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傳承文化論文范文

2023-05-20

傳承文化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傳統文化;傳承;高職校園;“禮”文化;職業教育與傳承

前言

中國作為禮儀文化之邦,向來推崇仁、義、禮、智、信,其中“禮”作為傳統五常中極為重要的內容,其中蘊含了深刻的哲學思想與育人、塑人之道,也是中國傳統優秀文化體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1]。立足于新時代,中國人民的文化自信心越來越強,從黨中央國務院到基層,都在弘揚時代主旋律,傳承、培育和踐行優秀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習主席曾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高屋建瓴指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就是要“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習總書記也多次在大型場合倡導文化自信,其更是強調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高職院校作為育人塑人之場所,在傳授現代技術工藝理念基礎上,理應承擔起傳統禮文化傳承與教育之重任,以《關于實施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為指南,將禮文化在現代職業教育中推陳出新,尋求現代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路徑。

一、傳統文化傳承背景下“禮”文化是高職院校職業教育的需求

(一)在對中華傳統文化歷史回望中認知“禮”

禮,在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中,有著深刻與淵源流長的哲學、文化內涵。早在《中國哲學史大綱》中,中國著名教育家胡適先生就指出,“禮”是一種教化手段,也是一種道德評判標準,更是一種衡量是非曲直的基本準則。中國素來推崇“禮”文化,無論是早期的人倫關系,還是現代國際政治關系,“禮”一直被視為一種“法規”[2]。

立足于現代高職院校職業教育需求視角,回望中國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出,“禮”在傳統文化傳承體系中有著重要地位。從最初的宗教儀節、社會風俗習慣,到人們公認的社會規矩,“禮”越來越接近于“法”,并成為社會普遍推崇和認可的一種行為模范規矩和準則。

置于中國傳統文化的語境中,荀子認為“禮”與“孝”并重,其在《禮記》中秉持“性惡在于禮缺”的觀點,并將“禮”作為安邦治民之法;荀子認為,“禮者不出于天性而出于人為”,積“偽”在于知禮,而知禮重在于學,由此為儒家倡導的“立于禮,成于樂”學說奠定了思想基礎。發展到近現代,蔡元培先生在《中國倫理學史》中指出,“樂之德圓而神,禮之德方而智”……,從五四運動之后,有不少學者重新開始審視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禮”,其中賀麟先生強調,“禮可以格物窮理,規范行為,陶養性靈”;馮友蘭先生則認為,“禮教功能可使人內存和悅,外有品節”……

從現代職業教育擔負的使命功能來看,面對當今社會中種種的“人心不古”亂象,卸去傳統禮之重負,只有在重新回溯歷史文化中才能更為客觀看待與認知禮,從儒家思想來講,禮之本在于仁,因此禮是中華傳統文化傳承之重點和內核,也是現代職業教育發展之精神需求[3]。

(二) 在對我國職業教育發展反思中審視“禮”

我國現代高等職業教育經過不斷發展,雖然取得較大進步,但在人才培養中,“重技能而輕文化素質”的后天缺陷越來越凸顯。文化的缺失是職業教育也是現階段我國整個教育領域存在的現實問題。在職業教育體系中,弘揚“工匠精神”既是一種文化自覺的表現,也是文化傳承的反映,但從人才培養角度來衡量,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對于當代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文化浸潤不徹底,導致有些高素質人才“先天畸形”,對于傳統文化認識不深刻,不具備健全的人格和優良高尚的品質[4]。

從文化素質培養層面而言,當代青年普遍缺乏一種“文化自信”的底氣與信仰,這其中既有社會因素也有學生個人之因。長久以來,職業院校以專業技能的高低來評判學生是否符合社會需求,忽視了文化引導與熏陶。當學生在為《王牌特工》紳士之禮所感嘆時,當學生在為溫徹斯特大學“不知禮,無以立也”的校訓津津樂道時,當青少年在為《瑯琊榜》中暌違已久的禮儀“圈粉”時……,殊不知,泱泱文明古國的氣度與風骨早已淡然無存。

作為高等職業院校的教育者,應對我國傳統文化傳承與職業教育體系銜接缺失問題進行深刻反思,重新審視高職學生謀生立足的“軟實力”與硬技能,為了防止學生先天缺陷,后天文化熏陶不足,應將傳統文化中“禮”文化的傳承和傳播作為現代職業教育中的一種“營養教育”,除了“有業”,還應教會學生“樂業”,在禮儀之邦體現“內德外修”的風范,展示中國人“仁慈忠義”的聰明睿智,成為有追求,有文化及有思想的彬彬有禮之人。“腹有詩書氣自華”不僅僅是一種價值追求,更應在職業教育中傳承禮,讓學生從內心層面認同禮,知禮學禮[5]。

(三) 在對高職學生專業技能塑造中凝聚“禮”

“禮”是學生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證,也是融入社會,贏得尊重,獲得出彩機會的法寶。高職學生在具備核心技能、素養能力的同時,不能忽視塑造自身品格,凝聚禮文化。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發展方向以及人才培養重點在于傳授專業技能,提高學生社會實踐水平,但忽視了禮文化在傳統文化中具有實用的一面,其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6]。所以,高職院校非常適合通過構建禮文化,開啟學生重新了解與學習、主動傳承禮文化的新局面。

從實用性需求這一層面而言,禮文化傳承與高職院校職業教育的現代化發展之間并行不悖,二者有許多契合點,讓青年學生接受禮,知禮,懂禮,明禮,并非要機械地讓其學習傳統禮儀,而是要推陳出新,以現代化視角引導學生重新審視禮文化,用現代教育學理論,基于現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視角和需求,系統梳理與提煉職業教育與傳統文化傳承契合之處,使傳統文化熠熠生輝,推動現代高等職業教育轉型發展[7]。

二、傳統文化傳承背景下高職校園“禮”文化與職業教育發展的契合點

(一) 禮文化是高職校園“秩序”為首的文化模式

禮是一種文化秩序,也是一種文化發展模式,追求禮、學習禮,讓學生懂禮,明禮,知禮的本質和核心就是要重建一種非法律維持的高職校園文明秩序?!墩撜Z》有言,“道之以政,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明禮格物”的本義和功能不在于拘泥和禁錮于傳統,而在于博古而厚今,通過禮文化模式以及禮秩序在高職校園中的營造和傳播、傳承,給予崇尚和追求自由的學生一種隨之放任的約束規則,使學生在無上下等級以及倫理規范約束的校園中養成一種彬彬有禮的行為習慣[8]。

其實,當今不只是在校園,我國社會層面以及職業層面,普遍缺乏一種以禮來維持的良好秩序。在法治社會,構建與維持禮儀文明,亟需禮文化的浸潤和洗禮,當代青年學生思想開放,“任性”,個性張揚,追求獨立與自由,無視秩序,對學生教育管理者造成了巨大挑戰。殊不知,良好秩序的構建和維持在于禮不在于法,只有重新弘揚與傳承傳統禮文化,讓學生發自內心尚禮,才能形成一種自由而不放任,放任而不墮落的良好文明校園風氣,更能夠激發學生的文化自信心,培養擔當與社會使命,維護高職校園良好的社會秩序。

(二)禮文化是高職校園秩序與和諧的統一

中國傳統禮文化除了重秩序,還推崇和諧,在尊重自由與弘揚獨立個性的時代中,高職院校應追求和而不同,鼓勵學生大膽張揚自己的個性,展示豐富多樣的人生。時代在變化,由內而外都在告訴我們一條為人處世的標準,即“和而不同”,“禮之用、和為貴”,從杭州“G20”峰會,到中外合作,再到我國職業教育體系的建立,在復雜多變的世界格局中,合作處處可見,“中國智慧”既是禮文化中人際關系、和諧統一思想的集中體現,也是我們日常工作生活場景中處處需要學習的哲學學問。尤其在高職校園教育體系構建過程中,應尊重時代潮流個性,包容多元性和開放性,讓學生與時代同行,而這一和諧秩序的構建需要以禮文化來維持,禮除了重秩序,亦重和諧,其更符合高職院校當今教育發展大局和趨勢。

(三)禮文化是高職人才培養的核心素養要求

職業院校學生最終的歸宿是社會,在職業發展道路上,學生會遇到諸多艱難險阻,因此學生必須發揚“就業-敬業-樂業”的現代職業精神,而前提是需要夯實自己的專業基本功,既要提升個人素養,又要加強道德思想建設,禮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思想,它是一個人的自立之本,也是職業發展道路中為人處世之道,一個受社會認可的高素質人才必須是懂得自尊,懂得尊重他人,且能夠維護自己尊嚴,唯有在人際合作交往中投桃報李以禮相待,才能在職業生涯中取得長足進步,獲得成長,實現自我價值[9]。

三、傳統文化傳承背景下高職校園“禮”文化傳承與職業教育開展對策

基于傳統文化傳承背景下“禮”文化是高職院校職業教育的需求,立足于傳統文化傳承背景下高職校園“禮”文化與職業教育發展的契合點,本文認為高職校園“禮”文化傳承與職業教育的發展應互相融合促進,通過建構尊重平等敬讓的高職校園“禮”文化秩序,傳播營造和諧仁愛的高職校園“禮”文化教育風氣以及弘揚內修向上的高職校園“禮”文化傳承精神,重塑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弘揚時代主旋律,弘揚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在汲取優秀傳統禮文化營養的過程中,不斷促進我國高職職業教育發展[10]。

(一)建構尊重平等敬讓的高職校園“禮”文化秩序

現代職業教育的出發點和根本歸宿就是要塑造人,鍛煉人,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有用人才。“禮尚往來”的哲學命題能夠促進學生治人情、修人義,禮文化注重敬讓和信,所以高職院校教育發展的根本方向應該是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與文明之態,提倡青年一代不拘禮而“禮賢下士”[11]。具體而言,在校園中應將傳統文化教育融入高職教育課程體系中,在校園中鼓勵學生尊重與平等交往,既要體現在師生之間,又要體現在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只有取得學生的尊重和愛戴,才能收獲學生發自內心的喜愛、信任以及讓學生以禮相待?,F代教育體系下,僅僅靠身份的權威顯然已不符合職業教育時勢,教育者應不斷加強自身雙重修煉,學生要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只有形成尊重平等敬讓的校園秩序,才能讓學生在發自內心行使禮儀中,體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為人準則,也可在西方宣揚的自由民主博愛口號中強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認同。

(二)營造和諧仁愛的高職校園“禮”文化教育風氣

現代職業教育與傳統文化傳承教育有很多共通之處,所以在職業教育中,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禮儀教育課程,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體驗傳統禮文化之美。比如,在《左傳》中提出了禮樂文化是提升一個人基本道德修養的觀點,因此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的首要任務是要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和諧仁愛是一種禮文化風氣,更是當今職業教育中缺乏的一種向上積極的教育風貌,在高職校園中,仁和禮體現為教師對學生的仁慈,也體現為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和諧相處,更重要的是在教育實踐中,師生能夠平等對待教育問題,秉持著愛心與開放和寬容的心態,培養學生的理性與探求知識智慧的獨立精神,使學生在是非面前從容鎮定,不被外來文化所影響和迷惑,更能在時代大局中冷靜從容處理復雜問題,持久地踐行教育的仁慈。

若沒有道德修養,沒有彬彬有禮的風范,即使有更高的才識和技能,終將會被社會淘汰。當今社會只有不計較得失,不為利益所蠱惑,為人心平氣和,懂得相處之道,才能長久立足,而這些恰恰都是當今職業教育的短板以及不足之處,子曰:“禮云禮云,人而不仁,如禮何?”,又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恰如其分得體行禮,才能讓學生在接收專業職業教育中獲得禮的踐行智慧,這既是一門藝術,也是通過職業教育讓學生知禮明禮的初衷[12]。

(三)弘揚內修向上的高職校園“禮”文化傳承精神

高職院?,F代職業教育究其根本,乃內化學生道德思想,激發學生的家國情懷,讓學生在掌握基本專業知識、技術理論的同時,弘揚禮文化。而達禮的前提和核心必須是要知禮和行禮,學生知禮的過程就是格物致知的過程,職業教育必須明確方向,將專業技能的培訓鍛煉和傳統文化的熏陶和傳承作為職業教育過程中的兩個必要步驟和環節,不只是要簡單地讓學生積累禮儀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知識技能并重,端正儀表和態度,以謙恭不卑亢的態度和思想行為將道德禮儀內化為高尚人格,使學生實現專業技能、知識態度與思想行為之間的平衡協調。

當今時代,禮之教化,弘揚國學絕不可以類似于機械地讓學生誦讀《弟子規》或者簡單穿上漢服學習漢語,而應引導學生弘揚內修向上的高職校園“禮”文化傳承精神,在校園文化氛圍中,讓年輕人主動發現禮的優雅,體驗禮儀的美感,更重要的是教師知書達禮風范潛移默化的影響,正所謂“夫師以身為正儀”,職業教育的使命和功能是除了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通過與傳承文化的結合,讓學生形成自由之態度,樹立文明之精神,真正通過自己的人格顯示內在的知識學問和道德修養[13]。

四、結束語

“禮”是一種品格,也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生生不息的文化精髓和文化傳承“基因”,站在新時代的前沿,立足于中國上下五千年肥沃的精神文化土壤之中,我國現代高等職業教育的核心使命和重托是要培養和打造富有禮文化氣質以及具備與時俱進專業實踐理論、技能的多元化優秀人才。而在全民都在傳承與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背景下,“禮”文化正是高職院校職業教育的內在需求,由此為傳統“禮”文化與現代職業教育的有機融合提供了良好契機與契合點。作為高職校園“秩序”為首的文化傳播模式,秩序與和諧的內在統一體,高職人才培養的核心素養要求就是要崇尚禮文化。對此,應在對中華傳統文化歷史回望、發展反思以及專業技能塑造中認知“禮”、審視“禮”和凝聚“禮”,營造“禮”文化秩序,形成“禮”文化教育風氣,培育“禮”文化傳承精神,為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參考文獻:

[1]劉威韻.高職院校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J].現代教育,2018(02):46-48.

[2]祁崢.高職院校深入推進中華傳統文化進校園的對策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22):152+154.

[3]任清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職校園文化的思考[J].人文天下,2018(15):44-48.

[4]于瑜.論新媒體時代高職院校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價值訴求——評《中華傳統文化》[J].新聞愛好者,2018(08):97-98.

[5]李娟.民族文化傳承背景下的高職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創新[J].教育觀察,2018,7(16):141-142.

[6]陳航平.“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武漢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為例[J].綠色科技,2018(17):292-293.

[7]李曾輝.高職藝術教育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途徑探析[J].知識經濟,2017(01):153+155.

[8]張偉.職業教育視角下傳統文化的傳承研究——以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為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04):74-78.

[9]范果.對接文化產業發展與提升 構建傳統文化傳承創新體系 以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為例[J].藝術教育,2016(05):279-280.

[10]張運萍.傳統文化傳承與高職院校思政教學的創新研究[J].傳承,2014(10):66-67.

[11]曹榮軍,孫繼紅.地方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與區域文化傳承創新的研究[J].教育評論,2015(03):134-136.

[12]鄭軍.高職德育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的策略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32):98-101.

[13]章永剛.淺議文化育人與高職教育內涵式發展[J].教育與職業,2013(35):26-28.

傳承文化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 儒學文化;傳承;創新

中國傳統儒學主要形成于和服務于封建社會,與封建制度緊密結合,既造就了輝煌的中華古代文明,也導致了中國近代百年的屈辱歷史。自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儒學飽受詬病,屢遭摒棄,特別是經過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儒學幾乎成了歷史文化遺產,沒有很好地完成現代化進程。由于儒學文化核心價值觀和民族文化的巨大影響力,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隔而不斷,儒學思想和儒學文化在中國全面實現現代化的歷史潮流中不斷閃耀光輝,不斷創新發展,與時俱進。和平崛起的發展戰略、求同存異的外交政策、睦鄰友好的政治策略,建設和諧社會、以人為本的治國思想,以及先后涌現的晉商、徽商、浙商等等,無不體現儒家真精神。

大中華文明經濟圈的形成和中國國力大幅提高,人們思想不斷解放,民族自信和文化顯著增強,于是近幾年催生了國學熱,儒學文化在全世界迅速傳播,一些國際性的儒學研究團體相繼成立,為儒學現代化和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利環境。然而,很遺憾的是,一些所謂的現代新儒家存在嚴重的復古傾向,甚至有儒化中國、儒化共產黨之嫌;還有一些人倡導儒教,企圖恢復“王官學”地位。所有這些都是與社會現代化的歷史進程格格不入的,對實現儒學現代化和創新發展是有害的,不符合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時代要求。為此,本文從儒學發展歷程、核心價值觀、現代詮釋、創新發展以及與先進文化建設的關系等方面探討儒學文化的當代傳承與創新。

一、儒學發展歷程與基本認知

盡管儒學被公認為具有濃厚的“法先王之法”的保守傾向,抵御變革,然而我們今天所看到和所講解的儒學并不完全是儒學宗師孔子本人的思想學說,更多的是孔子以后歷代儒學大師依托于孔子的說法通過注疏、講解等形式加以發揮而形成的新思想,這些新思想雖說是一種偽托之作,但在本質上卻是一種創新和發展,更好地適應了他們所處時代的文化需要,更為有效地應對了來自其他文化的挑戰,更為緊密地與封建社會制度結合在一起,推動儒學取得了“王官學”地位,使之廣泛傳播,逐步成為中華文明的主體。

歷史學界將中國儒學劃分為先秦原始儒學、兩漢政治制度化宗教化儒學、宋明清時期性理之學的儒學和西方近代民主科學思想交流融通的近現代新儒學4個比較明顯的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主要對孔子思想及其后世儒學的區別進行探討。面對西周后期諸侯雄起、武力爭霸所造成的社會動蕩、禮崩樂壞的現實,孔子深感堯舜之德風,提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發展線路圖,倡導仁愛親民、禮化民眾、以德治國的王道主張,摒棄武力和戰爭,以家庭倫理和社會禮法為核心,規范行為方式,重構社會秩序,追求社會和諧穩定,促使民眾安居樂業,最終實現樂平天下的抱負理想。

孔子雖然沒有得到實際施政的機會,但是通過游歷和教學傳播了思想,從而塑造了一個偉大的民族。對孔子的有關言論,我們有以下幾點認知:

一是孔子對當時的封建制度是認可的,并沒有主張回到堯舜、三王時代的社會制度,表明他既是務實的,又是與時俱進的,也說明感懷先德并不等同于食古不化、拘泥古制。他的思想與政治主張是對當時政治現實的一種改良和創新,因而后世儒學大師的法先王之法的立論顯然是一種偽托和形而上學,是為了迎合統治階層和維護既得利益的需要,并不是儒學真意。

二是儒學并非宗教,而是經世致用的社會治理學說,是孔子站在社會管理階層角度而提出的一系列主張。“足食,足兵,民信之矣。”[1]93孔子把“足食”放在了為政的第一位,明確肯定了人們的實際需要,并把人們的安居樂業作為樂平天下的社會基礎,因而他的民本思想是唯物的;既沒有如孟子、荀子一樣從性善性惡立論,也沒有像宋明理學那樣對人性加以種種限制;既沒有為人們創造出一個上帝來,也沒有為人們死后安排天堂和地獄。后世者如此論之,有違于孔子建立在民眾安居樂業基礎上的和諧社會理想。

三是倫理關系是禮法核心,君子品德是理想人格。倫理關系是任何社會在任何時期都存在的最基本的社會關系,因而孔子提倡“齊之以禮”[1]11、“有恥且格”[1]11,禮化民眾。但是孔子所倡導的“禮”,是比較寬泛、寬容的,決非是如“三綱五常”一般的森嚴的等級關系,而是處理社會人際關系所必需的行為方法和道德規范,反映的是對他人的權利和人格的尊重與友善,是一種正常的社會關系。達到禮治的過程方法就是制定能夠被社會廣泛接受和遵循的禮節、禮儀,依靠每日“三省吾身”[1]7、“過勿憚改”[1]8的儒家修身真功夫,慎獨慎微,內圣外王,追求成仁成圣成德的君子至高境界。后世者曲意篡改,“過猶不及”,使得儒學變成了吃人的禮教,殺人的工具,扭曲人格,歪曲人性,嚴重阻礙了社會發展。

二、儒學核心價值觀及其現代意義

封建社會是中國儒學產生和發展的時代,但是,封建專制主義和封建制度性特征并不是中國儒學文化的本質特征。因此,理性認識儒學核心價值觀及其現代意義,摒棄其封建糟粕是對儒學文化的當代傳承與創新工作進行正確定位的前提,是實現儒學現代化的強烈需要,是實現民族復興的重要基礎。

儒學的核心價值觀是“仁”,因此也被稱為“仁學”。儒學崇尚“仁義禮智信”,以仁致和,社會大同。對于建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的當今社會來講,儒學的“仁政”思想對于推動以德治國與依法治國相結合的政治社會發展仍然具有積極的建設性作用。政治革新是社會進步和時代發展的主導力量,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這本身就是最大的“仁政”,是大仁大義,是民族復興的脊梁?;谏鐣髁x的本質特征,我們完全認為社會主義制度是比封建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更能實現“仁政”思想的理想社會制度,中國儒學與社會主義理想之間具有內在的高度一致性,都以大仁大愛之心致力于民族興盛、社會和諧、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的宏圖偉業之中。

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化禮儀之邦,中國人的熱情友好、尊老愛幼、吃苦耐勞等優秀文化傳統美德受到了世界人民的普遍稱贊。但是,在中國實現改革開放以后邁向社會現代化的進程中,舊的社會秩序已被打破,而新的秩序又尚未產生出來,導致了一場波及全社會的“誠信危機”,欠款拖成了三角債。20世紀90年代幾乎使國有大中型企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發展都陷入了危局,非要由中央政府出面整治,花費巨大力氣才能解開這個結。假冒偽劣更是司空見慣,社會道德幾乎喪失殆盡,邪惡勢力開始滋生,家庭和社會矛盾日益加重。在現代商業社會里,我們既要高度重視和實踐社會法律法治精神,在重點治亂的基礎上,還需要大力發展社會文化事業,加強全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構建和倡導符合平等、自由等現代精神的社會道德觀念,確立家庭和社會關系新典范,積極創建和諧社會。毫無疑問,儒學思想在去蕪存菁之后,在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將會發揮巨大作用,并將產生一大批銳意進取的現代新儒商,成為現代社會的精英群體。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92,“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2]的儒家修身養性功夫使得中國儒學尤具魅力。中國儒學雖然在其后期發展中被滲入“天人感應”、“天人合一”等等神化的內容,但是其大體上還是關于個人和人生的今世之說,對于人生如何發展,如何得樂有著一套完整的學說。每個人的有意義的一生都是從自我意識開始的,是從自我反省開始生發的,通過明心見性,了解需要,從而激發自己對自己、對家庭、對親朋好友、對鄰里、對民族、對社會乃至于對國家的責任感,進而確定人生目標:其一是和睦持家,安居樂業;其二是“行有余力,則以學文”[1]7,走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路子;其三是立德立言,這被視為人生的兩大成就。從當今心理科學的發展可以證明,一個人如果具有了社會責任感和明確目標,那么他的人生就不會是虛無的,他的人生就是有積極意義的。因此,中國儒學對于解決現代人群的都市病,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有著重要意義。

三、儒學思想的現代詮釋與當代傳承

由于儒學發展歷史有2 500多年,其經典文獻都是文言文,還有大量的注疏需要整理,在現代都市的快節奏生活中,能夠花費大量時間閱讀經典和注疏的人士畢竟不多,因而,積極做好儒學文化經典及其思想的現代詮釋與傳播工作具有極其重要的傳承意義。

我們應當認識到,儒學思想的現代詮釋是為實現儒學現代化服務的,是為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服務的,是為推進中國社會現代化歷史進程服務的,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服務的。因而需要我們歷史地、客觀地去深入研究儒學的經典文獻,將儒學基本思想與封建專制制度、具體的社會管理形式區分開來,深入發掘儒學思想的現代價值,并以現代人群容易接受的方式廣泛傳播,幫助其學習、借鑒和躬身實踐。只有當儒學基本思想和儒學真精神能夠為當今社會大多數民眾所掌握,自覺接受其理念,自覺規范和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時,儒學的當代傳承與創新發展才能生生不息。本文使用“儒學的當代傳承與創新”一詞是為了與所謂的“現代新儒家”區別開來,明確儒學現代化應當承擔的使命及其任務。在儒學文化的當代傳承過程中,我們需要自覺抵制文化復古主義傾向,堅決維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歷史已經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革命性、建設性及其實現全人類解放的崇高理想是解決中國社會發展問題的最有力的思想武器。從社會文化發展角度看,傳統意義上的中國儒學文化長期處于“王官學”地位,雖然具有施行“仁政”實現社會和諧的理想,但在本質上是封建社會文化,是封建專制主義的御用文化,神化皇權,禁錮人性,頑固保守,抵御變革,扼殺社會新生力量,嚴重阻礙中國社會的發展進步。在中華民族遭遇外辱的近代歷史中,面對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中國傳統儒學并沒有發出振聾發聵的聲音,而是委曲求全、屈辱求存、割地賠款、喪權辱國。中國儒者的社會形象在儒學初興時期是“仁者”、“智者”、“士人”,是社會改良派和擁有廣博知識的社會精英人士的正面形象,“入朝美政,出則美俗”[3],具有推動社會變革、促進社會發展的超人力量和智慧。而到了中國封建社會后期,中國儒者的形象逐漸演變成酸儒、迂腐、不知人情世故不懂權變智謀卻又自命清高、死讀書讀死書、完全喪失行動能力、變成了社會寄生蟲的失意知識分子的落后的社會形象。

在中國社會現代化的進程中,繼續反對和肅清封建專制主義殘余影響是一項重要的歷史性任務。我們在儒學文化的當代傳承中就要分清大是大非,自覺站在反對封建主義的第一線,有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摒棄封建糟粕,而不是照單全收,成為被全社會批評和拋棄的對象。一些所謂的現代新儒家提倡儒學的政統、道統、學統“三統并建”[4],完全忽視了傳統儒學的歷史局限性,看不見儒學價值義理學說所蘊含的倡導社會改良和推動社會進步的儒家真精神,純粹是逆著歷史潮流而動,危害儒學現代化發展大局。

儒學文化是中華文明的主體,其價值觀體系是獨特的,是儒學宗師對中國政治、社會、家庭以及人生發展的理想性學說,具有穿越歷史時空隧道的無窮魅力,是社會正義和社會秩序的建設性力量。顯然,中國儒學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念能夠在社會主義的制度與文化環境中找到生存和發展的土壤。當代儒學應當是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不再是封建專制文化思想的載體。當代儒家也應當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與法制建設的推動者,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擁護者,而不再是封建專制主義和保守勢力的代表。保持儒學文化傳統的當代民眾則理所應當地應成為和諧社會、誠信社會的創造者,積極參與社會公共道德建設,發展社會先進生產力。

四、儒學文化的創新發展

儒學文化的現代化發展是中國社會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起到推動或延緩中國社會現代化歷史進程的巨大作用。但是,儒學文化的創新發展時至今日仍然會觸動一些人的敏感神經。

其一,儒學文化有著完整的思想學說體系,是否需要實現現代化,又能否實現現代化。認真回答當前社會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而且被社會廣大民眾接受,才不至于湮沒在浩瀚的歷史文獻之中。任何民族文化的生命力都在于保持開放的態度,與時俱進,不論我們愿意與否,自覺與否,中國儒學的現代化進程其實早在國門被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之后就開始了,而且至今仍在進行之中。

其二,中國傳統儒學在本質上是封建社會文化,是否還有必要實現現代化,又能否實現現代化。我們認為應當實事求是地看待中國儒學文化,將中國儒學所承載的民族優秀文化傳統與封建統治者的御用文化區分開來,有揚有棄,合理繼承。儒學文化至今仍為當今社會絕大多數中國人所接受,儒學現代化實在是一個繞不過去的時代課題,而且也正是因為其濃厚的封建思想和保守傾向,才使得儒學現代化乃至中國社會現代化具有相當的艱巨性。

其三,儒學文化具有價值理性,但沒有西方科學所具有的工具理性,也不具備現代社會的平等自由科學民主精神。儒學文化是否能夠與現代社會相融合,又能否實現現代化,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中國儒學是社會正義和社會秩序的建設性力量,社會改良和創新才是儒學真精神。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中國儒學能夠認清時代發展的大局,接納現代精神,實現創新發展。實現創新發展和實現現代化的新儒學仍是中國儒學,不會令其核心價值觀和基本思想消亡,但卻能夠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因此,在儒學文化的當代傳承過程中,實現儒學文化的創新發展是當今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責任,我們可以但不限于從以下四個方面開展創新:

第一,融合平等自由、科學民主、開放合作等現代精神,接納現代文明形式,實現儒學文化的創新發展。

現代精神與現代文明形式是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成果,當代儒學發展只有與時俱進,才能使中國當代儒學在本質上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從而完成儒學現代化這一歷史使命。為此,深入研究中國儒學的價值意義和概念范疇,從中引伸、提煉或者創造發展出與現代精神相符合的新意來,將現代精神和現代文明成果納入其中并接納現代文明形式,實現儒學基本思想的現代化。譬如“仁”,能夠包含“平等”、“自由”等新意,與現代精神相對接;“義”,能夠接納民族國家統一,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等新范疇;“智”,也能夠引伸出科學理性來,成為促進中國科技進步的思想動力;“禮”,能夠接納現代民主制度和人權思想、民族生存權和發展權等現代新概念;“信”,能夠包含社會契約與法制等現代精神內容。由此,中國儒學核心價值觀完全能夠與現代精神和現代文明制度形式水乳交融,繼往開來。

第二,在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過程中,在實現儒學基本思想現代化的基礎上,逐步確立當代儒家進行社會實踐的新典范。

中國儒學文化在個人修養、家庭倫理關系、社會交往、國家政治發展等方面具有杰出的成就,并為世界各國人民所推崇。在當今社會里,在實現儒學基本思想現代化的基礎上,檢討中國傳統儒學的行為規范準則,清除封建殘余,逐步確立當代儒家進行社會實踐的新典范,使其成為現代人群提高自我修養和處理各種事情時的一種參考標準,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有利于發展社會先進生產力,有利于建設和諧社會,促進中國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科學發展,并實現中國儒學現代化。當今社會矛盾重重,信仰危機,誠信危機,無一不在影響著中國改革開放大業,影響著中國社會現代化進程。為此,積極推動社會公共道德建設,確立當代儒家精神社會實踐的新典范,對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實現儒學現代化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三,推陳出新,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商業、科技進步和現代企業管理的一系列新思想,積極推動中國社會現代化進程。

重農輕商是中國傳統儒學的重要特征,反映了封建社會以農為本的社會經濟結構,是中國傳統儒學追求和實現民眾安居樂業的重要政策基礎。當代新儒商群體的出現,表明中國儒學文化在現代商業社會中同樣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能夠對中國社會現代化進程發揮積極的建設性作用。為此,在儒學文化的當代發展中,我們需要不斷推陳出新,在廣泛吸收世界各國先進經驗基礎上,積極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商業、科技進步和現代企業管理的一系列新思想,加快形成符合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特點的現代商業理念、科技進步理念和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卓有成效地構建中國現代商業文化,提高整個民族的科學素養,創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科學,打造中國當代先進文化的競爭力。

第四,創造性地運用中國儒學的核心價值觀,針對社會現實問題提出新的解決方案,積極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中國儒學是經世致用之學,秉承儒學宗師的社會抱負和政治理想,儒學文化的當代發展,應當時刻關注中國經濟社會乃至全世界社會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各類現象和問題,為中國社會現代化和世界發展作出新的貢獻。國家新近提出的“和平發展”戰略,創建和諧社會等一系列社會發展新對策都是儒學現代化發展的最新成果,是中國當代儒學文化的創新和發展??梢?儒學文化的當代傳承,并不是儒學傳統文化思想的機械式的簡單化的繼承與傳播,也不是與儒學現代化背道而馳的文化復古,而是一個融入現代精神的過程,一個創新發展的過程,這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意志。

[參考文獻]

[1] 孔 丘.論語[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2] 萬麗華.孟子[M].北京:中華書局,2006:291-292.

[3] 安繼民.荀子[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99.

[4] 羅義俊.牟宗三先生第三期儒學之概念與三統并建論[EB/OL].(2007-07-29)http://www.chinakongzi.org/rjwh/lzxd/200707/t20070729_2378064.htm.

Heritage and Innovation of Confucian Culture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OUYANG Xiang-e

(Section of Basic Courses, Three Gorges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ic Power, Yichang 443000, China)

Key words: Confucian culture; heritage; innovation

傳承文化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東北地區少數民族音樂的傳承與保護,是我國文化工作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文章從東北地區少數民族音樂的資源要素、傳承要點、保護要務三大理論層面,對這一重要課題進行了全方位、系列化、深層次的研究與論述。對于東北地區少數民族音樂的傳承與保護,既具有重要的理論思考價值,又具有重要的實踐參考作用。

【關鍵詞】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民族音樂;傳承

東北地區少數民族音樂,是我國民族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民族藝術與民族文化的瑰寶。東北地區少數民族音樂的傳承與保護,是我國文化工作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

然而,東北地區少數民族音樂傳承與保護本身,又是一項全方位、系列化、深層次的復雜系統工程。為此,本文將其分解為以下三個理論層面,進行分層次的系統化研究與論述,以便為東北地區少數民族音樂的傳承與保護,提供理性思辨與具體實踐的雙重參照系。

一.東北地區少數民族音樂的資源要素

東北地區少數民族音樂傳承與保護的第一個層面,是它的資源要素。

這一問題,實質上是摸清東北地區少數民族音樂的“家底”。只有摸清這一“家底”,才知道為什么要傳承保護?傳承保護什么?怎樣傳承保護?所以這是一個十分具體、十分精準、十分細致的工作。

具體而言,東北地區少數民族音樂的資源要素,有以下幾種:

(一)鄂倫春族音樂

鄂倫春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之一,史稱“俄羅春”、“俄樂春”、“俄倫春”、“使鹿部”、“棲林”等。主要居住在黑龍江省和內蒙。民族語言屬于阿爾泰語系滿一通古斯語族通古斯語支。無文字,使用漢字。建國前主要從事游獵,部分從事農業。雖然私有制確立,但仍保留某些原始公社的成分。信奉薩滿教。建國后實現定居,并建立了鄂倫春自治旗。鄂倫春族的音樂資源十分豐厚,其中主要是民間歌曲和說唱藝術。

1.贊達仁。是一種山歌,又分長調、短調兩種。長調贊達仁曲調高亢剛健、節奏自由,旋律緩慢而悠揚,唱詞即興創作。短調贊達仁節奏較規整,曲調平和、字腔統一,常用“那衣斯耶”、“尼庫呀洛”等襯詞,多采用羽調式。

2.呂日格仁。一種歌舞曲,節奏歡快活潑,無歌詞者較多,一領眾和,即興編詞,全用宮調式。

3薩滿調。說唱音樂,旋律簡單,節奏鮮明,樂句不多,以鼓伴奏。

(二)赫哲族音樂

赫哲族也是我國少數民族之一,是人口最少的民族,聚居于黑龍江省同江市的八岔、街津口兩個鄉和饒河縣的西林子鄉四排村等。族語屬阿爾泰語系滿一通古斯語族滿語支。無文字,用漢文。史稱“使犬部”、“魚皮部”、“黑斤”、“赫直”、“奇楞”等。建國前處于民族滅亡的邊緣,建國后重建家園。主要從事漁獵,信奉薩滿教。其音樂資源十分豐厚,主要是民間歌曲和說唱音樂。

1.嫁令闊。民歌,多用襯詞“赫呢哪”等。

2.天鵝歌舞調。是歌舞音樂。

3.依瑪堪。民間說唱音樂,無伴奏,干說干唱。

4.薩滿調。說唱音樂,以鼓伴奏。

此外,東北地區少數民族音樂還有滿族、達斡爾族、韓鮮族等音樂,限于篇幅,不一一贅述。

二.東北地區少數民族音樂傳承保護的要點

東北地區少數民族音樂傳承與保護的第二個層面,是它的要點。其主要要點有以下幾點:

(一)以傳承人為核心

東北地區少數民族音樂,以民間藝人口傳心授的方式代代相傳,其傳承人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東北地區少數民族音樂的傳承與保護,也必須以傳承人為核心。例如赫哲族音樂傳承人葛玉霞、鄂倫春族音樂傳承人莫寶鳳等,都亟待保護。

(二)以資料為載體

東北地區少數民族音樂,大多數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范疇,口口相傳,文獻資料與藝術資料亟待收集、整理,包括曲譜、文本、錄音資料、錄像資料等等,要做大量細致的工作。

(三)以活動為支撐

東北地區少數民族音樂的傳承與保護,必須以活動為支撐和保證,例如舉辦傳承人收徒活動、辦班傳授活動等,使東北地區少數民族音樂得以切實的傳承與保護。

三.東北地區少數民族音樂傳承保護的要務

東北地區少數民族音樂的傳承與保護,必須以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思想為指導,真抓實十,務收實效。其具體要務是:

(一)組織落實

要建立專門的少數民族音樂傳承保護的組織,設立專兼職人員,專門從事此項_T作。并實行目標責任制,層層落實,跟蹤問效。

(二)資金落實

要建立少數民族音樂傳承保護的專項資金,??顚S?,為少數民族音樂傳承保護提供可靠的資金支持。

(三)活動落實

要落實少數民族音樂傳承保護的工作場所、辦公設備,并確保傳承保護工作各項活動的具體落實。

傳承文化論文范文第4篇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華兒女共有的精神家園

一個不記得來路的民族,是沒有出路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獨樹一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在建設家園的奮斗中開展的精神活動、形成的理性思維、積淀的文化成果,是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和獨特的精神標識,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卓然屹立的堅實根基。

在人類歷史流變中,任何一個民族走過的路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中華民族能夠在順境中從容淡定、在逆境中奮進崛起,從根本上說,就是因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持久涵養。特別是貫穿其中的思想理念、傳統美德、人文精神,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思想理念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骨骼”,從根本上決定著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性格稟賦、民族特性,架構起中華兒女的心靈空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整體性思維,“五行”相生、太虛即氣的樸素唯物主義,陰陽相對、陽生陰長的樸素辯證法,茍日新日日新、與時俱進的世界觀,尚和合、求大同的社會追求,實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實踐觀點等,已經深入中華兒女的思想意識深處。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經絡”,維系著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團結統一,維系著泱泱大國的社會秩序,維系著中華兒女的共同情感。在中華民族的價值體系中,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舍生取義、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優良品格,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標注著傳統文化的鮮明底色,為今天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人文精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血肉”,極大激發了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展現了中華民族生活世界的豐富性多樣性獨特性。崇尚仁愛、堅守正義的為人之道,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修齊治平、兼濟天下的理想抱負,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進取精神,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觀念,兼收并蓄、開放包容的博大胸懷,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滋養了中華民族獨特豐富的文學藝術、科學技術、人文學術,為人類文明史增添了厚重的中國色彩和中國氣質??梢哉f,思想理念、傳統美德、人文精神這三個方面相互貫通、互為支撐,共同構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統一體。今天,我們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應當在這些主要內容上下功夫,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精華滋養當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智慧提振當代中國人的精神力量,增強中華兒女做中國人的骨氣、志氣和底氣。

中國共產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習近平總書記立足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對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鮮明提出堅定文化自信的根本要求,深刻揭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地位作用,梳理概括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源流、思想精華和鮮明特質,集中闡明了我們黨對待傳統文化的立場態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科學回答了傳統文化“從哪里來、向哪里去”和“傳承什么、怎樣傳承”等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是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豐富發展,是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集中體現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鮮明文化觀,充分反映了我們黨高度的文化自覺、堅定的文化自信和強烈的文化擔當。黨中央下發的《意見》,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對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明確了總體要求、方針原則、重點任務、保障措施,是傳承中華文脈、推動中華文化現代化的戰略舉措,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文化宣言,必將在中華文化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二、把握好馬克思主義和儒家思想的關系,堅持以客觀科學禮敬的態度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堅持什么樣的立場、采取什么樣的態度,是傳承發展傳統文化的首要問題。近年來,社會各界對傳承發展傳統文化熱情很高,同時也存在一些理解偏差和錯誤認識。比如,有人認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是搞尊孔復古,有人借機提出“以儒代馬”,認為應該把馬克思主義請下指導地位,主張用儒家思想來治理國家、治理社會。這些觀點毫無疑問是錯誤的。如何認識和把握馬克思主義與儒家思想的關系,是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可回避的根本問題,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必須回答和解決的重大課題。

1.充分認識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文化的選擇。馬克思主義是在近現代社會化大生產、人類社會全球大視野條件下產生的理論,是迄今為止最科學、最嚴謹、最有生命力的思想體系。馬克思主義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為人們觀察世界、分析問題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為廣大人民實現解放、謀求幸福、追求理想提供了科學行動指南。馬克思主義進入中國并確立指導地位,經歷了長期的實踐檢驗,是各種主義和主張競技中的優勝者。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深刻結合,包括同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的深刻結合,也包括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刻結合。一方面,馬克思主義進入中國,成功地走出了一條中國化道路,既在吸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中創新發展,也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添了新的科學元素,激活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優秀基因,孕育了光輝的革命文化、發展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另一方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樸素唯物主義、樸素辯證法、樸素進步歷史觀等,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落地生根提供了適宜的文化土壤,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梢哉f,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近代以來我國發展歷程賦予的必然性,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文化的選擇。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必須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動搖,繼續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

2.辯證看待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傳統文化的優長和局限。儒家思想蘊藏著豐富的思想哲理和道德資源,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歷史上對形成和維護我國團結統一的政治局面,對形成和鞏固多民族和合一體的大家庭,對形成和豐富中華民族精神,對激勵中華兒女維護民族獨立、反抗外來侵略,對推動中國社會發展進步、促進中國社會利益和社會關系平衡,都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毛澤東同志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指出,“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這對于指導當前的偉大的運動,是有重要的幫助的”。我們黨十分注重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吸取養分。比如,“實事求是”就是毛澤東同志從歷史典故中擷取出來,創造性地用以概括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和靈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就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協和萬邦”“天下大同”等思想的創新發展。同時也要看到,儒家思想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產生的,不可避免會受到當時人們的認識水平、時代條件、社會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約和影響,也不可避免會存在陳舊過時或已成為糟粕性的東西,這正是它不能從根本上挽救近代中國積貧積弱歷史危局的重要原因。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包括儒家思想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更好地延續下去、獲得新的生命力,必須順應時代、向前展望,在保持自身特質、優長的同時,突破自身局限、揚棄那些不合時宜的內容,以科學的理論校正發展方向,以開放的胸襟吸收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只有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來鑒別、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才能不斷開創中華文化現代化的新生面。

3.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客觀科學禮敬地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黨中央下發的《意見》,對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出了明確要求,反映了我們黨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鮮明態度,概括起來就是“客觀、科學、禮敬”??陀^,就是要認識到傳統文化中精華與糟粕混雜、積極與消極并存,不照搬復制,不簡單否定,堅持全面地、歷史地、辯證地看待傳統文化??茖W,就是要尊重文化發展規律,結合新的時代和實踐要求進行正確取舍,推動傳統文化揚棄繼承、轉化創新,更好地融入當下、服務今人。禮敬,就是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敬重和珍視先人創造的優秀精神文化財富,挖掘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堅決維護中華文化的民族性和獨特性。“客觀、科學、禮敬”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態度、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只有堅持以這種態度和方法對待傳統文化,才能更好地傳承文化基因,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往開來、發揚光大。

三、把握好“守”和“變”的關系,堅持在揚棄繼承中大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轉化創新

這些年,人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識日益加深,追溯文化源流,矚望文化振興,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取得了很大進展。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守”“變”錯位現象。比如復古泥古問題,重表象、輕實質問題,庸俗化功利化問題等。解決這些問題,關鍵是要把

握好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守”和“變”的關系,拿出有力舉措、扎實做好各項工作,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沿著正確道路往前推進。

1.全面貫徹落實“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基本方針。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經世代傳承積淀,又在不斷推陳出新中賡續綿延。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工作時提出,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努力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2014年2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進一步提出,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此后,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反復強調要堅持這一基本方針。“兩創”方針與我們黨倡導的“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等一脈相承、一以貫之,同時又結合新的時代要求作出了新的理論概括,是我們正確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總開關,也是新形勢下處理“守”和“變”關系的科學指南。“兩創”方針與“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二為”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雙百”方針各有側重、相輔相成,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其中,“二為”方向深刻回答了文化發展的目標方向問題,“雙百”“兩創”方針深刻回答了文化發展的路徑方法問題,三者都是管根本、管長遠的,集中體現了我們黨對文化建設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黨中央印發的《意見》,把“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寫入指導思想,作為必須遵循的方針原則。要深刻領會“兩創”方針的重大意義、基本內涵和實踐要求,用以指導傳承發展傳統文化的全部工作。

2.堅持實踐標準,做到揚棄繼承、轉化創新。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落實到工作上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怎樣“守”的問題,一個是怎樣“變”的問題。歸結起來就是,“揚棄繼承、轉化創新”。揚棄繼承,就是尊重文化發展規律,堅持不忘本根、辯證取舍,有鑒別地加以對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守住中華文化本根,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只有揚棄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才能充分挖掘,價值才能充分顯現,生命力才會充分激發。比如,“孝”在傳統文化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許多封建統治者都強調“孝治天下”,今天“孝”仍然是我們倡導的傳統美德,但類似“郭巨埋兒”式的愚孝,有悖人性、有違法律,就應該摒棄。轉化創新,就是著眼服務當代、面向未來,堅持古為今用、守正開新,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加以補充、拓展、完善,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現形式,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充分弘揚,為今人所取、為今人所用。比如,我們立足社會主義的本質和實踐,創新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修齊治平”“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忠恕之道”等向上向善的思想價值,為形成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相統一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有益借鑒。需要強調的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只有適應深刻變化的時代和日新月異的中國,才能獲得持久的生命力,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文化支撐。因此,無論是繼承還是創新傳統文化,都要突出實踐標準,主要看能不能解決今天中國的問題和需求,能不能回應時代的課題和挑戰,能不能轉化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有益精神財富。要通過揚棄繼承、轉化創新,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有利于解決現實問題的文化,有利于助推社會發展的文化,有利于培育時代精神和時代新人的文化。

3.抓住重點環節,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實文化相融相通。只有從基礎工作做起、從每件事情抓起,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才能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具體來說,就是要形成以研究梳理為基礎、以“四個融入”為支撐的工作布局。

做好研究梳理這項基礎工作,萃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精華。傳統文化浩如煙海、極大豐富,之所以能夠綿延不絕地繼承下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自古就有研究、梳理和總結文化遺產的優良傳統。漢代整理古籍、編撰形成我國最早的圖書目錄《別錄》,唐代組織整理經學經文形成儒學經典《五經正義》,明代編纂的《永樂大典》,清代編纂的《四庫全書》,都是古代文獻的集大成者。這些整理工作,雖然有其歷史局限,但對文化傳承都作出了重要貢獻?,F在,我們的物質資源比較充裕,技術手段更為先進,有更好的條件開展傳統文化資源的整理梳理工作。首先要摸清我們的文化家底,深入推進文化遺產保護、古村落保護、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編撰等工程,盡快啟動中華文化資源普查、國家古籍保護等工程,分門別類穩步實施。要加強對傳統文化的研究,組織更多力量、投入更多精力,做好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工作,校正和深化我們對歷史文化的認知。需要強調的是,我們今天的研究梳理,目的是萃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精華,在浩瀚的文化遺產中把那些具有代表性、富有當代價值的文化內容挖掘出來,使其中的精華閃亮起來,而不是重復地搞規模浩大、大而全的古籍編纂工作。

抓好四個方面的結合融入,激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活力。一是融入國民教育。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貫穿國民教育始終,貫穿于啟蒙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各領域,進入課堂教學和教材體系,提升青少年的傳統文化涵養。把知識教育和文化熏陶結合起來,推動戲曲、書法、武術等進校園,讓青少年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沐浴中成長。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社會普及,發揮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等文化場所作用,推出更多“中國詩詞大會”這樣的節目欄目,廣泛開展“經典誦讀”等實踐活動,為人們傳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便利條件。二是融入道德建設。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道德教化資源,進行合乎時代精神的闡發運用,使之成為涵養主流價值、涵育美德善行的重要源泉。大力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將其納入思想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創建全過程,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不斷深化孝老愛親教育、誠信教育、勤勞節儉教育,培養傳承優良家風校訓、企業精神、新鄉賢文化,培育積極健康的社會風尚。三是融入文化創造。珍視先人創造的寶貴遺產,加強對中華詩詞、書法繪畫、音樂舞蹈、曲藝雜技等傳統文學藝術的扶持,著力振興傳統戲曲,積極發展民族民間文化,重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善于從傳統文化中提煉題材、激發靈感、汲取養分,創作更多體現中華文化精髓、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優秀作品,使當代文藝創作具有更加鮮明的中國風格。四是融入生產生活。強化實踐養成,注重把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貫穿融入到人們生產生活各個方面,與法律法規、節日慶典、禮儀規范、民風民俗相銜接,與文藝體育、旅游休閑、飲食醫藥、服裝服飾相結合,讓傳統文化內涵更好地融入生活場景。弘揚中國傳統建筑美學,鼓勵建筑設計繼承創新,重現中國建筑之美,延續城市文脈、建設美麗鄉村,讓人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四、把握好“中”和“外”的關系,堅持在交流互鑒中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中華文化是在中國大地上產生的,也是在同其他國家、其他民族文化不斷交流互鑒中發展的。張騫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鑒真東渡、鄭和下西洋等,都彰顯了中華文化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氣度。近代以來,伴隨民族興衰和國運沉浮,傳統文化遭遇空前危機,文化上“中”和“外”的關系變得復雜。當前主要存在兩種錯誤傾向,一種是唯洋是舉、唯洋是從,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過時落后,不如西方文化;另一種是故步自封、盲目排外,以復興傳統文化之名貶抑外來優秀文化、抵制外來優秀文化。正確處理“中”和“外”的關系,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既立足本土,始終保持對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又面向世界,在汲取各種文明養分中實現創新發展。

1.不忘本來,始終保持中華文化的民族性。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長期以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是以與生俱來的民族特色,以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卓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綻放奪目的光彩。體現中國獨特思想智慧的《論語》《道德經》《孫子兵法》等在海外有深遠影響。中國傳統戲曲,舞臺上只有一桌二椅,卻能夠“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軍萬馬”,這種寫意的美學品格在世界上也是獨樹一幟的。在與世界不同文明對話中,我們必須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以我為主,保持中華文化的民族性,使中國精神、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在文化傳承中生生不息。

2.吸收外來,廣泛借鑒各國文化優秀成果。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每種文化都有自己的本色、長處、優點,都有值得學習借鑒的地方。佛教產生于古代印度,傳入中國后,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逐步融合發展,最終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給中國人的宗教信仰、哲學觀念、文學藝術、禮儀習俗等留下深刻影響。近現代以來,中華文化和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鑒更加廣泛。從文藝領域看,中國近現代的繪畫、電影、話劇等,既借鑒了國外的有益元素,又進行了民族化的創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比如,著名畫家徐悲鴻,就是借鑒了西方油畫的技法,講求光線、造型和對人體解剖結構、骨骼的準確把握,開辟了中國畫新的藝術境界。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當今中國是開放的中國,中外文化交流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展開。我們只有敞開胸襟、放眼世界,廣泛借鑒吸收各國各民族思想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使其長處和精華為我所用,才能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3.面向未來,努力構建人類文明共同體。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提高,中國在當今世界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全球治理中越來越體現大國責任和擔當,我們的發展道路、價值理念、制度模式影響日益增強,國際社會對創造“中國奇跡”的中華文化興趣與日俱增。同時也要看到,中華文化的傳播力影響力與我國經濟實力和大國地位還不相稱,文化走出去與經濟走出去還沒有形成相應的匹配。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就應當不斷提高文化對外開放水平,統籌好文化交流、文化傳播、文化貿易,著力傳播中國價值觀念,打造中華文化品牌,讓世界了解一個文化的中國、多彩的中國、博大的中國。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大國,理應有高度的擔當意識,有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寬廣胸襟,圍繞破解人類社會共同難題和開創人類世界美好未來,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思想資源挖掘出來、傳播出去,為全球治理貢獻更多中國智慧、提供更多中國方案,與其他文化一道攜手推進人類文明發展進步。

古往今來,任何一個大國的發展進程,既是經濟總量、科技力量等硬實力提高的過程,也是價值觀念、思想文化等軟實力提升的過程。當前,我國正處在由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關鍵時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們只有堅定文化自信,扎根腳下這塊生于斯、長于斯的土地,大力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延續中華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才能做好今天的事業并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選自2017年第8期《求是》)

傳承文化論文范文第5篇

2、高校黨建工作中傳承紅色基因的思考

3、新時代高校特色校園文化構建的研究與實踐

4、探析延安紅色文化傳承的路徑

5、論紅色文化的意識形態價值

6、新時代背景下紅色文化的傳承研究

7、新型城鎮化與中國城市發展模式的人文轉型

8、高職藝術設計類人才培養融入地方文化的研究與實踐

9、中國文化與上海世博會

10、新時期山東紅色基因傳承發展的現狀、問題和路徑研究

11、生態文化在生態城市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

12、中共浙江省委關于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大力推進文化強省建設的決定

13、河南文化強省發展戰略研究

14、中國共產黨推動紅色文化發展的歷史進程及其啟示

15、新時代中飛院傳承紅色基因路徑探究

16、大學生弘揚和傳承紅色文化的路徑探析

17、新時代文化自信的多角度探析

18、厘清文化資本的內涵等

19、我國文旅融合相關政策研究

20、紅色文化與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

21、文化自信與新時代中國文化發展的哲學對話

22、慶陽紅色文化遺產的繼承和弘揚

23、傳承桂北紅色基因增強文化自信的路徑思考 ?

24、價值理性的回歸:民族社區旅游發展中文化傳承功能的升級演進

25、桂西南邊境地區紅色文化資源利用現狀分析

26、貴州岑鞏儺的現代展演及相關思考

27、傳統民間文化在鄉村文化禮堂中的傳承研究

28、新時代鄉村文化資源傳承的路徑創新研究

29、設計是社會文化的創造硬核

30、湘西地區紅色家風的整理與傳承

31、文化生態學視野下中國紅色文化的當代發展

32、博物館的發展和產業活動芻議

33、紅色基因傳承與思政類社團建設相結合初探

34、高校紅色文化教育“三位一體”新模式探索

35、廣西革命文化藝術再現歷史與策略初探

36、泰州長江文化資源挖掘與傳承思考

37、高校紅色基因傳承現狀及對策研究

38、淺議圖書館如何傳承紅色基因

39、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

40、語言文字與傳統文化公益講堂建設研究

41、地域文化特色在展覽設計中的表達——從展覽實踐談起

4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融入黨的建設

43、傳唱紅色歌曲與弘揚紅色文化探索

44、試論高中教育傳承紅色基因的路徑

45、以辯證思維推進文化建設

46、陜甘片區紅色文化遺產的價值挖掘研究

47、紅色資源報道的激勵效應

48、沂蒙地區紅色文創產品設計研究

49、從建筑規劃視域探討提升紅色文化的傳承

上一篇:中華文化論文下一篇:中西方文化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