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熱點事件范文

2023-09-10

熱點事件范文第1篇

我國重大外交行動

一、【背景材料】

2013年10月8日,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閉幕,會議發表了《活力亞太,全球引擎——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宣言》和《支持多邊貿易體制和世界貿易組織第九屆部長級會議聲明》,承諾加強政策協調和多邊貿易體制,推進區域一體化進程,深化互聯互通等領域合作,共同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領導人就一系列戰略要點達成一致。來自亞太經合組織21個成員的領導人或代表出席了會議。會議的主題是“活力亞太,全球引擎”,主要議題包括實現茂物目標、可持續和公平增長、亞太互聯互通等。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并發表講話,提出構建覆蓋太平洋兩岸的亞太互聯互通格局。

2013年10月10日上午,第八屆東亞峰會在文萊首都斯里巴加灣市召開,東盟及其8個對話伙伴國領導人就地區合作問題進行討論。文萊蘇丹哈桑納爾·博爾基亞在峰會開幕式上致辭說,保障可持續的糧食安全是東亞地區今后一項長期的工作,這對于本地區人民生活和其他許多重要領域具有直接影響。本次峰會的重要議題包括糧食及能源安全、氣候變化、疾病控制和災害管理等。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日在文萊斯里巴加灣市出席第八屆東亞峰會并發表講話。李克強在講話中說,東亞峰會成立八年來,秉持東亞合作的開放包容精神,已成為連接東亞、亞太國家的重要橋梁。峰會結束時將發表一份主席聲明。

二、【政治命題點】

1.從經濟生活角度說明習近平提出構建覆蓋太平洋兩岸的亞太互聯互通格局的依據。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基本趨勢。適應經濟全球化,亞太經合組織通過互聯互通促進了區域內資源配置效率,有利于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對各國經濟產生積極的影響。

2.運用有關經濟生活知識,說明為什么要提高我國的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

(1)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面向世界。我國注重與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交流與合作,并在APEC框架內發揮著建設性作用。我國開放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為促進亞洲和世界經濟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

(2)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加強政策協調和多邊貿易體制,推進區域一體化進程,深化互聯互通等領域合作,需要各國分工越來越細,經濟聯系越來越緊密,共同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

3.從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構建覆蓋太平洋兩岸的亞太互聯互通格局的必要性。

(1)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構建覆蓋太平洋兩岸的亞太互聯互通格局,以此帶動建設各次區域經濟走廊,保障本地區生產要素自由流通,穩步提升太平洋兩岸成員協同發展水平,實現一體化。這些都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2)國家利益是一國對外活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構建覆蓋太平洋兩岸的亞太互聯互通格局,深化我國與成員國之間的經濟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首先要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增強我國綜合國力,提高我國國際地位。

4.運用有關哲學知識,分析如何構建覆蓋太平洋兩岸的亞太互聯互通格局。

(1)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構建覆蓋太平洋兩岸的亞太互聯互通格局,必須堅持整體和部分的統一,用系統優化的方法把政府、私營部門、國際機構聯系起來,統籌考慮。

(2)堅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ヂ摶ネㄒe極創造條件,打通制約互聯互通建設的瓶頸,創新投融資伙伴關系,積極探索拓展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渠道。

(3)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構建覆蓋太平洋兩岸的亞太互聯互通格局,既要看到優勢,看到互聯互通的有利條件,又要看到制約互聯互通建設的瓶頸,改善薄弱環節。

三、【跟蹤試題】

1.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構建覆蓋太平洋兩岸的亞太互聯互通格局,以此帶動建設各次區域經濟走廊,進而打造涵蓋21個經濟體、28億人口的亞太大市場,保障本地區生產要素自由流通,穩步提升太平洋兩岸成員協同發展水平,實現一體化。構建覆蓋太平洋兩岸的亞太互聯互通格局的政治生活依據是:

A.地區沖突增加,世界面臨核威脅

B.國際恐怖主義猖獗

C.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D.環境污染問題嚴重

2.構建覆蓋太平洋兩岸的亞太互聯互通格有利于:

①深化我國與成員國之間的經濟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②有利于我國與成員國建立長期結盟友好關系 ③有利于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④增強我國綜合國力、提高我國國際地位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3.習近平主席這次出訪是我國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東南亞和亞太方向開展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動,推動中國與印尼、馬來西亞關系進入新階段,確立中國與東盟各國關系的新目標,引導亞太經合組織取得新發展,展現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前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外交活動表明:

A.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立足點

C.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

D.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

2013年10月10日第八屆東亞峰會在文萊首都斯里巴加灣市閉幕,會議發表了《第八屆東亞峰會主席聲明》和《東亞峰會關于糧食安全的宣言》。峰會重點討論了糧食安全、能源安全、氣候變化、災害管理、流行病控制,以及國際熱點及地區問題等,并達成廣泛共識。據此回答4—5題。

4.各國之所以能對上述問題達成共識。是因為:

A.國家性質決定國家關系

B.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

C.東亞各國的根本利益已經一致

D.國家關系是不斷變化發展的

5.上述材料體現的哲理是:

①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②要著重把握主要矛盾③要抓主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④要堅持共性與個性的統一

A.①②B.②③④

C.②④D.③④

6.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構建覆蓋太平洋兩岸的亞太互聯互通格局。他指出,亞太經合組織要順應潮流,做好互聯互通這篇大文章。要打通制約互聯互通建設的瓶頸,建立政府、私營部門、國際機構廣泛參與的投融資伙伴關系。中國愿意積極探索拓展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渠道,倡議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依據唯物辯證法的觀點和要求,說明如何構建覆蓋太平洋兩岸的亞太互聯互通格局。

7.李克強總理在第八屆東亞峰會上的講話時指出:“東亞許多國家都使用筷子,一根筷子很難吃著東西,兩根筷子一起用才能夾到食物,一把筷子捆在一起就不易折斷。每個峰會成員國對地區的安全穩定都負有責任?;バ殴泊媸俏覀児餐睦砟?,也是世界前進的趨勢。”

熱點事件范文第2篇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 發布時間:2012-02-20

本報訊(記者黃英男)2月18日,北京大學公民社會研究中心發布2011年度公民社會十大事件,其中廣東烏坎事件以45票全票通過位列榜首,郭美美風波、中非希望工程引發爭議等四件涉及公益領域事件位列其中。

郭美美風波專家呼吁找出問題答案

從2009年起,北大公民社會研究中心每年都組織專家評選年度中國公民社會十大事件,內容涵蓋公益慈善、公共事件(包括公共災難)、公民事件(包括公民災難)和公共政策四大領域。而隨著汶川地震后,中國公眾對公益慈善事件的參與和關注度加大,中國公益事業也逐漸進入現代式發展,加之公益領域事件頻發,每年十大事件中都有30%左右比重的公益事件入選。

從歷次年度公民社會十大事件評選結果來看,從2009年的“5·12地震捐資去向”到“《慈善法》進入立法程序”;從2010年的“玉樹地震善款被要求‘匯繳’”到“曹德旺‘對賭協議’成就慈善問責第一單”。每年上榜的公益慈善事件既包含了對行業不良現狀的揭示,也有對公益創新和制度進步的激賞。

在本屆年度事件評選過程中,廣東烏坎事件以45票全票通過位列榜首,其次則為“郭美美事件風波”;同時入選十大事件名單的公益事件還有:位列第4位的“免費午餐”,被稱之為民間社會設置公共議程的典范;位列第9位的“中非希望工程事件”,專家評價此事件引發中國NGO國際化爭議,民間辯論展現出了社會轉型內外壓力。此外, 對民間公益組織發展標志著重大利好消息的“廣東省出臺社會組織培育和管理方案”在此次評選中位列第7位,此舉措將為諸多存活在民間的公益組織提供政策上的便利和發展空間。

“如果說2008年被歷史標定為中國公民社會的啟動元年,那么2011年就是中國公民社會的建設元年。”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楊團指出,中國公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公民熱忱和個體的權利自覺,通過公益慈善、公共事件、公民事件、公共政策四個領域,認真積極地投入到社會建設中去。

對于名列第二位的郭美美事件,專家評價為:“郭美美”的個人際遇觸動公益進化論之大命題,引爆慈善領域的官民矛盾,質疑掀動社會大辯論,推動慈善公益從邊緣進入公共生活的中心,預示著社會的成長。紅會嘗試商業操作,固然有其苦心,如何以專業運作卸除官辦色彩?如何借自身進步不負大眾信托?問題昭然若揭,答案不能懸而不決。

中非希望工程與企業合作需做盡職調查

在此次評選的候選事件中,未能最終入選的“全球基金凍結對華資助”與“中非希望工程”兩件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全球基金凍結對華資助”的原因之一即是因為中國已被定義為“中等以上收入國家”,這標志著中國自身實力的強大,因此無法再申請2013年以后全球基金項目;而后一件事,則是崛起的中國走出國門在其他一些貧困國家 1 開展公益項目。

中非希望工程究竟問題何在?在中國自身基礎教育尚存諸多艱難的同時,中非希望工程的存在是否符合事宜?這仍是當下許多人爭論的焦點。當天與會專家就此表達了各自的看法。

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執行秘書長竇瑞剛當天表示:對于中非希望工程,公眾質疑的癥結是青基會用希望工程這個在中國有幾十年巨大聲譽的大品牌為一個沒有完全搞清楚的企業背書,基金會的品牌是最重要的價值所在,基金會如果與企業合作就是兩個品牌的彼此背書,所以,基金會應該在合作之前對商業合作伙伴啟動必要的盡職調查,避免因為企業的問題出現對公益組織和公益項目的傷害。

對應此種質疑的回答是:去年底,24家基金會率先加入《公益與商業合作九大行為準則》自律行動,行為準則的第三條內容是:公益組織與商業組織建立伙伴關系之前,應對商業合作伙伴啟動必要的盡職調查,以避免商業合作對公益組織造成任何負面影響。

而對于中非希望工程項目在當下的中國是否有其實施的必要性,專家則表達了肯定的意見。

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金錦萍表示:一方面,非洲的教育狀況的確非??皯n,很多小學沒有校舍、不通路、不通車,有需要救助的現實需要;另一方面,對中國企業來講,進入非洲從事公益事業,這首先是承擔社會責任的表現,同時也便于和當地社區之間形成友好的關系。北京大學法學院在“中非希望工程”事件受到社會質疑后,對項目進行了獨立的第三方評估,評估結果顯示:目標以及實施符合青基會和希望工程的宗旨和使命,與目標群體的需求一致;項目資金的籌集和管理使用等方面符合法律法規、基金會章程的規定和雙方捐贈協議的約定。

前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時曾在致辭中說:“今天,每個人都知道世界上貧富之間的鴻溝,都知道這道鴻溝使一窮二白的人付出多大的代價。他們與我們一樣,應當享有人的尊嚴、基本自由、安全、食物和教育。這代價不只由他們承擔,我們所有人都要承擔。”

“我們總是說是不是等中國所有的問題解決了,我們才走出國門?還是說我們本身就認為所有人類的苦難本身就是一體的?”金錦萍最后問道。

◎2011公民社會十大事件榜單

烏坎事件彰顯基層治理困境,官民對話協商化解沖突

專家點評:在矛盾激化后,由于政府積極介入和信息公開,建立了有效的對話協商機制,將社會維穩與民眾維權統一起來,成功化解社會矛盾,避免了行政力簡單化處置的傾向。該事件對矛盾凸顯期的中國社會、政治結構帶來深層次影響,也為政府部門的科學判斷和沖突管理提供了成功樣本。

“郭美美”風波考問紅會,引發官民慈善大討論

專家點評:“郭美美”的個人際遇觸動公益進化論之大命題。“郭美美”引爆慈善領域的官民矛盾,質疑掀動社會大辯論,推動慈善公益從邊緣進入公共生活的中心,預 2 示著社會的成長。紅會嘗試商業操作,固然有其苦心,如何以專業運作卸除官辦色彩?如何借自身進步不負大眾信托?問題昭然若揭,答案不能懸而不決。

溫州動車事件

專家點評:溫州動車事件中的民間表現,既顯示出社會對于生命的敬重與悲憫,更彰顯問責政府的權利覺醒。借助網絡平臺傳達理性訴求,已經成為一股不可阻擋的潮流。

免費午餐:民間社會設置公共議程的典范

專家點評:免費午餐由網絡動議最終得到政府呼應,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計劃得以全面啟動。其價值不僅在于利用網絡為動員和行動的工具,開啟社會公益新模式;更重要的價值則在于,在公共議程長期由政府全面主導的歷史傳統下,公共議程首次由民間引導,社會發酵而得到政府的良性互動實屬罕見。這固然顯示出政府順應民意的開明,更顯示了中國民間社會的日益理性成熟。

PM2.5檢測納入國家標準,公民行動爭取環境權

專家點評:大眾相互動員,不迷信權威,焦點始終執著于修訂法規以接納民意。同時,政府修正立場,承認大眾立場的合法性,在修法中及時響應,權利主張與權力協調誠實配套。

小悅悅事件,叩問公民道德困境

專家點評:2011年,對道德淪喪的批判及對社會良知的呼喚再不會比這更強烈了,但當普遍性的反思都在譴責社會而不求諸己心時,“公民”又何在?唯一介草民陳賢妹的樸素一抱,成就了中國良心的最后救贖。

廣東省出臺社會組織培育和管理方案,民間組織發展迎春盼夏

專家點評:社會穩定,要靠培育和管理兩條腿走路。廣東省此舉為民間組織的獨立發展提供了新的平臺,也為反思政府職能定位帶來契機。

甘肅悲劇影響公共決策,校車安全條例草案公布

專家點評:校車悲劇及引發的討論,集中體現了對公共安全的公眾焦慮。從事故追責、體制問責到公民捐獻校車爭議的多個方面,公眾在此次危機事件中的發言最終影響了公共政策。

“中非希望工程”引發中國NGO國際化爭議,民間辯論展現社會轉型內外壓力 專家點評:公益的目的之一在于盡最大力量幫助弱勢群體,實現公共利益,此一宗旨無分國族內外。但現實中的公益運作,往往有政府部門、社會組織與企業等多重角色參與其中,權責不明、問責困難,也說明中國社會組織與政府組織的職能規范化亟待解決?,F代公益的理念價值可以申述闡明,民間輿論的內在訴求也自有邏輯。如何在援外與安內之間找到更為恰適的路線步驟圖,考驗的是我們時代公益人的公民智慧和努力。

10 3 “社會管理”進入國家話語,社會管理創新進程全面啟動

熱點事件范文第3篇

新年鐘聲敲響,安全警鐘緊跟其后,如此響亮,如此痛徹心扉。2014年12月31日晚23時35分許,上海外灘陳毅廣場發生民眾擁擠踩踏事故。截至目前,官方通報已致36人死亡,47人受傷。不成想,上海外灘的跨年倒計時,竟成一些人的生命倒計時。

延伸閱讀:上海踩踏事故,敲響新一年安全警鐘。上海踩踏周年祭:飽含敬畏,仰仗慈悲

二、反腐、紅色通緝令追逃

2015年第一個工作日,一只“老虎”應聲落馬,他就是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楊衛澤仕途折戟,標志著中央紀委打響了2015年反腐第一槍——槍聲果決、尖銳、急促,在2014年反腐脈動持續釋放之后,它以沖天一響警醒各級干部:時序更迭、歲月流轉,但是反腐敗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誰都不要心存僥幸,計算不出事的概率;誰都不要放松要求,存有進了保險箱的幻覺。4月22日,按照“天網”行動統一部署,國際刑警組織中國國家中心局集中公布了針對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國家工作人員、重要腐敗案件涉案人等人員的紅色通緝令。通緝令顯示,在外逃人員可能逃往的國家和地區之中,逃往美國的最多。悉數公布,說明我國對相關外逃人員的情況盡在掌握之中,不僅可震懾外逃人員,也為國內意欲外逃的人員敲響警鐘。同時,還能動員公眾參與追逃。另一方面也提醒我們的監管部門要加大力度監管,不讓人員外逃得逞。

延伸閱讀:中紀委發布紅色通緝令,不乏知名人士。紅色通緝令,反腐由國內走向國際

三、亞投行正式成立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簽署儀式系列活動將于6月29日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出席簽署儀式的意向創始成員國代表團團長,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其間的亞投行特別財長會發表書面致辭。作為中國倡議設立的亞洲區域新多邊開發機構,亞投行的籌建始于2014年,于2015年12月25日正式成立,全球迎來首個由中國倡議設立的多邊金融機構。截至12月25日,1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已批準亞投行協定并提交批準書,股份總和占比達到50.1%。

延伸閱讀:世界需要亞投行 亞投行需要世界亞投行應是創新型發展銀行亞投行符合整個亞洲愿望

四、“東方之星”沉船

6月1日深夜,“東方之星”客船在長江湖北監利段傾覆,引發舉國關注。再沒有什么,比生命更值得珍貴。“對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負責”,“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堅持把救人放在第一位”,中央的聲音,救援的力量,緊迫而堅定。沉船百米外的岸邊,暴雨將灘涂化為澤國,怎樣讓后續的切割、轉運更加順利?200余名武警官兵,冒雨奮戰27小時,在江堤上搭設步梯,打通了一條3公里“生命通道”。翻扣的船中,是否還有幸存者?從各地飛奔而來的潛水員來不及休息,輪番下水。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希望,以生命的名義,救援的力量,一點一滴匯聚到監利這個江邊小城。 延伸閱讀:“東方之星”游船救援彰顯中國力量沉船事故再敲旅游安全警鐘

五、公務員調薪

2015年5月中旬,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確定了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資調整時間表,要求在6月底前落實到位。根據人社部此前發布的消息,全國近4000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收入近期將得到增加。此次公務員漲薪的總體幅度不算大,人均實際增資約300元。不過,此次工資調整強調向基層公務員傾斜,具有非常積極的導向意義。

延伸閱讀:公務員工資改革:職位與職級并行公務員調薪之爭凸顯收入分配改革期待

六、9月3日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在北京舉行。17個外軍參閱部隊、近1000人規模參加分列式,依次走過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

這次參與閱兵的外軍方隊和代表隊來自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等世界五大洲。 精彩瞬間:萬人齊唱《義勇軍進行曲》、老兵方隊、最大陣容儀仗隊踏步長安街、70面英雄戰旗依次亮相、外軍官兵、颯爽女兵(唯一的女兵方隊)、坦克方隊、核導彈、直升機方隊、旗幟與彩煙。

延伸閱讀:“九三閱兵”,用歷史的火把照鑒和平之路“九三閱兵”展示“政清人和” 我們為什么要舉行抗戰勝利大閱兵

七、流量當月不清零

經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不斷催促,終于在10月1日開始,電信、移動、聯通推出流量當月不清零措施。

流量當月不清零:按流量計費的手機月套餐中流量當月沒有使用完,剩余流量可以結轉至次月使用,結轉流量次月月底失效。

如何查詢結轉流量情況?以中國移動舉例,11月起,發送CXJZLL到10086可查詢套餐是否可以享受當月不清零服務;發送CXLL或CXYL到10086可查詢上月剩余流量。(提醒:各省短信代碼可能不一致,請以咨詢10086熱線為準) 延伸閱讀:提速降費的蛋糕與消費者的胃口提速降費,運營商該讓用戶早“獲得” “提速降費”最終還是要尊重市場的邏輯

八、青島大蝦38元一只

今年國慶假期,廣元的肖先生夫婦和21歲的女兒于10月4日晚抵達青島,在樂陵路一家酒店住下。他們發現酒店外街上有好幾家海鮮燒烤店,便隨意選了一家名為“善德活海鮮燒烤家常菜”的店。 點菜時,他們特地詢問服務員,菜單上的“大蝦38元”是一份還是一只。在得到“38元一份”的回答后,3人點了活蝦、貝殼、螃蟹,還有燒餅、豆腐和一扎啤酒。

吃飯時,隔壁桌結賬的朱先生因消費金額共計2175元和店方發生糾紛。隨后肖先生被告知自己桌消費一共1338元。

隨后,肖先生和朱先生與店家理論未果,選擇報警。當轄區派出所民警到來后,稱這事屬于價格糾紛,不是他們的執法范圍,建議找物價局。肖先生又撥打物價局電話,物價局值班人員說現在是放假期間,請他們還是找警察協調解決。

折騰到5日凌晨,肖先生第二次報警,當事雙方被帶到了轄區遼寧路派出所。派出所民警出面協調,民警再次告訴肖、朱二人,這事不歸派出所管,除非雙方打架鬧事,派出所才能介入,因此建議肖、朱二人先結清賬單...... 在青島天價大蝦曝光后,青島形象大打折扣„„

延伸閱讀:到底是誰在過度消費“青島大蝦”“青島大蝦”應成為優化旅游環境的契機

九、屠呦呦獲諾貝爾獎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10月5日宣布,中國科學家屠呦呦與另外兩名海外科學獎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屠呦呦多年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突出貢獻是創制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

屠呦呦的七項貢獻

1.抗瘧新藥青蒿素的第一發明人 2.首先發現雙氫青蒿素

3.完成“青蒿品種整理和質量研究”

4.機理方面的進一步研究為防止青蒿素抗藥性的產生,保護青蒿素的臨床使用壽命,避免濫用。

5.研制青蒿素類和吖啶類抗瘧藥組成的“復方雙氫青蒿素” 6.根據臨床需要,研究多種劑型 7.擴展藥效至免疫領域

延伸閱讀:屠呦呦“嘗百草”的精神值得推崇屠呦呦的演講傳遞中國正能量 屠呦呦獲獎是一針醒腦劑

十、全面二胎開放

2015年10月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閉幕。全會提出,允許普遍二孩政策,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

這意味著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將允許普遍二孩。

不少人歡呼,終于等到了這一天!也有不少年輕情侶表示,又要被老媽催生二胎。 10月30日,衛計委副部長王培安答記者問,表示,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需要修改《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及其配套的法規,依法組織實施。具體說,就是各省區市根據新修訂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做地方法規的修訂,然后組織實施。預計明年第一季度,全國多數省區市都能夠具體實施。

熱點事件范文第4篇

2、百度帝國,敗給一只小“螞蟻”

3、企業家不是天生的(四)

4、證據法學視角下的伊斯蘭教法

5、教科文組織104程序及其改進

6、鮑勃.多爾出任安可顧問公司資深參事等

7、中美貿易戰:因為打不起,所以打不起來

8、中西新聞比較與認知中國新聞業的文化心態

9、獨立人大代表十年浮沉

10、中美貿易大戰并非迫在眉睫

11、在美上市中國公司為何屢遭集體訴訟

12、第18屆國際海事仲裁員大會綜述

13、韓國三星集團總部遭調查等

14、對基層央行分管領導定期檢查分管業務的思考

15、危機管理中的謠言控制

16、要提倡和鼓勵終身教育

17、李曉斌和他的律師事務所

18、我穿過大半個中國去辦證

19、愿以生命捍衛新聞自由

20、夏尊恩親歷“外資三法”到外商投資法

21、確保企業處于最健康的狀態

22、房地產企業破產重整中的府院協作機制

23、兼職創業,“圍城”外的“錢”景無限好

24、私人律師科恩,特朗普身邊的“坑王”

25、正義鑄就公平 大愛詮釋法律 

26、變局下的VC“陽謀”

27、誰來拯救萬科管理層?

28、誰是日本推理小說的暢銷天王

29、環境保護全球化與ATCA的擴大適用

30、現代企業全面法律風險管理研究

31、信訪制度是否適應時代潮流

32、公司合規管理中的法律服務研究初探

33、“四大”拓展法律服務 律所應如何應對?

34、企業家早作退出準備,好于“永不言退”

35、新冠病毒疫情下的郵輪檢疫處置問題初探

36、李健熙:“三星”巨輪的領航人

37、星座運勢早知道(9.28-10.4)白羊座滿月:喚醒勇氣

38、建立互聯網環境下的表達標準與規范

39、中國破產法理論研究的現實狀況與未來路向

40、學生校園餐廳創業計劃書

41、試論政府法律顧問的作用

42、我國政法教育的變遷與展望

4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員外派管理規定

44、28億存款不翼而飛,誰動了儲戶的錢

45、誰把醫生逼成“驚弓之鳥”

46、組織效能視角下山西省公益慈善 組織的實踐與探索

47、魏士廩:對百度的調查結論可能影響立法

48、中世紀晚期英國村莊共同體的公益與互助問題研究

49、洋品牌為何在中國市場遭遇信任危機

熱點事件范文第5篇

60多年前, 美國哈欽斯委員會所作的《一個自由而負責的新聞界》報告中指出:“我們的社會今天需要的是:第一, 一種就當日事件在賦予其意義的情境中的真實、全面和智慧的報道;第二, 一個交流評論和批評的論壇;第三, 一種供社會各群體互相傳遞意見和態度的工具;第四, 一種呈現與闡述社會目標與價值的方法;第五, 一個將新聞提供的信息流、思想流和感情流送達每一個社會成員的途徑。”雖然半個多世紀過去了, 該委員會對新聞界提出的期許, 放在時下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傳播現實中, 仍然是一個積極的、有效的標桿。

從目前媒體所處的生存環境來說, 中國媒體還處在國家政治和市場經濟兩種張力之中, 不同的媒體應對這兩種張力的方式有所不同, 但幾乎沒有哪一個媒體能夠忽略其中任何一種力量。就中國媒體來說, 承擔政治意識形態功能是一種常態, “作為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基本上就是中國新聞媒體唯一的帶有政治色彩的正確的角色。但是, 轉型期的中國經歷著市場經濟的沖擊, 商業化意識形態開始逐漸消解媒體的政治使命, 再加上近些年來中國的新聞體制改革, 更使得中國媒體在轉型的關口多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機會。

在市場經濟主導下, 受眾作為消費者的需求得以凸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媒體角色的轉變, 無疑使市場成為影響媒體生存發展的關鍵。誰贏得了受眾, 誰就能擴大發行量, 提高

收視率, 進而贏得廣告商的青睞。因此, 市場經濟下的媒體, 越來越重視報道手法的多樣性, 以更貼近讀者的形式和方式, 來報道和解讀新聞, 以求得讀者最大程度地接受新聞, 從而接受和認可媒體。

當今社會, 媒體間的競爭愈演愈烈, 媒體都希望通過種種策劃、搶抓新聞, 通過獨特的新聞報道體現自身的影響力和傳播力。其中對熱點事件的報道, 更是成為媒體間展示技能、擴大影響力的舞臺和短兵相接的沙場。

在熱點事件的報道中, 媒體報道的目的、動機決定了它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報道的傾向。

當今, 媒體功能泛娛樂化現象, 正成為不少媒體經營者運作媒體的一種手段。他們將媒體娛樂化的功能加以強化, 嚴肅的新聞被娛樂的手法加以軟化而包裝成“娛樂信息”, 強化新聞事件的戲劇性懸念或煽情刺激, 新聞越來越故事化、文學化。

幾年前, 全國媒體上鬧得沸沸揚揚的“楊麗娟追星事件”就是一個典型新聞娛樂化的案例。事件顯示出楊麗娟心理和生活不正常的一面。在某些媒體的描寫下, 楊麗娟是病態的, 她的家人是不可思議的。這些媒體甚至在誘導受眾去欣賞一場鬧劇。在注意力經濟時代, 媒體為了提高發行量、收視 (聽) 率、點擊率, 為了滿足讀者和受眾的獵奇心理, 楊麗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無論是從大眾傳媒的公共性質出發, 還是從媒體的社會責任出發, 以某些積極參與的媒體作為幕后推手的“楊麗娟事件”, 顯然是一些媒體借人文關懷的感性外觀來擴散“娛樂至死”的極端邏輯。當把一個家庭的非理性悲劇不斷加以導演并重新包裝上陣時, 顯露出某些媒體在追逐商業價值時喪失了社會責任感和道德價值。

傳播學家施拉姆認為, 大眾傳播媒介除了比較顯著的政治功能和經濟功能之外, 它的一般社會功能還包括傳遞社會規范及作用、協調公眾的了解和意愿以及行使社會控制等。所以說, 大眾傳播媒介的娛樂功能只是這諸多功能中的一個小小分支。然而, 我們的許多媒體卻把這種娛樂功能無限擴大, 并作為媒體競爭的主要手段和立足市場的法寶, 無限制地使用。表面上看, 這種泛娛樂化行為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但后果是:大眾傳媒的社會責任被忽視, 嚴肅的新聞原則遭到了商業邏輯的損害, 公眾利益也受到市場取向的威脅。

在這個媒介功能得到充分挖掘的時代, 新聞的傳播必定帶來巨大的社會影響力, 因此一個媒體首先要考慮的不是新聞本身的眼球效應, 而是自身在社會中充當的角色, 以及這個角色所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

大眾媒體, 特別是主流媒體應該為社會負責, 為人民大眾負責, 這應該是媒體人和每一個社會人的共識。但是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 我們還有多少媒體真正做到了這一點呢?又有多少媒體考慮到了報道給社會造成的影響呢?對于熱點新聞事件, 社會影響肯定高于它所附帶的新聞價值, 在這種情況下, 對相關信息的社會價值預判顯得尤為重要。而媒體在追求“眼球效應”和經濟利益的同時, 絕對不能忘記自己所承載的社會責任。媒體只有承擔起自己所應負的社會責任, 才能走向成熟, 才能樹立起良好的公信力, 使自己在多源性傳播競爭的環境中脫穎而出。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 使新現象、新情況層出不窮, 熱點問題、熱點事件不斷呈現, 公眾期待媒體作出合情合理的解釋。而在社會轉型期, 因存在不同的利益訴求, 公眾更是期待媒體對新現象、新情況作出令人信服的、權威的分析判斷。

被輿論關注的熱點問題往往伴隨著某一新聞事件的發生、發展, 代表不同利益的觀點激烈碰撞, 形成輿論漩渦。如果事件發生地的政府沒有及時發布信息或處置措施不當, 輿論迅速匯集, 一個小事件也會被放大百倍。在這種情況下, 如果

同名刊物:《新聞與傳播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主辦, 季刊, 北京市2011信箱 (100026)

說某一新聞事件是一起社會事件, 還不如說是一次輿論事件;如果說媒體如何報道這一新聞, 還不如說如何引導輿論。

2007年發生在重慶的“釘子戶”事件, 引來全國各地眾多媒體紛紛進行報道, 成為當年最為轟動、影響面最廣、影響力最深的新聞事件。從2004年10月開始拆遷, 其余的280戶陸續搬走, 只有楊武、吳蘋一家堅守兩年多的時間不肯搬遷, 于是他們被網友稱為“史上最牛釘子戶”。

既然是“史上最牛”, 當然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媒體的職責就是提供讀者需要的資訊, 它們當然要做出報道, 這很正常。

然而, 一些媒體對事件過程進行了過分的渲染和描繪, 幾乎毫不克制地調動了一切能夠調動的新聞元素, 投入了所有能夠投入的熱情來“展示”自己巨大的議程設置能力。

從媒體角度看, 大眾傳媒具有放大事件和輿論的天然優勢。按照西方一些傳播學者的觀點, 大眾媒介是從事“擬態環境”再生產的機構。在不少情況下, 它營造的“擬態環境”并不完全與客觀環境相一致, 而是被媒介機構和傳播者根據自己的某種需要和利益重新“建構”了的。有人把媒介的這種議程設置和環境再生產的功能, 形象地比喻為“聚光燈”和“放大器”。它不再是客觀反映現實的“鏡子”, 而是“聚光燈”———照到哪里哪里亮, 是“放大器”———放大事件和輿論, 從而引起公眾的重視和關注。

雖然群眾利益無小事, 重慶拆遷戶與開發商、政府的糾紛在《物權法》通過之際很有代表性和新聞價值, 但是有關“釘子戶”的拆遷糾紛和利益訴求, 卻有被媒體擴大化的嫌疑。很多媒體的報道表現出一邊倒的傾向性, 明確表示支持“史上最牛釘子戶”, 并且將其行為上綱上線到“捍衛私產的典范”。

從很多報道來看, 記者對兩個基本事實了解不夠, 而且也是他們當時不能完全了解的。第一是“最牛釘子戶”的要求是否合理, 這需要第三方機構做出評估之后才能確認;第二是《物權法》是否保障這樣的個人權益, 一些記者似乎認定私產就應該保護, 不管在什么情況下。

為什么在這兩個重要事實都不明了的情況下, 媒體就傾向性地支持“最牛釘子戶”?憑的是什么?難道憑的是自己代表了“社會良知”?但媒體認定的事情, 未必就是真理和正確的, 也還需要進行事實的核對。其實, 部分媒體的所謂代表“社會良知”, 有時候是一種對民眾情緒的投其所好, 借此成為所謂民意的代表, 謀求自身的地位;還有一些所謂的專家向媒體獻媚, 于是形成了一個生產社會情緒的產業鏈。獻媚只能是短期有效, 它不能幫助媒體長遠地獲得社會和市場地位, 媒體的生命力最終還是要以保持客觀中立等專業素質作為基礎。

新聞媒體應該慎用話語權。不少人把記者的筆說成是“筆下有千軍萬馬”, 記者的新聞報道會有一股強大的力量。所以身為新聞工作者, 保持應有的職業操守是一種必需, 而對話語權的慎用就是重中之重。“慎用話語權”的基準就是“以公眾利益為重”。

在寫評論出身的人民日報副總編米博華看來, “新聞工作者的話語權不是個人權力和單位權力, 而是黨和人民賦予的公共權力, 同樣不可濫用。權力應該受到監督和制約, 話語權也不例外。當新聞工作者擁有采訪報道權的時候, 必須同時履行自己的責任;當新聞媒體擁有發表意見權的時候, 也必須承擔相應的義務。這里說的責任是報道應真實客觀, 這里說的義務是發表意見應考慮社會影響。不能因個人利益而編造新聞, 不能因個人好惡而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這是新聞記者和新聞媒體職業道德的底線”。

在“釘子戶”事件的報道中, 我們看到的只有媒體對于事件的過度“聚焦”和“放大”, 對于自身報道權力的過分“張揚”, 甚至有的還將這場“拆遷糾紛”當成了一場自我表演、賺取受眾眼球和同情心的“盛宴”, 很少看到有媒體對事件理性的分析、客觀的報道, 以及對事件報道造成的輿論膨脹所作的克制疏導。

不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 都會從維護公益的角度通過他率或自率、法律或倫理的手段對于媒體及其從業人員進行約束。美國新聞學者提倡的“社會責任理論”, 就是強調媒體在行使自己的報道自由時要對社會負起責任;一些發展中國家實踐的發展新聞學, 也強調媒體要把維護社會穩定與發展放在其他權利和利益的首位。

新聞媒體的責任, 在理論研究和社會實踐當中, 都是一個嚴肅的、不能回避的課題。不可否認,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新聞媒體的功能在持續擴大, 作用不斷顯現, 自身的訴求也與日俱增, 但是媒體絕非媒體自己的媒體, 乃是整個國家和社會的媒體, 其肩負的責任和使命重大, 這是一個基本的共識。媒介即訊息, 而訊息本身都是有意義的, 盡管新聞媒體是本著客觀中立的角度和態度去報道事實、傳播信息, 但其引導輿論、傳授知識、教化民眾、弘揚正義、捍衛真理、構建文明的信息內涵, 決定了媒體不論是主觀上還是客觀上都承擔著責任并通過報道履行著責任。無論大眾媒介置身于怎樣的社會中, 它們都對社會負有責任, 而且每種媒體都要對依賴它們而獲知信息的公眾、團體負責。

熱點事件報道已經成為媒體進行新聞報道的重要一部分, 這不僅考驗著媒體的報道策劃能力, 更重要的是考驗媒體在熱點事件報道中能否保持理性的能力。媒體是否能在熱點事件報道中保持理性, 直接關系到受眾接收信息的準確性, 直接關系到職能部門對熱點事件的處理速度, 從更大的層面上來說, 熱點事件報道的成功與否更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安定程度。

因此, 媒體在越來越激烈的新聞報道中, 已經不單單是在扮演一個事件的敘述者或旁觀者, 更重要的是一個熱點事件的引導者。

媒體應是輿論的引導者。信息的狂轟濫炸、信息意義的消解、文化的娛樂性包裝, 時常讓受眾掉入英國著名作家、思想家柯勒律治所說的“到處是水, 卻沒有一滴水可以喝”的汪洋大海, 人們不知該游向何方。新聞媒體不僅應以其特有的視角和特定的方式對社會進行報道、解釋和分析, 還應以其正確的價值觀影響和引導社會及公眾。

信息是群眾的第一文化需求, 今天的社會已經走進了信息多元傳播時代, 新聞傳播的規范成為一個嚴肅的社會問題, 同時也是一個具體的社會控制問題。社會必須對新聞媒體有更客觀的認識和相應的約束, 而對新聞媒體而言, 對社會、對國家、對人民負責, 就需要在新聞報道和信息傳播活動中, 對新聞事件的社會價值作出正確的判定。從社會價值考慮新聞傳播的可行性, 突出新聞傳播的社會價值, 這是新聞媒體的公信力、權威性和影響力的源泉。新聞媒體只有承擔起自己所應負的社會責任, 才能樹立起良好的公信力和影響力, 也才能夠真正實現自己的價值、功用以及相對獨特的追求。

上一篇:物業公司下一篇:熱點話題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