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保險公司財務預警管理論文范文

2023-10-02

保險公司財務預警管理論文范文第1篇

[提 要] 本文以我國的上市公司為樣本,運用主成分分析確定主成分指標,建立了我國上市公司的財務預警模型。進一步根據預警模型的預測分值來確定上市公司財務狀況的評價區域,對所構建的財務預警模型進行了預警效果檢驗, 表明財務預警模型正確率為84.25%。

[關鍵詞] 財務預警模型;主成分分析;臨界值

一、引 言

構建財務預警模型,將危機消滅于萌芽中,是財務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財務管理制度創新的必然選擇。在這方面,國外已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財務預警模型。黃國良(1999)等通過實證研究認為一國建立的模型不一定能直接適用于另一個國家,因此有必要研究適合我國國情的財務預警模型。本文通過引入一種科學的統計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法來創建我國企業的財務預警模型,期望在財務預警的研究方法上有所創新。

二、研究樣本的選取

本研究選取2003年54家A股ST上市公司作為財務危機公司,選取54家非財務困境公司(非ST上市公司)作為配對公司。在選取54家非ST上市公司時,遵循了可比性原則的要求,即考慮同行業、同時期、同規模的且從未被特別處理的A股上市公司?!巴袠I”是指根據中國證監會頒布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的分類規定,選取屬于同一行業的明細板塊?!巴瑫r期”指的是選取的ST公司被特別處理發生在同一年,ST公司和與之相對應的非ST公司的研究變量在時間上具有一致性。此外選取樣本時亦體現了“同規?!钡囊?,即ST公司被特別處理的公司的總資產與其配對的健康公司的總資產相差不大,不超過10%。本文選取的樣本公司涵蓋了10個主要行業,基本符合我國上市公司的分布情況,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主成分分析法概述

在實際問題中,研究多指標(變量)問題是經常遇到的由于指標較多,再加上指標之間有一定的相關性,造成信息重疊勢必增加了分析問題的復雜性。一旦盲目減少變量又會損失很多信息,容易產生錯誤結論。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也稱主分量分析,它是指將多個指標化為少數互相無關的綜合指標的統計方法。綜合指標就是新的變量,是原來多個變量的線性組合,且彼此互不相關,能反映原來多個變量的信息。綜合指標叫做原來變量的主成分。該方法的優點是降低數據空間的維度、簡化系統結構、抓住問題的實質。

主成分分析的模型方法的一般為:

其中X1,X2,…,Xm 為實測變量;Z1,Z2,…,Zm為主成分; pij(i=1,2,…,m; j=1,2,…,m)為因子載荷,Y表示企業財務狀況的預測分值, 表示第i個主成分的貢獻率,Zi是選取的第i個主成分,k是選擇主成分的個數。需要指出的是,因子載荷pij是第j個實測變量在第i個主成分上的荷載。荷載越大,說明第j個實測變量與第i個主成分上的關系越密切,反之亦然。

四、財務預警模型的建立及預警效果分析

(一) 主成分指標的選定

運用SPSS 11.5forWindows統計軟件,對108家樣本組企業,運用顯著性檢驗篩選了初始研究變量,最終選取了應收賬款周轉率X1、總資產周轉率X2、速動比率X3、股東權益比率X4、總資產擴張率X5、債務保障率X6、主營業務現金比率X7、總資產報酬率X8、主營業務利潤率X9等9個財務指標作為多元判別分析的研究變量,根據上述已確定的9個研究變量進行主成分分析。從分析結果中得到各主成分對應的特征值與貢獻率如表1。

注:根據累積貢獻率法,考慮所代表實測指標信息量后選取累計貢獻率為91.4%,同時也是主成分因子的特征值>0.5,則主成分因子個數m=7,即用7個主成分來代替原來的9個財務比率指標,這7個主成分因子包含原來91.4%的信息量。

為了對這7個因子進行解釋,就需要得到原始財務指標對這7個主成分因子的因子載荷。因子載荷矩陣如表2。

從上述因子載荷矩陣發現,公共因子的含義不清,無法對研究變量進行分組,我們根據因子載荷矩陣的不唯一性,對因子載荷矩陣實行旋轉,使旋轉后主成分因子的載荷出現兩極分化的情況,對主成分這一研究變量進行分組,旋轉后的載荷矩陣如表3、表4所示。

據表2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 ,就可以得到各主成分因子與原始財務比率指標的主成分模型:

對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分析后 ,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主成分因子Z1主要由變量總資產擴張率(X5)和總資產報酬率(X8)這兩個指標來解釋,因這兩個指標的因子載荷量遠大于其他幾個指標。 故 Z1代表的是企業的資產發展能力—盈利能力綜合主成分;同理主成分因子Z2代表的是企業長期資產管理能力—短期資產管理能力綜合主成分;主成分因子Z3代表的是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綜合主成分;主成分因子Z4代表的是企業的盈利能力綜合主成分;主成分因子Z5代表的是企業的現金流量償債能力綜合主成分;主成分因子Z6代表的是企業的現金流量能力綜合主成分;Z7代表的是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綜合主成分。

(二) 財務預警模型的建立

把標準化后的數據代入表1、式2和式3可得出上市公司財務預警的預測模型為:

Y=0.15836Z1+0.15024Z2+0.13387Z3+0.12449Z4+0.12148Z5+0.11312Z6 +0.11244 Z7(式4)

式中:Y—預測分值;Z1—資產發展和盈利能力;Z2—長短期管理能力;Z3—長期償債能力;Z4—盈利能力;Z5—現金流量償債能力;Z6—現金流量能力;Z7—短期償債能力

上市公司運用該財務預警模型進行預測,計算出分值后,根據下文設定的閾值就可確定上市公司財務預警的警度。

(三)確定評價區域

將樣本組上市公司的各項財務比率標準化處理后的數據,代入式2和式3,計算得到各上市公司的預測分值,對預測結果進行排序,對上述Y值進行頻數統計,結果如表5。

表5Y值分布表

據此,可得到以下判別準則,從而確定評價區域。見表6。

表6判別準則表

用建立的模型對108家公司樣本進行分類,在預測值Y=0.3時,非ST類公司預測分值超過此值的個數為50個,占到該類公司總數(54個)的92.6%;ST公司小于此值的個數為41個,占到該類公司總數(54個)的75.9%,總體預測精度為84.25%??紤]到在選擇非ST類公司時是按照ST類公司的板塊分布隨機抽取的,并不是選擇上市公司中財務狀況最好的企業;同時有的ST公司正在進行資產重組或改制,財務指標值不具有穩定性,此類公司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財務失敗”公司。這些原因使得對原始樣本的預測,預測值未達到100%的準確率,但這種較為隨機的取樣恰恰反映了樣本在我國證券市場的基本情況,因此選擇評價區域的臨界值為0.3具有較強的適用性。

五、模型的預警效果檢驗及研究結論

在滬深兩市隨機抽取2002年的35組樣本,利用本文所構建的財務預警模型進預警效果檢驗。從結果可看出,運用本研究建立的財務預警模型的預警效果與2002年實際被判為ST公司的情況相比,ST公司有2家誤判,誤判率為5.71%。非ST公司有5家誤判,誤判率為14.3%。故可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該模型在預測上市公司財務危機方面具有較強的可信度。

第二,該模型的預警效果也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運用主成分分析法進行財務預警的合理性。實務中只要數據充分也可運用該模型預測一般企業的財務狀況。

第三,該模型的構建簡單可行。在SPSS統計軟件的幫助下,對上市公司財務狀況的預測變得簡單可行;同時運用主成分分析法依據財務指標內部關系客觀地確定眾多變量在模型中的權重體系,克服了傳統的定性研究中人為的主觀因素的影響。

需要指出的是對企業進行個案分析時,對某些異常情況應予以特別關注,以免某些因素畸變影響該方法的準確性和風險判斷。比如有時由于其中個別指標的畸高或畸低,可能會導致Y值異常。盡管如此,以主成分分析構建的財務預警模型所提供的分析思路仍有較強的指導意義,尤其是對某行業或某類企業財務狀況的整體分析的指導性更強;對公司理財、投資決策及金融市場管理,也極具參考價值。隨著會計信息真實性的提高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該模型的運用前景將更為廣泛。

主要參考文獻

[1] 張友棠.財務預警系統管理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2] 袁志發,周靜芋.多元統計分析[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3] 黃國良,梁棟幀. 中西方企業破產預測模型實證分析[J].煤炭經濟研究,1999,(12).

[4] 賁友紅,鄒林全. 財務預警模型中變量體系的設計[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5,(12).

[5] 賁友紅,俞雪華. 上市公司預警模型的最優分割點的確定[J].會計之友,2006,(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

保險公司財務預警管理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首先闡述了企業財務預警機制的科學內涵及其預報、預防和預控三大功能,著重介紹了當前我國企業常用的財務預警模型(一元判定和多元判定預警模型),最后針對我國企業所處的環境提出牢固樹立風險防范意識、健全企業財務預警機制和建立適合企業發展需要的財務預警模型等相應建議。

關鍵詞:財務預警機制 財務預警模型 功能 建議

2002年,曾經收入高達1000億美元,名列《財富》雜志“美國500強”第七,美國及至世界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安然(Enron)公司突然宣布破產;曾經國內家電企業的領頭羊——四川長虹,為了拓展海外市場與美國APEX進行信用交易過量,導致海外欠款高達39億元,嚴重影響了企業的正常運轉,盡管其在2004年一次性計提26億元壞賬準備,以示重振旗鼓的決心,但仍使企業在證券市場備受打擊,至今四川長虹未能恢復元氣;另外還有一些上市公司都由于各種原因所致的財務危機,使得企業陷入困境甚至倒閉。這些殘酷而慘重的事實充分表明隨著經濟一體化,經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環境的多變性與不確定性日趨增強,企業面臨財務危機的威脅。尤其是中國加入WTO之后,我國企業不再受到政府的種種保護,完全暴露于市場風險之中,企業必須自主承擔防范、化解財務風險[1]。因此,構建與完善有效的財務預警機制、進行財務風險管理便成了迫切的問題。

一、企業財務預警機制的科學內涵

企業財務預警機制,亦稱企業破產預警機制,是以企業財務報表、經營計劃及相關經濟資料為依據,利用財會、金融、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等現代企業管理理論,采用比例分析與數學模型等,通過對財務指標的綜合分析、預測,反映企業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的變化,并對企業各環節發生或可能發生的經營風險發出預警信號,同時尋找財務危機發生的原因與企業財務管理體系中的隱藏問題,為企業管理當局提供決策依據的監控系統。

二、企業財務預警機制的功能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不確定因素的增加,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面臨財務危機的可能性不斷上升,企業財務預警機制的功能日益凸顯。

1、企業財務預警機制具有預報(診斷)之功能。企業財務預警機制通過現代企業管理技術、企業診斷技術并對其進行分析比較,確定企業生產運行過程存在的弊端并尋找其根源,以達到資源配置的合理化,促進企業的長期發展。

2、企業財務預警機制具有預防功能。通過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運用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有效地阻止和抑止不利事態發展,將企業的財務危機降到可控范圍內,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能正常進行[2]。

3、企業財務預警機制還具有預控功能。有效的企業財務預警機制不僅能及時規避現存的財務危機,而且能通過系統詳細地記錄其發生的緣由、解決措施、處理結果、并及時提出建議,彌補企業現有財務管理及經營中的缺陷,完善財務預警機制。

由此可見,企業構建財務預警機制不僅可以幫助企業提高經營能力,降低營運風險;保障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而且促進企業優化資源,提高企業收益率,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從而也促使整個社會資源的合理分配與優化配置,也有利于資本利用率與盈利水平的提高。

三、企業財務預警機制中常用的財務預警模型

隨著企業財務預警機制的功能與作用的不斷突顯,在不同利益主體對企業財務預警機制的推動下,財務預警初評研究獲得了不斷的創新與發展,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理論,主要建立了一元判定模型、多元判定模型、多元邏輯回歸模型、多元概率比回歸模型、人工網絡模型和聯合預測模型等六類財務預警模型。我國企業目前較常用的財務預警模型主要有一元判定財務預警模型與多元判定財務預警模型。

1.一元判定財務預警模型。一元判定財務預警模型指運用個別的財務比率指標的走勢、變化來預測財務危機的方法[3]。但是一元判定財務預警方法缺點也較明顯,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⑴單個財務比率指標不能綜合反映企業的整體財務狀況;⑵一元判定財務預警模型沒有區別不同比率因素對企業整體財務狀況的作用;⑶一元判定財務預警模型不能精確的反映企業各比率正反交替變化的情況。

2.多元判定財務預警模型。多元判定財務預警模型利用會計系統固有的平衡特性,運用多種財務指標加權匯總產生的總判別值來預測財務危機,即建立一個多元性線函數模型來綜合反映企業風險,以消除個別指標在評價企業財務狀況方面的缺陷[4]。

多元判定財務預警模型克服了單變量模型需要多指標并對比分析的缺陷,綜合考慮了導致財務危機的多方面的因素,能全面、準確的反映企業財務狀況。此外它還可以幫助分析企業的競爭對手、供應商、客戶及利益相關的財務狀況。目前,我國一些管理水平較高的大中型企業已經嘗試使用多元判定財務預警方法,只是由于市場環境與公司治理結構的差異,該方法的使用仍存在諸多偏差。盡管如此,多元判定預警模型也有諸多局限性。

四、建立健全企業財務預警機制的對應措施

要建立行之有效的企業財務預警機制,每個企業必須考慮自身的特點與其所處的周圍環境,采取對應措施,促進企業財務預警機制的建立與健全。

1.牢固樹立風險防范意識。防范財務風險的意識是企業構建財務預警機制并使這有效運行的前提,要樹立牢固的風險防范意識;又要求企業領導在思想上對潛在的危機要有清醒的認識和高度的警惕,還要重視企業員工發現的問題并采納其提出的合理建議。

2.建立適合我國企業發展需要的財務預警模型。目前常用的財務預警模型都是外國學者以其所在國企業為樣本,對企業資料進行統計、計算、分析、概括、綜合而得出的研究成果,雖然在實際運用中具有一定效果,但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我國應在充分借鑒國外研究的基礎上,也建立起適合我國企業財務預警模型,促進我國經濟健康有序的運行。

3.遵循成本收益原則,重視財務預警評價指標體系。企業建立健全企業財務預警機制的目的是為了及時預測企業的財務狀況,推動企業管理健康發展,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因此,企業財務預警機制構建的同時必須完善財務預警評價指標體系,在防范與控制財務風險的同時要考慮資本的機會成本,好財務預警機制的設計要遵循成本收益原則,使產生預警信息的價值大于產生預警信息成本,保證該機制的經濟性與有效性。

4.加強企業各項制度建設,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5]。企業財務預警機制的建立與健全要求企業必須加強各項制度建設,完善其內部控制制度。只有財務預警機制與企業各項制度建設結合起來 ,相互促進,企業財務預警機制才能有效運行并提供及時、全面、準確的財務預警信息,從而為企業管理者的決策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⑴.張友棠.財務預警系統管理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123-198

⑵.江少華.企業財務風險預警預報系統研究[J].財會研究,2005⑴

⑶.謝維吉、干勝道.財務風險預警模型被探[J].經濟師,2006⑵

⑷艾健明.企業財務危機預警研究[J].企業經濟,2002⑺

⑸.秦彬.芻議現代企業財務預警系統構建[J].經濟問題,2006⑶

保險公司財務預警管理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對于企業而言,分析財務風險并加強財務危機預警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以我國制造業上市公司為例,通過對其財務危機預警方面存在的問題探析,提出了完善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警的建議,希望對于提高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警的能力,加強對財務危機的防范有參考作用。

關鍵詞:財務危機;預警;制造業

1 我國制造業上市公司發展現狀

我國是一個以制造業為主的國家,有著“世界工廠”的稱呼,這是由于我國人口眾多,勞動力人口多,人力成本較低,同時高科技產業又較為落后的原因。截至2014年12月31日,我國共有制造業上市公司1679家,占到了上市公司總數的67.46%,可以看到,制造業在我國上市公司當中所占的比重之大。

在過去,我國制造業企業憑借著低廉的成本優勢,產品銷往全球各地,取得了成功,但是近年來,由于受到人民幣升值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制造業的優勢正在逐步消失,一些跨國公司已經開始將工廠遷移至成本更加低廉的東南亞國家。此外,由于我國已經加入WTO,我國制造業企業開始參與國際競爭,就必須遵守國際市場的游戲規則,我國制造業企業由于不熟悉規則,經常在海外市場碰壁。這些情況對我國制造業企業而言,即是挑戰也是機遇。

2 我國制造業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警存在的問題

制造業上市公司在我國上市公司中占有較大比重,同時又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挑戰,因此研究其在財務危機預警方面存在的問題就十分有必要。目前我國制造業上市公司的財務危機預警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沒有建立財務危機預警制度或財務危機預警制度形同虛設。

由于上市公司監管嚴格、管理規范,沒有建立財務危機預警制度的上市公司還是較少的。一些上市公司雖然建立了財務危機預警制度,但是卻不夠重視,實際當中并不嚴格執行財務危機預警制度,導致無法準確預警財務危機。

二是財務危機預警系統設計不合理,預警結果不夠準確。

財務危機預警必須要根據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合理分析現有財務數據才能得出可靠的預警結果,但是一些制造業上市公司僅僅是生搬硬套財務危機預警模型,這就導致了預警結果不夠準確。

三是財務危機預警不具備時效性。

財務危機預警必須及時,企業才能及時調整計劃,防范財務危機,但是一些上市制造業公司在財務危機預警方面存在滯后性。

四是對非財務信息缺乏關注。

企業的非財務信息,也會對企業的日常經營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但是目前制造業上市公司的財務危機預警僅僅關注財務信息,缺乏對非財務信息的關注,導致財務危機預警失靈。

五是財務危機預警容易受到外界利益相關者的干擾。

一些利益相關者可能為了保護自身利益不受損失而干預財務危機預警結果,導致公司受到損失。

3 完善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警的建議

3.1 加強對財務危機預警的宣傳

企業管理層和財務人員對財務危機和財務危機預警缺乏必要的認識和重視,與企業對財務危機預警知識的宣傳普及有著很大的關系。企業要提高管理層和財務人員對財務危機預警的重視程度,保證財務危機預警制度正常有效的運行,就必須首先加強對財務危機預警的宣傳,提高管理層和員工的危機意識和責任意識。本文認為,企業應當采取以下方式來加強對財務危機預警的宣傳:

首先,企業應當加強對管理層人員的宣傳,可以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會議或研討會,向管理層人員介紹企業目前的財務狀況,面臨的各種優勢和劣勢,以及可能面臨的財務危機。通過互動的探討使管理層人員對企業的財務危機有一個明確的認識,意識到財務危機預警對企業生存發展而言的重要性。

其次,企業應當加強對財務人員的宣傳。一般而言,企業的財務人員具備較強的財務專業知識,對于財務危機造成的危害有著明確的認識,但是對于財務危機預警,一些財務人員卻存在著認識上的偏差,平常并不重視這項工作,只有當企業虧損了才開始重視,而這時就較晚了。因此,企業應當采取舉辦培訓班和知識講座的形式,來向財務人員普及日常財務危機預警的重要性,提高財務人員對財務危機的認識。

3.2 加大危機預警的重視程度

企業應當加強對普通員工的宣傳。雖然普通員工不直接涉及財務工作,也不處于領導地位,但是企業財務危機預警制度的正常運行卻需要普通員工的配合,因為企業日常的經濟業務,都是經過普通員工的。

因此,企業應當采取崗前培訓和發放宣傳手冊等方式,向普通員工普及財務危機預警的知識,使他們意識到自己也會對財務危機預警產生影響,加強對財務危機預警的重視。

3.3 培養和引進專業技術人才

專業技術人才的不足,造成了企業在設計財務危機預警模型,以及在之后的運行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因此企業必須提高專業技術人才的數量,其方式主要是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

內部培養是企業通過對在職員工的教育和培訓,使其具備專業技術水平。企業可以采取內部舉辦培訓的方式,也可以采取提供經費,鼓勵在職員工進入教育機構接受教育的方式。

外部引進是企業直接通過招聘的方式,從社會吸納專業技術人才。企業應當為專業技術人才提供較高的薪水和發展空間,以吸引專業技術人才的加入。

內部培養的優勢是成本較低,且在職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較高,但是劣勢是培養周期較長,無法立即滿足企業的需要;外部引進的優勢是速度快,只要企業提供足夠高的薪水,可以立即招聘到需要的專業技術人才,滿足企業的需要,但是劣勢是成本較高,且新員工對企業忠誠度不高。企業應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綜合運用以上兩種方式。

企業通過引進專業技術人才,可以充分發揮人才優勢,更好地設計和維護財務危機預警模型。通過專業技術人才的知識技能,企業可以充分發揮一些現代計算機和網絡方面的技術,將其應用于財務危機預警,簡化人工勞動。例如,目前大部分企業都實施了會計電算化,以用友U8系統為例,其財務數據是存儲在Microsoft SQL Server數據庫中的,而Excel等軟件,可以讀取MS-SQL數據庫中的數據,這就為企業進行自動化的財務危機預警提供了可能。對于中小企業而言,由于數據量較少,難以體現出優勢,但是對于上市公司而言,充分發揮數據庫和Excel的技術優勢,在處理百萬級別的數據時是非常有優勢的。

3.4 加速推進企業信息化

現代社會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往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傳送給其他人的信息,如今通過互聯網可以即時送達。以往財務人員通過手工方式記賬,導致賬務處理速度慢,財務信息共享和披露的速度也慢。在信息化時代,企業應當加速推進企業信息化進程,使總公司與分公司和子公司,以及公司內部之間的各個部門的數據資料相互連接起來,實時共享。企業應當建立內部專用網絡,將各個分公司、子公司和各個部門相互連接起來,并且將內部網絡與外部網絡相隔離,保證企業的信息安全。

企業信息化不僅僅是會計信息化或會計電算化,它所涵蓋的范圍更廣。例如,遠程電視電話會議、網絡協同辦公系統、企業電子郵件系統、企業網站等都是企業信息化的一部分,企業信息化加快了企業內部的信息流動速度,提高了企業的運轉效率,為加快對外披露財務數據提供了技術上的可能性。

3.5 加強對非財務信息的關注

由于一些企業對財務危機存在概念上的誤區,僅僅關注財務信息,而忽視非財務信息的影響,造成了財務危機預警的失敗。對此,無論是企業內部的財務人員,還是相關研究者,在對企業進行財務危機預警時,都應當加強對非財務信息的關注,尤其是對企業日常經營可以造成重大影響的非財務信息。

由于非財務信息難以用貨幣進行計量,因此在分析的過程中,應當盡可能多的搜集相關資料,并與同行業企業相互比較,來合理的確定非財務信息對企業的影響。這就需要財務危機預警人員具有較高的專業水準和判斷力。

3.6 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也是當前企業財務危機預警當中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對此,企業應當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明確崗位責任制,杜絕內部貪污腐敗等行為,以確保不會出現利益相關者阻礙和干擾企業的財務危機預警。

例如,企業應當建立完善的授權審批制度,對于重要的財務事項,做到一事一授權,各個崗位之間要存在相互制衡,避免出現一人負責全部的現象。

另外,企業要加強財務數據的保密制度,財務部門的網絡應當從物理上與外部隔離,同時限制非財務部門的人員隨意進出,財務部門的計算機口令應當定期變更,并屏蔽USB接口,有條件的企業,最好對財務部門實施24小時的監控。

參考文獻:

[1]何妮.制造業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警比較與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13.

[2]劉靜.我國制造業企業財務危機預警相關問題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2.

保險公司財務預警管理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財務風險是阻礙商業地產企業發展,影響商業地產企業生存的重要隱患,尤其隨著商業地產企業的規模不斷擴大,企業的財務管理范圍也不斷增大,使得商業地產企業在進行工程開發、建設等一系列過程中產生一系列的財務風險,進而導致出現一些財務問題,嚴重影響商業地產企業的發展和進步。因此,商業地產企業必須重視工程成本控制,控制企業財務風險,深入了解商業地產企業存在的財務風險,制定合理有效的風險防范措施,建立科學有效的財務預警系統,加強財務預警,降低財務風險,促進商業地產企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房地產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管理

前言

在當前市場經濟形勢下,只要存在著籌資、融資行為,就必然存在著財務風險。商業地產企業所存在的財務風險主要指的是由于企業的融資不合理,組織結構不合理導致企業收益降低的風險,是商業地產企業生產和發展過程中需要面臨的主要問題。商業地產企業財務風險反映了其自身的經營情況,商業地產企業必須認真分析了解企業財務風險的起因,加強財務風險管理,加強財務預警才能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當前,很多商業地產企業已經認識到了財務預警對于其發展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定措施,但仍存在很多問題,導致商業地產企業的安全運作仍然存在很大的財務隱患。所以,商業地產企業要更加重視這些問題,積極加強財務預警,趨利避害,從而促進商業地產企業健康發展。

一、商業地產企業存在的財務風險分析

(一)商業地產企業財務風險特點

商業地產與其他商品相比,在其生產經營過程中,所存在的財務風險的顯著特點是投資金額巨大、籌資困難,項目前期需要投資資金多,銷售資金回籠不及時等。

1.投資金額巨大、籌資困難。商業地產企業是典型的資本密集型產業,對資金的要求比較高。但是由于投資金額巨大,商業地產企業項目資金又往往不到位,加之商業企業籌資的方式、渠道比較單一,導致商業地產企業籌資十分困難。比如2011年國家進行地產業改革調整,導致資金更加緊缺。國家對地產企業要求自由資金要大于總投資的35%,企業進行貸款時只能進行開發貸款,并且期限要求在兩年之內。這些政策更是增加了商業地產企業籌資的難處,無形之中增加了財務風險。

2.項目前期需要投資資金多。商業地產企業在進行項目建設、開發過程中,往往前期所需資金較多,前期工程成本較大,導致商業地產企業前期運作較困難,比如工程土地款、項目開工前等相關費用大約占整個項目的35%。而且商業地產企業的開發項目往往周期較長,在資金運轉時,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容易出現財務風險。

3.銷售資金回籠不及時。商業地產企業主要消費群體是單一用戶,并且由于其進行的銷售策略等原因,很容易出現到賬不及時、資金回籠慢的狀況。用戶在消費時,往往采取按揭貸款、分期付款等方式,影響企業資金回籠的速度。并且,國家對于地產企業的宏觀政策也會對地產企業資金產生很大影響。比如貸款利率升高,導致地產企業項目價值縮水,而進一步影響產品銷售,進而影響產品銷售資金的回籠。

(二)商業地產企業存在的財務風險

商業地產企業在項目開發、建設過程中存在很多財務風險,主要有融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以及收益分配風險。

1.企業融資風險。商業地產企業為了保持財務的杠杠利益進行融資,企業進行融資是其生產經營的重要部分,是企業根據自身情況進行投資和調整商業地產資本結構的一種方式。融資風險主要指商業地產企業再融資時增加企業還本付息負擔,甚至存在著無法還債的風險。商業地產企業如果在融資過程中出現不合理的情況,就會給其生產經營帶來風險。商業地產企業融資風險主要表現在資金利率過高導致籌資成本升高風險;債務規模、期限、結構不合理導致的債務償還日期集中而使企業償還能力下降的財務危機。

2.企業投資風險。商業地產企業投資風險主要指的是在進行投資的過程中,由于一些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導致項目不能按照預期計劃進行,影響項目收益,最終影響了企業的盈利和償債能力的風險。由于商業地產行業在我國起步較晚,各項措施并不完善,導致商業地產企業在投資過程中存在很多風險,主要表現在企業進行市場調研存在誤差而導致的產品銷售落后;企業投資的地產項目在建設過程中技術不可操作等問題導致企業投資浪費;企業負債經營時,負債率過高導致的企業債務負擔加重;企業投資的項目規劃不合理,導致項目失控,最終出現地產企業所投資的項目的收益情況與預期相差較大的局面。

3.企業資金回收風險。商業地產企業在將產品售出后,將項目成品的資金變為企業的貨幣資金的過程中存在著時間、金額的不確定性,導致企業資金回收存在風險。一般而言,國家的宏觀政策對于企業資金回收影響很大。當國家經濟財政進行緊縮時,地產市場比較疲軟,產品銷量降低,導致三角債務下資金回收困難。當國家經濟財政寬松時,產品銷量增多,資金回收較容易。同時,地產企業自身的決策水平和管理能力也影響著企業的資金回收風險。

4.企業收益分配風險。企業的收益分配風險指的是在進行利潤分配時,由于分配不當導致對地產企業日后的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從而影響商業地產企業進行項目再開發。收益分配主要包括分配股息和留存收益,如果商業地產企業不能處理好二者關系就十分容易出現企業收益分配風險。當地產企業擴展速度較快,需要大量資金時,在資金短缺時以貨幣資金的形式進分配,容易降低地產企業償債能力,從而影響企業的再生產,對企業的發展十分不利。

二、商業地產企業防范財務風險與加強財務預警措施

(一)提高財務預警意識,加強財務管理

商業地產企業必須重視財務風險,提高財務預警意識,加強財務管理。首先,商業地產企業領導要提高財務預警意識,重視財務預警,提高企業的利益工作。組織企業管理工作者共同進行財務風險預警,加強企業管理,建立企業專門的財務預警部門,使企業財務得到制度保證、信息保證。其次,加強對各部門工作人員的思想教育,加強其財務風險意識,加強財務管理,不斷提高自身的水平。最后,加強企業財務管理,聯系企業實際,制定合理的財務管理目標。充分了解企業各個項目生產情況,明確各環節的財務情況,加強對企業財務管理,建立完善的財務預警機制,加強財務部門的審計工作,確保企業財務信息的真實性,保證地產企業財務預警信息的準確性。

(二)建立完善的商業地產企業財務內控制度

商業地產企業進行財務管理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內容,其涉及到商業地產企業各個經營環節和職能部門,必須有效地進行權限劃分,避免出現財務責任不明確的情況,從而提高地產企業抗風險的能力。建立完善的商業地產企業財務內控制度,明確各部門責任,根據企業內部各部門的經營特點和分工情況建立相應的責任分工,明確各部門、各工作人員的責、權、利關系,并將地產企業的各項財務指標分解落實到各責任中心,加強分工協作,共同抵御企業財務風險,及時匯報企業各項財務指標的完成情況和經營過程中的一些問題。通過建立企業內部財務控制制度,從企業內部進行財務風險防范,對企業財務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預警,保證企業的各項財務工作的安全。

(三)強化企業財務風險信息監測

商業地產企業對其經營過程中各項財務數據進行分析處理是企業進行財務預警的核心內容,因此企業必須強化財務信息監測,確保各項財務信息的準確可靠。通過強化企業財務風險信息的監測,可以獲知企業在項目開展過程中各項財務信息,從而方便企業財務工作人員進行財務信息的收集,并確保各項財務信息真實可靠,并且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可以對企業各種分散的財務信息進行整合、分類、分析,最終使之成為有利于企業發展的信息,從而降低企業財務風險,提高企業財務安全。同時,監測企業財務風險信息,有條理的反映企業的財務風險情況,分析企業可能存在的財務風險因素,及時上報給企業管理層,從而作為企業財務預警的依據。

(四)健全企業財務預警機制

商業地產企業加強財務預警還要不斷健全企業的財務預警機制。首先,必須明確商業地產企業自身實際情況,根據自身實際規模確定與企業相適應的管理方式,從而確定適合企業發展的財務預警機制。商業地產企業的財務預警機制必須含有數據采集、分析和反饋三部分,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部門在進行財務風險分析時必須根據各項收集的數據進行核實,確保各項數據的真實有效,從而進行分析企業各個環節可能存在的財務風險,進而制定相應的措施進行防范,使企業的財務風險控制在最低水平。其次,加強財務風險預測,提高風險預測水平和準確度,針對企業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制定相應的對策,以便第一時間進行處理風險,確保企業財務安全。最后,將企業的風險來源、可能造成的損失進行評估,將各項財務風險后果進行對應于各部門責任,進行相應的處罰,提高其警惕性,保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會出現重大財務問題,保證地產企業順利健康發展。

結論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隨著當前地產行業普遍調整的大背景,商業地產企業同樣面臨著各種財務風險,企業必須重視財務風險管理,加強財務預警,保證企業財務安全。商業地產企業的財務風險主要特點是投資金額巨大、籌資困難,項目前期需要投資資金多,銷售資金回籠不及時。在其發展過程中主要面臨的財務風險有融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以及收益分配風險。商業地產企業必須重視項目開展過程中的財務風險,提高財務預警意識,加強財務管理,建立完善的企業財務內控制度,強化企業財務風險信息的監測,健全企業的財務預警機制,不斷提高企業財務安全意識,確保企業順利發展。

參考文獻:

[1]  孫蕾.構建現代企業財務預警體系的重要性[J].現代商貿工業,2014,(1).

[2]  衛海平.淺談財務管理中的風險管理[J].會計之友,2012,(3).

保險公司財務預警管理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Zeta模型是財務困境預警模型的一種,通過對我國有色金屬行業上市公司Zeta值的分析,對我國有色金屬上市公司建立財務預警模型提出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 財務預警;Zeta模型;有色金屬行業

1 有色金屬行業進行財務預警研究的必要性

有色金屬行業涉及的行業范圍非常廣泛,尤其對工業原材料價格影響較大,有色金屬行業的穩定性關系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平穩快速增長。

2 Zeta模型簡介

該模型是于1977年由Altman、Haldeman和Narayanan在Z模型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提出的,相關學者進行實證研究后將該模型改進成預測效果更好的五變量模式,如下:

Zeta=6.56X1+3.26X2+6.72X3+1.05X4

其中:X1—營運資本/總資產;X2—留存收益/總資產;X3—息稅前利潤/總資產;X4—股東權益/總負債。

判別標準為:Zeta<1.1時,代表很高的財務困境率;1.12.6時,企業處于安全狀態。

3 研究設計

3.1 研究樣本與時間選擇

本文選取滬深兩市有色金屬行業的上市公司,基于時間一致性、數據可獲得性以及樣本配比等方面的考慮,研究樣本限定為2006年及以前上市的有色金屬行業上市公司,樣本數據的采樣年份包括2006、2007、2008年三年的指標數據作為實證數據來源。本文選取的有色金屬上市公司是證監會劃分出來的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行業中的上市公司。

3.2 數據來源與預處理

本文財務預警分析的指標數據均源自巨潮咨詢網相關統計和上市公司年報,將所有樣本分為ST組和非ST組。在計算Zeta值時,假設公司報表中的財務費用均為利息費用。

4 實證結果與分析

樣本非ST組的Zeta值結算結果以及統計結果如下表:

再來看以下ST組的計算結果以及統計結果:

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Zeta財務預警模型對我國有色金屬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能夠起到一定的預測效果,從表一可以看出,企業2008年的Zeta值普遍比2007年低,也就是說企業2008年的財務狀況普遍差與2007年。這跟現實情況比較一致,2008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有色金屬行業利潤普遍大幅下降,部分企業現金周轉不靈。

第二,Zeta財務預警模型對ST組財務狀況的預警效果沒有非ST組好,三家ST的公司只有兩家能夠比較準確的預測,預測準確率只有67%左右。一方面可能說明,Zeta財務預警模型對于不同的行業預測準確度不同;另一方面可能說明,Zeta財務預警模型對于已經被ST的公司進行財務預警準確度低于對未被ST的公司的預測。

第三,有色金屬行業上市公司在建立財務預警模型時應結合自身行業的特點,不能單一使用Zeta財務預警模型,應該綜合使用各種財務預警模型,考慮借鑒神經網絡和數據挖掘等最新方法,并且應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完善、更新。

第四,財務預警不僅可以通過模型定量分析,還可以進行定性分析。只有綜合定量模型和定性分析法來評價企業財務狀況,才能更為客觀、準確的反應企業財務狀況,達到財務預警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宋力,李晶.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警模型實證研究[J].財經論叢,2004,(1).

[2]陳曉,陳鴻.中國上市公司的財務困境[J].中國會計與財務研究,2000,(9).

保險公司財務預警管理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文章主要對企業財務風險控制方法進行探究。具體是對企業籌資風險、投資風險以及預算風險三大類型成因進行解析的基礎上,提出了樹立正確管理理念、建立健全財務預警體制與則務決策體系的建議。希望在降低企業風險出現概率,協助現代企業獲得更大發展空間等方面有所幫助。

關鍵詞:現代企業;財務風險;風險類;管控對策

引言:現代企業若想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就應該對財務運行過程中的各類風險進行探究,在此基礎上編制切實可行的財務管理方案,有效的布置財務活動,從而達到有效規避各類財務風險的目標。當下,企業財務管理進程中存在多樣化風險因素,其間存在顯著的差異性,企業管理者應該賦予高度的重視。本文以企業財務風險為論點,展開相關論述。

一、財務風險的含義

企業的“財務風險”,通常是指企業業務在運營過程中,營銷總風險在財務上的一種外在體現形式,可以被理解為企業財務活動未來的實際結果和規劃結果之間出現偏離的一種可能性[1]。新時期下的市場經濟局勢下,財務風險在現代企業運行的各個環節上有所體現,財務風險是經營過程中多樣化風險因素的集合體。通常來說,企業財務風險的內涵可以從廣義與狹義兩方面談起。廣義的財務風險通常是指部分不確定因素作用于企業財務活動,從而使企業現實中的財務效益與其預設的財務效益之間存在偏差,這樣就加大了現代企業財務資金損失的概率。狹義的財務風險可以被理解為個體經常所述的舉債的籌資風險,企業因為負債資金數額處于不斷增長的態勢中,長久下去企業在償還債務與其本息環節上存在較大難度的可能性,或者是企業營銷利潤存在的一定的無常性。

二、企業財務風險的主要類型

(一)籌資風險

現代企業的籌資風險成因是多樣性的,一是企業所運行的籌資活動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之間缺乏一致性;二是企業籌資活動是超越授權審批以及沒有通過相關部門審批合格的;三是活動資金調用方式缺乏合理性;四是企業債務過高以及高層籌資者決策失誤;五是財務會計處理行為缺乏規范性,籌資錄入信息缺乏詳實性等??傊?,籌資風險在現代企業業務運行過程中若衍生出來,勢必會使其蒙受一定的經濟損失。

(二)投資風險

企業投資風險可以被理解為是企業所運行的投資行為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之間缺乏匹配性,投資業務跨越審批環節或審批方式缺乏合理性,投資項目運行處置執行和決策不恰當,對投資項目管理力度不足,投資項目沒有通過周密性、科學性論證與審核。投資風險的出現加大了現代企業社會名譽、經濟損失程度,。

(三)預算風險

從大局的角度分析,預算風險的外在體現形式可以做出如下的概述:一是預算標準科學性缺乏;預算項目完整性缺乏,預算目標合理性缺乏,預算調整和分級合理性不足,編制流程規范性缺乏;二是企業職員崗位與責任的配置缺乏合理性,預算體系完善性缺乏等,預算管理超越授權審批或未經嚴密審查批準等,預算的執行效力不足,預算考核與管控力度不足,預算分析正確性缺乏,對考評結果的獎勵與處罰科學性缺乏等。

三、企業財務風險的控制

(一)樹立財務風險意識

企業財務風險的產生會對資金流動的順暢性造成負面影響,同時加大了資產負債率、營銷進程中所需資金也出現短缺現象出現的概率,在財務風險的作用下企業債務負擔加重,獲利能力被削弱,上述問題的出現與企業財務管理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性。為了降低財務風險出現的概率,企業營銷過程中始終要樹立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風險理念。具體體現在企業加大對資產動態解析力度,對財務管理進程中出現多樣化問題成因進行解析,從而強化企業在運營與財務管理中維護與強化適應與應變能力。提升企業則務風險的價值觀,創設高效管理部門,安排專職人員,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財務管理機制,對企業管理人員定期培訓,強化其業務能力,提升風險意識,強化其決策水平。

在財務風險意識明確化基礎上,企業應加大對財務決策體系完善力度。其原因在于企業財務風險有效管控目標的實現絕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企業職員將自體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同時積極開展調研工作,以系統、科學分析方式為依托,構建由技術人員、專家、管理者和各級職員代表的決策領導機構。該機構應在建立約束機制的基礎上維護自體公正性,并不斷強化其決策科學性與可行性,通過對往年經營業績的全面性分析,整合企業實際經營水平、行業發展趨勢以及成本可控性等因素,向各部門下達切合實際的相關指標,從而確保企業財務決策的準確性,將財務風險意識整合進財務管理全進程。

(二)完善財務預警體制

企業業務在運行的過程中總會有多樣化風險衍生出來,風險的不確定性使企業經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甚至會出現破產的現象[3]。那么為了有效的管控企業風險,企業管理者參照自體發展狀況,建立健全并推行財務預警體制所取得的效果是極為可觀的,財務預警體制最大的功能體現在能夠對企業的財務運行狀況進行動態化監測,并能夠將信息及時上報給相關部門兩個方面上,借此途徑去實現提升企業對多變環境的應對能力,信息反饋的時效性大大降低了財務資金的損失量。從財務管理的視域出發,企業應該建設立財務分析指標,和企業不同階段以及同行的水平指標進行對照,檢驗其實效性。與此同時,積極評估企業在不同階段償還債務、業務發展與運營等多樣化能力的各類指標,對現存的財務風險成因進行解析,從而確保出現的財務風險原因分所編制管理措施執行的有效,降低財務風險對企業發展破壞的嚴重性。

(三)不同類型財務風險的管控方法

一是對籌資風險的管理?,F代企業在負債營銷進程中,一方面要確保投資利潤大于資金成本,另一方面要強化負債金額和企業資金結構、償債能力之間的匹配性。企業在向銀行舉債環節中,可以參照自體資產應用的現實情況,在尋常生產營銷過程中提取一定數目的風險基金,借此途徑達到降低籌資有關風險出現率的目標。在籌資過程中,一定要參照編制的財務管理工作程序以及其推行的相關規則對有關業務進行操縱,最大限度的降低由人為因素造成的不必要風險。

二是對投資風險的管理[4]?,F代企業投資形式大體上可以被細化為兩種類型,一是生產性投資,二是金融性投資。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大體上為生產性投資,如為達到增產的目的而進行投資、為拓展市場空間進行的投資、為制造新產品進行的投資等。企業應借用現有技術調整盤活存量資產,特別是非經營性資產;借助收回過去投資的資金,達到降低企業整體投資風險的目標。同時,現代企業大批量投入資產的模式應與經濟市場發展模式相匹配,始終以提升企業在經濟市場中競爭實力為目標。

三是對預算風險的管理。企業預算目標的科學與合理是預算管理成敗的關鍵。一是要加強基礎數據的采集與管理,使預算目標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之上。例如,通過切片分析,公司的經理們可以了解到歷年各個季度、在各個地區直接銷售或間接銷售的情況。提高預測的準確性。企業需要及時地分析外部環境變化、競爭對手的經營策略,正確確定企業的銷售收入、成本、費用和利潤目標。并且,為了提高準確性,預測還需從整體上進行,以避免不切實際的假設及內部各指標預測的不協調

結束語:

綜合全文論述的內容,對現代企業財務風險主要類型與其成因有一定的了解,同時掌握了幾種管控財務風險出現的方式方法。企業管理者應該積極對多樣化因素進行解析,在此基礎上編制并推行有效的財務風險措施,為現代企業健康、長久發展目標的實現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黃穎,林春紅.基于財務集約化理論下的供電企業資產管理風險控制探究[J].華東電力,2014,(12):2743-2746.

[2]胡平.企業財務風險的評價與控制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5,(22):144.

[3]高麗娜.試議現金流量角度下企業財務風險防范與控制[J].金融經濟,2014,(10):252-254.

[4]聶晶.企業財務核算與風險控制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6,(8):84.

作者簡介:

董偉, 天津港交易市場有限責任公司。

上一篇:體育學生心理健康分析論文范文下一篇:醫院安全保衛工作醫療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