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計算機審計范文

2023-09-11

計算機審計范文第1篇

1計算機審計的內涵

計算機審計內容包括了兩個方面:第一是利用計算機的系統對會計等經濟管理的部門進行審核計算, 也就是說, 計算機系統是審計的對象;第二是利用計算機設備進行審計核算, 即計算機是作為審計工作的一種道具。除此之外, 還有審計的學者提出:“計算機審計是利用計算機進行的審計部門的工作, 其中包括了計算機系統的審計和對于賬目數據上的審計?!本C合以上對計算機審計的定位, 無論是計算機系統作為審計核算的對象, 還是把計算機當做工具進行審計工作, 都叫做計算機審計。

2審計成本的內容

1) 審計成本的概念。審計成本的概念是歸屬于成本方面的, 審計成本是成本概念在審計上的拓展。審計成本主要是指與審計相關所耗費的金錢數額, 比如, 在進行審計工作中需要的人力物力花費的錢數。把審計成本可以劃分為兩個部分, 廣義和狹義兩種形式, 我們在平常的審計報表中提到的審計成本一般就是審計的項目成本, 即狹義的審計成本, 是指完成一定量的審計項目所用到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花費的費用, 狹隘的審計成本是審計部門可以控制的成本。

2) 審計成本的構成。審計成本由直接審計成本和間接審計成本兩部分組成。直接成本是指再審計過程中直接構成審計項目成本的所花費的費用。比如說, 業務承接費用、現場審計費用和審計計劃所花費的費用等等。把花費的費用更加具體化就是: 食宿費用、差旅費、通訊費、資料費和外部協調費以及其他費用。 直接成本因具體的審計工作中審計的項目不同而改變。間接審計成本與直接審計成本不同, 它是指與審計項目沒有直接支出關系的各項費用。比如書:審計部門在平日里的辦公費用、審計部門定期選購設備的費用、員工的工資費、員工的教育費和鼓勵獎金費等其他費用。間接審計成本相對于直接審計成本來說, 其審計的項目是相對固定不變的。

3計算機審計對審計成本的影響

3.1從優勢方面考慮對審計成本的影響

1) 降低直接運營成本。計算機審計是利用計算機平臺實施審計工作的, 可以有效地減少審計成本中的花銷。外勤花費的總費用要根據具體的審計總人數和審計的工作日來計算, 采用了計算機審計后, 就可以實現計算機遠程應用, 實現網絡審計。通過網絡審計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的降低以往傳統審計工作上成本的花銷。2) 減少間接運營成本。傳統的手工審計模式下, 間接成本需要計算的是審計人員的人力成本。例如, 對審計人員的工資費、培訓費和獎勵費用。因為員工的數量多, 需要花銷的費用也就會隨之增加。此外, 它還包含了審計人員購買用于審計設備的費用。而采用計算機審計之后, 需要的審計人員數量就會減少, 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于員工的花銷。比如, 工資費、培訓費和獎金等開銷。3) 有效的利用審計資源。以往的審計方法, 對于一個項目如果投入的審計人員較多, 就會造成審計資源浪費的現象, 相反審計人員投入力量不足, 就會降低審計工作的效率, 甚至會產生審計風險。對于計算機審計來說, 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計算機審計可以調動人力資源, 通過網絡進行溝通, 從而提高了審計工作的效率, 降低時間成本, 也提升了審計工作的準確率。4) 提高審計的效益。通過計算機審計可以節省很多人力和物力, 這樣就會節省資源, 讓更多的人投入到其他的崗位上去, 獲得其他方面的效益。由此, 審計的成本費用就能夠節省。

3.2從劣勢方面考慮審計成本的影響

1) 會增加添購的費用。審計成本是利用計算機來進行審計的, 這樣的審計單位需要花費許多額外的費用來購買物品上。這些物品包括在購買硬件物品和開發審計的有關軟件和維修的費用上, 這些都需要增加購置的成本。2) 增加人員培訓的成本。計算機審計是會計、網絡技術和審計等綜合性學科。要想做好計算機審計就要求審計工作的人員要有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在掌握了財務方面知識的同時, 也要學會計算機系統的知識。比如, 計算機網絡技術等。要想把這些都做好, 就要對人員進行培訓, 因此, 也就間接的增加了人員的培訓成本。

4總結和建議

計算機審計對審計的成本是雙向的, 如何在降低計算機的審計成本應用的同時, 提高效率日常的工作效率這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對于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1) 提升計算機審計軟件的開發速度。根據當今社會來看, 自行開發審計軟件的單位不多, 因此, 在審計軟件上可以逐步的進行軟件的開發, 單位也可以考慮自行的開發審計軟件。許多會計數據已經確定, 各個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不同的使用需要開發適合自己公司的審計軟件, 降低審計的成本。

2) 提高審計人員的專業技術素質。在國內許多審計人員由于經常利用傳統方法進行審計, 對計算機的操作水平不高, 舊的觀念仍然沒有改正。因此單位和個人要注重普及計算機審計的同時, 也要積極培養有綜合性知識底蘊的人才, 讓計算機專業的人才學習會計審計的知識, 讓專業的審計人員學會計算機的基礎知識, 訓練成計算機專業技術性強的審計人員。

參考文獻

[1]肖芬.計算機審計對審計成本的影響分析.商業會計, 2013年15期.

[2]曾建光.基于XBRL的, 嵌入計算機智能審計的管理控制系統架構研究.中國注冊會計師, 2012年7期.

[3]趙曉霞.計算機審計在內部審計中的應用及發展.現代經濟信息, 2014年6期.

計算機審計范文第2篇

繞過計算機審計(Audit around the Computer)與通過計算機審計(Audit through the Computer)既是電算化審計發展的兩個不同階段,也是目前開展電算化審計的兩種基本方法。顧名思義,繞過計算機審計方法指審計人員不審查機內程序和文件,只審查輸入數據和打印輸出資料及其管理制度的方法。這種方法又稱為“黑盒”審計或間接審計。通過計算機審計是指除了審查輸入和輸出數據以外,還要對計算機內的程序和文件進行審查。這種審計方法又稱為“白盒”審計或直接審計。“黑盒”、“白盒”兩個詞主要源于對計算機軟件進行測試的兩種方法,即黑盒測試和白盒測試。黑盒測試是把測試對象看作一個黑盒子,測試人員完全不考慮程序內部的邏輯結構和內部特性,只依據程序的需求規格說明書檢查程序的功能是否符合它的功能說明。白盒測試是對軟件的過程性細節做細致的檢查。這種方法是把測試對象看作是一個打開的盒子,它允許測試人員利用程序內部的邏輯結構及有關信息,設計或選擇測試用例,對程序所有邏輯路徑進行測試。通過在不同點檢查程序狀態,確定實際狀態是否與預期的狀態一致。繞過計算機審計與通過計算機審計的兩種方法的基本原理與這兩種測試方法的基本原理相一致,但審計畢竟不是軟件測試,而是建立在確定信息系統可靠性的基礎上對企業的會計信息進行審查與認定。以下將探討這兩種電算化審計方法在審計實務中的具體運用。

一、繞過計算機與通過計算機兩種審計方法的特點與適用的審計對象的比較

(一)繞過計算機審計模式

1. 繞過計算機審計的特點——審核范圍有限,審計結果的可靠性較低

繞過計算機審計模式不審查機內程序和文件,只審查輸入數據和打印輸出資料及其管理制度的方法。因此,相對來說審計的范圍有限。繞過計算機審計模式應用的前提是被審單位提供充分的輸入與輸出資料,審計所需線索與證據必須打印齊全。但是計算機具有強大的數據存儲功能,被審單位打印輸出的資料僅是其中為數有限的一部分,而且許多會計軟件在設計時出于系統運行速度等方面的考慮,并沒有為日后審計保留審計線索??梢?這種審計模式所取得的審計線索和審計證據是不充分的。同時,由于這種審計模式僅依靠被審單位打印輸出資料與輸入資料相稽核,而不對會計電算化系統本身進行測試,審計人員對資料的生成過程以及資料是否真實就沒有太多把握,因此,一般不可能查出計算機處理過程中可能隱藏的各種重大錯誤和舞弊行為,審計風險相對比較高。

2. 繞過計算機審計模式的適用范圍

由于繞過計算機審計模式的特點,因而適用于經濟業務較為簡單、業務處理過程比較單一、計算機輸入資料與輸出資料聯系比較密切而且內部控制制度健全的被審計單位。這些被審計單位的會計電算化系統通常是獨立的,僅僅實現了會計核算手段從手工向電腦記錄的轉化,而并沒有改變任何的控制程序。因此,由此打印出來的資料也嚴格遵循了原有的控制程序。

(二)通過計算機審計

1. 通過計算機審計的特點——審計范圍擴大,審計技術復雜

在通過計算機審計模式下,除了要審計所有輸入、輸出資料外,還要對被審單位會計電算化系統內部控制的可靠性進行評價,審計范圍進一步擴大了。此外,運用這一審計模式時,在計算機信息系統環境下,內部控制大多是通過程序化的方式實現,要對企業包括會計電算化系統以及其他系統的內部控制進行測試、評價,其審計技術更加復雜。

2. 通過計算機審計模式的適用范圍

這種審計模式適用于進行全面電算化管理和控制的企業。進行全面電算化管理和控制的企業,其全部的業務都通過計算機程序化實現,會計電算化系統是全面管理的一個子系統。由于這一審計模式對審計人員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審計成本無論是對被審單位還是對審計單位而言都很高。因此,這一審計模式適用于大中型會計師事務所對大中型企業的審計工作。

二、實施繞過計算機審計與通過計算機審計所要具備的審計條件及其所要考慮因素

(一)審計人員的素質

由于繞過計算機審計適用于經濟業務較為簡單,業務處理過程比較單一,這一模式對審計人員的計算機水平要求較低。

通過計算機審計適用于進行全面電算化管理和控制的企業。面對這種企業,審計人員首先要對被審單位會計電算化系統內部控制的可靠性進行分析評價。由于這些企業的內部控制大多通過程序化的方式實現,這就要求審計人員必須掌握計算機知識以及相關的數據處理及其應用、管理技術,要求審計人員必須熟悉通用審計軟件的操作,并能根據審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編寫各種測試審查程序,以實現審計過程中電算化審計的獨立性。依賴計算機技術人員協助工作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效率及減弱審計過程的獨立性。

(二)輔助工具

相比之下,通過計算機審計比繞過計算機審計更需要相關的輔助工具,如對被審計單位電算化系統內部控制進行測試的通用計算機軟件。

隨著企業對信息技術運用的擴展,內部控制通常被嵌入只有以電子形式才能看見的應用軟件中。當傳統的原始憑證如發票、購貨訂單、開票記錄,以及會計記錄如銷售日記賬、存貨清單和應收賬款明細記錄,僅以電子形式存在而不是硬拷貝時,審計師就必須采用通過計算機審計的方法開展審計。如對電算化系統的內部控制進行測試的主要方法之一的平等模擬測試法,這種測試往往使用通用審計軟件。通用審計軟件是專為審計師設計的軟件,易于在審計師的電腦上操作。審計師以機器閱讀形式獲得客戶數據庫或主文件副本,然后使用通用審計軟件對客戶電子數據進行平行測試和核對,確定客戶軟件的有效性,以便評價電算化系統的內部控制。

(三)成本-效益與對審計風險的要求

現代審計以制度基礎或審計風險為導向,并強調成本效益原則。相較之下,繞過計算機審計因為程序較為簡單而使得成本較小,通過計算機審計因審計程序較為復雜而使成本提高。但是,因為繞過計算機審計的審核范圍有限而導致了較高的審計風險。選擇繞過計算機審計的前提是被審計單位能夠提供充分的輸入與輸出資料,審計所需線索與證據必須打印齊全。但是計算機具有強大的數據存儲功能,被審單位打印輸出的資料僅是其中為數有限的一部分,而且許多會計軟件在設計時出于系統運行速度等方面的考慮,并沒有為日后審計保留審計線索,使得審計結果的可靠性降低了。繞過計算機審計一般不可能查出計算機處理過程中可能隱藏的各種重大錯誤和舞弊行為,審計風險自然會高。通過計算機審計的顯著優點是審計風險低。審計人員直接對被審單位的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的程序、數據文件進行審查,在對系統內控可靠性進行科學評價的基礎上確定實質性測試的性質、時間與范圍,而不再僅僅依靠被審單位提供的打印資料對系統內部控制進行推理。這既增強了審計人員的獨立性,又使得審計結論的可靠性提高,從而提高了審計報告質量,并可以把審計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

三、電算化控制系統下,繞過計算機審計與通過計算機審計的應用及比較

(一)業務承接與審計計劃階段

審計人員在承接業務時,應對被審計人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并評價客戶的內部控制,同時考慮自身的專業勝任能力和獨立性。面對業務較簡單、電算化控制系統并不復雜的情況,審計人員在一般審計專業勝任能力的基礎上考慮采用繞過計算機審計方法。但當面對經濟業務復雜、企業實現全面電算化控制的情況下,必須要充分考慮審計人員所具備的專業技術及審計條件,以便能夠在審計開展前較好地評估和規避審計風險。

在制定審計計劃時,要較好地評估審計風險。一般來說,由于繞過計算機審計不對電算化系統的內部進行測試,而是主要依賴于打印輸出的資料開展審計,因此應設定較高的控制風險和較低的檢查風險,以擴大審計范圍,收集較多的審計證據。反之,因為通過計算機審計對被審計單位的電算化系統進行了全面的測試,因此,可設定較低的控制風險和較高的檢查風險,在進行實質性測試時減小審計范圍,收集較少的審計證據,提高審計效率。

(二)控制測試

繞過計算機審計、通過計算機審計兩種方法均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實現對被審計單位電算化系統一般控制與應用控制的了解和描述。但在控制測試的過程中,繞過計算機審計相對通過計算機審計所能測試的內容要少。繞過計算機審計可以通過對現有書面文件、制度的審查以及觀察法來對被審計單位部分一般控制、應用控制的內容進行測試,但是在某些內容卻無法開展測試。如對程序控制的測試上,要求測試程序的列示、程序文件的標準化等,如果不通過計算機審計是無法實現的。同樣,在對應用控制的過程中,繞過計算機審計也不對處理控制進行審計。兩種方法控制測試內容的比較見表1。

表2是兩種審計方法在控制測試中的應用比較。

計算機審計范文第3篇

一、傳統計算機審計模式的特點

人們普遍認為會計工作有固定的程式可循, 而審計工作只有任務、要求等方面的原則性規定, 而沒有可供遵循的程式、方法和模式??v觀國內外對計算機審計模式的研究, 概括有以下特點:

(一) 審計內容有局限———思維僵化

傳統審計模式以會計的證、賬、表數據為核心, 三類手工審計模式“賬項基礎審計模式、制度基礎審計模式和風險基礎審計模式”采用“繞過計算機審計、穿過計算機審計和利用計算機審計”等方式, 難以擺脫手工會計的思維, 也難以避免錯誤的賬表數據漏網。

(二) 軟件一體化———發展方向

會計和審計軟件一體化, 是審計軟件的發展方向。雖然有學者提出了會計審計軟件一體化的概念, 但著眼點狹窄, 僅局限在會計軟件和審計軟件數據接口的一體化研究上, 即使某些審計軟件具有一定的會計核算功能, 但由于功能有限, 難以滿足各種不同類型審計的需要。從發展趨勢看, 將功能全面的會計軟件嵌入審計軟件, 從而實現通過基礎數據的導入和全面重算, 徹底擺脫會計信息化的賬表數據, 并將重點放在記賬憑證的智能審計上。

(三) 數據接口國家標準———清除障礙

我國全面推行《信息技術、會計核算軟件數據接口》 (GB/T19581-2004) 國家標準, 該標準規定了會計核算軟件的數據接口要求, 包括會計核算數據元素、數據接口、輸出文件內容和格式。至此, 數據接口“瓶頸”初步得到解決。我國正在制定的XBRL總分類賬 (XBRL GL) , 將進一步規范財務數據接口的問題。

(四) 智能應用———各自為政

國內已有學者提出了構成智能化審計軟件推理模塊的數據庫、模型庫、方法庫和知識庫, 并在實務中得到了應用。但基于該理論的技術方法 (如審計查證功能、科目趨勢波動分析、結算類科目非正常掛賬分析等) 卻“各具特色”, 其主要特點是著眼于某些項目的單項應用。而所謂的數據倉庫、在線分析 (OLAP) 、統計學模型等領先的商業智能技術以及基于J2EE的分布式組件在審計軟件中的應用, 其實也就是智能化的實現手段。

(五) 審計模式———模仿手工

計算機審計模式經歷了繞過計算機審計、透過計算機審計和利用計算機審計三個階段, 目前正朝“網絡審計”方向發展。國內有學者提出過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網絡審計模式, 提出了改進和創新審計程序和方法, 如應用系統克隆技術、采用嵌入式審計模塊、應用并行模擬審計技術、擴展記錄、跟蹤技術、適時的分析性復核程序等。“網絡審計模式”雖也冠有“模式”一詞, 但它只是屬于審計發展的一個新的階段, 而且其技術手段創新也只體現在數據的實時導入和實時披露上, 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審計模式。因此, 至今為止, 計算機審計還沒有真正屬于自己的審計模式。而且, 當前計算機審計基本上是模仿手工操作, 計算機數據處理的強大優勢還沒有體現出來。因此, 研究一種能夠擺脫手工審計模式, 充分發揮計算機的數據處理優勢, 將極大地提升審計現代化水平。

二、計算機審計模式的重構

在計算機審計下, 審計環境發生了新的變化, 因此, 計算機審計模式與傳統審計模式有很大的區別, 它是在繼承傳統審計精華基礎上的創新。鑒于傳統計算機審計模式存在的不足, 因此, 有必要對計算機審計模式進行重構。

(一) 導入式智能審計模式的提出

理論界提出了計算機審計的網絡審計模式 (聯網審計模式) 、連續審計模式 (Continuous Auditing) 、并行審計模式 (Concurrent Auditing) 、持續監控審計模式 (Continuous Controls Monitoring) 等, 這些審計模式都是基于信息化網絡環境進行的。但綜觀各種審計模式, 其通用的范式是, 隨時從被審計單位獲取審計數據, 并進行高效率的數據分析, 及時發現和防止錯弊, 最后出具適時審計報告。在網絡環境下, 網絡只是起了搭建審計人員與被審計單位之間數據溝通的橋梁, 在空間上縮短了審計人員與被審計單位的距離。無論是在網絡環境下還是在單機環境下, 對被審計單位審計的“數據導入”和“智能審計”始終是計算機審計中兩個最關鍵、最核心的環節。其中, “數據導入”是通過被審計會計信息系統預留的數據接口導入被審計數據來實現, “智能審計”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審計軟件的智能化審計功能來完成。所以, 我們可以得出計算機審計的一種通用模式, 就是基于“數據導入”和“智能審計”的“導入式智能審計模式”。

“數據式審計模式”與“導入式智能審計模式”非常相似。相比較而言, 導入式智能審計模式其審計范圍限定在科目編碼、記賬憑證和年初余額三大類數據, 主要是基于在未來可預見的較長時間內, 不論被審計單位業務數據如何豐富, 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以上三大類數據服務, 從而有目的地進行“智能審計”。同時, 導入式智能審計模式強調“智能審計”, 其內涵更加深刻, 不只是新審計技術的創造, 更是審計觀念的創新。

(二) 導入式智能審計模式的基本原理

在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三大審計對象中, 傳統審計模式總是將主要精力放在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上, 這很容易被會計信息化軟件牽著鼻子走, 難免會出現重大錯報。導入式智能審計模式將在被審計單位實現會計信息化的基礎上, 強調“數據導入”、“智能審計”以及“會計審計軟件一體化”三個主要概念。首先是導入會計信息化的基礎性數據, 如科目編碼、記賬憑證和年初余額三大類數據;其次是運用會計審計一體化軟件, 對導入的基礎性數據實現全面重算, 以核實被審計單位的賬表, 進而徹底擺脫會計軟件的誤導, 將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重點放在記賬憑證上, 并對其實現智能化審計。很明顯, 導入式智能審計模式徹底丟掉了被審計單位的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 最后就只剩下記賬憑證一個審計對象。這對創新審計觀念, 強化審計的主動性與獨立性, 指導審計軟件開發, 實現我國一體化計算機現代審計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三) 導入式智能審計模式的主要技術手段

當前的計算機審計是處于一個網絡化的大環境, 因此, 導入式智能審計模式的“數據導入”環節, 其數據導入可采用ASP來進行數據庫的訪問, 通常采用IDC (Internet Database Connector) 、ADO (ActiveX Data Objects) 、RDS (Remote Data Service) 等三種方式。由于數據接口國家標準的出臺, 這些技術將被軟件廠商應用于其通用數據接口中, 數據導入可以平滑流暢地實現。由于“智能審計”著眼于被審計單位的記賬憑證, 要實現對“海量”的記賬憑證數據進行審計, 除了用傳統的分析性復核等方式進行審計之外, 必須要應用計算機技術發展的新成果, 如數據倉庫技術 (Data Warehousing, 簡稱DW) 、聯機分析處理技術 (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 簡稱OLAP) 、數據挖掘 (Data Mining, 簡稱DM) 等來實現有效的智能審計。當然, 導入式智能審計模式是一個寬泛的概念,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 其實現的技術手段將日新月異, “智能審計”在不同的時期將會被賦予新的內涵。

(四) 導入式智能審計模式貫通了傳統審計模式

相對于傳統審計模式, “導入式智能審計模式”的審計核心環節著眼于記賬憑證的智能化審核上。由于計算機信息處理的優勢, 完全可以實現詳細審計, 因此, 從這點上看, “導入式智能審計模式”貫通了詳細審計模式。而對于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兩大造假環節, 則可通過信息系統審計來評估被審會計信息系統的可靠性, 或者通過智能化審計軟件的“重算模塊”來進行驗證。通過查找憑證, 即可知道被審計單位相關內部控制的缺陷和薄弱環節。從這點上看, “導入式智能審計模式”又貫通了制度基礎審計模式。而對被審計單位的風險評估始終是進行導入式智能審計的基礎, 其審計方法依然適應, 而且是不可或缺的, 從這點上也可以看出, “導入式智能審計模式”也結合了風險基礎審計模式。Z

參考文獻

[1].陽杰, 黃昌勇.導入智能審計模式研究[J].上海商學院學報, 2008, (3) .

[2].陽杰, 黃昌勇.對導入式智能審計模式的再思考[J].上海商學院學報, 2009, (3) .

計算機審計范文第4篇

一、計算機審計的應用

(一) 審計會計電算化系統

指利用計算機, 審查會計電算化系統, 了解其控制、處理功能的可靠性, 多采用測試數據技術實現。如數據處理, 了解計算機程序數據存取、聯機口令等特別控制[1]。

(二) 審計會計數據

會計數據是電算化系統的處理對象, 會計信息質量直接受會計數據正確性影響, 對此, 審計會計數據尤為關鍵。常用到的審計方法有數據庫技術、系統銀行對賬等模塊的本身功能、審計軟件等, 審計軟件具有瀏覽查詢賬簿憑證、辨別賬套真偽、協助抽樣統計、篩選異常項目、分析財務指標、計算日常會計資料等功能, 明確審計重點的同時, 規避審計風險。

(三) 日常審計工作管理

借助計算機審計軟件, 審計部門能夠完成安排審計任務、編制審計計劃、編寫審計報告、生成審計底稿、管理審計檔案等工作。

(四) 審計數據庫建立

審計機構通過審計數據庫, 能夠實現審計資料的有效利用?;蚴峭ㄟ^檢索審計報告、歷史資料、規章制度等, 以完成審計任務。同時避免了重復勞動, 審計效率顯著提升。

二、基層計算機審計中的問題

(一) 信息化水平受限

首先受經費、人員編制等因素影響, 缺乏計算機審計復合型人才, 軟硬件配置不足, 審計人員的信息技術水平有限, 計算機審計技能未完全掌握, 導致審計工作無法有效展開。其次是被審計對象信息化建設滯后, 計算機會計核算建設力度不足, 部分單位的信息化核算, 僅限于財務部門, 業務數據信息系統建立還需深入展開, 導致計算機審計功能發揮受限。最后是各種財務軟件, 審計數據接口不統一, 基層單位的財務軟件, 并未在審計署提供的數據采集中出現, 當被審計單位, 不能提供數據字典時, 數據采集數據將受阻, 審計效率會停滯不前[2]。

(二) 資源未充分利用

基層審計機關雖然購置了計算機設施, 審計軟件也相對完善, 但由于計算機審計工作開展受阻, 導致軟件學習目的不明確。各基層審計機關, 應用計算機主要體現在文字整理、資料輸出等方面, 資源嚴重浪費。尤其是在計算機審計技術的運用方面, 停留在分析計算、數據轉換等層面, 并未達到審計署出提出的審計目標。

(三) 培訓能力有限

由于未設立綜合性職能部門、計算機審計中心, 致使培訓能力有限, 將嚴重阻礙審計信息化的發展。審計人員計算機操作水平、審計業務能力參差不齊, AO審計利用能力不足。部分員工學習計算機知識、技術吃力, 熟練掌握SQL等語句有難度。

三、計算機審計加強對策

(一) 加強項目建設

開始審計工作時, 精選項目尤為關鍵, 尤其是基層審計機關, 受計算機審計對象影響, 應加強學習其他審計機關, 在開展計算機審計中的選題經驗, 引入其成功經驗, 將具有潛力的審計項目, 劃分為重點項目。相比于其他地區的審計機關, 尤其是先行地區, 應施以趕超策略, 打破科室等限制, 組織審計骨干, 展開業務攻關, 以突顯審計技術優勢, 注重對未開發項目的審計, 以提高計算機審計成效。

(二) 加強運用

首先設立AO設計系統, 在年度審計項目中, 加大AO審計系統使用力度, 將系統貫穿于審計前準備工作, 到審計歸檔的全過程, 確保審計質量的同時, 助推計算機審計信息化發展。使其在循序漸進中, 不斷提高實踐成效。其次是優化審計流程, 降低審計風險。完善計算機審計操作規程等約束性與參照性文件, 對計算機審計的程序、風險評估、系統測試、實施方案、審計原則等內容進行界定, 以實現有章可循。最后是在實踐中改善計算機審計過程、方式與步驟等, 加強審查前準備工作、現場審查與審查經驗與方法總結等工作落實, 提煉計算機審計方法、AO實例等, 確保審計成效。

(三) 加強培訓與考核

基于培訓角度分析, 首先應明確培訓目標, 圍繞審計實際制定培訓內容。經過短期針對性培訓, 確保一線從業人員能夠具備建立與分析審計模型、采集與導入數據、轉換與分析數據、形成審計結果等基本水平。其次是培養重點, 借助骨干力量全面提升員工計算機水平, 在其基礎上, 加強骨干中高級培訓, 使其掌握信息系統內控評價, 以及決定審計策略、檢查應用程序、明確審計計劃、分析與測試數據等水平[3]。

基于考核角度分析, 首先應加強目標考核, 要求各審計項目, 都能對計算機審計應用、推廣起推動作用。做好被審計單位信息系統的審前調查工作, 采集、轉換計算機管理的數據, 明確計算機審計的內容、目標與措施。其次全面實施AO系統, 制定其運用考核辦法, 以實現標準化審計。最后完善獎懲機制, 根據審計項目展開成效給予獎勵與批評, 以提高工作成效。

四、總結

針對于基層審計機關, 在展開計算機審計時, 加強培訓、考核與運用都是必不可少的, 以切實規避資源浪費、人才缺乏等問題, 切實將日常審計工作管理等工作落到實處, 確保審計軟件功能作用最大程度發揮。

摘要:基層審計機關開展計算機審計中的問題, 主要體現在計算機資源利用不充分、計算機審計開展滯后等幾方面, 導致審計工作成效停滯不前。為加強審計信息化建設, 加大計算機審核普及、深化力度尤為關鍵。除此之外, 還需加強技術力量支持, 以全面展開計算機審計, 帶動基層審計機關快速轉型。

關鍵詞:基層審計機關,計算機審計,問題

參考文獻

[1] 黃巖, 柴樹新.基層審計機關計算機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現代經濟信息, 2016 (20) .

[2] 胡三毛.淺議大數據環境下基層審計機關預算執行審計方法創新[J].金融經濟, 2016 (18) :161-162.

計算機審計范文第5篇

[摘要]計算機審計已經成為當前我國信息化環境下的審計發展的方向。文章首先闡述了傳統手工審計的特點及計算機審計產生的背景與含義,然后對兩者進行了較深入全面的比較分析。

[關鍵詞]信息化;計算機審計;傳統手工審計

[作者簡介]劉蓉,廣西財經學院會計系審計教研室講師,注冊會計師,注冊資產評估師,廣西 南寧 53000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金審工程”的實施,計算機審計正逐步取代傳統的手工審計方式,成為開展審計工作的“利器”。但不少人經?;煜嬎銠C輔助審計與計算機審計的概念,并沒意識到計算機審計與傳統手工審計兩者的巨大區別,沒意識到計算機審計的應用將引發一場審計革命。為了促進計算機審計的發展,必須澄清計算機審計與傳統手工審計的概念以及其區別。

一、傳統手工審計與計算機審計

傳統的會計、統計和計劃等管理數據的處理是以手工操作為主,傳統審計也是以手工的會計資料處理系統為特征的。隨著審計事項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日益復雜,傳統手工審計的取證模式也逐漸從賬目基礎審計發展到制度基礎審計再發展到風險基礎審計,審計取證的切入點從反映經濟業務的紙質賬目演變為內部控制制度再演變為內部控制制度與風險因素,審計對象從紙質賬目系統一個變為內部控制制度與紙質賬目系統兩個,審計的核心方法也從詳查法發展為測試法;而測試法的大量運用,使審計方法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并使其最終脫離了簿記方法,產生了真正意義上的審計方法,并使“簿記審計”轉變為“測試審計”,使審計逐步脫離審計就是查賬的概念。

在紙質環境下,審計實務可根據具體審計項目的審計目標選擇相應的審計模式,既可以采取賬目基礎審計模式,也可以采取制度基礎審計模式或風險基礎審計模式。但隨著信息技術被廣泛、深入地應用在會計工作中,會計工作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不僅原有的會計數據處理流程發生了改變,會計環境也被極大地改變了,使傳統的審計理念和技術面臨巨大的挑戰,審計人員不僅面臨“進不了門,打不開賬”的尷尬局面,審計理論和方法也急待改進以適應信息化的進程。因此,為適應信息化建設的迅猛發展和審計環境的巨大變化,計算機審計應運而生并逐漸成為世界各國信息化環境下的審計發展的方向。

計算機審計是指在信息化環境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傳統審計學、管理學、行為科學、系統論、數理統計等科學相互融合、滲透而產生的一門嶄新的審計學科。計算機審計是以被審計單位計算機信息系統和底層數據庫原始數據為切入點,在對信息系統進行檢查測評的基礎上,通過對底層數據的采集、轉換、清理、驗證,形成審計中間表,運用查詢分析、多維分析、數據挖掘等多種技術和方法構建模型進行數據分析,發現趨勢、異常和錯誤,把握總體,突出重點,精確延伸,從而收集審計證據,實現審計目標的審計方式。因此,計算機審計的含義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執行經濟業務和會計信息處理的計算機系統進行審計,即計算機系統作為審計的對象;另一方面,利用計算機輔助審計,即計算機作為審計的工具。概括起來說,無論是對計算機進行審計還是利用計算機進行審計都統稱為計算機審計。

二、計算機審計和傳統手工審計比較

(一)相同之處

從根本上說,計算機審計的目標與傳統手工審計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所規定的監督被審計單位的財政收支或者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維護國家財政經濟秩序,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促進廉政建設,保障國民經濟和社會健康發展;其職能都表現為經濟監督、鑒證和評價。在實施審計的過程中,審計人員都必須以《審計法》或《注冊會計師法》以及相關的審計準則作為執業標準和職業規范,以會計準則與相關的法律法規作為判斷被審計單位財政收支或者財務收支是否真實、合法的標準。無論是計算機審計還是傳統審計,國家審計的審計過程都必須經過審計準備、審計實施與審計報告三個階段,通過執行檢查、觀察、詢問、函證、重新計算、重新執行、分析程序等基本審計程序來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并將審計思路和審計過程予以記錄形成審計工作底稿,作為發表審計意見的依據。

(二)不同之處

1.審計環境不同。計算機審計下的審計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方面表現為審計人員必須利用計算機實施審計,要求審計人員能熟練操作計算機特別是相關的審計軟件;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術在會計工作中的廣泛、深入的應用不僅改變了原有的會計數據處理流程,還極大地改變了會計環境。信息化建設使得所有會計數據不再是紙介質的憑證、賬簿及報表,而是以“比特”方式保存在磁性介質上,數據表現形式虛擬化,即審計環境數字化,審計人員所面對的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賬本,而是無形的電子數據和處理這些電子數據的會計核算管理系統,而這些會計電算化軟件版本各異,使得審計環境比傳統手工模式下顯得更為復雜。

2.審計的思維方式不同。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信息網絡廣泛普及,信息化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顯著特征,各行各業普遍運用計算機和網絡等信息技術進行管理,審計人員不得不面對海量的會計電子數據。在手工審計方式下,審計人員總是先分析審計對象的各個部分,再歸納、綜合為整體,其思維方式是:部分一整體,這適合于數據量不大的審計對象,卻很難全面把握海量數據。而計算機審計打破了手工審計思維方式,強調以系統論核心,從系統上把握審計對象,即從審計對象的整體出發,先進行系統分析,把握總體,再建立審計模型,分析數據,最后作出總體評價,其思維方式是:整體一部分一整體,計算機審計能夠從宏觀上和系統上把握審計對象,以擴大審計監督范圍,提高審計監督能力。

3.審計線索不同。計算機審計環境下,傳統的審計線索因會計電算化系統而中斷甚至消失。在手工會計系統中,從原始憑證到記賬憑證,從過賬到財務報表的編制,每一步都有文字記錄,都有經手人簽字,其紙質業務軌跡,是重要的審計線索與審計證據的來源,審計線索十分清楚。但在會計電算化系統中,傳統的賬簿、相關的文字記錄被磁盤和磁帶取代,加上從原始數據進入計算機,到財務報表的輸出,會計處理集中由計算機按程序自動完成,傳統的審計線索在這里消失。而審計線索的改變,導致在電算化系統中可人為篡改數據而不留痕跡,如電算化系統數據來源、公式定義、編制結果、打印格式均采用機內文件的形式,若有人篡改公式、編制失真的財務報表,然后再將篡改的公式等予以復原,則很難判定報表數據的正確與真實性。從而使得傳統審計的追蹤審查已不適用,審計入手點更多的是靠判斷和經驗。

4.審計測試的對象與范圍不同。在會計電算

化信息系統中,由于會計事項由計算機按程序自動進行處理,因疏忽大意而引起的計算機或過賬錯誤的機會大大減少了,但如果會計電算化系統的應用程序出錯或被人非法篡改,后果將不堪設想。因此,會計電算化系統及其處理的合法性、正確性、完整性和安全性與系統內部控制的合理性、健全性和有效性直接影響著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正確性。為了控制數據風險,保障審計目標的實現,計算機審計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對系統內部控制進行調查、測試和評價,包括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審計與測試,這是手工審計所無法實現的。

計算機審計的另一項重要內容是對電子數據直接進行測試,即審計人員不須先將被審計單位的電子數據轉換成電子賬套再實施審計程序,而是擺脫傳統的電子賬套及其所反映的財務信息,深入到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底層數據庫,獲取更多更廣泛的數據,然后通過對底層數據的分析處理,獲得大量的多種類型的有用信息。這些信息不但包括傳統的財務信息,而且還包括非財務信息、自行組合的新財務信息、財務數據與非財務數據組合的混合型信息。這些類型的信息在傳統賬套中是無法輕易取得的,從而擴大了審計人員的視野,豐富了審計人員的可用信息。此外,由于運用了先進的信息化手段,計算機審計可以非??焖俸头浅1憬莸靥幚砗A繑祿?,解決了在紙質和手工條件下審計人員想做而不可能做的事情。

總而言之,計算機審計的范圍較傳統手工審計要廣泛得多、深刻得多。審計人員可以根據審計目標的需要將審計的范圍和內容作出必要的擴大。

5.審計技術方法不同。傳統手工審計隨著風險基礎審計模式在實務中的廣泛運用,分析性測試方法逐漸成為其核心方法。但信息技術的應用導致審計內容及審計線索的變化,要求審計人員必須革新審計技術方法,計算機 審計的核心方法是數據分析方法。數據分析方法不同于傳統的分析性測試僅局限于對信息的處理,它是對來自于底層的、元素性的數據進行處理,可以有多種多樣的組合,在用途上可以作多種多樣的拓展,從而形成多種多樣的信息。因此,數據分析技術可以用于多種測試工作。在采用數據分析方法時,可使用兩種計算機審計特有的新型審計工具:審計中間表方法、審計分析模型方法。審計中間表是利用被審計單位數據庫中的基礎電子數據,按照審計人員的審計要求,由審計人員構建,可供審計人員進行數據分析的新型審計工具。它是實現計算機審計的關鍵技術。審計分析模型是審計人員用于數據分析的技術工具,它是按照審計事項應該具有的時間或空間狀態(例如趨勢、結構、關系等),由審計人員通過設定判斷和限制條件來建立起數學的或邏輯的表達式,并用于驗證審計事項實際的時間或空間狀態的技術方法。

6.審計流程不同。計算機審計由三階段演變為四個階段。傳統手工審計模式中,國家審計的審計過程一般可分為審計準備、審計實施和審計報告三個階段。但是,在引入計算機審計后,審計準備階段與審計實施階段的界限變得非常不清,可能是由于數據分析既像審計準備工作,又像審計實施工作。其中,主要的問題可能是審前調查的歸屬沒有明確的限定。審前調查需要做大量的數據分析工作,而數據分析的測試屬性又無法合理確定,于是有些審計人員將其劃入審計準備階段,有些審計人員則將其劃入審計實施階段。我們應當將審計過程再行細分,將其直接劃分為四個階段,即審計準備階段、審前調查階段、審計實施階段和審計報告階段。審計準備階段與審前調查階段的劃分原則應該是,審計人員是否需要實施實際的數據分析。如果需要,就須向被審計單位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通知書,然后才能獲取敏感性、實質性的數據。有了審前調查階段,審計人員就可以名正言順地進行數據的采集、轉換、整理和分析,從而為制定審計實施方案和進行審計驗證奠定堅實的基礎。

審計準備階段與審前調查階段的劃分標志應該是審計通知書,審前調查階段與審計實施階段的劃分標志應該是審計實施方案。

7.審計風險不同。傳統手工審計模式下,審計風險的構成要素為重大錯報風險與檢查風險。而實施計算機審計,必須先利用審計軟件等工具采集審計對象的電子數據,然后進行轉換、清理和驗證,再對數據進行分析建立審計中間表,在這個過程中,由于審計人員可能采用不恰當的數據采集方式,未能保證數據采集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也可能由于對審計數據的錯誤分析,不能識別源數據,未采集到被審計單位有用的財務信息;還可能由于系統設計中對數據備份方案設計不全面,數據格式轉換的不恰當,而導致數據的不完整或前后不一致或由于系統數據格式不兼容,而導致數據格式轉換過程中發生轉換錯誤或重復錄入數據失誤,從而造成原始數據發生失真、毀損以及審計方法利用不當,形成數據采集轉換風險。因此,在計算機審計的應用中,審計風險的構成要素除了為重大錯報風險與檢查風險,還增加了數據采集轉換風險,如果審計人員控制不當或缺乏控制該風險的能力,應用計算機審計而產生的審計風險會大大提高。

8.審計方式不同。傳統手工審計是通過翻閱被審計單位會計賬簿和有關資料,對被審計單位某一階段的財政財務收支情況進行的事后審計監督,是一種靜態審計。但計算機審計打破了事后的、靜態的手工審計模式,審計人員可以運用計算機在被審計單位現場或者通過遠程網絡,對被審計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和效益進行審計,包括現場審計和網上審計,以實現事后審計與事中審計相結合、現場審計與聯網審計相結合、靜態審計與動態審計相結合,從而更有效地履行審計監督職能。

9.質量控制實現方式。計算機的運用對審計來說不僅是技術與方法的革新,也是管理的革新。就審計項目質量控制而言,某些手工審計環境下作為重點與難點的控制點,在計算機審計環境下會變得相對容易實現。如我們可以通過審計軟件對審計流程進行控制,也可以對審計實施方案中規定的具體審計事項的審計目標及審計實施步驟與方法進行控制等。

[責任編輯:清 泉]

上一篇:施工安全下一篇:公路施工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