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醫藥專業論文范文

2023-03-15

醫藥專業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目的:探究培養醫藥市場所需的復合型的醫藥市場營銷專業人才。方法:本文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對市場營銷理念做進一步研究,通過與海南醫藥企業的人事負責人們進行訪談和調研了解企業需求,以海南醫學院開設市場營銷專業(醫藥營銷方向)為例對其實際現狀的、進行分析。結果:醫藥企業的需求在不斷變化,以海南醫學院為例的市場營銷專業發展仍在摸索階段努力地適應本地醫藥市場需求,目前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結論:各個醫藥高校的市場營銷專業培養目標等不盡相同,如何擬定營銷專業與醫藥方向的結合模式,仍需適合自身的專業發展模式與定位。

關鍵詞:醫藥方向;高校;營銷;結合模式

在醫藥高校中,由于醫藥行業的特殊性,在所開設的營銷專業教學中必須考慮到與醫藥方向的結合模式。眾多已開設營銷專業的醫藥高校事實上也一直是處在摸索過程,因此各個高校的專業培養計劃與課程設置都不盡相同,各有取舍,學者們也就此發表了許多具有可實際操作性的建議。本文中,筆者僅以海南醫學院開設市場營銷專業(醫藥營銷方向)的現狀探討如何擬定營銷專業與醫藥方向的結合模式。

1. 市場營銷與醫藥高校

1.1市場營銷教育理念

最新2015大學畢業生就業藍皮書發布了,其中,管理學就業率最高,達到93.4%。市場營銷學是一門建立在經濟科學、行為科學、現代管理理論基礎之上的應用科學,它是工商管理類各專業的基礎課。本學科20世紀初發源于美國,它主要研究市場營銷活動及其規律性,具有綜合性、邊緣性的特點,屬于管理學范疇。在高校的營銷專業教育中,通過教學,使學生比較全面系統地掌握市場營銷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和方法,充分認識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加強企業營銷管理的重要性,了解分析市場營銷環境、研究市場購買行為、制定市場營銷組合策略、組織和控制市場營銷活動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培養和提高正確分析和解決市場營銷管理問題的實踐能力,以使學生能夠較好地適應市場營銷管理工作實踐的需要,更好地服務于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

1.2 醫藥高?,F狀

市場營銷專業本也不是一個新專業,全國已有數百所高校開設此專業,而由于我國市場經濟不斷完善,市場營銷已經滲入到各種各樣的企業,人們對市場營銷的觀念也有不同的認識。一部分認為這個專業的人才已經飽和,屬于不被看好的爛專業;另一部分人卻認為這方面人才的需求將繼續看好。醫藥行業本身競爭十分激烈,而這個行業中,高素質復合型醫藥營銷人才仍然是越來越受醫藥企業青睞的,從海南醫學院的醫藥營銷專業近三年就業率可見一斑,就業率分別為:2012年99%、2013年96%、2014年98%,這也使得高等醫藥院校非常重視市場營銷人才的培養。

2.醫藥市場現狀分析

在海南醫藥企業招收院校畢業生的調查中,每年都會有接近40%的企業不能夠按照自身的需求招到合適的人才,而且54%的企業也只是基本滿足需求,只有6%的企業每年都能夠按照自身需求招收到足夠的員工。由此可知, 海南的醫藥企業對畢業生的需求遠沒有飽和。

在對海南本地的醫藥企業生產企業和經營企業進行最缺少的具體工種進行調查后發現,其中醫藥經營企業對于營銷人員的需求最高,達到53.6%,超過一半;而醫藥生產企業對營銷人員有需求的占28%,他們對技術人員有所偏重,達到39%。

從目前海南本地的人才市場分析,整個行業對營銷人才需求還是比較大的,但從事這類工作的要求由于國家政策等的改變,越來越嚴格和艱難。比如現有的醫藥代表是比較典型的醫藥營銷人才,不僅要有醫藥相關專業背景,還要掌握較強的營銷專業知識。而調查中發現,各醫藥企業對主管級別以及主管級別以上的市場或銷售人員要求更高。

3. 海南醫學院的模式

醫藥高校的營銷專業培養主要面向的是將來從事醫藥行業的管理、銷售、經濟研究等方面的群體,所以海南醫學院的特色是以突出醫藥為基礎,同時掌握營銷專業的相關技能,以便在醫藥行業內比單純經管類畢業生更具有競爭力。但是,也能保證,培養的學生即使不從事醫藥行業,也能很好的適應其他行業的營銷相關工作。

3.1 培養目標

在培養目標中,海南醫學院營銷專業與醫藥方向的結合模式是基于海南醫學院的發展目標,強調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協調發展,教學中致力培養具有較高醫藥行業相關商品與服務的市場信息綜合分析與管理、執行能力的,突出醫學、藥學背景的,寬口徑、厚基礎、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熱帶醫、藥學和養生保健知識和能力的復合型應用型醫藥行業營銷專門人才。因此,無論是從培養目標還是課程設置上,都遵循了學院的特色目標。

3.2 課程設置

尤其是具體實施中,在課程設置的基礎課程,利用學院現有資源,將醫、藥兩方面的知識體系綜合成醫學基礎綜合、臨床醫學概論、藥學基礎綜合進行講授(既通常所稱的大醫學知識和大藥學知識),并且也開設其所涉及的實驗課程,使學生可以很直觀、完整地掌握醫學與藥學的綜合知識體系,這對于以后無論從事醫藥行業哪個相關崗位,都能有很好的知識體系的鋪墊,這也是非醫藥高校營銷專業無法企及的基礎教育內容。不過必須注意的一點,就是許多醫藥高校的營銷專業學生是文理科生兼招,因此,要適當地考慮刪除醫學、藥學的部分實驗內容或縮小實驗課時,這樣既保證了學生能掌握到相關的醫學藥學知識,突出醫藥特色,又能很好的結合他們的知識接受能力。

而在專業課的課程設置上,在遵循國家經管類課程本身規劃設計的原則下,戰略性的選擇經管類主干課程。但在主干經管類課程教材的選擇上,目前都是選用高教出版社、中大、北大和清華等規劃教材,而并不選用帶有醫藥性質的經管類教材。課程設置中,不僅有常規的理論授課,更加大實驗課程比例。海南醫學院目前采用兩種方式開展實驗課程,一個是購買了涉及面較廣的經管類高校常用的市場營銷模擬平臺軟件,進行上機演練營銷技能;另一個是購買了企業行為模擬實物沙盤,建設推演實驗室,聘請醫藥企業的生產、銷售經理人,為學生設計推演環節,使學生更加直觀感受醫藥企業生產、銷售的每個環節和可采用的相關策略。

3.3 實習設置

在實習環節的設置上,除了其他醫藥院校會選用的醫藥企業、醫藥相關機關單位以外,將醫院各功能科室也納入了其中,但并不作為大比例的實習環節,目的是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層基礎。這部分的實習環節一般在大三假期開展,部分設置在大四實習期開展,但一定要在專業課開授后進行。這種實習環節也較適用于海南醫學院這種有教學醫院資源的醫藥高校類型。

4.結論

海南醫學院市場營銷(醫藥營銷方向)畢業生的就業率如此之高與學校對于專業模式的設置是離不開關系的,也證明目前的摸索過程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高等醫藥院校的市場營銷專業,無論是與普通院校的市場營銷專業相比較,還是與醫藥院校的其它專業相比較,都應擬定出適合自身的專業發展模式與定位,更應該積極探討如何將醫藥方向更好地與營銷專業結合,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復合型應用型的醫藥市場營銷人才。(作者單位:海南醫學院)

基金項目:海南醫學院教育科研課題HYP201212

參考文獻:

[1]菲利普·科特勒,凱文·萊恩·凱勒.營銷管理[M].梅清豪.第1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9

[2]郭國慶.營銷思想史[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醫藥專業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中醫藥院校;非醫藥類專業;教育資源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6.120

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進入了大眾化教育的階段,許多高等中醫藥院校的招生規模、招生結構都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逐漸形成了以中醫藥為主體,理、工、經、管、文等為支撐的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現象。[1]這種現象的出現不但可以使中醫藥院校順應時代發展,對抗日益激烈的競爭,也可以使高等中醫院校辦學資源、人才培養、社會服務功能擴大,辦學規模和效益進一步提升,從整體上看,目前高等中醫藥教育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2]但是,高等中醫藥院校發展不過60—70年左右,突破中醫單一學科發展為多學科也只不過不到30年。況且很多高等中醫藥院校是為達到大學更名對學科門類的要求,完善學科門類開辦的非醫藥專業。所以,辦學定位轉型過快帶來的結構矛盾,辦學規模擴張過大帶來的就業率下滑問題就會逐步凸現出來。[3]文章試圖通過分析我國高等中醫藥院校非醫藥類專業現狀,重點找出非醫藥類專業存在的問題,希望能為高等中醫藥院校非醫藥類專業未來的建設提供參考,為中醫藥院校的長遠發展盡一己之力。

1 我國高等中醫藥院校非醫藥類專業概況

1994年,北京中醫藥大學率先開設了衛生事業管理專業本科教育,招生35人,學制5年,授醫學學士學位。至2000年,全國共有8所高等中醫藥院校開設非醫藥本科專業或專業方向,涉及6個專業或專業方向,基本為管理學科專業或專業方向,招生人數和在校生人數較少。后來經過10余年發展,到2010年已設置的非醫藥專業及專業方向涉及8個學科門類30個專業或專業方向。[4]2011年至今,經過幾年的擴招,我國中醫藥院校的非醫藥專業招生規模處于波動態勢,各高等中醫藥院校根據自身辦學條件和發展現狀,招收非醫藥專業學生占整個院??傉猩藬档谋壤兴町?,但大部分中醫藥院校的非醫藥專業招生規模大約占總體招生規模的10%~30%。專業涉及市場營銷、電子商務、公共事業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食品科學與工程、醫學信息工程、保險、國際經濟與貿易、英語等。

2 我國高等中醫藥院校非醫藥類專業存在的問題

高等中醫藥院校的非醫藥專業教育迅速發展的同時難免會出現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筆者將從學校和學生兩方面闡述現階段我國高等中醫藥院校非醫藥類專業存在的問題。

2.1 學校方面

2.1.1 學校重視程度不夠,教育資源投入不足

中醫藥院校主要是以中醫藥類專業為主,各職能部門開展的各項活動都是圍繞中醫藥類專業。無論是課題申請、經費支持、活動開展等方面都主要是以中醫藥類為主。所以,對待非醫藥專業學校常常受到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等的影響,很難得到政策和資金的支持。這就使得專業的發展受到了制約。一些學校非醫藥專業的投入還不足醫藥專業的一半,學校教育資源建設的投入并沒有跟得上招生規模的發展速度。

2.1.2 教育師資缺乏,師資隊伍整體質量不高

在非醫藥專業教育發展初期,由于師資缺乏,專業課程門數多,使得每位教師要講授3~4門課程,甚至更多,這種高強度密集型的授課,使得教學效果很難保證。另外,師資隊伍整體質量不高,有的教師來自學校機關、或者是應屆畢業生,這些教師知識結構單一,實踐能力較弱,不具備交叉學科背景,這在相當程度上也影響了非醫藥專業教育的發展。

2.1.3 實踐基地建設不夠,實踐基地形式單一

由于中醫藥院校的非醫藥專業多為社會科學,偏于理論研究,所以對理論教學比較重視,忽視實踐教學。高等中醫藥院校受長期醫學教育特點的限制,對非醫藥專業實踐教學基地的重視不夠,實踐教學效果和質量受到影響。實踐教學基地多以實驗室形式出現,僅能模擬操作,功能單一。[5]另外,模擬實驗室建設后未能定期地更新電腦和軟件,也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2.1.4 課程體系不夠完善,中醫藥特色凸顯不足

高等中醫藥院校開展非醫藥專業教育時間比較短,定位還不夠清晰,專業培養缺乏創新性。課程的設置一般都是簡單照搬國內外同類教材的內容,但是為了突顯中醫藥的特色,單純地增加了中醫藥類的課程后,使得各課程體系都不夠完善。高等中醫藥院校非醫藥專業教育應總結醫藥活動的特殊規律,在課程體系連貫的基礎上,將中醫藥知識真正地融入每門課程,真正突顯出中醫藥特色。

2.2 學生方面

2.2.1 生源質量參差不齊

由于社會對于中醫藥院校的非醫藥專業認識不足,導致了非醫藥專業多存在本省生源少,外省生源多;第一志愿少,調劑生源多的現象。由于學生生源情況比較復雜,加上各省錄取分數相差較大,導致學生入學基礎不一致。這就給教師的教學實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要充分考慮所有學生的特點,協調一致,才能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

2.2.2 學生專業思想不夠穩定,對于未來就業方向迷茫

學生報考高等中醫藥院校,絕大多數期望是就讀醫藥學專業,很少有學生第一志愿就填報非醫藥專業,但由于種種原因,被調劑到非醫藥專業。因此,學生從入學起就對非醫藥專業的認同度不高,專業思想不穩定,中途轉專業現象突出。這就導致了學生專業課學習很被動,考試前臨陣磨槍應付考試的現象比較嚴重。雖然近年來有所好轉,但該現象仍較突出。學生對于專業認識的不足直接導致了學生對于自己未來的就業方向更加迷茫。認為今后從事的工作任何專業的學生都可以做,對今后發展的目標缺乏明確性。有的學生甚至要畢業找工作時還不知道所學專業能干什么,自己要干什么。面對這樣的問題,學校應該在開學之初做好學生的專業思想教育工作,讓學生真正了解所學專業,熱愛自己所學專業,并對自己未來就業發展充滿信心。

3 結 論

總之,高等中醫藥院校開展非醫藥專業教育,經過了近30年的發展歷程,取得了顯著成績,在校學生人數不斷增長,畢業生逐步得到了經濟社會的認可。但非醫藥專業具有多學科多專業相互滲透融合、跨專業特征強等特點。這就使得高等中醫藥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應充分認識其學科的背景和特點,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心血去建設好非醫藥專業,處理好中醫藥學科與非中醫藥學科的關系,讓中醫藥學與非醫藥學科真正深入的交叉與融合,為我國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戴慎,章茂森.從高等中醫藥教育實情出發看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對策[J].江蘇中醫藥,2007(11).

[2]戴慎,章茂森.高等中醫藥教育應多學科協調發展[N].中國中醫藥報,2006-12-14.

[3]張雪,張進方.2013年我國高等中醫藥院校非醫藥類專業本科招生規模調查與分析[J].中國市場,2014(52).

[4]劉洋,張智兵.高等中醫藥院校非醫藥專業教育發展過程分析[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4).

[5]程瀟,王永健,官翠玲.高校校內實踐教育基地建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以中醫院校醫藥營銷專業為例[J].時針國醫國藥,2016,27(2).

醫藥專業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 醫藥 營銷 品牌

一、品牌策略與執行

在醫藥行業中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所謂的“小市場,大營銷”。這個行業有一個單品的銷售額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是鳳毛麟角,它不同于啤酒、飲料等產品的市場很大,所以說是“小市場”。為什么說是大營銷呢?我們先看一看電視里的廣告就知道了,醫藥產品的廣告投放量相當大,在當前的媒體投放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也就是說,在今天激烈競爭的環境中,我們制藥工業的營銷費用投入是很大的。營銷什么?當然是營銷我們的產品。而營銷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建立一個知名度高、美譽度高的強勢品牌。

品牌從何做起?制藥工業一直有一個說法:產品卓越,市場卓越,執行卓越。產品卓越對處方藥的營銷至關重要,市場卓越是對OTC產品的極大挑戰,執行卓越無論是對處方藥還是對OTC都是營銷管理的一種極高境界。產品卓越是我們一直努力追求的方向。如果我們有“萬艾可”這樣的產品,我們根本就不用為打廣告而犯愁,也不會擔心搞促銷之類的事情,這個藥也會賣得很好,因為它相對卓越。國內眾多藥廠雖然在研發經費上不設上限,但是目前中國企業沒有哪一家敢一年投入10億元人民幣來做研發的,因為研發來得太慢。

如果沒有最好的產品怎么辦?現階段中國制藥工業的成功者們,他們的成功大多是建立在市場卓越基礎上的。換而言之,他們是找準了市場定位,再通過市場營銷手段來完成產品的差異化,進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那么是不是有了好的想法、好的戰略就可以了呢?你可以這么想,也可以模仿別人,但是你清楚這一點:過去別人做成了的,你現在不一定就能做得成;人家在別的公司做成了,在你這兒也不一定能做成。由此我們必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因為企業外部的環境和內部的條件都在不斷變化,而出路就在于創新,不斷創新。別人的東西是拿不過來的,結合自己的文化進行創新才能獲取成功。而創新需要的,就是執行上的卓越。

二、醫藥企業營銷中的“推”與“拉”

制藥工業的營銷寶典是什么?實際上,無論是4C還是4P,營銷都可以簡單地歸結為兩個方面:“推”和“拉”。舉個例子,假如一個人感冒了,到醫院看病,醫生給他開治痔瘡的藥,他當然不會相信這個醫生的話。但是假如有一套理論說“感冒是由痔瘡引起的,治好痔瘡就可以治愈感冒”,那么醫生給他開治痔瘡的藥,他就會相信。

處方藥與非處方藥不同之處在于處方藥營銷的對象是醫生,所謂“拉動”的概念就是要給醫生一個說法,只要有一個說法。那么醫生就有理由開處方了。但是,有一個說法之后,在非常多的藥品中,醫生是否會選擇這個產品?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予以“推動”。因此,“推”和“拉”要結合,“拉動”就是給醫生一個開處方的理由,樹立學術地位,普及醫藥教育;“推動”就是給醫生一個開處方的動力,讓自己的藥品能進到醫院里來。只有“推”“拉”結合,才能讓醫生有理由開處方且愿意開處方。

非處方藥的營銷實際上也可以歸結為“推”和“拉”。由于在OTC的營銷鏈條上我們實在找不到像醫生那樣的角色,于是醫藥企業的“拉動”對象就不得不面向產品定位的消費者。所謂“拉動”,就是讓消費者產生購買的欲望,并且買得起;所謂“推動”,就是讓顧客買得到,能夠很方便地買得到。所以對于對非處方藥的營銷來說,就必須做品牌。需要特別關注的是這幾年藥品零售商業的發展速度遠遠超過批發企業的發展速度,而藥店在做品牌經營的同時更希望與制藥企業進行聯盟與合作。因此,藥店特別是連鎖藥店將成為OTC藥品銷售的關鍵力量。

三、企業品牌與產品品牌

醫藥企業做品牌時遇到的另外一個難題是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的關系。比如在我提到楊森時人們會想到什么?會想到嗎丁啉、達克寧。提到天士力時人們又會想到什么?一定會想到丹參滴丸。但一提到楊子江,我相信大部分人會啞口??墒菗P子江在我們國家卻是銷售額位居前三名的制藥企業,它的產品一點都不少??蔀槭裁慈藗儗λ拿帜敲茨吧?是因為它的藥更多地是在醫院里做處方藥,所以它的產品品牌知名度會小一些。由此對于我們來說就會產生這樣一個疑問,到底是做產品品牌還是做企業品牌好?其實西藥制藥企業內心一直有個愿望,希望擺脫“一牌獨大”的狀態。但是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西藥制藥企業甚至包括一些中藥制藥企業,想以企業品牌來帶動產品銷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好先做產品品牌。至于最終能不能做好企業品牌,當我們國家的行業集中度非常高的時候,高到50家、10家、8家制藥企業的銷售額占到總銷售額80%-90%的時候,制藥企業的品牌對自己的產品群的銷售會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

21世紀是一個競爭激烈的世紀,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是難以在激烈競爭中立足的。企業現有的所有競爭力優勢,包括資源優勢、技術優勢、人才優勢、營銷優勢,最終都會轉化為企業的品牌競爭力優勢。

【參考文獻】

[1] 馮國忠:醫藥市場營銷學(第2版)[M].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8.

[2] 吳志利:藥品市場營銷學[M].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醫藥專業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 中醫藥文化 中醫藥 文化 科學

近代以前,傳統文化是中醫藥學生存和發展的土壤,中醫藥學是科學與文化的有機結合體。近代以來,隨著西學的興盛,傳統文化因遭到摒棄而衰落,人們的價值取向與行為模式都發生了轉變。在這種文化環境下,中醫藥學既因其文化特性使本身的科學性受到質疑,導致人們對其認同度降低,又因與傳統文化的剝離,而遭遇現代化發展的困境。新中國成立以來中醫藥文化研究發展歷程與中醫藥事業發展實踐表明:中醫藥學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中醫藥文化研究的開展與進步,中醫藥文化研究在中醫藥事業發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與作用。因此,必須大力開展中醫藥文化研究,復興和弘揚中醫藥文化,真正實現中醫藥事業的全面復興與進步。

1.“中醫藥文化”概念的提出及其內涵

“中醫藥文化”概念的提出是時代的必然要求。中醫藥是在中國古代文化土壤中誕生的一朵人類文明的奇葩,與傳統文化是緊密合一的。但近代以來,隨著西學東漸,加之中國知識界科學救國的急切心理,反傳統文化思潮在上個世紀初風起云涌,影響了中國文化的正常繼承和發展,使得中國傳統文化出現了某種程度的斷層。在這種情況下繼承和發展中醫藥,就要求中醫藥加強自己的文化建設,必須構建和培育繼承與創新的土壤,“中醫藥文化”作為特殊概念應運而生。

“中醫藥文化”的提出已經有幾十年的時間,但對其內涵學界多有歧義。2005年8月在安徽黃山召開的全國第八屆中醫藥文化研討會,對“中醫藥文化”的含義進行了初步闡釋: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體現中醫藥本質與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總和。會議還確定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文化分會工作的指導思想:即以中國哲學、文學、史學為基礎,以中醫典籍、中醫名家、中醫文物、中醫史跡為對象,研究中醫理論與臨證發展規律、中醫名家學術思想、中醫道德觀念、價值取向、行為規范及名家風范,為中華民族文化復興,為區域中醫藥文化發掘,為中醫藥院校、醫院、企業文化建設,為中醫藥文化的國際交流、傳播服務,推動中醫藥事業的發展[1]。這是國內學界首次確定中醫藥文化研究的核心與范圍,對進一步開展中醫藥文化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當然,對于“中醫藥文化”的定義學界還應進一步開展深入和細致的探討,形成較為明確的研究領域。尤其要具有構建學科的意識,既要有學科概論性質的綜合性研究,又要進一步劃分研究領域,形成系列分支學科,并進行相應課程的建設。

2.新中國成立以來中醫藥文化研究歷史階段的回顧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醫藥事業發展相關的文化環境的變更大致可以劃分為兩大階段:

第一個階段,新中國成立至上個世紀80年代初,中醫藥文化研究的低潮時期。20世紀的中國始終存在一種反傳統文化的思潮,陰陽五行學說遭到學術界的否定,對中醫藥產生了深刻而巨大的負面影響,西學強勢文化的入侵和反傳統文化思潮給中醫藥造成了嚴重后果,新中國成立初衛生部的個別領導在對待中醫藥上存在對待西方文化霸權主義同樣的心態,認為只有來自于西方文化的西醫是科學的、進步的,而根植于本民族傳統文化的中醫藥學是不科學的、落后的,在自己的管轄范圍內抬西抑中、以西代中,阻礙了中醫藥事業的發展。針對甚囂塵上的民族虛無主義思想,早在1940年1月,毛澤東就在《新民主主義論》一書中曾指出:“中國文化應有自己的形式,這就是民族形式。”又說:“科學的、民族的、大眾的文化……就是中華民族的新文化。”新中國成立后,針對歧視中醫藥的現象,毛澤東發出了“團結新老中西各部分醫藥衛生人員,組成我國鞏固的醫藥衛生統一戰線”的號召,并把“團結中西醫”作為我國衛生工作的四大方針之一。在毛澤東的保護和支持下,中醫藥學術發展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環境。中醫藥學術被提升到與其他學科同等的地位,在政府的倡導下,各地中醫中、高等學校相繼成立,中醫藥教育一改兩千年來的師徒相授模式。但是,對傳統文化的態度不轉變,則很難真正正確認識和傳承、發展中醫藥。當時學術界對傳統文化的態度是“批判地接收”,而實際情況是批判容易,接收難。而且在“新文化”運動熏陶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對傳統文化具有一種懷疑心理,陰陽五行理論也得不到認同。在“中醫不科學論”思想的指導下,中醫藥發展走向了以西醫改造中醫的歧途,以現代自然科學理論為準則,采用現代科學技術與研究方法解釋、整理、提高傳統中醫藥就構成了當時中醫藥發展的主流方向,這種研究為中西醫結合和中醫藥現代化開辟了道路,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沒有正確認識到中醫學是中國古代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結合體,孤立地將中醫藥定位于科學技術,把西醫的一套科研方法強加在中醫藥的科研頭上,用西醫理論取代中醫理論,用西醫的“辨病施治”取代中醫的“辨證施治”,進而取消中醫藥學的靈魂,取消中醫藥學的文化底蘊,其結果是偏離了中醫藥發展的軌道,在發展中醫藥的同時扭曲了中醫藥。受此影響,當時順應時代的全國統編教材就有許多不足之處,使中醫藥教育出現偏差。1962年7月16日,北京中醫學院“五老”給衛生部黨組上書大力提倡傳統中醫理論、中醫經典著作的學習,呼吁大大增加中醫課程的學習。正當中醫藥教育界總結中醫藥院校初期教學經驗,討論修改中醫藥教學計劃,使中醫藥教育更側重于傳統中醫藥理論的教學時,“文化大革命”的興起,使傳統中醫藥理論與傳統文化再次陷入被批判的境地,對中醫藥事業造成了深遠的負面影響。

第二階段,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中醫藥文化研究興起?;诿褡鍙团d的美好愿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時代的主旋律,中醫藥的文化特性逐步明確,中醫藥逐步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開辟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篇章。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化成為黨在新時期的基本文化政策。以1984年召開的新中國成立后首次“中國近代文化史學術研討會”和全國首屆“東西方文化比較研究討論會”為標志,在全國范圍內蓬勃興起了反思和重新評價中國傳統文化的系列研究。1991年10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在北京召開國際傳統醫藥大會,江澤民同志題詞:“弘揚傳統文化,振興中醫中藥事業。”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一場中醫藥文化研究熱在中醫藥學術界醞釀,并取得了系列成果:專題學術著作相繼出版;相關學術會議如中醫理論與中國哲學及文化國際會議(1990)、中醫文化研討會(1991)、全國首屆醫學與人類文化學術討論會暨首屆中美醫學文化懇談會(1994)、95’中國醫學文化學術研討會(1995)、國際佛教醫學暨港臺中醫文化學術研討會(1996)等陸續召開;《醫古文知識》(1993)、《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1996)、《上海中醫藥雜志》(1997)、《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1997)、《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科版)》(2000)等中醫學術期刊相應開設中醫文化專欄。通過這種研究,中醫藥學單純科技定位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出來,人們逐漸意識到要用文化定位豐富和補充其科技定位。對中醫藥文化品性認識的提高為中醫藥學現代化提供了新思路:一是明確區分中醫藥學的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是健康開展中醫藥科研工作的認識前提。中醫藥是具有科學精神的,中醫藥現代化首先是中醫藥科學文化的現代化,但其蘊含的科學精神容易被其人文方法遮蔽,在中醫藥研究中,混淆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界限,誤以科學手段和方法研究本屬于人文文化的原理,只能導致混亂和人、財、物的浪費,如不加以注意,甚至可能導致偽科學泛濫。二是中醫藥現代化不僅是中醫藥科學文化的現代化,還應該是中醫藥人文文化的現代化。中醫藥不僅是科學,用現代科學研究中醫藥是發展中醫藥的重要途徑,但并不是唯一途徑。中醫藥是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結合體,對中醫藥基礎的現代研究必須將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方法相結合。中醫藥學的研究對象是人,人除了具有自然屬性外,還具有社會文化屬性,目前西方單純生物醫學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現代醫學模式已經轉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主張從更廣闊的社會心理文化背景認識人體健康和疾病,這正與中醫藥學的人文精神相吻合。

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中醫藥文化研究歷程,應該說取得了較大成效。但是,中醫藥文化研究有過于拘泥于古代文化傳統的傾向,中醫藥文化研究的宗旨是立今鑒古,不但要具有歷史意識,而且要具有現代視角和當下意識,不但要總結傳統文化的精髓,而且要吸納現代一切先進文明成果。目前正處于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醫藥文化不能獨立于文化全球化之外。面對強勢的西方文化,中醫藥文化研究絕不能故步自封、過于保守。要科學分析文化全球化形勢,樹立中醫藥文化的自信,展現中醫藥文化的獨特魅力,使中醫藥文化成為文化全球化的組成部分。這就要求中醫藥文化研究者具備保持中醫藥文化特質的能力,具備吸納先進文化發展中醫藥文化的能力,具備與西方異質文化對話與融合的眼界和能力,從而保持中醫藥文化健康發展。尤其在對外交流上,由于中醫藥學獨特的文化形式不具有科學文化的超越性和普適性,很難被其他國家和民族理解和接受,導致中醫藥學至今還得不到國際的普遍認同。至今,能從根本上承認和接受中醫藥的人群還主要集中在東亞、東南亞等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熏陶的地區。而在歐美地區,中醫藥則很難進入正規醫療體系或通過他們所謂的認證,這就對廣大中醫藥文化研究者提出了新任務和要求。

3.中醫藥文化研究是繼承和發展中醫藥的基礎工程

中醫藥文化研究是中醫藥學研究的前提,否則中醫藥發展就會出現方向性錯誤。中醫藥學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只有深化中醫藥文化研究,才能真正理解中醫藥理論的發生發展,才能真正豐富和完善中醫藥理論體系。比如,不了解陰陽概念,就不能真正理解中醫藥理論的起源。再如,中醫藥理論與易學、道學有很密切的關系。中醫藥典籍中存在大量以《周易》中的詞匯命名藥物、方劑、醫籍的現象,甚至以易象、易理闡發、說明醫理等。潘雨延先生說:“究夫《內經》作者的哲學思想,全部發揮老子的思想……”[2]劉力紅先生也說:“我們知道中醫的確有很濃厚的道學思想……因此在《內經》里,我們既可以看到許多易學的東西,又可以看到許多道家的東西。”[3]不深入了解易學、道學,就難以理解中醫藥理論的內涵和精髓。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學術界在整理傳統文化、傳統中醫藥方面做了大量撥亂反正的工作。但是由于對傳統文化的錯誤態度和以西方知識體系為主體的現代普通教育的推行,使國人的知識結構、價值體系與行為模式大大改變,并未能從根本上恢復傳統文化、傳統中醫藥的本來面目,嚴重影響了中醫藥的生存和發展。表現在中醫藥教育上,習慣于數、理、化現代科學思維模式的中醫藥大學生難以理解中醫藥理論而樹立牢固的專業思想。

基于天人合一的思想,立足于比類取像的思維方式,以陰陽、五行、氣等主要概念構建起來的中醫理論體系,經過幾千年的歷史驗證,面對當前唯科學主義的困境,具有獨特的理論價值和意義。面對這樣一份寶貴的遺產,只有在深化中醫藥文化研究的基礎上,明確其理論精髓和文化內涵,才能使其得到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從而避免走上中醫西化,甚至以西代中的歧途。

4.中醫藥院校應營造濃厚的中醫藥文化氛圍

中醫藥院校作為培養中醫藥人才的專門教育機構,承擔著弘揚光大中醫藥文化的歷史重任。不同類別的學校應積極營造獨具特質的校園文化,積極培育在校大學生的人文素質和修養,作為中醫藥院校來說就應當積極營造中醫藥文化氛圍,使學生切身感受到中醫藥深厚的文化底蘊,形成自身獨特的文化特質,以利于他們更深入地理解和接受中醫藥精髓,形成中醫藥內在文化的創新能力。

4.1校園環境建設必須融入中醫藥文化的內涵。好的中醫藥院校校園環境應使人處處感受到濃厚的中醫藥文化氛圍。如建筑風格、校園景點布置、校風、校歌、校園網等,甚至建筑物和校園道路的命名都可以融入中醫藥文化的內涵,有條件的學??梢越ㄔO中醫藥文化博物館。

4.2教學中必須加強中醫藥文化教育。要加大中醫經典理論的學習,有條件的學校應開設中醫藥文化課程。注重中醫藥的文化品性,使學生不但學習中醫的“技”,更要形成中醫藥獨特的思維方式,養成中醫藥從業者獨特的文化品性。尤其要重視教材建設,“現在當我們回顧歷史,會發現“文革”之后,中醫教材建設沒有能積極地保持和發揚中醫的理論體系,在繼承和發揚祖國醫學方面是不理想的,不是發展了而是萎縮了”[4]。

4.3必須加強傳統文化教育。中醫藥根植于傳統文化,離開傳統文化,中醫藥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中國古代俗語“秀才學醫,籠中抓雞”形象地說明了傳統文化知識背景對學習中醫藥的重要作用。倘若離開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和傳播,單純學習中醫診斷、方劑、藥性,則很難成為中醫名家,中醫藥理論難以得到健康持續的發展。當前很大一部分中醫藥院校并沒有充分意識到這個問題,急功近利,既不具有歷史意識,又不具備長遠眼光,與傳統文化密切關聯的主干課程——醫古文越來越被邊緣化,其他與傳統文化相關的課程,更只是作為可有可無的選修課,最終只會導致中醫藥的異化和弱化。

目前,中醫藥界特別是許多名老中醫對中醫藥院校培養出來的學生中醫理論功底薄弱、中醫基本技能不扎實、“不會用中醫思維看病”等問題表示了極大的擔憂,并建議加大中醫教育改革力度,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適應中醫藥事業發展需要的中醫藥人才,加大中醫藥文化的研究與課程建設是當前中醫藥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務。

總之,中醫藥文化研究是中醫藥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沒有中醫藥文化的復興,就沒有中醫藥的復興?;仡櫄v史,直面現實,由于忽視文化資源的重要性,中醫藥事業發展曾一度誤入歧途。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文化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凝聚力之中。”應本著一切有利于中醫藥學發展的原則,盡快取消異化中醫藥學的做法,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主導下,進行文化意義上的自主創新和原始性創新,從而真正促進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只有中醫藥事業的從業人員真正將中醫藥文化熔鑄到思維、心理中,中醫藥才能自然地壯大起來。

參考文獻:

[1]文苕.全國第八屆中醫藥文化研討會紀要[J].醫古文知識,2005(4):46.

[2]潘雨延.易與佛教·易與老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72.

[3]劉力紅.思考中醫[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406.

[4]病入膏肓的中醫,病根在哪里[N].現代教育報,2001-9-28.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江蘇省中醫文化傳播的歷史、現狀及策略研究”(項目批準號:2011SJB770004)。

醫藥專業論文范文第5篇

前不久,青島海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省院士工作站揭牌儀式在青島市城陽區海爾國際細胞庫舉行。通過這一平臺,在胚胎和干細胞培養、克隆動物與疾病模型動物、“類器官”等科研領域研究成果卓著,并享有國際聲譽的韓國科學技術院金南衡院士團隊與海爾生物科技成功牽手,將成為企業的“專屬智庫”,提供科學指導,加速實現從科研項目到產業轉化的精準匹配和無縫銜接。

在城陽區,像青島海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樣瞄準生物醫藥新興產業的企業正在加速聚集、組團突圍。據了解,城陽區現有規模以上生物醫藥企業36家,其中上市公司3家,擬上市企業13家,2020年城陽區生物醫藥產業實現產值88.1億元,同比增長19.3%。

政策扶持產業創新發展

生物醫藥產業被譽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也是各地競相發展的高科技戰略性新興產業。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的爆發,生物醫藥產業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在國家大力推進生物醫藥創新發展宏觀政策的指引下,生物醫藥產業作為城陽區重點打造的五大產業集群之一,聚焦化學藥品原料藥制造、化學藥品制劑制造、獸用藥品制造、衛生材料及醫藥用品制造、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制造等多個細分領域,城陽區持續強鏈、補鏈、延鏈,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和集聚態勢,推動醫藥生物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2年年初,城陽區出臺了《關于促進城陽區生物醫藥健康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從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產業化發展、構建產業支撐服務體系三個方面,覆蓋了新藥研發、產業化、項目投資、平臺建設、市場銷售等全產業鏈,提出了13項硬核舉措鼓勵產業創新。

“2021年3月份以來,我們通過多種渠道了解深圳、成都、蘇州、寧波等先進地區的生物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政策,廣泛征求8個街道及國海、易邦、益青等10余家生物醫藥企業的意見建議,結合城陽區實際情況,對標深圳、看齊青島,以科技為引領、以創新為驅動,出臺了這項政策。”城陽區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人介紹說,新政對新藥研發、醫療器械研發、發展中藥及特醫食品、引進龍頭企業、鼓勵企業資質認證、推動服務平臺建設等6方面均在青島市《關于支持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獎勵標準上,再給予1:1配套獎勵,實現翻倍獎勵。城陽區結合實際情況,對發展仿制藥,發展原料藥、藥用輔料及藥包材,企業開拓市場,發展非營利性民辦醫療機構及建設醫學重點學科,強化金融資本支持等5方面為城陽區特有獎勵條款,對企業進行精準扶持。

龍頭引領產業加速聚集

2021年12月31日,動物疫苗國家產業創新基地暨青島易邦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項目開工,該項目是山東省規模最大、實驗種類最全的P3實驗室,建成后將提升我國重大疫病和新發病的防控技術研發和轉化效率,提高生物醫藥領域的科研創新水平,具有極高的經濟社會效益。

在城陽,易邦生物、海利爾藥業、雙鯨藥業、國海生物、益青生物等生物醫藥企業的名字在行業內越來越亮眼。一個個領軍企業的崛起,扎實推進了城陽區生物醫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作為獸用生物制品行業龍頭企業之一,易邦生物在技術突破、工藝創新等領域深耕20余年,打破了進口品牌在高端領域的壟斷地位,不斷引領和推動著行業健康發展。其中,動物疫苗智能制造新模式應用項目的實施,不僅激活了易邦生產“智造”基因,還快速提升了中國生物制品的國際競爭力。2020年,易邦生物強勢挺進全球動保18強。

歷經70多年風雨歷程的雙鯨藥業,是國內首家魚肝油生產企業,先后躋身“中國化藥企業百強企業”“中國醫藥行業成長50強”,公司生產的乳白魚肝油榮獲國家銀質獎,維生素D滴劑榮獲健康中國2030品牌計劃“年度品牌表現獎”。

此外,國海生物的主導產品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是國內首家被國家藥監局批準的大劑量孕激素類抗癌藥,連續多年在全國同類產品中占65%以上的市場份額,國內同行業排名第一位。

在城陽區,一批本土龍頭企業不斷壯大,在原料藥、生物藥、化學藥等領域具備一定規模和競爭實力,產業集群初具規模。目前,城陽區產值過億元的生物醫藥企業有8家,2020年產值增速超過20%的企業有10家。這些領軍企業,各自形成生態圈,為城陽區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集聚和引領作用。

完善體系推進產城融合

2021年以來,城陽區搶抓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崛起的戰略機遇,加快推進產業集群化、企業規?;?、品牌高端化、產業數字化發展,生物醫藥產業體系逐步完善,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澎湃新動能。

生物醫藥和健康產業園區加快建設。海爾生物細胞谷、青特北大醫療產業園、國科健康科技小鎮、中白國際中醫藥健康產業園、威高國際醫療產業園項目等一批優質產業園區項目布局落戶。目前,城陽區有科智星醫療手術機器人項目、威高國際醫療產業園項目、瑞奈生物科技研發生產基地項目等重點在建項目8個;益青生物的年產30億粒新型明膠空心膠囊生產線項目、雙鯨藥業的年產8600萬瓶(盒)藥品生產線擴建項目等技改項目4個;在談的海利康醫療器械產業園項目1個,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產業新動能。

高端創新平臺加快推進。城陽區康復大學計劃明年正式招生;青島中科未來健康研究院、中科傳感技術(青島)研究院、青島特種食品創新研究院、青島海洋食品營養與健康創新研究院等一批高端科研平臺相繼落戶。城陽區現有省級以上實驗室、技術中心等各類科創平臺19個,國家級科技孵化器1個。

優質醫療和康養資源加速落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青島醫院正式啟用;康復大學附屬中國康復中心即將啟用;樹蘭醫院、青島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泰康之家琴園等項目相繼開工,一座活力之城、健康之城正在強勢崛起。

此外,為加速國際高端和急需人才集聚,以更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城陽區出臺了《關于促進青島內聯外通的中央活力區建設的十二條人才支持措施》《關于吸引人才享受共有產權住房政策的實施意見》《關于支持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政策。

上一篇:維普醫學論文下一篇:醫藥工程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