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抗菌藥物范文

2023-12-09

抗菌藥物范文第1篇

雙遼市中醫醫院

目錄

多重耐藥菌(MDRO)的監測計劃和工作方案————1-3 多重耐藥菌防控措施———————————————4-7 細菌耐藥監測制度————————————————8 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管理的制度——————————9-10 細菌耐藥監測與預警管理流程———————————11 多重耐藥菌多部門參與制度———————————12-13 多重耐藥菌管理協作機制及落實方案———————14-16 細菌耐藥監測工作和預警機制———————————17 全院感染、耐藥菌感染溝通、反饋情況————————18

多重耐藥菌(MDRO)的監測計劃和工作方案 近年來,多重耐藥菌(MDRO)已經逐漸成為醫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為有效預防和控制多重耐藥菌在醫院內的傳播,為此,衛生部下發了《關于加強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并在“醫療質量萬里行”活動中列為重點檢查項目。我院結合本院實際制定并下發了多重耐藥菌(MDRO)醫院感染預防控制制度與措施(MRSA、VRE)。計劃在重點科室先行開展后再更大范圍的MDRO篩查工作。

為進一步推動我院MDRO的檢測與管理,感染管理科將利用晨間交班時間進行逐科講解。多重耐藥菌(Multiple Drug resistance MDR)菌已經逐漸成為醫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MRCNS)、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耐萬古霉素腸球菌(VRE),產生超廣譜β-內酰胺(ESBL)的大腸桿菌、克雷伯菌、多重耐藥的銅綠假單胞菌、鮑曼不動桿菌、嗜麥芽窄食單胞菌等、對臨床上普遍使用的多種抗菌藥物耐藥、所致感染治療困難,病死率較高。這些耐藥菌株分布廣、傳播快,容易產生暴發流行,給臨床治療及醫院感染的控制帶來困難。加強多重耐藥菌的醫院感染管理,有效預防和控制多重耐藥菌在醫院內的傳播,以保障患者安全,提高醫療質量,此項工作勢在必行。

臨床科室

接診可疑或明確有感染者后,應送檢相應的病原學標本,并追蹤檢驗結果,及時發現、早期診斷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若屬干醫院感染散發則于24小時內保醫院感染報告卡。

醫院感染突發事件:短時間發生5例以上特殊病原體或者新發病原體,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響或者嚴重后果地醫院感染。應立即電話報告醫務科、院感科,節假日向院值班報告,醫院組織專家組進行調查,同時向上級相關部門報告。

檢驗科:微生物實驗室進行細菌培養、鑒定、藥敏后,對多重耐藥菌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黃的葡萄球菌(MRSA)、耐萬古霉素腸球菌(VRE)。產生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的細菌和多重耐藥的鮑曼不動桿菌應在檢驗報告上標注,并登記《多重耐藥菌監測報告表》每天報醫院管理科。

醫院管理科:院感專職人員每天到微生物實驗室了解多重耐藥菌監測情況,到科室指導接觸隔離工作。

患者的隔離預防:1.首選單間隔離,也可以將同類多重耐藥菌感染者或定植者安置在同一房間。2.隔離病房不足時才考慮進行床邊隔離,不能與氣管插管、深靜脈留置導尿、又開放傷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3當感染者較多時,應保護性隔離未感染者。設置隔離病房時,應在門上粘貼接觸隔離標識,防止無關人員進入。4進行床邊隔離時,在床欄上標貼接觸隔離標識,以提醒醫務人員以及家屬,當實施床旁隔離時,應先診療護理其他病人,MDRO感染病人安排在最后。5如病人需離開隔離室進行診斷、治療,都應先電話通知科室,以便其他科室做好準備,防止感染的擴散。6在該病人轉送去其他科室時,必須由一名工作人員陪同,并向接收方說明對該病人使用接觸傳播預防措施。7接受部門的器械設備在病人使用或污染后進行清潔消毒。

院感科每天按照檢驗科填報的《多重耐藥菌檢測報告表》到科室監督MDEO控制實施的落實情況,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反饋、指導,病情科室負責人簽名。對MDRO的患者進行追蹤,每周應到相應的科室不少于2次監督MDRO控制措施的落實情況,直至解除隔離。

2010年1月29日

多重耐藥菌防控措施

一、加強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管理

(一) 重視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管理。醫療機構應當高度重視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的預防和控制,針對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的診斷、監測、預防和控制等各個環節,結合本機構實際工作,制定并落實多重耐藥菌感染管理的規章制度和防控措施。

(二) 加強重點環節管理.醫療機構要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和控制多重耐藥菌的醫院感染,特別要加大對重癥監護室。內一科病房、內二科病房、內三科病房接受過廣譜抗菌藥物治療或抗菌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留置各種管道以及合并慢性基礎疾病的患者等重點人群的管理制度,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三) 加大人員培訓力度。醫療機構要加強對醫務人員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知識的教育和培訓。提高義務人員對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認識,強化多重耐藥菌感染危險因素、流行病學以及預防與控制措施等知識培訓,確保醫務人員掌握正確、有效地多重耐藥菌感染預防和控制措施。

二、強化預防與控制措施

(一)加強醫務人員手衛生。嚴格執行《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 (WS/T313-2009)。醫療機構應當提供有效、便捷的手衛生設施,特別是在重癥監護室、內一科病房、內二科病房、內三科病房等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重點部門、應當配備充足的洗手設施和速干手消毒劑、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醫務人員在直接接觸患者前后、進行無菌技術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觸患者使用的物品或處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須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劑進行手消毒。

(二)嚴格實施隔離措施。醫療機構應當對所有患者實施標準預防措施,對確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應當在標準預防的基礎上,實施接觸隔離措施,預防多重耐藥菌傳播。

1、盡量選擇單間隔離,也可將同類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隔離房間應當有隔離標識。不宜將多重耐藥菌感染或定植患者與留置各種管道、又開放傷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多重耐藥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轉診之前應當通知接診科室,采取相應隔離措施,沒有條件實施單間隔離時,應當進行床旁隔離。

2、與患者直接接觸的相關醫療器械、器具及物品如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輸液架等要專人專用的醫療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3、醫務人員對患者實施診療護理操作時,應當將高度疑似或確診多重耐藥菌感染的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進行。接觸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傷口、潰爛面、粘膜、血液、體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時,應當戴手套,必要時穿隔離衣,完成診療護理操作后,要及時脫去手套和隔離衣,并進行手衛生。

(三)、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醫務人員應當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特別是在實施各種侵入性操作時應當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和標準操作規程,避免污染,有效預防多重耐藥菌感染。

(四)、加強清潔和消毒工作。醫療機構要加強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診療環境的清潔、消毒工作,特別要做好重癥監護室、內一科病房、內二科病房、內三科病房等重點部門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要使用專用的抹布等物品進行清潔和消毒。對醫務人員和患者頻繁接觸的物體表面(如心電監護儀、等醫療器械的面板或旋鈕表面、聽診器、患者床欄桿和床頭桌、門把手等),采用適宜的消毒劑進行擦拭、消毒。被患者血液、體液污染時應當立即消毒。出現多重耐藥菌感染暴發時應當增加清潔、消毒頻次。在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定制患者診療過程中產生的醫療廢物,應當按照醫療廢物有關規定進行處置和管理。

三、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醫療機構應當認真落實抗菌藥物臨床合理使用的有關規定,嚴格執行抗菌藥物臨床使用的基本原則,切實落實抗菌藥物的分級管理,正確、合理地實施個體化抗菌藥物給藥方案,根據臨床微生物檢測結果,合理選擇抗菌藥物,嚴格執行圍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性使用的相關規定,避免因抗菌藥物使用不當導致細菌耐藥的發生。

醫療機構要建立和完善臨床抗菌藥物處方審核制度,定期向臨床醫師提供最新的抗菌藥物敏感性總結報告和趨勢分析,正確指導臨床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提高抗菌藥物處方水平。

四.建立和完善對多重耐藥菌的監測

(一)、加強多重耐藥菌監測工作。醫療機構應當重視醫院感染管理部門的建設,積極開展常見多重耐藥菌的監測。對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定植高?;颊咭M行監測。及時采取有關標本送檢,必要時開展主動篩查,以及時發現、早期診斷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和定制患者。

(二)、提高臨床微生物實驗室的檢測能力。醫療機構應當加強臨床微生物實驗室的能力建設,提高其對多重耐藥菌檢測及抗菌藥物敏感性、耐藥模式的檢測水平。臨床微生物實驗室發現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后,應當及時反饋醫院感染管理部門以及相關臨床科室,以便采取有效地治療和感染控制措施?;颊吒綦x期間要定期監測多重耐藥菌感染情況,直至臨床感染癥狀好轉或治愈方可解除隔離。

臨床微生物實驗室應當至少每半年向全院公布一次臨床常見分離細菌菌株及其藥敏情況,包括全院和重點部門多重耐藥菌的檢出變化情況和感染趨勢等。

雙遼中醫醫院

抗菌藥物范文第2篇

為規范抗菌藥物臨床應用行為,提高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水平,根據衛生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結合我院實際,制定本制度。

一、抗菌藥物管理工作組由醫院管理、醫務、藥學、科教、護理、院感、臨床醫學等部門負責人和專業技術人員組成。

二、抗菌藥物管理工作組人員變動時須報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批準調整。

三、將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工作納入醫療質量與綜合目標管理考核體系,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明確各級責任人和各項責任內容,切實將各項管理要求落在實處。定期召開抗菌藥物管理工作組會議。

四、嚴格落實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制度,明確抗菌藥物分級目錄,對不同管理級別的抗菌藥物處方權進行嚴格限定,明確各級醫師使用抗菌藥物的處方權限。

五、加強抗菌藥物的購用管理,定期對抗菌藥物購用目錄進行梳理,嚴格控制抗菌藥物購用品種、品規數量。

六、定期對院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情況及相關控制指標進行分析評價,對不合理用藥情況及時進行干預和督導,將抗菌藥物相關控制指標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七、加強臨床微生物監測和細菌耐藥監測。定期發布細菌耐藥信息,針對不同的細菌耐藥水平采取相應應對措施。

八、建立和落實抗菌藥物處方、醫囑點評制度。點評結果及時在全院范圍內進行通報,點評結果作為醫務人員績效考核重要依據。

九、藥學部門、院感科等相關部門按照要求向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網報送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相關數據信息,向全國細菌耐藥監測網報送耐藥菌分布和耐藥情況等相關信息。

十、抗菌藥物管理工作日常辦事機構設在醫務處。

抗菌藥物管理工作組工作職責

一、貫徹執行抗菌藥物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定抗菌藥物管理制度并組織實施;

二、審議院抗菌藥物供應目錄,制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相關技術性文件,并組織實施;

三、對院抗菌藥物臨床應用與細菌耐藥情況進行監測,定期分析、評估、上報監測數據并發布相關信息,提出干預和改進措施;

四、制定抗菌藥物處方、醫囑點評制度,定期組織人員對具有抗菌藥物處方權醫師所開具的處方、醫囑進行專項點評;

抗菌藥物范文第3篇

抗菌藥物超常預警制度

為提高本院臨床合理用藥水平,對不合理用藥的行為及時予以干預,對照《上海市實施<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管理辦法》規定,建立抗菌藥物用量動態監測及超常預警制度。內容如下:

每月初藥劑科按抗菌藥物的使用金額與使用數量進行單品種統計,對單品種用藥金額前20位藥品進行監控,抗菌藥物使用總金額占藥品總收入的比例公示并通報,隨時掌握用藥動態,并由院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管理小組專家進行必要的分析,每月例行向院紀委和有關領導匯報一次。對當月用藥量在前十位的抗菌藥物詳細匯報情況,并提供書面控制建議。

對臨床科室抗菌藥物應用每月進行監控公示,內容包括:各科室抗菌藥物使用金額排名,及使用金額前三名抗菌藥物品名及數量??剖沂褂每咕幬锝痤~連續三個月排名第一的,其結果納入科室綜合目標考核。對無正當理由連續三個月居科室用藥金額第一位的藥品、和用量超常增長的的藥品,給予警告限期改正,至停止該藥品的使用。

藥劑科每季組織對全院、科室、醫生抗菌藥物使用情況督查,對排名前列的抗菌藥物結合處方、病歷等相關資料進行合理性分析評價,對使用不合理的科室和醫生,每季定期報“醫院藥事委員會” 及時予以干預,包括:警告談話限期改正、限定處方權、取消處方權。“醫院藥事委員會”對藥品使用情況、評價結果、處理結果以簡報形式通報全院。

對門診醫師處方抗菌藥物使用進行不定期抽查監控公示,內容包括:抗菌藥使用率、抗菌藥分級執行率、使用金額前10位的藥品等情況,其評價結果納入個人綜合考核指標。對無正當理由連續三個月個人抗菌藥使用率過高,違反抗菌藥分級管理執行,使用金額過大或用量超常增長的藥品,給予個人警告限期改正,仍至停止該藥品的處方權。

抗菌藥物范文第4篇

細菌生活在我們的周圍,飲水、食物、土壤、植物、動物、糞便和人體中。大多數細菌對人體無害,而且有些細菌非常有用,能幫助我們消化食物。但許多致病菌能夠引起嚴重感染。

60年前,第一個抗菌藥物青霉素面市后,抗菌藥物曾被譽為治療細菌感染的靈丹妙藥。但是近年來,多種細菌對抗菌藥物產生耐藥。一些原來用抗菌藥物能治好的感染,現在變成難治的病。美國疾病控制中心說,世界上重大感染,實際上都變得對選用的抗菌藥物耐藥。

科學家們發現細菌對抗菌藥物耐藥,可能是自發的,也可能是通過突變。突變是發生在細菌基因上的變化。這類變化讓細菌獲得對抗抗菌藥物的能力,使抗菌藥物活性減弱,甚至失活。耐藥菌能夠通過繁殖,把耐藥基因由同種細菌傳播給其它細菌,使多種細菌對不同類的抗菌藥物產生多重耐藥。

二、 抗擊抗菌藥物耐藥的復雜性

影響細菌耐藥性的因素很多,例如:醫療上濫用抗菌藥物;畜牧業用抗菌藥物防病、治病或用抗菌藥物促進生長;食用植物、農作物噴灑抗菌藥物治病、殺蟲等等。都能令細菌產生耐藥。這些肉獸、肉禽經過屠宰、加工和包裝等程序,成為商品。蔬菜、果品及一些農產品,經過一定加工程序也進入市場。它們進入家庭后,有的經過烹飪,供人食用。有的經過洗滌、消毒,供人食用。但是,難免有殘留耐藥微生物存在。通過這種過程,可把肉禽、食用植物、果品或農產品攜帶的耐藥微生物,傳播到人。但出現感染再用同種抗菌藥物治療時,則出現耐藥。況且,生禽肉、生畜肉、生魚、尚未洗滌消毒的蔬菜、果品、農產品難免與其它食品接觸,通過交叉污染傳播耐藥菌。

細菌對抗菌藥物耐藥涉及到方方面面。因此,遏制抗菌藥物耐藥必然要從醫療衛生、醫藥工業、農業生產加工諸多行業著手。

三、 美國抗擊抗菌藥物耐藥的兩個目標

雖然避免細菌耐藥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但要達到目標卻比較簡單,只有兩個: 第一是維持現有藥品和新藥的有用性。亦即保持現有抗菌藥物和新開發抗菌藥物的療效不減弱或不消失。特別要保持"最后手段抗菌藥物的有用性,要保持剩下1-2種有效的抗生素。

第二是鼓勵開發新的抗微生物藥,簡化、加速抗菌藥物的審批程序。有微生物就有抗生素耐藥。隨著時間的轉移,原來有效的抗菌藥物,有朝一日可能變成不再有效。而且不能排除將出現對抗菌藥物治療均無效的感染。因此,在遏制細菌耐藥的同時,必須開發新抗菌藥物,為應對這類感染準備新的武器。

四、 美國避免抗菌藥物耐藥的一些措施 1.FDA抗微生物藥耐藥特別工作組

1999年,在美國衛生和人類服務部(HHS)的牽頭下,由10個聯邦局和部組成了一個處理抗微生物藥耐藥的特別工作組。由美國疾病控制中心、FDA和國立衛生研究生研究所共同主持。該工作組認為,美國有責任并有潛力從以下4個方面改進公共衛生: (1)迅速而有效地應對來自耐藥的威脅;

(2)簡化并鼓勵開發及妥善使用有助于問題解決的產品;

(3)幫助提高消費者和衛生工作者可獲得的、有關抗生素耐藥和妥當使用原則等信息的質與量,方便產品的安全有效使用,并延長產品的壽命; (4)重視并協調FDA解決抗生素耐藥所需要的科學研究。

工作組還制訂了一份行動計劃于2001年公布計劃,名位防止微生物藥耐藥公共衛生行動計劃。此計劃的成功將取決于許多實體的合作,例如:州和地方的各個衛生局、各個大學、專業學會、制藥公司、衛生保健人員、農業生產廠、和公共的合作。 2.維持抗菌藥物的有用性

抗菌藥物治療細菌感染有效,但對病毒感染無效。美國存在著用抗菌藥物治療病毒感染的問題,如感冒、流感、喉痛、咳嗽、支氣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多半是病毒感染,但臨床使用抗菌藥物的處方不少。據美國CDC的估計,如果這類病不用抗菌藥物,美國門診抗菌藥物處方能減低30%,而對病人的健康沒有影響。

問題的解決不僅是醫生和科學家們的事,也是公眾的事。使他們懂得感冒、流感、喉痛、支氣管炎等多半是病毒感染這有助于問題的解決。這類病使用抗菌藥物治療不僅無效,而且使抗菌藥物耐藥的產生機會增加。

為此FDA和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發起了遏制抗菌藥物耐藥的運動,對象是保健從業者和公眾。FDA的疾病評價和研究中心也開展過全國性運動,向衛生保健人員強調慎用抗菌藥物,并為他們提供發給病人的小冊子。FDA也公布了藥品說明書管理規定,要求在抗菌藥物說明書上,用明確的語言鼓勵醫生,只有在真正需要時才開抗菌藥物處方。 3.鼓勵抗菌藥物的開發

美國FDA鼓勵開發新抗菌藥物、抗菌藥物的新類別和其他抗微生物藥。FDA利用專利保護、審批程序等手段鼓勵新抗菌藥物的開發。例如:對治療嚴重威脅生命感染的抗菌藥物優先批準、從速批準。在簡化審批程序方面,FDA也正在研究"如何加速審查程序,而不損傷抗菌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臨床試驗方面,"如何在臨床研究中用質量取代數量"。 4.農用抗菌藥物的管理

(1)建立國家抗菌藥物耐藥監測系統(NARMS) 為了解抗菌藥物耐藥的產生、其威脅程度和耐藥隨時間轉移的趨勢等信息,美國于1996年成立了國家抗微生物藥耐藥監測系統。它是在FDA的獸藥中心、美國農業部和疾病控制中心合作下成立的。開始的任務是監測17中抗微生物藥對人、畜腸道細菌敏感性的變化。后來,抗菌藥物的品種和細菌分離株的數量和供應樣品的部門都有擴大。

NARMS的項目分兩部分:畜類組和人類組。人類組細菌分離株樣品由美國17個洲及地方衛生部門提供,由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的國家傳染病中心檢驗。畜類組的腸道分離株的敏感性由位于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的農業研究服務社的Russell研究中心檢驗。目前提供菌株樣品的部門已經擴大。

每年的工作由CDC/NCID和USDA/ARS提供NARMS總結報告。另外,定期召開公眾會議,報告NARMS監測結果,并為其它抗菌藥物耐藥性研究提供講臺。 (2)畜、禽用藥的管理

為了減少由于禽牧業使用抗菌藥物,導致人用抗菌藥物的耐藥,FDA正在采取措施。主要是FDA的肉禽、肉禽用抗菌藥物的管理辦法。要達到的目標為:①保證肉禽使用抗菌藥物,不干擾或不喪失人用抗菌藥物的療效。②為肉禽安全使用抗微生物藥做準備,因為這類藥是肉類生產和保證食品供應安全的有價值的工具。為此,FDA的獸藥中心提出肉禽用藥的管理辦法。并根據反饋的意見,起草指南,幫助廠家執行。 5.研究

抗菌藥物范文第5篇

1 臨床資料

隨機抽取門急診處方共7 800張,依據衛生部最新《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及相關文獻資料,將使用抗菌藥物處方進行分類、整理及統計分析,包含項目有使用抗菌藥物種類,使用率、DDDs(該藥品消耗量/該藥品DDD值),以及合理使用二聯、三聯抗菌藥物的比例,同時對抗菌藥物的用法、用量、配禁忌,合并用藥等情況進行評價。

2 結果

2.1 抗菌藥的使用率及聯用情況

7 800張處方當中采用抗菌藥物處方有1 975張,占所查處方數為39.5%,其中,單種抗菌藥物處方為2 730張,2種聯合應用抗菌藥物的處方894張,3種聯合應用抗菌藥物的處方17張,不合理應用抗菌藥物的處方187張,分別占應抗菌藥物處方總數的35%、11.46%、0.21%、2.39%。

2.2 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情況

在7 800張處方中,有203張處方屬于不合理使用,占抗菌藥物處方的10.28%,見表3。

3 討論

該次抽查處方結果表明該院門診、急診處方抗菌藥物使用率為39.5%,低于衛生部最新規定的45%[1]

使用率的要求,第三代頭孢菌素使用率較高,這可能與部分臨床醫生不根據病原菌檢測,單憑經驗選擇高端,廣譜抗菌藥物有關。該院在2012年針對特殊使用的抗菌藥物制定了一系列相關規定,并加強了臨床藥師對抗菌藥合理使用的監督指導,第四代頭孢菌素的使用頻率明顯下降,品種數也明顯減少。其中給藥方案、重復用藥,溶媒不當、拮抗作用、熬合作用一集不良反應等是不合理處方的主要表現。

3.1 給藥方案

在抽查的處方中發現青霉素G鈉的日劑量1次/d 2靜滴,β-內酰胺類對大多數細菌的抗菌后效應(PAE)較小,殺菌效果主要取決于其血藥濃度超過所對細菌的最低抑菌濃度{MIC}的時間,即T>MIC。β-內酰胺類的血漿半衰期對T>MIC有影響[2]。多數青霉素的血漿半衰期約為30~60 min,故青霉素G鈉的日總量應分4次給藥方能維持有效的血藥濃度。

3.2 重復給藥

通過該次分析發現該院門急診二連用藥有許多不合理之處,如注射用青霉素與阿莫西林顆粒聯用,療效不一定增加,應為兩者競爭作用靶位而產生藥理拮抗,使毒性增加。又如,口服克拉霉素同時靜脈滴注青霉素,因青霉素為殺菌劑,在細菌的繁殖期起作用,而克拉霉素是抑菌劑,抑制了細菌的繁殖,青霉素起不到殺菌作用,從而影響了療效,還易引起細菌耐藥。氨芐西林+青霉素鈉屬同類品種,羅紅霉素+克林霉素同時使用也屬于同類品種聯用,其作用部位相同,非常有機會競爭同一部位而導致拮抗現象發生,造成藥效降低以及發生不良反應,可引發正常菌群失調,易繼發真菌感染,所以不宜聯用。門診患者多為輕中度疾病,療程短的特點,多數醫生都是根據經驗選藥,而個別醫生直接選用了第三代頭孢菌素加內酰胺酶抑制劑的抗菌藥物,用藥起點高,抗菌過寬,影響了患者的正常菌群平衡,容易造成二重感染。

3.3 溶媒不當

在所抽查處方中發現多例青霉素鈉注射液用葡萄糖作溶媒劑,這屬于溶媒不當,因青霉素鈉在中性溶液中穩定。酸性或堿性溶液中可加速分解。葡萄糖注射液屬于偏酸性(p H3.2~5.5)能夠加速青霉素鈉分解,導致其抗菌活性的下降,而且很容易產生致敏產物,造成過敏反應的發生幾率增加,因此靜滴時宜選用中性的0.9%氯化鈉溶液。

3.4 拮抗作用

克林霉素與紅霉素聯合使用,因均作用于細菌核糖體50S亞基,合用時競爭相同靶位而導致拮抗作用產生,克林霉素與頭孢唑肟聯合使用,頭孢唑肟為速效殺菌劑,對靜止期的細菌幾乎不起作用,只對繁殖期的細菌起作用,克林霉素是細菌生長效率抑菌劑,兩者聯用會出現拮抗作用,應避免聯用。

3.5 熬合作用

此類現象主要出現在氟喹諾酮類,如左氧氟沙星與含鎂、鋁的制劑、酸劑、鐵劑等含金屬離子的藥物合用形成熬合物,使左氧氟沙星吸收減少,建議避免同時使用,而應間隔幾小時服用。

3.6 不良反應

左氟氧沙星與茶堿類合用時,可能由于細胞素P450結合部位的競爭性抑制,致茶堿類自肝清除率明顯減少,消除半衰期延長,出現茶堿類,有關中毒癥狀的,如惡心、震顫、情緒激動等,聯用時應測定茶堿類血藥濃度和及時調整劑量。左氧氟沙星與美洛昔康不宜合用,因喹諾酮類與非甾體抗炎藥合用,可能增加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刺激,并有發生驚厥的危險性[3]??肆置顾?頭孢哌酮+甲硝唑可使偽膜性結腸炎增加[4],克林霉素和甲硝唑都對厭氧菌有作用,不應同時使用,建議用頭孢哌酮與甲硝唑合用即可。

摘要:目的 探討該院抗菌藥物使用情況,為合理用藥提供依據并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建議。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對防止細菌感染性疾病很有效,而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則可造成耐藥菌的增加,對感染性疾病的治療造成較多困難等問題。方法 隨機抽查該院門診,急診處方7 800張進行分析,統計該院抗菌藥物門診使用率,藥物的種類和使用頻率及聯合使用情況,并進行分析、評價。結果 該院抗菌藥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仍需進一步提高,希望通過該次分析能夠進一步提高其合理使用率。結論 抗菌藥物使用率為39.5℅,涉及47個品種,單用抗菌藥物處方所占收率為75.23℅,用藥合理性處方占95.44℅。該院抗菌藥物的使用基本合理,希望通過該次分析能夠進一步提高其合理使用率。

關鍵詞:急診,門診處方,抗菌藥物,合理用藥

參考文獻

[1] 衛生部.醫院感染管理規范[S].衛生發[2000]431號.

[2] 王睿.臨床抗感染藥物治療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63.

[3] 國家藥典委員會.臨床用藥須知[S].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545-564.

上一篇:抗抑郁藥物下一篇:抗結核藥物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