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三段六環節教學模式范文

2023-09-24

三段六環節教學模式范文第1篇

關鍵詞:三段六步,教學模式,語文課堂

“踏踏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工作,努力讓自己做到更好。”十幾年來,我一直這樣要求自己,也一直帶著這條我心中的座右銘,從事著教育教學工作。新一輪課程改革給我帶來了諸多機遇,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因為新課程標準無論在課程的功能、結構、內容、實施,還是評價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創新與突破。于是,新課改牽動著我去研究、去探索、去實踐。魏書生說:“教師是干什么的?是扛活的。”“扛活”意味著“服務”,說明教師是為學生服務的,同時,也為教與學找到了結合點,于是,我逐漸地更新了教學觀念,放下架子,樹立了服務的思想,把自己徹底變為“公仆”。近幾年來,在語文教學中,我一直踐行“三段六步”教學模式。實踐證明,“三段六步”教學模式是合作、探究、研究性學習于一體的優化組合模式,它能真正起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有效地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和效益。下面,我將就“三段六步”教學模式的應用過程談一下自己的初淺體會。

一、充分預習,是課堂教學的奠基石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打有準備之仗,才會贏得漂亮。學習也是如此,課前,我都會提出這樣的要求“請同學們做好新課的預習”。這個要求只是預習中具體的課前自主學習,首先,組織學生進行全冊教材大預習。其次,進行單元預習,讓學生了解每個單元的教學課時、知識點以及學習目標。最后,課前小預習。通過“三層次”的大預習的系統訓練,學生都養成了主動預習的好習慣,而且大部分學生不用老師指導,就能獨立預習,并通過預習形成技能和養成習慣。

二、激情導入,是課堂教學良好的開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學習興趣,自然會激起學習的熱情,所以對每節課導入,我都會花費一番心思,精心設計,去觸動學生學習的欲望。情境的創設,會讓學生感動,會撞擊他們的心靈,進而激發學生去了解,去目睹,這便極大地調動了學生求知的欲望,所以每節課良好的開端便是成功的開始。

三、自主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挖掘學生潛能

魏書生說:“如果上帝一手拿著真理,一手拿著尋找真理的能力,任選其一的話,我寧愿要找真理的能力。”這無疑說明了培養學習方法和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學中,我采用了這種方法。例如,我在講《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這一課時,我就大膽放手,把課堂的實踐空間完全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讀,去尋找讓自己感動的地方,再自悟感動的原因。有時我也被學生自己學習的能力所感動,這無疑也真誠地告誡我們每一位教師,相信孩子們吧!給他們一個支點,他們會撐起一片藍天。

四、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

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我及時引導學生合作探究,互動交流,要求學會的指導沒學會的。生生合作達成群體互動,體現團隊的力量。首先,合作學習要建立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由個體學習向群體合作發展;其次,要選好合作學習的時機,引導學生開展有意義的合作學習活動;再次,合作討論時要明確問題、內容等。絕不能把小組合作學習當作課堂教學的“調味品”或“商標”,應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意見。靈活運用教學機制,調整學習時間,這樣才能達到預期合作的效果。

五、“三段六步”教學模式在語文教學中的嘗試

在教學中我通常采用創設情景教學法,巧妙運用投影、圖片和多媒體等展示教學內容。具體步驟是首先激情導入、揭示課題、出示學習目標,然后讓學生圍繞學習目標進行自學探究,合作探究學習可在同桌間或小組間進行,完成學習目標,對疑難問題讓學生討論解決,最后自主測評,達到以測促學,以評促練的目的。例如,我在教學《烏鴉喝水》一課時,采用了下列程序進行教學:1.激趣引入,板書課題,揭示學習目標;2.指導學生圍繞學習目標和自學要求開展自學;3.學生自學、質疑,教師巡視,個別指導;4.檢查自學效果;5.通過檢測發現的傾向性問題,集中加以點撥、歸納總結;6.布置預習作業。

當然,實施“三段六步”課堂教學模式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堅持以學為本的原則,應根據學科的特點,靈活選擇教學方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重在實效。

六、“三段六步”教學模式的感悟與收獲

“三段六步”教學模式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第一,“三段六步”教學模式改變了以往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改變了學生整天處于被動的地位。第二,“三段六步”教學模式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第三、“三段六步”教學模式能大幅度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習能力的形成,極大地帶動激勵學生進步,提高了學生的自覺性。

通過學習、研究、實踐“三段六步”教學模式,課堂氣氛變得活躍了,師生關系和諧了,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其表現為:思考問題的學生多了、主動發言的學生多了、動筆練習和動手操作的學生多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養。教師則從講臺上走下來,與學生一起活動,一起討論,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引領者和促進者。學生主動預習、自主學習的習慣已初步養成,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式有了明顯轉變,課堂結構得到了優化,教學效果和效益有了明顯提高。

三段六環節教學模式范文第2篇

關鍵詞:教師培訓,混合式培訓,三段六環,模式設計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關鍵在教師;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培訓是有效途徑。在“國培計劃”的示范引領下,中國基礎教育進入大規模教師培訓時代,構建了“國家、省市、區縣、校本”四級教師培訓體系,形成了置換脫產研修、短期集中培訓、遠程網絡培訓、名師工作室、教師研修工作坊、校本研修基地、名校結對幫帶、教師教育創新實驗區等教師培訓模式。[1]與此同時,教師培訓針對性與實效性不足卻一直存在,整合培訓資源、優化培訓模式、提升培訓實效、促進實踐轉化成為各方期盼。在眾多教師培訓方式中,集中培訓和遠程培訓無疑是當前主流模式。為發揮兩者優勢,規避兩者不足,西南大學承擔教師培訓任務的相關機構設計了“三段六環”混合式教師培訓模式,并在諸多培訓項目中進行了實踐探索。

一、“三段六環”混合式教師培訓模式的整體設計

“三段六環”混合式教師培訓模式將培訓分為雙基地集中研修、網絡化團隊研修、校本化實踐研修三個階段,最大化整合面對面集中培訓與網絡在線學習的混合優勢,形成模塊學習與研討、名校觀摩與跟崗、在線學習與交流、任務驅動與完成、實踐應用與反思、成果提煉與展示環環相扣的教師培訓模式。

1.雙基地集中培訓:模塊學習與影子研修

雙基地集中培訓包括高校模塊化課程學習與基地學校影子研修兩個環節。模塊化課程學習按照由一線教師提出核心問題、核心問題生成培訓需求、培訓需求聚合課程模塊的思路,篩選培訓內容并確定課程體系。其中,中小學校長和管理者培訓主要包括學校規劃、管理策略、資源開發、環境創設等模塊,學科帶頭人和名師培訓主要包括課程開發、教學創新、教育科研、校本研修等模塊,青年和骨干教師主要包括課標領悟、教材分析、教學設計、班級管理、教學評價等模塊,體現針對不同對象分層設計、按需施訓原則。主題式模塊學習過程中,主要采用“講授、診斷”“參與、分享”“任務、合作”“體驗、實踐”等培訓方式,充分調動學員的學習積極性與內生動力。

影子研修環節中,根據學員特點選擇影子研修基地與指導教師,向名優校長、一線名師、骨干教師如影隨形地駐校研修。[4]在實施“綿陽市中學校長混合式高級研修班”項目過程中,我們組織學員到西南大學附屬中學、重慶市朝陽中學、重慶市兼善中學感悟名校校園文化,學習名校戰略規劃與日常管理,結合所在學校提交發展規劃與辦學理念設計。在實施“昆明市五華區‘51336教育人才培養計劃’研修班”時,我們將學員安排到西南大學附屬小學、重慶市北碚區朝陽小學,圍繞教材教案分析、課堂教學實踐、教育科研、校本研修等主題,以“集體備課、同課異構、同步研討”等方式,指導學員內化教育理念、外塑教學行為。

2.網絡化團隊研修:社區學習與任務驅動

網絡化團隊研修主要依托網絡研修社區,在專家引領下參訓學員進行小組協作學習和個體自主學習。根據不同項目目標與學員特點,結合西南大學已經開發的網絡資源平臺,本階段重在建立“個人空間—教師工作坊—研修社區”一體化的網絡研修體系。其中,個人空間除了個人信息與通知動態內容外,重在個人作業與反思日志。教師工作坊除了匯總班級學員信息外,重在搭建學員交流研討平臺。研修社區有學校社區和區域社區兩種類型,重在成果展示與資源分享。在網絡研修的管理方面,形成了“項目高校牽頭、送培單位協調、學科專家蹲點、研修小組互助、學員個體自主”的管理模式。

任務驅動與完成環節主要選取各領域經典案例,借鑒當前“翻轉課堂”模式,讓學員在規定時間內自主瀏覽視頻資源,然后運用空中課堂、集中答疑、虛擬論壇、個人主頁、短信平臺等交流方式,引導學員圍繞視頻內容進行深度互動。如“深圳市龍崗區中小學教研組長高級研修班”就包括教學資源開發、課程資源開發、教師工作坊建設、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整合、校本教研的組織與實施等模塊,“重慶北部新區中小學教學業務骨干教師研修”主要包括名師授課實錄、班級管理案例、團隊研修案例、有效教學設計、小課題研究等模塊,引導學員先自學后研討,研討后形成日志并分享。本階段研修任務完成后,要求學員提交物化研修成果并進行視頻答辯。

3.校本化實踐研修:實踐運用與成果提煉

校本化實踐研修包括以行動研究為主要載體的實踐應用與反思,以及成果提煉和區域性成果展示兩個環節。行動研究按照“問題—計劃—行動—反思”模式,結合集中研修和網絡研修所學,管理人員進行以學校創新發展為重點的改革探索,一線名師進行以課題研究為重點的個性研修,青年教師進行以課例研究為重點的校本實踐。此階段還通過開展個性化咨詢服務、片區校本教研、區域教師論壇、校際交流互訪、專家巡回指導等研修活動,引導學員按“差異分組、同區交流、區域聯動、任務驅動”原則,深度卷入團隊研修,形成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成果提煉按照目標導向原則,明確不同對象學員最終成果?!爸貞c北部新區中小學教學業務骨干教師研修”規定了學員最終需要完成的“五個一”成果,即“撰寫一個課堂教學觀察報告、打磨一份高水平教案、奉獻一堂優質公開課、發表一篇高質量論文、策劃一次教研活動”?!班嵵菔朽崠|新區校級行政干部高級研修班”則針對學員特點提出了“六公開”的成果要求,即“公開制訂一份學校規劃、公開提交一個管理案例、公開發表一篇經驗報道、公開主持一次學術講座、公開申報一項研究課題、公開組織一次研修活動”,督促學員將所學運用于教育教學具體實踐。

“三段六環”混合式教師培訓模式在環節安排上并非封閉孤立,而是前后貫通互為印證的。各環節的內容安排既是對前階段學習的強化回應,同時又不斷修正之前研修中的薄弱環節,最終形成“提升專業素養—拓展延伸學習—推進實踐運用—收獲研修成果”的一體化研修體系(如圖1所示)。

二、“三段六環”混合式教師培訓模式的保障體系

作為混合式教師培訓牽頭單位,西南大學網絡與繼續教育學院秉持“政策支持為先導、機制創新為保障、資源建設為基礎、專家隊伍為支撐、資源整合為突破”的思路,著力強化項目實施保障能力建設。

1.“五方互動”多元化管理主體

西南大學網絡與繼續教育學院是學校開展成人高等教育、自考助學、現代遠程教育、非學歷培訓、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及國家職業資格鑒定考試等工作歸口管理的直屬單位,賦予了整合西南大學校內各辦學學院資源,聯合校外教師專業發展實踐基地,全力推進“三段六環”混合式教師培訓的政策保障。各項目實施過程中,構建了教育行政部門、高校培訓單位、地方教科研機構、各級各類中小學校、參訓學員個體“五方互動”的多元化管理體系,激發學員、專家、基層學校、高校等各方創造性,依托完善的整體協商、自我管理、過程監控和考核評價制度,搭建權責明晰、協同配合、優勢互補的管理主體,保障“三段六環”混合式教師培訓順利實施。

2.“三線十類”差異化專家團隊

按照地域、專長、崗位差異化原則,組建各培訓項目專家團隊。一是依托西南大學教育學、心理學學科優勢,組建包括通識教育專家、學科教育專家、教育心理專家在內的高校導師團隊,團隊囊括了相關學科70余名高校專家,其中包括4位“國培計劃”課程資源專家委員會成員,21位“國培計劃”專家庫成員。二是依托廣泛的實踐基地和協同網絡,組建包括教育行政官員、名優學校校長、一線教研員、一線教學名師在內的一線導師團隊,團隊成員中有80余位特級教師或研究員,對參訓學員提供教學服務與專業指導。三是組建了包括輔導教師、項目管理、技術支持在內的網絡輔導團隊,基本建成了覆蓋義務教育階段全學科全學段的26個學科培訓專家團隊。

3.“四位一體”優質化課程資源

建設了包括紙質出版物、數字視頻資源、專家個體資源、現場生成資源“四位一體”的課程資源體系。其中,組織高校專家、教科研機構教研員、中小學一線名師開發了基礎教育階段30余門學科980門課程,總學時達到3 000余,其中參照“慕課”方式建設的課程已有110門。所有數字視頻資源均由相關首席專家主導的學科團隊設計制作,學習界面配有互動討論、自測練習、下載更新、延伸學習等欄目與功能。依托西南大學“含弘在線”課程建設,將著力建設一批高質量的在線學習課程,三年內計劃再制作200門融合“慕課”元素的課程,探索“慕課”教學模式、教學管理、質量監控、課程考核、資源開發新模式。

4.“內外結合”互補化實踐基地

按照“基于雙方自愿、突破傳統框架、拓展學員視野、實現優勢互補”原則,建設“三段六環”混合式教師培訓實踐基地。實踐基地包括重慶市南開中學、西南大學附屬中學、重慶人民小學、重慶市北碚區職業教育中心、重慶市巴蜀幼兒園等基層學校,中國教科院、重慶市教科院、重慶市評估院等教科研機構,西部教育促進會、上海方略教育、飛駛特人力資源公司等教育行業機構,毆鵬集團、重慶出版集團、重慶報業集團等教育相關企事業單位,初步建立起扎根重慶、輻射西南、面向全國的區域協同網絡和實踐基地,不僅為學員提供了高質量觀摩實踐學習場所,也為培訓提供現場案例。作為當前主要實踐基地的中小學校,則涵蓋了中小學、學前、特教、中職等不同類型。

5.“點面立體”交互式學習平臺

基于現代遠程教育思想,西南大學開發了具備“慕課”、微課等先進教育手段的最新一代“點面立體”交互式學習平臺,該平臺由學習平臺、資源平臺和管理平臺三部分組成,分別滿足不同角色人員(學員、輔導老師、管理員和專家)的學習、輔導和管理等需求。這種社會化交互式平臺整合多種社交網絡工具和多種形式的數字化資源,基于關聯主義學習理論和建構主義教育理論,依托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遵循學習者為中心的設計理念,實現了“點(個人空間)—線(教師工作坊)—面(區域研修社區)”的立體化網絡,支持學員開展協作學習、競爭學習、泛在學習,實現了從傳統網絡教育(紙質教材搬家)到現代網絡教育(社會化學習)的飛躍,為開展網絡化團隊研修提供了平臺基礎。

三、“三段六環”混合式教師培訓模式的實踐運行

“三段六環”混合式教師培訓模式,在實踐中以區域、學校和教師發展需求為導向,以“教師專業發展標準”和《“國培計劃”課程標準》為指南,以統籌規劃、整合資源、創新模式、強化監控為思路,著力提升教師培訓質量效益(見圖2)。

1.項目定位:發展性理念引領項目實施

西南大學秉持“竭誠為基礎教育服務”理念,將承擔的培訓項目定位為推動教育發展、激發教師動力。一是使命驅動的共生式培訓?;诖蛟臁皩W前教育、中小學、中職教育”三支隊伍的使命擔當,追求“區域教育整體發展、城鄉學校內涵發展和教師個體專業發展”三大成果。二是需求導向的訂單式培訓。根據培訓對象崗位特點和專業發展水平,通過問卷調查、電話訪談等方式,讓培訓安排符合受訓方需求。三是資源整合的立體化培訓。除了整合西南大學等高校資源外,充分利用已建立的教科研機構和中小學校合作網絡,讓參訓學員既能走進高校感受學科前沿成果,又能貼近基層領悟教育發展脈搏。四是著眼常態的內驅式培訓。教師專業成長的關鍵在于激發主體的發展內驅力,為此我們在研修活動各環節均盡力突出學員主體,重視培訓中生成性資源的挖掘與利用,激發學員的研修熱情。

2.項目運行:模式化操作確保有序推進

按照“目標分類細化、研修體現差異、管理保障跟進、質量評估導向”原則,推進項目啟動、項目設計、項目實施、項目評價諸環節規范化運行。項目啟動環節主要任務是明確合作意向、確立項目主題。我們在分析區域、學校和教師三方需求基礎上,聚焦當前學校內涵發展和教師專業發展中的突出問題,突破現有教師培訓中的薄弱環節,高起點、低落點、聚焦點、掃盲點“四點并舉”確定培訓主題。項目設計環節主要是對培訓過程中人、事、財、物等要素的統籌安排,由于“三段六環”混合式教師培訓持續時間長,需要整體規劃集中培訓、影子研修、網絡研修、校本實踐、成果展示等諸多環節,確保各項研修活動有序開展且互為促進。項目實施環節就是要確保各項研修任務順利推進,主要從完善組織機構、明確責任劃分、后勤保障跟進、暢通溝通渠道、落實獎懲措施等方面加強。最后是項目評價環節,包括對參訓學員的學業評價以及對項目實施的綜合性評價。學員評價力求建立過程性評價、終結性評價和項目后表現性評價“三位一體”的評價體系[5],項目綜合性評價則與項目控制系統協同發揮作用。

3.項目監控:制度性設計監督項目運行

項目監控主要包括項目實施的過程跟蹤和預期目標的達成考核。一是方案執行度。比照簽訂項目協議時擬定的研修方案,從課程內容、指導專家、活動安排、時間變更等方面,考察項目實施過程中對原方案的執行情況。二是經費規范度。評估項目經費統一管理、獨立核算、??顚S们闆r,建立面向結果的追蹤問效機制。三是學員滿意度。分散在三個階段和項目結束時,主要圍繞課程內容、專家指導、活動安排、研修收獲等要素展開。四是成果產出度。既包括研修活動是否實現了“區域教育整體發展、城鄉學校內涵發展和教師個體專業發展”的終極考察,也包括評估項目本身是否產生示范效應,以及項目參訓學員培訓期間產出的學術論文、教學設計、優秀課例等物化成果。

參考文獻

[1]王正青.國外促進城鄉學校師資均衡配置的政策與舉措[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5(1):105-108.

[2]孔維宏.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的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1(5):65-68.

[3]何克抗.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展[J].中國電化教育,2004(3):5-10.

[4]李源田,王正青.“四階段”教師培訓模式設計與實踐[J].中國教育學刊,2012(1):71-75.

三段六環節教學模式范文第3篇

一、在有價值的“六環節”學術沙龍中提升素養

課例研究是校本教研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它立足于教學實踐, 能有效地解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面臨的問題與困惑。在每周的教研活動中, 教師們都開展集體討論與交流, 各備課組成員將自己深入鉆研教材的研究心得、設計過程以及設計理念做詳細的介紹, 在此基礎上, 成員們各抒己見, 共同研討。在交流中, 教師之間知識得到了碰撞, 思想得到了升華, 教學能力得到了提升。隨著活動的不斷深入, 教師們漸漸明白:教研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研究一節課, 不僅僅是為了聽課、評課, 教研的目的是為了使教師的備課更加規范, 教學更加有效。另外, 通過這樣的教研活動可以不斷地強化團隊精神, 深化團隊研究的力量, 提高教研的時效性。并且在研討的過程中, 教師也逐步學會了處理集體備課和個體備課兩者之間的關系:集體備課時要在文本解讀、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等問題上達成共識, 個體備課是在這種共識的基礎上再按照自己的風格, 發揮自己的強項, 形成個性化的教學設計。在一定意義上講, “六環節”教研模式正是在這種集思廣益、群策群力中找準的一條合理、有創新、可操作的教學路徑。

通過幾個月的實踐, 尤其是在中高年級, 不斷涌現出了許多優秀的課例和閃爍著智慧火花的教學感想。探究“六環節”教學模式已經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的生命力所在。在沙龍活動中, 教師們圍坐在一起, 靜靜地聆聽, 不停地記錄, 眉宇的緊舒不經意間流露出思想的火花, 有效地實現了學科素養的高效生成。正如“六環節”教研模式倡導主動參與一樣, 每次沙龍研討中, 教師們的參與互動意識都很強, 不僅反思別人, 而且也反思自己, 把自己與集體緊密聯系在一起, 與集體共同發展, 共同進步。同時, 積極學習、吸取教育專家提出的思想和觀點, 并能與專家形成暢通的交流平臺, 在與教育專家的對話中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問。在大量的思想的碰撞中生成了許多富有探究價值的話題并展開集體討論, 整個教研過程充溢著“思想與思想的交流”, 使教師們在交流中不斷修正自我, 在辯論中不斷提高學識。

二、在有反思的“六環節”專題研討中激發熱情

英國學者洛克說:“反思是人對獲得觀念的心靈反觀自照。”葉瀾教授說:“一個人寫一輩子的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 如果一位教師寫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教師的經驗好比寶庫, 開啟的鑰匙就是反思。反思是聯系教師先前的教學經驗與今后的教學行為之間的橋梁。反思能體現生命的價值, 也是教學發展的靈魂。教學中的任何疑難都可成為反思的對象, 對教學中任何困惑的思考都有可能成為教學智慧產生的源泉, 對教學中關鍵性問題的不斷追求探索都可以增進教師的反思能力。

通過教學反思, 教師們能在實踐中進一步優化自己的素質, 克服自己的不足;通過教學反思, 教師能總結經驗得失, 才會擁有自身獨特而鮮明的教學風格;通過教學反思, 教師才會打破思維定勢, 進行創造性教學, 形成獨特的教學理念;通過教學反思, 教師才會進步得更快, 成長得更快。因此, 我們倡導教師在教案中增添“教學反思”新頁, 也作為教學常規檢查的重要內容。在教學反思中, 教師們可以記錄該節課的閃光點有哪些, 教學過程中有哪些新的發現或發生了哪些值得回味和考究的事情, 學生學習情況和學習狀態如何, 教學效果是否與自己預想的結果相吻合, 該節課的不足以及需要改進的方面等等。此外, 教師還可以通過詢問學生記錄下他們的評教意見等。只有持之以恒, 每位教師專業知識才會更加扎實, 課堂教學也才能更加生動、科學。

教師的每一節課, 都詮釋著自己對“六環節”教學模式的理解。教師們通過反思、議課等活動開始關注并研究目標設計, 從而更科學地判定一節課的目標達成情況。我們聘請的專家在跟蹤教研活動過程中還引導教師們通過各種課例、課堂實錄研究探討, 從不同維度、不同觀察視角, 觀察課堂中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 從而深刻地意識到對教學目標有效設計的重要性。

三、在有理念的“六環節”主題賽課中達成高效

“六環節”教學模式說到底, 就是要求教師在每一個教學環節都要真正體現出以學生為本的育人理念。做到在每一節課堂上, 都要有學生的有效參與, 臺上臺下, 小組合作, 交流展示, 活躍著學生富有靈性的思維, 活動著學生富有靈性的身影。有一句話說得好, 認真只能把事情做對, 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我們經常開展“六環節”磨課, 由一名教師上課, 同組其他教師進行課堂捉蟲, 發現問題, 進行修改, 采取相應措施, 再由另一名教師上同一節課。

例如, 在教學《梯形的面積》一課時, 教師先開展課前檢測, 查找學生存在的問題, 確認學生知識的儲備情況。然后, 由年級組教師共同確立教學目標, 設計核心問題, 教師再根據核心問題設計并做了一節年級組觀摩課, 觀摩后進行了后測、后測分析, 由團隊教師在一起重新審定核心問題, 并就新的核心問題, 進行新的教學設計, 再由一位教師上研究跟進課。這樣的有主題、有理念的賽課, 無疑對于每一位教師, 都是一次從外到內的洗禮, 有效地促成了高效課堂的達成。

三段六環節教學模式范文第4篇

但是, 我們也常常在課堂上看到這樣的情況:組內交流“假熱鬧”, 亂成一鍋粥, 看似激烈卻無實效;學生競相展示, 爭論激烈, 觀點尖銳, 互不讓, 老師無所適從……這些現象造成交流展示的效益不好, 流于形式, 學生無法真正獲得體驗, 達不到交流展示的目的。

一、必須強化小組合作

展示交流主要是在學習小組之間進行的, 小組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學習小組不是一個簡單的學生組合, 而是在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的精心組織和指導下, 本著面向全體學生自主管理、合作學習、資源共享、展示自我的團隊組織。在每一個學習小組中, 學生都處在一種民主、開放、和諧的學習環境中, 通過和同伴的交流與協作, 不斷增長知識、提升能力, 不斷增強群體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 養成健全人格。通過學習小組, 把每一個學生連接起來, 讓個人和集體融合在一起, 人人成為中心, 并形成“人人為我, 我為人人”的良好氛圍, 讓學生從傳統課堂上單純的記知識、背答案, 轉變為自主思考、相互交流, 共同探討, 解決問題。這是一個充滿思維碰撞、觀點交換、思想借鑒的過程, 把解決問題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在此過程中, 學生收獲的是合作探究的體驗、集思廣益的經驗和方法, 以及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 必須強化小組合作, 形成有效的聚焦, 才能保證課堂交流展示有實效。

首先, 要關注小組內部的活動。在交流展示之前, 老師要時刻關注各個學習小組的活動情況, 要讓各個小組作好充分的準備。要求各小組成員分工明確, 協調有序, 防止個人游離于活動之外。要讓小組的每一個成員都積極行動起來, 在小組長的有效組織下, 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

第二, 要加強小組內部的交流。各個小組的每一個成員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 都會對所學內容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認識, 要讓他們暢所欲言, 各抒己見, 思想碰撞, 形成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這種成果既有各個成員的個體差異, 又有小組集體的共性特色。組內交流一定要有共同的目標, 以此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 實現共享和互補。我們不時看到這樣的情形:有時, 兩三學生同時搶著發言, 你說你的, 我說我的, 誰也不聽誰的;有時, 一個小組就一個學生在發言, 其他人心不在焉的坐著, 像“陪讀”一樣, 一言不發;有時, 小組的每一個人相互盯著, 都不發言, 或者閑聊, 說一些與所學內容毫無關聯的話題。出現這樣的情況, 將會使交流展示徹底失敗。

實際上, 小組內的討論交流也是一種“展示”, 與小組間的“展示”相對而言, 可以稱為“小展示”。這個展示過程, 從某種意義說, 更具有實效意義。因為這個“小展示”過程, 不僅是小組成員展示個體的自學成果, 更多的暴露問題, 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 學生的思維激烈碰撞, 有利于學生學習知識形成能力。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 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問題, 而且, 有些問題憑自身力量難以解決, 那么, 在小組討論交流中有些問題就能借助同伴的力量在共同探究中解決。如果在這個“群學”過程中依然解決不了, 老師可以根據小展示中暴露出來的共性問題, 有效地組織小組間的“大展示”, 以提高“大展示”的實效性和針對性。這樣的學習過程比教師想當然的講授更能夠對癥下藥解決學生學習遇到的問題。

第三, 要強調展示過程的有序。要讓學生學會傾聽, 在他人展示時, 不要隨意插話, 打斷展示。這個“有序”要求各個小組在老師的“調控”下, 既有主動展示, 也有“指定”展示, 防止出現交流展示的“專業隊”, 總是那么一兩個表現突出的小組“專業”展示, 其他小組樂于作“觀眾”。同時, 發言既不能爭搶, 也不能啞場。不但要給每個學習小組交流展示的機會, 而且要給各小組的每一個成員展示的機會。各小組的“發言人”要輪換, 不能只是那么一兩個“熟面孔”, 更不能有“專業發言人”。

二、必須重視自主學習

交流展示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動、反饋、提高的過程, 目的是碰撞思維、質疑辨析, 形成更新更好的思想和方法。交流展示是否有效, 并不是看展示內容是否完成或形式是否新穎, 而是看學生是否得到學習或提高。要達到這個目的, 交流展示必須在合作學習的基礎上進行。而合作學習的前提是個體先行, 即合作學習前必須先進行自主學習, 有了深度的思考再進行合作交流。要學生自主走進教材, 通過自學發現問題。自學是一個思考的過程, 沒有思考, 就不能發現問題, 討論與合作就沒有意義。在老師的鼓勵和引導下, 一些學生能夠提出老師意想不到的問題, 甚至敢于向教材挑戰, 這些問題反過來也促進了老師的思考。所以, 在交流展示之前, 必須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

三、必須及時評價激勵

評價是保進一個學生發展的重要手段和環節, 對促進課堂交流展示有著積極的作用。評價的目的是激勵人, 調動人, 促進人, 一個評價使用好了, 能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引導他們積極參與交流展示。通過評價激勵, 讓學生永遠充滿亢奮的激情, 在交流展示中充滿活力。

摘要:交流展示是“三段六步”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中“展示點評”階段的重要環節, 對真正實現課堂高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克服目前課堂交流展示中出現的弊端, 真正發揮課堂交流展示的效果, 必須強化小組合作, 必須重視自主學習, 必須及時評價激勵, 從而使常態化的交流展示在變化中充滿活力。

三段六環節教學模式范文第5篇

在學習實踐中, 我把“學案”單純地理解為“預習案”, 即自學提綱, 也就是六環節中的第一環節“自學質疑”;課堂教學只是執行“六環節”中的2-5環節, 即在課堂教學中實行杜朗口的教學模式;“鞏固案”, 我理解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自我評價, 也就是六環節中的第六環“遷移應用”.經過近兩年的實踐, 嘗到了不少甜頭, 下面是我在這期間的一些做法和心得, 寫出來與大家共勉.

一、學案設計要生活化和情趣化———感悟數學學習的必要性

在實踐三案六環節的前期 (甚至現在仍有教師) , 大家認為學案就是寫幾個簡單的小問題, 對數學學科就是寫幾個題目讓學生做一做.其實, 這只是體現了學案的一個特點, 即“基礎練習是學案的著力點”, 還有三個方面, 我們還沒有做好, 分別是:問題探究是學案的關鍵;知識整理是學案的重點;閱讀思考是學案的特色.在實際的教學中, 在學習、實踐的基礎上, 我認為學案的設計除了要體現上述的四個特點之外, 還應該體現生活化和情趣化, 以能實現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內驅力.

例如:在教學新課標蘇科版《數學》 (八上) 《4.2位置的變化》時, 我這樣設計了學案:

現實生活中, 人們既關心事物的數量關系, 也關心事物的位置關系, 如行駛中的車輛、飛行中的火箭、航行中的輪船、移動中的臺風等等的位置變化.那么, 在實際生活中, 人們是如何表示物體的位置關系的呢?作為學生的你, 知道多少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4.2節, 學習《位置的變化》.

1.每天我們都要離開家到學校, 你能說說你的位置變化情況嗎?

2.在課堂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 你能描述一下你的位置, 讓其他人能準確地找到你嗎?

3.自學課本第120—121頁內容并思考:

(1) 航行在茫茫大海上的海軍艦船是如何向基地隨時報告其準確位置的? (2) 氣象部門是如何描述臺風的位置變化的? (3) 通過以上學習你學到了什么本領?請試試, 完成教材第153頁的練習.

在明天的課堂上, 老師和同學們希望能看到你的學習風采.加油!

這樣的學案設計, 從學生的生活入手, 即能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的思想, 也能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的必要性;即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也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即能讓學生有興趣參與到學案的學習中, 也能實踐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通過實踐, 我的數學課堂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提高, 課堂效果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教學成績有了長足地發展.

當然, 學案的設計還必須使學生意識到:“要解決教師設計的問題不看書不行, 看書不看詳細也不行, 光看書不思考不行, 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讓學生真正從教師設計的問題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學會看書, 學會自學”.也只有這樣, 學案設計才是有效的.

二、教案設計要把課堂空間留給學生———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我的數學課堂中, 主要環節有:學生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精講點撥、矯正反饋 (知識詮釋和應用) , 對于這四個環節, 我也沒有明顯地劃塊, 整個課堂教學是以學案為路線圖呈現的, 即以學生的“自主交流”為主線, 合作探究、精講點撥、矯正反饋貫穿始終, 把課堂空間盡可能都留給學生.

下面結合我在教學新課標蘇科版《數學》 (八上) 《4.3直角坐標系》第3課時設計與反思來說說我的“教案”是如何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

【教案設計】

(一) 結合學案, 學生分小組合作學習. (10分鐘左右)

(二) 依學案, 學生進行學習成果交流展示 (30分鐘左右)

1. 完成學案第一題:教師打出教材的圖片

師:如果你是一名導游, 你將如何向我和你的同學介紹圖上各景點的具體位置呢?

生:學生以個人或小組代表的形式上臺展示學習成果

師:在這么多方法中, 誰的解說最簡明、最精確、最容易讓我們一聽就能知道是什么景點呢?

學生在比較中發現:運用剛學過的直角坐標系的方法好.

師:既然大家都認為建立直角坐標系好, 那你們動手試一試, 看你是如何建立的?

生操作, 表述方法, 形成能力.

設計意圖:此環節中學生有兩次數學活動過程.首先, 學生通過發散思維想出解說方法并表述, 力求方法的多樣性, 通過比較解說方法的繁、簡和準確度, 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建立直角坐標系是最簡明和最能準確表明位置的方法, 從而明白建立直角坐標系的必要性和優越性, 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做數學”, 感染學生的情感和動機,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就如何建立直角坐標系再次讓學生進行創新思維, 感受建立方法的多樣性, 初步形成能力.并讓學生懂得:建立的直角坐標系不同, 同一點的位置也是不同的.

2. 完成學案第二題

師:通過上面的學習, 同學們由前面根據直角坐標系找點、表示點, 已到了可以自己建立直角坐標系來解決實際問題了, 這是一個進步, 是值得高興的事, 下面讓我們繼續迎難而上, 看看誰 (哪個小組) 表現得更出色.

教師揭示下列問題和圖片:

電視機廠通過電腦控制機械手, 把各種元器件準確地插入線路板上的孔眼中, 如果你是一名工程師, 你會如何編設程序向機械手發出工作指令, 讓它把元器件準確地插入相應的電板的孔中呢?

師:請有想法的同學或小組代表一一展示一下.

生上臺展示、有說用語音控制的, 等等, 最后根據目前的實際情況, 得出:建直角坐標系的方法最好.

師:既然大家都認為建立直角坐標系好, 那動手試一試, 如何建立這個坐標系?

生操作, 板書各自的設計, 并進行交流.使學生進一步明白:建立直角坐標系的方法不是唯一的, 是多樣性的, 在不同的坐標系中, 相同的點的坐標是不同的;建立怎樣的坐標系的原則是:能最簡明地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在這個探究活動中, 學生建立直角坐標系的活動是一個開放型思維過程, 旨在訓練學生建立直角坐標系的能力的同時,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再一次明白:建立方法的多樣性.這是一個定“性”而不定量的活動, 即:只要求學生能建立直角坐標系就行, 而不必考慮點A、點B的坐標是什么.同時, 通過對直角坐標系中點的坐標表示方法的繁、簡的比較, 讓學生明白:要建立最好的、有利于簡捷解決問題的直角坐標系.

3. 完成學案第三題

師:通過剛才兩個問題的解答, 我們發現在實際生活中是離不開數學知識的, 通過剛才大家的表現, 也讓我看到了同學們的智慧和潛能, 看到了祖國的希望, 真是好樣的.讓我們再接再厲, 繼續做數學.

揭示學案第三題:已知正方形ABCD的邊長是4.建立適當的直角坐標系, 寫出各頂點的坐標.

學生上黑板展示各自的方法.

師:大家展示了好多種方法, 你認為誰建立的直角坐標系最容易表示這四個點的坐標?

學生討論后評出最佳方案, 老師給予表揚, 并引導學生明白:解決問題的方法很多, 更重要的是要尋找最簡捷的方法.

設計意圖此環節中學生有兩次數學活動, 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建立直角坐標系的適用性.在建立直角坐標系表示正方形四個頂點的活動中, 給學生一定的時間, 盡可能讓每名學生都得到訓練.通過學生展示的成果, 讓學生感受成功;通過點坐標的表示, 讓學生發現難、易, 從而選擇最佳方案.在充分思維的基礎上, 再趁熱打鐵:讓學生建立直角坐標系表示正三角形的三個頂點坐標, 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能力.

(三) 課堂學習反饋 (5分鐘左右)

學生根據本節課的學習進行反思和心得交流, 為以后的學習總結經驗和不足, 體驗數學學習的成功感, 認識數學學習的必要性.

這樣的教案設計, 營造了交流展示的氛圍、手段和方法, 提供了互動探究的材料和支持, 突出了精講點撥的內容、方法, 事例、解題思路、知識建構與完善等內容, 實現了新課標理念下的三維目標培養.也只有這樣的教案設計, 才能充分體現學生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習的主人, 更能充分體現了“學與教”的關系, 而非“教與學”的關系.

記得孫朝仁老師說過:“一堂好課, 必須具備兩個基本的特征:一是要能夠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間, 創設適合學生發展的寬松的學習氛圍.課堂上不能只看到教師的聰明才智, 更要看到學生的聰明才智;二是課堂教學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 更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 如學生的參與度、學習的自信心培養、合作交流意識的形成、獨立思維習慣的養成等.”我想:我的課堂教學雖然離孫主任所說的還有距離, 但我沒有放棄, 我正在信心百倍地實踐著.

三、鞏固案設計要體現個性化———提高學生詮釋、應用能力

在實際教學中, 我對于鞏固案的理解就是六環節中的“遷移應用”, 通俗地理解就是“課后作業”.但是對于這樣的“作業”布置, 我也是用心的, 不是隨便地找幾個題目給學生就算了.例如, 在教學蘇科版八上《4.3直角坐標系》第3課時, 我的鞏固案是這樣設計的:

1.今天我們嘗試用建立直角坐標系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你對自己的表現感到滿意嗎?分析一下原因, 在自己的成長日記中寫一寫.

2.讓我們再次體驗一下直角坐標系的神奇吧:已知等邊三角形ABC的邊長為2, 請建立適當的直角坐標系, 寫出各頂點的坐標.你能有多少種方法呢?其中最好的是哪一種呢?把你的心得寫一寫.

3.在實際生活中, 除了用直角坐標系來描述物體的位置以外, 還有一些方法, 你想比別人多學一點嗎?那就看看教材P165-166的《相關鏈接》, 你一定會有所收獲.

這樣的鞏固案設計達成了以下目標:知識網絡的重建與完善;針對性強的精選習題與練習;聯系實際或實踐性的問題與作業;個性化的收獲與體驗;提高探究創新能力, 提高學習效率.

這是我們教師在設計鞏固案時必須努力做到的, 也只有這樣, 才能使我們的三案設計達到整體的效果, 實現預設的目標.

在運用“三案六環節”教學模式時, 我們要突出三案編寫的整體化原則、問題化原則、參與化原則、方法化原則、層次化原則;同時, 我們還必須化解兩個傾向:一是“模”而不“化”, 一“化”就“僵”.實施教學模式, 但不能“唯模式論”, 即反對“照搬”模式, 反對“僵化”的模式.二是“模”而不“統”, 一“統”就“死”.教學模式的源泉存在于教學實踐經驗之中.教學模式是在教學理論支撐下, 對教學實踐方式高度提煉而概括化的抽象.教學模式一經形成, 其基本結構是相對穩定的但教學模式不是凝固不變的, 教學模式≠教學公式, 任何一個教學模式都是一個開放的和不斷更新的動態系統.

總之, “三案·六環節”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改變了教與學的方式, 除第四環節精講點撥需要教師“適當”點撥外, 其余環節都是學生在做、在思考, 放手讓學生去學習、去展示, 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體現了以學定教, 教室變成了真正的“學堂”, 實現以“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近一年的實踐中我充分感受到了這一點, 這不由得又想起了實施新課改之初劉堅老師的話:

新課程的追求:使每一名學生成功, 使每一位教師成功, 使每一所學校成功.推進新課程, 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

摘要:本文作者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 圍繞三案的編寫如何能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突出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談了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關鍵詞:三案六環節,以生為本,自主學習,生活化,情趣化,個性化

參考文獻

三段六環節教學模式范文第6篇

一、“三單·六環節”教學模式

所謂“三單”,即預習單、活動單、檢測單。“六環節”是指輔助定向、自學檢測、質疑釋疑、活動探究、精講點撥、反饋提升。以《化學1》為例來介紹“三單·六環節”教學模式。

1.“輔助定向”環節就是亮出本堂課的學習目標,出示自學指導內容。一上課,我跟學生一起學習了預習單中有關于“含硫化合物的性質和應用”的課程標準。其學習目標為:(1)了解二氧化硫與水的反應、與氧氣的反應。(2)了解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與次氯酸漂白作用的區別。(3)了解SO2的來源,酸雨的危害及防治。由于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為了兼顧到其他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的需求,我還另外加了彈性學習要求。

2.“自學檢測”環節指導學生根據預習單上的自學指導內容進行緊張、有序地自學,并進行自測自學成果。學生在獲知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后進行緊張的自學,閱讀書上的相關內容,動手做實驗,觀察實驗現象,根據實驗現象思考并解決活動單上列出的問題。在此期間,我在教室里巡視,觀察學生自學情況。在進行檢測階段時,我選了兩名化學學習基礎不是很好的學生上黑板寫出他們的答案。

3.“質疑釋疑”環節就是師生共同解決預習單中出現的疑問。學生根據自學過程中尚未解決的疑問和產生的新疑問拿出來跟小組同學探討交流,共同解決疑問。在課堂上,學生就提出“為什么二氧化硫不與氯化鋇溶液反應?”“過氧化氫溶液后加進去的,為什么先于二氧化硫反應的產物再與氯化鋇反應?”這些問題先放在小組內討論,由學生內部解決,解決不了的。教師應在旁邊點撥一下,引導學生自己找到答案。在討論結束后,小組派代表介紹小組學習成果,總結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危害、來源,以及防治。

4.“活動探究”環節就是將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以問題為核心來設計活動單,以任務驅動來開始,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等活動嘗試解決問題。在本堂課上,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是教學的重點。因此,我根據二氧化硫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氧化性、還原性和漂白性,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探究。

有下列藥品: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品紅溶液、二氧化硫水溶液、氫硫酸、溴水。我請學生根據所提供的實驗藥品設計實驗驗證二氧化硫的還原性。

5.“精講點撥”環節就是教師針對“活動探究”環節中學生存在的疑難問題進行精講點撥,要注重剖析知識要點,分析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突出解決微調的思維方法和思維過程,注重培養學生能力。

6.“反饋提升”環節就是給學生一定充裕的時間完成檢測單上的一定量的習題,及時鞏固學習效果。在還剩下15分鐘的時間里,我給出了一些題讓學生獨立完成,檢測學生學習效果。

二、“三單·六環節”教學模式的優勢

1. 輔助定向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有的教師一上課花了15分鐘的時間在課的引入,學生聽得云里霧里的,不知課堂上將要學習什么內容。比如在講《氮氧化合物的性質與應用》時,有的教師花了不少時間在于介紹氮元素存在生命蛋白質中、火箭、航天飛機的燃料中、植物的生長元素上。這樣的做法不僅浪費時間,而且沒能讓學生明確學習的內容和目標。

2. 取消課前預習改為課始自學,減輕學生學業負擔

當今不少學校、教師為了減輕課堂壓力,提倡課前預習。有的學生不重視課前預習,預習的效果很差。再加上,學生每天要完成9門功課的作業,根本擠不出時間來預習。所以,要求學生課前預習,加重了學生的血業負擔,而且效果不佳。將課前預習改為課始自學,能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而且效果大大增加了。在上課伊始,學生帶著學習目標和學習問題,靜下心來,埋頭鉆進書本里去了解知識、理解知識。

3. 自學檢測能使教師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

學生自學結束后的自我檢測,是充分暴露學生學習問題的時候,能讓教師充分正確地掌握學生學習情況。教師備課,都是要備教材、備學生、備教具等。無論教師如何預設,都無法正確地預知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通過自學檢測將學生的問題暴露無余,教師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學方案,可以做到“以學定教”。

4. 活動探究能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充分體現學生學習自主性

新課程要求培養具有合作探究、創新精神的學生,“活動探究”環節能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情境的創設,問題的提出,引導學生動手實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三單·六環節”教學模式運用的反思

1. 教師的思想要與時俱進

傳統的教學模式———“填鴨式”已經過時了,搞“題海”戰術也已經不適應當下的教學實際了。因此,作為教育主體的教師應該轉變思想,充分領會課程改革的思想,在課堂中要樹立給學生服務的意識,做到把“玩”的權利還給學生,把“做”的任務派給學生,把“說”的機會讓給學生,把“創”的使命留給學生。

2. 好的“自學指導”等于教學成功了一半

自學是整堂課的基礎,“自學指導”是學生自學的依據,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風向。所以,一節課的教學是否成功跟“自學指導”編寫的好壞有很大關系。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已有知識和學生能力,根據前蘇聯教育家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來制定學習目標。通過預設學生學習情況編寫出自學時引導學生閱讀書本、理解知識的自學問題。

3. 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

新課程教學要求“面向每一個學生”。在“討論交流”和“合作探究”中,一些化學基礎不好的學生容易被遺忘。每一類討論交流、合作探究活動都必須吸納化學基礎差的和好的學生的參與。在活動中,應該讓基礎差的學生先發言,基礎好的學生進行補充。這樣的活動才是深入的、有效的,它能刺激每一個學生的神經,扎實地糾正每一個學生認識上的錯誤。

“三單·六環節”教學模式的運用,凸顯出教師的主導性,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在這個模式下,45分鐘的課堂更有效了,能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摘要:新課程的改革和高考模式的變化, 迫使化學教師要改變教學思想、教學方式方法?!叭龁巍ちh節”教學模式高中化學教學實踐中的運用, 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課堂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關鍵詞:三單·六環節,有效教學,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王春.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化學有效策略的研究[J].化學教學, 2005, (7-8) .

上一篇:企業激勵機制的作用范文下一篇:十星級班級評比細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