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蘇北全面小康范文

2023-10-02

蘇北全面小康范文第1篇

到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于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始終聚焦的戰略目標,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居于引領地位。

建成小康社會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核心在“全面”。目前,中國仍然是世界上的發展中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各領域發展并不均衡,區域、城鄉之間在自然條件、資源稟賦、發展程度等方面差異巨大,生態文明建設、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等短板明顯。如何縮小差距、補齊短板,依然是我們面臨的重大挑戰。全面小康,是“五位一體”全面進步的小康,是惠及全體人民的小康,是城鄉區域共同發展的小康。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堅持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根本在“發展”。發展是硬道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要堅決打好三個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一是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F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到了最關鍵一程。越是接近奮斗目標,越要防范應對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必須未雨綢繆、防微杜漸,把各類風險隱患化解于小、消弭于早。二是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精準脫貧是全面小康的根本標志和底線任務,也是最難啃的骨頭。必須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夫、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全力打好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年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確保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三是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人民群眾對環境問題高度關注,從“盼溫飽”到“盼環保”,從“求生存”到“求生態”,熱切期盼藍天綠水、清新空氣、優美環境。必須以最堅決的態度鐵腕治污,讓群眾切實感受到生態文明建設效益,增強對發展的認同感。

從現在到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也是最后沖刺期,3年時間雖短,但收官之戰十分重要。結合我們甲路鎮實際,接下來我們將深入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緊扣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綜合施策、精準發力,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贏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后勝利。

四個堅持戰略

一是堅持生態優鎮戰略,加快綠色發展,構筑生態環境新優勢。堅持規劃先行,嚴格執行我市生態功能區規劃,有序推進污水處理、環境衛生整治、生態環境修復等工程,嚴控秸稈焚燒、違法建房、農村“濫建亂葬”等行為,加快循環經濟發展,倡導文明生活方式,加大環境保護力度,推動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處處能夠“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

二是堅持旅游重鎮戰略,加快項目推進,實現旅游產業新突破。未來我鎮發展的重點是旅游。發揮寧績高速青龍灣度假區交通主入口優勢,大力發展“道口”經濟,以集鎮拓展區為中心,規劃建設青龍灣度假區游客接轉中心和旅游商品集散市場,將旅游項目作為招商引資重點,大力發展農村休閑旅游,以點串線,以線連片,進一步打造青龍灣“湯口”、建成青龍灣“門戶”,逐步將我鎮建設成為青龍灣度假區的“觀光驛站”和“休閑后花園”。

三是堅持經濟強鎮戰略,加快調整步伐,推動綜合實力新提升。研究制定產業發展綜合配套扶持政策,加快“調轉促”,支持鑫馬公司轉型升級、莊村礦業公司復工生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儲備一批市級重點項目,為我鎮未來發展積蓄能量。持續推動農業發展,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鞏固農業基礎地位。加快“飛地經濟”和“總部經濟”建設,積極發展新型業態,不斷優化我鎮產業結構,推動我鎮“三產結構合理、兩化深度融合”。

蘇北全面小康范文第2篇

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工作心得體會1

20x年以來,我鎮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中央、省、市、縣關于扶貧開發工作相關要求,抓實脫貧攻堅工作,現就20x年上半年脫貧攻堅工作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中和鎮位于岳池縣東南邊陲,距縣城約50公里,地理位置偏僻,共有20個行政村,常住人口約6000余戶,20000多人,貧困戶共456戶,1473人,其中14年脫貧176戶468人,15年無脫貧人口,16年預計脫貧82戶303人,摘帽貧困村金頂山村,金頂山村是20x年省定建檔立卡貧困村。17、18年預計全面脫貧。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養殖和閑時務工為主。轄區屬丘陵地帶,無優勢自然資源。中和鎮黨委政府全面創新脫貧攻堅機制體制,鞏固提升扶貧攻堅成效。建立完善幫扶責任“一對一”,幫扶措施“3+N”,幫扶成效“四個好”,幫扶資金“五條腿”(基礎建設財政兜、環境改善個人籌、產業發展企業幫、公益事業集體補、愛心幫扶社會捐)等工作機制,強化攻堅保障,提升脫貧實效,形成全員參與脫貧攻堅,共同奔康圓夢的生動畫卷。

(一)貧困戶危房改造情況

全鎮20x年計劃實施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10戶,目前正在籌備,預計今年年底完成。全鎮規劃異地扶貧搬遷戶36戶、71人,20x年計劃實施5戶、22人,目前已搞好規劃選址和戶型設計等前期工作開始開工建設,預計12月底前完成。

(二)“五個一”駐村幫扶情況

按照上級相關要求,縣級聯系干部、各村幫扶單位、駐村工作組、第一書記及農技員,切實履職盡責,扎實開展幫扶工作。堅持到崗到位,和村兩委成員一道,研究制定完善全村發展規劃,協調解決全村在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各村選派的第一書記,結合崗位實際,建立了工作臺帳和民情日志,制定了工作日程和計劃。堅守工作崗位,堅持深入基層走訪調研,切實做到情況清、底數明。全力謀劃全村發展,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和政策,主動協調解決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鄉鎮對第一書記的到崗情況進行嚴格考核,各村第一書記下村時間每個月到達了2/3以上,較好的履行了工作職責。

(三)貧困村規劃情況

一是對今年摘帽的貧困村進行了項目規劃,編制了貧困村十三五規劃方案,重點圍繞道路建設、農網改造、水利設施、通訊設施、電子商務、種養業、農戶環境建設、農戶能力提升、社會事業等,規劃投資1100萬元左右。

通過規劃項目的實施,達到項目區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社會事業同步發展,民主管理不斷完善,鄉風文明程度不斷提升,主導產業規模發展,使全村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達到3000元以上,力爭達到5000元。非貧困人口實現年均純收入達5000元以上,力爭達到8000元。二是按照貧困村摘帽要求,按照“一低七有”標準,重點就發展集體經濟、道路建設、安全飲水、生活用電、衛生室、文化室、寬帶網等,制訂規劃措施,確保完成貧困村摘帽任務。

二、存在的問題

(一)基礎設施建設有待改善。

由于我鎮地處偏遠,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農村基礎設施較差,表現為群眾分散居住、交通不便、水利、文化、衛生設施建設滯后、公共服務不到位等,嚴重影響群眾生產生活和當地經濟發展。

(二)發展集體經濟難度大。

主要原因:一是干部思想不解放,對發展集體經濟存在畏難情緒。二是土地流轉存在困難。個別群眾對產業發展持懷疑態度,不愿意將土地進行流轉。三是區位優勢不明顯。因中和處偏遠鄉鎮,很多業主不愿意前來投資興業。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通過農戶自籌、社會捐助,以及向上爭取項目資金補助等方式,籌集建設資金,改善貧困村道路、水利、電力、文化、衛生等基礎設施。

(二)大力發展集體經濟。

因地制宜,利用各村資源優勢,加快土地流轉,動員在外知名鄉友回鄉創業,或引進業主來鄉投資興業,切實增加集體經濟收入。

(三)創新扶貧思路,完善扶貧機制。

做好結隊幫扶工作,發揮好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作用,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引導資金、技術等各種資源向貧困村傾斜,形成輸血與造血、幫扶與協助的扶貧工作機制,加快推進貧困村發展,實現貧困脫貧奔康。

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工作心得體會2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這是農村改革發展之后,經常聽到的一句話!近十年來,得益于國家的扶持和發展,農村一些“老大難”也得到了解決。比如說;讀書難、看病難、賺錢難等等。這些問題和過去相比都有了明顯的改善。

過去的農村,是“貧窮落后”的代名詞,村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村民們的人均收入水平也很低,很多家庭都是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生活十分艱苦。

現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的富強,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也有了很大提升,村民們也不再為溫飽而發愁,很多人現在也朝著“小康”的方向努力。

除了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務水平提高之外,隨著國家對農村的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很多村莊現在也實現了“三通一改”,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居住環境變得越來越舒適,不少村莊現在也告別了“臟亂差”。

農民朋友們: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之年,今年的“三農”領域有很多硬任務要完成。未來的一年里,國家將采取多項舉措解決農村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其中包括“打贏脫貧攻堅戰、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進平安鄉村建設、啟動廁所革命”等等……。

不過,就在農村進入全面決勝小康社會目標之后,農村地區也會陸陸續續迎來三個好消息。這些消息涵蓋到農村的多個方面,農民朋友請收下。具體如下;

無論是在建設還是在發展方面,資金尤為重要,要做好今年的“三農”工作,資金就必須優先向農村地區傾斜,這樣才有資金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短板。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之年,我國也會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資金預算將繼續向“三農”領域傾斜,確保各地的財政資金能夠補上“三農”領域突出短板,解決農村當前的民生問題。

在農村,鄉村建設和治理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這幾年來,我國為了整治農村各類違規違法亂象,出臺了很多措施?,F在已經到了農村發展的攻堅階段,農村的基層干部隊伍也很關鍵,如果是一個不作為、胡作為的帶頭人,那么資金投入后也會被侵占。

不過,今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最關鍵的一年,我國在開展各項工作的同時,也會深入推進平安鄉村建設,加大力度治理農村的“蒼蠅和村霸”,開展反腐敗和掃黑除惡這兩項斗爭。

雖然說現在的農村和過去相比有很大變化,但和城市相比還是有差別的,尤其是在教育和醫療方面,很多村民會離開農村進城生活,大都是因為這兩點。

不過,就在農村進入全面決勝小康之后,我國也會在各地區開展新一輪的發展工作。今年不僅要提高農村的教學質量,還要加強農村醫療服務體系建設,消除鄉村醫療服務的空白點,讓村民不再為教育和醫療發愁。

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工作心得體會3

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為深入宣傳全國各地各部門脫貧攻堅政策措施、典型經驗和做法,講好脫貧攻堅感人故事,全面展示脫貧攻堅取得的偉大成就,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策劃推出了脫貧攻堅網絡展,目前已正式向社會公眾展出。該展覽包括前言、綜述、組織實施、地方實踐、先進典型、結語六部分。通過學習感到《摘編》充分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新理論、新思想、新戰略,充分體現了習近平作為大國領導人的擔當和敢于實踐的偉大精神。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攻堅戰”之一,我們作為黨員干部,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扶貧工作新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扎扎實實把脫貧攻堅舉措落實到實處。

一、打贏脫貧攻堅戰,精準扶貧是關鍵

習總書記要求,扶貧開發成敗系于精準,要找準“窮根”,明確靶向,量身定做、對癥下藥,真正扶貧到點上,扶到跟上。一個地方的發展,關鍵在于找準路子,突出特色。欠發達地區抓發展,更要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做好特色文章,實現差異競爭,錯位發展。抓扶貧開發,要緊緊扭住增加農民收入這個中心任務。本局幫扶的秦峰鎮老塢村,作為省級貧困村,我局除了要幫助村兩委抓牢和繼續發展菌菇這個農業產業外,還立足山清水秀和地理位置優勢,重點幫助打造旅游文化產業,開發農家樂和民宿,提高村集體經濟收入,帶動貧困戶致富。

二、打贏脫貧攻堅、戰作風建設是保證

習總書記強調,從脫貧攻堅工作看,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弄虛作假、急躁和厭戰情緒以及消極腐敗現象仍然存在,有的還很嚴重,影響脫貧攻堅有效推進。打好脫貧攻堅戰,關鍵在人的觀念、能力、干勁。作為一名基層黨組織負責人,將重點培養懂扶貧、會扶貧、作風硬的局扶貧干部隊伍,增強幫扶干部的精準脫貧工作能力。并且還應該帶頭真正沉下去,做到真抓實干。

三、打贏脫貧攻堅戰,人民情懷是根本

習近平總書記發出號召,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的更好,工作的更好、生活的更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在扶貧工作中,我們應真正了解困難群眾的所需所求,幫助群眾了解扶貧政策,有針對性地將困難情況細化歸類,真正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并且把扶貧與扶智相結合,引導貧困群眾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實現脫貧致富。

脫貧攻堅戰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環節,號角已吹響,讓我們共同努力,拿出“敢叫日月換新天”的氣概,鼓起“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勁頭,攻堅克難,乘勢前進。

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工作心得體會4

20x年以來,我鄉認真貫徹落實關于扶貧工作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縣委、縣政府的安排部署,進一步理清思路、強化責任,增添舉措,切實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上努力下功夫,扶貧攻堅工作扎實穩步推進。

一、扶貧開發工作基本情況。

x鄉位于x縣境西北部,其東、北兩面與犍為縣毗鄰,西北角與沙灣區接壤。鄉駐x鄉x寺街1號,距x縣城75千米。下轄同心、嚴灣、和平、青山4個村33個村民小組??偯娣e19.7平方千米。x年末轄區共有2095戶,總人口7265人,其中農業戶1935戶,共7043人。x年我鄉根據全縣制定的規模進行總量控制,并將貧困戶按照上浮10%的標準分配到各村。按照年人均純收入2736元的標準順利識別出貧困農戶269戶,貧困人口972人,貧困村1個,其中嚴灣村90戶368人,同心村74戶220人,青山村19戶77人,和平村86戶307人。貧困對象識別后,通過入戶登記,實事求是地獲取了貧困對象的各項信息資料,并組織信息錄入員將對象信息錄入電腦系統,建立電子檔案,做到戶有表、村有冊、鄉有電子檔案。

二、全面貫徹落實上級精神。

我鄉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有關扶貧開發工作系列文件、會議精神,并按照縣委、縣政府“加快發展、加快轉型、加快扶貧攻堅”工作思路,結合我鄉實際,制發了《x鄉精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海委發〔20x〕13號)、《x鄉精準扶貧工作考核辦法》(海委發〔20x〕14號)、《關于組建駐村工作組加強精準扶貧工作的通知》(海委發〔20x〕16號)等文件,全面統籌加快推進我鄉扶貧開發工作。

三、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一是加強領導明責任。

成立了以黨委書記、鄉長為組長,黨委副書記、各黨委委員為副組長,鄉屬各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鄉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設置鄉扶貧開發辦公室。形成了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專門抓,扶貧專干具體抓的工作機制。二是嚴格考核明獎懲。制定了《x鄉精準扶貧工作考核辦法》,把減貧任務和扶貧開發項目列入綜合目標管理考核重點工作,強化督查和考核獎懲。機關和鄉屬各單位幫扶責任人按照科級干部500元、一般干部200元的標準向鄉政府繳納精準扶貧工作立標定責保證金,全鄉共繳納保證金4600元。

四、深入抓好駐村幫扶工作。

按照縣委、縣政府《關于加強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意見》的要求,我鄉制定并印發了《關于組建駐村工作組加強精準扶貧工作的通知》(海委發〔20x〕16號)文件,在4個行政村建立駐村幫扶工作組,落實幫扶責任人,實現“一村一組、幫扶到戶”的精準扶貧。通過近3個月時間,所有結對幫扶的黨員干部都進村入戶1次以上,對全鄉269戶972人建卡貧困戶進行走訪摸底,全面了解和掌握了建卡貧困戶的家庭情況和致貧原因,建立幫扶檔案,結合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民政保障、社會解貧等幫扶政策措施,量身定制脫貧計劃,進行掛牌公開幫扶。

同時,認真貫徹落實好干部人才駐村幫扶工作動員大會會議精神。在全縣百名干部人才駐村幫扶動員大會召開后,來自市、縣、鄉三級的干部人才組成工作組,對我鄉省定貧困村嚴灣村實行全覆蓋駐村幫扶。由1名縣級干部任工作組組長,1名駐村第一書記、1名駐村科技人才、1名鄉包村干部為成員的嚴灣村駐村幫扶組已到崗到位。駐村幫扶組從8月17日開始對嚴灣村貧困戶進行逐戶調查走訪,分析致貧原因,為幫扶戶量身定制脫貧計劃,采取有效幫扶措施,做好幫扶記錄。截至目前,駐村幫扶組深入聯系點90余人/次,走訪貧困戶78戶,化解矛盾糾紛2件,解決生產生活實際問題17個。

五、扶貧解困項目扎實推進。

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安排和部署下,我鄉積極推進貧困戶扶貧解困工作。x年實施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種植業項目和危房改造項目,實現貧困人口27戶,111人脫貧。20x年將實施和平村和同心村精準扶貧工作,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戶一業”的農村特色產業,投入產業扶持專項資金19.9萬元,養殖土雜雞6100只,種植核桃27.5畝,新建農房120平方米,改建農房60平方米,預計將實現47戶156人脫貧致富。截至目前,已完成20x年扶貧解困脫貧人口29人,完成比例27%。20x年精準扶貧項目實施進展順利,6100只土雜雞已簽訂采購合同,預計9月上旬發放到戶;1100株核桃已提交采購計劃,預計9月初采購到位;新改建農房正在實施過程中,即將申請縣級部門驗收。

六、實施貧困對象動態管理。

按照縣委、縣政府要求,強化對全鄉農村貧困戶動態管理。督促各村按時上報貧困對象變化情況,及時更新信息,做到貧困對象有進有出,進出有據,保證貧困人口信息真實、可靠、管用,實現動態管理。已完成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以外的農村人口摸底調查工作,對年人均純收入低于2736元、未進《扶貧開發建檔立卡信息采集系統》的貧困戶進行了摸底調查,同時在鄉、村兩級進行為期7天的公開公示。目前,已篩查新增貧困戶67戶。同時,在全鄉范圍內開展建檔立卡貧困戶中識別不精準戶工作,對年人均純收入高于2736元的貧困戶進行篩查處理。

七、存在的問題。

一是部分貧困戶自身發展動力不足、思想保守、因循守舊,不愿改變、創新生產、生活方式。

二是部分貧困戶因病、因殘,勞動力缺乏,脫貧路徑狹小。三是部分基礎設施建設等相對滯后,項目扶持、資金幫扶等有待加強。

八、下一步工作措施。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堅持以發展扶持為主,資金扶持為輔的做法,整合資源,集中力量搞好貧困村、貧困戶脫貧規劃。

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工作心得體會5

回想祖國的巨大發展和進步,我感慨不已。雖然新中國建立之初“一窮二白”,但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實干精神,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當中國擁有自己的航母之時,當中國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機首飛成功之時,當神舟十一號飛船完成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交會對接之時,當我們發射的量子衛星在太空翱游之時……,我們的大國尊嚴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更使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站在了前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美麗藍圖正一步步地實現。

與此同時,當青山綠水逐步回歸之時,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完善之時,醫療和教育等民生改革不斷深入之時,人民幸福感也在一步步地增強。遠的不說,就拿我們大嶺山來說,眾所周知,過去的大嶺山,可謂“山窮水瘦、一窮二白”,是東莞最落后的鄉鎮之一。居于落后的“三崗一嶺”榜上。是改革開放使我們富起來,強起來。我鎮黨委帶領全鎮干部群眾,發揚艱苦奮斗、不甘人后的老區精神,通過科學治理科學發展,把大嶺山從過去的“惡水窮山”變成現在的綠水青山,并向“金山銀山”發展;從過去的交通閉塞、貧窮落后的小山鄉,變成現在的交通發達、蒸蒸日上的現代化城鎮。尤其是十八大以來,大嶺山鎮的幾項主要經濟指標都持續穩定增長:全鎮GDP每年平均增長8.6%,可支配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1.2%,進出口總額增長9.1%,人民幣存款余額增長12.9%。2012年被評為全國“十一五”輕工業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先進集體;2013年被評為全國農村基層團建示范鄉鎮;2014年蟬聯“國家衛生鎮”;2015年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鎮”;2016年大嶺山鎮排名全國建制鎮綜合實力千強鎮第48位。

對于生在紅旗下,長在新中國的我來說,從以前“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到現在四季衣服挑著穿;從購物憑票、限量供應到生活必需品大富足;從蝸居的磚瓦平房到“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從出門靠雙腿的“11路”、代步靠自行車到出行不離小汽車、公交車……我們的衣食住行生活指數有了大大的提升和質的飛躍。生活在大嶺山,幸福感是如此的實在和深切。我為大嶺山鎮的變化由衷地感到高興,更為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奮斗取得的偉大成就感到驕傲和自豪。對決勝全面小康、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充滿信心。

通過學習十九大報告,我進一步認識到:人窮則志短,國弱被人欺,中國不但要站起來、富起來,還要強起來.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而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必須決勝全面小康,三者是對立統一的關系,類似于近期目標、中期目標、遠期目標。決勝全面小康、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統一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偉大的夢想,是全國人民的幸福。為實現這個夢想,黨必須繼續進行克服中國社會發展障礙的偉大的斗爭、必須深入推進黨的建設這一偉大工程,必須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這一偉大事業。

我對實現中華民族復興夢充滿信心,因為黨已經找到了新時期的基本方略,即: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全面從嚴治黨。

我國已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新時代,面臨著新的挑戰,但只要全黨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奮斗,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實踐、創新;在這個新時代我國一定能實現決勝全面小康、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作為一名普通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和退休老干部,我要嚴格要求自己,充分發揮余熱,在關工委的工作崗位上勤奮工作,積極進取,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水平,以飽滿的熱情對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學習領會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和捍衛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地位,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立足本崗,牢記使命,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為大嶺山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蘇北全面小康范文第3篇

怎樣理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論文

11秋船舶與海洋工程(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制造) 711961480015 代士杰

摘要:本文就“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時代背景,對我國經濟與社會建設目標的確立,進一步闡述小康社會對我國人民的深遠影響,以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我國現實發展的重大意義。

關鍵詞:小康社會

目標

經濟

發展

富強

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結合20實際中后期世界的發展狀態及其趨勢,反思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經驗,并吸取傳統文化中的合理因子的基礎上,根據“三步走”戰略和對社會主義的新認識、建設社會主義的新經驗等提出建設小康社會的構想。

中國共產黨在十六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進一步確定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制定出了在21世紀頭20年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藍圖,并且明確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任務,2007年黨的十七大召開進一步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為全黨和全國人民指明了在新世紀的前進方向。正確理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科學內涵,對于我們在新世紀正確實施這一戰略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什么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在談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時,我們要了解什么是“小康”。所謂“小康”,是與“大同”對應的社會發展狀態,意味著居民生活無憂,安居樂業。小康生活,是中國老百姓夢寐以求的幸福生活,小康社會是一個歷史范疇。指的是財產豐富、生活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論文

寬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講究禮儀的社會狀態。盡管這種社會理想從來沒有實現過,但在中國老百姓中卻影響深遠,成為普通百姓對富裕生活追求的目標是中國共產黨苦苦奮斗、孜孜追求、一心想為老百姓創造的一種幸福社會。經過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20世紀末,我國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

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意義

小康社會是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和當代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發展水平等具體情況相結合的產物,具有鮮明的社會主義特色和中國特色,并包含著豐富的時代內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符合我國國情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符合人民的愿望,催人奮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具體說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強國富民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實現強國富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但是這一美好的愿望實現起來并不是那么輕易而舉,特別是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農業國家而言就更加困難,我國目前的生產力和科技、教育還比較落后,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還沒有改變,地區差距擴大的趨勢尚未扭轉,貧困人口還為數不少。人口總量繼續增加,老齡人口比重上升,就業和社會保障壓力增大;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們仍然面臨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等方面占優勢的壓力;經濟體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體制還不完善等等。所有這些,都要求我們必須在現有小康水平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全面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

(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體現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客觀需要。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論文

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制度上、體制方面的特色主要是:公有制為主體多重所有制經濟并存的基本經濟制度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人民代表大會和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及政治協商、民族區域自治、基層民主等基本政治制度與社會主義的法制體系;馬克思主義指導下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與全民共享的國民教育體系。這些特殊存在于小康社會的全過程,隨著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和發展,這些制度和體制也隨之日臻完善,達到成熟。

(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 黨的十六大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立為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就是要求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目前這種低水平、不全面、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推進到更高水平、更全面和發展更平衡的小康,無疑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因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本質上就是要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不斷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的全面發展。也就是說,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歷史的、邏輯的統一。

(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加快推進我國現代化建設的行動綱領。

回顧我們黨的奮斗歷程,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是根據人民的意愿和事業發展的需要,提出具有感召力的目標,從而團結和帶領廣大人民為之奮斗并取得勝利,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奮斗目標,無疑也是一個符合國情而又順應時代,代表著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又體現了事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論文

業發展的需要,實事求是而又充滿創新精神的奮斗目標,它必將起到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加快推進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巨大作用。

蘇北全面小康范文第4篇

著力抓好貧困戶和貧困人口的精準脫貧。精準掌握動態的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的基礎信息,通過建檔立卡摸清貧困人口底數,并實現信息的動態調整。提高扶貧措施的精準性和有效性,在切實掌握致貧原因的基礎上因人因戶因村施策,用針對性措施和辦法實現脫貧。對有勞動能力而就業不足的貧困家庭,著力提高勞動技能培訓的針對性,提高扶貧小額信貸、扶貧貸款等政策的精準性,扶持發展種植業、養殖業,鼓勵貧困人口就地就近就業,促進貧困人口轉移就業。對因教致貧的貧困家庭,重在落實好教育扶貧政策,對貧困家庭的中小學學生全部免除學雜費、書本費,加大對貧困家庭的大學生幫扶力度,發展貧困地區學前教育,解決貧困家庭學生上學難題。對因病致貧的貧困家庭,提高新農合醫藥費報銷比例,推進大病醫療保險全覆蓋,提高貧困地區醫療服務能力,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對收入只夠溫飽、無力解決住房難題的貧困家庭,加快推進貧困地區農村危房改造工程,力爭在整縣脫貧之前實現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對那些已經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要全部納入農村低保,確保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著力抓好貧困村和貧困鄉的精準脫貧。目前看,建檔立卡不能僅僅局限貧困戶和貧困人口,對貧困發生率顯著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貧困村、貧困鄉、貧困縣也要建檔立卡,分門別類找準貧困發生率偏高的突出原因,因地制宜制定脫貧攻堅措施。對一方水土難以養活一方人的生態脆弱地區的貧困鄉村,要在堅持群眾自愿的基礎上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確保在“十三五”期間搬遷1***萬左右貧困人口,大力發展扶貧產業,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有業可就、逐步能致富。對自然條件尚好、產業發展不足的貧困鄉村,要突出產業扶貧,實施貧困村“一村一品”產業推進行動,培育能夠帶動貧困人口脫貧的經濟實體。對貧困發生率偏高的鄉村,加大國家扶持“三農”的政策、資金和項目的傾斜支持,在交通、水利、金融、教育、健康等方面綜合施策,以精準幫扶促進貧困地區民生改善。

著力增強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發展能力。必須看到,對連片特困地區的扶貧,單靠進村入戶根本解決不了問題。這就需要依靠國家的力量從根本上改變特困地區的面貌。在集中連片的特困地區,建設一批交通、水利、電力、信息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實現電力、寬帶等村村通。加快實施一批重大生態工程,對25度以上陡坡耕地全面退耕還林還草,健全完善生態補充機制,提高生態補償標準。加快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城鎮化步伐,讓符合條件的貧困地區農業轉移人口及其家屬落戶,發揮好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對脫貧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大中央財政對貧困地區轉移支付力度,增加專項扶貧資金規模,通過稅收優惠、貼息支持、財政獎補等機制,引導資金、土地、人才、技術、管理等各種要素向貧困地區聚集,形成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基層基礎工作。強化扶貧開發工作領導責任制,落實扶貧開發工作管理體制、工作機制和工作責任制。堅持把扶貧開發同基層組織建設結合起來,深入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選好配強貧困村兩委班子,鼓勵和選派優秀年輕干部、退伍軍人、高校畢業生到貧困村工作,培養農村致富帶頭人,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充實一線扶貧工作隊伍,發揮貧困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作用,做到每個貧困村都有駐村工作隊、每個貧困戶都有幫扶責任人。

把握好脫貧攻堅正確方向。堅持扶真貧、真扶貧,真正圍繞群眾脫貧出實招,堅持量力而行、真實可靠、保證質量,防止層層加碼,防止形式主義的扶貧,不建形象工程的樣板。開展督查巡查,實施最嚴格的考核評估,努力做到扶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扎實,脫貧結果真實。注重把貧困群眾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把扶貧同扶志、扶智結合起來,引導貧困群眾發揚自力更生精神,增強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努力靠艱苦奮斗甩掉貧困、改變命運。

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是對歷史的莊嚴承諾。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現在我們在脫貧攻堅工作中采取的重要舉措,就是實施精準扶貧方略,找到“貧根”,對癥下藥,靶向治療。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利器。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盡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但新標準下的貧困人口仍然會存在,“弱有所扶”是一項長期的歷史工作。即使本輪脫貧攻堅期結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建成,中國仍然有分兩步走完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任務。從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來看,扶貧開發工作必須長期堅持,而且應該做到越來越精準。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應創新工作機制和方法?;ヂ摼W的應用和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為精準扶貧提供了一個新的契機,同時也為貧困地區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平臺。依托互聯網開展電商扶貧,匯聚扶貧資金,動員公益組織參與扶貧,為貧困地區農戶打開的一條致富之門。貧困地區可以通過在網上銷售產品來提高收入,帶動諸如農業、手工業、物流、網店服務等相關行業以及餐飲、住宿、旅游等服務業的發展,為村民提供就業機會和創業機會。特別是為偏遠閉塞的貧困村打開進入市場的大門。從近年的發展來看,電商扶貧不僅能夠扶貧,更有利于精準扶貧戰略的真正落實。

貧困地區人口外流、進城務工現象較為普遍,主要原因是這些地區經濟落后,產業缺乏,而小規模的農產品收入微薄,以至于一些貧困地區空心化。因而,鼓勵貧困地區引入、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充分利用好貧困地區的自然稟賦,發展果蔬、中藥材種植加工、畜禽養殖等產業,通過加大實施種養補貼力度,減輕貧困戶的經濟負擔。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扶貧開發的基本方略,扶貧工作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確保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黨和政府大幅增加扶貧投入,出臺眾多惠及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政策措施,提高市場機制的益貧性,推進經濟社會包容性發展,實施一系列更有針對性的重大發展舉措,全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采取有效措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才能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同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小康社會 把提高脫貧質量、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擺在更加突出位置,黨員干部在狀態、有干勁,有作為、善作為,政策有落實、見成效,正是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之所在 “嚴把貧困人口退出關,鞏固脫貧成果”“建立機制,及時做好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的監測和幫扶”。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貧困殲滅戰、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全面完成作出重要部署。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采取有效措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才能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同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小康社會。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確定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基本方略,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預計到今年底,全國**%左右現行標準的貧困人口將實現脫貧,**%以上的貧困縣將實現摘帽。打贏脫貧攻堅戰,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存在的絕對貧困問題,將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里歷史性地得到解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也將得到更加充分的彰顯。

消除貧困依然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全球性挑戰。中國之所以取得扶貧減貧歷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建立了完備的脫貧攻堅制度體系,形成了高效的扶貧開發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保持經濟健康平穩發展,為大規模減貧奠定堅實物質基礎;堅持把扶貧開發納入國家總體發展戰略,分階段明確減貧目標、扶貧標準、專項規劃;堅持精準方略,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應扶盡扶;黨的領導貫穿全過程,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抓扶貧;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互為補充的大扶貧格局……這些成功經驗,深刻彰顯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

“脫貧攻堅越到最后時刻越要響鼓重錘,決不能搞急功近利、虛假政績的東西。”不久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公開曝光一起國家貧困縣在脫貧摘帽驗收檢查中總結迎檢“過關訣竅”的典型案例,敲響了“整治問題不手軟”的警鐘,亮明了“轉變作風不懈怠”的紀律紅線。提前“規劃設計”迎檢方案,用冒充頂替的方式搞“驗收闖關”,用代填代簽脫貧表格等方式“幫助”脫貧……假把式終究會被拆穿,花架子必然中看不中用。從因人因地施策,嚴格執行貧困退出標準和程序,到開展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督查巡查、考核評估等,一系列有效措施確保精準脫貧靶心不散、力度不減。對群眾反映的“虛假式”脫貧、“算賬式”脫貧、“指標式”脫貧、“游走式”脫貧等問題,必須嚴防嚴查、堅決克服,才能確保脫貧成果經得起人民和歷史的檢驗。

蘇北全面小康范文第5篇

對于現代的市場交易環境而言,信用是一種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能力,不用立即付款就可獲取資金、物資、服務的能力。接受信任的一方在其應允的時間期限內為所獲得的資金、物資、服務而付款,而上述時間期限也必須同時被授予信任的一方認可。沒有信用,就沒有秩序,市場經濟就不能健康發展。當前,信用狀況差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一個薄弱環節,已成為影響和制約經濟發展的突出因素。由于缺乏足夠的信用,直接導致不少企業陷入危機。面對這種情況,建立和健全國民經濟的信用體系就成為一項當務之急。

1.建立社會信用體系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信用是市場經濟運行的前提和基礎;信用是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基本保障;信用是重要的宏觀調控手段。

2.建立社會信用體系是保持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需要 。企業的經濟活動需要信用來保障;擴大消費市場需要信用來啟動。

3.建立社會信用體系是防范金融風險和深化金融改革的需要 。防范金融風險,必須加強信用制度建設;深化金融改革,促進金融發展,必須加強信用制度建設。

4.建立社會信用體系是應對全球經濟一體化和我國加入WTO后所面臨的挑戰的需要。

5.建立社會信用體系是培育新的信用文化,改變當前信用秩序紊亂狀況的需要。

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社會信用體系是市場經濟體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方向和目標。我國“十一五”規劃提出,以完善信貸、納稅、合同履約、產品質量的信用記錄為重點,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2007年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進一步提出,以信貸

1征信體系建設為重點,全面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快建立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信用體系基本框架和運行機制。

建設社會信用體系,是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需要,是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治本之策。當前,惡意拖欠和逃廢銀行債務、逃騙偷稅、商業欺詐、制假售假、非法集資等現象屢禁不止,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對于打擊失信行為,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促進金融穩定和發展,維護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保護群眾權益,推進政府更好地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是信用發揮作用的前提,它保證授信人和受信人之間遵循一定的規則達成交易,保證經濟運行的公平和效率。

社會信用體系是一種社會機制,包括信用法律法規體系、現代信用服務體系、信用數據技術支撐體系、信用市場監管體系、企業信用管理體系、誠信教育體系和失信懲戒機制等七個體系一個機制。

(一)建立完善信用法律法規體系

這是我國建設社會信用體系的核心。我國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一定要強調立法先行,這樣才能保證社會信用制度的健康發展。從實際情況考慮,我國的信用立法工作難在短期內完成,但建立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客觀上又需要較為完備的法律體系作為保障。在這種情況下,應主要從兩方面推進信用立法工作:一方面充分借鑒發達國家在信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先以行政法規或指導意見等形式頒布一些相關規定,執行一段時間后總結經驗,提出立法草案,條件成熟后形成法律。另一方面對于急需的法律法規,要抓緊研究、率先出臺,以促進現代信用市場規范健康發展。

(二)建立信用數據技術支撐體系

這是建立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基礎設施。建立信用數據技術支撐體系,首先要從整合行政資源入手,把有關企業和個人信用的數據資料,作為重要的信用信息資源,有序開放,充分利用。二是在建立各部門基礎數據庫的同時,建立國家級和省級信用信息數據庫和信息交換平臺。三是有序開放信用信息數據庫。各有關部門和行業建立規范的信用信息數據庫,應作為建立和完善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基礎設施。四是積極推進信用數據庫建設的標準化。實現各部門、地區和企業的信用數據互聯互通,促進資料交換和共享。五是鼓勵信用服務企業建立自己的數據庫。開發適合我國市場主體特點的評分模型,設計各具特色的征信產品,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三)培育現代信用服務體系

這是我國建設社會信用體系的關鍵。信用服務業在防范信用風險、促進信用交易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應大力培育和發展一批具備較高執業資質和道德水準的獨立公正市場化運作的信用服務機構。

(四)培育信用產品市場體系

這是建立現代信用體系的市場基礎。要通過政府立法、行業組織制定行規來引導全社會對信用服務的需求。政府有關部門要帶頭積極利用信用評級、評用報告等產品。還應對一些行業的市場準入規定對提供信用產品的特殊要求。信用服務企業也要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盡快建立完整而科學的信用調查和評價體系,增強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市場創新能力,努力提供各具特色、多樣化、高質量的信用產品,充分滿足社會不斷增加的對各類信用產品的市場需求。

(五)建立健全企業信用管理體系

這是擴大社會信用交易規模和提高信用交易程度的前提。加強企業信用管理,可以大幅度減少因授信不當導致合約不能履行,增強信用風險的防范能力;可以加強受信企業自我信用控制能力,加強履約計劃管理,防范出現償債能力不足,無法按時履約等情況;可以形成對失信企業和機構的市場約束機制,使其失去擴大參與市場經濟活動和交易的機會。

(六)建立政府信用市場管理體系

這是建設社會信用體系的組織保證。這些重點部門的主要工作:一是盡快普遍建立信用等級分類管理制度。二是建立行業或部門基礎數據庫。三是建立信用信息公開制度。

(七)建立社會誠信教育體系

這是建立社會信用體系的一項長期的基礎性工作。全體社會成員的誠信意識提高了,市場主體的守法意識增強了,現代信用知識增加了,自我約束和自我保護能力增強了,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八)建立失信懲戒機制

這是社會信用體系正常發揮作用的保障。應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道德等多種手段,使失信者付出與其失信行為相應的經濟和名譽代價,直至被市場淘汰;使守信者得到各種方便和利益,獲得更多的市場機會,不斷發展壯大。

黨的十六大提出:“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健全現代市場經濟的社會信用體系。”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在《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若干問題的決定》中,進一步明確要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并把這作為完善市場體系的重要內容。市場經濟是契約經濟,契約產生預期效果的基礎 3

是信用,信用產品是維系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特效商品。我國要建立的正應該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對維系正常市場經濟秩序有基礎性作用的現代社會信用體系。能否加快建立社會信用體系是衡量市場經濟成熟程度和完善程度的重要標志。因此我們更應該加大投入,盡力完善社會信用體系,以確保社會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蘇北全面小康范文第6篇

大家下午好。非常榮幸能坐在這里跟大家一起交流自己近來的學習心得與體會。

2014年,總書記在福建、江蘇等省考察調研時提出了四個全面,既“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也是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總目標。今天呢,我就自己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問題的認識和學習心得和大家做個交流,不足之處還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 一 小康社會目標的確立及其發展完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20世紀80年代初,在鄧小平同志的倡導下,小康社會就已成為中國人民跨世紀的理想和行動目標。在黨的十六大、十七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這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強國夢最實在、最具體的表達,也是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向各族人民的莊嚴承諾。小康社會從“全面建設”到“全面建成”,意味著我們更加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從“小康夢”到“中國夢”,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 小康,曾經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的歷史長河中逐漸形成的社會理想。改革開放之后,鄧小平根據中國國情并參照世界各國現代化進程,重新思考了在國家基礎薄弱、財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實現現代化的速度、水平和途徑,創造性地運用“小康”來描述中國未來發展的戰略目標。

小康一詞最早見于《詩經〃大雅〃民勞》:“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當然,這里的“小康”與作為社會理想的“小康”在意義上是不同的。歷代訓詁家們認為其意是“百姓們太辛苦了呀,讓他們休息一下吧”。(注意停頓)我們不妨將其理解為一種告誡:不要讓老百姓過的太辛苦。(注意停頓)把“小康”作為理想社會模式見于西漢時期成書的《禮記〃禮運》,其中描繪了大同社會和小康社會的圖景:大同社會是一個財產公有、社會文明、社會保障健全和社會秩序穩定的最高理想社會;小康社會則顯示出不同的社會面貌,從古代儒家的思想淵源看,描述的是隨社會規模的擴大,由氏族社會向生產分工的文明社會的轉化,一個在土地私有制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天下為家”、靠禮儀關系維持的理想社會。

但到了近代,自進化論傳入中國,“小康”就成了通往“大同”進化歷程的中間環節,如根據戊戌變法的思想領袖康有為的說法,小康之世是社會從多災多難的亂世發展到世界大同的太平世界的一個驛站。為了宣傳其歷史進化論思想,康有為采取了“托古改制”的方式,聲稱自己從孔子著作《春秋》中發現了“微言大義”,主張通過變法維新,以實現“據亂世”向“升平世(小康)”乃至“太平世”的過渡。

隨著時代的變遷,“小康”、“小康之家”、“小康生活”等詞語越來越成為“經濟較為寬裕、生活不愁溫飽”、“略有資產、足以自給”等的代名詞,在民間廣為流傳。“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曾經是無數普通百姓的最高生活目標,但由于歷史條件的限制,缺乏現實的基礎,直到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幾十年的浴血奮斗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才獲得了實現這個千年理想的現實基礎。

1982年9月,黨的十二大把人民物質生活水平達到小康水平作為主要奮斗目標,將其作為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階段性標志。黨的十二大提出:“從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紀末的二十年,我國經濟建設總的奮斗目標是,在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力爭使全國工農業的總產值翻兩番,即由一九八0年的七千一百億元增加到二000年的二萬八千億元左右。實現了這個目標,我國國民收入總額和主要工農業產品的產量將居于世界前列。整個國民經濟的現代化過程將取得重大進展,城鄉人民的收入將成倍增長,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可以達到小康水平。”

1984年6月,鄧小平在會見第二次中日民間人士會議日方委員會代表團時曾談到:“我們提出四個現代化最低的目標,是到本世紀末達到小康水平。所謂小康,從國民生產總值來說,就是年人均達到八百美元,這同日本相比還是低水平的,但對我們來說是雄心壯志。中國現在有十億人口,到那時候十二億人口,國民生產總值可以達到一萬億美元,如果按資本主義的分配方法,絕大多數人還擺脫不了貧窮落后狀態,按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就可以使全國人民普遍過上小康生活。這就是我們為什么要堅持社會主義的道理。不堅持社會主義,中國的小康社會形成不了。”此后,他多次闡述了小康社會是中國在20世紀末要達到的發展戰略目標。黨的十三大把鄧小平提出的戰略設想確定為全黨和全國人民的長期奮斗目標,并提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三步走”戰略。

應當看到,“小康”是傳統社會長期處于貧困狀態的普通百姓對衣食無憂的生活向往,被中國共產黨人用來定位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目標,是把現代化價值理念和傳統社會發展理想結合起來的睿智創造,也是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夢想具體化、現實化。對小康目標的不斷充實完善,既反映出我們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實踐進展和和認識深化,也體現出對人民群眾總體需求的人文關懷和切實尊重。

二 那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哪些新機遇和新挑戰呢?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目標的提出,是要有依據、有底氣的?,F階段,我們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在這樣的時空方位,縱觀國際國內大勢,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既面臨新機遇,又面臨新挑戰。只有準確判斷重要戰略機遇期內涵和條件的變化,全面把握機遇,沉著應對挑戰,才能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為實現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

(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性機遇

進入21世紀,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把握住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利用好國際國內兩種機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的重要認識基礎和實踐基礎。

從內部環境看,黨的十六大確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十七大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部署以來,我們緊緊抓住和利用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深化改革開放,加快發展步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是綜合國力迅速提高。2012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50萬億元,占全球經濟的比重提高到10.4%,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通過三十多年改革開放,我國制造業總體規模躍升全球第一,在載人航天、高速軌道交通、超級計算機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創新性國家建設成效顯著。主要產品產量位居世界前列,全球近一半的手機、彩電、顯示器、程控交換機、數碼相機都在我國生產。財政收入大幅增加。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糧食連續10年增產,突破了6億噸。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傳統產業不斷改造升級,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基礎設施得到很大完善。城鎮化進程加快,城鎮人口超過農村人口,城鎮化水平明顯提高,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

二是發展潛力巨大。抓住“新四化”(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提供的發展空間,用好“新四化”深度融合的后發優勢和比較優勢,以“新四化”作為推動經濟繼續向前發展的主要抓手,中國有望繼續增長20年,從而改變全球經濟版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邁出堅實的步伐。如城鎮化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也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把城鎮化這一“最大潛力”與改革這一“最大紅利”結合起來,形成疊加效應,中國經濟就有了長久持續的動力。未來10年快速推進的城鎮化,將釋放巨大消費能力,城鎮化率每年提高一個百分點,再持續20年才能達到70%。如果農村人均消費水平提高到城鎮居民平均消費水平的60%,按2012年數據測算,平均每年新增規模將超過4萬億元。而且,目前中國居民消費率只有美國的一半,大約為35%,增長空間很大。

三是政治大局穩定。政局安定,社會穩定,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這即是黨和國家的奮斗目標,也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愿望。正如習近平強調的那樣,中國人民十分珍惜和平安定的生活,中國人民怕的就是折騰,求的就是穩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改革開放以來,在深刻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致力于轉變執政方式、加強執政能力,尋求與時俱進的變革。中國共產黨長期以來致力于健全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政治協商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和選舉制度,推行政務和黨務公開,擴大群眾和輿論監督,發展黨內民主和社會民主,增強廣大人民群眾對國家政治生活的參與,使得人民的呼聲成為決策的基礎,人民的利益要求成為決策的依據,增強了人民對國家政權的共享感和認同感。因此,人心思穩,人心思定,人民群眾珍惜歷史性的發展機遇,希望繼續在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下發展經濟,提高生活水平,提升綜合國力。

四是改革能釋放發展紅利。改革開放是我國發展的最大“紅利”。1978年,改革開放開啟了中國經濟騰飛的大門,把超過13億人帶入科學發展的全面小康時代。近十年,中國經濟以超乎尋常的速度發展,更是與包括體制機制改革紅利、人口紅利、國企改革紅利、資源紅利在內的改革紅利密切相關。如黨的十八大以后國務院推進的第一項重大改革就是行政體制改革。把政府職能轉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該由市場做的要多放給市場,社會能辦好的就交給社會,政府減少對微觀事務的干預,同時把該由政府管的事真正管好。通過減少和下放投資審批事項,減少和下放生產經營活動審批事項,減少資質資格許可和認定,減少行政事業性收費等“改革組合拳”,對企業創業創新、激發和釋放市場活力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再如,通過推進新型城鎮化,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形成的差距,也將惠及億萬人民群眾。隨著可持續發展的巨大紅利不斷釋放,中國的小康社會建設進程將規避“硬著陸”的風險。更重要的是,改革紅利就是制度紅利。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實現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這些都得依靠改革去實現。

從外部環境看,正如總書記所指出的那樣,當今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成為時代潮流。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和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持續推進,今天的人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期盼共創美好未來的“世界夢”。世界繁榮穩定是中國的機遇,中國發展也是世界的機遇。,和平發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很大程度上要看我們能不能把世界的機遇轉變為中國的機遇,把中國的機遇轉變為世界的機遇,在中國與世界各國良性互動、互利共贏中開拓前進。這是思考和謀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參考因素,也是追求和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參照體系。

一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大調整。二十多年前,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折,東西方力量對比失衡,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有恃無恐地推行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單邊主義,世界變得更加不安寧。然而,近年來世界格局悄然發生重大深刻變化,這種變化不是向著資本主義而是向著不利于資本主義的方向發展。如美國于2001年和2003年先后發動了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這兩場打了十多年的戰爭雖然推翻了塔利班政權和薩達姆政權,但花掉軍費近三萬億美元。特別是2008年以來,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從虛擬經濟波及實體經濟,出現全球性金融危機,部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呈現零增長和負增長,而發展中國家如“金磚國家”受影響較小,出現了轉機,這深刻地改變了世界格局和國際經濟形勢,世界正在從單極走向多極。

二是全球化帶來發展新機遇。放眼世界,促進共同發展的有利因素增加。特別是隨著世界經濟重心向亞太地區轉移,我國可以更好更多地利用國際資本、技術和人才,為加快自身發展和推動世界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大潮,中國的發展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增強,對發展中國家援助的規模、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截至2011年年底,我國為發展中國家累計培訓了超過14萬名各類人才,幫助受援國建成了2200多個與其人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各類項目。這些無私的理念和付出,不但贏得了廣大發展中國家對我們的尊重和信任,也使得各國人民對“中國夢“世界夢”更加理解和支持。

三是中國國際話語權提升。當前,世界經濟穩定、氣候變化、糧食安全、能源資源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等全球性問題日益突出,世界越來越成為命運相連的地球村。同時,國際金融危機引發了世界經濟政治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特別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治理結構改革邁出重要步伐,增加了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治理中的發言權和規則制定權,使得全球合作向多層次全方位拓展。我國長期堅持開放合作的發展,自身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已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力量。中國的發展需要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我們與各方利益匯合點進一步集散擴大。中國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堅持不懈做和平發展的實踐者、共同發展的推動者、多變貿易體制的維護者、全球經濟治理的參與者,以負責任大國的正確“義利觀”贏得廣泛的國際支持。

四是新科技革命方興未艾。一個國家能不能持續發展,關鍵在于是否抓住世界科技革命和新興產業發展潮流。當前,以信息技術為前導并由此帶動的新能源、生物技術、海洋技術等新科技革命已初露端倪。雖然發達國家在綜合創新能力方面依然優勢明顯,但我國可以利用國內國市場空間大和產業化能力強的優勢,利用在部分領域接近或達到技術前沿的條件,通過大力提高國家創新能力,在一些關鍵領域率先取得技術突破,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

五是重要戰略機遇期依舊。國際力量對比朝著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的方向發展。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整體實力增強。我們有可能爭取到較長時間的和平國際環境。在對國際國內經濟大勢的判斷中,我們對戰略機遇期的認識也不斷深化??倳浢鞔_指出,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基本判斷沒有變。同時,又提出了要搶抓“新機遇”的重要思想。他指出,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五年來,世界經濟已由危機前的快速發展期進入深度轉型調整期。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仍然存在,但在國際環境的內涵和條件方面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面臨的機遇,不再是簡單納入全球分工體系、擴大出口、加快投資的傳統機遇,而是倒逼我們擴大內需、提高創新能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新機遇。我們必須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努力在風云變幻的國際環境中謀求更大的國家利益。

三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現實性挑戰

盡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充滿了機遇,但全面審視國內外環境,我國發展也處于面臨諸多風險的矛盾凸顯期。我國已進入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問題和風險增多。國際競爭空前激烈,全球性矛盾和問題更加突出。這些都給我們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帶來新的挑戰。

一是轉變發展方式的“爬坡之艱”。目前,我國絕大多數資源的人均占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煤炭、鋼鐵、鐵礦石、氧化鋁、水泥消耗最大的國家。從總體上看,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與低產出、低技術、低效益的經濟發展模式依然存在。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下,我國實現經濟發展模式依然存在。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下,我國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仍然面臨著許多嚴峻的挑戰。。

二是沖破利益藩籬的“改革之痛”。當前和今后的一個時期,改革向縱深推進,即迫在眉睫,又步履維艱。一方面,一些系統性的利益格局已經固化,一些曾經的改革受益者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可能淪為改革繼續推進的阻力,,沖破盤根錯節的利益固化藩籬,面臨層層重壓。一些人們耳熟能詳的改革“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往往由于利益固化的程度更為嚴重,對利益格局重新“洗牌”的難度也更大。政府改革如此,壟斷行業、收入分配、資源價格、財稅體制等改革同樣如此。另一方面,三十多年前中國改革開放起步之時,主要依靠自上而下的基層探索,當年的“單兵突進式”探索性改革如今已經演變成“綜合配套式”自主性改革,任何一項改革都可能“牽一發而動全身”。如收入分配不公、城鄉差距、貧富差距、行業差距、區域差距過大等引發的民生問題、社會問題越來越突出。這些傾向不扭轉,改革攻堅很難進行。再單純靠“摸著石頭過河”已然無法順時應勢,強化頂層設計成為越來越迫切的課題。再加上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象易發多發,反腐敗斗爭形勢已然嚴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對改革的信心和期待。這些不利因素,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道路上必須清除的“絆腳石”。

三是社會矛盾沖突的“燃點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發展社會事業,積極探索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取得了顯著成績,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社會形勢總體是好的。但是必須清醒地看到,與經濟建設相比,我們社會建設仍顯滯后,經濟建設與社會建設“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日益突出,社會建設存在著許多亟待破解的難題。特別是由于經濟發展快、開放程度高、社會轉型快、流動人口多、社會治理壓力大,社會矛盾出現易發、多發、群發的態勢,而且社會矛盾觸點多、“燃點”低、處理難,甚至出現“不點自燃、一點就著”的復雜情況,群體性事件、非利益相關性社會沖突等明顯增多。黨的十八大指出:“加強社會建設,是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保證。必須從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加強社會建設,必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加強社會建設,必須加快推進社會體制改革”。當前,可以說,全面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治理,已經成為時代的要求和人民最廣泛、最普遍的共識。

四是意識形態安全的“維護之難”。當今世界,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更加頻繁、交鋒更加激烈,維護國家意識形態安全的任務更加艱巨,增強國家軟實力和意識形態影響力的要求更加緊迫。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與世界主要大國建立的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新型大國關系取得新進展,中國維護國際安全與國內安全的能力進一步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進一步鞏固。與此同時,中國與少數大國之間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中國與周邊國家海洋領土問題趨于嚴峻,恐怖主義、網絡安全、環境安全等非傳統安全威脅凸顯。盡管中國意識形態安全總體穩定,但在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下,“西強我弱”的國際輿論格局尚未根本改變,特別是西方國家“民主”輸出,西方國家文化霸權、網絡信息輿論多元傳播、宗教滲透等對中國意識形態安全等構成嚴重威脅。其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是:西方國家利用現代傳媒和文化產品輸出,大肆宣揚他們的價值觀念,質疑中國的改革開放,質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社會主義性質,對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話的主流意識形態安全構成潛在威脅;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通過廣播、出版、影視文學、教育等多種途徑推行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對中國的生活方式、文化思潮、尤其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成嚴重威脅,互聯網突破了時空邊界與意識形態封鎖,一些不符合中國國情的政治理念、政治制度和各種思潮通過網絡傳播,沖擊著中國民眾思想,沖淡了中國主流意識形態對社會的主導作用和功能的發揮,造成主流意識形態凝聚力下降,危害社會穩定和民族團結,進而威脅到中國的國家安全;等等。應當看到,沒有意識形態安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所需的國家安全就如同海市蜃樓。要實現中國夢,必須制定科學完善的國家安全戰略,以全面化解安全挑戰,維護意識形態安全。

四 結尾部分

全面建成的小康社會,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全面協調發展的小康社會。從“解決溫飽”到“小康水平”;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動員令——這一系列奮斗目標的提出、發展和完善,表明了我們黨對什么是小康社會、如何建成小康社會認識的深化,也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的歷史必然性。 信心托起夢想,夢想照映現實??倳浽?013年的新年賀詞中向全世界莊嚴宣告:“我們推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讓國家變得更加富強、讓社會變得更加公平正義、讓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還會遇到各種風險和挑戰,讓老百姓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我們要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共同譜寫偉大祖國發展的時代新篇章”。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黨始終保持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昂揚朝氣和良好作風,切實推動黨風和黨群、干群關系明顯好轉,我們一定能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上一篇:求職防騙手冊范文下一篇:四風整改情況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