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廣東低碳經濟發展現狀范文

2023-09-28

廣東低碳經濟發展現狀范文第1篇

摘 要:低碳經濟是全世界為了應對全球變暖等氣候變化而在世界范圍內提出的適應新形式下的經濟發展模式。作為一種全新的面向未來的發展趨勢,它將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世界各國各個地區的經濟、文化、資源、社會和環境的發展進程。為了保持中國經濟的可持續和快速發展,在全國范圍內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既是滿足中國社會、經濟、文化、資源和環境的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滿足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環境合作的需要。本文將從低碳經濟發展的概念出發,在中國低碳經濟發展的緊迫性、中國低碳經濟的發展趨勢和適應中國基本國情的低碳經濟發展戰略等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可再生資源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快速的發展。但隨之而來的中國社會、文化、經濟、能源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卻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統計,據預測到2020年,我國石油使用量的對外依存度將達到60%以上。到21世紀,全球溫室氣體減排的壓力、有效使用能源和環境保護將是我國在環境和資源方面將面臨的重大機遇與挑戰。隨著國際社會和全球各個非官方團體對于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的日益關注,全球氣候治理的方案在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的協調也在不斷取得階段性進展。世界各國對于建設低碳經濟以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決議已經基本達成共識,世界上各個國家對氣候變化對于人類生存空間的影響的認識也不斷得到加強。在全世界范圍內的經濟發展要向低碳經濟發展轉型是世界經濟快速平穩發展的必然趨勢和發展方向。近年來,我國政府對于氣候與環境問題高度重視,提出要把環境保護、節約能源、合理利用不可再生資源,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前提,大力發展低碳經濟,保護生態平衡,節約能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開發和利用可循環能源,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以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發展相協調。

21世紀以來,在低碳環保的前提下發展經濟的發展理念已經逐漸深入人心,在全世界范圍內對此方面的技術攻關和科技研發也相當重視。國內的一些重工業、高污染的內陸城市也開展了相應的實踐。但是,由于各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速度和發展階段的不同,對低碳經濟發展的理念的認識上和對低碳經濟實施的具體措施的選擇上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各個國家和地區在發展低碳經濟建設的模式和方法上也各有側重。本文將在低碳發展的相關概念的綜述、中國低碳經濟發展的緊迫性、適應中國基本國情和城市化發展階段的低碳經濟等方面進行論述。

一、低碳經濟的概念

低碳經濟是指通過消耗更少的自然資源和控制最低限度對環境的污染,在以此前提下獲得更多的經濟產出。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各個國家通過科技創新、制度創新、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對全球氣候造成的影響,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相協調的一種新型經濟發展形態,是以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發展模式,是技術的創新、結構的轉型和人類對環保觀念的重大轉變。

人類社會伴隨著生物能、風能、太陽能、水能、地熱能、化石能、核能等多種新型能源的開發和利用,逐步從原始社會的手工作坊走向現代化的工業文明。然而隨著全球人口數量的急劇增長和世界各國重工業規模的無節制的不斷擴張,石油、煤炭等常規能源的過度使用造成的氣候環境變化及后續帶來的多方面的問題不斷地被世界各國所認識。隨著大氣污染、光污染、化學污染、水污染等的工業危害,以及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所帶來的全球氣候變暖的變化,已被確認為人類不健康的生產生活方式破壞自然資源和環境所帶來的嚴重后果,將直接影響人類未來的生存質量。在這樣的背景下,“低碳經濟”、“低碳發展”、“低碳城市”、“低碳理念”、“低碳制度”、“低碳生活”、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政策、新技術等應運而生。經濟與社會、能源、氣候協調發展的指導方針可能將為全球逐步邁向生態文明走出一條新路,即摒棄20世紀及以前的世界各國普遍適用的高消耗低產出的經濟增長模式,直接應用適應低碳經濟發展的創新管理與創新技術,通過發展低碳型工業模式與生活方式,實現社會、經濟、環境與人口的可持續發展。

二、中國低碳經濟發展的緊迫性

與世界上所有的工業化國家前期的發展一樣,我國的能源環境污染問題是與工業化建設的快速發展相伴而行的。建國初期,我國的工業化發展剛剛起步,工業發展基礎薄弱,環境污染問題尚不突出。隨著工業化發展進程的大刀闊斧的展開,重工業的迅猛發展,環境污染問題已經開始逐步顯現。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和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也逐年加劇。特別是農村鄉鎮企業大跨步的發展和外資企業在華的異軍突起,使環境污染問題由沿海發達城市向中小城市和內陸偏遠的鄉鎮、農村急劇蔓延?,F在,氣候環境問題與能源發展問題一樣,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必須要解決的重中之重。

近30年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能源生產和物資消費的需求迅速增長。我國對現有能源的需求和使用量也在不斷增長。與此同時,由于建國初期經濟落后條件下的粗放型經濟的大范圍擴張,造成我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位居世界第二位。我國是發展中國家,人口基數大,整個社會還處于工業化發展的初級階段,社會的整體發展與環境資源的保護之間的矛盾還十分突出,國家內各個地域之間的經濟發展速度和狀況還不平衡,環境污染和資源濫用現象在某種程度上還比較嚴重。經濟發展與環境的保護還相對滯后,科技、經濟發展的整體實力不強的現狀仍是我國現階段影響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基本國情。我國作為全球范圍內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必須承擔起維護全球氣候環境的義務,為其他發展中國家做出表率。我國正面臨著巨大的減排壓力。大力發展低碳經濟,不僅是我國經濟調整產業結構、提高不可再生資源和能源的利用率、保護資源和環境的需要,而且也是增強我國的國際競爭力、提升綜合國力的需要。

在2008年的兩會上,有與會代表提出“發展低碳經濟”的議題。他指出,中國能否在未來幾十年里躋身于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前列,實現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開發利用低碳理念和科學技術發展自身經濟的水平,我國政府必須盡快采取積極措施以應對未來在資源和環境保護等方面需要面臨的嚴峻的挑戰。他建議在國家范圍內應盡快發展低碳經濟,并針對此議題立項,國家下撥專屬財政資金以支持成立專門的研發團隊,立刻開始著手開展與此相關的技術攻關和試點研究。2008年6月,清華大學率先在國內成立了低碳經濟研究院,圍繞國家低碳經濟的開發、規劃、政策技術等方面展開了深入的研究,為中國和全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邁出有力的一步,成為國內低碳經濟研發的領軍團隊。

三、中國低碳經濟的發展趨勢

目前,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建設低碳經濟的經驗主要包括發展新的清潔技術、替代能源;推行可持續發展型城市設計和建筑;建設高效的交通運輸體系;鼓勵民眾進行資源回收再利用和倡導綠色消費等。我國為了實現經濟和社會的高速發展,惟有在加速發展經濟的同時,加快研發低碳技術的發展,形成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以提高我國在低碳經濟與技術方面的核心競爭力。因此,我國在長期規劃上要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向低碳經濟發展轉型的同時,大力發展低碳產業。低碳經濟不僅僅是我國作為一個負責人的大國需要去鄭重承擔起來的一份責任,它同時也意味著國家的一種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我國的低碳經濟的發展必須在轉型的過程發掘和培育出更多的新的經濟增長點。

1.合理進行國家產業規劃

我國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模式的一種創新,它將意味著國家的經濟發展要從關注產業結構以及科技創新上下功夫,是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我國低碳經濟的開發應該從我國現有的條件,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出發,按照各個地區的發展水平,按照一定的發展階段、有秩序的,有目標的持續推進。我國的相關行政管理部門也應該盡快制定適應我國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的低碳經濟發展政策,建立國家低碳經濟發展的長效機制,推動社會經濟發展,使工業的現代化建設朝著低碳方向轉型,以實現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相關部門在國家產業規劃審批的過程中,要嚴格控制高污染產業的發展規模和發展速度。加快國家的產業結構的調整,嚴格控制資源低利用率高污染企業的排放量,嚴格控制各類企業的排放標準,提高各個高污染行業的準入條件,以保證國家發展的總體規劃滿足國家環境、資源、社會、經濟發展的總體需求,走國家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國家要把經濟建設的重點工作放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上,要嚴格做好全國范圍內的節能減排的各項工作。結合國家經濟發展的整體趨勢,加快制定適應我國現階段國情的低碳經濟的發展道路,形成一個在全國范圍內的可操作的總體規劃和實施方案,在不同地區分步驟,分階段的進行推進。把低碳經濟的發展納入我國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和諧發展的范圍中,通過科學技術方面的創新,以增強我國在低碳技術方面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2.減少碳能源的排放量,提高現有能源的利用率

減少碳能源的排放量可以通過加大技術研發的力度,研究碳能源吸收技術,讓環境空氣中的碳通過特殊技術、工藝以各種吸收、掩埋的方式進行回收或再利用,以達到環保的目的。世界上很多發達國家低碳經濟發展都比我國早,比我國發展更快,他們其中的一些在技術上已經非常成熟,在建設經驗上也比較豐富。而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還處于起步剛剛階段,還處于投入較低、人員有限、技術經驗不足的階段。針對國內目前的實際情況和實際發展階段,我們應該從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出發,促進低碳產業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并大力培養相關科學技術人才,組成科技研發團隊,從科技、制度、管理等方面加快我國在低碳經濟發展方面的發展速度,加快調整我國現有的不合理的經濟產業結構,從而促進我國的低碳經濟和低碳產業能朝更好的方向發展。

3.大力發展可再生資源

我國所處的地理位置,自然資源的地理結構特征決定了我國多煤,少油,少氣,是一個以煤炭能源消耗為主體的國家。目前煤炭在我國工業能源消耗總量中的比重接近70%還多。雖然近年來通過從別國進口,石油在工業和民眾日常生活的利用率已經有所上升,但還遠遠無法滿足需求。因此,按照我國現有的經濟發展狀況,我國工業上以不可再生資源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很難在短期內得到根本性改變。這就需要我國在工業技術上得到改進,大力發展碳中和技術,在不可再生資源使用前進行低碳化和無碳化處理,以減少燃燒過程中碳的排放。我國在發展經濟建設的過程中還要把工作重點放在節能減排上,大力推進風能、水能、太陽能等綠色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這樣可以有效地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速度,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從而推進國家低碳經濟的發展進程。

四、結束語

中國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既符合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與能源、環境的發展相適應的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也符合世界上各個國家對氣候、能源、環境合作的要求。因此,中國在發展低碳經濟的過程中要加強與發達國家在技術研發、發展規劃等方面建立密切的合作交流關系,取長補短,尋找出適合我國國情的低碳經濟發展道路。同時在國內,也要讓更多的公眾了解低碳經濟,從各個領域和行業著手推廣,在普通民眾中達成廣泛共識,讓低碳經濟深入人心,以形成人們對低碳生活的普遍認可度。以便國家為制定切實可行的戰略、規劃和制度提供基礎和保障。發展低碳經濟其基礎是結合產業規劃、制度支持、科研技術,調整國家的經濟產業發展結構,要求國家建立與低碳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工業生產方式和民眾生活模式,其核心是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當今全球向低碳經濟轉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一個國家能否在未來幾十年里在綜合國力上有所提高,能否在經濟上可持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在低碳經濟方面的制度革新、產業調整和技術開發水平。因此,我國要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把國家的經濟發展與社會、能源、環境的發展相適應。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必須把國家發展低碳經濟,實現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與環境、資源的發展相協調,相一致的可持續發展作為國家的建設的一項重大經濟發展戰略,以實現經濟、社會、自然與人類的和諧發展,為改進全球的氣候變化做出我們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頓楠.基于低碳經濟背景下內蒙古能源消費問題探析[J].北方經濟,2013(16).

[2]劉元.淺析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碳博弈[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2).

[3]陸小成.區域低碳創新的文化制約及其服務體系建設研究[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

[4]趙培華.河南省低碳經濟發展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2(24).

[5]莊貴陽.中國:以低碳經濟應對氣候變化挑戰[J].環境經濟,2007(1):70.

作者簡介:曲娜(1993- ),女,遼寧省沈陽市人,渤海大學經法學院經濟學專業

廣東低碳經濟發展現狀范文第2篇

【關鍵詞】汽車

需求量

柴油汽車

低碳、經濟、環保

重要意義

作為溫室氣體排放大戶,汽車行業一直在尋求實現減排低碳的有效途徑。在混合動力、電動車尚處于培育階段,柴油車便成為具有技術實力廠家的首選。一提到柴油車,大家腦海中往往浮現出冒著滾滾黑煙的拖拉機或者大卡車,時過境遷,隨著柴油發動機技術日趨成熟,其優勢也更加明顯和突出:由于柴油比汽油提煉的時間短,其價格一般比汽油更便宜;燃料效率方面,柴油車比汽油車可多跑30%以上的距離;在環保方面,柴油發動機可以比汽油發動機減少40%的廢氣排放。

柴油發動機在海外并非新鮮事物,相反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據了解,相比同類汽油發動機,配備先進技術的柴油發動機可降低30%的燃油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可減少25%,同時扭矩提高50%,動力更強勁。另外,柴油發動機在低轉速時就可以爆發出更大的馬力;加上渦輪增壓,在一個很低、很寬泛的轉速平臺上都可以實現最大扭矩輸出,所以當你需要相同的動力水平時,柴油發動機相比汽油發動機用更低的轉速就可以實現,這也就意味著更少的燃油消耗。 整個汽車市場這幾年發展非常的紅火。汽車產銷量09年、2010年達到世界第一位,這是世界公認的。從這張圖可以看出,2020年汽車保有量有望翻一番,我們這里的統計數據在一億五千萬左右到兩億,可能和剛才幾位專家的數據有些出入。隨著汽車保有量增加,能源問題,交通問題,這些綜合的問題都呈現出來了。所以我們要找一條路來降低排放、更加的節能。

很多專家都清楚,清潔柴油車和以往柴油機的概念是不一樣的。隨著電控技術的發展,隨著控制能力增強,我們清潔的柴油動力體現出以下四個方面的優勢,第一個是節能,第二是環保,第三是他們的扭矩,特別是低速扭矩大幅度提高,第四由于扭矩的提升,使其駕駛性非常好,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好的駕駛樂趣。

我們也可以看一下這幾年的柴油車的發展。在我們乘用車上面的應用,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1976年,柴油車百公里耗油6.5升,目前的話可以達到4.5升百公里耗油,加速性原來是19秒,現在可以達到9秒。另外大幅度提升了

扭矩,提高了動力性能,功率大幅度提升。這說明柴油轎車這一二十年的發展當中,隨著先進技術的應用,我們柴油技術,柴油車的性能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如果以1990年這一款柴油發動機作為基準,它的三大指標——動力、油耗、排放作為百分之百的話,我們可以看到近十年和未來五六年的發展過程當中,它的動力性提高了百分之兩百,油耗降低了20%,由于采用先進技術,在未來五六年排放量百分之百可降低,這是新的柴油技術發展的趨勢,和它可帶來的效果。

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在未來清潔柴油車也會比同類的汽油車平均油耗下降30%。二氧化碳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在未來的發展當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比同類的汽油機會下降25%。我們看一下,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汽油機也在一步步發展,包括缸內噴射、小型化。相對應的,我們相應柴油機技術也不斷更新,使得清潔柴油動力也得到了飛速發展,包括未來混合動力、柴油混合、汽油混合,相對都有新型柴油技術的介入。

如果2015年,在中國市場上有5%的柴油車的話,那么根據油耗的算下來,每年有24億噸油會省下來,足夠一輛清潔柴油車往返地球月球四萬五千次。以上海出租車為例,上海有四萬八千輛出租車,如果出租車按10%省油量算的話,每年省的油就是1.9萬噸,能省多少錢呢?可以省1.66個億。如果取一個中間值20%的話,將省3.8萬噸油和3.3個億。當然到了50%,那個幅度會更大。當然二氧化碳的排放也是這樣的情況,如果達到20%的話,我們會有11萬噸二氧化碳減排,這樣的話,更有利于整個城市,或者說整個中國汽車產業低碳化轉型的一個發展方向。

柴油車在減排方面的優勢非常明顯,陜西汽車網總監劉紅斌幫我們算了一筆賬:按照一臺汽油車每年行駛1.5萬公里,每百公里油耗8升來計算,其年碳排放量為3240千克。如果采用種樹補償法,一棵樹一年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是18.3千克,據此參數,一臺汽油私家車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完全被吸收,所需要樹木總量約為177棵。

據專家測算顯示,如果“十二五”期間柴油乘用車市場份額能達到30%,則一年省油近300萬噸。按保有量計,10年以后一年因為使用30%的柴油乘用車就能節省相當于一個大慶油田的原油年產量,而且同時每年能減少近900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

最后的結論是,清潔的柴油汽車也能成為低碳的、節能的一個發展技術路線,為中國的整個汽車工業的發展做出我們應該的貢獻。為我國的環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廣東低碳經濟發展現狀范文第3篇

廣東歷來重視中小學生的素質教育,在全國率先響應了國家政策,并出臺了《廣東省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地方政策,認真發展與推動省內的研學旅行落到實處。對廣東省研學旅行現狀梳理如下。

一、優勢

(一)研學旅行市場龐大

2018年,廣東省教育廳等12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要將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確保每位中小學生在每個學段參加有效的研學旅行。這里的中小學生指的是小學、初中、高中學生,從廣東省目前中小學生就讀人數來看,研學旅行市場龐大,2018年全省小學在校生數接近1000萬人,初中在校生數360萬人左右,高中在校人數260萬左右,可見,研學旅行市場龐大。

(二)發展基礎好

廣東是嶺南文化的發源地,近代西學東漸之盛地,民主革命的發源地,更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著深厚的歷史文化沉淀,研學旅行資源豐富。省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軍史館等15個單位入選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廣東省自行組織遴選了研學基地與營地若干,各展覽館、紀念地、農業基地等為中小學研學奠定了基礎。這里四季氣候宜人,交通便利,旅行社等機構數量眾多,為中小學生短期研學出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特別是,在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開展研學旅行為學校創造性地開展德育工作,增強青少年對改革開放的成果認知有著廣泛的影響。因而,廣東省發展研學旅行有著天然的優勢與使命。

(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背景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廣東省是重要陣地。規劃綱要完善大灣區各大城市的定位,在創新驅動,文化引領的特色發展中,勢必產生全新的知識題材,成為廣東研學旅行獨特的資源?;浉郯拇鬄硡^規劃是“一國兩制”、“改革開放”的歷史背景下政府部門深度協作的契機,也是當代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在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廣東省的經濟水平勢必上一個新的臺階,為研學旅行創造良好的物質基礎。此外,粵港澳三地的融合協作,為粵港澳教育合作及青少年交流學習、增進感情、和諧發展提供機會,引導青少年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歸屬感和愛國愛鄉情懷。

二、劣勢

(一)游而不學,流于形式

“研學旅行”旨在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思維,旅行是形式,研學才是本質。但目前“游而不學”現象嚴重。雖然學生參觀游覽的地方并不少,但是所掌握的知識只是皮毛,反而會因為要去的地方太多,增加出行成。另外,目前市場上很多研學旅行機構僅將原來的初秋游、冬夏令營旅游項目重新包裝,讓中小學生的研學旅行流于形式。

(二)機制未落到實處

就全省來看,現在以教育廳為主導的相關部門極力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研學政策一片利好,但事實上,很多研學旅行政策因缺乏明確的實施指向或因為推進的困難仍未推動,如專業研學導師至今沒有權威認證,社會認可度低。一方面,是因為相關職能部門無經驗可循,不知道如何開展;另外,也許是“小吏不敢放糧”的權責擔當,大家都不愿承擔學生的安全責任。

(三)專業人員匱乏

根據《意見》,研學旅行在師資配備上,要求有計劃地培養一批研學旅行專業人員?,F在迫切需要既懂教育又懂旅游的專業跨界人才,即研學導師。很多組織機構(旅行社為主)因找不到專業人才,一方面讓傳統導游轉型學習教育學知識,另一方面,招聘持有中小學教師資格證的人員,補充教育功能,二者配合來彌補在研學導師專業人員上的缺失,但因磨合度低,導致質量不達標,滿意度差強人意,長此下去勢必會增加旅行社的人力成本。

三、機會

(一)政策利好

近年來,廣東省響應教育部的政策出臺了一系列推動與鼓勵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文件。如《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實施意見》,《廣東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申報遴選和管理細則(征求意見稿)》等,對整個廣東的研學旅行發展起到引領作用,讓研學組織機構開展活動有依據可循。

(二)多部門支持

由省教育廳牽頭,聯合發改、公安、財政、住建、交通、文化、食品藥品監管、旅游、保監和團委等眾多部門參與推動研學旅行,通力配合為研學旅行保駕護航。如交通、鐵路部門安排好運力,執行兒童票價優惠政策,文化、旅游等部門行實施景區、景點、場館門票減免或費用全免,其他場館(區、點)門票優惠價格低于普通票價格等。

四、挑戰

(一)安全問題

研學旅行參與學生數量大,組織方的安全保障壓力很大,這也是很多學校校長和教師不愿意組織研學旅行活動的原因。飲食、住宿、交通以及各種參觀考察活動,都可能出現意外情況,一旦出現安全問題,學校就要面臨來自家長、教育行政部門以及社會的多方壓力和責難。盡管認同研學旅行的價值,但出于對學生安全問題的擔憂和對安全責任的考慮,學校會“因噎廢食”。

(二)產品設計難度大

雖然研學旅行活動納入了教學計劃,專業人員匱乏,符合教育部“初心”的研學旅游產品少之又少。由學校開發的課程因為太賦教育目的而使之難落地;由社會機構開發的課程又因為不理解教育目標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設計一門課程往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推行的過程中也會因為對象的不同而要進行諸多調整,很多服務機構望而卻步。

(三)缺乏評估機制

研學旅行是“行走的課堂”,對于課堂教學,必然有教學評價。今天,對于產品、服務以實施后的效果無權威的評估體系,基本上仍停留在從業機構內部對于整體運營的評估、調整。研學旅行結束后,學生回到學校交一份評價表或總結匯報就算完成任務了。目前研學旅行組織機構幾乎全部從體量上進行展示和宣傳,而動則成百上千的學生,沒有評價反饋如何保證教育效果呢?

綜上所述,廣東省研學旅行的有利條件明顯,中小學生人數眾多,完善的基礎配套設施及先天的地緣條件是其內在的優勢;相關部門大力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背景為廣東省開展研學旅行提供了諸多機會,旅行發展前景一片藍圖。然而,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廣東研學旅形產品缺乏深度,游而不學流于形式,政策沒有落到實處,人才短缺等都是未來要改善的問題。安全問題、設計難、效果評估難等通病也是制約著廣東研學旅游發展的因素。未來廣東省要高質量發展研學旅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提升。

五、挖掘灣區特色,將特色優勢轉化為研學資源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充分發揮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引領作用,全面增強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浉郯拇鬄硡^建立在區位優勢、經濟發達、創新要素聚集、國家化水平領先等基礎之上,是中國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的新篇章。廣東作為粵港澳大全區建設的重要陣地,應該充分發揮地緣優勢,深挖掘地區特色,將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經濟、文化、交通等轉化成為研學資源,為未來大灣區發展的新生力量搭建一個認識、體驗、融入大灣區的交流平臺。

(一)優化人才培養,多方位發掘人力資源

人才短缺嚴重制約了廣東研學旅行的質量發展。研學導師是實施研學旅行“寓教于樂”計劃的關鍵人物,目前研學導師作為一項新興職業,供不應求,因此應加大對研學導師的培養,這需要政策指導、協會支持和研學組織機構配合。研學基地和部分景區、文博展館等也應培養一批定點的研學導師。此外,部分學校尤其是師范類學校也肩負著培養研學旅行人才的責任。組織機構需要結合研學旅行主體的年齡特點、素質教育的不同需求,結合旅行資源的特點,制定出符合學校特色的研學旅行課程計劃。課程的開發人才可遇而不可求。未來要大力培養,組織機構為了解決這方面的人才短缺,還可以通過購買或服務外包的形式去彌補。

(二)完善組織管理體制,確保出行有保障

在教學管理上,由當地教育部門與旅游部門配合,聯動其他相關部門共同開發廣東研學旅行參考教材,學??筛鶕陨斫逃繕诉M行創新改進。配備符合資質的研學導師,合理分配帶隊人員的工作任務。在出行組織上,教育部門層面要建立科學的責任界定制、安全事故處理與落實機制,學校層面要建立一套完備的活動方案以及應急處理預案,制定活動方案時要與家長溝通,取得家長的支持,選擇有資質、信譽好的企業或者委托機構組織出行,做好行前教育,做到活動有方案,行前有備案,應急有預案,落實安全保險機制。在經費保障上,要保證研學旅行能夠普及到全體學生。相關單位和部門通過多形式、多渠道籌措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經費,財政部門為發展研學旅行設置專項基金,設置專項獎勵經費來扶持旅行社及教育機構進行小學生研學旅行產品的開發。此外,還要考慮到貧困地區和特殊群體學生的實際問題,真正讓學生“一個都不能少”地享受到研學旅行帶來的教育意義。

(三)建立評價體系,回歸研學旅行的本質

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研學旅行質量評價體系和質量監控體系,保障研學旅行的過程質量,防患“游而不學,組織松散”等問題。在質量評價體系上,形成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家長或社會評價的全面機制。學生可以對研學過程進行評價,也可對施教人員的工作進行評價。研學導師要對學生做出客觀的評價,填寫工作日志,客觀記錄學生參與研學活動的具體情況,包括參與的活動,承擔的角色,完成任務的情況,保留活動照片、學生作品等,從而形成對學生評價的依據。中小學研學旅行是一個連續的過程,每個學期一次研學旅行,一直將延續到學生的高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每次的研學旅行的代表性活動、典型的事跡材料都記錄、編排、匯總、歸檔,形成每一個小學生自己的研學旅行成長檔案袋,并納入學生的綜合素質檔案。要對家長回訪,了解家長對研學旅行的滿意度。在質量監控上,可以開發研學旅行質量監管app,建立以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學校、服務機構、研學基地、學生及家長多主體互動的研學旅行服務平臺,對全過程進行實時監控。營造討論社區,完善投訴與反饋機制,以評價促發展,讓研學旅行回歸其本質。

摘要:研學旅行已被納入中小學生日常教育范疇,成為素質教育的新內容與新方式。近年來廣東積極探索開展研學旅行,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出臺后,在灣區建設背景下,廣東省研學旅行有了新的方向與動力。對廣東省開展研學旅游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當地發展研學旅行的策略。

關鍵詞:研學旅行,廣東,現狀,對策

參考文獻

[1] 教基[2016]8號.教育部等11部門關于推進中小學研學旅行的意見[Z].教育部,2016.

[2] 中共中央國務院.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Z].2019-02-18.

[3] 楊海霞.淺析研學旅行發展下的專業人才需求[J].科技風,2018,36(26):33.

[4] 楊鵬.小學研學旅行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8.

廣東低碳經濟發展現狀范文第4篇

隨著經濟一體化、信息化的發展趨勢, 電子商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 因而使得電子商務專業在我國迅速發展, 目前, 全國共有200多所高校設立了電子商務本科專業, 同時以專業方向和高職高專等形式開設電子商務專業的高校累計超過400多所, 電子商務專業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專業建設中發展速度最快的一個專業。

而在廣東省職業類及本科類的93所院校中, 開設有電子商務專業的學校僅約32所, 其中本科專業有10所, ??茖I有22所, 在河源市除我院招過一屆電子商務中專班外, 根本無其他學校開辦電子商務專業, 由此可見廣東省電子商務專業建設發展速度緩慢, 而本專業在我市基本屬于空白。

廣東省電子商務專業發展遲緩的原因一方面和政府、企業的重視程度不夠、本地企業經營營銷觀念傳統落后有關;一方面也和目前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與市場脫節有關, 經過對廣東省32所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的人才培養定位分析, 發現無論本科或??茖I, 96%以上的本專業培養沿襲了自2000年開設電子商務本科專業以來的人才培養模式, 存在培養目標不清晰、課程設置不合理、實踐教學體系不完善等諸多問題, 這些問題使得當前電子商務人才“眼高手低”、“紙上談兵”, 導致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學不致用的就業困難的局面, 這同時也大大限制了本專業的發展。

當前的全球金融危機, 對廣東這個外貿大省影響巨大, 眾多的企業在危機中倒閉, 尤其是中小企業, 這次危機使我們認識到企業要想在危機中生存, 必須要轉變增長方式, 改變傳統營銷觀念, 壓縮成本, 拓展國內市場, 而要實現這一切, 必須依賴電子商務。

艾瑞研究發現, 在這次危機中, 使用電子商務交易平臺進行網絡交易的中小企業, 生存狀況遠遠優于囿于傳統線下模式的企業, 陷入困境的線下企業比例高達84.2%, 而線上企業僅為16.8%, 兩者相差5倍。

2008年4月, 在省委書記汪洋帶隊考察全球著名電子商務企業阿里巴巴總部后, 率先鼓勵佛山市政府與阿里巴巴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意預全面推動廣東中小企業應用和普及電子商務, 開拓國內外市場。

《廣東省電子商務“十一五”發展規劃》中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的決定以及當前經濟形式下眾多中小企業急需利用電子商務開拓市場的需求決定電子商務專業未來必定飛速發展, 而發展的方向主要在電子商務平臺及設施的構建、網絡營銷2個方面[1]。

2 電子商務專業人才需求量統計及分析

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主要決定于行業發展狀況和企業自身情況等外部環境, 我國電子商務市場是一個獨具特色的新興市場, 且發展速度讓人難以想象。對廣東省而言, 目前廣東已經擁有中小企業近百萬家, 根據廣東省電子商務“十一五”發展規劃要求以及金融危機形式下中小企業對電子商務的急需來判斷, 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量巨大, 通過對各企業單位的調研, 目前河廣東省對該專業電子商務平臺構建方向人才需求量在30000人左右, 對該專業網絡營銷方向的技能型實用人才的需求在180000人左右, 隨著電子商務應用的不斷普及, 預計對該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將呈現40%左右的速度增長。

3 高職院校電子商務人才層次分析

通過對廣東省及河源市本地若干企業和單位的調研, 結合省內外職業培訓機構、電子商務平臺、廣東省淘寶聯盟提供的信息, 我們得到了市場對專業人才的具體需求。

本次調查的人員對象包括企業電子商務專業人員、淘寶、百度電子商務平臺10多位員工、部分“中國十大網商”成員及廣東淘寶聯盟成員、物流公司經理和一些直接參與員工招聘的管理者 (以人力資源主管為主) 。

根據電子商務專業人才所從事工作的性質來劃分, 大致上可以將電子商務人才分為以下三類:

(1) 從事電子商務應用性工作的專門人才。他們主要從事網絡市場營銷、服務工作, 對他們的要求是具有扎實的計算機根底, 掌握網絡和電子商務平臺的基本操作, 具有較強的管理和營銷能力, 同時熟悉網絡虛擬市場下新的經濟法律。

(2) 從事電子商務技術性工作的專門人才。他們主要從事電子商務平臺的工程性開發和實現工作。對他們的主要要求是具有扎實的計算機根底, 熟悉程序設計、網絡技術、網站設計、美術設計、安全、系統規劃等知識, 了解商務流程, 顧客心理和客戶服務等。

(3) 從事電子商務工作的綜合性管理人才。他們主要從事企業電子商務整體規劃、建設、運營和管理等工作, 對他們的要求是既對計算機、網絡和社會經濟都有深刻的認識, 又有過市場的磨練, 需具有豐富的電子商務工作經驗。

結合學院的辦學定位和自身條件, 我院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培養應以培養從事網絡市場營銷和服務的應用性專門人才為主, 兼顧培養電子商務技術性工作專門人才。

4 電子商務專業工作崗位及職業能力分析

在調研過程中, 我們深入已應用電子商務的企業和電子商務平臺公司, 并對大量從事電子商務自主創業人員進行詳細調查, 詳盡了解高職層次人才的核心及相關工作崗位, 總結歸納具體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 認真分析出職業崗位以及創業所需要的專業能力 (如表1所示) 。

5 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應定位在網絡營銷和自主創業

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從事的最主要方向有電子商務平臺開發、網絡營銷和自主創業, 對于電子商務平臺開發, 除要求擁有非常好的英語、計算機基礎知識外, 還需精通編程、語言等, 對于高職層次的學生難度太大, 很難實現, 而且目前淘寶、易趣等大型電子商務平臺已經比較成熟, 中小企業不愿也不可能投入大量的費用去開發的新的平臺;對于網絡營銷, 除相關知識技能易于高職層次學生掌握之外, 且可以幫助企業節約營銷成本, 擴大國內外市場, 促進企業發展, 其符合企業利益要求;對于自主創業, 這是高等教育大眾化后留給大學生的最主要的就業出路, 高等教育最終必由就業教育轉為創業教育[4]。因此, 綜上所述, 將我省高職院校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在網絡營銷和自主創業方向是非??茖W合理的。

摘要:廣東省在全面建設富裕型小康社會的進程中, 隨著經濟一體化、信息化的發展, 電子商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 促使電子商務專業在廣東省迅速發展。但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近年來一直存在就業難的問題, 為使專業人才培養符合社會需求, 我院對廣東省電子商務專業開展情況進行了專向調研。本文對調研結果進行歸納, 分析了廣東省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發展現狀及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層次、崗位及職業能力, 明確了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的方向。

關鍵詞: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課程設置

參考文獻

[1] 廣東省信息產業廳.廣東省電子商務“十一五”發展規劃[Z].2007.

[2] 廣東省互聯網協會.廣東互聯網發展報告[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2006.

[3] 吳秀紅, 付達院.看電子商務畢業生就業, 析電子商務教學[J].科技信息 (科學教研) , 2007 (18) .

廣東低碳經濟發展現狀范文第5篇

“通常是依照法律或習慣專門給予一名職業上和學歷上合格并在其從事建筑實踐的轄區內取得了注冊、執照、證書的人,在這個轄區內,該建筑師從事職業實踐,采用空間形式及歷史文脈的手段,負責任地提倡人居社會的公平和可持續發展,福利和文化表現”。由于建筑物投資規模大,存在時間長,對國計民生的影響大,因此各國均立法強制要求所有非本人及本家庭使用的建筑物均必須有設計、審批、建造、驗收、使用的法定程序,并必須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個人或機構來完成。建筑師及設計機構具有編制施工文件的壟斷性地位,并負擔保障建筑物成為適用、經濟、美觀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因此,從現代社會的承認和規范化的行業標準來看,作為一種職業的建筑師必須具有兩種素質和三重法律身份。

兩種基本素質:一是要求具備作為行業專家的專業技能和職業技巧;二是要有作為社會公正和公平維護者的誠信和責任感;

三重法律身份:1.作為獨立的合同執行者具有獨立性;2.作為業主的代理方具有服務性;3.作為準司法性的官員又具有公正性。

從現代職業建筑師的產生歷史來看,建筑師從歷史變遷和現代職業確立之始就是以建造項目的管理服務為核心的,是以建造全過程中業主和公眾利益的維護、建筑專業品質的達成、建筑市場的公正維護為目的的,而非以建筑產品樣式為目的。因此建筑設計服務涵蓋了一個空間環境需求從設定到滿足的全過程,作為職業建筑師的定位應是項目全程的管理者和服

1 務者。

作為建筑師的“職業精神原則”早在1999年的第21屆代表大會上就已確立,即專業(Expertise,專業能力,專業性,科學性,專長)、獨立(Autonomy,學術獨立,獨立性,自主)、承諾(Commitment,誠信承諾,公正性,奉獻)、責任(Accountability,職業責任,服務責任,負責)的四項基本原則。應以最高的職業道德和規范,贏得和保持公眾對建筑師誠實和能力的信任。

二、 建筑師的職能體系

國際通行的職業建筑師職能體系與我國現行的建筑師服務僅限于設計階段不同,具有以下幾個特性: 1. 全面代理,全程服務——建筑師不僅僅是做設計,而且是作為業主代理的建造全過程的監控者;目前,國際通行的建筑師需要負責從項目的設計、施工、交付的全過程的質量、進度、成本控制和合同、文檔管理,職業建筑師的職能就包含了設計和監理兩塊內容。聯合國的產品目錄中也將“建筑服務”定義為建筑設計和合同管理的綜合服務。建筑師作為業主的代理,對建造活動的全過程進行控制,以保證業主的利益和城市、建筑的公共利益。業主是投資者,負責整合土地、資金、需求、對建造過程可以全權委托建筑師來執行,不需要另行籌建專業的管理團隊。 2. 產品導向、過程控制的設計服務過程——一個需求到產品的技術翻譯、客戶價值創造、解決方案提供的過程;由于建造過程的項目特征,建筑生產過程是一個建筑產品制造和相應服務的提供過程,從項目管理系統的角度,可以歸結成一個需求發現和滿足、

2 一個問題發現和解決的過程,一個建筑生產的全過程是一個空間環境的求解過程,是一個建筑需求、業主目標、資源限制中需求平衡和共贏的過程。職業建筑師通過建筑實踐提供的建筑服務,而不僅僅是設計圖紙等文件,還包括整個設計,建筑過程的管理,最終為業主提供一個完整的環境解決方案。 3. 專業化的技術,職業化的精神,產業化的管理——建筑設計服務的方式從服務管理和營銷的角度來看,建筑設計本身就是一個典型的服務產品無形,單品生產,智力密集,技術適宜,過程管理,個性突出的工作,設計企業都是項目流程管理的企業和服務產品的供應商。如同產品生產和服務提供的其他企業和產業一樣,需要科學的組織和管理。而科學管理的核心是商業模式的標準化,程序化和可復制化,這是企業戰略規劃、組織架構、績效考評、研發拓展的基石和抓手。設計服務是一個典型客戶價值創造的流程,是一個有明確的輸入資源和輸出成果的特定工作;而管理就是一個連續產生新的非標準化操作規范和新的非程序性決策并不斷地把它們轉化為標準化操作和程序性決策的過程。設計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最終價值的創造就是通過流程的優化和再造而得以實現的。

因此,建筑設計是面向客戶的專業化技術、職業化精神、產業化管理、全程化過程的服務。設計是一個立足于現有資源條件下最適合,最優化的環境整體解決方案的推導、求解過程。

三、 我國建筑師職能體系的特點

1. 與國際通行的建筑師全程代理、全程服務不同,我國職業建筑師本應承

3 擔的建造活動的管理由建筑師、監理工程師、業主工程部來承擔,建筑師的服務僅限于設計階段的圖紙交付,建筑師沒有權利控制材料、質量、進度、造價,自然也無法控制整體的建筑質量,作為社會責任監管的政府規劃管理部門和質量檢查部門只負責建筑的最低限度的合格質量,監理工程師缺乏對設計的整體了解和學術支撐,缺乏為業主利益和設計實現的解釋、變更、監控的地位和能力,造成現場只能照圖施工,制度性的造成了建筑師在建造現場的缺位。由此,建筑師往往將建筑設計稱為“遺憾的藝術”建筑師的職業訓練和設計觀念也由此停留在圖紙設計和表面的形式上,對建筑的技術、材料、施工、管理等知識的缺乏成為中國建筑師的軟肋,也是中國建筑師和建筑設計在國際建筑師協會等國際組織中和國際競爭中缺乏話語權、缺乏競爭力、無法制定標準的一個重要原因。

2. 在我國由于職業建筑師在整個建造過程中的缺位和服務的片段化,造成建設市場中價格成為主要、甚至唯一的評價標準,嚴重阻礙了建筑施工、部分廠商、建筑設計行業對技術研發的關注和投入,造成整個行業的畸形運轉和巨大浪費。對于服務標準,我國目前還只是從設計深度和設計收費的角度對服務流程提出了一些外在的檢驗指標,而且僅涉及建筑設計環節,前期策劃和后期監督都未涉及,就不用說從服務質量本身的過程控制與管理的標準,也無法針對設計服務的產品無形、個性密集、單品生產、技術適宜、過程管理的特點進行有效的監控,更無從提高設計品質和促進產品創新。

3. 在我國職業建筑師并不能成為建筑設計服務市場的主體,由于我國規定從事建筑工程設計執業活動的建筑師是受聘并注冊于國內的一個具有

4 工程設計資質的單位,那么就形成了以設計院為基本單位來管理設計企業和建筑師,且由單位承擔經濟責任、個人承擔技術責任的捆綁形態,形成了多重主體和職責不清的局面。職業建筑師的獨立執業沒有得到社會和政府的廣泛承認,建筑師不是建筑設計服務市場的主體,不能承擔建造過程中公平、公正的第三者裁判和社會監督的職能,也不利于發揮建筑師職業的自律性和自主性。

四、 我國職業建筑師針對當下職能體系應采取何種態度

廣東低碳經濟發展現狀范文第6篇

廣東是中國的經濟大省、人口大省、旅游大省, 人均可支配收入位于全國前列, 對旅游的需求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而親子旅游作為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和家庭教育途徑, 越來越受到我省年輕家庭的青睞。但我省目前市面上的親子旅游產品, 更多的是在大眾旅游產品上打著“親子游”的旗號, 缺乏實質性的配套產品及服務設施, 與真正意義上的親子旅游產品相差甚遠。

一、廣東親子旅游產品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 親子游的組織形式

1. 在家庭結構上

有“一大一小”、“兩大一小”、“兩大兩小”、“一大多小”等組織形式, 但以“兩大一小”家庭結構為主。

2. 在出游方式上

一種是自駕游, 另一種是跟團游。廣東省特別是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家庭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小汽車, 所以以自駕游為主。

3. 在旅游范圍上

包括中短線游和長線游, 前者一般安排在周末, 后者一般安排在寒暑假。由于城際鐵路以及高鐵的普及, 廣東省親子游以周末的中短途旅游為主。

(二) 主要的親子旅游產品

從各大旅行社及其網站調查了解, 省內旅游線路主要集中在珠三角的人工主題公園, 如廣州及其周邊、深圳、珠海、順德等地的動植物園、主題游樂園、博物館等, 主要以交通便利、價格優惠為競爭優勢。

(三) 親子旅游產品存在的問題

1. 各類市場主體搶占市場、惡性競爭

面對親子游這個巨大市場, 傳統旅行社、旅游景區、培訓機構、游學機構、在線旅游機構、各種會員俱樂部等市場主體紛紛進入, 想從這個大蛋糕中分一杯羹。而國家相關部門并未對這些市場主體經營親子游產品提出更多的要求, 其結果就是各類市場主體為搶占市場、惡性競爭。

2. 產品缺乏針對性, 產品同質化嚴重

面對龐大的親子游市場, 眾商家急于求成, 在未做針對性的產品設計和創新的情況下, 大量推出親子旅游產品, 同質化問題嚴重, 目前市面上的親子旅游產品主要分為兩類:

一類是適合小孩子游玩的動植物園、游樂園、森林公園或類似樂8小鎮類的角色體驗主題園區, 內容主要為觀看動植物、爬山、戲水、果蔬采摘、燒烤等。

另一類是直接在原有觀光游產品上簡單加以包裝, 加入了一兩個親子主題元素, 然后貼上“親子游”的標簽進行銷售, 完全沒有針對親子游的特性重新設計有助于家長和孩子互動的內容, 與真正意義上的親子游相差甚遠。

3. 缺乏統一標準, 產品品質參差不齊

為了滿足家長的需要, 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相當多的親子旅游產品。但國家相關部門并沒有出臺專門針對親子游的產品標準, 一些旅游機構把凡是涉及孩子游玩的常規線路, 都貼上親子游的標簽, 有些機構只是對不同的傳統觀光產品進行調整組合, 并未針對親子群體進行產品設計與服務創新, 但卻打著親子游的旗號, 很多消費者真正消費產品的時候才發現上當。

4. 缺乏大型的、綜合性的親子旅游目的地

目前我省市面上的親子旅游產品, 多以一天或兩天的短線游為主, 主要行程是參觀動植物園、博物館, 游玩游樂園、森林公園等內容, 行程中的行、游、娛、購、食、住六要素分散, 整個行程下來, 游客要走很多個地方, 缺少旅游六要素齊全的大型的、綜合性的親子旅游目的地。

二、廣東親子旅游產品開發初探

(一) 增強服務理念, 創新親子旅游產品模式

“寓教于游”、“寓教于樂”是家長們對親子游的產品訴求, 目前省內的產品大多停留在傳統觀光層面, 難以滿足家長們的需要。高品質的親子旅游產品需要在線路設計、導游講解、互動體驗等方面下足功夫, 將文化、旅游、教育三方整合, 從而帶給孩子和家長們不一樣的旅游互動體驗。歐美發達國家的親子游產品, 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和參考:

1. 租賃模式——親子開心農場

歐美親子農業伴隨著休閑農業而產生, 起步較早, 目前己經進入發展的最高階段——租賃階段。租賃模式能為父母和孩子提供一起體驗農業生產、經營以及收獲過程的機會。廣東作為經濟大省, 大部分孩子在城市長大, 沒有體驗過農耕生活的樂趣, 在廣東省特別是珠江三角洲開設租賃農場模式, 具有很大的市場前景。

2. 鄉村博物館——歷史大課堂

鄉村博物館是城市人緬懷鄉村生活, 農村當地人追憶往昔生活的場所, 盛行于英國、德國、挪威、加拿大等眾多歐美國家。在珠三角選幾處交通便利、風景優美、具典型代表意義的村莊建鄉村博物館, 能吸引周邊城市的家長帶孩子前來參觀學習。對父母來說, 可以在這里回味歷史, 給孩子講授農村相關知識;對孩子來說, 可以了解不一樣的生活方式。

3. 鄉村娛樂模式

歐美親子農業中, 通過鄉土化的休閑體驗和趣味性的鄉村娛樂活動, 為消費者提供簡單、有趣的鄉村生活體驗。在廣東的鄉村, 也可根據當地特產設置原生態的互動體驗項目, 如:稻草人制作比賽、小豬賽跑比賽、親手喂食小兔子、牽牛吃草比賽、瓜果采摘比賽等, 讓家長和小朋友一起體驗與動物接觸的感覺和豐收的愉悅。

4. 農業創意節慶模式

在美國農業節慶中, 有南瓜節、草莓節、櫻桃節等創意節慶活動。如美國的草莓節包括草莓采摘品嘗、副產品加工制作、草莓小姐選舉等眾多娛樂項目。廣東特產資源豐富, 如湛江的菠蘿、韶關的三華李、茂名的荔枝、中山的龍眼等, 都可以舉行相應的創意節慶活動, 吸引周邊城市家長和孩子過來參與互動。

除此之外, 歐美發達國家還有森林幼兒園模式、融合發展模式等值得借鑒。廣東旅游企業應在借鑒學習的基礎上, 針對親子旅游產品的特性, 設計符合我省特色的、差異化的親子旅游產品。

(二) 細分年齡段產品

親子旅游產品要真正體現與教育成長相關, 應充分考慮滿足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差異化需求, 比如5歲以內的孩子更喜歡感知世界、6至12歲的孩子則偏愛體驗旅行等。針對以上特性, 對5歲以內的小孩, 行程不宜奔波, 以休閑度假為理想類型;5至10歲的孩子可由父母陪伴去海邊、草原、森林感受大自然, 增長知識;10歲以上的孩子可以由父母或爺爺奶奶等親人陪同去感受人文類景觀, 了解我省不同地方的豐富文化底蘊。

(三) 規范市場主體、統一產品標準

目前省內親子旅游市場主體多元, 產品標準缺失, 嚴重影響我省親子旅游產品的發展前景。為規范我省親子旅游產品發展, 應規范市場主體, 制定統一的產品標準, 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設計產品的時候, 要充分考慮不同年齡段的參與人員的需求, 食、住、行、游、購、娛等方面都要進行設計, 打造更多大型的、綜合性的親子旅游目的地。

(四) 做好親子游活動的安全工作

小孩年齡少, 自我保護意識較弱, 帶孩子出游, 無論是跟團還是自由行, 安全問題都必須高度重視。旅行社在設計旅游線路時, 要考慮安全因素, 設計安全系數高的項目, 選擇正規的旅游目的地。旅游目的地要針對孩子的特性, 不斷更新完善設施和服務體系。

在注重“寓教于游”、“寓教于樂”的當下, 我們看到家長們越來越關注安全和品質, 更看重融入文化、旅游、教育等多種元素的旅游方式。旅游企業應主動迎合旅游消費的新變化, 以需求為導向, 借鑒歐美發達國家的發展模式, 升級和創新產品和服務, 開發設計出更多符合我省家庭需求的“互動性”親子旅游產品。

摘要:本文以廣東為例, 在詳細分析親子旅游產品現狀和問題的基礎上, 提出廣東親子旅游產品開發的對策:增強服務理念, 創新親子旅游產品模式;細分年齡段產品;規范市場主體、統一產品標準;做好親子游活動的安全工作。

關鍵詞:親子游,租賃模式,鄉村博物館,鄉村娛樂模式,農業創意節慶模式

參考文獻

[1] 駢麗軍.我國親子旅游產品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 (中旬刊) , 2015 (3) .

上一篇:關愛空巢老人案例欣賞范文下一篇:供貨實施保障技術方案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