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人文關懷范文

2023-09-23

人文關懷范文第1篇

無意中讀了這個小短文,頗有感觸,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地方,是否都能常常懷著這樣的關愛,為他人,也為自己留心保護一片美麗的世界?在接觸那些怕壓易碎的物品時,我們總是小心翼翼地,只怕弄壞了它們,那我們也不妨將這份細致帶到日常生活里來,小心地呵護和善待我們所生存著的這個世界。

人文關懷是什么?一句話,人文關懷就是關注人的生存與發展.就是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這也是最近常常被提起的話題,人是一切的根本,一切以人為中心,人的生命、思想、理想、應當受到尊重和關愛。小時候父母、老師常常教導我們要善良,要有愛心,那么愛又是什么呢?愛,即人類主動給予的幸福感,是指一個人主動地以自己所能,無條件尊重、支持、保護和滿足他人無法獨立實現的人性需求,包括思想意識、精神體驗、行為狀態、物質需求等。愛的基礎是尊重。愛的本質是無條件地給予,而非索取和得到。

生活中,我們要常懷一顆關愛之心,善待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工作中,我們也要有著一顆關愛之心,特別是護士這個職業,護理專業的核心和精髓是關懷照顧,美國學者Leininger(萊寧格爾)博士就認為沒有關懷就沒有護理,護理的本質就是關懷。它要求我們護理人員,在臨床工作中,不管服務對象來自哪個社會階層,有何種背景,都應該尊重每一個患者,善待每一個生命;要關注患者,關心患者,重視患者的個性,滿足患者合理的需求,尊重患者的隱私;說到底,就是一句話------“一切以病人為中心”。

南丁格爾說過:“護士其實是沒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這不僅是對我們職業形象的贊美,同時也是對我們職業素質的要求。我覺得,作為一名合格的護士,除了要通過不斷學習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外,還要加強我們自身的人文修養,將端莊的儀表,美好的語言,得體的行為,精湛的技術貫穿于護理工作的全過程,讓患者感受到來自于護理人員的真誠和關愛。

“仁、義、禮、智、信”,仁是第一位的,孔子提倡“仁者愛人”,這種要求一切人都要用“仁愛”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幫助人的思想,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道德遺產。

人文關懷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人文關懷在“90”后護士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實踐,闡述了具有人文關懷的管理實踐方法,針對“90”后護士的護理管理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結合本次研究,最終提出了更新管理理念、提升管理素質、創造和諧氛圍等策略。最終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研究,實現提高護理質量,促進護理管理發展的目標。

【關鍵詞】人文關懷 “90”后護士 護理管理 應用

根據相關的統計調查結果表明,有95.5%的護士希望能夠在工作中獲得人性化的關愛,同時也期望在加強護理管理工作規范要求的同時,能夠將人文關懷也有所加強。在傳統的護理管理方式下,簡單、粗糙的管理模式使護理管理工作失去了應有的人文主義精神,因此傳統的護理管理方式已經難以滿足,當前形勢下的護理管理需求,近幾年的醫院新入職的“90”后護士大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備受寵愛,因此在對她們進行護理管理時更應當注重人文關懷。據此本文針對“90”后護士的特點關于實施人文關懷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應用實踐方法,現具體報告如下。

一、更新管理理念

傳統的護理管理方式,注重單一的管理質量,主要的方式就是對護士及其工作工程實行監管,使護士成為被監管、被懲處的對象,忽略了人文主義關懷的重要性。傳統的護理管理方式已經難以滿足當前形勢下的護理管理需求,近幾年的醫院新入職的“90”后護士大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備受寵愛,因此在對她們進行護理管理時更應當注重人文關懷。應當從護士們的情感方面入手,為她們提供各種各樣的才藝學習、交流、展示的舞臺,從而達到創新護理管理模式的目的。不斷深化護理管理工作的服務意識,對于傳統的護理管理方式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不斷的改進和創新護理管理工作的思維理念。

二、提升管理素質

人人公平、平等是推進人文關懷的基礎。具有人文主義精神的護理管理觀念應當在日常的管理工作當中,管理雙方的地位等級都應當是被視為平等的,雙發一起共同參與護理管理這一工作過程,雙方都具有參與規劃、實施、評估的責任及義務,雙方的根本性目標也應當是完全相同的。護理工作的管理者尤其是以護士長為代表的基層管理人員,若想管理好科室內的其他護士,僅僅依靠自身手中的權利是遠遠不足的,只有通過持續提升自身的道德素養、專業知識能力等各方面的綜合素質能力,才能夠在各個被管理的護士心目中建立起威信,提高整體的凝聚力和團結性,使每一名被管理的基層護士都能夠真正從內心里感到佩服,并服從相應的管理工作,糾正“90”后護士存在的缺點。

三、創造和諧氛圍

由于目前護士崗位嚴重缺乏編制,而其日常工作內容又較為繁重和復雜,“90”后新入職護士往往由于年紀較小,沒有工作經驗,就會感到工作壓力成倍增加,因而就需要更多的人文關懷。哪怕只是一個簡單的肢體語言,或是一個善意的目光,都能給護士巨大的心理慰藉與信心。普通的基層護士應當同管理人員之間是一種互幫互助,互相協助的合作關系,她們的共同目標都是幫助患者進行治療,降低患者的痛苦,為患者恢復健康作出相應的貢獻。營造出和諧的護理管理氛圍,首先必須要使雙方建立起足夠的互相信任,尊重并理解對方,必要時提供相應的幫助和支持,進而通過營造出的和諧氛圍,使護士對于病人也能夠給予充分的人文關懷,加深護患之間的情感聯系,也能夠為醫院建立其良好的社會形象。

四、發揚人文,關心護士

由于護士日常工作較為繁重和復雜,所需要面對的患者眾多,難免會導致體力和精力應接不暇,護理錯誤時有發生,而此時“90”后護士往往由于年紀小,工作經驗積累不足,往往在護理出現錯誤時會導致心理畏懼。對于此類情況管理工作者不能一味的簡單苛責,而應當給予她們足夠充分的人文關懷,加強同她們的溝通,實際了解她們的心理狀況,及時了解并解決她們生活與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共同營造出和諧、友愛的工作環境。

對于護士護理管理而言,人文關懷首要是建立在對于護士的尊重基礎之上,進而再在日常工作之中通過對于護士的關心和愛護,從情感的角度去激勵護士工作的熱情,發掘護士對于本職工作的潛在能力,從而使護士能夠在工作中實現自身的工作價值,因而人文關懷在現代護理管理中是發展的核心也是必然趨勢。通過對于管理實踐方法創新,本文提出了更新管理理念、提升管理素質、創造和諧氛圍等管理策略,最終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加強人文關懷在“90”后護士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實踐,為相關的管理者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

參考文獻:

[1]曾玲玲.人文關懷和激勵機制相結合在優質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 (8).

[2]楊青,鄧懿文,韋鳳媛等.談談零度寬容與人文關懷在護理管理中的作用[J].中國醫院管理,2009, (6).

[3]袁文華.護理工作中人文關懷的意義及其具體體現[J].中國醫藥導報,2010, (35).

人文關懷范文第3篇

摘 要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人文關懷教學模式在大學語文課程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人們對于大學語文課程人文關懷教學模式的探索也一直在繼續,本文就當前大學語文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構建“人文關懷”教學模式提出了一些看法。

關鍵詞 大學語文 課程 人文關懷 教學模式

1 缺乏“人文關懷”是當前大學語文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

1.1 重視知識傳授和講解,忽視學生情感,教學缺乏活力

最新的《語文課程標準》著重強調了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與結合。當前的語文教學“工具性”的教學觀過于強調知識的重要性,標榜知識目標的至高地位,對于語文知識的記憶、解題的技巧極為重視。教師更多側重于“課文”而忽視了“人”,教師把重點、難點及知識點作為自己的興奮點,忽視了學生們的喜怒哀樂。授課老師在進行分析和總結的時候往往采取劈章斬句的方法,其邏輯推演過程似庖丁解牛般,使得整個課堂生活的內容充斥著單調乏味的理性色彩,忽視了學生們的精神世界,同時也使得教師的個性遭受到了磨滅,造成了“教”非教師所愿,“學”非學生所想的尷尬境地,最終導致學生喪失了對語文學習的熱情。

1.2 忽視學生主體作用,學生思維被僵化,缺乏情感養成

受“工具性”的語文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順理成章地成了絕對的權威,所有語言上的問題均被視為技術性的問題,通過簡單的灌輸教學方法,即“你不懂,我教你”。無論是從時代背景到作者簡介,還是從內容分析到寫作特色,均由教師一手掌控,沒有重視學生的主動、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靈氣遭受到壓制與扼殺,學生的思維大多存在著膚淺性、依賴性、無序性。受此影響,學生往往過于重視分數與歪曲知識的功用,沒有意識到語文知識的精神價值以及感情、意志與高尚情趣的自我培養的重要性。

2 構建以“人文關懷”為中心的大學語文教學模式

2.1 語文學習與人的思想感悟相結合

通常來說,感悟式的語文教育模式是十分有助于人文主義精神培養的,它是一種較為符合大學語文的教學模式。

就文化學的角度來看,感悟性教學是一種采用自覺文化主體來實施的方式,它具備強大生命活力,是一種富有超越品質的文化建構活動。感悟性教學的目的旨在教人體悟人生的真諦,追求人生的至高理想,使得生命精神獲得充實,進一步把生物學上的個體生命演變為文化學上的,具有獨立尊嚴的自由價值主體。經由感悟,對生命形成一個深刻的理解,只有這樣才可能產生對生命的執著,使得人生充滿意義與精彩。而感悟式教學從人的內在尺度出發,把對人的生命內涵與意義的追求作為目標,歷經積淀并鞏固為學生主體的精神根基,這一價值取向直接促使人們思想的形成。

倘若教師僅僅是為了應付教學工作,局限于語文課本上的知識展開對作者感情的分析,學生迫于考試的壓力而記憶文章的核心思想,然而這依然還是作者的思想情感,無法在學生的內心生出任何波瀾與新意。只有經過了老師與同學的一起理解與感悟,再充分結合自己的生活感受與體驗,才可以內化為師生自己的有生命情感的、可以豐富生命情感與意義的文化知識。

2.2 語文教學與人的發展相結合

高校語文教師不單單要教授給學生語文知識,培養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增加學生的分析和創新能力更是重中之重,經過如此成長的學生才有可持續發展性。因此,我們的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充分改變高校語文單單重視教師分析、學生記憶的單一模式,要多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更好地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創造性。

一方面,在研究性的思考過程中,學生能夠較好地把握住作品的內涵特點,形成對作品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對于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也能起到好的培養作用,讓他們養成主動學習和研究這一好的習慣,最終使大學語文教育成為學生學校學習轉入終身學習的起點,擔當著學生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發展的橋梁,逐步讓學生從接受式學習過渡至研究性學習,將學生發展成為一個善于思考、富有創造性的人才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另一方面,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口才將能得到出色的鍛煉,思辨能力能得到更好的培養。在應用這一模式時,我們可以把班級分成若干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研究討論,達到方便學生間的交流,增加學生發言機會的目的。

2.3 語文學習與生活實踐相結合

與生活相結合的模式,即實踐型的教學模式,是指在適當的情況下,能夠把學生的高校語文教學與他們的生活實踐相結合起來。這種教學方式可以通過組織一些的文學社團,展開諸如詩文朗誦比賽,或者演講辯論比賽等等這些實踐教學活動來鍛煉與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還可以以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為依據,組織學生去參觀本地乃至外地的文化遺跡和自然人文景觀。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成功地使他們由厭學逐漸轉向樂學,而且能使得學生在緬懷古人,游覽名山大川的過程中,將人類與生具有的文化精神、智慧力量以及對大自然的崇敬之情內化為他們自覺學習的動力,倍加珍視中國古代文化遺跡,更好地激發彼此心中的奇氣、志氣。與此同時,在親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同時,使他們對自然、對世界、對生命萌生出熱切關注和熱愛之情。將語文的學習和生活的感悟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得語文的學習更加具有生動活潑的生活色彩。

2.4 建立互動型的新型師生關系

作為具有獨特情感的個人、大學生不是一味的被授予某些東西的物體,他們是能動的潛能器,而不是被動的知識接收器。所以,我們應當在大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建立互動型師生關系,這是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建立互動型的師生關系的目的是能讓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這就要求教師通過引導或者設置情境,使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得到更好的激發。在這個教學過程中,為探究某一問題,會出現師生進行對話。在師生對話的過程中,彼此各自憑借自己的經驗,通過自己獨特的精神表現方式,通過彼此心靈間的溝通、彼此不同意見的交流、或左或右的思想碰撞,促成知識的共同擁有與個性全面發展。在互動型的師生關系中,彼此的知識經驗、學習態度觀、邏輯思維、言語表達、團結合作等諸多方面得到檢驗,更好地提升了學生的自信心。

3 結束語

大學語文是高等院校的基礎教學學科,它是人文素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部分,不斷開展基于“人文關懷”角度的教學模式的探索是目前高校大學語文課程所要面對的急需解決的問題,對于推動大學語文新的教學目標的實現以及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艷軍,季紅艷.大學語文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4).

[2] 汪梁,魯洪偉.人本主義教育思想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天津市經理學院學報,2010(5).

[3] 劉曉梅.淺談語文教學中人文關懷的缺失及其對策[J].華章,2010(22).

人文關懷范文第4篇

摘要:在當前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輔導員隊伍管理工作顯得更為重要與迫切。高校輔導員績效考評管理體系的創新優化對于促進輔導員工作積極性與能動性可發揮重要作用,是加強輔導員建設工作的重要內容。文章闡述了人文關懷對于績效考評工作的內在價值,從人文關懷維度深入探究當前高校輔導員績效評價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高校輔導員績效考評的創新路徑。

關鍵詞:人文關懷;輔導員;績效考評;管理

高校輔導員在學校中擔當教育者和管理者的雙重性角色, 是高校宣傳思想教育工作的具體承擔者,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15年1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中指出:統籌推進高校黨政干部和共青團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和心理咨詢教師等宣傳思想工作骨干隊伍建設。對輔導員工作成效開展合理評估,優化創新其考評體系,加大人文關懷力度是推動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能夠有力推動輔導員個體素質完善、發展,從而促使輔導員群體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發揮更大能量與作用。

一、高校輔導員績效考評工作中人文關懷的重要價值

1.融入人文關懷是增強高校輔導員考評工作實效的現實需要

人文關懷是指肯定和尊重人的主體地位,關注和重視人的生存狀態、生活質量,追求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其核心在于以人為本。因此,在輔導員考評中體現以人為本,注重受考評輔導員的情感和內心感受,尊重他們的個性,激發其內在需求,能增進高校輔導員對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的角色模型認同,群體心理達到和諧、平衡狀態,考評工作的實效性才能逐步呈現,才會順利實現考評預期目標。

2.實施人文關懷是輔導員績效考評方式創新的重要路徑

人文關懷是一種充滿愛和情感的理念和價值取向,是一種視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管理活動的核心和動力的管理理念,有利于考評主客體雙方協作狀態的達成。2014年5月,劉延東副總理參加中國年度大學生和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座談會時強調,高校輔導員成為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力量,廣大青年師生值得信賴、大有可為、堪當重任。隨著高校輔導員工作形勢和環境的不斷變化,其工作績效考評方式必然要相應做出調整與創新。在績效考評過程中充分體現和運用人文關懷,能使其對考評工作的認識更加理性與客觀,同時也使考評組織者更趨向于改進創新考評程序,從而進一步體現和維護被考評者權益。

3.加強人文關懷是科學考評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有力保障

在考評的過程中強調人文關懷并形成具體要求加入考評機制中去,可以通過以人為本的行政理念體現了科學的行政精神。同時上級主管部門用人本思想指導和開展對高校輔導員的考核工作,將直接影響和規范參加、配合考評的各級部門與人員的考評工作態度,有利于克服考評工作中的隨意性,防止刻板效應,能有效控制考評偏差幅度,可形成考核與反饋的有效互動,確保高校輔導員的工作能力與實績得以準確衡量。

二、高校輔導員績效考評管理過程人文關懷因素的缺失

1. 績效考評過程人文關懷價值“被邊緣化”

目前在高校輔導員考評過程不少高校是以“唯任務論”的價值導向定位貫穿始終,而對于考核中發現的所涉及到輔導員帶有普遍性的工作困難與問題常被忽視,考核結果回饋環節缺失,往往會使得輔導員群體感覺是生硬、被動地接受“上級檢查式”的考核,工作強度與上級的關懷重視不對稱,容易導致輔導員職業倦怠,對前途希望渺茫等問題產生。

2.績效考評指標設置功利性傾向較為明顯

人性化考評是以人性為根本,尊重被考核人的個性特征,重視人的價值,以組織和組織成員的共同發展為目標,以滿足人的需要和促進人的發展為根本目的的考核模式。但是不少高校在對其實際工作考核中卻顯現出部分功利性教育價值取向,如忽視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與其他管理事務之間時間占有比的沖突與矛盾,對輔導員工作考核對于業績的追求過于寬泛與理想化,要求教育、管理、服務、開發、研究、指導樣樣齊備,又要求其作為教師、管理者、專家、學生朋友角色不可或缺,工作彈性較大,工作量難以有確切標準度量,管理效果難以量化考評,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難以有效結合。而在輔導員的考評內容與方式方法上,各高校普遍參照管理干部考評辦法,即是以德、能、勤、績四個方面進行測評,這四項測評條件往往定性指標多,定量考評缺乏,同時因為主觀評價居多會造成測評結果難以公正。運用高校管理干部考核的慣性思維易引起人本化考核范式的缺位,將導致輔導員校園實質工作角色的功能性失調。

3.績效考評主體安排不夠合理

當前不少高校在輔導員考評的主體安排中客觀上存在與人文關懷理念相?,F象,主要表現為考核主體一般為學校人事部門,高校人事部門事務繁多,平時其與工作在一線的輔導員隊伍二者本身就存在著交流、關懷、溝通頻率等方面問題,加之年終考評往往按照生硬設置的考核指標進行“盲考”,將促使考核過程中實質上的二者疏離環境的加速生成。而平常指導輔導員業務與工作的學生工作管理部門卻并無發言權,在沒有細致調查與平時熟悉了解的考核基礎上,人事部門對于輔導員隊伍的考評難免在精細化、層次感、個性化方面呈現明顯缺陷。

三、基于人文關懷向度的高校輔導員績效考評管理路徑創新

1.創建人本化的高校輔導員績效考評制度

“人本”是在組織活動中,按照人性的特點建立的管理方式,以人為本,是科學管理的核心。著力把考核制度的完善以“事”為中心轉向以“人”為核心??荚u主體部門要把“人本”思想確立為績效考評的基準性因素,確立考評制度“雙贏”理念,注重輔導員對于公平的主觀感受,激發其工作能力的提高和發展潛能的發揮。讓輔導員參與考評的互動過程,使輔導員與思想政治工作團隊、學校組織管理的目標一致并在制度設計中得到應用??荚u制度的建立在完成組織戰略目標的同時,把輔導員工作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結合起來,兼顧其個人價值和職業生涯規劃。如南京大學的輔導員考核,在具體制度設計中明確了其培養與發展方向,考核評優與補貼費用金額明細全部“紙面化”成為制度內容,人本化與激勵效用明顯。因此,應建立激勵效能明顯,緊密結合輔導員角色定位與角色行使,具有普遍約束力、穩定性和連續性的考評制度。

2.設置個性化的高校輔導員績效考評指標

評價指標要注重彈性設置,把常規指標和重點指標相結合,共性指標和個性指標相統一,定量指標和定性指標相對應。建立高校輔導員差異性指標體系,使考核評價與輔導員的工作性質與作內容相符合。注重考核高校輔導員潛在成績與長期效應。輔導員考核既要看其的可見性強的“顯績”,同時要聯系實際看輔導員工作的對于將來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展有著長遠價值“潛績”。 一方面,考評指標體系設計可參照結合2012年教育部頒發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測評指標體系》,以及2014年4月頒布的《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同時,設計指標要緊密貼近其鮮明的實際工作特點,如是否能夠精于網絡媒介運用、參與等因素應納入進考核體系,減少事務類的指標,突出工作創新驅動方面的考核,調整“顯績”與“潛績”在考核指標中的所占比例,給其充分的空間與時間,支持、釋放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創造的激情。

3.構建立體化的高校輔導員績效考評范式

360度反饋法(360-degree feedback)是一種績效評價方法,結合360度反饋法創新和完善輔導員考評方式方法就是要從多個視角開展考核評價,從與輔導員發生工作關系的多方主體收集相關信息,信息源來自輔導員本人、上級、平級、下級以及服務對象——大學生,以對輔導員進行全方位、多維度的績效評估過程,再將考評結果反饋給輔導員,幫助其了解自身在哪些績效維度上需要有所改進,以達到提高工作績效的目的。其次,逐步加大信息化考核力度??梢越Y合互聯網絡來創新考評方式,通過網絡調查、公示,民意測試等方面,并結合輔導員信息化工作量及其思想政治效益對輔導員進行考評。此外,應注重考核評價主體的“納新”。 重視引進與輔導員對象之間不存在利益聯系的外部評價主體,包括績效評估專家和社會中立機構。同時,運用系統控制的方法,妥善處理好可能影響考核結果的多種因素條件。

(作者單位: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

參考文獻:

[1]杜玉波.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五四重要講話精神提高輔導員隊伍建設科學化水平[J].中國高等教育,2014,(12).

[2]杜廣杰.化解矛盾加強和改進輔導員隊伍建設[J].中國高等教育,2013,(10).

[3]周慧蓮.高校輔導員職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9).

人文關懷范文第5篇

人文關懷,一般認為發端于西方的人文主義傳統,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價值,要求人的個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關懷人的精神生活等。在信息技術教育中,人文關懷是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差異,關心學生豐富多樣的個體需求,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促進學生的自由全面發展。

大部分研究說明:不同的學習過程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信息技術課程比較特殊,操作性強,所以平常的練習非常多。按一般的做法,就是讓學生反復地練習。當然,反復的練習也有些效果,并不是說沒有效果。它的效果主要是發展學生的基本技能。操練式的學習把學生當做學習機器,以熟練操作為目的,但對發展學生高層次的思維,也就是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沒有顯著的效果,因為在學習中缺乏人文關懷,有時枯燥無味的練習甚至會產生負面效果,使學生不想學習,阻礙學生的發展。反之,在信息技術中滲透人文關懷,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即學生是自身發展的主體,充分地尊重其主動性、能動性和創新意識,給予其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整個課堂教學活動應讓學生充分參與,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挖掘學生的潛能。這樣,通過學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學習,達到學生有效學習的目標。

1 人文關懷可以體現在教學環境的布置中

以往的計算機教室,強調的是對機器的保護,如防靜電地板的鋪設,線路的安排,就連空調的設置也是為了更好地為機器散熱。實際上,計算機教室的布置,更多的應該是對學生身心健康的考慮。除了通風除塵,教室的四周也可擺放些綠色植物,墻壁上也可適當貼些宣傳畫,盡量營造溫馨舒適的教育環境。日常使用中,教師多注意機器的維護,確保機器的正常使用,以免學生情緒出現波動。教師要懷著一顆愛心,體恤學生、關心學生,從一些小細節讓學生感覺到教師對他的愛。機房的空間一般都比較大,機器數比較多,夏天會很熱。面對這種情況,筆者總是提前把機房的空調打開,保證學生一進來就能感覺到陣陣涼意,給學生營造舒適的上課環境,也可以使學生能盡快安靜下來,投入到本課的學習中。

2 備課中也應該注意人文關懷

以前通常認為,備課主要是根據知識板塊設計教學流程,備教師怎樣有序地講,很少關心學生的有效學習。就計算機教育來說,就是更多地把掌握技能放在首位,強調的是學生對計算機的操作過程,以學生掌握操作命令為目標,結果把學生也當做機器來訓練,缺少的是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新課程理念認為,應該從學生有效學習活動的角度來備課。一堂課有哪幾項活動,有幾個思維高潮,怎樣安排,知識能力的構建采用哪些手段,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怎樣指導,怎樣營造和諧進取的課堂氣氛,怎樣與學生互動,知識怎樣動態生成,能力如何提升,在活動中怎樣進行評估和調控等,這些應該是教師著重考慮的問題。不僅需要事先備課,還要在教學進行中動態備課,更重要的還要學會事后備課,進行教學反思,積累第一手材料,豐富教學理論,形成教學風格。

要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進行有效教學的關鍵。由于種種原因,信息技術課普遍不受重視,因此,有時課堂紀律很難控制。特別是上機課,教師辛辛苦苦備一節課,但是因為課上的一些“小插曲”,課堂效率總是達不到預期效果。例如在課上遇到一些突發事件的時候,要保持冷靜,盡量不要與學生發生正面沖突。初中學生的自我意識比較強,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容易沖動,但由于大部分在家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依賴性強,所以經不起挫折和打擊,心靈比較脆弱。教師要能正確認識到學生的這些特點,懷著一顆包容、善意的心對待學生,否則就會出現教師當眾批評學生、學生頂撞教師的情況,造成師生關系緊張,影響其他學生學習,教師感覺沒面子,進退兩難。

3 正確對待學生的個性化

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更多是心理因素差異的反映。因此,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出發,要善于熟悉和了解學生,要讀懂學生,要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用孩子的價值觀去理解孩子,要把話說到孩子的心靈中去,不要把成人的價值觀、興趣、愛好強加給學生。同時,應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過程狀態及發展的可能性,因材施教,力求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和發展。最后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單純用“會”與“不會”評價學生的優劣,應該用多把尺子衡量學生。只要學生在原有從基礎上有提高、有發展、有創新,就要給子肯定和鼓勵。這樣既能使大多數的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不會產生過重的心理壓力,也有利于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團結互助的學習氛圍,更有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從而實現人文關懷。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高新區鎮湖中學)

人文關懷范文第6篇

一、圖片新聞報道中的人文關懷概述

(一)人文關懷理念提出

1.理念來源 人文關懷來源于西方的人文主義傳統。在西文中,人文精神(humanisn),通常譯為人文主義、人本主義、人道主義,是一種思想態度,認為人本身和人的價值具有首要意義。它以人為衡量一切事物的標準,重視人的自由意志和利益,強調個人的價值和人對自然界的優越性。

西方人文主義的發展經歷了三個歷史階段:公元前5世紀中葉產生于古希臘的智者運動,是人文精神的發生期;公元14世紀至16世紀的歐洲文藝復興,是復興發展期;17世紀至18世紀的啟蒙運動,是人文主義思想的成熟期。2.理念提出中共十七大報告第一次提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3.理念發展 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人文關懷”逐漸進入大眾傳播的視野,在傳播過程中,報紙將人文關懷的視角主要放在對人的生存狀態的關注,倡導社會公平與公正,維護和尊重每一個人的權利和尊嚴,尤其是弱勢群體的利益。

(二)新聞報道尤其重視人文關懷

新聞的本源是講究用事實說話,新聞是對客觀事實進行報道和傳播而形 成的信息,反映在新聞信息中的內容必須對事實具有真實傳達。但是,客觀事實本身不是新聞,被報道出來的新聞是在報道者對客觀事實進行主觀反映之后形成的觀念性的信息。

在現代新聞傳播中,人文關懷的實質,應當“通過確立人的主體性,從而確立一種賦予人生以意義和價值的人生價值關懷”。主要表現為強調人的價值、人的尊嚴,關注人的生存狀態和社會權益,把對人性的根本關懷作為最終要義。新聞傳播活動說到底反映的是人的存在,傳遞的是人的價值觀,是記者把自己對客觀

事實的主觀傳達出來而產生的信息。因此,新聞報道不僅僅是對新聞進行報道,而是包含人的價值觀的引導、判斷。以人為本,關注民生,聚焦百姓最關心的問題,用真實的新聞報道體現新聞報道獨有的人文關懷。

(三)圖片新聞報道在新聞報道中的地位

1. 圖片新聞報道中的圖片補充了記者的文字報道。2013年2月16日,《錢江晚報》報道了一個車禍新聞,只因擋住車庫門寶馬“x5”怒撞寶馬“525”。擋住可以有很多種方式,不同的方式,擋住的程度也不同,單純的文字語言有時很難清楚的表達這個程度,報道中的照片能夠讓讀者更直觀的看到“x5”是如何擋住“525”,擋住的程度又如何,從而使讀者閱讀文字時有更好的理解。所有的文字描述盡在這張圖片之中。因此現場的照片就是作為重要的新聞事實來補充記者的文字說明的。

2.圖片新聞報道的圖片為記者提供了文字報道的解釋和說明。2013年1月15日,在全國霧霾圍城,《錢江晚報》報道了杭州的霧霾情況,并把幾張圖片作比較,方便讀者理解。單純的文字所杭州的霧霾情況如何如何,讀者會想這樣的情況是差,還是很差呢?很多老百姓可能連什么是pm值是什么都不知道對文字報道多的一系列數據更是難以明確的理解。報道中的圖片則不同,讀者最直觀、最真實的看到文中的數據對應的霧霾情況。即便不認識pm值,也能看懂文章的意思。所以此時的新聞圖片就是做解釋說明作用的。

3.圖片新聞報道兼顧了上面兩種情況?!跺X江晚報》2013年5月26 日對王盛杰同學智能化噴灌系統這項發明進行了報道,此時他的發明成果的圖片新聞報道就是兼顧補充記者文字報道和解釋說明的作用。智能化噴管系統智能灌溉系統涉及到傳感器技術、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無線通信技術等多種高新技術。

4.恰當的圖片可以形成強大的視覺沖擊力,增加新聞的力度,并吸引、擴大讀者群, 圖片能夠使版面在各類繁多的報道中脫穎而出。增強了形象新聞的意識和版面的視覺沖擊力,吸引了大量的讀者,也給讀者以美的享受。

5.圖片有實證作用,從側面印證新聞的可信度。圖片證明了歷史和遠方的事物的確鑿性。語言文字往往在很多時候其實證作用不如圖片。狗仔隊爆料明星緋聞時,往往舉著“有圖為證”的牌子,以此來強化其爆料的可信度。為了一張圖片,他們能無限期的蹲點守候,爬高樓、上大樹,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因為如果沒有照片,就會空口無憑,說的再多都顯得蒼白;如果有照片,哪怕是一張,那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如果照片再真實、清晰,那他們可能都懶得打標題,直接爆圖片算了。

(四)圖片新聞報道中彰顯人文關懷的意義

1.是現代人發展的需要。人的發展應當是全面的,不僅要追求物質生活的滿

足,也要追求精神境界的升華。精神境界的升華要求我們豐富精神世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如此才能讓我們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價值判斷無處不在,我們在接收到外界信息同時,就會作出價值判斷,如看到老年人過馬路,有的人選擇去扶他們過馬路,有的人則不回去。這就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價值觀,作出不同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圖片新聞報道作為受眾直接接收到的信息來源,受眾在接收信息的同時,就會對報道的內容作出價值判斷。因此圖片新聞報道中彰顯人文關懷符合受眾的接受心理,增進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交流,引導個人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價值觀。

2.是新聞媒體自身發展的需要。在我國,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宗旨就是在黨的基本路線指導下始終把社會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促進現代化建設。圖片新聞報道中彰顯人文關懷體現了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特性,對新聞媒體社會功能的實現和塑造媒介良好形象提高競爭力都很有好處

3.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F代社會發展是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共同發展。新聞媒體作為文化產業的一種重要的形式,對于社會發展,尤其是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而圖片新聞報道中彰顯人文關懷有利于文化建設的不斷深入和進步價值觀的確立,疏導社會矛盾以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健康發展。

二、圖片新聞報道中的人文關懷的體現

(一)圖片選擇以人為本

在圖片新聞報道中,新聞圖片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圖片新聞報道中要體現人文關懷,在圖片本身的選擇上也應該堅持以人為本。新聞媒體選取圖片時要撇開人的社會地位和社會屬性,把人本身作為出發點,也就是從人的自然人屬性出發,關注他們,把人當人看待。關注他們作為生命個體在不同環境中的人生體驗,從而讓受眾在接受信息的同時,深刻體驗人生,感受生命。

2013年4月20日,雅安地震,在這災難性事件發生后,《錢江晚報》開設了直擊雅安專欄,在第二天,《錢江晚報》的直擊雅安專欄上傳了組圖,這些照片展現了雅安災后新的一天,八歲的鄭潔正在雅安實驗小學操場上做作業,帳篷里的姐妹倆樂觀面對;凌晨余震不斷,睡覺的人全跑到樓下。這些呈現給眾人的照片,不僅讓人看到一個真實事件本身,還對事件中的處于極度絕望狀態下的人們給予人文主義關懷。作為直接受災難傷害的災民,他們在災難中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錢江晚報》對他們的狀況予以極大關注,同時在報道中沒有把圖片的選取重點都放在領導人活動、抗災救災、善后處理、慶功表彰等方面,《錢江晚報》把受難者及其家屬放在心上,在受難者及其家屬中把老人、婦女、小孩放在災難報道關注的首位,對他們予以特殊、特別的關心。

《錢江晚報》的圖片選取堅持以人為本,從人的視角出發,充滿感情的關注被報道者的遭遇和命運,維護和尊重每一個人的權利和尊嚴。讓健在的人們體會到人性的溫暖,人的崇高與尊嚴,喚醒人類的良知與道德。

(二)圖片內容反應民生,貼近百姓生活

圖片新聞報道從平民視角出發,反應民生,關注普通百姓的生存狀況,生存空間,生存環境。關注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傾聽群眾呼聲,反應群眾意愿,集中群眾智慧,把人民群眾的意愿和要求作為報道的依據。努力把握住他們的思想脈搏與情感變遷,淡化灌輸,淡化說教,在平民化的親切與平視中實現啟發、引導、教育整合功能,開始真正“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因而在新聞報道選取的圖片內容上,作為新聞媒體,站在最廣大觀眾的立場上,做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去關心“絕大多數觀眾所需要或感興趣的問題”,老百姓如何關注社會環境,改善生存狀態,提高生活質量;又如何去追求新的生活目標,實現人生理想,完成自我超越,就成了我們圖片新聞報道的重要內容之一。 面向21世紀的城市綜合性主流的報紙——《錢江晚報》,它始終堅持以“心向讀者,情系萬家”為宗旨,面向城鎮,面向百姓,面向社會,面向生活,《錢江晚報》很多版塊的圖片內容都是走平民化風格,用老百姓的話說老百姓自己的事。如:《錢江晚報》中的“杭州新聞”地方版,關注民生、倡導文明、針砭時弊,營造社會輿論的關注點,創造社會輿論的注意力,報紙的影響力、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得到了充分體現,深受具有穩定職業、穩定收入和固定住所的“老杭州”的喜愛。在“杭州新聞”版面上,講述了一個個平凡人員的故事,貼近生活,并且在圖文并茂的基礎上強調圖片的傳播功能,使人愛讀、易讀,以吸引讀者,是廣大市民所喜聞樂見的。

(三)圖文結合,便于讀者了解事實真相

知識可視化理論告訴我們,人類80%以上的信息通過視覺獲得。曾經也有學者研究證明,讀者閱讀報紙時最先看到的是圖片,其次是文章。雖然圖片具有易讀性,但是某些信息通過圖片還是無法進行傳達的,為圖片添加文字說明,可以使新聞傳播的信息更加詳盡,清楚。因而在圖片新聞報道中將圖片與文字相結合,把一些現實生活中“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復雜內容,通過“圖像語言”的表述,讓人看起來一目了然,再結合文字交代圖片難以呈現的新聞要素和背景,真實感強,可信度高,便于讀者了解事實真相。

2014年2月17日,《錢江晚報》a0006版:浙江新聞.城市 報道了這樣一則新聞,共三幅圖,標題兩個字《真愛》,不顧家人激烈反對,她執意嫁給病危的他,這場婚禮格外莊嚴圣潔。昨天上午,在蘭溪,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婚禮。圖一,身穿白色婚紗的新娘推著坐著輪椅的新郎緩緩入場 圖二,新郎用滿是針眼的手

為新娘戴上戒指 圖三,新娘面帶微笑深情地看著新郎 其中圖二下面配了徐志摩的詩:

不求有結果 不求同行

不求曾經擁有

甚至不求你,愛我

只求最美的年華里

遇到你

新娘與身患白血病的新郎沖破重重阻礙,最終走到了一起。

這則新聞中拍攝的三張照片分別放在標題的右邊,文章的左邊,文章的下面。其中,新娘面帶微笑深情看著新郎這張照片上面寫著一行字“祝福你們”,圖片與文字相結合,讓讀者能夠真實的感受到兩人的愛情,尤其是標題的兩個字《真愛》,更加凸顯了主題。這三張照片都是在報紙一版用大幅圖片顯示,沖擊力大,一下子吸引了讀者眼球,無言卻有聲,所要傳遞的信息通過圖片表達的淋漓盡致??粗@些圖片與文字報道,我們會在落淚的同時也倍感欣慰,人們在困難降臨的時候,學會堅強,勇敢面對,始終相信愛。

三、圖片新聞報道中人文關懷缺失的表現

媒體泛娛樂化時代,新聞媒體報道“看客式”冷漠現象日趨嚴重。新聞媒體報道中的“看客式”的冷漠則主要指記者或編輯在進行采訪和新聞報道活動中,違背社會良知和人性的基本原則、或將人類災難和當事人的痛苦用于商業目的、或為了商業目的惡炒名人隱私、侵害他人合法權利等新聞報道行為。上述行為及其冷漠化報道方式,不僅是對新聞事件當事人及其家人的二次傷害,同樣是對人性惡的張揚、是對社會普世價值觀的扭曲,更是新聞職業道德缺失的集中體現。

時光如水,汶川地震過去已經四年,但至今我一想到,心里仍難受不已,當年的地震給全國人民,尤其是汶川受災人民帶來了巨大傷害。眾多媒體都對汶川地震進行了報道,但是報道的內容卻是良莠不齊,甚至是令人憎惡發指。時光倒退到2008年5月19日,這天是汶川地震全國哀悼日的第一天,當天重慶《旅游新報》出版了第60期的《旅游新報》,在b28版以“廢墟重生”為題,配上了大把的圖片。幾個穿著低胸短袖和齊b短褲,著裝裸露的“美女”涂上假的鮮血,在一片假廢墟上擺出各種poss拍寫真。報紙一出,頓時引發了廣大群眾不滿和聲討,后《旅游新報》因報道嚴重違反宣傳紀律,違背社會公德,造成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被重慶市新聞出版局???,同時其主管單位的相關責任人也被嚴肅

(一)“看客式”的冷漠

處理。

汶川受災,舉國哀悼,全國上下心情一片沉痛,重慶出版集團公司卻仍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旅游新報》利用民族的災難和受災人民甚至全國人民的痛苦為旅游炒作。這不僅是對災區人民的再次傷害,更是新聞職業道德嚴重缺失的體現,甘做一個冷漠的“看客”。

(二) 圖片內容庸俗化、低俗化

傳媒低俗化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大眾傳播市場化、娛樂化蓬勃興起的變異現象,主要是指大眾傳媒在傳播活動中放棄自身倫理責任、片面迎合受眾低級情趣和需要,如炒作明星緋聞、迎合獵奇心理、專重感官刺激、渲染色情暴力不良傾向。近一段時間,低俗之風在一些報刊、圖書中呈抬頭之勢,媒體在追求 “眼球效應”和經濟利益的同時,忘記了自己所承載的社會責任,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在一些地方的圖片新聞報道中,正面報道不足,負面報道過多。一些圖片新聞報道把平民視角貼近性、親切感與膚淺、泛化、微不足道甚至粗制濫造等同起來。有些用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充斥大塊的報紙版面,一些零碎的生活照片被搬上了版面。一些記者為吸引觀眾眼球,對暴力、色情事件趨之若鶩,熱衷報道掃黃打非、兇殺火并、婚外情、同性戀等題材,并且把這些拍攝的低俗不堪的照片搬上報紙的娛樂版塊。這種“庸俗化”現象只會把報紙引向平庸、膚淺甚至低俗。

時至今日,大家應該對“犀利哥”還有些許印象。2010年,網友將一張怕的街邊乞丐上傳網絡,頓時引起眾多網友關注,網友稱呼其“犀利哥”,并發表各種觀點和評論。“犀利哥”走紅網絡后,多家報紙也對“犀利哥”相繼進行篇幅報道。

2010年3月2日,《錢江晚報》n0008版:寧波城市網事版面登載了名為:救助站熱尋“犀利哥”的新聞。文章內容大體意思是說寧波市政府關注“犀牛哥”,希望尋到,如果有需要為其提供幫助。內容暫且不談,先看看報道中登載了三張圖片。當時看到這三張圖片,我就笑了,既是因為圖片好笑,也是因為不知道小編想表達什么。第一張“網友ps過的犀利哥,極有明星氣質”,臉還是“犀利哥”的臉,一樣的發型一樣的煙,但是身體卻變成了西裝革履,看到圖片我應該覺得覺得領帶確實不錯?第二張“日本網友稱,犀利哥酷似日本當紅男星水島宏”,這是包含“犀利哥”與水島宏二人的組圖,小編很“體貼”,讀者不需要網上搜水島君了,不知小編是不是想推薦“犀利哥”進娛樂圈?第三張“犀利哥一身行頭網上賣到6666元”,圖片是從淘寶網截圖下來的,“犀利哥”與服裝模特的對比強烈,一人蓬頭垢面、衣服破爛,另一人高大帥氣、光彩照人。小編最近做副業開淘寶店,這是在給自己打廣告嗎?

新聞最重要的就是真實性,媒體應當通過真實的新聞反應百姓生活、社會現狀,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傳達給讀者的應當是積極健康、昂揚向上的正能量?!跺X江晚報》作為主流媒體之一,應當有自己的風格和魅力,傳遞給讀者的應當是正確的價值觀和正能量。說到乞丐,人們首先的感受是憐憫、同情,乞丐希望得到社會、政府的幫助。反觀《錢江晚報》的這篇圖片報道,我看到的第一感覺是搞笑,第二感覺還是搞笑。“犀利哥”,一個乞丐,我看到新聞報道后竟然沒有對他產生憐憫和同情。題為救助,實則娛樂,《錢江晚報》的魅力何在,傳遞的正能量何在?為何如此的“看客式”冷漠?

《錢江晚報》在這個信息泛濫的網絡時代,梳理出了有價值的信息,給民眾提供一種正確的價值觀?!跺X江晚報》總編輯李丹曾說,“報紙一定要傳播自己的價值觀”,“現代報紙最重要的是引領人的思想而非刺激人的感官”?!跺X江晚報》的靈魂就是“大眾情懷”。大眾情懷又可解析為大學、大道、大愛、大雅。大學,就是要讓報紙成為民眾自我發現、自主教育的課堂;大道,是要讓《錢江晚報》成為傳播真理、傳播正確價值觀,弘揚人類美好品德的時代號角;大愛,就是把《錢江晚報》打造成一座讀者信賴的精神家園,傳播人間真情真愛,為社會各階層讀者提供心靈撫慰;大雅,把《錢江晚報》打造成一個魅力恒久的文化品牌,拒絕八卦、惡俗、低俗、庸俗。

(三) 圖片內容涉及當事人隱私 隱私是個人與社會公共生活無關的而不愿為他人知悉或者受他人干擾的私人事項。隱私權就是個人有依照法律規定保護自己的隱私不受侵害的權利。

隨著社會的進步,民眾的隱私權意識不斷提高,然而與此同時,由于信息傳播手段和技術的迅猛發展,公民隱私所受的侵害威脅也越來越多。這其中,由于對公民隱私權及其法律保護沒有正確和充分的認識,一些新聞媒體往往在不經意間成為侵犯隱私的主體。

圖片新聞報道中侵犯隱私權主要有一下幾個要件:1.在圖片新聞報道中揭露了他人的隱私。如在新聞報道中偷拍他人照片,以此作為吸引受眾眼球的噱頭。

2.報道了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私生活。如片面追求新聞效應、以期達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偷拍明星私生活照片。3.新聞媒體有主觀過錯。即圖片新聞報道中的記者,編輯具有主觀上的故意或過錯。如某些報紙對弱勢群體求助事件進行報道時,作者會用不忍目睹的圖片來體現弱勢群體的“弱”,忽視了是否已經侵害到他人的隱私權。

在圖片新聞報道中,《錢江晚報》很注重對當事人隱私的保護, 充分尊重他人權利,切實加強自我約束。堅持真實、準確、客觀、公正的報道原則,當報道的重點是當事人不宜公開的隱私時,《錢江晚報》寧可舍棄這種題材,通過其他

途徑盡可能清晰傳達新聞信息,保護當事人隱私。在采訪活動中,當觸及到被采訪對象的一些私人生活照片,征求被采訪者同意才能公開。就在今天2014年4月8日杭州市杭海路一位母親就地蹲下抱著寶寶便便,母子被貨車撞倒。9號,《錢江晚報》在h0007版:杭州城事熱線進行了報道時,為充分尊重當事人的隱私權,以漫畫代替照片的形式進行報道。

(四)災難性圖片新聞報道缺乏人性關愛

災難性事件,簡單地說就是災難性的,如火災,水災,地震等天災人禍的事件。對這一類事件的拍攝的圖片的新聞報道就稱為災難性圖片新聞報道。而災難性事件作為客觀事件的一類,理應按照事件報道的方式來進行報道。人們更想了解災難事件中的具體情況,包括真實的死亡人數,財產損失及社會影響。這是災難性事件應該傳達給我們的。但同時,災難性事件作為特殊事件,會對人們的情緒和心態產生消極的影響,造成一定的社會動蕩。為此,災難性新聞報道在報道事實的基礎上更應該突出人文關懷。把災難性報道的重點放在救災上而非災難本身,要凸顯出社會利益,從受眾的根本利益角度出發,從受眾的承受能力出發,從大的社會范圍著手,從而體現出一定的人性關愛。

《錢江晚報》在2013年4月24日報道這樣一則新聞,在雅安蘆山地震中,有位102歲的空巢老人羅財發,地震來了,老人扒磚自救,直到20日傍晚才被救援人員發現,被輾轉送入位于成都的華西醫院。百歲高齡,竟能上演扒磚自救傳奇,令人唏噓!然而,這位在震中能扒磚自救的老人,在震后卻擋不住媒體攻勢——羅財發老人在22日被諸多各路媒體采訪了一天,23日上午,又有媒體前去“挖掘”他的感人故事,老人卻不讓采訪不讓拍照,見到相機和攝像機就躲,“本來多和藹的一個老人,現在終于徹底毛了。”在類似的報道中中記者不顧受難者的心靈創傷和二次驚嚇,樂于報道一些展現個體痛苦、揭示災難傷痕的信息,甚至不惜借受難者痛徹心扉的災難來煽情,制造滿屏感動、漫天淚水,以追求眼球效應,丟失了新聞的人文情懷和人道主義。

四.圖片新聞報道中人文關懷缺失的原因

(一)對受眾本位意識的曲解

受眾作為新聞傳播活動的起始點與最終歸宿,是新聞傳播活動中的積極參與者。受眾意識作為一種傳者意識,是新聞傳播工作者頭腦中有關受眾的系統化的、自覺的、伴隨著心理體驗且有能動性的反映形式,是傳者圍著心目中的“隱含的受眾”的需求而進行傳播的一種內驅力,它能促使傳者從受眾的角度去關注社會,關注新聞。自上個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新聞改革以來,受眾逐漸被看做是新聞傳播活動的接受者和參與者,其地位不斷突出,彰顯,由此派生出的受眾本位意識也在新聞從行業者中建立。受眾本位意識的凸顯,的確加快了我國傳媒業的發

展速度,對我國新聞事業的繁榮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然而,當受眾本位意識在傳播實踐中被提到無限的高度而發生膨脹后,就會破壞整個傳播過程的平衡協調,產生影響新聞傳播事業健康發展的負面效應。

《錢江晚報》在2014年2月13日登載了一篇標題為現在這個版本,雷點太多無力吐糟的文章。這篇文章重點吐糟正在熱播的《封神英雄榜》。雖然這個版本的電視劇收視率一直維持在前兩名,但是觀眾的吐糟之聲卻不絕于耳。文章中說:造型差——商紂王又黑又粗的眼線,絕對提神醒腦。一眾妖孽則色彩斑斕,像剛從東莞逃回來,或者是準備去cosplay現場的。為什么把演員比喻成剛從東莞逃回來呢?若是在兩三個月前,讀者肯定會有這樣的疑問。但是現在讀者肯定不會再有這樣的疑問,因為最近東莞掃黃的事情回答了讀者。東莞掃黃的事情在報紙、電視、互聯網上一直是熱點,頻頻出現,幾乎成了百姓茶余飯后的談資。把演員比作從東莞逃回來的人,其實就是那演員比作這些組織賣淫或者賣淫的人。演員是一個職業,和記者是平等的職業,此篇文章記者卻把演員比作這些人,是不是很不合適呢?你去買菜,有好的菜,有的菜卻壞了,你會抱怨兩句,這很正常。電視劇品質參差不齊的現象如同買菜一樣,抱怨吐糟不可避免。觀眾網友可以發表文字話語來吐糟,文字話語更難聽的也有。但是作為記者,是不是也應該和普通觀眾一樣可以隨意的在報紙上發表如此糟踐人的話而不顧社會影響呢?再者,組織賣淫的人和賣淫的人縱然是不道德也是違法的,但是是不是可以作為報紙這樣的公共媒體隨意調侃的對象呢?在文章中還有這么一句話“姜子牙修煉的法術居然是千手觀音陣,編劇這是春晚看多了吧”,在報紙上公然用春晚這樣具有重要意義的神圣的晚會的節目,而且“千手觀音”這個節目還是精彩節目之一來調侃,這個本位意識實在是過頭了。

(二)社會責任感的缺失

社會責任感是在一個特定的社會里,每個人在心里和感覺上對其他人的倫理關懷和義務。具體來說就是社會并不是無數個獨立個體的集合,而是一個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整體。盡管社會不可能脫離個人而存在,但是純粹獨立的個人卻是一種不存在的抽象。社會責任感的缺失,表現在冷漠,自私,習慣從自己的立場,自己的利益出發考慮問題,不會去思考作為一個社會成員應盡的義務有哪些。 社會責任感的缺失表現在:1.媒體的社會責任未能得以充分體現特別表現,在當一個影響重大的新聞事件發生時,媒體對該事件沒有進行報道,或沒有在受眾迫切需要了解事件真相的時刻予以報道。例如:禽流感h7n9案例發生時,有的地方隱瞞病患人數,且報道多為正面報道,忽視弱者。2.媒體的社會責任存在著異化現象,或成為媒體謀取私利的借口和幌子?,F在社會上有一些新聞媒體把贏利作為重要目標,甚至于第一目標;為了爭取廣告客戶,采取一些不妥當的做

法以提高收視率、收聽率,甚至不惜靠一些低俗的“噱頭”,迎合一些觀眾、聽眾,淡化甚至忘記了媒體輿論引導的作用,節目娛樂化,娛樂節目低俗化,偏離了寓教于樂的原則。更有甚者,有些媒體出現了新聞娛樂化的現象。

《錢江晚報》總編輯李丹說,“作為新聞工作者,不應為了追求新聞的所謂賣點而撕裂族群,去炒作一些反映醫患對立、師生對立、城鄉對立和警民對立的稿子。”《錢江晚報》從來不會刻意去追求新聞賣點,它的的話題素材大多來自于社會生活,始終站在百姓立場上,針對性極強,敢于批評,揭露現象所反映的本質問題。

(三)商業利益的驅使 在市場化運作的體制下,新聞媒介產生的是精神產品,按照市場經濟原理,要想贏得勝利,產品就必須價廉物美,精神產品在競爭中就有可能向通俗化方向發展,從而降低了媒介的品位;另外,廣告對新聞媒體造成了很大的壓力,發行量已成為媒介調整版面的指揮棒。所以,在生存競爭以及廣告收入的擠壓下,新聞媒體的社會效益空間受到經濟效益的擠壓,圖片新聞報道中的人文關懷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市場化過程中造成的。

曾經有一則新聞特別醒目,標題為《湖南常德政協委員成功自殺,曾稱與兩千女人上床》,報道說,湖南常德最有名的千萬富翁、常德市政協第

一、

二、三屆政協委員巢中立穿戴整齊直挺挺地吊死在樓梯上。武陵區公安分局鑒定結果顯示,巢中立系自殺身亡。

時下,包裝一詞是最流行最時髦,食品包裝、歌星包裝,影星包裝,甚至于新聞也流行包裝。這不,當媒體處于新聞淡季,所報道的新聞沒人關注,很長時間沒有得到社會反響的時候,就會想辦法借一個新聞事件點,或者借一個大多數讀者都關注的話題,讓媒體取得有較高的社會關注,從而贏得廣大讀者群,這樣一來,媒體效益和發行量就會“猛漲”,從而達到“雙贏”目的。但是新聞必須客觀公正報道事實,不能對新聞事件經過無限制地“加溫”、“煽情”,人為放大新聞的影響力,這樣的新聞,還有多少真實可言?還能夠做到客觀、公正、權威嗎?“與兩千女人上床”的確能吸讀者眼球,但其中最重要的新聞導向作用已變成了“誤導”讀者。

(四)監督機制不健全

2011年5月15日,新浪微博一名名叫進口野生海參的博主,發表了名為“錢江晚報居然刊登虛假廣告:大顯手機399跟蘋果手機一樣”的微博。博主稱自己輕信《錢江晚報》,買了《錢江晚報》中廣告的大顯手機,結果手機基本用不了,找《錢江晚報》投訴,最后不了了之。

新聞媒體虛假廣告的案件屬于自訴案件,而作為受害者的群眾在面對侵害人

新聞媒體的時候,往往處于劣勢,往往都是不了了之,報道虛假廣告的新聞媒體被懲處的例子少之又少。另外,為產品代言做虛假廣告的代言人,在法律上其權力和責任還不是具體明確,導致在承擔責任的時候往往是代言虛假產品卻不承擔責任或者承擔的責任只是皮毛之重。這些代言人也因此有恃無恐。而作為民眾的我們對于新聞媒體的監督也是不可缺少的。因此,作為擁有監督權力的工商部門,應積極主動行駛監督權,同時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具體明確新聞媒體報道的權力和責任,尤其強調的應該是責任。從而形成完善的監督機制體系,形成民眾監督、政府監督、同行業監督等多種監督渠道相統一的監督機制體系。

(五)圖片新聞編輯自身職業道德素養不高

圖片新聞編輯是指:1.報刊或宣傳機構的圖片新聞編輯工作,包括組織圖片報道,編發處理圖片,組織培訓攝影通訊員,開辟稿源,搜集與管理圖片資料等。2.從事圖片新聞編輯的人員,以圖片稿件為工作對象,對圖片進行挑選,剪裁,修改文字說明,編排版面,撰寫言論等。圖片編輯應有較高的政治水平與群眾觀點;豐富的新聞業務知識和新聞工作的技能;較高的視覺藝術知識修養,擅長于圖片鑒賞;較好的寫作能力,文思敏捷,文筆流暢;具有攝影采訪知識和暗房制作常識;有組織攝影報道的能力。

作為圖片新聞編輯應當具備高度的職業道德素養,這就必然要求圖片編輯不僅要具有專業素養,還要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在編輯圖片時要集中體現人文關懷。但是近年來一些圖片新聞編輯受到社會上一些不良習氣的侵襲影響,不注意自身職業道德素養的提高,從而背離了應有的職業道德。以上文重慶《旅游新報》為例,在做與災難時間有關的報道時,圖片編輯應當更嚴肅、更體諒受災群眾的感受,從而產生社會正能量。而《旅游新報》的圖片編輯在報道時顯然沒有考慮受眾的感受和報道將會產生的惡劣影響,僅從自己的利益出發,最后給廣大群眾帶來了傷害,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

這些圖片新聞編輯缺乏職業道德的表現,不僅損害了整個圖片新聞編輯群體的形象,影響了媒體的聲譽,更是給新聞事業抹黑,進而給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造成負面影響。

五、針對人文關懷缺失應采取的對策

(一)注重受眾本位與輿論引導的統一

美國總統杰弗遜有一句名言:“寧可沒有政府,也不能沒有報紙。”輿論是綜合國力的一部分。而新聞輿論往往走向兩個極端,要么完全不顧受眾的實際需求,宣揚的東西太飄渺,受眾可望不可及,也不具有可行性。要么一味媚俗,格調太低,新聞報道內容不符合社會主流。因此,在圖片新聞報道中,在尊重受眾合理

的心理需求的同時還要注意正確的輿論引導方向。注重受眾本位與輿論引導的統 “情人節,別成了情人劫”是2014年2月16日《錢江晚報》的一則新聞標題,看著圖片讀者文字,你可以慢慢了解圖片的內容以及新聞所要講述的事情——第一個事情,情侶之間爭吵,讓女方無辜的哥哥肚子上吃了一刀,第二個事情,男子求愛不成被女子關在房間里。本則新聞的作者以故事的形式講述了兩則故事,語言平實易懂,能夠吸引讀者認真閱讀,迎合了讀者閱讀興趣。文章最后說道“如果愛情有詞典,那么前面可能都寫滿了諸如浪漫、美麗之類的詞匯,但它的最后一頁肯定還寫著——沖動是魔鬼”。所以本則新聞不僅表現了新聞工作者具有強烈的本位意識,還注重新聞報道對讀者的輿論導向作用,引導讀者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并做出正確的價值選擇。

(二)圖片文字都應以平等的視角關注民生

圖片新聞報道的人文關懷的缺失根源是傳播者人文精神的缺失,抵制人文關懷的缺失必須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圖片和文字都應以平等的視角關注民生。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我國新聞工作的根本宗旨,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應該堅持黨的群眾工作路線,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善謀富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永遠與人民群眾心連心。

《錢江晚報》2013年7月18日報道了一起導游要挾游客參加自費項目消費的事件。據報道稱泰國導游勸說游客參加自費項目消費未果后,以不參加自費項目就不給房卡相要挾,迫使游客繳納費用參加自費項目。旅行社承認錯誤,并表示愿意賠償游客損失,當地旅游管理所也高度關注此事并會做相應的處理。 消費者本身屬于弱勢群體,雖然我國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但是消費者的權益不僅僅要依靠法律來維護,更需要新聞媒體利用公共輿論監督來進行維護?!跺X江晚報》這篇報道充分考慮了消費者弱勢群體的特征,對此事件進行詳細的報道,對旅行社、政府部門相關人員進行采訪,是以平等的視角看待消費者,注重公平正義的重要體現。

(三)提高圖片編輯從業者的職業道德修養

加強圖片新聞編輯的職業道德修養,能夠使他們具有愛崗敬業的精神,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勇于奉獻的職業品德。而圖片新聞編輯工作是一項崇高的事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把關”工作。為了確保新聞宣傳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正確,確保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必須提高圖片新聞編輯從業者的職業道德修養。

提高其職業道德修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看:1.具有愛崗敬業的精神,作為一名合格的圖片新聞編輯人員,都應熱愛編輯出版事業,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一。

感,全身心投入工作2.堅持原則,以質量決定稿件取舍。圖片新聞編輯工作的基本職能是鑒審和選擇,以何種思想和標準鑒審稿件,選擇稿件,這是一個圖片新聞編輯人員能否堅持原則、公正辦事的集中體現。3是要堅持社會效益原則,自覺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發生矛盾之時,必須做到以經濟效益堅決服從社會效益。要堅決抵制和摒棄不講社會效益、惟利是圖、不擇手段賺錢的思想和行為。4.自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圖片新聞編輯工作必須在憲法和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活動,必須堅持正確的導向,傳播先進的文化。5.尊重作者,真誠待人。圖片新聞編輯在同作者的交往中,必須充分尊重作者及其作品。

6.發揚團結協作的精神。圖片新聞編輯人員要尊重和信任對方,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開展正常的業務競爭,避免不正當的競爭。

(四)圖片內容注重人文關懷與受眾知情權、隱私權之間的平衡

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我們有讓廣大讀者公眾了解事實真相,滿足讀者知情權的義務,也有尊重和保護新聞當事人隱私權的義務,這既是我們新聞工作者職業操守、職業道德的體現,也是法律的要求。因此我們要充分尊重他人權利,切實加強自我約束。

侵犯公民隱私權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出于新聞獵奇,片面追求社會轟動效應;二是進行道德法制教育,無意中觸及他人隱私。自覺地暴露公民隱私稱為揭露隱私,其程度較重;不自覺地暴露公民隱私稱為涉及隱私,其程度較輕;暴露隱私越具體,造成的侵害就越嚴重。被侵害人受到的侵害,并不因侵害人的無意而有所減輕,所以新聞記者和媒體在觸及他人隱私時,一定要慎之又慎,防止有意無意觸犯公民的隱私權。

如今,大眾傳媒競爭激烈,為了取得獨家報道,新聞記者在獲取新聞時,往往不得不經由各種不同的途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有必要了解新聞采訪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侵害隱私權的各種情形,以保證自己的采訪活動符合法律規定。

我們要堅持真實、準確、客觀、公正的報道原則,將主客觀分開,避免“媒體審判”。真實性的內涵包括“真實、準確、客觀、公正”,在實踐中,則要強調“細節真實、具體真實、總體真實”相協調。一項針對新聞侵權成因的調查顯示,由于新聞“真實”問題導致的新聞侵權占了絕大部分比例。其實,真實并不等于披露無遺,把握總體真實、原則性真實,是我們的重點,人物具體身份、面貌、名稱等細節雖然也重要,但是當它們構成不宜公開的隱私時,我們還是應當舍棄,畢竟法律是不可逾越的紅線;如果因為隱私細節不能公開,妨礙到報道的傳播價值,有可能對報道整體造成損害,那么我們寧可舍棄這種題材,因為盡可能清晰傳達新聞信息和保護當事人隱私一樣,也是我們的責任。另外,我們也要

注意將報道過程與評論分開,避免針對當事人隱私的“媒體審判”。

上一篇:語文語法范文下一篇:科學技術的雙重作用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