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農業產業發展建議范文

2023-09-23

農業產業發展建議范文第1篇

1 農業經濟發展現狀分析

我國農業經濟取得了飛速發展, 特別是城市化發展進程發展, 但在發展過程中也伴隨著一系列農業農村經濟問題, 這些問題一定程度也阻礙著對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 經分析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1 城鄉二元化問題突出

我國現行的戶籍管理制度 (農村戶口和城市戶口) , 這個城鄉二元結構一定程度制約著農民的流動。農民既可以從事農業生產, 又可以參與城市的發展, 但身份定位問題, 導致勞動力流動受到影響。此外, 由于市場農產品價格低, 導致農民都不選擇在農村務農, 農業經濟效益非常低。

1.2 現代農業發展起步晚

我國農村生產經營模式比美國等發達國家較為落后, 特別是現代農業發展起步較晚, 呈現后勁不足情況。整體農業生產集約化程度不夠, 農業資源最大化利用不夠, 整體農業的單位面積的生產效率較低, 還不能形成大面積、規?;?、集約化、機械化的農業經濟模式, 從而導致農村還是農村或者農村過渡到真正城鎮化的步伐緩慢, 農業經濟受到傳統經濟的影響還是比較深刻。

1.3 農村融資難度大

農村具有豐富的土地、山林、灘涂和水面等資源, 部分簡單的種植、養殖等投資較少的、經濟效益見效快的較容易融資。有些需要投資大、回收期長、見效慢的, 但卻是長遠規劃需要的農業項目吸引外資注入投資難度就大, 比如:現代農業產業園、貴重苗木、荒山改造等。

1.4 農業科技轉化和產銷對接不夠

真正能促進農業成果轉化的農業科技技術不多, 很多國內農業科技技術只停留在實驗室, 或者只停留在理論研究, 真正具有知識產品的可推廣、可復制的農業技術較少, 從而導致農業科學技術轉化率低, 從而導致單位面積農業經濟效益不高。此外, 由于市場化條件下, 農村信息閉塞, 廉價的農產品不能很好與需求量大的城市進行信息化的“產銷對接”, 從而阻礙農業農村經濟發展。

2 建議與對策

2.1 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和城鎮化進程

加大統籌城鄉發展, 推進城鎮化建設, 逐步取消戶籍制度, 形成城鄉一體化。進一步夯實農業經濟發展的基礎, 推進惠農政策落地生根, 讓農民真正享受與城市居民一樣的醫療、教育、科技、文化等權利, 讓更多的農民參與到國家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潮流中, 真正體會到“當家作主”的感覺, 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干, 為國家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2.2 加大農業財政投入和社會資本引進力度

在政府層面加大農村基層設施財政資金投入, 給予政策支持來完善農村農業公共服務配套, 從財政資金和政策推進“兩架馬車”夯實國家農業農村經濟基礎, 全方位帶動農村投資的軟環境和硬環境的改善, 為引進“金鳳凰”鋪墊。出臺農業農村扶持政策配套政策和具體實施細則, 多渠道為農業引進社會資金提供政府信貸擔保, 真正讓有實力的資本進入投資大、回收期長、見效慢的, 但卻是國家戰略需要發展的農業領域。

2.3 引進先進農業技術和提高成果轉化率

選擇性引進生物改良、畜禽良種繁殖等生物技術和“互聯網+”及大數據預警預報分析等先進技術進入我國農業領域, 走出“實驗室”開展農業領域科技立項, 引導促進研究成果真正轉化, 形成倒逼機制, 讓信息化手段解決“產銷對接”難題。從解決溫飽問題的根本角度出發, 真正讓技術革新促進農民全面增收, 全方位帶動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

結束語

農業經濟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分析和問題和提出的建議只是從筆者自身思考角度出發, 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騰飛需要國家政策、財政、社會資金、科技運用等形成合力, 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任重而道遠, 需要幾代人長期不懈的努力和奮斗才能完成。

摘要:農業經濟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系著國家的發展穩定。目前, 我國的經濟發展到了一定的高度, 但伴隨著一些發展問題需要解決。本文就農業經濟的發展現狀談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并提出一些解決對策。

關鍵詞:農業經濟,問題,對策

參考文獻

[1] 南養菊.論農業經濟結構的優化對策[J].財經界 (學術) , 2010, 0 (16) :34-34.

農業產業發展建議范文第2篇

1 橫縣富硒農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1.1 富硒農業起步較晚,認識度低

橫縣涉農企業、民眾甚至政府工作人員對富硒農業認識不足,從近期進行的隨機調查結果看,對富硒農產品的營養保健價值認識的不到1%,因而對富硒產業的開發和支持力度還不到位。

1.2 富硒產業發展資金投入不足

建設富硒生產示范基地,基礎設施、土地平整與改良、實施標準化管理等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然而,政府給予的扶持資金十分有限,而企業在起步階段還信心不足,不敢投入大筆資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基地的建設,規模普遍不大。

1.3 富硒產業不成規模

富硒產業基地規模小、基礎差、覆蓋面窄、帶動農戶能力弱,規?;?、標準化生產程度底,富硒農產品總量小,市場份額小,抗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是富硒產業基地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4 富硒產業缺少品牌效應

富硒農產品品牌建設處于初始階段,知名度不高,拓展市場困難,營銷宣傳有待加強。

1.5 富硒農產品質量監管困難

由于不同農作物對硒的吸收程度不同,含硒量高低不一,企業、農戶生產的每一批次的農產品的硒含量都會不同,確保已取得認證企業的農產品達到富硒標準,監督不經檢測就貼上富硒農產品標簽的假富硒產品,將是一件長期而困難的工作。

2 橫縣富硒農業開發的對策建議

發展橫縣富硒農業,應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為依托,圍繞主導產業、推進規模開發,增加資金投入,扶優扶強一批企業、合作社,打造品牌,完善服務體系,優化發展環境,把橫縣富硒特色產業做優、做強、做大。

2.1 全面開展富硒資源調查

開發富硒農業,必須要立足橫縣的本地資源優勢,首先摸清富硒土壤資源分布與富硒動植物種類,開展富硒土壤及富硒農產品的成因調查和研究,做到心中有底[2]。對橫縣的優良富硒土壤分布區域,要做好保護性開發計劃,把富硒農業的文章做好,力爭實現富硒農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同時對優良富硒土壤區域以外的富硒區域進行補充的土壤質量調查,對具備開發條件的地方,及時采取必要的科學手段進行土壤質量的治理、改良、提升,從而達到逐步對全縣處于亞健康狀態下的區域生態環境進行主動治理、務實治理、科學治理,最大限度地優化提升橫縣的生態環境質量,有效拓展全縣優良富硒土壤面積,為做大、做強橫縣的富硒農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2.2 做好產業發展重點和布局

在摸清富硒土壤資源分布的基礎上,把橫縣最有開發價值、開發潛力、開發條件的并適宜產業化經營的農產品作為開發重點,做好面積規劃與品種布局,優先發展基礎條件好、生產優勢明顯、提升空間較大的五大產業——富硒稻米、富硒茉莉花和茉莉花茶、富硒食用菌、富硒豬肉、富硒甜玉米。幾大產業要在“三品一標”要求的基礎上推進富硒產業開發,確保富硒農產品的質量。

2.3 加強富硒農產品宣傳力度

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網站、微博、微信、廣播和廣告等媒介和廣西名特優農產品交易會、橫縣“一會一節”等平臺,大力宣傳富硒農產品的保健意義、橫縣富硒土壤的優勢和橫縣富硒農產品品牌。大力促進橫縣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和富硒農業的有機結合,形成“互聯網+橫縣富硒農產品”的新經濟形態。

2.4 引進技術和人才

加強富硒農產品研發,強化技術培訓。對橫縣農業科技人員、富硒示范園區、農業龍頭企業中的技術人員以及產業大戶進行集中輪訓,更新農技人員知識,為富硒農產品開發打下技術基礎。

2.5 加大對富硒基地建設的投入

以政府資金引導、社會資金投入、當地農民入股的多元投資機制,加強產業基地交通、灌溉設施建設,推進土地有序、增效流轉,實現基礎科學化、規?;季?高標準、高質量建成一批富硒示范基地,帶動全縣富硒產業的發展。

2.6 加強富硒農產品品牌建設力度

加強富硒農產品質量監管,實施品牌戰略。創建以“質量安全”與“健康食品”為主打的富硒農產品品牌。全縣要統籌策劃、包裝,多部門、多單位聯動,整體推動“廣硒橫縣”的品牌影響,在更大范圍內提高地域品牌辨識度,在富硒開發上形成整體效應,打造出橫縣“質量安全”與“健康食品”的富硒名片[3]。

2.7 加強富硒農產品質量監管

嚴格按照自治區的富硒農產品質量標準進行規范化管理,凡是未經檢測取得區富硒農產品認證的,一律不得使用硒標簽;凡是含量不合格、達不到富硒農產品要求的,一律不得以富硒農產品出售。要建立可追溯的質量控制體系,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綠色、環保、安全監管,堅決制止影響富硒發展戰略的行為,對紀錄不良企業或開發商,堅決限制資格,促進富硒農業健康發展。

摘要:富硒農業是一個典型的現代創意農業,是當前與今后現代農業向高端發展的方向?;诖?闡述橫縣富硒農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提出具體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富硒農業,存在問題,對策建議,橫縣

參考文獻

[1] 成炳康,石曉陽,石磊,等.安康市富硒高效大農業發展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0(20):396-371.

[2] 高顯鈞.富硒農業產業化發展研究.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4.

農業產業發展建議范文第3篇

一、總論

(一)項目名稱:功果橋鎮萬畝燈盞花種植

(二)承辦單位概況:

龍騰合作社位于云龍縣功果橋鎮下塢村委會,成立于2010年4月5日,經過四年的發展,目前,共有社員3120戶,管理人員34名。合作社現有資產 110萬元,每年創收1000多萬元,合作社以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創新產業品牌、服務農民、帶動農民致富為目標,樹立誠信品牌。在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支持幫助下,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逐步發展為以育苗、種植、收購、銷售、加工燈盞花為主的產業結構形式,為農民增收致富創造了良好的平臺。

(三)擬建地點:功果橋鎮5個村(下塢、舊州、湯鄧、湯澗新山)。

(四)建設內容與規模:

1、燈盞花育苗基地建設;

2、10噸級烤房;

3、燈盞花茶及燈盞花酒加工廠;

4、燈盞素提取廠。

(五)建設年限:5年。

(六)概算投資:總投資1764萬元。其中:

1、燈盞花育苗基地300萬元。

2、10噸級烤房14萬

3、燈盞花茶及燈盞花酒加工廠250萬元。

4、、燈盞素提取廠1200萬元.

(七)效益分析:

1、育苗基地年收入50萬元。

2、燈盞花酒及燈盞花茶每年可創收20萬元。

3、燈盞素提取廠年利潤280萬元。

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條件

(一)建設的必要性分析

燈盞細辛適用性強,海拔1300米-2200米都可以較好的生長,耐旱,耐霜,耐肥,采取輪作產量高,收益好。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營養過剩所帶來的相關疾病,特別是心腦血管類疾病日漸增多,燈盞細辛的效用決定了它將會有廣闊的市場空間,種植燈盞細辛是利國利民的好項目。

(二)建設條件分析:

1、瀾滄江由北向南貫穿鎮境72公里,1月份平均氣溫11.4℃,4月份平均氣溫18℃,霜期約30~40天,無霜凍,全年日照約235天,年降雨量在847.9~1000毫米之間,比較適宜燈盞花生長條件。

2、功果橋鎮位于云龍縣西南部,瀾滄江河谷。東連寶豐鄉,南靠保山市瓦窯鄉,西鄰漕澗鎮,北與苗尾鄉接壤,區位優勢明顯。

3、燈盞花種植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政策。

4、燈盞花種植使農民增收明顯,種植積極性高漲。

三、建設規模與產品方案

(一)五個村共種植9000畝,溝渠旁向陽旱地種植1000畝。

(二)年加工燈盞花茶5噸,燈盞花酒10噸。

(三)年提純燈盞素75噸,其他提取物物質25噸,廢料制作生物肥250噸。

四、工程方案

(一)充分利用云龍縣龍騰合作社成熟的農業運作機制,實行由合作社育苗基地統一育苗,統一指導、統一收購。

(二)積極爭取項目資金、社員入股建設燈盞花茶廠及燈盞花酒廠。

(三)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大型制藥企業介入,建設燈盞花原料綜合處理項目。

五、 效益分析

(一)經濟效益

1、種植戶經濟效益:利用小春季種植,畝產值4000元x10000畝=4000萬元。

2、合作社經濟效益(合作社公積金與公益金收入):燈盞花茶5噸x5000元=25000元,燈盞花酒10噸x5000元=5萬元,共收入7.5萬元。

3、燈盞花原料綜合處理廠收益:10000畝x150公斤/畝x1%=1.5萬公斤(燈盞素)x3000元/公斤=4500萬-收購原料4000萬=500萬。

(二)社會效益

1、我鎮農戶小春季種傳統作物畝產值1000元左右,對引導農民進行產業調整很有意義。

2、通過合作社這個平臺,實現產、供、銷的有效連接,開創政府扶持,農業、科技部門指導,合作社運作的新模式。

六、總結

農業產業發展建議范文第4篇

××縣農牧局

在省、市主管部門的具體指導和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下,項目承擔單位××縣農業技術服務中心根據項目批復,制定實施方案,強化組織領導,加強資金管理和工程監督,較好地完成了項目建設各項目標任務,現將項目完成情況匯報如下:

一、項目實施的目的和意義

××縣轄2鄉5鎮,71個行政村,29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8萬人,其中農業總戶數3.87萬戶,農業人口15.16萬人?,F有耕地面積43.56萬畝,其中水澆地21.56萬畝,旱地22萬畝,占耕地面積的50.51%。降水量少,而且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

7、

8、9三個月,年平均降水量260毫米,蒸發量高達1801毫米,為年降水量的6.8倍,是傳統旱作農業縣。早在200多年前,就發明了旱作砂田抗旱技術,它具有蓄水保墑、減少蒸發,提高地溫,保肥壓堿等功效,且一次性投入使用15—20年,是甘肅砂田旱作種植的發源地。截至目前,全縣22萬畝旱土地中,砂田面積11萬畝。由于近年來持續干旱,旱作農業效益低下,旱地播種面積逐年減少,通過旱作農業示范項目實施,將地膜覆蓋、集雨補灌和全膜雙壟集雨溝播技術等現代農藝節水措施與傳統的砂田種植相結合,采取旱砂田地膜覆蓋種植西甜瓜套種花生,旱土地推廣全膜雙壟覆蓋溝播玉米,使旱作區種植春小麥為主的種植模式向以種植西瓜、甜瓜、馬鈴薯、玉米為主的高產高效模

式轉變,通過作物種類品種的合理搭配,盡量調整作物水分臨界期出現在雨季,同樣能達到避旱、保產、高效的目的。

旱作農業示范基地建設,以夯實農業生產基礎條件,充分挖掘傳統旱作農藝及工程措施潛力,綜合運用現代旱作農藝、生物和工程等技術,以優化資源配臵為核心,合理調整農業布局和種植業結構,通過土壤化驗室維修改造、墑情旱情監測站建設及田間基礎設施的配套完善,利用我縣砂資源豐富的資源優勢,采取鋪壓砂田和老砂田改造等工程措施,推廣“砂田+地膜”的旱作西瓜栽培、玉米全膜雙壟集雨溝播、旱作紅砂馬鈴薯栽培、測土配方施肥、日光溫室膜面集雨施肥一體化、旱作砂田輪作倒茬、機械耕作保墑等技術,使傳統抗旱措施和現代旱作科技成果有機結合,最大限度地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效率,保障旱作農業高產、優質、高效發展,從而增強旱作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后勁,促進旱作農業不斷發展的目的。

二、項目來源及目標任務

××縣旱作農業示范基地建設項目是根據甘肅省發改委的可行性批復和甘肅省農牧廳的實施方案批復,由××縣農業技術服務中心承擔實施的。項目期限2009年1月-2010年12月。項目實施建成旱作農業示范基地2萬畝,其中核心示范區面積1000畝。輻射帶動全縣雙壟溝播玉米面積達到2萬畝,旱砂西甜瓜面積達到4.8萬畝,旱砂馬鈴薯面積1.5萬畝。

項目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是:建設旱作農業示范基地2萬畝,其中:全膜雙壟溝播玉米面積1.1萬畝(黑石鄉7000畝、水阜

鄉4000畝);“砂田+地膜”西瓜、花生、馬鈴薯等作物0.9萬畝。通過配套完善試驗、檢測、培訓等設備,綜合應用新品種、“砂田+地膜”覆蓋、測土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措施,在九合鎮三坪村建立綜合旱作增產技術集成核心示范區1000畝。其中:“砂田+地膜”西瓜500畝、“砂田+地膜”西瓜套種花生500畝。開展旱作農業綜合增產技術培訓及示范推廣,培訓農民技術員200人次、農民0.5萬人次。鋪壓砂田1000畝。在示范基地內完成田間道路建設12.8km,改造膜面集雨施肥一體化日光溫室20座,土地平整0.2萬畝,深松改土0.8萬畝,引進及推廣新品種0.4萬畝。維修改造土壤化驗室320㎡,新建旱情墑情監測站24㎡,購臵相關儀器設備100臺(件),旱作農業機械247臺(件)。

三、項目任務完成情況

完成旱作農業示范基地2.6萬畝,其中:全膜雙壟溝播玉米面積1.2萬畝(黑石鄉8000畝、水阜鄉4000畝);“砂田+地膜”西瓜、花生、馬鈴薯等作物1.4萬畝。通過配套完善試驗、檢測、培訓等設備,綜合應用新品種、“砂田+地膜”覆蓋、測土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措施,在中心鄉三坪村建立綜合旱作增產技術集成核心示范區1000畝。其中:“砂田+地膜”西瓜500畝、“砂田+地膜”西瓜套種花生500畝。2.6萬畝旱作農業示范基地年產值達到4800萬元,實現年增值1600多萬元,帶動全縣旱作砂田播種面積由3.2萬畝(2009年)增加到5.8萬畝,旱土地播種由2.1萬畝(2009年)增加到3.7萬畝。

1、土壤化驗室改造

投資19.6萬元對縣農技中心現有化驗室的清洗室、浸提室、分析室、劑量室、蒸餾室、烘烤室、速測室、原子吸收室、光度室、玻璃儀器室、土樣室、藥劑室等全部進行了墻體粉刷、門窗更換、化驗平臺、污水處理等維修改造,完成改造面積320 m。 改造一新的農技中心化驗室已投入使用,完全能夠滿足肥料、土壤和植株樣的化驗要求。

2、土壤墑情與旱情監測站建設

在九合鎮頭溝村,新建磚混結構土壤墑情與旱情監測站用房 24㎡,占地2畝,總投資3.9513萬元。于2010年3月開工建設,2010年6月竣工,采購高智能土壤墑情多參數測試系統、土壤墑情監測系統、自動氣象站、水分快速測定儀、電腦、打印機、傳真機等土壤墑情旱情監測儀器設備9臺(套)。

3、日光溫室膜面集雨節灌施肥一體化改造

在西電園區改造日光溫室20座,共計投資47.8481萬元。每座溫室配套20m水池1座、長60m集雨槽、微灌施肥系統,已投入使用。平均每座溫室可產蔬菜由項目實施前的3700公斤增加到了5800公斤,平均每座溫室產值蔬菜由項目實施前的1.3萬元增加到2.4萬元,總增產值22萬元。

4、鋪壓砂田

在九合鎮三坪村、頭溝村、朱家井村完成新鋪砂田1040畝,開挖砂源點3個,方便了群眾取砂壓砂。

5、旱作技術核心示范區建設

32 通過配套完善試驗、檢測、培訓等設備,綜合應用新品種、“砂田+地膜”覆蓋、測土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措施,在九合鎮三坪村建立綜合旱作增產技術集成核心示范區1000畝。其中:“砂田+地膜”西瓜500畝、“砂田+地膜”西瓜套種花生500畝,通過兩年的測產,示范區旱砂西瓜平均畝產達到2830公斤,增產730公斤,增效876元。

6、農田平整

在九合鎮2個行政村維修整理0.2萬畝,平整采用機械進行運土平整,用水平儀測量,使耕地土地平整度在1/600以內。

7、機耕道維修

建設農田道路12.8km,其中:九合鎮三坪村3.4 km,頭溝村2.4 km,水阜鄉彬草村3.2 km,黑石鄉白崖村3.8 km。該路采取對自然地基整平、夯實,做5.0m寬路基,使地基土干容重達到1.7kn/m以上,路面寬4.0m,路面鋪設10cm厚砂石。田間機耕道的維修,改善了田間道路,使項目區因道路不暢棄耕土地得到了復耕。

8、深松耕

利用深耕犁和深松機,對基地0.8萬畝耕地土壤進行40-50cm的深翻,在夏季閑茬時期,深翻土壤,活化和加厚耕作層,同時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殺菌。也可在冬季嚴寒,深翻土壤,凍死病蟲卵。

9、生物配肥

針對項目區農田有機肥投入少,且土壤有機質呈下降趨勢的

5

3現狀,積極引導和鼓勵農戶廣辟有機肥源,增施有機肥和有機無機生物肥料,疏松和活化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培肥地力。一是發展綠肥,逐步推行糧—肥型種植模式,穩步提高綠肥種植面積。二是發展畜牧業,通過養畜來積肥,特別是充分利用好現有人畜糞便,使之全部歸田。三是抓好各類作物的秸稈還田技術,禁止焚燒秸稈,積極推廣秸稈切碎和堆腐還田技術及沼渣利用。四是因地制宜,利用房前屋后的雜草等,積好焦泥灰等農家土雜肥。每年畝施優質有機肥不少于2000kg。

10、測土配方施肥

在項目區3個鄉鎮完成采集土樣500個,通過化驗測試,示范推廣配方肥面積5.6萬畝。

11、試驗示范研究

在黑石川鄉白崖村開展全膜雙壟集雨溝播玉米品種、密度、播期、不同覆膜方式、不同栽培模式、除草地膜的試驗示范5項(次)。布設品種試驗1畝,不同播期試驗2畝,頂凌覆膜與秋覆膜對比試驗示范2畝;在九合鎮開展旱砂西瓜農用注水機試驗3畝,新品種試驗2畝;購買生物有機肥150噸,示范1000畝,編寫發放全膜雙壟溝播玉米技術規程、旱砂地膜西瓜栽培技術規程,為大面積示范推廣奠定基礎。詳見技術總結。

12、新品種展示

引進示范玉米、花生抗旱新品種3個,8400公斤(其中:玉米3900公斤,花生4500公斤)。在白崖、彬草、頭溝、三坪、朱家井等5村設立新品種展示田8800畝。

13、旱作農業新技術培訓與推廣

購臵培訓設備87臺(套),在旱作農業示范基地分別舉辦了“全膜雙壟溝播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機械深松耕技術”、“農用注水機水肥一體化技術”培訓班40期,印發技術資料3500份(冊),培訓農民5000多人(次),培訓農民技術員200人次。完成旱作農業新技術推廣2.6萬畝,占計劃2萬畝的130%。其中:全膜雙壟溝播玉米面積1.2萬畝,(黑石鄉8000畝、水阜鄉4000畝);“砂田+地膜”西瓜、花生等作物1.4萬畝。

14、旱作農業機械集成示范

根據全膜雙壟溝播技術等技術示范推廣的需要,配套起壟機,旋耕機,農用注水機、卷簾機等機械247臺(套)。在玉米全膜雙壟溝播技術示范推廣中,集成旱作農業機械示范展示,推廣農用注水機注水、增施農肥調水、全膜覆蓋保水、壟溝集雨增水的“四水”集成技術,大大提高了全縣旱作農業新技術運用水平。

四、資金到位及使用情況

項目完成投資355.1662萬元,土建及田間工程完成投資240.1101萬元(鄉鎮籌資31.9107萬元,農戶自籌22萬元);儀器設備購臵總投資54.3486萬元;新品種、新技術示范47.516萬元;旱作農業技術推廣培訓及宣傳8.187萬元;工程建設其它費用5.0045萬元。項目下達后,縣財政撥入中央資金300萬元,專戶利息收入1.257837萬元。項目資金總支出301.2555萬元。資金支出主要用于:

(一)土建及田間工程投資186.1994萬元。其中:

1、土建工程23.5513萬元

(1)土壤化驗室改造工程:完成改造面積320㎡,投入資金19.6萬元。

(2)土壤墑情與旱情監測站建設:新建土壤旱情墑情監測站24㎡,總投資3.9513萬元。

2、田間工程162.6481萬元 (1)鋪壓砂田50萬元。 (2)農田道路28.8萬元。 (3)平整土地15萬元。 (4)土壤改良21萬元。

(5)日光溫室改造47.8481萬元。

(二)儀器設備購臵總投資54.3486萬元。其中:

1、農機具34.4435萬元

2、監測設備9.327萬元

3、培訓設備8.9135萬元。

4、日光溫室節灌系統1.6646萬元。

(三)新品種、新技術示范47.516萬元。其中:

1、新品種引進9.25萬元。

2、集成技術示范38.266萬元。

(四)旱作農業技術推廣培訓及宣傳8.187萬元。其中:

1、農民培訓6.059萬元。

2、技術人員培訓2.128萬元。

(五)工程建設其它費用5.0045萬元。其中:

1、項目評審費0.3萬元。

2、可研報告編制費1.2萬元。

3、管理費3.474萬元。

4、其它費用0.0305萬元。

五、項目管理情況

1、加強領導,提高認識,確保了項目順利實施。項目下達后,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項目的組織管理,及時成立了由分管農業的副縣長任組長,農牧、財政、建設等部門單位及相關鄉鎮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項目建設協調領導小組,具體負責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工作協調和政策指導,負責落實地方配套資金,檢查監督建設資金合理有效使用,參與項目建設工程的招投標,監督建設單位嚴格按照項目批復實施,加強對項目建設各階段、各環節的監督檢查,發現和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項目實施單位縣農技中心成立了技術指導小組,具體負責田間技術指導,保證了項目建設任務順利進行。

2、制定方案,明確目標,確保了項目有序實施。領導小組及時組織相關部門的技術人員進行討論研究,編制完成了《建設實施方案》,明確了項目實施的目標任務、實施計劃及工作重點,對各成員單位和項目實施單位,進行任務分工,切實把任務分解到相關單位,為項目順利實施打下基礎。

3、嚴明紀律,??顚S?,確保了項目按期實施。項目下達

后,縣財政對項目的按期正常實施給予了大力支持,及時撥付了中央資金300萬元,由于我縣財政困難,配套資金無法解決,我們動員項目區農戶出資出勞,確保了項目各項計劃指標的完成。項目實施單位在資金管理上嚴格貫徹執行農業工程項目建設資金管理的規定要求,實行專項管理、專帳核算,保證??顚S?,杜絕浪費,無違紀違規行為,確保了有限的資金產生最佳的綜合效益。

4、嚴格程序、公開透明,確保了項目保質完成。在項目實施中,嚴格按照基本建設項目管理的規定,實行項目建設法人制、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和合同制的“四制”建設規范要求。項目的土建工程和重點儀器設備采購實行邀請招標,項目建設管理實行合同制,明確了職責、權利和義務,項目各個環節有法可依、有據可查,為保證工程質量奠定了基礎,提供了保障。

5、積極推廣旱作農業新技術,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積極引進推廣了旱作農業新技術,采取基地試驗示范、推廣相結合的技術路線,不斷探索和普及旱作節水農業技術與管理的有效方法,引進推廣高新農業技術新成果,提高科技應用轉化率。采取專家集中授課或到現場進行技術指導等多種形式,進行旱作農業技術培訓,提高項目的運作管理水平及技術人員、農戶的科技意識與技術水平。并加強省內農業、科研院所站等部門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對項目運行中出現的技術難題進行了研究和聯合攻關。

六、項目效益情況

1、經濟效益

通過項目的實施,可新增固定資產124.0834萬元,主要包括土建工程、田間設施工程和配套的儀器、機械設備等。項目實施后,建立旱作農業生產示范基地2.6萬畝,其中建立核心示范區1000 畝,推廣全膜雙壟溝播玉米1.2萬畝。通過各項節水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示范區以全膜雙壟溝播玉米比半膜玉米增產162公斤,旱砂西瓜由項目前的2100kg/畝增加到2830kg/畝,“砂田+地膜”的旱作西瓜較不覆膜西瓜畝增收876元,年玉米增產194萬公斤(2元/公斤),增產西瓜、花生1022萬公斤(1.2元/公斤),項目區年總計增產1200萬公斤,可直接增收益1600多萬元,項目區農戶人均增加純收入320元左右。

2、社會效益

項目實施后,不但增加了農民經濟收入,而且使他們的居住水平、消費水平和消費結構得到提高,加快了新農村建設步伐,從而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隨著糧食產量的增加,極大豐富了市場的需求,確保了當地的糧食安全。通過對農戶的技術培訓,培養了大批農民科技人才,使農民對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水平得到進一步認識,提高了農民的農業科技水平,增強了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項目的實施,提高了土壤農化檢測水平,能夠滿足測土配方施肥工作要求,極大推動了全縣測土配方施肥工作和旱作農業科技服務功能,增強了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建成了旱作農業生產示范基地2.6萬畝,通過土壤墑情旱情監測站建設、化驗室的改造和相關設備的配套等旱作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并實施

了全膜雙壟集雨溝播、秸稈覆蓋保墑、機械化旱作節水等旱作節水技術推廣及使用,極大改善了項目區的農業生產條件,帶動全縣的旱砂西瓜和玉米產業的健康發展,并使項目區的旱作農業單位生產效益得以明顯提高,農民收入效果顯著,進一步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3、生態效益

通過鋪壓砂田、平田整地、壟溝種植、地膜(砂)覆蓋及土壤改造培肥,大大地保蓄了土壤水分,為旱地作物高效利用自然降水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條件,可減少水土流失。通過降低耕作強度、增加地表粗糙度及覆蓋度等,可極大地減少地表風蝕量,既有利于旱作農業區生態恢復,又有利于保土保肥,更有利于緩解“沙塵暴”的發生,維護生態安全。

旱作農業綜合技術的大面積推廣應用,使作物產量和副產物都得到大幅度提高,不僅使農民收入得到增加,也將促進畜牧業的健康快速發展,進而為實現“飼多、畜多、肥多、糧多”的良性循環,為走生態和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創造了條件。

七、存在的問題及今后的工作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得到了各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我們做了大量工作,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取得了一定成績,積累了一定經驗,但與項目的要求相比,還存在一定問題。

主要表現在:

1、工作經費短缺。旱情墑情檢測站雖已建成投入使用,但縣鄉財力匱乏,日常工作經費籌措較為困難,導致檢測工作不能正常開展。

2、工作力量薄弱。我單位現有技術干部年齡偏大、知識老化,專業人員短缺,加上培訓經費不足,不能對技術人員進行新技術、新知識的系統培訓,對先進的儀器設備不能很好地掌握和使用,給工作的順利開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3、工作任務艱巨。××縣是黃土高原具有悠久歷史的旱作農業區,年降雨量為260mm左右,年蒸發量高達1801mm以上,為年降水量的6.8倍。常常發生冬旱連春旱的持久性干旱,有“十年九旱”之說?,F有耕地面積43.56萬畝,其中水澆地21.56萬畝,旱地22萬畝,占耕地面積的50.51%。工作量大,任務重。

4、監測體系不完善。由于受人員、經費等客觀因素的制約,還存在一定局限,將給旱情墑情檢測監測與旱作農業技術推廣造成一定的影響,需請上級主管部門每年解決一定的防治及正常運轉經費。

5、農民科技素質低。農民科技文化素質低,接收技術的水平參差不齊,對技術的大面積應用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針對以上存在問題,我們將積極努力,爭取創造一切條件加以解決,下一步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1、進一步強化技術培訓。采取請進來、送出去等多種途徑,加大技術干部的培訓力度,盡快掌握先進儀器設備的使用技術,

確保工作正常開展。同時,對項目區農民技術員、種植戶進行防治技術培訓,提高旱作農業技術水平。

2、進一步完善監測體系。進一步完善監測體系,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檢測機構,加大旱情墑情監測力度,充分發揮監測站作用,促進旱作農業不斷發展。

農業產業發展建議范文第5篇

一、總論

(一)項目名稱:功果橋鎮萬畝燈盞花種植

(二)承辦單位概況:

龍騰合作社位于云龍縣功果橋鎮下塢村委會,成立于2010年4月5日,經過四年的發展,目前,共有社員3120戶,管理人員34名。合作社現有資產 110萬元,每年創收1000多萬元,合作社以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創新產業品牌、服務農民、帶動農民致富為目標,樹立誠信品牌。在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支持幫助下,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逐步發展為以育苗、種植、收購、銷售、加工燈盞花為主的產業結構形式,為農民增收致富創造了良好的平臺。

(三)擬建地點:功果橋鎮5個村(下塢、舊州、湯鄧、湯澗新山)。

(四)建設內容與規模:

1、燈盞花育苗基地建設;

2、10噸級烤房;

3、燈盞花茶及燈盞花酒加工廠;

4、燈盞素提取廠。

(五)建設年限:5年。

(六)概算投資:總投資1764萬元。其中:

1、燈盞花育苗基地300萬元。

2、10噸級烤房14萬

3、燈盞花茶及燈盞花酒加工廠250萬元。

4、、燈盞素提取廠1200萬元.

(七)效益分析:

1、育苗基地年收入50萬元。

2、燈盞花酒及燈盞花茶每年可創收20萬元。

3、燈盞素提取廠年利潤280萬元。

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條件

(一)建設的必要性分析

燈盞細辛適用性強,海拔1300米-2200米都可以較好的生長,耐旱,耐霜,耐肥,采取輪作產量高,收益好。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營養過剩所帶來的相關疾病,特別是心腦血管類疾病日漸增多,燈盞細辛的效用決定了它將會有廣闊的市場空間,種植燈盞細辛是利國利民的好項目。

(二)建設條件分析:

1、瀾滄江由北向南貫穿鎮境72公里,1月份平均氣溫11.4℃,4月份平均氣溫18℃,霜期約30~40天,無霜凍,全年日照約235天,年降雨量在847.9~1000毫米之間,比較適宜燈盞花生長條件。

2、功果橋鎮位于云龍縣西南部,瀾滄江河谷。東連寶豐鄉,南靠保山市瓦窯鄉,西鄰漕澗鎮,北與苗尾鄉接壤,區位優勢明顯。

3、燈盞花種植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政策。

4、燈盞花種植使農民增收明顯,種植積極性高漲。

三、建設規模與產品方案

(一)五個村共種植9000畝,溝渠旁向陽旱地種植1000畝。

(二)年加工燈盞花茶5噸,燈盞花酒10噸。

(三)年提純燈盞素75噸,其他提取物物質25噸,廢料制作生物肥250噸。

四、工程方案

(一)充分利用云龍縣龍騰合作社成熟的農業運作機制,實行由合作社育苗基地統一育苗,統一指導、統一收購。

(二)積極爭取項目資金、社員入股建設燈盞花茶廠及燈盞花酒廠。

(三)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大型制藥企業介入,建設燈盞花原料綜合處理項目。

五、 效益分析

(一)經濟效益

1、種植戶經濟效益:利用小春季種植,畝產值4000元x10000畝=4000萬元。

2、合作社經濟效益(合作社公積金與公益金收入):燈盞花茶5噸x5000元=25000元,燈盞花酒10噸x5000元=5萬元,共收入7.5萬元。

3、燈盞花原料綜合處理廠收益:10000畝x150公斤/畝x1%=1.5萬公斤(燈盞素)x3000元/公斤=4500萬-收購原料4000萬=500萬。

(二)社會效益

1、我鎮農戶小春季種傳統作物畝產值1000元左右,對引導農民進行產業調整很有意義。

2、通過合作社這個平臺,實現產、供、銷的有效連接,開創政府扶持,農業、科技部門指導,合作社運作的新模式。

六、總結

農業產業發展建議范文第6篇

一、 項目基本情況:

1、項目區所在位置

王坡鄉下觀村地處平山縣東北部山區,天臺山南麓,距平山縣城22公里,總面積1.5平方公里,是下觀水庫移民村。全村轄2個村民組, 28戶, 110人。共有丘陵地1600 畝,耕地 200畝。2009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250元,村集體沒有固定收入,是平山縣較為貧困村之一。

項目區地處下觀水庫北岸下觀村二隊自然莊,現有丘陵地900畝,多年來,由于缺乏資金投入不足,項目區至今尚沒有通水泥路和動力電,豐富的丘陵資源一直沒有得到開發利用。本項目旨在通過農業綜合開發,發展核桃生產和散養雞養殖,增加群眾收入,加快發展步伐。

2、 項目區農業資源情況

品的理想生產基地。

3、項目區農業生產狀況

項目區農業基礎設施較差,主要表現在:一是交通條件較差。通往項目區的道路由天臺山旅游路桃林村南向東,途徑二隊自然莊,止于東嶺,全長4.5km,仍然是泥土路,寬2至4米不等,蜿蜒曲折,坎坷不平,拖拉機都難以通行,特別是每年三伏多雨季節,更是無法通行,經常斷交。只有拓寬硬化,才能為立體農業建設奠定基礎。二是電力較差。由于資金困難,項目區僅有照明電,沒有動力電。只有架設動力電,才能為澆地、飼料加工等提供廉價動力。

項目區資源豐富。一是丘陵地資源豐富?,F有丘陵地900畝,沙土壤土質,有機質豐富,適合核桃樹等果樹生長。二是水資源豐富。項目區緊鄰下觀中型水庫,該水庫流域囊括天臺山,面積達50平方公里,四季有水。只要修建揚水設施,就可以實現引水上嶺,增產增收,造福于民。

項目區產業結構以小麥玉米養豬等等傳統種養業為主,收入較低,僅處于溫飽狀態。近年來,由于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農產品行情相對底下、基礎設施較差等諸多原因影響,農業效益大幅度下降。由此可見,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實行農業綜合開發,建設立體農業,確保農民增產增收勢在必行。

4、項目區建設條件

(1)區位優勢十分明顯。交通條件非常優越,項目區距平山縣縣城22公里,距王坡鄉政府所在地東王坡1公里,背靠天臺山景區和藤龍山景區,有天臺山旅游路、藤龍山旅游路和孟王出縣路繞行,只要把項目區內道路寬開硬化,與上述公路對接,項目區就四通八達,交通十分便利,而且所在王坡鄉又是林業大鄉、養殖大鄉,東與靈壽縣相靠,南有南甸、東王坡集貿市場相鄰,西與西柏坡接壤,北與天臺山藤龍山交界,輻射周邊較多鄉鎮,人氣、財氣比較旺盛,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因此項目區是建設立體農業發展優質種植業的有利區域。

(2)自然資源豐富。項目區內有丘陵地900畝,沙土壤質,土地肥沃,只要加以開發利用,就可以成為抗旱防澇良田。同時,水資源豐富。項目區緊鄰下觀中型水庫,四季有水??蔀檗r業綜合開發提供足夠水源

——生態環境較好。項目區地處滹沱河流域南甸支流,無工業污染和環境污染,水質清淅,空氣清潔,是農業綜合開發生產綠色食品的理想區域。

——科技力量較為雄厚。有豐富的農業種植、養殖和果樹管理的多年歷史經驗,廣大人民群眾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種植、養殖的新技術。下觀村是移民村,王坡鄉對該村發展非常重視,明確了林業站、畜牧站、水利站等涉農部門支

持該村的目標任務時間要求,已經形成了支持該村發展強大的農業科技隊伍。

二、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1、建設的依據

進行農業綜合開發,發展循環經濟是國家重點農業開發項目,也是平山縣縣政府2010年工作重點,農業的模式是農業資源開發利用的新亮點,開發丘陵地,強化設施配套,發展林業養殖業循環經濟,對推動當地農業經濟結構調整,提升農業質量,加速產業化進程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2、建設的必要性

項目區內的丘陵地,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但是由于交通、電力,資金等多方制約,一直沒有得到開發利用,這不能不說是嚴重的浪費。加快移民村科學發展步伐,就必須要依托資源優勢。開發丘陵地無疑是下觀村發展的強大動力。所以,加大投入,盡快開發丘陵地,造福于民,既是下觀村科學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黨和政府關心移民群眾的具體表現。開發改造勢在必行,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三、項目規劃設計

1、設計標準

(1)、項目區農業生產基本條件和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抵御自然災害能力明顯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較大提高,通過項目建設,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

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加快項目區農業現代化進程

(2)、項目區有明顯區域范圍,符合本地區農業發展的總體規劃,堅持近期與遠期相結合,采取綜合措施,集中整治,連片開發。

(3)、項目區堅持嶺水林牧路綜合治理,達到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漬能降,實現園田化。

2、水電措施 (1)、灌溉工程:灌溉系統科學規劃,揚水站、機房、管道、閥門、蓄水池配套齊全,性能與經濟指標達到有關規劃標準要求。同時,修好排水系統,做到抗旱防澇。

(2)、電力工程:架設動力電,配套機房、變壓器等設施,滿足揚水、飼料加工等電力需求。

3、交通措施 做到布局(規劃)合理,循環暢通,機耕路建設分干道、支路兩級,干道要與鄉村公路連接,水泥硬化,滿足中型以上的農業機械的通行,寬度為5m以上,支路能保證農機通行,晴雨天暢通,便于農機進出田間作業和農牧產品運輸,寬度3.5m以上。

4、林業措施 篇二:農業項目建議書范文參考

農業項目建議書范文參考

1、項目區所在位置

項目區位于##公路以西,##鎮 內,涉及新碰、野為、征拖、七氦、周開、平垛、蔣論、南可、四還、董是、小袁11個行政村,總人口2.0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9209人,耕地總面積26427.82畝,2003年農業總產值7874.91萬元,其中:種植業6369.32萬元,漁業896.2萬元,林牧業109.6萬元,養殖業498.7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08元。下面來看看農業項目建議書范文參考。

農業項目建議書范文參考

2、項目區農業資源情況

農業調查報告指出:項目擬建區屬亞熱帶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全年雨量充沛,總降雨量1000mm左右,日照充足,常年2305.6小時積溫較高,日均氣溫13-16℃,無霜期較長,達220-240天。該地區地勢高低洼不等,水網密布,河溝面積3198畝,80%左右的耕地面積地面增高1.8—2.5 米,其中澇漬型低產田面積達9200畝,因此,在前幾年農業結構調整時,開發了近380畝提水養殖魚池,區域內土壤屬勤泥壤種,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高,生態環境優良,灌溉水質較好,無污染,是發展稻漁共作無公害農業的理想基地。

3、 項目區農業生產狀況

項目區涉及5個防洪聯圩,現有聯圩基礎較好,骨干水利工程完好率40%,聯圩內有圩口閘42座,活口門15個,排灌動力蘇ⅱ泵5座,50泵5座,貫流泵2座,灌排總動力660千瓦,現有機耕路56條,機耕橋14座,基礎設施已具一定規模,設施基本配套,農田灌排率達 100%,渠系水利用系數100%,有效灌溉面積2.42萬畝,這些為項目區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項目區產業結構以稻麥連作為主,提水養殖為輔,其中稻麥種植面積近2.1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86.8%。近年來,由于市場行情的不斷變化,加之基礎設施配套不夠完全,良

種推廣未能全面的種種原因,特別是今年水稻條紋葉枯病的大量發生,農民的種植效益大幅度下降,尤其是遇水災年份,形勢更是十分嚴峻。今年的武育粳三號水稻有三分之一絕收,三分之一畝產僅有200公斤左右,還有三分之一的最高產量也不過400公斤左右,另有少部分生產的稻谷為優質無公害農產品十分暢銷,由此可見,實行中低產田的改造,完善基礎設施的配套,大力推廣優良品種,確保農民增產增收,發展無公害農業勢在必行。

4、 項目區建設條件

——區位優勢十分明顯。交通條件非常優越,##公路、##河從##鎮內腹部穿過南北長27華里,###公路從鎮域的中部橫穿東西長13華里,四通八達,水陸交通十分便利,而且##鎮又是位于##市的較東部地區的家禽養殖重鎮,東與陶破鎮相靠,南有戴跨相鄰,西與和垛接壤,北與昌還鎮交界,輻射周邊較多鄉鎮人氣,財氣比較旺盛,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因此##鎮是發展優質種植業和無公害農業的有利區域。 —基礎設施初具規模。項目區內2.64萬畝,雖有部分低產田和部分提水養殖,但灌、排、防等生產設施相對齊全,規范化程度較高,種植條件很好,條田方整化面積較大,十分有利于農業的綜合開發。

項目區內有畝澇漬型和設施不夠配套有低產田,嚴重影響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經濟效益,必須進行基礎設施的改造和建設,從而提高這類低產田的綜合生產力和抗御片段災害的能力,提升農業質量,所以既是農業發展的需要,又是農產品市場競爭的需要,也是農民增長收入的需要,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三、 項目規劃設計

㈠設計標準

①項目區農業生產基本條件和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抵御自然災害能力明顯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較大提高,通過項目建設,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加快項目區農業現代化進程。 ②項目區有明顯區域范圍,按流域或灌區統一規劃,并符合本地區農業發展的總體規劃,采取綜合措施,集中整治,連片開發。

③項目區達到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漬能降,實現園田化。

㈡水利措施

①灌溉工程:灌溉系統科學規劃,田間灌溉設施、橋、涵、閘等建筑物配套齊全,性能與經濟指標達到有關規劃標準要求。

渠為基準形成格田。

②田間道路:做到布局(規劃)合理,循環暢通,機耕路建設分干道、支路兩級,干道要與鄉村公路連接,滿足中型以上的農業機械的通行,寬度為5m以上,支路能保證農機通行,晴雨天暢通,并配套橋、涵和農機下田(地)設施,便于農機進出田間作業和農產品運輸,寬度3.5m以上。 ③土壤改良:通過農家肥的施用,秸稈還

田等土壤改良措施,土壤耕作層有機質含量提高0.1個百分點以上。

④良種繁育與推廣:項目區農作物的良種覆蓋率在

100%,在有條件而又需要的項目區建立優質良種繁育基地,修建種子晾曬場和侖儲設施,配備必要的種子加工檢測設備。

⑤農業機械化:做到積極推廣農業機械化作業,主要作業環節基本實現機械化。

㈣林業措施 篇三:農業項目建議書

農業項目建議書

項目名稱:農業項目建議書

申報單位:xxx 聯系人:xxx 電話:xxx 傳真:xxx 編寫時間:xxx 主管部門:xxx 撰稿單位:鄭州經略智成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撰稿時間:2013年9月2日

第一章、項目總論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不僅對玉米的認識也在逐步提高。在八十年代以前,玉米主要是進入家庭的粗雜糧。八十年代中期,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食物的要求已不僅滿足于充饑,而且對食物結構和營養狀況有了更高的要求,對肉、蛋、奶的需求量是越來越大,工業化,產業化的養殖業蓬勃發展,使玉米以家庭直接食用的角色轉變為飼料工業最主要的原料,通過飼養業最終以肉、蛋、奶及水產品的形式回到人們的餐桌??梢哉f,玉米對改善城鄉人民的生活作出了巨大貢獻。進入九十年代以來,人們對玉米深加工技術的發展,玉米的用途越來越廣泛,已成為農產品中最重要的可應用于食品、化工、醫藥、造紙、紡織等多行業的工業原料。

第二章、項目建設意義

目前,我國食用糖主要來源于甜菜的種植和加工,而淀粉糖是對淀粉深加工后獲得的產品,淀粉生產原料主要來源于玉米,而玉米是我國農作物中的高產作物,比較甜菜畝產有著明顯的優勢,按照甜菜和玉米轉換比例情況計算,生產每噸中等甜度的淀粉糖所用玉米種植面積占用土地比甜菜種植所占的土地節約2—3畝,從這一意義上來說,生產加工玉米為原料的淀粉糖,可以為國家節省有大量的土地資源,擴大其它作物的種植面積。

要確保5萬噸玉米深加工項目的順利實施,必須建立高糖、高淀粉的玉米生產基地,保證原料供應,實行公司+基地+農戶的一體化生

產,實現玉米的就地深加工增值,提高玉米資源的利用率和商品率,這不僅能極大地提高貧困山區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使農民達到增產又能增收,而且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促進了高效農業的發展。同時,淀粉糖是一種能改善人類健康的功能產品,適應了食品工業加工不同產品的特殊要求及人們追求健康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廣大消費者的健康水平,促進我國食品加工業技術水平的改善與提高。

第三章、 建設條件

一、自然條件

二、 交通條件

該基地中心示范區,距縣城20公里,高平火車站25公里,處于曲輝路中段,交通極其便利。

三 、基礎條件 該基地中心示范區曾承擔國家級“生物覆蓋加保護性耕作技術”和“旱作農業示范區建設”項目,為高淀粉玉米生產基地建設奠定了基礎。目前正在實施的w膜集雨補灌技術為主的旱作節水農業示范項目又為玉米基地建設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第四章 發展現狀及需求分析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改善,人們的消費理念不斷成熟,綠色、健康逐漸成為食品消費的主流。淀粉糖作為淀粉的深加工產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熱捧,成為當今保健食品市場上的明星產品。據山東卓創資訊有限公司玉米淀粉的產品分析師介紹,作為淀粉的主要種類之一,目前,在全球范圍內,玉米淀粉的產量與價格均處于上漲態勢,但其發展前景卻并不樂觀。

據悉,目前,玉米淀粉的需求量占據全球淀粉量的80%—85%。近年來,玉米淀粉的產量上升優勢尤為明顯,主要原因在于下游淀粉糖需求量的不斷增加。據專注于農資、農產品領域資訊及咨詢服務的山東卓創資訊有限公司的玉米淀粉產品分析師介紹,從2001年到2011年的10年間,在淀粉下游產品需求不斷增加的帶動下,國內玉米淀粉行業經歷了高速發展階段,大型企業紛紛建立,淀粉產能和產量也持續攀升,整體呈現了一個上漲的趨勢。2011年我國玉米淀粉的產量在1892萬噸,是2001年的500萬噸的3.7倍多,平均增長率14.17%。玉米淀粉產量的快速增加,主要得益于國內淀粉消費需求的提升以及玉米作為再生資源受到市場的普遍關注。

第五章 基地建設目標及建設規模

一、建設目標

1、 高淀粉玉米產量目標

項目區通過實施w玉米膜蓋集雨補灌高效種植技術為主的旱作農業技術示范與推廣,高淀粉玉米平均畝產達到500公斤,較2002年的390公斤提高110公斤,較項目實施前三年的256公斤提高244公斤,實現中產變高產,旱地變水地,單產穩定在500公斤以上。

2、 土、水、肥資源利用目標

通過實現該基地建設項目,使土、肥、水資源利用目標實現“四個提高”,即:化肥利用率提高30%以上;土壤基礎地力提高一個等級;土壤肥料在農業生產中的貢獻份額提高10個百分點。

3、 集雨旱井建設目標

在基地建成與w膜蓋集雨補灌技術相配套的旱井10000眼,使基地的高淀粉玉米在需水關鍵時期得到補灌。

4、 化驗室建設目標

化驗是公司生產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擔負著對原料、中間體及產品產量進行全過程監測的任務。隨著產量的增加,基地水斷擴大,急需增加能迅速進行土壤、肥料、植物樣品、農藥殘留分析測試的儀器,為基地進行配方施肥、無公害高淀粉玉米生產提供科學依據。

5、土地壤情測試網點建設目標

在基地設置有代表性的土壤墑情、地溫監測網點100個,購置地溫監測儀器設備10套,以便能及時準確監側土壤墑情、地溫動態變化及演變趨勢,為基地合理耕作、種植、培肥提供科學依據。 篇四:農業開發項目建議書范本_(1) 擁有“仙居恩施、休閑板橋”一畝三分地項目概況

一、 項目基本情況:

恩施本草藥業成立于2011年3月,公司總部位于美國紐約,由深圳分公司直投注冊資金1006萬。主要從事中藥材種植、收購、加工、銷售,我公司法人代表梁滿超先生與板橋當地藥材經營戶合作成立“本草藥業產業協會”并向國家工商管理總局商標局申請了“板橋黨參”地理證明商標已獲公示,并在深圳建立“板橋黨參”論壇。

本草藥業以政府“三農”政策為依托,配合本草藥業的目標“讓板橋藥業、農業資源飛起來”,全力打造綠色藥業綠色農業、休閑農村、工農聯盟的新農村概念。讓農村廣闊的資源、農民無公害的農產品,通過公司多年建立起與國內外有志于投資農業產業化經營者及有意于體驗休閑綠色農業城里人的溝通平臺,同時可通過對農村資源充分使用及訂單農業來實現農村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并可適當緩解農村就業壓力,使用農戶通過我公司建立起來的“體驗休閑綠色農業擁有“仙居恩施、休閑板橋”一畝三分地的溝通平臺實現盈利,帶動板橋鎮藥材、農業的發展,更符合政府建立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的總體目標。

真正實現綠色農業、休閑農村、旅游農業、宣傳恩施、體驗恩施、仙居恩施的口號。

我公司通過休閑旅游農業這一概念,促進了農產品與市場的有效對接,既解決了板橋藥業、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又解決城里人食品安全的問題,通過休閑旅游農業帶動農產品區域經濟發展。

我們口號

辦“世界硒都”第一家綠色農業、休閑農村、旅游農業。 我們的目標

讓板橋藥業、農業資源飛起來!

二、項目設計思路:

1、會員發展模式和管理形式

(1)我公司在深圳已經設立“板橋黨參”論壇,并通過“深圳五裔商會”大型“私人會所”平臺發展會員,建立“體驗休閑綠色農業擁有“仙居恩施、休閑板橋”一畝三分地”的招商平臺,我公司在板橋先行流轉土地,把土地資源有效整合,合理劃分種植區域,設立遠程視頻監控系統,會員不在恩施也可以通過網絡了解自己農產品的生長情況,然后有我公司統一劃分給每一個會員,讓每名會員在板橋自由選擇種植品種,(如:板橋黨參種植區設立于板橋鎮新田村、蔬菜種植區設立在大山頂,黃豆、土豆種植區設立于蒿壩社區居委會)

(2)土地流轉后一部分用于我公司主打產品“板橋黨參”的基地,另一部用于會員來板橋體驗種植,公司建立統一高端空運物流平臺,板橋體驗基地建立采收發貨部門、深圳等地建立送貨上門配送人員,及時解決會員的需求。公司在板橋自己組建生產隊,主要服務會員的后續耕作和田間管理,力爭做到流轉那家的土地后續工作由那家負責,費用由會員繳納,公司統一管理驗收發放的原則,并保證所有種植產品會員不能自己消耗的我公司照價回收。

3、項目的活動方案靈活多變

初步設想會員達到一定人數后,開通“仙居農莊”網絡交流平臺,把網絡的虛擬偷菜變為現實的偷菜,每月開展“仙居農田評選”實行積分制度獎勵制度,成功注冊為會員后可贈送基礎積分,每種農作物定分制,分為種植積分和產品消化積分(如:板橋黨參一畝6000分{原因基本產值6000元} 會員所種植的產品是自行銷售的積分值高,我公司回購的積分值底,積分值高的我公司可以獎勵其好的土地,以此類推,會員于會員之間可以交易,累計種植積分,達到借助外資以游戲競爭的模式種植,這樣一來會員之間就互相攀比,達到眾人來種地、眾人來銷售、眾人來宣傳的目的,形成全國獨一無二的農業發展模式,不僅帶動產業的發展而且可以解決勞動就業問題,讓外出務工人員回到恩施還是給外地老板打工。

4、會員注冊用有效身份證明即可,報恩施公安機關登記

5、我公司組建管理、銷售、技術指導團隊,在板橋修建接待中心,度假別墅、山莊、倉儲配送中心,員工培訓中心,以村為單位建立生產隊。

6、我公司在此基礎上大力開發新的產品,我公司現在已有“板橋黨參花葉茶”“板橋黨參酒”,借助這個平臺進行對外銷售和宣傳,做到廣告來自于大眾、宣傳于大眾。

7、板橋試點成功后可全市推廣

三、項目規劃:

(1)項目建設初期先要爭取地方政府在推廣宣傳過程中的支持;

(2)項目建設中期爭取國家三農政策的扶持資金;

(3)爭取1年內在板橋鎮試點完成,三年內重點擴展沐撫、屯堡,5年內全市推廣。

四、運營計劃:

(1)2011年底開始會員報名登記及實地考察,到2012年5月前,項目實施基本配套設施投入建設,同時培養招聘運營團隊。

(2)先期試點從板橋大山頂、新田村、蒿壩社區居委會鋪開。

五、資金投入

項目前期投入1500萬,我公司自籌900萬,申請政府補貼(項目資金支持400萬)會員繳費及其他投資200萬。 資金主要用于會員前期發展開支,會員恩施實地考察開支,板橋基礎設施啟動建設開支,土地流轉資金。 待續!!!!!!!!!!!!!!!!!!!!!!!!!!!!!!!!!!!! 篇五:生態農業開發項目建議書格式

建議書:從宏觀上論述項目設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把項目投資的設想變為概略的投資建議。

格式

一、項目名稱

二、投資方情況

1. 主要投資方基本情況

包括企業全稱、主要經營范圍、注冊地、注冊資本、企業性質、股權結構、資產負債情況、主要股東情況。 2. 主要投資方基本經營情況

包括企業近三年主要業務規模和經營情況,主要產品生產能力,實際生產規模,國內外營銷情況。企業近三年主要財務指標。

3. 主要投資方相關實力和優勢分析,在國內外投資類似項目簡要情況

4. 其他投資方簡要情況

包括注冊地,注冊資本,企業性質,主要業務規模和經營狀況,資產、負債、收入、利潤等方面情況。

三、必要性分析 1. 投資目的

項目相關行業國內外情況,例如產品國內外供求情況及預測,產品進口情況及預測,行業未來發展等。說明項目對各投資方的必要性和意義,包括項目與投資方國內項目的關系、與企業發展戰略的關系等。

2. 社會意義

包括與我國相關的產業的發展的關系,與我國境外投資戰略和境外投資產業政策的關系等。

四、項目背景及投資環境情況

1. 項目背景

包括投資方介入前項目基本情況,外方合作者基本情況,投資方如何介入項目,投資方對外考察、盡職調查、與外方談判、其他競爭投資者等情況,與所在國家和當地政府溝通情況等。

2. 投資環境情況

包括所在國家及當地政治、經濟情況,與項目有關的稅收、外匯、進出口、外資利用、資源開發、行業準入、環境保護、勞工等法律法規情況,當地相關行業及市場狀況;涉及資源開發的,還應說明所在國家有關資源的儲量,品質,勘探,開采情況。

3. 項目的外部意見及影響

包括所在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意見,當地社區的意見,項目所在國家和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可能產生的影響等。

五、項目內容

(一) 建設類項目

1. 建設內容

包括建設地點、建設規模、建設期限、進度安排、技術方案、建設方案、需要建設的配套設施等;涉及資源開發的,還應說明可開發資源量、品味、中方可獲權益資源量及開發方案等。

2. 主要產品及目標市場

包括項目主要產品及規模,產品目標市場及銷售方案。

3. 相關配套條件落實情況

包括項目道路、鐵路、港口、能源供應等相關基礎設施配套情況及安排,項目土地情況及安排,項目滿足當地環保要求措施,加工類項目應說明項目原諒來源的情況。

4. 財務效益指標

包括項目總銷售收入、利潤、投資回收期、內部收益率等財務預測指標,以及中方投資回收期及回報率等預測指標。

(二) 并購類項目 1. 被收購對象情況

股權收購類項目應包括被收購企業全稱(中英文)、主要經營范圍、注冊地、注冊資本、生產情況、經營情況及資產與負債情況,股權結構、上市情況及最新股市表現、主要股東簡況,被收購企業及其產品、技術在同行業所處地位、發展狀況等;資產收購類項目應包括被收購資產構成,專業中介機構確定的評估價,資產所有者基本情況。

2. 收購方案

包括收購標的收購價格(說明定價方法及主要參數),實施主體,交易方式,收購進度安排,對其他競爭者的應對設想等。

(注:并購類項目同時包括投資建設方面內容的,還應說明建設類項目所要求的各項內容,

并說明項目綜合財務效益指標)

六、項目合作及資金情況

1. 項目合作方案

包括項目各方股權比,出資形式,合作方式,收入和利潤分配,產品分配,其他合作內容。

2. 項目資金運用

包括項目總投資,建設類項目的前期費用(中介費、勘探費等),工程建設資金及其使用構成。流動資金的使用等,并購類項目的收購前期費用,收購資金及其使用構成,中方投資額及其使用構成等。 3. 項目資金籌措

包括項目資本金及各方出資,銀行貸款及其他社會融資的構成與來源,項目用匯金額及來源等。

七、項目風險分析

分析項目可能存在的風險及不確定性,并提出防范風險的相關措施:國別風險、法律風險及政策風險,市場風險,建設風險,外匯風險,環保風險,礦權風險及資源量風險,勞工風險,羨慕可能面臨的其他風險;股權收購類項目還應分析企業運營風險。

八、其他事項 1. 項目是否存在需要解決的問題;

上一篇:推理筆記范文下一篇:美麗鄉村總要求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