(《喉科秘旨》) 5.銀翹散(《溫病條辨》) 6.桑菊飲(《溫病條辨》) 7.疏風清熱湯(《中醫喉科學講義》) 8.敗毒散(《攝生眾妙方》) 9.大承氣湯(《傷寒論》) 10.小柴胡湯(《傷寒論》) 11.四逆散(《傷寒論》) 12.逍遙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13.半夏瀉心湯(《傷寒論》) 14.大柴胡湯(《金匱要略》) 15.白虎湯(《傷寒論》) 16.犀角地黃湯(《備急千金要方》) 17.普濟消毒飲(《東垣試效方》) 18.仙方活命飲(《校注婦人良方》) 19.清咽利膈湯(《外科正宗》) 20.銀花解毒湯(《瘍科心得集》) 21.五味消毒飲(《醫宗金鑒》) 22.黃芩湯(《醫宗金鑒》) 23.龍膽瀉肝湯(《醫方集解》) 24.瀉白散(《小兒藥證直訣》) 25.理中丸(《瘍醫大全》) 26.溫肺止流丹(《瘍醫大全》) 27.四逆湯(《傷寒論》) 28.麻黃細辛附子湯(《傷寒論》) 29.四君子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30.補中益氣湯(《脾胃論》) 31.玉屏風散(《丹溪心法》) 32.生脈散(《內外傷辨惑論》) 33.益氣聰明湯(《證治準繩》) 34.四物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35.歸脾湯(《正體類要》) 36.八珍湯(《正體類要》) 37.六味地黃丸(《小兒藥證直訣》) 38.耳聾左慈丸(《重訂廣溫熱論》) 39.腎氣丸(《金匱要略》) 40.四神丸(《證治準繩》) 41.朱砂安神丸(《內外傷辨惑論》) 42.天王補心丹(《攝生秘剖》) 43.半夏厚樸湯(《金匱要略》) 44.通氣散(《醫林改錯》) 45.蘇子降氣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46.血府逐瘀湯(《醫林改錯》) 47.補陽還五湯(《醫林改錯》) 48.通竅活血湯(《醫林改錯》) 49.會厭逐瘀湯(《醫林改錯》) 50.川芎茶調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51.天麻鉤藤飲(《雜病證治新義》) 52.清燥救肺湯(《醫門法律》) 53.養陰清肺湯(《重樓玉鑰》) 54.藿香正氣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55.三仁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56.甘露消毒丹(《溫熱經緯》) 57.五苓散(《傷寒論》) 58.真武湯(《傷寒論》) 59.二陳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60.半夏白術天麻湯(《醫學心悟》)

38

中醫醫院腫瘤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試行)

一、總則

第一條 為指導和加強中醫醫院腫瘤科規范化建設和科學管理,突出中醫特色,提高臨床療效,總結中醫醫院腫瘤科建設與管理經驗,參照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指南。

第二條 本指南旨在指導中醫醫院及其腫瘤科管理者加強科室中醫特色建設與管理,同時可作為中醫藥管理部門開展評價工作的參考和依據。

第三條 二級以上中醫醫院腫瘤科參照本指南建設和管理。

第四條 中醫醫院腫瘤科應在腫瘤基本診療技術基礎上,以中醫理論為指導,應用藥物和技術開展腫瘤診療工作,注重突出中醫藥特色,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繼承、創新和發展中醫特色診療技術,不斷提高中醫臨床診療水平。

第五條 各級中醫藥管理部門應加強對中醫醫院腫瘤科的指導和監督,中醫醫院應加強對腫瘤科的規范化建設和管理,保證中醫藥特色優勢的發揮,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

二、基本條件

第六條 中醫醫院腫瘤科應具備與醫院級別、科室功能相適應的場所、設施、設備、藥品和技術力量,以保障腫瘤診療工作的開展。

第七條 中醫醫院腫瘤科應開設專業門診,三級中醫醫院應開設病房(原則上床位數不低于醫院總床位數的3%),有條件的二級中醫醫院可以開設病房。

第八條 中醫醫院腫瘤科門診應設置候診區、診室、檢查室、治療室,各區域布局合理,就診流程便捷,保護患者隱私。建筑格局和設施應當符合安全防護及醫院感染管理要求。

第九條 中醫醫院腫瘤科應根據醫療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備不同類別與數量的專業技術人員。

第十條 中醫醫院腫瘤科設備設施配置,應與醫院級別、科室功能相適應,在配

39

備基本診療設備的同時,應配備中藥離子導入儀、電針治療儀、微波熱療儀等有助于提高中醫診療水平的設備;有條件的中醫醫院可配備射頻治療儀、介入治療設備、體腔熱灌注治療儀等設備。

第十一條 中醫醫院腫瘤科應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職責、診療規范與技術操作規程,保證醫療質量及醫療安全。

根據本科室情況,制定中醫特色治療(如外治及非藥物治療)等腫瘤科常用診療技術操作規范及相關管理制度。

三、人員隊伍

第十二條 中醫醫院腫瘤科醫師中中醫類別執業醫師應不低于70%,并根據工作需要配備其他類別的執業醫師。

第十三條 中醫醫院腫瘤科具備高級、中級、初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比例應合理,年齡構成基本均衡。對于科室的優勢病種和主要病種,均有連續的人才梯隊。

第十四條 中醫醫院腫瘤科醫生應接受過規范化中醫腫瘤??朴柧?,掌握中醫腫瘤學和腫瘤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

住院醫師經規范化培訓后應熟練掌握本科室常見病種(病證)的診斷標準,掌握本科主要病種診療方案(規范、指南)和基本診療技能,熟悉300首方劑,重點掌握100首常用方劑(見附件),掌握腫瘤科常用診療技術的操作。

中醫類別主治醫師應在達到住院醫師基本要求基礎上,對部分病種具有較高的中醫診療水平,對臨床常見的疑難病證形成系統的中醫診療思路,積累相當的診療經驗,并能指導下級醫師開展中醫診療工作。

中醫類別副主任以上醫師應在達到主治醫師基本要求基礎上,具有較高的中醫理論素養與豐富的實踐經驗,具備對疑難腫瘤的診斷和應用中醫方法處理的能力,具備對本科室重要診療方案(規范、指南)做出最終決策的能力。

第十五條 中醫醫院腫瘤科住院醫師應在完成規范化培訓中的轉科培訓后,在腫瘤科上級醫師指導下,重點培訓常見腫瘤的診斷標準、基本診療方法、常用診療技術的操作和本科主要病種的診療方案(規范、指南)。

40

中醫類別主治醫師主要通過參加學習班、跟師學習、進修等方式,重點培訓疑難腫瘤的中醫診療技術方法、名老中醫專家的學術經驗、新技術新方法等,明確個人專業發展方向,熟悉中醫腫瘤學新進展。

中醫類別副主任醫師以上人員主要通過參加高級研修班、學術交流、跟師學習等方式,重點培訓疑難腫瘤的中醫診療技術方法,掌握中醫腫瘤學新進展。

第十六條 中醫醫院腫瘤科主任應由中醫類別執業醫師或系統接受過中醫藥知識與技能培訓的其他類別執業醫師擔任,并具有從事腫瘤專業5年以上工作經歷及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

二級中醫醫院腫瘤科主任應具備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三級中醫醫院腫瘤科主任應具備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第十七條 中醫醫院腫瘤科執業醫師人數在12人以上的,可建立學術帶頭人制度。

學術帶頭人作為本科室的學術權威,應在腫瘤專業領域有一定學術地位,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從事中醫腫瘤專業臨床工作20年以上。學術帶頭人負責本科室中醫特色的傳承和創新,負責組織研究確定本科室發展方向與發展規劃,組織制定與實施重點項目。

第十八條 中醫醫院腫瘤科的學術繼承人應具有從事中醫腫瘤科專業5年以上工作經歷,二級中醫醫院腫瘤科學術繼承人應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三級中醫醫院腫瘤科學術繼承人應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學術繼承人培養應充分利用本科室、本院以及本地區的資源,通過跟師學習、進修、學術交流等方式,著重進行中醫理論素養、老專家經驗傳承、中醫腫瘤學新進展等方面的學習。

第十九條 中醫醫院腫瘤科應做好本科室名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繼承,采取師帶徒、名醫講堂、老專家工作室等方式,整理、傳承名老中醫專家的學術經驗。

第二十條 中醫醫院腫瘤科護理人員應系統接受中醫知識與技能培訓,西醫院校畢業的護士三年內中醫知識與技能培訓時間不少于100學時。

第二十一條 中醫醫院腫瘤科護士應熟悉中醫藥治療常見腫瘤的基本知識,掌握常見腫瘤的基本護理知識和方法,掌握腫瘤科中醫護理常規和特色護理技術操作規程,能為病人提供具有中醫藥特色的腫瘤康復和健康指導。

41

第二十二條 中醫醫院腫瘤科護士長是腫瘤科護理質量的第一責任人,二級中醫醫院腫瘤科護士長應具備護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具有3年以上腫瘤科臨床護理工作經驗,三級中醫醫院腫瘤科護士長應具備主管護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具有5年以上腫瘤科臨床護理工作經驗。

第二十三條 中醫醫院腫瘤科鼓勵應用中醫藥方法,促進中醫診療水平的提高。應建立績效考核制度,將辨證論治優良率、中成藥辨證使用率、中醫治療率、門診中藥飲片處方占門診處方總數的比例、急重癥中醫參與率、治愈好轉率等納入醫師績效考核指標體系。

四、服務技術

第二十四條 中醫醫院腫瘤科應注重繼承發揚中醫傳統診療技術,在保證醫療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積極探索中醫診療新技術。

第二十五條 中醫醫院腫瘤科應具備常見、多發腫瘤診治的能力,二級中醫院應能開展肺癌、胃癌、乳腺癌、食管癌、肝癌、結直腸癌、鼻咽癌等常見腫瘤的診療。三級中醫醫院應在二級中醫醫院服務能力基礎上,開展疑難和危重腫瘤的診療工作。

第二十六條 中醫醫院腫瘤科應在開展常見腫瘤病診療技術基礎上,開展中藥內服、外治、注射,針灸,穴位埋線,康復養生等中醫診療特色技術,減輕放化療不良反應,延長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和減少術后復發轉移。

第二十七條 中醫醫院腫瘤科應制定常見腫瘤及本科室重點病種的中醫診療方案(規范、指南),診療方案應包括規范的中西醫病名、診斷、治療、難點分析、療效評價等。難點指臨床上需要解決的有針對性的實際問題,通過中醫治療方法的改進有解決的可能。要定期對診療方案實施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及評估,以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為目的,不斷優化診療方案(規范、指南)。

第二十八條 不斷提高中醫診療水平。上級醫師正確指導下級醫師進行中醫藥診治工作。使用中醫藥治療的,辨證準確、理法方藥一致。手術病例能正確配合使用中醫藥治療。及時開展病例討論,提高中醫診治急危重癥、疑難病的水平。

第二十九條 中醫醫院腫瘤科應根據發展方向和建設規劃,注重引進吸收新的診療技術,并以臨床為基礎、療效為核心,在中醫理論、技術方法、藥物研發等方面積

42

極探索,大膽創新。

五、環境形象

第三十條 中醫醫院腫瘤科應根據本單位和本科室的實際情況,在環境形象建設上注重體現中醫藥文化。

第三十一條 中醫醫院腫瘤科環境形象建設的重點應包括門診走廊和候診區、病房走廊、診療室等區域。

第三十二條 中醫醫院腫瘤科的環境形象建設,應通過內部裝飾,重點傳播中醫藥防治腫瘤的理念,宣傳中醫藥防治腫瘤的知識,介紹中醫藥防治腫瘤的方法及專家特長,彰顯中醫藥特別是本科室防治腫瘤的特色和優勢,營造良好的中醫藥文化氛圍,具體內容應依據病種的變化而及時調整。

第三十三條 中醫醫院腫瘤科的內部裝飾,根據不同的區域、內容,可以采用有關名醫名言警句的書畫作品、中醫腫瘤科歷史人物和本科室名醫塑像或照片、張貼畫、櫥窗展柜、實物、觸摸屏、視頻網絡、宣傳折頁等多種途徑與方法。

六、附則

第三十四條 中醫醫院腫瘤科開展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按照相關要求執行。

第三十五條 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漆t院、綜合醫院、腫瘤醫院中醫臨床科室亦可參照本指南進行建設和管理。

第三十六條 民族醫醫院腫瘤科建設與管理相關規定,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另行制定。

第三十七條 本指南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八條 本指南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43

附件

中醫醫院腫瘤科常用方劑中藥目錄

1.麻黃湯(《傷寒論》) 2.桂枝湯(《傷寒論》) 3.九味羌活湯(《此事難知》) 4.小青龍湯(《傷寒論》) 5.止嗽散(《醫學心悟》) 6.銀翹散(《溫病條辨》) 7.桑菊飲(《溫病條辨》) 8.苓桂術甘湯(《金匱要略》) 9.敗毒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10.大承氣湯(《傷寒論》) 11.溫脾湯(《備急千金要方》) 12.麻子仁丸(《傷寒論》) 13.濟川煎(《景岳全書》) 14.小柴胡湯(《傷寒論》) 15.真武湯(《傷寒論》) 16.蒿芩清膽湯(《重訂通俗傷寒論》) 17.四逆散(《傷寒論》) 18.逍遙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19.痛瀉要方(《丹溪心法》) 20.半夏瀉心湯(《傷寒論》) 21.白虎湯(《傷寒論》) 22.實脾散(《重訂嚴氏濟生方》) 23.清營湯(《溫病條辨》) 24.犀角地黃湯(《小品方》錄自《外臺秘要》) 25.二陳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26.涼膈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27.普濟消毒飲(《東垣試效方》) 28.導赤散(《小兒藥證直訣》) 29.龍膽瀉肝湯(《醫方集解》) 30.瀉白散(《小兒藥證直訣》) 31.清胃散(《脾胃論》) 32.玉女煎(《景岳全書》) 33.溫膽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34.芍藥湯(《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35.白頭翁湯(《傷寒論》) 36.青蒿鱉甲湯(《溫病條辨》) 37.理中丸(《傷寒論》) 38.小建中湯(《傷寒論》) 39.吳茱萸湯(《傷寒論》) 40.四逆湯(《傷寒論》) 41.當歸四逆湯(《傷寒論》) 42.陽和湯(《外科證治全生集》) 43.四君子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44.參苓白術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45.補中益氣湯(《內外傷辨惑論》) 46.生脈散(《醫學啟源》) 47.玉屏風散(《醫方類聚》) 48.四物湯(《仙授理傷續斷秘方》) 49.歸脾湯(《正體類要》) 50.當歸補血湯(《內外傷辨惑論》) 51.炙甘草湯(《傷寒論》) 52.六味地黃丸(《小兒藥證直決》) 53.清氣化痰丸(《醫方考》) 54.大補陰丸(《丹溪心法》) 55.一貫煎(《續名醫類案》) 56.腎氣丸(《金匱要略》) 57.三子養親湯(《皆效方》錄自《雜病廣要》) 58.地黃飲子(《圣濟總錄》) 59.天王補心丹(《校注婦人良方》) 60.半夏白術天麻湯(《醫學心悟》) 61.朱砂安神丸(《內外傷辨惑論》) 62.桂枝茯苓丸(《金匱要略》)

44

63.柴胡疏肝散(《景岳全書》) 64.沙參麥冬湯(《溫病條辨》) 65.真人養臟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66.四神丸(《內科摘要》) 67.葶藶大棗瀉肺湯(《金匱要略》) 68.保和丸(《丹溪心法》) 69.烏梅丸(《傷寒論》) 70.健脾丸(《證治準繩》) 71.枳實消痞丸(《蘭室秘藏》) 72.越鞠丸(《丹溪心法》) 73.枳實薤白桂枝湯(《金匱要略》) 74.半夏厚樸湯(《金匱要略》) 75.蘇子降氣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76.定喘湯(《攝生眾妙方》) 77.小半夏湯(《金匱要略》) 78.旋覆代赭湯(《傷寒論》) 79.血府逐瘀湯(《醫林改錯》) 80.補陽還五湯(《醫林改錯》) 81.小薊飲子(《濟生方》錄自《玉機微義》) 82.川芎茶調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83.五苓散(《傷寒論》) 84.三仁湯(《溫病條辨》) 85.羚角鉤藤湯(《通俗傷寒論》) 86.鎮肝熄風湯(《醫學衷中參西錄》) 87.天麻鉤藤飲(《中醫內科雜病證治新義》) 88.大定風珠(《溫病條辨》) 89.杏蘇散(《溫病條辨》) 90.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91.清燥救肺湯(《醫門法律》) 92.麥門冬湯(《傷寒論》) 93.增液湯(《溫病條辨》) 94.養陰清肺湯(《重樓玉鑰》) 95.百合固金湯(《慎齋遺書》) 96.平胃散(《簡要濟眾方》) 97.藿香正氣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98.海藻玉壺湯(《外科正宗》) 99.鱉甲煎丸(《金匱要略》) 100.犀黃丸(《外科證治全生集》)

45

中醫醫院骨傷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試行)

一、總則

第一條 為指導和加強中醫醫院骨傷科的規范化建設和管理,突出中醫藥特色,提高臨床療效,總結中醫醫院骨科建設與管理經驗,參照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指南。

第二條 本指南旨在指導中醫醫院及其骨傷科管理者加強科室中醫特色建設與管理,同時可作為中醫藥管理部門開展評價工作的參考和依據。

第三條 二級以上中醫醫院骨傷科參照本指南建設和管理。

第四條 中醫醫院骨傷科是以中醫藥學為基礎,結合現代科學技術,對人體骨、關節及軟組織損傷和疾病進行診斷及治療的臨床學科,是承擔骨傷科疾病診療服務的場所。應注重突出中醫特色,發揮中醫優勢,繼承、創新和發展中醫特色診療技術,不斷提高中醫臨床診療水平。

第五條 各級中醫藥行政部門應加強對中醫醫院骨傷科的指導和監督,中醫醫院應加強對骨傷科的規范化建設和管理,保證中醫藥特色優勢的發揮,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

二、基本條件

第六條 中醫醫院骨傷科應具備與醫院級別和規模、科室功能和任務相適應的場所、設施、設備、藥品和技術力量,以保障骨傷科臨床診療工作的正常運行。

第七條 中醫醫院骨傷科應開設獨立的骨傷科門診,并具備處理常見骨傷科急診的能力,有條件的可以開設骨傷科急診、病房,病房開設兩個病區及以上者,可以根據??撇》N優勢進行二級分科(如創傷、脊柱、關節、筋傷等二級???。建筑格局和設施應當設有無障礙通道與輔助檢查部門、手術室、重癥醫學科相連接,方便輪椅、平車出入,符合醫院感染管理的要求。

第八條 中醫醫院骨傷科門診、急診應當設置候診區、診室、治療室、處置室,有條件的中醫醫院可設置單獨的手法治療室、骨折整復室并配備必要的器材、設備。各區域布局合理,就診流程便捷,保護患者隱私。

46

中醫醫院骨傷科病房應設置醫療區和支持區,醫療區包括病室、搶救室、治療室、處置室,有條件的中醫醫院可設置單獨的手法治療室、康復治療室;支持區包括醫生辦公室、護士站、值班室、生活輔助用房、污物處理區域。

第九條 中醫醫院骨傷科應根據醫療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備不同類別與數量的專業技術人員。

第十條 中醫醫院骨傷科設備設施配置,應與醫院級別、科室功能相適應,在配備基本診療設備的同時,應配備小夾板外固定器材、推拿手法床(椅)、艾灸治療儀、經絡導平治療儀、中藥離子導入治療儀、電磁波治療儀、磁振熱治療儀、激光治療儀等有助于提高中醫診療水平的設備;三級中醫醫院和有條件的二級中醫醫院應配備小針刀設備、熏蒸(洗)設備、超聲霧化熏洗儀、三維多功能牽引裝置、脊柱牽引床、椎間盤復位機、遠紅外按摩治療床、骨質疏松治療儀、骨科康復設備等儀器設備。

第十一條 中醫醫院骨傷科應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職責、診療規范與技術操作規程,保證醫療質量及醫療安全。

根據科室情況,建立具有中醫特色的骨傷科診療技術分級管理制度,制定常見病、多發病及重點優勢病種的診療規范,建立骨折整復、外固定、手法、手術、牽引、功能康復等骨傷科常用診療技術操作規范及相關管理制度。

三、人員隊伍

第十二條 中醫醫院骨傷科應有穩定的醫師隊伍,醫師中中醫類別執業醫師(含執業助理醫師)的比例不低于60%,并根據工作需要配備其他類別的執業醫師。

第十三條 中醫醫院骨傷科醫師具備高級、中級、初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比例應合理,年齡構成基本均衡,在不同年齡段無人才斷檔;對于本科室的優勢病種和主要病種,均有連續的人才梯隊。

第十四條 中醫醫院骨傷科醫師應接受中醫骨傷科專業訓練,掌握中醫學和骨傷科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備獨立處理常見骨傷科疾病的基本能力。

住院醫師經規范化培訓后應熟練掌握骨傷科常見疾病的診斷標準,掌握骨傷科主

上一篇:麻醉科月科室工作總結下一篇:兒科護理科室工作總結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